新闻报道中的分寸

2024-05-27

新闻报道中的分寸(精选五篇)

新闻报道中的分寸 篇1

新闻评论应有说理分寸感。笔者通过阐述新闻评论说理分寸感的重要性, 唤醒公众对于此类问题的重视, 有利于促进新闻传播说理效果的实现, 增强新闻媒介的“喉舌”力量。

新闻评论的语言应该是具有理性和有效率的。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 新闻评论不是拘于一种死板的模式, 其语言应该是多元化、个性化的。但是, 其语言模式不论如何千变万化, 都不应该脱离一个最基本的底线, 那就是理性和效率。新闻评论不是以情感服人为主, 重点应是以议论说理, 让民众信服。理性的语言, 要多使用明确的概念、判断、推理, 用语要节制, 而不是过多的用描写、抒情、比喻等修辞手法, 不能放任情感的表达或是故意煽情, 更不能为了追求某种效果而故意说绝对的话或是过激的言论。

新闻评论属于大众传播的新闻文体, 它应是有效率的。评论中应该更多地去使用易读易懂的短句子和易于理解的词汇, 不去使用令人产生歧义和误解的语言。

在新闻评论过程中, 往往需要批驳对方的看法, 怎样表达, 其实大有技巧。譬如, 有人说话咄咄逼人, 有人说话绵里藏针, 有人说话点到为止。即使评论观点正确, 用心良好, 但语气、口吻等等不对头, 别人照样不愿意听, 更谈不上教育引导的作用了。所以, 新闻评论要把握理直而不气粗, 引导而不训导, 深刻而不深奥, 犀利而不尖刻。在反驳别人的时候, 摒弃那些生硬的语气, 不对别人全盘否定, 而是大量运用先扬后抑、转折等手段, 逐渐打消被说服者的抵触情绪。

新闻评论的立意应是事实与价值有机结合。新闻评论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引导舆论, 影响群众对事物的看法。一般来说, 事实判断, 就是由作为前提的事实推断作为结论的事实, 这是判断事实之间的关系;价值判断, 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尺度, 判断事实的价值。一个评论作品的诞生, 必然使其具有了事实的客观性和作者的主观性两种属性。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是并不矛盾的, 他们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于客观性来说, 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相对的变化性。因为, 事实判断决定了人们一定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发生的事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是单薄的、缺乏深度与支撑的, 所以人们往往会附和别人的看法, 改变对事件原先的理解。

对于主观性来说, 它具有相对变化性和相对稳定性。因为价值判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相同的, 在这个前提下, 每个人对单薄事件的看法可以说会五花八门。每个人的价值判断虽然都不尽相同, 但是他们共同具有的特点就是:一旦某人对一个事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其他人就很难说服他放弃这种观点。

新闻工作者要有极强的责任心, 要在掌握了该新闻事件隐含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事件升级的过程、产生的各种后果后, 在正确的方向性与价值观中, 对此新闻事件进行合理的评论。普通大众往往对于新闻事件没有清醒的认识, 有的人云亦云、有的幸灾乐祸、有的盲目担忧、更有甚者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向别人发动人身攻击, 这样的例子在社会上不占少数。一个没有认清事实真相, 或者没有成熟的心智和过硬的业务素质的新闻从业人员, 不可能写出真正的具有引导意义的文章。而一旦不负责任的文章在大众中传播开来, 会造成及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新闻评论何时发表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这其中要讲究切合时宜。一个事件从发生到被大众所知, 需要一个传播的时间。只有大众了解了该事件的新闻报道后, 才会对其产生看法。而此时, 也是新闻评论应该“出场”的时候, 大众将通过新闻评论来验证或者纠正之前自己对此新闻事件的看法。如果, 一个不合时宜的评论出现在大众面前, 大家首先会对这个报道的内容产生疑惑, 因为并没有了解相关的新闻, 不知道故事的背景, 对笔者的立场也无法产生共鸣, 该篇新闻评论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引导作用。

此外, 还应注意的是, 有些新闻评论虽然很优秀, 很有作用, 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中, 也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的情况。一件事情出来, 按照现实情况可以写, 根据隐含情况又不能写, 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把握时机?一定要在大原则的前提下指导小原则。什么是大原则?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就是大原则, 一切新闻活动都要围绕这个大原则进行。

新闻评论应引而有度, 恰到好处。在报道与评论的过程中, “音量”的高低、“音域”的宽窄、“音节”的疏密, 都要适量。一切要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标准, 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何时冷处理, 何时热处理;何时浓处理, 何时含而不露;何时大弦嘈嘈, 何时小弦切切;何时正确突破, 何时侧面迂回……等等, 这都要审时度势, 力求保持对党与人民负责的一致性。

新闻评论分寸感缺失是一个关乎新闻评论工作者自身的大问题。要正确把握评论过程中的说理分寸感, 对新闻工作的基本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正确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与内涵, 成熟的心态与性格, 一个有健康心态的作者才不会写出歪曲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李法宝.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2]杨新敏.新闻评论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永亮, 成思行.倾听传媒论语[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3.

[4]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对媒介行为规范的思考[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5.

