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现状

2024-06-18

新闻报道现状(精选十篇)

新闻报道现状 篇1

自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地球日”运动爆发后, 环境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各国相继建立环境组织, 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 中国环境新闻开始萌芽。时至今日, 中国环境新闻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 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单调到多样, 并发展为独立的报道领域。无论是报刊、电视、广播还是新兴网络媒体, 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性媒体、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媒体, 环境新闻都占有一席之地, 并越来越受到各家媒体的重视。

1 当前环境报道受到重视的原因

1.1 中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目前中国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承受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经济发展压力, 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这是媒体重视环境报道的现实原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令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世界观察研究所 (WWI) 发布的《世界状况报告》称, 中国面临着一些世界上最严峻的环境挑战。2007年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里, 中国占16个;中国温室气体 (GHG) 排放量在过去十年中迅速增长, 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空气污染严重, 每年死于呼吸道感染的人数多达40万[2]。据报道, 中国群众的环境投诉和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30%的速度上升。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媒体具有环境监视功能, 认为反映正在变化的自然和社会并及时发出警告是新闻媒体的天职。所以, 面对中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媒体必须高度重视与及时反应。

1.2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高

媒体已经进入“受众时代”, 公众的注意力是媒体新闻报道的方向标。21世纪伊始, 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杂志《时代》周刊询问读者:“你在新世纪最关心什么?”得到的答案是环境问题位居榜首。随后,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对亚洲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在内的27000名观众进行电话采访, 受众关注上升最快的是“环境问题”[3]。《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 (2007) 》调查显示, 在9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 环境污染问题排名第二, 关注比例达到了46.1%。调查显示, 环境污染已经对公众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60.7%的公众对食品安全最不放心、39.7%的公众担忧“装修涂料安全”、25.8%的公众对于本地区的空气质量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 41.8%的公众对服装材料污染表示极大关注[4]。可见, 公众的高度关注是媒体越来越重视环境报道的动力来源。

1.3 国家的政策支持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报道。一方面, 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为环境报道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环境新闻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宽阔的空间。1983年我国政府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十六大又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这就促使媒体在环保宣传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另一方面, 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执法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 这对人们关注环境报道也起到一定程度的催化作用。

2 环境新闻报道取得的成绩

2.1 环境新闻报道业务日益成熟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 中国环境新闻在业务上日益成熟。报道领域日益拓展, 内容日趋丰富, 已经突破工业污染、“三废”治理、内陆污染、城市污染、东部发达地区污染的局限, 开始关注城市噪音、近海污染、乡村污染、西部欠发达地区污染, 并逐步扩大到整个生态系统, 由原来的“小环境”走向大环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近几年开始向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绿色教育、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环境哲学、环境文学等领域拓展。在报道风格上, 也开始由充满战斗性的片面揭露警示报道走向客观真实的报道, 开始由传统的号召命令性报道走向生动细腻的人性化报道。同时, 环境新闻不再等同于单纯的批评报道, 开始将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有机结合。

2.2 监督环境问题, 促进了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媒体的揭露报道, 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以促使问题的解决, 起到了强大的监督作用, 并有效地促使一些问题的解决。在中国环境新闻史上, “中华环保世纪行”是最有影响力的环境报道活动。从1993年开始到2002年, 近10年来,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4万 (人次) 记者参加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报道, 发表各类文章15万篇 (条) , 促使政府及有关部门解决2万个环境问题。例如, 海口市椰树集团是著名的国家重点企业, 经济效益显著, 但是由于大量排放废水, 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环境新闻报道对它进行了曝光, 人大调查组给予了严厉批评, 促使这家企业进行污染治理。

2.3 通过对环境信息的传播, 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新闻媒体一方面通过对环境问题的揭露使公众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一方面通过对环保知识的宣传使公众学习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媒体的启蒙和引导。《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 (2007) 》统计数据显示, 77.48%的受访者通过电视了解环保知识;仅次于电视的环保知识传播媒介是报纸杂志, 占45.78%;而通过互联网络和广播了解环保知识的受访者比例分别都超过了30% (具体分别为35.69%、34.15%) [5], 可见, 大众传媒是公众获取环境信息、增长环保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 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还表现在公众对公共环境问题的积极参与。如在厦门PX事件、广东番禹垃圾焚烧事件、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事件中, 公众积极参与, 为保护家园奔走呼号、据理力争, 采用理智的方式, 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了自己“生活在蓝天下”合法权益。

2.4 为国家重大环保举措提供依据, 推动了国家环境报道的法制化进程

媒体通过对环境问题深入调查、及时报道, 将环保各个层面的意见迅速地反映, 通过舆论压力推动政府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与有效实施。所以说, 媒体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呼唤者、推动者, 在促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1999年的“爱我黄河”大型采访活动, 共编发145期简报, 就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报道和反映。全国人大环资委根据记者们了解的第一手情况, 向中央提交了有关黄河治理一些重大问题的建议, 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此作了批示, 要求严格加强黄河流域的统一管理。近20年来国家制定的环保法律有38个, 国务院发布的环保规范性文件有44个、行政法规有23个, 环保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有105个, 环保部门的规章有61个[6],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另外, 在媒体的推动下, 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政府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为了保障公众对监督权, 从2001年7月25日开始, 国家环保总局向社会公布了统一的环保举报热线电话“12369”。

2.5 培养了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专业环境记者

中国环境报道的发展催生了一代有责任心的环境记者, 这些环境记者在环保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新闻报道需要记者有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 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严谨认真的报道态度以及排除障碍、克服苦难的精神。随着环境新闻的发展成熟, 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环境记者慢慢地成长起来, 并担负起传播绿色理念的重任。比如, 原人民日报记者徐刚、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可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汪永晨等人就自觉运用媒体的力量, 揭露环境问题的严峻, 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 并试图影响政府的决策。2008年, 54岁的汪永晨获得美国《时代》杂志“世界环境英雄”的殊荣。

2.6 环境新闻的综合发展促进了环保NGO的成长

最近几年,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空前提高, 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正在迅速地增加。除了全国性环保NGO, 也成立了很多地方性环保NGO, 例如海淀小动物救助协会、绿色北京、重庆森林环保志愿者协会、云南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等。中国的环保NGO和媒体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环保NGO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环境新闻记者的不懈努力。比如, 1996年成立的“绿色家园志愿者”民间环保组织就是由著名环境记者汪永晨创办的, 是国内首家记者型环保NGO组织。据调查, 在中国不少环保NGO的负责人本身就是媒体人士, 例如“绿岛”的负责人是中国青年报的著名环境记者张可佳。

3 当前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3.1 消息来源单一

环境报道领域具有地方性特点, 地方媒体在结合当地实际探寻环境问题根源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对公众而言, 地方媒体与之有天然的接近性, 能够真正做到“深入到群众中去”, 了解公众关切的问题。但观察目前的环境报道, 地方媒体的环境意识淡薄, 在环境新闻报道中严重缺位。这就使得当前中国的环境报道过度依赖国家级党报和行业报, 在信源方面过度依赖体制内信息源。

3.2 新闻体裁局限

在新闻体裁运用上, 以消息居多, 停留于“一事一报”, 观点性和解释性报道不多, 缺乏内部组合及与公众的互动。而环境新闻的特点就是调查性、揭露性和公众性, 这不但要求环境报道应合理采用多种报道方式, 深入挖掘环境问题的根源, 全面阐释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 还要求环境报道应充分动员公众, 促进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 从“告知者的角色”转化为“驱动者的角色”。

3.3 报道视角狭小

环境新闻是公共新闻, 需要公众的参与, 而当前的环境新闻报道侧重于会议、领导活动、成果经验分享、环境治理制度建设以及气候、气象、灾难等等行政性、宣传性和通报性较强的内容, 对环保产业、环保科技、公共参与等开放性、参与性比较强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公共利益被边缘化。

