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论日常生活审美化

2024-06-21

杜威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精选七篇)

杜威论日常生活审美化 篇1

历史、革命、政治在民间生存空间中不以重大的革命暴力及政权更替为显在特征, 它通常是在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站在民间立场上考察社会现状及历史动向, 视野往往圈定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凡夫俗子的婚丧嫁娶、生活百态中反射时代变迁。迟子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人性明暗, 折射理性哲思。即使表现满洲国这类的宏大题材, 也是从小人物入手, “其实小人物才是历史真正的亲历者和书写者。人世间的风霜雨雪, 都被普通百姓所承受了。平顶山大屠杀中不会有大人物, 被抓到虎头要塞当劳工的不会有大人物, 因吃白米而被定罪的人中也不会有大人物。”[2在迟子建的创作视野中, 日常生活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存在文本之中的

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转述与表达在文学史中并不少见, 尤其是我国明清时期以《金瓶梅》肇始的文人小说, 十分注重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 这种表达在《红楼梦》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呈现。然而, 到了“欲新一国之民, 比先新小说”的启蒙时代, 文学被作为工具而用来启蒙民众, 作为表现对象的日常生活也被作为为某种意图而服务的工具, 而非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直至新写实小说的出现, 日常生活重被纳入文学视野, 尽管他们更加关注其琐细、凡俗的一面。日常生活是迟子建小说世界构建的重要方面, 站在民间立场之上, 对日常生活的关照使其文学世界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首先是对家庭生活的描写。与现代都市市民的单位生活及广阔的社会交际生活不同, 家庭生活是底层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年是无更多社会生活的普通乡民百姓一年当中十分重要的节日, 具有仪式的功能和作用。围绕着这一节日, 家庭生活会呈现出许多迥异于平常的活动, 迟子建以精细的笔致描绘了这一状况。在《到处人间烟火》中, 到了腊月二十九, “明儿就该穿新衣、贴春联、吃年饭、磕头拜年了。”除此之外, 作家还描绘了一家人一起贴春联的场景, “通常是一家里两个人联合着, 一个刷浆子一个往上贴。”挂灯笼:“媳妇前脚提灯走着, 孩子在后跟着, 祖母在紧后面尾随, 一家子人都准备出来看灯。”《腊月宰猪》中则把全家一起准备过年的活动描写的更为详细, “女人们就开始围着锅灶蒸面食。馒头、画卷、豆包、糖三角、枣山、菜包等等”;男人们则“清理院子的积雪、劈柴、竖灯笼杆、采买、冻冰灯”;“小孩子最乐意做的一件事, 就是用稚嫩的手去接从母亲的剪刀下婀娜脱落的窗花, 忙不迭地一层层掀开那剪纸, 看看鲤鱼胖不胖、百合花是否呆着长长的蕊。”一些家庭必要的礼仪和规矩也是家庭生活在过年时的重点。当“祖母把垛在箱子上的被褥一件件搬到炕上, 开始从裤腰带上解钥匙了。……孩子知道, 他每年一次的‘悔过’活动就要开始了。”

而“礼镇的人把腊月二十七定为放水的日子。所谓‘放水’, 就是洗澡。”《清水洗尘》是迟子建对家庭生活描绘的最为精妙的小说之一。小说以一个名叫天灶的小男孩想用清水洗一次澡为线索描绘了一家人在腊月二十七——“放水”这一天所发生的各种小龃龉。礼镇的习俗是一年只洗一次澡, 烧水放水的重任在郑家都交给了天灶, “因为他要蹲在灶台前烧水, 每个人洗完后的脏水还要由他一桶桶地提出去倒掉, 所以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今年天灶决定一定要用一次清水。奶奶洗完后希望天灶用自己用过的水洗却被天灶拒绝, 于是伤感的觉得自己的孙子嫌弃她;天灶嫌每年都用自己的卧室当浴室所以提出今年该用妹妹的房间而与妹妹产生了小摩擦;蛇寡妇来到天灶家请求天灶爸帮忙修理一下澡盆而惹得天灶母亲的不满。作家将奶奶因孙子嫌弃自己而抱怨的老小孩状、小天云的天真可爱、母亲因蛇寡妇而起的醋意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整篇小说围绕着腊月二十七这一天全家洗澡这一活动而展开, 故事时间局限在一天以内, 环境也限制在了家庭范围中, 从而将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和偶尔相伴的吵嘴等生活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夫妻关系是维系家庭生活的关键, 因此夫妻生活同样是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维。《福翩翩》讲述了两对儿在家庭生活中出现情感裂痕的夫妻间艰辛的生活, 作家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挖掘出了两对儿夫妻的情感历程。小说开篇以柴旺家的早起准备早饭开始情节, 有如一个家庭无数个平凡生活中的某天的开始一样, “天还睡着呢, 柴旺家的就醒了。”为了不惊扰丈夫的睡眠, 柴旺家的“抱起被子底下的棉袄棉裤, 下了炕, 摸到鞋, 提着它们到西屋穿戴去了。”这是流露在平常夫妻之间最常见的恩爱之情。同时作家还刻画了两对儿夫妻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物质困难, “带着饥荒过日子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他们不敢再添置新衣裳, 不敢吃肉吃鱼, 不敢买水果。”“烹调用的酱油和醋一律是散装的, 花椒和大料也都是最便宜的……”一场车祸, 令刘家稳失去了双腿, 只能借助轮椅活动。两个女儿上了大学后, 生活更显艰辛, “她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占据了家中大半的开支。”但是发生于夫妻间的摩擦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柴旺因在卖春联时意外地得到了一笔横财, 于是瞒着妻子和刘家稳给刘英买了一台治疗仪, 事情败落后得来的是妻子与自己的冷战与刘家稳的误解。迟子建在这篇小说中描写了夫妻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状态, 面对物质困境时的患难与共, 以及无不可避免的龃龉和误解。

