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外实践

2024-06-26

地理课外实践(精选十篇)

地理课外实践 篇1

那么, 如何有效地进行气象谚语的搜集和整理呢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 现提出如下方法和步骤:

一、工具准备

记录本、笔、录音设备等。

二、时间和路线选择

为获得较为充分全面的资料, 调查时间最好涵盖全年各个季节, 各种天气现象及物侯状况, 调查的空间范围上, 如有条件, 最好是进行全方位调查。在不能全方位调查的前提下, 调查路线应具有区域代表性。考虑时间和路线选择跨度较大, 可对同学们进行分组分工负责、分时分片落实。

三、调查前的思想准备

1.注意遵守社会交往的一般原则, 要从尊重他人的角度出发, 保持向人虚心求教的姿态, 以最大限度地取得被调查者对气象谚语调查工作的支持。

2.考虑调查语言的转换。为避免因语言问题阻碍调查工作, 应准备好科学语言、学术语言、书面语言、普通话等向生活语言、口头语言、通俗语言、地方方言的转换, 在调查过程中, 应考虑选择使用恰当的访问语言, 以达到调查收效的目的。

被调查者的知识层次是千差万别的, 有些人甚至弄不清自己知识和经验的类属, 对专业术语、书面语言等不习惯或不了解, 你要是让他说点“天气谚语”等, 他或许不知所云, 但对于当前的时令特点, 将可能出现哪些是天气现象;此类天气现象对未来天气变化有什么预兆等, 你要问他“老古话怎么讲”之类, 他极有可能很快明白你想要让他说什么。

3.考虑调查线索的有序性。调查线索的有序性可包括:时间序性、空间序性、物征物象序性等。调查线索连贯有序, 可避免被调查者述说天气谚语时的重复和疏漏以提高调查效果。

四、调查的实际操作

人们日常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沉淀在脑海之中, 不在一定时空状态下, 很难显现出来。“不讲想不起来, 一讲想起许多了”, 有些或许要在事件发生时甚至发生后, 才“恍然大悟”。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查工作中:

1.营造谚语语言环境, 沟通讲述者的回忆。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例子:突然间让被调查者关于某事谈点什么时, 某人或许感觉好像有许多话要谈, 可实际上什么也讲不出来;如果有人关于某事以相关事例开个头, 被调查者的思维活动受到诱发可能会口若悬河。鉴于此, (1) 调查者可先口述几则与题相关的谚语, 以激活被调查者的思维, 并将其引向纵深。这样做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 被调查者会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有的放矢:其二, 被调查者可以进行相关联想。 (2) 进行群体调查。群体调查有利于被调查者之间相关思维的相互沟通, 互相启发, 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2.营造事件氛围, 引导被调查人的谚语思维。具体做法是:调查者先述说一些因气象原因引起的事件, 如列举龙卷风、冰雹等现象的预测不力给人们造成的危害等事例, 把被调查者的思维引入到具体的现实事件当中, 让被调查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具体事件, 让被调查者“平时想不到, 事情发生了就想起来了”。

3.认真做好详细的调查记录。

4.记清调查时间、地点及被调查者的简况 (如年龄、知识层次等) 。

以上是对某些特殊情况下的针对性做法, 当然, 一般情况下还是直接询问最为简单明了。

五、材料整理

1.科学性和实用性分析。

因为谚语流传的历史及途径不一, 被调查者有时只是人云亦云, 不辨真伪;有的谚语因为时过境迁而不再实用, 因此, 被调查者必须做好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工作。再者因被调查人的“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调查可对气象谚语进行“所以然”分析, 以将气象谚语上升到理论高度。

2.分门别类, 进行归总。

为日后使用方便, 对调查所获气象谚语, 在进行语言回归转换的基础上, 按一定的时空属性或其他属性, 进行归纳整理成册, 有可能的话, 通过理论分析, 为每条谚语做好注释, 以形成实用的气象谚语的分析判断辅助资料。

通过气象谚语的搜集整理, 不仅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巩固与更新,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这一过程中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受到热爱家乡等思想教育, 同时, 也将有效地传承祖国文化遗产, 并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等, 意义深远。

(安徽省桐城师范学校)

摘要:指导学生通过文中提供的方法和步骤, 从事气象谚语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功用, 并从中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地理课外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篇2

(张盛友 青浦县实验中学)

〔摘要〕 本文着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地理课外活动发展的思路,论证了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 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提出了需要深化与完善的意见。

* * *

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调整后 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话动。这 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地理课外活动是在教育大纲范围以内的,学生自愿参加,旨在培养学生智能和特长的,具有吸引力的校内 各外种教育活动。

在地理教育系统中,地理课外活动是与课内教学相互渗透,各有侧重的子系统。从信息时代对人才需要, 从当前教改的高度看,特别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地理课外活动就有其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理论依据

1.培养目标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文 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四有”人才 。

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不但要通过课堂去贯彻,而且还要通过课外活动去贯彻。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 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贯彻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开发智力的过程,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同时发挥作用同时进展的过程。因 此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起着明显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培养人,培养一代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在活动中把德智体美劳统一起来,才 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2.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开展课外活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 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获得课堂中口授笔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对推进教改和发现培养热爱科学的人才 幼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是不可相互代替的两个方面,它们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前者是课堂小天地,具有偏重理性(书本),有系统性、稳定性和间接性的 特点,是知识的基础。而后者是社会自然大天地,具有偏重感性(实践),有适应性,灵活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是知识的深化。前者对学生强调统一,后者强调个性。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补充等辅助作用;也起着扩展 、深化、强化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特别关注这种课外活动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课堂打基础 ,课外出人才”。

我县气象台和水利局的几位专业人员都在中学时代参加过地理课外活动小组,都喜欢地理课。可见,地理 课外活动对学生今后专业方向的选择起着巨大作用。

3.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正常发育,课外 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这正适合青少年学生认识事物偏重感性的特点。经常为他们开展形象化的课外活动、并 加以启发引导,就是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经常为他们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符合他们这一心 理愿望。

中学生还具有兴趣广泛,喜欢模仿和探索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们的兴趣爱好得以培 养和发展,就能渐渐形成技能和特长,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打下基础。

4.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的需要

教改重要目标就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单纯传授知识向知识能力并重转变;变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 教学转变;从教师单向传递向师生间多向交流转变;从单一目标向多层次(全面发展与注重个性发展)转变, 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这种转变的核心。而目前教学上存在读死书(死记硬背),集中思 维模式不利于人才培养。课外活动在实现这些转变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指出:要 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晨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 ,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他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课外实践获得的知识是“ 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因此,课外活动小组 ,不应把它们看成学科的附属物,或者作为提高及效率的手段。它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这也说明了课外教育 实践对发展智能的重要性,而地理课外活动正是使学生成为“真知”的“亲知”场地和智力生活的策源地。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都只能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标 准。不能顾及学生客观存在的能力差异,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而地理课外活动的教学则不然。它可以根据学 生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智力等心理特征实行因材施教。选择适宜的课外活动方式、类型和内容,分别组 织他们参加不同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促进了学生各方面发展。

