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悖论

2024-06-05

人才悖论(精选七篇)

人才悖论 篇1

在连锁经营管理人才供给市场, 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成为人才输出主要渠道。近年来, 高职院校连锁专业根据行业需求, 遵循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与探索, 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但仍有诸多悖论值得思考, 亟待解决。

1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悖论

1.1 在以“应用型”为核心的人才特征要求下, 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远低于预期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应用型”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特征的核心。且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1年连锁行业人才需求现状报告》数据, 70%的企业在提供给高职生门店主管或见习主管岗位, 选择门店基层员工为55%。可见, 连锁企业对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职生非常重视。但企业在招聘使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是高职生实际工作能力需要系统培养方可胜任。换句话说,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特征的高职教育, 学生毕业后却仍需要连锁企业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对其进行系统培养。

究其原因, 问题出在连锁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素质的有效转换及考核上。近年来, 连锁专业建设一直致力于从连锁行业人才需求出发, 重点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但在实践中, 学生缺乏将获取的理论知识有效转换成职业操作的能力。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 专业基础课程除连锁经营和连锁经营法规外, 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电子商务、营销心理学、企业会计与财务等课程。其中大多数的授课教师以工商管理大类进行教学, 加之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 使得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脱节。连锁专业在实践教学设计方面, 以能力递进原则开设基层岗位操作、主管岗位能力及店长岗位能力项目、拓展能力项目等课程。但工学交替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教学困难, 期间由于学生在连锁经营管理和策划能力、商品流通管理能力、连锁信息系统操作维护能力等业务能力培养方面缺乏专业老师指导, 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远远低于预期。在考核环节, 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无法通过传统方式加以考核。

1.2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定位下, 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 竞争压力大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据调查多数学生填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 主要因其实用性强, 就业范围广。笔者跟踪近三年来所在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就业率达100% (除专升本外) 。但进一步分析, 仅不到50%的毕业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且主要集中在零售行业, 竞争压力大。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格在零售业连锁门店店长级管理人员, 使得连锁专业学生对就业范围认识过于狭窄, 过度集中在大型连锁超市管理人员、中小连锁企业店长等管理岗位, 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面, 导致人才竞争激烈。

另外, 在人才具备要素中, 连锁企业最重视职业道德与忠诚度。但连锁企业普遍认为高职学生职业稳定性差, 流失率高, 对自我认知有偏差, 缺乏企业忠诚度和明确的职业规划。笔者研究本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职业素质课程, 因教学资源限制,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采用工商管理类通用教程, 并未针对连锁专业学生将职业道德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吃苦耐劳、服务意识、诚信经营等基本素质及连锁专业要求的通用能力, 包括领导、沟通、计划、执行、团队协作、激励、应变等能力培养欠缺, 尤其是缺乏针对连锁行业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 使得学生进入企业后, 普遍不愿从基层做起, 人员流动频繁, 增大企业人力成本。

1.3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校企合作成顽疾

高职连锁专业建设过程中, 一直秉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依托行业协会, 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成为培养连锁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订单班”培养, 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 为企业人才库提供坚实保证, 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但这种订单班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如学校预先制定的轮岗计划在企业很难执行;学生进入企业多数只能在单一岗位从事简单劳动;学生管理困难, 特别是校外安全;企业对学生岗位指导不系统;教师对学生专业指导跟不上;考核制度不科学等。部分企业也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 引发诸多矛盾。更有学生将顶岗实习等同就业, 要求企业支付报酬。

分析原因, 关键在于学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学校利用教学资源达成教学目标, 而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需要达成利益最大化。尽管《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 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但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 让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如开展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顽疾。

2 高职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由于连锁经营行业要求高, 专业技能强, 综合能力广, 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分析上述悖论后, 拟出以下创新思路。

2.1 加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与创新, 提高专业应用型能力

2.1.1 连锁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应用型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立足区域经济, 面向市场需求, 结合连锁企业经营特点, 弄清连锁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应用型能力。根据目前高职连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连锁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学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第一, 迁移能力。连锁专业多业态, 教学环节往往通过连锁超市等代表性业态为典型进行教学。连锁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对连锁各业态有良好的适应性, 能将连锁专业知识迁移到多变的职业岗位中, 以应对多变的连锁业态及市场环境。

第二, 协作沟通能力。连锁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是连锁门店管理人员。管理者对内必须具备组织和号召团队的能力, 对外必须协调好与合作者、顾客的关系。团队协作能力以沟通为前提, 要求掌握听说读写的沟通方式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沟通方式。

第三, 对资源的管理能力。作为一个连锁管理专业学生, 既要有专业知识, 又必须具备管理知识, 即对人、财、物的管理, 要求具备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商品管理等技能, 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工具, 加强对资源的合理组织与有效配置。

第四, 连锁专业核心技能, 包括商品采购、物流配送和连锁信息管理, 都具有连锁专业特色的经营管理技能, 要求学生具备对商品流通、定价、促销、配送、POS技术、数据分析等专业知识, 相对传统流通业要求更高、更专。

2.1.2 如何提高连锁专业要求的应用型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和商科类教学内容限制, 连锁专业教学重理论, 轻技能。传统的考核方式更是无法检测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学校虽花重金打造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但利用率不高。如何提高连锁专业学生的应用技能,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改善。

首先, 结合连锁管理者及门店店长综合素质要求, 加重专业技术课教学比重。目前, 高职连锁专业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专业技术课程普遍仅占到30%。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开设商品采购、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专业技术核心课程, 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采用模块化教学, 以任务驱动为导向, 通过实战为主, 模拟为辅, 突出实践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改变传统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 将商科学生要求具备的时间管理、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聆听、学习方法和服务他人等技能培养融入连锁专业技能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实验室开展模拟教学, 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战应用。改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真正让学生动手操作。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 基于过程考核, 兼顾公平与效果, 促使每个学生高度参与。

其次, 加强应用型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第一, 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建立模拟连锁门店, 让学生模拟商品陈列、销售、防损、收银、客服等前台操作技能;开发商品采购、配送、信息处理等操作软件, 让学生体验连锁门店后台管理技能。第二, 有选择性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政府搭台、协会牵线, 结合高校资源, 有选择性地与连锁企业开展校外合作, 将实战练习放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 使学生直接面对顾客与供应商。第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改变教师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 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教师走出去, 适时到企业中学习充电;企业培训师请进来, 辅助课堂教学。第四, 改革传统考核模式。传统一张试卷的考核只限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 实践课程建议采用过程性的考核模式, 考核应科学与全面, 处理好团队与个人、职业精神与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与核心能力等方面的关系。第五, 实行统一的连锁专业特色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应在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 研究连锁行业专业技术资格标准, 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资格体系, 推动连锁专业职业技能教育协调发展。

2.2 以学生就业和创业引导教育和教学

第一, 做事先做人, 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

(1) 加大通识教育, 树立正确的“三观”。连锁行业工作繁琐, 特别是基层员工必须吃得了苦。且高职学生进入企业, 大多从基层做起。目前企业招聘使用毕业生缺乏职业素养和企业忠诚度, 且不愿从基层做起。因此, 必须培养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通过加大通识教育, 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加强学生对连锁专业的认知度。在校期间, 通过参观优秀连锁企业, 邀请连锁企业高管或优秀员工来校开设讲座等形式, 让学生了解连锁专业, 热爱连锁专业, 且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规划。

第二, 培养学生成为加盟店所需的创业型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目前连锁行业最缺加盟店铺所需的创业型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学校可引入一些较为成熟的加盟店开设创业项目, 贯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并供学生就业选择。同时, 依托政府搭建的创业平台, 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提高专业对口率, 缓解就业压力。

2.3 政府搭台, 校企联手, 利益均沾, 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 应加大政府的保障机制。政府应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比例, 提供职教稳步发展的资金保证。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保障体制, 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保障学校和企业的利益, 赋予企业更大的社会责任。连锁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应该积极发挥纽带作用, 在满足各自需求前提下最大限度促进双方合作与发展。

其次, 校企合作, 应破除利益驱动, 找出彼此利益重叠部分, 相互参与、合作服务、实现共赢。学校应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及人才需求情况, 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和资源, 寻找对口合作企业。根据合作企业连锁经营过程, 设计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企业实训基地教学, 使学生在真实连锁环境中掌握必须的技能。

3 结语

不可否认,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应该科学分析区域经济环境、专业特点、学校资源、企业诉求和学生素质, 正确把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就业形式等改革, 真正促进高职学生应用型知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家礼, 许芳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告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职业与教育, 2010 (11) .

[2]姜义平.递进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加盟创业项目视角[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6) .

[3]郑艳.浅谈商业连锁企业人才培养的“零距离”培养[J].商场现代化, 2010 (6) .

[4]宋海宁.高职高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3) .

[5]刘必千, 曹林峰.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J].高教高职研究, 2008 (28) .

