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失实

2024-06-03

新闻报道失实(精选十篇)

新闻报道失实 篇1

然而, 新闻报道失实现象却由来已久, 几乎从未离开过新闻传播活动。在当前的中外新闻实践中, 各种各样的新闻失实现象仍然层出不穷, 几乎成了新闻界的一大“顽症”。

一、新闻失实的概念

新闻失实的概念:所谓新闻失实, 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必须真实, 但真实不是新闻报道的唯一原则。江泽民同志说, “新闻的真实性, 就是要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防止新闻报道中不当内容的存在, 就要坚持实事求是, 保证新闻真实。

二、新闻失实的表现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意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日益深入, 给党的宣传工作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一些报刊和媒介频频出现报道或转载失实、失误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中说有。2002年7月22日, 《华商报》刊登记者肖冬的报道《宋祖英要揭央视“老底”》称:“经央视领导和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宋祖英、腾格尔、金铁霖、阎肃等人近日被取消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专业组评委资格……本来被定为评委的歌手宋祖英, 现在也是满腹委屈, 她对央视的这一举措极为不满。”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宋祖英的演出经理及律师亲赴华商报社, 说明报道内容纯属捏造, 要求查清消息来源, 澄清事实真相。

2.有中说无。“2002年6月22日14时30分, 陕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王全井发生一起特大爆炸事故, 造成38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事故发生后, 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 故意隐瞒事故真相。后经群众举报和事故调查组全方位深入调查, 他们隐瞒事故的全过程才被查清、公布。”这11名记者, 本该与社会良心、匡扶正义联系在一起的, 却成了不光彩的受贿者。

3.随意夸大。“9月1日,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该报记者杨得志撰写的《1.6亿元财政赤字上的豪华演出》和《记者手记:万源滋味》, 称万源市耗资2000万元举办了‘万源保卫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主题文艺晚会等等, 引起了各级各地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受众的强烈反响。而9月6日该报即向参与这次演出的著名歌星宋祖英道歉。据钟宣仁同志的调查文章来看, 为‘弘扬红军精神, 加快万源发展’, 四川省万源市委、市政府经过精心筹备, 成功举办了万源保卫战胜利7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 包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座谈会、主题报告会、主题文艺晚会、招商引资洽谈会和‘重走红军路’红色旅游等活动, 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招商引资, 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 无论是项目建设, 还是向上争取, 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得到当年曾参加万源保卫战的老红军及其亲属, 达州市委、当地老百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从钟宣仁和杨得志的两篇文章的对比看出, 钟宣仁的文章可信度更高, 杨得志的报道显然在故意夸大事实, 歪曲真理, 误导受众, 属于严重失实的报道, 将会对当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失实新闻的危害及根源

近年来, 全国宣传部门、新闻界对虚假新闻进行了不懈的打击, 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 新闻界还发出了杜绝“有偿新闻”之类的倡议, 虚假新闻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但并没有实现根本的好转, 不少虚假新闻还在顶风而生, 甚至有蔓延之势。

虚假新闻首先影响了新闻的声誉, 公众对新闻产生了怀疑心理。而如何让公众相信新闻, 如何恢复新闻的公信力, 必须从打击虚假新闻开始, 别无选择。

虚假新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通常意义上说, 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传播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渠道,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如果虚假新闻不断, 公众如何看待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当然随着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 媒体更加多元化, 有些媒体已经不在党和政府掌握之中, 即使如此, 作为媒体也有责任和义务反对虚假新闻, 也不能对虚假新闻放任自流。

虚假新闻还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媒体越发展, 新闻的影响面越广, 影响力越强。与之相对应, 好新闻发挥的作用越大, 虚假新闻的危害也越严重。维护社会稳定, 新闻界责无旁贷;维护社会稳定, 虚假新闻必须禁止。

为什么虚假失实新闻越来越多, 具体原因如下:

(一) 新闻工作者

1.采访调查粗糙。有的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或因怕艰苦、或怕麻烦、或抢时间、或带着框框、先入为主的情绪等其他原因, 没有也不愿意到实地深入调查, 没有也不敢于全方面倾听来自相关方面、不同层次的声音, 没有也不想做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 单听一面之词究妄加评判和报道, 这是导致虚假失实新闻的主要原因。

2.成名愿望强烈。一些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记者, 成名愿望十分强烈。总想抓大题材、抓焦点和热点去报道, 总想一举成名。但往往焦点、热点也是实际工作中的难点, 矛盾重重, 情况复杂, 没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没有“出水才见两腿泥”的落实精神, 要写好这方面的新闻报道是很不容易的

3.经济利益驱使。由于部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差, 不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在采访活动中接受甚至索要当事人或单位的钱财, 导致丧失新闻工作者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

4.责任意识不强。有的虚假新闻是由于新闻工作者自身政治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实践说明, 新闻工作者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良好的道德修养, 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娴熟的业务能力, 都可能导致新闻报道失实。

(二) 新闻媒体

1.媒体自身要求不严格, 放松要求, 降低标准。

2.媒体自身存在着怕得罪人的思想, 怕处理不好部门关系的思想, 给自己留后路的思想。

四、治失实新闻的对策与建议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针对新闻记者的采访点查粗糙;成名愿望强烈;经济利益驱使;责任意识不强。我们应该要求新闻记者做到:

一、实事求是, 加强调查研究。二、有一颗平常心, 脚踏实地。三、清正廉洁, 一身正气。四、守规章制度, 堵塞失实漏洞。此外新闻记者还要做到增强法制观念, 防止新闻权;接受群众监督, 及时纠正失误。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根本要素。防止虚假新闻, 告别虚假新闻, 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力度, 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新闻监管工作的新路子, 对虚假新闻、对虚假新闻记者严肃查处。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新闻界、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 及时揭露虚假新闻的骗局, 及时揭穿虚假新闻记者的嘴脸, 形成虚假新闻人人喊打的合力, 营造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摘要: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失实现象由来已久, 甚至可以说从未离开过新闻传播活动。本文从新闻报道失实的表现、根源等方面入手展开研究, 提出了防治新闻失实的对策与建议:要求新闻工作人员做到坚持实事求是, 加强调查研究;有一颗平常心, 脚踏实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严守规章制度, 堵塞时事漏洞。要求新闻媒体做到加强监管力度。要求社会各界做到加强舆论监督。

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 篇2

(一)现代通讯手段的推波助澜。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更加公开、透明、现实。但随着信息井喷式的发展,虚假新闻、失实新闻也接踵而至。人们在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论断,特别是随着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平台的兴起,人们的言论也更加宽泛,传播范围也随之扩大。虽然思想上的交流是有益的,但个别人为博取眼球、集聚人气、拉拢粉丝,常会随意散播一些不负责任、不符事实的言论。交流的多元化导致以讹传讹的现象不可避免,但某些媒体网站不经验证、“移花接木”,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虚假新闻在更广阔的空间得以传播,甚至推衍出更多本不应该发生的虚假新闻。

(二)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欠缺。多年的采访经验让我感受到,新闻失实现象绝对少不了记者这个角色。虽然有些记者无意报道虚假新闻,但是在不经意间,他们违反了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原则,而并不知觉。例如,有些记者为了省事省时,直接向新闻源索要文字材料,却不会过多地考虑到新闻来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造成报道内容老套、甚至失实。再者,有些记者虽然为了获取新闻而付出了努力,但是由于自身素质水平有限,对新闻理论的学习不足,对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规范并不是十分了解,直接导致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对新闻事实的扭曲。或者,有的记者得到的信息并不客观真实,得到的结论并不算科学有效,而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不能及时发现,也会间接导致新闻失实的发生。甚至有些记者或许出于个人情感的“善意”,故意制造“噱头”,给客观新闻加入个人的想象和渲染,如汶川地震的“母爱短信”、玉树地震的“搜救犬牺牲”等,在一定程度上虽并不具有损害公信力或造成严重失实的影响,但也属于新闻失实。

(三)利益面前职业道德的沦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一些新闻媒体由于长期获得某些企业团体的资金支持,会集中刊发甚至特意“制造”一些符合这些团体利益的“事实”,在舆论引导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还有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博得一时的关注和知名度,有意捏造、夸大事实,人为地制造一些负面新闻,给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影响。更有一些记者,在采访时,为了获得新闻源相关人员提供的“好处”或感情倾向,完全出于个人目的,采取不报或虚报新闻的做法,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

新闻失实的对策

(一)法律法规硬性约束。在新闻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舆论的监督除了出于从业道德及个人的价值取舍外,更应该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起到硬性约束的作用,才能使传媒在正确大方向上前行。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硬性条例对新闻从业者的行为予以约定,并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对社会生产、安全稳定、公民利益等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法律制裁,使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介于新闻业的多元化及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新闻来源的不确定性,不断细化和完善相关管制条例也是我国法律正在面临和努力的方向。

(二)新闻业需要自我反思、自我纠正。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应当主动查找自身工作中的漏洞与问题,针对社会中的不良作风,主动开展自我纠错行动。不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应时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工作方法中的漏洞,不断完善新闻出版流程,加强自身素质修养,选拔任用专业水平高、整体素质高的人员从事采访、管理等工作。在思想观念上,将新闻的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生命来看待,让社会看到新闻人坚守新闻真实性的立场。

(三)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水平及专业修养。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加强自身新闻专业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说真话、讲真事、道实情,在针对新闻事件寻找事实依据时,要运用三角学原理逼近真相,通过认真分析、科学比对、多方确认等方法,确保收集到的事实依据是客观真实、不带有个人倾向的。同时,为了采写新闻事件,记者应当深入现场,不论行之千里,或深入穷乡僻壤、矛盾重重之地,或因为采访而遭受各种磨砺坎坷及身体上严酷的考验,都应该认识到这是写出一篇好新闻而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所以,在从事新闻采访过程中,不仅不能怕苦怕累,更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坚决杜绝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

新闻失实的原因及对策 篇3

一、新聞失实产生的原因

(一)现代通讯手段的推波助澜。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更加公开、透明、现实。但随着信息井喷式的发展,虚假新闻、失实新闻也接踵而至。人们在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论断,特别是随着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平台的兴起,人们的言论也更加宽泛,传播范围也随之扩大。虽然思想上的交流是有益的,但个别人为博取眼球、集聚人气、拉拢粉丝,常会随意散播一些不负责任、不符事实的言论。交流的多元化导致以讹传讹的现象不可避免,但某些媒体网站不经验证、“移花接木”,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虚假新闻在更广阔的空间得以传播,甚至推衍出更多本不应该发生的虚假新闻。

