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中的反复报道

2024-05-15

新闻传播中的反复报道(精选五篇)

新闻传播中的反复报道 篇1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 , 不仅有严格的时限要求, 而且对新鲜的新闻内容的追求也是新闻受众的希望, 但只要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在复杂的新闻实践中, 无论哪种类型的新闻媒介, 都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新闻, 新闻反复报道不仅使用在时政新闻的宣传上, 也用于大量新闻事件的报道中。美国9.11事件发生后, 无论是国内媒体还是国外媒体, 都有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画面;汶川大地震、日本核电站事故发生后, 反复甚至重复报道的次数也不断刷新单条新闻被反复报道的纪录。

新媒体的出现, 特别是网络媒体和微博被广泛使用

后, 新闻反复报道的现象就更为普遍, 转载、转播等机械重复的报道方式甚至已经成为新媒体最重要的新闻传播手段, 其使用范围不仅包括重大消息、重要新闻, 也扩展到了普通民生新闻, 甚至囊括了大量的天气、财经、娱乐等资讯内容。进一步探究新闻反复报道的内在规律、变被动使用为主动应用已成为各类媒体, 特别是深受新媒体冲击的传统媒体必须关注的课题。

一、反复报道的新闻之“新”

反复报道一般分为机械性反复报道和深化性反复报道两种形式。机械性反复报道又称为重复报道, 是指在新闻内容不做变动的情况下, 反复多次地刊发或重复播送。 (3) 在报刊等纸质媒体上, 这种报道形式通常是以同一消息在不同的报纸或杂志上以相同的内容出现, 有些是同时同步出现的, 有的则是在一个时段内同一新闻内容被大量的转载、转发。在广播电视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上, 反复报道不仅包括了不同媒体的同类报道, 还包括了同一媒体的大量重复播出。深化性反复报道则是指对同类新闻内容但不是完全相同的新闻事实或新闻形式, 以不断深化的范例或新颖的形式, 反复多次地刊发或播出。

在网络媒体大兴其道、新闻传播主体出现明显转变的情况下, 大量的新闻之所以被反复报道, 就是因为这些新闻中“新”的特质, 即新闻的时效性还没有消失。

1. 更多的人希望对新闻事实耳闻目睹

此前人们对新闻的专业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自新闻传播主体的定义, 即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受众来说, 任何没有接触过的新闻事实都是新的, 传播主体所能够传播的范围是有限的, 特别是在新闻报道的时限越来越接近事实发生的时刻, 让更多的受众无法及时了解到新闻事实的存在, 特别是广播、电视, 当然也包括更逼近事实发生时刻的网络传媒, 难以通过一次性报道满足受众对新闻事实耳闻目睹的需求, 即从受众的角度看, 大量的新闻事实的时效性并没有随着新闻的一次性播出而消失。有的新闻, 如当年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 电视首次播出画面后, 随着人们的口头传播, 更多的人产生了耳闻目睹当时画面的迫切愿望, 在相当时间内, 几乎每次重复播出都对受众产生巨大的冲击。

2. 受众需要对新闻事实有更深刻的认识

反复报道除了满足人们对新闻事实耳闻目睹的需要, 还包括满足人们对新闻事实更深刻认识的需要。新闻媒体有议题的设定的功能, 无论是有意识的传统媒体对单一时间的关注, 还是网络媒体上众多的参与者对一个新闻事实的反复报道, 不断深化的评论都对相关新闻提出了反复报道的要求。分析近几年发生在国内的网络热点新闻事件可以发现, 反复报道, 包括机械性反复报道和深化性反复报道都起到了重大的舆论支持功能, 新闻受众的每一个评论、每一次转发, 都把新闻内容当成一个新发生的事实对待, 大大强化了人们对新闻事实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等多方面更深刻的认识。

除此以外, 深化性反复报道的新意还体现在对新闻事实报道角度的更新变化中, 这个深化指的是深化被报道的新闻事实的深度, 通过个性事实对同类事实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再现事实的总和。美国纽约1010WINS全新闻电台采用的是滚轮式全新闻广播格式, 每20分钟为新闻一个单元, 大量新闻反复报道, 但每次报道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对同一事件, 要求记者一次写出6个不同的版本, 采访6个不同的人, 出6种不同的声音, 分别包括当事人的声音、旁观者的看法及专家的评论等。就一条新闻而言, 不同单元播出的内容呈现出进程化、动态化的形式, 使同类新闻内容在反复报道中的新意不断呈现, 这和目前新媒体上从各个不同新闻源传播出来的新闻、报道同一事件的网络新闻及微博新闻的表现形式异曲同工, 充分满足了受众对事实不断加深认识的需要。

二、反复报道的节奏之美

通常国内的反复报道, 绝大部分追求的是新闻的宣传效果。一方面, 部分新闻的反复报道契合了反复报道的新闻传播规律, 营造出了传播者要求的舆论氛围, 但与此同时, 由于传播主体对反复报道的认识过度倾向于对受众的单方面灌输功能, 忽视了受众在反复传播中的感受, 相当程度地给人们留下了一谈到反复报道就是机械重复、陈旧乏味的负面影响。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的研究结果认为, 每一个传播行为、每一个传播者和接受者, 都各自有一套目的和原因[4], 反复报道既然是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的主动报道, 为实现报道的目的, 报道的节奏、频次就必然是这种报道方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 其具体数值既取决于被反复报道的新闻的时效性, 也与新闻事实本身在受众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及其社会效应有关。从传播者的角度看, 这种节奏应该体现出决定于内容的这种报道形式的美学意义。

(1) 选择需要重大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机械性反复报道

机械性反复报道有许多成功的范例, 如历史上许多重要政治人物的变故、与国家民族利益直接相关的政治事件、国家战争, 几乎所有国家的各种媒体都采用机械性的反复报道, 以达到受众广泛认知、营造社会气氛的目的, 这不仅是国家政治的需要, 也是最大限度满足受众信息的需求。出于同样的目的和原因, 这类报道的节奏及终止的时刻取决于反复报道中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认知程度及对其所造成的社会气氛的考量。相对于受众的需要, 反复报道过于泛滥就会在受众中产生陈旧感和乏味感, 频次过低、节奏过缓就达不到传播的目的, 也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考察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微博、短信等新媒体上被机械性反复报道的新闻事件, 也体现着同样的传播规律, 各类被机械性反复报道的新闻事件, 都是受到传播者 (同时也是新闻受众) 重大关注的新闻内容。

(2) 选择重要事件深化报道内容, 呈现新闻事实的总和

为了呈现新闻事实的全貌而采取的深化性反复报道, 同样需要掌握报道的节奏, 这是新闻媒体用反复报道的方式设定舆论议题、引起社会广泛注意、营造舆论氛围的需要, 同时也是媒体丰富自身报道内容、提高新闻收听收视率的需要。

