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审美鉴赏

2024-04-11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通用6篇)

篇1:浅谈文学审美鉴赏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

《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道:“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在“7----9”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说道:“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和审美情趣。”

这充分说明,中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文学审美鉴赏素质的培养,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三者有机融合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所谓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认知、感悟、理解、品味和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动而形成的审美过程。由于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具有美悦作用,所以通过文学鉴赏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大千世界的形象认识,而且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审美能力。构成了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鉴赏不同于一般的文学艺术鉴赏,它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

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美启真”,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的知识传授不应当脱离生动形象的各种文体、形象、画面,不能抽象为几个干巴巴的“知识点”、“概念群”。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鉴赏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件美的事物出现在你眼前时,我们突然感到眼前一亮,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赞叹:“啊,真美!”这种“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美的感受,就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语文教材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来构成人、事、景、物,反映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进行的。因此,在文学鉴赏审美教学中首先重视语言的教学和教学的语言。

一方面,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借助语言文字,直接感受课文的美。

鲁彦的《听潮》脍炙人口,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作品展现了海潮涨落的风采,讴歌了大海的美,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怀。且看下面一段文字: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这是海边落潮景致的绝唱。审美主体感知眼前海水涨落时的文字后,能够立即从声音、色彩和形态各个方面感受到落潮时的诗情画意,雅静而清丽、充满柔情的优美境界,体会到其曲径通幽,意境高远的特征。

特别是对于那些精粹的美文美诗,尤其要多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来接受美和鉴赏美,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李白《经下邳汜桥怀张子房》一诗的体验时写道:“常常高声朗读。朗读时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腔热血都沸腾起来了,特别读到最后‘唯见碧流水’四句,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了,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胜慨,大有低回往复、依依不舍之意。”

如上《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用沉凝、悲壮的语调有表情的朗读,随着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的思想感情早已和作者的感情融会在一起了,师生共同沉浸在缅怀周总理的情感海洋中,收到了以情动人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发挥语言的直观作用,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分析课文,无论是描摹,还是评价,尽量做到声情并茂,感染学生。

例如在教《三峡》一文时,这样讲:三峡的风光是那么壮丽美好,神奇多娇,但当时三峡两岸的劳动人民为什么那么愁苦哀怨呢?因为封建社会的三峡未经整治,水流急,河滩险,暗礁多,江湾杂,无情的江水不知吞噬了多少只船只与生命。虽当“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也要舍命冒险而下。千百年来,数不清的船工和滩工因劳累、饥饿而惨死在这三峡的航线上。那凄凉的猿鸣,总是很自然的引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忆和对生者的担忧,因而“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段生动形象,情理相生的教学语言使学生理解了三峡的昨天和今天,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

其次,重视形象教学 ,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概念群”揉化在生动的形象中,鲜活的画面中,让学生在文学审美鉴赏中接受智育,才可能终生难忘。

例如,教学辛弃疾词作《西江月》时对“明月别枝惊鹊,轻风半夜鸣蝉”这一名句,如果孤立的讲“明月别枝”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这个知识点,学生可能一时记住了,印象却不会很深。如果把这个整体画面中的有关“动静结合”美,“声情并茂”美点出,再引导学生进入那月色皎洁、清风徐徐的优美境界,领略那江南夏夜的迷人与活力。这时,再细细吟咏“明月别枝”中“别”字的意韵,效果、印象会大不相同。

二“以美引善”,求善与求美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教育性历来为人们重视,它要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年轻一代的情感,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完善他们美的人格,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但在实际的“文以载道”、“文以传道”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呈现僵化、片面化的现象。学生可以出口成章的背诵孔孟佳篇,但对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或许会不屑一顾;他们无不知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濡子牛”的诗句,但鲁迅先生根植于中国大地,热爱苦难的中华民族,也

有普通人向美向善的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很难化为他们的动力;他们会从众多的选择答案中准确无误的判断出《背影》的主题思想,但对于每天得到的最深最真挚的父母之爱,却那样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是羁绊和樊笼……避免这一现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语文教学中的“美善”统一。即把谆谆告诫的作品主题思想有机融化到循循善诱的艺术鉴赏分析中,通过艺术美的熏陶去实施“哲理美”、“道德美”的教育。

