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鉴赏能力

2024-05-27

审美鉴赏能力(精选十篇)

审美鉴赏能力 篇1

一、创设愉悦氛围,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才华,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利于师生彼此信任, 携手合作, 构筑师生互动桥梁。在实践中, 假如教师有的放矢地根据教学实际来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与音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那就有可能使环境的渲染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鉴赏音乐的心理状态, 充分调动他们的视听感官, 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中感悟优雅音乐之内涵。譬如, 当学生欣赏《十面埋伏》时, 我就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古诗意蕴去点缀教室, 把教室模拟成楚汉之争的古战场。同时, 巧妙摆设好教室里的课桌、凳子和其他教具, 从而栩栩如生地将项羽在这场战争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乐曲的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凄切与欢快交替的情绪, 我还通过多媒体展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的诗句, 并通过课件展示相应的画面, 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因此, 我们一定要努力创设好教学氛围, 真正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二、鼓励细心聆听,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知

音乐鉴赏是一项有趣的审美活动, 它需要每一个审美者具有捕捉审美对象所蕴含的审美信息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直接的感官欣赏, 才能学会感知, 成为一个能感受音乐美、享受音乐美的人。而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是在驾驭自己的耳朵在探索音乐、音响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在高中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 音响感知必须以学生音乐欣赏为基础。一般而言, 在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一定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 而学生细心聆听是获得音响感知的重要手段。因此, 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但是, 不少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旋律、调式、速度和力度听辨能力比较欠缺,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科学的鉴赏, 从而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比较完整的感知能力。

三、发挥音乐魅力,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中, 教师担当的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解惑者”, 学生则是配角———“受惑者”。但是, 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 教师“解惑”实际上是一个需要投入情感、丰富而细腻的感知过程, 而传统的“注入式”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我们首先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紧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 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审美性鉴赏。譬如, 我面对高一新生, 精心挑选最优美的中国古典音乐, 并合理穿插讲解作曲家的生平、曲目的创作背景。诸如乐曲经典《流水》、《二泉映月》和《梁祝》等优美的旋律在教室中静静流淌, 引起学生对悦耳的音乐产生共鸣, 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高中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 能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与主旨。正如英国著名音乐家、情感理论倡导者戴里克·柯克指出:音乐作品是最完美的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可见, 音乐魅力是巨大的, 可以激励学生在进行拍手、跺脚的音律活动中拉近与音乐作品的距离。诸如在学生欣赏《水中倒影》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将听后的印象完成一幅与音乐相应的“印象画”, 有些学生用图画来表现, 有些学生用舞蹈展示, 有些学生用诗歌来表达。总之, 他们都按照自己的个性特长, 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倾吐自己的内心感受, 有效发挥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四、领略地域风情, 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不管是中国的, 还是外国的优秀的音乐作品, 都具有别具一格的地域特点。因为, 不管哪个地方, 除了人文景观外, 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特有的地方音乐和地域风情。而地方音乐是原生态的真情流露, 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它恰似少数民族五彩缤纷的衣服一样, 淳朴中透露出无限的韵味。当你到丽江旅游, 假如不亲身体味一下纳西古乐的表演, 那丽江之行一定是缺憾的。其实, 那些典雅的乐音可以丝丝缕缕地飘入你的耳际, 古城的诗韵在穿梭往来的游人中溢出清香。对高中生而言, 由于他们对音乐的背景了解还是有限的, 因此, 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地方性的知识, 以利学生感悟高雅的东西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上的。欣赏河南豫剧, 一定会让你感到它的荡气回肠离不了乡土气息, 并联想到河南人朴实、热情、直爽的性格。至于鉴赏奔放中的忧伤的陕北民歌, 即使让人感觉是来自生活的艰难, 但它表达出了陕北人豁达的胸襟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气质。

审美鉴赏能力 篇2

[摘 要]语文教学要落实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品词析句、深度探究、比较鉴赏、重视审“丑”,并应鼓励个性化解读,追求审美鉴赏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审美鉴赏;审“丑”;比较

对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界已初步达成共识,即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其中审美鉴赏和创造包括“鉴赏”和“创造”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鉴赏是创造的起点和基础,创造是鉴赏的归宿和目的。对美缺乏鉴赏能力的人,是难以创造美的。因此,要落实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品词析句,夯实审美鉴赏的基础

语言是文本的载体和存在形式,自然也是文本中各种美的要素的载体和存在形式。所以,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以语言为抓手,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来实施。培养学生品词析句赏析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起点。

所谓品词析句赏析语言,是指对文本中的词语、句子和标点符号等进行品味、揣摩,体会其丰富内涵、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例如鲁迅的《祝福》,有两处叙述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一处是:“我叫阿毛,没有应。” 另一处是:“我叫,‘阿毛!’没有应。”文字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加了一个标点,换了一个标点,变了一下语气,却把祥林嫂的心情巧妙地传达出来。前一处是请求旧主人鲁四奶奶收留自己,她强压悲痛,努力克制自己,以平静的语气陈述事实。后一处是在她饱受世人冷眼,精神备受折磨,极度想念阿毛的情况下脱口喊出的。“我叫,‘阿毛!’”她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情境中,情不自禁地呼唤爱子。标点和语气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个母亲紧张、急切地寻觅孩子的情景。品析语言的方法主要是比较,通过删、换、改来与原文进行比较:删一词语比比看,删一标点比比看,删掉辞格比比看;换个词语比比看,换个句式比比看,换个语气比比看;改变词序比比看,改变句序比比看,改变人称比比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删、换、改的比较,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写情绘态的艺术匠心,领悟语言之美,夯实发展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基础。