(二)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欠缺 。多年的采访经验让我感受到,新闻失实现象绝对少不了记者这个角色。虽然有些记者无意报道虚假新闻,但是在不经意间,他们违反了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原则,而并不知觉。例如,有些记者为了省事省时,直接向新闻源索要文字材料,却不会过多地考虑到新闻来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造成报道内容老套、甚至失实。再者,有些记者虽然为了获取新闻而付出了努力,但是由于自身素质水平有限,对新闻理论的学习不足,对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规范并不是十分了解,直接导致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对新闻事实的扭曲。或者,有的记者得到的信息并不客观真实,得到的结论并不算科学有效,而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不能及时发现,也会间接导致新闻失实的发生。甚至有些记者或许出于个人情感的“善意”,故意制造“噱头”,给客观新闻加入个人的想象和渲染,如汶川地震的“母爱短信”、玉树地震的“搜救犬牺牲”等,在一定程度上虽并不具有损害公信力或造成严重失实的影响,但也属于新闻失实。

(三)利益面前职业道德的沦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一些新闻媒体由于长期获得某些企业团体的资金支持,会集中刊发甚至特意“制造”一些符合这些团体利益的“事实”,在舆论引导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还有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博得一时的关注和知名度,有意捏造、夸大事实,人为地制造一些负面新闻,给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影响。更有一些记者,在采访时,为了获得新闻源相关人员提供的“好处”或感情倾向,完全出于个人目的,采取不报或虚报新闻的做法,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

二、新闻失实的对策

(一)法律法规硬性约束。在新闻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舆论的监督除了出于从业道德及个人的价值取舍外,更应该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起到硬性约束的作用,才能使传媒在正确大方向上前行。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硬性条例对新闻从业者的行为予以约定,并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对社会生产、安全稳定、公民利益等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法律制裁,使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介于新闻业的多元化及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新闻来源的不确定性,不断细化和完善相关管制条例也是我国法律正在面临和努力的方向。

(二)新闻业需要自我反思、自我纠正。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应当主动查找自身工作中的漏洞与问题,针对社会中的不良作风,主动开展自我纠错行动。不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应时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工作方法中的漏洞,不断完善新闻出版流程,加强自身素质修养,选拔任用专业水平高、整体素质高的人员从事采访、管理等工作。在思想观念上,将新闻的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生命来看待,让社会看到新闻人坚守新闻真实性的立场。

(三)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水平及专业修养。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加强自身新闻专业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说真话、讲真事、道实情,在针对新闻事件寻找事实依据时,要运用三角学原理逼近真相,通过认真分析、科学比对、多方确认等方法,确保收集到的事实依据是客观真实、不带有个人倾向的。同时,为了采写新闻事件,记者应当深入现场,不论行之千里,或深入穷乡僻壤、矛盾重重之地,或因为采访而遭受各种磨砺坎坷及身体上严酷的考验,都应该认识到这是写出一篇好新闻而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所以,在从事新闻采访过程中,不仅不能怕苦怕累,更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坚决杜绝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

(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社会各界携手“打假”。政府部门、新闻业相关的管理部门,应携起手来进一步健全完善新闻的监督管理机制,实时更新新闻行业的相关法规约束,出重拳、下猛药,加大对新闻失实现象的打击力度。同时,除了传统的法律约束外,更要合理利用新媒体和社会各界力量发挥监督作用,从而严防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

责任编辑:邰山虎

失实新闻报道的现象分析 篇4

一、失实新闻报道出现的原因

当今各种媒体逐步深入我们的生活中, 影响无处不在。我国的媒体一直处于不断发展阶段, 并不断改革新闻思想和形式, 导致一些媒体利用这个机会从中谋取利益。失实新闻的出现有很多原因, 如媒体把关人把关不严、新闻工作者缺乏职业操守以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导致失实新闻大肆传播。

(一) 缺乏“把关人”把关

目前, 媒体的行业自律标准不完善, 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从业者, 个别自媒体自律性不强, 职业道德缺失。媒体的不断改革, 对把关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4月21日, 台湾媒体东森新闻报道称台湾红十字会组成救助队援助雅安, 但是中国红十字会要求其先援助500万人民币才可进入灾区。这条消息引来网友的疯狂评论, 同时, 众多媒体纷纷转载, 引发义愤。后经查证, 之前的报道是东森新闻报道的曲解, 台湾红十字会目前尚未成立任何正式的救援队。

出现这种报道的原因, 首先是为了争取报道的独家性, 吸引读者眼球。如今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把关人对于传统媒体的工作比较容易控制, 但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播媒介, 如微信和微博, 其门槛比较低。同时, 传播的信息内容增多, 造成了信息泛滥, 导致信息来源渠道比较复杂, 产生了大众传播效果, 让把关人应接不暇, 使得把关人逐渐力不从心。同时, 在利益的诱惑下, 一些新媒体对信息的传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对受众负责, 没有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 也导致了很多不实消息的传播。

(二) 部分新闻工作者对物质及名利的追求

2012年9月26日至2013年6月1日, 广州《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共发了10篇揭露中联重科关于“利润虚增、利益输送、畸形营销”的相关报道。此后陈永洲被长沙警方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跨省刑事拘留。陈永洲被抓后, 他承认是为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进而达到自己的利益需求发表的不实报道。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 陈永洲事件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 我们通常称新闻记者为“无冕之王”, 因为记者身上肩负着揭露还原事件真相, 监督、引领舆论导向的职责。正因为记者拥有这种权利, 所以记者更应该坚守职业操守这一底线, 如果记者没有职业操守, 丧失职业底线的话, 那么记者失去的不仅是职业尊严, 还有整个社会以及受众对记者的信任。如今, 媒体过分强调新闻专业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新闻伦理的道德教育。陈永洲事件不仅给媒体界敲响了警钟, 更是对所有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警示。

