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观察

2024-05-23

术后观察(精选十篇)

术后观察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行急诊手术患者8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其中男45例, 女35例;年龄20岁~74岁, 平均年龄 (48.7±4.8) 岁;患者均行腹部手术且术后出现疼痛, ASA分级Ⅰ~Ⅱ级。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以自身经验与习惯为患者展开术后疼痛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 具体措施为: (1) 健康教育:展开积极的健康宣教, 主要内容为术后疼痛产生机制、危害、疼痛强度评估方法及止痛药物使用等知识, 加深患者对疼痛的认知, 促使不愿主诉疼痛或担心止痛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打消疑虑, 缓解其心理压力。 (2) 超前镇痛:在术前8 h给予一定剂量止痛药物如塞来昔布, 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 (3) 镇痛护理:在术后巡视病房时重点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记录, 每隔4 h进行1次静息疼痛评分, 当评分在4分以上时及时向医师汇报并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可以多种模式联合镇痛方式进行处理。 (5) 松弛疗法:嘱咐患者有规律地呼吸, 并对肌肉节律性运动方法详细掌握, 不断消除其肌肉紧张及情绪紧张。可在病房中摆放患者喜欢的摆设, 或播放轻音乐, 分散其注意力, 缓解术后疼痛。

1.3 观察指标

以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划分标准判断2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0度为无痛;Ⅰ度为存在间歇性疼痛但不需使用止痛药物;Ⅱ度为持续的重度疼痛, 可对睡眠造成影响, 需服用止痛药物;Ⅲ度为存在持续性重度疼痛, 需用止痛药物;Ⅳ度为有持续的严重疼痛, 且有血压、脉搏上的相应变化。利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绪进行评价, SAS评分高于50分时为有焦虑。同时利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情况比较

经护理干预, 观察组0度及Ⅰ度疼痛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Ⅲ度及Ⅳ度疼痛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2组Ⅱ度疼痛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SAS评分为 (56.8±3.4) 分、 (56.4±3.5) 分;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SAS评分为 (50.7±2.1) 分、 (45.2±1.9) 分;2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t=0.163, P=0.098) , 护理后均显著下降 (对照组护理前后对比t=6.008, P=0.041;观察者护理前后对比t=9.341, P=0.038) , 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t=8.751, P=0.039) 。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理满意14例, 基本满意15例, 不满意11例, 护理满意率为72.5%;观察组护理满意20例, 基本满意19例, 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率为97.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5, P<0.05) 。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及护理理念逐渐更新, 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已成为提高外科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虽然现阶段镇痛药物及技术均有一定的发展, 然而对于急性手术患者而言, 只是通过镇痛药物或技术予以镇痛[2], 并不能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有效控制, 在临床中还需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在目前的护理工作中, 大部分护理人员是以自身经验与习惯为依据, 对患者展开疼痛护理, 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控制疼痛效果[3], 且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较低。因此, 对患者、护理人员及医师强化管理, 促使镇痛药物及镇痛技术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对术后疼痛予以良好控制意义重大。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是以护理人员为基础, 在麻醉师与医师共同监督下展开的疼痛护理, 目前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且实践证明该护理方式优越性明显。我院在为急诊手术术后疼痛患者展开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时, 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镇痛护理等方面进行干预, 并在术前经超前镇痛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程度, 在术后使用松弛疗法转移患者关于疼痛的注意力, 缓解患者的疼痛感。结果显示, 经相应护理干预, 观察组0度及Ⅰ度疼痛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Ⅲ度及Ⅳ度疼痛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2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均显著下降, 且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与此同时患者因疼痛引发的焦虑等情绪也可随之减轻。另外,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说明规范化术后疼痛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降低医疗纠纷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急性术后疼痛, 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在改善急性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行急诊手术患者8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 不进行疼痛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对比2组护理后疼痛情况、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0度及Ⅰ度疼痛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Ⅲ度及Ⅳ度疼痛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均显著下降, 且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急性术后疼痛, 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手术,疼痛,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建琴.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6) :16-17.

[2]魏健.新型疼痛管理模式对PPH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 (16) :2744.

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篇2

随着医学的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缺血治疗的重要方法,并且挽救了许多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同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但由于心脏手术本身存在高风险,术后仍会发生许多并发症,如出血、尿潴留、心包填塞、肺栓塞、心脏骤停,有的并发症危及生命,术后重点有效的监测及护理对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

1、出血及伤口感染。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因为加压包扎固定不良、大量抗凝剂的应用和术后肢体用力、皮下组织松弛引起,包括局部穿刺点淤血,局部假性动脉瘤形成,消化道出血。

2、低血压 因造影剂扩张外周血管所致。

3、尿潴留。由于术后肢体制动不习惯床上排尿、术前未训练床上排尿而造成。

4、心包填塞。术中冠状动脉损伤可发生心包填塞,患者主诉胸闷心悸,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奇脉、血压迅速下降、脉压降低、听诊心音遥远等症状。

5、肺栓塞。肺栓塞的发生是由于血管壁的局部创伤,高凝状态,术后绝对卧床、从而影响了下肢静脉回流,并可有新鲜血栓形成;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制动过度,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在解除包扎后,下地行走时深静脉内血栓脱落,特别是大便用力时,不仅可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对长期卧床并发静脉血栓具有抽吸作用,可导致栓子脱落,通过静脉系统到达肺循环而并发肺栓塞。表现为首次下床活动时,突发性呼吸困难、发绀、血氧饱和度降低,心悸、气短或晕厥。