二、深度探究,升华对文本的审美理解

在语文审美教学中,感知美主要是对审美对象文本的一种直观的、外部的、整体性的认识,而鉴赏美则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的细致考察。它需要走进文本深处,也需要跳出具体文本。为此,审美鉴赏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入乎其内”。鉴赏美不仅要从审美视角对已经感知和初步理解的文本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推敲,体察作家遣词造句之匠心、布局谋篇之巧妙;而且要对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行探究,把握其深层意蕴。如苏轼的《赤壁赋》,从表面看,抒?l了旷达洒脱、寄情山水的情怀。但透过文本的表层结构会发现,在旷达洒脱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刻的人生苦痛和由此而生的深沉苦闷与悲凉。尽管苏轼努力让自己寄情于眼前的清风明月,但残酷的现实和壮志难酬的苦闷都使他无法真正解脱。所以,苦闷和悲凉才是《赤壁赋》的情感内核。

二是“出乎其外”。鉴赏者要能够由此及彼、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探究文本所表现出的更丰富、更广阔、更深远的内容和意义。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巴金《小狗包弟》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和特殊时代造成的人性的扭曲[1]。这种理解缺乏审美高度。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文本所反映的具体时代和具体事件,进入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深层思考。《小狗包弟》固然是对特殊时代现实人生的观照,但它更是对人性的反思,对人类良知的拷问。

三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朱光潜先生说:“对一个作品,我们只能感觉到它好还不够,还应该能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2]” 一般来说,在审美感知阶段,审美主体往往只能直觉美是什么,而在审美鉴赏阶段,审美主体则要明了美之为美的原因,认识美的本质,把握美的规律。如《再别康桥》的审美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能感受到这首诗很美,美到让人沉醉,但多数学生对于它美在哪里不甚了了。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揣摩,明白这首诗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意境、美在诗情。

三、比较鉴赏,培养审美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鉴别才能辨真伪、分优劣、明异同。在语文审美鉴赏教学中,比较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审美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一是求同比较。求同比较是探求不同文本共同特征的鉴赏方法。比如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虽然一为政论,一为文赋,但内容上却有重要相似点,可以进行比较鉴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个文本都是考察秦王朝灭亡的原因,都是借古讽今。

二是求异比较。求异比较是探求文本之间不同之处的鉴赏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差异,了解和把握文本独特的个性美。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作者在官场失意后写出的千古美文。文中都多次写到“乐”。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小石潭记》中的“乐”饱含着压抑和苦涩,而《醉翁亭记》中的“乐”才是一种怡然自得之乐。

三是求同辨异比较。求同辨异比较是一种既探求不同文本的共同之处,又探求其相异之处的鉴赏方法。例如,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与柳永的《雨霖铃》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写秋景,都是借景抒情。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意境和感情基调上:从意境上看,《沁园春?长沙》是一幅色彩绚丽、境界开阔、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图;而《雨霖铃》则是一幅色调暗淡、笼罩着凄清氛围的深秋别离图。在感情基调上,《沁园春?长沙》积极向上、豪迈奔放;而《雨霖铃》则低沉感伤。

四、重视审“丑”,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

美与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描绘美、歌颂美,固然能够激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但暴露丑、鞭挞丑,通过对丑的否定和批判,同样能够体现审美理想,引起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审美鉴赏不仅不排除丑,甚至其本身就包含了丑。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鲜明生动的丑的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自私冷酷、一意孤行的焦母;《孔乙己》中自恃清高、穷酸迂腐的孔乙己;《变色龙》中恃强凌弱、谄媚无耻、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皇帝的新装》中愚蠢的皇帝、虚伪的官员、狡猾的骗子;《范进中举》中前倨后恭的胡屠户、阿谀逢迎的张乡绅、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文本通过对“丑”的生动刻画,讽刺和鞭挞了现实中各种各样的丑恶嘴脸和行径,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呼唤。在语文教学中,鉴赏“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从人物肖像上分析。文学作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丑”的肖像,以突出人物特征。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描写别里科夫在晴朗的日子里带雨伞、穿雨鞋、用棉花堵住耳朵„„这幅肖像突出了别里科夫害怕一切新生事物的特征。又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用“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活脱脱地“画”出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丑陋形象。

二是从人物言行上分析。作家往往用人物语言和行为的前后矛盾来暴露“丑”的嘴脸。如《雷雨》中的周朴园,他在言行举止中处处表现对侍萍的一往情深,称侍萍“贤惠”“规矩”,要为侍萍修墓,保留当年的旧衬衫,侍萍当年住过的房子不让人进等。但当侍萍就站在眼前,对他的利益、地位、名誉可能造成巨大威胁时,他立刻撕下伪装,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声色俱变,伪君子的本性暴露无遗。

三是从人物形象的对比中分析。为了突出“丑”形象的特征,作家还常常拿美的形象与之对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阳光活泼、追求新生活的华连卡与保守顽固、害怕并压制新生事物的别里科夫,《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纯真无邪的孩子?c自欺欺人、愚蠢虚伪的皇帝和大臣。

五、鼓励个性化解读,追求审美鉴赏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能够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见解”。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从文本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审美鉴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如《诗经?蒹葭》,教材中把“伊人”注释为:“那人,指所爱的人。[3]” 这就把《蒹葭》局限为一首爱情诗。“美是抽象的诗意。”《蒹葭》之美,正是其意蕴的抽象朦胧,把它仅仅定性为爱情诗是武断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突破教材的束缚,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伊人”可以是“我”求之若渴的贤达之人;“伊人”也可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象征,象征人们想要追求的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核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审美鉴赏能力 篇3