试论法治新闻评论分寸问题研究 篇2

关键词:新闻评论者;分寸;言论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评论对于公众舆论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新闻评论者应谨言慎行,把握好法治新闻评论的尺度,促使公众有正确的认识。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很多新闻媒体在发表评论时不够严谨,使得公众不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新闻事件。以广州一则新闻报道为例,一位小学教师在“他人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驾车撞死了劫匪”,其这一行为被认定为见义勇为。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对其大加赞扬,肯定其行为,认为该教师不应该被追究法律责任,还应该受到有关部门的奖励。显然,这种依据新闻报道而进行新闻评论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其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应如司法机关等始终从客观情况出发,依据法律条文来对事件加以表述。倘若案件的某些细节被媒体忽视,那么评论者在未获得全面信息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做出错误的评判,误导公众。

在法律角度下,该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判定。

1.从防卫的构成要件入手,针对正在实施暴力危害的犯罪行为,如抢劫、杀人、强奸等,可以采取防卫行为。这种情况下,不法侵害人出现伤亡,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在该新闻事件中,从记者描述的当事人表述来看,当事人认为犯罪分子正在实施强奸行为,所以其开车撞上犯罪分子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但是,从公安机关的实际调查来看,却并非如此。犯罪嫌疑人当时正在抢劫,并非是强奸。这表明该教师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倘若没有新闻媒体的错误报道,司法机关应积极展开调查。也就是说,恰恰是犯罪分子所实施的行为为强奸,才使得新闻当事人的行为具有合法性。从刑法的有关内容来看,不仅对正当防卫进行了规定,还对防卫过当进行了详细规定,还对“无限防卫”进行了规定。只有针对严重的暴力犯罪时,如行凶、强奸、绑架等,才能够使用“无限防卫权”。因此,在此新闻事件中,如果不是强奸,仅仅是抢夺财物,那么新闻事件当事人的行为性质将发生巨大变化,很有可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2.从事件的发展过程入手。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正在扭打,犯罪嫌疑人正实施抢劫行为。所以,新聞事件当事人撞上犯罪嫌疑人,目的在于制止犯罪。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是针对正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而采取的手段,并非在违法行为结束后。在当前社会中,相当一部分犯罪行为已经结束,受害人为了报复犯罪嫌疑人,而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暴力行为。这种显然不是正当防卫,是打击报复行为。即便是对正在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公安机关也应该履行必要的警告义务,严格落实《警察法》的有关内容。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可以在没有经过警告的时候,对犯罪嫌疑人加以报复性惩罚。也就是说,只有犯罪嫌疑人正在实施犯罪行为,才能够采取必要的制止手段,否则,所有人都不可以为达到报复和惩罚目的,加害犯罪嫌疑人。

从最近几年的新闻报道来看,犯罪嫌疑人因见义勇为者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一方面能够体现出我国良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要求在打击犯罪行为的过程中,更加明确罪与非罪行为。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说明,目的在于正当防卫的特殊性。从本质上讲,正当防卫是一种自立救济行为,运用得当能够有效地保护被侵害人生命财产安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如果运用不恰当,则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伤及无辜。从司法实践领域来看,防卫过当与假想防卫的现象也非常多。部分公民好心办坏事,侵害了很多无辜的人。对于新闻评论者来说,在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过程中,并使得更多的人明白见义勇为是个法律名词,其不单单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更需要符合法律要求。倘若人们在见义勇为的时候,未做出正确的认知判断,那么很有可能侵害他人的合法利益。这种情况下,见义勇为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其在对案件加以报道的过程中,应与司法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从司法部门处获得客观而权威的结论。新闻媒体切不可以为了拥有独家新闻,而忽视整个事件中的各种细节。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评论的过程中应客观、公正,把控好言乱的尺度,不可以在报道见义勇为事件时,夸大其词。新闻媒体依托于相关法律规定,从相关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出发,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客观评论,给予公众有效的舆论引导。新闻评论者必须拥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在用词上客观准确。以该案例来说,有的媒体在报道时用了抢劫一词,有的媒体在报道时用了抢夺一词。显然,这是由于新闻媒体对抢劫与抢夺缺乏深刻认识而导致的。

参考文献:

[1] 魏思瑶,衣达,武士歆.全球化时代经济新闻评论研究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

[2] 阿地拉·阿不都力米提.法治社会建设中法治新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6(02).

