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

2024-06-28

导师制(精选十篇)

导师制 篇1

根据国内外的教学实践和现有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 实行导师制正是培养创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材的重要途径。所谓本科生导师制, 就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 由专业造诣深厚、品德兼优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 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及心理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 并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 成效显著, 为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所仿效。导师制的基本做法是:为确定的导师选配一组学生, 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师徒”关系, 由导师负责任地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进行指导。其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 导师制是学生教育、管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种有效的制度。

一、导师制的渊源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 为15世纪初创办“新学院”的温彻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首创。要进入牛津大学读书, 必须得到某一学院及大学当局的双重同意。新生被录取之后, 到一个学院报到时, 学院就会为他指定一位该学院的院士 (fellow) 或讲师 (lecturer) 作为导师。简单地讲, 导师制就是学生与分配给自己的导师每周见一次面, 同时也接受其他的教学方式, 如专题讲座与小班讨论, 当然也不可能离开学生的课后自学。实际上, 其他几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是导师制成功的重要基础, 因为学生交给导师的论文就是通过讲座、自学等学习方式得到灵感并完成的。论文由学生口述、导师点评和讨论组成。与导师见面的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这就是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基本模式。

二、日语专业如何实行导师制

有人可能会问:“语言专业的学生实行导师制可能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而且牛津大学的经验证明它是非常有效的。

牛津大学王后学院 (Queen’s College) 本科生导师罗杰·皮尔森 (Roger Pearson) 对自身做导师的经验有如下介绍:“导师制的灵活性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益处。对于语言专业来说, 语言本身 (英语或其他国家语言) 成为导师与学生工作的中心内容, 不论是听说课程还是读写课程, 教学方法在语种之间、学院之间都是不同的, 但是所有语言学习的共同点是:学习是在小组中不是大班里进行的, 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关注。……学习语言不仅要自己会用, 还要学习别人如何使用这种语言。因此牛津语言专业的学生还要学习分析语境, 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理解作品, 导师在此学习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同时学校会就作品与作者的背景知识开设讲座。而学生的主要精力与时间用在每周一次的个别指导教学上, 学生要按照导师给定的题目与参考书撰写一篇评论, 或者为讨论一个给定的题目做准备, 之后导师会评阅学生的文章, 而且要两三个学生一起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有时候可能会在小班教学中继续讨论该专题, 学生不用写论文, 但每个人都要积极热烈地参加讨论。”

从牛津大学的实践来看, 对语言专业的学生实施导师制不仅可能, 而且效果良好, 因此, 要培养日语专业较强创新性的拔尖人才, 就要借鉴牛津大学的成功经验, 实施导师制。但是, 我们所设想的导师制不完全是照搬牛津的方式, 而是在大部分课程进行课堂授课的基础上的导师制, 就是说, 绝大部分课程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来完成, 在课余时间部分或全部学生接受导师的指导。那么, 如何在日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行导师制呢?我们认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导师的选定

导师是导师制的关键因素, 直接关系到导师制的成功与否, 因此选择合适的导师是实行导师制的首要环节。在选拔时应从德与才两方面考虑: (1) 身体健康, 师德高尚, 责任心强, 作风正派, 治学严谨, 关心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 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2) 教学经验丰富, 科研能力强, 学术水平高, 职称为讲师或讲师以上。导师选定后, 由导师组成导师组对学生实施指导。

除了坚持以上德才标准外, 在选定导师时, 还应注意导师组成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合理性。知识结构方面主要根据每位导师的专业方向, 语言、文学、文化等各方向的导师应均有一定的比例, 能力结构方面主要是指听、说、读、写、译 (笔译、口译) 五种能力各有所强。拥有一支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合理、各有所强的导师队伍, 是学生真正成为基础厚、口径宽、方向精的拔尖人才的重要前提条件。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每3-5位教师组成一个导师组, 每一个导师组中都应至少有1名日籍教师。

2. 学生的选定

根据是否对所有学生实施导师制, 我们可以将导师制分为择优导师制 (或者称为部分导师制) 和全员导师制。所谓择优导师制就是选择部分优秀的学生, 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 对其实施导师制, 而全员导师制就是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对所有学生都实施导师制。客观地讲,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尤其是导师资源的匮乏, 很难对所有的学生实行导师制 (个别招生人数少、学生素质高的学校也许有可能实行全员导师制) , 现阶段在大部分院校只能实施择优导师制, 即选定部分优秀的学生, 对这些学生实施导师制。同时, 实施择优导师制, 可以使优生得到优教, 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师资资源的重要作用。

选择学生, 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 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选择, 选择的依据是学习成绩与各任课老师的综合评价。

3. 如何实施指导

各个学校根据各自的情况, 对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有不同的做法, 对导师和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有的学校可能除了要求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和科研以外, 还要求导师负责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思想品德、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不管如何要求, 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 导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与科研提供指导。因此, 在这里, 我们重点探讨导师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科研的问题。

(1) 学习指导。我们所设想的导师制在进行学习指导方面有一个的显著特点:集体指导。所谓集体指导, 就是学生在接受指导时, 原则上不固定全程导师, 而是以半个学期或更短的时长为单位轮流接受多位导师的指导, 或者同时接受多位导师的指导。这些导师各自的专业方向不同, 能力发展也各有侧重, 这样做保证了学生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均衡发展。在一、二年级的时候, 学生处于基础阶段, 导师的指导也应以学习为主, 侧重点在指导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主要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 并指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进行拓展性学习。同时, 导师也应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特长所在, 为高年级阶段的指导提供依据。高年级阶段, 在坚持集体指导的同时, 根据学生在基础阶段接受指导后的发展情况, 学生应重点接受与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相一致的导师的指导, 真正做到因材施导,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天赋潜能, 扬长避短, 高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和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 达到快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跨越式地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目的。

基础阶段的重点是打牢日语语言知识的基础, 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 掌握与日语语言和日本民族有关的各种基础知识。因此, 各位导师应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进度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制定具体的指导计划, 每一阶段的指导都应在听、说、读等方面制定具体的目标与指标, 在计划完成的时候进行检查, 并根据指导的具体情况, 对指导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指导具体学习的同时, 导师要为学生开列必读和参考书目,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文献, 增加知识储备。在学生阅读前提供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定期围绕所读文献进行讨论, 开启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意识, 使学生形成自主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习惯。基础阶段阅读的文献主要以日语语言、日本概况、文学、文化等方面的中文经典文献和浅显的日文读物为主。

通过基础阶段的指导, 导师和学生都会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特长所在, 因此, 进入到高年级以后, 根据学生的特长与兴趣, 应相对固定地由与学生特长相一致的导师进行指导, 以便最大限度地高效地提高学生的特长能力, 真正使学生各尽所长, 脱颖而出, 成为该方面的拔尖人材。所谓特长能力就是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中, 有的学生在某种或某几种能力方面具有超人之处, 这种超人之处的能力就是该学生的特长能力。我们就应根据学生的特长能力所在, 配备相应的导师, 做到强强联合, 实现指导效率的最大化。同时, 高年级阶段的阅读应在基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拓展, 并结合科研的内容来进行。

基本做法是:每个导师指导同一届的3名左右学生, 实行导师定期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定期辅导是指师生根据各自工作或上课的情况, 商定导师对学生的辅导时间, 每周1—2次, 每次一个小时左右, 辅导按届 (组) 进行或集体进行。个别辅导则由师生约定, 不定时进行, 以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为主。学生以半个学期或更短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轮流接受不同导师的指导。一个周期结束后, 进行总结, 然后接受另一导师的指导, 导师组根据前一周期的情况制订下一周期的指导计划。