在美国一直稳占市场收听率第一的纽约1010WINS全新闻电台, 不仅规定了重要新闻重播的比例, 而且经过多年的对收听市场分析, 还制订了严格的反复报道样式及要求:记者为同一新闻事件采写的6个新闻版本在不同的新闻单元中相继播出, 同一新闻版本两小时内不能重复播出[5]。这不仅满足了受众了解新闻事件全貌的需要, 而且有效避免了由于事件内容的重要程度可能带来的重复、单调、乏味的收听感受。

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 在深化新闻事件报道的同时也存在同样的节奏要求。国内一些大型媒体, 目前基本形成了首次播发新闻, 随后几天重复报道新闻重要内容、配发专家议论的做法, 这既可以通过反复报道加深读者对新闻事实的印象, 又通过议论提高了新闻事实的深度, 体现的正是反复报道具有的节奏美感和报道艺术, 既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同时也增加了媒体对读者的吸引力。

此外, 综观最近几年网络媒体呈现出的各大新闻热点, 几乎都是由网友自觉或不自觉地一次又一次反复报道形成的舆论焦点, 这其中既有机械性的反复报道又有深化性的反复报道和评论, 有高潮也有低谷, 但始终牢牢吸引着舆论的注意, 不断展示着新闻之重, 也体现出了新闻之“新”。不断丰富的新闻事实和由公共舆论自由形成的节奏, 最终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压力, 促成了新闻事件的最终解决。

三、反复报道量的准则

新闻事件和所有的社会事件一样, 都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 新闻报道是新闻传播者对各种新闻事件进行的主动反映, 没有报道的量度, 任何报道内容都无法有效影响受众, 反复报道超出一定量的报道, 不仅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也会弱化新闻传播者的作用, 甚至引起受众思想的混乱, 成为新闻报道的滥觞。

传统反复报道的界限取决于宣传目的的实现, 以新闻受众为中心的新闻理论认为, 其中的界限应该是受众的信息满足, 二者的共同之处都在于新闻传播的效果, 新闻的“新”是确定反复报道量的原则。新闻中“新”的消失即反复报道的界限, 反复报道不足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要、反复报道的数量超过需求即成为陈词滥调, 这个界限的取得只能来源于新闻事件的变化过程、来源于对受众反馈的判断及对新闻受众接受心理的把握, 对新闻的传播者来说, 及时调整反复报道的节奏和数量是进行新闻反复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 反复报道是新闻传播的一件利器, 但什么样的新闻需要反复报道、反复报道采用那种具体方式、发稿量多大、用什么样的节奏, 要根据新闻事件本身的内涵、社会的态势和受众对新闻的认识程度及心理感受确定, 其最终的目的是呈现新闻事实的总和, 并以此打动受众, 使新闻传播的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宏观新闻学》, 刘建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1) 《宏观新闻学》, 刘建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2)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3版。 (2)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3版。

(3) 《传播学概论》,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 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版。 (3) 《传播学概论》,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 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版。

新闻传播中的反复报道 篇2

一、辨析

1、大众传播是一种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这种单向传播的性质赋予了它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2、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制度化传播。

二、论述

传播制度是社会结构和传播关系的一种反映,分析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对大众传播的的制约

三、分析 传播学部分

一、观点辨析

1.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系统。(15分)

2.大众传播是一种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这种单向传播的性质赋予了它强大的社会影响力。(15分)

二、论述(20分)

论述社会制度以及制度性因素对传播媒介及其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三、材料解析(25分)

(前面一句记不清,大意为网络中公众参与的作用)

以郭美美和微笑哥等事件为例,分析网络事件中的公众参与。

2012 【传播学部分】75分

一、辨析10分

人的自我并不是封闭和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自我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二、问答30分

1.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环境双重性”特征就越突出。2.阐释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社会科学理论”。

三、论述20分

给出一段与“使用与满足”有关的材料,分析受众多重社会属性与“积极参与者”的关系。

四、15分

给出一段有关微博高速发展的材料,分析微博传播模式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冲击和影响。

2011

一、辨析

1.“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前提是受众的选择和使用行为是理性的,受众有自身特定的需求。因此受自身动机的驱使,受众的媒介选择和使用行为具有必然性。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2.传播学主流范式秉持多元主义社会观,认为不存在阶级对立与阶级压迫,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与平衡就能消除社会矛盾。所以说,传播学主流范式总是主张在体制内寻找问题的对策,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范式。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论述

请论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媒介观及其现代意义。

三、材料分析。

2010年发生的多起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有人认为是存在仿效机制。因为媒体对校园暴力袭击方式的多次报道。也有法学专家指出有人希望通过这种途径发泄内心的情绪、不满,引起社会的关注。

运用传播学研究效果理论,分析大众传媒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

2010年传播学试题

一、辨析题 15分*2

1、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谣言都是人为制造的。它们信源不明,无法确认,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请对此进行辨析。

2、“观点的自由市场”是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原则。他代表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权利,要求保证不同观点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这是传媒应尽的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二、简答题 20分*2

1、简述信息主权的含义。怎样认识信息主权的影响。

2、简析麦克卢汉的“内爆”与鲍德里亚的“内爆”之间的不同。

三、论述题

25分*2

1、如何理解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培养分析”是综合的系统研究,分为不同的阶段和三个方面,对传播效果有不同层次的认识,最终得出“培养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2、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对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功能有何启发?

四、材料分析题 30分

在金融危机中,传统媒体正经历寒冬。但是以“twitter”等微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却展示出生机。传统媒体也开始向新媒体转向,比如新华社是“开心网”的第一个机构用户,新华社开始兴办手机电视的节目等。但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干扰,以及导致“信息沟”的扩大,日益成为人们所担心的内容,是必然会影响传统媒体的公共责任的发挥。(有一小部分内容没有回忆起来,大致是这样的。)

结合新媒介的传播特点,联系相关的大众传播学理论谈谈你对新媒体社会功能转型的认识,以及公众参与媒介活动的社会影响。

2009

一、辨析题(10分*3)

1、(10分)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贯穿着传播学的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在百年研究历史的各个阶段呈现明显的差异,这是传播技术的时代变迁导致的变化。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10分)受众成员的媒介接触活动是一种满足个人基础需求的活动。

3、(10分)在传播行为中,传者通过符号来传达意义,大众媒介创作和生产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实现了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强制约束和规范。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简答题(共三题,共40分)

1、(15分)请简要说明人际传播的特点,并根据已有传播学研究成果介绍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2、(15分)简要介绍霍尔的三种受众解读模式,及其对受众研究的启示。

