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术后

2024-05-08

幼儿术后(精选八篇)

幼儿术后 篇1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婴幼儿,并发症,护理

近年来, 随着临床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 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肯定, 并显示出广阔的前景[1]。小儿纤维支气管镜已经成为我院呼吸科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婴幼儿气道狭窄、对术前药物敏感、术中不能良好的配合及术后不适未能清楚表达等特殊情况, 并发症较大龄儿童及成人多见。作为一项介入性操作, 在儿科应用过程中并发症仍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焦点, 国外已有引起患儿死亡的报道[2]。现将2013年10月—2014年9月我院呼吸科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并治疗的36例轻中重度并发症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的3岁以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212例, 男150例, 女62例;年龄14.00个月±8.23个月;支气管肺炎175例, 气管-支气管软化24例, 喉软化11例,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2例。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并发症36例, 占16.98%, 其中刺激性咳嗽21例, 发热8例, 鼻出血5例, 喉头痉挛伴低氧血症2例。

1.2 方法

根据患儿年龄及体重选择合适尺寸的纤维支气管镜。我院3岁以内婴幼儿选用日本产奥林巴斯CV-260 (2.8mm) 电子支气管镜, 操作前对婴幼儿用束缚带加以约束, 在利多卡因气道黏膜喷雾麻醉下, 经鼻腔采取边麻边进, 依次观察鼻腔、声门、气管、支气管及各叶段支气管黏膜, 明确病变部位、性质。根据病情需要用生理盐水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明确诊断的注入相应药物对症治疗。

1.3 转归

对本组36例患儿采取了体位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等护理, 对症用药。1例患儿病情危重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合并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予气管插管后转入重症监护室 (ICU) , 经呼吸机辅助治疗, 病情平稳后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结果, 均好转出院, 无死亡病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饮食护理

个性化禁食时间:术前8h可进食普通固体食物;术前6h可进易消化食物如粥、面包、饼干;术前4h可进食配方奶和牛奶;术前3h可进食母乳, 同医生确认好手术时间, 护士各班指导禁食时间, 以达到有效的禁食效果。禁食满3h予电解质补液, 以减少患儿因饥饿引起哭闹, 预防因长时间禁食引起的脱水及低血糖的发生。

2.1.2 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家属缺乏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认识, 家属常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术前1d准备好气管镜术前通知单至病人床边细心向病人家属解释有关注意事项, 并告知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使病人家属了解此项检查的重要性、必要性、安全性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过程, 如病人家属提出疑问, 予耐心细致的解答, 并将通知单留在患儿家属身边以方便家属熟悉我们的指导内容及操作方法, 消除病人家属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

2.2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2.1 刺激性咳嗽

术后半小时发生。置患儿于侧卧位, 予叩背, 遵医嘱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术后继续禁食禁水3h。3h后先给予温开水, 若半小时内无呛咳, 依照患儿以往饮食给予半流质饮食, 如粥、烂糊面或者小馄饨等。

2.2.2 发热

多于术后3h~4h出现, 根据患儿的体温进行护理。如体温在37.5℃~38.5℃给予物理降温如敞开衣被, 温水擦浴等;38.5℃以上者遵医嘱酌情使用退热药。发热与反应性及继发感染有关, 前者多短暂;后者可能与口腔不洁、检查时间过长、纤维支气管镜将上呼吸道细菌带入肺泡或吸引不彻底有关[3]。患儿都为反应性发热, 予对症退热处理后发热无反复。

2.2.3 鼻出血

1例出血较多置患儿稍向前倾的姿势予生理盐水明胶海绵填塞后好转。另外4例出血较少, 予呋嘛液滴鼻后可自行停止, 并指导患儿及家属避免用力擤鼻及用手挖鼻。

2.2.4 喉头痉挛及低氧血症

2.2.4. 1 低氧血症

其中1例患儿术后半小时出现脸色青紫, 血氧饱和度降至85%。立即置患儿于侧卧位, 叩背, 双侧鼻导管吸氧, 氧流量为1.0L/min~1.5L/min, 持续吸氧后, 患儿面色青紫未缓解, 予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后面色红润。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及以上。患儿低氧血症缓解。

2.2.4. 2 喉头痉挛及低氧血症

另外一例术后回病房后在吸氧状态下出现面色苍灰, 发绀明显, 呼吸浅慢, 立即予侧卧叩背、心电监护, 氧流量调高至2L/min~3L/min后, 予吸痰,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前调高氧流量可有效预防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4], 从而减轻吸痰时的不适反应。经上述对症处理后患儿面色仍苍白, 发绀未缓解, 予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后面色较前好转, 1 min后又出现面色青紫, 立即急诊通知麻醉科气管插管, 插管成功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转ICU进一步治疗。

2.2.4. 3 气管插管护士的配合

准备用物,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及牙垫;安置患儿体位取仰卧位, 去枕平卧, 头部后伸, 术中配合医生;术后气管插管的固定:用两根胶布在导管上交叉固定在口唇周围。由于口腔分泌物易流出, 造成胶布松动, 应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气囊加压给氧后送至ICU并交班。

3 小结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1996年对支气管镜并发症的调查结果显示, 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27%, 病死率为0.007%[5]。陈世雄等[6]调查5 986例支气管镜检查,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575%, 病死率为0.017%。故规范操作、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充分准备及术后密切观察、细心的护理, 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 敏锐的观察力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关键, 一旦出现并发症, 及时有效的处理。

参考文献

[1]Nussbaum#space2;#E.Pediatric#space2;#fibemptic#space2;#bronchoscopy:Clinical#space2;#experience#space2;#with#space2;#2836bronchoscopies[J].Pediatr#space2;#Crit#space2;#Care#space2;#Med, 2002, 3 (2) :17l-176.

[2]Pieard#space2;#E, Sehlesinger#space2;#Y, Goldberg#space2;#S, et#space2;#al.Fatal#space2;#pneumococcal#space2;#sepsis#space2;#fol#space2;#lowing#space2;#flexible#space2;#bronchoscopy#space2;#in#space2;#an#space2;#immunocompromised#space2;#infant[J].Pediatr#space2;#Pulmonol, 1998, 25 (6) :390-392.