(三) 抢时效“抢”到假新闻

在报道新闻时, 报道内容的时效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很多媒体为了“首发”, 在头条占有一席之地, 只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而忽视了事件的真实性。

2013年9月, 新华网的申奥乌龙消息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伊斯坦布尔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该消息出现后, 多家媒体抢先转发, 甚至发布在首页显著位置, 直到最终罗格宣布东京胜出, 这一消息才不攻自破。这样的事件屡禁不绝, 总的来说, 还是暴露了新闻工作者为了“抢”到新闻对于新闻事件的真相以及消息的来源缺乏责任心。其他媒体也一味地追求时效性, 忽视对事件真相的探寻。同时, 一味地迎合受众, 注重时效, “抢”新闻, 这样的报道不仅违背了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职责, 也违背了作为一个媒体人报道新闻的原则。

(四) 打假方法太“仁慈”

失实新闻的屡屡发生, 归根到底是有关部门对打假力度不够。陈永洲事件等无不体现出我国的“打假”方法太“仁慈”。对于造假者, 媒体要给予非常严厉的批评指正, 屡教不改的造假者, 媒体不仅要清除出新闻队伍, 更要加强监督机制, 要不断向新闻工作者灌输不可造假的意识。从实际出发, 制定奖罚制度, 让新闻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新闻失实所带来的危害。

二、造成的影响

(一) 严重影响媒体公信力

媒体公信力是媒介作为传播介质使公众信任的, 它是媒介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如果媒体要获得公信力, 就必须客观真实地全面报道新闻。失实新闻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众对媒体公信力的认可。

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是塑造媒体公信力的关键因素。只有保证内容的真实可靠, 信源准确, 才能在公众面前树立更好的媒体形象。

(二) 损害社会公共秩序

一个和谐的社会是需要真诚信任的,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真实的信息环境。新闻报道的内容始终影响着社会, 所以, 新闻信息一旦失实, 就会变成一种危害社会、影响社会交流与沟通的利剑, 造成社会正常秩序混乱。

(三) 损害当事人的权利

失实新闻会影响到当事人的正常生活, 即使有些失实新闻有并不一定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但仍然会给当事人造成生活上的困扰, 同时, 也会伤害当事人的感情, 对其心理上造成伤害。

新闻报道失实 篇5

11月18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因不堪忍受“姘头”称呼,已入狱服刑的沈阳市中级法院原副院长焦玫瑰起诉中国青年报社。事情源于8月3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揭开“黑道霸主”刘涌的保护伞:干爹干妈和姘头》的文章。这篇署名“徐迅雷”的文章写道,刘涌的“保护伞”最直接的是3个人:……市中级法院副院长“焦玫瑰”则是他的“姘头”。

王松苗在11月24日的《检察日报》发表评论认为,首先,徐迅雷写的是评论文章, 与新闻调查式的报道截然不同,在报道的问题上,媒介的责任是证明报道的内容是真实的,而在评论的问题上,媒介的责任是证明评论的意见是公正的:其次,基于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需要,评论媒体需要承担的责任应当仅仅两种:一是注明新闻来源;二是在明知有错误的情况下停止引用;最后,如果转载或引用的新闻失实,主要责任应当由首发媒体承担,其他转载媒体按照现有的司法解释,应承担的是次要责任,而评论的引用者应当比转载者承担更小的轻微责任。

笔者认为,上面的评论非常中肯,指出了转载其他媒体新闻和评论引用新闻中的责任区分及保护的底线,沿着这个思路,笔者也在思考,媒体转载其他媒体新闻和评论引用新闻出现失实的情况为什么应当承担的是次要或者较轻的责任呢?在笔者看来,理由有二:一是新闻媒体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报道事实上是满足公民知情权的一个重要体现。某一媒体的受众毕竟有限,要让更多的民众知晓新闻事件,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其他媒体的转载行为必不可少。但是,如果每一个转载的新闻报道都要该新闻媒体去核实,否则其就有过错,要对摘转内容的失实负责任,事实上媒体是无力做到的,其结果只能是使媒体畏葸不前、不敢转载,损害的将是公民的知情权。二是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可以对国家事务和事关公共利益的新闻事件进行自由评论。公民在对于新闻事件评论时引用新闻媒体的报道,同样是转摘行为。如果说,每个公民对新闻事件在发表评论前都要核实清楚,否则就要对摘转内容的失实负责,这是作为个体的公民根本无法做到,其结果也只能是损害公民的言论自由。

因此,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媒体报道的“推定公信力”的命题。其内涵是指对于合法成立具有报道权的新闻媒体的`公开发表的报道,法律赋予其推定公信力,其他媒体和公民转载该新闻报道除非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否则对于摘转内容没有核实的义务,对其内容的失实也不负任何责任。这里的故意或重大过失主要是指,已有事实表明该报道失实或报道中的有关利害关系人已对报道表示异议,或报道中含有侮辱人格尊严的词语及明显不符逻辑和正常人的思维等情形下,转载的媒体执意要转载或不经核实转载,其就应在扩大影响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公民的名誉得不到保护,原刊登报道的媒体和作者,应对此承担责任。

笔者提出这个命题的理由,除了上述所讲,要在公民名誉权的保护和民众知情权与言论自由的保护间达到一种平衡外,还在于合法成立的新闻媒体对其公开发表的报道,作者与原刊登的媒体都有核实的义务,其他媒体和公民当然有理由相信该报道是事实。