6、心脏骤停。发生可能是因为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出现阿-斯综合症。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及健康教育

完善术前准备,心理支持,根据患者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方法、优点、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准备工作。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2、出血及伤口感染。

“8”字绷带加压法固定24h,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及术肢血液循环情况,及时发现,立即报告医生,把穿刺部位重新加压包扎;术肢术后24小时制动,避免受压、用力,测量血压、静脉输液或采血等均不在穿刺侧进行,以免加重肿胀〔1〕;假性动脉瘤可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者超声引导下反复压迫,如果效果不加,尤其较大的动脉瘤,考虑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及压迫包扎法,必要时外科手术修补。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呕血、黑便;如有血容量不足及呕血、黑便,立即报告医生,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止血、扩容药物,并配血备用;备齐急救药品及物品,做好抢救准备。

3、低血压

护士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测血压、脉搏,1/30 min,监测4 h。如发现患者血压降低,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同时给予升压药多巴胺静滴,加快静脉输液速度。

4、尿潴留

护理措施:可让患者听流水声引起尿意,用温水冲洗会阴部;腹部热敷按摩,部位:膀胱区。方法:热水袋内盛60 ℃~65 ℃热水。首先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然后将热水袋横放于耻骨联合上4横指处,即膀胱区。轻轻上下推转,时间15 min~30 min,以便顺利排尿,预防尿潴留发生,或用温湿毛巾在膀胱区热敷;如穿刺部位在上肢,可将床摇起,半卧位或坐位排尿;能饮食患者给予热饮料;使用温热便盆;如上述方法无效,可行无菌导尿术。

5、心包填塞

护理措施: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生进行心包穿刺,准确记录心包引流液的量、色、质,经常询问有无不适,引流期间要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无菌,暂时中断引流时,要正压封管,防止导管堵塞;按医嘱给予升压药,同时每5-10分钟测量血压1次,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嘱患者尽量放松。

6、肺栓塞

表现为首次下床活动时,突发性呼吸困难、发绀、血氧饱和度降低,心悸、气短或晕厥。护理措施:发现后,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紧急溶栓治疗,必要时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观察面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神志变化。

7、心脏骤停

一旦发生,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迅速准备好心电监护仪、除颤仪、临时起搏器、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包、吸氧及吸痰装置、简易呼吸球囊、气管插管等抢救物品,备好抢救药物,如阿托品、多巴胺、硝酸甘油、利多卡因、胺碘酮、维拉帕米、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除颤仪要处于充电状态,以最快速度除颤,积极熟练的配合医生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联系麻醉科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同时行心肺复苏。

8、医务人员应对工作认真负责

尊重患者,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多关心体贴他们,视他们如亲人,这样就会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医务人员的语言:医务人员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避免因患者听不懂而产生误解、怀疑,引起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而且要随时尊重患者,认真倾听。

9、应提高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

术前仔细交代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患者配合手术,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护士应认真观察,随时巡视病房,把患者冠脉造影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到最少,让患者及家属增强信心。

10、巩固社会支持系统

口腔冲洗在舌癌术后疗效观察 篇3

【关键词】口腔冲洗 护理 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Clinical through the mouth rinse for tongue cancer postoperative oral care application effect of observation, find out the suitable for oral care method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ethod By June 2014 to December 2014 in 32 patients with oral tongue cancer radical new contain gargle fluid flush the combination of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after oral cleanliness, comfort, peculiar smell, ulcers, and oral secretions Result 32 patients did not see the oral cavity ulcer, oral cavity cleanness is good, except 2 cases of minor bad breath, the rest of the patients were not different shape phenomenon, has obtained the good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Conclusion Oral rinse in the process of oral care, can effectively remove residual dirt, blood for surgery, the patient's mouth keep clean.

【Keywords】: oral rinse nursing ob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25-01

舌癌术后由于局部黏膜损伤、血浆渗出及机体代谢功能发生变化, 唾液分泌量增多, 且术后需长时间禁食,鼻饲流质, 咀嚼、吞咽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减弱[1] ,导致口腔内微生物迅速繁殖生长细菌数量剧增,易发生创口感染, 使移植的皮瓣坏死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降低患者生命质量[2],因此口腔护理至关重要。患者因张口受限,口内有伤口或皮瓣移植, 传统的口腔护理无法进行或效果差[3],我科用康复新[4]加入生理盐水内给予72位舌癌术后患者口腔冲洗,一周观察除2例口腔轻微异味,其余患者未发生异常现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4.6到2014.12月72例舌癌根治術后患者其中42例行舌癌根治术,17例行舌癌根治术+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13例行舌癌根治术+前臂皮瓣转移修复术,年龄在45-65岁之间。男性46例女性26例。

1.2方法:

首先准备口腔冲洗相关的用物如冲洗用空针、吸痰管、治疗巾等。其次选择合适的体位,患者半卧位抬高床头30°头偏向一侧。检查设备及导管是否通畅,将吸痰管与负压装置相接,打开负压装置,用0.9%生理盐水试吸。操作方法:2名护士分别站于两边床旁,1名护士使用冲洗空针抽吸配置好的冲洗液(内含1:1的康复新含漱液)给予冲洗,1名护士将冲洗出的污水或分泌物应及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出避免患者发生误吸。冲洗时嘱患者咬合上下牙齿, 从内向门齿冲洗左外侧面、右外侧面, 嘱患者张开上下齿, 纵向冲洗左上内侧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面、左下咬合面以及颊部,同法冲洗右侧,最后冲洗硬腭部、舌面及舌下。冲洗液量以150~ 200 m l/次为宜[3],每日冲洗2-3次。冲洗时要仔细认真,保证口腔的每个角落都能有效的冲洗到,在冲洗时注意患者神志意识状况以及口腔皮瓣情况可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最后冲洗完毕关闭负压引流装置,处理负压吸引管、引流瓶及污物盘,用手电观察冲洗后口腔情况,给予患者唇膏擦拭唇部保持湿润。指导患者康复新漱口液含漱。