3、(10分)为什么说寻求知识的动机是缩小知识沟的关键因素。

三、论述题(25分*2)

1、有学者认为,媒介对新闻的内容、背景、及其中心议题的构建比带有偏见的报道更有力量,结合传播理论和媒介传播实践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基于批判立场的传播学研究从传播学早期就存在,并发展成为与经验学派抗衡的批判学派。请论述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批判立场和方法。

四、分析题(30分)

2008年中国遭遇一些列重大突发事件。但是,中国依然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获得世界广泛赞誉,各项研究表明,媒介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奥组委顾问在采访中明确表明,“奥运会是退出国家形象的战略契机。”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媒介对中国政府驱动国家形象传播发出质疑。但是,这些媒体自身对中国奥运会或者2008中国突发事件的报道却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请大家分析大众媒介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并请运用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观点谈谈你对大众媒介的宣传功能的理解和认识。2008

一辨析:30分

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 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

3在传播过程中,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的反映是反馈,噪音也是一种反馈

二简答 45分

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理论,请简要回答“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2如何理解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体制

3请简要回答女权主义关于《达沃斯》的受众观点

三论述 50分

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 2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后现代性分析的现实意义 四分析 25分

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 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

2007

一、辨析题(每题16分,共48分)

1、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大众传媒的价值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 的有效效果,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主体的传播技巧。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3、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指出媒介本身就是具有意义的讯息。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论述题(每题18分,共72分)

1、请论述由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提出的“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

2、请论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新媒介的技术特点,论述该理论在现代媒介环境下面对的挑战及其不足。

3、请论述“知沟”、“信息沟”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当前国际传播的信息秩序问题论述这个理论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4、请论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的传播学意义及其带来的启示。

三、分析题(30分)

材料:湖南卫视《变形记》(略)结合传播学有关理论,谈谈你对这类纪实节目的看法,以及对媒介创造“拟态环境”的认识。

2006

一.简答题(40分):

1、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定义传播的作用?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

3、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理论价值

4、便士报的意义?

二.辨析题:

1、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

2、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大众传媒营造的是虚假的公共领域”请辨析

3、想不起来了。呵呵

三.论述题

1、论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重建及其内在矛盾

2、请结合媒介环境的变迁分析传播学受众理论的演变

四.分析题

给了超女娱乐火暴,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崔永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观点的看法。

2005

一.问答(12×4)

1.拉斯韦尔为什么被称为传播学先驱? 2.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提出背景和内容

3.为什么说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4.霍尔的3种受众解读模式及理论意义 二。辨析(8×4)

1.单向度的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能够强烈改变人们既有态度倾向 2.在现代社会,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机制是不能改变的 3.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镜头能够增加人们对现实的不安全感 4.随着媒介发展,受众市场越来越分化 三。应用(20)

给了一个大表,内容是央视1套节目改版后的节目单,让你根据传播学理论分析节目的构成,并结合构成分析谈谈对电视媒介特征的看法 四。论述(25×2)

1.结合传媒文化实际,评述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2.施拉姆的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媒介构成世界范围的知识产业,让结合我国媒介和产业化发展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回答要点如下: 1.否定观点,简述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2.运用两级传播,克拉珀的有限效果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心理,群体压力与规范等,具体阐述受众态度的改变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凭传者的一相情愿,或者仅只是传媒一方的发送信息,没有受众的参与,即使能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认知,也不能任意的改变态度。

3.列出子弹论的观点,并作出简短批驳。指出这一论点把传播过程简单化,凭空臆想一方是无所不能的大众传媒源源不断的发出消息,另一方是受众消极被动的接受信息,忽略这一过程中一切中介因素。

2004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拟态环境

2、知识沟

3、知情权

4、可信性研究

5、大众文化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谈谈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2、谈谈传播学理论中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的理论

3、为什么说电视是娱乐导向性媒介?

三、分析题(20分)

麦奎尔于60年代在英国所作的关于公众观看政党节目的动机的实验调查。他先在小样本中使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公众的目的,以这些问卷的结果作为选项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在调查并进行分析。

请问这一试验是根据什么理论进行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有何意义?

四、操作题(20分)

假设你受某组织之托对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的大众传播状况进行调查,该村人口约200户,1000人左右,目的是揭示我国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请问

1.调查的主要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 2.抽样方法,调查方法; 3.列出调查的具体内容。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谈谈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谈谈公信度对大众媒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2003

一、解释

观念的自由市场 沉默的螺旋 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受众即市场”的理论基础和缺陷

3、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以及传播观的分歧

三、辨析

12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传播学引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并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把关题目还要谈及缺陷

四、论述题

1、传播模式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直线模式、循环模式、系统模式。试从传播的发展模式角度,论述传播思想的进步和变迁。

2、传播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麦克卢汉用“延伸”来反映媒介技术与人类的关系.请论述传播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2002 一名词解释3*5' 1《阿尔及尔宣言》 2《塔罗瓦尔宣言》 3大众传播

二简答题5*13'

1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4在大众传播过程 中,受众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5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论述题20'

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

2001

一.简答(20*3)

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谈谈“使用满足论”的特点和缺陷 3.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

二.论述(40)

你认为INTERNET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3.大众传播传播的信息是以语言为主的符号,这种符号对人有强制性的规范作用,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2009)

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001)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000)

4,类语言

(1999)

4,普通语文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特性有哪些

(1999)

第四章 传播模式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直线模式,循环模式,系统模式.试从传播 的发展模式角度, 论述传播思想的进步和变迁.(2003)

第五章

1.请你简要说说明人际传播的特点,并说一下你对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影响的看法.(2009)

2.谈谈传播学理论中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的理论

(2004)

第六章

1、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谣言都是人为制造的。它们信源不明,无法确认,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请对此进行辨析。(2010)

如何理解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体制

(2008)

第七章

引子:湖南卫视"变形记"栏目等,媒介企图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试从媒介营造的信息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异的角度分析之.

(2007)

4、便士报的意义

(2006)

3,为什么说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2005)

给了一个大表,内容是央视1套节目改版后的节目单,让你根据传播学理论分析节目的构成,并结合构成分析谈谈对电视媒介特征的看法

(2005)

2,施拉姆的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媒介构成世界范围的知识产业,让结合我国媒介和产业化发展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2005)

1.拟态环境

(2004)

3.为什么说电视是娱乐导向性媒介?

