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

2024-06-22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精选十篇)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 篇1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是沟通学生与教师之间心灵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阅读教学当中通过感受学生的体验及感受, 教师可以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情操, 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然而,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育中, 绝大部分教师都被高考所束缚, 盲目地追求分数, 而忽略了阅读教学真正的意义。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使用的几乎都是统一的教材、单一的思维方式, 他们通过讲授和训练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文阅读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语文智力, 似乎关注的重点仅仅是高考。而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形成则毫不关心, 认为那是和语文教学不相关联的。

其实, 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完全背离了教学宗旨, 想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让学生学到知识, 又能够取得理想的分数, 就应该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 其中, 在课堂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的做法不仅有利于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 增长学生知识, 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不失为一条做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路子。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

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 就要广开思路, 创新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其学习效率。

1. 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

传统文化可以将语文阅读教材作为依托, 将经典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阅读材料中, 从而取代一些华而不实的说教类阅读题材, 以最大程度地树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观, 使他们接受传统美德、传统爱国主义观念的熏陶。例如, 《论语》、《陈情表》、《雨霖铃》等文章的教学就能充分教育学生勤学、忠孝、珍惜情感。教师应该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 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

凡是动手做了, 比光听教师讲解印象往往要深刻得多。抓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 教师就可以在阅读课上积极开展一些让学生动手写作的内容。

譬如, 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论语》、《陈情表》、《雨霖铃》等课文之后, 就可以启发他们写一写读后感想;遇到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时, 可以引导他们利用图书馆或者网络资源查找一些有关节日的历史或者趣闻阅读, 并且记录下来, 然后在班级中开展趣味讨论。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产生一种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感觉, 才能够在高中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3. 引导学生多使用工具书, 以利于学生读懂更深层次的古典文献。

中国的古典文献中往往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和还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 比起学生接触的现代白话文作品, 有着更深的文化层次。然而, 语言上的障碍会使学生在阅读不流畅的时候产生厌倦情绪, 从而失去接触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当中更多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 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

4. 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

当《最小说》、《知音漫客》等杂志和书籍在高中生中广为流行的时候, 教师更多地是应该思考如何将他们的阅读注意力和关注度吸引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来。

当前, 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关注度很低, 许多学生除了自己的课本之外, 基本不会接触中国的传统名著。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课本知识之外, 还应该积极将四大名著、《史记》等贯穿于教学当中, 从有趣的小故事、小片段讲起, 逐渐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传统的阅读材料中来, 等他们建立起一定的兴趣之后, 再引导其自己展开阅读。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早就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语文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教育不能仅仅狭隘地面对高考, 还应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有益的深远影响。让他们增强文化意识, 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 增加民族文化知识的积淀, 这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教师面对当前的教育局势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 才能使学生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收获应有的文化和素质。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 篇2

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育人,而育人的根本问题首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语文新课标》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育是根本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离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语文就是无源之水,势必失去活力和方向。要“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职能的。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汉语热”、“国学热”遍布全球。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热衷网络、漫画等娱乐,迷恋影视歌明星、追求名牌服饰、“韩剧热”等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知之甚少。如何加强中国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含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培养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在教学中我着力把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我的语文教学中。

一、融民族传统文化于语文教学

1、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例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专栏”,语文课前分别要齐读 “大任于斯,自强不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路满满其修远乎,吾将上下而求索”“有

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等五句名言。每人写一句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于语文扉页,时时激励上进。在涉及到课文教学时,引用相关的典故诗文,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2注重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熏陶。“忠、孝、信、义、礼、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

“位卑不敢忘忧国。”爱国主义情感始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大诗人杜甫一生流离失所,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到:“初闻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那种狂热的爱国情怀可谓酣畅淋漓。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他在《示儿》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时,我们要在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结合诗人屈原闻国破而跳江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古人,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反复吟咏,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友情多么真挚!《赠汪伦》、芙蓉楼送别辛渐》、《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现纯朴而深厚的友情。“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与朋友的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很多学生不懂父母的艰辛,不懂得感恩热爱父母。孟郊《游子吟》写到“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何其伟大!可孩子们却并未感同身受。结合二十四孝故事、《三字经》黄香温席等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孝敬。

中国乃礼仪之邦。“有朋友来远方不亦说乎,”充分体现了国人的善良热情好客。“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爱人者人恒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教育就是要培养祖国建设四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淑女和绅士。