其次是文娱活动。东北地区地处高纬度, 气候特征明显, 面对相对贫瘠的生活, 东北人民大多有着乐天的性格, 懂得娱乐自我。因此乡民百姓除了维持生存的必要活动外, 还有自己比较独特的文化娱乐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以自发为主, 带有自娱自乐的性质。这其中, 逛寺庙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活动。与有着强烈宗教意识的西方人士不同, 中国人拜寺庙多半是抱着实用的目的, 如祈求平安, 求子, 求雨等等。而“以寺庙为中心举行的道场、佛会、庙会、游艺等各种通神祈福活动由最初娱神色彩渐渐变淡, 转向娱乐大众, 寺庙成为人们‘狂欢’的场所。”[3]所以去庙会往往带有“逛”的意味。《五丈寺庙会》中距离庙会三十里路的南凉、六里路的金顶镇、四十里路的七里铺的百姓都要去拜庙会, 并且十分的重视。“每逢庙会的时候, 栖龙河的渡口就热闹非凡, 除了摆渡人的生意红红火火之外, 河岸上看护牲畜的人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各种地方戏也为这种热闹助了一臂之力, “五丈寺的西南角锣鼓喧天的, 野台子戏就要开场了。那些逛够了庙会的人, 此时会花上几毛钱, 去那儿过过戏瘾。”“庙会仿佛是一场盛宴, 而野台子戏则像是一壶新茶, 饭后的一杯茶总是别有韵致的。”作家写出了存留于民间社会的这种独有的娱乐活动, 而这种活动实际上是普通百姓对宗教的另一种诠释。

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娱乐活动, 多在春节及各种重大的庆祝活动中进行表演, 以热闹为主要特点。迟子建在《秧歌》中不仅描写了秧歌的形态, “他们里面穿着棉衣棉裤, 外面却罩着色彩鲜艳的绸缎, 脸上涂满了白粉和胭脂。女人们的嘴唇就像是被辣椒熏着了似的通红通红。”而且也写出了人们对于这项活动的热爱, “无论是赶车的车夫, 还是牵驴的磨倌, 抑或是卖豆腐的中年妇女, 只要听说南天阁来了秧歌队, 而那里面又有个小梳妆, 就不管他们手里正忙着什么, 赶紧撇下朝银口巷和猪栏箱里跑。”

传说故事在民间以口头形式广泛流传着, 说书等活动亦是民间社会的一种娱乐活动, 人们喜欢在闲暇时讲述一些鬼神故事以消磨时光。《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那些出摊子的小贩子最喜欢讲鬼神故事”。邢老婆子说鬼说的好, 史三婆子也爱说鬼, “不过是《聊斋》中狐仙鬼怪的翻版。”《北极村童话》中的“猴姥讲故事最有一套。讲鬼神时, 不是眯着眼乱哼哼, 就是张着大嘴, 捶胸顿足。”而民间社会的孩童们的娱乐活动多半都是简易的, “到菜园里捉蚂蚱、蝈蝈”“许多男孩子都喜欢在冰湖下抽陀螺玩, 他们叫它‘冰嘎’。他们抽得很卖力, 常常是把鼻涕都抽出来了。他们不仅白天玩, 晚上有时月亮明得让人在屋子里呆不住, 他们便穿上厚棉袄出来抽陀螺, 深冬的夜晚就不时传来‘啪——啪——’的声音。”

日常生活如同北极村的山川河流一般共同构成了迟子建文学世界不可或缺的因素, 而更其可贵的是作家并不蔑视日常生活的“日常”之处, 在描写方式上废弃琐细的描写方法, 以细节描写等为切入口挖掘出了蕴藏在凡俗生活中的温情与诗意, 从而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陈学明等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第36页

[2]迟子建:《小人物与大历史》, 《长篇小说选刊》, 2005年第1期, 第146页

辨析“日常生活审美化” 篇2

伦理与审美是一个恒久的命题。古希腊的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就反应出伦理价值的冲突,为读者带来审美的冲击,西方学者对伦理与审美关系的探讨也不绝如缕。古希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三大悲剧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保护人类而反抗众神之王宙斯、俄狄浦斯无意间弑父娶母、美狄亚为爱情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杀害自己的亲生孩子,这些故事并非善与恶的简单对峙,而是充满人性的复杂、命运的悖谬。它们带给观众不涉功利的审美体验,以及由伦理冲突所引发的道德启示。在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中,哈姆雷特面对杀父之仇的彷徨纠结,奥赛罗对于妻子的误会、愤怒与悔恨,李尔王对于三个女儿的错误判断以及最终悲伤而死,这些悲剧的人生世态都表现了深层的教喻之意。它们所承载的英雄观念、家国情怀、社会道德并不仅是供人娱乐消遣,而是具备一种审美的伦理教化功能。

