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

2024-06-10

导师(精选十篇)

导师 篇1

那年我只有18岁, 刚刚分配到这家医院成为一名护士, 负责带我的正是妇科的李护士长。我们5个小护士站在她面前, 不免有点手心冒汗。看着我们拘促的样子, 她温和地笑了, 柔柔地对我们说:“不用紧张, 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 我没有那么可怕。”听到这里, 我感到肌肉放松了很多, 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接下来, 她为我们简单讲解了一下工作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 在病房门口, 她停下, 有些深沉地问我们:“马上就要正式开始做护士工作了, 我想问问你们, 你们认为这个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个同伴脱口而出, “当然是技术过关!”李护士长她立刻摇了摇头说:“不对。技术过关虽然是你们在护士学校所要求的第一项任务, 但是, 在这里, 当你们面对病人的时候, 最重要的不是冷冰冰的技术, 而是要有一颗把她们当做家人的心。”说到这里, 正好一位病人上完厕所回来路过, 病人咧开嘴, 开心地露出了门牙:“护士长, 教徒弟呢, 真是辛苦呀!”李护士长笑着简单叮嘱了她一些问题, 接着又回过头来对我们说:“病人都是因为身体不好才来到这里的, 心情都不怎么好, 如果你们像商店对待顾客一样只是循规蹈矩地对待她们, 只会加重她们的郁闷心情。如果你能像关心亲人一样对待她们, 她们会觉得自己有人关心, 连护士都这么上心, 这病一定有希望, 自然就心情放松, 身体好得也快, 对咱们护士也格外亲切。”说着, 她温柔地望向刚刚离开的病人的身影, 那目光中饱含的温暖使得我眼中晶莹一片。

在接下来的日子, 我按照李老师的话尝试与病人沟通, 和她们成为朋友、家人, 同时也注意着李老师平时与病人相处的方式, 更加为她的真心所感动。

一天, 有一个来自临朐县的病号住进了妇科, 并于下午进行了手术。手术完成后, 我和李老师与当天的主刀大夫一起去向病人家属嘱咐一些注意事项。李老师特别拉着病人的母亲的手说:“大姨, 刚做完手术不能吃东西, 记住了啊, 如果她要是饿了, 就先忍着点, 过了6小时, 就吃点流质食物, 最好是现煮的小米粥。”那位外地的阿姨顿时犯了难, 皱着眉头说:“这可咋办呀, 俺家离这儿好几十里地, 想送个粥也不成啊, 哪里有卖的吗?”我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周围有什么地方能卖刚出锅的热乎小米粥, 只得摇了摇头。李老师思索半天说:“大姨, 没事, 这个我来解决吧。”

第二天一大早, 值夜班的我还没来得及交班走, 就看见李老师提着一个大保温桶来了, 手里还提着一大袋子麦片之类的, “小相, 来, 搭把手, 快累死我了!”我立刻接了下来, 李老师搓着手说:“外面下雪了, 太滑, 差点摔了。”我好奇地问:“这么大的保温桶, 李老师, 你带午饭来中午值班吃呀?”李老师笑着说:“不是, 这是我给昨天手术的病号熬的小米粥, 给她送去, 正好吃早饭。”说着, 提起保温桶和麦片就走向了病房, 我跟上去, 帮她敲开了病房的门, 昨天的阿姨一看到我们就迎了上来, “李护士, 这么早就来了?”李老师笑着说:“大姨, 你们吃早饭了吗?我给你女儿带了小米粥, 刚熬的, 一会儿就给她盛一碗喝。这儿还有些麦片, 用热水泡着就能吃了。”说着, 打开了保温桶的盖子, 一股小米的清香马上就充满了整个病房, 我深深地看了李老师一眼, 现在外面这么冷, 就算是保温桶效果也有限, 李老师家那么远, 看来她是狠命蹬着自行车来的。那位阿姨看到这一切, 激动地攥住了李老师的手, 哽咽着说:“李护士, 真是太谢谢你了,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俺是乡下人也不会说话, 你真是好人呀!”病床上的病人也嗫嚅着说不出话来。李老师急切地说:“您别这样, 就是点小米粥, 不是什么好东西, 快点喝吧, 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找我们。”说完, 拉着我离开了病房。

出了病房, 李老师发现我一直用崇敬的眼光看着她, 不禁笑了笑说:“别用这么崇高的眼神看我, 以后这些事情你们也要做, 病人有什么困难一定帮着点。”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导师带徒活动小结--导师 篇2

XX年XX月份,为响应公司要求,为提高青年员工自身综合素质,我参加了XX公司组织的“导师带徒”活动。活动中我有幸与XXX同志结为师徒。在半年多的时间中,我依照协议约定,同时结合徒弟自身条件特点,按步骤分层次的进行培养计划的实施与考核。现在徒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充分发挥徒弟工作的积极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重点、难点加以强化,同时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与教训,严格按照标准化、制度化程序进行工作教授。帮助徒弟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合理、高效的工作、学习的意识和方法。徒弟也很努力,虚心向师傅学习,扎实、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刻苦钻研、认真实践、勇于探索。

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我还同步培养徒弟的职业道德及思想意识,定期与徒弟进行思想交流,掌握徒弟思想动态,帮助他进行自身的调整。强化徒弟的职业道德建设。

通过“导师带徒”活动,提高了青年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发了青年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为XX公司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积极有力的保障!