二、融地方民族传统文化于语文教学

1、选择性学习地方传统文化精髓,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地方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精髓,是本地区的魅力与特色的体现。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增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引发学生的爱乡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本地传统艺术文化的延存和发展。为使地方传统文化进入课堂,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达州,以促进学生关注达州本地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达州位于川东北,北接陕西安康和湖北十堰,东邻万州,南连嘉陵江与重庆临近,是重庆、成都、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素有“川东明珠”之美誉和“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曾养育过战国时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三国时著名谋士徐庶、《三国志》作者陈寿及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思想家、教育家唐甄等一代先贤,诞生了王维舟、张爱萍、魏传统等99位将军。有著名的巴人、汉阙等遗址;有纪念大诗人元稹的元九登高习俗。

让学生接触最贴近他们生活的事物才是打动他们情感的最佳方法,运用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地方文化素材,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兴趣也更容易接受了,既可活跃课堂气氛,还可进一步促使学生自主性学习。因此,我们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地方传统文化,尽可能的选取那些本土特色浓厚的,独具代表性的内容来进行整理融合。在达城传统文化中,元稹文化可谓其传统文化的名片。相传公元815年,元稹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励精图治,政绩斐然。调任河南前,正月初九元稹离任当天,全城父老登上翠屏山和凤凰山,万民送别,依依不舍。达州从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传统习俗。每年元月初九,达城万人空巷,男女老幼竞往城外登山,登高远望,纪念这位好官,而且风雨无阻,不达山顶不罢休,一直延续今日。人们借此登高眺远,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这一壮观景象在全国也属罕见。当代达州籍著名诗人梁上泉诗云:达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时至今日,学生元九登高,既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对吃苦耐劳精神的磨砺和勇于攀登、积极向上精神的追求。

2、充分利用革命(红军)素材,挖掘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畏牺牲、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达州诞生了王维舟、张爱萍、魏传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达州也曾是川陕革命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老区,红军故里,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材料多种方式,向学生讲述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这可以满足学生瞻仰先辈需求,也可以让其受到思想教育,并在写作方面起到积累素材,拓宽思维的作用。

一部《血战万源》,生活的艰难,战争的残酷,总指挥的英明沉

着、将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支战民众的热情高涨……深深的震撼了心灵。在达城北凤凰山著名的红军亭,在张爱萍故居,在红四方面军陈列馆,里面保留了许多当年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先辈将士和参战民众的遗物,残缺生锈的大刀、锈迹斑斑的枪支、严重磨损的背夹、打触、马灯等等。任岁月流失,然它们斑驳的痕迹似乎在述说着的当年的风风雨雨、历历沧桑。向孩子们讲述:李中权将军一家九口全参加红军,最小的只有四岁,长征结束后只剩下兄妹四人会师的悲壮情景时,孩子们无不震撼。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46-01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有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而语文教育蕴含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以及祖先的精神和智慧,传承着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中国语文教育作为对整个中华民族子孙后代进行的语文文化教育,涉及中华民族的情感状态、语言风格、生活风俗、文化习惯、审美情趣、人生信仰、民族追求以及经由漫长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心理特征及内容。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人们能够背诵的诗文也是初、中、小学甚至学前阶段熟读成诵的,大学生对高中阶段背诵内容的记忆和运用远远低于初、中、小学阶段。小学儿童采用记忆策略的能力迅速提高,他们能运用多种记忆策略,其中主要的记忆策略是复述和组织。复述(背诵)是注意不断指向输入信息、不断重复记忆材料的过程,也是为了识记目的而主动做出的意识活动。

小学阶段熟读背诵优秀诗文社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无疑对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重要途径。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经典积淀丰厚而博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学习这些为他们学习语言文字树立了标的,同时也为他们了解和认识灿烂的中华文化打下了烙印。

(二)符合语文教育教学规律。汉语文教育是汉民族的母语教育,而母语教育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教化”。因而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文化方面。汉语言是一种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的语言。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汉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就是让炎黄子孙的心灵烙上民族的印记。尤其在小学阶段,正是儿童的思想启蒙期,语文教育用民族文化和精神哺育学生,为学生的精神打上鲜明的汉文化底色。

语文陶冶性教学能够充分挖掘汉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把学母语的情感陶冶渗入教育教学,把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变成体味中华文化、认识世界、陶冶情操的过程。“语文教学中,那些蕴含在字里行间、隐藏在文字背后、具有陶冶价值的语言与文化的同构因素便是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媒介,教师必须精心选择和深入挖掘,使学生从中受到语言、文化、情感、人格的多重陶冶。

(三)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必要途径。语文陶冶性教学立足于传统,超越传统,正是让儿童在愉快的学习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很多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自私自利,没有为他的思想;不知道感恩,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其他同学,不会宽容和忍让;缺少责任感和正义感等等,而这些优良的道德情操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都可以找到。