新课标中也指出:"通过对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但是目前中学诗歌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新课标理念没有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语文课堂"人文性"缺失。本文就如何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以下探讨。

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载体, "诵读"是诗歌审美的第一阶段,通过诵读增强阅读主体的直觉感受

新课标要求,"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学生的"道德"、"品性"、"气质"等素养,不是老师"教"成的,而是靠日常"耳濡目染"的"陶冶",在"潜移默化" 中培养出来的。曾有学者说:诗歌的境界是由"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明理的知"的内容。选入教材中的诗歌都是经典美文,让学生们熟读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

例如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文时,就必须让学生不断地去诵读,让诗歌语言吸引他们的全部意识,把他们带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情境当中去。通过诵读慢慢地去品味,最终在这首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思维是体悟诗歌意境的艺术手段,对诗歌的思考感悟是体悟诗境的必要手段,要善于激发学生驰骋想象、感悟诗境,达到对诗歌的深层解读,并形成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读古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教读古诗词应在指导学生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的内在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诗言志",贵在形象含蓄。它往往通过众多的意象来表现一种艺术境界--亦即通常所说的意境。何谓意象?就是指蕴含着诗人细想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诗人意中之景。何谓意境?就是指众多意象组合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或者说是作品情境融合所呈现的某种情调和境界。感悟诗境务必借助想象将具体的意象幻化成一幅幅生动的图景,并须有一种"猜测"的穿透力,从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悟出其中比喻或象征的内涵。

然而简单的、牵强的联想、想象、思考都不是正确的读诗、品诗、学诗的方法。诗歌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景"与"情"的融合。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情依附于景,诗人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就是选取与"情"相吻合的"意象"。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韵律,体验诗人的情思。对于诗歌关键之"象"来说机械,简单的诵读只会适得其反地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注意体会"情"与"景"交融。吟诵时,以情带声,自然成韵。

三、投放诗歌画境,营造诗歌学习的情境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画合一"的观念在中国文学中源远流长。一首好的古诗,就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时,教师应尽量减少理性的分析,要充分地通过再现与作品相应的立体画面,使学生进入诗词所描绘的境界中,与诗词的意象融为一体,与诗人,同悲同乐,从而更好地领悟到作者寄寓于诗词中的情感,以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

例如:李白笔下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尺,惟尽长江天际流"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王维笔下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新秀丽……在诗人的笔下,这些"画面"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如果将这些优美的诗句转换成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置身于优美的诗句之中,去细心体会古诗词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这样,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它通过语言文字,使学生与他人、与社会、与人类、与自然建立起了联系。 我认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古典诗歌的教学,对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深厚,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达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审美鉴赏能力 篇4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促进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健康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执行新课程改革后,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求学生学会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 感受艺术魅力, 培养审美能力, 接受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实际上这并不仅是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而且是高中阶段教育和学生实际特点的需求, 因此,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针对这个美术教学的重点问题展开分析, 与大家共同讨论应该如何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成熟定性时期, 并开始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加上高中阶段课业负担重, 学习压力较大, 日常学习生活较紧张, 因此, 学生更需要借助美术课程的艺术鉴赏缓解紧张的情绪, 陶冶情操,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高中美术教师需要采取对策, 完善教学方法, 端正教学态度, 通过美术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增强教学意识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逐渐改革, 美术知识的相关内容已经编入到高考科目中, 因此, 高中美术的教学地位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提高, 需要教师引起足够重视。再加上高中学生承担比较繁重的学习任务, 精神压力大, 美术课堂上的鉴赏教学和对艺术的欣赏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因此, 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 充分认识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结合考试重点, 讲授知识, 分析作品,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二、完善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特点, 有针对性、有策略地进行美术鉴赏教学。除了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方式外, 还要特别注意利用小组互助教学法、导学案教学法等在新思路新观念指导下的方式进行辅助,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教师从原来的主宰者变成辅导者、引路人,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同时, 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如, 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美术“印象主义绘画”这一节时, 可以以凡·高的代表作品《麦田上的乌鸦》为代表, 利用提前设计好的导学方案, 让学生提前预备, 初步了解这一时期艺术作品的一些鲜明特点, 了解凡·高的生平经历。课上教师在向学生初步展示画作之后, 可以采用互助小组的形式, 让学生相互交流对这幅作品的看法, 对这幅作品的直观印象, 以及通过这幅画作能够感受到什么, 等等, 使学生加深对这幅画作的理解。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对讨论过程的把握和控制, 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完全集中, 而不是借此机会相互聊天, 维护课堂秩序, 提高教学效率, 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美术课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单纯依靠讲解是不能够完全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的, 因此, 教师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声、光等效果与美术作品相互配合, 通过背景音乐、图片等形式的衬托或者动态画面的呈现向学生展示艺术之美, 增强展示效果, 使学生身临其境, 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程度。

四、增添人文色彩

艺术作品不仅是单纯的艺术创作, 其中更蕴含作者丰富的感情因素, 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 教师可以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或者创作时的时代背景, 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更加具体地了解作者当时的创作情感, 为艺术的鉴赏增添人文主义色彩, 加深他们的感受, 更全面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如教学“敦 煌彩塑”一 节 , 教师可以 通过多种 方式向学生介绍当时这些彩塑的创作时代, 展示这些彩塑作品的代表特点及精美程度。在学生充分领略到彩塑的独特魅力后向学生介绍彩塑的现状和保护情况, 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族的艺术瑰宝, 在民族情感方面产生共鸣, 思想感情上升到新的高度。

通过美术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能力, 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 充分认识到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完善教学方法, 端正教学态度, 结合教学重点制订恰当的教学方案, 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课堂形式, 增强艺术作品的人文色彩, 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陶冶情操, 放松身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永进.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拓展型教学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2) .

