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课程

2024-06-17

新闻传播课程(精选九篇)

新闻传播课程 篇1

一、新闻传播双语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

根据调研, 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的开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

目前, 国内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多是以任课教师为中心, 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一门或几门开设, 整体上双语课程成规模和体系的较少。在我们的调研中, 双语课程成体系开设的学校仅占33.3%。以西部为例, 课程开设较系统而丰富的是西安外国语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其中, 西安外国语大学开设了《英语新闻报道与写作》、《新闻编译》、《英语新闻听力》、《英语新闻阅读》、《商务英语口语》等课程, 四川音乐学院开设了《英美报刊选读》、《英语新闻视听说》、《新闻翻译》、《英语节目主持人概论》、《美国文化简史》、《新闻采写》、《新闻翻译》等课程, 两个学校在双语课程的设置上都兼顾了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期。此外的大多数学校在双语课程开设的学期与课程之间缺少紧密联系, 双语教学的系统性和承接性还有待增强。许多双语课程的开设初衷都是学科建设和特色办学需要, 但课程设置的时间却并不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有的课程开设断断续续, 甚至会由于教师的外出访学等原因暂停或取消, 双语课程建设缺乏持续性积累和时间保证。

(二) 课程建设缺乏规范性

一些双语课程主要依授课教师个人的兴趣和条件而定, 具体执行也由任课教师自己把关, 学院没有针对双语课程的整体规范和具体要求。一些双语课程在必修课、选修课和学分设置上还存在不合理现象, 如一些理论性强的非基础类课程对学生水平要求高, 严格限制为必修课欠妥当, 一些需要大量实践练习的业务类课程学时分配不够, 不足以保证学生在英文环境中足够的专业知识浸润。另外, 一些新闻传播学的基础性课程, 如《传播学概论》、《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虽然在不同高校开设较为普遍, 但是缺乏较为统一成熟的双语教材, 各高校基本各自为政。在具体调研中, 明确有教材的双语课程占到48%, 主要依赖教师自编讲义的课程占到52%, 教材建设依然薄弱, 不能有力保证双语教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 课程建设缺乏针对性

国内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类型较杂, 名称各异, 总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 基础史论类课程, 如《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学》、《国际传播学》等。第二类, 业务实作类课程, 如《英文采编》、《双语播音主持》、《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关写作》、《广告策划与创意》等。第三类, 国外传媒鉴赏类课程, 如《英文报刊导读》、《国外电视概览》、《国外经典广告》、《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传播学经典著作导读》、《外国媒介集团研究》、《经典新闻作品赏析》等。第四类, 专业方向性细分课程, 如《国际新闻》《舆论学》、《美学基础》、《发行营销学》等。调查发现, 除了专业背景较强的部分高校比较注重结合人才未来走向来设置课程以外, 很多学校的双语课程都是针对性不强的普通课程。一些普通院校还照搬重点大学的课程设置, 在课程性质和类型的设计上缺乏针对性。

(四) 办学特色结合不够

目前, 开设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的高校主要分为综合性重点大学、专业特色明显的普通地方高校和在语言教学上具有优势的外语院校三类。这三者之间的双语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理应有所区别:综合性重点大学学生基础好、师资充沛, 可以更多注重双语素养的综合提升, 同时开设理论性较强和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双语专业课, 为综合型双语人才培养做储备;专业特色明显的普通地方高校则应结合自身优势专业, 把双语教学的重点放在更具针对性的业务技能教授与训练上, 以更好地保持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优势;外语院校的课程设置则应在国际关系、外事礼仪等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兴趣加强对财经、商贸、政法等专业知识的讲授, 帮助学生及早将新闻传播专业技能与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总之, 要更好地体现双语人才培养的特色, 一是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现实水平;二是要注重与业界需求的实际对接。

二、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框架建构

双语教育要稳定、富有成效地推行下去, 首先必须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各高校的现有条件与学生水平不同, 要因地制宜地开设符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但无论具体课程的开设有何差异, 都应在整体上形成以几门课程为核心且课程间相互关联支撑的课程体系。史论性质的课程, 如《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史》等可以作为学科双语基础课, 业务性质的课程, 如《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双语播音主持》等可以作为学科双语主干课, 而扩大知识面的方向性课程, 如《英文报刊导读》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等则可以作为学科双语选修课。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之间互为关照, 并与其他先行或后续的汉语和英语课程相配合。一些适用面较广的基础课和主干课可以在教学重点和学时设置上形成较为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事实上, 适宜双语教学的课程应当是在概念、表述和操作上相对具有国际规范和共识的课程, 以便于学生的专业学习直接与国际接轨。在条件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宜优先开设实用性强的双语课程, 以更好地服务专业实践。除专业课程外, 还应适度增添外语类语言课程作为辅助, 以更好地解决语言问题。

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 根据其学科特色和现有办学条件, 我们对未来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作如下构想, 即以“主体课程体系为核心, 辅助课程体系为支撑, 特色课程体系为亮点”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架构 (如表1) 。

在上述框架建构中, 主干课程是建设主体, 重点在课程的分类建设和彼此的衔接配合。辅助课程作为补充支撑, 更多的是提供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支撑, 因此除了专业课以外, 语言课的设置也宜贯穿始终。至于特色课程, 可以根据专业来设置课程要求和知识难度, 或者作为选修课程提供给基础较好并有真正兴趣的学生, 以便让特色课程的开设更具针对性。总体上, 基础课宜开设在低年级, 主干课宜开设在中低年级, 方向课则宜开设在高年级。

三、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建构的几个着力点

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建构, 必须以师资建设为根本、课程管理为核心、交流实践为依托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展开, 具体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 师资的引进和建设亟待合理规划

双语课程的体系建构不能仅靠一两门课程的开设和两三名教师的自我学习, 必须以学院为主体, 以学校为平台, 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 在师资的专业背景、未来走向、年龄层次和职称结构等方面做出综合考虑。学校一方面要根据条件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或具有双语背景的教师, 并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课程体系规划对他们进行方向上的引导和系统培训;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现有专业教师队伍的双语培养, 通过分批次、有重点地派出教师访学进修, 对亟待推行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优先建设。对普通高校而言, 积极打造现有团队是双语师资建设的重点。