杨朔的《荔枝蜜》是散文鉴赏的名篇,一句“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伟大的”的名言,蕴藏着“奉献”与“索取”的思考,“平凡”与“伟大”的辨证关系。如何让学生深入感受这一道理,平面的、机械的`传授显然令青少年生厌,而通过对散文意境美的描绘,尤其是引导学生沿着作者匠心独运的抒情线索:“厌蜂----好奇观蜂----叹蜂----敬蜂”,去领略其中的情感跌宕、艺术节奏,这个哲理就会在美的氛围中提升、凸现,在青少年无邪的心灵中涵养孕育,留下“美善结合”的深刻印象。

当然,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善良的东西更多的是隐含于作品的深层之中的,这就需要教师对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将那点点滴滴的“善”如春风般渗入学生心田。

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写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用“蹒跚”一词来描写他的体态,教学中如果仅从语义的角度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蹒跚”就永远停留在“走路摇摆不定的样子”这样浅层次的理解上。实际在这里作者用这样一个词不仅写出了老境颓唐半生惨淡的父亲对儿子厚重的爱,也表现了儿子对父亲一生坎坷、困顿的怜悯及未能尽孝敬之责的愧疚:父亲蹒跚的背影远去了,去得沉重,去得拖沓,而在那蹒跚的背影中包含着作者多少挥之不去的苍凉和悲切啊!这种情感是内在的复杂的,并非每个初读的人都能感悟出来,因而离不开循循善诱和启发。

三“以美怡情”,在愉悦中求美。

语文教学应该是所有教学活动中最生动、最形象也最富于激情的。实践证明,中学生对语文课的“文学鉴赏型”教法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偏爱抒情文学作品。这样,给语文教学中的鉴赏美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潜力。语文鉴赏离不开师生双方的情感投入、交流、共鸣。所以,上课时留心营造一种愉悦动人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己在教学内容的文学鉴赏愉悦中去求知、求美、求善,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素质。

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春》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齐诵王安石和杜甫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篇,并且饱含深情地讲了一大段描摹春色、赞美春天的导语。一开场就奠定了激情的基调,马上把学生带入了欣赏春色美景的特定情感氛围中,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优美的曲调能创造愉悦的氛围,能把学生带进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创造条件。

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要求体会诗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爱国激情,精心

挑选古筝曲。该曲首先优美抒情,节奏舒缓,继而铿锵有力,情绪激昂,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与诗的意境十分相当。学生也边读边听,情绪随乐曲而变化,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北方,和诗人陆游一起驰骋沙场,为国效力。挚热、深沉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竟慷慨激昂的吟咏“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总之,“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怡情”是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文本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当仁不让的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素质,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任务。

篇2:浅谈文学审美鉴赏

毋庸赘言,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文学审美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学教育的核心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六条目标指出了关于鉴赏的目的和态度:“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由此可知,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高尚人格的完善发展。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面对新课程,面对教学改革,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把创设课堂新教学结构与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目的呢?以新高中语文课本必修3(粤教版)的文学作品为主要审美鉴赏对象,我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审美研究尝试,现把我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课外资料的搜集查阅

这一步骤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资料汇总在我手里,体现师生学习上的合作关系。

(一)学期伊始的资料准备。了解浅易的美学概念。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或进图书馆查阅有关美的阐述的资料,然后跟同学们交流一下,最后汇总到我手里。从资料中发现,同学们所了解的只是片鳞只爪,或者对课文的鉴赏学习的价值不大。因此,我变成学生的合作者,根据汇总来的一些信息,加上自己查阅到的一些资料,给学生介绍了一些简单的美学概念:什么是美?[表示感官的快适,伦理的评价(仰慕或赞赏),审美的评价(精神上的愉悦之感);还指美的事物,美的素质,美的本质。]美的存在领域(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有利于审美学习的东西。特别指出:我们课文中表现的美的形象不是现实美,只是现实美的“反映”,都属于语言艺术美的范畴。对文学作品中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的欣赏都必须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审美体验。

(二)教学过程的资料查阅。在教学一篇文学作品时,让学生查阅资料,或者我印发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这对领悟文学作品的情感美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课堂课文的审美研究

文学鉴赏中的审美活动主要在课堂上展开,采用“自主——合作——研讨——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

