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改革

2024-05-29

管理制度改革(精选十篇)

管理制度改革 篇1

人们在谈论高校招生制度时自然想起高考。在人们的心目中, 认为高考就等于高校招生上大学, 仿佛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就是国家教育招生制度。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制度, 只是不同的国家在招生时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导致这两种制度的混同与分离而已。有不少国家都使用考试的方式进行高校招生, 所以人们误以为考试制度就是招生制度。从理论上讲, 考试制度是对人力资本含量的测量制度, 招生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当我们在提倡西方的多样化标准选拔人才的时候, 其实我们是在谈论招生制度, 而不是考试制度。我国公立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在以单一的考试形式为标准的时期, 高校招生问题实际上就等同于单一的考试问题。比照美国大学入学考试 (ACT) 和“学习能力测试” (SAT) 与各校招生制度的分离的情况, 我国的招生考试制度不分, 混淆了考试制度与招生制度的实际功能。除了用单一考试的招生标准外, 人们对考试功能与招生功能的认知差异也造成了对招生制度与考试制度的认知差异。

二、功能认识差异导致对考试制度与招生制度的误识

研究考试的学者对考试的功能有不同的认识。廖平胜先生总结了中外学者对考试功能的认识差异,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对考试功能表现系统的认识差异。一种观点认为, 考试的功能仅限于学校教育系统。另一类观点认为, 考试的影响所及远非单一的学校教育系统, 而是社会各大领域, 具有多种功能。第二, 对考试功能性质的认识差异。他认为根据考试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不同, 考试具有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第三, 对“考试功能”和“考试作用”概念的理解差异。上述三方面的认识差异, 集中反映为两点:一是考试功能的影响范围问题。二是考试结构、考试功能、外部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廖先生认为, 一定考试结构系统所固有的功能, 如评定、诊断、预测、反馈、激励等功能, 只是理论意义上的功能, 在现实中, 一切考试功能都表现为考试的社会功能。廖平胜先生据此把考试的社会功能分为文化功能、行政功能、经济功能、调节功能和督导功能。[1]功能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 而作用则是事物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从考试固有的内部效能看, 考试的功能只是体现在测量上, 至于评定、诊断、预测、反馈、激励等所谓的固有功能都是测量结果的运用。有人把选拔也纳入考试的功能, 而选拔是考试测量结果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外部效应, 只能是考试功能的外部作用。王后雄先生根据教育考试的目的、范围、强度、作用、影响和应用领域的不同, 把教育考试分为校内教育考试、评鉴教育考试和大规模教育考试。校内教育考试具有督导、发展、导向等教育功能;评鉴教育考试具有鉴定、评价、管理等行政属性功能;大规模教育考试具有调节、控制、文化、经济等社会属性功能。[2]这些功能实际是考试的测量功能在不同领域发挥的作用而已。选拔是招生制度的固有功能, 人们不区分考试制度与招生制度也是源于对考试的测量功能和招生的选拔功能的模糊认识, 或者是对考试功能与作用的理解发生偏差。

三、典型的招生制度所对应的考试制度

招生制度与考试制度的对应关系以高校招生为例在国际上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使用单一的考试来进行高校招生, 即所谓“一考定终身”的中国高考就属于这种类型, 中国是典型的用考试制度替代招生制度的国家。二是使用考试加考核的方式进行招生的制度。美国的ACT、SAT加大学教授评议会考核的多标准招生就是如此。三是使用“非考试”的方式进行的招生制度。中国历史上曾经就有过不用考试的招生制度。例如, 文革期间从1972年到1976年, 高校用推荐的方式进行招生, 入学没有标准, 以致使教学秩序从小学到大学受到了严重影响。这种招生制度倒退到了科举以前的荐举制度状态, 招生腐败也由此产生。当前, 这三种对应关系具体表现是:统一的标准通常在国立的高校, 因为高校需要财政拨款, 政府意志自然就在招生中得以体现;多样化的招生标准通常体现在非公立盈利性学校, 有些学校除了缴费标准以外几乎就不需要什么标准。

教育考试制度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各项能力与素质进行测量的制度, 通常分为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和学校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以法律法规规定的针对学校教育的考试制度, 学校内部的教育考试制度只是教育测量制度。通常和招生制度连在一起的考试制度是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而学校教育考试制度测量功能所发挥的是诊断、发展与激励的育才作用。

招生制度是用什么标准来选拔所需要的人才的制度, 它要解决的是围绕学校培养目标寻求培养对象的来源, 或者说提供教育市场需求问题。招生制度具有双向选择性和功利性。双向选择性体现在学生选择学校和学校选择学生的过程。优质资源的学校在选择性上具有绝对主动性, 通常只有学校选择学生的权利, 很少有学生选择这些学校的空间。