XXXX XX

会掐架的导师她才是好导师 篇3

FROM:《舞林争霸》

类型:真掐

火爆度:★★★★★

观赏性:★★★★★

现场回放: 《舞林争霸》进行到斗舞阶段,一向点评温和的杨丽萍首度和另一导师金星针锋相对,甚至大发雷霆,“别以为我没有脾气,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不然不是一点血性都没有?” 原来,性格火辣直爽的金星坚持舞者来到“舞林”就要遵守游戏规则,“抽到爵士舞就该跳爵士舞,这段舞你们就是跳得不好”,她十分干脆地选择了不给票。而杨丽萍态度也异常强硬,从来主张舞者跳出自我、跳出个性的她首次在这个舞台上与金星针锋相对,反驳道:“他们刚刚跳得非常好,如果我在这个舞台上没跳好爵士,就代表我不是一个好舞者了吗?”激动之余更是直接一手按下金星前面那盏灯。

点评: 私认为,番茄台近几年的选秀节目全靠金星撑起了收视率的半边天:先天性的犀利毒舌、纯天然的强烈攻击性,堪比华少的超自然语速让她骂完学员掐评委,其伶牙俐齿配合给力表情,让人大呼过瘾。

罗大佑VS章子怡

FROM: 中国最强音

类型:仿真掐

火爆度: ★★★

观赏性: ★★★★

现场回放: 歌唱实力被认可、情绪化作风却饱受争议的曾一鸣在之前比赛中已经被罗大佑批过“态度问题”,在逆袭战中歌唱没有多少毛病可挑、甚至可谓表现拔尖的曾一鸣,却仍被罗大佑狠狠骂了一顿,不仅“翻旧账”指其之前演唱时不尊重乐队,还犀利地总结了其30岁依旧没有混出成绩的原因,“一有掌声你就飘飘然,所以30岁时你还是这个歌路。”而这次作为导师的章子怡再也坐不住了,她打断罗大佑,称曾一鸣本场表现可圈可点、毋庸置疑,应该得到公允对待。说到这,章子怡克制不住泪水,几度擦拭未果后,最终选择离场调试情绪。

点评: 罗大佑的骂人我相信是真骂,而章老师作为著名演员,她的哭而离席我却无法确认其真实性,所以姑且归类为“仿真掐”。无论真掐假掐,这次冲突的结果是,章子怡以其感性的性感及真情流露而一洗之前“不专业,话说不到点子上,不知所云”的恶评,一举成为年度真性情导师,并成功将自己的学生送上冠军宝座,算得上是大胜。而至于罗大佑,我不得不说,哎,好好一个神级音乐教父,为啥要去中国最强音做评委呢。

陈坤VS谢霆锋

FROM: 快乐男声

类型: 炒作掐

火爆度: ★★★★★

观赏性: ★★

现场回放: 在全国20强第二场突围直播现场,陈坤将手中的监听耳麦扔向谢霆锋,并抱怨谢霆锋戴着墨镜不理自己,还呛声道:“戴什么墨镜,摘了!”被逼急的谢霆锋也不甘示弱,在接下来给选手讲解何谓“融入”时,他十分重口味地拿陈坤打了个比方:“如果陈坤在这里演戏,这里是马桶,他就会是大便。”陈坤回应道:“如果霆锋有什么看法,你要不要坐在马桶上来点评下?”

点评: 当晚的这一幕,让两位帅哥的粉丝们也掐起来,互骂“大便”之声不绝于耳。不过在节目结束后,陶晶莹晒出三人合影,并调侃道:“他们两……妈呀,坐中间好危险!”陈坤转发该微博,并以“四个小伙伴”来形容评委之间融洽的关系。

韩红VS黄晓明

FROM:中国梦之声

类型:调情掐

火爆度:★

观赏性:★★★

现场回放: 节目中,韩红“调戏”黄晓明是家常便饭,而且几乎“无节制”地大爆黄晓明的私事,频繁地直呼“BABY BABY”来明示黄晓明与Angelababy(杨颖)的恋情。

点评: 看韩红调戏打趣甚至强吻二哥晓明,让人心理真不是滋味。大概观众们与我心有戚戚焉吧。

那英VS张惠妹

FROM:中国好声音

类型:友情掐

火爆度:★★★

观赏性:★★★

现场回放: 为了争夺一个心仪的好学员,那英直爽吐槽学员跟着张惠妹可以探讨“是怎么发胖的”,更直指姚贝娜的《为了明天》比原唱张惠妹唱得好;张惠妹则反击学员跟着他们三位导师是听说教,跟随自己则可以纯粹玩音乐。

点评: 导师们之间耍宝卖萌各出绝招、彼此拆台相互攻击、调笑取乐气氛融融,这种轻松愉悦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友好互掐氛围从第一季一直延续至第二季,他们吵闹得开心,观众们看得会心,真的是很正能量的掐架呢。只是,阿妹老师,你稍稍有点激动了啊,风干了几年的老咸鱼就要翻身兴奋是难免的,但还是要注意控制一下情绪啦。

好声音以外的世界……

这个夏天,仅仅有好声音还不够。周五以外的晚上,除了反复反复重播好声音比赛实况,你其实还可以看点儿别的,比如下面这些。

特别推荐

《贫穷的本质》

作者: 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

中信出版社 景芳 译 2013年4月

为什么贫穷,为什么穷人摆脱不了贫穷?这是《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探讨的主要问题。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

看剧

美剧

《新闻编辑室》 第二季

每周日晚上10点档在美国HBO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编辑室》,讲述了一位电视台新闻主播,他的新制片人,他的新闻编辑室里的三位新同事和他们的老板之间的故事。这支新闻团队面临着经济、合作上的重重阻碍,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个人关系,而他们努力想把新闻做好。该剧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

英剧

《极品基老伴》 第一季

nlc202309040804

英国ITV台推出的最新同志情景喜剧《极品基老伴》由两位托尼奖得主主演,经典喜剧《威尔与格蕾丝》和著名动画《恶搞之家》的编剧和幕后执行制片人操刀,讲述一对同志老伴的毒舌人生,未播出即备受瞩目。两位主演作为已公开出柜的英国老戏骨,参演影视作品和舞台剧无数,他们的默契和互动构成本剧最大的看点。

书籍

《看得开,放得下,才是人生》

作者: 蔡澜

长江文艺出版社

“人生总是漂浮不定的,我们为什么能够稳住呢?好像船上有一个锚,我们有最传统的信条,就是很简单的,孝顺父母、守时、对朋友好……”年过古稀的蔡澜与你煮酒话人生,畅谈生命长河中的各种人生体会和感悟,道尽72年的人生智慧。字字直白,句句真诚,富有生活哲理,蕴藏人生智慧,读来令人豁然开朗!