二、开展原则

1.积极引导与坚持自愿相结合

由于中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发地,独立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有许多困难, 因而中学一般采取新学期开始,由学校领导动员,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专门的某项活动;也 可组织全校性或班级性的地理课外活动。前者一般为长时间定期,后者为短期不定期的活动。前者为地理课外 科技活动;后者为地理课外教学活动。一般前者为10多人的小型活动;后者人数可达数百人。因此,无论什么 类型的课外活动,应尊重学生选择,贯彻自愿参加的原则。这是搞好各类地理课外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学 生自己动手,调动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激发学生活动兴趣的可靠保证。

2.学生为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对任何地理课外活动,教师都要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但在具体的 活动过程中,则应以学生为主体,大胆让他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要怕出错,不要怕反复, 让他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教师要耐心加以启发指导;而不要包办太多,更不 能包办代替。在指导过程中多一些耐心、表场和鼓励;少一些急躁、批评和责怪,以免损害学生的积极性。要 使活动真正体现学生为主、还必须在组织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好可能出现的问题、方能调动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

3.精心组织与形式多样相结合

组织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应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和可能提供的条件,选择开展 适当形式的地理课外活动,按活动范围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

校内活动主要有:气象观测与天气预报、地震观测与预报、天文观测、教具制作、地理课外阅读、地理墙 报、地理竞赛、地理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地理游戏等等。

校外活动有野外观测、乡土地理调查(包括自然、经济、人文、环保等)地理旅行、地理参观,测量与地 形图绘制采集标本(包括岩矿、动植物,土壤等)。

活动可以是大型的(全校或班级性的),也可以是小型的(课外活动少数人)。可以是长期的如气象观测 ,地震预报等,也可是短期的如:地理展览、地理调查、地理报告会,主题班会等。

活动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内容的等等。无论那一种形式的活动,都要力求内容丰富多彩,都要 求教师做到每一过程步骤方法妥当和所达到的目标明确。这是确保课外活动胜利完成的重要环节。我校开展10 多年地理课外活动形式达16种,结合本县实际,小型课外活动常年坚持,如气象小组,教具制作(10~20人) ,全校大型课外活动如野外考察(佘山、淀山湖),各种地理专题报告等吸引了无数学生。

4.内容有趣与富有吸引力相结合

地理课外活动应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这是搞好地理课外活动成败的关键。

选择活动内容时,要力求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三者很好结合起来,活动内容的思想性要寓于知识性之 中,要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同时还应考虑中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特征,以及活动内容与课内知识的联系。

内容的选择宜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相适应。经过老师的点拔,或学生动脑后,只要稍为跳一跳就可做到。 其中老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示范作用,往往能起到吸引同学全心投入,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是组织好活 动、扩大地理课外活动影响,使地理课外活动深深扎根在同学之中的关键。

三、实施的步骤

1.列出计划表

制订学期地理课外活动计划表(活动序列表)。每一次活动前由指导老师布置工作任务,提出目的要求方 法。有材料,物品工具的准备工作。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每次活动后要及时加以总结,要找出成功原 因及失败的地方。当然有的活动内容应有老师作出必要的示范。因此,无论是短期的或长期的地理课外活动, 都必须列出计划表,包括目的、任务、方法及所需的场地材料等等。活动计划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2.组织与确定活动量

地理课外活动组织,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班主任与指导老师商量同意而确定,每周安排1到2课时 的活动量。小型活动人数一般10到20人为宜,大型活动可视情况而定,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以后在活动中 由各组长实际负责工作。师生共同配合有利活动开展。

3.活动过程中督促与指导

地理课外活动除实施方法得当以外,指导教师为了达到活动目的,完成活动任务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 ,如在调查我县乡镇企业污染源时,强调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在参观佘山天文台和地震站时要做好笔记, 要提出疑问,在宣传地震科普知识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科学性、严肃性、不能信口开河,否则适得其反。制作地 理剪报汇编应讲究排版、文字书写、图文搭配,既要反映地理特征;又要对资料做一定的加工提炼。凡是活动 准备充分,教师督促与指导得当,活动率就高,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就大大提高。

4.成果检阅与归档

要使地理课外活动有蓬勃生机,除了内容具有吸引力,组织得当以外,做好成果检阅和归档工作也是不可 缺少的重要环节。

成果检阅方法很多,可以请专家领导作专题报告或现场观摩指导;参与学生小论文竞赛评审(地震、环境 等),学生课外活动作品进行展览(如少科站巡展)进行国土、国情知识演讲等等。资料整理包括:发表在报 刊杂志上的文章(学生亲自动笔写的)可剪贴保管收藏;学生在活动中写的小论文(以前考察佘山地质地貌、地震及天文台、淀山湖及乡镇企业水质污染调查等)可以集成册,其中好的文章印发推荐交流;有些活动成果 具有一定价值,可拍照保存,有条件可以拍录相,有用资料及时归档保管及输入计算机,以备查用。

四、效果

1.增进了解,加强德育效果

十多年来,老师指导在带领学生共同参与的各项地理课外活动中,始终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批又一批的学 生参加了地理课外活动,师生间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师生情谊,老师成了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在每次的活 动中,他们的言谈举动都远比课上更容易流露,表现出他们的真实思想情绪观点和行为。有些同学遇到困难产 生畏难情绪,也有个别同学工作马虎缺乏认真负责态度,我们就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同时表扬那些 好学上进的同学增强了德育工作效果。老师工作认真,敢于探索。耐心指导,克服困难的精神风貌,思想品质 起的表率作用常常感染了学生;更能激励学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怎样正确地发展自己在两个文明建设中 锻炼成长为“四有”新人。

现在全校定期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有10多人,90年和91年分别向上海虹口区地理教师与广西柳州二中介 绍了我们开展活动情况,并赠送了一些学生小作品,我们的教具制作在县少年宫及县进修学校展出、深受广大 参观者好评。

2.训练能力,发展智力,培养科学素质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动手动脑发展了智力和技能。通过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制图各要素应用、观察地理事 象的方法步骤,制作区域地理模型及调查内容方法确立等等,在课外活动中加以应用。例:学生对县318国道交 通情况了解,促使他们学会动口动手动脑,不断去接触,分析思考、解决一连串的实际问题。首先,我们分二 组在道路两侧按事先制订好的表格,填写二小时内对来去方向的各种车辆、机动车型号、本市与外省车辆、时 流量等作统计。直到交通队调查318国道工程建设及投资,道路长宽及经济效益等情况资料,将实地调查与统计 资料汇编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小论文,提供给县有关部门参考,深受他们的欢迎。这样无疑对训练他们各种能 力有极大好处,从活动中迎接困难挑战,必然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仔细的科学作风去收集、整理、综合、分析有关资料图表,选择和使用材料,提出见解,必然要去探索、创新不断发展自己的才能智慧,从而 使热爱科学、求实创新的精神等科学素质得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逐步得以形成。