(2004)还涉及第九章内容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003)

名解:大众传播

(2002)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1999)

2,媒介有哪些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

(1999)

1,根据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功能,论述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1999)

第八章

2、“观点的自由市场”是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原则。他代表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权利,要求保证不同观点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这是传媒应尽的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2010)

3、在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一书的影响下“观点的公开市场”等思想得到了一些人的青睐,有观点认为新闻传播不应该享有全面的自由,而无需受到任何强制规范。请根据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对些观点进行评析

(2006)

2,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提出背景和内容

(2005)

1.谈谈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2004)这道题目出自李卓钧老师的一篇论文

名词解释:沉默的螺旋

(2003)

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2002)

三,辨析 2 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传播学引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并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把关题目还要谈及缺陷

第九章

1.2009年,尽管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世界各国的媒体都遭遇了一场“寒冬”。以“twitter”等为代表的微博客等新媒体却在媒介市场中独领风骚。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纷纷实施战略转型,以新华社为例,6月16日,新华社电视成为国内“开心网”的第一个机构用户;9月1日新华社手机电视台正式开播。传统媒体正以积极的姿态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及商业运作模式。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扩大“信息沟”等现象也让人们担忧传统媒体的战略转型是否以牺牲大众媒介的公共责任为代价。(2010)

2.结合新媒介的大众传播特点,运用大众传播学理论谈谈你对微博客等新媒体社会功能转型的认识,以及如何认识新媒体中受众媒介参与行为的社会影响。(2010)

三、关于奥运和西方偏见报道的阐述性文字后,说明国家现在在进行国家形象的传播.请考生谈谈大众传媒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并结合批判学派的观点来讨论一下大众媒介的宣传的功能和作用(2009)

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 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

(2008)

2.是说媒体的商业经营与公共服务的(2007)

2、为什么说大众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

(2006)

辨析:华时报报道2005年许多人看作是中国媒体的娱乐年。“超级女声”等娱乐节目的火爆,引起了学者和业界人事的高度关注和反思。

今年七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主持委员会举行珍惜受众信任树立健康形象主题座谈会,会上崔永元语出惊人: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崔永元说:“将收视率作为评判标准不科学,不能以理服人。”据我所知,某些收视率数据并不准确,比如,央视十套的社教类节目格调高雅(略)

(2006)

名词解释:可信性研究

(2004)P201 2.谈谈公信度对大众媒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4)传播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麦克卢汉用“延伸”来反映媒介技术 与人类的关系.请论述传播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2003)

关于麦克卢汉

1.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002)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2002)

你认为INTERNET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

(2001)

3,把关人

(1999)P161

第十章

2.受众的媒体接触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基本需求.(2009)

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2008)

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

(2008)

1、典型的大众社会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对此观点予以辩析

(2006)

2、在传媒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受众理论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试从媒介环境变迁的角度论述受众理论的发展演进

(2006)

4,随着媒介发展,受众市场越来越分化

(2005)

3.知情权

(2004)

麦奎尔于60年代在英国所作的关于公众观看政党节目的动机的实验调查。他先在小样本中使用开放式 问卷调查公众的目的,以这些问卷的结果作为选项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在调查并进行分析。[本段非原话] 请问这一试验是根据什么理论进行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有何意义?

(2004)P182

意思即是:“适用于满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理论基础和缺陷

(2003)

4.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那些权利?(2002)习题集上说是2001年的

2,谈谈“使用满足论”的特点和缺陷

(2001)

第十一章

1.传播效果研究在百余年间经历过几次完全不同的观点,有人说这是传播技术时代变迁的结果,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2009)

2.有人说媒体对新闻选材的构建,背景的构建,中心议题的构建等比提供有偏见的报道在传播效果上要有效一些,请你结合传播理论和传播实践谈谈你的看法.(2009)

2,在现代社会,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机制是不能改变的(2005)

1,单向度的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能够强烈改变人们既有态度倾向

(2005)

2,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00)第十二章

1、如何理解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培养分析”是综合的系统研究,分为不同的研究阶段和三个方面,请论述它如何从不同层面发现大众媒介传播效果,从而形成“培养理论”?(2010)涉及第十一章的内容

3.为什么说追求知识的动机是缩小知识沟的关键因素?(2009)

简答:4.知沟理论。

(2007)

1.议程设置理论在告诉人们"怎么想"方面难以奏效,而在"想什么"方面却惊人成功

(2007)

1、“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是如何定义大众媒介作用的?

(2006)

2.知识沟

(2004)

名词解释:沉默的螺旋

(2003)

三,辨析 2 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传播学引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并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把关题目还要谈及缺陷,“培养”理论还要阐述造成人们。。的原因

2,结合实际谈“议题设置”理论

(1999)

第十三章

1、简述信息主权的含义。怎样认识信息主权的影响。(2010)

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2008)

1.谈谈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004)与第九章“公信力”那一题同属一道大题

1.阿尔及尔宣言

(2002)

2.塔罗瓦尔宣言

(2002)

谈谈你对“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2002)

第十四章

3,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

(2001)也有可能是单向度那本书上的

第十五章

四、操作题(20分)

新闻传播中的反复报道 篇3

一、概念的解析

《新闻学简明词典》中这样介绍深度报道的概念:“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一些新闻学者也对深度报道概念作出归纳:“一、它是一种长篇的报道, 主要用于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反映。二、它不是一般的报道现象, 而是深入到内部和各个侧面……, 并能预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矛盾。”上述概念描述了“深度报道”的目的性, 或者从篇幅、题材等方面进行规范。类似的对“深度报道”的界定不胜枚举, 但其基本上反映出一个趋势, 就是把深度报道认知为一种形式, 从手段和方法上对其概念进行界定。这可能是有所缺失的。

第一, “深度报道”在程序和结果两个层面产生其意义。人们从两个方面使用“报道”这个词。一方面指新闻实践中的行为或者活动, 如“出色地完成一次新闻报道”;另一方面指已经完成的新闻作品, 如“这篇报道非常的出色”。而在“深度报道”的相关概念中, 第一个方面往往被强调, 而第二个方面则被忽略了。这一点从对深度报道的划分中可以看出。深度报道通常被划分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 这些划分结果一方面从形式逻辑上来看是不周延的, 在外延上存在交叉重复。

第二, “深度”体现为一种价值判断。“深度是主观对客观进行反映的深入程度, 它实质上是一个认知程度的问题。”上述判断虽然有些同义反复, 但从接受与认识的层面提出了“深度”概念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如果继续用“深浅”的概念来衡量认知程度, 那么对概念的解析就陷入了无穷尽的同义反复。因此认知程度的差异, 应从“量”和“质”两个更科学的范畴进行考察。