(二) 课程的协调和管理需要加强配合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各部分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 需要以具体的课程建设为基础, 由点到面, 步步为营。不同双语课程的教师之间、本学院与其他学院教师甚至与业界双语记者编辑之间需要相互配合, 这包括相关课程在知识和技能学习上的设计是否原则一致、相互照应, 知识结构和内容安排是否衔接恰当, 不同学院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过程中涉及的课程管理归属问题, 还有“主干课程体系”“辅助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体系”间的协同建设, 以及不同专业的阶段性双语课程建设目标是否冲突等。这些都对课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必要通过细化分工、明晰权责、加强监督和强化沟通来实现。

(三) 框架的调整和建构需要调研反馈

双语课程体系建构还要保持和高校同行及业界的畅通交流和沟通, 从不同方面调研搜集信息、听取合理化建议。与高校同行交流可以了解不同学校双语课程的名称、类型、教材、开设专业、开课学期以及教学手段、双语比例等基本情况, 为本校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建构提供参照;与业界同行交流可以了解媒体和相关机构对双语传播人才的具体需求, 把业界急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学校的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起来;此外, 还应注重对双语教学中学生接受能力和满意度状况进行调查, 特别是学生对双语课程类型、双语授课形式和比例的偏好等。没有充分的调研与沟通反馈, 课程体系建构的科学性就没有保障。

当然, 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建构还有许多值得注意和加强的方面, 但总体上都应紧紧遵循“学科建设响应实践发展”、“课程设置配合学科建设”、“以课程养师资”、“以师资养教学”的基本思路,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顺教学改革中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关系, 从而更有力地推进双语教学实践在未来的良性发展。

摘要:新时期下, 随着中国城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化, 中国的对外传播需要更多不同层次的双语人才。本研究基于相关调研, 力图对国内新闻传播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总结梳理, 并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 探索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建构框架, 最后提出双语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值得重视的环节和方面。

大学新闻系课程传播学复习讲义 篇2

群体传播:指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群体传播的特点:

⑴任何一个群体成员都有传播者和受传播者双重角色。群体传播是多向交织的。

⑵群体传播的形式:群体成员通过语言、动作、表情以及一些物化符号等等直接传递信息或者相互感染、模仿。

⑶群体传播的内容比较集中:大部分的传播内容是围绕群体目标进行的。

⑷群体传播的结果带有不定性:群体传播过程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组织传播:

定义: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过 程。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分类:⑴组织外传播:信息输入活动,信息输出活动⑵组织内传播

理论:⑴组织是机器⑵组织是家庭(人际关系学派)

批判学派:萌芽于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兴盛,80年代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主流之一。起源于欧洲,欧洲至今仍是基地。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批判学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者群体,其内部又分为各种流派。批判学派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美国传播研究的缺点,而且能从另一个角度对复杂的社会传播现象进行全面的考察。但其观点也经常有失偏颇,他们的研究容易走向“头重脚轻”的极端。

知识沟理论: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责任理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它来源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但又超出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故有人称这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它强调自由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克尽对于社会,公众的义务和责任。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而且还要促进自由。这条观点,实际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理论:强调新闻业不受政府干预的新闻观念。它是以“天赋人权”为主导思想提出的理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新闻学中占主导地位。渊源于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英国思想家J.弥尔顿,18世纪英国法理学家J.厄斯金、美国政治家T.杰斐逊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J.S.密尔顿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主张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传播新闻和发表意见,在“观念的自由市场”中,通过“竞争”使正确的意见最终得到承认。反映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要。代表著作是美国新闻学者W.施拉姆主编的《报刊的四种理论》。

【拓展】

自由主义理论: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原理原则有:

⑴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⑵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与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⑶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⑷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两个重要原则:

⑴“观点的公开市场”;⑵“自我修正过程”

缺陷:

⑴资本特权代替了政府的特权,人民的意愿无法得到保障;

⑵追求利润的原则导致煽情新闻泛滥,黄色报纸蔓延;

⑶垄断扼杀了意见自由市场。

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理论包括以下几个原理原则:

⑴大众媒介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⑵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⑶媒介必须在现存的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⑷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报刊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是社会责任论所要阐述的核心问题。

缺陷:

⑴许多观点自相矛盾;

⑵该理论要求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条件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缺乏相应的现实基础。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议程设置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⑴议程是指在某一时间点,按照重要性等级进行传播的一系列问题,议程中某个问题 的重要程度,可以被称为问题的显著性。议程描述设置过程,描述了由媒体议程向公众议程传递的过程。媒体对公众的影响被转换成问题排序的传递过程,它分为三部分:第一,媒体确定自己的议程;第二,将议程告知公众;第三,公众在媒体的影响下行程自己的议程并使两者达到同步。

⑵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行动三个方面,议程设置理论将注意力放在了大众媒体对受众人质的影响上,它研究的是人们想什么儿不是怎么想,也就是以想什么的方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至特定问题上。

⑶议程设置理论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导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大众传播一系列报导活动,产生的长期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⑷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传 媒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活力。传媒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导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他们认为的重要不分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次序,然后以报导事迹的方式提供给受众

⑸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对于公众的环境认知具有强大的影响,这是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来在传播界占主要地位的传媒有限效果论的重要修正。

⑹议程设置理论形象说明了大众媒体、公众意见和(没看懂)过程之间的关系。在现实政治过程中,人们总希望自己的议题是要优先考虑的或最重要的议题,所以议程的设置过程是事件的推动者们为获得媒介、公众和政治精英的认同而不断进行的竞争。

4.概述“议程功能设置”假说?

