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数学

2024-06-04

画数学(精选十篇)

画数学 篇1

一、“画数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意义

学生刚开始接触分数时, 理解的难度较大。所谓万事开头难, 这个从未接触过的抽象概念, 通常会弄得学生晕头转向。这时, 用“画数学”的方法, 将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形象的图形,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进而为今后学习和运用分数奠定基础。

二、“画数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算理

数学算式作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表达, 是一种抽象化、符号化的语言, 是数学的精髓。但是, 对于初步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 数学算式是非常枯燥, 非常难以理解的。如果老师没有掌握恰当的方法, 只注重算式的算法而忽视其中的算理和计算的过程, 只会让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仅不会让学生取得好成绩, 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因此, 教师一定要在数学教学中注重算理, 把抽象的数学算式形象化, 让学生明白计算的过程, 享受“画算式”中的乐趣。

三、“画数学”能够更方便地解决分数问题

应用题往往是学生最头疼的一类题。一方面, 应用题不像数学算式一样, 有明显的数学关系和符号, 它包含着各种隐含信息, 许多学生不能把它提炼出来;另一方面, 很多学生没有耐心, 还没有将题意梳理清楚就开始做题, 其中的数量关系很难弄清楚。但是, 应用题却是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枢纽。只有把应用题弄明白了, 才能真正地体现学习数学的作用, 才能将数学知识作为一种生活工具。要想让学生做好分数的应用题, 让他们掌握作图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用直观的图形表现出来, 应用题的题意以及其数量关系就十分明了了。

大班数学 画气球 篇2

沁阳市第一幼儿园幼教集团尚香分园 成肖肖

一.活动目标

1、在玩玩记忆中感知气球的不同颜色和不同样式的气球,能够根据提示找规律。

2、在活动的过程中感知颜色对幼儿的乐趣。

3、根据规律来画气球,根据规律图出相应的颜色。

二、活动准备

不同样式的气球若干,画有气球的记录纸.蜡笔.四种(红.黄.蓝.绿)不同颜色的卡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来了几个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儿你们高兴吗?

教师:那你们要仔细观察他们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并在蜡笔中找到与它相同颜色的蜡笔。

2、教师出示四种不同颜色的卡片

3、幼儿依次回答出卡片的颜色并找到与之颜色相同的蜡笔。

4、教师出示画有气球表格的记录纸让幼儿观察。教师:孩子们每一个小格子代表着一个气球的家,每个气球的家都应该一个气球宝宝,可是在这个记录纸中还许多的家没有气球宝宝,让我们一起帮它们画上气球用蜡笔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教师给出提示每一竖排要画出一样的气球,每一横排要图上相同的颜色,幼儿自己动手画一画。

5、游戏《踩气球》

教师出示卡片,幼儿根据卡片的颜色找到与其相同颜色的气球踩破,教师将小红花奖励给找的最多的小朋友。

6、活动延伸

在画气球前让孩子们进行讨论每格子应该画什么样的气球?应该图什么颜色?怎样画是对的?最后给出提示再记录到记录上。

让画走进数学课堂 篇3

【关键词】图画 数学练习 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268-02

一、课题的提出

翻开人教版低年级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或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片段,插图的内容、情景的设置都充满生活的元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新授课时,图能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我们的孩子解决枯燥的计算题或解决问题时,他们却是那么的情不自愿,我们的课堂练习的教学效果也常常不尽人意。如何让孩子对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激发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呢?我们不妨让画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涂涂、画画是每个孩子都喜欢做的事,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要一有空就涂呀、画呀,总是那么专心、那么高兴。由此可见,画在他们心中是最美的,而好多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孩子们对通过画画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的知识特别感兴趣。让画走进数学课堂,或许能改观我们的数学练习枯燥、沉闷的现状。

二、传统的练习课设计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练习课设计存在的问题比较凸显,在实际教学中又没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导致练习课既沉闷又无效。传统的练习课至少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习题形式单调、陈旧。练习的表达形式基本上都是由数字、数学符号或文字组成;题型枯燥,练习的题型主要是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偶尔也是增加“选择”、“填空”或“判断”。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往往是单一的、不变的,即封闭式习题,缺乏开放性和创新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是无法保证。