自88年到95年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国情知识、地震知识等各类地理知识竞赛仅参加市级各类(地理知识) 竞赛84人,获县一、二、三、等奖20多人,94年获上海市中学生地震知识竞赛团体第2名。每年在校内外宣传地 震等知识,特别是二年1次的科技节同学们都参与活动。科技意识不断增长。

3.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促进教改

对求知欲非常旺盛的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时间,深度,广度都是有限的,地理课外活动是一个包括大 自然中天文、环境、人文在内的广阔天地,让学生投入其中,既可开拓视野,又可让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才 干得以增长。

通过一系列地理课外活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发展,才智和思想情操得以提高,仅89年到95年 听地理专题报告全校就达2400多人次(内容地震、环境、人口等)。参加地理游戏(迷宫猜奖活动),全校82 年到84年达千多人次。青浦县地理模型制作获90年上海市优秀课外活动教案一等奖。现在我们把学生的小论文 (考察、调查)小制作包括调查贸易市场、商厦经营、318国道交通等资料整理归档保存。使地理课外活动不断 发展完善,从而促进地理教学改革深化。

地理知识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得以拓宽。各种地理课外活动过程都是对课堂所学的知识强化和巩固的过程; 也是知识提高和运用过程。学生在接触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例:用不同色彩的吹塑 纸做成的中国政区拼图在上祖国行政区域教学内容时效果甚佳。同学们用石膏做成中国地形模型对祖国地形分 布及三级阶梯教学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直观。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地球仪、等高线、时区转动盘等教学用具在教 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又弥补了教具不足的现状。由此可见开展课外活动不仅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延续,而且 它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吸引力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里, 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更能得到各自的发展。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有机结合,是地理教改成败关 键,因而它既是教改的重要措施,也是教改的重要环节。由于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使自己的志趣、爱好得以充分 发展和表现,因而也就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特别是立志于从事地理专业方面的专门 人才。

小结

地理知识与技能是我国各项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知识,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祖国现代化建设对 地理教育需要,是培养后备人才需要,是教育青少年从小爱地理,学地理、懂科学、用科学报效祖国的需要。

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改三大板块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着眼点必须从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高度,从地理 教育担当的历史责任,要十分重视沉重的素质教育和储能教育,要把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动脑与动手, 自觉与自理,智能与个性特长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统筹考虑,使地理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有时代特色的 接班人。

要使地理外活动持续深入发展,必须用科学理论指导活动实践,必须用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形式吸引 学生,在活动中向高质量,高水平、系列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使活动逐步形成:活动内容新颖化、活动形式 多样化,实施步骤标准化(程序化),管理方法自动化(自理化),愿地理同仁一起来培育地理园中的这株新 苗。

为了推动地理课外活动普及提高、深化地理教改,特此建议:(1)各级主管领导应十分重视地理课外活动, 要从活动教材资料(需加快编写),活动资金、活动场地等方向给予大力支持和提供必要的条件。(2)切实做好 宣传组织工作,为了吸引更多学生投入活动,必须做好动员工作,用广播宣传,用布置环境创造气氛(小作品 展),指导老师必须有计划,在管理操作指导等环节上做到放而不乱,导而不死。(3)严格课外活动管理制度, 要对学生思想、纪律、行为等方面加以正确引导,尤其对好人好事好作品及时表扬交流,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上海中小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编写组编,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2]褚亚平等主编,《中学地理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3]过宝兴主编,《地理调查研究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4]孙大文主编,《优秀教学课堂实录选评》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5]肖荣环等主编,《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年。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探索 篇3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外实践;实例;探究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的内容丰富,形式也具有多样性,课外实践课的开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二是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三是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是课堂教学无法代替的,其重要性是显然的,由于它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因此组织好一次实践课就如同一节室内教学,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确定明确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

例如,设计一次去汉江河边观测水质的实践活动,首先,我们明确任务:观察水质,记录一定范围内河边排污口的数量,估计出污水排放量,观察河边的植被情况,结合周边环境分析河水被污染的原因,提出治理方案。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

目标确定后,我们还拟定了详细的计划设计,就像教案中的教学过程一样,主要包括有:实践内容、日期、路线、地点等。

同时,在计划中,我们还确定了活动的组织方式,相当于课堂组织教学。出发前是集体行动,到达河边后,开始分组:有安全联络组,人数和勘查小组的分组数相同,主要负责与每个勘查小组进行联络,实时清查人数;有勘查小组,将大部分学生按男女比例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并确定一名联络员与联络小组保持联系。

有了详细的计划与活动安排,整个实践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经过多次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我发现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有些活动在计划设定时着重点也不同:

例如:计划一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活动,那么在时间选择上就应该选择天气晴朗且在正午12时左右,如果选择多云天气会影响观测的准确度。观察星座应该在天晴月暗的日期。即时间的选择上要注意与实践内容相符,因事制时。

根据实践内容不同,选择的地点也不同,地点的选择也相当重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对实践活动的地点选择应因事制地。例如:计划一次野外观察定军山走向的实践,我们选择了与定军山遥遥相对的相距约10公里的天荡山,交通也比较便利,步行容易,视野开阔。(说明:此地位于汉中盆地西端,南有定军山,北有天荡山,中间是汉江,从中部平川区出发向南向北走,步行均为1小时多路程)再有:计划对地转偏向力的验证,如果我们直接带学生到河边去观察,观察范围很有限,视野不开阔,所以,我们选择了距离河边较近,但又有一定高度的定军山来观察汉江水在河床中的流向变化,记录下几个对岸边冲击的地点,再去河边实地查看,从而得出地转偏向力对河床影响的结果。

以上几个例子均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地点范围内完成的课外实践活动,组织起来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活动的任务,一般目标都很明确,活动的地点、时间弹性比较大,学生组织活动的方式一般为个人或者是与其他同学自由结合共同完成。当然,老师布置这些课外活动时,一定要把注意事项给学生讲清楚,避免发生一些不安全事故,或者学生的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例如,调查本地农作物分布情况。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查阅一些资料,再通过实地观察,做好记录,询问农民,获取最真实的资料,最后再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其他同学分享,共同分析整理数据,完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对地理课外实践课要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做好充分计划,才能发挥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课外知识的学习 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外知识,获取途径

现行高中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 有的只有几句, 许多知识点到为止, 并且教科书中的地理知识信息有些是动态的, 需要不断更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把各种地理事项割裂开来, 孤立理解, 没有搞清这些“零散”地理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没有在头脑里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框架结构, 没有理解地理知识系统中的逻辑关系。而高考试题涉及的地理知识方方面面, 知识面远远超出课本内容, 学生有时在做题过程中对出现的新知识点感到茫然, 手足无措, 不知从何下手。现在的高中地理成为了大多数高中生头痛的学科, 甚至成为很多学生放弃的学科, 他们没信心学好。为了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完成知识间的迁移组合, 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扩大知识面, 提高地理素质, 适当补充一些地理课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经过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思考, 整理总结出地理课外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

