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专科数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自从18世纪中期以来,数学史书籍相继出版,数学史教育对数学教育的作用逐渐被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认可。近几年国内高校也对数学史教育重视起来。但是数学史教学还有诸多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史专科数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数学史专科数学论文 篇1:

专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摘 要:高等数学是专科院校的重要基本课程,高等数学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高等数学运算能够在软件的辅助下实现。这种背景下,作为专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育也需要进行调整。目前,专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对策。

关键词:专科院校;数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运用能力的学科。高等数学课程已经广泛的在各个学科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可以说,高等数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专科院校来说,其隶属于高等教育院校的范畴,向下衔接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院校,向上衔接本科及更高级别的院校。同时,专科院校作为以大学生工作技能培养为主的院校,其对于学生培养方向更加集中于应用领域。高等数学作为专科院校的基础课程,其必须也向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方向发展。近些年来,虽然专科院校的高等教育数学教学已经开始了开个进程,但是受到长久以来形成的高等数学教学观念的阻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力度与进度都无法满足要求。

1.专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首先,由于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一些基础非常差的学生也能够进入到专科院校,而由于专科院校以往的招生质量本就参差不齐,在扩招后其学生质量更加无法保障,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变得无法保障。

其次,专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环节也存在误区,教师只是将高等数学作为一种学科的知识进行教授与教育,但是对于高等数学的应用领域的教学却严重不足,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社会生活严重脱离,学生们普遍产生了“高数一点用处没有还特别难学”的错觉,并没有实现专科院校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

最后,专科院校在高等数学教学课程的设计上存在误区。第一,教师过分的强调课堂的知识学习,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和检视学生们的学习程度。第二考试过程中的过分呆板死板化也使得学生们已经习惯于知识的背诵,忽视应用能力,甚至有些学生铤而走险进行抄袭和替考。第三,专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环节中,缺乏对专业软件与辅助设备的利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高等数学的计算都可以由成熟的计算软件或设备完成,人们只需要根据设计理念与细节对数学的运算过程进行设计,通过计算软件可以实现准确而快速的计算。但是,目前,很多院校的高等数学教育课堂都过分强调手写的计算,手写计算对于提高学生们的高等数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一味的追求手动人工的计算只能是南辕北辙,没有以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2.专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措施

(1)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中过于重视课堂的知识讲授环节,忽视了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数学实验或数学报告、讲谈,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们运用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专科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教育应当重视课程与实践之间的结合,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具体的模型或操作。

这样可以使学生们主动的产生对于高等数学的兴趣与爱好,进而培养学生们的助学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穿插进行一些科学计算软件或设备的实验课程,可以开展目前主流的MATLAB、SPSS、SAS、YAAHP等软件的应用教学工作,使学生们在高等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改善对于数学计算的恐惧和排斥心理。实际上,对于软件运用的学习不仅不会减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反而给学生带来兴趣的情况下,引起学生对于计算过程与计算方法的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们加深对高等数学的理解并且提高学生们对于高等数学学习的心。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课程效率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同时在更高的高等教育阶段,也在极力地进入到教育的普及阶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学生们的能力要求不仅仅是知识与学历,更多的是能力。而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过于课堂的教师讲授,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在新时期,课堂效率必须进行有效的提升,这样才能够在课程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找出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空间与实践。专科院校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例如可以设计针对本校学生的模块化高数课程,使学生可以较为自由的安排学习的时间与进度。

(3)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建立教师辅导、答疑制度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的作用日益重要,逐渐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网站、校园教学图书馆等,是学生经常光临的第二课堂。每个学生都可以上网查找、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料,查看教师的电子教案,并通过电子邮件,网上教学论坛等相互交流与探讨。教师可以将电子教案、典型习题解答、单元测试练习、知识难点解析、教学大纲等发布到网站上供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在网站上设立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特色专栏,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知识、数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以及数学家的轶闻趣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发学生将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自觉应用到其它科学领域。

对于学生在数学论坛、教师留言板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解答,并抽出时间集中辅导共同探讨,通过形成制度和习惯,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数学内容,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4)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就业专业知识