在中国文学的悠久传统中,审美的伦理价值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诗经》中《国风·周南·关雎》篇颇为唯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可以说是一首简单纯粹的爱情诗。但是,毛诗序开篇就谈到:“《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关雎》这首诗便被认为是具有教化的意义,要为天下妇人的德行作出规范性约束。在中国文学诠释史中充满浓烈的道德倾向。自先秦两汉开始,就有“春秋笔法”、“断章取义”、“以意论诗”等手法,它们都在凸显诗歌的功利性作用,而其功利性往往体现为对人民进行伦理感化、与国家间展开政治交往等方面。“诗言志”、“文以载道”的传统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它们展示出文学审美艺术的一种重要功能即感化教诲的作用。

伦理与审美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关于它们的关系阐释也是各成一家之言。有的学者指出审美要有伦理价值才能获得自身的合法性;有的学者认为伦理应该有审美的意义。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诸多理论迷障。长期以来伴随着本质主义的思维习惯,伦理与审美两者的关系探讨至今没有获得公认的令人信服的答案。《伦理与审美:后现代语境下的追寻与反思》一书避开了关于伦理与审美相关命题的本质主义追问,而是在后现代的语境中结合事实情况陈述和阐释相关问题。此书认为,后现代语境中伦理与审美的关系本质可以理解为:以伦理的审美化为策略,取消现代理性伦理的规范与宰制,最终达到启蒙现代性与现代伦理、审美观念对个体自由的终极诉求。为了达到这一理论目的,它厘清西方后现代语境下伦理与审美的关系,其核心问题就是要在西方社会现代性进程中,抓住后现代语境下伦理的审美化这一显著的理论与实践趋势,并在对这一趋势的深入剖析中,使后现代语境下的伦理、审美关系样态趋于澄明。该书将伦理与审美关系理解为不断演变的社会历程的一部分,在后现代文化生产的事实观照下,获得对两者关系的有效理解。

《伦理与审美:后现代语境下的追寻与反思》一书分别考察了伦理与审美的现代关系形态、后现代语境下伦理观念的审美化倾向、后现代语境下伦理生活的审美化倾向、后现代语境下伦理审美化之影响,最终对后现代伦理审美化的现实困境进行反思。其基本观点是: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下,不同学科之间有着相互跨界、彼此沟通的趋势,那么伦理与审美的关系便呈现出新的融汇格局。但是,这一融汇格局并非对“美善相兼”的古典伦理审美关系模式的复归,而是西方现代性文化逻辑的必然产物。从而这一格局既与伦理审美的现代关系形态保持了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同时又与后现代伦理学、后现代美学的观念流转相贯通,并以潜在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人们的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

李立在著作中着眼于伦理审美化问题。西方后现代语境下的伦理审美化倾向,表现为冲破现代规范伦理的束缚,以期实现人类实践的真正自主,它意图表明,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都可能自由地设计自我,最终践行一种无束缚、无规范的开放性道德。然而这种设想遭遇现实的困境。以现实的角度考量,从后现代伦理观到后现代艺术再到消费文化审美实践,实际上经历了从“责任的自我担负”到“自由的无责任”再到“自由的被束缚”的价值蜕变历程。伦理审美化的直接后果有两个层面,从审美角度而言,便是审美内涵不断泛化,审美不断侵占伦理实践的领地,最终使得后现代语境下美学从原先的哲学学科扩张为社会行为学。从伦理的角度来看,后现代社会中,现代性的伦理体系遭遇瓦解,代之以一种以感性审美体验为纽带的“美学共同体”。作者对于后现代伦理审美化的困境所指明的出路是,在后现代伦理审美化过程中真正担负起个体责任。这样才能使后现代社会的审美实践变得更道德,并最终使后现代伦理的审美化潮流落实为当代大众本真而自由的诗意生活。但是,仅仅将后现代伦理审美化的困境寄托于个体责任恐怕行之不远,在伦理与审美的探索中依然需要更多的探索与推进。

《伦理与审美:后现代语境下的追寻与反思》一书首先有着广阔的学术视野,对尼采、福柯、利奥塔、韦尔施、舒斯特曼、费瑟斯通等众多后现代学者的多元言说进行辨析,发现它们思想的差异性,汲取其对于伦理审美化言说的理论资源。其次,采取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合理地运用了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再次,拥有独立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立场。该书对于伦理审美化的阐释,有助于我们对当下艺术审美与道德实践的种种难题进行思考与判断。

略议“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 篇3

一、从费瑟斯通和韦尔施认识日常生活审美化

费瑟斯通1985年在“日常生活,闲暇与文化大会”上和1988年在“大众文化协会”上的演讲被收入著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他从后现代主义和消费文化角度,运用鲍德里亚的“区隔”、“消费符号”等理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了论述。他指出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三种含义 :首先,是指那些艺术的亚文化,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与超现实主义运动。杜尚的《泉》,表明现代主义运动追求的是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其次,是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王尔德代表的唯美主义运动,引导人们把生活和艺术品味结合起来,建构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最后,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迅捷的“符号”和“影像”等。前两层和第三层分别是浅层审美化和深层审美化,相互补充、相互转化。

相比费瑟斯通,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从美学和伦理学角度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了系统分析。他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分为四个层次 :“首先,锦上添花式的日常生活表层的审美化 ;其二,更深一层的技术和传媒对我们的物质和社会现实的审美化 ;其三,同样深入我们生活实践态度和道德方面的审美化 ;最后,彼此想关联的认识论的审美化。”[1]前三层是表层审美化,第四层是深层的“软件”的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见于都市空间和在经济策略,滞销的商品一旦跟美学挂钩就能过热起来。韦尔施审慎地评价日常生活审美化,认为任何对审美化不加分析的赞扬或否定都不可取。2002年,刘精明译版《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和陆扬、张岩冰合译版《重构美学》为中国学者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理论资源。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争鸣