1.3 冲洗的时期:舌癌根治术后一周内。

2 结果 患者口内分泌物、细菌检查分泌物颜色、细菌量正常范围,除2例轻微口腔异味外其余无异常,取得了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3 讨论 口腔为人体开放性器官,其中含有种类繁多、数目庞大的微生物。细菌、古细菌、真菌、原虫和病毒均存在于正常的口腔中。舌癌术后大量应用抗菌素及激素类药物,口腔内的菌群发生改变且会有大量的细菌繁殖[5],容易使患者发生口臭及口腔伤口感染,增加病人痛苦,延长治疗周期,加重经济负担。口腔护理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基础护理,传统的口腔护理操作不便易触碰伤口易引起伤口疼痛[8],且因张口受限难以擦洗舌、腭等部位,达不到口腔清洁的目的,生理盐水由于价格低廉而常用,但生理盐水易导致pH 值异常[6] ,康复新含漱液具有散淤活血,能减少创面渗出、消除炎症水肿,促进新肉牙组织生长,迅速修复损伤的皮肤粘膜 。同时,病人有清爽洁净的感觉,更让病人容易接受。

舌癌根治术患者手术范围广,口腔冲洗可操作性强,方法简单,设备简单。对患者口腔进行全面有效的冲洗,可及时有效的将口腔内污物以及污水等吸出,效果明显。患者在被冲洗的过程中舒适感更好,没有呕吐以及恶心等不适反应,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节约了护理资源,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平, 张万全, 马清华, 等. 2 种开口方法对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 J ] . 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5) : 43- 44.

[2]胡桂芬,尤慧华,王笑微.喉癌术后口腔pH值动态变化与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7-29.

[3]蒋红燕 口腔冲洗在口内术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J].中国实用医学。2010.6(5):225

[4]零玲、何艳英、罗冰萍 康复新液在颌骨骨折复位术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329。

[5]高珠英,陈雪琼. 刷牙结合冲洗法在脑卒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 3 ) :139-140.

术后观察 篇4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急性手术患者89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45例) 与对照组 (44例) 。观察组中男29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 (49.5±2.7) 岁;对照组中男27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 (50.2±3.1)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如日常基础护理、用药指导、注意事项等, 不进行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 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超前镇痛、术后镇痛以及松弛疗法等。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具体措施如下: (1) 健康教育。护士首先要对入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将术后疼痛危害、止痛药物使用与相关疗效、疼痛评价方法等为主要教育内容;详细为患者解答止痛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知识, 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消除患者疑虑; (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术前患者进行交流, 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与安慰, 缓解术前患者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在术后第一时间里, 通过观察患者面色、情绪等, 掌握患者心理状态, 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还可以通过按摩、轻触等非语言行为鼓励患者; (3) 超前镇痛。在手术前8 h, 给予患者适量、有效的止痛药物, 减轻术后疼痛感; (4) 术后镇痛。术后, 护理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 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并详细记录;若术后患者疼痛评分>4分, 则需要立即向主治医师汇报, 根据具体病情, 进行镇痛处理, 同时也可使用多种镇痛方法进行缓解; (5) 松弛疗法。护士可指导患者进行规律性呼吸, 学习掌握肌肉节律性运动的具体方法, 缓解情绪、肌肉的紧张状态;调查患者喜爱的轻音乐, 并为其播放, 也可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摆件等, 转移患者注意力, 消除患者疼痛感[3,4]。

1.3疗效判断标准[2]使用10分制来评价患者疼痛程度, 在术后2 h候进行疼痛评分, 每隔4 h (除睡觉时间外) 评估1次, 持续3 d, 得分越高, 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重, 疼痛感越强。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的形式, 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总分为100分, 得分≥80分表示非常满意;得分≥60分且<80分表示比较满意;得分<60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 /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术后,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 (2.1±0.5) 分, 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 (3.9±0.8) 分,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护理期间, 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 (2.2%) , 恶心呕吐1例 (2.2%)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 (2/45) ;对照组出现嗜睡1例 (2.3%) , 切口感染2例 (4.5%) , 恶心呕吐3例 (6.8%)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 (6/4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 对照组为75.0%,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镇痛技术与新的镇痛药物也不断被研发, 对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但是仅使用镇痛技术与镇痛药物治疗, 难以完全消除术后患者疼痛问题;经临床经验得出, 加用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 能够大大提高镇痛技术与药物的镇痛作用。近年来, 以护理人员为基础的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不仅明显改善了术后患者疼痛程度, 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疼痛评分为 (2.1±0.5) 分, 对照组疼痛评分为 (3.9±0.8) 分,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 对照组为13.6%,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结束后,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 对照组为75.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总之,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改珍.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效果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8) :2367-2368.

[2]赵萍.疼痛护理干预缓解胃部手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4) :21-22.