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与指标应根据各学校导师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另外, 在学习指导阶段, 也要充分发挥日籍教师的重要作用。

(2) 科研指导。科研指导应重点在高年级阶段进行。高年级阶段, 除了继续沿用基础阶段的基本做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导师的主要指导内容是:向学生传授进行科研活动的基本知识;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指定参考书, 组织课外讨论;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和学生的科研兴趣, 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并与学生共同确定科研题目;指导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论文。目标是每学年至少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科研指导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读书报告撰写阶段, 这一阶段, 导师制订必读和参考文献的清单,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导师指定的文献并提交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提交以后, 学生通过与导师单独交流或者一组学生与导师一起进行交流的方式, 接受导师的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 由学生口述读书报告, 导师进行点评, 遇到问题随时进行讨论, 如果是一组学生同时进行交流时, 则所有学生都应参与讨论, 各抒己见。

通过第一阶段的阅读和指导, 学生能提高归纳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和表述思想的能力, 并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 明白如何去发现问题, 怎样去分析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是学术论文撰写阶段。这一阶段, 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由指导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论文的议题, 导师对如何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仅提供指导性意见, 并不提供具体的参考文献清单。论文所需资料和信息应由学生自己来收集整理, 导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 一个提供建设性意见的批评家, 通过间接帮助使学生提炼整理所需资料, 导师仅仅引导学生探索出一条可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让学生在多种方法中学会取舍。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 学生可不定时地征求导师的意见。论文完成后, 同样以单独或集体的方式接受导师的指导, 并进行讨论。在撰写和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质的提高。在这一阶段, 学生还应协助导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

无论是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 听完学生的口述后, 导师首先都应对学生付出努力完成读书报告或论文给予肯定和表扬, 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尽的分析评价。通过讨论, 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所阅读文献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生撰写的论文的学术性和创新性所在, 并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对论文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提醒学生以后应注意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对每一个学生的指导都由学生口述、讨论、确定下次的议题等环节组成, 所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

另外, 无论是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 初期可用中文或中日文混用的方式, 后期则主要用日语进行交流, 但同时应要求学生全程同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通过科研指导阶段的训练, 学生能提升创新能力, 使科研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大大缩短毕业后进行科研工作时所需要的适应期和探索期, 以便快出成果、出优质创新成果。

总之,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也是我们日语专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首选方式, 只要各级组织及教师、学生充分重视并信赖这个教育制度, 就必将带动教学质量的全面跃升, 快速高效地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付水龙.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作用和意义[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

[2]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4) .

[3]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李达轩, 曾凡东.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3, (11) .

导师制 篇2

【中文摘要】代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变革,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进行,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如何不断的加强与改进德育教育,开创新的德育工作思路与方式,积极拓宽德育工作的渠道,探索有效的德育模式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在此情形下,在普通高中尝试实行“德育导师制”是适应学生不同需要和个体差异的有效形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为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提高一个基本的研究模式,也有助于指导德育实践的创新。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德育导师制度尤其是普通高中德育导师制在国内外同一领域实施现状,同时也界定了德育、导师制和德育导师基本概念,明确了德育导师制是学校德育管理的有益尝试。论文的第二部分阐述了目前普通高中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针对普通高中德育管理存在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高中德育导师制。在必要性方面:

1、对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审视;

2、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有效性;

3、适应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改革的需要;

4、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5、尊重学生个性,实现学生健康发展;

6、尊重学生个性,实现学生健康发展。在可能性方面:1.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导师制度的可行性;

2、新的课程改革和国家的重视为导师制实施的创造了条件;

3、社会教育资源可以为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提供积极帮助;

4、各级各类德育导师制可以成为普通高中德育导

师制的有益借鉴。因此,在普通高中的德育导师管理和尝试,在实现“教书育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方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论文的第三部分探讨了如何在普通高中实施德育导师制具体措施。构建新型的“普通高中德育导师制”体系主要包括:首先提出了实施普通高中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其次介绍了普通高中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具体步骤:从德育导师步骤来看重点要做好宣传工作、明确导师的职责、确定德育导师的人选、建立相关的导师制度等。普通高中德育导师制所确立管理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对其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与反馈。论文的第四部分是对普通高中实施德育导师制度的几点思考。在普通高中推行德育导师制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依然要处理好一些问题:关于德育导师制度的定位问题;关于德育导师的评价、考核问题;关于针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德育导师制问题等,在实践中通过对以上问题深入探讨反思,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扩大导师群体队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英文摘要】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with the education reform demands new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nationwide, the pursuit of all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dvocating the human-oriented idea, has becom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how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and improvement, and create a new moral education idea and mode, actively broaden channels of moral

education work, explore the effective moral education mode has become has become school is urgent.In this case, in the ordinary high school try “moral education system executes is adapting student different need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effective forms.Through this topic research hope for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to improve a basic research pattern, also conduce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of innovation.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Introduces the moral tutorial systems especially ordinary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ame field research status, simultaneously also define the mor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teacher basic concept,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moral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the beneficial attempt.The second part of the thesis expounds the present average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executes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For ordinary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situ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ffective way of moral education of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In necessity aspects: 1st, to our country the juvenile moral situation;oppugning the 2, improv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validity.3, adapt to the new curriculum

background the need of curriculum reform, 4, education idea, promote transformation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5, respect the student individuality, realize the students’ healthy development, 6, respect the student individuality, realize the students’ healthy development.In possibility aspects: 1.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decided the feasibility of tutor system, 2,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national attention to create conditions of the tutorial system implementation, 3, social education resources for moral educ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active help;the implementation of 4, at various levels and moral education system can become ordinary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of beneficial reference.Therefore, in the ordinary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eacher management and attempts to realize “teaching”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health development provides a good management mode.The third part of the thesis discusses how to implement in ordinary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concrete measures.Establishing a new “ordinary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system mainly includes: the first propo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verage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of guiding ideology, the basic principles.Secondly

introduces ordinary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s implemented system of the specific steps: from the moral education teacher steps to see the key point is to do propaganda work, clear mentor’s responsibilities, determine the candidate, moral education teacher establishment relevant tutorial systems, etc.Ordinary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established by management system in practice need to constantly perfect, for it’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monitoring and feedback.The fourth part is to ordinary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s implemented mentoring some considerations.In ordinary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implementation is feasible and necessary, bu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we still have to deal with some problems: the moral mentoring localization problem;Moral education teacher evaluation, evaluation problem;About of different types of schools, different age paragraph the student to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moral education system problem and so on, in practice by on the above issues discussed thoroughly reflection,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from expanding tutor group tea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关键词】导师制 德育导师制 探索

【英文关键词】Tutorial system Moral education tutorial system Exploration 【目录】普通高中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4-6Abstract6-7

引言10-1

2中文摘要一 普通高中德育导师制度在国内外实施现状10-1111-1212-2

3二、核心概念界定第一章 普通高中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普通高中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必要性12-17

(二)提

(一)对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审视12-13高学校德育管理有效性13-14改革的需要1414-1515-16

(三)适应新课程背景下课程

(四)弥补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不足

(五)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六)尊重学生个性,实现学生健康发展16-17

17-2

3(一)高中学

(二)新的19-

21二、实施普通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可行性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导师制度的可行性17-19课程改革和国家的重视为导师制实施的创造了条件