《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作者: [日] 小津安二郎

南海出版公司

“有人跟我说,偶尔也拍些不同的东西吧。我说,我是“开豆腐店的”。做豆腐的人去做咖喱饭或炸猪排,不可能好吃。”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写下他的人生、他的电影。拍电影四十年,小津只走自己的路,一直想完美地表现人性的温暖。人生中的执著,天性中的悲悯,都在这数十年间煮成一锅好豆腐。

演出

黄渤、袁泉主演

孟京辉话剧《活着》

时间: 2013年8月13-18日 19:30

地点: 艺海剧院

当前中国剧坛最具影响力的著名导演孟京辉最新力作,改编自知名作家余华同名小说,2012年秋季在中国9个城市巡回热演,连创票房口碑双重佳绩,轰动华语剧坛。该剧将魔幻现实主义、写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种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杂糅在一起无缝展示。

刘德华中国巡回演唱会2013上海站

时间: 2013年9月11-14日 19:30

地点: 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香港非官守太平绅士衔,香港特别行政区荣誉勋章佩戴者,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亚洲新星导计划的发起人……他就是劳模天王刘德华,此次中国巡回演唱会2013上海站将于9月11-14日登陆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他将在上海首次尝试室内“四面台”,与观众超近距离接触。

导师 篇4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全县国土面积5 845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48.075公里, 有汉、傣、傈僳、回、白、佤、阿昌7种世居民族。全县总人口637 282人,其中少数民族50 36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34%。边境线上居住的少数民族居住地距集镇较远, 距缅甸较近,交通不便,经济滞后,人口稀少,民族成分单一,居民生产和生活以母语作为交流语言,民族学龄前儿童只会说母语,听不懂汉语,导致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教育困难较大,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民族学生成才率低。其主要问题有:教学任务重,学习成果难于巩固,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不能适应教学需要,教学资源贫乏。由于缺乏专业的民族教育理论的指导, 腾冲县的民族教育始终困难重重,得不到突破性的进展。

在腾冲县委政府及教育局面对各级人大代表针对边境民族教育问题的各种提案一筹莫展之时,2012年,腾冲县民族教育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 落户腾冲,建立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体系, 实施导师制,指导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 促进项目学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提高腾冲县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此背景下,当地从全县优秀教师中遴选一支既有本土教学经验和理论基础, 又能帮助乡村教师解决教育问题的“赤脚导师”团队。“赤脚导师”既是教师,又是全面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人员,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教师,在边境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中承担着需求评估者、培训者、检测和评价者、协调者、资源服务者、咨询者及引领者的角色。

一、导师制的具体内涵

以导师制为依托的教师培训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培训和送教下乡活动。

传统的教师培训和送教下乡活动要求教师离开工作岗位接受培训,这种培训是一次性的,培训对象惠及一所学校,关注中心学校,关注优秀骨干教师,关注核心科目,培训者大多是外聘专家。而导师制可以在工作岗位上接受培训,培训后接受实时的指导,校际之间可以实现互动,培训重点关注村小及教学点,从薄弱处入手, 关注薄弱教师、薄弱学科,培训者是具有本土经验的本土专家。

导师的主要工作是经常性地到学校开展即时的、现场的、有质量的培训,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经常性地获得专业支持和指导,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实现有质量的教学,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获得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全面发展。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下校前,导师接到下校任务后,围绕 “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去,去做什么,要得到什么结果”等问题,做准备工作。在学校,通过教师档案分析、课堂观察、访谈、 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分析教师需求,制订指导计划。下校后,对培训指导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图2)。

二、“赤脚导师”的故事

从城镇小学遴选的“赤脚导师”,他们将自己在城里的教学经验通过培训、课堂示范移植到乡村少数民族小学的过程中, 经历失败与挫折、成效与经验,这是对传统教师培训的一种重新审视与反思。

边境少数民族学校迎来“赤脚导师”, 一切都在慢慢地改变……正如聂正艳老师所记叙的那样,一切都在变化着。

从一节失败的语文课说起

2 0 1 2年仲夏时节,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腾冲县荷花镇羡多完小(一所以傣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在听了他们的一节语文课后,由我示范一节低年级的识字课。做了简单的准备之后,我信心满满地走进教室,没想到,课堂表现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教学中没有一个人举手,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连他自己都听不到,当我要求学生用“青草”说一句话时,竟没有一个学生会说,无奈之下,我只好利用简笔画引导,终于,有一两个学生开口了, 但其余学生却无论怎么也不开口说话,我用尽各种方法—鼓励、表扬、引导、批评……学生还是睁着迷茫的大眼睛望着我, 不说话也不举手,课堂气氛显得那样的压抑、沉闷。

……

九月份,我再次来到羡多完小,再次走进原来那个班级。这一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尝试着把活动带进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采用让学生自己做动作来直观理解动词的教学方法(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法)。整个课堂在学生的表演中灵动起来,后面的说话训练也水到渠成,所有学生都纷纷举手,并且都能流利表达,还写出了通顺准确的句子。

三、导师制的实施成效

导师制在腾冲县实施以来,边境少数民族学校逐渐发展起来。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得到改变,教师认识到“文化适切性”在民族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和尊重民族文化,在工作中能够理解少数民族孩子第二语言学习的困难,无论什么课都开始设置语言学习目标,不再用对待汉族孩子的要求来对待少数民族孩子,不再用教汉族学生的方法教少数民族学生。备课中,教师认真分析少数民族学生语言的可理解性问题,然后根据TPR理念设计教学方法。同时,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有了明显改善,在民族文化和语言适切性的关照下,得到认同、尊重、理解。并且,山村民族学校特色初显。