术后观察 篇5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颅脑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疡在神经外科的观察与护理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患者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摘要】 目的 对颅脑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疡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观察和分析其的护理效果。策略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颅脑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颅脑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疡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颅脑;术后;应急性溃疡;神经外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5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70-02

在颅脑损伤中,应急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上的死亡率非常高,对患者的愈后造成严重的影响[1]。所以,对应急性溃疡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挽救患者的生命。我院对收治的120例颅脑手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疡进行必要的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护理的120例颅脑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疡患者,都是我院神经外科在2011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为70例,女性为50例;患者的年龄在16-70岁之间,平均为(56.0±2.颅脑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疡在神经外科的观察与护理5)岁;患者发生溃疡出血的时间在术后0.1-24h,平均为(5.0±1.5);随机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作用(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病情观察 由于颅脑创伤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创伤,在患者颅脑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疡,导致患者死亡的几率非常高[2]。所以,要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注意患者的大便的性状。对于患者在早期出现咯逆和突然呕血以及胃肠道内抽出咖啡色液体、不明液体等,患者的脉搏速度加快、血压降低,同时患者出现上腹部的症状和体征,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控。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都得到了明显性的改善,进行胃镜检查,溃疡消失,炎症消失。有效: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进行胃镜检查,溃疡和炎症有一定的改善,溃疡缩小>50.0%。无效: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或加重,或者患者的溃疡缩小<20.0%。

1.4 统计学策略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1。

讨论和护理

对于处于昏迷的患者,要在48h内进行胃管的留置,进行早期胃管留置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胃内张力和胃黏膜出血,同时还能刺激伤后的胃黏膜细胞的增殖和修复[3]。对胃液的颜色进行及时的观察,可以及时地发现患者是否发生应急性溃疡,同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制约。此外,早期进食能够对胃酸进行中和,且能保护胃黏膜,进而能够防止和避开应急性溃疡的发生,此外还能够提高一定的能量,进而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让患者绝对的卧床休息,将头偏向一侧,避开和防止患者呕血时发生窒息,及时地将患者的呕吐物以及呼吸道分泌物吸出。患者的双下肢要抬高10-15°,有效地增加患者的回心血量,避开和防止患者脑组织出现缺血和缺氧的情况,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在颅脑术后,患者由于发生呕血和呕吐以及禁食等理由,很容易发生真菌感染等情况,因此,要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对于呕血患者,其口腔内会残留陈旧性血液,且带有一定的腥臭味,细菌容易繁殖,所以,要使用生理盐水棉球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2次/d。

对患者的瞳孔和意识以及脉搏等进行严密的观察,每15-30min对患者进行一次测量。患者要禁食,将内容物抽吸干净,让患者的胃局部降温,胃黏膜的血管收缩,对止血有一定的帮助。在对患者进行止血的同时,要增强患者的抵抗力,给患者必要的肠外营养,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输入血浆和白蛋白以及复方氨基酸等营养液,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的平衡。在患者出血停止24h之后,给患者温凉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等流质食物,减少患者的胃收缩,中和胃酸,推动患者的溃疡愈合。

在患者术后,患者会表现的十分紧张和恐惧,会担心自己生命的安全,同时家属对此疾病的认识不足等。所以护理人员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安慰,同时将相关的知识给患者和家属进行讲解,消除其紧张和恐惧等情绪。树立患者的自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在患者术后,对其进行细心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对患者的存活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同时要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早地发生患者出血的征象,并采取相关的护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颅脑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疡在神经外科的观察与护理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患者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治疗脑出血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分析.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8):3758.郭宇芳.外科危重病人并发应急性溃疡98例预后分析.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7):2918-2919.上一页 1 2

理策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篇6

【关键词】肺癌;术后;观察;护理;效果

支气管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肺癌的最有效手段[1]。我院2004 年8月至 2009年5月行手术治疗肺癌患者30例,术后经过细心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岁,其中肺鳞癌20例,肺腺癌4例,肺腺鳞癌6例,行肺叶切除19例,全肺切除11例均治愈出院。

2 方法

2.1 术后观察重点

2.1.1 观察患者的面色、意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本组患者术后常规使用心电监护72小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体温,每15分钟测量一次,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2.1.2 气管位置的观察 方法:病人头要端正,稍前倾:①将食指、无名指放在胸锁关节处,中指探查气管位置;②将一手指指腹放在胸骨上窝,指尖探查气管位置,1~2小时探查一次,发现偏移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1.3 注意有无发生颈胸皮下气肿:观察患者是否有发胖现象;触诊患者的颈部、腋下、切口周围,注意是否有捻发音、握雪感。

2.1.4 注意有否发生肺部湿罗音:若健侧肺底出现水泡音并逐渐加重,则是肺水肿的有力证据。

2.1.5 特别注意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引流量和水柱波动情况。若术后早期水柱波动停止要注意引流管是否堵塞或受压,而术后2~3天随着余肺的复张,水柱波动逐渐停止则属正常现象。

2.2 术后护理

2.2.1 做好心里护理:由于肺癌手术创伤大,加之留置胸腔引流管的限制性及咳嗽使患者疼痛加剧,出现焦虑甚至烦燥不安,因此应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留置胸腔引流管及各种治疗、护理的重要性,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以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2.2.2 做好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各管道,防止扭曲、压迫及脱出,严格无菌操作。