[3]韩仰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生严重并发症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3, 13 (2) :140-142.

[4]艳萍, 杨音诚, 刘夕珍, 等.预充氧对减少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2) :714.

[5]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肺科学会纤支镜支气管镜学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严重并发症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6, 19 (4) :226-227.

幼儿术后 篇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46-02

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5%。采用非手术的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动脉导管未闭首选的治疗方法,[1]因其较传统手术更安全、有效、康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深受患者及家属最青睐的治疗方法。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0月行先心病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共542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116例,房间隔缺损(ASD)23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89例。现将一例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术后血小板减少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儿 女 1岁6个月,因发现心脏杂音2月余,以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收住入院。查体:T36.2 HR130次/分 R24次/分 BP85/50mmHg 体重10kg。心脏听诊: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连续的机器样杂音,P2>A2,震颤阳性。

给予术前相关检查血常规回报示:白细胞7.99×109/L 红细胞4.29×1012/L 血小板224×109/L。凝血时间,肝肾功,输血前四项,大小便常规检查均正常。

胸部X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右新缘饱满,心尖圆隆上翘,双膈正常,左侧位心前后间隙小。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窗型,内径1.1cm,左向右分流,PASP:60mmHg;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并轻度狭窄,降主动脉韧带处轻度狭窄;卵圆孔未闭;少量心包积液。

各项报告适合介入手术指征,与患儿家属反复交代可能存在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后,经家属同意择期行介入治疗。

2 术前准备

2.1 心理护理: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介绍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及手术过程;手术安全性;减轻家属焦虑情绪。

2.2 患儿准备: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手术前一天做好碘过敏实验;清洁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皮肤;术前6小时禁饮禁食;保证充足睡眠预防感冒 [2]查看患儿足背动脉搏动和四肢血液循环情况,为术后观察提供对比依据。

2.3 患儿于2013年6月1日在介入室复合麻醉下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具体操作过程:患儿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复合麻醉下分别穿刺右侧股动、静脉,分别置4F、6F鞘管,肝素1000u,送4F猪尾管至降主动脉造影并测压,。造影示:动脉导管未闭长管型,内径约1.0cm,左向右分流,送5F右心导管分别至右心室及肺动脉测压,右心室压力:81/9/27mmHg,肺动脉压力100/30/60 mmHg.然后经5F右心导管经肺动脉-PDA-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留置导丝,交换留置加硬导丝,沿导丝送9F输送鞘管至PDA主动脉侧,经鞘送14-16mmPDA封堵器于PDA处打开。经降主动脉造影及心脏彩超示封堵器成形好,可见少量分流,封堵后肺动脉压力54//12/25 mmHg,逐释放封堵器,结束手术,拔出鞘管,伤口加压包扎,返回病房。

3术后护理

术后24h卧床休息,患儿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穿刺点沙袋压迫6小时,右下肢制动12小时。严密观察患儿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血压变化。观察右侧腹股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右下肢颜色、皮温、足背动脉搏动及下肢静脉回流情况并与对侧肢体进行对比。术后2h内每30分钟检查一次,此后每2h检查一次并记录。保持输液通畅,防止因禁食时间过长而引发低血容量反应。及时补充血容量,患儿完全清醒后,先喂少量水,无呛咳、呕吐后协助患儿家属让患儿饮水并逐渐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观察患儿尿量及颜色。做好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避免引起动脉压、腹压增高的各种因素。

4 血小板减少的观察及护理

患儿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伤口干燥、足背动脉搏动好、术肢皮肤颜色及温度较对侧肢体无异常,全身皮肤、黏膜正常无出血点。于次日拆除患儿右腹股沟处弹力绷带,监测血常规示: 血小板31×109/L,尿常规示:隐血2+,请儿科、血液科急会诊,会诊意见: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1.机械消耗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改一级护理,下病危通知。13:00再次复查血常规:血小板:19×109/L,给予激素(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联系输血科定血型、备血小板。加强患儿父母的心理护理及沟通,加强患儿看护避免意外损伤,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粘膜、皮肤有无出血点、大小便颜色等出血倾向。继续监测血常规,观察血小板变化,必要时静脉输入血小板。

经过给予单采血小板10u分别于6月5日和6月7日静脉输注后,患儿6月8日复查血常规:血小板:194×109/L,患儿病情稳定,给予出院。

5出院指导

指导家属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天气热时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观察 有无牙龈、皮肤出血等出血倾向,门诊复查血小板,[3]患儿出院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身体碰撞,防止封堵器脱落,3个月后活动可不受限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到院复查心脏彩超及胸片,如有不适及时就诊。患儿出院后门诊数次复查血小板均正常。

6护理讨论

[4]与PDA介入封堵术后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是和PDA封堵器大小相关造成的血小板消耗性减少,在15天时可以恢复。如果同时伴有残余分流,红细胞受机械性破坏,高速喷射的血流通过残余分流通道时,或封堵器的金属网眼使红细胞受到撞击而发生机械破坏,可能随着红细胞的撞挤、血小板也可能同时破坏,此时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增加。[5]对于PDA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必要时给予激素及碱化尿液,输入血小板等对症治疗。 同时做好患儿家属心理护理积极配合医护相关治疗。

参考文献

[1] 作者:王丹,潘国艳,常娅洁 吉林心脏病医院导管室,吉林长春《96例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2] 作者:赵明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12-27《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护理体会》

[3] 作者:陈佩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9年12 月第15卷第6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75例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4] 作者:卢竟前 吕云 李易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0年10月第18卷第5期Chin J Intervent Cardiol,2010,Vol 18,No.5 《与动脉导管未闭介入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三例临床分析》

幼儿术后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65例, 其中法洛四联症25例,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共35例, 其他先心病5例, 合并肺动脉高压者20例以上。年龄最大3.6岁, 最小0.2岁, 体质量在4~14 kg之间, 术后发生肺水肿者12例, 死亡1例。余者均康复出院。