但是,仅仅提出媒体报道的推定公信力的命题,而没有其他的配套措施远远不够。因为,作者与原刊登的媒体,要对因转载而造成的扩大影响承担责任,又造成了新的利益不平衡。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引入转载报酬制度。转载媒体在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报道和其他作品时,要向作者支付稿酬,向原刊登的媒体支付转载费用,这是对作者及媒体劳动的尊重及对其承担风险的一种利益平衡。但是,评论作者适当引用媒体新闻是属于《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行为,不须向原作者和原刊登的媒体支付稿酬。然而,从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来看,时事新闻不受该法保护,转载时事新闻并不需要对作者支付稿酬及原刊登的媒体支付转载费用。就是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转载要支付报酬的规定,在实践中都执行得很不到位。不支付报酬成为普遍现象,支付报酬的倒成了例外。推行媒体报道的推定公信力制度,这些规定及现象必须改变。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邮编: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

对失实表述说不 篇6

“我们都强烈倾向于接受与我们原有观念相符的故事版本,忽略或者拒绝接受那些不相符的。社交媒体、博客圈和政治活动正充斥着失实表述,为负能量煽风点火,既阻碍着理性调查,也阻碍着不同意见的充分交流,甚至还会妨碍我们对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达成共识。

“当然,没有人能完全摆脱偏见。但是,作为学者,我们力求审慎,对于所调查和最看重之事能有理有据地表达意见。如果学术界丧失这一理想准则,我们就会迷失;如果高等学府失去这一准则,整个世界都将迷失。

“你已经来到了一个高度重视不同观点和深度反思的地方,这里鼓励观点的多样性和最大程度的言论自由。我相信你会立刻发现这里的最宝贵之处,那就是:师长和同学会激励你、启发你,帮助你做好最充足的准备,去成为这个世界极度需要的调查者、有远见之人,以及领导者。”

Speeches at a Glance

我真的怀念写代码,那是一件优雅的事情。你想做什么,代码都能够帮你做到,而人就不一定了。

—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的一个见面会上接受企业家和开发者的提问时说。

就像好莱坞现在终于明白中国是电影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一样,在接下来的2到5年里,中国将会成为实况表演最重要的市场。

—加拿大太阳马戏团CEO丹尼尔·拉玛尔尔日前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

预计2016年剩下的时间里,全球原油价格将维持在每桶约50美元水平。同时,2017年油价将持平,或略有上涨。

—英国石油公司的CEO Robert Dudley 9月2日在接受采访时称,连续两年大跌后,原油和天然气市场的供需面已经接近平衡。

随后的信号处理和分析显示,其最可能的来源是地球,可以有把握地说,至今还没有检测到地球人“想寻求的信号”。

—在俄天文学家称探测到来源于武仙星座内HD164595恒星系的无线电信号后,美国科学家动用艾伦射电望远镜阵列,连续两天搜寻相关信号,却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索尼一直努力确保在两方面创新,一方面是传统产品,另一方面是古怪但确实能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新的想法。

—索尼CEO平井一夫在柏林电子产品展上接受采访时表示,索尼在最近一轮艰难转型中,并没有以牺牲创新为代价,公司仍然能够创造“古怪的”产品来震惊消费者。

企业报如何避免新闻报道失实 篇7

主要表现形式。曲解事实。指传媒运用自己的可控成本对信息的传送进行有目标的操作的行为, 也是指因为知识方案和文化结构不一样而致使的关于传媒传达的信息进行了违反当事人或许传达者意志力的明确行为。炮制新闻。主要分为有源炮制和无源炮制。有源炮制是指新闻传达者以现已或许正在发生的社会作业为依托, 进行选择性的操作、烘托以达到自我宣扬目标的行为, 由于过火的烘托而带来的高密度的信息安排而带来的冲击力量, 有力的完成了传达者需求达到的传达目的。无源炮制多表现为凭空捏制, 但是这种假造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实践基础, 易于一同完成, 所以一般即便有疏漏也能在短时间以内被承受和发布。报道缺失。报道缺失是指由于空间、时间、文明跨度而构成的对作业信息进行选择性报道或许选择性关键报道的行为, 不可能真实的属于此方案, 也指由于记者和新闻作业者由于自我知识、履历和信息路径束缚而致使的不能对实际状况中关键状况不能予以相对应的均衡的报道或疏忽, 另外利益联系也会是致使缺失报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口前移, 努力预防。对新闻著作中所讲述的新闻实际本报选用分析法、核对法和调查法来进行把握。

所谓的分析法便是很有逻辑性的述说一定环境下发生的事的一种现象, 发现问题, 然后区别新闻稿件的事实在各种情形下的各异的世界。

核对法便是通过别无相同的材料或其它真实世界材料的比照来悟出和变化新闻稿件中一些可以亘古不变的事实。

调查法也是经过调查和认识新闻稿件的独有的性质以及不同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是新闻工作的最基本的需要。这已成了本报从业人员和专家们的一同认可, 但是, 没有一定真实的新闻, 因为新闻不是对原有事实的一种表现, 它是经过了记者批改加工以后的一种“商品”, 搀加了记者批改的片面见数和价值取向。新闻报道是一种对实际选择的结果, 它是主体与客体有机的同一。