(三)社会教育资源可以为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提供积极帮助21-2

2(四)各级各类德育导师制可以成为普通高中德育导

第二章 普通高中德育导师制体系的构师制的有益借鉴22-23建23-2723-2

4一、实施高中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2

3(二)基本原则23-2

4(一)做好宣传发动24

(三)确定德育

二、实施高中德育导师制的步骤24-27工作2

4(二)明确德育导师职责

导师人选24-2

5(四)导师和受导学生实行互动25

(五)建立相关常规制度25-27

(六)组织和管理27

一、关第三章 对普通高中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几点思考27-37于正确认识德育导师制度的定位问题定位27-28

27-28

(一)自身角色

二、关于德育导师应该

(二)对象定位28注意处理好的几种关系28-30主任的关系28

(一)要协调好德育导师与班

(二)处理好德育导师与家长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与受导学生的关系28-29其它导师的关系29-3030-3

3(四)正确处理与

三、关于德育导师队伍建设问题

(二)德育

(一)德育导师人选的确定30-

3131-33导师聘任、变更问题题33-3

4四、关于德育导师的评价、考核问

五、关于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不同形

34-3537-38

六、关于德育导师制度的落实问题附录一38-39

致谢47

导师制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导师    企业导师制    异同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全球化背景和网络化时代,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和新途径,通过借鉴国内外导师制和本科导师制的成功经验,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将导师制引入高职教育教学环节。导师制是高职院校现有学生教育和管理体制的最好补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机制上全面突破原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格式和模式,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有利于整合更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搭建多元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共享平台和合作体系。

目前,各高职院校大都将导师制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实践和研究,但具体实施模式和过程不尽相同。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导师制主要有以下几种运行模式:德育导师制(辅导員制或班主任制)、专业导师制、企业导师制、创业导师制等,本文重点介绍专业导师制和企业导师制,并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一、基本内涵

1.导师制。

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兴建于1379年),创始人是曾任温切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的威廉威克姆。我国《教育大辞典》对导师制是这样定义的:“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1]导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与学问,还包括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适时为他们解除心中的疑惑。高职院校通过导师制的实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弥补教学环节中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

2.专业导师制。

主要通过选拔师德高尚的专业带头人(负责人)、教学名师等专业教师担任学生专业导师,采用开展兴趣小组(特长生工作室)、专业学术讲座、组织专业技能竞赛、专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活动和专业技能训练,向学生介绍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辅导、专业技能指导、创新创业意识引导,让学生加深专业认知,提高专业学习兴趣。

3.企业导师制。主要通过聘请来自企业一线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中高层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生导师,采取定期走进企业、主题班会或专题研讨、参观访问、工学交替等形式,与大学生一起分享产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发展蓝图,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2]。

二、专业导师制和企业导师制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教育对象相同。两者的教育对象都是高职学生,麦可斯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显示,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缺乏必要的认知、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就业前景迷茫、对行业企业了解甚少。而专业导师制和企业导师制可以从不同层面解决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

(2)工作目标相同。两者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尝试和必要形式,都是为了培育人和发展人,都以育人为己任。按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两者的工作目标都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和‘四有’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3)工作原则相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导师制的实践经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两个工作原则的依据,具体来说就是:①方向原则,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服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②求实原则,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③民主原则,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民主权利,同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④渗透原则,即把导师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⑤层次原则,即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都要从学生特点出发,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状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⑥激励原则,即用一定物质和精神手段,通过外在激励引发学生思想变化,增加内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⑦主体原则,即把学生视为实现工作目标的主体,充分尊重主体地位,调动积极性促使工作目标的内化实现。⑧示范原则,即导师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和导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和感染学生,促进他们专业认知和觉悟不断提高。

2.不同点。

(1)人员构成不同。首先,专业导师主要是由校内专业教师中师德高尚、教学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等组成的。专业导师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发现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找出问题,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其次,企业导师主要是来自企事业单位一线的中高层人员或技术骨干,他们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拥有的社会技能完全契合社会需要,看问题、处理事情的角度有别于学校教师。

(2)工作内容不同。这里主要指工作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这是由二者的特长优势不同决定的。专业导师在专业知识辅导、专业技能指导、创新创业意识引导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企业导师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推荐、职业情景教育、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工作,相对普通意义的高职院校老师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3)工作方式不同。这是由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的人员构成和工作侧重点决定的。首先,专业导师更侧重于使用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和熏陶感染法实现教育目标,即①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施专业教育,同时通过个别辅导、谈心指导学生;②通过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③通过个人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其次,企业导师更多地使用实践锻炼法,主要包括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访问、工学交替、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再次,无论是专业导师还是企业导师在具体运用这些工作方式方法时,要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安排,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形式和方法。

3.协同工作机制

专业导师制和企业导师制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两者在专业教育和职业情景教育中职能互补,相得益彰,有必要建立辅导员、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三方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整体格局,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多元结合[3]。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2]张正.高校企业导师制的实践路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98-100.

[3]徐志峰.本科生导师制与辅导员制的关系研究[D].马鞍山:安徽工业大学,2011.

导师制 篇4

1 导师与导师制工作

导师(Hierophant)一词源自希腊语,象征具备相当的知识和智慧,他们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是诊疗人世伤痛的行医人。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生活。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教师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实践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外,还将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全体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及学习、工作、生活各个环节,对学生实施全程和全方位的教育与指导。

2 以生为本是导师制的要义

人在成长过程中,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阶段,都需要引导。高职阶段实行导师制,其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素质,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深入分析我院两年来“党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开展导师制的首要问题是厘清导师职责,让导师知道“导什么”。

2.1 导人

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人们做正确的事情,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以及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价值观是基于人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大学生虽然学习了较多理论知识,但尚未形成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因缺乏引导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后果不堪设想。一名好的导师,通过言传身教,可以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完善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导师制最首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导行为习惯

好的行为习惯让人终身受益,而坏的行为习惯会毁掉人的一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不仅要靠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且有赖于完善的督导机制。因此,来自老师、家长、同学、朋友的引导与监督对高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在学校,单个辅导员因面向学生过多,难以尽到指导与监督每一名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责任,而实行导师制,每一名导师仅负责不到10名学生,可以做到因人施导,全面覆盖,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 导职业操守

职业操守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必须遵从的道德底线和行业规范,具有基础性、制约性特点,凡从业者必须做到。这既是对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其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一个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否则将一事无成。我院是一所卫生类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医护类岗位。当前各类医疗事故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医院各种负面信息的传播均会动摇学生从事医疗工作的信念,影响其职业操守。我院实行“党员育人导师制”,聘请有医疗工作经验的“双师型”导师,通过分享亲身经历等,将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操守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2.4 导学

高职生学习基础差异较大,而且受专业调剂等因素影响,有些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有些学生入学后发现医学类课程负担较重,出现学习困难等问题;也有些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目标不明确,产生厌学等不良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导师可以有目的地针对个别学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转变学生不良情绪,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前景,对专业学习与行业发展充满信心,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3 良好心态是导师制成功的前提

知道“导什么”之后,导师面临的就是“怎么导”的问题了。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具备对学生的爱心,教育学生的信心,了解学生的细心,培养学生的恒心,最终实现师生“以心换心”。

3.1 爱心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导师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热爱学生,这是做好导师工作的前提。只有将整个身心扑在学生管理上,时时处处关心、爱护、理解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为管理好班集体打下良好的基础。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导师道德素养的核心,是导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体现。