一、地理课堂上教师适当补充课外知识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 学习时间紧, 课下时间非常有限, 他们获取地理课外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依赖教师课上的讲授。同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课外知识的选择和运用,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注意力专注,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地理教师把地理课外知识有侧重的、分阶段地穿插在地理课堂中, 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处理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课外知识的关系, 避免出现学生在课堂上热热闹闹, 课下什么也没记住的现象。教师选用的课外知识要与教科书自然地融为一体, 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比如, 学习地球运动部分时, 课本中没有关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没有最短航线的阐述, 故需要教师及时补充, 适当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地理题中给出一个区域让学生描述其自然地理环境概况的试题较常见。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节时, 教师补充自然地理环境包括的主要要素: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自然资源、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等, 再通过讲解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把这些要素的基本含义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关系明了地呈现给学生。人文地理部分需要教师补充的内容也很多, 比如课本中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的阐述很少, 学生只是学习课本的话, 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很难全面,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存在疑惑。教师可以把这部分知识以我国的珠江三角洲产业的转移及产业升级为例进行系统讲解, 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及时活跃课堂气氛, 讲一些有趣的地理常识或者地理奇闻趣事。课堂上教师不断地补充课外知识, 学生通过长时间的积累, 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扩大知识量, 提高学习兴趣, 提高地理素质及地理成绩。

二、阅读地理方面的课外书籍

现在的地理试题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学生没学过的地理事物, 如果教师没有补充, 靠学生现有的知识是很难做出正确答案的。比如, 有两道选择题, 一是问巴基斯坦的调水工程的主要目的;二是问该调水工程早期出现的主要问题。这样的选择题, 只是直接问地理事物的目的和出现的问题, 而没有该事物的相关介绍, 学生都是毫无依据地乱选, 在教师给出正确答案之后, 学生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道文综试卷上的综合题, 问我国北方竹子种在山脉的南坡, 而南方竹子种在山脉北坡的原因, 几乎没有学生能全答对的。在学生不了解竹子的生长习性, 不知道竹子不能暴晒等相关知识的情况下, 做不对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学生阅读过以上问题的有关文章, 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作为一名一线的地理教师, 我感觉应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地理课外知识, 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以弥补课内知识的不足。学生要进行地理课外阅读, 需要具备的一些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 有阅读的意愿和需求, 这是地理课外阅读必备的首要条件。在教学期间, 我不断地和学生交流, 了解到许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总是力不从心, 很多题的知识点都不知道, 感觉到了自己地理知识的贫乏, 想读一些课外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希望教师介绍有关书籍等, 可见高中生有阅读的意愿和需求。

第二, 有阅读时间。我们知道高中生课外的时间是比较少的。学生自己虽然明白考试与阅读之间并不矛盾, 但很多学生很难正确处理自己时间的分配。在家里, 家长往往不支持孩子阅读课外书籍, 觉得是浪费时间。

第三, 有必要的课外地理读物。从阅读方式看, 最受学生欢迎的是电影电视形式, 其次是书本。但是学生没有时间去看电影、电视;从书本来看, 地理阅读内容的界定, 比较困难, 纯粹的地理课外阅读书籍很少, 大量的阅读书籍中都或多或少涉及一些地理知识, 如果把这部分也算作地理阅读, 地理阅读方面的书籍很多很多。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地理课外阅读给予科学的指导。指导的方法主要有:结合学生实际介绍合适的地理类阅读书目;教师自己或请电教教师帮助把课外地理知识进行剪辑制成短片或课件在课堂上播放;选取地理类的电影和电视节目推荐给学生, 以方便节假日学生观看;适时布置精当的地理阅读任务。通过阅读了解民族的优秀文化、世界各地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 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三、参加地理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 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地理有关的单位, 如天文台、气象台、地震预报台、水文站、自然博物馆、地质陈列馆、海洋水族馆、植物园、动物园、污水处理场以及车站、港口、油田、矿山、钢铁厂、发电厂等。通过观察观测, 如天象观测, 可以利用天文设备测定本地地理纬度;观测日出日落的时刻和方向以及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观察星座和寻找北极星等。沿江沿海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江海滩涂的观测, 观看海岸侵蚀的情况, 了解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 思考宜于发展哪些养殖业等。教师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 根据条件组织学生开展旅游活动, 一方面饱览祖国的美丽风光, 另一方面观察、了解旅游区内的地质、地理、气象、生物和文物古迹与构景的关系, 通过旅游获得知识、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抒发美感, 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教师还可进行野外考察, 组织学生亲眼看一看没有见过的地理事物。如地质地貌考察, 选择典型的考察点, 考察特殊的地质构造、奇异的地形和石灰岩溶洞、小型冲积扇等, 观察它们的形态, 分析它们的成因, 评估它们的作用。学生还可考察地质灾害, 了解灾情, 分析原因, 提出对策。教师通过多媒体放映地理幻灯片、录像片、电影等, 让学生观看一些介绍中国或世界的纪录片, 如《美丽中国》《野性俄罗斯》等。

学生通过参加地理课外活动能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还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理解原来只是抽象概念的一些事物。比如, 很多学生只是知道有一种地貌是冲积扇, 但不能和实物相联系起来, 以至于不会应用, 在做题时根本不知道冲积扇什么形状, 在什么地方形成的, 每次遇到相关的试题都不能顺利完成。如果实际考察过或通过多媒体看过有关视频的话, 他们就会有直观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相应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八年级地理课外活动总结 篇5

06-07学第一学期兰颖娜

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紧密涉及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等诸多方面,这些都与受教育者的周边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这就决定了地理教育在课外活动方面所具有的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学科优势。因此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地理课外活动,为学生走出课堂,解决实际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特长等都是颇有益处的,因此,我在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好课外活动,组织好兴趣小组活动。

一、本学期,我组织同学们开展课外活动主要是根据各部分教学要求中的学生实践活动要求,结合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参加一定的地理考察、地理调查、观测统计、收集资料等实践活动,还组织有地理爱好的学生开展小制作、小论文、小建议,以及竞赛、讨论、报告等活动。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自己提出课题,活动的方式可以是知识讲座、专题讨论、问题设计、时事探索、知识竞赛、参观访问、专题调研等,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指导学生逐渐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尊重学生的小创新、小建议,真正让学生了解地理,认识地理,对学好地理充满信心,并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深了难度,培养了创新精神和能力。