新闻报道中的分寸 篇3

灾难中, 报道呈现的不同方式, 甚至呈现的不同平台, 都会影响受众对灾难事件的直接感知。我们一方面面临着信息爆炸的大环境, 另一方面也面临有效信息的严重缺失, 在灾难发生时更是如此。在灾难面前受众手足无措, 而媒体在其中产生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甚至可以说权威媒体是受众在灾难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思考何种信息是受众最迫切需要的, 以及何种报道方式是受众能够接受的等问题, 我们需要探讨如何让媒体在灾难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我国在灾难报道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灾难报道和灾后报道中涌现出许多现实性的问题。例如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不少媒体利用对报道采取过度悲情的方式来赚取关注和眼球, 并对悲情信息进行重复报道, 这不仅不利于灾后民众情绪的平复, 也为灾后重建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因为日本灾难频发, 不论是对灾难的预防和救援, 或是灾难报道, 都可谓十分成熟, 并且已经自成体系, 同时由于其社会文化和习俗与我国有着深厚的渊源, 对于文字有着较为相近的接受方式, 我们可以借鉴其运用的报道方式, 以提高我国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应对水平。

因此笔者希望从对于灾难报道已经驾轻就熟的日本媒体的研究中, 探寻到灾难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可供操作的方法以及对于我国目前灾难报道的一些改进方法。论文研究目的的重要意义在于从日本媒体的做法中“取长补短”, 改进我们对于灾难报道的质量和传播效果。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避免定质分析过于主观, 一方面也可以做较大范围之抽样”。[1]

以下为内容分析的步骤:

1.决定研究题材、提出研究假设:日本灾后报道贯彻媒介伦理, 不进行煽情或渲染性报道。

2.抽取样本。对于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大地震, 及其后一年的报道进行抽样分析。抽样主要选取了在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朝日新闻》 (英文版) , 从震后报道和震后重建两个报道版块总共719篇报道中, 根据每月报道的数量, 按比例随机抽取50篇进行分析。

3.设计目类。分析主要从报道内容、新闻主体、报道主题、报道倾向、国籍等方面进行探讨。

4.统计分析。根据收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对《朝日新闻》 (英文版) 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 并作分析。笔者汇总提出了对于“人文视角”和“平衡视角”在《朝日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将以往的感性认知数据化、具体化, 使分析更有说服力和参考价值。

一、朝日新闻地震报道数据分析

本文所有分析, 基于对日本《朝日新闻》 (英文版) 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及其后一年时间内 (截止2012年3月11日) 的新闻报道进行统计, 即life and death和recovery板块里的报道所进行的抽样统计。

选取日本《朝日新闻》的主要原因在于该报是日本的全国性报纸, 同时是日本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具有代表性。选取这两个版块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的原因在于这两个版块中的报道内容主要是针对普通受众的基础性信息,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民生类”报道, 而非“技术类”报道。

其中, life and death版块中的报道数量为313篇, recovery版块中的报道数量为406篇。笔者分别从这两个版块, 按照每个月文章的多少以及每月文章数量在整年中所占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 所得样本大小为50篇。

(一) 报道数量趋势

笔者对于版块life and death中的所有报道 (313篇) 以一个月 (30天) 为时间段进行划分, 并对每个月的报道数量进行了如上统计。如图表1可以看出震后的一个月是有关信息发布的最高峰期。这段时间出现一个高峰主要是因为灾情和救灾信息及时大量的发布, 这段时间中占据报道内容主要位置的是灾情、灾民自救、行政应对的相关信息, 例如对人们灾后遇到的居住、饮水、避难等信息的发布,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灾民进行灾后自救和恢复。

此后报道便会进入一个小幅下降的平稳期, 这个时候的报道以灾后重建、救灾信息、民众情绪安抚为主。中日媒体都能够在灾后第一时间向民众发布真实情况, 做到准确、及时传播信息, 让大众了解灾后具体、真实的情况。

对于recovery版块中的文章 (共406篇) 依时间顺序进行同样的整理, 可以得出两个版块的变化趋势与幅度非常相似。总体报道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在次年3月11日左右出现一个反复的小高潮, 这段时间以地震纪念报道为主, 同时这些纪念报道以典型人物与事件为中心, 并辅以震后宏观恢复以及行政应对等信息, 发挥主流媒体的宏观导向功能。

在recovery版块中新闻报道以人道主义关怀为主, 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放在了平稳灾后民众受伤的情绪, 并且起到鼓励民众振作抗灾的效果, 因此通过对典型人物与事件的报道, 人们可以被灾后人们集体抗灾的精神感染。

(二) 报道内容分类

如图3与图4所示, 将两个版块中的报道合并起来进行统计, 数量最多的报道内容有典型人物与事件、震后宏观恢复、住房及设施、心理援助与伤残康复等, 分别占到21%、17%、14%和10%的比例。

日本《朝日新闻》的震后报道主要集中在与百姓紧密相关的事件上。在典型人物与事件中也主要以普通人物的抗灾和需求为主, 从普通人视角出发对震后信息进行把控, 例如“来自纽约的画家为难民画像”、“青少年用纪录片改变被海啸冲击的村落景象”、“交易员帮助顾客在灾后放弃自己已经毁坏的汽车”等报道, 并且大多数以正面, 或者中立的态度进行叙述,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安抚受灾群众的情绪, 鼓励受灾群众团结抗灾,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加油打气”、“稳住阵脚”。

同时从统计结果中, 我们可以看到排名第五位的是“生态与文化保护”。日本《朝日新闻》在灾后报道中将生态与文化放置在一定的高度上, 特别是对于在灾后失去大部分工具或资源的民族传统的重视, 例如核辐射对海产的影响, 鱼市、家养宠物、民俗表演艺术等均有涉及, 特别是对灾后相扑表演的举行的报道, 也更加可以看出日本对于本民族传统的艺术以及产业的极度重视, 例如“Effects of March 11 disaster still felt at Tsukiji fish market”、“Young ospreys'departure encourages disaster victims”、“Quake-hit folk performing arts try for comeback”等报道均着眼于当地生态及文化的保护。

