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教学

2024-06-18

传统语文教学(精选十篇)

传统语文教学 篇1

一、基于学生的课本教材, 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灿烂, 蕴藏着无数宝贵的知识资源, 需要我们不断地开采、挖掘。而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丰富的知识、多彩的传统在其中的小学语文课文, 对于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是很有吸引力的。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应考虑到小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并将其结合在教学中, 在已有的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讲解课文中涉及的有关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的易于接受的一些知识, 以此为基础, 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 从而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良好的语文文化氛围对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文化”最重要、最基本的载体就是语文, 也是一个人文化水平最直接的标志。因此, 它负载着文化的精华, 教师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 让语文多蕴含一些传统文化的特点, 让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地领会到“文化”所具有的奇妙魔力。

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知识变为爱好学习, 再由喜欢变为主动的去学习, 把学习变成快乐的享受, 这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而只有活跃的课堂氛围,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现在我们使用的苏教版教材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因此我们要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们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例如在讲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孟母三迁》时, “孟母三迁”所讲述的正是孟子的母亲, 她希望能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于是三次搬家, 最后还把家搬到私塾附近, 以便让孟子受到更好的环境影响。这是大家熟知的故事, 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解这篇课文。

1. 假设情境, 体会情节。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熟知, 课文只是作了简单的介绍, 如果仅仅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描述, 学生就不会有很深的体会。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假设情境, 让学生们模仿文中的主要人物, 通过对人物的描绘, 让学生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各种心情和想法,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2. 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孟母三迁》这篇课文主要是朗读, 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边读边学习, 同时在角色表演时把握住人物的特点, 领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 老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对于孟子母亲的看法, 对于周围邻居, 孟子母亲是什么样的态度。有的人说无奈, 有的说气氛等, 老教师可以先急于表态, 通过表演,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孟子母亲的态度。作为教师,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教材中想要传达的主要思想,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主动的积极向上的学习, 以掌握丰富的知识。

3. 学会总结, 进行简单语句训练。

小学生的任务主要是识字, 练习语句的表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字词识记和语句表达的训练, 可以适当地挑选其中较难的一些字词、句子进行讲解, 让学生在课堂中就掌握。通过仿造句训练, 让学生熟悉句子的表达形式, 进而理解句子的结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会运用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让学生对一些相近的字词、句子进行总结, 便于学生区分相似字词句子, 以免学生错用乱用。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播放一些精彩的画面片断, 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人物。如《沉香救母》一文, 文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传统文化中塑造的典型, 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对某些原型的学习, 有助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这个故事中的沉香, 历尽艰辛, 磨练了他的坚强的意志, 英雄人物在古代神话中是一个代表人物, 它诠释着少年青春期的成长。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孝为大的主要思想, 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是学生成长的楷模。

三、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其自身的文化素养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他们精力充沛, 对知识又富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对周围的事物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并有着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有着同样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 我们要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古诗背诵, 鉴赏的活动, 我国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厚的底蕴, 在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扩展学生的知识量, 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营造一种刻苦读书、乐于读书、勤奋向上的学习文化氛围, 经常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 我们要始终做到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 坚持全程参与, 对学生进行适合其能力的要求;学生对所背诵的古诗文大体理解即可, 即按照基于经典, 大体理解, 不必每词每句都能解释清楚, 但要背诵如流的方针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 坚持让教师在课堂中领读为主体, 学生勤加练习, 父母多加指导的模式来共同帮助孩子。

在开展古诗词鉴赏活动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鉴赏即是指在阅读文章时审美认知的一种思维活动。把语言作为媒介, 对展现在作品中的情感意境和人物的形象进行赏析, 让学生自己开展人物特点的分析以及情感的表述, 引起学生的思考, 体会到美的感觉, 进而领略到作品中所涉及的思想内容与人物特色。对古诗词的赏析很多学生都感到模模糊糊, 甚至一窍不通。那么, 如何让学生在古诗词鉴赏的水平有所提高, 关键是要帮助学生们掌握一些最基础的方法, 让他们自己能真正独立的欣赏和分析古诗词、诗歌, 可以从有关诗歌的最基础的知识开始。

在校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 不仅能让学生们知识水平有所提高, 还能让他们对学习更加的主动和积极, 让学生自己有意识地去探索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知识, 让每个小学生从小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有一定的认识, 这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复兴。

总之,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 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的责任。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十分关键, 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 我们在课堂的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教材来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地理解, 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意义也有深刻地认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一个积极、主动、活跃的课堂上的学习知识, 使得他们喜欢上学习, 且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 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 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永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陈银霞.小学古诗词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 (06) .