高等教育专科院校的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具备良好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如果专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只是不断的进行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学生在毕业后即将面对的现实工作与就业问题,在学生的大学生活中充满彷徨与不安的同时,也会由于缺乏真正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出现就业男的问题。所以,在专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应当结合专业知识与学生们的就业技能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比如,在机械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机械方面的数学函数与原理或模型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的应用于工作,进一步是学生真正的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总之,专科高等数学教学有自身的体系和特点,任课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高等数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宁,黄翔.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2] 童莉,黄翔.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重点及基本思路探讨——海峡两岸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3] 李开慧.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数学史知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

[4] 濮安山.高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教育类课程体系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1)

[5] 李开慧.关于提高数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作者:杨硕

数学史专科数学论文 篇2:

浅谈数学史教育与教学

摘  要:自从18世纪中期以来,数学史书籍相继出版,数学史教育对数学教育的作用逐渐被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认可。近几年国内高校也对数学史教育重视起来。但是数学史教学还有诸多问题。该文首先综述数学史教育的渊源及国内数学史教育的现状;其次提出教师在数学史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学生的分享活动的组织构成及作用,以及针对不同的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的数学史的教学方法;最后提出几点数学史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数学史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数学史教育  分层教学  专题活动

19世纪的数学史家M·克莱因曾经说过:“历史呈现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叙说了人类认识如何步步深入。在抽象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体会和把握认识提升的关键。”数学史具有回望与前瞻并存的特点,因而推动了数学及其教育的发展[1]。数学史除了描述数学相关分支的发展、介绍数学成果外,更重要的是介绍了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研究了数学家科研中的成败原因、呈现了数学发展中不同观点和理论之间的纷争与融合等[2]。由此,数学史教育有更好的数学教育价值,能更好地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但是在进行数学史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于数学史教学有不同的理解,教学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该文首先综述数学史教育的渊源及国内数学史教育的现状;其次依据笔者几年的数学史教学经验,提出教师在数学史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学生的分享活动的组织构成及作用,以及针对不同的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的数学史的教学方法;最后提出几点数学史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数学史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1  数学史教育渊源及数学史教育现状

1.1 数学史国际发展概况

18世纪中期,德国数学家海尔布罗纳和法国数学家蒙蒂克拉相继出版《世界数学史》《数学史》,它标志着数学史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随着数学家们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了解,一部分西方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功能。此后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多位数学家都强调了数学史对数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史的重要性,诸如19世纪英国著名数学家德摩根、丹麦著名数学家和数学史家邹滕、数学史教授卡约等。

在美国,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有人提议将数学史作为教学工具引入数学教学中。1904年美国著名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家史密斯、法国著名数学家坦纳里、意大利著名数学史家洛利亚等在第三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数学史在今天已成为一门具有无可否认重要性的学科,无论从数学的角度还是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其作用变得更为明显,因此,在公众教育中给予其恰当的位置已成当务之急[3]。”决议希望在大学里开设包括数学史在内的精密科学史课。

时间来到20世纪,美国数学教师协会于1969年出版了《数学课堂中的历史话题》,直接为数学史教学服务。著名数学家和数学史家M·克莱因认为:“每一位中学和大学数学教师都应该知道数学史;这样说虽然有很多理由,但最重要的一条理由就是数学史是教学的指南。”他强调了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重要教育价值[3]。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数学教育家对于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达成共识。1972年,第二屆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在英国 召开,会上成立了数学史与数学教学关系国际研究小组(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简称HPM),1976年,在第三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该小组正式归属于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此后HPM的研究如火如荼。

1.2 国内概况

1.2.1 国内数学史教育历史沿革

我国数学史教育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只是在个别院校和研究所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尝试,例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开始培养数学史研究生;一些师范院校对数学教师和学生开设数学史讲座或报告等。1955年梁宗巨撰写的《数学发展概貌》被辽宁省教育厅印发给全省,为全省数学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和教学参考。五六十年代,我国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数学史话》《中学数学课程中的中算史材料》《中国古代数学简史》等数学史类的普及读物,使数学史得到广泛普及。文革以后,数学史教育迅速发展。197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恢复招收数学史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这一年也开始招收数学史硕士生[3]。1994年,全国数学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把“数学史教育”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起草并发布了加强数学史教育、在高等院校中开设数学史课程的建议书,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也专门明文提出高校数学系学生学一些数学史知识的要求。