首先, 从量的角度看, 受众在对新闻报道的认知过程中能获取信息量的不同导致了认知程度的差异。新闻报道中的信息量一方面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展开, 另一方面和媒介的形式有较高的相关性。新闻事件在时空上的扩展使认知对象不再是孤立的新闻事件, 信息转化为一种联系。后现代主义认识论认为, 认知的对象不再是孤立的个体, 而是一种“关系的结构体”。从这个角度来看, 新闻报道中信息的核心, 不再是新闻事件本身或者由其展开的其他事件, 而是在经过扩展的时空之中一系列事件的关系。例如, 《新闻学简明词典》中对“深度报道”的描述:“它的主要特点是要在‘Why’和‘How’中进一步深化。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 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这正是从时间的维度上阐释联系。前面提到的对“深度报道”的划分正是从时间的因果系列上展开的。调查性报道针对过去, 是原因;预测性报道指向未来, 是一种可能的结果;解释性报道分析当下, 阐释因果联系。所以说划分的三个子项之间是相互交叉的, 调查与预测在解释中得到统一。然而, 即便仅仅从对象的角度来看, 狭义的因果关系也不能涵盖所有的联系。深度新闻报道要求向公众展示“为什么”, “为什么”有时针对客观事实, 有时也指向主观目的, 并且扩展到促成主观目的的客观事实。新闻报道中的“为什么”与“司法审判”中的“为什么”有较大差异, 前者更注重客观因素, 后者更注重主观因素。

其次, 从质的角度看, 受众在对新闻报道认知过程中获得信息的性质使认知程度产生差异。“深度报道实质上是对新闻信息的拓展和延伸, 其拓展和延伸集中体现在对新闻事物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上。”上述论断的核心意义集中体现在“判断”一词上。如果仍然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出发, 那么“判断”体现为一种从事实到思维的延伸。“因果关系”从其本质上来说属于思维的范畴, 有些思想家还认为它是先验的。这里不讨论这个概念的形而上学意义, 从直观经验中人们也能感觉到“因果关系”在事实领域和思维领域的不同作用。例如, 在数学演算中人们经常使用“因为、所以”, 在逻辑推理中人们也经常使用“因为、所以”。这里的“因为、所以”就是思维领域中的。在新闻报道中, 关系从事实的联系转化为一种思维的联系, 其质也就发生了变化。新闻报道的意义从事实层面进入了思维层面, 于是“深度”就得到了体现。

有些观点认为, 新闻报道中不应含有评论和判断, 只能是事实的展现。这种观点其实过分夸大了“报道”和“评论”的区别, 二者只是形式上的区别, 或者使用语言上的区别。至少从深度报道的角度来看, 二者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都要展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让受众获得一种价值判断。20世纪50年代, 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代, 客观报道是当时新闻报道的主导思想, 媒体将麦卡锡的演讲做单纯的记录报道, 在客观上起到了支持“麦卡锡主义”的效果, 于是人们开始呼吁解释性报道。当时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爱德华·默罗在其新闻节目中表达了对“麦卡锡主义”的强烈谴责受到舆论的赞赏, 同时也使电视新闻报道产生了新的意义。深度报道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目的, 这种目的性和新闻评论是一致的。

二、电视深度报道的特征

电视新闻报道在经验上似乎呈现出与深度报道相反的趋势。我国的电视新闻曾经甚至正在面临着“娱乐化”的境况。这一方面说明电视媒体的技术特性没有和深度报道真正地融合, 对于电视深度报道的理论研究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 视听语言在深度报道中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实践可能也不够充分。

1. 电视媒体的技术特征呈现反“深度”的倾向。

尼尔波·兹曼曾用“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来形容美国电视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 电视中所有的内容都通过娱乐的形式展现出来。我国的电视传播中也明显显现出这种倾向。例如, 新闻节目注重事件的冲突, 强调其戏剧特征。科教类的节目被各种视觉技术包装成一部部粗糙低劣的悬疑电影;法制节目则着重表现刑侦技术的复杂与高超, 甚至在有些时候对潜在罪犯起到了教学的作用。这些现象都在说明电视强烈的娱乐倾向。当然并不是说电视不能表现“深度”, 很多电视节目也在“深度”的层面作出努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节目往往不能获得更多观众的青睐。

首先, 视觉图像不善于表达“深度”。人通常用“看”和“读”两个不同的动词来表达一般性获取视觉信息的行为。例如, “读书”、“读报”、“看报”、“看电视”等。两者的区别在于“读”的对象是抽象文字, 而“看”的对象是具体形象。而形象和文字在传播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对于新闻报道而言, 图像形象大量丰富了新闻报道中的信息。与此同时信息的意义也就变得模糊了。图像能较好地体现人的欲望、情绪等意识形式;而面对表达抽象信息和思维过程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困难。用图像的手段直接地表现抽象“联系”, 显然是有困难的。

其次, 信息的过度丰富影响了“深度”。电视新闻报道中, 信息的传播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个是繁复, 一个是瞬时。这两者都影响了“深度”的体现。多数的电视新闻报道中, 平均每三五秒钟就会切换一次换面, 各种信息甚至是跟主题无关的信息都被受众看到。这在认知的过程中加重了主体的负担, 观众总是有新的信息可以看到, 一直在“有什么、是什么”的层面接受信息。同时还要在复杂的信息中进行筛选, 哪些是和主题事件相关性较高的。这样的过程阻碍了作为一种“联系”的“深度”被观众认知。与此同时, 电视图像的瞬时性使观众对信息的认知不可重复, 在这样一种“繁复”和“瞬间”的特征里, “深度”几乎被完全遮蔽了。

2. 电视新闻报道中, “深度”的体现关键在于“内在语”的表达。

“内在语”指不是直接表露的潜在的信息。关于新闻报道有个很常见而且通俗的表达, 叫做“用事实说话”, 这个观点甚至被当作一种关于新闻报道的常识。但人们关注这句话的重点往往落在了“事实”上, 认为其含义是新闻报道不应带有评论性的观点。而这句“常识”, 还有另外的意思, 就是“说话”。既然是用事实说话, 那么“事实”就不是“要说的话”。因此, 深度报道就是用事实的形式体现表态的目的。电视媒体对于这种潜在态度的表达恰恰具有自身的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电视的试听手段。

首先, 口语较之文字具有更强的表态功能。“态度”一方面指在价值、道德、审美判断上的肯定与否定, 另一方面指这种“肯定或否定”的程度。在文字表达中, 往往通过“是”或者“不是”明确地表达肯定与否定;通过情态或程度副词来表达程度, 例如“坚决”、“一定”、“非常”等, 有时还需要文学修辞的参与。这些方法直接地表明了主观想法, 即使是基于理性和正义, 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报道”的形式所排斥。相比之下口语就具有更多隐藏态度的优势, 把明确的态度转化为一种内在语。