2、习题内容缺乏应用。习题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题,而所谓的解决问题(应用题)往往是套用公式或相关的数学模型便可解决,即为练习而练习,对练习内容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缺乏有效的整合与拓展,不利于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数学观。

三、让画走进数学课堂,走进孩子的数学世界

针对传统的练习课设计和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孩子对枯燥的数学练习产生兴趣、主动完成呢?让画走进数学课堂,走进孩子的数学世界。

(一)让画走进数学课堂,使枯燥的练习生活化。

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一旦他们接触到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时,就会在课堂上开小差、无心学习。数学算式,在大部分孩子的眼中是非常枯燥的,对此,往往没有练习热情。让画走进课堂,能帮助孩子建立形象思维,提高兴趣。例如,在学习简单的加减法算式练习中,如果仅仅展示一道道算式让孩子们去读,虽然是非常简单的练习题,却不能够让全班的注意力集中到算式上。而让画走进练习课中,设计这样一个“摘苹果”图画情景:老师:“孩子们,秋天到了,苹果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谁来摘呀?”用苹果展示一道道加减法算式时,孩子们的眼球都集中到算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展示时利用了生活化的背景图画,练习效果不言而喻。

(二)让画走进数学课堂,使繁杂的知识综合化。

低年级的数学知识点,相对简单,但比较分散。如何做到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在练习题中有所体现,做到“温故而知新”呢?这时,老师可以把“文字语言”换成“图画语言”,将文字画成实物。比如,在练习乘、除法算式的综合知识点,我们可以设置“看图写算式”的题型。如编制“我会数星星,我能写算式”,展示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有2颗小星星的图画,让孩子根据图画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若干个简单的图画,形象具体,一目了然,孩子们通过读图,很清楚地明白了题意,准确又快速地完成答题。简明的图画代替了烦琐的文字语言,巧妙地把乘法和除法串起来,两个知识点融合一体,使繁杂的知识综合化。

(三)让画走进数学课堂,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练习课上,如何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孩子乐于研究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带有几何图形、各种花朵或动物形象的习题。让孩子自编题目也是培养孩子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天地。例如设计 “我会编”练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甚至描上颜色的图形,如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或红花,自编图画写出对应的算式或自编算式画出相应的图画。这样的题型,画中有算式,算式中体现画,孩子们的学习情绪又一次高涨起来。这样的练习题让孩子在乐学、乐画的氛围中巩固了新知,同时发展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空间。

(四)让画走进数学课堂,使拓展的知识升华化。

新课程理念不仅仅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数学上有许多问题具有探究性,教师可以借助课堂练习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习题,使学生从传统模仿习题中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使拓展的知识进一步升华。然而,对于低年级来说,似乎难以实现,而图画在转化的过程中,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五)让画走进数学课堂,使评价的功效最优化。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尤其是孩子。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说语言表扬可以感染孩子,那么生动形象的简笔画就是最富感染力、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评价方式:一朵美丽的小花、一面小小的旗子、一个甜甜的笑脸、一颗闪闪的星星……都可以作为评价奖励的图案。在课堂上,尤其是练习课上,谁上课认真听讲,就奖他一朵小花;谁大胆举手发言,就送他一面小旗;谁的算法科学又独特,甜甜的笑脸就属于谁……简简单单的几笔,在老师眼中或许没什么,可对孩子来说,却格外显得意义非凡。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能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学会了欣赏他人,相信自己,也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人文性。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尝试与思考,在设计练习时,还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画走进数学课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比较高的可操作性。但,某些传统的练习形式还应有所保留,改革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观念的更新,形式的创新。

2、完成练习是一种数学活动,应强调做练习的“做”,体现一种活动的过程,这种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如个人独立完成,互动式的交流分组完成等。

3、习题的设计应分层次水平,教师应该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让所有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习题的设计要难易合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对教师的练习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求教师不但具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设计能力。数学练习的设计,是一份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只有善于设计数学练习,才能使练习发挥好新知的有益辅助,成为巩固新知识,生成新知识的角色!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生活中的美需要感受,数学中的美需要理解,教师如何引领每个孩子成为美的欣赏者、追求者、创造者呢?让画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看画、画画、品画的过程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之美。让画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走进孩子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黄平.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初步探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9.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 广东教育, 岳麓书社出版, 2003.