过程控制, 克服新闻失实。在新闻制作过程中我们坚持过程控制, 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现象。在新闻写作的真实、具体的行为操控中, 要尽可能不放弃思考且不放弃减少模糊性的句子和词汇。在表达程度和水准的词语使用方面, 尽量不要使用“可能、差不多、基本上、大概”等成语。记者或编辑搜到资料后, 还需要对事实做最后的理性的新认识, 一是向事件当事人核实;二是向信息权威的发布者进行核实。此外, 对新闻报道与事实中关联到的具体的数, 要认真再次进行核对, 防止出现最幼稚的差错。新闻报道是编辑和记者自己的个性选择, 新闻或者多、或者少的都来自于记者和编辑的见解和价值来呈现和披露出来的, 但是人民应尽量减少这种主观因素, 还原事实的本相, 让人民自己去评判或自己去挑选对与价值大的。

本报制定严格的制度, 要求记者编辑在报导中不能增加情节, 稿件写实践中或某人某事实不能诞生于这个世界之上且细节的论述。没有的工作即为世界上也无它, 不可能为了一些私人的利益而无中生有的讲述一些其他的邪理。

的确存在于世界的真理是稿件想告诉人们的一切认识, 不能把一个人的东西进行拼凑然后进行安在另一个人的身上或者是他的灵魂上。新闻报道不能拼凑和夸张的体现不是东西的“怪物”。不能有数量就没计划了, 开展的水准和结果也不要太假了。太偏、太难了是没有人会的, 因果关系要体现在一切能写的稿件中。各种缘由的无视会造成一些不正当行为的大肆吹捧, 事实却总是那样的单一, 他们不但把世界上的东西看高了很多很多, 不要“一催多”成了“一催一”。稿件与全局其实是相配的, 单个案例不要太孤立了, 要联系起来运作, 而事实却不是不堪入眼的或者根本就没有看到过的没诞生过的东西。假象不等于结论, 不是实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 不能弄虚作假来提高名声, 用假新闻来蒙骗人民, 对个人、社会造成不利的阴影。思想作风应坚持实事求是做实事, 了解记者的职业取向, 当一个有责任心的记者或是编辑, 不无乱的捏造和歪曲事实, 讲实话的含义要理解清晰。新闻报道要从整体上阐明真相和任何的需要表白的事情, 把握好事件互相之间的各种形态的联系。不仅需要明确事件诞生的原因、意义, 还需要它给予未来的何种的启发。在连续的系列报道中向人民呈现一个很清晰的、很明了的故事或事件。

本报长期坚持教育从业人员,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把新闻按照事实进行安排撰写并且充分的把握现象和好坏利益, 不虚假的实施任何有利的报道, 客观地记录我们身旁的任何我们需要记录的东西, 适时报道给公司及社会, 拒绝虚假报道任何的新闻和知识以及文化。

参考文献

[1]唐励.浅阅读时代报纸编辑的把关人素养[J].中国出版, 2011 (14) .

[2]彭敏, 江帆, 等.浅阅读时代的深层思考[N].人民日报, 2010-08-23.

[3]杨保军.论网络新闻真实的特征[J].现代视听, 2007 (11) .

新闻失实报道的原因与对策 篇8

1 新闻失实的类型

1.1 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核心便是真实性,也是新闻内在规律的反映。因此,新闻的真实性也是一切新闻活动的主要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度要求,首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策划态度。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均要保证准确无误。在事实的阐述中,对于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环境、结果与影响也要做到客观真实表述。在新闻报道的最后进行的解释评价等内容也要有理有据、恰如其分,体现新闻自身的信息价值。

1.2 新闻失实的类型

新闻失实报道主要有三大类型:失实报道、假新闻报道与假新闻事件。

失实报道在性质上接近于新闻的本质,主要包括新闻报道中产生的偏离事实与片面报道的问题。虽然具有相关的事实依据,但却没有客观、全面地报道,因此不属于“假”新闻范畴。假新闻报道则是在事实早已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场景再现的方式刻意强化新闻的实时性。例如,摄影中较为常见的摆拍便属于此类。假新闻事件在性质上较为恶劣,通常在毫无客观事实的情况下,通过想象与臆造的方式虚构相关事实,继而进行虚假新闻报道。此类新闻事件往往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社会危害较重。

2 新闻失实的原因

2.1 新闻策划的随意性

作为新闻报道策划的灵魂,创新在新闻策划中居于首要位置。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策划需要展示新的价值与内容。因此,在新闻主题的设定中需要选取新颖的内容。随着社会新闻的爆炸式发展,新闻策划者难以高效率地查实新闻的来源与相关材料。因此,在缺少详实资料的情况下,通过主观臆断的方式进行的策划便难逃新闻失实的结果。

2.2 新闻目标的单一性

目标是新闻报道的一面大旗,也是新闻策划报道的关键。新闻的报道与传播,均是按照既定目标的指导开展的。然而,事物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特性,单一固定的目标设定方式显然难以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闻报道中为了体现出既定的宣传效果,或是迎合大众的信息需求,规避理应报道的细节内容,刻意偏离事实,片面报道新闻的情况就不鲜见了。

3 新闻失实的防治对策

由于新闻传播具有很大的影响面与强烈的舆论反响,因此,新闻报道失实问题,会造成严重后果,用“蝴蝶效应”比喻并不为过。简而言之,新闻失实问题损害了当事人的自身利益、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政府与国家的形象,使舆论的导向产生了偏差。关于新闻失实的防治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3.1 加强相关法规约束

新闻报道首先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反过来看,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细化新闻传播责任要求,对于防止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具有积极效果。当前,与我国新闻行业相关的行政法规主要有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从相关条款的具体规定来看,针对新闻失实问题的各项细节均有细化规定。而杜绝新闻失实报道的产生,还需要政府部门层面的主动介入与大力推动。