2003年,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主体、价值等主体的讨论中,陶东风、王德胜、金元浦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倡者,而童庆炳、鲁枢元、赵勇、毛崇杰是主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质疑者。

2001年,陶东风和周宪从文艺学研究范式角度、视觉文化角度切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陶东风明确地提出“审美化”(aethetiza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周宪在《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中频繁提及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 life,并将翻译成“美学化”。次年,首都师范大学和《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文艺争鸣》又推出了话题为“新世纪文艺理论的生活论话题”的一组文章,争鸣由此开始。

合法性争论源于对其语境的理解不同。质疑者据国情否认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为全称判断,讽刺其应为日常生活“贫困化”,因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化程度、审美观念观念、生活方式上转变,只在北、上、广等特大城市初露端倪。杜书瀛在《后现代 :生活与艺术合一了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中否定日常生活与艺术的完全融合。提倡者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合理性,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推动者是电子媒介、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并指出“新型文化媒介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拥有较多,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引领了普通大众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鲁枢元在《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中否认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合理性价值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是技术对审美的操纵,功利对情欲的利用,是感官享乐对精神愉悦的替补,二者的不同在于一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一是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2]他以生态精神情怀关照日常生活审美化。鲁枢元偷换了概念,道德批判削弱了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批判力度。后来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学科边界问题、文艺学研究范式等问题也凸显出来,也没有达成共识。

小结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个人思考 篇4

美学的现代转型是90年代以来学者们热衷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纵观其总体研究, 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美学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走向现实生活, 切入到不断变化发展的审美实际” (3) 。美学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型, 我认为这与现实需要是无法分开的, 它是社会与时代的呼唤, 是生活的呼唤。

从全球的角度说, 20世纪后半叶开始, 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 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 整个工业体系正在进行急速的改组和更新, 高速发展的电脑电讯、多媒体、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正在极其深刻的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 在逻辑学范式之外, 现象学范式得到很大程度的应用和普及。现象学方式研究的重点在于客观世界是如何被主体所认识的。现象学范式的对象不再是抽象、概括的形式, 而首先是具体的个人, 一个活生生地存在、行动, 感受着痛苦和愉悦的人。

从国内的现实状况来说, 改革开放以来, 深受全球化的影响, 中国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国际已经初步接轨, 入世以来, 我们越来越明显的能感觉到, 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处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下, 去年爆发的国际金融海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那么受发达国家影响, 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具有某种大众化的趋势, 只不过我们的大众化处于转型时期, 这是因为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处于转型时期, 受到这个大环境的影响的结果。前面说了, 大众化是现代化的产物, 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化为大众化的产生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物质条件, 科学在本质上是属于全人类的, 自由、秩序、民主、平等、进步是它的内在要求, 科学的发展必然导致大众化, 而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人的解放、人的主体性的实现, 它是大众化更深刻的内在过程。

就这个意义来说, 东西方文化有着共同的本质, 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某些相似之处:科学的普及、教育的发达、生活的富裕、闲暇时间的增多等等。

大众文化的发展也是长期以来文化禁锢、压抑的一种反弹, 是人们在经历了文化上的干涸后对文化渴求的急剧膨胀。大众文化的发展对中国人的现代品行塑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民众的进步, 再加上文化大革命对人性的屈辱和迫害, 时到今日其影响也未散尽。在大众文化的推动下, 人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局限被打破了, 新的心理需求被创造出来, 人的多种现代化素养及开放性人格特征的发展和形成不同程度得到了促进, 人们逐渐形成了参与市场改革的心态。

大众文化对大众日常生活价值形态给与了肯定, 对世俗欲望给与了肯定, 它的合理性和积极价值无法否定。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的存在消解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崇尚和对于理想的追求, 具有了物质膨胀性和精神缺失的弱点, 粗制滥造、文化含量低的产品通过大众传媒对受众的误导, 有可能会降低受众的欣赏水平和分辨能力。大众文化人文精神的缺失并不是必然, 所谓人文精神, 应当是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 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 由人类整个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从整体的客观的角度看, 大众文化的出现正是符合人文精神的本质精义———对人的关怀的一面。人文精神并不拒绝科学理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的精神必然要借助科技而达到多种实现的可能。

我之所以要提到欧洲中世纪的“人文主义”及其精髓“个体本位”。是因为, 除了我在前文讲到的“人的发展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 这是东西文化的共同之处”之外。还因为:时下的中国与三四百年前的中世纪欧洲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有着某种共同的地方, 具有横向比较性。如果以唯物史观为指南进行考察, 欧洲中世纪实际上是出于“前资本主义时代”, 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萌发阶段, 人们不断的卷入到商品市场中, 在多向而广泛的自由竞争中逐渐增强了个人的自主实践能力, 由此而真正摆脱了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 成为具有独立性和个体性的社会个体。人文主义者们从古典文化中吸取包含着些许平等与民主等因素的“人文”观念、修辞学风格和科学精神, 来批判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 鼓唱人的自由、尊严和现世追求。马克思指出, “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文主义思潮以其“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的思想主旨, 凸显了它那特有的近代早期思想启蒙特征。文艺复兴的真正形式是“为近代世界所需要的理性解放”, 而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理性解放, 从根本说就是人的个性解放。