[2]蔡战霞.浅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 (教学版) , 2010 (02) .

[3]任周龙.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的初探[J].新课程 (教研) , 2010 (02) .

[4]刘晶.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04) .

小议音乐鉴赏与审美 篇5

小议音乐鉴赏与审美

音乐鉴赏主要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以及阅读相关背景资料完成的,在鉴赏的过程中,不断领悟音乐的.真谛,并得到精神愉悦,获得美感享受.音乐的鉴赏和审美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当中包含了很多的影响元素,本文就将对此进行分析.

作 者:郑欣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266100刊 名:金山英文刊名:GOLD MOUNTAIN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音乐鉴赏 审美 社会作用 精神世界

浅谈学生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音乐审美;鉴赏能力;教学策略

高等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更应该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有人说,我国大学生的素质与发达国家比有一定差距。事实上,我国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成绩,不比发达国家差,问题就出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所以我们要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而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音乐鉴赏与学生音乐审美心理

音乐课程标准最重要的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审美心理因素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在教学中与之相关的主要问题有:

1.缺乏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关注。音乐的美育功能主要是为了丰富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参与这一心理体验过程。

2.缺乏音响感知的基础。音乐鉴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需要审美主体有捕捉审美对象所蕴含的审美信息的能力。只有当人的听觉器官从纯生理器官上升到审美器官的高度,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能感受音乐美、体验音乐美的人。

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对策

如何才能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音乐鉴赏能力的爱好者,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呢?怎样改变传统灌输式的鉴赏教学模式,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鉴赏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以下几点策略。

1.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利用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这种心态,积极而适当地引导他们学习和体验音乐。在教学中,应关注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流行音乐,吸收流行音乐中有益的元素,运用于教学之中,将有益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1)因势利导,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辨别能力。教学中音乐教师应以自身的的专业化知识,帮助学生分析当前他们喜爱的流行音乐特征,学生在音乐兴趣中会主动获取音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在评价中培养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2)感受音乐与诗的结合。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和文学完美的结合。教师可以拿来一些诗词、散文,提供几段可选择的音乐,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音乐进行匹配。(3)以流行音乐为切入点,找到联接民族音乐的纽带。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之间有不少相似点。就民歌而言,很多流行歌曲的素材来自于民歌,有人说流行歌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当代的城市民歌。民歌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表达爱情的,而流行音乐中绝大部分是以爱情为题材的。现在流行歌坛出现了一些歌手用通俗唱法演唱民歌的现象,是民歌演唱的另一形式的体现。

三、通过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音乐鉴赏教学为鉴赏者提供了较好的审美实践活动,使鉴赏者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还能从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体裁、格调中感受音乐的内容、形式、哲理性的内涵美。

1.引导学生在鉴赏中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现在每个教室都配上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教室四周的墙壁上悬挂着音乐家的画像,有歌剧、舞剧等经典剧照,营造出典雅的艺术氛围,给学生以音乐美的感染。在课前或课间,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播放优美、恬静的乐曲,使学生感受到美好的音乐气氛。

2.引导学生在鉴赏中感受美。音乐鉴赏是认知声乐和器乐作品情感内涵的心理过程,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愉悦身心、寄托情思的审美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是培养音乐情趣,提高鉴赏、表现、创造审美能力的基础。世界上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结构、不同个性的作品,总是用它那特殊的形式伴随人类生活,体现着人类的美与丑。要感受音乐的美,就必须投入到音乐中去,随着旋律的流动,展开丰富的联想,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才能把音乐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3.引导学生在鉴赏中表现美。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绘画、文学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如《祖国颂》,这首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特点,就是运用众多的节拍交替、丰富的节奏、调式对比及和声织体,抒发对伟大祖国的感情。赏析完这首乐曲后,笔者让学生根据音乐的风格特点,画一副跟音乐有关的画或附上一段对音乐理解的文字。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发挥创作美的能力,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全身心的协调能力。当笔者把学生的作品收上来时,看着一副副具有创造性的画面和优美流畅的文学语句时,不由得感叹学生那丰富的创造美的能力。

浅论大学生文学鉴赏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7

一、树立正确审美观, 培养审美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 使之能在审美活动中做出科学的、客观的审美判断, 是文学鉴赏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有人认为美育在中小学语文课中实施就行了, 大学阶段已不再需要, 这显然是错误的, 是对大学生更需要提高审美修养的一种漠视。首先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才能真正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 社会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认识。发现、认识美固然取决于每个人的感官条件, 但真正认识美的根本条件是要有正确的审美观。不同的审美观在对美丑的判断上是大相径庭的。由于我们忽视审美教育, 致使部分青年学生美丑不分, 甚至以丑为美。传统教育中, 一般通过一些规章制度对不良行为加以限制, 这当然是必要的, 但这种条规约束不容易内化为自觉意识。如果我们从审美观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其认识到某些行为的低级、庸俗、丑陋, 甚至产生耻辱感, 可能比强令的“不准”强得多。其次, 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 顺利地接收、处理、吸收、转换与输出美的信息, 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接受美的信息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最后, 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健心健体。美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不能替代的。把美育引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尤其欣赏文学作品、进行文学鉴赏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供了重要保证, 因此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既是提高审美素质的核心, 又是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 是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学鉴赏是提高学生素质, 使学生成为完美的人的重要方面, 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文学鉴赏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人格情操、心灵世界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它为学生创建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 给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社会的天地。大学生正处于青年的中后期, 是生理基本成熟, 心理迅速发展, 趋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时期, 其审美追求更为强烈, 审美想象更加活跃, 观念新颖, 富于创造性, 是建构审美心理的最佳时期, 我们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有计划、有目的地从理论到实践对大学生进一步加强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教育, 才能使审美素质更上一层楼, 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审美观心理和较高的审美修养。