在小学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能为学生打下热爱传统文化,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的底子,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其健康而向上的心理。

二、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一)确定总体教学目标。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语文教育如何面对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使学生能够站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这必然与原有语文教育观念发生激烈地碰撞。基础教育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全局着眼,系统地思考传统文化教学的战略意义。

(二)借鉴传统诵读方法。我国古代“书须成诵”的教学法是与精思融为一体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经验中的一大遗产。几千年的阅读教学,植根于我们自己语言文字之中,这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仍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传统的“诵读”经验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吸取,进而完善今天的传统文化教学。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以自己抑扬顿挫的“吟诵”引领学生感受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它能积累语感,内化汉语规律,因为此法有死记硬背的嫌疑而曾经被忽视、摒弃。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讲解概念的掌握,削减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由此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干瘪的,缺乏生命力的,加强诵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材料,而且保证了质量,并且会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文章样式,以及作者对社会人生等方面深刻的认识与体验。

(三)激发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要求:“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扩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通俗地说,就是面对文本让学生产生的一种期待心理。当读者遇到作品时,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参与到阅读中,使阅读在自身一定的情感状态中进行,即阅读期待。阅读时,任何读者都有自己的认知图式,阅读目标。这种阅读期待成为阅读的心理动力,支配着阅读活动的全过程

三、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些也为我们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确立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语文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任务,语文老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努力在学生灵魂深处夯实起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语文教育应该既为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提供范本,又为他们提高语言文字能力树立标的,同时也为他们了解和认识灿烂的中华文化打下烙印。

参考文献:

[1]李晶. 论小学语文“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06:75-77.

[2]张海霞. 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5:100.

[3]房殊.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

[4]刘玉斌. 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践行[J]. 亚太教育,2015,21:32.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传统文化,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华优秀博大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当今的青少年遗忘。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贯穿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传统文化教育被忽视的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中华 传统美德,彰显历史杰出人物事迹的优秀课文,如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等。阅读是眼睛和心灵共同的享受,读者通过阅读与作者交流,情感在自由旅 行,徜徉在字 里行间,穿梭于时 光之中,体验着历史的悠远,体验着文中人的悲喜,体验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是,当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已 然被高考 束缚,为了答题获得高分,绝大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赖于课内资源,认为完成所要求的训练任务,学生就能在考试时得高分,使用相同的教材、单一的思维去教学,太过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没有读完文章的情况下就完成题目解答,古文的阅读尤其如此,完全没有真正阅读的意味。此种“唯题 目解答是 瞻”的教学忽略了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对学生的文学意识和素养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大胆实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欲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1.彰显教学内容中传统文化推崇的精神

语文阅读教材可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依托,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将一些经典的古文作为素材,去取代华而不实的题材,让学生能深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文化认识和意识,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例如在《论语》的导读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分析孔子思想中的“仁”。孔子的仁 政思想从 不同的角 度展开阐述,他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为人处世,“仁”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也是社会上人与人相处之道。此外,他还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希望通过建设充满仁爱的社会来治理国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仁爱”思想中所提倡的“爱人、礼让、尊亲、同情”等优秀文化。通过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髓去影响和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或者挑选出一些此类古文作为阅读训练素材,让学生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感受古人智慧的同时懂得人生的道理。

2.将传统文化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后通过写作加深对文章的思考,其效果好于教师的讲解或者学生自己单纯的阅读。学生通过笔端表现出的阅读感受不仅印象更加深刻,理解和思考也会更加透彻,从而最大 限度地感 受到传统 文化的精 神和内涵。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完成《陈情表》《论语》的学习后,让学生就文章的读后感想进行写作;逢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时让学生自行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去查阅节日史,并搜索一些与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拿到班上进行节日古文学习讨论,然后选择一篇或几篇自己颇有感触的文章写一篇感想,体裁不加限制,能表达自己情感即可。如此,便可让学生与传统文化亲 密接触,能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并付诸笔端,既达到有效训练阅读的目的,丰富阅读量,同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写作能力。

3.高扬传统文化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只是课本中的几篇古文,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例 如屈原在《离 骚》中树立的美政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是作者对自我品性与价值的高度肯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是在君王不信任自己、党人围攻自己、弟子背叛自己、众人不理解自己的艰难处境下,仍然忧患国家、君王、国民,而不为自己的荣辱担忧,这种社会责任感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自我意识,也是我们需要树立的楷模。通过阅读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这是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 篇5