1.2 肺水肿的表现

①血痰、紫绀。血痰可呈泡沫样, 早期色浅, 中晚期可见大量喷射状血水;②肺部听诊异常。早期呼吸音粗糙, 随后出现肺部湿啰音, 偶伴哮鸣;③气道压增高, 血气PO2降低等。

2 预防及处理措施

2.1 严格控制入水量。

补液按每小时每公斤体质量1~2 ml计算, 包括输血量、动脉冲洗液量等, 一般不超过5 ml/ (kg·h) 。体质量低于10 kg的小儿用微量泵补液输血, 如果患儿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偏大时, 配制时浓度应加倍, 以减少液体入量。记录每小时出入水量, 量出为入。开始进食的患儿静脉输液量要控制在一半以下。拔管后4~6 h可少量进食, 注意限制饮水量。

2.2 充分利尿。

保持尿量大于1~2 ml/kg/h, 尤其是已发生肺水肿的患儿, 可间断给予速尿静脉注射, 如果先给予血浆和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 则利尿效果更好。不仅减轻肺间质水肿, 也能减轻循环负荷。出现胸、腹水者, 需穿刺引流。

2.3 维持循环稳定。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根据患儿年龄病情维持心率、血压在相应的范围。心率快、血压低应查明原因, 不能只考虑容量不足因素。及时调整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注意保护肾脏功能, 保持各个输液管道通畅, 体温高者给予物理降温, 以免增加患儿的氧耗及心肺负担。

2.4 呼吸机应用。

可给予呼气末正压呼吸 (PEEP) , 适当的PEEP, 能改善肺顺应性, 增加功能残气量, 减轻肺泡萎陷, 提高通气量, 但过高的PEEP可使肺内压增高, 右室后负荷上升, 一般设在4~8 cmH2O为宜。应用呼吸机时间较长者, 可采用压力支持 (PS) , 以减少呼吸做功。

2.5 呼吸道管理。

间断吸痰, 注意吸痰方法及无菌操作。吸痰前向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0.5~2 ml, 稀释痰液后吸出。吸痰动作轻柔,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 s, 吸痰时观察生命体征和有无缺氧, 若SO2小于90%应立即停止, 给予皮球加压给氧或呼吸机辅助。特别是有血水痰者应增加吸痰次数, 减少每次吸痰时间。定时体疗, 一侧肺水肿可采用健侧卧位, 利用重力作用减轻肺水肿[2]。同时使患儿膈肌下降, 胸腔容积增大, 腹腔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 可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2], 效果良好。

2.6 药物应用

①镇静剂对于躁动的患儿应充分镇静, 应用吗啡能够解除反射性呼吸中枢兴奋所致的过度通气, 改善肺循环阻力和肺弥散功能, 并起到使患儿安静舒适的作用, 但要权衡利弊, 停呼吸机前4 h禁用镇静剂;②激素。应用激素可减少白细胞的黏附和溶菌酶的释放, 从而减轻肺水肿的程度, 可用地塞米松1 mg/次, 1次/d静脉注射;③化痰药。沐舒坦具有黏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 可用于肺水肿的预防和治疗, 每日用药量为30 mg/kg, 分3~4次给药。伴有肺部哮鸣音的患儿可应用茶碱类药物, 如氨茶碱4~6 mg/ (kg·次) 静脉注射或喘定1/2~1/3静脉注射。

2.7 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

积极纠正低钾、低钙有低血糖者给予糖水鼻饲或葡萄糖输入, 定时查动脉血气, 根据血气值对症处理。注意营养支持, 不能进食的患儿给予牛奶每小时5 ml/kg鼻饲。应用促进或调整胃肠功能的药物, 适当补充维生素, 贫血者给予输血。

2.8 基础护理。

注意保持患儿床单位整洁, 加强皮肤护理, 降温和保暖时注意冷热应用安全, 根据需要做口腔护理和膀胱冲洗, 预防感染, 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先心病患儿就诊年龄越来越小, 加上体外循环的影响, 术后如果不注意控制入水量, 容易出现循环负荷加重和急性肺水肿。对于肺水肿的患儿, 除了维持循环稳定, 要合理用药和应用呼吸机治疗, 做好呼吸道的管理, 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确保患儿病情的平稳和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刚, 潘征夏.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的机制及防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 (23) :1855-1856.

幼儿术后 篇4

1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2003年—2009年7kg以下婴幼儿, 其中男94例, 女102例;年龄28d至18月。均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应用时间4.5h~101.0h。重症监护病房 (ICU) 住院天数2d~5d, 196例婴幼儿, 6例出现肺炎, 3例出现气胸, 3例出现肺不张, 2例出现2次气管插管。经治疗后, 除3例死于低心排, 其余均顺利脱呼吸机, 出监护室。

2 机械通气期间的吸痰护理要点

2.1 保持气管插管正确位置的护理

患儿术后返回监护室后, 护士应与麻醉医生共同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 仔细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度、两侧胸廓运动幅度是否对称, 听诊两侧呼吸音是否清晰, 如一侧呼吸音明显降低, 可能是肺不张、胸腔积液或积气, 或插管过深偏向一侧, 是否存在痰鸣音、湿啰音、哮鸣音, 注意皮下积气是否存在。拍胸部X线片观察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 用胶带妥善固定, 固定时松紧要适宜, 并要用约束带约束患儿四肢, 防止因躁动将气管插管拔出, 每班测量气管插管距门齿或鼻尖的距离。防止滑出或脱出。

2.2 气道管理

气管吸痰前准备:气管吸痰是最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方法, 吸痰前准备好用物,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儿返回重症监护室 (ICU) 循环稳定后, 根据肺部听诊情况, 定时或随时叩背吸痰, 选择粗细合适的吸痰管, 质地要光滑。婴幼儿气管管径狭小、阻力大, 易被痰液阻塞, 吸痰管必须小于插管内径的1/2。吸引前检查负压, 动作轻柔, 负压不宜过大 (0.4mPa或新生儿80 mmHg (1 mmHg=0.133kPa) ~100mmHg) 。儿童100mmHg~150mmHg, 过大可损伤气管黏膜, 引起气道出血, 血痰阻塞气道, 继发感染。