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⑴“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

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

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因而应属于“有限效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于某种“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

⑴环境监测的功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息,为人们提供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

⑵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功能。

⑶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经验,价值观的教育功能。

新闻传播课程 篇3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 (除去实习和找工作约两年半) , 既提高动手能力, 又有针对性地提升内在网络传播素养?根据实际情况, 可将现有课程体系重新整合, 塑造“金字塔强化”课程体系, 以适应职业标准要求。

一、培养基础网络传播能力——第一课堂 (一层)

高职新闻专业学生应该培养的基础网络传播能力为采集素材、编辑和传输内容, 现有课程可培养四种能力。

1. 文字功底——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文字采编实训、新闻采编实习。

这项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流畅、准确地将事件和创意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不出现错别字, 语法正确, 并能够根据要求将繁杂信息进行整合和编辑。

这对于经过四门专项课程训练的新闻专业学生来说能够达到, 特别是整合、编辑信息的能力, 但在表达创意方面还欠缺, 教师需在教授时有意识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如在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课上, 讲授“新闻策划”相关内容, 让学生自由创意, 策划院报月末版主题, 交完整的版面策划书来阐述创意。

2. 信息敏感——新闻传播学、文字采编实训、新闻采编实习、网络新闻专题。

要求学生能对社会热点和新兴事物保持关注, 并有独到的意见和想法, 可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分析, 来带动信息的传播和交流。这是新闻专业学生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指标。

相关理论课只有一门新闻传播学, 且介绍的都是基础性新闻传播知识, 仅能培养学生入门的信息敏感, 其余要靠实训和实习来训练, 特别是实训, 因为实习是到真正媒体中去, 教师无法控制。这要求教师在文字采编实训和网络新闻专题中引导学生在确定新闻选题时, 不局限在校园内, 把目光投向广阔社会中, 关注时下热门话题或大家都关心的事, 而报纸与网页要做得出色, 要求学生在采写时有自己的观点, 角度独特。

3. 图文处理——PhotoShop平面制作、新闻摄影、报刊编辑、数字报刊制作、文字采编实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PhotoShop等图片处理软件, 能根据文字处理不同的图片, 使之符合传播要求。

由于学生学习完PhotoShop平面制作后要考证, 因此图片处理不成问题。而其他课程都可训练学生的图文处理能力, 练习如何让图文相符。

4. 网络互动——网络传播学、Flash动画制作、网站建

设与网页制作、网络新闻专题、数字报刊制作实训、网络编辑制作实训。

学生应会利用网络资源准确找到需要的信息, 并利用网络工具保持与周围人的联系, 必要时可以进行初步的信息宣传和推广。

网络互动, 一般学生都会, 但新闻专业的课程可以让学生用不同方式与别人互动, 如Flash、网页、数字报刊等。除了技术外,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如何根据不同受众与其互动, 并要在其他课程中体现, 不论是Flash还是网页, 都要制作成受众喜欢的样子, 这样传播效果才能最佳。

二、培养长远发展应具备的网络传播能力——第二课堂+导师制+其他 (二层)

在基础能力上进行能力升级后, 可配套的培养体系如下。

1. 新闻基本功——第二课堂:院报月末版采写训练。

在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上, 训练其新闻基本功, 包括采写编等能力。这体现出新闻专业学生特有的文字功底, 不只是文笔要好, 还需要遵守新闻的规律, 真实、客观, 并能够在“编”的能力上进一步提高, 有新闻意识地将信息进行整合。

现有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时有限, 实践不够, 可充分利用院报月末版这样的实践平台, 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积极进行新闻采访和写作, 提高动手能力。将此实践有计划地纳入课堂教学中, 可将学生在院报发表的文章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的部分依据。

2. 新闻敏感——“导师制”下的新闻报刊阅读。

从信息敏感上升到新闻敏感, 学生要站在比较专业的角度来看待新闻事情, 并具备一定的观察力, 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新闻, 并进行深度思考。

虽然只变动两个字, 但要求却提高了一大截。这不是上几节课、看几本书就能解决的, 需要长期积累。利用本系“导师制”, 从学生进大学开始, 每周持续开展报刊阅读活动。第一学期阅读报纸, 一般是本地报纸和国内知名报纸 (《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 , 逐步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第二学期阅读新闻杂志 (《中国新闻周刊》、《南都周刊》等) , 注意观察社会, 建立定期关注新闻的观念, 并熟悉新闻的采写风格, 提升写作水平。

3. 网页设计——本系网页的持续更新。

在图文处理的基础上, 还要掌握Flash、Dreamweaver等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软件, 能够自主更新网页, 发布网络新闻, 提高独立工作能力。

学生虽然经过多门课程的学习, 但仍存在综合能力运用不足的问题。以建构网页为例, 学生在完成任务时, 基本从课堂所学考虑, 如用页面滚轴来架设网页 (这种设计已过时) ;而非从实用性来考虑, 如参考其他网页的设计, 再来构建自己的网页。造成学生软件的运用远离实际, 课堂所教内容只是基础, 而实际运用还要看学生自己的揣摩与研究。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课堂所学, 少有自己钻研, 真正用时无法立刻达到应用水平。

可利用第二课堂和导师制, 由不同老师带领, 以本系网页为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更新网页新闻和网页美术风格, 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这不适合全部学生参与, 可综合考虑学生能力, 遵循自愿原则。

4. 策划与推广——新课程。

懂得运用各种途径进行信息和创意的策划与推广, 包括了解各种媒体的特性, 并依据不同内容规划不同推广方式。

这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项比较高的要求。分析教学培养计划后, 发现只有广告学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如果不增加课时, 那么可以把纯粹的广告学改为企业传播之类的课程, 主要教授如何利用不同媒介为企业或单位做宣传, 怎样使宣传策划书可行而有创意, 整合广告、公关策划、危机管理、品牌传播等内容, 32课时的理论教学再辅以一定的实战训练。学生毕业后从事此类工作的几率略大于新闻工作, 而依靠以往的课程无法有针对性地训练宣传技巧, 因此开设一门新课十分必要。

三、进一步提升——相关课题的集中训练 (三层)

如果说“一层”的第一课堂针对的是全体学生的话, “二层”的第二课堂+导师制+其他针对的就是60%的学生, 而“三层”则只针对30%的学生。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学生一般专业能力和上进心都比较强, 应配以更加严格的项目进行专项训练, 可以和教师的相关研究课题结合起来。

以我所承担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社会热点观察》为例, 该课题要做关于地铁的一份报纸和一个新闻网页。成员均选择了三年级较优秀的学生, 因为他们前两年已很好地掌握了新闻采写编基本技能和网页设计技能, 且三年级上学期空余时间较多。