传统语文教学 篇2

1.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的含义; 2.学会写内容提要;

3.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解题:

学生谈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理解,教师进行点拨。

二、作者简介: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汉族,现代学者。《沉思集》

《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

三、总体结构:

总--分--总

最典型的关系性 传

议论文(传统)统

化(两重性)文

传 化

四、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第1自然段--讨论

(1)“一个多世纪”从何时开始? 鸦片战争以来

(2)“社会实验”指什么?

救国图存运动: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仁人志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3)“彻底决裂”“彻底砸烂”“在白纸上描绘未来”(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否定过多,一直延续到60-70年代)-→强调不可利用“过去”(“传统”),构筑“未来” 2.第2自然段--讨论

传统是什么?(强调“形成”“作用”)3.第3自然段--讨论

“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提出“„„”差别。(比喻)-→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引出问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进入学术层面。

五、学习“传统文化”: 1.第4自然段--讨论

对“传统文化”概念进行界定。(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对应(时空界定)、内容、成分(例如)2.第5自然段--讨论 “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时代性、民族性

3.第6-7自然段--讨论

(1)“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情况? “或者„„或者„„”“有的„„有的„„”

(2)各人对传统 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可以做那些工作? “明辨„„遗响”-→理解图片(p65)

六、学习“文化传统”: 1.第8-9自然段--讨论

对“文化传统”概念进行界定。(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特征(比较)、产生、成长、形成、实质 2.第10自然段--讨论

(1)什么不能成为“民族的共同心理”? “在这种生活里„„思想”

(2)什么能成为“文化传统”? “为这一民族生活„„物质力量” 3.第11自然段--讨论 “文化传统”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说它是“惰性力量”?

“制约看„„关怀”

“一种„„象征”

“没有„„巩固” 4.第12-13自然段--讨论

(1)“文化传统”变化的特点是: 缓慢的、渐进的、非一蹴而就的

“文化传统”受外界影响是如何进行的? 接触--交流--变化

(3)外来文化中如何才能成为传统中的一个部分? “经过自己文化传统„„整合”

七、学习“财富和包袱”

1.作者称“财富”“包袱”是如何而言的? “从头开始„„生存本领” “具有„„层面”

2.我们说如何辨证地了解和掌握两重属性? “运用它„„千里之外”

3.现实中存在哪几种简单化的理解? “一种人„„财富”

八、小结

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 篇3

一、摆脱旧的传统教学套路。拓展教学资源

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辩证分析,勇敢地摒弃传统教法的束缚。首先,要彻底地更新教育观念,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最浅显的教学原则,大胆地发动学生自己破疑。不必事事包办。要明白知识的传授永远不如技能的传授的道理,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渔。其次,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学生,吃透两头,教材中哪些是最应该讲的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尝试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破疑。同时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因时制宜,大胆取舍,不求面面俱到,万无一失;但求突破一点,学有所获。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动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性教学,利用活动课来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知识广博一些,要成为一个杂家。上课时能旁征博引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教学资源,书籍、网络、音乐、史实、生活中的实例等等,都能成为教学资源,真正让语文活起来,做到生活处处有语文。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改变只从课堂获取知识的误区

语文学科课外获取的知识量更是随时代发展不断扩大。因此,必须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而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较好:

1.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教材为基础向外延伸。在夯实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探索研究,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动性。

2.课上课下采取合作探究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山,因而,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的知识。事实上,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章,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辨识能力,是可以引导他们去涉猎的。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岭县流水一中)

细心做事,让你的工作得心应手

鲍秀贞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平常的工作,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但是它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作。如果你能找对方法,相信你会信手拈来,轻松自如。你只要认真学会做一件小事,尽量慢慢地将每一个细节都细心观察,耐心地认真地做好那就会让你的工作得心应手。

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做—个细心的人,关键还在于赋予自己责任感,切实用心。同样一件事,敢负责任,用心良苦,就可能对你自己和学生都有作用,我在工作中,凡事都是遵守这个原则——细心,负责任。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工作中。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立规矩为先,这样才能让你的工作得心应手,每学期开始,我都是先立规矩,今年我将规矩变成一个进行“七星”学生的评比。七星包括:

争分夺秒星,目的让学生要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因为谁浪费了时间,谁就失去了学习知识的机会。自从实行评比以来,我们班的翟云便告别了迟到。