2.3 适度气道湿化

由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影响了气管的纤毛运动, 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滤过功能受到遏制, 无法完成湿化要求。当吸入气体干燥时, 分泌物变稠或干结, 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 排痰不畅, 导致气道阻塞, 因此, 必须采取有效的湿化措施。根据痰液黏稠度和吸引是否通畅作为衡量湿化的可靠指标, 湿化满意的标准是痰液能顺利通过吸引管, 导管内没有结痂, 病人安静, 呼吸道通畅;湿化不足时痰液有结痂或黏液块咯出, 吸引困难, 发绀加重;湿化过度, 痰液过于稀薄引起病人咳嗽频繁, 听诊肺部明显湿啰音, 病人烦躁不安, 发绀加重, 应暂停湿化, 只需吸痰。湿化液一般选用生理盐水+a-糜蛋白酶或抗生素通过雾化罐加温湿化气体, 加热温度32℃~36℃。

2.4 吸痰技巧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准确, 操作前给纯氧吸入2min, 以增加机体的氧储备和改善缺氧, 检查负压导管是否通畅以及负压大小, 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前提下, 连接吸引管, 断开呼吸机管道接头, 置入吸痰管时一律不通负压, 下置到最深处轻轻点触两下以刺激咳痰, 上提吸痰管0.5cm后接负压状态采用螺旋式边吸边退 (切忌反复插入来回抽吸) , 这样可以防止肺泡内的气体抽出而致肺不张, 每次吸痰最多连续3次, 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减少支气管痉挛, 特别是防止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吸痰后给予纯氧2min, 以防止引起低氧血症。吸痰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皮肤颜色的变化;肺动脉高压的患儿, 吸痰应在充分镇静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 记录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尿量等体征的变化, 总结24h出入液量定时做血气分析, 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变化, 持续心电监测, 婴幼儿年龄越小, 心率越快, 且心率多变。

2.5 适时吸痰

心脏术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较多, 机械通气时会咽部功能丧失, 咳嗽反射减弱, 病人不能自行排痰, 分泌物积聚会显著增多,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适时吸痰, 不能一味拘泥于定时吸痰或遵医嘱吸痰, 否则不能及时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贻误病情, 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 护理人员要加强肺部的听诊, 评估呼吸状况及痰鸣音的部位, 及时吸痰。

2.6 吸痰前给予适当镇静

由于患儿年龄小, 反应敏感, 忍耐性差, 麻醉清醒后易烦躁、不合作, 因此, 术后代管机械通气的患儿要达到一定镇静水平, 以增强患儿气管插管的舒适度及机械通气的安全感, 降低氧耗量及焦虑反应。婴幼儿给予水合氯醛灌肠0.5mL/kg~1.0 mL/kg, 万可松和力月西0.5 mg/次~1.0mg/次, 使患儿完全放松, 配合吸痰, 减少意外。

2.7 吸痰前给予适宜氧浓度, 维持合理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心脏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行持续正压通气的患儿, 由于吸痰时中断了呼吸器, 致使血氧饱和度 (SpO2) 下降及心率增快, 特别是小儿由于对缺氧的耐受性差, 故严重影响了呼吸功能, 因此吸痰前应给予纯氧吸入2 min使吸入氧浓度 (FiO2) 提高至80%, 并过渡充气3次, 可预防由于吸痰中引起的SpO2下降及心率增快, 吸痰时如发生紫绀或心率加快, 应立即停止, 吸痰后听诊肺部, 以观察吸痰的效果。

3 小结

综上所述, 先心病术后机械通气期间, 呼吸道管理有利于控制院内感染, 减少并发症, 为脱机赢得时间, 从而帮助患儿渡过手术后这一危险时期, 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适时有效安全的吸痰技术在术后监护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幼儿术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组(治疗组)12例,男7例,女6例,年龄:3个月~3岁,其中法乐氏四联症4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大动脉转位3例、完全性肺静脉引流2例。B组(对照组)12例,男6例,女7例,年龄:4个月~3.5岁,其中法乐氏四联症4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4例、大动脉转位2例、完全性肺静脉引流2例。所有病例术前心功能正常,术后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泵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改善心功能。当出现血痰、低氧血症时,经严格控制入量、加强利尿,效果不佳,A组患者改为高频振荡通气模式,采用美国鸟牌3100A呼吸机,B组继续采用常频呼吸机。

1.2 观察指标

观察A、B两组病例治疗后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PaCO2、PaO2、SaO2、OI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比较的t检查,以P<0.01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A组患者改用高频通气后,原烦躁不安的患者安静入睡,原偏快的心率逐渐降至正常,血压逐渐升高,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逐渐减至正常范围内可维持正常血液循环,尿量逐渐增多,血痰逐渐减少,胸片示:双肺间质渗出逐渐吸收,逐渐减少FiO2也能维持正常PO2。B组患者需要持续镇静才能安静入睡,需要泵入胺碘酮控制心率,加大血管活性药物才能维持血压及有效血液循环,需加大速尿利尿,血痰减少不明显,双肺间质渗出较多、难吸收,需较高FiO2才能维持正常的PO2。