一方面, 口语可以通过语音重音的区别引导受众接受信息。新闻报道中体现深度的“联系”最终要依靠受众的认知完成其实践意义。受众思维中判断的形成基于对报道中信息的认知, 也就是说哪些信息被观众重点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判断的形成。通过这种方式一种态度信息就潜移默化地传达出来。另一方面, 口语可以通过语气来表达态度强烈的程度, 当然这种方法能使态度更轻易地被受众认知, 在新闻报道中, 使用带有强烈情感倾向的语气是不合适的, 例如“愤怒”、“歌颂”、“仇恨”等。但是一些在情感上中立的语气往往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例如“紧张”、“冷漠”甚至是“调侃”。

其次, 图像能潜在的选择信息。上文提到, 图像存在反“深度”的倾向, 这种判断基于一种当下电视新闻的现实经验。从可能性上来看, 图像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电视新闻报道深度的体现。图像可以通过景别、角度等多种构图手段对信息进行选择, 这种选择一方面可以排除冗余信息, 另一方面可以着重传达能影响受众判断的信息。而且较之文字而言, 这种信息的选择是潜在的。图像选择对于电视新闻报道而言, 不是“拍什么、不拍什么”的问题, 而是“如何拍”的问题。图像的多义性, 在态度的表达中成了一种优势。另外, 对于同样的信息, 图像具有潜在的表情作用。

这样的一种带有倾向性选择是否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原则呢?对新闻报道而言, “客观”是对手段的要求, “真实”是对结果的要求, 希望客观的手段保证真实的结果。深究起来, 没有什么手段能保证真实的结果, 甚至有人认为没有什么结果是真实的。这两个形而上学的概念几乎已经抽象到了不能再理性解释的程度, 似乎只能用直觉去把握。对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而言, 只要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 能够真正的“用事实说话”, 也就足够了。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电视新闻中的“深度”应该从程序和结果两个方面衡量, 以及与报纸相比, 电视媒体在“深度”报道中存在哪些问题和技术优势。同时认为, “深度”的体现在于新闻事件之间的“联系”被受众认知, 这种联系有时体现为事实间的关系, 有时体现为受众思维间的联系。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深度,联系,技术特征

参考文献

[1]余家宏, 宁树潘, 徐培汀, 等.新闻学简明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2]叶春华, 连金乐.新闻采写编评[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3]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原理及应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

新闻传播中的反复报道 篇4

新闻摄影, 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 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 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 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来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1]

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及特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相关条款的释义,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具体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经济安全事件等五大类。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新闻摄影的作用和影响

引导舆论。“舆论是社会的皮肤”, 从舆论学来看, 无论谣言是不是个别人故意所为, 当其一旦形成了大众传播的态势之后, 就成了一种特殊的信息舆论。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及时充分地满足公众的需要, 消解谣言相对于引导其他信息形态的舆论。对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及时跟进是消除谣言传播最有效的手段。实践证明,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能化险为夷, 最大限度地减轻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

舆论监督。许多重大危机事件过后的反思告诉我们:“天灾”常常伴随着“人祸”。事实上, 正是因为近几年来新闻传媒, 尤其是可视传媒的发展, 加强了危机管理中的舆论监督, 不仅帮助政府化解了危机, 而且推动政府总结经验, 改进作风, 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安全预警系统、危机处理机制以及公共安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提高了控制和处理危机事件的水平。[1]

纽带作用。在全球化影像传播的背景下, 新闻摄影影像具有跨文化沟通与传播的特殊优势。媒体的影像和新闻摄影展览, 在国际交往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没有什么比影像能更快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和让中国了解世界。

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由于媒体具有自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 所以在环境监测、预警防范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可以在报道危机事件的同时多多宣传一些救护常识和生活科普知识, 提高公众自我防护和警觉意识。

疏导情绪。新闻媒体担负着社会的责任, 是一种社会良心的再现。媒体在灾难过后, 还能给社会公众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情绪的发泄出口, 通过正面引导危机事件所影响的区域之内的广大群众的情绪, 安抚社会公众, 尽快帮助公众恢复正常心理, 适当应对、理性“复位”。

新闻摄影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意义生成方式

当今的媒介化社会中, 媒体对于处理好突发公共事件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甚至会产生“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的作用。[2]而新闻照片的意义是在摄影者以独特的符号表现个性化的经验与受众的审美经验中重新生成的。由于受众对于摄影照片的理解带有独特的个性特征, 因此受众对于照片会有如下五种理解方式:[3]

常规型理解。通常使用一些常规的视觉符号, 其意义指向明确, 是包含信息量最少的新闻摄影。大多数新闻摄影作品都追求这样一种单一的接受效果。

发散型理解。以点、线的发散形态作为理解方式的类比。这类作品的画面含义较为简单, 不过一旦对其背景信息有所了解后, 影像则具有无穷的意味。

臆想型理解。受众对于任何摄影作品都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理解。通常这类照片内容超出常规, 摄影者希望影像的意义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完成。

反转型理解。通常这类摄影作品包含摄影者所具有的个性化影像语言, 这样受众在理解作者意图时由于符号的误读, 可能会产生与作者截然相反的看法。这在跨文化传播中尤为显著。

多维型理解。这类摄影作品大多与突发事件无关, 其内容要么极其普通, 要么就是超常规的, 含义模糊。

根据以上受众对照片的五种理解方式, 我们结合斯蒂文·芬克的“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式”, 可以将不同的意义理解方式与突发公共事件生命周期相结合, 从而勾勒出新闻摄影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意义生成方式, 如表1所示。

斯蒂文·芬克的“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式”如下:

第一阶段, 危机潜伏期。危机尚处于量变阶段, 不易被人察觉, 如果媒体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传递危机信息, 则可以防范危机的爆发或将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阶段, 危机爆发期。此时, 危机对社会冲击最强、危害最大, 如果媒体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变化情况、各种应对、可能趋势准确客观地呈现给社会公众, 则能够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消除其对事件认识的偏差, 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危机的应对, 缩短危机的影响时间, 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三阶段, 危机持续期。媒体能恰当地介入, 能监督各种不当或者错误的言论和行为, 制止谣言的流行和扩散, 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方向发展。张维平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的媒体角色定位》一文中指出:“突发公共事件传播最大的干扰是流言和谣言, 流言和谣言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舆论, 然而它歪曲了事实真相, 具有极大的负面效应。”

第四阶段, 危机痊愈期。充当权威信息以及科学信息发布平台的媒体不仅可以及时解除公众心中的疑虑, 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影响, 减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的后果, 还可以引导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增加今后处理此类危机事件的经验。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新闻摄影的受众特征

受众是新闻图片影像信息的接受者, 同时也是影像意图的理解与评判者。这是一种视觉感官上的接受, 这种视觉接受具有如下特征:[3]