自主学习星,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自我约束自己,不影响他人的学习。像我们的韦小康以前的自学课上总是愿意讲话,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但是有了这颗星的评比,他已经改了讲话的毛病,这样也节省了老师教育他的时间,更何况有的学生批评了以后,当面接受,事后同样的毛病再次出现,班主任由于事情多也有可能没有时间再找他们谈话,这样就助长了他们的坏毛病,但是通过这颗星的评比,学生就能主动的把这个毛病改掉了。

组织纪律星,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约束,他们可能学习不好,但是只要遵守纪律也可以拿到这颗星。

卫生星,目的让学生把学校当成是自己的家。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为一个好的班集体,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学生学习起来也没有劲头。记得在初一的时候,班级地上的纸无人拣,然而现在地上已经見不到碎纸屑了。

学习星,学习星包括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四颗星。目的是让学生不偏学科,力争学好各个学科,平时我们通过每天的检测,课代表不仅给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上红旗,还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一记录并汇总,让学生有信心,一次考不好还有下一次,让他们有奋力拼搏,争取赶上其他同学。

作业星,一个学生如果连作业都做不好,那一定谈不上学习好。为了让学生有做好作业的好习惯,我从初一开始就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事本,记事本上包括记当天的作业和其他事情的要求,有时还利用记事本和学生互相交流,我要求每天中午12:30之前,课代表必须将每个学科的作业写在黑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可以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研究自己不会做的作业,也不至于学生由于作业完成不了而被老师批评。有了这颗星的评比,我们班级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明显减少。所以我也很少听见科任老师我们班级的学生不完成作业了,当然了,下一步我的计划是不仅要完成作业,而且要在完成作业的质量上下工夫,不能让学生有应付作业的习惯。

好人好事星,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有竞争的意识,而且在思想上也要求他们进步,凡是为班级做好事的学生,不论他做什么样的好人好事我们都要给他这颗星,这样在我们班级无论要求做什么事情,我们班级都是毫不费力气的完成。记得上学期,我们班级的学生给班级捐清扫工具和打印纸的人很多。我想一个学生可能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得好,但是只要他有 心想做,那他就能做好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很重要的。 其实这七颗星的评比是经过师生一起民主协商后定下来的,并把它定为《德育量化考核》,期末评选十星学生和九星学生时就依据这个《德育量化考核》的汇总来定,所以每个学生在平时都力争多得星。我们将这个考核定为每个月考核一次,《德育量化考核》中的每小项内容都安排专人负责检查记录,每个月进行总结,打印材料发放给家长,而且下面有备注内容且备注内容多样化,比如:第—个月备注内容是,老师给每个学生写评语,当然评语中不是批评或是向家长告状,而是将每个学生一个月以来的优点写在上面,针对那些确实做得不好的学生,再写上一点建议他下一步应该怎么样做,还要求学生家长写一下对老师或是学生提出的希望等。第二个月的备注上是要求家长写评语,当然也是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一些鼓励性语言或是对孩子的建议等。第三个月就变成学生互相评比,通过小组长负责,总结评比,然后安排学生写评语,对学生来说,既有新奇感,又给学生一个当老师的机会锻炼自己。这样通过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通过坚持不懈地评比七星学生,我们班级纪律稳定,学习成绩上升,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没有了。关心班集体的学生多了,得到各个学科老师的好评。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长期工程,非一日之功,因此只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做事细心,我们的工作有意义,就会有收获,生活就会比较充实,就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学生的爱戴。

传统语文教学 篇4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 才能更好地承载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 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师, 有个说法是, 哪个阶段的语文教师就是哪个阶段的好学生的水平。这反映出一个问题:教师本身疏于学习。而现在的学生, 他们吸收新事物很有热情, 而且速度相当惊人。此消彼长, 可以想象, “囊中羞涩”的语文教师哪里还有魅力使学生为之倾倒?因此, 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 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人性化的关怀, 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崇高人格的感染而形成良好人格。

二、利用作品丰富的内涵渗透传统文化教学

以《论语》、《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始终是割舍不去的精神文化主导。在教学中, 首先利用作者及作品简介, 介绍孔子和孟子的生平和思想核心及成因, 介绍他们的作品。这样, 让学生对作者及作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从而心生敬意, 再带着敬意学习, 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论语〉十则》有关于学习方法、人格修养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其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导我们对朋友要以诚相待, 养成诚信的美德。《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 则显示中华民族对“舍生取义”的崇尚。而这些传统美德, 对于生活在21世纪这个经济时代的年轻人来说, 是何等重要!