2.2 血气分析结果

见表1。

3 讨论

高频振荡通气常以500~3000次/分的高频活塞泵活动,将少量气体送入和抽出气道,是一种比较柔和的气体交换方式,它具有5种通气形式特点:(1)直接肺泡通气;(2)摆动性对流搅拌作用;(3)对流性扩散;(4)强化弥散;(5)分子扩散增强[3]。高频震荡通气产生的震动潮气量(VTO)远小于死腔潮气量,但震出气体是主动的,震动潮气量是小,但振荡频率高,能达到有效通气的目的,有效地排出体内的C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振荡压成反比[4]高频震荡的气流摆动和对流作用增加了肺内气体的弥散,振荡作用使肺内充气不均匀的状态及由此造成的顺应性,阻力的区域性差异得以改善,并使部分闭合的肺泡得以重新开放,且高频振荡产生的“湍流”方式有利于气体的运动、其搅拌作用,增强弥散作用,使气体在气道内流动呈纵向对流和放射状弥散相互作用,不受气道局部组织顺应性及其阻力影响,在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方面优于传统常频呼吸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提高氧分压,PaO2与平均气道压成正比[5]。HFOV的低潮气量可防止肺的过度膨胀,气道压的变化微乎其微,降低了气道压力,最大限度地保护肺组织,减少了气道压伤的发生,对循环系统影响更小[6]改善了心功能,同时气道内保持了一个恒定的低压振动,使肺间质组织渗出的液体迅速被吸收,治疗了肺水肿。

HFOV能有效改善婴幼儿心脏术后急性肺水肿患儿的通气,有效排出体内CO2有效改善患儿的氧合状态,提高氧分压,同时使渗出肺间质组织液体迅速被吸收,治疗了肺水肿,使治疗婴幼儿心脏术后急性肺水肿的有效方法,疗效显著,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新型机械通气模式。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通气(HFOV)治疗婴幼儿心脏术后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例婴幼儿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患儿分为A、B两组。A组(治疗组)12例,采用高频通气治疗,B组(对照组)12例采用常频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A、B两组病例,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OI)的变化及临床症状:血性泡沫痰的变化。结果 A组治疗后的PaO2、PaCO2、SaO2、OI明显改善。P均<0.05,且A组治疗后呼吸机辅助时间、PaO2、PaCO2改善时间、血性泡沫痰吸收时间均较B组短、且气胸发生率低,提示A组在改善通气、氧合、血性泡沫痰吸收、肺水肿清除方面明显优于B组。结论 HFOV用于婴幼儿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疗效显著、肯定、安全性好,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新型机械通气模式。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婴幼儿心脏手术,急性肺水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方案[S].2003.

[2]黄绍光,邓伟吾.呼吸机治疗与监护心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3]崔苏杨,丁万山.高频振荡通气气体输送机理研究[J].江苏医药,1999,25(4):268-269.

[4]王莉,沈书韵.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1):18-20.

[5]张玉鸣,汤定华,张国琴.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病[J].新生儿科杂志,1999,14(1):1-5.

幼儿术后 篇6

关键词:幼儿,嵌顿疝,氯胺酮,大量呕吐液

术后恶心呕吐是小儿手术后经常遇到的问题, 影响因素包括手术种类, 疼痛, 使用阿片类药物等, 小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1%~34%。此病例是于2005年6月3日发生的1例嵌顿疝氯胺酮麻醉术后大量呕吐液的幼儿患者,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 16个月。于2005年6月3日左腹股沟包块4h就诊, 门诊以“左侧腹股沟斜疝嵌顿疝4h, 待查肠坏死?”收入院, 外科医师根据病情要求行“疝内容物探查, 疝囊高位结扎, 疝修补术”急诊手术, 按急诊外科术前准备, 急检相关辅助检查, 麻醉科术前访视, 患儿蜷于母亲怀里已睡, 面有泪痕, 患儿母亲述自患儿出生6个月哭闹后出现左下腹包块, 质软, 之后这10个月偶尔发病, 都可还纳。此次发病后, 包块不能还纳, 患儿拒碰, 哭闹, 现已4h, 家住农村, 发病后到当地卫生所, 不能处置, 前来我院救治。患儿发育正常, 面色红润, 无脱水貌, 无身体畸形, 腹软, 心电图, 化验室急检辅助检查回报正常, 胸腹X平片回报胸肺无异常, 腹部可见气体肠形, 未见液平。平素母乳辅食喂养, 无家族遗传病, 无药物过敏史。体质量约14kg, 6h未进食, 4h前饮过少量清水, 术前阿托品0.25mg已肌内注射。手术知情同意书, 麻醉知情同意书家属签字。于22:00时入手术室, 此时已嵌顿5h, 氯胺酮70mg肌内注射, 入睡后, 开静脉通路1h (小儿体胖, 静脉穿刺比较困难) , 期间静脉穿刺40min左右嵌顿疝自行还纳, 静脉穿刺 (头皮针) 成功后, 23:00时手术开始, 术中氯胺酮静脉点滴维持麻醉, 未行气管插管, 自主呼吸, 吞咽反射存在, 面罩吸氧, 麻醉过程平稳。手术中术者寻找疝囊口, 经疝囊口进入腹腔有少量炎性渗出液, 反复探查是否有肠管坏死, 未见坏死肠管, 切疝囊高位结扎, 修补缝合, 历时40min, 23:40时手术完毕。ā皮下组织时停用麻醉药, 睫毛反射存在, 术毕后停止吸氧5min, 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 遂送回病房, 嘱去枕头偏向一侧, 常规吸氧。10min后 (24:00时) 病房打电话, 患儿呕吐, 至病房见患儿未醒, 从鼻腔口腔呕出大量胃肠液, 吞咽灵敏, 呼吸因频繁呕吐吞咽急促不规则, 无缺氧发绀貌, 腹部膨隆, 叩诊鼓音, 嘱准备胃管下胃肠减压 (因为本院没有小儿相应规格的胃管, 经院方联系其他医院取来小儿胃管) , 持续口腔吸引, 胃复安3mg静推, 地塞米松稀释后5mg静推, 呕吐长达40min, 呕吐物为浅咖啡液体, 无食物残渣固体物, 量达700mL左右, 腹部膨隆明显减轻, 呕吐停止, 又观察20min, 未再呕吐, 呼吸平稳, 术后回访再未见呕吐, 术后18h排少量稀便, 至出院回访没有出现误吸入性肺炎的症状和体征, 患儿痊愈出院。

