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优势

2024-05-30

新闻报道优势(精选十篇)

新闻报道优势 篇1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优势

任何一种新闻媒介都有诸种优势, 如报纸新闻以深度报道取胜;广播新闻声情并茂;而电视新闻以声像图文兼备优于其它媒体, 电视新闻尤其以现场报道立于诸种媒介之首, 亦是电视媒介的一大优势。但这个优势在我国电视新闻界尚未完全发挥出来, 潜力颇大, 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挥现场报道之优势首推中央电视台战地记者。2003年3月, 伊拉克爆发战争, 央视记者水均益头戴钢盔, 身着防弹衣站在三楼平台上作现场报道, 身后“沙漠之狐”的导弹在不到500m的地方爆炸, 观众看到尤如亲临战场。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中央电视台记者深入重灾区在余震中手持话筒进行现场报道, 观众如身临其境。

从上述所看,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 (画面) 、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 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现场报道就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 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 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

我们知道,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相比, 既有共性, 也有特性。电视新闻现场别的则是这共性中兼有特性的一面, 如果说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的一大特点的话, 那么现场报道则是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报告形式。由于这种原因, 在千变万化, 丰富多彩的电视新闻报道中, 现场占据着无可争辩的重要一席, 没有它, 就犹如抽掉了电视新闻报道的精髓, 使新闻报道失去活力, 变得沉闷单调。而绝大多数的新闻事件, 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现场感。倘若不用现场报道这种最佳手法去表现它们, 对新闻报道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试想对有些现场感极强的新闻 (如体育比赛;突发性事件;自然灾害等等) , 若不采取现场报道的这种形式, 新闻本身就会显得逊色, 甚至会削弱它应有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 有什么样内容的新闻, 就应有什么样式的报道, 因为唯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合拍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从更广的意义上看, 并不是所有的电视新闻都是“写成”的, 有一部分则是“说成”的, 即有通过现场报道直接播发的。这类新闻的数量目前在我国电视新闻中虽不占绝对优势, 但已形成特定形式, 有了立脚之地。因为现场报道即可以发挥电视自身的优势, 强化现场感, 又能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它要比单纯由播音员事后在演播室念稿, 配画面来得更直接, 更生动, 更可信, 更具现场感。在西方电视界, 现场报道被视为各种报道手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报道手法, 因而凡是具有现场感的新闻, 均以现场报道的形式播出, 以他们的理论看, 现场报道必须在新闻节目中占有重要位置, 占有优势。理由是在当今千变万化的世界中, 都是新闻要时刻用正在进行时报道, 以便做到新闻时效的最高准则——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这也是电子传播手段的一大特点, 迅速, 及时, 打破时空界限。基于这一理论, 他们要求每个电视记者必备的基本报道技巧之一就是现场报道, 不具备这一技巧, 亦不成为其记者。

现场报道的优势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

1) 现场感。这是电视现场报道的一大特点。记者不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拍下了画面, 而且还亲自出面口述新闻事件的原委, 使观众产生亲临现场之感。而这种现场感往往会使新闻报道本身增色, 具有真实性, 可靠性, 生动性的特点。现场报道渲染的现场感, 是其它报道形式无法企及的;

2) 同步感。现场报道都是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的, 因而具有最高的时效价值。同步感又给人以节奏明快, 事件紧迫之感, 有助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 参与感。新闻报道的最大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向人们报道了什么内容, 更重要的是, 人们是通过“参与”报道的内容, 做出某种评价, 反应, 甚至采取某种行动。成功的报道大都能唤起人们的思想, 使人们表明态度, 立场。现场报道在这一点上恰恰最容易调动人们的情绪为热门提供参与感。记者在现场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发生, 结果会如何, 提供这些叙述把事件与人们的思维连接在一起, 有热门进一步作出自己的解释, 判断, 分析;

4) 立体感。任何事物都有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形式去配合衬托, 美化。这种手法有助于使新闻本身产生立体感。记者在现场的叙述, 配上画面, 有利于打破时空界限, 使新闻报道更形象化, 跟踪时间, 增加空间, 体现立体感。

在现场报道这个课题面前。还有待遇我们去探讨, 实践, 研究。为提高我们的现场报道水平, 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其一, 要把现场报道这个课题作为电视记者的基本功, 加以大力提倡, 推广, 运作。同时尽量把这种报道形式与新闻内容协调起来, 该用现场报道的新闻, 就不采用其它形式的报道手法;

其二, 提倡做现场报道, 就需要记者口才、仪表、气质等方面加强修养。因为现场报道本身是一门难度较大的综合能力, 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等, 还要有屏幕意识, 知道在摄像机前的举止风度怎样才能与报道的内容合拍, 协调;

其三, 记者不仅要动手, 动笔, 还要学会动嘴。记者要学会动嘴, 不经过长期的口头报道进行刻苦锻炼, 绝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电视新闻现场感还要充分发挥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记者现场报道把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有选择地记录下来, 展现给观众。它的特点是现实生活最直接的反映。

观众在看电视新闻的时候, 是对新闻事件的认识过程。新闻的现场的现场感强烈, 真实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能够与观众的视觉、听觉、心理、经验相吻合, 观众认为这是真实的。反之, 观众就会认为这是假的, 所以不能低估了观众看电视新闻的认识活动。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与现场感是互补的, 不真实的新闻不可能给人以现场感。没有现场感的新闻也必然缺乏真实性。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切忌人为的摆布、组织、导演。无论手段多么高明也是假的。应该把拍摄的组织准备工作与拍摄中组织导演场面的界线严格区分开来,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允许的, 必要的, 后者是应该舍弃的。抓拍得到的现场, 虽然可能光线不理想, 构图歪歪扭扭, 摇摇晃晃, 存在一定的缺点, 但只要突出了最本质的东西, 说明了最主要的问题, 即使有些不完美的因素, 也是很正常的。

如何获得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这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步骤。

记者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体会到, 现场报道有四个方面, 即发现、保护、选择和捕捉。

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不是缺少现场感, 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发现了现场感, 才有可能再现现场感。

现场感还是需要保护的。各种特定条件下的新闻都有特定的现场气氛, 只能因势力导, 不可强求。现场拍摄时围观的人群越少越好。不要有人指手划脚, 多嘴多舌, 要排除干扰。还要尽可能不去干涉被拍摄对象。

再有一点现场感的场面很多, 必须有选择。这就靠记者的判断, 紧紧把握主题, 和主题关系不大的现场感都要坚决舍弃。

最后, 现场感的捕捉也就是抓拍。在拍摄现场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对现场出现的瞬息变化的各种现象都要做出灵敏的反映, 对第一现场出现的时候要及时捕捉下来。捕捉现场感要有一定的经验, 掌握恰当的拍摄时机耐心等待,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参考文献

[1]钟鸣.浅谈现场报道策划, 2001.

[2]李文.浅谈“全现场”报道, 2000.

行政人员撰写新闻稿件的优势 篇2

一是对工作重点、难点的知情。

在对工作的重点、难点的准确掌握上,基层干部所具有优势是专业新闻报道员难以比拟的。大家可能都接待过记者,或者看过记者采访,许多时候,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记者很容易问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来的。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在座的领导们都是人口计生工作的专家能手,对什么是工作重点、难点,什么事情是一段时间内上级抓得紧的,都是了如指掌。这一点对于搞好新闻报道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我每次采访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找一大资料看看,然后找熟悉工作的同志东扯西拉的请教,才能够确定从哪个角度入手来抓报道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没少闹笑话。(举例:流管处的数据交换平台。)

二是对拟采访对象的知情。

不要说媒体的记者,就像我这样的宣传干部,每次到一个地方采访都是匆匆忙忙的。一方面是自己的时间比较紧,另一方面怕打搅被采访者。但是,不管是记者还是我这样的,大凡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采访得越细,问题问得越清楚越好。(举例:通州采访。)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写的都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人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工作是自己一滴滴汗水干出来的,写起来是信手拈来,驾驭自如。