(一)自主阅读,选择审美目标。

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发现审美因素,觉得某些语段所反映出来的事物或现象让人感到美。我根据学生发现的东西提供一些审美目标,让不确定性规范在不脱离中心的界限内,防止出现任意性。例如学习《黄山记》,这是写自然美的散文,我提供的审美目标是:形态美、色彩美,或壮美、秀美、奇美。学习《巩乃斯的马》,我引导学生从壮美(力的美)和情感美的角度切入。学习《荷花淀》,我引导学生抓住自然美中的形态美、色彩美,社会美中的人情美体味。学习《琵琶行》,审美目标非艺术美中的音乐美莫属了。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选择一个审美目标,分组合作探究,找出与审美目标相应的语段,讨论体验。

(二)师生研讨,实施审美欣赏。

我们知道,审美过程凭借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而展开,通过审美及相关的活动,这些审美力又得以发展和提高。因此,文学鉴赏中进行审美活动,离不开“发现、感受、品味、领悟、体验、评价和创造”。就是发现美之所在,感知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在这个过程中领略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并有自己的评价及创造想象。这里仅举欣赏课文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为例,呈现实施过程。

1、欣赏自然美的课例

例如有一组学生在《黄山记》找到描写色彩美的语句:“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我提示这一组学生从色彩的搭配上来审美。学生说:“雪色的背景与紫红、苍翠映衬,我觉得这是一幅明朗艳丽热烈的自然美景。”我问:“从这自然美景中,你体验到了什么情感,联想到了什么?”学生想一想答:“热爱大自然,生命力旺盛的大自然。”我肯定了他的观点,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色彩美大致有三种色调审美:明丽色调、淡素色调和灰暗色调。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举例。一学生说:“《荷塘月色》写淡淡的月光,浮起青雾的荷塘,该是淡素之美吧?”一学生:“‘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黄沙、白冰、黑云,压抑的灰暗!”

又如学习《巩乃斯的马》,学生有的找出了描写马的形态美的句子,有的找出描写万马奔腾的壮阔场面的段落。师生品味着词句“涌、奔泻、冲锋、疯狂奔驰、来回奔跑、雄浑、悲怆、苍劲、惊心动魄„„”等所表现出来的力的美,粗犷的美,引发我们对那种壮美产生兴奋感和崇敬感,想象再现着那个恢弘的场景。

2、欣赏艺术美的课例

例如学习《琵琶行》。学生很容易都指向音乐美的审美,都愿意品读第二段。我先放了一段琵琶音乐曲调让学生听一听。然后我提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欣赏音乐的审美体验:白居易怎么描摹曲调的快节奏、慢节奏?又怎么写琵琶乐音的低回、滞涩?琵琶乐曲的旋律怎样变化?听乐曲的人的感受、反应怎么样?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再现这个音乐美的?你品味了这一段后,是否琵琶女弹奏的琵琶曲仿佛就在你的耳边回荡?试描述一下。(前五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最后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3、欣赏社会美的课例

例如学习《荷花淀》,着重引导学生品味社会美中的人情美,人格美。一开始,同学们大都以形态美与色彩美为审美目标探究课文,找出了描写荷花淀美景的三幅画面:月夜编席、正午白洋淀、遇险荷花淀。并发表了他们的审美感受:荷花淀的色彩美是明朗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但他们忽略了人的存在。我提示:“月夜编席”画面写了谁,在干什么?爱劳动、等着丈夫回来的水生嫂不正带给我们生活美和爱情美的体验吗?“遇险荷花淀”除了色彩鲜艳清香四溢的自然美感之外,请品味“铜墙铁壁”、“哨兵”的双关含义,从美景的人格化中体验表现民族精神的情感之美。

(三)自主表达,进行审美实践。

文学作品审美实践要注意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点燃他们审美智慧的火花,启迪学生创造美的灵性。

主要通过“美读、美说、美写”来展示美的创造。

课文中美的句子,美的段落,我都要求学生反复的吟诵,尽量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学生在吟诵过程中感受了文学作品的美,又有自己的感情倾注,每一个学生的风格都不一样,这实际已是对美文的一种创造了。在对美文的鉴赏研讨环节中,发表自己的审美体验时,我要求学生发言也尽量的生动活泼,这也是对美文的一种创造了。写作文时,要求学生 :文学作品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要学着拿来用,作文内容要表现高尚美好的情感,追求“文质兼美”的文章境界,写出合乎美的规律的作文来。