2 讨论

患儿术后发生呕吐虽是术后常见并发症, 但呕吐量相对于16个月大幼儿, 呕吐连续持续40min, 没有出现严重后果还是很少见的[1]。现分析该患儿发生大量呕吐的原因, 并查证各文献资料, 总结如下: (1) 患儿入院时腹股沟斜疝嵌顿4h, 经术前准备至进入手术室麻醉后嵌顿疝自行还纳历时5小时40分钟, 术前腹部X线片征象支持肠梗阻诊断, 肠梗阻随时间推移, 肠膨胀会愈重, 因影响肠壁静脉回流, 使肠壁水肿和血浆向肠壁, 肠腔, 腹腔渗出, 气体和液体的积贮是腹压增高, 肠腔液体量增大的直接原因[2]。 (2) 患儿发生嵌顿疝, 比成人更容易反流误吸, 如哭闹时吞入大量空气, 强烈的腹式呼吸, 胃贲门括约肌松弛, 食管短且咽部及胃压力差小, 小儿胃液pH值较成人低而残余胃内容物相对比成人多 (0.4mg/kg) , 疼痛也可使胃肠蠕动减慢, 胃排空延长, 可使胃内压增高。 (3) 外科术前准备未下胃肠减压管, 胃肠腔内积贮的气体, 液体不能及时排出, 使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高压不能缓解。 (4) 氯胺酮麻醉, 不消除其咽喉反射, 吞咽动作可吞进大量气体, 使胃压增高, 氯胺酮药物副作用增加唾液腺胃腺腺体分泌, 全麻术前常规给足阿托品就是抑制腺体分泌的, 但阿托品本身可松弛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 易致食管反流误吸。 (5) 嵌顿疝还纳后, 受挤压过的肠管, 有炎性渗出, 血液循环的恢复, 以及术中外科医师探查肠管对其钳夹牵拽的刺激, 肠蠕动不能马上恢复, 胃肠内气体液体不能向下运转。这些都是该患儿术后大量呕吐的原因[3]。

预防和经验总结: (1) 针对这样的患者, 关键的是尽早手术, 解除梗阻病因 (嵌顿疝) , 使肠腔通畅肠蠕动恢复。 (2) 肠梗阻造成的胃扩张的患者麻醉具有相当大的危险, 推迟手术, 术前应用H2受体拮抗剂 (西米替丁) 或抗酸药 (枸橼酸钠) 这个患者口服用药不可行, 可术前静脉给予。 (3) 虽然达到禁食时间, 但要按饱胃患者对待, 外科术前必须下胃肠减压管, (4) 避免或延迟全麻, 最好区域麻醉, 因小儿区域麻醉尚未开展过, 所以麻醉方式的选择也要基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麻醉医师的经验, 当时选择氯胺酮麻醉因经验比较多, 适合小儿并且手术时间短, 应用得当麻醉平稳, 呼吸抑制轻, 咽喉反射存在, 不易误吸。现在相对妥当的处置是麻醉前抽空胃内容物, 快速平稳诱导麻醉, 插管时对环甲软骨加压 (使食管封闭) , 直至插管完成。全麻插管可以保证术中呼吸道通畅, 防止胃反流误吸, 因这种病患呕吐反流术前术中术后都可发生, 防止误吸仅限于气管插管期间。 (5) 用药[4]:胃复安减少恶心呕吐, 胃复安是常用的止吐药, 它可促进胃排空, 通过增强为平滑肌活动以致加速胃排空运动;术中静脉注射昂丹司琼对手术后恶心呕吐有一定预防效果, 呕吐发生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能使呕吐减轻, 尽管静脉注射昂丹司琼可有效预防术后呕吐, 但价格昂贵;H1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用于小儿术后呕吐预防已有几十年历史, 它不仅可减少患儿呕吐, 且无延误患儿苏醒及其他副作用。地塞米松有优秀的止吐作用, 且作用时间长于昂丹司琼 (超过6~8h) , 并在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就是我们的杀手锏。联合应用几种治疗呕吐的药物有效率为97%, 比只用一种药物效果好。没有哪种药物或麻醉方法可以完全避免小儿围手术期的呕吐问题, 只能根据患儿的自身条件, 病情发展, 做好充分术前准备,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以期达到最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詹文华.围手术期病理生理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666.

[2]安刚.婴幼儿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440-1028.

[3]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841.

幼儿术后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出生1天-6岁。其中阑尾炎12例、腹股沟斜疝55例、肠套叠6例、先天性肛门闭锁2例.血管瘤4例,臀部肿物1例。入院时合并脱水2例,电解质紊乱1例。所有患儿均无呼吸道感染症状。

1.2 方法

4例采用静吸复合插管全麻,其余采用非插管静脉全麻。麻醉药以氯胺酮为主,还有丙泊酚;肌松药有芬太尼、罗库溴胺;镇静药有咪唑安定。全部患儿麻醉及手术顺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舌后坠、氧分压、心电图、血压、呼吸、体温、恶心呕吐与误吸及苏醒时间。

2 结果

呼吸道分泌物潴留8例、舌后坠7例、低氧血症2例、循环抑制1例、呕吐3例、体温异常2例、苏醒延迟1例。所有患儿无一例因发生并发症而死亡。

3 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1 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原因主要是氯胺酮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出现痰鸣音,严重时可窒息。给与患儿合适的体位、拍背,并及时吸痰。本文出现呼吸道分泌物潴留8例,均未发生窒息。

3.2 舌后坠

氯胺酮、丙泊酚可抑制呼吸运动,并使下颌、舌根肌肉松弛产生舌后坠,从而使口咽同气道变窄,同气受阻。予垫高肩部,提颌吸氧10min, 患儿肌张力逐渐恢复,明显改善症状。

3.3 低氧血症

是患儿麻醉后最常见的亦是最凶险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有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和误吸。这与患儿年龄小、麻醉药及肌松药的残余作用有关。经辅助呼吸、给氧等处理, 呼吸迅速恢复, 故临床上应加强对低龄患儿的监测, 密切注意患儿的SpO2、心率、R的频率、节律、幅度和方式。当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抑制时, 立即采取面罩给氧或气管导管给氧并辅助呼吸, 必要时控制呼吸。本组有呼吸道不全梗阻2例, 其原因一例为分泌物过多, 一例为舌后坠引起。与小儿颈短、舌大、喉头高、呼吸道狭小, 黏膜娇嫩, 腺体分泌旺盛有关。