挖掘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探讨 篇3

【关键词】报纸;深度报道;时效性

1深度报道的定义

有资料显示,在英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体上,深度报道已占到了50%以上的新闻版面。而美国的一些媒体,深度报道甚至占到了 70%以上的版面。我国的深度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各大媒体的深度报道栏目和作品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那么什么是深度报道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甘惜分先生在《新闻大辞典》中对深度报道的解释是:“它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国外学者对深度报道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他们一般称之为释义性新闻或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

在笔者看来,深度报道就是通过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探讨和解释,挖掘新闻背景,剖析事理,说透问题,充分给予受众对社会问题的知情权。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看,深度报道才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才能对读者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2深度报道的必要性

报纸除了要面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竞争,当前,互联网,特别是博客、播客、微博等技术的出现,也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使报纸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数年前,都市类报纸还在强调“内容为王”,在有限的版面上以尽可能丰富的信息来争取读者。现在只要拥有一个终端,便可一网打尽天下信息。加之多年以来传统纸媒版權保护意识淡漠,商业类网站大都无偿使用着传统报纸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获得的信息。

互联网在给受众带来海量信息和交互传播效果的同时,大量充斥网络的真假难辨的信息,又让其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受众需要在这片信息的汪洋中得到引导,以免迷失方向;另一方面,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还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发生,意味着什么?这些正是报纸深度报道的核心功能,也是杂乱无序的网络世界难以替代的。

由于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报纸相继开辟了深度报道栏目,并创立出自己的品牌。在这些深度报道版块中,比较知名的如《北京青年报》国内版组、广州日报》新闻蓝页等。

各媒体对深度报道的定位和认识不尽相同,如“深入成就深度”(《南方周末》),“像大海一样深邃,像天空一样湛蓝”(《广州日报》)。

很多时候,这些独到的深度报道成了读者选择阅读某种报纸的一个标竿。而长期成功的深度报道,也成功助力报纸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个性化风格和标志,从而确立了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3挖掘报纸深度报道优势的方略

3.1精心确定报道的选题。 报道的选题要遵循重要性、时新性、可议性、广泛性的原则。

3.1.1深度报道的题材选择,一定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产生重大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的问题。

3.1.2时新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深度报道的选题一定要做到时间新、内容新,符合新闻的基本特点。深度报道确定选题时,要及时掌握人们时下议论的社会热点话题,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

3.1.3可议性是所选的题材没有明确的结论和结果,处于问题和现象在时间、空间和状态的结合点上。所选的社会现象和焦点问题本身需要议论和辨析,题材的可议性强,人们的关注度就强,就会有很重要的新闻价值。

3.1.4广泛性是指报道选材为大多数社会民众所关心,具有社会性普遍性的特点。深度报道所选题材对社会的影响面要广、影响度要大,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社会性、政策性、综合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聚焦能极大地吸引广大读者的注意力。

3.2 坚持具体、准确、科学的原则,认真做好采访工作。

3.2.1在确定采访对象后,要结合相关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采访时坚持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原则。记者要把采访对象定位在社会大环境下去全面考察,多视角、多方面了解采访对象,并结合社会上各种意见和见解,掌握每个细节,及时捕捉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这样采访报道才能详细彻底。

3.2.2在采访时要科学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突破传统的采访模式,全面细心地采集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依据一定的标准,分析和社会相关类似现象的异同,及时找出规律并制定一套合适的研究方法。采访前,提前从历史文献、书刊、报纸中搜集相关资料,利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比对,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3.3精心做好新闻策划,提高报道的质量。 新闻策划是把利用各种途径掌握的最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全面展示,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首先,对于手中的资料进行精心筛选,选出有价值的新闻资料,这是新闻策划的前提。其次,要设计独特新颖的策划形式,报道的写作上可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使事件变得更具有可读性; 在报道的体裁选用上,选用连载或者故事专栏等形式,这样能牵动读者的心,还可以降低读者的阅读疲劳感; 在报道角度上,采取资源整合和创新,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在经过加工后的新闻资源中总结出更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新闻,推出产生实际效果的新概念和新观点。

3.4增强可读性和易读性,吸引读者兴趣。 深度报道要增强趣味性,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就需要选择和读者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能折射出 “民生”和“民声”。记者要多做服务于大众的、为人民谋福的报道,切实以社会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关于新闻报道的语言,要尽量通俗化和口语化,使用社会民众能够普遍接受的大众语言,增强新闻的易读性。

4结语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优势比较分析 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传播优势

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定义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记者 (节目主播) 在事件现场, 通过镜头直接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一般是以直播形式发出, 也有的是录像回来, 经过剪辑之后播出。报道方式有现场直播、现场播报 (报道、采访、评述均在现场完成) 、电视访问等。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与普通新闻报道的比较

2.1 真实感

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 电视新闻的画面多是片断、零碎不完整的。而现场报道不但有现场画面, 其利用长镜头手法、记者入画、声画合一等因素, 能使观众有置身其中的真实感。直播时, 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语言交流与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交流, 能使观众真实看到双方的内在联系及其言谈情状。现场报道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未经修改的、独有的、完整的画面, 它比普通新闻更有真实感。

2.2 参与感

现场报道多运用长镜头采访, 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各种交流不但可以给观众以视听刺激, 画面内新闻背景的发展变化, 也会引起观众的注意。现场报道的声画多义性使观众有了选择的自由。观众可以根据新闻画面自行做出分析和评价。直播的形式可以使观众摒弃记者的主观的评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 直播其实就相当于观众参与了现场采访。记者以第一人称现场报道明显比普通的新闻报道要亲切自然, 这无形中就缩短了观众与事件的距离, 增强了观众的心理参与感和认同感。

2.3 时效性

现场报道只需剪辑, 没有其他加工。记者的采访和镜头播报的画面和音响都是第一时间在现场完成的, 并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闻播报出去。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现场报道是记者抢发新闻的主要手段, 这样可以使观众尽快了解事态发展情况。

3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3.1 提高了新闻时效, 增强了观众与新闻事件的同步感

新闻价值学说:“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传播出去之间的时间距离越小, 新闻价值就越大, 时效性也越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采取了无剪辑摄像, 省略了编辑合成工序, 与新闻事件进展作同步新闻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改变了过去那种先拍摄活动画面、后写文字解说、再由播音员配音播出的老一套电视新闻制作模式。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与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差距极短, 因而, 现场报道传播的新闻价值非常大。由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是同步的, 所以报道与接收也是同步的。这就缩短了观众与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 为观众提供了最快最新的信息, 使观众产生出与事件进展同步的感觉。

3.2 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赢得观众的认可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时, 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直接面对电视镜头进行报道, 从而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现场感和真实感。虽然现场报道的不良因素很难控制, 例如现场的环境, 噪音等, 但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正是有了很多不可控因素, 才更考验出现场记者的应变能力。相比较而言,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更具一种立体感和现场感, 而先前准备好的录制节目则不具备这些条件。根据传播学的理论:“人们在接受信息时, 转述的层次越多信息的可信度就会大大折扣, 反之成立。”因此,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就是这种转述层次少、经历环节少的新闻报道, 所以现场报道的可信度、真实性非常高, 因而这种播报形式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

3.3 现场真实, 可视效果强

现比较其他媒介报道, 电视新闻形象化效果会更好。虽然如此, 但是如果声画不匹配、形象没有典型、画面没有突出, 观众同样会感到厌烦。缺乏可视性新闻很难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反观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它可以把最真实、最能说明事物本质的、充满生动活力的现场情况呈现给观众。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通过摄像机, 通过现场记者或主持人的一举一动, 了解整个新闻事件。

4 结语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和发展是现在社会的大势所趋。现场报道的时效性、真实性、可视性都是普通新闻报道所无法比拟的。所以, 电视台应该加大对现场新闻报道的重视程度, 只有这样, 才能使电视新闻报道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晓春.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优势与特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 (9) .