而报道中的其他内容则是我国灾后报道中同样很受重视的内容, 例如灾民信息、重建信息、救援以及行政应对等。

(三) 报道倾向

在抽取样本中, 笔者发现《朝日新闻》的报道倾向以正面或中立为主, 极少出现负面报道, 其中正面和中立报道所占比例分别为51%和47%, 负面报道只占到全部报道的2%。

日本《朝日新闻》以积极和中立报道为主, 并无过多渲染、抒情的报道出现。例如“九岁孩童与家人重聚”、“幸存者在灾后第一次享用到大餐”、“渔业决心战胜海啸”、“建筑师们卷起袖子帮助重建”、“房产经纪人独自拯救被毁坏的村落”都是采用非常正面积极的修辞手法对灾后现状进行报道。

即使是偏向消极悲情的报道, 《朝日新闻》也会在报道的最后写上鼓励的话语, 通常这样的话语仅用一句话带过, 也没有过多叙述和抒情。例如报道“'Why am I only left?'asks survivor w ho lost loved ones”、“Effects of M arch 11 disaster still felt at Tsukiji fish market”等相对消极的信息时, 报道的最后也会通过被采访人的语言将悲伤的报道拉回积极的层面, 例如该例中第一篇报道在结尾处写到“逝去的人在我们心中与我们同在”, 第二篇报道在结尾处也写到“即使这样, 我们依然有信心鱼市会渐渐恢复。”从被采访人口中转述的原话, 虽然略显“粗糙”, 并且没有什么深刻的大道理, 但是却能最大程度上与大部分受灾民众的心理产生暗合。这比我们在报道中采用报道者的嘴说出的大道理、大预测、大关怀的方法更具有可信度, 更能反映民众的真实心理与灾后的真实情况。

(四) 报道主题

如图表7与图表8, 在报道主题的选取上, 日本《朝日新闻》以“重建与反思”和“人道主义关怀”为主, 其中“重建与反思”占到总体的57%, 人道主义关怀占到总体的35%, 而救灾和灾情则分别占到6%与2%。与我国地震报道不同的是, 我国大部分报道通常是为了报道救灾而报道, 为了报道灾情而报道, 而《朝日新闻》在其所有报道中, 即便是在救灾和灾情的报道中, 都始终贯彻“重建反思”与“人道主义关怀”。

从灾后的第二天开始, 《朝日新闻》就对震后恢复进行了反思性报道, 也对灾区民众进行安抚。其中比较突出的重建反思集中在灾难幸存者委员会、基础教育、劳动力结构变化、日本支柱行业的恢复 (如电力, 汽车制造业, 渔业等) 、住房设施的重建、进出口、商业及税制等重要方面。

人道主义关怀的内容主要涉及失散亲人的寻找, 为灾民提供饮食饮水及临时避难所, 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及其在灾后所作的贡献, 其中包括画家、外籍人员、喜剧表演家、纪录片导演、世界冠军等。而灾情和救灾主题下的报道内容主要涉及失踪人口发布、新建临时避难所信息、国家宏观及行政应对等。

(五) 报道主体

在新闻主体的选择上日本《朝日新闻》也有自己的特色, 如图表9与图表10所示, 其涉及主体最多的是“个人”、“社会团体”、“本国政府及行政官员”和“企业”, 它们分别占到报道总量的23%、16%、16%和15%。在报道主体的部分可以看出《朝日新闻》力求对“个人”、”社会团体“的突出, 而弱化政府及官员。

在“个人”的选取上, 主要有普通受灾民众和在灾后重建中有贡献的个人。《朝日新闻》主要选择了受灾的普通民众进行报道, 从受灾民众的视角出发, 主要报道了普通受灾民众的生活状态, 遇到的主要问题或者障碍, 以及迫切需要的救助等, 例如报道“'Lonely'boy, 9, reunited with cousin”、“'Why am I only left?'asks survivor w ho lost loved ones”和“REMEMBERING 3/11:New mom vows to give daughter a happy future”。而对灾后重建有贡献的个人的选取上与我国大相径庭, 《朝日新闻》主要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群体性的对象, 即通过报道个人来告知一个群体的贡献, 例如报道“New York painter draws portraits of evacuees”、“Teenager documents changing landscape of tsunami-hit tow n”和“Dealer helps customers say goodbye to quake-hit cars”等报道。“平民视角”类的报道方式在《朝日新闻》中占据绝对主要的地位。