画数学 篇4

一、童“话”数学

童“话”———创编儿歌, 寓教于乐。例1: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数的大小时, 教师和学生一起边读边唱:“大于号, 小于号;大数在前大于号, 小数在前小于号, 大嘴总朝大数笑, 大嘴两点先画好, 尖尖最小不吵闹。”

童“ 话”———赘言几句, 获益良多。 例2:在下面的练习中, 要指导学生学说话, 多说话。

如:图1 中, 这里三角形多, 圆形少, 三角形比圆多, 圆形比三角形少;图2 中, 这里正方形少, 圆形多, 正方形比圆形少, 圆形比正方形多。

在后续的学习中, 学生会想说很多“ 话”。 例:黄金鱼有18 条, 红金鱼比黄金鱼多5 条, 红金鱼有多少条? 学生会抓住关键句、关键字“ 红金鱼比黄金鱼多5 条”, 说出“ 红金鱼多, 黄金鱼少, 要求红金鱼的条数, 用加法计算。 ”由此可见, 童“ 话”数学语言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中至关重要。

童“ 话”———培养语感, 启迪智慧。 例3:在7、20、19、10、17 中, 最大的数是 () , 最小的数是 () , 大于10 的数有 () 个。

其中, 大于10的数有 () 个。不少孩子填写成:20、19、17。这不仅是孩子阅读习惯的欠佳, 同时, 也反映出我们老师对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指导不够。虽然都是 () , 但表示的含义各不相同。归纳 () 的多种表示读法:谁, 几, 什么, 多少, 怎么样等等。可以指导孩子这样读:在7、20、19、10、17中, 最大的数是“谁”, 最小的数是“谁”, 大于10的数有“几”个。也可以创编儿歌, 如:小小括号学问多, “什么”“多少”“谁”“怎样”, 都能用它来表达。

这样的童“ 话”, 更体现出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童“ 画”数学

童“画”———划出重要的步骤。例4: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混合运算时, 要求学生划出重要步骤就能运算准确。如:, 先算 (9.3-5.7) , 再算4×3.6, 最后算14.4+3.6;学生计算到4×3.6+3.6, 也会自然地想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 也是水到渠成。

童“ 画”———折射分析思维树。 例6:五年级上册的两个练习题“ 一个三角形桃园, 底54 米, 高40 米。 如果平均每棵桃树占地9 平方米, 这个桃园一共有多少棵桃树? ”“ 一个三角形花圃, 底25 米, 高22 米。 如果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 这个花圃一共可以产鲜花多少枝? ”这两题到底是除法运算的“ 分一分”, 还是乘法运算的“ 堆一堆”呢? 若没有把握, 画思维树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这极好地应验了数学家华罗庚的那句话:数形结合万般好, 数形隔离万事休。 童“ 画”策略的指导, 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递, 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数学方法, 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 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三、童“ 化”数学

童“ 化”———是转化, 是体验。长方形面积怎么得来?是数一数、拼一拼体验到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得出?是通过转化成长方形得到的;三角形、梯形呢? 这是体验的基本元素, 也是将圆形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不可逾越的思维根基。 这样的童“ 化”, 是转化, 是体验。

童“ 化”———是美化, 是艺术。 四年级制作的“ 美妙的杯琴”, 清脆的乐曲声至今还回荡在同学们耳边; 亲手绘制的“ 雪花”的图案, 让大家遐想起冬日的银装素裹;五年级集体创作“ 美丽的圆”, 让大家感受到了融和的美……美不胜收!这样的童“ 化”, 是美化, 是艺术。

童“ 化”———是内化, 是感悟。 在学生认识了体积是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后, 自制了橡皮泥捏的、硬板纸拼粘的、萝卜切的各种小正方体;做沙包中让他们感悟:棱的条数、面的特点, 要缝制一个沙包, 最少只需要缝几条棱等;如果用硬纸板折叠成一个小正方体, 什么样的图案可以成功……

学习是建构知识, 而不是传递知识。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不要抱怨孩子学不会, 而应该反思我们怎样教。 我们仍将扎根教学前沿, 不断学习、不断前行!