四、活动的主要成果有:调查本地区的人口状况及人口构成;收集国内近期发生的一次自然灾害,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调查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提出开发利用本地旅游资源的建议;调查学校附近的大气污染状况和水污染状况,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具体建议。清除校园的垃圾,调查垃圾的来源、类别和处理方式,并提出改进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从自身做起,为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设计了三项行动措施。并调查了本地的小型烧砖厂对土地资源所造成的破坏。发出植树造林的倡议书,提出“绿我家乡”的口号。

地理课外实践 篇6

关键词:地理课外实践;组织;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06-02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的内容丰富,形式也具有多样性,课外实践课的开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课应有目标,要有计划,实践课的设计与组织也应根据不同的主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组织方式。

一、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开设的意义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学生在课外主动的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进行调查、观察、测量等。在中学各门课程中,地理学科实践内容最丰富。其重要作用和意义有一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外实践课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对于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而言,地理课外实践课具有生动、真实、灵活多样的特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中学地理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但是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例如:观察月相的变化,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只能在课外实践课中才能完成。

二、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

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是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目的的设想。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无实践的方向,就达不到实践活动的意义。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指明了方向,是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1、知识目标设计

与地理课堂教学一样,首先要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中注意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知识目标教师不一定要跟学生加以明确,但是教师在指导实践活动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知识目标的设计一般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目标要符合中学生的知识层次

在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知识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符合学生现在的知识层次、思维方式。着重在于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2)目标应具有可达性

对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具有可达性或独立完成性很重要,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实践任务,自己总结出实践活动的结论。

2、思想教育目标

思想教育是地理课外实践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积极进取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评价能力,树立开放、竞争、创新的观念。

在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确定后还要注重计划拟定,要有详细的计划设计。

三、地理课外实践课的计划拟定

对地理课外实践课的计划拟定一般应包括实践内容拟定、日期拟定、路线拟定、地点拟定等。

1、实践内容的拟定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内容丰富,但就取材及实际可操作性一定要慎重考虑,可实践的内容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

科学性要求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应是正确的,活动的形式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知识性是指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能给学生一定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收获。

(2)实践内容具有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地理课外实践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趣味和吸引力。地理实践活动想要学生积极的自愿主动的参加,没有趣味性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学生参加了,其积极性也不会持久。

(3)地理课外实践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

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具有可操作性,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实践内容过于抽象,即不具有可观察性、可测量性等实践过程,那么实践中就难以进行,例如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大气的影响,我们就很难在短时间观察出结果,那么就不能作为实践课的内容。另外有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虽然具有可操作性,但当地的条件又不具备的,在时间上、费用上等方面也难以作为地理课外实践课的内容的,这样的也不能作为实践课的内容。总之选择实践内容要立足实际,有的放矢。

2、地理课外实践课的时间拟定

时间的拟定直接影响到地理课外实践课的效果,在时间的拟定上应与实践内容相符合。例如:测量正午太阳高度,就应该选择天气晴朗且在正午12时左右,如果选择多云天气会影响观测的准确度。观察星座应该在月暗的日期,观察瀑布应在丰水期,观察大潮应选择 农历的初一或十五等等。总之时间的选择上要注意与实践内容相符,因事制时。

总之,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组织与设计并不具有一定模式,就其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差异很大,所以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对地理课外实践课要因实践内容定计划,因学校的情况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各个学校都要立足实际区别对待。但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设计及计划和具体操作都要有步骤的进行,最终形成地理课

外实践课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的局面,充分发挥中学地理实践课在中学地理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褚亚平 林培英 王肇和.地理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

[2] 余本祜 刘贤昨 张爱群.普通教育学.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10)

[3]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0)

地理课外实践 篇7

一、要求学生收看新闻节目, 引导他们关注现实和社会, 关心和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

比如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不只是政府部门和领导阶层应有的理念和行为, 更应成为全社会的认识和思想, 对中学生也不例外;“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留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不应只是欢呼和自豪, 团结协作精神和执著奉献精神更应在同学们的头脑中生根发芽;我国经济的发展, 不光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更有城乡、地区间的发展不均衡、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惊人等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单就08年而言, 年初的南方大面积冰雪灾害, “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乃至“神七”的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 都引发了同学们的关注和思考。而学生课业学习任务的繁重使他们无暇顾及这些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 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不关注社会和现实。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有责任和义务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资料, 引导他们去主动了解掌握相关媒体的报道, 或者在课堂上及时准确地跟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不仅如此, 国际新闻中的巴以冲突, 伊拉克局势,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水旱灾害, 疾病流行和战乱等天灾人祸给当地居民, 特别是给孩子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更深深地触动着同学们的心, 并直接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巨大的反差!由此所激发出的自强、感恩等意识远胜过课本和教师空洞的说教。

二、有意收看一些电视专题节目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媒体, 有些专题节目或特色节目的社会效应不可估量。比如, 央视每年度的“3·15”晚会,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 全国十大杰出女性评选,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等节目, 我都提醒和要求学生收看, 还布置作业:记录相关人物的姓名、职业、主要事迹等, 并写出观后感。从这些催人泪下的时代英雄或楷模身上, 同学们首先受到的是心灵的洗礼, 触摸到的是时代的脉搏, 进而有助于养成积极的人生观和鲜明的荣辱感, 当然, 更是由此积累了第一手丰富的作文素材。

三、美文共享

语文课上, 我专门抽出一定时间, 经常选读 (我和学生分担朗读任务) 一些优秀报刊上的经典美文、真情故事、热门话题等, 用以激发兴趣、感染学生。《中国教育报》、《教师报》、《读者》、《杂文选刊》等报刊常会出现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精心选择的一些文章也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一些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及其作品, 比如贾平凹、邵燕祥、周国平、朱学勤、毕淑敏、余光中、刘墉、王鼎钧等, 甚至相关的社会、历史、地理、生物、心理等学科的知识, 都在我们读听的范围之内。比如去年底, 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并向全球蔓延时, 许多人懵了:这场危机因何而发?有何危害?会不会影响我国经济及我们的生活?恰在这时, 《美国次贷危机的前因后果》一文 (载《读者》2008第23期) 的适时出现, 使同学们 (也包括我) 对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有了初步的认识。

不仅如此, 甚至一些文质兼美的手机短信, 都可拿来运用于课堂上, 与同学们共享、交流。

这些课外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成为课本的有效延伸,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视野。

地理课外实践 篇8

作家、诗人斯蒂文森有一首诗《点灯的人》:“每当太阳落下, 点灯人李利就扛着梯子走过一条条街道, 把一盏盏街灯点亮。于是, 坐着吃饭、喝茶的大人和小孩, 就重新看到了窗外柔和的光, 朦朦胧胧间, 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

梅子涵教授在其《阅读儿童文学》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们都是点灯人。我们这些人, 是有些像李利的, 也是点灯的人, 把一本本有趣也耐人寻思的书, 带到孩子们的面前, 让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朦朦胧胧间, 竟然使他们一生的日子都有了方向, 我们点了很多盏让人长大的灯, 让人优秀、优雅和完美。”

老师, 尤其是语文老师, 就像梅老师说的那样是一个点灯的人, 即要点燃阅读这盏灯, 让一本本优秀的书走入孩子们的世界, 照亮孩子们的心灵, 从而让他们变得优秀、优雅和完美。于是, 我们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每一位老师都做一个点灯的人, 让学生都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享受读书的乐趣。

本来, 这个时代并不缺少阅读。孩子们也无须为阅读发愁, 随便进一个书店, 都能看到林林总总的儿童书籍。然而在阅读书籍泛滥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孩子的阅读兴趣越来越低, 学习语文的能力不见长进。学生真实的读书状况距离“课标”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 我们觉得对于今天的儿童而言, 读什么书其实是一个比读不读更重要的问题。儿童并不是缺少阅读, 而是缺少老师引领下的高质量的阅读。

怎样扎实推进课外阅读, 让孩子们真正读起来呢?