报纸《地铁新生活》先进行, 借南京地铁二号线开通的契机, 带领学生自己进行版面策划, 完成了封面、地铁大调查 (两个版) 、地铁改变生活 (两个版) 、地铁新鲜事、地铁新奇事和国际地铁瞭望八个版。内容80%由学生自己采访、写作完成, 并全部由学生自己排版。学生们并没有在已有内容上停步不前, 而是积极寻找新的报道角度, 如地铁大调查版。在获悉南航学生做了关于地铁的问卷调查后, 学生立即与其联系, 并完成了两个采访, 替代了原来他自己做的小范围调查。而需要他们外出采访的, 也利用课余时间前往, 如地铁新鲜事和地铁新奇事两个版, 远的要去仙林采访, 近的也要去新街口, 学生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 周末跑了几趟。而排版阶段, 他们会自觉研究真正的报纸是如何排的, 并且为了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 不断推翻自己。如在排通版四五版的时候, 学生反复排了五六次, 因为这个版有大量图片, 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每次改动都几乎要重新排一次。在后期版面输出阶段, 又遇到课堂上没有教过的内容, 要把版面输出成PS格式, 才能上机印刷。于是他们自己摸索再加上虚心请教专业人士, 终于解决问题了, 报纸也得到了广泛好评。他们的新闻基本功在这样的课题集中训练下, 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

由于他们在报纸制作时新闻基本功大大提升, 因此在接下来的网页新闻制作中能轻松完成任务, 从早期策划做什么专题, 到后来的采写。网页的选题既不能和报纸重合, 又要结合当下热点, 于是选择了关注当时为了召开亚运会短期而实行免费乘坐地铁的广州。联系南京2014年也要召开青奥会, 南京的地铁是否也会采用免费的形式?就此学生进行了采访和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最后做出来的网页舒展整洁且内容饱满, 说明学生的网络传播能力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史蓉蓉.高职新闻专业学生需培养网络传播能力分析[J].科教导刊, 2011, 3, (3) :240-241.

[2]周秦玉, 庞万红, 吴朝香.高职新闻专业学生采编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新闻知识, 2008, 2:54-56.

新闻传播课程 篇4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

士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招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MJC)研究生。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计划招生40名(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15名),学习年限为两年。

一、接收推荐免试生

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者请按照《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的要求,申请攻读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报名考试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须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不限学科专业。除复试外还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报名考试费按照北京教育考试院的规定收取。

(三)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如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四)复试安排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参加复试的同学一般应达到北京大学复试分数线。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北大研究生院网页下载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复试形式为面试。

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执行。

(五)录取

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及格者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为准。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40%。

三、培养方式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学分制,采用模块教学方法。

四、学历与学位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北京大学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经校长批准,颁发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五、学费

学费总额为8万元。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学费,即在新生入学报到及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新闻传播课程 篇5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1]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相对于社会需求来说也是一种供给。因此,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需求来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 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类人才队伍, 使他们具有从事新闻媒体、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毕业后可在各类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网站、广告、出版社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从事新闻信息和图片的采编工作, 甚至经营管理、文化传播、教学科研等工作。

二、实验课程分类

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评价等多角度看, 教师都是与课程高度相关的主体。[2]研究某专业课程体系必然离不开该专业的发展历程, 以及该专业师资的专业结构。该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银行贷款对该校“电教中心”的支持, 项目投入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 出资培训了中心师资。在之后的30年中, 该校师资曾是地方电视台的重要技术力量, 制作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电视纪录片、新闻报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 在电教中心和物理系的共同培养下, 首批电化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21世纪初, 电教中心 (后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与该校同样实力较强的中文系共同招生并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并成立新闻传播学院发展至今, 目前已经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三个。其发展过程和师资结构决定了专业的应用型特点。

实验课程是建立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 但是部分课程又独立于理论课程。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 可以把专业的实验课程分为以下分类:

(一) 新闻与创作类

该类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与新闻素养, 提升学生的写作与创作能力, 锻炼学生的新闻报道与稿本创作的能力, 锻炼学生项目策划与方案写作能力, 加深学生对新闻伦理和法律、法规的理解。

(二) 影视制作类

该类课程以影视制作技术实训为主, 增强学生对影视制作手法的了解, 让学生掌握各类影视制作手法和技能, 掌握影视演播室和设备的操作规范, 让学生适应不断更新的影视制作技术, 理解掌握稿本与影片之间的关系。

(三) 网络与媒体类

该类课程有别于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 它侧重在网络与新媒体的结合, 培养学生将新闻内容或影视节目发布在网络平台的能力, 让他们掌握新媒体的技术特征, 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布规范, 新媒体平台的构建与维护管理的能力。

(四) 经营与管理类

该类课程是关于媒介经营与管理的课程, 能够锻炼学生经营媒体与管理媒体的能力, 增加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培养与人沟通的素质和能力。

三、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生实验课程的选择需要按培养方案进行, 每位学生需要选择一类或者几类实验课程,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事实上也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是全能, 对每一类课程都能达到优秀。这种独立的实验不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形成整体的概念, 课程之间无法做到无缝衔接。实验成果也让学生没有成就感, 不完整的作品无法示人, 也没有观赏性。没有观赏性就无法吸引学生再次对实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也无法找出作品的不足。

为了让学生做的每一个实验作品都能得到保存和观赏, 就需要对实验课程进行系统的设计, 首先整体设计, 然后分项实验。每一个实验可以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实验课程的分类不是学生专业的分类, 各项实验从单体上看是独立的, 它为课程服务, 多个实验贯穿起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的多个类别。

案例:主题实验——纪录片制作

(一) 实验内容与课程类之间的关系

一个主题实验项目“纪录片制作”涉及八个分项目实验, 它们包括采访、稿本写作、拍摄、后期制作、包装、网络发布、广告赞助与营销、过程评估。纪录片内容的选择可由参加实验的学生共同协商解决, 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与组织的能力。

(二) 实验过程安排

一个总的主题实验可以由教师负责, 也可以指定相应的学生负责, 因为总负责需要协调实验室和学生的工作, 而且总的实验成果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参加实验的学生的成绩, 也影响到后面的实践能否顺利开展。

主题实验下的分项实验项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时间自主报名参加, 每个分项实验对学生来说是选修实验课程, 但是根据培养方案又必须完成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