二、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现状

健康的审美情趣不仅是大学生优良素质的体现, 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然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与文化层次不能完全契合。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 有的大学生却不能给人意气风发、充满激情、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的感觉, 现代人在物质的满足中, 心甘情愿地成为仆人, 却美其名曰“享受生活”……很显然, 这些人的审美观是扭曲的、错误的, 他们认为的“美”实际上是丑。

现代高校的教育专家们早已普遍认识到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不少大学为加强审美教育, 增设了艺术类公共课程, 但传统教学评价、考试模式使学生和老师的主要精力用在背考试课程的书本知识方面, 同时就业压力促使大学生不得不把所有精力和热情都集中到专业学习上。在就业压力突出的条件下, 社会、学校、家庭等在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时, 完全背离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增强务实意识的同时, 往往过分看重眼前利益, 只追求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目标, 放弃理想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抑制自身的全面发展及审美境界的提高, 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三、进行文学鉴赏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要“以美启真”, 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文学审美鉴赏具有直觉性特征。比如, 现实生活中, 当一件美的事物出现在你眼前时, 我们突然感到眼前一亮,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赞叹:“啊, 真美!”这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文学作品主要借助语言文字构成人、事、景、物, 反映社会生活, 因此, 文学鉴赏审美教学中首先重视语言鉴赏,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借助语言文字直接感受美。特别对于那些精粹的美文美诗, 尤其要多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接受美和鉴赏美,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目的, 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通过写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 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 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学生通过分析语言形象理解背后富含的情怀。

其次“以美引善”, 求善与求美和谐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教育性历来为人们重视, 它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年轻一代的情感, 塑造他们美的心灵, 完善他们美的人格, 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但在实际“文以载道”、“文以传道”的教育过程中, 往往呈现僵化、片面化现象。学生可以出口成章地背诵孔孟佳篇, 但对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或许会不屑一顾;他们无不知晓“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 但鲁迅先生根植于中国大地, 热爱苦难的中华民族, 普通人向美向善的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很难化为他们的动力。

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只有当欣赏发生, 读者的内在因素 (知识、经验、情感) 与外在因素 (周边环境) 处于和谐共振的活跃状态, 欣赏才能真正高效顺利地进行。因此培养学生对作品情感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 对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一般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动情”是审美鉴赏的基础, 情感是文学鉴赏的根, 根越深, 树的枝叶才会越繁茂。文学作品鉴赏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披文入情”、“沿波讨源”, 体会作品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愤的丰富而深刻的感情。要善于激发学生感情的火花, 增强其审美内趋力与激动强度, 使学生从作品表达的外显或潜藏于字里行间的感情中获得共鸣。如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体会诗人“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的爱国激情, 可以让学生精心挑选优美抒情、节奏舒缓, 继而铿锵有力、情绪激昂, 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 与诗的意境十分相当的曲子。学生边读边听, 情绪随乐曲而变化, 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北方, 和诗人陆游一起驰骋沙场、为国效力。炙热、深沉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慷慨激昂地吟咏“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总之文学鉴赏要当仁不让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强.论文学审美鉴赏的创造性[J].大众文艺, 2012 (02) .

[2]王光英.经典文学的审美鉴赏与美育实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2) .

[3]冉祥华.美育的当代发展[M].新华出版社, 2008.

[4]于文书.大学美育[M].泰山出版社, 2010.

审美鉴赏能力 篇8

1.利用词语品语言。字斟句酌, 是表达的需要也是理解的需要。鉴赏作品的语言, 品评词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 尤其是表现力极强的动词和形容词。譬如鲁迅小说《故乡》中描写到:“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教学时, 我让学生思考品味:作者在“萧索的荒村”前用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横”字, 为什么不像一般情况下写成“有”而非用“横”字呢?学生经过比较、揣摩, 悟出一个“横”字突出了萧索荒村的颓败、破落和无生气, 低矮的茅草房给人的印象好像倦卧的病人在横躺着, 既含蓄贴切, 又给人以联想。

2.利用句子品味语言。句子是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句与句之间要连贯, 句子的前后要照应, 这样才会清楚流畅。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对“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的顺序能否颠倒这一问题, 有的学生说:“不可以, 这三句是按颜色的深浅来排列的。”这显然没有品“到位”, 于是引导学生再读文前第一句, “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学生顿悟, 将句序颠倒后, 与前文便不照应。可见, 随便改动句序也会影响文章的表意。

3.利用语段品语言。利用语段品语言, 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也是能力层次最高的训练之一, 是十分必要的。小说可选精彩的对话;散文宜选有意蕴的语段;议论文可选说理严密的语段;记叙文可选描写生动传神的语段等, 均可利用于品味。