人才悖论 篇2

关键词:经济贸易发展,供需悖论,ESP教学,复合型外语人才,质量提升策略

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间经济贸易的发展。企业为适应生存和发展需要, 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对未来发展战略和核心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但却发现反映其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总是滞后于其发展战略, 人才质量没有同步于企业发展需要。既熟知经济领域中各专业技术技能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变得稀缺。探讨人才现状和提升策略是提升人才质量、解决人才供需悖论的重要途径。

1 人才现状与分析

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外语+专业”, 甚至“第一外语+第二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据统计, 8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领域狭窄, 实际能力难以胜任本职岗位;分配到外事企业的高校毕业生, 只有10%符合跨国公司人才要求。这里的“人才”标准就是复合型外语人才所必备的“技能、实践经验和英语水平”。按照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盛世危言:“中国出现人才短缺危机”, 人才的质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 出现人才相对短缺现象。究其原因,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学校教育跟不上企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学历教育培养的大学生知识结构相对单一、领域狭窄, 缺乏多向性和全面化。大学毕业生队伍虽然庞大, 但由于教育体系偏重理论, 学生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践经验, 导致丰富中存在短缺的悖论, 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的两难之惑。

(2) 正在从事经贸工作的人员, 由于长期缺乏必要的知识更新及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提升培训, 出现水平偏低、视野狭窄的现象, 缺乏对国际化最前沿的动态与发展的了解, 在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跟不上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

(3) 人才教育与市场需求间相应的协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没有发辉好桥梁作用。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使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难以跨入经济实体单位的门槛, 社会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看似矛盾的“供需悖论”, 这道鸿沟的逾越离不开社会就业培训机构的合理调节。

复合型外语人才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必备条件, 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经济贸易的正常发展和新型产业的开发。翰威特亚洲领导力发展中心负责人Simon Keeley认为, 高素质外语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已造成中国员工和公司压力的上升, 并导致企业人力成本的高涨。应对“过剩与需求”悖论, 需要提升复合型外语人才质量。

2 复合型外语人才质量提升策略

提升复合型外语人才质量是解决人才短缺, 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解决人才“过剩与稀缺”矛盾, 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责无旁贷。

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和专业结构, 加强学校课程建设, 突破知识结构的单一性, 培养多向性人才, 有利于实现高校教学服务于社会需求的目的。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重要渠道的ESP教学已成为当代教学的主流。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专门用途英语, “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种根据学习者需求为目的的语言学习方式。在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 外语教学的中心已经转向以学习者需求为目标的教学。“利用语言的学习实现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ESP的真正目的”。学习者学外语知识、钻研经济领域专业知识并通过训练专门用途英语表达能力的“三位一体”学习与教学模式, 使学校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用性。

以“外语+专业”为导向, “专业+外语”为模块, 并辅以“校企合作”为目标的培养模式, 是解决知识结构单一、培养多向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1) “外语+专业”模式:外语专业学生在熟练掌握外语的基础上, 再学习一门比如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等经济贸易发展市场急需的专业知识, 为以后胜任职业岗位、进行专业技能培养, 使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

(2) “专业+外语”模式:针对非外语专业学生开设“专业外语”课程, 使学习者既有扎实的专业领域功底, 同时又能利用外语作为其拓展知识的工具。据统计, 在因特网普及的今天,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网络信息都是英文的。如果没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 无论是参阅外文资料, 还是进行涉外经济贸易活动, 都会受到阻碍。

(3) “校企合作”模式:学校教育和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相互合作模式。学校为谋求生存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与企业合作, 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培养出的学生更具有实效性;企业把人才需求信息反馈给学校, 以便获得所需人才。通过校企合作, 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推进学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解决学校教育与经济实体间的脱节问题, 促进人才供需的良性循环。

教育的发展一定要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目标, 以市场为准轴, 并能随着高科技的不断更新换代, 适时调整课程结构, 与经济实体单位交流、沟通, 了解市场动态, 培养出经济贸易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3 注重经济实体内部复合型人才的质量提升, 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1) 大量引进复合型外语人才, 推进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调查显示, 目前中国人才市场面临“三难”问题:学校培养的学生胜任岗位难、大学生普遍感叹就业难, 而经济实体单位则认为招聘符合其要求的人才难。这种人才的“过剩与稀缺”矛盾足以凸显中国学校教育与社会就业的脱节。这种看似不可能的悖论却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尴尬。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很多, 但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为外事企业工作的技能和能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使企业必须高薪、高标准地引进高端人才。引进的人才不但要外语水平高, 同时还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以符合跨国公司对人才水平的标准, 确保其能即刻在企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急切需求。

(2) 成立企业内部人才培训机构, 弥补岗位技能培训缺乏带来的缺憾

培养适合自己的人才, 是企业应该担当的责任。人才短缺危机持续时间的长短, 与企业培训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有效性有关。企业内部人才水平的培训和质量提升相当重要。来自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称, 在未来5年投资研发的预期中, 最为吸引全球跨国公司的将是中国。而且已有高达61.8%的大公司表示将会在中国研发投资。被投资比例远远超过41.2%的美国和14.7%的印度, 位居世界第一位。另据麦肯锡的预测, 到2020年, 位于中国的各种企业需要共1.4亿的高技术复合型人才, 比中国国内所具有的在合适资质等方面的可用劳动力超出大约2200万人。所以为了应对企业人才短缺危机, 就要发挥自身优势, 进行人才培训, 以便跟得上经济过快增长的速度和不断扩大的规模。另外, 制定竞争上岗, 定期考核制度, 以促进复合型人才质量的逐步提升。

(3) 建立人员外出进修培训机制, 促进对外交流,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知识更新的加快。企业要有计划地选派技术骨干外出研修, 一方面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提高外语实际应用水平, 另一方面从跨学科的角度攻读第二学位。从某种意义上说,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 各种学科相互渗透, 经济贸易发展各领域就会对人才知识面的深度、宽度和广度有所要求。外出进修, 尤其是出国深造, 对大量引进国外技术、考察国外经济市场、商务谈判以及为企业产品顺利打入国际市场等提供一定的帮助, 为经济贸易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质量提升创造条件。

(4) 做好待就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解决学校和企业之间看似矛盾的“供需悖论”, 为走上高起点职业生涯提供保障

在“就业鸿沟”日渐凸显的今天, 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社会上没有就业机会。据统计, 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大约700万至800万个就业机会, 远远超出待就业毕业生人数的十倍之多。因此待就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就成了解决人才“过剩与稀缺”矛盾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可以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更新和拓展, 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其个体发展需求、开发潜力和创造力, 更重要的是可解决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和质量提升问题, 最重要的是解决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合适工作、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的就业市场错位现象, 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效方法。要鼓励待就业人员参加各种类型的复合型人才职业培训, 为他们走上高起点职业生涯提供保障。

复合型外语人才质量提升需要“学校—用人单位—社会”三者相互合作与配合来共同解决。社会和政府部门要做好人才教育和人才市场的协调工作。王通讯专家说过, 教育是生产人才的, 就业就是人才的配置问题, 二者要协调发展。既要生产好人才, 也要使用好人才。

4 结语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离不开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作用, 而复合型外语人才质量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要树立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济发展理念。相信, 通过学校、经济实体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协调、配合与发展, 定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之路, 逾越就业鸿沟, 彻底解决人才“过剩与稀缺”矛盾, 加快我国经济贸易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Dinan, Farrell, 高安德.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J].商学院, 2005 (11) :68-70.

[2]Robinson, P.C.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0.

世界工厂“悖论” 篇3

最近, 关于中国崛起的佐证很多: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 说明中国文化在崛起;奥运会上拿了金牌, 说明中国体育事业在崛起;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 说明中国经济在崛起, 最有力的佐证莫过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制造普及全球, 中国时代即将到来。

当民族主义的热情退却, 冷眼观望新时代下的中国制造, 世界工厂这座冠冕其实如此沉重。

称职的保姆

有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城里的一户有钱人, 雇佣了一个进城务工的打工妹做保姆。保姆不但每天要为雇主做各种家务:做饭、洗衣、缝补等等, 还要精心照顾雇主的孩子。打工妹为此可以得到10美元的工资, 她感到十分满足。但打工妹却不清楚:雇主由于雇佣了她, 就从那些辛苦而又不得不做的家务活中解脱出来, 到外面去从事一些轻松体面、收入却10倍于保姆角色的工作。城里的其他有钱人家也纷纷效仿, 雇佣一些打工者为自己做家务, 他们自己则解脱出来, 去从事收入更高、干起来也更轻松的工作, 财大气粗的大户人家甚至会同时雇佣很多个保姆, 而那些打工者, 也以能成为这些人家的保姆为荣。

这个看起来简单的故事, 其实是一则寓言:那个有钱的雇主, 影射美国著名企业“耐克”, 而那个“打工妹”, 则是一家为耐克公司代工的中国工厂。打工妹所精心照料的“孩子”, 意指一个众所周知的金娃娃——“耐克”运动品牌。而其他的所谓有钱“大户”, 是包括宝洁、可口可乐、摩托罗拉、惠普等在内的众多著名的跨国企业, 它们所雇佣的“打工者”, 与耐克的“保姆”一样都是成千上万的中国代工工厂。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耐克公司每卖出一双耐克鞋, 价格都在100美元以上, 而它为此支付给中国代工企业的报酬却只有10美元。作为世人眼中的“世界工厂”, 中国成千上万的企业实际上不过是在为欧美企业做着“保姆式”的服务工作, 既无技术含量, 收益也极其微薄。