凝视性。虽然摄影图片所记录的仅仅是一个瞬间, 但受众在观看新闻图片时却可以对影像进行思考。

反复性。影像所传达出的信息可以被受众反复多次接受, 从而导致影像的意义可以累积生成。

瞬间转化性。受众对影像符号进行读解后, 迅速转化为一定的具象、情感、观念, 并融合到自己的意识中。

正是由于存在受众中的以上三种视觉接受特征, 才使得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思想性、形象性和导向性的生成成为可能。但同时还要注意的是, 在这种信息的传达与生成中, 摄影者的意图与受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当摄影者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影像符号的编排以期达到意义传输的目的时, 受众所理解的“还原”的审美意义与摄影者欲传播的本来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事实上, 大多数受众并没有摄影者般的现场体验, 他们的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生活态度等与摄影者不尽相同, 要他们与摄影者达成完全一致的认同是不可能的, 何况相当一部分摄影作品的意义是摄影者本人也不能明确的, 因此从某种程度讲摄影是最少情感介入的记录型艺术审美。因此, 于受众而言只能是一种选择性接受:受众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分析判断影像, 选取其中的注意点, 完成自己对某一部分符号的解码从而实现对作品整体的理解。

面向受众的传播

从“枪弹论”到“有限效果论”, 我们看到的是传播者对受众主体地位认识的提高, 同时也表明受众的角色、偏好、认知特征等在影像选择、传播效果中的重要性。[4]随着影像生产与传播技术的发展, 传播者在尽可能制造大量多元影像的同时, 会根据受众的偏好而适当调整自己制造的内容以期尽可能多地覆盖潜在的受众, 并希望能引导受众的注意力。而受众更多的时候则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影像, 并且以此影响传播者的创造, 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接受传播者的引导。这是一个传受双方互相博弈制衡的过程。

当代影像受众, 更多的是带着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 的心态来接收信息的, 这里的受众是“自私自利的消费者的化身” (embodiment of the self-interested consumer) [5], 他们对影像的消费目的, 包括获取信息、休闲、陪伴、娱乐以及逃避等。

受众接受类型

受众接受类型可以分为以时间为维度的历时接受和共时接受。历时接受是以纵向性、垂直性和时间的延伸性为特性的轴状接受。所有的纪实图片都有历时接受。纪实图片本身是某一个时间片段的记录, 而这个“典型瞬间”可以代表几年几十年的时代面貌, 它是一定时期人们对于人类及其生活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种看法会深化或者消解, 影像的意义也随之变迁。而摄影符号也是在不断变化中, 不同时期同一符号的代表意义会有所区别。因此影像意义的接受值实际上是一个附加历史性变化值。共时接受是以横向性、水平性和空间的扩展性为特征的网状接受。纪实影像在这里为身处同一历史截面但却在不同空间的不同受众所接受, 是一种摄影者能亲自感知到反馈信息并以主体身份直接参与影像和受众在共时状态下的信息互动过程。其包括跨文化、跨国界传播, 注重影像语汇的通用性, 力求达成共识。而公众首先关注的是其反映生活的状况和社会效应。这在报道摄影中表现突出。

总结

突发公共事件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或多或少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危害。因此, 广大新闻媒体在对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 要注意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以保证报道的效果。面对同一画面,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明程度、不同政治观点、不同视觉素养、不同地域的受众均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视觉感受, 这就要求传播者提供的新闻照片既要有视觉冲击力又要有内容的表现力。然而, 血淋淋的现场、转瞬即逝的瞬间又往往很难展开对许多不宜视觉的避让, 因而, 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往往把这类题材的拍摄、选择与传播作为衡量一位新闻摄影传播者乃至一个国家的新闻摄影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龚斌.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社会责任[J].新闻前哨, 2008 (9) .

[2]杨保军.简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角色[J].理论视野, 2009:46.

[3]高亦平.纪实摄影的传播学探讨[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4]李培林:读图时代的媒体与受众[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133.

新闻报道在茶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分析 篇5

1 新闻报道与茶文化的关联性

1.1 新闻报道宣传了茶文化

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与飞速发展, 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也呈现出转型的趋势。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方式正逐步升级发展, 实现与传统传播方式的整合, 这直接催生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介的类型主要包含报纸、广播、互联网、电视、通讯社、手机等, 新闻报道和评价新闻能够引发受众的舆论传递与扩展, 构建交流环境。新闻报道体现出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强舆论宣传功能。新闻报道是一项面向广大群众的宣传工作, 它所体现出来的舆论宣传效果非常明显, 在新闻报道催化下, 它能够激发出更大的潜在能量。二是新闻报道以宣传为主, 有鲜明的社会效益。新兴媒体报道能够向民众传播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所引起的巨大舆论体现出强大的时新性。以云南普洱茶文化的新闻传播为例, 它用新闻视频的方式传播云南普洱茶文化, 这样能够向广大观众展示古老且独具地方特色的制茶、用茶方式, 让人们了解自然、古朴、虔诚的茶礼和多元化的茶俗。

1.2 茶文化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博大精深, 包含了茶叶、茶具、茶道、茶市等多种衍生文化。茶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也是文人墨客的七宝之一, 饮茶的过程浓缩了中国文人的思想情感与人生志趣。以茶文化为题材的新闻报道丰富多彩, 茶文化可以被书写、被记录、被报道、被传承, 尤其是为历史文化纪录片提供了优质的素材。其中《茶旅天下》就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反应中国茶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 类似的新闻报道还有《云南普洱茶》、《普洱风云录》等等, 这些新闻报道都从不同的文化视角诠释了茶文化。

2 新闻报道对传播茶文化的作用

2.1 电视纪录片对茶文化的历史寻根

2.1.1 历史文化纪录片成为传播茶文化的方式之一

针对茶文化的电视传播主要归属于历史文化纪录片的范畴。历史文化纪录片主要是以民族本土特色文化为立足点, 挖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内容, 将其历史文化的精髓物质、代表性的物质展现出来, 以影像为媒介, 通过展现历史、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等表达手段, 从而记录其历史价值, 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之光, 让当代人深刻了解并反思这段历史。茶从武王伐纣开始, 就有巴蜀之地向武王进贡茶叶的传说。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对于茶而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并烘焙茶叶的国家。茶事自古就是每家每户必备, 在议事、祭祀、送礼、集会、庆典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茶。新时期的纪录片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脚步, 满足当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勇于创新的题材选取上将目光转向中国传统茶文化领域, 这是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次历史寻根, 让我们当代人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最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茶文化。

2.1.2 茶题材的历史纪录片逐渐兴起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发现茶树和饮用茶至今已经有3000 多年的历史。而我国最早的茶树和饮用茶是在中国云南普洱一带。中国地域辽阔, 南北纵向, 东西横向, 各个地域的生产方式都有所差异, 有以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农耕经济、有以出海捕鱼、森林打猎等为主的渔猎经济, 有养殖牛羊为主的游牧经济, 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云南是我国西南边陲一块地理气候依然保留得相对比较完整的地方, 在古气候、古地理的环境下, 各类植物生长茂盛。野生茶树是证明茶产地的根本证据, 在云南的绝大部分县都发现了生长有野生茶树, 在勐海县就生长着一颗年龄约为1700 年的野生大茶树。可见云南省是中国茶的原生产地, 同时也是著名的产茶圣地, 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2.1.3 中国多元化茶俗、茶礼等的对外传播