四、发现与反思

导师 篇5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责权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63-02

博士研究生作为最高级的科学技术人才,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担负着实施创新行为的主体,是实现国家创新体系良好运转的智力保障,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而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重要的地位,近些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矿大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认真研究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已亟不可待,本文就本校新整理的关于导师队伍建设及其责权机制的几点进行研究分析。

一、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总体情况

截止到2014年8月,我校共有博士生导师112名(含兼职博导51名),均具有正高级职称。毕业于本校的博士生导师56人,比例占55.36%,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占31.25%;毕业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导师56人。博士生导师平均年龄54岁,年龄最轻的博士生导师41岁;50岁以下的占25%,60岁以上占14.29%。博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62人,具有硕士学位35人。16位导师享有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

二、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我校十分重视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及管理工作,明确研究生导师职责,定期对博士生导师进行考核,以期建全能上能下的动态导师管理机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导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导师队伍。学校设立专项资金资助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外出进修学习,并明确要求教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前必须有半年以上的外出进修经历,学习期间工资和津贴照发;对研究生导师获得的教学、科研奖励,学校给予配套奖励;对发表在核心杂志的高水平学位论文和SCI 、EI论文给予相应的奖励。

学校还定期开展研究生工作会议,并及时修订我校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以适应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形势。学校要求新聘任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必须参加省学位办和学校组织的新任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对新增研究生导师实行“先参加培训,后上岗招生”制度。

(一)根据学科需要合理设岗。

我校一直以来坚持依据人才需求和招生计划,结合我校的学科发展和布局,按照不同的学科方向设置研究生导师岗位,在导师资格遴选之前,经校长办公会会研究确定后,向全校范围公布各学科所设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的岗位数,实行竞聘上岗。

(二)建立导师资格制度。

我校实行导师资格与聘任分开制度,要求拟申请聘任研究生导师者,必须首先获得相应的导师资格,导师在获得任职资格后,经过培训,方可聘任招生。

通过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标准,学校可以将优秀的教师选拔进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中,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全国同行院校导师的遴选标准相比较,我校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是比较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让优秀的人才加入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中。为保证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质量,在导师资格的遴选中,评审工作严格执行个人自愿申报、所在学科推荐、学院评审、人事、科技、教务、研究生院和纪检联合审核、全国同行专家通讯评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的方式进行。2010年和2012年共有34人申报博导资格,经严格的评审,最终18人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三)实行研究生导师注册制度。

我校积极探索研究生导师注册制度,在每年学校制定研究生招生简章前,研究生院会同科技处、财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在我校导师在研的科研项目及其资金数量进行统计与核实,看其是否能满足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要求,学校规定每位研究生导师每年原则只安排一个博士生招生名额,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再增加一个名额,承担科研项目经费超过100万者,再增加一个名额,承担973或863 项目的首席专家根据科研任务的需要,再增加1-2个名额。除学校下拨的研究生经费外,博士研究生导师至少保证有5万元的科研经费,硕士研究生至少保证有1万元的科研经费才能进入当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进行招生。

(四)实行导师岗位聘任制。

我校规定博士研究生导师聘任前必须具备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研究导师资格遴选严格按照我校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执行,获研究导师资格者经省学位办公室或我校组织的培训后才能聘任为我校研究生指导教师。同时,学校也在积极探索不拘一格导师遴选机制,尝试通过非常规的选拔程序将一部分年轻、具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专家吸收到导师队伍中,另外也吸收一些符合博导遴选条件、研究方向与我们有优势互补的校外人员担任我校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共同开展科学研究。

(五)推行研究生导师责任制、双导师制和导师团队制。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进一步修订导师工作条例,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必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保证研究生全面健康发展。导师不仅要负责研究生的知识学习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兴趣的培养,成为学生学业、学习方法、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乃至做人的指导者。

改革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办法,实行按导师则优录取,赋予导师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和话语权。定期召开导师代表座谈会,听取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意见,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权、责、利的统一。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我校要求学科带头人,必须按学科或研究方向组合成导师团队,坚持导师个人培养与导师团队培养相结合,导师小组制的优势显而易见,既可充分发挥哪些年富力强、学术上已有一定造诣和影响、科研经费较足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作用,也能弥补单一导师制度下导师知识和能力的不足。[1]通过团队内的分工合作,避免研究生导师个人培养研究生的局限性,从理论研究、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六)完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我校建立了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并对聘期内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按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考核中硬件条件包括著作(教材)、发表论文、科研成果、课题经费等,对不符合条件者,将实行一年给予警告、二年黄牌、三年停止招生的管理办法 ,以期逐步建立研究生导师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学校在导师队伍建设中,积极推行导师聘任与导师考核挂钩制度,在导师队伍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凡是考核合格并获得各种称号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学校都给与相应的表彰与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则视具体情况给子口头通报、暂停招收研究生,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罚。

三、我校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导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

“学有本源者,经师也;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经师是能教书的老师,人师是既可教书又能育人的老师。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厚实的个人修养。还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宽厚的知识结构,积极的进取精神,扎实的科研能力,浓厚的人文关怀,较强的教学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等。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博士研究生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对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和发展的需要。

(二)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效果需加强。

导师应当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观念及时进行转变,用知识经济提出的新理念重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和目标,要对博士研究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2]导师有高层次的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表明了其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但部分导师忽略了课题的本质内涵与意义,忙于做课题、发论文、评奖项、而对研究生实施放羊式管理。此外,由于大部分采取单一导师指导形式,其中有的导师由于受经费限制、创新能力不足、进取心退化等因素,对研究生指导效果也不甚理想。

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但我们作为管理部门有信心在健全博士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也将取得显著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支戈壁,黄华.论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导师队伍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