3.4 重要环境议题报道欠佳

重要环境议题如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如何把握环境议题的报道成为衡量媒体成熟度的重要标准。比如, 随着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公众对“3·12”植树节、“4·22”地球日、“5·22”保护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环保节日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如若能够利用这样的机会, 展开普及性、开放性的新闻报道, 构建一个公共平台, 很容易唤起公众的参与意识, 形成良性的互动。而当前我国媒体疏于对这样程式化、仪式化议题的把握欠佳。

3.5 缺乏科学探讨和理性反思

中国媒体习惯于以传统的正面宣传模式对环境问题进行报道, 宣传色彩浓重, 将灾难报道变成政绩宣传, 豪言壮语般的宏大叙事取代对问题根源的调查质疑, 最终呈现出的“积极抗旱的奋斗史”, 一方面是灾情越来越重、损失越来越大, 一方面是政府越来越重视、意志越来越坚决, 严重缺失对环境灾难应有的科学探讨和深刻反思。

中国环境新闻从无到有, 从单一到多样, 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和成绩。但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客观现实对环境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归根结底, 环境问题是一个公共问题, 环保事业是一项公共事业, 需要政府、媒体、环境NGO以及公众的参与。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 构建公共空间, 是媒体解决我国环境新闻面临的困境的关键, 也是环境新闻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 (2007) 》调查显示, 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 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 两项指数均为不及格。可见, 中国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均有显著提升, 但仍然处在“被动接受环保阶段”, 主动了解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活动行为显得不足。因此, 建构环境新闻的公共性成为中国环境新闻报道应该努力的方向。环境新闻报道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大环保意识传播力度和广度, 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信息传播,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培养其环保行为。

摘要:当前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环境新闻蓬勃发展, 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领域。笔者对环境新闻报道日益受到重视的现实原因进行分析, 梳理了当前环境新闻报道的现状, 对其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 环境问题是一个公共问题, 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建构环境新闻的公共性是我国环境新闻报道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环境新闻,报道现状,公共性

参考文献

[1]王积龙.抗争与绿化、环境新闻在西方的起源、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1) .

[2]王莉.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公众参与及调整——环境风险的视角.新闻知识, 2011 (1) .

[3]此份数据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环境新闻教授.Detjen先生“What Is the Environmental Journalism?”, 2002年2—7月, Detjen先生在南开大学新闻系从事半年的环境新闻教学工作;此间受邀在北京的全国记协上做了这个报告.

[4]李有军.环保民生指数出炉66.9%公众认同环境问题严重.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 (1) .

[5]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2007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网.http://www.tt65.net/zhuanti/2007minshengzhishu/mydoc004.htm.

法制新闻现状评析 篇2

新闻***5李慕蓉

法制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具备普通新闻关于时效性、真实性、重要性、接近性等特

征。而法制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基本属性就是它鲜明的法制性。它集合法性、严肃性、公

正性、民主性等特性于一身,是涉及法律实施过程中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作为贴近老百姓的法制宣传和推广的新闻报道形式。法治新闻旨在用通俗易懂的法制

案例表现专业性的法律知识,来促进人们对于法制的了解和关注。无论是电视法制新闻栏目

还是报纸的法制新闻专题,其表现形式喜欢用讲故事和文学化的手法来展现法制新闻。其中

不乏将法制新闻娱乐化的表现。

其中具体体现在将硬新闻软文化。媒体在对一些法制案件、法律行为的报道中开始使用

软新闻的报道方式,将本应该以硬新闻形式出现的关于法律常识、法律政策、政府行政行为

等信息居于次要位置,更多地突出案件当事人的隐私、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

过程、暴力事件、当事人的桃色新闻。

例如《奇案实录》之类的栏目。其中的专题,如“亿万富翁之死”。其前情提要如是说:“前

科案犯精心策划绑架,遭遇反抗竟将受害人残忍枪杀,浙江台州亿万富翁光天化日之下惨遭

不幸。受害人汽车上擦痕露出蛛丝马迹,警方在当地居民配合下对案情抽丝剥茧,对疑犯展

开搜捕,十二小时后案件真相大白„„”

这类电视法制新闻栏目的制作以介绍离奇的案情为主,通常以其惊悚的揭秘手法来重

现案情,情节跌宕起伏,煽动性十分强。但是新闻报道的手法流于表面案情的揭示,没有对

法制的深度性进行分析,只是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娱乐有之,却并无太大的法制教育和

传播法律知识的作用。

又譬如2009年的杭州富家子飙车案件的报道。从案发到最后法院判决,媒体的报道不

仅包括案件本身,连肇事者家人的身份、女友写真、飙车同伴家庭背景以及庭审时的所谓“替

身”事件等均被一一挖掘。本应是对交通肇事案件的报道,但娱乐化的报道方式让硬新闻软

化,“案外因素”相对于新闻事件本身更加吸引受众的关注。

这种将硬新闻软化甚至娱乐化或者只是揭秘法制新闻事件原委的报道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吸引受众的眼光,达到一定的法制事件的传播作用,但并无深入的探讨中国法制进程的走向,同一般的娱乐新闻和猎奇短片没有区别,甚至有媚俗的倾向。但如杭州富家子飙车

案件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于“富二代”的探讨,有一定的升华意义。

报纸的法制栏目一定程度上较电视法制栏目的制作更为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笔者看到的中国法制新闻的新闻报道,现在的法制新闻报道 宣传刑法、民法和经济法较多,宣传宪法、行政法相对较少。虽然贴近人们的生活,但却不能反映法的基本着重点。这可能与我国的现实因素相关。而网络论坛和其他的网络交流形式则承担了这一教育职能,报纸和电视的法制新闻报道能够更加重视宪法普及和行政法的解读,这样才能让公民更加的了解和参与到法制的进程中来。

其次就是案件的事实介绍较多,对案件涉及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分析较少。就2010年12月8日的中国法制新闻网来说,首页的头条部分点开,是就弃婴案例的描述,如《年轻贫困夫妇遗弃病儿受审 称希望好心人救孩子》文章只描述了夫妻遗弃婴儿过程中的无奈希望能够获得减刑以及最后夫妻二人当天被警方拘留等新闻事实,并未就法律的内容进行讲解,笔者认为这边报道放入民生新闻也可以,作为法制新闻着实没有涉及法律分析的范畴。

最后是对法律事件,特别是热点问题,人云亦云的较多,以独特视角、对事实深入挖掘、有独特观点的少。譬如“许宗衡贪污案”,大部分的法制报道方案就只是将案件的流程透露一下,然后重头戏放在了大大炒作其“情妇”问题,这在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屡见不 鲜。严肃的法制案例,悄然演变为带有低俗化、娱乐化倾向的炒作.本应严肃的社会案件变身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这与媒体对法制新闻报道的新闻舆论引导性发生了偏差有关. 但也是现在贪污案件报道的“主要手法”。

暑期《今日说法》之“你在哪里”讲述的是:一个18岁的男孩跟在打工的父母来到沈阳。一天,和小伙伴们去丁香湖边玩。却被淹死在湖中。据和他一起出去的小伙伴说,他是为了救一个人才跳进湖里的。他们说,那个人被救上来以后就跑了,他们只顾的去救小伙伴也没看清那个人什么样子。在把被救人推上岸后,那个孩子被一个大浪打进湖中,再也没有上来。他家里条件不好,他是父母以后的唯一依靠。他父亲咨询了民政机构,说可以申请烈士,但是需要被救的人出来做证。他们一家人寻找被救人找了好多天了,那个人一直没有出现。后来有几个湖边的工人愿意为孩子作证。节目中专家分析说,对于见义勇为者,首先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给予他们补偿,被救者承担的义务比较小。国家设立见义勇为基金,纳税人的一部分税就被用来做这个。