新闻报道优势 篇5

http:///

新闻营销的优势及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导致全网营销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日趋明朗,新闻营销作为全网营销的重要组成环节,在互联网品牌推广中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那么新闻营销具备哪些优势以及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新闻传播具有五大优势

什么是企业新闻传播?企业新闻传播就是借助大众媒体、以新闻报道的方式把企业目标信息传播出去。因为这个传播是对企业目标信息(所谓“企业目标信息”,就是企业希望传播出去的信息,是经过企业过滤的信息)的传播,因此,它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新闻。所以,企业新闻传播是一种营销形式,是营销以新闻形式来表现。正是这个原因,企业新闻传播又被称为“新闻营销”。

概而言之,企业新闻传播,新闻是形式,营销是本质。

那么,新闻传播对企业市场推广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传播工作?与广告相比,新闻宣传到底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大量的企业新闻传播实践告诉我们:和广告宣传相比,新闻传播具有5大显著优势:

第一,新闻具有及时传播特性。一个企业发生了具有对外宣传价值的重大事件,就必须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播出去,否则就失去了新闻价值。此时,只有启动新闻传播才能实现这个目的。事实也是这样,TCL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这些重大企业事件都是通过新闻抢先发布出去的。

国互网--互联网应用优质服务商

http:///

第二,新闻具有完整阐释功能。广告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以采取说理或陈述的方式来表现;但是,新闻就不一样了,它可以用文字把一件事说得明明白白,因此,新闻报道可以把企业要传达的目标信息传播得更准确、详尽。

第三,新闻传播具备危机公关职能。为什么许多企业发生危机事件后,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启动新闻传播?因为新闻传播具有危机公关的职能而广告不具备。2004年11月底,创维发生“黄宏生危机”事件,第二天即召集媒体实施危机公关。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当初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媒体公关,现在的创维会是什么样子。

第四,新闻传播具有高性价比优势。为什么格兰仕很少投放广告而喜欢炒作新闻?因为和广告相比,新闻传播具有高性价比的优势。一般来说,同样版面的企业新闻传播,成本只有广告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对于那些广告预算紧张的企业,当然是非常划算的。第五,好新闻具有二次传播特性。所谓“二次传播”,就是一个媒体首先发布出来之后,别的媒体纷纷转载。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是,我们绝对看不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广告因为设计得好,被别的媒体转载了,没有媒体会干这样的傻事。

可以说,新闻传播的5大优势,决定了它在市场推广中不可替代的位置。企业新闻传播现状不容乐观

一般认为,在中国,“公关”就是指新闻传播和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开展的活动。“整合传播”、“协同作战”,这些概念已经成为市场推广人员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真要把这些概念落到市场推广的实处并不那么容易。相当多的中国企业长于广告宣传而短于新闻传播,这种情况好比人的两条腿,一条长一条短。想一想,这样还能走稳路吗?

国互网--互联网应用优质服务商

http:///

显然,企业要想建立系统化、立体式、整合推广体系,就必须补上新闻传播这个短板,否则,你的推广体系就是有缺陷的。为什么?因为单一的广告宣传,很难满足企业多层面信息传播的需求。

一个问题是:企业如何弥补新闻传播的短板?换言之,新闻传播有无技巧?其精髓又是什么?

通过媒体把具有传播价值的人或事“说”出去,就是新闻传播。因此,新闻传播本质上就是“说”。但是,说什么?如何说?这里面大有学问。因此,要想开展有效的企业新闻传播,必须首先解决这两个核心问题。

所谓“说什么”,就是你准备对媒体讲什么,你希望媒体报道什么,你希望读者得到什么(信息),这是传播的根本目的。所谓“怎么说”,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手段,把要传播的信息宣传出去。这实际上是媒体策略的问题。

企业新闻传播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系统素养,比如新闻信息捕捉能力、新闻稿写作能力、媒体资源开拓及维护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扎实的营销素养、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总之,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这样的素质不是短时间内能培养出来的。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捷径可走。

解决“说什么”的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归根到底,新闻传播就是“说什么”的问题。你要宣传一个产品,产品性能、技术、价格、造型设计等,很多方面似乎都值得去说,你到底要宣传它什么?即使你确定宣传它的技术领

国互网--互联网应用优质服务商

http:///

先,也有很多点需要确认:比如,它有多大的创新性?和竞争对手相比它的技术处于什么地位……很多问题都需要论证并给出答案。

对于企业来说,它有很多信息可以传播,但是,新闻绝对不是所有信息的累积,信息的累积不是新闻。事实上,这些信息对于企业来说,价值是不一样的。例如有的信息需要第一时间传播出去,有些信息没有时间的要求;有些信息对企业的价值大,有些信息对企业的价值小。新闻传播就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梳理,分出轻重缓急,然后依据信息由重到轻的顺序进行释放。

所以,新闻传播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整理表层信息,发掘深层信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即使表层信息,哪些该释放,哪些不该释放?如果没有对企业战略准确地把握,并能预测到信息发布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你是无法对这些信息做出取舍的。或者你的取舍会出现问题,把该释放的信息丢掉了,而把不该释放的信息释放出去了。

对于深层信息的发掘,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深层信息往往像冰山一样隐藏在表层信息的下面,一般人发现不了。而恰恰就是这些深层信息,才最具有传播价值,成功的新闻传播要求我们必须超越一般思维,发掘出有价值的传播点来。

新闻传播的“五项基本原则”

那么,企业新闻传播有什么基本原则必须借鉴呢?大量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企业新闻传播“五项基本原则”是必要的:

原则一:新闻的谋划原则。出色的新闻传播绝对不是信息的随手拈来,而是系统而周密地谋划的结果。因此,在新闻传播启动之前,开展系统的谋划是有必要的。

国互网--互联网应用优质服务商

http:///

原则二:企业和媒体的利益均衡原则。企业利益和媒体利益往往并不一致,企业想宣传

这样的信息,但是媒体认为那并没有价值;有时候,媒体希望传播的信息,又不是企业想要的。因此,在企业利益和媒体利益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找到媒体和企业共同的话题和诉求点,是企业新闻传播需要解决的问题。

原则三:事件优先传播原则。大量的事实证明,事件最具有传播力,因此,“事件营销”被称为企业新闻传播第一利器。在没有事件的情况下,如何制造新闻事件,并借助这个新闻事件进行传播,对企业新闻传播人和公关公司,都是一个严峻考验。

原则四:契合热点事件传播原则。利用热点事件开展借势传播,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策略,巧妙借势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最近一段时期,消费者普遍对企业的售后服务表示不满,这个时候,企业就可以顺势推出企业服务措施并予以传播。

原则五:与广告协同原则。“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论断告诉我们,新闻公关对于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凭新闻传播单打独斗就能建立企业品牌形象。新闻传播和广告投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我们提出一个口号:没有新闻就制造事件,没有事件就制造概念。事实证明,将这一策划应用在企业新闻传播上是非常有效的。

新闻报道优势 篇6

[摘要] 目前,地方新闻网站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党和国家的“网络喉舌”,其在舆论引导过程中具备诸多其他网络媒体不可比拟的权利和优势。但在具体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地方新闻网站不仅未能有效发挥这些舆论引导优势,反而呈现出舆论引导观念滞后、舆论引导艺术不精以及舆论引导技术落后等问题,使其社会整合力大受限制。所以,地方新闻网站理应在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地方性话语优势、注重深层意识形态植入、整合信息资源等方式,提升其舆论引导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 地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网民;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4—0156—05

Abstract:At present, local news websites play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influential role i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public opinion leading. As the internet mouthpie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country, its privileges and advantage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opinion leading are unmatchable to many other media. Nonetheless, in real news spreading process, not only did local news websites fail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its advantages in public opinion guiding, but also it showed problems like its conceptual backwardness in public opinion guiding, nonproficiency in public opinion guiding art and poor technology level, which greatly restricted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local news sites. Therefore, local news websites should, on the basis of fully developing the superiority of public opinion guide, improve their public opinion guiding force and influence by enhancing local influential advantages,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ep ideological implantation, and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local news websites; public opinion leading; Netizen; strategy