2.2.3 重视术后体位及早期活动:麻醉未清醒时应取平卧位,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呼吸。早期活动可预防堕积性肺炎及静脉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本组患者术后第一天开始活动手足,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根据心功能情况安排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运动量以促使肺复张[2]。

2.2.4 严格限制输入液体的速度:肺组织大面积切除后,残肺内动脉压力升高,液体容易渗到肺泡内,形成肺水肿,一侧全肺切除者,肺血管床容量急剧减少,心脏后负荷增加,若输液过快易诱发左心衰竭[3],因此护理上限制输液的速度非常重要,滴速不超过40滴/分钟。

2.2.5 呼吸道护理:保持适当的室温,各项操作应严格无菌原则,预防肺部并发症,协助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肺癌本身属呼吸系统疾病,加之气管插管、肺组织切除等因素,使呼吸道内存有较多的分泌物,如不能及时咳出,可阻塞小支气管,甚至肺叶支气管,造成肺不张、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能有效防止胸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因而肺癌术后咳嗽、排痰十分重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于术后第一天早晨开始,扶患者坐起,指导并鼓励患者用手轻按手术切口,然后深呼吸,并在吸气末从深部咳嗽,一次尽量坚持将痰咳干净,4~6次/天。咳嗽无力者,护士可于患者吸气末指压胸骨切迹上窝气管刺激其咳嗽、咳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可给予氧气雾化吸入,用药:生理盐水4ml+盐酸氨溴索15mg、糜旦白酶4000u,3次/日,15分钟/次,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另外,护士经常给患者拍背,振动痰液,协助患者排痰,方法: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患侧,叩打对侧肺部,呈空心掌,用手腕力量叩击健侧肺部,从下至上、从外向内。全肺切除者,术后均遗留较大的残腔,保留一定量的胸腔积液是防止纵隔移位的必要手段[5],胸腔引流管用止血钳夹闭,根据置管及患者状态决定开放胸腔引流管,开放时、排痰要缓慢,禁止患者在此时咳嗽,以免造成纵隔摆动。

2.2.6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心率失常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约83.05%发生在术后3天内,其中又以第一天发生率最高。若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则需加以注意。②肺不张、肺部感染 为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内水柱波动范围一般在20cm内,若波动过大,>30cm,要警惕肺不张;术后体温>38℃,并出现咳嗽、咳痰加剧,很可能发生了肺部感染。应及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必要时行纤支镜吸痰。③呼吸衰竭 若呼吸幅度大且快,超过35次/分钟,则应警惕呼吸衰竭的发生,协助医生作相应的处理。④支气管胸膜瘘 是肺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多发生在术后2~3周,而全肺切除患者术后的发射率最高,患者典型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咳嗽,咳出大量与胸水性质样痰液,护士应安慰患者,做好再次手术准备。

参考文献

[1] 张铁锤. 肺癌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医学信息手术学手册,2007年5月第20卷第5期

[2] 黎蔚华,谭湘玲,查露露.体外循环下局部晚期肺癌扩大切除术的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8年7月第43卷第7期

[3] 邹卫.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5

[4] 宋银霞.普胸外科患者术后呼吸道的護理.中华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7年第2卷第8期

胃癌术后放疗的疗效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胃癌患者, 其中男61例, 女33例, 年龄33~61岁, 平均 (47.93±9.26) 岁。按照国际TNM分期, 其中Ⅲb期59例, Ⅳ期35例。所有患者KPS评分≥60分, 预计生存期>3个月;胃癌病理学诊断:低分化腺癌37例, 中分化腺癌22例, 高分化腺癌14例, 黏液细胞癌11例, 印戒细胞癌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 将其分为多野照射放疗组、三维适形放疗组及强调适形放疗组。多野照射放疗组30例, 男19例, 女11例;Ⅲb期19例, Ⅳ期11例。三维适形放疗组32例, 男20例, 女12例, Ⅲb期20例, Ⅳ期12例。强调适形放疗组32例, 男22例, 女10例;Ⅲb期20例, Ⅳ期12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靶区勾画

所有患者行CT扫描, 扫描范围为平第4胸椎下缘至第4腰椎下缘, 以2 mm层厚进行扫描。扫描后图片传至Elekta advantage sim平台进行靶区勾画, 此外需要勾画出需要重点保护的器官和组织。其中CTV包括整个胃床, 肿瘤浸润组织, 淋巴结引流区和手术吻合口。其中淋巴结引流区包括胃、肝门、胃十二指肠、胰腺上、幽门下淋巴结等。

1.2.2 治疗计划设计

多野照射放疗组接受前、后、左、右共计4个野照射, 采用ELEKTA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三维适形放疗组采用共面野照射;强调适形放疗组采用静态强调照射。照射剂量为45 Gy/25 f。放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胰淀粉酶以及血常规的检查。

1.3 疗效评价标准

早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三级: (1) 完全缓解:癌细胞彻底被杀死; (2) 部分改善:癌细胞得到控制, 有后期复发的可能; (3) 无变化。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期疗效

三维适形放疗组早期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多野照射放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03, P=0.036<0.05) , 强调适形放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多野照射放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770, P=0.016<0.05) , 三维适形放疗组与强调适形组比较, 早期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10, P=0.740>0.05) 。详见表1。

例 (%)

2.2 毒副作用

在白细胞减少方面, 多野照射放疗组与三维适形放疗组、强调适形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199, P=0.023<0.05;χ2=7.750, P=0.005<0.05) , 强调适形放疗组与三维适形放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91, P=0.590>0.05) 。在转氨酶升高方面, 多野照射放疗组与强调适形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31, P=0.026<0.05) , 多野照射放疗组与三维适形放疗组比较以及三维适形放疗组与强调适形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胰淀粉酶异常情况方面, 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3 随访