1.2.2 国内数学史课程开设现状

时间来到2001年,国内不少大专院校数学系开设了数学史选修课,但是针对全校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数学史类课程还非常少。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MOOC(慕课)在我国发展迅速,国家加大了对在线精品课程的投入,涌现了一批数学文化类精品慕课课程,主要课程如表1所示。

从网上的学习数据看,每次开课都有几千人次参与各门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在校学生学习,还有一些对数学文化感兴趣的学习者都参与进来学习,他们可以方便地从网上随时随地学习数学文化的精髓。这在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数学史类课程开设缺乏的现状。

1.2.3 国内数学史会议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也有不少有关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的会议不断召开。具体如表2所示。

从全国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数量和数学史类会议召开频次上看,我国的数学教育者已经开始重视数学教育中对数学史的教育,但总体上,我国数学教育中对数学史的重视程度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2  数学史教学方法现状及对策分析

2.1 数学史教学现状

笔者有几年的数学史的教学工作经验,走过一些教学弯路,也阅读了不少数学史相关文献,从笔者的角度来看,数学史教学主要有以下两点误区。

(1)数学史就是上下五千年的数学成果展。不少教师在数学史教学过程中仅仅展示某个时期的数学成果,让不少学生既听不懂伟大的数学成果,也不知道该数学成果从哪里来、怎么来、思想方法是什么。学生不爱听,也不想听,上课玩手机、睡觉,调动不起来。期末考核不合格。

(2)数学史就是数学家的故事集[4]。有些数学史教师在数学史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听不懂晦涩难懂的数学成果(可能教师自身也不太懂,毕竟数学分支众多,难点众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课程上成数学家的逸闻趣事故事集。殊不知该课程学完之后,学生脑海里只留下数学家的趣事,没有领会到伟大数学成果的成因和思想渊源。

2.2 数学史教学对策分析

笔者在几年的数学史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在数学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为教师数学史教学作用、学生互动部分、分层次进行数学史教学3个部分,总结为以下3点。

2.2.1 教师在数学史教学中的作用

(1)整体内容的统领者。

数学史如果全部介绍内容繁多,作为教师比学生更了解整个数学史的内容,所以在内容上应该做一个统领者,每个时期的数学史要给学生做到整体概括介绍。比如中国数学史部分,在给学生介绍时应该说清楚每个数学时期在整个中国数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诸如秦汉时期是数学体系形成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奠基时期、宋元数学是传统数学的高潮时期等。

(2)细节内容的点题者。

一般高校在开设数学史课程时,学时不会太多,大多30~36个学时。而对于数学史的具体知识部分,要想细究其中的内容,这些学时是不够的。所以在处理细节部分,可以采取点题而不在课堂细致讨论的方法。比如在学习中国数学史的宋元数学成果时,对于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的具体解法,可以让学生去查找资料进行自行研究,也可以跟印度数学史中的悉檀多时期的数学家阿耶波多的库塔卡算法进行对比研究,这样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同学就能深入了解这部分内容,从而了解这些方法的来源和不同。

2.2.2 学生互动部分

笔者在进行数学史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学生的创造力也是无穷的。同时也有以下两点感受。

(1)小组活动。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分享活动,可以给学生布置各个数学时期的著名数学家的分享活动,进行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介绍。比如著名古希腊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中国数学家秦九韶、瑞士数学家欧拉、德国数学家高斯、英国数学家牛顿、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等。从以往学生的分享活动中看到,花大力气进行查资料和制作课件的同学学到了不少的数学史知识,同时也使听课的同学和老师受益匪浅。

(2)专题分享。

在布置学生互动题目时,可以布置基于学生现在所学的数学课程进行发展历程的资料查找活动,也可以基于历史的上重大数学事件进行专题资料查找和分享活动。比如代数学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数学为什么会在宋元之后开始衰落,历史上3次数学危机的产生、发展和解决,微积分的发展历程,等等。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学生动起来,主动去寻找资料,获得知识,不再是被动地听课,被动地接受数学史的相关知识。认真的同学会获得学习知识的快乐。但是也有缺点,不认真的同学往往粗制滥造,分享活动感受很差,浪费同学们宝贵的课堂时间。