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极大地拓展了公众利益诉求表达的空间和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即时性、交互性、隐匿性等特点,尤其是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和渗透性越来越强,社会舆论也常常存在失真、激化和“被绑架”等风险。而作为党和国家的“网络喉舌”,地方新闻网站则成为引导网络舆论的中坚力量,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力军,在引导网络舆论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因而,依据网民的接受心理,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探究地方新闻网站在舆论引导中所具备的优势,针对地方新闻网站的舆论引导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对地方新闻网站消解网民疑虑、疏导网络舆论、更好地实现社会整合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新闻网站的舆论引导优势

不同的媒介属性、媒介观念和现实权利决定了地方新闻网站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具有诸多独特的资源和优势。根据我国2000年发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限定商业性新闻网站只有登载新闻信息的编辑权,没有采写权。2005年出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条例》又对其权利作了进一步明确,商业性新闻网站可以自制非时政类新闻。但不论如何,失去采写时政新闻的在场权,就意味着商业性新闻网站丧失了诸多重大新闻事件的话语权,这致使它在某种程度上彻底沦为一个单纯的信息汇集和发布平台。作为商业公司的一个经营部门存在的商业门户网站在某种程度上不承担甚至规避了舆论引导的责任。相较而言,具备官方背景的地方新闻网站,不仅拥有新闻采写权,又具备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资源,还可以获得地方党政部门的财政与政策支持,在舆论引导过程中凸显出诸多优势。

(一)刊发原创新闻/评论,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

原创新闻或评论是地方新闻网站的立网之本,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地方新闻网站可以同传统媒体一样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许多新闻都可以做到网络首发、地方首发或者全国首发,商业门户网站虽然也注重打造地方新闻频道,但却只拥有新闻或评论的转载权,无法深入新闻现场。而且由于官方的大力支持,地方新闻网站在获取新闻线索、接近新闻事件上,与商业性新闻网站相比,具有先天优势。另外,地方新闻网站熟悉本省、本区域内的风土人情,了解本地网民的习惯和兴趣,于无形之中拉近了其产品与受众间的心理距离。

(二)拥有丰厚政治资源,增强话语引导权威

地方新闻网站一般是由地方省委、省政府主办,是发布地方重要政策、规定和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不仅提高了网站新闻信息的原创能力,极大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而且也决定了其信息所独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比如红网的政务频道,它专门开设了“新闻发布会”、“政务公告”等专栏,使网民能够通过该频道及时、直接地了解湖南权威的政务信息。而且,网民还可以通过该类网站与政府官员直接对话和交流,能够有效地畅通民意、汇集民智,红网“问政湖南”、“百姓呼声”等专栏就极大地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力,激发了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

(三)依托优质传统媒体,提升舆论引导效力

地方新闻网站大多是与地方传统新闻媒介合办,或者是由传统媒体一手创办,这就意味着网站在新闻线索、采写编辑团队、媒体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资源可以与传统媒体共享,而且网站可以借助传统媒体多年积累的新闻专业性、媒体公信力以及品牌影响力在短期内实现质的飞跃。红网拥有传统纸媒《潇湘晨报》的大力支持,《潇湘晨报》作为湖南的一份大型综合类都市日报,凭借卓越的新闻品质,其受欢迎程度、发行量和广告量等各项指标已连续多年稳居湖南第一,影响力和权威性已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红网和《潇湘晨报》强强联合,双方在新闻报道、品牌互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面进行战略整合,极大地提升了红网的认知度和品牌影响力。

(四)进行舆情监测,把握舆论引导先机

舆情监测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的一种监视和预测行为”[1]。自2008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组建以来,大江网、中国江苏网、浙江在线、红网等诸多地方新闻网站为提高舆情管理和舆论引导的水平,设立了舆情频道,以搜集、整理、分析、研究网络舆情,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提供舆情产品服务。需要指出的是,监测舆情只是手段,掌握舆情和引导舆情才是目的。不论是中央抑或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作为党网,其舆情监测的根本任务必然是站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这也是该类网站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应地,舆情频道的各种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必然会反作用于网站的新闻、评论、专题以及论坛等栏目中的信息数量和信息内容,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地方新闻网站的舆论引导现状

虽然,地方新闻网站肩负起了传统媒体在网络领域的历史职责,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的舆论引导过程中,由于遭受行政体制、网络媒体、经济力量三重话语的制约,地方新闻网站不仅未能发挥以上种种舆论引导优势,而且由于资本与人才的匮乏,其传统的舆论引导手段已然不能适应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的舆论形成机制和舆论环境,其在舆论引导方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舆论引导观念滞后

作为党和政府的网络喉舌,地方新闻网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秉承着传统媒体“宣传灌输”式思维,不仅自主性与灵敏性大受限制,而且由于忽视了对网络媒体交互特性的有效发掘与利用,从而失去了与网民的多元,开放,良性互动和理性对活的机会。而这种单向、灌输式、居高临下的舆论引导观念使地方新闻网站不能有效对社会重大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也无法有效地表达与反映社会舆论。而“新闻媒体要有效地影响舆论,就要正确地反映舆论,在反映中达到引导的目的。”[2]充分的舆论表达才是有效引导舆论的基础和前提,这意味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仅是机械地宣扬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发掘民意、反映民生、疏导情绪、引导社会舆论更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应有的题中之意。这样地方新闻网站才能正确地平衡和处理舆论表达与舆论引导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的分离,避免地方新闻网站在某些重大的新闻事件面前出现偏差,甚至陷入失语的窘境。

(二)舆论引导艺术欠佳

所谓的舆论引导艺术即为引导者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技巧、方法与策略。舆论引导策略实质上是引导者与受众协商的结果与产物,因为“舆论引导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是受众自我说服的成功,舆论引导者只不过是巧妙地调动了受众的自我说服机制,而裁判权却始终掌握在受众手中。”[3]但立场鲜明、观点明确的地方新闻网站,往往失去了对网民接受心理的分析与把握,未能有效地针对受众采取诸如对重大事件进行议程设置、对舆论引导时机的选择、诉诸情感等舆论引导策略,失去了在沟通互动中劝服网民的机会,表现出一定的封闭和自足性。

(三)舆论引导技术不精

在技术操作层面,地方新闻网站由于缺少大量资本的支持,其舆论引导的问题则主要集中在舆情监测技术的落后、网站移动客户端的应用以及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上。与国家级主流新闻网站相比,地方新闻网站的舆情监测频道起步较晚,缺乏优秀人才与技术的支持,加上网络舆论隐蔽性、零散性的特征,使其舆情监测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而且,由于地方新闻网站尚未意识到移动客户端的重要性,伴随着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各大商业门户网站以及中央新闻网站的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几乎瓜分的整个市场,其所能发挥的效用非常有限。而具体到新闻内容层面,地方新闻网站的网络新闻专题不能有效地整合利用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源,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丰富新闻事件,从而无法实现意识形态的有效传达。

三地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的应对策略

纵观地方新闻网站在舆论引导过程中出现的三大问题,反思地方新闻网站应如何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优势,提升舆论引导艺术,增强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感召力与说服力,并提出地方新闻网站应对这些问题的传播策略,不仅有利于地方新闻网站更好地进行新闻传播实践,而且对其进行社会建构与社会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地方性话语优势,革新舆论引导观念

地方新闻网站通过原创新闻报道与评论,实现舆论表达与舆论引导的良性互动,是革新地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观念的关键,也是打通“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间壁垒的必经之路。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曾提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个并不完全重叠的‘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口头舆论场”[4],两个舆论场间重叠的部分越多,地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强。在“人人皆麦克风”的时代,地方新闻网站要善于整合收集有可能形成舆论事件的声音,在剔除其中极端、非理性声音的同时,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评价与深度分析,并将网民口中理性与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表达出来,以实现对民众和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

首先,契合网民的心理诉求,增强新闻报道的原创力与地方色彩。“媒体按照‘重要性和‘特异性等价值标准对每天发生的大量社会事件进行选择性报道,在时效、版面、时段、配置等报道手段上区别对待;同时通过配发图片和刊发相关言论来帮助受众思考某些新闻事件的意义”[5](P135)。地方新闻网站应该调动其刊发原创新闻报道与评论的优势,捕捉本区域内热点话题与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合理的议程设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网站表层结构的风格样式突出该新闻事件,通过推送、突出某一“议题”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而且,在议程设置过程中,地方新闻网站应该秉承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通过权威的评论和理性的意见表达,消除网民的疑虑,疏导网民情绪,使网络舆论朝着有利于公众利益的方向发展。