时下的中国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个性解放”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核的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前进的。而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便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就是中国民众某种程度人性、人欲的觉醒。所以我认为, 在社会各界多方合作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完善的大众文化审美规范, 发扬其有利于民众主体意识提高作用的积极的一面, 摈除它糟粕的一面。那么中国的现代美学才会真正获得生命力。

摘要:美学的现代转型是多年来学者们热衷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许多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我本着现实的视角, 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人文主义,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众化,个体本位

参考文献

[1]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2]陶东风《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答赵勇博士》《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杜威论日常生活审美化 篇5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他的美学著作《生活与美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美学理论,即“美是生活”,他是这样下的定义:“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哪里面看得见的,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看来,生活这个概念不仅包含现存的事物,而且也包含我们所希望的事物、可能的事物;那么,生活是什么?而且要指出生活应当怎样?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不仅是再现现实,同时也有说明生活与批判生活的功能,他的小说“怎么办?”就是他的这种理论的一个实践。真是在这种意义上,艺术才能完成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充当“生活教科书”的任务。

1、无所不包、最一般性的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所理解的生活是一个无所不包、最具一般性的生活。他说:“美这个东西一定是一个无所不包、能够采取多种多样形式,最富于一般性的东西。”他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这样,就打破了美的神秘,批判了黑格尔的理念先于自然的神秘观点。同时,这种生活是“人觉的可爱的,如同喜欢我们的亲爱的人一样,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生活,具有健康的,积极的情调。”因此,它与当时文艺界浓厚的感伤忧郁的气氛是针锋相对的,其中饱蘸着革命的激情。

2、所愿意的、所喜欢的生活

所谓“愿意过”,“喜欢过”,照车尔尼雪夫斯基来看,含有多层的意思。第一,阶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他在书中分析说,“农民寻找的是丰衣足食而又辛勤劳作,要求休息和安静的生活,而上流社会,寻找的是强烈感觉、激动、热情的寄生生活。”在这里,车尔尼雪夫斯基明确认识到了人的阶级性,认识到各个阶段,因为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美的理想也有所不同。这种从不同阶段的不同经济地位来考虑生活的不同内涵,开创了美学研究的先河。第二,生活地劳动。“生活”总是包括工作的概念;生活中没有劳动是不可能的,同时也叫人沮丧。在他看来,劳动能使人长得体格强壮,结实。面色红润,拥有健康的体质,这是美丽的必要条件;而不劳动就会使人柔弱、委顿、慵倦,这在普通人来看是断然不漂亮的,甚至是不愉快的。因此,生活就是劳动,而美也蕴藏在劳动之中。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创造了本身,也创造了世界,劳动发展了人的机体和潜能,也发展了人的美学情感。劳动是“生活第一需要”,把生活看成劳动,与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是一致的。第三,强调了“真正的生活是思想和心灵的生活”,在这里,作者强调感性的作用,强调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人的内心生活和想象也应该是美好的,他说:“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他又说:“我们所了解的现实生活不仅是人对客观世界中的对象和事物的关系,而且也是人的内心生活;人们有时生活在幻想中的,所以,这些幻想看起来与客观事物是有现实意义的。

3、有所显示、使我们想起的生活

因为,能显示生活或使人想起生活的东西,必然都对人产生了深刻或良好的影响,因此,在他看来,生活具有明显的实用的和功利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人类清新刚健的生活概念也都能体现在动物界的美中,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能让我们想起人类生活的声音和动作。在某种程度上,植物的声响、树枝的摇摆、树叶的经常摇曳,都使我们想起人的生活来,这些就是我们觉得动植物界美的另一个根源。”生气蓬勃的风景也是美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赋予自然界以生命、思想、活力,化物为我所用。他的这些论断,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例如,当我们观赏一幅秀丽的风景画时,生活的优雅宁静就仿佛荡漾在我们的心田。

二、中国当代美学中的“生活”

1、对于“生活”的定义的研究概况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是这样理解生活的,那是他所希望的,并且能够想起自己心中的某段经历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而在当代中国,何为“生活”是探讨“生活美”“生活审美”等相关问题的基础。

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活,一般指日常生活,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术语,但又说不明白,事实上,日常生活是和每个人的生存密切联系的领域,脱离了日常生活,人们无法确定现实生活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何为“生活”?有些学者不重视这个问题。在“生活”这个基本概念的研究并不多,甚至很少的信息。生活美学中对“生活”的探讨多是与“生活美”、“生活审美”、“生活美学”等研究相结合的。这些问题的探讨,从第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吴世昌认为“生命美学的研究对象既有狭义又有广义。广义的研究文艺美学以外的一切美学问题,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日常生活美生活美学研究的狭义对象,就是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学问题,它的涉及面很广,例如劳动美、环境美、行为美和装饰美以及其他领域。”

这些“生活”是指人们的具体生活,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即人们具体的、当下的全部生活,而这些只是“美”在“生活”中的存在领域,并没有从本质上界定何为美的“生活”。这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眼中的生活有一定的区别的。在2000年之后,尤其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和生活美学成了研究热点,但“生活”这一基础概念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2、“日常生活”与“美的活动”

日常生活与美的活动之间该如何界定呢?刘悦笛曾在西方“生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他对“日常生活”、“美的活动”的界定,从他开始才真正有意识地突破美的研究,深入到“美”的“生活”。在对于“美的活动”的解释中,他对生活进行了划分,包括“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美的活动,正是位于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的特殊领域,毋宁说,美的活动介于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并在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必要的张力。”依据西方的生活理论,“日常生活”是物质活动,“非日常生活”是精神活动,刘悦笛认为二者之间通过审美活动构成张力,说明“美的活动”具有物质与精神都必不可少的特性。事实上,在中国语境下,即使我们使用“日常生活”这个概念,也只是一种表达习惯,“日常生活”和“生活”基本上是同义词,没有区别。“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区分,既不能有效地解决“美的生活”问题,也不符合中国思维传统习惯。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