一、立足课本, 使之成为主题阅读的“源头活水”

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 且都是以主题为单元进行编写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这非常有利于进行主题语文学习与阅读, 是开展好主题阅读的载体。

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要以课本为中心, 立足于课内文本阅读, 让学生发现文本中蕴含着的美妙境界, 学会阅读方法, 掌握阅读技巧。同时, 在教材单元主题的指导下阅读, 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以达到“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这样的阅读目标。

(一) 单元整体推进式。

将课本中一个单元控制在4—5个课时, 根据单元主题选编配套的主阅读材料, 以学案为引领来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学时学习生字新词, 扫清阅读障碍, 其中包括完成生字词语的书写和过关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借鉴字理识字等实验的成果, 重视识字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形成自主识字能力。另外, 要求学生随身携带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 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第二、三学时以学案为引领, 带领学生对一个单元的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和感悟体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提前将学案下发到学生手中, 让学生自己对照学案进行预习。因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阅读提示, 所以学生的课前预习不再盲目, 即使那些不会预习的学生也知道要做什么。因为第一课时的学习任务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少, 预习任务也就可以放在课内自主进行或小组合作完成。第二、三课时老师依照学案中的导读提示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汇报, 再针对疑惑之处进行指导和当堂检测。

第四、五学时进行课后练习的复习巩固和单元练习的学习指导。课文较多的单元可以再增加一个课时的时间。一般的单元控制在五课时完成。

一个单元的内容用五课时完成后, 余下的课时则用来阅读“主题阅读”材料。主题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也采用这种学案引领的方法, 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确立自己的教学目标。一般说来, 这些目标不宜太多、太难, 只要有助学生阅读即可。一组文章一份学案, 通过学案引领学生进行阅读, 一份学案一课时完成, 课上阅读, 小组交流, 集中检测, 检测内容以积累为主。

(二) 一篇带多篇的辐射阅读式。

除单元整体推进式教学外, 还有不少文章的学习, 采用一篇带多篇的辐射式阅读学习法, 同样用学案为依托,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在教学中老师以课本中的一篇文章为例, 教给学生方法, 帮助学生形成规律, 然后推荐学习主题阅读材料中的三到四篇文章。

二、自主开发, 开辟主题阅读的另一片天地

(一) 找准读物资源的特点, 推荐书目, 拓宽渠道。

1. 亲近人物。

(1) 文章作者。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名家的文章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该作者的系列作品或阅读该作者的传记, 以及别人对他的评述等。如教学《丑小鸭》后, 以“阅读安徒生”为主题, 阅读安徒生的传记, 了解安徒生的生平、人生经历、童话作品。当然, 在实际教学中, 可根据学生的实际, 精心组织学生阅读曹文轩、杨红樱、黄蓓佳、秦文君、金波、郑渊洁等现阶段深受孩子喜爱的儿童作家的读物, 以一位作家为中心点, 阅读与此相关的多方面信息, 开展与此主题有关的阅读实践活动, 构成一张辐射网, 形成一个丰满立体的认识, 培植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故事人物。课文里写到众多的人物, 其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可确定“阅读名人的故事”主题, 广泛阅读名人故事。通过开展“名人故事会”活动, 摘录背诵积累名人名言, 从名人故事中、名人名言中汲取精神营养, 获取成长的力量。当然, 写名人故事的文章大多语言通俗优美, 内容简洁洗练, 图画鲜亮生动, 可以引领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走进文学的世界, 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在愉快的阅读中学会真、善、美。

2. 体会情感。

在放手让学生阅读的同时, 更多的是确定阅读主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读书会, 如“走近亲情”、“走近自然”、“感悟生命”系列主题阅读。进入中高年级, 学生的阅读面需要不断拓广。除了每学期必备的《主题阅读读本》、《日有所诵》、《小学生必背古诗》之外, 还要为学生筛选文学味稍显浓厚的作品。如, 让学生阅读曹文轩的系列纯美小说, 感受作品中表现的至纯至爱, 这样他们的心灵就能得到润泽, 如同有一盏明灯照亮他们人生的旅程。这些作品和学生亲密接触, 不仅对孩子的文学鉴赏能力有一定的促进, 而且能让孩子在相互交流和探讨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从而达到研磨文字的功效, 而且使学生通其情理、深化感悟, 促其心灵世界的觉悟。

3. 感受文学样式。

亲密接触人类几千年的文学硕果, 无疑是提高自己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 重要的并不在于学生读多少文学作品, 而在于让学生走进文学的世界, 让文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虽然在小学阶段没有必要向学生传授过多的文学知识, 但篇幅短小精悍的诗歌、散文、成语、寓言, 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童话、神话、小说都应该让学生感知、感染、感悟。尤其是在学生学习某种文体的课文后, 教师要找准时机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比如, 学了《盘古开天地》, 就让学生大量阅读神话故事,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表达手法的夸张;学了寓言故事后学生对寓言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 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领略到生活的智慧、想象的魅力和做人的道理。我们不苛求孩子们能成为文学家, 但是, 如果能尽我们自己的努力, 引领着他们感受文学的魅力, 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 点燃学生对文学的热情, 因此而爱上文学, 那该是多好的一件事。

(二) 根据地域特点, 或结合节假日, 或紧扣热点话题, 自主开发主题读本, 开辟主题阅读的另一片天地。

三、多样课型, 让主题阅读异彩纷呈

随着主题阅读的深入开展, 学生的阅读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是否提高, 学生的阅读是否有价值, 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 一方面要通过学案引领的方法, 指导学生拓宽学习内容, 加大阅读量。另一方面要重视通过典型文章教给学生方法。针对选文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训练, 不断探索课外阅读课的课型, 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展示和提升的平台, 让主题阅读异彩纷呈。