贵州省威宁县二塘镇中山小学 胡容仙

一、当前小学语文习作及语文习作教学的分析

1.当前小学语文习作的现状

(一)习作课兴趣不足

在当前许多小学中,为了尽早培养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以及文学素质,学校为他们都开了习作课。在习作课上,学生们通过老师讲的理论以及实际指导着手再写。但是必须提出的是,虽然学校和家长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开通了这门课程,但学生们却不是那么感兴趣,有的学生稍微感兴趣一些的还会有所收获,但是有些学生不仅不感兴趣,甚至还直接逃课,这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

(二)写作内容以抄袭为主

在一些专家的具体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在内容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容空洞乏味,自己的东西很少,大部分都是抄袭作文书上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习惯了抄袭,那么他们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也就很难有自己的东西了。

(三)语句通顺方面存在问题

在作文写作中,有些小学学生会描写自己的某些经历或情感,这是很值得赞赏的,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学生由于受到语言组织能力的限制,在语句通顺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经常会出现语句不通,用词不当的现象。

(四)文章整体质量不高

对小学生来说,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一篇作文已经是很难得了,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小学生与中学生写作文还有一个很大区别在于,他们很多生字不会写,在这时候,用拼音代替是可以的,但还是有些学生容易写错别字。如果错别字很多的话,对该篇文章的质量就有较大的影响。

2.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布置的作文题不合理

当前,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课上往往会先教授写某一类作文的理论知识,即如何写,然后会就某一具体案例来讲解,最后布置一个另外的题目由学生回家去写或者当堂写。最后一个环节在布置作业方面,很多教师布置的内容都存在问题。举例来说,现在很多的小学生都是在父母身边,在爷爷奶奶的细心呵护下长大的,他们缺乏的最多的就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如果教师布置题目为《在田野里的生活》,那么学生又该如何去写呢,在这种与他们生活完全不想关的话题里,他们如果想要写出这篇文章,也只能靠抄袭了。

(二)教师在内容讲解方面缺乏考虑

在小学生看来,他们所想要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乐趣的,让他们能玩得高兴的。虽然他们想要的不能完全实现,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是应该多考虑学生们的感受。因为现在有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只顾着自己讲解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全然不顾学生是否能接受,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们对该门课程的兴趣缺缺,效率低下。

二、运用传统文化指导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

1.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们寻找素材

对语文作文来说,素材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没有了素材作文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去继续进行下去。在当前许多作文写作课上,都是由教师自己去准备素材,然后为学生讲解,最后才是学生自己锻炼写的过程。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正是由于不是学生自己去积累素材,他们才不知道应该积累哪些方面的素材,也不知道如何去积累。因此,如果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习作课的上课效率,教师就有必要提前布置好下次习作课的题目,在两次课之间,让学生去充分的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同时,这也是鼓励学生去扩大阅读面,增长见识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更多的知识,还能在这其中了解到写作文的乐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布置题目更具创新性,贴合学生生活实际

在对学生们进行习作教学时,许多教师由于急于求成,往往会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较高,与他们生活范围不相关的题目。这些题目其实是没什么具体意义的,因为与学生们的生活不相关,因此学生们在这之前既不感兴趣,也找不到素材,最后,他们只能以抄袭来蒙混过关,这就达不到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因此,教师在给学生提前布置题目时,需要经过仔细的斟酌,使得确定的题目既能有效的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又不失一定的乐趣。另外,教师在确定题目时,最好确定一些能体现学生内心感受的作文,或者在文章最后需要描写自己的感悟的,这样,教师还能够通过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感想,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联系。

3.重视习作课对学生作文的评阅

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评阅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在许多课堂上都存在教师只重视自己的讲解和学生课堂上的具体表现,而对课后布置的作业却仅仅是收上来,既不给予学生回应,自己也不评阅,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因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收作业以及评阅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清楚的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明白他们在哪些地方还有不足继而去改善。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收作业而不去评阅,那不仅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也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因此,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文章反馈不仅能及时改正学生在作文方面的某些不足,还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在心理上对于老师的反馈还是很重视的。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有效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对小学生语文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在长期的配合中,这种进步才能产生。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在授课方面做出一些积极的调整,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安荣。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点滴感悟[J].教育革新,2011(09)

[2]冯远琼。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刍谈[J].新课程导学,2015(03)

[3]蔡六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解析[J].文理导航,2014(05)

[4]尚秀娟。运用传统文化指导语文习作教学[J].黑龙江史志,2014-03-08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传统经典阅读 人格影响

我是一个从教初中语文教学30多年的乡村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教学经验总结,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一生奠定精神基础。它通过真诚的情感、超凡的智慧和独特的文字对学生的“三观”产生潜移默化的润泽,在学生的内心构筑起一座精神家园。传统经典作品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不朽之作,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结晶。阅读传统经典,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启发他们的灵性,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传统经典阅读对学生人格影响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传统经典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