相较之前所描述的流于娱乐化的法制新闻报道,“今日说法”栏目则是个很好的借鉴。

“今日说法”所说的法都贴近老百姓,所选的案例都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另外就是真实,真人真事,并且由真人来讲,真人复述;再者就是准确,由专家评案,专家阐述其中的法理,虽然专家的观点不同,但在法理上和法律常识上不会出错。形式上以案说法,生动活泼,而且简单的案情来展示深刻的法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法制新闻的报道方式为了更好的实现其传播目的必定要采取一些受众喜欢的的传播手法。所以在对法制新闻的报道中,法制新闻娱乐化报道方式的出现有一一必然性。但新闻报道的通俗化和娱乐化的边界应该区别开来。法制新闻的报道最终要以实现对法制精神、司法公正理念的宣传为目的.更要以对受众的法制意识宣传和法制教育为本。法制新闻娱乐化的报道方式从整体上来说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忽视同时带来的法制新闻低俗化倾向。所以法制新闻的通俗易懂和本质上的娱乐化是有着区别的。在法制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应该普及法制知识的基础上让法制精神深入人心,而不是借由一些花哨的刺激性的低俗内容占据了其版面。

从新闻报道角度看我国新闻伦理现状 篇3

关键词:新闻报道;假新闻;伦理现状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143-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新闻事业进入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新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体制、机制建设并没有跟上,行业规范也不尽如人意,致使新闻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违背社会公德和职业伦理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我们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虚假不属实的新闻屡屡出现,娱乐化和低级庸俗的报道泛滥,新闻炒作更是甚嚣尘上,这些都是我国新闻工作者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

一、新闻报道失当问题

这里的“失当”是指新闻报道偏离、违背了基本事实,违背一定的道德基本准则[1]。比如新闻传播过程中内容的失当,语言上的失当,传播目的的失当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假新闻

假新闻就是没有客观事实依据的“新闻报道”,它与客观事实相违背。假新闻主要包括两方面:虚假新闻和新闻失实。

在2013年6月20日,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假新闻”,可以找到相关结果约为10,800,000个。而在知网中输入关键词“假新闻”,搜出来16,996 条信息,其中硕博士论文2,402篇,期刊刊载为11,043篇,会议涉及的有11,043条。以上数据显示假新闻数量众多、花样之多。《新闻记者》每年都会评出我国在过去一年中的“十大假新闻”,挑选对象一般都是具有典型性的,一般包括以下一些类型。

1.有目的的蓄意造假。例如2013年6月17日,韩国《中央日报》标题为《韩媒称朝邀中国军演遭拒,我国防部批其捕风捉影》,中国国防部相关官员回应,韩国媒体的报道捕风捉影,根本没有此事。

2.缺乏严谨性。例如2013年4月18日,香港大公报刊发了题为《北京“的哥”,习近平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经核实,此为虚假信息,并就此刊发了致歉信,表示由于工作失误,出现如此严重错误实属不该。

3.为了突显新闻报道目的造假。例如2012年11月17日,《今日早报》在头版刊登一幅“哨所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照片,被网友看出破绽,后被证实此照片为假照片。还有类似“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人喂饭,后被证实为商业策划,这种策划性造假多采用图片方式,并加上文字说明。

4.消息来源不清。2013年6月12日当天腾讯娱乐新闻:“俞灏明谈两年前受伤后与女友分手,网友猜是杨幂”;“柯震东新欢程颖婕疑曝光:中美混血,家底丰厚”。只看题目,“猜”、“疑”字眼的出现,就让新闻的真实性难以立足,文本中多采用“据香港、台湾媒体报道”、“可以推测”、“据传”等字眼,表明其消息来源的不确定性,报道并未与当事人进行过核实,只是根据图片、场景或表情、话语等进行的猜测。

5.“标题党”。有人把新闻的标题比作是新闻的眼睛或者窗口,由此可见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无论是传统报纸的读者、手机报的读者,还是利用网络阅读新闻的网民,大部分受众会根据标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而进行阅读。有些媒体为了提高阅读率或点击率就在新闻题目上做文章。

(二)新闻娱乐化

新闻娱乐化表现为过于侧重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娱乐性,即所谓的“硬新闻软着陆”,其特点为:(1)内容注重软性新闻,主要出现在文化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与受众关系比较密切的方面。(2)重点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3)在形式上强调吸引力,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关注度。

娱乐新闻之所以大行其道,有媒体与受众两方面原因。从媒体的角度讲,处于社会转型期,迫于生存压力,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故而将新闻娱乐化;从受众的角度讲,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快,生活压力变大,受众对于一本正经的新闻失去了阅读耐心,产生了抵触情绪,除了社会上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与自己有关的新闻信息外,他们更需要一些娱乐消遣的东西来缓解自己心理压力,客观上助推了娱乐新闻的发展。娱乐新闻的关注点主要为影视明星、歌星、模特、网络红人、选秀明星等公众人物,甚至公众人物的家人、亲友的日常生活、公共活动等,也被纳入娱乐化的范围。公众人物的外貌、感情和私生活是受众最感兴趣的,因此,如果有绯闻的就大肆渲染报道,没有绯闻的就制造绯闻。

新闻娱乐化可以让一些新闻变得更生动,更吸引人,只要尊重其客观事实即可,但过于低俗化也是不可取的。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博尔特以9秒69和19秒30分别打破100米和200米的记录,被誉为奥运史上短跑第一人,某新闻报道的标题却为“上帝射出博尔特”;对于有关国家男足的内容,本应秉着为祖国体育加油的心态去报道,某媒体却以“本版含国足内容,慎看!”为标题,这些手法使新闻走向低俗,有失新闻媒体本应有的立场和德行。

(三)新闻炒作

2010年11月30日,一则关于北漂小伙戴海飞仅花费6400元造出蛋形小屋的新闻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能有如此巨大反响说明:面临高房价、高压力、高饱和的生活状态下的北漂族们的生存状态堪忧,同时也把民生热点——房价问题、城市用地合理性规划性问题推到台前,因此戴海飞也因他的创意——“蛋屋”成了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去他小屋参观的人也络绎不绝。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蛋屋”招来了城管和物业,“蛋屋”最终被拆掉。当有媒体采访他时,这个北漂小伙说:“你们不要再关注我就好了。”同样,2010年的社会公众人物焦点之一的“犀利哥”,由于其混搭的、不伦不类的充满原始感的造型,受到了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多角度的狂轰乱炸的报道,很多人专程赶来看望并对其进行拍照,同时还有公司对其进行包装。犀利哥的出现,让人怀疑这是蓄意的炒作,但经核实,犀利哥不仅是个没有生活保障的流浪者,而且精神还有问题。作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犀利哥对自己突然成为名人,对媒体和受众的高程度关注感到很难受、很害怕。不过犀利哥的确是因为媒体的报道引来了社会的关注,但是他得到的却不是社会的帮助,而是成了娱乐大众的“工具”。笔者相信,新闻媒介报道的初衷是出于对其弱势群体的关怀,但是由于过度放大,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

二、加强新闻行业的自律与他律

整治新闻道德失范的措施有两个:自律与他律。自律就是自我约束,通過自我约束使自己的行为更符合道德与法律的要求,这是一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他律则是通过外部力量的规制和约束,即法律、道德、行业规范的约束来规范某个行业行为的方式,是一种非自愿的方式。新闻传播媒介的自律指的是媒介组织和新闻传播工作者要遵守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及相关法律,在从事新闻传播过程中不滥用自己的权力而对国家、社会和受众造成不利影响。自律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规范,是一种自发的从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出发的行为。一个群体成员如果认同了某一规范,无论是道德规范还是行业规范,就会自觉地去遵守。因此,新闻机构要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教育,强化新闻伦理道德建设,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另外,也要从外部,从法律、行业规范的角度加强对新闻行业的规制,使他们的行为既符合新闻行业的要求,也符合新时期大众对新闻的需要。