[2]刘静,赵珊.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教育创新,2010.20。

作者简介:曹明明(1985-),女,汉,硕士。

通讯作者:李冀(1960-),男,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方剂学理论及配伍规律研究。

导师 篇6

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一直秉持的是单一导师制, 即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遵循导师负责制, 学生在读期间的所涉及到的所有学习和生活事务, 导师都是第一责任人。然而, 随着高校扩招, 国内有些师资缺乏的专业甚至出现一个导师指导十名以上学生, 单一导师指导模式的弊端已经日益突显, 当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时, 会导致导师形同虚设, 其在上课和科研之外, 并无过多精力指导学生, 学生多在“散养”状态中毕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不断学习和探索, 为弥补单一导师组制的缺陷, 导师组制顺势而生, 并在许多高校中逐步推广。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是由少数知识互补而又相互关联、为实现特定目的而承担相应责任的多位研究生导师组成研究生指导团队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其人员构成主要包括两类, 一类是由传统校内同专业或者学科人员组成, 另一类则是将校外导师资源充分利用, 由校外和校内导师合作组成, 这两类为便于日常管理, 均需设置组长一名。

相较传统单一导师制, 导师组制具有明显的优点:1.不再拘泥于一个固定导师, 导师组成员均是学生的指导教师。2.论文创作多人指导, 学生可以学众师之长, 不必再为自己论文不是导师所长而困惑和苦恼。同时, 校外导师的加入, 可以使学生跟随导师拓展校外人脉, 了解外校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 对整个学术形势有更好的了解和把握。3.学生之间学术交流增强, 破除门户之见。

然而导师组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其缺陷。导师组形式化是导师组培养模式的最主要的障碍。若导师组内权责不清晰, 导师组众多教师共同管理学生, 极有可能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喝”, 无人管理学生的局面。

针对单一导师制和导师组制的不同优缺点, 笔者认为在现实培养中分阶段将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是最佳选择。主要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 在学生入学之初, 论文选题确定之前, 以导师组制为其培养模式。第二阶段, 学生在确定论文选题至完成论文答辩, 这一时段实行单一导师制和导师组制相结合模式。

第一阶段, 导师组内实行学生主动约导师或者导师约学生, 以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方式, 定期举办读书会或者集体讨论、谈话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学习交流。学生师从众多老师, 能够发挥集体优势, 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 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创新能力。[1]当然这是最理想化的发展结果, 但是为防止导师组形式化, 在导师组制实行时务必注意以下关键几点。1.浓厚的导师组文化是学术发展的重要条件。导师组要注重进行团队建设, 所有导师对于本组内的学生都应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导师们对学生培养阶段所涉及的:招生简章制定、招生复试录取、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制定、学生中期考核 (开题资格考试) 、毕业论文选题、课程论文指导等需要进行全身心参与, 并且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国内外会议和国际交流学习、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帮助学生增强社会实践经验。2.导师组内部分工应该做到权责明确。其一, 导师组聘请组内有威望的导师担任组长, 这样便于组内管理, 尤其在遇到分歧时, 可以有效的进行协调统一。其二、导师组成员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需要定期进行沟通交流, 并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制定下一阶段的指导方案。其三、对导师组工作进行监管、协调机制。导师间取长补短、相互团结合作为学生。

第二阶段,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 逐渐熟悉了自己的学术兴趣所在, 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想要研究的论文选题, 而后根据自己的论文选题再去选择与论文选题相近的导师作为日后学习的主导师。这样在论文写作阶段, 主导师便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负责人。但是, 该阶段并非完全脱离导师组制, 学生在主导师指导下撰写论文, 在需要的情况下, 也可以就论文创作或者其它方面的问题请教导师组的其他老师即副导师, 主导师和副导师应该相互交流配合, 确保学生顺利完成毕业创作。

综上所述, 单一导师制与导师组制在独立运行时均有各自明显的优势和劣势。高等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人才, 为此目标我们应该打破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 将二者相互结合, 取长补短, 灵活运用。这一实践会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是, 全面提高学生质量的最终目的能够得以实现。只有在研究生教育之学术启蒙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 才能确保未来学术之路发展顺畅;二是, 导师组制实施过程中学生一起学习, 这样不仅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而且增强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三是, 导师们通过齐心协力辅导学生, 多视角、全方位的来了解研究生, 从每个导师的角度来发掘研究生的潜力, 促进其在擅长的领域进一步发展、在欠缺的方面得到增长。此外, 对于学生有进步的方面要及时基于鼓励, 使学生能够以更饱满的姿态投入下一阶段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意忠, 论导师团队建设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1) :130-134.

导师 篇7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班主任,辅导员,角色

一、引言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很多高校试行本科生导师制, 有的高校甚至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有力地补充了目前实行的本科生辅导员制和班主任制, 分段式本科生导师制强调学生的个别指导和个性发展。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对加强个性化教育、学分制的改革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试 (实) 行模式有许多种, 如按学习时段划分, 可分为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按导师工作任务划分, 可分为科研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按培养对象划分, 则有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等。分段式本科生导师制是作者带领团队以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试点, 在学习、分析和研究其他高校的众多模式后形成的一种具体教育模式。2009年9月1日, 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关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规定 (试行) 》, 提出了本科生“柔性导师制”和“刚性导师制”的分阶段模式, 并确定从学院2009级开始实施。

柔性导师制, 即从入学伊始, 每个班在同一专业教研室或学科领域选派一名教师作为柔性导师, 并且担任该班班主任, 任期四年。例如, 机械设计专业的班级 (以30人为例) 则从机械设计教研室选聘一名教师, 担任该班柔性导师, 同时是该班班主任。刚性导师制, 即在柔性导师的基础上, 当本科生进入大三学年后, 为每一位学生配备刚性导师。如上所例, 该班进入大三学年后, 再选聘4~5名该专业教师, 每名教师带该班5~8名学生, 直到毕业, 是该班的刚性导师。此时, 导师角色更为接近于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导师。本科生导师共同肩负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向导的“五导”职责。