所以在进行此类活动时要事先制定好规则和评分标准,给出相应的范本,让同学们在准备资料时有章可循,这样能有效地进行分享活动。

2.2.3 分层次进行数学史教学

笔者在这几年的数学史教学过程中发现,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面對本科层次的学生,学生接受深度数学史知识的耐心更好,教师可以多讲解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方面的知识,布置数学家和专题分享活动时也可以多布置有深度的数学事件和专题进行,比如在讲授中世纪的东西方数学时,可以让学生去深度研究中国传统数学和印度数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加深他们对传统东方数学的特点的掌握[5]。

面对专科层次的学生,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不是特别扎实[6],对于数学的接受度较差,在课堂上的耐心也比较小,可以多给学生用短视频或者电影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同时在进行专题分享活动时多布置点深度较低的专题活动,能够了解到相应时期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即可。

3  关于数学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根据这几年从事数学史教学的经验,提出如下几点数学史教学的建议。

3.1 提高数学史课程地位,强化学生学习数学史的意识

根据调查发现,中国大部分高校还没有普遍开设数学史课程,原因在于对数学史课程还不够重视,对于数学史的教育作用还不够了解。学生学习数学史也不太积极,应该从思想上重视该课程,积极普及数学史课程。

3.2 教师要加强数学史知识的学习,做好教学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笔者在进行数学史教学之前,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数学史知识和数学史教学方法。建议进行数学史教学前要多花力气学习相应的数学史知识,做好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层次有重点地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要注重从数学史中发掘数学思想的实质,使数学思想、数学基本知识、数学史知识有机地融于教学过程中。

3.3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编写合适的教材

笔者学校开设数学史课程之初,花了很多时间去选教材,但是没有特别适合笔者学校层次学生的教材。现有的数学史教材大多是针对数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教材,内容比较深奥难懂,而对于普通学生学习数学史,主要是学习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以及体会数学成果在形成过程中的曲折历程,并不用局限于某个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迫切希望有一本更适合他们的教材,通俗易懂,又能学到相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小平.数学史对学生的教育作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4):79-81.

[2] 王青建,董晓丽.数学史的教育价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25-30.

[3] 俞宏毓.高师院校数学史教学改革初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91-94.

[4] 刘娟.数学史教学刍议[J].科技信息,2008(10):138.

[5] 凌鄂生.中国与印度数学发展之对比[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1):136-141.

[6] 陈冰.浅谈在技校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J].基础教育,2016(12):136.

作者:张艳粉

数学史专科数学论文 篇3:

对高等师范专科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借鉴国内外(尤其是国外)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执教经历,对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国内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部分专业课程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出了在不影响数学体系完备的基础上,应以够用为标准,制定详尽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 高等师范专科院校 数学专业 课程设置 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将就业的目光投向中小学,对于以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为主要目标的高等师范专科院校来讲,唯有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优秀的中小学师资,才能在这场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得到发展。但是,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基础教育阶段师资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的高等师范专科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却出现了下滑趋势。因此,针对高等师范专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一、增强师范特色,狠抓教育教学技术

师范性是师范院校与其它大学的重要区别,是教师职业和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而数学专业素养则是与其它教育专业的重要区别,是数学教师实施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师范性与数学专业性是数学教育专业的两个方面,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必须统筹考虑,合理规划,使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既能够系统地了解数学科学,掌握必需的数学专业知识,具备推理严谨、言必有据、条理化的数学思维习惯,同时又能够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结合教育科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适当地创造性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从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重视师范性是他们共有的特征。例如,美国的师范性课程(不含教育实习)占总课时的17%—18%;英国的教育类课时则占总课时的20%以上;而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国的师范类课程多占总课时的15%—20%。除了在课时上要给予保证,发达国家师范院校开设的师范类课程、开课形式也是极为丰富的,例如,英国的师范教育中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术课均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课程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等,而选修则由比较教育学、多文化教育学、教育行政管理,等等課程组成;新加坡的小学师资教育也大体如此,甚至划分更细。可见,加强课程的师范性已成为各国师范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特色,充分表明了教学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的专业化趋向也越来越明显。

由于数学的理论性比较强,而中小学生更擅长接受比较直观的知识,为了能比较好地解决知识的理论性和学生对学习要求的趣味性这一矛盾,教师的教育教学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成为一种可能。因此,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课件制作技术,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活动。而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则应担负起指导学生学习信息科学技术的重任。