摘要: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面对儿童数学素养培养过程中, 笔者积极探索童言童语的教学方式, 着力以童“话”数学、童“画”数学、童“化”数学作一线研究, 以期表达一个理念:学习是建构知识, 而不是传递知识。

关键词:数学素养,童“话”,童“画”,童“化”

参考文献

[1]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年9月

画数学 篇5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画平行线》教学反思

过去,对于平行线的画法,我也感到很不理解,特别是用尺子移来移去,实在太麻烦,对于平行线的理解,学生只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而不相交的实质是“两条直线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学生并没有直观感受。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画平行线的教学只能由教师传授给学生,他们也只能是机械的模仿,也就是简单的完成操作工的活动,没有任何思维的含量,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脑力劳动,充其量只能算是体力劳动。

但是如果把握住了学生的认识起点、学习起点,平行线的画法就不在是模仿了,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画:比如,如果只是单纯的画平行线,没有其它的要求,学生可以随意采用身边现成的学具,利用学具中的平行现象画平行线,这种方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它却是既快又好的方法。至于后一种方法,说实话用起来确实很麻烦,特别是如果在操作中稍微有点移动,画出来的平行线就会有误差,麻烦很多,但无疑是最适用的方法,这一点只能让学生自己体会,体会画的每一个细节,其实每个细节处都是学生对平行线认识的又一次深化。

画线段图: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抓手 篇6

画图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作用真不小,其中画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它能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直观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模糊的数量关系清晰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学习中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画线段图,将抽象的数学语言直观化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途径,我们可以运用图形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教学计算经过的时间时,有不少同学对从上午到下午的经过时间的计算,尤其对今天到第二天的时间段的计算困难更大。对此类题的解答,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先把有关的12时计时法时刻转化成24时计时法再列式计算,对班里中、下游学生则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比如有这样一题:要计算一辆汽车从头天晚上10时行驶到第二天上午6时,共经过了多长时间?我们就可以这样画图:

要是学生仔细看这个图,他就能清楚、准确地计算出经过的时间了。这个线段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第一天晚上10时到晚上12时行驶了2小时(12—10=2),第一天凌晨0时到第二天上午6时行驶了6小时(6—0=6),合起来就是8小时(2+6=8)。所以,以后学生遇到此类较复杂的题目,就可以画画线段图自己进行解答了。

二、画线段图,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阶段,对那些抽象的问题的理解确实有困难。假如我们教师一味地从题目所叙述的字面上去分析题意,也就是继续用数学语言文字来表述其中的数量关系,表面上看来很多学生是明白了,其实不少学生是没有真正理解的,当要求每一位学生独立解答时,他们又表现得稀里糊涂。此时我们利用线段图来呈现其中的数量关系,同样可让学生一目了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在解答一类植树问题时,采用线段图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情况下棵数、间隔距离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一题,在两幢高楼之间种植一种树木,每隔10米种一棵,已知这两幢楼相距50米,问共需要种多少棵这样的树?叫学生回答如何解答时,不少学生就异口同声回答50除以10等于5(棵)。此时,我故意反问学生:这样做正确吗?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所画的一个图。于是我吩咐他们读题我边在黑板上示范画线段图:

当我还没画完图时,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抢着答道:“答案5棵错了,应是4棵。”于是我连忙叫一个学生,问他:“为什么50里面有5个10,而答案却是4呢?”。没等那位同学开口,在座的就有不少学生又叽叽喳喳争着回答了:50里面确有5个10,但是这树是种在两幢高楼之间的,属于两端都不种情况,因此还要减1棵。通过画线段图,同学们完全明白了这其中的棵数、间隔距离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了。如此复杂的数学问题因画线段图而迅速变得简单明朗了。

画线段图,将模糊的数量关系清晰化

不少学生由于对学过的数量关系没有真正理解,因而造成类似的数学问题放在一起解答时相混淆。比如,求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很多学生就已形成思维定势:看到多几就加几,看到少几就减几,根本就没有去思考到底是哪个量大,哪个量小。又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学校参加合唱队的女生有22人,比男生的2倍还多2人,学校合唱队里有男生多少人?孩子们解答这道题目时,有不少学生会列成下面的算式:22×2+2=46(人)。此时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画出线段图,他们对哪个量是较大数,哪个量是较小数就十分清楚了。