1.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初中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精神的、文化的、审美的需求。我们坚决反对将语文仅仅作为一门交际工具来使用。传统经典作品可以为初中生打开一道通往希望与智慧的大门。通过阅读经典,初中生感受到他们未曾感受过的情感、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由此得到人生启发,展望生命价值,拓展精神世界,从而丰富文化底蕴。

2.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

传统经典作品凝聚了作者的一生心血,每个文字都是作者情感的外露。学生遨游在经典文本的海洋中,可以进一步理解生命的真谛,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体验到生命的乐趣,进而树立起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纵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曹操的《观沧海》渗透着慷慨、悲壮和豪迈的情感基调;鲁迅的《风筝》隐含着作者内心痛苦与内疚的心境……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人生存在的价值,触碰到生命哲学的灵魂,进而进一步充实生命意义。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现实生活中一直贯穿着审美追求。传统经典阅读教学,就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积累美的过程。在欣赏经典文本时,学生可以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进而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绪。

不得不承认,由于受到网络和娱乐媒体的冲击,当今初中生的审美能力有所下降。直面传统经典阅读,可以让学生充实审美感,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余光中的《乡愁》、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些经典无一不文质兼备、语言优美,徜徉在经典作品的海洋中,学生会感觉身心愉悦,心灵世界得到充分洗礼。

三、初中语文教学加强传统经典阅读的对策

阅读传统经典作品对初中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优化传统经典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从中得到新的感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1.体验语境,构建意义

在传统经典作品中,所有语言都处于作者精心创作的特殊语境中,这些语境影响着学生对作品意义的构建。我们都知道语言总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使用的,教师不能将语言片段孤立起来进行教学,否则无法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本意义,无法从中得到启发。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

比如在鲁迅的《故乡》中有这么一段话: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一句硬生生的“老爷”将少年闰土与成年闰土鲜明地隔离起来,这个词语隐含着深刻的寓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特定语境中去理解。中国社会依靠一系列封建礼法维系,少年闰土经过封建礼教20多年的折磨,变得沉默寡言、神情麻木。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这其中蕴含的情感,一个鲜活的人变得如此木讷,可见封建礼教的毒害之深。由此教师因势利导,教导学生要珍惜当下生活,感受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

2.换位思考,体悟情感

由于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他们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也各有不同。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感受经典作品隐含的情感。

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通篇阅读这篇作品,让学生找到作者一共描写了几次父亲的背影。这个问题并不难,一共描写了四次。文章开篇就提到背影,点明主题;第二次是作者用白描手法描述父亲的背影;第三次是离别时刻父亲的背影;第四次是回忆起父亲的背影,首尾呼应,文止而情未止。这时候我再让学生找到作者一共流了几次泪,再继续引导学生联想起自己的父母,告诉学生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孩子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培养起他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3.诵读文本,品味语言

在《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一文中,朱自清先生指出:“关于经典作品,其一部分生命在声调中,不诵读不可能完全感悟它们的味道。”这说明吟诵在学习传统经典作品中的作用。确实,经典文本蕴含声情韵律,通过反复吟诵,方能体会其文情之妙、意境之美,进而掌握文章中的自强、自律、仁爱等文化内涵,以此陶冶情操,内化为个人的个人底蕴。

事实证明,不少传统经典是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个中意蕴的。比如《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宋濂对后生晚辈的殷切期望;《马说》中韩愈发出的怀才不遇的感叹;《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民同乐的豪迈情怀……这些都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才可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得到思想熏陶,达到健全人格的目标。

四、结束语

人类智慧基本是从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而传统经典作品便是人类智慧的重要载体,它已经接受历史长河的淘洗,如“人之初、性本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是早就接受过实践检验的。即使已经经过数千年,但经典作品的言论是永不过时、历久弥新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传统经典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追求卓越、韬光养晦的信念,为他们的一生发展奠基。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阅读经典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我们要意识到阅读经典的重要价值,对其予以高度重视,使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甘肃农业,2010,(12):74-84.