故事尽管很简单, 却很有趣, 因为它里面隐含着一个深刻的经济学理论, 就是国际分工理论中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它解释了像耐克一样的跨国企业, 之所以要来中国寻找代工企业进行产品生产的原因。

那个雇主为什么要雇佣打工妹做保姆?——是她的家务活做得比打工妹差?还是她对自己的孩子照料的不如打工妹细心?显然都不是。雇主可能无论在照看孩子方面, 还是在做饭缝补方面, 都不比进城务工的打工妹做得差, 甚至干得会比保姆更上心。但她还是会让保姆代替自己去做这些家务, 因为这样对雇主来说更有利。

雇主如果自己去从事这些家务, 显然就不得不占用她很大的时间、精力, 这就耽误了她去做其他工作的机会, 而如果雇主在外面工作的收入很高, 她的潜在损失就会很大。此时如果雇佣一个保姆, 她就能腾出这些时间去外面工作, 只要工作所得的收入高于支付给保姆的工钱, 对雇主来说就是划算的。

这就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保姆与雇主相比, 尽管在做家务活或照看孩子方面的能力并不占优势, 但只要保姆在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 雇主依然会把这些工作交由保姆去做。正是因为这个道理, 进城务工的“打工妹”才会有被雇佣的机会。比较优势”理论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它后来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明白了“比较优势”理论, 再来看欧美企业到中国寻找代工工厂的原因, 就显得十分清晰了:耐克鞋如果放在美国本土进行生产加工, 或许它的生产效率和鞋的质量等方面会比中国代工企业做得更好, 但由于中国企业在鞋的加工制造方面比美国企业具有成本上的“比较优势”, 因而耐克最终还是会选择把生产加工环节放在中国去做。

由此就形成了耐克鞋的国际分工产业链:由中国企业负责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而技术研发、广告宣传、全球营销网络搭建等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工作, 仍放在美国本土完成。到中国来的其他跨国企业, 如可口可乐、摩托罗拉、惠普等, 也都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来中国设厂或找代工。

当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注意到了中国的这种优势, 纷纷到这里抢滩时, 中国的各类制造型企业就越来越多, 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 逐渐地……中国就成为了世人眼中的“世界工厂”。

但是, 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日子却并不好过。正如前面的寓言所讲, 无论中国承担着多少产品的生产制造, 也无论这些产品卖到了世界多少个国家, 其实都只是一直在扮演故事中的那个“保姆”角色而已:打工妹所做的工作, 究其实质不过是些没有多少含金量的“简单家务”而已, 并没有和这家的主人学到足以安身立命的技术本领;她所精心照料的“孩子”可能的确是一个金娃娃, 但终究只是为别人带来巨大收益, 而她所取得的回报, 连全部收益的零头都不到。

就是这样一份要付很多辛苦, 也并无多大收益的“保姆”工作, 如今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还有来自“雇主”方面的不断责难。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不发达国家加入了竞争, 中国企业所得的报酬在竞相压价中越来越少;与此同时, 欧美等国还在不断指责中国企业在以低价“倾销”自己的产品,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扩大, 中国企业受到的来自发达国家的反倾销投诉和贸易报复也越来越多。

清醒地自我审视, 就会发现中国实际上只是戴着一顶“世界工厂”的冠冕, 做着为全世界“大户人家”打工的保姆工作而已。而这顶沉重的冠冕, 已经把走在路上的中国压弯了腰。

沉重的冠冕

在中国之前, 曾有三个国家被先后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英国、美国、日本。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英国是第一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工业化之前的英国, 如同莎士比亚笔下的田园社会一样, 也是一个有着“静谧的乡村、憨厚朴实的乡民、哞哞欢叫的牛羊”场景的农业国家。18世纪后半叶发生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迈入工业化行列, 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依靠发达的工业实力, 英国迅速对外扩张, 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日不落帝国”——从加拿大到阿根廷, 从恒河到刚果河, 19世纪的英国几乎拥有了占地球总面积四分之一大小的殖民地, 就如英国当时一首民歌中所唱到的:“太阳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照耀英国的领地。”

当时的英国几乎控制了全世界的原材料市场, 世界各国都在为英国提供廉价的工业原料;而英国制造出的产品, 又销往了全世界。在整个19世纪前70年里, 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 工业生产总值占到世界的近1/2。由此, 英国成为第一个被人们冠以“世界工厂”的国家。

机遇不会永远偏袒一个国家。进入20世纪之后, “日不落帝国”头顶的太阳也开始向西偏沉, 英国的制造业霸主地位被昂首崛起的美国所代替。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 为便于在广袤的领土上进行产品贸易, 开始大力发展运输业。运河、铁路的修建把美国东西部连接起来, 使市场分工协作成为可能, 工业随之迅速发展, 美国从一个农业国家逐渐向工业化国家转变。20世纪以后, 两次世界大战先后爆发, 欧洲各国纷纷向美国购买各类产品, 美国则加大工厂机器的开动。到1945年, 美国拥有了整个西方世界工业产量的60%以及对外贸易总额的1/3,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制造业新“霸主”, 也成为了新一代的“世界工厂”。

日本是第三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二次大战后, 日本在一片废墟上魔术般地建立起一个经济强国。日本国内资源少, 就从全世界进口原材料;而它在本国内生产出的产品, 又外销全世界, 一进一出中, 日本尽得其利, 经济快速成长。

据统计, 1965—1971年, 日本主要制成品的产量增长占全球产量增长的比重为:钢铁占54%;造船占54%;汽车占46%;电子机械中的民用产品占90%。在主要工业产品中, 1980年日本的汽车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位;1982年机床产销量居世界第一位, 1983年机械动机产销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日本的半导体工业尤为发达, 美国一家报纸曾援引一位军事工业专家的话说:“如果没有日本的微型电子产品, 美国就不会去打海湾战争。”至此, 日本被世界推崇为新一代的“世界工厂”。

但日本的机运并不如前两任“霸主”那么好。日本在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 经济达到了辉煌顶点, 此后就开始遭受经济危机的困扰, 90年代以来, 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呈现疲态, 停滞不前, 对世界制造业的影响力开始减弱。此刻世界的目光开始转向东方的另外一个国家——中国。

就在西方世界普遍出现经济发展乏力、市场前进速度明显放慢的时候, 中国开始异军突起, 在世界市场中崭露头角。进入新世纪以后, 中国的GDP迅速增长, 各类制造业的规模急剧扩大:从耐克鞋到芭比娃娃, 从纽扣到集装箱, 从打火机到电视机, 中国在许多吃穿住用等方面的产品生产量已当之无愧地居于世界第一位。日本通产省在发表的“白皮书”中声称:中国已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这一观点即被许多媒体引用, 大为褒扬, 以至越传越广, 最后连中国自己也默认了这一称号, 接受了这顶金光闪闪的“冠冕”。

但实际上, 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而已。

按照人们传统上对“世界工厂”的认知, 一个国家一旦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也就意味着它成为了世界上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国家, 成为新一代的工业霸主。历史上获得这一冠冕的, 不过仅英、美、日三国而已, 连工业实力十分强大的德国, 也未敢加此殊荣。中国一直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但以目前的制造业实力水平而言, 距离这种境界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单从产品制造的数量上看, 中国已算得上是世界上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有数据表明, 中国目前制造的各类产品产量, 已占到全球产品总量的近30%。但尽管如此, 中国却依然算不上是一个制造业强国。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迁, 今天对一国制造业实力的评判, 已和历史上对英、美、日等国的制造业评判标准有很大不同, “生产规模”一类的指标已不再成为衡量一国是否称得上“世界工厂”的标志。而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推力就是“信息革命”, 这一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工厂”的判别标准, 也改变了对“世界工厂”的定义本身。

“信息革命”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它的出现像一场力量无与伦比的飓风, 扫荡了市场中的藩篱与鸿沟, 用《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佛里德曼的话讲:从此, “世界变平了”。信息革命算得上是人类继工业革命后的又一划时代变革, 正如工业革命发生后, 世界就逐步从农业社会过渡到了工业化社会一样, 信息革命后, 世界也就从工业社会步入了“后工业社会” (也有人称为“信息社会”) 。

在农业社会中, 评判一国的实力是看它的农业化水平:哪一国拥有的良田数量多、“耕战之术”掌握得好, 它就是强国。工业化社会中是看它的工业水平:谁家的钢铁炼得多, 坚船利炮造得多, 谁就是强国。到了后工业社会, 衡量标准则变为:谁家的技术多、品牌多、渠道网络多, 谁就是强国。

而在后工业社会中, 生产规模等指标已不再成为评判一国实力的标准, 这也就是中国为什么炼出那么多钢、造出那么多的小车和大船, 却依然成不了工业霸主、变不成“世界工厂”的原因。