在“社会团体”的选择上《朝日新闻》着重选择了幸存者组成的团体, 特殊行业者团体 (如建筑师) , 以及在灾后举办各种活动的社会团体, 如举行橄榄球比赛的社区等, 展现了不同生活区的民众在灾后的多种形态的生活, 并且使报道的触角延伸到平时不易被关注的一些团体或者活动的举办上。对“本国政府及行政官员”的报道则是从国家宏观恢复的角度发布各种调控政策, 或是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的信息, 例如国家人才结构的调整、企业税制的改革、重建预期等信息, 对具体的行政官员个人的报道进行了弱化处理, 始终将焦点集中于政策的施行, 这实际上是社会通过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机制。“企业”是日本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 代表日后日本的经济命脉, 因此《朝日新闻》对灾后企业的情况也倍加关注, 特别是国内受到严重损害的产业, 例如电力、旅游以及电器制造业等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六) 国籍

灾后报道中涉及的报道主体的国籍是以日本本国事物为主, 从图表11和图表12可以看出这一显示。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涉及外国事物。但是从这少有的对外国事物的报道中也可以看出《朝日新闻》的报道特点。

《朝日新闻》震后报道中涉及外国的报道与我国报道有很大不同, 主要在于我国灾后报道涉及的外国救援以政府视角为主, 例如某国派出多少人的搜救队, 有多少救援物资, 有几只搜救犬等信息, 我们民众对于各国捐献情况会有排序心理。而《朝日新闻》的报道中始终贯彻了“平民视角”, 涉及外国救援的报道以平民捐助为主, 从未涉及各个国家派遣救援队或者捐献物资的情况, 只是告诉民众在哪里可以得到救援物资等基本信息。

例如报道“Foreigners put pro-democracy rallies on hold to help disaster survivors”、“A long and w inding road for bike relief drive”等, 其主要内容是外国友人捐献自行车, 以及外国志愿者帮助灾难幸存者这样的信息, 基本不涉及各国政府或者国家领导人, 只有在涉及美国、中国、韩国这样的战略合作国时会出现对其领导人的报道, 但是其报道篇幅远小于其他救灾信息的篇幅。

(七) 研究发现

通过对日本《朝日新闻》的报道总体数量、报道内容、报道倾向、报道主题、报道主体、报道国籍六个方面的分析, 可以看出其灾后报道中呈现的独特之处, 而这些也正是我国在灾后报道中可以借鉴的部分, 以下是对研究发现进行汇总。

在报道总体数量方面, 震后的一个月是有关信息发布的最高峰期。这段时间出现一个高峰主要是因为灾情和救灾信息的及时大量的发布, 这段时间中占据报道内容主要部分的是灾情、灾民自救, 以及行政应对的相关信息。

在报道内容方面, 日本《朝日新闻》的震后报道主要集中在与百姓紧密相关的事件的报道上。同时日本朝日新闻在灾后报道中将生态与文化提高一定的高度上, 特别是对于在灾后失去大部分工具或资源的民族传统的重视。

在报道倾向上日本《朝日新闻》以积极和中立报道为主, 并无过多渲染和抒情的报道出现。即使是偏向消极悲情的报道, 《朝日新闻》也会在报道最后写上鼓励的话语, 通常这样的话语仅用一句话带过, 也没有过多叙述和抒情。

报道主题中人道主义关怀的内容主要涉及失散亲人的寻找, 为灾民提供饮食饮水及临时避难所, 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及其在灾后所做的贡献。

《朝日新闻》不仅在报道主题上有自己的特色, 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同样有自身特色。在“个人”的选取上, 主要有普通受灾民众和在灾后重建中有贡献的个人。《朝日新闻》主要选择了受灾的普通民众进行报道, 从受灾民众的视角出发, 主要报道了普通受灾民众的生活状态, 遇到的主要问题或者障碍, 以及迫切需要的救助等。在“社会团体”的选择上《朝日新闻》着重选择了幸存者组成的团体, 特殊行业者团体 (如建筑师) , 以及在灾后举办各种活动的社会团体。对“本国政府及行政官员”的报道则是从国家宏观恢复的角度发布各种调控政策, 或是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的信息, 对具体的行政官员个人的报道是进行了弱化处理, 始终将焦点集中于政策的施行, 这实际上是社会通过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机制。

二、总结

谈音乐表演中的分寸感 篇4

一、音乐表演的分寸感

分寸感其实指的是一种度。一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也就是适度感, 古代一位词赋家宋玉在他的《登徒子好色赋》中写到:“臣东家之子, 增一分则太长, 减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这位“东家之子”美到增减一分都不行。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事物存在的量是有一个度的, 也就是说有一个“临界点”, 事物的量超过了某一界线就会成为另一事物。通常所说的“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真理哪怕向同一方向多迈一步,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这都表明这个度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音乐表演中同样存在这种度, 也就是音乐表演的分寸感, 它的实质就是在音乐表演中, 音响材料 (力度、音色、节奏等) 性质变化的方向、音乐形象的把握、高潮的铺垫、作品风格的把握等能满足听众的审美期待, 在程度上是适度的, 属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分寸感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性