三、总结。

篇3:浅谈文学审美鉴赏

一、树立正确审美观, 培养审美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 使之能在审美活动中做出科学的、客观的审美判断, 是文学鉴赏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有人认为美育在中小学语文课中实施就行了, 大学阶段已不再需要, 这显然是错误的, 是对大学生更需要提高审美修养的一种漠视。首先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才能真正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 社会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认识。发现、认识美固然取决于每个人的感官条件, 但真正认识美的根本条件是要有正确的审美观。不同的审美观在对美丑的判断上是大相径庭的。由于我们忽视审美教育, 致使部分青年学生美丑不分, 甚至以丑为美。传统教育中, 一般通过一些规章制度对不良行为加以限制, 这当然是必要的, 但这种条规约束不容易内化为自觉意识。如果我们从审美观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其认识到某些行为的低级、庸俗、丑陋, 甚至产生耻辱感, 可能比强令的“不准”强得多。其次, 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 顺利地接收、处理、吸收、转换与输出美的信息, 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接受美的信息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最后, 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健心健体。美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不能替代的。把美育引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尤其欣赏文学作品、进行文学鉴赏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供了重要保证, 因此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既是提高审美素质的核心, 又是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 是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学鉴赏是提高学生素质, 使学生成为完美的人的重要方面, 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文学鉴赏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人格情操、心灵世界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它为学生创建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 给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社会的天地。大学生正处于青年的中后期, 是生理基本成熟, 心理迅速发展, 趋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时期, 其审美追求更为强烈, 审美想象更加活跃, 观念新颖, 富于创造性, 是建构审美心理的最佳时期, 我们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有计划、有目的地从理论到实践对大学生进一步加强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教育, 才能使审美素质更上一层楼, 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审美观心理和较高的审美修养。

二、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现状

健康的审美情趣不仅是大学生优良素质的体现, 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然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与文化层次不能完全契合。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 有的大学生却不能给人意气风发、充满激情、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的感觉, 现代人在物质的满足中, 心甘情愿地成为仆人, 却美其名曰“享受生活”……很显然, 这些人的审美观是扭曲的、错误的, 他们认为的“美”实际上是丑。

现代高校的教育专家们早已普遍认识到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不少大学为加强审美教育, 增设了艺术类公共课程, 但传统教学评价、考试模式使学生和老师的主要精力用在背考试课程的书本知识方面, 同时就业压力促使大学生不得不把所有精力和热情都集中到专业学习上。在就业压力突出的条件下, 社会、学校、家庭等在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时, 完全背离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增强务实意识的同时, 往往过分看重眼前利益, 只追求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目标, 放弃理想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抑制自身的全面发展及审美境界的提高, 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三、进行文学鉴赏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要“以美启真”, 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文学审美鉴赏具有直觉性特征。比如, 现实生活中, 当一件美的事物出现在你眼前时, 我们突然感到眼前一亮,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赞叹:“啊, 真美!”这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文学作品主要借助语言文字构成人、事、景、物, 反映社会生活, 因此, 文学鉴赏审美教学中首先重视语言鉴赏,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借助语言文字直接感受美。特别对于那些精粹的美文美诗, 尤其要多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接受美和鉴赏美,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目的, 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通过写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 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 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学生通过分析语言形象理解背后富含的情怀。

其次“以美引善”, 求善与求美和谐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教育性历来为人们重视, 它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年轻一代的情感, 塑造他们美的心灵, 完善他们美的人格, 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但在实际“文以载道”、“文以传道”的教育过程中, 往往呈现僵化、片面化现象。学生可以出口成章地背诵孔孟佳篇, 但对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或许会不屑一顾;他们无不知晓“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 但鲁迅先生根植于中国大地, 热爱苦难的中华民族, 普通人向美向善的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很难化为他们的动力。

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只有当欣赏发生, 读者的内在因素 (知识、经验、情感) 与外在因素 (周边环境) 处于和谐共振的活跃状态, 欣赏才能真正高效顺利地进行。因此培养学生对作品情感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 对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一般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动情”是审美鉴赏的基础, 情感是文学鉴赏的根, 根越深, 树的枝叶才会越繁茂。文学作品鉴赏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披文入情”、“沿波讨源”, 体会作品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愤的丰富而深刻的感情。要善于激发学生感情的火花, 增强其审美内趋力与激动强度, 使学生从作品表达的外显或潜藏于字里行间的感情中获得共鸣。如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体会诗人“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的爱国激情, 可以让学生精心挑选优美抒情、节奏舒缓, 继而铿锵有力、情绪激昂, 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 与诗的意境十分相当的曲子。学生边读边听, 情绪随乐曲而变化, 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北方, 和诗人陆游一起驰骋沙场、为国效力。炙热、深沉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慷慨激昂地吟咏“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总之文学鉴赏要当仁不让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强.论文学审美鉴赏的创造性[J].大众文艺, 2012 (02) .