三、加强诵读教学, 让学生在诵读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只有熟读, 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 博采众家之长, 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 才能传承文化经典。中学课本中的课文, 尤其是古诗文, 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 却能饮到中华文化之一瓢。所以, 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 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平时教学中, 采用多种方式, 自由诵读, 开朗诵会, 演讲等, 让学生咀嚼体悟, 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便在无形中得以传承。

四、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 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是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我会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 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 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自制贺卡给父母, 让他们懂得感恩, 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五、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 让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课外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 在于它的简短幽默。但是在我国的名著里, 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 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推荐和引用祖国经典名著, 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引导学生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读一读, 就此获得文化的熏陶。比如开展课前3分钟故事会, 让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经典著作在课堂上展示,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5

白山小学苏秀琼

接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濡染,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完善内在的道德情操,不仅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文化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通过活动性学习,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艺术节等,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参观游览文化古迹、寻访历史文化名人、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等,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

(四)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组织学习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养成喜欢读书、认真书写、勤于思考、踊跃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体现教学要求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循序渐进,得以发展提高,不可盲目拔高教学要求。

(六)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学习经典重在积累感悟。通过品味经典之韵、感受志士之魂、领略山水之美、参与艺术之乐,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获得文化积累,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力求以情动人、以情启智、以情养德,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初步的鉴别意识

传统文化因历史的局限,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有初步的鉴别意识。

(八)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传统文化是一门新课程,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与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课标

一、语文教学的困惑

经常有不少老师抱怨语文不好教,学生怨学,更多的学生是“躬耕”于数理化的海洋中,翱翔于英语的天空,却不知老子为何人,不懂唐宗宋祖,有学生居然不知道如何贴对联,更不知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当然无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高中学生学语文普遍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数理化有做不完的题,再有时间就是背英语,对语文没兴趣,没感觉。其实想想这事也并不新鲜,每一届新生,在进入古文单元的学习之前总要痛苦地哀叹几声;古文教学的课堂上,任凭那些经典作品如何豪情万丈,如何愁肠百结,如何感天动地,学生总是一脸漠然。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读书,教会学生读书,帮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价值,不要让我们的学生失望,不要让我们的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是浪费时间。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二、传统文化教学在课堂中渗透

我国课程改革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不少学校为寻求新的课程资源,将目光投向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剪纸、话剧、武术、灯谜等传统文化艺术都因之成了一些地方或学校素质教育的“宠儿”。我们更可以结合中央台“开心学国学”的节目,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如何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感受语文的真正魅力,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权作引玉之抛。

1.在灯谜中传承文化

我国的灯谜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宝石。灯谜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炉的文学艺术,具有启智、激趣、增知、促学、养德等诸多功能。人们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全国的谜书报刊也多得数不胜数,灯谜的活动也空前繁荣。灯谜这朵奇葩也乘着文化春风在校园里悄然开放,全校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令教师的教学更加兴趣盎然。

笔者课堂教学中重视了灯谜的教学,谜趣横生,谜乐无穷。学生也喜欢上了猜灯谜,还要求我再多出一些谜语让他们猜。比如“问渠哪得清如许”,猜教育名词为“生源”;“问君能有几多愁?”猜成语是“对答如流”。我们可以出人物谜、名著谜语、成语谜语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一次关于四大名著的灯谜课上更是诞生了很多经典的谜面,通过举办竞猜比赛,学生对中华灯谜文化和语文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2.在阅读经典中传承文化

时代不断发展,我眼前仍然晃动着许许多多茫然的眼睛。很多人没有生活的目标,或者没有目标地生活,有的学生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可以说这是现代人们的悲哀!虽然,人人都在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然而在这些道路上,荆棘丛生,暗礁遍布,陷阱隐匿。很多人就在这个路上打圈圈、绕弯弯,直到死,也没有走上康庄大道,也没有弄明白这一切。这也是现代人生的悲哀!曾经有人说过,一个丢弃了传统的民族将是缺乏个性与生命力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代遭遇尴尬,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将传统文化融入现实生活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我们民族的伟大。我们可以在李白的诗歌中感受到自信的力量,当我们走进竹林七贤的世界时,我们是否也可以反思一下当下的“酒桌文化”;另外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感受传统的礼仪文化;从《孟子》中认识辩论的技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希望人们能挤出一小点找钱找爱找乐找无聊的时间,从这些著作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及人生道路,幸福并快乐地度过这一生!