世界是平的, 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的互联世界中, 世界本身已变成了一个大网络、大工厂。而世界上的各个国家, 已跻身成为这个“大工厂”内的一个个“小车间”, 原先概念意义上的那种由一国垄断全部产业链生产的“世界工厂”, 现在已不复存在了。

在这个世界级的“大工厂”中, 各国会根据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化分工。中国根据自己的特点, 承担了“装配车间”的角色, 而车间的“总控台”, 却还在欧美。

苦笑的中国

在好莱坞的一些反映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状况的电影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美国工厂生产的镜头画面:工程师们在设计图纸, 工人们在流水线上作业, 一批批生产原料从机器的这一头送进去, 一个个成型的产品从另一头送出来, 产品又马上被送进了各大城市的商场柜台, 成为人们选用的商品。

一种工业化产品要从图纸上的模型变为人们手中使用的实际器具, 中间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产品的研发、核心元件的生产、产品的加工组装、产品的销售, 以及售后服务等。这些环节环环相扣, 形成了一根完整的链条, 它就被称为“产业链”。

欧美国家在工业化早期时, 生产一种产品的整条产业链往往都集中在一国、一地, 甚至是一个工厂之内, 比如20世纪30年代时的美国福特汽车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就像电影中看到的画面一样, 一个工厂内就可以搭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用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话说:福特的汽车制造工厂在一端吃进了焦炭和矿石, 在另一端吐出了客座轿车。

随着国际化分工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 原先完全集中在欧美国家内部的产业链条开始被拆解, 其中的一些环节就被转移到了东南亚、印度、中国这样的国家或地区。而产业转移的原因, 正如篇首所述, 是欧美企业基于比较优势的考虑, 认为把“加工制造”这样的产业链环节放在发展中国家会更为划算。信息革命的发生, 又为各国间实现产业上的精细化分工提供了可能。

国际产业分工可以分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三类。在工业革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 世界各国之间多处于一种“产业间分工”的状态, 意即各国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分别从事不同的产业生产, 然后再进行彼此间的产品交换。譬如欧洲, 早期的意大利可能会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主要生产纺织品, 而英国则主要生产钢铁;当英国需要纺织品, 或意大利需要钢铁时, 彼此间就会通过贸易实现产品交换。这就是一种国与国的产业间分工关系。信息革命后, 世界实现了互联, 全球化削“平”了世界, 整个世界变为了一个分工协作的“大工厂”, 国与国之间也从以前的“产业间分工”实现了向“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的转换。现在, 福特的一辆汽车或波音的一架飞机, 它们的各种零部件可能散落在全球分别进行生产, 最后再运送到某一地进行总装。在世界这个“大工厂”中, 一个国家可能只处在一条产业链上的某一个细微环节上, 只负责产业链上的很小工作内容。

在同一条产业链上, 既有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这样的前端环节, 也有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这样的中间环节, 还有品牌推广与市场销售这样的末端环节。虽然每个环节都是产业链条上必不可少的组成, 但各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销售会对整条链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而中间的制造环节则处于被动的受控制地位。

譬如在PC机的制造中, 像英特尔这种处于前端技术研发环节的企业, 就对整个PC机产业链具有极强的控制作用。它通过与下游的PC制造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为制造商提供品牌推广费用等方式, 进一步影响着联想、方正、同方这样的品牌电脑厂商的整机研发路线。而在数字通信设备领域, 像思科这样的前端技术研发企业, 对产业链更是直接控制到了经销商领域, 思科可以通过产品供应、价格优惠等方式, 让经销商更加忠诚地为自己服务。

再譬如在玩具制造产业链中, 市场就多被产业链下游的销售商所控制。美国的玩具市场, 就被像“美泰公司”这样的玩具销售企业所掌控, 中国的玩具厂商想要进军美国, 只能为外方企业进行代工, 既没有自己的品牌, 也没有自己的技术标准, 一切都需要按照外方的订单要求去生产。

所以当一个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时, 其地位和重要性是完全不同的。这与围棋中的“角、边、腹”间的关系有类似之处:围棋中有“金角银边草肚子”的说法, 是说在围棋实战中, 抢占棋盘的“角”位最重要, “角”位最易守难攻, 谁抢到就意味着谁占据了主动;其次是“边”位;最后是棋盘的中腹位置。

产业链也是如此, 它可以归结为“金头银尾草肚子”——产业链条头部的技术研发端是对产业链控制力最强、利润也最丰厚的部位;其次是产业链尾部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端;最次是中段的加工制造位置, 控制力最弱, 附加值也最低。

如果把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按附加值、利润率大小进行比较, 然后按其数值划出一条线段, 就会看到一个两端凸、中间凹的曲线形状。链条上游的核心技术和下游的售后服务环节, 由于附加价值高, 利润空间也大, 曲线上所处的位置自然较高;而中下游的组装加工环节附加值低, 利润空间也小, 在曲线上就显现下凹的趋势。此时, 整个产业链看起来就像一条正在“微笑”的曲线

这条“微笑曲线”的前端, 也就是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和核心零部件端, 多数都掌握在欧美国家企业手中。以美国为例, 美国目前掌握着大部分的世界高端产业技术, 按比例来看, 世界电信技术的57%、半导体技术的70%、软件技术的87%、生物制药技术的85%、清洁能源的56%都在美国企业手中。依靠这些技术, 美国企业不但垄断了市场, 而且掌握了产品的定价权, 它可以为自己垄断的产品制定出天价, 而市场却不得不接受。有一个说法颇能说明问题:美国企业生产一块芯片的利润, 就相当于中国一集装箱衬衫的收入!

在“微笑曲线”的后端, 是产品的品牌与销售渠道端, 欧美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像洗发水中的宝洁、联合利华, 饮料中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运动品牌中的耐克、阿迪达斯, 购物超市中的沃尔玛、家乐福等, 在市场中都占据了主流地位。欧美企业与中国企业相比, 在产品的品牌与渠道方面都占据着绝对优势, 由此, 市场消费者的耳目自然就受到了这些企业的左右, 手中的钱也自然流向了它们。有谁在购物时会想到:这些光鲜的国外品牌产品, 其实都是由辛苦劳作的中国工人生产出来的呢?

在“微笑曲线”的底部, 也就是产品的加工组装部分, 才是由中国、东南亚国家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承担着。多数的中国制造型企业, 就处在产业链的这一段上, 前后都受制于人, 正如开篇故事所讲到的:在美国出售的一双100美元的耐克鞋, 支付给中国代工企业实际上不足10美元;而一个售价10美元的芭比娃娃, 中国代工企业从中获得的全部收入也不足1美元。

一条产业链上的总利润是一定的, 这些利润要被分别位居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企业所瓜分。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欧美企业之间, 实质上就是在进行着一场产业链上的博弈。

在这场对弈中, 欧美企业凭借的是自己的资金和技术, 中国企业依靠的是自己的资源和劳动力。当双方在博弈中能够平等对阵、相互制衡时, 还可能达到一种双赢的结局。而一旦有第三方加入进来, 与中国企业进行争夺, 从而破坏了这种制衡关系, 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有赢有输了。

现实情况是, 相对于中国的劳动力等优势而言, 欧美企业手中的资金与技术是一种市场中更为稀缺的资源, 它可以吸引比中国劳动力更为廉价的亚洲其他国家加入对局之中, 让中国与印度、越南这样的国家先进行鹬蚌相争, 然后欧美企业即可坐收渔翁之利了。

从制造业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 微笑曲线的弧度呈现越来越弯的态势, 曲线的曲率逐渐从“平坦”变得“陡峭”了。这种变化, 就是欧美企业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博弈后形成的结果。早期的制造业产业链, 曲线的形状较为平坦, 接近一条直线。比如早期以“福特模式”为代表的美国企业, 由于它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等活动基本都集中在美国本土进行, 处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各类厂商之间的利润率相差并不大, 此时“微笑曲线”看起来比较平坦。到欧美国家实施产业转移后, 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 (地区) 参与到产业链中来, 如亚洲的“四小龙”等, 此时, 这些国家 (地区) 的企业与欧美企业会就产业链中的利润分配进行博弈。由于起初加入产业链的这些国家或地区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和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 承接的组装业务一般属于一级外包, 因而在博弈中它们还具有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 虽然同样是从事加工装配业务, 但它们所获取的收益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的比重并不算太低。这时“微笑曲线”的“弧度”也还不大。随着全球化步伐的深入, 生产分工更加精细, 以“丰田模式”为代表的多层次生产方式成为主流。许多拥有核心技术的制造业公司, 将产品的生产分成多个层次, 每个层次上都有上千家的生产企业参与。

为获取高额的利润,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生产, 此时会把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纳入产业链体系, 成为这些产业链加工装配环节的操作者, 这样,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就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到产业链中, 这些国家的企业彼此之间会争夺订单, 而控制着研发和销售渠道的跨国公司, 也会利用各种办法, 让处于产业链底部的中国企业之间乃至与东南亚企业之间进行高强度PK, 以达到挤压加工装配环节利润的目的, 于是微笑曲线弧度越来越大, “底部”越来越深, 微笑曲线逐渐由平坦变得陡峭了。