四、“高考”流弊主要是招生制度设计问题

考试制度解决的是人才的素质测量问题, 招生制度解决的是选拔人才的标准问题。前者通常是为后者服务的, 后者会把前者作为主要选拔标准;因此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我国当前的“高考”流弊主要是招生制度问题, 不能把招生制度不合理的罪名都扣在考试制度上。当前我们迫切需要改革的是招生制度, 而不是考试制度, 考试制度也需要改革, 改革的是考试测量的片面与全面的问题, 是素质教育的能力考试问题;而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高考是阻碍教育发展与招生的恶魔”那样。

考试在社会文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考试选人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没有考试制度保障的社会, 人才选拔才会产生暗箱操作, 才会出现“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的门阀现象。教育部考试中心曾经做过《招生改革与考试改革关系研究》, 也许是宣传不够, 也许人们就不想把考试与招生分开, 即使有招生制度改革的省市所作的宣传也是在宣传高考改革。报刊新闻经常拿招生制度改革问题来说考试制度问题。例如, 《中国青年报》新闻稿《浙江新高考方案确定成绩不是唯一录取依据》“本报杭州4月16日电从2009年起, 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将退出高考历史舞台。浙江省今天公布了该省新课改高考方案, 除了高考成绩, 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也都将成为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3]文章明明白白宣传的是招生制度改革问题, 题目却是“高考方案”。中青在线转载《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题为《考试制度的理想追求与现实选择》文章, 涉及到几起关于招生制度改革的新闻。一起是从2009年起, 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将在浙江省退出高考历史舞台, 除了高考成绩, 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也都将成为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中国青年报》2008年4月17日) 。另一起是网友向媒体爆料, 称学校发送给家长的材料中有关于深圳中考录取的优惠措施:“对于深圳金融界高层的子女, 加10分投档录取” (《南方都市报》2008年4月19日) 。两起事件, 正好将时下关于招考制度改革中的两种意见倾向引爆……另外, 2007年, 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有两个“省级优秀学生”指标, 结果, 3名候选人都是本校教师子女。2006年高考, 鞍山竟然出现这样的现象:几乎连篮球都没摸过的学生, 居然成了篮球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 获得加分。二级运动员的证书, 实际是花钱买的。”[4]2009年, 浙江航模加分遭质疑问题等。[5]这些事件都被归结为考试制度改革的问题是错误认识, 其实这些都和考试无关, 不应该是考试制度问题, 而是招生制度设计问题。

因此, 我们既要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 也要让人们正确认识考试制度的本质。考试是公平的, 从科举考试到高考到公务员考试等等无一不是因为体现着公平的价值而经久不衰。因为公平所以才体现公正。人们对考试有误解, 是与考试看似相关, 其实只是时间程序先后以及招生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原因所致。以上与考试制度看起来相关实则无关的事件, 只是招生制度设计不合理所致。

有些省份招生制度设计不合理。例如, 浙江省2009高校招生改革 (不应该如新闻稿所言叫考试改革) , 把“高考成绩, 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也都将成为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缺陷体现在:虽然高考是公平的, 但是高中会考和综合评价既没有权威性, 也不具有可比性, 会考制度是几近流产的考试制度, 在不同的省市是不同对待的, 有少数省市就没有甚至取消了会考 (例如, 上海) ;因此, 会考缺乏选拔性, 权威性与可比性。综合测试更没有统一标准。部分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 是根据高考成绩临时杜撰出来的, 缺乏全面性、只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本位性与虚假成分。统计学上, 不同标准、不同量纲的数字是不可以加权比较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美国私立大学在全球的招生制度搬到中国的公立高校。私立高校由于产权明晰, 高校有强烈的利益驱动, 无论在制度设计还是具体执行上, 行为代理人都有较强的约束力;我国公立高校的教育资源是国家公共资源, 产权不明晰、代理人责任不清, 如果没有刚性的制度约束, 容易导致权力寻租, 造成更大的不公平。所以, 这种招生制度的改革要慎之又慎, 切不可盲目借鉴。

关于深圳中考录取“对于深圳金融界高层的子女加10分投档录取”的招生规定, 只能理解为深圳政府对金融人士求贤若渴, 病急乱投医的行为, 或者设计这条招生政策的人与金融界人士有某种利益交易, 或者对招生政策的教育公平性原则把握不够。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 中考权力放在各县市管理, 但地方政府以及主管教育部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使用这种权力时, 滥用情况时有发生。一切与考生本人知识、能力无关的条件被制定到招生制度当中都是有悖教育公平的。相关利益者不能用剥夺一部分公民的教育权利做权钱交易而损害教育公平。加分只能在体现考生具有特殊能力而又不能被试卷测试出来的情况下的补充, 例如学生的发明创造, 竞赛获奖等。如果父母是什么人、什么职业就可以加分, 长此以往, 考生只能祈求来生投胎一对好职业的父母了。对于诸如吸引金融人才问题可以有其他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 这种捆绑子女教育权的方法剥夺了其他没有金融爸爸、金融妈妈的学生上学机会, 有违教育公平。政府制定招生政策不要以损害教育公平的方法来招徕人才, 如果金融人才没有子女要参加中考, 这种政策也是无用的。