[2]杨晓玲.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9,(Z2):75-76.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语文教材, 将大量的历史题材文章与现代文相结合, 以培养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知为教学核心, 逐步增强学生道德水平和审美能力, 以高尚的思想, 为学生熏陶优秀的意志品格, 使其能够在未来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另一方面, 因为阅读是学习语文最为有效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能够加强学生与读者的交流, 不断感悟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增强学生智慧。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思想与智力的健全阶段, 应引导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美好事物, 使其认知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 并以其帮助自身建立、健全人格, 在汉语言的培养下, 打开视野, 随着深入的思考, 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师应为积极的引导学生投入阅读之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求学生以阅读找寻课文内涵, 进而感受读者思想, 不断加强学生对于汉语言的理解, 为其日后发展奠定优越的语言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课培养传统文化教学实践

如何在语文阅读课上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笔者认为,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 要通过主动引导学生阅读, 使其不断体会汉文字的精华, 挖掘汉语言的内涵, 从阅读入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 提供高素质、高品德的优秀人才。

1. 加强国内优秀文学著作阅读,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兴趣。

我国文学著作中, 当属四大名著为最, 但是学生仅是通过影视剧作品, 对名著进行粗浅的了解。就影视剧来看, 其作品为吸引收视率多以故事剧情为塑造核心, 缺乏文字作品中对于读者的精神和行为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其中经典段落作为引读, 在学生认识到文字内涵的之时, 自然会购买书籍进行阅读。

2. 深挖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的爱国民族情操。

近年来, 随着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 现行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不断的丰富, 甚至已经能够以优秀文集来形容。在以往教师为学生开拓视野之时, 经常需要在课外书本中挖掘, 而目前的语文课本, 已完全能够担此重任。

初中语文教材要求教师结合其中基础知识以及扩展知识内容, 帮助学生塑造汉语言的理解能力, 使其拥有基本的语言素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对课本进行深入的挖掘, 寻找课文中其核心价值, 与学生一起阅读和研究。另外, 在教师讲解课文之时, 可以通过其他资料为学生讲解背景或拓展知识, 使其能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 如《乡愁》一课, 经过教师对于课文背景的讲解,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感悟到乡愁的滋味, 进而通过海峡两岸之事,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语文课本中任何一篇课文都能够进行深入的挖掘, 但是教师与学生属于不同的年龄层次, 对于事物的思考和发现能力有所差别。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深入的挖掘课本中的文化内涵:其一, 结合文章中的注释内容, 或文章导读入手, 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其二, 以文章表达思想入手, 通过思想的挖掘, 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其三, 以文章的故事入手, 利用学生兴趣, 寻找课文内涵;其四, 以文章中著名的词句入手, 通过句子理解作者思想, 引发学生思考;最后, 笔者认为, 还要以课本的习题和插画入手, 结合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意趣。

3. 从个性化的阅读中品位作品文化的意蕴。

汉语言的文字抒情表达, 拥有其他语言无法媲美的优势, 往往句中的一个字, 就有着无限的深意。现行语文课本选取了大量的抒情题材, 涉及内容不一, 情感细腻而又悠长, 让读者在其中回味无穷。在学生阅读时, 能够通过文字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对事物所要表达的情感, 进而培养自身情趣。语文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培养, 而是通过课本作为文学的载体, 不断的加强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 培养学生品格,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引导学生品读各类文章, 并帮助学深入的理解其中真谛, 增强学生文学审美情趣, 使其能够对事物拥有基本的判断力。

总之, 阅读是学习语文所必须采用的方式, 他能够带给学生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使其心灵与作者相连接, 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丰富自身情感世界, 增加知识的积累, 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总之,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反应, 语文课堂的阅读不仅能够培养语感能力, 培养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贤义.文本细读与外国文学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07.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 篇8

一、基于学生的课本教材, 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灿烂, 蕴藏着无数宝贵的知识资源, 需要我们不断地开采、挖掘。而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丰富的知识、多彩的传统在其中的小学语文课文, 对于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是很有吸引力的。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应考虑到小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并将其结合在教学中, 在已有的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讲解课文中涉及的有关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的易于接受的一些知识, 以此为基础, 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 从而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良好的语文文化氛围对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文化”最重要、最基本的载体就是语文, 也是一个人文化水平最直接的标志。因此, 它负载着文化的精华, 教师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 让语文多蕴含一些传统文化的特点, 让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地领会到“文化”所具有的奇妙魔力。

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知识变为爱好学习, 再由喜欢变为主动的去学习, 把学习变成快乐的享受, 这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而只有活跃的课堂氛围,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现在我们使用的苏教版教材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因此我们要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们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例如在讲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孟母三迁》时, “孟母三迁”所讲述的正是孟子的母亲, 她希望能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于是三次搬家, 最后还把家搬到私塾附近, 以便让孟子受到更好的环境影响。这是大家熟知的故事, 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解这篇课文。