三组间1年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年随访生存情况, 多野照射放疗组与三维适形放疗组、强调适形放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249, P=0.039<0.05;χ2=8.773, P=0.003<0.05) 。3年生存情况:多野照射放疗组与三维适形放疗组、强调适形放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9.239, P=0.002<0.01;χ2=16.764, P=0.000<0.01) , 三维适形放疗组与强调适形放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63, P=0.226>0.05) 。详见表3。

例 (%)

例 (%)

3 讨论

经过三种不同放疗方式后, 三维适形放疗组早期疗效优于多野照射放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378, P=0.041<0.05) ;强调适形放疗组早期疗效优于多野照射放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809, P=0.012<0.05) ;而三维适形放疗组与强调适形放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毒副作用表现, 3年生存率分析三维适形放疗组与强调适形放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两组分别与多野照射放疗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放疗后患者的3年平均生存率为63.83%, 比文献[4-5]报道无放疗的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最主要目的是提高肿瘤局部剂量, 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 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6]。随着精确放疗技术的发展, 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的常规运用, 解决了以往放疗定位不准对小肠等周围放射敏感组织的照射[7,8]。强调适形放疗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放射剂量集中到癌肿区域内、杀灭肿瘤细胞, 避免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综上所述, 胃癌术后治疗后行放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 放疗方式以三维适形放疗和强调适形放疗为优, 但需特别注意放疗的毒副作用以及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

参考文献

[1]Jemal A, Siegel R, Ward E, et al.Cancer statistics, 2007[J].CA Cancer J Clin, 2007, 57 (1) :43-66.

[2]黄红霞.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和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7) :78-79.

[3]涂向阳.局部晚期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临床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 2011, 26 (1) :62-64.

[4]孙雷.双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9) :47-48.

[5]王磊黎.放射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肿瘤防治杂志, 2010, 28 (1) :74-76.

[6]苏春荣.替吉奥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3) :48-50.

[7]张建军, 刘耀刚, 杨志忠, 等.两种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恢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7) :107-108.

电针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科和外科住院患者120例, 其中, 外科术后67例, 妇科术后30例, 产后23例。按就诊时间的顺序, 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单纯针刺法对照组, 各60例。治疗组60例, 男25例, 女35例;年龄最大70岁, 最小8岁;病程最长2周, 最短3 d。对照组60例, 男31例, 女29例;年龄最大68岁, 最小6岁;病程最长11 d, 最短1 d。两组间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 小便闭塞, 点滴不通, 欲溲而不下病势急者, 谓之闭; (2) 小便不利, 涓滴而下者, 病势较缓, 谓之癃; (3) 小便困难, 排尿无力, 残余量较多者。

1.3 方法

1.3.1 治疗组

(1) 取穴:中极、三阴交 (双侧) 、阴陵泉 (双侧) 、血海 (双侧) 、膀胱俞 (双侧) 、三焦俞 (双侧) 、次髎 (双侧) 。体质虚弱者, 加气海、关元。尿残余量多的加指压曲骨。 (2)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 针背俞穴时取俯卧位, 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 以0.3 mm×4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 常规针刺各穴, 提插捻转使其得气、血海用泻法, 关元、气海用补法, 其余穴用平补、平泻法。中极、气海两穴加电针。俯卧时, 膀胱俞、次髎穴加电针。用G6805型脉冲电针治疗仪, 采用疏密波, 以感觉明显但不痛为度, 针刺同时用TDP照射腹部, 每次留针30 min, 1次/d。5次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取穴、进针穴位、穴位补泻均同治疗组。同时配合TDP照射, 不加电针。

1.4 疗效观察标准

(1) 痊愈:经治疗后, 排尿顺畅有力, 不适症状完全消失。随访2个月未复发。 (2) 显效:经治疗后, 症状明显减轻, 排尿较通畅, 仍有无力或排不尽的感觉。排尿时无痛苦。 (3) 好转:经治疗后症状减轻, 闭者需加腹压逼尿, 癃者小便量多, 仍有淋漓, 时轻时重, 停治后复发。 (4) 无效: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小便仍不通, 尚需继续导尿。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次后,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治疗1个疗程后, 两组治疗效果均较显著, 但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见表1、2。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典型病例

患者, 刘某, 女, 41岁, 2008年10月因“子宫肌瘤”术后尿潴留1周就诊。腹胀痛, 夜晚加重, 每次均用导尿管排尿, 患者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 属术后元气受损, 气血虚弱型。用上述方法治疗后, 当夜即排尿顺畅, 排后小腹坠胀感消失, 因惧怕针灸, 治疗2次后改为以手按压各穴, 嘱其每天热敷腹部、腰骶部, 有尿意或排不尽时, 以手按压曲骨穴。2 d后痊愈出院。2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4 讨论

尿潴留, 属祖国医学癃闭范畴。凡病势缓、小便不利、涓滴而下者, 谓之癃;病势急、小便不通、欲溲而不下者, 谓之闭。本证可包括膀胱、尿道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及肾功能减退所造成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因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本文中外科手术后, 膀胱气机受损、气化功能失司而致尿闭者, 取膀胱经幕穴中极, 配足三阴经会穴三阴交, 足太阴脾经合穴阴陵泉, 通调下焦之气以利小便, 手术致血瘀阻络, 取血海用泻法, 有化瘀开决之功。体质虚弱者, 术后元气受损, 气虚血瘀并存, 加调理气机的任脉要穴关元、气海配TDP照射, 以温补下焦, 达到补肾气、理三焦、通尿闭的功效。方法简便, 能快速解除患者痛苦, 无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60例。治疗组用电针治疗, 对照组用单纯针刺法。两组均配合TDP照射, 分别于1次和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电针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可靠、快捷,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术后尿潴留,电针治疗,单纯针刺法,TDP照射

参考文献

[1]马小允, 张志深.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癃闭5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 13 (6) :364.