当孩子们读完题目后,老师可以这样进行指导:这道题是知道了谁?要求谁?是谁与谁在比较?生回答:已知女生求男生,是女生跟男生比。我再故意拉大声音重复:知道的女生跟男生相比,是把男生看作标准(男生画上红线以突出标准量),那么我们就用一条线段先来表示男生的人数(可选取1厘米长的线段),那女生该怎么表示呢?再次让学生齐说:比男生的2倍还多2人。我们就可以画出女生人数的线段了:

通过上面线段图的展示,很多学生已经真正明白其中的数量关系了:从女生人数里去掉多余的2人后剩余的刚好是男生人数的2倍,所以求男生有多少人,就可以用剩余的人数除以2。因此,孩子们看着线段图就顺利地列出了算式:(22-2)÷2=10(人)。

只要我们多进行类似的画图训练,学生对关于“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等逆向性思维的又易于混淆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也历历在目了。因此,他们以后就不必再担忧更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答了。

画线段图,将单纯的数学知识能力化

线段图不但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再害怕解答数学实际问题,而且通过作线段图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画线段图,他们需要对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阅读、分析,要用直尺、铅笔绘图,更重要的是,通过线段图的分析,能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能力的培养,根据线段图来编各种题目和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还能直接根据线段图进行列式计算。对线段图的美观、合理的作法也是对学生进行了审美观念、艺术能力的训练培养等等。

总而言之,线段图的直观化、简单化、清晰化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增强他们对知识和问题的分析、判断的能力,画线段图确实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好策略,它真能使学生轻松地解答很多的数学难题。

画数学 篇7

一、案例片段再现

例题:一条裤子28元, 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目。出示例题后, 学生自由读题, 要求完整地叙述题目, 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相互交流, 初步分析解题思路。

师:今天我们学习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题目, 解决问题。

师:根据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你知道谁是1份、谁是这样的3份?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 画出的图如下:

然后教师让学生照着板书再画一遍。

二、分析与思考

在上述片段中, 教师基于对学生的前在状态和潜在状态的清楚了解, 给学生创造了充分的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这些看似简单的问话,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看似简单地让学生尝试, 却蕴含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相信以及教育观念的开放。从知识掌握情况看, 虽然开始有一部分学生的图有待完善, 或已知条件没标清楚, 或问题没标等等,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图画得比较完美。反馈时, 教师同时呈现三种情况, 让学生讨论、评价每一种情况的优缺点, 课堂上, 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表现得很活跃。这样的教学表面看似乎很浪费时间, 细细想来, 这样的时间花得值。

数学教学要“育”主动发展的人。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对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只有采取主动的态度和方式, 不断克服和超越自身局限, 才能实现其生命价值。

针对以上的教学,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课堂的育人价值要注意以下两点。

1. 教学过程要充分给予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数学教学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 更要关注学生主动发展意识的培养。知识的获得不是靠教师的授课得来的, 而是要经历自身的动手实践, 经历认识的变化不能够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既可能有错误的体验, 也会有成功的快乐, 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真切体验, 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画一画、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测一测、猜一猜, 多角度思考, 多途径探索, 才能真正实现多元与开放, 学生才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机会。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动手操作、纠错的过程中弄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 分析了错误的原因, 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 更获得了以思维为核心主动发展能力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2. 数学课堂要充分呈现生成的有效资源, 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创造机会

画数学 篇8

一、案例呈现

【教学内容】 画平行线

教师请同学们先看书, 看看书上是用什么方法得到一组平行线的, 接着教师给学生总结出了三个步骤:一对 (画哪条线的平行线, 三角板的一条边就与那条线重合;二抵 (用另一块三角板抵牢这块三角板的一条边) ;三移 (左手按住一块三角板, 右手移动另一块三角板, 画线) 。接着, 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反复地练习。

教师给学生总结的步骤非常清晰, 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按照原先的经验去画 (直接拿一块三角板估计着画) , 让他用两块三角板配合画, 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解决图1 中的问题 (如图1) , 但已知直线的位置变了, 他就手足无措了。特别当已知直线换了方向 (如图2) , 尺在学生的手中要转好几次, 才好不容易放对位置;有的学生放了一块三角板, 另一块三角板又不知道该放哪儿了。于是, 教师只能够再加强练习, 教学时效性较低。

过直线外一点画出与直线l平行的线。

二、观点与思考

为什么简单的几个步骤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呢?仅仅是归结于学生动手能力差吗?反思自己当时的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环节是按照这样的程序来操作的:

在这样的程序下, 学生更多的是“照葫芦画瓢”, 他们不知道两块三角板的用途, 整个学习过程就如同解读操作说明书, 学生的思维活动基本停留在记忆程序, 并在程序操作的浅层次的水平上。虽然, 经过大量的练习学生能形成画平行线的技能, 但这样的低效课堂不是我们追求的。笔者以为操作技能教学不能窄化为探究某一结论的程序式操作行为, 我们需要对操作技能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

(一) 操作的过程应该是智慧创生的过程

数学操作技能是指实现数学任务活动方式的动作, 主要是通过外部机体运动或操作去完成的技能。它是一种由各个局部动作按照一定的程序连贯而成的外部操作活动方式。虽然就操作技能的最终呈现方式来说, 很多过程是在无意识状态中完成的, 但就其最初的心理过程来说, 肯定是充满智慧的, 绝对不是纯粹的肢体动作过程。

(二) 操作的过程应该是深刻理解概念的过程

有效的技能教学离不开对概念的深刻理解, 脱离对概念深刻理解的技能教学容易演变为简单的模仿、机械的训练。因此, 在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相关概念, 以知识的表象为支撑指导操作,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 操作技能教学应该是主动构建的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 任何数学知识, 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感知、消化和改造, 使之适应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才能被理解和掌握。操作技能的教学同样不能简单地依靠模仿和操练, 而应该让学生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主动构建。

三、改进与实施

根据以上的认识, 对“画平行线”一课再次作了教学尝试。

1 . 复习平移的特点 (平移前后对应线段互相平行) 。

2.尝试画直线l的平行线。

生:我是这样画的, 用三角板的一条边贴住这条直线再往右移, 移动到想要的位置就行了。

(多数学生同意, 有学生表示有反对意见)

师:你们为什么不同意?

生:这样画, 不一定平行, 如果移歪掉就不平行了。

师:你们的意思是说这样画出的直线不一定与已知的直线平行, 是吗?

生:可以量一量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 不相等就不是一组平行线。 (学生在平行线之间画了几条线段, 发现宽度不一样)

师:为什么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直线与原来直线不平行呢? (反思)

生:我知道了!三角板没有在做平移运动!

生:平移前后的对应线段是平行的, 三角板没有做平移运动, 所以画出来的直线与原来的直线不平行。

师:怎样能让三角板做平移运动呢?

生:老师, 我会画。 (该生把教师的三角板沿着黑板的边平移)

师:三角板沿着黑板的边为什么就能做平移运动?

生:刚好卡牢, 就像轨道一样, 就能平移了。

师:让尺子沿着轨道就能轻松平移了, 在你们的本子上怎样给三角板安轨道呢?

生:用另一块三角板抵住, 这样就能让三角板做平移运动了。

生:还可以用量角器抵, 也可以用直尺抵。

生:另一把尺子就像是轨道, 沿着这条轨道运动, 三角板就能顺利平移……

师:调整直线的方向, 你还会画吗?

四、反思与体会

改进后的课堂, 学生情绪投入, 自己探究出了画平行线方法。学习不再仅仅是模仿,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了丰富、深刻的数学体验, 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上述的案例使笔者对“操作技能”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 挖掘作图工具与作图之间的联系, 促学生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 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 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对于尺规作图, 学生不仅要知道作图的步骤, 而且要知道实施这些步骤的理由。也就是说, 技能教学必须追求理解, 如何让学生理解为何如此作图是我们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在第一次教学设计中, 用语言和文字信息告诉学生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在第二次的设计中, 深刻挖掘作图工具和作图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洞悉画平行线的数学本质:实现画直线 (线段) 工具的平移, 因为平移前后的线段互相平行。为什么要用两块三角板来画平行线呢?原来是为了让三角板平移, 为了让三角板平移, 需要给三角板搭建轨道, 即用另一块三角板抵住 (或用量角器抵) , 这样画出的直线与原来直线就平行了。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才能让机械模仿成为有意义操作。

(二) 创设促使迁移发生的条件, 促学生主动建构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探索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画平行线”这一知识结构如下:

如果善于抓住这一规律和本质, 就能主动将旧知迁移至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在第二次执教中, 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 从画平行线的方法中剥离出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平移前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因此把画平行线的新技能转化成了探究“怎样让三角板做平移运动”, 学生调动起各种经验和技能, 把黑板的凹槽当作轨道, 进行平移。进一步优化, 可以把另一块三角板、尺子、量角器等作为轨道, 因此只需三角板的一条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另一边靠着轨道 (另一块三角板、尺子等) 平移就可以了。新技能无须多讲, 已在学生心中生长建构。

(三) 加强课堂信息的反馈, 促学生掌握

大量经验告诉我们, 学生即便理解了操作的原理或方法, 但在操作中还是会出现“手低”情况。特别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所限, 在动作的精确度、连续性、协调性方面, 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应该让学生充分暴露自身的问题,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觉, 达到“自动化”的层面。上述“画平行线”案例中, 即使用了规范的操作方法画平行线, 一些学生还是会画出“不平行”的一组线。这时,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 问题出在哪里?原来, 在双手的配合上出了问题。然后, 教师可以及时介入, 做必要的示范:应先用右手用力按住三角尺, 左手拿另一块三角尺轻轻靠上;之后, 应用左手用力按住三角尺, 右手轻轻移动三角尺;第三步, 左手就可以放开三角尺, 用力按住另一块三角尺, 右手拿铅笔靠着三角尺的一边轻画直线。在整个过程中如果双手的用劲配合不佳, 就极易使三角尺晃动, 那画出的两条直线当然就不平行。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加强课堂信息的反馈, 从而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综上所述, 操作技能教学中我们同样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 让课堂洋溢出生命成长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蔡宏圣.发展:数学操作技能教学的应有之义[J].江苏教育, 2007 (7) .

[2]余亚萍.着眼思路引导拓展主动探究空间[J].小学数学教师, 2005 (1) .

[3]曹培英.技能教学的方式可以多样化[J].人民教育, 2007 (5) .

台湾女孩画大陆省份拟人画走红 篇9

据《新京报》报道, 如果把中国每个省份都用拟人化的漫画代替, 你会把北京画成什么?近日, 网友们从“神秘魔法石”的连载漫画中找到了答案, 北京成了一个手摇折扇、怀抱京胡的“京爷”。除了北京, 大陆其他30个省区市 (港澳台除外) , 也以各种人物形象示人, 体现了各地风土人情特点, 网友们纷纷喊被“萌”倒。漫画作者自称“涵仔”, 18岁, 是台湾一所大学动画游戏系大一女生。此前, 她在大陆生活了6年, 特别喜欢各地风土人情。在离别之际, 喜欢漫画的她想以这组作品作为践行礼, 送给自己和网友。接下来, “涵仔”打算利用4年大学继续创作“省拟”漫画。“涵仔”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 她曾学过素描, 漫画则基本通过买书自学。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 “涵仔”曾在上海、江浙定居6年, 也去过湖南张家界、安徽黄山、内蒙古等地旅游。“涵仔”说很喜欢中国大陆各地的文化风俗, 但去年9月14日, 她要回台湾读书, 为了留份践行礼, 她想起了手中的画笔。这次, 她模仿了自己喜欢的日本漫画《黑塔利亚》。这是一部在互联网上连载的漫画, 以世界历史为主轴, 将多个国家的文化、风土民情拟人化。“涵仔”受此启发, 画了31个省区市 (除港澳台外) 的“省拟”漫画。离开大陆前, 她就画了十几个“省拟”漫画, 剩下的都是在台湾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前后历时半年。

儿童绘画不是画形象而是画想象 篇10

一、儿童绘画的目的是什么

在人的一生中,绘画活动是人类接触最早的手工操作活动之一。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期就开始进行绘画活动。

一两岁的儿童,只要他手上拿着笔,他就会乱涂乱画。这时,他的绘画是毫无目的的涂鸦,他只是将兴趣全部集中在手的运动上,而那些停留在纸上和墙上的痕迹在绘画中被称之为“涂鸦画”。

两三岁的儿童,他逐渐找到了一些感觉,开始画圆圈,虽然这个圆圈很不规则,但这是儿童绘画最初的图形。而且受自己的动作和画出的图形的启发,会给自己的画起名字:这是太阳、这是西瓜、这是苹果等。此时,儿童的绘画仍然属于涂鸦,仍然没有具体的目的和形象指向。只是儿童的眼、手、脑组合活动的一种本能反应。