二、本科生柔性导师的角色定位以及与传统班主任的关系

柔性导师制的提出, 一是基于成熟的传统班主任教育和管理模式传承的需要;二是能够有效缓解高生师比形势下导师数量不足的困境。为此, 柔性导师制班主任与传统班主任从身份上并无差别, 从工作内容在外在表现上看也并无大异, 但确实存在着角色的本质差异。

1. 职责范围不同

传统班主任通过参加班会、团活, 加强班集体建设, 和学生们一起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通过个别谈话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 加强班级干部的队伍建设;通过深入课堂和寝室, 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行为表现, 对于出现行为问题和思想偏差的学生, 能够给予及时的指正和教育引导;重点参与班级的评奖、评优, 国家奖助学金评比等重要事务的评选和推荐工作;关注班级同学的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等。

柔性导师制班主任要在完成常规的教育管理工作基础上, 充分发挥其所属专业的特长和优势, 在专业启蒙、专业发展方向、学习方法和专业选修课的选择等方面强化了对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2. 选聘对象不同

传统的大学班主任队伍一般由兼职人员组成。大多为青年教师, 刚走上工作岗位, 也有的从专职学生工作干部、行政干部或专业课教师中挑选。而柔性导师制班主任按照其职责的需要, 原则上必须从专业对口的角度在专门从事教学的教师群体中选拔, 必须具有讲师职称或硕士学历以上教师才能担任柔性导师制班主任。

3. 工作目标不同

传统班主任工作目标侧重于班级的管理和日常事务的处理, 重点考查的是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 班级同学的考试及格率、违纪率等整体情况。而柔性导师制班主任必须要按照每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要以提高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为着眼点, 要以增强刚性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契合度为目标开展工作。

柔性导师是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下的班主任角色, 为此, 与辅导员之间角色和关系并无明显区别。

三、本科生刚性导师的角色定位以及与辅导员关系的界定

作者与团队经过实践, 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刚性导师制实施办法。同时, 明确了刚性导师的角色定位:“刚性导师既不是班主任, 也不是辅导员, 是学生学习、为人、生活及修身的导师。具体包括, 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 就业指导, 考研及相关资格考试指导, 优秀品德形成指导等。导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表;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在这样的角色定位下, 刚性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界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行本科生刚性导师制是完善辅导员制的有效途径, 应为辩证互补关系

辅导员制原本就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两项主要职能, 本科生导师因学分制的出现和现阶段切实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萌发, 是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的产物, 主要职责是通过导学活动, 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素质教育。两者之间虽然职责不同, 教育过程不同, 但从工作目标上却是人才培养这一共性问题。二者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施教者的角色, 其职责都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对合格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按照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有计划地组织与实施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从个性问题看, 二者既有不同又相互补充。一是教育主体不同, 本科生导师是专业教师身份, 是专业教育的主体;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主体。二者同为教育主体, 却是从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二是在职责任务上, 辅导员被赋予思想教育、行为管理和处理日常事务的职能, 而导师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 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以良好的师德师风熏陶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 从另一个角度支持和赞同辅导员工作的主张, 二者职能互补, 相得益彰。

2. 辅导员与导师在学生工作中的主从关系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 2006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导师是辅导员全面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辅助力量。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一种载体, 创造更多学生接触教师的机会, 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更多教育和启发, 导师以其学术水平、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等影响和塑造学生, 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这样就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结合。此外, 本科生导师制模式下导师层面上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育方式更显个性化, 提高教育针对性;教育情境更有亲和力, 提高教育认同性;教育方式更具渗透力, 提高教育实效性。

3.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辅导员的角色转换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既然在辅导员制的基础上注入了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新的模式, 辅导员的角色和功能也要进行改变和完善。

(1) 桥梁与纽带

辅导员是最早接触学生的教师, 在大学阶段的前两个学年负责指导学生完成步入大学在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转变和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 最贴近学生, 了解学生。为此, 在学生步入大三配备刚性导师时, 辅导员要将最详细的学生信息呈报给导师, 也要将完善的导师信息公布给学生, 来实现师生双向选择。同时, 在开展本科生刚性导师制过程中, 也需要和辅导员一起形成育人合力, 共同建立因材施教格局。

(2) 架子工

辅导员在素质教育体系中也具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职责, 从这一点上看, 和刚性导师也存在着异曲同工和同曲同工的统一。为此, 辅导员应积极为本科生导师制搭建平台促进导师与学生“导学”活动开展, 充分利用导师资源, 不断提升大学生科研立项水平和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永, 高艳阳, 仪建红.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 (10) .

[2]吴新文.论高校学风的二元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7) .

[3]左军.本科实施全员导师制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7) .

[4]兰英, 周克勇, 李凤翔.本科生导师制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45 (7) .

[5]司同.本科导师制与高校育人机制创新[J].网络财富, 2009, (15) .

[6]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81 (5) .

[7]潘晓卉, 郑家茂, 徐悦.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必须突出师生互动[J].东南大学学报, 2006, (3) .