[2]骆方.针刺配合局部温灸治疗尿潴留31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1996, 16 (9) :23.

[3]张凤仙, 王红, 王琴, 等.针灸治疗尿潴留156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1996, 16 (10) :28.

[4]丁峰.针药罐并用治疗顽固性尿潴留46例[J].中国针灸, 1996, 16 (12) :48.

[5]邹新英, 卜秋云.针灸治疗尿潴留56例[J].中国针灸, 1997, 17 (5) :290.

子宫肌瘤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篇9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患者是我院2006~2008年间收治的患者, 年龄35~54岁, 平均46岁, 其中28例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9例为浆膜下子宫肌瘤, 8例为肌壁间肌瘤, B超提示子宫肌瘤为1.6~6.5cm。

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用穿刺针行股动脉穿刺, 一次穿刺成功后缓慢放入血管鞘, 在超滑导丝引导下将造影导管从右股动脉插入, 经右侧髂外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送达左侧髂总动脉, 造影看清血管路径并确定预栓塞血管后, 4F造影导管直接进入左侧子宫动脉, 注入0.5g KMG微球颗粒栓塞, 栓塞后造影证明栓塞成功。退出造影导管, 在腹主动脉处做襻, 退回右侧髂总动脉进入髂内动脉, 用微导丝和导管进入右侧子宫动脉, 注入0.5g KMG微球颗粒栓塞, 栓塞后造影证明栓塞成功。

2 结果

本组45例, 手术时间为1~1.5h, 43例出现疼痛, 给予止痛剂24h后症状逐渐减轻;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无1例发生穿刺部位皮下出血、血肿、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平均住院5d出院。

3 观察与护理

3.1 术前护理

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新开展的妇科疾病治疗技术, 我们必须向患者讲清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优越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的程序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注意事项及缓解方法, 以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 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患者术前应该检查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X线胸片、心电图等;无需备皮;术前6h禁食、4h禁饮;术前留置尿管, 建立静脉通道;与放射科联系相关事宜。

3.2 术后观察与护理

给予Ⅰ级护理, 加强生命体征、穿刺点及穿刺侧肢体的观察, 经常巡视病房, 使患者有安全感。正确的体位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术后穿刺处用压迫带压迫, 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6h, 6h后可向未穿刺侧酌情翻身, 卧床休息24h。为防止压疮, 可在患者尾骶部垫水垫。术后24h可下床活动。由于多数患者不能长时间忍耐同一体位, 患者常会出现烦躁、腰背酸痛、失眠等不适。护士不仅要了解保持该体位的重要性, 同时要灵活机动, 当患者出现不适时应指导和协助其按压穿刺处, 适当变换体位, 以减轻不适。消除及减轻患者疼痛, 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为了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 本组均予VAS疼痛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呕吐常由于造影剂副作用或栓塞致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呕吐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防止误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或盐酸格拉司琼8mg静脉推注。及时倾倒呕吐物, 保持空气清新, 呕吐后及时漱口;嘱患者进食清淡饮食、少量多餐。本组6例患者呕吐剧烈, 经上述治疗, 2d后患者呕吐停止。

3.3 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需卧床休息24h, 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了防止血栓形成, 术后6h (排除穿刺点出血患者) 指导患者床上活动, 可以平卧或向未穿刺侧翻身, 术后24h尽早下床活动;密切观察下肢血运情况, 注意肢体远端肤色、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因动脉穿刺针孔较大, 拔管后处理不当易造成出血或血肿。拔管后予动脉压迫止血带按压6h, 观察敷料有无渗血, 对已有血肿形成的早期要冷敷。

3.4 疼痛的护理

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痛性痉挛, 疼痛出现在术中或术后1h, 持续时间不等, 短者6~12h左右, 长者持续数天[1]。主要是因子宫动脉栓塞后, 肌瘤呈缺血性水肿, 又因推注造影剂和栓塞剂进一步增加了子宫的张力, 所以疼痛也就加重。疼痛程度与肌瘤大小及数目、手术时间长短及栓塞剂的类型有关。疼痛也与便秘有关, 因术后患者卧床, 肠蠕动减慢, 直肠胀气压迫刺激子宫引起腹痛时间长。患者腹痛时护士应给予安慰和鼓励, 做好解释, 减少担忧, 缓解疼痛。也可用一些物理疗法, 如用手轻轻进行下腹部按摩, 热水袋用干毛巾包上放在局部热敷, 都可使疼痛减轻。如疼痛剧烈时可给适当镇痛剂, 如强痛定、杜冷丁等, 条件允许可用镇痛泵。

4 体会

子宫动脉栓塞 (UAE) 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新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目前已成为与手术、药物治疗相并列的新的治疗手段[2]。但新技术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 熟悉该项技术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常规, 熟悉其术后的不良反应, 提高专业技能, 运用护理程序, 临床上不断总结经验, 完善护理常规。术中护理人员熟悉介入治疗的操作步骤, 预见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 加强监护, 并做好患者的指导, 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保证了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术后加强病情观察, 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子宫肌瘤是平滑肌良性肿瘤, 其血供来源于双侧子宫动脉, 由于子宫动脉分支在肌瘤周围假包膜内形成丰富的血管网, 并有放射状分支埋入肌瘤内部, 随肌瘤增大, 血管增多增粗, 子宫肌瘤的上述血供特点使其适合于栓塞治疗。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保留子宫功能的优点, 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疗效。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李麟荪.临床介入放射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1990:22.