三、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媒的兴起,新闻伦理已经成为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只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采取措施加以整治,使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才能更符合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及相关法律的要求,用健康的新闻满足大众对新闻的要求,才能使新闻行业得到健康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会议新闻报道的现状分析 篇4

一、会议新闻特点

“会议新闻是指专门报道会议、反映会议情况的新闻”。会议新闻一般属于动态新闻,它是直接报道会议中产生的新闻信息的新闻。会议新闻必须以报道会议为主,在报道中可以引用会议召开的背景,但只提及会议的名称以作为某篇新闻报道的某句话的出处,或是根据会议中了解到的信息作为线索而另外采写的新闻,是不属于会议新闻报道的。

任何新闻都有它的特点,会议新闻的特点是:

1. 鲜明的政治色彩

会议新闻与政治新闻有直接的联系,反映了政党、政府、团体、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观念意愿,所以会议新闻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2. 较强的政策性和导向性

大部分会议报到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导向性,政治机关和政府及其部门召开的会议都是通过会议来制定的方针、政策和举措,那么,媒体及时的将这样的会议形成的有关方针政策或者举措报导给受众,传达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使受众满足其知情权。

3. 强烈的时效性

因为会议新闻都是动态性新闻,时效性很强。一般都要在几日内见报,有的则需要现场直播,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基本都要在第一时间刊发。

会议新闻虽然要求时效性强,但更要注意会议报道的准确性,所以,一般会议新闻的报道都会坚持送审,有的甚至会有三次审核。

二、会议新闻现状分析

目前,会议新闻呈现的现状,可以用“程式化”来概括,结合案例分析:

这是一则典型的党委机关报刊的会议新闻报道,已经形成了会议新闻报道的的程式化,固有模式一般为:

导语:某年某月某日,在××地点×单位召开了××会议。

主体:××领导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说……他在讲话中指出……他在讲话时特别强调……他最后说……”等等。

结尾:会议在某某领导的讲话,与会人员的积极讨论或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此报道的内容以强调一些人人皆知的道理,指出一些人人皆明白的问题。这样的会议新闻注重渲染的是开会时的场面和会议程序,并非是从受众的角度来报道他们想要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而未知的重要信息。显然在这里记者并不是在报道新闻,而是在向受众描绘开会的情形及过程,突出的是会议现场的进展程序。那么就信息的选择和传播的重心而言,这样的会议报道注重选择和传播的是会场上的领导人,以及他们的言谈话语和神态举止等信息。

从新闻的传播角度来分析,这些会议新闻报道并没有展示出其新闻价值,它也许只突出了与会领导人的威仪。当然并不能全盘反对这类用词,关键就在于这些用词能否起到突出新闻价值上的作用。

此类会议报道中,我们的记者只起到了如同会议主持司仪的作用,而偏离了自己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定位。记者们就这样将会场“复制”到媒体,站在会议主持人的立场上期待我们的读者也能像会场内的听众一样领略领导们发言讲话的风采。

这些在大家看来没意思的报道,还常常占据各类媒体的重要版面和时段,在编辑方式上还运用了诸如:音响、同期声(电子媒介),多行标题、套红、加黑(印刷媒介)等手段,以各种特殊编辑符号的强势处理来强化受众们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可这种会议报道却是一种会议现场的再现,而不是受众所需要了解的会议新闻传播。

为了更加说明此类报道“程式化”的普遍性,我对身边的一些党委机关报刊和一些电视台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其会议报道模式也与上引新闻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在一些市县电视台,会议新闻是每天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占一组新闻的1/2以上,而且拍摄总是:会场全景、主席台、领导人讲话,参会者听报告、做笔记、鼓掌、举手等千篇一律的单调素材,试问这样的画面如何能够吸引受众?如此程式化的会议新闻报道突出的程序性过多,实质性的内容较少。受众观看后只知道召开了什么会,而一些想知道的重大举措、重要思想、重要人事变动等信息却没有得到。

这样大量的“程式化”会议新闻报道,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鲁迅说过:“新闻或许是一种宣传,但宣传不是新闻。”我们知道,会议报道作为众多新闻报道形式中的一种,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毫无疑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会议是相当重要的新闻源,也是电视媒体作为党的喉舌服务党政工作的主要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很多记者在会议新闻的报道上总是套用一种高高在上、拒人千里的模式,根本没有新闻的可视性。这样的报道不仅背离了新闻报道的初衷,也产生不了应有的社会效应。

这种程式化的报道使会议新闻受制于会议议程、内容,从而陷入误区,以至空话、套话连篇。各种会议新闻的写作都是一种固定的套路,那么这样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不仅会使受众失去观看的兴趣,还会造成传播资源的极大浪费。

参考文献

[1]郭映普.改革会议新闻[J].新闻采编,1997,(03).

[2]崔保国.让人眼前一亮的会议新闻——《新华日报》会议新闻创新[J].传媒观察,2007,(07).

新闻专业实习生现状与战略报告 篇5

二、大三开始实习,甚至有些学生在大一暑假就进入了实习单位。因而媒体中实习生普遍的情况是:年龄较小,专业知识尚未系统学习和掌握。

同时,在实习初始阶段,还有不少实习生囿于自身的学生身份,在接受和实施新闻采访任务过程中,常表现的过于拘谨或怯懦。这样的心理状态也影响到了学生快速进入实习角色。其实,处于实习期的“学生”已经完全不同于在学校课堂里学习的学生。首先,他们接受来自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双重管理,既要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实习准则,又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其次,在采访过程中,实习生同样承担了记者的身份。对记者的采访活动,人们普遍存在着心理期待,会以看待专业记者的眼光来审视实习生在采访中的言行。因此,实习生们普遍存在如何快速进入实习活动中多重角色的问题。

新闻采访过程中,上述实习生比较容易出现的紧张、掌握不到话语权等情况,除因不熟悉业务工作导致提问技巧生疏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对于自我身份和角色的不确定,无法完全进入记者角色,而在采访时屡有“身份低于受访者”的顾虑,尤其是当面对某部门领导或者地位身份比较高的受访者时,“害怕问错问题”、“领导的说法不允许被质疑”等想法更使其不敢插话、不敢追问,而常常由被采访者主导谈话,以致全盘接收受访者的意见。一般而言,由于意识到自己的学生角色,实习生在采访时经常会比较有礼貌,这一点会使受访者的谈话意愿增强。而当得知记者仅仅是实习生时,多数受访者会更有耐心,甚至可能会以包容或提携的态度提点其应从何处着手做功课,并对专业知识进行更加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角色也会为实习生的采访活动带来帮助。

对策探讨:坚持“做中学”,“错中学”

实习的过程,是实习生不断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逐步成长的过程。因为环境的差异,实习生在新的工作情境中需要应用与在校时截然不同的学习策略,要坚持“做中学”,“错中学”。