1. 假设情境, 体会情节。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熟知, 课文只是作了简单的介绍, 如果仅仅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描述, 学生就不会有很深的体会。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假设情境, 让学生们模仿文中的主要人物, 通过对人物的描绘, 让学生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各种心情和想法,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2. 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孟母三迁》这篇课文主要是朗读, 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边读边学习, 同时在角色表演时把握住人物的特点, 领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 老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对于孟子母亲的看法, 对于周围邻居, 孟子母亲是什么样的态度。有的人说无奈, 有的说气氛等, 老教师可以先急于表态, 通过表演,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孟子母亲的态度。作为教师,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教材中想要传达的主要思想,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主动的积极向上的学习, 以掌握丰富的知识。

3. 学会总结, 进行简单语句训练。

小学生的任务主要是识字, 练习语句的表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字词识记和语句表达的训练, 可以适当地挑选其中较难的一些字词、句子进行讲解, 让学生在课堂中就掌握。通过仿造句训练, 让学生熟悉句子的表达形式, 进而理解句子的结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会运用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让学生对一些相近的字词、句子进行总结, 便于学生区分相似字词句子, 以免学生错用乱用。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播放一些精彩的画面片断, 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人物。如《沉香救母》一文, 文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传统文化中塑造的典型, 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对某些原型的学习, 有助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这个故事中的沉香, 历尽艰辛, 磨练了他的坚强的意志, 英雄人物在古代神话中是一个代表人物, 它诠释着少年青春期的成长。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孝为大的主要思想, 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是学生成长的楷模。

三、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其自身的文化素养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他们精力充沛, 对知识又富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对周围的事物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并有着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有着同样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 我们要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古诗背诵, 鉴赏的活动, 我国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厚的底蕴, 在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扩展学生的知识量, 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营造一种刻苦读书、乐于读书、勤奋向上的学习文化氛围, 经常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 我们要始终做到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 坚持全程参与, 对学生进行适合其能力的要求;学生对所背诵的古诗文大体理解即可, 即按照基于经典, 大体理解, 不必每词每句都能解释清楚, 但要背诵如流的方针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 坚持让教师在课堂中领读为主体, 学生勤加练习, 父母多加指导的模式来共同帮助孩子。

在开展古诗词鉴赏活动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鉴赏即是指在阅读文章时审美认知的一种思维活动。把语言作为媒介, 对展现在作品中的情感意境和人物的形象进行赏析, 让学生自己开展人物特点的分析以及情感的表述, 引起学生的思考, 体会到美的感觉, 进而领略到作品中所涉及的思想内容与人物特色。对古诗词的赏析很多学生都感到模模糊糊, 甚至一窍不通。那么, 如何让学生在古诗词鉴赏的水平有所提高, 关键是要帮助学生们掌握一些最基础的方法, 让他们自己能真正独立的欣赏和分析古诗词、诗歌, 可以从有关诗歌的最基础的知识开始。

在校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 不仅能让学生们知识水平有所提高, 还能让他们对学习更加的主动和积极, 让学生自己有意识地去探索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知识, 让每个小学生从小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有一定的认识, 这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复兴。

总之,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 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的责任。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十分关键, 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 我们在课堂的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教材来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地理解, 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意义也有深刻地认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一个积极、主动、活跃的课堂上的学习知识, 使得他们喜欢上学习, 且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 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 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永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陈银霞.小学古诗词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 (06) .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初探 篇9

一、品味语言文字之魅力, 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积极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 语文本身就有极其鲜明的民族色彩, 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感情。汉字是最独特、最美丽的文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每个汉字都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学的本色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发展学生的语言, 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教师课前营造浓厚的文化教学情景, 把学生引入语言情景后, 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把书读通, 读顺, 读出画面, 读出情感, 帮助学生直接迅速地感知言语的精妙、领悟文本的韵味, 形成对言语的分寸感、情味感等感应能力。例如, 为了品味读好《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争论的对话, 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前面带有“日”字的八个句子, 然后告诉学生这八个句子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辩”字, 理解这个“辩”字的意思, 接下来围绕“辩斗”分角色把这个味读出来, 最后师生配合读, 把朗读推向高潮。从教师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生接着“我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师再读“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 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读“日初出苍苍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读“日始出时近, 日中时远。” (语速加快) 生读“日初出远, 日中时近。” (语速也相应加快) 师读“非也, 日始出时近, 日中时远。”生读“非然也, 日初出远, 日中时近。”师读“非也, 非也!日始出时近, 日中时远!”生读“非然也, 非然也!日初出远, 日中时近!”朗读时, 抓住一个“辩”字, 通过语速的变化、增加词语等不断煽情, 学生的情绪高涨, 师生辩论达到忘我的境界。在整个辩的过程中, 辩出了小孩的细心与童真, 辩出了他们的思想和观念, 辩出了他们对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感悟, 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文言文这一传统文学的独特魅力。