曲率越来越弯的微笑曲线, 逐渐从“碟形”发展到了“碗型”。既无上游研发能力又无下游营销能力的中国企业, 自然会想从曲线的“碗底”往上爬, 而处在碗沿儿的欧美企业, 却并未留给中国企业以追赶的机会。欧美企业往往会通过各种办法, 把“碗壁”修得光滑无比, 不给碗底的中国企业以落脚的机会, 同时继续加大对底部制造企业的挤压, 让曲线的曲率变得越来越深, 使它们无从追赶。

在当前国际化分工中, 有两种类型的产业链颇能说明欧美企业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利润挤压的方法之“巧妙”, 这就是“买家推动型”产业链和“生产商推动型”产业链。

拿沃尔玛的采购模式而言, 就是一种典型的“买家推动型”产业链。这里之所以称沃尔玛为“买家”, 是指针对那些产品制造商而言, 比如服装加工厂、食品生产厂、玩具生产厂等, 沃尔玛是处于买家的地位。显然, 沃尔玛依靠自身在市场上的优势品牌和成熟的销售渠道, 在整个产业链中是占绝对主导地位的, 它所发出的一个很小的订单, 比如1万件衬衫的采购单, 就可以让十几个国家的上千家工厂拼得头破血流, 由此可以把价格压到最低, 甚至达到厂家的成本以下。沃尔玛可以凭借自己在产业链上的优势地位, 每年迫使中国各类产品的供应商将产品降价5%, 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利润空间, 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主动性。

这就是“买家推动型”产业链的特点。在这种类型的产业链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通常都是一些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成熟销售渠道的零售商、经销商和贸易公司。它们并不拥有产品工厂, 但却有从事产品设计的专业机构, 以及多年形成的物流和产品销售渠道。这些企业负责设计产品样式, 提供加工说明书;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生产者, 待产品完工后, 再购回产品;最后通过其营销渠道销售产品。这一方式在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行业, 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厨房用具、家用电器及一些?工艺品行业中十分常见。比如美国的知名鞋类企业耐克和阿迪达斯, 它们并不拥有任何生产鞋的能力, 而是依靠一个全球化的产业链条, 将分别负责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包装、运输、销售等专门业务的部门联系起来, 最终把耐克和阿迪达斯鞋送到全世界的消费者面前。

而“生产商推动型”的产业链, 可以用波音飞机、福特汽车这样的企业为代表进行说明。在飞机制造过程中, 波音公司作为生产商, 对产业链上的数以千计的各类企业或分包商都起着主导作用, 波音可以利用它的垄断地位, 以极低的价格将它的工作分包给产业链上其他企业, 而其他企业却只能接受这种单方面定价, 因为它们不具有与波音议价的能力。

这就是“生产商推动型”产业链的特点。这种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多是一些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 这些公司控制着原料、研发、部件供应和销售渠道, 而把零部件生产和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序, 通过国际分包或者直接投资方式, 放在了发展中国家进行。跨国公司就是通过这种办法, 最大化地获取了产业链中的利润。

表面上看, “买家推动型”和“生产商推动型”两种产业链模式似乎有所区别, 但实际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都是欧美企业利用自己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将自己的优势环节分别向链条的前后方向延伸, 进而控制了整个产业链, 确立了自己在收益分配中的主导地位。

回到篇首的那个故事, 那个为耐克打工的“保姆”就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真实写照。处在产业链“碗底”的中国企业, 大多数只是从事简单的加工装配工作, 并没有太高深的技术含量, 拼的只是廉价的劳动力和粗放型的资源投入。企业既没有和跨国公司讨价还价的本钱, 又缺乏像欧美国家那样势力强大的工会来帮他们与上游厂商谈判, 为了拿到订单, 他们只有一种方法, 就是进行更加猛烈的倾轧, 把价格压到最低!

这种“自相残杀”的行为, 成为被跨国公司进一步利用的工具。它们通过“买家推动”或“生产商推动”办法, 把产业链底端的中国企业的微薄利润又挤出了一部分。

此外, 中国企业还要面临着来从国内同行到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菲律宾等, 乃至“后起之秀”越南等的企业的竞争。这些国家的工厂工人甚至可以承受比中国工人更低的工资和更恶劣的工作环境, 这也就给国内制造业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产业链是微笑的, 不过这种微笑却是欧美企业的微笑。“微笑曲线”的曲率越大, 欧美企业的微笑也就越灿烂!当处在“碗底”的中国企业在经历残酷的“鹬蚌相争”后终于拿到一份订单时, 脸上露出的不过是“苦笑”而已。

耐克公司每卖出一双耐克鞋, 价格都在100美元以上, 而它为此支付给中国代工企业的报酬却只有10美元

从耐克鞋到芭比娃娃, 从纽扣到集装箱, 从打火机到电视机, 中国在许多吃穿住用等方面的产品生产量已当之无愧地居于世界第一位

福特的一辆汽车或波音的一架飞机, 它们的各种零部件可能散落在全球分别进行生产, 最后再运送到某一地进行总装

教学的悖论 篇4

家长的真诚与无奈, 孩子特殊的案例, 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与挑战的欲望。当天下午, 我见到了8岁的懵懵 (就让我给他取这样的一个虚名吧) :好动, 半个小时的会面, 一会儿趴到我家的地面, 说找蚂蚁, 一会儿重复地拆着又装着他的奥特曼;无知, 真的不是贬义, 仅是一个中性的名词, 是对他数学客观的描述, 懵懵最多只能数到20, 加减法计算会1+1=2、2-1=1, 没了。

尽管我不是所谓手到病除的名师, 但我还是乐意地收下了这位特殊的学生。他的家庭走投无路, 我希望我的所学能够助懵懵一臂之力。

暑假里, 或者他来我家, 或者我去他家, 每天或者半个小时, 或者两个小时, 我们从数数开始。通过观察, 我发现懵懵喜欢画动物, 我就将1到100, 制作成数字链, 有序地连线1到20, 可能是一只蟑螂的模样, 连出1到26可能变成了蚂蚁, 有时是狮子, 有时是河马等等我所知的动物。

数, 于我是无疑浅显的, 于懵懵却是艰涩的;连数成画, 于我是枯燥的, 懵懵却乐此不疲。两个月很快就过了, 一个就读二年级的小学生, 还只能数到60, 我有些内疚, 懵懵和他妈妈却欢天喜地, 以为大有进步。

虽然我住在浦东康桥, 懵懵住在浦西莘庄, 来回一趟得一个半小时, 但懵懵每周至少来我这儿三次。一晃五年的时光飞逝, 懵懵竟小学毕业了。我不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 长征似地跟我学习数学。 (中途我还曾介绍几个真正的数学教学高手, 给予懵懵帮助, 可懵懵总不适应。) 即使这样耗尽时间与心思, 即使懵懵喜欢上数学课, 喜欢与我讨论怎么计算简便、怎么解决问题更合逻辑, 懵懵的数学成绩依然很差, 毕业会考数学是可怜巴巴的42分, 大数目计算几乎全军覆没。我知道, 懵懵尽力了。

懵懵五年的辛勤换不回一个正常的期许, 促使着我思考:是否有些人对于“数的意识”, 是没法通过教学与学习获得飞跃的。

带着疑惑, 我遍访医师与圈内教育名家, 没有人给我明确的答案。绝望之时, 在国外工作的学生邮寄了我一本《数学脑》, 这是研究大脑异常的英国认知神经心理学家布赖恩·巴特沃思 (Brian Butterworth) 的成果。在美国, 这本书改名叫《什么在计数》, 给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点亮了一盏明灯。

巴特沃思记录了许多典型案例, 摘抄两个, 与大家分享。

休伯夫人 (Frau Huber) , 曾经动手术摘除了大脑左顶叶的一个肿瘤。手术之后, 她的总体智力与语言表达尚好, 然而数对她来说差不多已变得毫无意义。教她掰手指头做加法, 她都学不会。她能朗诵九九乘法表, 可对她来说, 那不过是一首“无意义的诗歌”。虽然她能一字不差地识记新的数学知识, 然而不论多简单的算数题目, 她都做不出来。

还有一个名叫查尔斯 (Charles) 的很聪明的年青人, 取得过心理学学位。然而查尔斯实际上没有数的意识。面对简单的算术题, 他能依靠的便是他的手指。进行稍稍复杂的计算, 他都需要借助计算器, 运算得到的结果, 在他眼里也是毫无意义。他不能够说出两个数中哪一个比较大些, 如果硬要他去比较, 他就数手指头, 看看先数到哪个数。给他看三个物体的集合, 他不能马上说出集合中有几个物体, 只能一一清点集合。要求他对两个数做加法和减法时, 他也是依靠清点, 而且做起来既慢又不准确。在一次测验中, 为了计算8+6, 他用掉了8秒钟, 6-2用掉了12秒钟, 7+5和9+4甚至都算错了。

动手术之前, 休伯夫人确实有数的意识, 是手术摘除了她的数意识;还有个别人如查尔斯, 的确生来就不具备数的意识, 并且至今无药可医。

天哪, 我和懵懵做了多少无用功, 浪费了多少可以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 甚至这些光阴也可以用来抓蚂蚁、解剖壁虎呀。幸好, 与懵懵共同学习的日子, 我们的笑声多过我的怨艾;幸好, 懵懵总能有意地删除我对他的怒火, 郑重其事地铭记我的安慰、鼓励与拥抱。