3.2 完善业内审查制度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道德的滑坡与行为的失范已经成为了日益严重的问题,新闻报道失实问题的根源即为社会道德问题。目前,新闻行业的业内审查制度具有较为具体的规定,同时借鉴西方新闻自律制度建设,我国新闻行业也可以通过成立从业人员协会、设置监督委员会的方式加强业内人员的互相监督。另外,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还需要业内人员职业素养的整体提升,提高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强化道德素质要求,并从新闻的策划程序入手,避免新闻报道目标的僵化,从根源上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4 结语

新闻的生命便是真实。当前,我国社会环境下新闻的失实造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政府监督部门与业内相关机构需要从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出发,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工作各项工作要求,加强业内人员的监督与自律,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当前新闻报道的失实局面。

摘要:新闻报道是新闻行业的工作重点,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由于报道策划的目标僵化、执行越俎代庖等现象的发生,近些年来我国新闻报道失实的问题时有发生,其中部分事件严重偏离了舆论导向的正确方向。有鉴于此,笔者研究了当前中国社会环境下新闻的失实报道的原因,并从处理与防治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新闻报道,媒体传播,解析

参考文献

[1]刘璐;新时期新闻报道失实追索[J];复旦大学;2010-04-20

[2]李行.论科技新闻报道失实的法律规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9).

新闻失实及应对措施 篇9

可是一段时间以来, 假新闻接连出现, 影响着新闻行业的形象和公信力, 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认识本质, 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则是社会良知的生命。这是由新闻所报道的对象———客观事实所决定的。假新闻比谋财害命更可怕, 它直接毁灭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破坏诚信的最后底线。

假新闻之所以有较强的市场, 无外乎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由于利益的驱使, 新闻工作者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而仅仅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的猎奇心理需要。其二是由于行业管理制度的缺陷, 新闻记者素质水平良莠不齐, 缺乏高度的职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第三是新闻工作者求真求实精神的缺失, 在采访过程中不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 认真核实细节情况, 而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主观臆测。最后是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和惩戒机制缺失, 导致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屡屡失守, 防线每每突破, 假新闻层出不穷。

1. 新闻价值在某种利益的驱使下让位。

一条“爆炸性”的报道极有可能“一炮打响”。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新闻价值观在某些“新闻工作者”思想中有了温床。

十四大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以法律形式被加以确定, 我国新闻事业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 重新定位, 即“事业性质, 企业管理”。因为竞争的直接目的就是争夺受众, 最终目的是争夺广告。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成了衡量媒介成败的标志, 广告自然也就成了媒介的生命线。 (1) 由此一些媒体就不择手段地靠杜撰“独家新闻”来争夺眼球。著名传播学者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中对选择性接触的研究归纳结论时认为, 寻求新奇的人不一定回避可能产生不和谐心理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内容充斥版面, 目的就是为了竭尽所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 新闻行业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初级阶段, 管理制度和规范的不成熟, 使部分新闻工作者素质水平良莠不齐。

假新闻的存在, 宛如新闻事业肌体上的毒瘤和腐肉, 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在公众中的形象, 削弱了新闻的公信力, 削弱了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这一基本职能的发挥。而执行新闻宣传的, 归根结底的还是工作的实施者———人。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崇高的使命, 需要具有高度职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新闻队伍在人员数量增长的同时, 如果不用严格的制度管人, 必定带来工作的疏漏。现在一些新闻媒体扩张大量用人, 结果“萝卜快了不洗泥”, 有些还是“新兵”就拉上前线去“打仗”, 随时都面临着风险。无论是临时聘用的“民工式记者”还是固定员工, 如果靠单纯业务思想干新闻或者仅以新闻谋生, 把新闻界当成名利场, 丝毫没有责任意识, 没有对新闻的敬畏之心, 那么迟早要把新闻毁得体无完肤。

另外, 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没有编制, 同“在编记者”比起来, 他们没有固定工作岗位, 没有职称, 甚至也没有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 他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他们大多数人承担大量工作任务, 生存压力大。有些人为了出重大新闻、独家报道, 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轰动性”、“可读性”, 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从而违背了最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成为虚假新闻的制造者。

3.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部分新闻工作者求真求实精神缺失。

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记者行为原则宣言》中的第一条就是“尊重真理及尊重公众获得真实的权利, 是新闻记者的首要责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之一, 这既是中国新闻事业基本性质的必然要求, 也是党领导下新闻工作长期积累的传统。真实, 是受众对新闻的基本要求, 也是新闻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

无论从自身的生存发展还是社会责任来讲, 媒体对新闻打假都责无旁贷。这需要各级宣传部门切实加强管理, 更需要有关媒体汲取教训, 改进工作, 严格审稿制度, 负起社会责任。只要坚持这样做, 假新闻是可以杜绝的。

4. 监督不严、惩戒机制缺失和执行处罚无力造成假新闻盛行。

“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向我们证明了真实是新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奥秘。假新闻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干扰了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生活, 还会严重损害媒体公信力和政府的威信及形象。我国各级新闻管理部门也做出了不懈努力, 先后出台各种规章和文件, 防范媒体传播虚假新闻。2005年9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第1次署务会议通过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 (新闻出版总署第32号令) 已于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对媒体发布虚假新闻的行政责任, 以及补救、惩罚措施, 做了较为详细、具体的规定。但是被惩处的造假者却非常少。当假新闻被揭露, 除了遭到舆论的谴责外, 对于造假始作俑者的记者, 一般处理办法是扣发稿酬、在媒体曝光、暂时封杀其“作品”。这种监督和惩戒机制的缺失, 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助长了新闻造假之风气。