这样的主题性实验可以滚动开设, 如果学生需要选择多项, 那么应该在实验的不同轮次当中选择, 同一位学生不宜参加同一轮次同一个主题性实践课程两项或以上。

从这个实验上可以看出, 虽然是一个制作纪录片的实验, 但是该实验包含了多门课程的实验, 实验分项目零而不乱, 有骨有肉。新闻传播学类的类似的实验还可以有杂志的编辑、电视栏目策划与制作等。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 该院新闻传播学类的实验设计大类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 平面媒体类的两份杂志一份报纸:《晓时代》《十分快报》《奔逸》。第二, 影视类的四个电视节目:纪录片制作、微电影创作、网络电视台《每周要闻》、网络电视台《旅游》。第三, 新媒体类的三个设计类:网站建设、人像摄影与处理、广告设计。第四, 经营管理类两场策划:迎新晚会、毕业欢送会。

四、主题实验管理模式

一个案例可以贯穿整个专业类的多个实验课程, 为满足更多的学生的选择, 可以设计更多不同的主题实验。每个主题不一定需要包含所有的课程, 主题实验以主题的完整性为主, 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类课程或者两类课程。每一类的课程也包括多个分项实验, 即主题实验包括多个分类实验, 每个分类实验也包括多项课程实验, 因此对实验的管理就涉及多个方面。在主题实验和课程的管理上可以采用矩阵管理模式, 实验室负责管理实验的实施, 教研室负责管理实验的主题内容。

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教研室与实验室之间的沟通, 也有利于双方发现自身在教学管理的中的不足, 从而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本。这些主题实验管理得当可以大规模设计成开放实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开放实验室将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场所, 也成为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3]

摘要:文章根据新闻传播行业的特点, 依据新闻传播学类的课程结构设计了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以新闻传播学类的主题性实验为主体, 设计了各分项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新闻传播学类工作分工而又协作的特点和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类,主题性实验,分项实验,矩阵管理

参考文献

[1][DB/OL]http://baike.baidu.com/item/供给侧.

[2]郭元祥, 杨钦芬, 余娟, 姚林, 群张琼.教师即课程:意蕴与条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8 (6) :1-7.

新闻传播课程 篇6

1 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具备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 随着网络这一新型媒体的发展, 网络新闻模式迅速发展, 给传统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其具备一些与传统媒体相较更为独特的优势:

1)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内容更加丰富, 且凸显出受众自我选择特性。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通常是以庞大的互联网络为背景资料库, 与新闻相关的链接信息能够帮读者迅速地建立起对新闻事件的感性认识。海量的网络新闻信息, 也能充分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自主选择的需求, 能够极大地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 实现新闻信息的高效传播。

2)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时效性也更强。由于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具备速度较快的特点, 加之网络信息来源范围更广, 新闻信息的制作和发布也更为简便, 有着随时随地接收和发布新闻信息的能力, 所以实效性较传统媒体更强一些。

3)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具有更强的互动性。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往往具有共享性、流动性和自由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 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间的界线进一步被淡化, 每一个体均拥有了话语权, 新闻信息在网络媒体中进行传播时, “传播者”和“接受者”间渐呈交替互动态势。

4)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实用性更高, 检索也更简便。网络新闻传播通常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络十分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 新闻受众可通过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 或是专业的新闻网站, 在任意时间浏览和获取所需的新闻资讯, 充分满足受众对需求信息的及时掌握和了解, 所以其实用性更为强大。

2 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差异分析

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可以发现, 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这两个途径,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这主要体现在:

从新闻信息传播者角度分析,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者大众化特征明显, 融合了互联网络视听一体化和互动化等优势的网络新闻信息越来越受到普通网民的关注。而且, 因为网络媒体所特有的互动性特征, 很多网民本身便成为新闻信息发布者, 特别是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逐渐步入了自媒体时代。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普通民众接受或发布新闻信息, 让新闻事件相关信息得到极大的补充和完善。然而, 其同时也可能会给网络新闻传播带来一些问题, 最常见的是因新闻信息传播监管不足, 导致的新闻信息真实性严重不足, 进而误导受众对新闻事件或信息的正确认知问题。而电视作为传统媒体,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对传播者约束和监管是十分严格的, 新闻信息要经电视平台发布, 通常需经过严格审查。基于以上认知, 与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相较, 电视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公信力更强。此外, 由于电视新闻信息要结合视听两方面内容, 采访制作和播发的速度与网络途径相较要慢一些。而且专业电视媒体工作人员与庞大的网络使用者数量根本不具可比性, 虽然公信力和权威性更强, 新闻信息的数量要远低于网络新闻信息。

从新闻信息的接受者角度分析, 网络媒体新闻覆盖性更强, 且具全天候的特点, 信息一旦发布, 网民可于之后任意时间浏览, 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发展, 普通民众更是可随时随地的接收所需新闻信息。当然, 从受众数量来说, 电视受众始终排在各类媒体的前列, 网民数量增长虽然较快, 但数量上依然赶不上电视用户, 所以新闻信息感知的广泛度也就不如电视媒体。分析两类媒体的受众可以发现, 网民以年轻人为多, 儿童及老年网络用户较少, 而电视媒体则老少皆宜, 电视新闻传播在这一层面上是占据优势的。

3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

3.1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

首先,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途径的发展, 使电视新闻传播受到了冲击。广播电视在现代新闻信息的传播中已不再是唯一的主要途径了, 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信息传播提供可以信赖的多种传播途径, 给人们了解新闻信息提供了更多选择。互联网新闻信息的及时性与普及性, 极大地提升了新闻信息传播速度, 使信息接收人群进一步扩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其次, 电视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服务受到冲击。互联网尚未得到普及前, 作为最有效的新闻传播媒体, 电视在传统新闻传播媒体中优势十分明显。其以声色结合方式, 给观众提供接受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播方式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然而,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和普及, 网络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包括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更多新闻传播方式, 更易为受众接受。特别是网络新闻信息互动性更强, 使很多年表人对网络新闻信息的更加偏好。

再次, 电视新闻信息传播途径的影响力受到冲击。网络技术发展, 推动了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进步。与传统媒介不同, 新媒介优势体现在可与新闻受众间形成互动。特别是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 互动的优势就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如, 突发某一新闻事件后, 有网友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新闻信息, 之后就有网友发贴回复, 新闻信息内容在反复回贴过程中逐步得到确认, 新闻受众对新闻内容了解也会更加深刻, 这使得人们更乐于从网络途径了解新闻信息。