(一) 读法指导型。

主题阅读读本不仅与教材单元主题一脉相承, 其文体与教材也非常接近, 都是中外现代的短篇名作, 以记叙文、散文为主, 可以说是教材的延伸与补充。在教学时, 应注意结合读本材料特点, 教给学生一些读书方法。如浏览性泛读、速读、品味性精读, 圈点、勾画、批注摘记等等读书方法和作读书笔记的方法。在教学中, 主推“批注式阅读”法。批注式阅读, 是以自学为主线, 以思维为核心, 以画、注、批为载体, 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学能力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读书方法, 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情形进行画、注、批。遇到精彩处, 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鸣, 或是与自己的看法相悖, 都让学生自觉地画上一些记号, 注上一些想法, 批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读书, 眼到、心到、情到, 真正走进文本, 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 感受到主题的思想, 主题的精神, 主题的情感。这一阅读过程, 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 再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到“道”, 再从“道”到“文”;从理解到吸收, 再从吸收到表达的思维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受到情的激励, 美的熏陶, 心灵的净化, 学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技巧。

(二) 诵读积累型。

对于一些经典的文字, 与其和学生逐句分析体会, 不如拿出时间让学生读一读, 背一背。在引导孩子“诵读积累”的过程中, 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先诵读后反刍的“鲸吞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 把一些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经典, “吞下去”, 背诵下来, 快速记忆, 高效积累。如《弟子规》、《三字经》。这些“吞下去”的经典, 随着孩子们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会化成涓涓细流, 不断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从中开出智慧之花, 结出成功之果。二是先理解再诵读的“蚕食诵读法”。让学生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 把不懂的学懂了, 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 慢慢品味、咀嚼、体味、感悟。按照“读正确、读明白、读出感情、读出色彩”这四个一一递进的层次的顺序, 运用以气带声、以声传情、心领神会、寓情于声的技法让学生放声朗读, 在读得正确、流畅, 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 将情感美化、深化, 使阅读过程成为精神的洗礼、情感的回荡、心灵的旅行、生命的涅槃的过程。

(三) 读写结合型。

鲁迅先生曾说:“惟有多读多写, 这样才能真正有用。”读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两翼。读促进写, 写促进读。高年级应把写作表达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在进行主题阅读的过程中重视由读到写的过渡, 将原有的读书笔记卡进行改造, 要求学生只写一篇摘记式读书笔记, 另外两篇写随阅小作:或进行同一主题的再创造, 或对文中人物事件的点评, 或抒发自己读后的感想, 或学习使用文中的表达手法等。如在阅读《珍爱无价》、《我要做个好孩子》、《感悟真情》等主题的文章时, 学生常常被书中那些感人的故事所打动。这时让学生马上记下自己的内心感言。学生有感而发, 不仅言而有物, 而且许多个性化的表达手法让人耳目一新。大量练笔, 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 综合展示型。

小学生喜欢竞争, 愿意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因此可结合《主题阅读》的单元主题和题材特点, 多设计和开展一些竞赛类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 在《快乐读童话》这一主题的教学中, 我选编了60多个童话故事, 不可能每篇都指导和检查, 于是通过开展故事会、最佳童话剧编剧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每读完一本主题阅读, 我都要求学生进行一次总结, 要求他们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展示自己阅读读本的最大收获。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喜好、不同特长确立自己的展示方式。擅长诵读的可以进行美文诵读, 擅长歌唱的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诗歌文章配曲演唱;有绘画才能的可以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故事设计插图;擅长写作的则通过演讲汇报自己的读书感受等。像美文诵读、经典诵读展示、演讲、辩论、故事大赛、读书知识竞赛、读物推荐等活动都是学生喜欢的展示阅读收获的舞台。

除此之外, 主题阅读还可以和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开展多样化的语文主题活动。可采用诗文朗诵会、编写课本剧等多种方式分享阅读, 促进孩子们对文本更深入、更多样、更富有个性地解读。

主题阅读是由语文拓展到语文之外的重要媒介。它不仅仅是儿童、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更重要的是它可提高儿童的心智水平, 浸润其生命, 丰厚其精神。

课外阅读“三步法”的实践探索 篇9

第一步, 感性阅读

感性阅读, 即顺着学生的感觉和爱好, 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实现量的积累。

首先,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现代教育家魏书生在一次报告中讲到:在我童年时代, 每到晚上, 识文断字的魏家老少都要各取所需的随意阅读, 对尚不能读书的弟妹们, 母亲总是栩栩如生地把书上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在这个崇尚阅读、崇尚学习的家庭里, 阅读兴趣像颗种子一样在魏书生心灵里生根、发芽, 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在家庭教育实践中, 我为激发自己幼小孩子的阅读兴趣, 充分利用各种条件, 让孩子接触文字。

其次, 正确的课堂指导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从思想到思路, 从整体到局部, 从结构到素材。要尽量读懂文章的“六要素”:标题、结构、选材、逻辑、语法、标点。我把文章比着作者塑造的一个人。标题犹如人的脸蛋, 是别人关注的首选要素。阅读文章必须首先读懂标题, 因为它直接或间接表达了作者的立意或文章的中心思想。结构, 即文章各部分素材的架构, 它构建了文章的框架, 它犹如人的骨架, 决定着这个人的个子的高矮。选材, 即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思想而运用了哪些典型素材, 它犹如人的肌肉, 决定这个人是胖、是瘦或恰到好处。逻辑, 就是文章的结构、内容、判断、推理是否合乎情理;语法, 即文章在使用句式与修辞方面有什么特点和好处;标点, 即理解关键句子的标点符号的用法。“标题、结构、选材”, 是从形态方面了解人——从宏观方面理解文章;“逻辑、语法、标点”是从微观方面理解人——从微观方面理解文章。阅读文章如此, 写作文章亦然。诚然, “阅读六要素”不是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掌握, 必须根据不同的学段和不同学生的基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理解。

第三,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是长时期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人一辈子受益。《吕叔湘论语文教学》一书中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 一种习惯, 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教师除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指导外, 还必须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地博览群书。我在教学中, 每周要求学生读背一篇经典诗词, 让学生充分体验“腹有诗书气自华”带来的快乐。久而久之, 就养成了“我要读”的良好习惯。

第二步, 知性阅读

在具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完成感性阅读的基础上, 就要求学生进行知性阅读。所谓知性阅读, 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 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 知性阅读需要教会学生能使用并经常使用工具书。在阅读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有问题就查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不能望文生义, 不能想当然, 也不能依赖他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及时给他们介绍一些常用的工具书, 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字典》《现代散文鉴赏辞典》等, 同时介绍一些快速查阅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料的方法。例如, 有不认识的字词就查字典或词典, 需要深入理解文中的背景信息就在网络上搜索等。

其次, 知性阅读需要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在阅读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例如, 对重要词语和内容分别用圈、点、钩、划作记号, 或用旁注、批语作评论;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抄收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阅读内容;经常做阅读笔记等。这样, 既能加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掌握和积累精彩语句片断, 还能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 提高阅读效果。