以云南为例, 历史文化纪录片将云南普洱茶的茶俗、制茶、用茶、茶礼等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很出来, 加深了人们对茶文化的了解。自茶叶生产活动开始, 云南的制茶工艺和用茶技巧就早于中原地区。由于云南地区绝大部分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 少数民族人们民风淳朴自然, 流传下来许多古老的制茶工艺以及用茶方法, 为中国的茶文化增添了许多原汁原味的“古朴风味”。国内有专门研究茶文化发展史的学者表示, 传统的制茶方式主要有炒茶和制茶饼, 炒茶是指将新鲜摘下的茶叶放在专用的炒茶锅中翻炒, 一般经过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道工序, 直到茶叶出现卷条索状并散发出淡淡茶香后, 即可出锅。制茶饼是将制好的茶叶压制成饼状的制茶方法。在品茶、用茶方面, 云南普洱地区主要有食用和药用两个过程。比如云南白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在用茶上仍然保留古时候流传下来的“吃烤茶”的风俗。烤茶的方法有铁板烤、罐烤、竹筒烤等, 采用烤茶方式制作出来的茶叶清香扑鼻、甘甜浓醇、回味无穷, 是当地人最爱的制茶方式。除了制茶之外, 茶道也是一门综合艺术。饮茶品茗是一项内涵深刻的艺术, 品茶缺少不了茶具, 要想获得良好的饮茶风味和视觉效果, 享受美好的饮茶感受, 选择合适的饮茶器皿是非常重要的。从茶文化开始之初, 茶具的发展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时光, 并与当时的时代风气和民俗习惯息息相关。茶具的种类可谓琳琅满目, 从采茶用具到饮茶用具, 名目繁多。茶具的选择得当关乎茶的味道好坏, 在泡茶的过程当中, 茶叶、木炭、炭火、炙茶、煎茶、熬茶等都非常讲究。袁枚认为一壶好茶要具备三个条件, 茶好、水好、火候好。意思就是说一壶好茶, 煎茶时要以天然贮藏的矿泉水或雪水最佳, 水的纯净度和味甘是最合适。煮茶的火候, 他建议用武火, 采用通心罐。现在, 很多西方人通过看中国茶叶的文化纪录片, 进而爱上了中国的茶文化, 这与中国茶叶与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现阶段, 从新闻报道视角下重新介绍并解读茶文化是一项全新的工程, 尤其是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传统茶文化的传播方式后, 将会为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注入更多新鲜活力, 进而带来空前的影响力。

2.2 电视新闻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2.2.1 《茶旅天下》对中国茶文化的解读

电视纪录片《茶旅天下》是一部以茶文化为主要题材的纪录片, 主要讲述了中国茶叶、茶习俗、茶礼等在我国各省市地域分布的概况, 以全景式为主要拍摄方法, 属于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 全长30 集。它开创了中国茶叶纪录片的先河, 既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茶文化, 又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地方民俗风情, 填补了新闻媒体中茶与茶文化领域的空白。《茶旅天下》以茶文化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进行拍摄与记录, 跨越了浙江、贵州、福建、安徽、云南等辖区的30 多个产茶大县, 主要从民族历史、特色民俗、自然风景、茶产业、茶旅游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我国的茶业发展水平。纪录片的解说词是凸显茶文化魅力的关键, 解说词能够将久远的历史、抽象的文化、影视主体形态、画面音乐等有机结合起来, 呈现出“诗画合一”的唯美意境。

2.2.2 进一步深入介绍了茶文化内涵

电视新闻报道就如同一项面向广大群众的宣传工作, 它所体现出来的舆论宣传效果非常明显, 在新闻报道催化下, 它能够激发出更大的潜在能量。茶文化与中国本土宗教是密不可分的, 道教讲究心境的虚静, 在论茶的关系上, 讲究养生与自然的融合。道教崇尚无为而治, 远离俗世凡尘, 返璞归真, 进而实现生活中的逍遥自在。在饮茶之事上, 他们能够把自己的闲适无为、清静虚空的心态融入到茶事当中。在佛教中, 禅味来源于宋代的“茶禅一味”说。中国茶道在中唐时形成, 与禅宗形成在同时期。

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内涵体现在丰富多彩的茶礼和独具特色的茶俗之中。自然、古朴、虔诚的茶礼是人们通过敬茶的方式向对方表示礼敬的意思, 从古到今, 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有“以茶代酒”、“以茶待客”、“品茶交友”的习俗, 茶被中国人当做表示友好、待人接物的饮品。云南地区的茶礼与其他地区相差甚远, 云南人们的茶礼少了一些古板, 多了一些清新风趣, 并保留了自然古朴的韵味, 能够让人久久回味、难以忘怀。云南昆明的“九道茶”风俗闻名中外, 九道茶是指赏茶、净具、投茶、冲茶、浸茶、匀茶、斟茶、敬茶、品茶九道工序。主客之间品茶过后一般会谈谈与茶相关的话题, 谈论茶文化或风俗习惯等等。九道茶品赏过后, 茶文意趣, 别有一番情趣在胸怀。云南地区的茶习俗丰富多彩, 比如西双版纳人们一年一度的夏历正月要以公鸡血祭茶树, 请求茶神庇佑来年茶叶丰收。云南西北部的居民在婚嫁、丧葬等重要礼俗中都必须用茶, 比如生育子女要熬茶、婚宴上要敬茶, 茶在当地人们的心中是圣洁、美好之物。在云南滇藏一代, 青年男女之间常常会举办对歌茶会, 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相亲会”。

3 结束语

新闻报道新兴传播方式更新了传统信息传播理念, 在信息传播上凸显出更强的综合性、快速性、互动性以及超时空性。当前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使命对新闻媒体人而言责无旁贷。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更应该借助网络传播媒体的优势, 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这也是未来茶文化传播发展的趋势。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尤其是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 而茶作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饮品之一, 也是世界文明历史上璀璨的明珠。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 如何将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承下去是当前新传媒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是当代传媒人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本文从新闻媒体的视角, 分析了茶文化传播中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关键词:新闻报道,茶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芦敏.中国茶叶博物馆在茶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农业考古, 2013, 05:262-265.

[2]王静.当代中国茶艺馆的兴起[J].农业考古, 2012, 05:124-133.

上一篇:植物配置的常用方法下一篇: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