剖宫产术后观察和护理体会 篇10

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产妇回病室后立即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注意保暖,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接尿管固定床旁, 勿折压, 观察尿液性状、颜色, 正确记录尿量。观察输液是否通畅, 有无脱落、打折、漏液。术后6h密切观察产妇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子宫收缩情况, 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1~2d产妇体温稍有升高, 一般不超过38°, 属正常术后吸收热, 无需特殊处理, 嘱其多饮水, 注意休息即可。如术后持续高热, 应考虑是否有切口感染及乳腺炎的发生, 应加强抗生素控制感染。

2 观察阴道出血及子宫收缩情况

一般情况下产妇术后宫底平脐或脐下。如宫底脐上或更高, 应考虑子宫出血或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影响子宫收缩, 要给予正确处理。可遵医嘱给予静脉点滴缩宫素, 按摩子宫, 应用止血剂, 防止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阴道大出血的情况。

3 腹部切口护理

产妇回病室后即刻置腹带, 以减轻切口压力。手术后数小时内切口疼痛最为剧烈, 指导产妇学会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听轻音乐、让产妇多看看自己的小宝宝让其感受到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 疼痛剧烈时可给予药物止痛, 一般术后24h疼痛减轻。疼痛能忍受的将产妇置于舒适体位, 产妇咳嗽、恶心、呕吐时嘱咐其压住伤口两侧, 防止缝线断裂。坚持无菌换药原则,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避免受潮湿摩擦等刺激。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渗血等异常情况,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 术后体位护理

术后多翻身尽早床上活动, 剖宫产术大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术后6~12h内去枕平卧位后可取半卧位, 协助产妇每2小时翻身1次, 由于手术对肠道的刺激及受麻醉药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产妇都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 因而发生腹胀。多做翻身动作可使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恢复得更快, 尽早排气而解除腹胀, 防止肠粘连, 并使腹肌松弛, 减轻切口疼痛, 同时有利于恶露的排出, 防止恶露淤积宫腔内引起感染, 影响子宫复旧。还可预防褥疮的发生, 又利于静脉回流, 防止血栓形成。应鼓励产妇咳嗽排痰, 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排出。

5 心理护理

大部分孕妇对剖宫产缺乏正确认识, 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剖宫产术后产妇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惧怕腹部切口疼痛、对新生儿照顾以及母乳喂养缺乏经验, 使产妇产生心理负担, 加上长时间卧床, 产妇出现腰酸背痛、焦虑、失眠等, 给产妇造成很大心理压力。护士应针对病人的不同需要,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主动进行宣教, 安慰患者, 增加产妇的自信心, 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和顾虑, 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及安全感,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达到母子身心健康的目的。

6 会阴、乳房、皮肤护理

(1) 会阴护理:术后保持外阴清洁, 勤换卫生垫、内衣裤, 每日用碘伏液冲洗外阴, 每日2次。 (2) 乳房护理:保持乳房清洁, 每次哺乳前用温水擦洗乳头, 做到早接触、早吸允、早开奶, 按需哺乳, 并热敷乳房, 教会产妇按摩乳房的方法, 使乳汁排出通畅, 防止乳腺炎的发生。 (3) 皮肤护理;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而发生褥疮, 产褥期产妇身体虚弱, 出汗较多, 应保持床单位清洁, 经常更换干净衣裤、一次性消毒会阴垫。护士应加强宣教, 协助产妇翻身及侧卧位, 并给予骨隆突处轻轻按摩。

7 饮食护理

剖宫产术后因麻醉药效未消失, 为避免咳嗽、呕吐等, 一般禁食6h后进少量流质, 如米汤、鸡汤, 以后根据情况进半流质, 排气排便后给予普食。产妇早进食, 不仅促进肠蠕动恢复, 还为产妇早期泌乳提供了营养储备。饮食以高蛋白的平衡饮食, 多吃汤类, 如鱼汤、骨头汤等。

8 哺乳指导

产妇回病房30min内, 帮助产妇让新生儿早吸吮, 以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并刺激乳汁的分泌。母婴同室可使产妇精神上得到安慰, 减轻术后不适, 尽早起床活动。产妇乳胀时指导并协助哺乳, 帮助产妇及时排空乳汁, 以防乳腺炎的发生。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 告知母乳喂养的的优点及重要性, 指导产妇新生儿的一些生理特点及护理注意事项。

9 出院宣教

出院后注意休息, 加强营养, 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 注意观察恶露情况, 产后42d到当地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检查, 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及采取避孕措施。

参考文献

[1]何仲.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吴西英.剖宫产术后病人疼痛评估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2, 16 (4) :202.

[3]陈凌莹.剖宫产术后早期翻身治疗操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97~98.

上一篇:掌握学生下一篇:词汇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