(一)“做中学”首先,注意在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积累知识。简单来说,由于实习初期实习生并不熟悉采访工作,所以,每一次采访前的“做功课”,也就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消化,对其认识采访路线进而加强提问深度与现场反应速度均有极大帮助。这样的工作日积月累,有利于实习生建立未来专业工作所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其次,注意从与受访者的积极互动中获得能力训练。除了搜集资料外,与受者的积极互动也可以成为实习生学习和提高的重要途径。对这些20岁左右的年轻学生而言,与实习相关的新闻采访可能是他们人生中首次与大量陌生人接触、交谈。因此,在不同采访情境中的“如何称呼受访者”、“面对不同受访者应持何种态度”、“如何引出和展开话题”等内容,对于实习生而言,是问题更是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同样也是实习生的成长过程。再次,重视记者的指点。实习生普遍认为,“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对的老师或者前辈,那么在他的指导下,你的前途是很光明的”。确实如此。记者对于实习生的指点内容非常全面,几乎会涉及所有的报道训练———新闻价值判断、采访提纲拟定、采访技巧、新闻写作等各方面。因而,实习生不能满足于给记者当“跟班”,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有问题主动询问,这样实习单位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日本报纸涉华报道现状透视 篇6

大众媒体在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两国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媒体向来重视与中国相关的各种消息,报道量在国际新闻中仅次于美国。在日趋紧张的中日关系中,日本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涉华报道,有关中国的新闻不断出现在日本的报纸和电视上,然而这些新闻报道是否全面客观地介绍了中国,是否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的形象,是否有利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却值得商榷。

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传播,但是对于中日之间的新闻报道,报纸依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报纸是日本的第一大媒体,拥有最多的新闻从业人员。日本是报业大国,报纸发行量居世界第一,每2.34个人就拥有一份报纸,几乎家家户户都订报纸,报纸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虽然电视拥有众多观众,对受众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但是日本电视新闻也深受报纸新闻的影响,甚至把报纸作为参考来捕捉新闻、录制节目,因此,报纸担负着判断新闻价值、选择新闻议题的主要责任。而网络新闻作为新兴的媒体,虽然也有一些它独立寻找的新闻线索、独立的采访报道,但它基本上还是以报纸的报道为基础,大量地参考了报纸的新闻内容。鉴于报纸在日本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主要以报纸为依据来分析日本媒体涉华报道的现状。

一、对华人犯罪的详尽报道

日本媒体对中国人在日犯罪问题可谓兴趣浓厚,每闻必录。有些媒体甚至故意夸大,言过其实。旅日中国人的犯罪确实呈增长趋势,像“福冈灭门杀人案”等恶性犯罪案件在日本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的确是造成中国人在日本形象不佳的原因之一。但据1994年~2003年日本警察厅发表的统计数据来看,在日外国人犯罪虽然在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方面有所增加,但在日本整体犯罪案件中所占比重非常小,并不是导致日本社会治安恶化的主要因素。从2003年的统计数据看,在日中国人犯罪只占日本国内整体犯罪案件的0.4%。在正常情况下,根据新闻报道客观、全面的原则,这一比例不应该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但实际上,由于日本媒体的恶意炒作,在日中国人的犯罪问题已经成了日本社会新闻报道的焦点之一,甚至还出版了大量的专门书籍讨论如何应对中国人犯罪问题。在大众媒体上,中国人犯罪的曝光率是日本人犯罪的4倍,几乎每周都可以从日本的报纸或电视上看到中国人犯罪的消息。在日中国人的不法行为再加上媒体的恶意炒作,普通日本民众对中国人的印象急剧恶化,“排华”情绪高涨,在日本的网站论坛和个人博客中,充满了对中国人的负面评价,弥漫着浓厚的“厌中”情绪。可以说,日本媒体对中国人在日犯罪的炒作影响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的整体印象和全面认识,歪曲了中国形象,对中日关系的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过热化的摩擦争端报道

从亚洲杯足球赛风波到东海能源危机,再到钓鱼岛问题,中日之间的摩擦和争端可谓源源不断,这些摩擦和争端也频频见诸日本报端,有些报纸甚至出专刊、专题进行强化报道。今年4月,中国各地反对日本入常的游行示威更使中日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对于这次游行示威,日本报纸进行了连篇累牍的“集中豪雨式”报道,为冲突火上浇油。所谓“豪雨”是大暴雨的意思,在“集中豪雨式”的报道模式下,同一新闻事件会出现在同一份报纸的多个版面中,并且往往配发评论,这种集中轰炸的报道方式对每两个人就拥有一份报纸的日本民众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大部分报纸都指责中国政府拒不道歉的“强硬”态度,一向在日本国内被认为“亲中”的《朝日新闻》也发表社论说,这次游行示威是中国一直以来“爱国”教育和“反日”教育的结果。大量媒体在报道中称中国警察虽然呼吁游行队伍解散,但在日本店铺、公司遭到暴力袭击时袖手旁观,使得“暴行”无法遏制。这样的报道立刻在日本民众心中留下了中国“蛮横无理”日本“委曲求全”的印象,据笔者在日本的朋友说,此次游行示威令不少日本民众对中国颇感厌恶,部分民众抗议小泉政府对中国的“软弱”态度,出现这样的局面,日本媒体可谓“功不可没”。

三、抱有偏见的主观报道和评论

很多日本媒体对中国抱有偏见,这种主观偏见不可避免地使涉华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偏离了客观、公正的原则,甚至充满了毫无根据的主观猜测。这种主观偏见最典型地反映在日本媒体对两次中国领导人访日的处理上。1998年江泽民访日期间,重申了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强调日本应该正确对待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媒体因此纷纷表示反感,指责中国“打历史牌”,抓住日本曾经发动侵略战争这个小辫子不放,目的在于要日本拿出更多的ODA(政府开发援助)贷款。2000年朱镕基总理访日时对日本记者表示不主动提历史问题,但日本媒体仍然不对中国表示好感,他们认为中国突然转变态度不纠缠于历史问题是因为西部大开发缺乏资金,希望日本增加对华贷款。《产经新闻》发表社论把朱镕基总理的这次访日活动定位为“微笑外交”,其目的与“打历史牌”一样,就是希望日本增加对华ODA贷款。中国一提历史问题,日本媒体就总结道:这是在向日本要钱;中国不提历史问题,日本媒体又总结道:这还是在向日本要钱。不管中国对日本采取什么态度,中国的目的永远是向日本要钱,这是日本媒体得出的永恒结论。标榜客观公正的日本媒体对待中国的态度实在令人莫名其妙。从“打历史牌”到“微笑外交”,日本媒体始终把中国描绘成一个敲诈勒索者。在日本媒体这样的舆论引导下,实在难以指望日本民众会对中国抱有好感。

四、新闻选择上的冷热“温差”与日本媒体的“向右转”

中日之间经济文化往来密切,友好交流频繁,日本媒体视而不见,华人犯罪问题、中日摩擦,日本媒体却大炒特炒。20世纪80年代能经常从日本报纸上看到的“日中友好”已经很久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中日关系的负面信息。虽然这与大的政治气候有关,但从中也不难看出日本媒体新闻选择取向的改变。日本媒体选择报道还是不报道、多报道还是少报道,其标准是日本的“国益”。在有关“国益”的问题上,日本各大媒体都自觉统一口径,站在同一阵线上。对于日本谋求入常的举动,各大报小报密切关注、持续报道,热情地为支持政府谋求入常的举动大造舆论声势。“某某国今表示支持日本入常”这样的新闻不断见报,向日本民众表示日本入常前景一片光明的同时不忘暗示中国是其入常的最大障碍。而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却轻描淡写,低调处理。在日益右倾的政治环境影响下,日本媒体也逐渐“向右转”。对于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大多数媒体选择了沉默。而对这次吴仪副总理没有按计划会见小泉一事却指责批评不断。《读卖新闻》5月25日发表社论,语气极为严厉地指责中国违背最低限度的外交礼仪,并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辩护,声称“这是哀悼战死者的日本传统文化,他国不应干涉”。《产经新闻》也发表社论抨击日本政府对中国“过于软弱”,称日本政府“弱腰外交”后患无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媒体对于修改教科书问题进行了一次大讨论,发表了大量报道和评论,绝大部分表示坚决反对篡改历史的行为,而如今日本媒体对教科书问题的报道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不再有澄清大是大非的决心。日本媒体对政界右倾的宽容和自身的逐渐“右转”令人忧心。