[2]王光英.经典文学的审美鉴赏与美育实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2) .

[3]冉祥华.美育的当代发展[M].新华出版社, 2008.

[4]于文书.大学美育[M].泰山出版社, 2010.

篇4:浅谈文学审美鉴赏

【摘 要】当前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参与程度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对此,应从加强对学生参与性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调整教学内容两方面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审美能力 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118-02

一、问题的提出

审美能力是通过人的知识、修养、阅历等的积累而表现出来的对美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个人天赋有关,但也与后天的美育息息相关。美育(即审美教育)影响人的情感的、感性的层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的性格、胸襟、气质的形成;同时,美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洞察力和想象力,强化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此外,美所给予人的非功利性的审美诉求在人的自我丰富完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完善其人格修养、增强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感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王国维先生认为美育是提升人的精神的最佳途径,“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城,此最纯粹之快乐也”(王国维《教育之宗旨》)。因此,审美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

正如叶朗先生所说,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旅游从业者,无论是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还是旅游管理,都离不开审美。因此,无论是旅游行业发展,还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讨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都是极为重要的。

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美学与文学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文学和景观的鉴赏来提升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作为旅游者、旅游中介者、旅游开发者能够欣赏美、传递美的能力。根据承担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的体会,笔者认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参与性较低。二是教材的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三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少,实践环节有所欠缺。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与社会培养环境不无关系,但高校教师也须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等进行反思和调整。本文以下即从这两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二、加强对学生参与性环节的设计与实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于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参与性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具体如下:

(一)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主张,在学习新知识前,先给学生介绍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地包含了正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这些内容在抽象、概括和包摄水平上普遍高于新知识,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这些处于新知识之前、充当新旧知识联系桥梁的内容即为“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采用这一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初期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将学习内容的本质渗透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把握。

依据“先行组织者”学习理论,学生对所熟悉的知识点的学习兴趣远远高于陌生的知识点,对于未知理论的学习往往缺乏兴趣和主动性。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中所涉及的无论是文学、美学,还是建筑、园林的相关知识,大部分是学生之前没有关注过的,从而导致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师的单方面灌输。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创设一个可以互相学习和启发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授课时给予一定的知识主线和深度讲解,学生就能主动参与进来并且较快地吸收。通过此途径,一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有利于学生对美学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增加课内和课外教学的实践环节。在课内教学中设置学生的实践环节,例如,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景点从审美的角度进行讲解,一来增加学生对所学美学知识的应用,二来锻炼学生表达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又如,可以让学生以某一次旅游经历为蓝本,创作一篇以旅游为主题的散文或者诗歌,让学生从专业出发,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发现身边的美。

在课外,可以“发现校园之美”为主题,让学生自主在校内寻找题材进行拍照,并在课上与师生分享所拍照片中的美;结合现代社会礼仪课程的训练和活动,让学生在接受言行美的训练以及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综合文化素养。通过主观的体验和客观的培训,让学生从内而外地掌握美的真谛,达到提升审美综合素养的目的。

(三)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手段。视频和图片资料具有视听方面的优势,而实物是可观可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具体的实物、视频和图片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吸收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建筑”时,可以播放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之明清故宫”,一来可以利用视频中的专业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更能体会到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博大与精深。

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把相关的审美知识融入到实物的讲解中。可以把学生带到相应的景点如安顺文庙等地,结合实物给学生讲解明清的建筑形式以及石雕艺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还可以带学生到安顺蜡染厂,让学生真切地观摩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蜡染作品产生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避免单方面理论知识灌输的乏味,让学生在实体感受中增强对美的实物的感悟能力。

三、调整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目前,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使用的主要参考教材为乔修业的《旅游美学》、祁颖的《旅游景观美学》、章尚正的《旅游文学》等,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美学的基本知识、旅游审美心理、旅游审美客体(园林、建筑、雕塑、书法等)的审美特征和赏析,以及旅游文学的发展、创作和鉴赏等,知识体系较为繁杂,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挑战。因此,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针对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教学内容上分轻重。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学概论等课程是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的先修课程,这些课程在内容上会与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有重合之处,因此,在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中,应把握侧重点,并对重合之处进行适当的删减。同时,针对提升审美能力以及学生今后从业的需要,可以加强对建筑、园林、书画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讲解。通过调整知识体系,激发学生有目的地、系统地学习美学及其相关知识。