3.2 信心

信心是基于对事件前景的分析而确立的一种倾向,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努力做好事情的前提。导师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将学生引导好、教育好;对学生要有信心,并使其具备前进的动力。高职院校学生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进步与否、能力高低,与导师有极大关系,只要方法得当,教育就能获得成功。对学生有信心主要表现在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更要有信心,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转变。

3.3 细心

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是导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之一,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应该了解学生,而细心的观察则是了解学生最常用、最基本的手段。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才能从学生的外部表现以及眼神、动作、姿态等各个方面的细微变化中观察学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对其做出全面、细致、准确的判断,才能使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并落到实处。

3.4 恒心

坚强的意志是打动学生最好的方法。导师工作非常艰苦繁重,需要付出极大的脑力与体力,这就要求导师沉着、耐心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在面对一些不顺心或令人苦恼甚至是感到气愤的事情时,更需要导师的沉着与恒心。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年轻人特别是少年,总是信赖这样的教师:他坚定地朝着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和道德修养的目标前进;他的精神面貌在学生眼里是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比昨天更好,而明天更胜于今天’。”

3.5 以心换心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师必须“以心换心”,做学生的朋友,倾听学生心声,维护学生尊严,尊重学生人格,以朋友身份走近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多从学生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情绪感受,教师若能以朋友之心对待学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倾听,这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4 科学的方法是导师制成功的关键

4.1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导师工作如何开展是每一名导师都要思考的问题。集中开展与分散开展各有利弊,以分散形式开展耗费时间太长、效率低,而单纯以集中形式开展又不利于个体化教育,教育质量大打折扣。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导师的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4.2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导师在开展工作时,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共性,如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礼仪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因人而异,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

4.3 激励与鞭策相结合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是不可缺少的方法。适当的激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教育的理智是实施理智的教育,对于成长中的学生,犯错是必须经历的。开展导师制工作不仅要有激励教育,还要有鞭策教育,对学生做的不对的地方要认真劝导,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4.4 现实与虚拟相结合

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接触到一些“负能量”信息。导师除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外,也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定时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微信、QQ等网络交流媒介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能够正确分辨信息的真伪与好坏,更好地成长成才。

4.5 活动与说教相结合

活动教育的优势在于非强制性,一次好的活动胜过说教。导师与学生除了面对面交流外,还可以通过一起参加有益的主题活动,更好地将“党员育人导师制”的教育功能发挥到实处。

5 结语

我院“党员育人导师制”实践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党员育人导师制”,取得良好成效。本文就“党员育人导师制”实践中“导什么”“怎么导”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总结。

青年教师导师制导师期末总结4 篇5

学院

青年教师导师制

导师指导总结

(2012 —2013 —2)

所在系部:

师:

被指导教师:

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总结

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主力军和顶梁柱,“青年教师兴则学校兴;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成败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敬业爱岗、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富有现代教育意识、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卓有成效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我院教育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为贯彻我院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要求,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养和业务水平,自2011年9月起,我对我系青年教师***进行了指导,与其一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现将指导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培养和指导目的明确

在这四个学期,我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培养和指导计划,要求自己在政治思想,师德行为,教育教学诸方面做出楷模。每周与其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有关问题,包括探讨教材内容,看备课本。每学期都坚持听课,及时评课,使她不断改进教学,加强对教学基本功的指导,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解题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板书和教学能力。同时,加强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带领其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参与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

二、细心指导,全面培养教育教学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平时督促其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其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

2、进行课前备课指导,确保准备充分。首先向***老师讲备课的

要点,要求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弄清教学目的、学科教学特点及注意的问题,深入钻研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的同时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创新,恰当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老师好学好问,勤奋踏实,我多次深入课堂,听她上课,她也经常走进我的课堂,虚心求教。我坚持每学期至少听***老师5节课,课后及时评课,查找不足,制订改进措施,切实帮助其提高50分钟课堂效率。

三、精心带领,全面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现代高校不需要只会上课的教书匠,而要求老师是学者型、科研型的,即既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在实践与理论两个领域贯通遨游,展示风采。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抓住教育科研,就能帮助他们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加强反思,不断提高;加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

时下,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科研活动名目繁多,这些为促进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由于畏难情绪,广大青年教师对此认识不到位,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我们这样的“指导教师”加以推动、促进。通过对其指导,***老师的科研能力已显著提高,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也参与了相关的科研项目。其实,与青年教师一起侃侃教育现象、问题,一起改改教育心得论文、案例,真的是彼此进步的好事!

指导的过程是星火的传递,也是携手追求共同理想之路,有辛劳,也有幸福,让我们的教育之路共同延伸,愈走愈宽。

浅谈学生成长导师制 篇6

关键词:导师制 因材施教 改革

德育导师的任务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他们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员、生活上的指导员、心理上的疏导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德育导师必须是教学水平高、师德好、有爱心、乐于奉献、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并有丰富的育人经验的教师。每位导师一般带2至5名学生,导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强化个别化指导,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的选择也有一定要求,应尽量选拔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试行,这样容易出效果、出成绩。现在期末考试刚结束,有部分学生拿到了校奖学金,这部分同学应该都是不错的,我认为导师制可以在他们中间先开始试行。

“导师制”实施细则可参考如下

(一)导师的权利和任务

1、“导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具有知识的复合性、专业的复合性和思维的复合性。导师应特别注重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方法。

2、“导师”要在教育和教学中对学生全面负责,既教书,又育人;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既重学生的共性,又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引导;注意对学生学科研究的方向加以引导。

4、对学生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5、关注学生在校的课内外一切活动。

6、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跟踪了解。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7、“导师”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更应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8、学校颁发证书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并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

(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祖国,努力学习。

2、热爱学校,尊敬导师。

3、学生在学校公布的“导师”名单中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导师。

4、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得到“导师”的帮助和指导。

5、主动积极寻求得到导师的关心和指导。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独立发展的能力。

6、积极配合导师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7、高标准,严要求衡量自己。力争在各类活动及竞赛中争取优异的成绩,为校争光。

在建立了“导师制”之后,学校相应的管理制度也要跟进。根据要求,学校要按照导师的工作职责,建立导师培训制度,每年集中时间对担任学生导师的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要制定导师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具体考评办法,对导师在任期内的德、能、勤、绩定期进行考核,并记入档案。对导师的考核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奖酬金发放结合起来。学校要设立中学生导师奖励基金,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加强教育管理,甚至取消导师资格。

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绩效评价

现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的日益多样化、人性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但由于家庭教育不当、社会环境及网络影视等传播媒体的负面影响,正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导致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使学校德育面临严峻挑战。如何让每个孩子头上都拥有一片晴朗的天空,学生成长导师制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着眼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出发,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并以期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对成长环境不良、成长受阻、成长中有偏差以及为更好地发挥学生潜能而采取的朋友式跟踪教育,它是对群体教育的有效弥补。随着区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深入开展与推进,关注学生个性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谐成长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如何更好地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的背景,进一步探索学生成长导师制的过程管理与绩效评价,不仅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拓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机制和实施途径,更能改变单一的德育模式,大大加快个性化德育的步伐,形成一种全员育人的新局面,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航,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续力。

(三)探索学生成长导师制制度管理的有效性

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对人的心理施加积极的、潜在的影响,把管理者的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是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佳途径。我校从“教育服务于学生需要,教育服务于社会需要”的理念出发,采用民主化的制度管理模式,在全校教师中树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个人理念,从而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使学生成长导师制管理机制有条不紊地开展。并从规范和创新上交替前进,为此学校专门出台了有关德育导师工作制度,不断探索、规范导师工作,保障了学生成长导师制管理的有效性。目前已建立的工作制度有:

1、师生双向互动自愿结对制。教育不仅是一个理智过程,更是一个情感过程。教育目的的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我校19个教学班按

“家庭贫寒生”、“学习困难生”、“行为有偏差生”、“家庭教育背景不良学生”、“心理有障碍学生”、“综合类学生”及“特长生辅导”等进行分类摸底,在客观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特别关注家庭问题严重,德育素质低下,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并以班级为单位,确定每班2—3名为受导学生。由学校德育处统一下发“结对意愿表”,注明导师和受导学生的自身特点及特长等,双向互动自由选择所要结对的学生和导师。

2、工作手册培训制。针对受导学生的个性特点及问题成因,对导师定期开创性地培训如何预设目标、制定阶段性达成度,及具体开展的阶段性导育措施,提出前瞻性、有价值的建议。

3、阶段性考评制。考评是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目标的必要保证。阶段性考评分期初、平时、期末三大块,内容包括工作手册记载、了解受导学生实情、受导学生进步表现三大项。期初重点考评学生成长计划、方案的制定与设计、每周开展的谈心辅导、了解受导学生实情等,为平时检查积累材料。平时重点考评谈心辅导措施、与家长、任课教师配合情况。期末以座谈、个别调查、任课教师处等途径考评受导学生的进步表现;导师教育个案、随笔的撰写;学生成长日记中体现的情况等。使每位导师工作有章可循。

4、年段组诊断制。以年段组诊断会为平台,多位导师在一起交流体会,共同填写诊断会记录卡,有利于同行互进,同时加强导师与各任课教师的联系,以形成学科合力。

5、系列校本培训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校本培训运行机制,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导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良好载体。上学期我校既有省级课题《江南水乡农村综合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系列培训及心理健康、民族精神的讲座;校外又聆听省教育学院高亚兵教授所做的“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不断充实,导师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6、建立档案和总结制。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其重要作用逐步被各行业认识、利用。每学期把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活动、阶段性考评的结果、导师撰写的个案、心得体会、随笔等资料及时归档,对其中的优秀作品在“校长信箱”上予以公布和推广示范,既是对当前工作的真实写照;更能不断更新导师的教学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整合教育资源,拓宽管理途径

一切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对象健康持续的发展。整合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将其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注重协调发展,以实现整体最大效益。我校把沟通主题、校内外结合、学科合力、阵地利用等教育资源合理地整合,充分利用多种管理途径,发挥其独特的德育效能。

1、主题沟通。把学生成长导师制与德育教育(行为规范、少先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的老师评比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重视学生的自主建构,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零距离对话,所有活动的主题都是相互沟通且有机融合,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2、校内外结合。导师结对形式既有同班结对、同年级结对、跨班结对,不仅关注学习、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有偏差的学生,而且对于一些各方面有发展潜力和特长的学生寓于培养、结对。如聘请校外具有良好声誉和特长的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的有识之士担任导师,使部分特长学生确实得到辅导与提高,也使导师工作不断拥有资源活水,为我校的导师队伍增添新的力量。

3、学科合力。找准学生成长导师制与学科教学、少先队体验教育及年段组诊断的最佳结合点,并抓住各种有利时机,通过各种训练途径,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校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体验教育的整合活动,不仅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更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队员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队员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例:为培养队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获得亲身参与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养成合作、分享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四年级队员中开展了“家庭生活水平调查”为主题的探究性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合作研究计划,亲身经历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体验到了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性,经历了碰撞、摩擦、融合,体验到了走入社会时从胆怯到从容的心理成熟过程,感受了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喜悦。校内与校外教育阵地的相结合,给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提供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活动平台。

4、各阵地利用。阵地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开展导师制活动充分挖掘现有的阵地优势: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队室、德育基地、社会实践考察等,在宣传栏里我校把导师工作的职责、结对情况、导师照片张贴上墙,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有绘画特长的受导学生进行壁画创作,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保、争、创、营、树”办学目标中的一项。

(五)加强导师工作绩效评价,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探究 篇7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

导师制, 即导师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 改传统“教”学模式为“导”学, 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制最先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 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应用于研究生培养。2002年北京大学的导师制改革为起点, 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数十所高校也相继尝试发展本科生导师制[1]。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一种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 即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 加强对学生选课和成才的指导。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旨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安排学习和学习过程, 自主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长,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本科生导师制是配合学分制运行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由于知识视野的局限而盲目选课的问题, 也为高年级同学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决定了导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供应者, 而且更应该成为挖掘知识的向导、寻求机会的组织者, 导师应在专业上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 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实践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发展规划和选课提出建议。通过导师进行指点与帮助, 使学生既能自主学习, 又能遵循学习规律达到培养目标。本科生导师工作是教师的一项职责, 是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延伸。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质和内涵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 就是组织学科 (学术) 带头人和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 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学习指导工作。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质在于“互动开放, 整合创新”。“互动开放”是导师制模式的核心。所谓“互动”, 是指“导”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互动过程。所谓“开放”, 是指“导”的过程中, 不仅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信息的循环互动系统, 而且导师和学生各自都是向外开放的学习系统。“整合创新”是导师制的关键。“导”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导师一学生”这一共同体的持续创新与跨越发展[2]。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做学习活动的主人, 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学习, 独立地学习, 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3]。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

中国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如按学习时段划分, 可分为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如按导师工作任务划分, 可分为科研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如按培养对象划分, 则有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4]。

1.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全程导师制是指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 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每学期均有指导教师为其提供参与科研实践和其他实际工作的机会, 关心并指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特别是业余学术研究水平如同研究生导师。本科生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 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择一名指导教师, 一般每位导师指导5~6位学生, 每名导师最多指导10名学生。导师从思想、学业、生活各方面对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低年级阶段主要指导学生思想、学业, 介绍专业发展状况和前景;指导选课;指导暑期社会调查, 协助制定调查提纲, 点评和批改调查报告。高年级阶段吸收学生参与科研工作, 加强其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科研素质训练, 要求学生结合课题研究撰写文献综述, 翻译外文资料, 完成课题研究论文。导师还参与学生就业指导或考研辅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

2. 本科生年级导师制。

学生进校后, 在一二年级可由院系负责为每个学生班配备一名导师, 导师的工作职责与班主任是不同的。导师的职责主要是组织学生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向学生介绍专业领域。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选课情况、成绩情况, 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 通过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的感染, 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成效, 导师工作是对班主任工作的配合、补充和完善。在三四年级, 导师与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 一般3~10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此时导师的任务是使本科生在巩固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术的同时, 强化高年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根据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 通过科研和其他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从业务知识、能力培养、科学道德、思想品质以及选课、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为了推进和完善学分制, 倡导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指导工作,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5]。

3. 科研导师制。

这是一种英才教育模式。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多数为“科研实践型”, 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和导师的研究方向, 采取“双向选择”和院系选配相结合的原则配备导师;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举办学术讲座和读书报告会等环节, 挖掘学生潜能, 培养创新能力。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有导师组指导班级和导师指导学生个体两种做法。对于在科研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导师的主要任务是随时指导这些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并逐步提升学生的研究技能, 让他们了解科研的基本过程, 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 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 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激发研究动力, 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 导师将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 通过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案, 加强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训练, 培养其综合能力素质, 使他们成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性优势的发挥,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克服科研与教学相脱离的矛盾,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对促进精英人才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与大众化教育相矛盾的一面, 不利于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做人等各方面全面提升。研究生也可以参与导师组的工作, 协助导师指导学生科研实践。