日本内阁2004年12月18日公布的“外交相关舆论调查”显示,对中国抱有“亲近感”的日本民众已经降至37.6%,这是自1975年开始此项调查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据同年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的民意调查显示,31.2%的民众对日本感到“不亲近”,22.4%的民众选择了“很不亲近”,两项加起来超过半数,也降到了统计以来的最低点。近几年来,两国媒体非但没有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加重了相互间的不信任情绪,其中日本媒体抱有主观偏见的新闻报道和不负责任的煽风点火应负相当大的责任。加深相互理解,促进中日友好,两国媒体任重道远,日本媒体尤需反思。

会议新闻报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7

1. 认真分析会议报道, 明确新闻的主次轻重

在对会议新闻进行报道之前, 应对会议报道先进行具体的分析, 以分清其主次轻重。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 比如人代会、党代会、重大的庆祝纪念活动等新闻, 会涉及到国家的方针政策, 涉及到人们的利益问题, 这些都是广大人民关注的问题, 对这类会议新闻, 报道时必须做到详尽、连续、真实。对于部门召开的会议, 主要是对某个行业、某些领域进行的研究及部署, 在报道时, 应该选择大众都关心的问题进行报道。对于那些各部门、各单位或各地方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学术研究会等会议, 不应局限于会议本身的报道, 可从其新闻价值角度去报道, 还可对某些新闻线索进行深入采访等, 以提高会议报道的可听性与可看性。

对那些缺乏新闻价值的会议, 不能为了关系或人情而报道;而有些存在价值的会议新闻, 在报道时没有得到重点突出, 而是被淹没在了大段概念化、程序化的陈述中;有些会议新闻, 只是片面地追求工作专业性与指导性, 却没有思考过是否与群众、实际、生活有联系。所以, 在进行会议新闻报道之前, 必须先对会议进行认真分析, 明确新闻的主次轻重, 才能做出正确的报道。

2. 深入分析, 正确选择报道内容

在采访会议中, 记者要做到仔细观察、深入分析, 抓住会议上最重点的内容, 抓住领导讲话中包含的最核心思想, 并从会议中捕捉住最生动的细节, 然后选择最新鲜、最核心、最受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同时, 报道会议新闻应该做到活灵活现, 因为会议新闻不仅是讲话与照抄文件, 也不是和常规的新闻一样, 它是一种活的思想。如果报道会议新闻时, 仍采用一贯的套话、空话、沉闷的报道方式, 将会引起人们的更多不满, 真正有价值的会议新闻也得不到报道, 因此, 必须正确分析会议内容, 选取重点、新鲜的内容进行报道。

3. 改革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式, 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传统的传播模式是我播你看的灌输式报道方式, 缺乏吸引力。为了有效改善这种局面, 会议新闻必须改革这种报道方式, 实行新的报道方式。新的报道方式要以平等的视角、平民化的方法进行报道, 同时要选择各个社会阶层都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报道, 增加可听性与可看性。

选择报道对象之前, 必须要对报道对象有充分的认识, 这就要求认识报道对象时, 必须从会议中挖掘出最有价值的内容, 不可只停留在对会议本身的认识上。会议里往往会包含许多先进成果或好的经验, 记者应从采访会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实现报道内容的创新。同时, 记者不可一味地按照会议程序写新闻, 应跳出会议程序, 注重新闻事实。假如不能着眼于重要新闻, 将使重要新闻被淹没在大段的程序与套话中, 失去其新闻价值。所以, 要想成为一名有智慧的记者, 必须挣脱会议程序的牢笼, 跳出会议程序, 对会议的议题进行深入分析, 凭借自身对新闻所具有的敏感, 提炼出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4. 创新报道方式的途径

要实现对会议报道采访模式的创新, 必须抛弃以往的按套路写新闻、简单地翻阅材料的工作方式, 要勤思考, 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挖掘有重要价值的新闻素材。报道会议新闻不应只是对会议进行报道, 更要使其具有新意, 只有从会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 如政策信息、经济信息等, 才会取得较显著的社会效果。同时, 在会场外, 记者可从多方面去抓重要新闻, 如与会议相关的一个趣闻、一个片段等, 这些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内容, 还可多采用一些其他形式, 如专题节目、现场采访、侧记等, 这些都可为新闻带来亮点与关注度。

5. 注重对会议新闻传播者素质的提高

会议新闻传播者素质的提高, 是使会议报道得到改进的动力保障。记者是新闻的报道者, 因此, 记者必须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注重培养对会议新闻的敏感度, 并学会从会议报道中挖掘出重要的政治或经济信息。此处涉及到一个概念———记者的会议敏感度, 它指的是记者要了解开这个会的原因、这个会议的重要内容是什么、与人们有无重大关联等。在具有会议敏感度的基础上, 还应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仔细研究, 明确会议的目的及意义, 找出热点和焦点。同时, 要注重提升传播者的舆论引导能力, 使之敢于在反映群众舆论方面进行创新, 只有实现这些, 才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因此, 必须注重对会议新闻传播者素质的提高, 以实现对会议报道的改进。

综上所述, 当前我国的会议新闻报道存在较多不足, 如报道内容不分主次轻重, 空话、套话连篇, 报道方式冗长、沉闷, 传播者素质不高等, 本文在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还提出了一些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的措施, 以期为日后改进会议新闻报道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崔丽娜.浅谈会议新闻报道的现状及对策[J].新闻传播.2012 (09) :157.[1]崔丽娜.浅谈会议新闻报道的现状及对策[J].新闻传播.2012 (09) :157.

医疗新闻报道现状及人文化改变 篇8

一、医疗新闻报道人文化特征

人文化包括对人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关怀, 尤其是在当代的医疗新闻报道中, 更应该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命安全。尊重人最终达到帮助人的目标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核心要素。现如今人文化已经不再只是停留于观念上的讨论, 人文化更多的成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医疗新闻媒体们竞争的参照平台, 在当前的医疗新闻报道中, 新闻的人文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视角平民化。医疗新闻媒体在人文化的背景下, 把眼光直接对准老百姓, 把新闻的内容也投向平民老百姓, 使新闻内容完全符合广大群众的心理, 与此同时也能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医疗新闻报道的平民化的视角定位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国家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更好的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 真正地使医疗新闻报道做到为普通的人民群众服务。人文关怀也是医疗新闻报道人文化特点之一。这种观念展现出了十分深刻的人文关怀, 尤其是医疗新闻工作更要贴近人民群众, 从各个角度反映出病人内心的呼声和愿望。并且这种新闻在形式上多采用的是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 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清醒地认识到, 只有平等的对待观众, 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群众的积极作用。

二、医疗新闻报道的现状

通过现状分析, 既要看到与以往的新闻相对比, 医疗新闻报道在人文化过程中所做的重要的努力, 更要看到人文化在新闻报道中的缺点, 深刻探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用来更好的寻求人文化在新闻报道中的策略。但是在当今社会中, 普通群众在医院中的生存状态、精神处境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当前的医疗新闻报道在错误的政策的指导下, 很容易根据形势的需要随意的编造新闻, 并对不真实的新闻加以捏造改编, 严重践踏了新闻的真实性。从而出现新闻严重的脱离群众的现象。随着医疗新闻媒体的逐步发展, 发展到今天, 人文化的观念已经逐渐地深入人心, 人文化主要是从群众的需要和爱好出发, 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 在医疗方面, 就是完善各种医疗服务用来满足群众需求。