1、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的美学理论,认为:“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在生活中,事物不一定都是美的,当然,生活方式也不一定尽善尽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应当符合革命民主主义观点,符合生活本身的属性。

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被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打破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进入了大量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因素。比如,健身房、美容院、街景花园、购物广场等等。

在这个社会中,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别消失了,日常生活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就是出现了仿真的世界,亦或者说是后现代文化。在一个审美化的世界中,美学散发着神奇的诱惑力,包裹着我们。正如费瑟斯通所说的:“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都已为现实的审美光环所笼罩,现实已经与它的影像混淆在一起。”后现代主义强调是艺术与日常生活、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界限的模糊,总体性的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

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有哪些。迈克·费瑟斯通认为:“我们可以在三种意义上谈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首先,我们指的是那些艺术的亚文化,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运动。第二,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就是艺术家与知识分子及潜在的艺术家、知识分子来说,这一谋划的诱人之处是,它已经有了悠久历史。例如,在世界之交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中就可找到这样的谋划。日常生活审美化呈现的第三层意思,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响之流。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虽然西方社会和中国当代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不奇怪的。在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视觉性表达和享乐满足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突出表现,审美的日常现象被尽可能地夸张地视觉化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美学现实,由视觉表达与满足所构成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从一种理性主义的精神理想,转变为我们能够看见的、触摸着的生活,并且我们快乐的享受着这种生活。

正是因为这种视觉与想象界限的淡化,使人的日常生活与美学的现实指向之间明确了一种关系模式。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层面的视觉现象可以被转化为审美活动。在这样的关系模式中,视像本身的外观及其视觉效应决定了人在日常生活里对于各种视像的现实消费。

2、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反思

日常生活审美化把我们有限的物质生活与无限的想象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我们更“美”的去生活,同时,它也是当代社会工业大生产、大众文化实践的产物。但它还并不是人们理想的生存状态,更与马克思所讲“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所产生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差异甚大。在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当下中国的审美现实,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第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当下的中国,与真正的审美化还有一定差距,还仅仅是一种肤浅的审美。事实上,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跟现代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不同文化相互渗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艺术审美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艺术审美不再是封闭狭窄的精英文化,更多的走向了广阔而具体的日常生活。

但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具有明显的感性与享乐性倾向,大众传媒经常夸大事实地,宣传炒作,太过强调当下的视觉感受,从而不断地让人们享受或体验欲望。一开始就充斥着体验和视觉的欲望,暗藏着消费的激情和冲动。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视觉刺激,让身体得到最大的享受。

首先,“感性消费”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心之一,追求片面化的审美效果。然而,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启示却很少涉及,缺失了理性意义。其次,视觉影像中的感性与享乐被不停地放大,极力去制造“艺术审美氛围”。这种行为,让审美与“真”、“善”脱节。这里的“真”是指“认识”,“善”是指“责任”。假如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对人本质的思考缺失,不仅实现不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反而有会让沦落为纯粹追求审美效果的虚假的人。

第二,日常生活审美化说到底,最终目的还是引发人们的欲望,促进消费。中国民众依然处于一种消费主义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本质目的让他们更加不关心自身的政治权利、公民权利问题。对于公共领域的重大问题,他们漠不关心,沉浸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华丽的广告对休闲生活的影响,还是影视作品中的激动人心的宏大场景。种种都是想通过视觉影像与文字描述潜移默化的激发人们追求享乐的欲望。实质上,“感性解放”就是“享乐的解放”,虽然它从身体上满足了人们的部分享乐欲望,但与真正的审美相差甚远。它容易让人们在视觉影像的享受中淡忘了精神世界的享受。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学上的著名公式,即“美是生活”。并且阐释了他对“生活”这个概念的理解,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看来,生活这个概念不仅包含现存的事物,而且也包含我们所希望的事物、可能的事物。而在中国当代,何为“生活”也是美学界讨论的话题,但一直没有给出明确地解释。当代中国也渐渐出现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现象,逐渐打破了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日常生活空间中充斥着大量审美活动与审美因素。我们既要看到积极地一面,同时也需要进行反思,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当下中国的审美现实,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摘要: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认为生活这个概念不仅包含现存的事物,而且也包含我们所希望的事物、可能的事物。虽然当代中国还未确定“生活”的真正含义,但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渐渐使审美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审美活动和审美因素大量进入日常生活空间。同时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当下中国的审美现实,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杜威论日常生活审美化 篇6

关键词:生活审美化,电视节目,传统审美观,娱乐,融合

生活审美化概念是近几年在美学领域兴起的, 将这一概念引入电视领域后, 我们可以发现, 它在电视的制作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风格、类型和形态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提高全社会“人”的综合素质, 电视在完成其诸多社会功能的前提下, 也将责无旁贷地在强化全民族审美水平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电视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至今我们都很难充分地认识和总结。美国学者戴安娜.兰克在她的《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一书中曾经这样提过, “电视构成了一种文化活动场所, 这个文化活动场所在建构现实、阐释重大事件和社会变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那么, 电视在取代以往的艺术成为呈现日常生活的基本方式时, 又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律性, 如何获得我们持久的尊重和信赖的基础呢?