经吸痰、给氧、托下颌、放置口咽通气道、纠正体位等治疗予以解除。分泌物过多为气道阻塞的最常见原因,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对全麻患儿至关重要[2], 因此复苏期患儿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肩部垫一薄枕使头适度后仰, 或取侧卧位、头后仰,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误吸呕吐物。正确使用吸痰器, 选用粗细适宜的吸痰管, 每次吸引前后加大吸氧流量, 吸引时间不超过15 s, 吸引负压为0.020-.05 m Pa[2], 吸引动作要迅速轻柔, 并应在监测心率、心律和Sp O2下进行;如吸痰过程出现心率变化, SpO2大幅下降, 或患儿面色紫绀, 应立即停止吸引, 迅速辅助给氧。舌后坠亦为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 当其发生时要正确托起下颌, 或正确放置口咽通气道。由于口咽通气道可诱发呕吐、齿损伤和喉痉挛, 宜在患儿完全清醒前取出[2]。喉痉挛是严重的麻醉并发症, 当患儿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 伴有高调的哮鸣音和发绀时, 应立即面罩加压给氧, 必要时使用肌松药行气管插管。为防止喉痉挛发生, 应掌握好拔管时机, 同时在插管与拔管过程中动作轻柔, 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咽喉部。

3.4 循环抑制

与术前伴有脱水、酸中毒、腹膜炎, 术后麻醉药、肌松药的残留、毒素的吸收和体位的变动有关。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心率减慢或增快、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经吸氧、强心、纠正脱水、酸中毒、抗炎等处理, 予以解除, 故对这类重症患儿, 要注意观察T、BP、P、R、CVP、引流量和尿量、面色、神志、肢端的颜色、温度等, 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5 呕吐

由于婴幼儿食管短,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健全,胃内压力高,胃液酸度大等解剖特点,加之患儿情绪不稳定、不合作等因素。本文出现3例,因急诊手术,禁食时间过短而发生呕吐。因此术前严格掌握患儿禁食时间(4-6h),一旦发生呕吐,立即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鼻腔、口腔、咽喉部呕吐物及分泌物,以防发生误吸。本文出现呕吐3例,均未发生误吸。

3.6 体温异常

由于术前使用阿托品,和抑制下丘脑功能,抑制皮肤黏膜腺体分泌;氯胺酮又使肌张力增强,产热增加,故监测体温如超过38℃应物理降温,控制室温24-26℃,湿度50﹪-60﹪[3]。本文1例术后体温39℃,经酒精擦浴后体温下降至37.8℃.体温过低与手术时间过长有关,加之输入冷的液体,患儿体温在35℃以下,本文出现体温过低1例,经用热水袋保暖,体温升高至37℃。热水袋必须正确使用,以防烫伤。

3.7 苏醒延迟

全麻患儿一般在60-90min可获得清醒,若超过此时限意识仍未清楚,可认为全麻后苏醒延迟[4]。本文出现苏醒延迟1例与体温过低有关,体温过低可导致机体氧利用率下降,代谢减慢,寒颤可使脑的耗氧量增加,苏醒延迟[5]。术后防止苏醒延迟的护理措施包括:避免体温过低,观察患儿有无低氧、二氧化碳潴留而致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4 讨论

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作用并未终止、麻醉药、肌松药仍发挥一定作用,各种保护反射尚未完全恢复[6],患儿常因呼吸道梗阻或呼吸抑制引起低氧血症,可危及生命[7]。因此我们应密切观察婴幼儿全麻术后苏醒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征兆,一旦发生意外应积极全力抢救,挽救患儿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靖雪敏, 孙金秀.婴幼儿静脉输液治疗不顺从原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4, 7 (2) :1.

[2]张粉婷, 吕建瑞.小儿全麻插管恢复期气道阻塞102例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9) :213.

[3]喻亿红, 廖礼平.全麻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5) :243-246.

[4]庄心良, 曾因明, 陈佰臣金.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037.

[5]王珊娟.中华麻醉学杂志[J].2000, 20 (9) :574.

[6]钟泰迪.麻醉苏醒期病人的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

幼儿术后 篇8

关键词:改良超滤,体外循环,心功能,肺功能,婴幼儿

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过程中,由于低温、低体重、血液稀释、炎症介质释放等原因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CPB后婴幼儿体内水分的大量潴留,由此造成的组织水肿及脏器功能不全尤其严重[1]。改良超滤(moditied ultrofiltration,MUF)可以在不增加CPB时间的前提下,迅速排除体内过多的液体,提高红细胞压积(HCT),同时去除循环血中部分炎症因子,减少术后出血量和ICU停留时间[2,3]。我科2008年1月~2009年3月在对20例15 kg以下婴幼儿行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时施行MUF,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MUF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术后早期的心、肺功能影响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和分组

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25例,女15例;体重6~15 kg,年龄8~37个月。ASAⅠ~Ⅱ级。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1例,房间隔缺损(ASD)8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狭窄(VSD+PS)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VSD+PDA)5例。将40例患儿随机分为MUF组(n=20)和无超滤对照组(简称对照组,n=20)。患儿术前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术前心功能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CPB和MUF方法

1.2.1 麻醉方法 应用Drager Narkomed麻醉机。所有患儿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潮气量10 ml·kg-1,通气频率20~24 次·min-1。常规咪唑安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诱导,术中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间断推注维持。