但是近年来, “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问题不断拷问着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和社会危机处理机制, 形成医疗卫生体制的诟病, 导致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发生, 滋生了不容忽视的公共危机。2005年7月28日《中国青年报》刊出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的最新医改研究报告《中国医改不成功》, 通过对历年医改的总结反思, “报告认为: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成为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起点, 掀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医疗卫生改革的思考和讨论。2009年, 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出台, 针对原有医疗体制带来的问题进行政策调整和利益倾斜。新医改在近三年的实施中初见成效, 但医疗纠纷和各种危机事件依然不断暴露:2009年, 北京大学教授熊卓为被“无证”医生“害死”在自家医院;2010年, 深圳某医院遭遇“缝合产妇肛门”事件;2010年, 武汉发生“医疗纠纷三联案”……医疗危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媒体在医疗危机报道中习惯偏重于冲突性、戏剧性建构, 遮蔽了多方的真实利益, 无法实现维护公共利益;媒体和新闻记者很有可能在无意间建构了患者和医院之间的屏障, 导致医院和患者无法有效沟通, 导致更多事件的发展。因此, 针对这些问题, 医疗新闻报道人文化改变成为必然途径。

三、解决好医疗新闻媒体的缺乏人文化的方法

(一) 新闻工作者们要加强写作能力

医疗新闻媒体在题材的选取上, 要尽量注重人文关怀, 往往与新闻工作者们的业务水平紧密相连, 在报道中尽量要面向普通百姓们, 更多的引导人们对于生命的看法, 引导弱势群体们由弱变强。在进行文案编辑的时候, 要更加注重人文化, 在对文字或者图片进行编辑的过程中, 都要处理好人文化理念。编辑们在最后还要严格审核稿件, 不能让任何意见具有侵犯隐私、伤害人心、并且缺乏人文关怀的作品出现在读者面前。

(二) 强化人文关怀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从事医疗媒体行业的人员要首先具备人文关怀意识, 才能用真诚的态度和眼光去关怀他人。才能在新闻报道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意识。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闻宣传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立场, 新闻宣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需求, 理应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充分反映人民的现实诉求和利益关切,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这样, 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才能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报道出来的新闻不会使广大群众感到痛心和寒心, 才能真正服务老百姓。

(三) 提高医疗新闻媒体的人文素养

针对部分新闻作品中出现的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 与工作人员缺乏一定人文知识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对人缺乏正确的认识, 不具备应该有的人文精神, 就不可能透彻的新闻媒体的精髓。同时, 新闻工作者作为人文精神的体现者, 如果不能关注到“人”的存在, 就不能完全体现出人文关怀。人文化在新闻领域, 出现的时间并不久,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更应该与时俱进, 通过学习新闻的基本理论, 钻研出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 通过钻研这些先进的成果, 对新闻作品进行反复揣摩, 全面讨论在新闻报道中遇到的难点。

(四) 严格进行自我反思

新闻媒体工作者们应该严格反思自我,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提高自己的自觉性, 并且还要及时克服自身的缺点。如果作为一名细心的新闻媒体工作者, 如果考虑得十分周全, 并且操作方法也很恰当的时候, 那么就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 及时的反思, 给予纠正, 这样就会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另外与最常见的利益诱惑相比, 记者面临的另一个诱惑来自“成名的想象”。新闻界内, 一“揭”成名几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名记者”成长之路。经得住“成名”诱惑的基础来源于记者服务于公民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业理想。医疗危机事件涉及的问题往往不是个性问题, 而是共性问题;不仅关系某个患者的个人利益, 更关系到千万个就医者的公共利益。这种利益不仅关系到经济, 更关系到生命。因此, 记者在对医疗危机进行监督性报道时, 要慎之又慎, 不能受任何名利的左右, 要以尊重生命和维护公共利益为重, 以真实为基础, 以提出建设性意见为目的。切忌出于“成名”的目的, 不顾公众利益进行片面有偏向的监督报道。2013年发生的揭露医院“小病大治”事件, 一个小女孩摔伤致肘关节脱位, 医生给予了复位, 并打上了400块钱的“石膏”, 还要求住院, 患者家属看到女儿手臂肿得厉害, 对医生不满, 并且对医生要抽血化验不理解, 拒绝化验。后来患者主动出院了, 前后花了1000块。到第三天, 家属看女儿的手越肿越厉害, 觉得花了大钱, 还没把小病看好, 开始声讨医院。在新闻报道中, 首先报道的记者“一夜成名”, 引发公众对医院不信任等情况, 但调查清楚后, 却发现由于片面性的报道导致新闻失实, 从而误导受众, 引发社会风波。由此可见, 涉及医患纠纷的报道务必立场中立, 记者保持清醒头脑, 切忌被成名的欲望操控, 抢新闻导致事实偏离轨道。

(五) 强化医疗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道德建设

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就应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 根据职业道德准则, 强化观念。新闻工作者应该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 全面坚持群众路线。怀着一颗热爱人民之心, 恪守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坚持多为人民办实事的原则, 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这个医疗报纸就做出了好榜样, 报纸内容及时反映出了百姓的意见, 做到为百姓排忧解难, 一致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还有一些医疗报纸, 因为没有显现出来更多的“人情味”不仅对报道的对象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对广大的群众还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反而对群众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这个宗旨使我们党的生命之本,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努力坚持好这一准则。

四、结语

医疗新闻媒体中体现出的人文化特征是一种发展的趋势, 同时也是一种进步。但是实现医疗新闻媒体人文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新闻观念由原来的传统观念逐步向人文化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 新闻工作者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医疗新闻工作者们必须要树立起崇高的职业道德, 孜孜不倦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促进新闻报道的人文化的更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贾高建.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关怀[J].理论前沿, 2013 (04) :46-47.

[2]童兵.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J].新闻大学, 2012 (08) :56-57.

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篇9

一、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虽然深度报道在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发展, 但是在中国的起步却较晚, 是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我国的, 这与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也是息息相关的, 但是自从进入中国, 深度报道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就得到了广泛应用, 《观察与思考》就是国内第一个深度报道题材的新闻栏目。

深度报道不注重报道的事件表面现状, 而是对此事件背后的新闻进行深究, 能够深入、敏感地评价事件, 真正地注重解决问题, 这也使得其在中国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 《包产到户》、《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等一系列关注人民生活的新闻栏目应运而生, 真正为人民解决问题, 关注民生, 这也使得深度报道在老百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 从而确立了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新闻业的不断发展, 深度报道也得到了一系列的改革, 深入到国家的各个方面, 为人民排忧解难, 关注人们生活, 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就是一个深度报道的典型, 当社会发生灾难、人民生活出现困难的时候, 它第一时间报道调查, 通过有理有据、深度的剖析, 折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时态。

二、当前新闻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

1.“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相对立

新闻报道的本质就是弘扬正面精神, 打击负面舆论, 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深度报道栏目来看, 放大了负面新闻的报道, 没有把握正面和负面的结合, 偏离了深度报道的正面意义, 只利用负面新闻引起的一时轰动博人眼球、提高收视率, 没有真正地给人们正面的教育, 对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提高没有任何的作用。因此, 深度报道应该注意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相结合, 即使是报道负面新闻, 也要运用正面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教育, 达到真正匡扶社会正义的作用, 要提倡正面的社会效益。

2. 评述型深度报道只述不评

随着新闻深度报道在我国的不断发展, 深度报道栏目相继推出, 《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追踪报道》等等, 节目形式应接不暇, 但是节目实质性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更多的是“只述不评”, 这对于深度报道没有太大的意义, 也许节目是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性, 因此减少了主观评论的加入, 但是“只述不评”的形式对于人们、社会没有起到很好的教育指导意义, 它只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闻例子, 但对于新闻的深刻意义却没有说出来。新闻媒体就是为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一个介质, “只述不评”就失去了这种意义, 没有达到其根本的社会责任。