3.在诵读中体验汉语魅力

汉语诗文所具有的韵律美感,是其他任何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而悠久的文学史又为我们提供了各式美的典范,诸子散文的雄辩,苏辛的豪迈,屈李的浪漫,建安的风骨,易安的婉约……要让学生体验到这些美,莫如摈弃一切急功近利的目标,空出时间来让他们更直观地触摸这些语言。

我们通过指导学生齐读,对读,分角色读,配乐读,背诵,欣赏真正的诗歌吟诵艺术,让学生在平平仄仄、抑扬顿挫中遥望皎洁明朗的汉宫秋月,聆听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体验魏王曹操的老骥之志,诸葛孔明决胜千里的豪情。在学习昌耀的诗歌《河床》后,我们举办了一次以“走进西部”的朗诵课,学生真正领略到了诵读的魅力,也喜欢上了朗诵。西部一片神秘古老的土地,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创造了中华灿烂辉煌的历史和世界文化的瑰宝,这里有漓江晚秋、春城飞花;这里也有大漠孤烟、塞外疾风。当我们的唇齿间流过这些熟悉的名字,就仿佛置身于皑皑的雪山之上,仿佛走进了茫茫的沙漠,仿佛纵马飞驰于辽远的草原……于是学生们思绪放飞,一篇《蒙古长调》仿佛是飘来草原的清香,而《野马渡》则似乎一个埋首豪饮,仰天长啸的野马。在月夜持一盏渔火,我在你身边不住的徘徊,梦想化做一匹飞羽的野马, 将你飞越。如此的意境怎能不打动心灵。因此通过类似的诵读,学生也逐渐喜欢上语文,随后又举办了“走进春天”“感受父爱”等专题朗诵课,而现在每天6分钟的朗诵表演已经成为定式固定下来。

4.在写作中感受传统精髓

中华民族讲究内敛、含蓄,往往在某些时候表现出过分的谦虚,人家真诚表扬你,你总说“哪里哪里”,见面总爱问“你吃了吗?”——哪怕人家刚从厕所出来!还有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劣根性,对这些只有认真审视,我们才不至于迷失在传统文化的桎梏中;同样的我们发现“红”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生活中,人人都希望做红人,学业希望红色。从商的渴望红火,办事希望开门红,股市涨了叫飘红,运气不错所谓走红,公司火了要分红,甚至花儿谢了也叫落红,红心结、红灯笼、红对联、红双喜、红高粱……浓浓的中国红,反映的是人们对吉祥、喜庆的热烈关注,同时也是对生命对未来的企盼,在“红”的背后,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果我们都能通过引导,让学生以传统文化为话题进行写作,这必将激发学生能更深层次的理解传统文化。福建省质检作文题《中国味》在这方面是很好的体现,通过实践,学生们写出很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习作,而这些必将让语文教学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

三、反思

人类文明时代的精神文化活动,终究要趋归于语文形式。思想的灵光是流动的,闪烁不定,只有借助语文将其物化,才有可能把瞬间的思想定格下来重审、反品,使其延续和深化;才有可能把个人的成果向外界传递,由个体意识变成群体意识,最终社会化,并经社会化的阅读消费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语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与语文达成了特殊的“亲缘”关系。在美丽的汉语中,积淀着我们民的族精神,民族的思维方式;在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传递着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尽自己的力量来演绎母语的抑扬顿挫和温柔浪漫,将魅力无穷的母语文化传给下一代。用我们对母语的感情来感染学生,并把这份爱代代传递。只有真正理解并且流淌着语文的血脉,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不会枯燥,学生才不会厌学,尽管征途漫漫,但每个语文老师都应奋然前行。

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 篇7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 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教师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在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师成为必然的桥梁。所以说, 教师必须首先具备丰厚的传统文化知识, 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才能巧妙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我是位青年教师, 联系我的实际, 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的素养是较欠缺的, 平常的阅读也较少涉及传统经典著作。所以, 我们这一代年轻的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点, 通过各种途径去充实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我们可以在平时的阅读中向传统经典著作适当倾斜, 也可以通过生活向这方面知识丰富的人学习, 也可以亲自去做调查访问等。总之, 只要我们留心, 就会在生活中收获意想不到的东西。