1.2.2 CPB 使用Jostra型人工心肺机和希健婴儿膜式氧合器,预充液为乳酸林格液、血浆200 ml加红细胞悬液2 U、20%白蛋白50 ml、20%甘露醇(2.5 ml·kg-1)、5%碳酸氢钠20 ml、甲基泼尼松龙40 mg。CPB为浅中度低温,鼻咽温控制在28~30 ℃。灌注流量120~150 ml·kg-1·min-1,阻断升主动脉后于根部灌注冷晶体停跳液10~15 ml·kg-1行心肌保护,平均动脉压维持在40~70 mmHg(1 mmHg=0.133 kPa)。复温前抽取血标本测动脉血气及血红蛋白值,调节血液PaCO2、酸碱度、电解质在正常水平,调整血红蛋白在70~80 g·L-1。复温后增加灌注流量,对照组酌情使用速尿5~20 mg,保证转中尿量1 ml·kg-1·h-1以上。心脏复跳、各项生命指征稳定后可逐步降低流量,直至脱离CPB。停机时血红蛋白>10 g·L-1,肛温>36 ℃。

1.2.3 超滤方法 采用德国Fresenius公司ultraflux AV600S血液滤过器,进出口分别连接在左心吸引管道和静脉回路上,CPB前将超滤器和超滤管道常规预充排气,CPB中钳闭超滤管道,使回路处于备用状态。CPB结束待循环基本稳定后MUF组行MUF术:钳闭静脉回流管近贮血器一端,开放超滤通路;这时经主动脉灌注针头的动脉血在附加泵的控制下形成倒流,经过超滤器后回至右心房。超滤器内液体的流速控制在10~15 ml·kg-1·min-1。同时监测动脉血压、左心房压。如机体容量不足,在主泵的控制下随时由贮血瓶内的液体补充血容量,贮血器内液面不足可继续加入乳酸林格液,保持CPB处于备用状态,如患儿情况不稳定可立即恢复CPB转流。心肺机内剩余液体用完后停止超滤,整个超滤过程一般10~15 min。对照组不进行超滤术。

1.3 观察指标

应用I-Stat血气分析仪,CPB前、CPB停机、MUF结束时或CPB停机后20 min抽取桡动脉血检测氧分压(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术后早期监测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术前及术后1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igmaPlot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undefined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40例患儿无一例死亡。两组的PO2在CPB停机时与CPB停机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但MUF组在MUF结束时明显回升,接近CPB前水平,而对照组仅轻度回升,仍明显低于CPB前;CPB停机20 min时MUF组PO2高于对照组(P=0.043)。CPB停机后两组PCO2轻度升高,MUF组PCO2轻度下降,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MUF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正性肌力药用量以及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0.002、0.011)。术后1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两组LVEF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见表2、3。

与CPB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比较,b P<0.05

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3 讨 论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会导致血液稀释,细胞外液与总水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同时有大量炎症介质释放,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心肺功能,因此在术后早期容易发生心、肺功能不全。由于婴幼儿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体重较轻,其预充液量与总血容量的比值较大,因此,婴幼儿CPB后的总体液量增多、组织水肿以及心肺功能不全也相对更为严重[1]。

MUF技术与常规超滤技术不同,无需增加CPB时间,不受CPB流量限制,单独用一个泵控制流量,可随意控制超滤时间及超滤液总量,不仅可以迅速提高HCT、减少术后出血和输血量,还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心肺功能,有利于术后早期心肺功能的恢复。研究[3,4]表明,MUF能除去的炎症细胞因子包括TNF-α、IL-6、IL-8、TXB2等,并可减轻补体激活。此外,婴幼儿CPB期间由于缺血缺氧使术后产生较高的“氧债”,同时HCT稀释性下降,血氧运输能力不足,而MUF可以把HCT提高到预期的理想水平。另外,凝血因子浓度在MUF后可出现明显升高(但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这都可以减少术后失血量,相应可减少输血量及血制品用量。

本临床研究动态观察了MUF组和对照组患者在CPB前、CPB停机时及MUF结束时(对照组在CPB停机20 min时)的PO2、PCO2、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LVEF等心、肺功能指标。PO2和PCO2间接反映肺的弥散功能与通气功能。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术后MUF组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可能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5,6]:(1) MUF后PO2迅速上升,有助于偿还心肌氧债,改善术后早期心脏功能,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同时,心脏功能的迅速恢复也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改善,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2) CPB加重组织间隙水钠潴留,使氧及二氧化碳弥散距离增加。但氧与二氧化碳的理化特性不同,二氧化碳弥散指数为氧的200倍,弥散距离的增加对氧合功能影响更明显,而对二氧化碳气体交换影响则不明显。(3) MUF能迅速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升高循环胶体渗透压和增加血红蛋白,使术后组织水肿明显减轻,改善组织供血、供氧,有助于重要器官功能的恢复;(4) MUF排除体内毒素及炎症介质,降低CPB对心、肺功能的损害;(5) 加速麻醉药物的排泄,使术后患者清醒快,以早期拔除气管内插管。由此可见,MUF可减轻CPB对心肺功能的负面影响,促进肺部氧合功能的恢复,缩短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改善术后早期心、肺功能。

本临床研究表明,在婴幼儿心内直视CPB手术中应用MUF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刘瑞芳,邢家林,缪娜,等.小体质量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策略及合理使用超滤的重要性[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28(2):100-103.

[2]TREKOVA N A,ANDRIANOVA MI U,TOLSTOVA I A,etal.Use of a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asparaginate solution tomaintain the balance of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during car-diosurgical interventions under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J].Anesteziol Reanimatol,2008,9(5):17-21.

[3]冼明海,梁荣鑫,廖益永.改良超滤技术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围术期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09,3:10-13.

[4]刘广文,陈红卫,徐红亮,等.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7):226-229.

[5]SHEPHERD J,JONES J,FRAMPTON G K,et al.Intrave-nous magnesium sulphate and sotalol for preven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conomic evaluation[J].Health Technol Assess,2008,12(28):90-9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幼儿术后】相关文章:

术后干预05-02

术后应用05-04

痔瘘术后05-10

脊柱术后05-13

肝胆术后05-18

术后镇痛05-20

术后观察05-23

老年术后05-26

绝育术后05-27

术后镇静05-28

上一篇:高职教学网站设计下一篇:抗菌药物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