对于省级三好生评优加分的问题, 不加分比加分更合理。因为一旦加分就会催生评优的怪胎。既然是三好生, 学习成绩就本该优秀, 还怕考试不成?如果考试成绩比别人还差, 说明评优本身就不公正。评优加分会滋生腐败把教育激励引向歧途。另外, 就是高考移民问题。虽然教育部对此有相关规定, 但是执行时总有漏网之鱼, 归结原因还是“阳光”没有照到“阴影处”。

综上所述, 招生制度设计不合理不能归咎为考试制度不合理。人们把这些招生制度不合理的问题都归咎为考试制度的问题, 误导人们对考试的不满。考试的基本价值理念就是体现公平, 不合理的考试制度只是体现在测量标准上, 不是体现在选拔标准上。科举考试制度为什么要废除, 是因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不符合时代要求, 与新式学校教育相冲突, 不是考试要废除。只要有社会竞争存在, 就会有考试存在, 因此就会有相应的考试制度。招生制度对于加分的标准最好不要, 否则要进行听证, 让政策真正能够体现公平。如果高中会考出现流于形式的弊端, 多样形式的招生制度也是不公平的, 即使不会流于形式没有相对统一的衡量标准也不能进行比较;再加上综合评价只是主观杜撰的话, 那就更难体现公平、公正了。鉴于此, 不要把“不合理的招生制度”之罪都扣在考试制度上, 这对考试不公平, 也对招生有误识。

五、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比考试制度改革更

重要

为什么说招生制度比考试更重要呢?第一, 招生制度影响人的社会分层。人们每向社会上一阶层流动一次都是与招生相联系的。考试制度只应该把教育的原生态实际测量出来, 而招生制度就是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去选拔人的问题。人们习惯用成绩优秀去做选拔标准, 从理论上讲也可以用成绩劣差去作为选拔标准。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就曾经设计过人的金银铜层级, “这是和中国先秦思想家‘选贤举能’‘官无常贵, 民无终贱’‘无德不贵, 无能不官’的理想是契合的。”[6]这些都是招生制度的社会分层思想的萌芽。第二, 招生制度影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的荐举制度是招生制度, 不是考试制度。当人们发现荐举制度来进行招生与录用时产生腐败, 不能体现社会公平, 就改用可以测量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我国高校招生从文革时期的推荐上大学到单一的考试上大学, 以及现在呼声渐强的多元化招生制度改革。从制度变迁理论看, 招生制度变化在先, 考试制度变化依赖招生制度的变化。第三, 招生制度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现在的教育是从过去的“考什么教什么”发展到“怎么招就怎么考, 考什么学什么, 教什么”的循环圈, 即从“考———教———学”循环发展到“招———考———教———学”的循环。

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都是招生制度问题, 因此当前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中, 招生制度改革比考试制度改革更重要, 招生制度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革。

(一) 取消不合理的加分与保送生制度。

不合理的加分主要体现在不是以学生知识能力特长为依据的加分。比如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还有是父母荣誉的可以用经济奖励, 不可以用教育资源进行奖励。报送生制度是基于人性本善, 推举合理的基础之上的, 和古代荐举制没有本质区别, 这种制度存在滋生腐败的设计漏洞, 容易造成教育不公平。“若是没有约束, 我们将生存在霍布斯主义的丛林中, 也就不可能有文明存在”。[7]好的制度设计要考虑到人性恶的情况下都具有约束作用。

(二) 实行重点高校招生按考生占人口比例分配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施需要信息透明的阳光招生, 限制高考移民, 发展优质高等教育等措施的保障。高考移民问题是我国分省录取制的派生品, 不是户籍的派生品。有人把它归咎为户籍的问题, 这只是表面现象。户籍管理在高考移民问题中有限制作用, 具有促进公平的相对积极意义。分省录取制是宋代科举中“逐路取士”的延伸, 具有相对公平与安定团结的意义。高考移民是富裕地区考生去掠夺偏远地区教育考试资源的行为, 要通过制定公平的招生制度限制这种掠夺行为。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每年招生时对考生户籍、学籍、录取学校在网上公布, 建立监督机制, 实施阳光招生。大力发展优质高等教育, 使考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在能力公平的前提下实行重点大学按各省考生占人口比例录取。