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程教学。

我们课本中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 其字里行间蕴涵着深刻的人文内涵以及传统文化, 教师要尽其所能地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蕴育点”, 在教学中有效地加以渗透。例如:我在讲授课文《端午日》时, 先让学生课前搜集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在此过程中, 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有关知识, 并为伟大诗人屈原以身殉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我为学生展示了“2004年, 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端午节为他们的文化遗产”这一材料, 出乎我意料的是, 有些同学课下再次查阅资料, 他们去查找关于端午节的最早记录, 好像是要向世界证明端午节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了升华, 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达到甚至超过了我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各种活动,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课本虽然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 但我们的教育决不可仅停留在课堂上和课本中。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认为应该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 让学生参与其中, 并从中学到知识, 得到教育。从2008年开始, 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传统节日被列为法定假日, 我们的学校民俗教育也正可借这一“东风”开展活动, 使民俗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家语委、教育部, 决定2008年在清明、端午、中秋、春节4个法定传统文化节日里, 推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并在春节举行诵读总决赛。举行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推广普通话, 同时通过号召全民诵读中华优秀的经典诗文, 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而且, 我们可以开展的语文活动还有很多很多。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带领学生参观学习, 开展读书活动等等, 只要我们认真组织, 就一定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十世纪初期, 新文化运动提出要废除文言文, 学习白话文, 这是历史的进步;我们今天提倡要学习国学, 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我们所提倡的学习国学, 是要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 而且要将其与现代文明结合, 生发出现时代的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8

经常有不少老师抱怨语文不好教, 学生怨学, 更多的学生是“躬耕”于数理化的海洋中, 翱翔于英语的天空, 却不知老子为何人, 不懂唐宗宋祖, 有学生居然不知道如何贴对联, 更不知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当然无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高中学生学语文普遍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 数理化有做不完的题, 再有时间就是背英语, 对语文没兴趣, 没感觉。其实想想这事也并不新鲜, 每一届新生, 在进入古文单元的学习之前总要痛苦地哀叹几声;古文教学的课堂上, 任凭那些经典作品如何豪情万丈, 如何愁肠百结, 如何感天动地, 学生总是一脸漠然。

所以, 我们要引导学生读书, 教会学生读书, 帮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价值, 不要让我们的学生失望, 不要让我们的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是浪费时间。站在时代的讲台, 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 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 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 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 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二、传统文化教学在课堂中渗透

我国课程改革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 不少学校为寻求新的课程资源, 将目光投向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剪纸、话剧、武术、灯谜等传统文化艺术都因之成了一些地方或学校素质教育的“宠儿”。我们更可以结合中央台“开心学国学”的节目, 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如何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语文的真正魅力, 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权作引玉之抛。

1. 在灯谜中传承文化

我国的灯谜源远流长, 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宝石。灯谜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炉的文学艺术, 具有启智、激趣、增知、促学、养德等诸多功能。人们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全国的谜书报刊也多得数不胜数, 灯谜的活动也空前繁荣。灯谜这朵奇葩也乘着文化春风在校园里悄然开放, 全校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 令教师的教学更加兴趣盎然。

笔者课堂教学中重视了灯谜的教学, 谜趣横生, 谜乐无穷。学生也喜欢上了猜灯谜, 还要求我再多出一些谜语让他们猜。比如“问渠哪得清如许”, 猜教育名词为“生源”;“问君能有几多愁?”猜成语是“对答如流”。我们可以出人物谜、名著谜语、成语谜语等, 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一次关于四大名著的灯谜课上更是诞生了很多经典的谜面, 通过举办竞猜比赛, 学生对中华灯谜文化和语文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2. 在阅读经典中传承文化

时代不断发展, 我眼前仍然晃动着许许多多茫然的眼睛。很多人没有生活的目标, 或者没有目标地生活, 有的学生不知道学习的意义, 可以说这是现代人们的悲哀!虽然, 人人都在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 然而在这些道路上, 荆棘丛生, 暗礁遍布, 陷阱隐匿。很多人就在这个路上打圈圈、绕弯弯, 直到死, 也没有走上康庄大道, 也没有弄明白这一切。这也是现代人生的悲哀!曾经有人说过, 一个丢弃了传统的民族将是缺乏个性与生命力的民族, 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代遭遇尴尬,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将传统文化融入现实生活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我们民族的伟大。我们可以在李白的诗歌中感受到自信的力量, 当我们走进竹林七贤的世界时, 我们是否也可以反思一下当下的“酒桌文化”;另外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感受传统的礼仪文化;从《孟子》中认识辩论的技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也希望人们能挤出一小点找钱找爱找乐找无聊的时间, 从这些著作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及人生道路, 幸福并快乐地度过这一生!