其次,突出地方特色,注重“草根意见领袖”培养。地方新闻网站不仅要注重通过专家与官方的评论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需要发掘网民中的“意见领袖”对本区域内的热点话题进行评论。作为媒体直接发表言论、阐明观点的新闻评论,其舆论引导效果不可小觑,但传统的意见领袖往往是教授、官员、媒体人,他们往往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知识储备、经济实力,他们的评论对网民而言是有距离的。因为,“意见领袖在许多方面与舆论追随者不同——他们更爱交际,更多使用媒介,社交方面更活跃——但他们经常拥有同样的社会身份地位。”[6](P35)这意味着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是呈横向而不是纵向流动的,意见领袖更容易影响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人,而不是在社会秩序中低于或高出他们的人。因而,地方新闻网站应该注重发掘、培育网民中的意见领袖,加强对本地草根评论队伍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对本地区受众关心的社会事件进行评论。

(二)注重深层意识形态的植入,增强与受众的沟通交流

地方新闻网站不仅要通过议程设置将媒介对事件重要性的判断展示给受众,而且要以受众的接受心理为支点,注重运用新闻框架建构社会,提升和改善舆论引导艺术。新闻框架可以影响受众对社会和某些新闻事件的认知,“媒体方针、新闻编辑方针,就是一定媒体的新闻框架,不过是总框架,它是由诸多具体的新闻操作框架构成的”[7](P210)。“框架概念的策略意义,首先是形成意识形态层面的联系,明确导向。其次是展开陈述和阐释,形成舆论动员和社会共识;三是把目标延伸为与潜在支持者的价值和利益相一致”[8]。

首先,地方新闻网站要注重完善网络新闻专题中的具体新闻框架,按照一定的叙事结构组织观点,隐性引导受众对问题如何进行定义或评价。较于网站的表层结构的组织手法与文体差异,网络新闻专题作为一种深度报道,往往隐含着某种价值倾向,并直接决定着该专题的舆论导向。“倾向结构是网络新闻专题的意识结构形态中最隐蔽的一种结构形态,它是指专题的表层结构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态度、立场等方面的新闻倾向。”[9]地方新闻网站的网络新闻专题应该在具备新闻的快、研究报告的深、百科书的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利用超链接将视频、音频、图片、图表等连结为一体,实现意识形态的深度植入。从表面上看,网络新闻专题是各种声音或观点的碰撞,是一种更客观的报道形式,但事实上,这些信息也是经过编辑策划、整合的。也就是说,“框架理论将议程设置引导受众‘看什么、‘想什么的功能,扩展到让受众‘怎么看、‘怎么想上来”。[10]因而,编辑可以选择和提供某些消息而忽略其他,或者强调和突出事实的某些方面而弱化其他,给予报道内容不同的重视程度,引导受众遵照某种价值观进行阅读,形成舆论引导的新格局。

其次,地方新闻网站必须有效利用互联网基因,通过与受众的有效互动,增强新闻的贴近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已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与这些话题相关的信息内容也极易发展为大规模的舆情事件。作为网络上公众与政府之间的“纽带”、“桥梁”,地方新闻网站虽然往往采用论坛的形式与网民互动交流,大多构建了以“百姓发声——媒体传声——政府回声”式的交流结构模式,但这种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仍带有着明显的官方色彩,大大降低了其舆论引导的感染力和贴近性。因而,地方新闻网站应该增强议题设置的能力,通过与受众的互动、舆情监测等手段,捕捉网民关心、社会关注的公众议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交互性,通过在新闻信息、评论、专题、论坛上设置网友评论、网上调查等互动板块的形式将单一的新闻互动化。网民的评论与态度不仅丰富了报道的内容,而且参与讨论的网民极易对地方新闻网站所发布的信息产生认同。

(三)整合新闻资源,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网络舆论具有零碎性、分散性以及隐蔽性等特征,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网络意见还常常带有一定的情绪性与偏激性。而地方新闻网站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整合社会意见使之成为公共意见,形成舆论。意见交流与整合是舆论引导的关键。在意见整合过程中,地方新闻网站可以发挥其舆情监测的优势,与意见不同的各方交流沟通,对各方意见进行分析、判断、劝服与引导。而且,在全媒体时代多元舆情混杂的大环境下,这种意见交流与整合,往往不是单一媒体形式的,它需要多种媒介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因而,地方新闻网站需要与传统媒体、手机媒体以及其他网络媒体合作,整合新闻资源,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首先,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两微一端”,形成内部舆论引导合力。随着移动互联的迅速发展,手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表达心声的重要媒介;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成为了网络意见与网络舆论的集散地。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两微一端”成社会热点事件曝光和发酵的主要信源,特别是拥有月活跃用户6.5亿的微信,成为社会舆论的新引擎。因此,承担着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重任的地方新闻网站,不能只注重新闻网站自身内容的建设,“两微一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与新闻客户端的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新闻网站须以新闻网站为核心,凭借其区域性的影响力,发挥网络舆论引导的主渠道作用;以官方微博为实时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利用“资深编辑”与“智能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在“两微一端”上实现个性化地信息推送,以化解网民的负面情绪,凝聚网民共识,发挥舆论引导新平台作用;通过整合各平台的信息资源,融合各平台的传播优势,建立平台间联合互动、协同合作的全媒体化舆论传播阵地。

其次,增强与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媒体的合作,形成外部舆论引导合力。这种合作主要针对地方性重大事件、区域性热点问题的报道,地方新闻网站通过与其他媒体的联动,拓展报道渠道、丰富报道手段、提升报道声势、增加报道深度,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引导合力。此外,地方网站与商业网站地方频道的深度合作是值得深入探索和发展的,青岛新闻网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2012年5月,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山东地区新闻全部交由青岛新闻网运营;2013年,青岛新闻网与“今日头条”进行了深度合作,每天本地新闻被传播数百万次”[11]。这种联合既可以节约网站运营成本,又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大新闻传播的覆盖面,而且从长远来看,还有利于地方网站吸收借鉴商业媒体的运营方式、传播理念和传播手段。

第三,注重地方生活圈的嵌入,增强区域性用户黏性。随着用户信息需求的转变,地方新闻网站必须适应全媒体时代垂直性的用户需求,通过对移动客户端资本与技术的投入,打造本地最专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内容建设方面,移动客户端需要将受众的浏览、互动以及消费行为与移动客户端地区生活圈的内容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对网民信息使用行为的关注,了解受众具体的兴趣、态度与偏好,实现与本地服务信息的无缝对接。在具体操作中,它不仅可以将本地的医院、交通、学校等公共服务信息进行整合,提供相关的查询与业务办理服务;还可以利用其官方背景,通过与政府机构的通力合作,简化政府工作流程,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拉近民众与政府间的距离,改善传统的政府形象。通过种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服务方式,使地方新闻网站在完成从信息传播者向信息服务者转变的同时,将其凝聚的用户,打包、转嫁到其所宣扬的意识形态之中。

[参考文献]

[1]李侦侦.浅议网络舆论监测与引导机制[J].黑河学刊,2014,(7):78-80.

[2]刘春波.舆论引导论[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刘姝萍.简论舆论引导艺术[J].湖南社会科学,1999,(4):75-76.

[4]南振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J].中国记者,2003,(3):10-14.

[5]王雄.新闻舆论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杨保军.新闻本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李春颐.谈新闻框架意义的价值体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6):55-56.

[9]刘继忠.试析网络新闻专题的结构形态[J].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08,(8):22-24.

[10]韩利红.增强主流媒体在社会舆论中的主导力[J].人文杂志,2013(12):25-28.