写给我们的“三好”导师 篇8

严慈相济抓形象—形象好

毛振明教授、董玉泉老师这样称赞香洲体育:香洲体育就是一个大美女领着一群猛虎。美女把猛虎带得这么好,吴江老师确实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而珠海市教育界的领导与校长则是这样赞叹:香洲体育看起来像是美羊羊带着一群狼,但是没想到会带得这么好!虎者,猛也,攻无不克。狼者,团队也,精诚合作,团结奋进。确实,香洲体育人给人的印象总是阳光、能干、严谨、团结、勤奋、认真。这些印象得之不易,是来自吴江老师任职教研员十多年对每一个香洲体育人孜孜不倦的教导与严格要求。吴江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事教研工作十多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对体育教师的偏见!”体育教师干着最累的活,顶着烈日兼受风吹雨打,但是在一般家长与教师眼里,却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陈旧印象。要转变别人的看法,她总是见缝插针地要求我们要自省、自信、自强,做一个真正的体育人,做一个能力突出、奉献突出的体育人。为此,她严抓教学常规,要求每个教师严格执行《香洲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与提高课堂效率建议》,要在课前备齐每学年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与课时计划,随时采用“推门课”的形式对每个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检查与指导。而在平时工作之余,她总是主动找老师们聊天,在生活上、工作上给予关心与指导。如今年体育中考期间,小李与小梁要在繁忙的裁判工作中请假去中山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吴老师不仅批准并且在下午总结会特别跟所有的裁判员说这个事,请大家一起给他们送上了真诚的祝福。小李与小梁都是代课教师,吴老师都这么关心他们,让人顿时感到温暖与细腻。严时是说一不二的领导,但却让我们感觉到严里饱含着爱与期望;慈时像大姐姐一样的关心与呵护,让我们感觉到温暖里还有要求。因此,我们对她总是心服口服,遵从她的教导,努力前进。

三管齐下强专业—专业好

专业好,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包括教学、训练、科研三方面。在教学方面,抓常规是夯实基础,而培训则是提升高度。除了给青年教师开展入职培训之外,她每年都邀请全国著名体育专家、学者前来讲学,让教师们了解学科最前沿的动态,紧跟课改的步伐,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学科素养,如邀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梁国立教授、国内知名学者毛振明教授、董玉泉老师、庄弼教授等开展专题讲座。另外,还开设“香洲体育大讲堂”,邀请香洲区名校长给体育教师的工作支招提建议并开展现场“论见”活动,让体育教师进一步了解校长对体育工作的看法与要求,学会与

学校管理者沟通,让自己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得到学校的支持与帮助。理论是导航,还得实践,为此,她开展“名师伴我行”系列教研活动,通过全国优质课一线教师现场作课(或录像课)、市、区学科带头人公开课等形式,采用“研(观摩、研究)——思(思考、反思)——行(实践、提高)”的教研模式,切实提高一线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并以此为抓手开展教师技能比赛、体育课堂教学室内、室外课比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以上措施,在她的悉心指导下,香洲区多位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比赛一等奖,百余人次获得广东省优质课特等奖、广东省体育录像课一等奖、广东省教师技能比赛个人一等奖等奖项。特别是在2015年她带领珠海教师参加广东省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大胆地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相融合,珠海教师的展示成为比赛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得到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荣获团体一等奖、总分第三名的佳绩,十位参赛教师均获个人一等奖,吴江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在训练方面,她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训练水平,主要是通过成立各个项目的工作室,以各项目工作室开展项目训练研讨,现场观摩,提升教师本专业的训练水平。另外,为教师搭建展示舞台,按学期举行教职工足球、篮球、羽毛球、啦啦操等比赛,并在区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举行教职工拔河或者多人多足等比赛,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和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

体育科研方面,她把“以生为本,以校为根,以研促教,教研结合”作为出发点,将课改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热点问题和倾向问题研究,融入到在每一次的培训活动中,指导教师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通过论文、案例或故事的形式加以呈现。她以身作则,撰写论文连续三届荣获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多篇论文荣获珠海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在她的带动下,每年体育教师的论文质量与获奖人次排在珠海市其他学科前列。她亲自带领学校参与全国、省、市、区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基本上做到校校有课题,人人做课题,并且硕果累累。如,由她主持的《珠海市香洲区中小学体育学习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元评价的研究》分课题荣获全国特等奖,并且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多次获得省、市、区级奖项。

三层一体抓团队—团队好

面对别人的称赞,吴老师总是说,关键是团队好。成功源于团队,团队在于培养与领导,团队要起榜样作用,吴老师深谙此道。首先,抓好基础团队——学校体育科组,她坚持每周下学校看课,指导体育科组长抓好科组内的教学、训练、比赛管理工作,带领科组教师完成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同时,创建自己学校的体育特色,构建学校的体育文化与品牌,做好一校一品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其次,抓好中间团队,主要是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在全区开展示范课、研究课、讲座等,扩大辐射作用,不仅带动薄弱学校教师一起进步成长,同时培养了一批体育教师骨干;再次,抓好核心团队,团队的核心成员主要包括片长、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她将这些核心成员组成学术团,对每学期开展的教学、科研、培训、竞赛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根据每位的特点和特长,分期分批承担全区示范课、青年教师培训讲座,带动全区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专业导师工作思路探讨 篇9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 大学所面对的是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成年人, 因此, 在育人方面应该是尊重第一, 让他们在被尊重的环境中学会去尊重别人, 在适当索取中学会给予, 在小错不断中学会责任与承担, 在矛盾冲突中学会理解和宽容。

导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有多重性格, 从而具备应对各类性格的教育对象和换位思考的先决条件。在平时的相处中, 导师可以是学生调侃的对象, 是学生求助的对象, 是学生打闹的对象;在正式场合, 导师必须是学生崇拜的对象, 是学生远观景仰的对象, 是学生愿意追随的对象。

二、导师的专业引导方向

专业导师的引导方向简单来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 从行业发展趋势入手, 引导学生去了解将来可能从事的岗位及其需求, 更早、更好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在引导学生修炼自我的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就业岗位存在于哪些公司、哪些地域。此外,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专业实践, 尽早接触社会企业, 增加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

(一)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各院校的专业培养与人才需求历来存在着脱节。目前科技发展迅速, 各类新兴企业、创新性技术层出不穷, 办学要紧跟区域、行业热点, 但学校的办学模式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教师与行业脱节, 学生不知所学专业的未来在哪里, 在学校的小圈子里满腔热血的空谈理想抱负, 毕业时却发现报国无门, 所学技术或者技能已被淘汰。这样的现实问题直接导致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企业, 企业找不到所需的人才。