1. 审美的需要

所谓的音乐表演, 就是说它是要求有听众的, 有欣赏者的, 没有欣赏者, 表演就不存在, 只能称之为“自娱”。既然如此, 欣赏者做为审美的主体而存在, 表演者给欣赏者带来什么样的审美感受, 这种感受能否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求, 这是表演者首先要考虑的。一个成功的表演者, 首先要了解他所面对的听众的审美情趣及期待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然后在自己的实际表演中进行调整、处理, 以达到满足听众的审美需求。但这种“满足”要避免“迎合”, 因为音乐表演作为美的艺术创造者, 其宗旨不能脱离提高听众的艺术鉴赏力, 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因此要把握好格调高尚与迎合听众口味的分寸感。

2. 实现忠实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要求

音乐表演是区别于原作的二度创作, 它涉及到忠实原作与再创作的问题, 这二者并不是矛盾的、对立的, 而是可以通过音乐表演中分寸感的把握来实现统一的。“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属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 在体裁形式与表现内涵上也都有其各自的规定性, 是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础是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1]可是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 表演者是不能“依葫芦画瓢”的。西施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美女, 东施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刻意模仿西施, 甚至无病呻吟, 求美反而得丑, 成为笑谈。音乐表演贵在创作而不是模仿与复制, 果真如此, 表演者只配称“艺匠”而非“艺术家”。因此表演者要追求富有个性的创造, 即二度创作, 没有创作, 表演将失去意义。众所周知, “当作曲家把生动的乐思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 就已经抽掉了它的灵魂, 所余下的只是一个音乐的符号系列, 而把乐谱变成活的音乐, 使音乐作品重新获得生命的就是音乐表演”。[2]通过音乐表演对原作予以丰富和补充, 使其更具魅力。然而这种丰富与补充并非是随心所欲的, 而是合情合理的, 恰如其分的, 这样就涉及到再创作要把握好一个度, 不能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 即所谓的“离谱”、“失真”了, 即失去了忠实性原则, 因此表演者要寻求二者 (忠实性与创造性) 之间的结合点, 把握好再创作的度, 即分寸感。

三、在音乐表演中把握好分寸感的方法

1. 表演者要有较好的音乐素养, 这是前提。

在音乐表演中, 表演者不仅要具备基础的音乐感, 如音高感、节奏感、速度感和音色感等, 还要有综合的音乐感, 如旋律感、和声感、形式感、风格感等。知道什么能给人的听觉以美的感受, 并如何去实现它。如节奏感, 它贵在变化, 在变化中见统一。有强有弱, 强弱有序;有快有慢, 快慢协调;有疏有密, 疏密相间;有主有次, 主次相宜;既对立而又统一, 才构成美。又如旋律中的线条美, 一首乐 (歌) 曲的旋律从头到尾, 其线条一直平的、直的, 没有变化, 或变化不大, 一直在高音区上走, 会让人绷紧神经、高度紧张、使人不快;而如果一直在低音区走, 又让人过分漫不经心, 没有悬念和解决, 也不能给人以美感, 因此如果增加旋律线条的对比度, 具有波浪状, 这样就会有时高亢、嘹亮、激动, 有时舒缓、柔美、平和, 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如刘鹗在他的《老残游记》中有一段听赏音乐的精彩描写, 提到演唱者黑妞的声音在高难处犹如横空出世的一节钢丝, 愈翻愈险, 愈险愈奇, 听来惊心动魄, 美妙绝伦。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种富于变化的音乐, 给人带来良好的审美感受。再如速度感, 有些表演者一味的求响、贪快, 快得让听众喘不过气来, 恰恰忽略了表演上最具有生命力的句读感、休止感, 而句读感和休止感又与分寸有关。由此可见, 具有较好的音乐素养是把握好分寸感的基础和前提。

2. 表演者要有相当水平的表演技巧, 这是把握好分寸的必要条件。

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庖丁”之所以能够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地对牛进行肢解, 是因为“庖丁”熟悉了牛的解剖学, 并有高超的“解牛”技巧。在音乐表演中, 具有较高水平的表演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声乐表演方面, 对一个演唱者来说, 有一副好嗓子, 并不能代表他就能唱好歌, 更重要的是, 他要掌握一套科学的发声方法, 对气息的控制要自如, 对吐字行腔、情感把握要准确等演唱方面的许多技巧性的问题, 才能唱好歌。以声腔的分寸感为例, 它是一个非常敏锐的问题, 声音的长短、快慢、强弱、浓淡、厚薄、刚柔、显隐、利钝、粗细以至抑扬顿挫等方面, 都要很好的把握, 否则就会影响表演效果。这一点, 我国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就做得很到位, 让人觉得听了他的演唱真“够味、过瘾”, 可见其对“声腔”所涉及的技巧性的问题把握得非常好, 也就是说他有很高的演唱技巧。也许有人会问, 那么“原生态”歌手为什么唱歌也好听, 高音上得去, 低音也下得来, 从年轻唱到老, 嗓子也不会坏, 他又没有进过音乐学院进行专门的歌唱训练, 都能唱好歌。其实就当今的三种唱法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 的演唱技巧也是人们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原生态”歌手, 虽没有进过专业音乐院校的学习, 但他们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 有了自己的发声方法, 只要他的演唱既好听又不损伤声带, 就说明他自己的发声技巧是科学的。纵观2007年至今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的“原生态”唱法, 从他们的实际演唱中可以看出, 这些歌手是具有很高的演唱技巧的。