二、融传统美德教育于语文课堂, 提升学生的人格美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 经过专家们精心筛选过的, 文质兼美, 可以说是各类文体的典范。每篇文章都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 作者的生平, 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文章涉及的人物、事件, 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观点等等, 都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课文的特点, 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重点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阅读、分析、写作等一系列的语文训练,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美”的认知能力, 让学生从生动的事例中感悟人性美德的崇高, 进而逐步沉淀为美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例:小学教材塑造了多种正面人物, 有克己奉公的军需处长, 有为新中国捐躯的李大钊, 有坚强的军神刘伯承……这些都是文章所塑造的美的形象, 他们蕴含着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些崇高的人物形象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 教学时, 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有目的的评议, 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中吸取营养, 感悟人生哲理。

三、探索“导引-诵读-探究-拓展”课堂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能力

导引: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

诵读:通读 (侧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 掌握句读、语气、停顿) 与精读 (侧重在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 相结合;美读 (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与品读 (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相结合。古典诗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小学生在美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古诗文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少年儿童正处在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 多读, 多背诵一些古诗文, 有利于培养记忆力, 更有利于积累知识, 丰富语言, 提高语文素养。有层次地反复诵读, 才能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让古诗文的语言进入学生心田。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 在感悟品味的阅读中, 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文的内容, 还应引导学生揣摩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通过阅读感悟, 使学生品出言中之意, 悟出语中之理, 感受言中之情。这样学生既丰富了语言库存, 又受到经典古诗文的启迪。在这个诵读活动中, 还要重视对学生背诵的指导。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背诵, 规定具体背诵内容, 还要加强检查力度, 把能够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古诗文以及句、段熟读成诵, 以达到小学生启蒙阶段积累知识的目的。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现象;探究课文中蕴涵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探究课文中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情结;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等。

拓展:以课文为基点, 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 向整篇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 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 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 就能让祖国五千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 透过一堂堂语文课展现出来, 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四、设计专题作文, 抒写真、善、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分析 篇10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运用现状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一种总体表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除了最著名的儒家文化外,还包含其它不同的文化形态,例如道教、佛教文化等。但是究其根本,这些都是优秀的思想,是道德教育的一种体现。而小学生本身年龄较小,好奇心非常强,所以很容易受到一些新鲜事物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非常单调枯燥,缺乏吸引力。而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一些传统知识,就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语文能力。

但是纵观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会讲解到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甚至于完全没有涉及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也逐渐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逐渐地尝试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但是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相对而言还较为落后,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加以引导。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1.从字词中获得文化积累。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处在低年级阶段时,字词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字词积累中,就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当中。我国传统文化都非常多的优秀作品,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问题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仅对生字词有所掌握,还能学习到传统文化。又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这些内容的字帖,还能起到练字的效果。

而学生在小学时代,一般会刻意地去模仿教师,所以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将字写好,只有教师能写好字,学生才能有更好的榜样去模仿。所以教师在板书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力求美观、整洁。而学生从这些字词中不仅仅收获的是书写姿势和具体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将其中的“文化”底蕴所发掘出来。例如有些字有着结构的要求,或是由一些动作演化而来,所以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也可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2.在古诗词中体会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传统文化,且传统古诗文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都能起到重要的帮助。而很多教材内的古诗文,从语言、情节上都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古诗文合辙押韵的特点也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所以教师也可以利用古诗词的这一特点,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例如在学习到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表达的是思念家乡的感情。“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描写的则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而教师可以在教授这篇古诗时,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反映给学生观看,学生在这种绘声绘色的画面中也能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此时教师将重点引入教材内,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了解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文字中体现出的文化底蕴。而学生也能体会到诗词的蕴意,提升学习的兴趣,也提升了个人的文化修养。

3.利用实践活动来提升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模式下通常只是通过读、写等方式,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且这种传统的模式会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情绪,教师也很难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而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一件长期的工作,仅仅依靠每节课不到一小时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组织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中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到寓言故事《拔苗助长》时。文中描写的是一个的农夫的故事,为了让禾苗长得快而将其向上拔,但是最后禾苗全部枯死了。因而拔苗助长也有了引申义,可以理解为“欲速则不达”,要尊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等。而这种成语积累正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开展一些类似的竞争活动,比如“成语接龙”这样的比赛。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思维,将所掌握的成语加以运用,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可以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实现文化修养的提升。

三、结语

上一篇:光电成像原理下一篇:语文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