三、新闻深度报道未来的发展前景

1. 采访调查做到细致入微

深度报道大都是报道那些比较复杂、对社会有不利影响的新闻, 因此, 基于这种新闻成因较多, 新闻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细致入微, 做到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而且专家、主持人在评述新闻的时候也要注意到此新闻的方方面面, 全面地认知新闻, 加强对新闻的深度剖析, 从而真切地对社会起到正面的作用。例如:对于社会突发性灾难、突发性事件的调查, 新闻记者应该透过这个事件的表象去深入地挖掘新闻深处的信息, 找到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明确报道的主题思想, 找准切入点

新闻深度报道除了社会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更多的就是非事件性的报道, 是对社会当前现状、思想的一种剖析, 这也要求新闻人能够明确此报道的主题思想, 能够找准切入点, 一针见血地认识到社会此现象的原因、后果, 从而给人们敲响警钟, 从横向、纵向、时间、空间对此新闻现象进行剖析、肢解, 抓住社会现象的本质问题, 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个切入点分析成因, 达到深入分析社会的意义。

3. 真正地关注民生问题

当前, 我国的深入报道对于民生问题的报道还比较少, 这对于聚拢民心、剖析民生是不利的, 因此, 深度报道以后要真正地关注民生问题, 关注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例如:现阶段的农村社区改造问题、农民医疗问题、雅安地震重建问题等等, 切入人民的生活, 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生活。

4. 增加现场直播、追踪报道的动态报道类型

现在,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也使得多媒体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深度报道也应该利用这种优势, 彰显新闻报道的时事性, 卫星直播、同声传译、电话连线等综合运用, 全方位地报道新闻, 缩减新闻现场与观众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

结语:

新闻深度报道虽然是一种新型的报道方式, 但是它深入剖析社会事实的特点对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能够彰显更强的新闻影响力, 但是目前我国的深度报道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信随着我国对深度报道的掌握应用, 未来的深度报道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社会, 提高社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J].新华出版社, 2010

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 篇10

“深度报道”出现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最初它仅被用以指代解释性报道,后来则化身为崭新的新闻总体理念———即美国媒体对当时的受众信任危机而做出的应对。这一场理念性的新闻革命,曾经被一些新闻学者认为是离经叛道。然而,70多年的新闻实践证明,深度报道的思想纲领不但成功地完成了历史使命,而且成为西方新闻业的主流价值取向之一。美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就像如今的中国一样,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美国媒体并没有意识到民众的媒介需求,因此才遭遇到信任危机,而如今在中国的电视深度报道已成为各大媒体机构加强舆论监督、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方式,成为各家电视台吸引受众注意力、提升传媒品质的有力手段,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海峡两岸》、《新闻调查》等栏目,这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必然结果。

我国第一个有深度报道特质的电视新闻栏目应该是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它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问题和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有这样两个县委书记》《包产到户后》等等。

2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

2.1 时效性和深度如何兼顾

任何形式的新闻类型都摆脱不了新闻的初衷,那就是时效性,然而深度报道需要全面采访、深入剖析、大范围取材、多角度论证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这就导致时效性和深度两者难以兼得,往往因为追求材料的广度和议论的深度而牺牲了新闻的时效性,这已经使我们新闻工作者在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过程中陷入两难的境地。

2.2 主观倾向性的尺度难以把握

客观性是新闻的必须恪守的重要原则之一,而深度报道又难免打上报道者观点倾向性的烙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往往难以处理妥当。现实工作中还存在为了增加报道的深度,出现了因为事实并不够节目时长,而需要主持人和评论员等用不停的反复议论来填补时长的现象,特约评论员也由此大批量出现。但这种倾向性极强的评论很容易影响民众对事实本身的看法,甚至评论与事件本身的原委并不完全符合,这所带来的后续不良影响是值得警惕的。

2.3“批评报道”和“正面报道”相对立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通过媒介开展新闻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一种形式。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一直是各种新闻类型共同的话题,对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是一样的,舆论要树立好榜样,做好正面报道,而舆论监督是有一定揭示性的新闻报道,用于提醒民众和警示民众,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能达到平衡才是最好的状态,而从目前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方向上来看,大多数电视台所追求的是一鸣惊人的效果。笔者觉得对于这两个问题,要辩证对待,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为辅的原则。不能把负面曝光与正面报道相对立,也不能把谈社会热点问题的节目看成是纯粹的揭露性的节目。如果情况是要举出典型案例,也要注意好尺度和分寸,所以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都要让受众觉得这个节目对他们多有裨益;要把准确无误的事实,正确的价值观带给观众,要注重节目社会责任感的塑造,讲究拍摄手法和艺术手段。

3 深度报道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3.1 注重经济领域的深度报道

经济全球化和各国贸易的不断往来,使财经类新闻成为各个报纸电视塔的新宠,也给经济类深度报道带来很大的发展契机,大到中央台,小到地方电视台,都纷纷开通财经频道和增加财经节目,为财经类深度报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因此,财经类的深度报道会成为一个热点。如央视的《经济与法》《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等栏目以及地方电视台的各种经济分析类栏目,这些节目主要对我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宏观分析,对国际经济形势进行了预判,成为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投资顾问和获取财经新闻的主要渠道,在金融危机之后,所带来的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成为热点话题被人不断拿来讨论研究。

3.2 时刻关注民生

任何节目形式都要正确处理好与受众的关系,受众的关注度始终是节目存亡的关键所在,如果一味地选择批判性的话题,必定会离民众越来越远,只有把节目的热点放在民生话题上,才能让深度报道得到更多关注。所以电视的深度报道关注的焦点一定会是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例如房地产调控、医改进度问题,帮困扶贫工作、全民健身、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区文化建设、灾后重建等等关系民生贴近生活的热点话题

3.3 从细节入手做好采访和调查

深度报道的事件一般都是线索比较多,造成原因也比较繁杂的题材。因此报道者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要通过大量的新闻调查来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同时进行细致入微的走访,才能切实可靠地把握第一手资料,掌握事件事实。只有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熟悉事件背景材料等方面,才能准确还原事件原貌,这对报道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需要从业人员有准确的现场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同时在素材选择和拍摄上也有十分考究。对新闻现场素材的摄录,做到全面及时的了解现场基本情况,并综合采用多种拍摄方法准确捕捉能够充分体现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主题、揭示新闻本质的现场要素。只有在做好充分背景了解的前提上,才能为接下来深度报道做好创作前提,不能毫无根据地泛泛而谈,那样的话称不上是深度报道。

3.4 深挖事件背景材料

深度报道一定要有深层次背景材料作为坚实的基础,只有站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抓住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本质。这需要报道者在准备阶段和初始阶段,注意全面认识和了解报道新闻事件,报道者要以点带面进行思考,有一定的大局观,同时还要紧抓一些细枝末节的线索,这些细节是最容易被报道者所忽略的地方。挖掘深层次材料,应站在全局高度上,充分地发挥创造性思维,考虑每个细节对于整篇报道的意义,分清主次,强化重点。尽量做到揭示新闻现象背后的成因及其喉管,深化事件本质,加强报道的深度,同时用语言和画面来刻画节目力度。

3.5 强化现场直播类深度报道的力度

经过5.12汶川地震和7.23动车事件,观众见识到了现场直播类深度报道的威力,相对于其他媒体形式来说,地安是深度报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本身就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性,因为对于大型突发事件,民众并不只是停留在获取信息这个层面上,他们更多的想知道这个事件的背景成因和后续报道,这就为深度报道创造了天然的土壤,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现场直播类深度报道创造了非常好的技术前提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恩佳.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与优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4(15):77.

[2]裴德明.新时期强化电视新闻报道深度的路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5(11):76.

上一篇:传统语文教学下一篇:司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