二、体会意境

同品析语言相比较, 体味文学作品的意境则属于更高层次的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 也是一种更高级的享受。这种意境, 小者在一字一句里, 大者寓于景物人事的局部和整体之中。人们阅读小说, 凭借着自己的想象, 进入作者创设的境界, 凭借联想能力对情境中的景物人事进一步补充、发挥、完善, 由此精神上获得了物质所不能代替的补偿和满足, 这就是文学鉴赏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例如, 欣赏郑振铎的《海燕》一文中“家乡飞燕”与“海上飞燕”两幅画面, 可深感其景其情之美。可是, 这些美景作者是怎样描述出来的?这些美“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联系呢?循着这样的思路, 引导学生着眼景物的特征, 行文的方法、顺序等去阅读、去理解、去想象, 不难获得美的“景”——微微吹拂着的轻飓, 无因洒落的如毛的细雨, 齐舒了黄绿的眼的柔柳, 红的白的黄的花, 绿的草, 绿的树叶, 在这烂漫无比的春天, 娇美的春燕在飞舞。平稳的海波, 金光灿烂、温秀可喜的水面, 薄纱似的轻云, 在这皎洁无比的蔚蓝色的海天, 健美的海燕在斜掠、浮憩。作者由见到海上的小燕子联想到家乡的小燕子, 一实一虚, 形成两幅明丽、灵动的画面, 进而获得美的“情”——作者的“轻烟似的, 一缕两缕的乡愁”, 即海外游子对祖国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最终体味到课文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三、分析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 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 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 获得审美愉悦后, 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 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 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 得到新的领悟。在分析课文时, 教师要注意挖掘作品的形象美。例如在分析《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时, 教师可以抓住“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语句,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 想象那春花争芳斗艳的美景, 再由“闭了眼”、“仿佛”、“满是”等词语展开想象, 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 使人看到希望, 加上蜜蜂“闹”、蝴蝶“飞”, 衬托出花美、花香, “树上”、“花下”, 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作为一名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的意蕴美, 达到意美以动心, 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悦目, 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 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在潜移默化中也就逐渐地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鉴赏领略作品的艺术美

文学作品的审美范畴包括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不是显现在表层的, 这就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它的实质。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 如果不用一番鉴赏的功夫, 又怎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又怎能体会到诗人指点山河的气概, 又怎能明白诗人肩负的历史责任感呢?其艺术的美, 只有在鉴赏中才能领略到。当然, 不同的作品, 其艺术的美是不同的, 就一篇作品而言, 其艺术的美还包括艺术手段的运用和意境美地创设等等。教师只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的鉴赏, 学生自会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古典园林审美鉴赏 篇9

一、局部鉴赏

中国园林常被称之为“写意园林”,而“写意”原本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相对于“工笔”在宋代被逐渐广泛运用的一种绘画技法,即,略去“工笔”用墨线勾勒物象轮廓, 再填充色彩的过程,而直接用毛笔一笔“写”出物象的整个形象来,而体现在中国园林艺术中,就是在园林艺术中恰当地布置那些虽体量有限,占用材料较少,却又具有象征、暗喻,能够触发人们想象的景观,以它们为媒介而引领欣赏者突破眼前景观的时空限制,将审美意向升华到一个层次更高、文化和艺术内涵更为深广的境界之中。这种深厚、韵致的园林意境,往往是通过局部景观的“写意”手法获致的, 因此,对园林局部景观的鉴赏就显得不可或缺。

如,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据说为了纪念祖先制扇起家的历史,清末苏州吴县的富商张履谦特斥资修建了这一扇形轩,此轩为苏州拙政园重要景点之一,倚山临水而建,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 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其中,又以“与谁同坐” 之题额,最为闻名且耐人寻味,赋予了小轩以别具一格的文化和精神魅力。该题额取意自宋苏轼《点绛唇 • 闲倚胡床》 词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置身轩中,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不禁使欣赏者顿生与明月清风共舞,与自然山水共响之超脱境界。除此之外, 与谁同坐,亦或又是三五故友知音,而使之陷入无限遐思。 辅之漏窗两侧一对楹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俨然一幅质朴而生机的自然图画跃然于白墙之上,却又不局限于有限的自然花柳景象之内,反赋予整个景观以充分生命意态和文化品格的审美方式,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相契合。 此类写意手法,在造园艺术中,虽说调用的空间和物质材料都非常有限,但却创造和体现出了丰富而深远的文化和审美境界。

再如,苏州留园“揖峰轩”。从此轩的品题,就可模糊感受到园居者对于自然山石的尊崇。有这样一个说法,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在安徽濡须为官时,听闻当地有一块怪石, 于是差人将该石移至治所,并设席拜石于庭中,还说 :“我盼望拜山石兄已经二十年了”,从此,以品貌特异的山石体现一种崇高生命状态和人格精神就成为中国造园中的一个经典方法。而“揖峰轩”就是园居者通过对小院中山石花木人格意义的尊崇,借以抒发自己对于园林审美更深致的追求。实则后世文人造园亦经常建有“拜石轩”、“石丈轩”来表达对与其相似的审美方式的追慕。如宋代哲学家张载所说 “通万物而为之道,体万物而为之性”,有此种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决定,中国古典艺术常赋予山水花木等审美对象以平等的生命气息和人格意义,并且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这种人格和精神气质上的感应和交流作为园林艺术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从以上对于园林局部景观的鉴赏,可以见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家对园林局部景观的精心设计和更高审美境界的追求,在整个园林中所起的点睛作用,使全园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更加凸显出来。这其中,“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明代书画家陈继儒为友人“清廉山房”所作的园记中有这样一句赞语 :“主人无俗态,作圃见文心”,以概括园林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园林景色的诗情画意,也是对中国古典园林以诗文造园特色的总结,也正是以诗文造园,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诗情画意、神韵独高、耐人寻味的园林境界,这从以上局部“写意”景观的鉴赏中也不难看出。