3.2 在网络媒体冲击下, 电视媒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探讨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电视新闻信息传播优势、劣势都是显而易见的, 应采取何种措施, 才能扬长避短, 吸引受众, 发挥应有作用, 有效传播新闻信息呢?实践表明, 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首先, 重视电视评论, 加强新闻信息的深度报道。数字技术使得人们面对庞大的新闻信息, 网络上的新闻信息虽然数量较多, 但多呈碎片化、简单化, 这样的信息虽然也能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基本需求, 却难以满足受众全面、深入了解新闻信息的内在要求。而这正是电视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长项。所以, 面对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的冲击,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中应着眼于此, 重视电视评论, 加强新闻信息深度报道, 提升自身竞争力。例如, 央视的《道德与法制》、《今日说法》等栏目, 就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准确评析和深度解读, 让观众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 获得相应的法律知识。这无疑是网络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所不能替代的, 是电视媒体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 这绝不仅是为了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竞争力, 更是信息爆炸时代, 让电视受众了解新闻的深度信息, 并从新闻当中接受教育的现实需求。

其次, 尽量采用形式更加多样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由于网络新闻传播形式的多种多样, 或是简短的文字, 或是声形并现的视频, 或是仅依靠图片来说明某一新闻事件。若电视新闻传播依然沿袭相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 语言字正腔圆、表情严肃认真, 而且语调的感情色彩又不够浓郁的话, 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必然是平淡如水的, 这种毫无悬念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原来的电视新闻观众流失到网络媒体受众中去。

全新的形势, 要求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多采用形式多种的播报方法, 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 这样才能使自身竞争力不断提升。例如, 更多地采用现场直播的新闻传播形式, 因为这样的新闻播发形式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 使观众能与新闻的现场紧密接触。还要让电视新闻主持人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即以主持人特点为依据来确定节目风格。若是知名度非常高的节目主持人, 且其特点鲜明, 水平较高, 其主持的新闻节目就可以按主持人风格确定基调, 以使新闻节目和主持风格联系更加紧密, 节目会显得更为流畅自然。要知道, 新闻节目注重突出主持人风格, 通常能够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此外, 新闻节目也可适当地采用脱口秀或是方言等形式进行, 当然, 这种形式更多地是应用于地方台民生类新闻节目传播之中, 能够让观众倍感亲切。

再次, 电视新闻传播也应借力媒体融合, 不断增强节目的互动性。电视新闻具有较高权威性不可否认, 但新媒体注定会给电视新闻带来冲击, 只有与网络媒体进行适度融合, 使网络媒体优势为我所用, 增强互动性, 才能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知名度现影响力。例如, 可通过微博等网络方式与受众展开互动, 加强与受众的沟通。

4 结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宽, 电视新闻受到一定冲击不可避免。电视媒体只有把握自身优势及特点,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竞争力, 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命力, 才能促进电视媒体的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网络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特别是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 网络媒体普及率不断提升, 已逐渐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 另一高效的新闻传播方式。网络媒体的发展必然会对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一定影响。如何在上述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电视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网络媒体,特点,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小红.浅谈网络时代的电视新闻传播[J].新闻世界, 2011 (9) .

[2]丁靖.论网络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差异化传播[J].当代电视, 2013 (8) .

新闻传播课程 篇7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新闻传播,特点,影响分析

一、引言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新闻业的发展,使新闻传播更为方便、快捷,开放式、广覆盖的网络更是为新闻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也使传统新闻传播受到了巨大冲击。在此形式下,我们应更多地思考新旧媒体对新闻传播的有利面,结合实践实事求是研究新闻传播的改变和创新发展,提高新闻传播的技术和层次。

二、自媒体新闻的传播特点

自媒体又称“个人媒体”或“公民媒体”,任何一个人通过网络平台便可随时随地发表新闻信息、个人观点等,常见的自媒体形式有微博、微信、论坛、QQ等。在自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新闻传播向平民化、个性化发展。凭借先进的科技,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也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这样就使我们听到了关于新闻更多的声音;第二,新闻传播的互交性增强。 通过现代化、信息化手段,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还可随时将自己的身份转换为受众,新闻传播者与受众形成了零距离的接触,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增强了新闻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交流;第三,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速度、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且新闻传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促进了新闻传播的发展;第四,新闻传播的真实性难以控制。由于新闻传播途径方便、成本低、言论自由,在自媒体时代新闻的真实性难以考核,新闻信息的可信度低、质量难以保证;第五,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纠纷多。 例如版权纠纷、侵权纠纷等,而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一些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困难,形成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总之,从以上几点我们看到了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和不成熟,研究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是进一步完善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发展的必要途径。

三、自媒体新闻传播形式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

(一)对传播者和受众角色的影响。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者的阵营不断被扩大,如上述所见:新闻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众,任何一个受众也可以成为新闻传播者,这就显示了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者和受众的融合,这也是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区别于传统新闻传播的一大特点。以自媒体平台作为新闻传播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中媒体人对新闻信息的控制,增强了新闻传播的力度和影响。此外,自媒体新闻传播的方式使新闻传播的交互性得到发展,实现了新闻传播的双向性,从本质上改变了传播新闻传播的模式,使新闻信息更能迎合大众口味。

(二)对新闻传播价值观的影响。传统新闻传播是一个专业的、复杂的过程,新闻中融入的是新闻媒体、新闻采编人员的价值观、社会观等,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的同时必须接收这些观念,个人观点得不到伸张,受众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压制和约束。而自媒体时代,受众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在接收新闻信息的同时可以自由、方便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阐述自己的观点,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得到了更全面、 真实的体现。此外,大众可以以新闻传播者的身份宣传自己的思想观念,新闻传播变得更为感性,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 增强了新闻的新鲜感、趣味性,更加接近大众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三)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传统新闻传播中受众只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没有发表舆论的途径和方法,新闻信息的传播完全是一种“垄断形式”,当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时, 只要本地媒体沉默,受众的知情权就会被影响,新闻传播呈现出一种报喜不报忧的局势。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这种舆论偏向、舆论约束被打破,新闻传播者与受众角色的改变大大地丰富了新闻内容,也方便了大众发表意见、思想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把关人”角色被淡化,社会舆论将新闻信息传播带入一个新时期。一方面,受众对于新闻传播的监督意识、 监督能力得到了提升,人们关注新闻的同时更多地在思考、 在改变;另一方面,新闻信息源的不断扩展,使小事、大事都能成为受众所关注的新闻焦点,营造的社会舆论气氛充分地展示了新闻的大众化、平民化、普泛化,大众对于大到国际,小到社区发生的各类新闻无所不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 “家事国事天下事”无事不闻的境界,提高了我国民众的新闻参与度,使新闻传播逐渐向更完善、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模式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但从整体上看,这些影响都是向有利于新闻业发展的方向进行的,新旧媒体的融合造就了新闻传播技术、经验的结合和发展,因而在自媒体时代更能打造出精彩、 生动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刘长海.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合作[J].青年记者,2015,(08):52-53.