在器乐表演方面同样要求要有较高的表演技巧, 才能实现各种分寸感的把握。如我国的民族打击乐合奏曲《鸭子拌嘴》中的鸭子, 其中小镲子代表天真活泼、顽皮好动的小鸭子, 水镲代表老成笨拙、扑扇着翅膀的大鸭子。演奏者利用各种演奏技巧, 时而刮击、点击、轮击, 时而滑击、扣击、敲击, 或打镲叶、镲蕊, 或敲镲帮、镲边, 从音色到力度, 从味道到情状, 惟妙惟肖地刻划了鸭子的个性特点, 使人眼前仿佛看到憨态可掬的鸭子走路、交谈、入水、嬉戏、争吵、拌嘴等有趣情境, 再陪衬以锡、铙钹、木鱼、云锣等乐器的音响;显得妙趣横生, 热闹非凡。正是由于演奏者的高超的演奏技巧, 恰到好处的演奏, 给听众带来了愉悦的审美感受。

在指挥表演方面, 指挥者要有较好的记谱能力, 肢体语言的表达要准确。如指挥线条、力度, 给乐队的提示 (手势、眼神) 和对作品的处理等都要准确。

当然, 在音乐表演中, 技巧故然重要, 但却要注意表演的艺术性, 艺术是创造美的技能 (宗白华语) , 在艺术中美以纯粹的形态出现, 同自然美、社会美不同, 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 是以特定的技术与技巧为手段, 按照美的规律把它表现出来的。“创造美”说的是“艺”, “创造美的技能”说的则是“技”, 所以艺术是“艺”与“技”的统一。要处理好“艺”和“技”的关系, 二者的结合要适度。过分强调技巧会陷入炫技的旋涡, 从而忽视了艺术的灵魂, 这样的表演不能给人带来上乘的美感, 因此显得不美, 表演者充其量只能称之为“能工”, 而那些注重刻划人物的形象, 挖掘作品的灵魂, 并具有较高的技巧的表演者, 把艺和技巧妙结合, 若能做到赵晓生和阿甲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熔“艺”和“技”为一体, 则为演奏的上乘境界, 这种境界是把握好“艺”、“技”结合的分寸感的最高境界, 是我们所说的“巧匠”。总之, 只有掌握了相当水平的表演技巧, 才能在实际的表演中做到游刃有余, 为分寸感的把握提供了可能。

3. 要有较敏锐的音乐感觉――直觉, 它是把握好分寸感的核心。

在音乐表演中, 虽然表演技巧起重要任用, 但对于分寸感的把握, 直觉才是最重要的, 是起决定性因素的。这种直觉, 真正赋予音乐以生命力。那究竟什么是直觉呢?“心理学上认为, 直觉是敏感地、直接地、不依靠任何语言概念作中介而领会音乐的能力。”[3]当一个音乐表演者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是没有时间来进行思考哪里该如何演唱 (奏) 、指挥, 或者说这个思考的时间是极为短暂的瞬间, 容不得你细细思考, 这时只能“不假思索”地认为该如何奏、唱或指挥才是最好的, 这种“不假思索”就是直觉, 它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当然, 这种无意识的行为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因为它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并非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一个人不可能天生的就是个演奏家、演唱家或指挥家, 他是在后天的无数次的实际的音乐表演中不断积累, 锻炼而形成的一种经验的总结, 并把其贮存在大脑中的。所以这种直觉能力并不神秘, 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和培养的。它是一个人的综合音乐素质及其它各方面素质的最高表现, 因此表演者需要在平常的音乐表演中有意识地进行这种直觉能力的培养。即要有严格的技术、技巧和视唱听音的训练, 纯正的音乐审美鉴赏和风格感的训练等, 还要不断地丰富人生体验, 不断地提高个人文化修养, 为直觉的形成奠定基础。有了这种直觉, 才能在音乐表演中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恰到好处地把握好音乐表演中的各种分寸感, 完美地表现音乐作品, 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表演艺术家。

虽然, 在音乐表演中把握好分寸感并非易事, 但也不是那么可怕, 只要表演者不断努力, 在具体的表演实践中不断锻炼、探索和总结, 不断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是可以成为真正的“巧匠”---音乐表演艺术家。■

参考文献

[1][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年2月第1次版, P161、P159.

新闻报道中的分寸 篇5

关键词: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效结合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对于注意有过这样的表述:“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注意被分为两类——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属人类本能自发产生的,稍遇干扰,就容易分散,学习无法继续进行。但是学生若长久处于有意注意状态的话,容易产生疲劳,注意亦会分散,影响课堂效率。只有让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这两类注意规律的强强联手,学生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那么英语教师该如何把握“有”与“无”的分寸呢?