3. 在诵读中体验汉语魅力

汉语诗文所具有的韵律美感, 是其他任何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而悠久的文学史又为我们提供了各式美的典范, 诸子散文的雄辩, 苏辛的豪迈, 屈李的浪漫, 建安的风骨, 易安的婉约……要让学生体验到这些美, 莫如摈弃一切急功近利的目标, 空出时间来让他们更直观地触摸这些语言。

我们通过指导学生齐读, 对读, 分角色读, 配乐读, 背诵, 欣赏真正的诗歌吟诵艺术, 让学生在平平仄仄、抑扬顿挫中遥望皎洁明朗的汉宫秋月, 聆听珠落玉盘的琵琶, 高山流水的琴瑟, 体验魏王曹操的老骥之志, 诸葛孔明决胜千里的豪情。在学习昌耀的诗歌《河床》后, 我们举办了一次以“走进西部”的朗诵课, 学生真正领略到了诵读的魅力, 也喜欢上了朗诵。西部一片神秘古老的土地, 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 创造了中华灿烂辉煌的历史和世界文化的瑰宝, 这里有漓江晚秋、春城飞花;这里也有大漠孤烟、塞外疾风。当我们的唇齿间流过这些熟悉的名字, 就仿佛置身于皑皑的雪山之上, 仿佛走进了茫茫的沙漠, 仿佛纵马飞驰于辽远的草原……于是学生们思绪放飞, 一篇《蒙古长调》仿佛是飘来草原的清香, 而《野马渡》则似乎一个埋首豪饮, 仰天长啸的野马。在月夜持一盏渔火, 我在你身边不住的徘徊, 梦想化做一匹飞羽的野马, 将你飞越。如此的意境怎能不打动心灵。因此通过类似的诵读, 学生也逐渐喜欢上语文, 随后又举办了“走进春天”“感受父爱”等专题朗诵课, 而现在每天6分钟的朗诵表演已经成为定式固定下来。

4. 在写作中感受传统精髓

中华民族讲究内敛、含蓄, 往往在某些时候表现出过分的谦虚, 人家真诚表扬你, 你总说“哪里哪里”, 见面总爱问“你吃了吗?”———哪怕人家刚从厕所出来!还有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劣根性, 对这些只有认真审视, 我们才不至于迷失在传统文化的桎梏中;同样的我们发现“红”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 生活中, 人人都希望做红人, 学业希望红色。从商的渴望红火, 办事希望开门红, 股市涨了叫飘红, 运气不错所谓走红, 公司火了要分红, 甚至花儿谢了也叫落红, 红心结、红灯笼、红对联、红双喜、红高粱……浓浓的中国红, 反映的是人们对吉祥、喜庆的热烈关注, 同时也是对生命对未来的企盼, 在“红”的背后, 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果我们都能通过引导, 让学生以传统文化为话题进行写作, 这必将激发学生能更深层次的理解传统文化。福建省质检作文题《中国味》在这方面是很好的体现, 通过实践, 学生们写出很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习作, 而这些必将让语文教学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

三、反思

人类文明时代的精神文化活动, 终究要趋归于语文形式。思想的灵光是流动的, 闪烁不定, 只有借助语文将其物化, 才有可能把瞬间的思想定格下来重审、反品, 使其延续和深化;才有可能把个人的成果向外界传递, 由个体意识变成群体意识, 最终社会化, 并经社会化的阅读消费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孕育、产生和发展, 语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 传统文化与语文达成了特殊的“亲缘”关系。在美丽的汉语中, 积淀着我们民的族精神, 民族的思维方式;在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传递着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我们应尽自己的力量来演绎母语的抑扬顿挫和温柔浪漫, 将魅力无穷的母语文化传给下一代。用我们对母语的感情来感染学生, 并把这份爱代代传递。只有真正理解并且流淌着语文的血脉, 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不会枯燥, 学生才不会厌学, 尽管征途漫漫, 但每个语文老师都应奋然前行。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这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

用传统文化升华语文教学 篇9

一、注重积累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 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 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 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 语文教学也会得到升华。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特别注重经典诗词的积累, 利用课余时间, 从唐诗宋词中筛选适合本年段学生背诵的篇目, 每天晨读时间抄在黑板上, 让学生反复读, 直到熟读成诵, 然后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 把这些古诗词描绘成一个故事或一幅画面。为了加深学生印象, 让学生从内心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往往把从《唐诗宋词鉴赏》中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学生。如《送元二使安西》中有一句“客舍青青柳色新”, 在学生背这首古诗时, 我问学生:“你知道古人在送别诗中往往会提到哪个字吗? ”学生经过查阅知道一般都会提到“柳”这个字, 如: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 应为别离多等古诗。接着我又问学生为何古人在送别诗中往往会提到“柳”呢? 因为“柳”谐音“留”, 意思是希望要走的人留下来。除此之外 , 还渗透小知识, “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种送别习俗, 它产生于汉代, 盛行于唐朝。通过这样的讲解, 逐渐使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 古诗中蕴含的知识也吸引着学生去了解。又如“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介绍了塞外荒凉的景象, 为了突出这个重点, 我不是简单地介绍诗意, 而是告诉学生“羌笛”是塞外羌族的一种乐器, 吹起来声音哀婉、幽怨, 所以作者表达成它在抱怨杨柳不绿, 又告诉学生:连春风都不到的地方, 可见塞外是何等荒凉, 是何等寸草不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它的满目荒凉, 我又介绍了描写关内春回大地的一句话:“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精髓和真正内涵, 他们逐渐陶醉了, 背诵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孩子们渐渐爱上了传统文化, 爱上了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进而爱上了语文, 爱上了语文课堂。他们在语文课上放飞心灵, 驰骋思绪, 把语文课堂教学当做一次次文化大餐, 真有一种“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舒畅淋漓的精神境界, 语文教学自然得到升华。