儒家传播思想与当代新闻传播 篇8

传统的儒家礼乐传播,刚开始是在儒家学院中由导师进行高层次的基础乐理讲解,最后由大众学员进行群众礼乐宣传,高级礼乐传播教程由高级教师进行依次解说。儒家礼乐传播的精神之一是“文以载道”,经过岁月的累积和文化的进步,“文以载道”已经成为儒家礼乐传播的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中国早期的戏剧主要传播的内容就是忠诚、明孝、明仁和智义,这些都属于传统儒家理念,符合礼乐传播内容。随着儒家礼乐传播体系的不断健全,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缺乏丰富新颖的基础礼乐内容。

(一)儒家礼乐传播作者

从历史所记载的来看,儒家礼乐传播者颇有争议,但是究其根源,儒家礼乐传播者一定是制作礼乐的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孔子曾经一度以为“礼崩乐坏”,于是便重新编订儒家礼乐传播内容,修整儒家礼乐传播体系。孔子又对儒家礼乐基础知识进行整编,同时统一全国的儒家礼乐基础知识。早些时候,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儒家礼乐基础文化。后期孔子对其进行整编,使儒家礼乐基础知识更为丰富和全面,后来又经过许多年的传承和发扬,一些喜爱儒家礼乐文化的学者,自发地参与到儒家礼乐文化的编订之中。由此说来,现下流传的儒家礼乐基础文化的作者已经无法得到更科学的验证,只是主要作者是孔子。

(二)儒家礼乐传播的内容

儒家礼乐的传播内容主要是围绕怎样建设一个和平的年代,儒家礼乐的传播内容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用以建设文明社会的经验。在儒家礼乐传播的内容中,有一个板块是关于怎样建设一个文明的部落,怎样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这些内在的道德规范都值得我们借鉴。

二、儒家传播思想对当代新闻传播的意义

(一)“中道而立”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内容

儒家传播思想对现代新闻传播具有深远意义,其中“中道而立”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对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进行了督导,对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丰富和改编。现代新闻传播内容典型的缺点就是,只见光明不见黑暗,只宣传一些正面的新闻,而刻意掩盖一些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新闻报道。“中道而立”就是要求现代新闻传播做到双向新闻播报。在宣扬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也要鞭策不良的社会现象,要做到接收社会多方面的声音,聆听百姓疾苦。

(二)“民贵君轻”观念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党性和人民性

“民贵君轻”观念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党性和人民性,其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崇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孔子把老百姓比作水,把君主政权比作小舟,水能推舟前行,亦能将其倾覆。借这一点,孔子将“民贵君轻”视为礼乐传播的思想之一,中国现代新闻传播,需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说话。

三、儒家传播思想对当代新闻传播的启示

(一)“善教得民心”与新闻传播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广施善政自然会得民财,广施善教自然得民心,用礼乐传播方式广泛施播仁孝之道,自然会将民心收为己用。将得民心作为儒家礼乐传播内容之一,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是因为“民之所向,王之始矣”,儒家礼乐传播过程中很注重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所以儒家礼乐传道者会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他们极为推崇“修身,休家,方可修天下”的道理,只有提高自身的学识素养,才能广泛树人、育人。通过广泛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才能将完整、全面的知识框架以及内容传授给别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儒家礼乐传播活动的顺利开展。承教于儒家礼乐传播方式,在现代新闻传播上,可以借鉴儒家礼乐传播理念,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反响,同时还能通过新闻传播获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收益。

(二)“化道”与传播引导舆论的作用

儒家的重教化影响颇深,儒家礼乐传播中的“化道”,逐渐引导了舆论的传播作用。“化”字言简意赅,一个字就将礼乐传播内容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精神概括。就像现代新闻舆论传播一样,当你面对新闻舆论时,你可以敞开心扉、泰然自若,你也可以责怪批判,但最后你都要化至于心,这就是儒家礼乐传播的精髓。经过年代岁月的洗礼,儒家礼乐传播精神对现代新闻舆论起到了一定的督导作用,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化”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以理服人,用道理去感化事情的争端,去消融新闻舆论的起因。总而言之,“化道”就是教会你要用平和的方式去处理新闻舆论风波。

(三)需谨慎对待传播的双面效应

总结儒家礼乐传播多年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需要谨慎对待新闻传播中的双面效应的结论。孔子曾经说过:“一言兴邦,一言可丧邦。”这句话在极大程度上证明了,孔子认为儒家礼乐传播这么多年,虽然带来了许多积极效应,但是他也看到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需要严谨地对待儒家礼乐传播带来的双面效应,积极解决出现的问题。现代新闻传播中,消极的信息如果经过过度的宣扬,就会对社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如果传播创始人的思想出现偏差,那么他所传授的思想都是偏离轨道的,传播下去只会荼毒越来越多的人。所以作为新闻传播者,需要提高自身的学识素养,只有提升自身的学识素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去传播文化。

四、结语

在现代新闻传播中,如果过度地宣扬消极的信息,就会对社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借鉴儒家礼乐传播的主要方式。同时,由于儒家的礼乐传播对现代新闻传播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严谨地面对儒家礼乐传播过程中的双面效应。随着社会思想建设的不断完善,传统儒家礼乐传播方式对现代新闻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现在的新闻传播大多借鉴了儒家礼乐传播的主要精神。

摘要: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早已发掘出礼乐传播的途径,儒家礼乐传播具有健全的体系,传播途径、有效传播领导人、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在礼乐传播途径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同时礼乐传播具有先进的传播效果,儒家的礼乐传播对现代新闻传播具有深远影响,我们可以借鉴儒家的礼乐传播方式来健全现代新闻传播体系。

关键词:儒家思想,传播功能,新闻传播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与新闻侵权浅议 篇9