作为专业导师, 自身就应该从技术中来, 到技术中去, 时刻关注行业、企业动态, 随时为引导学生做准备, 成为名副其实的导师。从学生入校开始, 向学生传达行业动态信息, 让学生随时置身其中, 让他们知道目前的学习对将来自己在行业内的发展有怎样的帮助, 让他们理解厚积薄发的真谛。

(二) 关注就业岗位及其需求

从历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 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对将来还是很迷茫的, 他们不是不想认真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而是不知道应怎样去规划。这就需要专业导师能够了解相关专业技术岗位的详细信息, 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必要时还要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其发展的方向, 真正发挥“导”的作用, 避免学生迷失方向。

(三) 关注就业企业及其渠道

毕业生在企业面前都像一页白纸, 招牌可以是学校的名气, 可以是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能力, 也可以是专业导师的实力。专业导师与行业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期的联系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专业导师可以通过院系领导的牵线搭桥、通过往届毕业生的引荐等途径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建立稳固的毕业生输出网络。

(四) 引导学生积累专业实践经验

目前, 很多企业招聘时都会对求职者的工作经验有要求, 这是应届毕业生的致命伤, 但不是不可弥补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专业实践, 积累工作经验。也许在这些假期实践中, 还能因为学生的优异表现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样的例子已多次出现, 导师也应向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 让学生不要虚度光阴, 不断锻炼充实自己。

三、专业导师的引导方法

(一) 现身说法

每个专业的培养方案的最终目标都是将这些学生培养成为本专业方向上的专业能手, 而专业导师本身就应该是本专业某方面的能手, 并且培养出过一些专业能手。正面的激励与反面的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有效的。利用自身或者往届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去现身说法, 让学生不断往专业靠拢, 紧跟行业发展, 掌握企业需求, 不断增加专业工作经验, 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潜力。

(二) 主题研讨

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就业岗位及其需求、就业企业及其渠道、专业实践这些主题, 单纯的说教会事倍功半, 效果往往不好。但在导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 自己去进行实践, 自己来讲, 大家一起讨论, 这样的效果应该是很好的。并且这样的主题研讨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业生涯。

(三) 专业社团

以学校的有限资源为学生创造无限的表现舞台, 依托目前各级各类大大小小的专业竞赛, 专业导师可以开设专业社团, 以老带新, 传承优良传统, 使参赛选手在各类竞赛培训中提高技能水平, 同时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岗位需求, 以赛促学。

(四) 社会实践

专业导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 尽量从事专业性较强, 有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的实习工作。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发扬不怕吃苦、勤奋好学的作风, 去展示自己的修养和学习能力, 表明自己是可塑之材, 为自己争取机会。

我的人生导师 篇10

她很温和。第一堂课,教室里像一锅沸水般嚷个不停。她走进教室,并没有严厉训斥大家,而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马福梅,二楼七号。紧接着她转身先是给大家鞠躬,然后侧身指着黑板说:“同学们好,本学期我担任你们的语文老师,这是我的姓名和办公室……”唇齿之间,露出盈盈的笑意。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几秒钟后,班长喊道:“起立!”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洪亮的声音,惊飞了落在窗台上的麻雀。

过了几天,马老师走进教室,手上拿着一本书。“这本作文选不错,大家可以买一本参考下,每本五元钱。自愿订购,需要的同学到语文课代表那里登记。”我天生木讷,对于作文最为害怕。我想买一本作文选,可是又舍不得钱。

那时家庭几经变故,我的每一分钱用得都非常谨慎。但出于对书的好奇,我还是去课代表那里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发书的那一天,我的五元钱还没凑够。老师喊我去讲台领书,我却在座位上迟迟未动。当她第二次喊到我的名字时,我放下一个小男生的自尊,向旁边的同学借了五元钱。这些马老师都看在眼里。课后她把我叫到办公室,退回了五元钱并送了我一本书。她告诉我,她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我的家庭情况,并鼓励我好好学习。

那以后,马老师的课我听得非常认真。我突然觉得原来学习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在马老师的建议下,我开始阅读课外读物。

一次命题作文,马老师让写“我爱我家”。我把我的故事,包括我所有的秘密全部写在了作文本上。每一个字我都写得非常认真。只是我做梦都没想到,我的作文竟然成了范文,被马老师当着全班同学朗读。那是我有生以来所得到的最高荣誉,除了激动和兴奋,我就一个劲地嘿嘿傻笑。后来,我把那个作文本上马老师的评语剪下来,直到现在还保存着,评语很简单:感情真挚,所选事例典型。后面用鲜红的墨水大大地写着一个“优”字。

也正是马老师不断地鼓励,让我逐渐摆脱了自卑和内向,开始自信起来。在一次全校作文竞赛中,我以98分的成绩荣获第一名。放学后,在去食堂的路上,我看到了公告栏上张贴的获奖喜报激动得不得了。我想迅速跑去告诉马老师。可是当我再次敲开二楼七号的门时,里面的老师告诉我说,“马老师要当妈妈啦。由于身体原因得暂时离开。”这位老师还问我:“你就是杨康吧。马老师跟我说起过你,她说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作文写得非常棒……”后面是什么内容,我没有再听了。我开始想念起马老师来。

直到初中毕业,她都没有再回到我们那个学校。

我的生命里,不知道是否还能和她相遇。我也不知道这些年,她是否一切安好。但是我很感谢,在我那一段最美妙的少年时光里遇到她,感谢她陪我走过了那一段路。我现在依然在路上,心中的远方尚未抵达。但她确是我文学路上的导师,是我生命里最要感谢的一个人。

编辑张金余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导师】相关文章:

导师带徒导师发言05-12

生物环境系 城规102班 导师选导师06-29

德育导师04-27

高校导师05-23

成长导师06-04

合作导师06-25

mba导师05-24

陈光导师范文05-15

导师论文提纲11-15

教练技术导师04-14

上一篇:轻量化优化设计下一篇:现代小学校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