(二)融入本土文化知识。为了增强学生的实体感观,同时加深学生对本土的认识,在课程教学中可增加地方文化、当地景观等方面内容的讲授。例如,在讲授建筑审美时,可以结合学生熟知的屯堡建筑来分析其审美特征;还可以结合本土的一些节日习俗分析美学现象。侯小丰认为,人们的文化认同会引发对本土的归属感,并进一步认同和追随民族的习俗文化、生活方式。因此,把本土文化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提升他们的案例分析能力的同时,还增强学生对本土的认同感,有助于教育服务地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教育宗旨的实现。

(三)增加对课外知识的讲授。影视鉴赏具有审美教育、审美认识、审美娱乐的作用。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获得知识以及得到放松。因此,影视鉴赏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在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中加进影视鉴赏的内容。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解影视鉴赏的知识和方法,然后播放如《花样年华》等具有代表性的电影,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电影欣赏中学习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此外,还可给学生讲授一些文学创作与评论等相关知识,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在讲授“中国建筑审美”相关知识时,可适当增加楹联赏析等相应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建筑文化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美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作为施教者的教师、媒介的客观审美对象及教材等、作为受教者的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教师按照特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选择适当的审美媒介,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从而陶冶其情性、塑造其人格。通过美的欣赏和创造,将学生引入动情状态,经由师生双方美感的往复交流,学生的情感受到特定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规范,最终达到美育的目的。因此,通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可以实现美育的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旅游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从业者,他们与游客直接接触,其审美鉴赏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旅游效果。因此,通过美育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包括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在内的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美学知识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朗.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2]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G]//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3]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4]张连云.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述评[J].科教文汇,2006(9)

[5]候小丰.精神家园、情感依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学术研究,2007(9)

[6]曹陆军.浅析影视艺术鉴赏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9(2)

[7]刘叔成,夏之放,等.美学基本原理(第三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安顺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项培育”项目“‘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JGZX201310)

【作者简介】董天倩(1984— ),贵州安顺人,安顺学院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文化旅游;朱敏(1986— ),重庆人,安顺学院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篇5:浅谈文学审美鉴赏

内容摘要: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对语文教育的意义,本文将从始于精品细读,打好夯实基础;根据文学作品蕴藉性,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等方面初探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关键词 :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重要性 , 途径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那么作为读者的学生将如何通过这一道桥堍呢?笔者认为,鉴赏也,也即是说,作为读者的学生要了解作品所蕴藏的思想、感情与技巧,就必须经过鉴赏这一分阶段。文学鉴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必不可缺的部分,没有鉴赏,文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随着中学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把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代语文教育思想了。现在人们普遍认同语文学科应该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强调语文教育所特有的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力、审美能力的教育功能。文学鉴赏应该是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成为完美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要求加强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其重要意义。首次,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有其重要性。初步统计,中学语文课本三百多篇文章,其中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文学作品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又规定: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对中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当前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仍不尽如人意,从施教的这一方来说在语文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语文教育的目的、性质存在着理解上的偏颇,在实践中也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学,重语言知识的字、词、句、语修逻文知识系统而忽视文学因素,忽视整体美感和文学鉴赏的误区。面对此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说“将文学作品单纯用作读写训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培养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其必要性。文学是人学,它表现人性、人道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情。我国在古代就强调以诗乐来培养人们的完美的人格。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君子”的修身三步曲的第一步就是“兴于《诗》”,通过阅读诗歌来激发人们内心美好的感情。可见文学鉴赏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人格情操、心灵世界等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为中学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社会的天地。由此可见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支柱。对于“准读者”的学生该怎样呢?如何让学生做一个好的“观文者”呢?从这几年的教学积累以及对教学方法探讨的经验来看,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始于精品细读,打好夯实基础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这表明一个人的学习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又是获取知识,提高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形成优良品格的重要渠道。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必须从阅读开始。叶圣陶先生说:“‘鉴赏’二字,粗略地解释起来只是一个‘看’字。”文学鉴赏的“看”就是阅读。阅读数量方面来说,无疑大量的阅读有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许多作家的经历告诉我们,深厚的文学功底,流畅的文笔等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许多作家都在其成为作家前后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不以培养作家为目的来对中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但从这些作家身上我们看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同样在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这个领域里,不断的阅读训练、反复实践的过程可以说是大量知识积累的一个过程。要增加阅读的数量并不是意味着毫无选择地进行阅读,中学生的阅读要保质保量,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品读。