数学悖论价值浅析 篇5

一、悖论与数学悖论

“悖论”一词来自希腊文, 是超出、违反、对抗之意和料想之意的合称。笼统地讲, 悖论是逻辑学的名词, 是指一种导致矛盾的推理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曾这样定义悖论:指由肯定它真, 就推出它假, 由肯定它假, 就推出它真的一类命题。这类命题也可以表述为:一个命题A, 若肯定A, 就推出非A;反之, 若肯定非A, 又可以推出A。

悖论与通常的诡辩或谬论的含义是不同的, 诡辩、谬论不仅从公认的理论上看是错误的, 而且通过已有的理论、逻辑可以论证其错误的原因, 而对于悖论虽然感到不妥当, 但从它所在的理论体系内, 却不能阐明其错误的原因, 可见悖论对于它所在的历史阶段与科学理论体系而言是解释不了的矛盾。

数学悖论是指一切与人的知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数学结论。数学悖论有三种主要形式: (1) 一种论断看起来好像肯定错了, 但实际上却是对的; (2) 一种论断看起来好像肯定正确, 但实际上却是错了; (3) 一系列推理看起来几乎无懈可击, 可是却导致逻辑上自相矛盾。

数学悖论是数学分支趣味数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些数学理论起源于数学悖论, 如:欧拉的拓扑学, 冯·纽曼的博弈论等, 可以说数学悖论是新数学理论的一块滋生地。此外, 趣味数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 适当、恰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悖论, 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洞悉解题过程;提高学生对现代数学多样性的鉴赏力。

数学发展从来不是直线式的, 也并不总是和谐的, 而是常常出现悖论, 但正是这些重要悖论的产生, 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进而艰难的悖论总是以熠熠生辉的方式使之得到美妙的结论。但悖论在数学中也出现了一种严重的问题, 所造成的事实是对数学基础的怀疑及对数学可靠性的动摇, 甚至导致“数学危机”。因此, 数学悖论的产生使人们更加自觉地认识到其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数学悖论在基础数学研究中的价值

纵观数学基础研究的历史, 悖伦的发现与解决, 无疑是起到了强有力的杠杆作用。

公元前5世纪,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希帕索斯发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斜边是不可通约的, 这一发现被看做是一种悖论, 导致了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这一悖论的解决以确定了无理数的合法席位而告终, 并导致了公理几何学与逻辑学这一对双胞胎的诞生。

自17世纪下半叶微积分诞生以来, 在数学界出现的混乱局面被称为数学史上的第二次危机。无穷小量到底是什么?主观唯心论哲学家贝克莱大主教攻击无穷小量是“已死量的幽灵”“变化率只不是消失了量的鬼魂”, 被称为贝克莱悖论。19世纪初, 柯西详细而系统地发展了极限理论, 用“以零为极限的变量”来解决莱布尼兹的“无穷小”。随后狄德金、康托、外尔斯特拉斯等人相继建立了严整的实数理论, 使微积分有了牢固的基础, 结束了300年的混乱局面。

数学的第三次危机是集合论中悖论的出现及其引起的争论局面。1902年著名的逻辑学家、数学家罗素提出的悖论引起了整个数学界的震惊, 激起了数学研究者们的热情。罗素悖论提出:集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集合A是它本身的元素, 即A∈A, 称为本身分子集;另一类是非本身分子集, 问:一切非本身分子集全体构成的集合是哪一种集合。由于罗素悖论仅涉及集合论最基本的概念:元素、属于、集合, 而且极其简单明了, 这不能不引起数学界的极大震惊。数学家们经过仔细研究, 发现罗素悖论来源于“集合”这个概念自身的描述定义上, 于是为解决危机而改造集合论的方案相继被提出, 类型论、多值逻辑、公理集合论等等, 推动了数学基础学科的蓬勃发展。1908年德国数学家策梅罗追索到问题主要出现在概括原则所肯定的那种造集的任意性上, 因此, 策梅罗首先构造公理系统, 在保留概括原则之中“合理因素”的前提下, 对造集的任意性加以限制, 又经另一位数学家弗朗克在1922年的补充完善, 形成了称为ZC公理系统的集合论公理系统, 后又加上选择公理, 构成了著名的集合论ZFC公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把已经出现的逻辑、数学悖论予以排除, 而且一直发展到今天尚未出现其他矛盾。遗憾的是ZFC系统本身的无矛盾性至今尚未解决, 不能保证在该系统中不出现新的悖论。

由于悖论和相容性等问题的激发,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30年间逐渐形成了关于数学基础主要思想的三大派别: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 他们之间的激烈争论, 标志着对数学基础问题更深入、更本质的考查。

以英国数学家罗素和怀特海德为代表的逻辑主义认为数学来源于逻辑, 并成为逻辑的延伸和拓展, 在他们的思想中认为逻辑方法就保证了数学的协调性而不需要数学所有的公理。其主要代表罗素的分支类型论在数理逻辑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以荷兰数学家布劳尔为代表的直觉主义又称为构造主义, 他们认为数学思想是一个构造过程, 不依赖于经验世界, 也不需要模型。唯一的限制就是以基本的数学直觉为基础, 所以数学观念在语言、逻辑和经验主义以前, 是直觉决定着正确和可接受性。他们在数学上的出发点是自然数论, 其构造性理论在数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以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认为, 必须把数学和逻辑同时处理, 在数学的每一个领域应借助于逻辑概念及数学概念和原理获得一种公理基础。他们证明了算术的协调性, 导致了元数学既证明论的产生。

被誉为开辟了数理逻辑新纪元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诞生也与悖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哥德尔在从事不完备性定理的研究过程中, 研究了“扯荒者悖论”和“理查德悖论”, 深受启发, 他改造了扯荒者悖论, 利用了与理查德悖论相似的方法, 十分巧妙地构造了一个不可判定命题, 这个不可判定的命题类似悖论, 但又避免了悖论。

综上所述, 我们能看到每一个悖论的出现, 都为数学基础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而每一次人们对悖论的研究都会使数学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使数学的基础不断的得到巩固和完善。

三、数学悖论在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一般都认为, 数学教学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差异或者谬误, 尤其是要避免出现悖论, 因此, 在这种“正确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就是“正确的”的“数学结论” (包括事实、命题、法则、规律、推理和证明等) 的展示、表演与习得、操练与熟悉。但是, 即使是算术的教学, 在这种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大多数学生最多也只能获得一些“死的”概念、符号和计算程序, 而无法获得真正的“数感” (number sense) 。

正因为如此, 我们提出并初步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以期望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获得一些“固定的”结论和程序, 也获得数学的实质和创造。

数学发展史上的诸多悖论, 如果能够结合学校数学课程, 并加以“合理的”处理, 它们就可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与此同时,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原发性的”数学 (悖论) , 它们也是“数学本原性问题”, 所有这些“悖论”, 如果能够适当地加以运用和捕捉, 都会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

1. 数学发展史中的悖论及其对数学教育的意义。

数学发展史上有名的“悖论”可能是以下三个:不可通约量 (即无理数) 的发现, 无穷小量 (即极限概念) 的运用和集合悖论的发现 (比如, 罗素悖论) 。它们不仅推动着数学的发展, 而且也影响并激励着其他人类文化 (尤其是哲学和人工智能) 的发展和进步。数学悖论“特别是对中学生和大学生学好数学、逻辑学、物理学和语言学是有很大帮助的。他们可以从古今的数学思想中、经验中获得激励自己的意志, 启迪自己的智慧。”但是, 这里我们并不想就这三大数学发展史上的悖论进行详细的论述以说明“数学悖论”的教育意义, 而是分析数学发展史上一些“微不足道”的悖论来展示其数学教育教学意义。

(1) 由2+2=5“”可以推出“罗素是教皇”。这其实是罗素回应把“实质蕴涵”斥之为奇谈怪论的那些人的一个“中规中矩”的“由假命题可以推出任何命题”的例证[正因为如此, (数学) 证明只有以真命题为前提才可能是有效的, 否则就会出现有意义而无效的证明]:2+2=5→2+2-1=5-1→3=4→3-1=4-1→2=3→2-1=3-2→1=2→2=1。众所周知, 教皇和罗素是两个人, 因为2=1, 所以教皇和罗素的一个人, 也就是说:罗素就是教皇。由此可见, 在逻辑的意义上, 推理和证明是有区别的 (尽管我们通常不做这种区分) :证明是前提为真的推理, 而推理一般不要求前提必须为真———它是由若干命题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而导出 (其他) 若干命题的逻辑思维过程。但是, 并不是每一个通过数学 (教育) 而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的人都通晓甚至知晓这一点。

(2) 满头黑发其实和秃子一样没有头发。大家都知道, 秃子头上多加一根头发, 他还是秃子;同样的道理满头黑发的人头上少一根头发, 其实仍然是满头黑发———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或推理一直进行下去 (其实不需要“一直下去”, 只需要“足够多次”就可以了) 就会发现:秃子和满头黑发的人的头发是一样多的, 没有什么差别!这显然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矛盾。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对“ (数学) 归纳法”的误用, (现在, 你真的知道了吗?) 同时也说明:对于秃与不秃, 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甚至也不可能会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模糊数学研究的对象!