1 新闻传播权利和公民权利

经过多年的实践, 我国的新闻传播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已经拥有了保障其开展新闻传播活动必需的基本的新闻传播权利, 这种新闻传播权利主要通过这样几种途径得到实现, 即收集信息、选择信息、传播信息、社会监督、影响受众。

在我国, 新闻传播媒体的法定权利虽然尚未通过专门的新闻传播法加以确立, 但多年来全社会对新闻传播媒体和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一直存有良好的印象, 他们有着较好的社会地位。 在许多时候, 这种良好的印象和地位甚至超越了人们对其角色的期待。 这种局面的出现加上新闻传播媒体和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自身的努力工作, 使新闻传播权利的实现渠道较为畅通。

在保障新闻传播权利的同时, 我们应体现信息时代的公民权利。 信息时代为公民权利的享受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信息时代公民权利最主要的价值是知情。 知情是享受权利的前提, 知情也是进行监督的前提———只有知道作为公民的社会主体拥有什么权利, 他们才会更好地享受这些权利, 同时去监督这些权利是否受到侵害。

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是自身享受权利的前提, 法治社会十分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没有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和保障, 自身权利的保障就无从谈起。 侵权行为首先是一种民事过错行为, 也就是说, 侵权行为破坏了法律规定的某种责任———这种责任在法律上是严格规定, 不许被破坏的[1]。

侵权行为同时又是对他人造成了伤害的行为, 而加害人必须对被伤害人做出赔偿。 新闻侵权行为, 也称新闻侵权, 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2 新闻侵权常见形式分析

1) 关于新闻失实与侵权的联系与区别。 我国诽谤法的重要特征在于将事实之虚假直接列为诽谤的构成要件, 而不同于英美和港台的诽谤法只是将真实 (truth) 作为抗辩 (defense) 理由。[2]故而在新闻侵权纠纷出现初, 原告人往往以新闻失实起诉, 法院也往往以新闻失实判决侵权成立。 而新闻学者以为, 新闻报道由于时效性等特点, 难免忙中出错, 若与事实稍有出入即判决侵权, 实为苛求, 主张在新闻失实和侵权之间划一道界限, “微罪不举” (孙旭培, 1988.12.31.、1991) 。 至1993 年, 最高法院颁布司法解释, 确认“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成立侵权, 即新闻失实必须达到严重的程度, 方可下判。

2) 关于新闻报道的特许权。 新闻界素有 “文责自负”之说, 然不为司法界认同。 最高法院1988 年司法解释有“报刊社对要发表的稿件应负责审查核实”之说, 凡稿件出错均可据此推断媒体负有责任。或以为媒介不可能将新闻中所有材料一一到发生的源头去作核实, 而提出“权威度”之论, 以为凡具有足够权威性的机构或人员提供的材料, 例如执政党和国家机关提供的材料理应无须再作核实, 媒介对其中差错应当免责。

此论其实与英美诽谤法“特许权抗辩” (privilege defense) 暗合。 以后又有学者明确提出引入外国诽谤法“特许权”原则 (陈泰志, 1993、1996) 。 至1998年,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新闻媒介根据国家机关正式文书和职权行为所作报道, 不认为侵权, 被认为正式确立了特许权原则[3]。 目前, 新闻报道特许权尚限于国家机关的相关材料, 远小于外国特许权范围。

3) 关于评论的侵权认定。 新闻侵权案出现初, 一般并未将涉讼新闻中事实与意见加以区分, 往往将不当意见作为失实对待, 评论文学、艺术、产品、消费品等或有不当, 辄成讼案。 1992 年作家吴祖光被诉侵权案, 驳回原告, 新闻学界认为是一个突破。“公正评论” (fair comment) 概念, 指出评论公共事务的意见即有不当, 亦应予以优先保护, 其标准为真实、说理、善意、内容合法四项 (张西明, 1995a、b) 。至1998 年最高法院在司法解释中明文规定消费者正当评论产品质量和服务不应认定侵害名誉权, 认可了“公正评论”原则。 适用范围仅限于此, 关于对社会公共事务及科学文艺成果的评论规则, 因条件尚不成熟, 有待时日。

4) 关于新闻侵权责任之承担。 起初在诉讼中对新闻报道相关人员并未加以区别, 时有媒介、作者、新闻源等等一概被追究责任, 法院亦有追加被告之权。 有论者提出若新闻媒介已被追究责任, 则报道新闻之记者应属职务行为, 可不对外承担责任 (陈翠银, 1989;成涛, 1991) 。 1993 年最高法院发布司法解释采纳这一原则, 同时规定按原告起诉确定被告, 取消法院追加被告的做法。 关于新闻源之责任, 论者提出应当区分主动提供行为和被动提供行为 (王晋闽, 1991) , 亦为1998 年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所吸取。

5) 关于言论权利和人格权利的平衡。 人格权为基本人权, 固然应当重视保护, 言论、新闻自由亦属基本人权, 同样不容忽略。 尤其是宪法已明文规定了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 在新闻诉讼中理应予以贯彻维护。

因批评公职人员而引起的新闻侵权案, 其中法律关系具有双重性, 不仅存在民事关系, 而且存在公民监督公职人员的政治关系, 对公职人员起诉应有抑制, 批评权属公法 (Public Law) , 公法应优于私法 (张西明, 1995) 。 比较系统的主张如:一、区分公众人物 (public persons) 与一般公民:名誉权保护向一般公民倾斜;二、区分政治事件、社会事件和私人事务:名誉权保护向私人事务倾斜;三、区分当前事务与过去事务:名誉权保护向生存者倾斜;四、区分法人与自然人:名誉权保护向自然人倾斜。

对于公职人员以保护名誉权为由抵制舆论批评的行为, 认为理应予以制裁, 如追究恶意不实诉讼之责任 (李显冬、钟瑞华:1998) 。

摘要:我国的新闻传播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已经拥有了保障其开展新闻传播活动必需的基本的新闻传播权利。在保障新闻传播权利的同时, 我们应体现信息时代的公民权利。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是新闻报道的前提, 而围绕新闻活动所产生的法律纠纷问题是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 对新闻法规的学习就显得刻不容缓了,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对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有所了解, 以防止新闻侵权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公民权利,新闻侵权,抗辩事由

参考文献

[1]黄瑚.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权社, 2014, 5 (2) :46-56.

[2]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4 (1) :122.

上一篇:电网投资的工程造价下一篇:电动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