(三) 招生制度与考试制度分离。

实行一种招生制度对应多种考试制度以及考试多元化、多次化。对于竞争激烈的优质大学, 招生制度可以用不同的考试成绩加权招生;对于一般本科大学可以用单一考试成绩招生;对于高职院校, 加大个人教育成本可以实行宽进严出的“学生注册申请制”招生。招生制度设计的最终框架应该是“上一流大学拼智力, 上一般大学拼能力与财力, 上高职院校凭经济实力加兴趣”的招生制度。

总之, 招生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 考试制度是测量人的知识能力的制度。传统的招生方式单一的“以考代招制”导致人们对考试功能与招生功能的认识差异。虽然考试制度在考试形式与考试内容上需要改革, 但是出现在我国“高考”中的主要问题是招生制度设计不合理, 不是考试制度不合理的问题。因此, 当前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比考试制度改革更重要。

参考文献:

摘要:招生制度是选拔制度, 考试制度是测量人力资本含量制度。招生制度有以考代招制、综合招生制和“非考试制”等类型。考试制度与招生制度的关系是测量工具与被测量体的关系, 出现在“高考”中的问题大多是招生制度设计不合理, 而不是考试制度不合理。因此, 当前我国招生制度改革比考试制度改革更为重要。

关键词:招生制度,考试制度,选拔制度,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廖平胜.论考试的本质与功能[J].考试研究, 2002, (1) :7~8.

[2]王后雄.全球视域下教育考试及其功能述评[J].中国考试, 2008, (1) :16.

[3]董碧水.浙江新高考方案确定成绩不是唯一录取依据[EB/OL].www.sina.com.cn2008-04-17.

[4]谢昱航.考试制度的理想追求与现实选择[EB/OL].www.cy-ol.net2008-04-22.

[5]浙江高考航模加分者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edu/news/2009/05-15/1692830.shtml

[6]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62.

管理制度改革 篇2

户口迁移政策方面,在本市市辖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本人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进城务工人员在同一市区连续工作满2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且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大中专院校和技工院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正式录(聘)用,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投资经商、兴办实业,有合法稳定经营场所、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且依法经营满1年,按规定通过验定或年检的。在县级市市区、县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本人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按规定连续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且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大中专院校和技工院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正式录(聘)用,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

《意见》中指出,以上人员中符合相关条件,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此外,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合法途径购买、自建、继承房屋,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并实际居住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意见》中还指出,引导农村居民结合迁村并点、旧村改造、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自愿、就近到城市和城镇落户。严格限制城镇居民到农村落户,城镇居民违反规定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一律不准落户。实际居住生活在农村、拥有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且以农林牧渔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户口空挂城镇人员申请回农村落户的,由县级公安机关核准。

同时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对暂不具备城镇落户条件的流动人口,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据了解,该《意见》的实施,旨在通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公民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据了解,本意见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6年5月1日。

权益

土地房子,自己说了算

《意见》指出,农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将受法律保护。农民落户城镇,是否放弃宅基地和承包的土地,尊重农民本人的意愿,农民自己说了算,非法定程序不得强制收回。政策

当上城里人仍享国家惠农政策

落户城镇的农村人口(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正式录、聘用的工作人员除外),可继续享受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等与土地相结合的国家惠农政策,也可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合作

户籍改革需多部门配合《意见》中指出,公安机关负责落实户口迁移的政策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做好户口登记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财政部门、住建部门、人社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人口计生部门等市直职能部门做好政策衔接。农业、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相关政策。

意义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十年前,时任烟台市政协委员的王全杰,在2003年烟台市第十届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到,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十年后,烟台市政府发布户籍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成为山东省人大代表的王全杰得知消息后,连声称好。

管理制度改革 篇3

【关键词】人事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公共信息

人事档案管理与人事管理两者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一个发生改变,另一个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人事档案管理属于人事管理的一部分,要做好人事档案改革工作就需要从理念与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改革工作。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

一、以往人事管理下的人事档案管理

(一)以往人事管理职能

以往的人事管理职能通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概括:首先,从部门角度讲,主要传达决策者制定好的目标,同时检查应聘者自身情况与所应聘职位是否相符,需要与应聘者与部门负责人相沟通,这样一来就导致科学性缺失;其次,尽管有时让员工接受组织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但却很少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最后,在管理评价中不具有科学性,只是一味地找毛病。在工资与社保管理上只计算其中的一部分。以往的人事档案中,将工作作为中心内容,所做工作一直围绕档案管理、工资调配、人员分配上,这些条框方式难以激发人的创新能力。