课始巧“引”有意注意,明确教学目标,开启学习“模式”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英语课效率的高低,往往和教师能否在课始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有关。教师成功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其做好英语学习的准备,尽快进入状态,开启学习“模式”。

【案例一】

《译林版小学英语》4B《Seasons》(一师一优课)

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I want you to know the aims of this lesson.(教师PPT呈现本课教学目标)

1.你们能说出四季的名称。

2.你们能正确说出四季的天气和人们的活动。

3.你们能朗读并表演小诗。

【分析】

在本案例中,教师开门见山地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什么该学,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开始产生有意注意,更快地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课中巧“揉”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一、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耳濡目染重难点。

1.适度的音量变化,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有研究表明,如果人体常时间处于高声响的环境,会引起注意力的涣散。教师可以主动调低自己的音量,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养成主动倾听的习惯。在英语词句的教学中,读音是需要重点学习的部分。此时,如果教师仍保持着低音量,学生有可能会听不清,一些自控性较差的学生就会主动放弃学习的机会。教师在领读过程中,应该主动地调节自己声音的高低,让学生更好地模仿。

2.必要的干扰排除,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都有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采取措施,排除干扰,是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的必要措施。

【案例二】

《译林版小学英语》3A《Unit 8 Happy New Year》(市级展示课)

T:What’s that?

T:Let’s listen.(通过图片呈现,引出新单词,让学生倾听单词读音)

Ss:Robot.

T:Little train.

Ss:Choo…(呜…)

S1:Robot.

S2:Robot.

……(学生开火车朗读单词)

【分析】

开火车朗读单词是课堂新授单词时机械操练的常用手段,但教师肯定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一个接着一个朗读单词时,突然到某个学生时却停顿了,这就是注意被干扰的现象。本案例中,教师对小火车进行“改装”。通过教师一声指令“Little train”,学生模仿火车鸣笛声“Choo…”自然开启了小火车。当火车汽笛“Choo…”响起时,既让枯燥的训练充满了乐趣,同时又驱散了一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干扰因素,将个别开小差学生的注意转移到了朗读单词活动中,保证了操练的顺利进行。

二、“切换”学生的无意注意,潜移默化重难点。

美国教育学家夏恩说:“为人师者,若不能首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而以教之,等于锤击冷铁。”这说明了注意与兴趣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正确定位学生的兴趣所在,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对学习内容自动产生无意注意,以此来巩固所学。

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常常能看到学生在角色扮演环节总是争先恐后的举手,台上同学表演的时候,台下观众却无心关注台上表演的内容,而是关注自己在下一轮里是否能抢到“扮演”的机会。台上演员没有得到观众足够的关注,表演的兴致也大打折扣,活动也就流于形式了。

【案例三】

《译林版小学英语》3A Unit 4 My family Period 2(市级展示课)

Show Time(生手持人物图片道具,进行木偶剧表演)

S1:Hi,Sam.

S2:Hi,Bobby.

S1:This is my mother.

S2:Good evening.This is my father.

S3:Good evening.

S4:Good evening.

S5:This is my mother.

S6:Gua,gua…(学生模仿蛙叫)

【分析】

本案例中,教师采用了木偶剧这一新颖的活动形式,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爱表演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让学生由之前高度集中的有意注意状态切换至相对轻松的无意注意状态。用幕布遮挡,“演员”无需过多顾及台下学生的反应,在轻松的思维状态下专注于台词的表达;“观众”看不见表演学生的肢体、表情等,使他们的注意更集中于演员的语言表达,巩固自己所学。教师成功切换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效地组织了角色扮演这个活动,使得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

课尾巧“渡”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给力英语学习成果

一、在无意注意中,使学生劳逸结合。

列宁曾说过,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体在经历了10至20分钟的集中注意后,松弛几秒钟,那么注意的稳定性就可保持数小时之久。所以,当学生完成了教学主体部分后,教师可改变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例子,使学生的注意由有意转为无意,松弛学生的大脑。

【案例四】

《译林版小学英语》3A Unit 8 Happy New Year(市级展示课)

T:Today we’ve learned that the children get some gifts on New Year’s Day.And what’s the most traditional Chinese gift for Chinese children?

S:It’s a red packet.

T:Yes,it’s the best wishes from your family members.(PPT中文呈现红包及寓意:红包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分析】

在本案例中,授课教师在拓展环节,结合文本内容,适时引出问题“中国新年,孩子们得到的最传统的礼物是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PPT逐一呈现“红包”以及其寓意。红包的红色,以及寓意呈现的红底白字,在色彩上给学生的视觉带来一定的刺激,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使他们无需通过繁重的脑力活动就收获了新知,而且也无需教师冗长的独白介绍。

二、在有意注意中,使学生巩固所学。

课堂结尾虽只有几分钟时间,仅占40分钟教学时间的几十分之一,但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教学的开始,教学的行进。因为学生在一堂课中所学知识众多,往往进行到此时已有不同程度的遗忘,教师就需要再次合理组织教学,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意注意,巩固所学。

结束语

注意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它是外部输入与内部学习的关口,它与意识、记忆、感知、语言输入、语言形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Scovel,2003)。因此,英语教师需要掌握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规律,让两者在课堂中有效结合,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快乐!

参考文献

[1]凌应强.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注意及其利用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2.

[2]车宏生,丁钢.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妊娠重症胰腺炎下一篇:钻孔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