4. 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

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是指政治导师与一定数量的学生之间建立联系, 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的制度。其中, 政治导师的选聘是实施的关键,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的中共正式党员, 并善于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能为人师表, 在专业上有一定的造诣与声望的专家教授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来担任导师。其职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通过个别谈心、座谈交流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把学生培养成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并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式进行指导, 促进其健康人格的早日形成。这种模式的实施是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的一种有效形式, 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的结合, 解决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 使思想教育和专业学习结合, 逐渐形成以全体教师为基础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齐抓共管的育人网络。

5. 全员导师制。

全员导师制是指每一位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均有指导老师为其提供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各方面的指导。导师在人员组织上范围较广, 包括教学、科研、教育管理人员等, 指导对象的数量也比其他导师制模式的人数多, 一般在5~12人之间。这种培养模式最明显的优点是可以大面积地培养人才。这种模式是班级授课制的最有效补充, 可以密切师生关系, 有利于班级教学和管理, 并进一步推动后进生的全面转化;然而却不容易做到因材施教, 不利于精英人才的大量出现。

6. 优秀学生导师制, 又叫英才学生导师制。

让优秀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最好的资源, 得到最优秀的导师的指导, 以期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优秀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渐进性, 在思维和能力方面具有超前性, 导师的指导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使学生自身发展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导师的选聘集中于具有较高造诣、声望和学术专长的专家教授, 指导对象数目一般在3~8人之间。选拔优秀的本科生和教师构成导师制组合, 就可以“开小灶”, 使优生得到优教, 这是及早发现人才、早培养和重点培养人才的好途径, 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才能, 培养大批高精尖人才, 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优秀学生导师制终将成为普通高校在大众化背景下培养精英人才的有力手段[4]。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体现了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生力量, 它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是以鼓励探索求创新、以长期陶冶育人格、以师生沟通促发展, 为高校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提供了一种教书育人的新机制, 为学生的个人潜能发展提供了一条好的成才途径。

参考文献

[1]周鸿勇, 李生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7, (10) :104-108.

[2]张仕英.浅谈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构建[J].药学教育, 2005, (6) :43-46.

[3]王艳锋.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 (2) :110-111.

[4]于永, 高艳阳, 仪建红.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 (10) :109-110.

高职教育导师制实施探析 篇8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问题及管理现状

目前, 高职院校大多施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但在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

1.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状况堪忧。

一些学生不求上进, 学习只求及格“过关”;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抱着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另有个别学生贪图玩乐, 荒废学业。教与学的矛盾突出, 存在着“学生不愿学, 教师教不好”的状况。

2. 学生在校习得一技之长的难度较大。

一般高职学制为2至3年, 实践性教学占较大比重, 在这2到3年里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要顶岗实习, 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习得一技之长的难度较大, 职业能力不能快速提高。

3. 学生职业规划茫然, 就业心理压力大。

多数学生在选择就业工作岗位前, 对自身的分析、设计、规划不够, 职业定位比较模糊, 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也不知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选择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因此失败的几率也就较大。在几次应聘失败之后, 一些同学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出现应聘的勇气减弱、盲目自卑的现象。即使上岗, 很多学生在工作中也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的思想, 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有的学生过于看重眼前物质利益而忽视顶岗工作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主动寻找就业单位的紧迫感不够等。

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 对专业学习目标缺乏认识, 导致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较差。

4.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 传统的学生管理主要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承担思想教育和生活指导, 专业教师承担课业辅导。这样容易形成学生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辅导员、班主任不懂专业, 专业老师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其次, 辅导员或班主任主要侧重对班级日常事务和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 而辅导员、班主任大都由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担任, 这就存在年轻教师虽容易与学生交流沟通, 但难以对学生在政治思想素质、职业技能、人生目标、就业方向等方面给予恰当的指导等问题。

二、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导师制是在传统的导师制基础上, 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学生管理特点而实施的一种教育和教学管理模式。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生活指导的基础上, 更突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就业指导。众所周知, 突出能力培养既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又是生存关键。导师工作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就业, 培养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 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 初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并能将科学成果和宏伟蓝图变为生产力, 成为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应以市场为导向, 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而导师制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结成相对固定的一对一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相应的培养方法, 拓展学生的专业教育, 培养其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2. 高职教育本身的要求, 导师制是改革高职教学模式的需要。

通过实施导师制, 使高职教育由“批量式”培养、统一式教育转为“分流式”培养、个性化教育, 并且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导师制的实施, 既可延伸课堂教学, 又可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弥补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导师制的实施, 既可延伸教师“教书”与“育人”的空间与时间, 又可通过开放式教学和合作式教学及专题性指导,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等多种途径, 促进“教”与“学”观念与模式的转变。

3. 学生的需要。

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社会, 高职教育面临生存危机, 为了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根据高职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精神,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和管理现状, 从改进管理方法入手, 全方位培养学生, 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显得尤为重要。

三、导师的职责与任务

导师要关爱学生, 具有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通过导师制工作的实施, 能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使导师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者和生活领路人。

1. 学业指导。

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计划, 明确方向, 循序渐进,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2.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种思想教育, 要给学生营造思想氛围让学生自由地飞翔, 鼓励学生有创新的意识, 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 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3. 能力培养。

导师要从小事做起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允许学生犯错误和采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培养各种操作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

四、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 导师制实施步骤

(1) 宣传发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讨论导师制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和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做好师生的组织动员。

(2) 建立导师制领导小组、教育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根据社会需求及专业的自身实际, 不断探索与完善, 制定完善的导师制培养机制。

(3) 实行双向选择。一是导师的选择。导师是导师制的关键因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选择合适的导师是实行导师制管理的首要环节。导师的选拔可遵循下列条件:具备“双师型”素质、科学的教育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可将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挂牌上岗,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个性发展方向进行选择。二是学生的选配。学校按实际要求每个老师指导一定数量学生, 根据师生双向意愿确定。对于一时无法确定的学生由系部统一调配或暂缓实行。

2. 导师制的实施方法

(1) 学生方面。学生从入校第一学期开始直至毕业全程实行导师制, 对指导任务较重的导师还可以配备1—2名年青教师作助手, 共同指导学生。每周安排固定时间活动, 每学期不少于三个课题。如第一学年主要是以德育、人生观为主课题, 第二学年以实践篇、应用篇为主, 第三学年以专业、个性为主等。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自学时间与环境, 可规定学生每天抽一定时间自学, 每周至少拜访导师一次等。

(2) 导师方面。首先, 导师应坚持“四个一”制度: (1) 导师人手一册《学生管理导师制工作纪录》, 认真填写; (2) 每周与学生谈话一次, 了解小组成员各方面情况; (3) 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 了解情况, 及时指导; (4) 每学期末写一篇有关导师制工作的研究文章。

其次, 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1) 正确处理好导师制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导师工作是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 与本职教学工作或行政工作相辅相成, 在时间、内容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 (2) 正确处理好导师与学生管理部门的关系。学生管理部门和导师是学生工作的两个不同渠道, 学生常规管理仍由学校政教处根据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进行, 导师和学生工作部门应及时交流, 互通信息, 协调工作。 (3) 正确处理好科学引导和学生自立、自强的关系。导师的职责在于对学生人生、学业、行为、生活的科学指导和帮助。

3. 考核与待遇

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 应制定合理的考核体系, 将导师的工作过程量化到具体的指标中去, 考核体系应坚持科学、全面、奖惩结合的原则,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1) 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可分三部分:一是导师个人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文章;二是听取学生评议;三是导师填写《手册》的完整性、研究性和实效性。考核结果记录在导师考核工作手册。

(2) 学校根据对导师的考核结果进行年终的评优、评先。

总之, 在高职院校开展导师制学生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对高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体现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实施导师制能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改变以往学生管理主要采取大集体的面上说教、简单命令式的方法和一般业务教师较少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 可以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体制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接轨, 因此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摘要:针对学生思想问题及管理现状, 本文从高职院校施行导师制的必要性、导师的职责任务及施行导师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几方面, 探究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施行导师制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导师制,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8) .