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同时,还要落实精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篇目,通过研读教学,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以求能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但对课堂教学而言,多和精都必然有“度”地限制,因而此时阅读技巧尤为重要。培根在《随笔录•谈读书》中写道:“谈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缜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确定切实地阅读目标,在总体教学目标下精心设计分层次,分阶段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维活动由浅入深,认识水平渐次升华,鉴赏能力逐步提高,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否则,盲目地读,难免事倍功半。另外,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所以,我们必须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如诵读、略读、精读、背读等。这既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选择,张扬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学鉴赏能力,消除与名著的隔阂,亲近名著。比如学生要把握小说的人物就要学会从文中收集描写这个人物的信息,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的平时阅读中就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小说这类文体通常在刻画人物方面会有哪些方式方法,再向他们介绍一些佳作,如《红楼梦》的人物刻画等等。当学生能从平时大量的小说阅读中记下人物刻画的一般方法,当他们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再鉴赏一篇新的小说作品时就会想到这些塑造人物的特色。

二,根据文学作品蕴藉性,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叶圣陶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话者,全是联想的结果。”文学作品中,作家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媒介,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或隐喻,或暗示,或象征,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表现出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一定的认识理解,情感态度。教师应抓住这样一些内容,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通过想象,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具象的形体:将各自孤立、互不相联的细节、场景、人物等形象个体,整合为相互连结、有机统一、有血有肉的生活画面,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通过体味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也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真正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往往是既能很好的表现事物的特征,又具有独特的想象审美空间,同学们可以在仔细品味这些语词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尤其是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我们特别需要透过语言的浅层,通过想象来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氛围。我国古代诗歌是极其强调语言的含蓄与慰藉的,它们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极好的材料。如王之焕《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廖廖十语却以丹青泼墨的雄姿描绘出一幅俯看江山的雄伟图画,也为我们留下多层想象的活动空间。我们不妨设问:明晃晃的“白日”已沿山峰徐徐而下,则山之态势如何?山之色彩如何?生辉的白日和逶迤的群山尽收眼底,则诗人的立足点——鹳雀楼的高度如何?黄河入海该是怎样的一番雄姿?声响又该如何?一连串的提问必将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在想象中看到了明晃耀眼的太阳,郁郁苍苍的群山,奔腾喧嚣、一泻千里的黄河;听到黄河黄钟大品般的巨响,也看到了正登高远眺、目极千里的诗人的峻骨丰神,这样的一些形象是在学生意识中闪现的灵动的审美意象,是对原著形象层次的极大丰富。

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随时抓出几个富有形象性的词语,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其次,利用文学作品留下的空白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部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必须而且也一定保持了某种程度的未定性。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文章中没有完全表明的意思用想象去填补。我们可以让学生对一小说的情节发展进行假设预测。比如法国作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知道项链是假的时,小说就结束了,那么她知道以后会有什么表现和感想呢?这时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把这一空白加以填充。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筐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弃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只有当欣赏发生,读者的内在因素(知识、经验、情感)与外在因素(周边环境)处于和谐共振的活跃状态,欣赏才能真正高效顺利地进行。因此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对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一般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动情”是审美鉴赏的基础,情感是文学鉴赏的根,根越深,树的枝叶才会越繁茂。文学作品鉴赏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愤的丰富而深刻感情。要善于激发学生感情的火花,增强其审美的内趋力与激动强度使学生从作品所表达的外显或潜藏于字里行间的感情中获得共鸣。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一些的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的情感,步入欣赏的佳境。比如: 精心设计欣赏导入语。兴趣是进入文学鉴赏的先导。在文学鉴赏教学中,在正式的进入文本鉴赏之前,应引起学生文学鉴赏的兴趣。由于文学鉴赏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训练,是一种美育。学生的心理应处于自觉、自动、积极的状态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提高鉴赏的自觉性,真正进入鉴赏过程,从文学鉴赏中得到美育。运用的导语应做到:对象突出针对,内容突出关联性,语言突出简明性,方式突出多样性,艺术突出趣味性。在具体方法上可运用巧设悬念、故事吸引、提出问题等。2 艺术地创设欣赏情境。情境是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与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自然景象)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境地。优美的意境中总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为一体,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教师的任务就是将“此情此景”化为“我情我景”,进而产生思想的共鸣,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创设情境,比如编演课本剧。《孔乙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都是编演课本剧的好题材。当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形如枯槁的“孔乙己”坐者用手走到“咸亨酒店”时,同学们也许会哄堂大笑,但笑过之后,一定是深思,是同情,甚或伴着泪水。有了这样鲜灵活现的情境,师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作者的情感沟通定会水到渠成。表情范读。再现作品的整体情感信息,教师的表情范读往往是一条捷径。通过缘情发声,教师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立体化、形象化地传达出来,以声音媒介引导学生触摸作者的心灵,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叶圣陶说:“文学犹如采矿,你不动手去采,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让我们都来探讨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的相关教法学法,这将使学生思想更深沉,情感更丰富,教师的教法也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插上鉴赏的翅膀,飞翔在文学的天空,就一定能摘到瑰丽无比,光彩夺目的宝石。