(二)以往人事档案管理性质

以往人事档案管理具有封闭性质,能够阅读档案工作的人员十分有限,仅局限于领导级别,外人幾乎看不到档案。这样的管理方式具有有利存在,也有不利存在,对于有利因素来说主要体现方便管理人员收集与管理,便于领导人员使用,保护人事档案不外泄。不利因素也体现在扩大了人事档案功能,影响到了档案使用,使人事档案成为约束人的工具,使人难以发挥自身作用。

二、人事管理改革主要内容

(一)将市场竞争机制应用到人才资源配置中

首先,转变以权力为中心的形式,将市场规则作为中心,因此政府部门应适当地拓宽人力资源开发与竞争途径,使政府成为制定规则人员,强化规则和透明性。同时,政府部门要成为规则的监管者与维护者,对于人力资源流动中所发生的违规行为一定要做好制裁工作,注重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其次,重视现有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为人才创设良好的流动环境,确保人才市场具有机制灵活性与功能完备性。

(二)构建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

对于人才评价应注重科学合理性,使人才树立起良好的人生目标,促进人才资源结构优化,设立良好的科学规范机制,保证人才在竞争上具有公正、公平、公开性。

(三)强化公务人员培训

要提升公务人员素质应通过教育培训实现这一目标,真正构建服务型政府。通常情况下,政府服务质量的高低与公务人员综合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政府部门一定要做好公务人员培训工作,使公务人员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

(四)确立问责机制

人事管理所针对的对象是人民大众,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始终将人民需求放在第一位,工作人员应真正为人们办事,平等看待每一名来访人员,对于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实行谁犯错谁负责,确立问责机制,减少问题发生互相推诿情况出现。

(五)重视人才保障机制的完善

构建人才权益保障机制一定要做好法制严明、完备法制,发挥其应用作用,真正保护人才合法权益,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应作为重点,防止他人创新成果被窃取情况发生。

三、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方式

(一)更新人事档案管理观念

人事档案被创建出来的主要目的是被人们使用,这就需要做好人事档案资源开发工作,通过人事档案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仅可以为本单位人事部门服务,还可以为其他相关人事部门服务。首先,应认识到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重视,提高人事档案利用率;其次,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人事档案管理核心观念,通过利用人事档案为人们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再次,认识到人事档案服务对象为人们,通过人事档案带动人才进步;最后,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入手,转变工作理念,强化人事档案管理。

(二)重视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改革

在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改革中,应注重分段改革,充分发挥人事档案作用,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强化载体管理与信息管理。同时用人单位在做好人事档案实体保护时,也要通过数字化做好数据库处理工作,以便供单位使用。流动的人事档案,应交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保证人才信息的真实有效。

(三)构建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

要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通过权限制完成人事档案管理,使具有权限的人都可以应用个人档案,无论对方是本单位人员还是流动人员,这样也可以展现出对人的尊重。

(四)转变人事档案管理方式

以往的人事档案管理以纸质档案为主,现阶段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事档案管理也要注重数字化的实现,将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其中,通过密匙等调取档案信息,既可以保证档案信息安全,还减少了对信息使用者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

(五)强化人事档案利用方式

首先,转变人事档案内容,对于档案从收集开始就做好管理工作,严禁将虚假信息融入到档案中;其次,提升人事档案社会效能,将以往的控制管理转化为服务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再次,为强化利用效率,应适当拓宽编研范畴,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内容;最后,做好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工作,完备人事档案数据系统。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人事管理与人事档案管理两者之间联系密切,两者的改革要同时进行,因此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参考,做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与人事管理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正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与改革研究[D].安徽大学,2013.

[2]武志芳.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改革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3,(6).

[3]张帆.试析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A].华章(2014)[C].2014.

[4]何丽桃.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初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5).

管理制度改革 篇4

卫生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如何进行?有专家近日撰文认为, 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改革, 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专家认为, 由于受观念、投入、监管、治理等多重因素影响, 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弱化已成为当前人民群众反响最强烈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如不有效解决, 不仅无法保证群众“病有所医”, 而且将对社会稳定和谐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 国家经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公立医院的实际需要, 长期以来, 这些单位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存与发展, 这是不得已的选择。产权问题、公益与盈利问题、对事业单位管理方式问题, 构成了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 这些问题如不解决, 人事制度改革只能是“帮倒忙”。公益不等于不收费, 公益也不等于不盈利, 不能“一刀切”。在发达国家有些公益单位是容许盈利的, 但盈利是需要有严格的法律监管的。■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篇5

单位会计核算:

(一)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工资”支出凭代发工资银行盖章转回的工资发放明细表)入账,会计分录为: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拨入经费──财政直接支付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建设单位根据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入账,会计分录为:

借:器材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等

贷:基建拨款—本年基建基金拨款等—财政直接支付

如财政直接支出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账,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二)对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记账,并在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会计总账科目(行政单位编号107,事业单位编号103)进行核算,会计分录为:

行政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事业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对财政授权支付由财政下达零余额账户的用款额度,建设单位应予以记账,并在资产占用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会计总帐科目(编号234)进行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基建拨款—本年基建基金拨款等—财政授权支付

(三)预算单位从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支取使用时,会计分录为: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建设单位:

借:器材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四)预算单位从单位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和支用

时,会计分录为:

行政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现金

事业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现金

建设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待摊投资等

贷:现金

(五)如授权支出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账,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余额注销

终了,县财政局将单位年终结余用款计划额度注销,同时,代理银行和基层预算单位在12月31日时点对账签证后,凭银行对账签证单将基层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余额注销。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单位按上述规定将零余额帐户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余额注销后,其账务处理如下:

行政单位

借: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

借: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建设单位

借:基建拨款—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对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篇6

关键词: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改革措施;管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27-01

教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予以配合,随着学校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教师队伍实际情况的变革,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往往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学校实际管理需求的地方,进而造成制度管理效率的低下。尤其在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制度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制度的执行力方面,现有教师管理制度与实际管理需求的不适应日益的凸显。因此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管理制度中的条例、执行的范围、奖惩措施等具体内容也应当得到精细化的处理与探究,进而保障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能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支持,保障改革的有效性,为构建高效率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

一、现有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探究

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工管理工作,在本节首先对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以从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来发掘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点,进而为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提供相关的参考与切入角度。

1、体制管理量化困难,教师工作考核难以细化。现阶段教师管理制度的构建往往采取的是“指导式”的管理模式,制度条例的制定侧重宏观管理,部分的制度往往只是注重方针方面的指导,并没有在细节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与调理。因此实际的教工管理过程中,教师的工作业绩、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情况无法真正的去量化衡量,制度的激励效果、制度的惩戒性无法得到落实,进而整个制度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管理工作难以高效率的开展起来,客观性、科学性、公平性无法得到保障,整个制度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实际的教学效果也无法获得提升。

2、制度落实缺乏监督,管理制度落实效果不理想。由于教师管理制度不等同于一般的管理条例或者规章,因此整个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往往忽视监督制度模块的建设。在宏观角度下,监督条例的制定往往也只是注重宏观方面的指导,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与地位,总体的监督条例往往只能在思想认识方面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对于制度的落实的质量、制度的公平性、制度的执行范围无法起到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管理制度很难获得实际的监督,制度的执行以及管理效果的发挥也无法真正的被体现出来。

3、“人治”强于制度管理,制度执行缺乏保障。现阶段,学校官僚化、等级化现象仍然非常的严重,职位权力高于教学能力,人治管理强于制度管理,这些现象的存在逐渐的弱化了教师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各项制度逐渐被架空,多数情况下,教师的工作管理、教学质量监督以及工作奖惩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看,现阶段整个教师管理制度的执行仍然缺乏必要的保障,实际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考量。

二、关于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根据文章的分析,现阶段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落实仍然存在着量化困难、监督不力、制度执行缺乏保障等问题,对管理制度效果的发挥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文章在本节结合之前的分析,对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进行进一步深化探究。

1、精细化教师管理条例,保障管理工作的量化处理。教师管理制度难以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制度条例无法获得精细化的建设,教师工作的考核与管理无法找到具体的条例依据,因此现阶段在进行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层首先要注重对教师管理条例进行精细化处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落实到管理条例中来,并予以详细的量化标准。只有精细化教师管理条例,使得教师的管理工作有具体可行的依据,并且能够得到科学的量化,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才能得到最为客观的评价,奖惩的执行也能更加的公平合理。

2、建立独立的监督条例,充分发挥教工代表、工会以及学校管理层的监督作用。监督工作的缺乏往往会造成教师管理制度效果的缺失,因此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的另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应当建立起一项独立的监督条例,提升监督条例的实际地位,并同样做到精细化处理。同时,学校应当积极的发挥教工代表、工会以及学校管理层的作用,结合监督条例的实际标准,对教师管理条例的落实情况、客观性、公平性进行全程的跟踪监督,进而以规范的制度、多方强力度的监督来保障教师管理制度的落实,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保障制度管理效果的充分发挥。

3、提升制度与实际工作的透明性和管理地位,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人治强于制度管理的首要原因在于权力的过度集中与滥用,在制定规范的监督条例前提下,学校管理层要加强教师管理制度与教工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详细介绍管理制度中各项条例的含义与量化标准,保障制度的客观、无异议。同时建立起教工管理工作跟踪记录,使得教师的管理工作能够与教师管理制度相对应起来,经得起比照推敲,经得起全体职工监督,将权力限定在教工管理制度的范围之中。只有保障制度管理强于人治甚至完全替代人治,教师管理制度才能真正的得到落实,并且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整个制度的执行力才能真正的建立起来。