二、场景鉴赏

场景,作为一个电影词汇,指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场面,而在生活中,则指那些特定的情景。所以,场景是一个时空场域,且在当时的时空状态下,是一个动态的演绎过程,而人总是场内或场外,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其中,换言之,场景,只有相对于人才有意义,才真正意义上存在,而这个“人”,是场内的演绎着也罢,场外的静观者也罢。在园林中,场景无处不在,却又往往需要依靠审美主体的联想或想象去发现和创造。它可以是身临其境,作为一个体验主体,“神与物游”的场景,亦可以是,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 作为一个欣赏主体,“情以物迁”的场景。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所拓开的审美空间,仿佛一幅画,从两个角度去看,会展现出两个画面,“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楼山看风景的人”,“你”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笔者认为,在园林中,似此种效果的场景较多,但尤以“雨境”为最佳。

雨境是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造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园林何处无烟雨。在园林中便有较多关于雨境的景致,如 :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芭蕉

——苏州耦园城曲草堂对联

博雅腾声数杰,烟波浩淼,浴鸥晴辉,三万顷湖裁一角艺圃蜚誉全吴,霁雨空蒙,乳鱼朝爽,七十二峰剪片山 ——苏州艺圃博雅堂对联之一

再如拙政园两处著名的雨境景观“听雨轩”和“留听阁”。 因而,要真正体味园林雨境之美,须从两个方面着手 :

一是观其姿。近观或远望皆宜。“细雨垂杨、疏雨戏鱼、 斜雨落花、骤雨垂帘……雨,使风景中的平常物体有了动静之韵、虚实之韵、曲直之韵、藏露之韵,与人的情趣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美妙的境界。”[1](p.203)

二是闻其声。如明代诗人李东阳《听雨亭记》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之描述 :

“静观子既辟北轩作亭……亭之前杂植群卉,而性独爱荷,置二盆池,种者常满。尤爱雨,雨至众叶交错有声,浪浪然,徐疾疏密,若中节会。静观子闲居独坐,或酒醒梦觉, 凭几而听之,其心冥然以思,萧然以游,若居舟中,若临水涯, 不知天壤间尘鞅之累为何物也!”

拙政园的“听雨轩”和“留听阁”便取自雨境之声响。 听雨轩是四面开窗的一个建筑,为相对独立的院落,前后种植芭蕉,轩前一小池。每逢雨天,“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研”(杨万里《芭蕉雨》)。聆听雨打芭蕉,乃园林之一典型生境,胜境。留听阁为体型轻巧的单层阁建筑,亦是四面开窗,以便于观景。阁东有一水池,盛夏时荷花开满池塘,一阵骤雨来袭,拍打在静静地躺着的荷叶和花之上, 动静相宜,不禁令观赏之人为之感动。

这样看来,无论是诉诸于视觉还是听觉,欣赏雨境,贵在审美主体之联想、想象和情感的激发和升华,然后方能体味其中的诗情画意,获得“清冷之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之审美愉悦。

三、整体回味

园林的鉴赏,需要审美主体置身其中的欣赏和感受,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需要有适当的审美距离的整体把握, 否则难免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陈望道先生曾说 :“园林的灵魂,具有音乐的意味却又超越音乐”,这种境界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化境”。而要有这种类似于音乐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审美韵味,就需要审美主体进行整体的回味。笔者在这里主要从形式层的园林整体空间结构和意蕴层的园林中的虚与实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如明代李渔的半亩园以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为意境一般,中国江南的私家园林,体虽小, 却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有建筑,空间大小、明暗、色彩、 开合、高低对比,富于节奏和层次,整个园子迂回曲折, 深邃幽远。好似入留园要先经过一段狭窄的曲廊、小院, 视觉收敛后再到达古木交柯一带,略是扩大,南面以小院采光,布置小景两三处,背面透过漏窗隐约可见园中山池亭阁,在通过此段小空间的“序幕”之后,绕至绿荫而豁然开朗,整个空间序列安排大小对比、抑扬顿挫、参差错落、曲折多变,宛如一首乐曲一般,从前奏、高潮到尾声, 依次展开,收放自如。这也便是园林与绘画等静态造型艺术不同之处,园林的空间美,就体现在观赏者动态的游赏过程之中,观赏者的视角始终移动的,所以才有“移步换景”之说法,正是因为眼前景致在不断位移和变化中所呈现出来的不间断性和无穷更新的美感,才使园林充满了“可游可赏”动静相宜之趣。

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空间与中国古典哲学中关于虚实、有无的空间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虚”景与“实” 景关系的处理,如同中国书法与绘画中的“留白”一般,直接影响着园林意境美表达,是古典园林含蓄、韵味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手法。如对分割空间起到重要作用的山石花木本无定型,被分隔的空间也是相互连绵、延伸、渗透,即使遮挡视线,起到障景作用,同时也使景观藏而不露、含蓄幽远, 使人对有限空间产生无限之感。又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无论是门窗墙榭,或是亭台楼阁,或分隔空间,或借景他处,但又能使空间似隔似离,景物若隐若现,使人目不暇接而又不致一览无余,起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隔而不断的艺术效果。这种突破亭台楼阁内小空间的局限,超越园林四周围墙的有限界域,取消狭小天地中形成的思维空间和精神藩篱,虚而待物,面向无限的宇宙,让视觉感受与审美想象获得充分的自由。

此种美感类似于矗立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看暮色中 “借来”的西山景色,内心所产生的崇高感。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之下,由西山的山峰和玉泉山的宝塔勾勒出的天际线朦胧而沉静,而曾经在丽日照耀下楚楚动人的“西堤六桥”则完全隐没在远处一片苍茫之中,夕阳下的湖面没有了白日里的喧嚣和嘈杂,显得格外含蓄韵致。置身于这样的园景气象和氛围之中,相信每一个有心的观赏者,都会远望而凝思, 暂时忘却所处的眼前具体之景,而不自主对个体生命在茫茫时空长河的位置,对人类生命与无尽的宇宙等终极性的问题,有一些哲学性的思考和遐思。