一、注重频道定位, 确保频道的创造力

我们说, 从语言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性格, 从电视节目则看出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不仅如此, 电视节目还可以传达一种精神上的导向, 引导受众的精神状态, 这是因为节目首先是一种大众传播工具, 在其范围内可以产生传播功效。而以往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是极其分明的, 二者的鸿沟维护着精英与大众、贵族与平民、中心与边缘之间的权利和价值秩序, 而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打破了这一切。

就以往对电视台而言, 只要能够制作出新颖的电视节目, 就可以吸引电视观众, 占有市场份额, 无需通过与众不同的频道定位来强化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如今, 随着电视等图像技术的高度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进程。“在物质的层面和社会的层面上, 现实紧随新技术和电视媒介, 正在证明自身越来越为审美化的过程所支配。

以浙江卫视的改革为例, 2008年8月, 浙江卫视启动“中国蓝”的全新频道定位转型, 实现了向频道定位的理性回归。与其他卫视以主导节目内容为定位口号的差异化战略不同, 较为抽象的“中国蓝”首先是作为一个卫视频道的品牌出现, 让观众对浙江卫视形成最为直接、简单、明了的认知与辨别, 而且具有可流行性和传播性。更为重要的是, 在内容定位上, 主打“守正”的新闻牌和“出奇”的综艺娱乐牌, 尤其是在娱乐节目方面, 形成区别于湖南卫视橙色娱乐旋风之外的又一股强劲的蓝色娱乐风暴。

要达到电视审美“内涵化”, 就必须消除目前电视媒体存在的一个观念误区——“收视率越高, 越能体现电视艺术的价值”, 将媒体注意力转移到电视审美的正确发展方向上。其实, 收视率和收视质量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收视率高未必收视质量高。电视荧屏应成为观众全方位自审人类特性的形象化窗口。

二、注重节目的理性回归, 确保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电视媒体, 是帮助人们和引导人们走向正确方向的引子, 好与坏大都会受到电视媒体的影响, 潮流、时尚, 包括一些流行用语, 甚至有些人的言谈举止都会受到电视的影响, 而且很多年轻人的所思所想也是从电视中去模仿和学习的。电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文化情景。业内的批评家们因此而认为, 在笛卡儿时代, 一个人可以说“我思故我在”, 但在今天这个大众媒介时代, 恐怕只能是“我上电视故我在” (Robert Abelman, 1998) (3) ——在这个意义上, 电视节目不仅把传统上私人领域的文化元素和社会公共领域交织在一起, 而且由于受众的深度参与, 更加强化了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情景之下, 电视产品和电视受众之间除了消费产品—消费者相互依赖关系之外, 在文化上同样紧密的共生共荣关系。

在一个电视泛娱乐化所塑造的语境中, 捉摸真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围绕真实的审美论题也因受到泛娱乐化的影响悄然发生着变化。但是, 市场导向客观上也容易使传媒内容低俗化、同质化, 压抑审美理性和深度文化追求。如同艾滋病威胁着人类社群一样, 精神失范也不断威胁着信息社会。不是这样吗?近年来打着“真情实感”旗号的情感类节目被曝出频频作假, 如捧红了“凤姐”的一期情感节目《我要嫁白马王子》, 现场嘉宾里面除了罗玉凤, 其余的前男友、第三者、好友竟然全是群众演员, 而整个事件除了罗玉凤征婚属实, 其余的恋爱纠葛全部是编导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

在娱乐节目中, 娱乐是应该的, 搞笑也是可以的。但有些娱乐节目不止是搞笑和娱乐了, 而完全是在游戏人的情感。其实, 收视率和收视质量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收视率高未必收视质量高。

三、注重融合, 取长补短

在当今社会, 报纸、电视等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对网络谈虎色变、口诛笔伐, 网络就像一个打开了的潘多拉的盒子, 令人们无限震惊而又束手无策。美国著名媒介研究专家马克·波斯特曾预言“无论将来的传播媒介使用的是连线技术还是非连线技术, 或者是两者的某种结合, 都将出现一幅深层转型的图景” (4) , 这是一种媒体、文化、社会相互勾连的现代图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在当今这个马克·波斯特所谓的第二媒介时代,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构建, 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电话等的结合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和全面应用, 互动的传播模式成为信息传播的基本方式, 这种新型的信息文化潮流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和体验方式, 也势必深刻影响当代的艺术和审美。电影、电视和网络的融合将是大势所趋。这种融合不仅仅是技术的交叉借鉴, 更是一种传播内容与文化精神的深层次交融。

四、结语

随着生活审美化概念的流行, 我们认为并不一定费要“弄”出或“做”出一种美来, 生活本身就是没的, 只是人们日用而不知。我们所缺乏的是一种对生活中的审美体验提炼出来并予以感知的机制和方法。总之, 电视在面对现实生活的各种问题时, 不能一味地迎合或采取消费的态度, 而缺乏深入反思和价值关怀;应该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同时, 对生活世界加以提升与批判。电视在取代以往的艺术成为呈现日常生活的基本方式时, 能否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律性, 是它能否获得我们持久尊重和信赖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戴安娜.兰克:《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 赵国新译, 译林出版社