结束语: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教师管理制度的分析发现,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仍然存在着体制管理量化困难,教师工作考核难以细化;制度落实缺乏监督,管理制度落实效果不理想;“人治”强于制度管理,制度执行缺乏保障等问题,整个教师管理制度的效果无法真正的发挥出来。因此在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管理层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的措施,保障教师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一方面,要精细化教师管理条例,保障管理工作的量化处理;另一方面,要建立独立的监督条例,充分发挥教工代表、工会以及学校管理层的监督作用;最后要不断的提升制度与实际工作的透明性与管理地位,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保障教师管理制度能够真正的成为学校教工管理的依据,提升教师队伍管理的水平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 巍.“去行政化”视域下对高校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13-14.

论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 篇7

目前的林业改革不应是捧着金碗要饭吃, 职工群众分到手的林子, 购买者买到手的林子, 好看不能利用。有能力的人千方百计的搞指标采伐, 形成恶性循环, 甚至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从流转的情况看, 由于承包户为卖而买, 基于利益的驱动, 购买者千方百计进行砍伐。资源好的集体林场也将采伐权对外承包, 导致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破坏速度加快, 资源枯竭。

森林资源管理是林业的根本任务, 而森林采伐管理和林地林权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核心。1984年颁布的《森林法》规定, 依据用材林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 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自“七五”到“十一五”, 我国编制和执行了“五期”森林年采伐限额, 经过20多年的努力, 逐步建立起“以采伐限额管理为核心, 以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和木材加工监管为重点”的森林采伐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转变, 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在一些方面已越来越不适应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严重影响了林业经营者的积极性, 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解决“林木怎么采、采伐怎么管”的问题, 就成为林业工作者和广大农民及社会关注的热点, 改革森林采伐管理方式迫在眉睫。

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 是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从九个方面来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制度。

一是明确了非林业用地林木采伐不纳入限额管理。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解决了农民因为调整种植结构在农田等非林业用地上造林采伐难的问题。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 利用“四旁”、荒滩等空闲地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由此提高了农民收入, 改善了生态环境,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二是突出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地位。明确了依据森林经营方案核定年森林采伐限额, 鼓励森林经营者按照森林永续利用原则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对森林经营有收益预期, 调动其培育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三是简化了森林采伐的类型。对商品林要按照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 采伐类型简化为主伐、抚育采伐和其他性质采伐;公益林要死看死守, 纳入财政管理范畴, 采伐类型简化为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其他性质采伐;低质低产林改造、灾害性采伐及征占林地等非常规性采伐分别纳入其他性质采伐。改革后, 减少了采伐指标分项, 避免了因单项指标需求不平衡造成的采伐指标结构性矛盾。既放活了商品林的经营, 又拓展了公益林的保护利用。

四是简化了森林采伐管理环节, 改变了森林采伐管理方式。要求基层林业工作站协助经营者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对伐区设计、林权审核、采伐申请、审核发证等环节进行内部协调, 逐步建立便捷高效的审批机制, 方便林农、服务林农, 彻底改变“申请指标难、采伐批复难”的状况。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 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现实, 实行伐区简易设计, 将林业主管部门以往对森林采伐实行“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的全过程管理, 调整为“森林经营者伐前、伐中和伐后自主管理, 林业主管部门提供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 落实了农民经营自主权, 化解了林业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风险。

五是实行了采伐限额“蓄积量”单项控制。将采伐限额由“蓄积量、材积量”双项控制调整为蓄积量单向控制, 解决了长期以来森林采伐管理中的“两难”问题, 便于森林经营者实际操作、管理者科学管理, 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林木出材率。

六是允许经营期内采伐指标结转。允许商品林实行弹性采伐, 各项指标可以在“五年”采伐限额执行期内, 向以后各年度结转使用。既尊重了森林经营者的自主权, 又防止了森林资源的提前消耗, 目的是避免出现森林资源断档, 造成生态破坏和经营者收益的损失。

七是实行了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备案制。针对集体林提出, 将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由原来的审核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满足了森林经营者在采伐限额内自主安排木材生产的需要。

八是推行了森林采伐公示制度。对森林采伐指标分配, 实行“阳光操作”。通过社会监督、纪律监督和部门监督, 保障采伐指标分配科学、公平、公开、公正。以此制约采伐审批和采伐指标分配中的自由裁量权, 避免“权力寻租”, 保障资源管理队伍依法行政、公正廉明。