摘要:本文试图从局部鉴赏、场景鉴赏、整体回味三个角度出发,运用美学相关理论,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鉴赏,以期呈现、发掘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丰富、充实、幽深、绵远之审美韵味。

《音乐鉴赏》从“审美”说起 篇10

鉴于以上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学情分析, 笔者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现状, 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全新思考, 具体从“审美”的角度结合课堂实例总结了几条教学策略:

一、注重审美体验, 轻松认知

笔者认为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 把音乐中知识性、思想性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轻松地聆听、参与, 轻松地掌握。这需要教师把握住三点:

1、有效引导, 体现轻松认知

关于这一点, 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尽量避免突出“知识与技能”。高中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 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与技能去满足、应付考试与升学的需要。如果在音乐教学中, 过分强调知识点, 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纯知识理论为目的的学习会让学生忽略了体验音乐中的美感。《高中新课程理念》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是音乐学科自身特点决定的。高中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 应尽量让学生轻松地聆听、轻松的参与, 在体验中实施有效的引导, 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点。

例如:《爵士乐》一课中, 就可以把整个过程设计得很轻松。《Don’t know why》是一首经典的爵士乐作品, 诺拉·琼斯充满磁性的嗓音, 让学生深深着迷。教师只要在欣赏前提醒学生“请关注这首歌的情绪!”一曲听罢, 学生几乎都能正确捕捉到歌曲的情绪——淡淡的忧伤、愁怨等。接着设问:音乐通过什么手法让你感受到这种情绪?此时可以设计第二遍聆听, 并且跟着音乐学唱, 通过轻松地聆听来探索“布鲁斯”音乐的特点。乔普林的钢琴音乐《娱乐者》由于经常在游戏或动画中出现, 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形成这样风格的原因是特殊的节奏性导致轻重格的交错。学生积极的探索心态也让用等节奏来创编《两只老虎》的过程也显得轻松而有效。

2、“简化”概念, 帮助形象理解

这里的“简化”概念是指用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更形象地理解概念。

一般来说, 学生对于西欧音乐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欣赏, 总会表现出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作品多数为交响乐, 不仅长而且很难理解。而一些类似“变奏曲”、“无调性音乐”等概念显得很生硬, 难以理解。在欣赏时, 就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在体验的过程中, 形象化地理解概念。

例如:在一堂《无调性音乐——勋伯格》的课中, 由于无调性音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找了班上一位有钢琴基础的学生, 让她来弹奏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的旋律, 她弹了一首《童年的回忆》。接着教师又问:“如果你在精神极度恐惧的时候呢又会怎么样来表现?”她想了一会儿, 在钢琴的低音区, 拿起拳头不规律地砸了几个和弦。 (笔者认为这个过程也可以由教师弹奏, 让学生来感受和辨别) 学生立刻就明白了无调性音乐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状态下的产物, 反应的是恐怖、扭曲等比较极端的思想, 没有明显的旋律线条。这类音乐虽然不见得会让学生感兴趣, 但是能让学生对此类音乐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二、关注审美情趣, 拓宽视野

1、关注学生兴趣、关怀学生心灵

《高中音乐课标准解读》中指出:“关注和重视学生的音乐兴趣, 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 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而对涉猎广泛、紧跟流行脚步、对相关知识有强烈求知欲的高中学生来说, 应该把流行音乐引入高中课堂。笔者认为, 完全可以结合实际, 结合学生的兴趣点, 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地学习、欣赏。

例如在《走进京剧》一课中, 教师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 请学生列举哪些流行歌曲当中包含了京剧的元素, 并设问这些京剧的元素造就了什么样的音乐风格。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周杰伦的《霍元甲》、陶喆的《苏三说》、信乐团的《One night in Beijing》……这些作品虽然都借鉴了流行歌曲的创作风格, 但是加入京剧元素以后, 使音乐具有了明显的“中国风”, 更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品味。

这些课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欣赏到喜闻乐见的作品, 传授了相关的音乐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了有益的鉴赏, 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 面对纷繁的流行音乐世界, 做出自己客观、理性的评价。

2、挖掘作品价值、拓宽学生视野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各大洲的民族民间音乐、西方专业音乐的创作。这种构成方式, 充分体现了体验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民间音乐淳朴、情韵浓郁;古典音乐理性而严谨、现代音乐丰富而又各具特色……要让学生感受每一种音乐的精髓, 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音乐能打动人心, 足见其魅力非凡。而音乐课是否精彩, 就在与能否充分发掘、体现音乐艺术这份魅力, 能否让学生对原本不感兴趣的内容, 发自内心地积极参与体验。而音乐也最擅长表达人的情绪和情感。音乐速度的快慢、音乐力度的强弱、音乐的音色变化等, 都与人的情绪和情感变化有相同之处, 非常接近于人的心理变化。在音乐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的情绪、情感与音乐要素变化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相一致, 就能体会到音乐的审美价值。

总之, 笔者认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教学策略关键要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的具体现状和内心需求。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线的高中音乐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策略, 引领他们体验更多乐趣、享受更加多彩的人生。

摘要:目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高中学生的考试压力升学压力进一步增大等原因, 致使他们对音乐学科学习的热情会有所减退, 使音乐课的教学效果也产生很大的影响。鉴于这些现状, 笔者对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全新思考, 从“审美”的角度结合课堂实例总结了几条对策。

上一篇:控制与管理下一篇:死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