其实, 在数学发展史上, 人们经常把这类“问题”归结为“概率问题”或“统计问题”, 所以才造成了诸如此类的“悖论”———确定性数学、统计数学和模糊数学可谓现代数学的三大“分支”。

(3) 伽利略的难题。伽利略在研究算术时发现, 自然数和偶数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所以自然数和偶数应该一样多, 但是, 明明自然数比偶数多 (而且还多很多很多, 以至无穷多) :一个无限集合怎么和它的一个真子集之间进行对应元素的配对呢?———这就是伽利略的难题!这其实已经涉及到“有限数学”和“无限数学”的区别, 但是, 伽利略那个时代, 人们对此还没有“清醒”认识。

这类数学发展史上的“微不足道”的悖论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加以改造并加以运用于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 那么将会极大地提升学生们对数学 (学习) 的兴趣甚至自信, 并促进其对数学实质的追求与理解。

2. 数学教学中的“悖论”及其教育价值。

下面是我们在教学中所遭遇或发现或涉及到的数学 (学习) 悖论, 就这些悖论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和交流有助于他们对数学实质的理解与欣赏。

(1) 运用无意义词组或概念所造成的悖论。“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这一判断或命题经常出现在学习算术的学生的检测题的判断中, 其“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多为“不正确”或“是错的”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 。但是, 如果我们稍做一些分析就会发现:“不正确”或“是错的”这一“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预设了词组“零除以任何数”应该有明确的“算术”含义———既然“零不能作除数”, 那么, “零除以任何数”要有意义, 其作为除数的“任何数”就不能是零!否则, “零除以任何数”在“任何数”为零的前提下就没有“算术意义”, 因而也就无所谓“对错”或者“正确与错误”之别。这犹如对于无神论者而言, 问其“上帝是否万能?”是没有意义的一样, 因为“上帝”对于无神论者来说是不存在的, (在真假的意义上) 也是无意义的。

(2) 不同算法中所蕴涵的“悖论”。24÷2÷5=?就是这么个简单的算术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们至少有以下两种算法: (1) 24÷2÷5= (24÷2) ÷5=12÷5=2余2; (2) 24÷2÷5=24÷2 (×5) =24÷10=2余4。结果学生们发现:“答案不一样!”于是就提出了问题:“哪一个对哪一个错呢?”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样的提问方式表明, 同学们还没有领会“带余除法的实质”。我们进一步也会发现:应用题情景中学生们更倾向于运用第二种算法, 而在“纯算术形式”下则更可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与此同时, 我们也会发现:当老师们遇到这类“悖论”时, 多采取“漠视”的态度或“敷衍”的方式来处理, 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们对“数学实质”的理解, 于是就更谈不上对“数学实质”的追求与欣赏了。其实, 就是这类看似简单但其教育教学意义重大的数学学习“悖论”, 如果能被我们的老师们及时抓住, 并加以引导、对话、交流和讨论, 将会对学生产生终身的益处或“长效”。

(3) 数学归纳法的不当使用所引起的“麻烦”。我们可以证明“所有金发的女孩都是蓝眼睛”。因为“如果任何n个女孩之中, 至少有一个是蓝眼睛时, 那么这n个女孩便都是蓝眼睛的”。下面我们就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这个命题。

证 (1) n=1时, 命题显然成立 (可以验证) 。 (2) 假设n=k时, 命题成立, 即“如果这k个金发女孩之中, 至少有一个是蓝眼睛时, 那么这k个女孩便都是蓝眼睛的”成立。则n=k+1时, 我们要证明的是:“如果 (k+1) 个金发女孩之中, 至少有一个是蓝眼睛时, 那么这 (k+1) 个女孩便都是蓝眼睛的”。

为此, 我们不妨假设这 (k+1) 个金发女孩分别为:G1, G2…, Gk, Gk+1, 且G1为蓝眼睛, 那么根据归纳假设, 我们有G1, G2…, Gk都是蓝眼睛的, 同理, G1, …, Gk-1, Gk+1也都是蓝眼睛的。即G1, G2…, Gk, Gk+1这 (k+1) 个金发女孩都是蓝眼睛的。

故此, 由 (1) , (2) 可知:命题得证。问题在于这个结论显而易见地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粗矛盾。那么, 这个证明过程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 那问题又出在哪呢?关于这个“悖论”的解答我们不打算给出, 但是, 如果你能够自己分析出这个“悖论”产生的原因, 那么, 你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解将会“更上一层楼”

无论是数学发展史中的“原初”悖论 (相对于整个人类而言) , 还是数学教学中的“原发”悖论 (相对于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言) , 其教育意义或价值至少有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或研究兴趣; (2) 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某种重要的学习思想; (3) 开发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 (4) 帮助学生洞察数学问题 (包括悖论) 的解决过程; (5) 提升学生对现代数学所具有的美妙、多样, 甚至幽默性质的鉴赏力。

摘要:悖论是一个涉及数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非常广泛的论题。而其中的数学悖论对数学的发展更是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数学悖论产生的原因、历史及现状, 并分别探讨了数学悖论在基础数学研究中的价值以及它在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从另一个角度发掘数学悖论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悖论,数学悖论,认识论,基础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思一, 白葆林.从惊讶到思考——数学悖论奇[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6.

[2]徐文彬.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及其教育价值[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19) .

散打发展悖论探析 篇6

1 武术散打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悖论

武术散打本就是一种竞技活动, 武术散打竞技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虽然当时还没出现这个名词) , 那时的原始人为了填饱肚子, 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本领, 使之与猛兽战斗的时候获得胜利。奴隶社会由于社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因而人们的劳动剩余物质也不断增加。为了争夺多余的劳动剩余物质出现了一种新的武术散打形式—战争。至此武术散打不再单单是存在于人与猛兽之间的搏斗技能, 也卷入了人与人的战斗中。封建社会实行中央集权制, 随之出现了一些暴力机构, 比如:衙门、军队以武术散打技术为首的暴力机构顺理成章的成了镇压各地方的有力武器。武术散打在唐朝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设置武举制, 选拔武艺人。因而想要进入仕途不再只依靠科举, 武举也可以实现了, 所以促使更多的人参加武术散打的训练, 武术散打的竞技性也更加明显。原始社会的“武术散打”是为了生存,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武术散打”是为了财富和权力, 而现在的武术散打更趋向于一种娱乐、一种表演、一种商业手段。

在新时代, 考虑到散打的发展应该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使之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更是为了武术散打能进入奥运会, 使之体现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竞赛宗旨,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新中国成立以前武术散打没有所谓的护具, 进行散打运动时也不要求有禁击部位, 武术散打的比赛就是以战胜对手或者说直到对手求饶为止。然而, 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散打为了实现中西方的融合, 发布了《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进行武术散打竞赛时, 要求运动员穿统一的服装, 配备整套护具, 而且运动员进行比赛时不能击打后脑、裆部等禁击部位, 不能用肘、膝, 不能使用反关节等, 虽然这些改革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的要求, 但它却缺失了武术技击中的“巧劲” (传统武术技法中的“刁”、“拿”) , 也就不可能展现中国武术散打的真正魅力之所在。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 武术散打逐渐趋于专业化、规范化、高水平化, 使武术散打的发展有了确定的方向, 但这些条条框框也阻碍了散打的发展, 武术散打应该是全民的武术散打, 不应只属于极少数一部分人, 它的专业化与高水平化使武术散打脱离了大众的生活范围, 也失去了许多原汁原味的东西, 武术散打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相悖。

2 武术散打的继承与创新悖论

传统的散打技术都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的, 里面有很多实用的技法, 但是后来为了迎合发展的需要, 开始发展现代竞技散打, 现代竞技散打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但也有其相悖的一面, 因为现代竞技散打有严格的得分标准, 所以很多教练就注重拳法、腿法和摔法的训练, 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没接触过传统武术, 练上几个月甚至几周的拳、腿、摔就上阵对垒, 在赛场上手忙脚乱, 气喘吁吁, 根本就体现不出武术散打的精髓与神韵。目前, 武术散打已经进入高校, 散打进入高校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武术散打运动, 但近些年高校出现的一些现象着实让人不理解, 高校是一个让学生增长知识的地方, 某些高校却出现了不少这种现象:武术散打的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动作标准 (拳法、腿法、摔法) , 力量也不错, 柔韧也没得说 (横叉、竖叉、下腰都不成问题) , 但是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涯, 技术不但没有提高, 反而退步了很多。毕业的时候甚至最简单的竖叉都下不去了, 更别说技术动作的标准性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 大部分学生以为进入高校就解脱了, 因为高校不会像在武校那样, 一般都会有教练盯着:每天出早操, 定时压腿, 力量练习。而在高校就不同了, 每个周就那么几节训练课, 其余时间全看自己的自觉性, 自制力强的同学一般能坚持训练, 自制力差的同学基本就放弃了, 只靠课堂上那几十分钟训练。这种情况下技术怎么会不下降呢?其次, 因为每个周的课时较少, 所以专项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也相对较少。针对这种“散养”似的教育, 老师们应该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让其明白高校不是休闲的地方, 而是让其发现不足、弥补不足、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能力的地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武术“冬练三九, 夏练三暑”的精神。