三至五岁的儿童,已经能够凭自己仅仅掌握的点、线、圈进行组合绘画了。于是他的画面里出现了用绘画语言称作“蝌蚪人”的图画。

五至六岁的儿童,绘画的进步更加明显了。他画的人逐渐完整起来,他能够画出人的四肢,还能添上房子、花、树、太阳等。这说明,此时的儿童绘画开始关注细节的表现,这是有控制的涂鸦。儿童绘画的目的性也进一步增强了。

当然,三至六岁的儿童大多已进入幼儿园并接受到绘画方面的一些基本熏陶:“认识色彩”“了解形状”“涂色练习”“绘画创作”等。他们会区别“彩色画”和“黑白画”,能说出什么是画面中的底色,会选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美术教师引导他们学习美术、提高兴趣,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且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思维和想象力的训练,发展美术创造能力,陶冶情操,增强对大自然和生活艺术的热爱。

由此,儿童练习绘画的目的性主要是通过涂涂画画来宣泄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儿童绘画的目的性正是随着他们身体、心理的成长和发育逐步建立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绘画都反映和折射出儿童的身心成长轨迹。

二、儿童绘画不是画形象而是画想象

儿童的绘画发展阶段与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一样,每一个阶段都有区别于其他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低一级阶段是高一级阶段发展的基础,儿童绘画的发展是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也是儿童认知世界的一种反映。

我们不要苛求儿童绘画中物体特征的“象形”,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儿童的绘画,只有打破“象形”的约束,儿童才能将眼中看到的世界绘制成心中想象的世界,才能画出富于想象、激动心灵的画来。儿童绘画“妙”就妙在不是形似,而是神似。

儿童绘画“不是画形象,而是画想象”。当然,所有的绘画离不开“形象”,因为艺术的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形象,但绝不是生活中形象“翻版”。如果仅仅是描绘生活中的“形象”,大家就会画得千篇一律,就没有各自的风格、没有各自的想象、没有不同的感受了。所以,儿童绘画必须把“物象”从生活的“形象”中解放出来。

儿童绘画要把审美情趣和开发心智放在首位,儿童绘画才真正起到开发智力、训练想象、启迪思维的功能。

三、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小画家

喜欢绘画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思维天生是富有想象的,他们会把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搬到他们的画中去。从儿童的绘画语言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心灵深处的奇妙世界。但是,往往儿童绘画技能的增进落后于他的感知认识。绘画能力的提升必须经历各个年龄发展阶段中儿童练习绘画的频次,只有经常性的练习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和提高。

当然,儿童绘画不仅可以画想象画,还可以练习画写生画、临摹画、意愿画、命题画。每一种绘画的方式最后都归宿到一点,这就是“调动思维、手脑并用”。

人人都有想象力,人人都有表现力,人人都有创造力;每一粒种子都可以发芽生长,只要具备:土壤、水分、阳光、营养;同样,只要条件允许,每个孩子都可以自由自在地作画,享受作画的乐趣,锻炼一技之长,成为他们那个年龄段的小画家。也许,今天的小画家就是将来的大画家、艺术大师。

儿童绘画从涂鸦开始一直到写实期的绘画,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儿童绘画过程是通过对外部事物的观察,经过心理的内部调整,再由手的绘画操作表现出来,是儿童全身心多种器官共同协调运作的一项综合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的自由的表达。

儿童可以通过自己的绘画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世界的美好;儿童绘画可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促进左右脑均衡发展;儿童绘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知,一方面活跃了身心,另一方面为自身创造了情感宣泄的途径;儿童绘画需要调动多种感官的感知以及丰富的已有感知经验,来帮助自己体验身边的人、事、物美的一面,从而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儿童绘画时能够锻炼自己用眼观察、动脑、动手能力,能够训练自己的审美眼光和语言评价作品的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动中有静、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最终促进自己记忆、兴趣、爱心、情商的提升。

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引导孩子认识并感受自己内心世界对美的向往,搜寻创作的灵感,开发自我的潜能;用智慧的双眼捕捉世间万物的美,画出常人不易觉察到的美的瞬间,塑造儿童的创造性品格。

上一篇:致人死亡下一篇: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