[2]《生活即审美》, 理查德.舒斯特曼 (美) 著, 彭锋等译, 北京大学

[3]Robert.Abelman, Reaching A Critical Mass, LEA Inc.1998

“审美日常生活化”之我见 篇7

审美日常生活化是从审美角度来理解, 审美角度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审美评价所持的观点与立场, 即从何种理念, 以何种心理, 用何种眼光对事物进行审美分析与思考, 例如对于一部文学作品, 有的人会从专业的审美角度出发, 分析作品的谋篇布局, 情节设置, 意境手法, 创作缘由, 人物塑造等方面, 进而形成一套比较学术性的深度审美分析与调研报告, 这样的审美结果虽然思路清晰, 条理清楚, 但显得矫揉造作, 不利于广大的人民大众进行理解与接受, 同样没有达到惠及大众的审美艺术效果。

因此在审美角度选择上, 应考虑目标公众的特点, 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尚未进行过专门的审美艺术教育,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感知并认可事物的美学内涵, 获得美的熏陶, 我们不妨将审美角度的日常生活化, 以群众的眼光出发, 从实际的生活出发, 从真实的自然出发, 用简单的思想, 简洁的理论去挖掘事物的美学意义, 将之融入日常生活中, 使美与人民的生活合二为一。美学的真正内涵不在于深奥的美学原理探究, 专业的美学著作展示, 而在于美与自然, 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在于让更多的人民懂得美与丑, 善与恶, 善于发现身边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如果我们在寻找美, 界定美时运用一双贴近日常生活的眼睛, 这样我们很容易发现这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 都是美的载体, 这样的审美艺术才是真正的美的艺术。

二、进行“审美日常生活化”探讨的重要意义

首先探讨“审美日常生活化”有利于深入理解美的本质, 进行美育的引导和宣传。

在美学的历史上, 人们始终在反复探究美的本质是什么, 对于评价一个人而言, 美就是优雅的外在形象气质与内在善良温暖的心灵的完美契合, 对于文学作品, 美就是浑然天成的结构, 行云流水的语气, 清新自然的文笔, 发自肺腑的情感的完美融合。千百年来, 我们渴望美, 探索美, 追求美, 宣扬美, 似乎美成为了一种遥远陌生的事物, 人们抓不到, 摸不得。其实真正的美就在我们身边, 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进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探究让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日常生活, 用审美的眼光看生活, 懂得生活处处是美的集合。“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此时无声胜有声, 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里, 我们也可以捕捉到美的痕迹。

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件深不可测的学术科研活动, 将审美完全束之高阁, 仅从单纯的理论出发进行空洞的美育的宣传, 这是很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接受的。一切理论都源于实践, 审美理论也应该贴近生活, 将审美姿态放低放平, 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 将“审美日常生活化”, 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进行美育的宣传与推广, 这样会更好的走进广大群众的心中, 更能从思想意识上对广大群众进行美的熏陶与感染。

同时, 进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美学探讨, 有利于我们在重新审视“日常生活”的基础上, 使人们的生活朝着“审美化”的方向发展, 促进社会的和谐。

生活看似简单, 但是要认真品味实属不易。生活中有苦有乐, 需要慢慢接受, 其实生活中的苦与乐都是美的, 关键是用什么眼光进行对待。福柯说过:“人之为人的基本特点, 就在于审美地生存。”“审美日常生活化”论题的深入探讨, 不仅仅是为了文艺美学学科的建设, 更重要的在于体现人之为人的真实生存状态, 满足人们在现实中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 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基础上, 对精神上的需求日益扩大, 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 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世间还是有很多美的人与事, 通过探讨“审美日常生活化”, 可以让人民群众理解美的内涵, 发现美, 追逐美, “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 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 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 要求人心净化, 先要求人生美化”。如果每个人都能坚持对美的执著追求, 人们的日常生活会朝着“审美化”的方向发展, 人人都怀揣一颗美的心, 就可以和平相处, 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深入“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美学思考

审美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是每个普通的人, 同样高雅艺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享有, 更多的人应该通过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升审美品位。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发现美, 建造自己的诗意化人生, 这永远是每个普通民众应有的权利。因此在进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美学思考时, 应该从人民生活出发进行, 将审美权利归还给人民群众, 帮助人民大众更好地提升生活品质和艺术情操, 使得民众的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取得双丰收。

同时坚持从现实出发, 促成“审美日常生活化”与全社会文明进步的良性互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高度发达, 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精神的高度发达。现实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美的表现体, 通过美育的宣传和引导, 让广大群众深刻体会到“审美日常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用美育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 帮助人民大众更好地提升生活品质和艺术情操, 使得民众的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取得双丰收, 这样会更好地实现社会的文明进步, 繁荣发展。

四、结束语

从美育的角度推动“审美日常生活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文艺学科建设的重要根基, 对于改进人们的思想, 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有重大意义。

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 在脚踏实地创建物质文明社会的同时, 也应该具备宽广的胸襟与高度, 达到“审美日常生活化”的高尚精神境界, 让民族在审美化中得到洗礼, 在美的感召下屹立东方。

摘要:审美现象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表现, 美学理论是审美现象的升华。日常生活、审美现象和美学理论, 三者一脉相承, 相互贯通。“审美日常生活化”作为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和思维向度, 颇能体现学术发展的时代特色, 在文艺美学学科建设方面有积极作用, 也是当下推动美育发展, 实现文化和谐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内涵谈起, 然后分析进行“审美日常生活化”探讨的重要意义, 进行深入的美学思考, 旨在促进审美艺术和日常生活的完美融合, 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审美,现实意义,审美日常生活化

参考文献

[1]、高建平《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2]、魏昀赟《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人的个体性张扬》《新闻世界》2010年05期

上一篇:网络传播实验室下一篇:项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