新闻报道优势 篇7

表现一:各种民生新闻让人眼花缭乱, 但不少内容都属鸡毛蒜皮,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虽然群众利益无小事, 但也不是有闻必录。现在很多媒体报道的民生新闻内容单薄、支离破碎, 单纯停留在琐事报道上, 如报端常出现的丢小狗、道路上的乱停乱放等新闻。很少从根本上为群众的利益“鼓”与“呼”, 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这也反映出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视野过窄, 观察事物能力不强, 专注于小打小闹的“快餐式”民生新闻。

表现二:不重视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 单纯追求阅读的“娱乐性”。有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 在民生新闻上过多追求负面报道, 甚至有的记者打着民生的旗号, 谋取私利, 这些都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例如, 2010~2013年间, 樊某、姜某某、蒋某等人, 利用或冒用“中国企业新闻网江苏频道”、“今日中国论坛杂志社”以及“中国改革报”等媒体记者、网络记者、工作人员的身份或名义, 以调查采访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违规用地、医疗事故、产品质量等为名进行敲诈勒索, 最终锒铛入狱。

表现三:虚假的民生新闻时常出现, 严重混淆视听。尤其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开放的网络空间里, 充斥着许多真假难辨、混淆视听、放大矛盾、刻意煽情的所谓民生新闻, 不但误导读者, 也不利于真正民生问题的解决。时间远的, 如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假新闻事件, 时间近的, 如2015年10月13日, 《亳州晚报》报道安徽省利辛县城关镇李营庄张宏宇的妻子因救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 被两条大狗咬成重伤后, 爱心人士捐出80万元善款帮助她渡过难关。但随后真相大白, 伤者是在狗主人家里喂狗被咬。诸如此类, 不胜枚举, 经常出现的虚假新闻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表现四:读者对党报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偏低。由于受传统宣传思维模式的影响, 党报民生新闻的报道, 往往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表现形式单调乏味, 缺少新意;语言陈旧, 官腔官调, 影响了老百姓的阅读兴趣, 导致党报在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上大打折扣。

二、如何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凸现党报的优势

我们知道, 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优势明显。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上, 必须利用好这种优势, 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自身优势的发挥, 让民生类新闻报道做到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群众喜闻乐见, 充分发挥出党报的“喉舌”和“桥梁”作用。

(一) 党报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既要有高度也要接地气, 让老百姓感觉可亲可信

做好高度, 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党报的权威性和占有的新闻资源, 特别是当重大民生政策出台时, 党报在解读上要有权威、有影响, 做好权威发布, 做“透”、做出高度。接地气, 就是在做好高度的基础上, 要了解群众对民生政策关注度高的有哪些方面, 和他们生活最有联系的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报道中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寻求最佳报道点, 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民生新闻报道成为群众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和参谋。近年来, 《安徽日报》在安徽实施民生工程的宣传报道中, 特别是涉及医疗制度改革、教育、养老保险、农民工问题、就业及社会保障等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方面, 不但在要闻版做好政策的权威发布, 同时还在其他版面做延伸报道, 综合运用文字、图表、图片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面解读, 对民生政策精心提炼内容, 以通俗易懂的形式, 让群众一看就明白, 心中有数, 感觉可亲可信。

(二) 党报在民生新闻报道中要立足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让老百姓感觉有用

由于党报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 群众觉得真实可信;在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处理上, 党报严格的采编审查程序和分寸的把握, 更有助于事情的解决。因此, 党报在民生新闻报道中, 要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 了解群众的诉求, 关心群众的疾苦, 直面群众遇到的困难, 让老百姓觉得党报能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能真正发挥“报道民生、引导民生、解决民生”的作用。例如, 合肥机场搬迁涉及群众出行问题, 由于新机场距离市区较远, 群众有困惑。搬迁前后, 《安徽日报》派出多路记者, 从新机场道路建设、航班安排、机场的现代化程度、服务设施的全面提升等方面, 进行全方位报道, 为群众解疑释惑。合肥高铁南站运营后, 群众反映站内像迷宫, 指示牌不清, 经常找不到路。《安徽日报》随即对此进行跟踪报道, 不仅报道存在的问题, 还提出合理建议, 促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反响很好。可见, 党报关注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既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 同时也使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获得了提升。

(三) 党报在民生新闻报道中要在方式上进行创新, 让老百姓感觉好看

党报做好民生新闻, 要想赢得群众, 就要在报道的方式上进行创新, 做到有质有量, 有情有义。要舍弃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指手画脚、官腔官调的做派, 要改变过去单调刻板、冷冰冰的宣传模式, 要转变过去陈词滥调八股的文风。首先, 善于在传统的会议报道中发现民生新闻, 寻找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 通过提高可读性来增强群众对民生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同时要善于通过发现群众身边的小事, 来发掘出民生的大主题, 把民生新闻做深、做“厚”、做出高度。其次, 要善于运用各种表现形式, 各种编辑手段, 求新求活求变, 增强民生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同时要让民生新闻资源最大化, 最大限度地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再者, 民生新闻也要“软”点, 文风要清新, 内容要活泼, 用群众乐于接受的语言, 真诚地讲好民生故事, 不哗众取宠, 要体现出对民众的情感和命运的关切, 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此外, 还可通过党报的法人微博、微信等, 传递党和政府的民生声音, 扩大传播途径。这样, 形式多样、有温度、有人情味的民生新闻, 老百姓自然就爱看、想看。

(四) 党报在民生新闻报道中要鼓励记者践行“走转改”, 让老百姓感到信赖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 有一支能吃苦、守纪律、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采编队伍, 他们视野开阔, 采编经验丰富。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必须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战斗力, 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为党报民生新闻报道注入活力和动力, 才能真正采编出贴近百姓的民生新闻, 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要带着问题“走转改”。脚板底下出新闻, 只有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了解社情民意, 采编出的民生新闻才会更鲜活, 也更真实可信, 更容易引起群众的共鸣。要带着感情“走转改”。心里要装着群众, 要站在群众立场上聆听群众的心声, 要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同吃同住同劳动, 与群众近了, 感情融洽了, 才能发现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这样, 民生新闻的报道才有筋骨、才有血有肉, 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安徽日报》在近几年的“走转改”中, 通过开设“记者走江淮”、“现场直击”、“一线聚焦”、“蹲点调研”等栏目, 从140多个联系点发回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民生新闻报道, 做到了为百姓的利益“鼓”与“呼”, 充分发挥了党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赢得了群众对党报的信赖。因此, 要建立和完善“走转改”的长效机制, 形成常态化、制度化, 真“走”、真“转”、真“改”, 使党报的民生新闻报道常“走”常新, 形成强势, “架”好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参考文献

[1]吴抑西.党报民生新闻的创新课题[J].新闻实践, 2010 (02) :65-66.

新闻报道优势 篇8

电视新闻从选题到播出, 就像一条流水线一样生产, 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的制作过程如下:

电视 (前期) 选题→采访构思→拍摄

新闻 (后期) 播出←合成←文字稿←画面编辑

制作过程一般都会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 虽然说应该在后期才会有文字稿的具体写作, 但是, 在采访构思和前期制作的选题, 也会有文字写作的。因而, 在电视制作的整个过程之中文字稿的写作要求是起到贯穿作用的。

电视新闻报道词写作的总要求, 有以下3个方面:

1) 声画对应

电视新闻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 是“声画合一”的, 因此, 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必须按照画面本体的需要进行解说, 做到声音和画面相互协调。这种特殊的情况, 要求电视新闻的报道词要有特殊的写作格式:

电视新闻是叙述性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在声画关系的处理上, 就必须声画对应。

2) 内容上的要求——5个W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要报道好事实, 就要注意“用事实说话”。怎样“用事实说话”?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交代清楚“5个W”, 即:Who (何人) , Where (何地) , When (何时) , What (何事) , Why (何故) 。或者将“Why”分解为“Why (何因) ”和“How (何果) ”, 成为“5个W1H”。这些其实是一般记叙文的要素。新闻作为文章的体裁, 实际上是记叙类文体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因此, 传统的新闻学, 一直将“5个W”视为新闻的要素。

但是, 新闻毕竟不是一般的记叙文, 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从电视新闻的角度来看, 在交代清楚“5个W”时, 还必须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 事实的真实性