第三, 知性阅读需要泛读与精读相结合。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 但根据阅读内容, 概括起来可分为泛读和精读。面对浩瀚的书海, 对每一种读物都做到精读是不可能, 所以, 对大量的文学作品而言, 应当泛读,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到整体感知, 增加积累;对于经典作品, 就必须精读了。要求学生全文精读, 对重点的、难理解的部分要反复读, 边圈点钩划边思考, 对难理解的地方, 更要仔细揣摩作者的行文意图,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三步, 理性阅读

当阅读成为学生发至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的时候, 老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阅读。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 教学的最终目的, 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理性阅读就是让学生最终形成一听即懂、出口成章、落笔生辉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 理性阅读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在阅读中, 要鼓励学生以挑剔的眼光学习, 学生如果能多提问, 就说明他在积极主动地思考。因此, 学生能否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就成为考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理性阅读的关键是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 (此文) ?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从而使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人文启迪, 得到美的享受, 进而提高自己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

其次, 重复阅读是理性阅读的有效方法。好书百看不厌。好文章如果反复阅读, 就能深刻理解其价值、接受其观点, 并将作者的观点转化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或价值观。重复阅读是精读的深化, 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度挖掘。

摘要:教会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课外阅读中, 指导学生运用“三步法” (感性阅读、知性阅读、理性阅读) 阅读课外书籍, 能大大提高阅读的数量、质量, 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最终让学生形成一听即懂、出口成章、落笔生辉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为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学生课外英语实践活动探索 篇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 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高职学生就业面向社会各行各业, 对其英语水平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传统的以班级集体授课为形式的课堂教学, 已经不能满足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所以对于课外英语语言实践活动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显得很有必要。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 许多学校开展了大学英语的第二课堂建设。其中有些好的方法和形式可供高职院校借鉴和参考, 但是由于学生在课外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英语学习的关注程度和角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关于英语学习者应如何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英语实践活动以及相关教学管理的研究极为必要。

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习”作出了如下定义: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学习, 逐步了解、熟悉所学语言的特征和规则, 再通过实际运用, 不断操练, 使语言学习自动转化成语言习得;即通过学习、运用, 进而掌握之。可见, 课堂教学和实际运用———语言的有效输入和输出是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方面。在课堂上, 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途径主要有三种:教师话语 (teachertalk) 、同伴言语 (peerspeech) 和教材。首先, 教师话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语言。相对于目的语使用者, 教师也是目的语学习者;教师话语水平并未完全达到目的语水平。换言之, 教师话语不是目的语, 而是过渡语 (inter-language) 。根据过渡语理论, 95%的学习者在未达到目的语水平前就发生了语言僵化现象 (fossilization) 。发生了僵化现象的教师话语极有可能导致学习者在某些语言项目上产生群体僵化。其次, 同伴言语即学习者之间交流时使用的话语。毫无疑问, 学习者间的话语也是过渡语;而且研究表明:学生之间过渡语错误明显多于学生同教师或学生同本族语使用者之间的错误。可见, 如不能及时改善同伴言语的负面影响, 就很容易形成语言僵化现象, 从而限制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最后, 虽然教材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但因教材编写过程历时较久, 使得教材在出版时便已经落后。所以, 教材的非实时性同样制约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

Swain指出, 语言输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第一, 与输入相比, 输出为学习者对语言进行深加工提供了条件;第二, 输出在学习过程中可充当验证假设的过程;第三, 输出能发展学习者的自动化技能;第四, 输出能发展学习者会话技能;第五, 输出能培养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 课堂英语教学并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英语输出机会;主要由于受到课堂时间、教学大纲的限制。较少的英语输出机会使得“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从过渡语角度来看, 英语输出机会缺乏易导致以下问题:一方面, 一些语言错误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调整或纠正, 形成错误僵化;另一方面, 新学的语言知识得不到及时验证、提炼和转化, 某些外语能力停留在表面, 不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造成过渡语能力的僵化。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方式并不能满足或完全满足学习者提高语言能力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展课外语言实践活动,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输入质量, 而且可以增加语言输出数量。

另外, Krashen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设中指出, 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 (学习者动机强烈;信心十足, 自我感觉良好;心情轻松, 焦虑程度低) 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英语课堂教学目前仍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这种单一形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保证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却不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课外教学实践教学形式生动活泼, 灵活多样, 通过读书、表演、唱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寓学于乐, 在良好的“情感过滤”的学习环境之中, 去学习有趣的学习材料, 使学生真正习得语言, 化知识为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实际操作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借鉴某些大学的成功范例, 成立以“运用英语完成交际”为基本特征的英语俱乐部, 将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使得课堂教学与课外语言实践有机结合。采取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发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

英语俱乐部可下设多个活动小组, 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可分为以下小组: (1) 书写作小组:以阅读为首要任务, 交流读书心得, 提交读书报告, 从而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2) 影视小组:赏析经典英语大片, 模仿电影配音, 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使脱口而出的英语更加地道, 语音语调也更为标准; (3) 表演小组:编导、排演英语短剧,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创造力, 惟妙惟肖传递剧中人物情感和心理的同时也达到锻炼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4) SIFE (Students In Free Enterprise) 小组:激发学生创业精神,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领导能力、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英语能力的培养也是SIFE必不可少的部分; (5) 通讯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挖掘新闻、采访、拍摄、写新闻稿报道自己学习生活, 热点时政, 并向学校校报投稿。

在考核方式方面, 可以采用英语艺术节形式, 向师生公开汇报实践成果。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成绩的形成, 不再是一次传统的考试, 也不再是一个老师打分。实践成绩涉及学生参与俱乐部活动的情况、艺术节排演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艺术节汇报的结果, 具体成绩是学生自评成绩、艺术节嘉宾评分、其他同学评分以及各俱乐部指导教师评分的总和。以上考核方法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而且艺术节的创意、组织等工作也是以学生为主, 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进步和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鼓励个性化学习, 展示学生实践成果, 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热情。

四、结论

课堂教学和课外语言实践活动相辅相成:课堂教学为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语言实践活动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障。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使得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之内, 而是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口头交际活动和书面交际活动有效地整合为协调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系统,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在母语环境中增加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实现有效沟通的能力, 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开展课外教学实践活动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强调教师参与, 为学生营造良好语言环境。英语俱乐部只是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 是致力于丰富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方式, 是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一种有益尝试, 希望通过努力, 能够培养出更优秀、更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为解决英语教学瓶颈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淑珍.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J].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3) :377-379.

[2]刘晓红, 郭继东.从过渡语理论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6) :157-159.

[3]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34-35.

[4]Han Z.H.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Buffalo: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4:151.

[5]Fillmore, L.Wong.“When does teacher talk work as input-”[C].In Gass S.&C.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New York, NY:Newbury House, 1985.

[6]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L: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C].In Gass S.&C.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New York, NY:Newbury House, 1985.

上一篇:游客满意度调查下一篇:持续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