防治虚假新闻除了依赖行业自律、公众监督外, 更要依靠法律的规范。只有在法律的强制约束下新闻活动才能走向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规范化道路。目前, 我国还没有《新闻法》, 对新闻界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来规范, 因此现实迫切呼吁《新闻法》的诞生。 (2) 只有法制的不断健全, 才能使假新闻失去滋生的土壤和成长的空气。■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第二版, 第329页。

新闻报道失实的危害性对策分析 篇10

一、新闻报道中数据失实的危害性

2003年5月21日, 《中国青年报》旗下的《青年参考》在头版刊出该报记者写的《女大学生卖淫现象调查》。报道直指“湖北高校女生8%—10%存在卖淫现象, 25%从事陪侍活动”, 这一新闻报道出来之后, 在湖北省乃至全国造成了相大的影响, 同时, 对在校的女大学生也直接造成了伤害。据了解, 记者在文中所报道的数据并不是调查结果, 也不是统计数字, 而且接受采访的人随口所说, 并没有经过核实。这一报道中的数据失实, 给湖北高校女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和名誉伤害。2005年, 媒体反复使用“中国知识分子预期寿命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7岁”这一结论, 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2005年12月17日,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在2005学术前沿论坛发表题为《中国知识分子真的命短吗》的演讲, 他利用全国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权威数据, 计算受过本科教育人群的生命表和平均预期寿命, 得出中国知识分子预期寿命大大高于普通人群的结论, 而非传说中的“低于平均寿命17岁”。

以上例子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新闻报道中数据失实对社会的危害性。在当今社会,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舆论工具, 当新闻出现失实时不仅对媒体本身产生影响, 不仅损害了媒体公信力, 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威信, 更严重的是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危害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利益。

新闻报道具有引导功能, 它能引导国家政策和政府决策贯彻到群众的执行活动中。本文引述的案例中, 失实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引起民众心理恐慌, 使民众对国家政策、政府决策产生一定程度的不信任, 从而危害国家、社会和民众自身的利益。

2. 降低媒体公信力。

人民群众对新闻的报道存在一定信赖, 如果新闻总出现失实现象, 群众就会质疑新闻的真实性, 进而对媒体报道产生怀疑, 从而使新闻媒体的公众形象大大降低, 信任度不高, 破坏运营环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此报道中的失实, 使电台本身遭受到巨大压力而保持沉默。

3. 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虚假新闻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 新闻报道中的失实数据在某种程度上会挑动社会神经, 一旦公众相信, 很可能会出现社会恐慌和反抗心理, 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极为不利。

二、新闻报道中数据失实的防范对策

1. 追求精确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中的数据失实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社会中的虚假新闻。为了从根源上防范数据失实, 我们应当以更科学、更准确的数据向世人公布, 同时要对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严格核实, 这样科学、严谨的新闻报道方法, 才是精确新闻报道方法。这也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传统新闻报道技巧融为一体。为了规避传统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对新闻事实描述不够准确、存在一些事实模糊的现象, 还有的存在一些夸大事实、虚构一些事实上不存在的情节, 这些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 都是很少从社会历史角度和政治角度去分析材料的弊端。精确新闻报道主张新闻记者要广泛使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运用计算机进行选择性调查、内容分析、中检测量、数量分析等) , 以保证新闻的准确和客观。精确新闻学强调采用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来获取新闻信息、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报道方式。这一报道方式要求我们新闻记者要改变以往一些新闻采访获取新闻线索和采访的渠道, 不仅仅是依靠一些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 而是主动出击, 寻找多层次信息来源, 并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在本文所引述的案例中, 如果记者采用精确新闻报道, 不仅仅依靠某位专家的意见和数据, 而是通过特定的调查方式和社会科学的分析表达看法, 这样既可以防止主观片面性, 又能避免虚假信息来源的蒙蔽, 从而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提高媒体的可信度。

2. 加强政府政务公开。

目前, 加强政府政务公开制度, 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建设透明政府的共识, 各国都在为努力建立透明政府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我国, 当前推行的政务公开也是政府加大信息公开的形式之一, 但是, 我国的政务公开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公开程度较低、内容偏重于保密;提供的相关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在取得相关信息的程序方面还缺乏保一定的保障。

例如关于失踪被拐儿童的报道中, 就每年失踪的儿童, 相关部门并没有统计, 公安部打拐主任陈士渠只是回应说:这些数字纯属谣传。目前, 儿童失踪被拐基本都发微博。拿“微博转发”去反驳专家的估算, 显然没有说服力。可见, 陈士渠手中并没有相关数据, 而这么重要的数字, 相关部门是应该进行统计和掌握的。

因此, 如何防范新闻报道失实产生的不良影响, 不仅需要新闻媒体严格纪律管理, 对新闻造假者进行严肃处理, 同时, 政府更要加强政务公开性和透明度, 建立一个开放的行政体系, 让个人、团体或组织与政府之间进行良性互动和信息实时交换, 有利于稳定人心, 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 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有重要意义。

摘要:虚假新闻已呈愈演愈烈之势, 对媒体的公信力、受众、相关当事人等都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本文主要探讨新闻报道失实的危害性, 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上一篇:高液限土路基下一篇:语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