真实性有两种:一种是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文学作品要求作者忠于生活, 概括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事, 不限于真人真事, 允许虚构。这是艺术的真实, 只讲本质的真实, 不求事实的真实。另一种是新闻, 包括电视新闻的真实。

(2) 时间的新近性

新闻姓“新”, 新闻“新”字当头。只有新的东西, 才能引起受众注意。引起社会关注。因此, 新闻要以“新”夺人, 以“新”取胜。而“新”与“快”是连在一起的, 只有快了, 才能新鲜。新闻贵新, 就要在“快”字上下功夫。

(3) 内容的价值性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新闻价值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并决定新闻原型 (客观事实) 是否能成为新闻。但是, 它得靠新闻记者去认识, 并表现在他的报道之中, 通过传播, 在社会上引起反响, 价值才能实现。

(4) 兴趣的广泛性

趣味性是指新闻报道以情趣和兴味吸引受众的素质。通常包括两方面:饶有趣味的新闻事实本身相引人入胜的表述方式。电视新闻要拥有广泛的趣味性, 就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5) 形象的直观性

电视新闻是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双通道传播, 这是电视新闻的独家优势。一幅幅实实在在的活动画面, 配以生动流畅的报道词, 以及现场同期声讲话和音响, 使新闻现场的情景一览无遗, 同时也使观众一目了然。

3) 表达上的要求——4个C标准

“4个C”标准是西方电视界提出来的。1991年, 美国三所名牌院校印第安纳大学、南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用“4个C”标准, 对美国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的三位名主持人的写作进行评估, 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这“4个C”标准, 可说是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Clear (清楚) ;Concise (简洁) ;Correct (准确) ;Conversational (口语) 。

2 电视新闻写作特点

1) 快速及时, 先声夺人。广播电视在时效性上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 甚至可以实现现场直播,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高度重视时效性;

2) 线性传播。广播电视按时间顺序播发节目内容, 在写作中要注意不断出现小高潮点, 吸引受众;同时要注意稿件结构的完整和信息的完整;

3) 受众广泛。广播电视直接诉诸于受众的听觉和视觉器官, 较少受文化程度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 受众范围广泛。为适应这一特点, 广播电视写作中应注意通俗易懂, 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

4) 具体形象, 感染力强。广播电视可以运用声音或图像再现人物和事物现场, 给受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应注意运用好这一特点, 激发受众的收听、收视兴趣;

5) 转瞬即逝, 不留痕迹。广播电视的信息符号是声音和活动图像, 稍纵即逝,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扬长避短, 便于受众掌握。

3 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

3.1 文字语言在典型性新闻报道中最能凸显优势

前段时间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一经电视新闻报道,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相当大的震动和感慨。如果这个新闻事件单纯用报纸的传播特点来报道, 其震撼力度不会有这样的强烈。电视新闻所表现的内容虽然与报纸新闻一样, 都是对特定时空中现实存在的再现, 但前者给受众看到的是活动逼真的画面, 因而它带给受众的是一种真实的现状, 或者说是一种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生活的真实。

3.2 文字语言能有效克服新闻画面叙事的多义性

如果没有文字语言来解说, 观众在观看新闻画面时会对画面产生多种感受和感观, 这是由于画面叙事的多义性特征。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例。我们可以了解到, 画面的游移、模糊, 即多义性是怎样通过文字和语言的介入而变得清晰和准确的——第一组镜头:画面:熙熙攘攘的街道人流量很大, 撞到张老师的汽车一瞬间将张老师碾压…… (记者画外音) :现在我们看到的画面就是张丽莉老师出事当晚, 校门口的监控录像我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部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借教室上课的第十九中学生结束晚课后......很显然, 画面是活动的, 现场感很强。学生们正放学回家。如果没有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和记者的语言解说, 观众是不会知道那一瞬间张丽莉老师已经被碾压在车轮下。

3.3 电视中的声音与新闻写作的关系相当密切

在整个电视符号体系中声音系统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同期声和现场音响的作用是显然的。从而也可以体现出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大量的事实证明, 如果没有电视新闻写作的话, 播音员就会面临无源之水的口播语言, 并且, 再优美感人的同期声, 现场音乐, 都会感觉到苍白物理, 更不用说棚外配音了, 一样会显得单薄。

3.4 播音语言是凭借文字稿的基础而施展其魅力的

众所周知, 新闻的五大要素光靠声音系统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个重任的。必须通过播音功能才可以完成。所有新闻内容都是通过播音功能进行诠释的, 在专题报道中很重要, 在电视播出大量的短讯中更重要。总之, 播音功能和画面语言在电视新闻中是同样分量的重要, 同样的最具有活力的。

4 结论

目前,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 文字备受电视传媒和接受者的喜欢, 已经成为——“流动的风景”, 在声音系统、图像系统和文字系统的相互配合下, 使的电视新闻的优点发挥的特别的好, 同时呢, 也为今天的电新闻写作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张育仁, 张夷弛.从电视新闻报道看当今电视新闻写作的传播优势[J].新闻界, 2009.

新闻报道优势 篇9

1 融媒体的特点与优势

融媒体主要是将互联网这个载体加以充分的应用,将报纸、电视、广播等不同的媒体在宣传、内容、人力等方面进行整合。这些媒体既存在一些共同点,又具有互补性,通过这种整合形式能够有效地实现一种利益共融、宣传互融、内容兼容、资源通融的新型媒体。总的来说,融媒体并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实体媒体存在,而是一种媒体运作模式,在这种媒体运作模式当中,能够将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优势进行相互的整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各种媒体价值、手段及功能的全面提升,这是一种具体的方法与行为。融媒体首先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运作理念提出,在该理念中将新媒体与传统的媒体的优势都尽可能地发挥,这使得单一媒体的竞争力转化成为了多媒体的共同竞争力。户外视频、手机、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形态的有效融合,使得相关的新闻事件能够通过光电、声音、图片、文字等多种手段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传播,这能够有效的拓展传统的仅仅依靠传统传播渠道进行传播的方式,这也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一些先进技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微博、微信等一些新兴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融媒体的概念可以知道,融媒体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共享性,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各种不同媒体之间的新闻业务的共享,对所有的媒介实施有效的整合与统一规划,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新闻采编流程,其采编流程主要表现为:先集中所有的力量实施大量新闻素材的采集,再针对各自受众群体的特点,对新闻内容进行分类,再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加工,依据受众的不同将其加工成文字、音像等形式,并且由于各个媒体的受众不同,其最终的新闻产品的文本风格也具有一定的差别,不同媒体平台所传播给受众的新闻产品具有各自的特点,对于同一种新闻信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包装,以便于将其加工成为各种不同的媒体产品,这对于不同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融媒体的概念及其自身特点,可以发现融媒体存在下列优势:(1)受众具有很高的参与性,在传统媒体形式中,受众对于新闻报道只能是被动的接受,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在互联网等新媒体所提供的新闻信息中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受众不仅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网络终端观看新闻直播,还可以实时地与媒体人或其他受众进行互动,针对其所获取的新闻信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得广大受众从被动的新闻接受者转换成为新闻信息的主动传播者;(2)融媒体收视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在融媒体发展模式中,受众的收视时间更加的自由,对于新闻栏目的选择更加广泛,由于网络等一些新兴的媒体具有良好的随机性,有利于网友实时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融媒体中没有设定特定的时间段,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地在新媒体上观看新闻,受众可以依据自身的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新闻节目,并且对于收视时间也具有自主的选择权;(3)融媒体具有广泛传播的特点,相比于传统形式的媒体,新兴媒体的传播成本更低,更有利于大范围的传播,对于受众来讲,其在互联网上不仅能够收看到更多的新闻节目,并且收看费用非常低,也就是说在融媒体模式中,新闻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的限制,其传播更具有广泛性。

2 电视新闻报道借助于融媒体提升自身优势的相关措施

2.1 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网络传播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网络传播的受众数量快速增加,这对于新闻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总书记2014年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1 加强学习,