抛开武术散打的技术、战术问题, 还有一个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元素——武德。这种文化价值能够拓展散打运动练习者的思维, 使得散打练习者能够用心去体会散打的文化价值, 既精通文学也精通散打的人, 使得内外兼修成为其主要追求目标, 散打文化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基础, 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 传统哲学一直贯穿其中。散打文化决定人类文化的核心特征是具有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德是武术散打文化价值的核心, 它关乎一个习武者能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武术人, 如果一个习武者具有崇高的武术道德, 他也必定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使人具有公平、宽容、公正、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使人具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信念。武术散打文化价值悖论对让一个习武者形成良好的武术道德, 具有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 同时也可以让习武者成为一个具备言而有信、敢作敢为的高尚品德武术人。我们单独来看散打文化, 习武之人自身就以惩恶扬善为己任, 武术散打继承与创新的悖论涉及到矛盾性和不合理性也正为弘扬散打发展做足了准备。

同时, 散打文化价值悖论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进程中, 传统哲学一直贯穿其中。中国美学、医学、军事科学、道德、宗教、文学、社会学、经济学、民间传说和其他学术理论, 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武术散打文化成为人类行动进攻和防御为主的文化核心特征。散打价值是一种文化, 它的产生和发展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大, 同时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 武术散打的继承与创新总是在一种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在武术散打继承与创新的探索过程中, 散打文化价值无疑是最好的载体, 可以最大程度的将散打进行传播和散打文化的发展, 更好的发展散打继承与创新的相互联系, 并对我国散打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从哲学的真、善、美谈武术散打发展的悖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散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在武术散打的发展长河中, 散打文化一直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 散打文化内涵的本身大多数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初的武术散打只是源于人们对饥饿的反抗, 所以进行武术散打运动是为了打败野兽获得食物, 因最初的散打不存在规则的局限性, 现代武术散打开始向市场化发展, 正所谓有需求才会有发展, 武术散打要想有个好的发展, 就必须投广大民众之所好, 遵循市场需要的原则,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国民的各种观念也有了很大转变:比如有些人不在把多余金钱放在银行而是拿去投资, 以达到钱生钱的目的;随着现在人们压力的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娱乐行业, 这也为武术散打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同时也带来了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这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也促进了武术散打的发展。武术散打的“真”的悖论一般表现在武术散打的技术体系, 传统的武术散打的技术包括踢、打、摔、拿四个部分, 然而现代的武术散打为了迎合市场化需求, 更加注重观赏性, 可以说现在的武术散打只是传统武术散打的一部分, 比如现代的武术散打只含有踢、打以及摔的一部分, 传统武术散打的拿是禁用的, 完全排除在外。可以看出武术散打原有那份“真”又少一部分。

俗话说:“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这是由于美能够给人带来和谐、愉悦的精神享受, 能制造一种高于现实的幻境, 能丰富、陶冶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使人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于是, 美就有了一个“化人”的意义, 在人为之的支撑点中, 就有了美的价值[2], 武术散打在发展历程中对“审美”一直进行着不懈地追求, 从服装、护具的统一到技术的规范化都做出很大的努力, 尤其是技术动作柔中带刚, 刚中渗柔, 技术的招式更是变化无常,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 迎击还是躲闪都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 虽然现在武术散打的审美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审美悖论。武术散打的审美悖论主要表现在技术动作方面, 古代人们为了获取食物, 为了在恶劣的环境生存下去, 关于武术散打的运用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现代的武术散打更多的是在追求它的表演性, 更注重它的观赏性而不是实用性, 很多高校出去的经过专业化训练的学生甚至不会打架。我不得不说, 这样的武术散打已经走进了一个没有出口的死胡同。

对于武术散打发展要向审美学的方向发展, 又不能偏离武术散打文化发展的正轨这就是武术散打发展的悖论。而且过分的追求在审美学上的造诣而忽略它的实用性 (即武术散打的技击性) 也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在不断追求武术散打的各种美感的同时, 也要关注其带来的悖论现象, 从而客观对待这些审美悖论, 从而排除这些审美悖论, 以便寻求解放和发展, 以及散打运动的不断完善和自我超越之路。

善可以理解为几个层次:首先, 是作为本体论或存在学之善, “善观念”或“善自身”或“至善”, “善”即等同于存有, 存有即善。其次才是伦理道德意义之善, 再着才是与伦理道德意义无关之善[3]。散打文化具有哲理性、艺术性、科学性。古代习武之人不仅追求技术的提高, 同时也强调人格的完善, 所以习武之人的交往, 和身心的修炼, 通过对技艺和道德的完善以后, 才有能力做见义勇为, 义薄云天的事情, 才能实现“治国, 平天下”的宏伟之志。武术散打本体悖论以传统武术散打文化为基础, 武术散打实际所表现的与形态意识相结合, 通过其自我相关的矛盾性和不合理性集中体现武术散打文化的魅力。武术散打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 特别讲究一个“德”字, 注重人与人, 人与家庭,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所谓的武德就是从事武术散打活动的人, 在社会活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所具备的道德品质, 简单的说, 就是武术散打文化道德。散打文化从古至今都把武德放在第一位。古人云:学艺先学理, 习武先习德。可见武德在武术散打的练习中是多么重要。但有些“武术人”却不把武德当回事, 他们本着自己有点功夫就为所欲为, 欺软怕硬, 甚至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在教授武术时太过重视技术的提高, 而忽略了武德的教育, 这就偏离了武术散打的发展轨道。针对这一问题武术教师们对自己学生们应该经常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让他们明白为什么练武术, 练武术的目的是什么。还有在一些商业化比赛中 (如武林风) , 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散打比赛时, 由于一方运动员出现意外情况而裁判员喊停, 另一方运动员不但不停反而打的更起劲, 这就是严重缺乏武德的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应给予严肃处理。对散打发展悖论的研究是为了排除悖谬, 走向理性。

日薪18万的悖论 篇7

天价年薪究竟高到什么地步呢?在已经披露的银行年报中, 某商业银行董事长年薪是2285万元 (去年他的年薪还只是995万元) , 其他数家商业银行的高管也动辄数百万元。在金融机构中, 平安董事长马明哲2007年他的税前收入达到6616万元, 即使包含全年所有的节假日在内, 他的日薪也超过了18.12万元。而2006年马明哲的年薪是1338万元。从995万到2285万, 从1338万到6616万, 金融机构高管天价薪酬愈演愈烈的现象, 由此可见一斑。

我注意到, 与银行高管薪酬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银行普通员工的收入却增长缓慢, 并没有享受到银行业改革的成果, 尤其是某些银行基层分行的员工, 收入甚至比前几年还要低。而日薪18万, 这相当于同行业中一个普通员工几年的工资?从某种程度上讲, 高管们的天价年薪, 完全是建立在对员工和国民压榨的基础之上。

我承认人和人有差别, 但是, 李嘉诚就是每天赚一亿, 我一点也不眼红;比尔·盖茨赚得更多, 理所当然。马明哲们要是自己创业, 他就是日进亿元, 穿金戴银, 豪吃海喝, 也和我等没关系。可问题是, 现在银行的坏账、呆账层出不穷, 保险业劝保时像孙子, 理赔时像大爷, 敢情这种霸王作风, 是为了孕育出高管们的天价年薪、让所有国企都沦为少数人的提款机和钱袋子不成?

一个人只凭自己的双手, 哪怕使尽吃奶的力气, 也创造不出多少财富, 但他如果掌握了大量资金, 就可创造巨大的财富。这不是个人的功劳, 而是资本的功劳, 特别是如果他掌握的资本不是他自己创造的, 他当然无权自定薪酬了!

众所周知, 中国目前的金融业及一些垄断行业, 基本上是国家控股或国家独资企业, 其所有权当然属于全体国人及股民。可是, 其资本所得却被高管们以天价年薪肆意瓜分, 这难道不是对所有者权益的侵吞吗?

我在想, 那些高管们是怎样产生的?他们的天价年薪又是怎么定出来的?他们都有着怎样的责权利?谁来行使对他们的监督?如果这些都是一笔糊涂账, 那么, 就像当年的皇帝世袭一样, 即便是一个白痴, 也照样能享受荣华富贵。

其实, 早在2004年6月, 国资委就出台了《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这套办法明确了负责人的薪酬必须与业绩考核结果挂钩, 提出了对企业负责人薪酬规范管理和挂钩的具体措施, 薪酬制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可是, 4年过去了, 我们的相关部门才“对天价薪酬现象表示了极大关注”, 才发现导致天价年薪的症结在于“所有者缺位”, 这也未免太失职了。

上一篇:小学新教师下一篇:公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