参考文献:

篇6:浅谈文学创作与鉴赏中想象的作用

想象是文学写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行为文学写作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虚拟性。它与实用写作不同.不是照搬生活,不是如实传达人们的生活行为.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运用语言文字符号进行形象的组合、再现的过程.虽然其具体过程很复杂,还会运用意识等心理手段,往往还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更正、改善,但它离不开想象的辅助作用,所以,文学语言是想象的符号文学写作必须通过写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去选择、提炼、加工、重新改造生活,把生活变为自己的心灵产物、情感的产物。也就是说.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情节故事都是作者虚拟的结果。而虚拟,是必须依靠想象的.因此,想象、联想等心理能力就必然要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发生作用。

对于创作主体来说.一切艺术发现都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当创作者在营构形象的时候.想象就开始发生作用了,跳跃腾挪,轻舞飞扬,陆机的《文赋》中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醉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从而把创作者的艺术感觉和艺术发现转化为能被读者感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很多创作者在完成文学作品之前,就已经在大脑中构思了,就是说,创作者借助想象设计未来的作品。在小说的创作上.小说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中由这些形象所构成的形象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作品的成功.而想象又是创作者创作构思的主要方式.所以想象对整个作品的形象和形象体系的雏形的孕育起着“设计师”的作用。鲁迅先生写作《阿Q正传》的情况就是突出的例子,他说:“阿Q的影象.在我的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了”。

想象可以弥补创作者实际经验的不足。众所周知.文学作品并不一定是创作者的真实写照.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拟的.甚至可以说是虚假的其中很多成分就是经过作者的构思、想象而来的。例如《聊斋志异》中的狐鬼世界,蒲松龄并不是亲眼所见.而是对社会现实有感,在对现实反映的基础上运用想象构建出来的.创作者利用想象之力把读者带到了人不能到达的世界.也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如果没有想象的翅膀.今天的我们是无法见到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学的。

阅读文学作品和创作文学作品是不同的.它们的宏观步骤是相逆的创作者如何运用想象来创作文学作品会对读者在阅读时如何展开想象有着非常有力的影响。创作者将思想和情感深藏于语言文字背后.读者就要充分地利用自己的阅读能力、展开想象力.挖掘这些深层的意义:相反.如果创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处于文学语言的深层.读者就可以利用想象和其它鉴赏手段较为轻松地领会。诗歌是想象的艺术,它的语言是高度想象性的语言.叙事性的历史史诗能把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呈现给读者.蕴意深远的现代新诗能通过文字给读者心灵深处的震撼,所有这些都是要依靠想象的作用的。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就是依靠诗人们的想象而成的.倘若没有想象,读者无法通过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受到情绪上的感染,没有诗人丰富情感的渗人以及广阔心理时空的神游,这些诗句的美感是无法产生的。没有想象,就只剩下赤裸裸的语言文字符号,文学作品就缺少必要的张力、活力,不仅鲜活的文学形象无法获得.作品中深刻的思想蕴涵也就无从谈起,就更谈不上文学作品的美了。

文学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发挥想象力酝酿的心理过程创作主体运用想象力的好坏关系到作品的优劣。想象为创作主体的情感、思想提供载体与展现形式.同时为审美情感所推动.使作家从创作中的自我与此时此地的现实生活中分离出来,而进入物我同化的世界。除此之外.在文学的创造过程中.作家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众多表象,以静态的方式储存在头脑中。但是,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作家在审美情感作用下.通过想象.使头脑中这种静态式的表象转化为动态式的表象。

上一篇:煤质部采制样工考试题12月答案下一篇:调研会会议通知及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