[2]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 .

导师制 篇9

一、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实践嬗变

从“豫教厅意见”中的“双导师制”只界定出了“双导师制”的主体、来源、任务、载体。但并未对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做较清晰的解读。我们认为, 要建构“双导师制”的模型, 必须系统梳理国内外“双导师制”的实践。

(一) 实践层面的“双导师制”

导师制最早源于中世纪巴黎大学, 15世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予以继承和发展, 最终形成今天比较完善的导师制度。即学校为学生指定配备两位导师———学业导师 (Supervisor) 与品德导师 (Moraltutor) [1]。尔后即成为世界各大高校参照的“模板”。中国内地的导师制度源于原浙江大学费巩教授在20世纪30年代的实践[2]———起初用于研究生培养, 2000年后在本科生中推行, 后来各高校相继推出双导师制、多导师制。相对而言, “高职导师制不仅推行时间晚, ……实行的是单导师制度”[3]。聘请的导师基本上是类似于学生的“生活老师”的校内专业教师。“最近几年, 大陆各高职院校纷纷推出了双导师制[4]。即给学生聘任两位导师:校内导师 (本校教师) 和校外导师 (非本校教师) 。我国师范生“双导师制”改革, 始于2007年免费师范生;2011年,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 (教师[2011]6号, 以下简称“教育部意见”) :“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 实行双导师制。”2012年以来河南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文件 (2) 。与此同时, 河南省教育厅在2012—2016年选择10所左右的高校进行持续试点, 试行范围目前已上移至工科研究生、下移至高职生。由此可见, 在“双导师制”发展历程中, “双导师制”有固定的来源、确定职责、特定的主体与培养对象、一定场域、一定的载体。同时, 其差异是很明显的, 详见下表。

通过我们以上的分析可知, 所谓双导师制, 是指在一定教育目标的指引下, (教育) 行政部门选择两个教育教学主体, 在确定的场域中通过一定的载体, 培养学生并实现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一种教育机制。由此可见, 教育的目标, 教育教学主体、受体、场域、载体是双导师制的五个要素。双导师制有“3+2”“体”:教育行政部门及双导师, 三者需要通力合作, 缺一不可;其次“受体”要在“载体”的实现;另外, 教育教学的“场域”是决定双导师制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 政策层面的“双导师制”

“豫教厅意见”指出是“为贯彻落实‘纲要’和‘教育部意见’”, 查阅“纲要”仅有针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教育部意见”也仅对“双导”主体遴选、布局做了要求。由此可见, “豫教厅意见”所依据的文件对“双导师”及“教育类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也并未做出清晰地界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 (3) 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的三个主体———“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而“豫教厅意见”则从“两种机制”、“三种‘双导师制’制度”、“‘双导师制’”主体职责和实现载体等方面给予了论述。或许, “每一个判断都意味着回答某一个比较确定的问题……人们在争论哪一个定义正确的时, 就往往不能发现他们说的是不同事物, 他们要回答的是不同的问题”[5]。

二、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模型建构

我们认为, “系统分析是一个理智的工具, 可以用来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的、批判性的研究, 并还有可能提出一些用科学计算得出来的新的教育模式”[6]。下面我们依据上文的梳理对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进行建模 (见下图) , 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教育类课程的“双导师制”。

(一) 模型建构

这个模型很直观地呈现了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内涵和任务及载体。概而言之, 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模型是三个拥有“真包含”关系的三角形, 即一个等边三角形, 外围三角形的三个点“ (教育) 行政部门”、校内理论导师、校外实践导师, 三者构成一个亲疏关系均长的循环结构, 两条“虚线的边”意味着期间不时直接指导关系, 而是通过“高校—基地‘双导师’委员会”发挥指导作用, 其重心是“高校—基地‘双导师’委员会”;“ (教育) 行政部门”与“高校—基地‘双导师’委员会”互指的箭头, 实线代表直接指导、监督实施, 虚线代表反馈、改进。次之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点是“高校—基地‘双导师’委员会”、校内理论导师、校外实践导师, 三者构成一个亲疏关系均长的循环结构, 其重心是“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三者合力协作。最下面是“学生”、校内理论导师、校外实践导师这三个点构成一个循环的等腰三角形, 意味着学生对与校内理论导师、校外实践导师不分内外, 需一样敬重。其次, 校内理论导师、校外实践导师对“学生”应不分你我“传道授业解惑”。最终促成施教主体———校内理论导师、校外实践导师和受教主体———“学生”这三者间的“择善而取、协同进步”。这个模型很好地诠释了“成功的教育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是教师靠个人单兵作战完成的。教师间的合作不仅可以使教师们互相学习、同伴间互相影响, 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 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教师群体的资源差异, 优势互补, 优化教育资源和环境, 协调教育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7]。

(二) 模型的两点解读

一是我们建构的“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模型比“豫教厅意见”中的界定多出两个主体———“ (教育) 行政部门”和“高校—基地“双导师”委员会”, 原因如下:

一是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是在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积极推动下试行、实施的, , 属于顶层设计的产物, 少了这两个主体的保障是万万不行的。其次, 最外围的等边三角形的重心一定是“高校—基地‘双导师’委员会”更好地诠释了“三个主体”间的牢固与紧密的协作的关系, 等长的距离联结意味着三者间无亲疏之别、贵贱之分;重心、内心、外心、垂心“四心合一”, 成为其“中心”。我们说“高校—基地‘双导师’委员会”是“重心”, 其实也就是“中心”, “三个主体”间的合力达到最大化一定是依赖于这一“中心”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由“高校—基地‘双导师’委员会”、校内理论导师、校外实践导师与“师范生、校内理论导师、校外实践导师”所构成的等腰三角形亦可作同解, 只不过重心变为了“师范生”或“中小学生”。这一点是和美国的“PDS”、“为教师准备的实践模型”等模式是一致的:PDS学校工作的开展是通过工作组驻扎在中小学校来实施的, 我们的“高校—基地‘双导师’委员会”、校内理论导师、校外实践导师、“ (教育) 行政部门”、“师范生”、“中小学学生”就构成了一个工作组, 教育场域是中小学校、幼儿园。

二是我们把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最后一个中心落在“中小学生”身上, 这是基于这一师范生培养的终极目标和教育场域中的实际受益者确定的, “师范生”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无可厚非, 但是“中小学生、幼儿”教育教学, 既有来自本校的专任教师, 又有来自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师进行授课;而高校教师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指导与在职专业化培训”也有利于“中小学生、幼儿”的成长。所以它是模型真正的“中心”, 这一点和“豫教厅的意见”的表述有关, 但认识的终点不同。这也是河南省教育厅出台的“意见”中对“双导师制”的界定似在有欠周全之处。

“在师范生单纯操练技术的过程中, 把‘只要掌握了技术, 就能有效工作’的假设也传递给了师范生……这样的教师培养是不可能造就真正有效从事教学工作的教育者的”[8]。所以, 我们认为省教育厅仅仅通过加大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试点破解教师教育的思路是激进的, 因为职前教师课程培养体系有“三块板”: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 片面强调实践性教学之一———“教育类课程”显然是不够的。正如杜威早就指出的那样, “科学家的学科知识与教师的学科知识是不一样的, 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 以便学生能理解”[9]。同时职前教师教育的培养作为国家控制专业, 事关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渗透与国民素质的提升和民族语言文字乃至文化的传承, 所以应从国家政府层面给予立法保护。综上无论怎样, 我们基于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实践嬗变所建构的模型, 也许能为同仁探索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内涵与外延及其生成机制, 提供一种解读的方式与视角。

参考文献

[1]裘克安.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18.

