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的六个悖论

2023-03-02

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 会是一个怎样的趋势?去年上半年, 我们判断世界经济存在五个不确定性。

最大的变量是美元加息因素。今年这个因素依然存在, 但预期已经释放了, 相信冲击会比去年小些。中国经济是个什么情况, 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都知道, 中国存在经济下行的压力。如果从中国经济自身来看, 能够从2008年到现在一直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 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 如果从世界经济大背景来看, 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对世界经济也是一个大的变量。

影响世界经济的变量中, 还有一个个“黑天鹅”事件。一般来说, “黑天鹅”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以前我们担心的“黑天鹅”事件, 是在某些国家会不会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问题。现在我们看到的一系列“黑天鹅”事件, 主要表现为地缘政治冲突, 如乌克兰事件、叙利亚问题和之后的难民问题等。同时, “黑天鹅”事件正在逐步由地缘政治冲突中的小国家, 开始延伸到发达国家本身。这都说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 世界经济的长期低迷造成了国际关系的紧张, 由此酝酿出诸如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

不过, 我们也看到了世界经济一些重要的新变化。

首先, 世界经济还是朝着微弱复苏的方向行走。欧洲的经济与2015年相比已经有了复苏, 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也开始好转。在“一带一路”沿线, 有11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在6%以上。据估计, 世界经济2017年会继续沿着弱复苏的方向前行。

其次, 中国2016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前三个季度都是6.7%, 第四季度是6.8%。中国学者认为, 2016年我们的经济开始稳定了。从2017年头两个月的增长速度来看, 我们的发电量增加了6%以上, 铁路运输量增加16%以上。因此,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稳定向上的趋势, 应该说还是在延续。

再次, 不能不提到的是, “一带一路”的建设已经有三年多时间, 进展超出预期, 很多重大项目已经开工。我日前到了柬埔寨、菲律宾和老挝, 看到很多开发区。比如, 在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入驻的企业很多, 有109家, 其中包括法国、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企业。

最后, 更重要的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达成的“杭州共识”, 可以说是这轮结构性危机治理的转折点。非常希望今年7月在德国召开的峰会能够继续延续这个良好势头, 推动世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推进结构性改革。

一是量化宽松政策无力扭转世界经济颓势。量化宽松与经济低速增长成为悖论, 这两者是相反的。二是低利率与低投资并存困局。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低利率和低投资悖论, 这两者也是相反的。三是全球债务占GDP比重进一步加大, 出现了高债务与低需求、低贸易增长的悖论。这两者也是相反的, 和传统经济学上的解释不一样。四是全球FDI (外商直接投资) 放缓凸显投资动力不足, 出现了要素流动受阻与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悖论。按理说, 如果量化宽松以后, FDI应该是放大的, 现在反而放缓, 投资动力明显不足。五是产能过剩与需求萎缩的矛盾加剧, 出现了滞胀与潜在通胀悖论。六是全球贸易增速持续低于经济增速。很多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了。贸易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速度, 导致贸易增长的引擎作用与低增长、低贸易的悖论。战后, 国际贸易一直发挥着引擎作用, 但现在这个作用似乎正在变弱。

此外, 包括民粹主义兴起导致全球化进程受挫、美元加息加剧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投资贸易规则碎片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等, 都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

在短期世界经济谨慎乐观、向好和弱复苏的背景下, 美国怎么看待和处理世界经济与美国经济的关系, 需要引起关注。从近来中美两国的交往来看, 我们有理由相信2017年中美关系能够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同时, 我们和欧洲关系整体上也是比较好的。如果能够把中美、中欧经贸关系处理好, 又在不准备打贸易战或者不打大的贸易战上达成管控共识, 那2017年世界经济还是能够保持较好发展势头的。所以, 在短期对策中, 我认为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是一个重大的事情。

同时, 德国正在筹备二十国领导人峰会, 财长会议已经召开, 希望这次峰会能够继续延续“杭州共识”。

中国会继续坚定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 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决心是很大的。我们会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化解各种经济风险, 同时会继续推动“一带一路”, 并为此付出更大的努力。

上一篇:爱宝疗浓缩液治疗宫颈炎疗效观察下一篇:数学课改怎样转换教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