二、夯实数学基础,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贯穿于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而小学阶段则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教育是教给学生基本的数学概念及数学思想,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态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必须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将比较复杂、枯燥的数学知识,以生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规则。但是,作为引路人的教师,在抽象知识形象化的过程中,要满足的首要条件就是不能在此过程中将数学知识错解,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密的数学思维。

作为数学思维能力训练,被称作“老三基”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也是国内外所有本、专科院校数学专业所共同开设的必修课程,但是目前国内现行教材基本都是供本科院校使用的,对于师范专科生来讲,这些教材存在着难度大、对后续课程的影响不均衡等问题。师范专科生学习这三门课的的主要目的是形成严肃的治学态度、言必有据的数学习惯、条理化的数学思维,以及能用一些高等数学的方法解决初等数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对问题形成前瞻性的看法,对初等数学命题的真伪有比较好的甄别能力,因此师范专科院校的数学教育专业的数学专业训练与本科应用数学专业、数学教育专业都是有着较大区别的。第一,与本科阶段培养具有比较强的应用数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相比,专科数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师资,因此,专科层次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训练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严密的数学思维习惯,对以后教学工作中将会接触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第二,从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看,一般来讲,专科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与本科生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在专科学习阶段,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因此,在目前专科层次数学教材比较匮乏的情形下,对教材内容我们应有区别地对待,在保证数学体系完备的情况下,以够用、有发展潜力为原则,删繁就简,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掌握与以后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

以《数学分析》为例,多元函数部分无论是对后续课程的开设,还是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其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对于《数学分析》,我们应适当简化多元微积分的内容,加强一元函数微积分等基础理论部分的严格化和现代化处理。由于现行中学教学大纲的改革,原来一些高等数学的内容在中学教材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刘玉琏先生所著的《数学分析讲义》中第一章大部分内容和中学教材有重复,因此在第一章的学习时,应当以学生自学为主。而对于数列、级数,以及一元函数的极限、连续、微分等内容的应用在中学大纲中已经得到体现,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内容的运算规则,这为高校教师将精力主要集中在这些内容的理论化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一元微积分的理论与方法都比较成熟,可以通过对一个内容的比较深入的探究性学习,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因此我们应对这一部分内容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条理化的思维。而对数学分析中多元函数与函数项级数部分,由于其概念和性质的难以掌握,但是又与生产生活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们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概念的理解,以及实际应用上,舍弃比较繁杂的证明过程,只要求对定理内容、应用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比较丰富的实例解决定理要怎么用的问题。

此外,由于这三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考虑将这三门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减少对重复内容的学习,加强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

三、开拓数学视野,适应自我提升需要

由于专科阶段的学时较少、学生素质较差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专科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如本科生,本科层次的大量内容,尤其是应用数学知识,在专科阶段都无法教授,但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使师范专科生能够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开展比较有趣的数学活动,并使他们对学有余力又有浓厚数学兴趣的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指导,因此在专科教育阶段我们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设一些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与中小学数学教学相关的课程,例如线性规划、概率与统计、简单的程序设计等。其中概率与统计、线性规划等与中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紧密,在实际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理论体系比较完善,方法易于掌握,因此,这些课程应当考虑在专科阶段开设。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简单的算法在中小学出现将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发展也验证了上述趋势。因此,在课程设置时我们要冲破专业限制的束缚,根据专科生的发展需要开设一些有发展潜力的课程。

此外,为了让专科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诸如数学史、数学美学等数学文化课的开设也是必要的。一方面,这些数学文化课的开设可以弥补专业课开设过少的不足,从而开阔专科生的数学视野,使学生对数学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比较粗略的了解,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另一方面,数学美学中诸如孪生素数、四生素数、完美数、回文素数,以及数学史中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等内容都是中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这些趣味知识,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又可以激发中小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我们应针对专科生的实际情况,以够用为原则,从全面提高专科生的数学专业素养出发,使专科生毕业后能够迅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胡雨生,柳友荣.一体化:高师教育类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刻话语[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100-102.

[2]朱永新,杨树兵.部分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述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27-131.

[3]李相威.谈课改中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的提高[J].黑龙江教育,2002,(9):30.

作者:杜俊涛

上一篇:国际经济学理论论文下一篇:新乡村银行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