[2]胡国富, 胡宝忠, 李凤兰.导师制的起源和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 (2) :182-183.

[3]王文立.大学校园导师与学生互动关系之研究[D].教育部咨询委员会 (台北) , 1994.

[4]何进财.大专院校导师制度实施概况之调查研究[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 1998.

[5][苏]伊·谢·科恩, 著.佟景韩, 范国恩, 许宏治, 译.自我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1986:12.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 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4.

[7]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编.《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7-18.

[8]王宇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访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J].网络科技时代, 2007, (03) :7.

实施本科生全员导师制 篇10

2002年,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最早在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2004年后, 在全国许多高校得到推行。我国高校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制 (二元制) 。20世纪90年代以前, 教育教学工作以传统的计划模式进行, 学生规模也较小, 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和班主任来完成, 主要的管理任务是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学生上课按计划进行。

第二阶段, 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年级导师制 (三元制) 。20世纪90年代以后, 我国高校逐步推行了辅导员+班主任+年级导师制, 政治思想工作由班主任和辅导员来完成, 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由年级导师负责, 为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学习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 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全员教师参与制 (多元制) 。本世纪以来, 学分制管理不断深入, 学生规模也逐渐扩大, 原有的一届同专业学生配置一名或两名导师的做法, 已经不能满足本科生的需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最早于2009年启动全员导师制, 与此同时, 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嘉兴学院、潍坊学院等高校都相继开展了全员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十多年来,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实施进步缓慢, 收效甚微, 受我国高校扩招的现实情况所限, 学校自身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一个大的制约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导师资源匮乏, 师生比例失衡

近年来, 我国各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长, 高校教师数量虽相应有所增加, 但相较于大幅增长的学生数而言, 生师比例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以美国排名前十位的不同类型大学为例, 美国大学的生师比普遍较低, 特别是排名靠前的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生师比都低于10。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生师比都在20以上, 加上博士、硕士生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 比例会更高, 可见导师资源的匮乏。

2导师职责不清, 指导不力

由于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时间不长, 经验积累严重不足, 学校相关部门对此重视不够, 因此, 导师管理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相对滞后。导师仅满足于对学生毕业前夕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的简单指导, 没有从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业、职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规划和帮助。

3导师遴选和考核制度不健全

由于大多数学校对于如何实施导师制、实施后如何评估以及学校应该提供哪些条件、制度保障等都还处在探索阶段, 相应的导师遴选、考核制度以及标准相对滞后, 直接影响到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管理效果。加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和导师本身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因此使本科生导师制的全面实施大打折扣。

导师资源匮乏, 师生比例失衡的问题, 不单单是靠加大师资引进力度或减少招生数量能解决的问题, 其中还关系到学校的财政供养、人事调配、资金周转等方面。导师的职责不清、指导不力表明导师制这种管理模式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中, 仅仅流于形式。导师遴选和考核制度不健全表明学校相关部门并未真正重视导师制这一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没有对其进行认真研究与思考, 制定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 对于导师是否认真履行其职责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我们的高校要想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必须走精英式人才培养路线, 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并非现有的松散式管理模式能凑效。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 必须要有导师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引导。

三本科生全员导师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 全员导师制的实施要求全员参与, 包括学生全员和教学+教辅+管理人员全员。在现有的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年级导师制 (三元制) 模式基础上, 将导师的范围扩大到学校全体教师、各级各类行政管理人员、教辅机构人员、研究机构人员, 只要有自己的专长, 且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便于考核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都可以担任导师职务。全员导师制可以实现在现有的学校财力、人力、物力不足状况下, 以最短的时间、最多的数量、最大的范围、最低的成本, 尽可能满足庞大的本科生个性化培养需要。

第二, 导师在每学年初根据自己的学科专长和爱好以及学校的现实情况确定自己的导师工作目标和计划, 并以计划书的形式成文, 上交学校有关部门审核备案。学校也便于根据导师上交的目标计划书, 对导师的工作进程和业绩进行考核。学校在每学年初将所有导师的计划书分学科类别上传至导师遴选网络平台,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的导师。师生双方在全校范围内实行“双向选择”。

第三, 一个导师原则上指导10人以下的学生, 这样小规模的组织形式有助于导师开展个别指导, 学生成员之间也便于相互沟通和协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又可以弥补我国高校生师比过高的现状, 使每一位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都能得到至少一位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帮助。

第四, 导师的工作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导向、导学和导心三大部分, 以导学为主。导向即因材施教, 对每个学生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 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所在, 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规划与指导, 使学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各尽其才, 发挥最大潜能。导学即学业指导与帮助, 包括为学生联系专业导师解决学习中的困惑;给学生传授学习经验和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导心即思想、心理辅导与教育, 包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障碍等。

第五, 学校需指定专门机构负责全员导师制的实施和开展。包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导师进行指导和帮助;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 确保全员导师制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制定完善的导师工作质量监控体系, 确保全员导师制不走形式;提供相关条件和经费保障, 确保导师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固定的机制和模式, 确保全员导师制长期稳定的实行。

四实施本科生全员导师制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加强师生联系,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全员导师制致力于建立一种符合高等教育特征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企业化的“师父与徒弟”, 家庭化的“家长与子女”的平等、民主、宽容的师生关系, 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和主导、咨询、指导作用。

2有利于切实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目前实行的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年级导师制 (三元制) 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 这种几百个学生配备一名导师的情况, 导致导师根本无法全面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与帮助。全员导师制有助于调动全校教师、教辅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和潜能, 培养精英人才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和才能, 之所以不能成为优秀人才, 只是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发挥, 没有为其提供适应不同个体成才的环境。实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 导师因人而异地对每个学生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 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所在, 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规划与指导, 使学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各尽其才, 发挥最大潜能。

4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目前,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下, 学生与老师间的接触大多局限于课堂之上, 交流话题也仅局限于课程学习方面。实施全员导师制, 导师与学生间不定期地见面沟通, 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交流的内容拓展到学习方法、生活目标、理想信念、职业发展等方面, 导师在潜移默化之中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授或影响到学生,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当今社会, 个体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有效合作。实行全员导师制, 每位导师将自己指导的学生牢牢团结起来, 大家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精诚合作、共同努力, 就是一个高效的团队。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可以由无形变为有形, 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理论变成现实。大学中形成的团队可以延续到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当中, 甚至是永久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李兴旺.本科生全员导师制管理初探[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8 (3) .

上一篇:复习策略下一篇:国家图书馆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