二、运用精妙的语言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 如果老师的语言没有精妙之处, 没有吸引人的闪光之点, 学生自然不会兴致盎然。所以我在课堂上特别在意语言的运用, 更准确地说, 在恰当的地方运用恰当的古诗词的改句, 以此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学古诗的兴趣, 从而升华语文教学。如在教授古文时我告诉学生:“这真是悠悠千年事, 切切汉字情。汉字就是如此之神奇, 如此有魅力, 真不愧对天下第一语言的美誉。”教授《圆明园毁灭》一课, 为了突出园中景物的无与伦比, 我说:“此景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见。”“它们就如一位位风姿绰约的女子, 有‘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之美。”在教师精妙语言的讲解渗透中, 学生不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而且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在作文中也运用了古诗词, 如一位学生在写秋雨之夜的寂寞心情时写道:“孤灯独照, 辗转无眠, 无奈何, 小楼一夜听秋雨, 秋声残, 心事浓, 罢罢罢, 剪不断, 理还乱,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像这样不大成熟的所谓诗词, 学生还写了很多很多, 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越来越浓, 仿写诗词, 成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成了一种精神享受与审美体验。

传承传统文化, 激活语文教学 篇10

一、语文学科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教材文本中有相当多的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伦理道德文化

新教材就选编了萧红的《祖父和我》、莫怀戚的《散步》、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 让人耳目一新, 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传统道德伦理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2.历史哲学文化

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的历史人物、文学作家、文化名人和历史事件。既有积极入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抱负和豁达的人生观, 又有“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气质, 还有对社会各类现象的深刻剖析, 对不同时代的理性批判。

3.民俗乡土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著名作家鲁迅、老舍、沈从文等的作品以及四大古典名著节选, 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这些作品包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风土民情, 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如鲁迅小说《社戏》《故乡》中的社戏、省亲等。

二、挖掘语文学科的传统文化内涵, 激活语文教学

1.教师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每个教师应该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意识和需求。而提升文化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习, 要向书本学习, 向生活学习, 向大自然学习, 向同行学习, 向内行的人学习, 还要向孩子学习……如教读古诗文, 语文教师要对所讲的古诗文倒背如流。《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不朽的名著, 教师如能面对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那对学生的感染力是巨大的, 比从讲解词句开始授课要强百倍。此时中华古典文学的艺术瑰宝在学生们心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语文教师还要关心时事新闻, 多读报刊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信息。

“行万里路, 读百卷书, 交百人友”, 语文教师必须扎扎实实地阅读, 以容纳百川、借鉴扬弃的心态与胸怀去学习、吸纳和反思, 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学生, 使自己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

2.课堂教学要有的放矢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 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 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 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 闪耀着理性思想的光芒, 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责, 要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 竭力引导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进行对话中, 通过静心阅读, 视通万里, 思接千载, 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 或认同, 或发问, 或共鸣, 或陶醉……教学方式上, 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 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 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 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 思想渐渐成熟。

3.结合教学内容, 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课

首先, 让学生分类收集格言和古诗词。自古至今, 流传着许多闪烁思想光辉的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言简意赅, 易记易诵, 魅力无穷。时常诵读, 意义绝不限于在作文时为文章点缀润色,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的言行, 像警钟一样时时起到警醒惩戒作用。

其次, 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精读一些优秀古典小说、名家散文, 让学生做摘抄、写读后感。读书, 特别是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塑造着学生、成就着学生。名著的阅读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

第三, 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如, 进行“迎新春, 写对联”活动, 要求学生参与并描述春节的某一个习俗活动, 然后谈一谈对这一习俗的看法。通过有目的地参加春节的一些习俗活动, 学生感悟春节中的伦理、情感、文化、信仰等内涵, 增加学生对相关民俗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在课堂学习外, 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兴趣, 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知识、人格。

上一篇:孕期心理干预下一篇:新闻报道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