做学习型记者。不断学习应用多媒体报道手段,需要能够同时完成摄像、摄影、文字等多媒体内容的报道任务,这相对于传统的采编任务,对于新闻记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就需要电视新闻报道发展过程中,积极汲取融媒体的优势,自觉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能够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特点的记者。另外,记者在面对各种不同媒体时,要能够具有良好的文字介质转换能力,这样所写出来的稿件才能够供给各类媒体所使用。另外,相关高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站在广电媒体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上来进行分析,需要积极开展跨媒体的实践与培训,所有从业人员在融媒体编辑中心的统筹规划之下,通过文字、动画、图片、音频、视频等来进行分工,而不通过媒体形式来进行分工,以便于其能够更好地熟悉各种不同媒体的运作方式。

2.1.2 落实“三贴近”

,做有公信力和美誉度的记者。继续努力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用心寻找、挖掘鲜活素材,使宣传报道更具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格局,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求自己,弘扬“真、善、美”,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敢于冲破阻力,给老百姓说实话、办实事。

2.1.3 保持创新精神,

做有洞察力的记者。创新是电视节目保持活力的根本保证,融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节目以及记者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务必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新闻,并用新颖的角度切入,做大关注,努力强化新闻的吸引力,不断创新、不断深入。

2.2 结合融媒体的优势创新传播形式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报道要想取得良好进步与发展,积极开展传播形式的创新也是非常必要的,新时期互联网所表现出来的包容性、实时性、交互性的特点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其中的互动性的限制,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随着各种媒体形式的有效整合与相互促进,网络媒体能够为电视新闻媒体提供良好的互动支持,能够起到良好的丰富报道与拉近受众距离的作用,随着受众互动性需求的增加以及各项技术的支持,广播电视媒体开展了大量的提升受众互动性的探究,有的广播电视媒体已经引进了互联网的操作手段,有的直接与相关的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有的则是应用热线电话、活动等一些方式来实现互动,不管是采用何种提升受众互动性的措施,都主要是为了将新闻报道栏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拉近,这对于新闻报道栏目价值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融媒体时代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新闻报道栏目的信息来源,还能够有效地降低传统媒体的制作成本,对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缺陷具有良好的弥补作用,这对于提升公众之间的信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1年的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发生之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导事件发布与救援的工具就是手机微博,不管是其信息的更新速度还是传播的时效性、社会的动员力量等都要超出电视新闻,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新媒体中的实时性特点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是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随着微信、二维码等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借助于其相关优势,实现与微信等相关技术的融合,对于其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一些新闻节目通过微信、二维码等形式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3 积极融入具有鲜明特色的新闻内容

对于地方广电媒体来说,其优势内容就是新闻,被称为立台之本,在目前的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各个广播电视台在新闻操作实践当中都非常注重内容的创新,主要是为了有效提升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影响力,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不仅具有产业属性,还具有政治属性,要求其能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政治方向,其在宣传我国传统思想及党的事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这就需要在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注重内容的创新,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树立起一定的权威性,这不仅是其发挥政治属性的责任,也是其延续内容优势的必要渠道。这就需要电视新闻报道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电视新闻报道,对于一些服务于地方受众的电视新闻报道,要能够强调其地域特色,播报一些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闻信息,凸显出地域性特征,其新闻价值就会由此体现,例如:温州台的《白晓讲新闻》、宁波台的《讲大道》、齐鲁台的《拉呱》等一些方言新闻栏目,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收视率在当地都是比较高的。

3 结束语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电视新闻栏目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了解并借鉴融媒体各方面的优势,提升自身的发展优势是非常必要的。

摘要: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新闻媒体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融媒体的出现对于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融媒体促进了广播、电视及互联网行业优势的整合与提升,这也使得电视新闻行业在面临功能、价值全面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电视新闻报道能够在融媒体的背景之下,积极开展创新互动,借助于融媒体的优势积极提升自身优势,以便于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促使电视新闻栏目的影响力的有效提升,这对于电视新闻行业的良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报道,提升优势

参考文献

[1]洪晓薇.特色、互动:融媒体时代广电新闻运作新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6).

[2]张英.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传媒科技,2014,(Z1).

[3]刘朝霞.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和电视新闻的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6).

新闻报道优势 篇10

一、新闻场的选择——记者在哪儿

在连线报道的时候, 记者需要用准确和流畅的语言将现场的实际状况传达给受众, 要准确把握现场的关键点, 让听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 记者在连线报道中要选择合适的“新闻场”, 也就是要解决记者在哪儿的问题。

(一) 突发新闻去第一现场

对突发新闻而言, 抢占时间上制高点非常重要。广播记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采访, 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向受众表达自己最为真实的感受。同时, 记者在当前的时代需要熟练掌握互联网、视频、文字、图片等传播手段,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去开展自己的工作。

(二) 民生新闻要找报道点

广播记者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新闻题材, 比如说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类民生新闻, 记者只要能找到新的报道点, 选取合适的报道角度, 那么, 这些常态性的事件新闻也会成为广播新闻连线的重要内容, 吸引更多的听众来关注身边发生的事件。

(三) 会议新闻要有新鲜感

会议性的新闻往往显得比较枯燥无味, 但是, 对于很多老记者来说, 却能够从这些干巴巴的素材中, 找到一些新内容、新观点。这些内容也可以用于连线报道这种形式, 这就要求连线记者, 能够拥有敏锐的新闻敏感, 能够从会议新闻中挖出东西来, 在连线的过程中, 再穿插一些会场上发生的一些趣事或者是细节, 用口语化的方式来表达出来, 那么这种连线报道也是成功的, 也是能够吸引听众, 能够让广播新闻的层次丰富起来。

二、话题的选择——记者说什么

一般来说, 广播新闻连线报道对连线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 大约控制在3-5分钟, 在现场准确和生动地去向听众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要客观和生动地去表达媒体的观点, 成为每一个广播记者的必修课, 也就是要解决连线报道说什么的问题。

(一) 突发事件讲清楚发生了什么

广播连线报道并不是记者到了现场随便讲几句, 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现场, 记者更要谨慎大胆、快速反应, 多方位地了解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第一时间了解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背景, 使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发生了什么, 对他们有无影响。

(二) 会议新闻抓新闻点

会议新闻都包含着庞大的信息量, 这就需要记者能从各种信息中提取他认为听众最想知道的信息。记者在会议现场的一些直观感受非常重要, 所以说, 对于一些会议新闻而言, 记者不能因为已经拿到发言稿, 就胡乱摘抄, 以证明自己到过现场。事实上, 做好会议新闻的连线报道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事件新闻抓意义

连线报道作为一种新闻形式, 它是有针对性的, 所要求的新闻题材主要包括突发事件、重大新闻活动或群众关注的信息等等, 它最大的特点是把时效性和贴近性体现出来, 同时, 再现新闻现场是连线报道最重要的目标和意义, 只要这个目标实现了, 就能激发人们的收听欲望, 听众的想象也被唤起, 让听众如同身临其境。

三、语言的运用——记者怎么说

(一) 语言口语化

语言口语化并不是语言的俗语化, 而是要求记者的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简洁、流畅, 避免出现“大约”、“不太了解”等模糊类的词语, 记者要用语言把听众带进现场, 让他们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口语化就是要求记者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这样就不会存在比较严重的读稿痕迹, 显得语气十分的逼真, 有感情投进去。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惯用的口语, 例如“这个”和“那个”等等, 如果记者在报道过程中能恰当使用这些口语, 对报道效果并不会产生影响, 反而还显得十分的真实与贴切。

新闻连线报道需要保持新闻事件具有新鲜度, 如果拥有富于感染力的音响, 那么在广播新闻过程中就会得到很大的优势。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 不仅有记者的口述, 此外还有被采访对象的声音, 有时候现场还有背景音响。这些都是新闻报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构成因素, 因此不能为了突出记者的语言, 而对现场相关音响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记者的口述很好地体现出了记者播发报道过程中的情绪, 这是报道事实真相必不可少一个部分。被采访对象的声音和典型的背景音响以及现场音响反映的则是发生新闻事件时候特有的声音属性, 这样会使得新闻连线报道更加真实, 因此可以更好地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二) 语言简洁、流畅

上一篇:信息综合管理下一篇:反硝化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