管理制度改革 篇8

一、非税改革促进了政府非税收入水平的提高

武威市2010年完成非税收入12.35亿,是改革前2008年的2.4倍。其中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1.99亿,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1%,是改革前2008年的2.2倍。

2011年上半年完成非税收入8.16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1.46亿元,增长54%,占同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1.3%。

二、规范财政票据管理的主要做法

随着收支两条线管理、票款分离、罚缴分离改革的实施,使财政票据起到了非税收入从源头控制的作用,有效减少了腐败、“三乱”现象的发生。

(一)制定工作职责,完善票据管理细节

以财政票据管理制度为依据,明确了非税收入管理局票据管理工作的职责和内容,制定了票据验收入库,建账登记,票据领发、票据核销,清查盘点等工作程序,对票据实行专人、专库、专账管理,使财政票据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做到实物、台账、财务分别有专人管理,并定期进行三方核对,确保账、钱、物相符。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票据精细化管理,强化对财政票据的领用、库存、核销等环节的动态监控,启用了票据管理软件,对财政票据的购领、发放、核销实行微机管理,数据反映更加准确、明了。

(二)严格进行资格审核,强化票据领购管理

为了更好的对票据的使用进行监督,根据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和《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所有财政票据领用单位进行了梳理,对领票资格进行了审查。对不具备领用票资格的单位,停止向其提供相关票据;对具备领用资格的单位,依据其单位性质、资金性质、单位执收(罚)特点,确定其领购票据的种类、数量。财政票据实行“凭证领购、分次限量、核旧领新、定期结报”的领购核销制度。单位首次领购财政票据时,需提交财政票据领购申请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执罚许可证》及相关文件依据,到财政部门办理《甘肃省财政票据准购证》,并填写《票据领发单》,领购票据。单位再次领购财政票据,应出示《准购证》,填制《票据核销表》、《票据结报单》和《票据结报手册》(包括填开项目、金额、数量、标准等内容),经审核无误并确认收入资金全部上缴后批准该单位再次领购票据。财政票据领购单位的收费项目停止或取消时,将尚未使用的财政票据和《准领证》缴销收回。两单一册一表的管理手段,形成了对票据各环节的严格监管,促使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三)明确适用范围,规范财政票据使用

根据各类票据的不同用途,进一步明确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捐赠票据、社团会费票据、往来资金结算票据的适用范围,对应该使用税务发票的收费项目进行了整理公示。要求各单位依据资金性质规范使用财政票据,杜绝故意混用、串用财政票据的现象,严防因票据管理使用混乱,造成糊涂账,给“坐收坐支”留下空档。

(四)坚持票款同步,确保资金解缴安全

按照“限量领购、核旧领新,购销同量”的原则,严格限定了各执收(罚)单位单次领购数量,并对已使用的票据审核其填开项目、金额、数量、标准等内容,符合填开规定,票面金额与上缴金额一致并缴回票据存根后准许再次购领同量票据。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以票管收”的目的。

三、财政票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武威市加强了对财政票据的管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与税务发票管理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制建设滞后,监督缺乏约束力

一是《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的颁布,虽然对财政票据管理规定了相应的一些条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条例中规定的征收体系、管理体制、权限职能定位模糊,具体操作性不强。二是对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罚没票据管理的情况,规定中虽然有相应的处罚罚则,但没有细化和具体的量化,处罚跨度大,随意性很强,可谓是有章难循,由此导致了相关部门在票据管理中的缺位。

(二)“票出多门”,形成监管真空

目前,甘肃省绝大多数财政票据都是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并由各级财政部门逐级领用、发放和监管,但是有的非税收入,比如公务员考试报名等收费通过网上银行直接上缴省级的,却从在同级地方财政部门领用票据;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医师资格考试考务费等收费,须就地上缴、分级划解的,却从上级主管部门领用,甚至不用票,致使地方财政部门无法掌握其票据使用的数量,更无从控制其非税收入的解缴情况,给少数单位少缴或不缴、“坐支”非税收入造成可趁之机,增加地方财政监管难度或造成监管不到的真空地带。

(三)领购单位重领轻管、违规用票现象时有发生

在票据核销及稽查中发现,部分用票单位重领轻管、违规用票据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的单位没有专人、专柜、专账管理,管理人员不稳定、交接手续不全,造成票据遗失等情况;二是票据使用种类不准确,票据混开、串用,超出范围使用和跨年度使用;三是填写内容不齐全,有的单位在收费时,对涉及多个项目的,不按规定填写项目名称、收费标准、收费数量等,仅填写一个项目,收费标准无处可查。

(四)财政票据种类过多,监督管理难度大

由于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繁杂,相比税务发票,财政票据种类、格式多样化,导致了财政票据管理复杂,混乱的现状。武威市目前使用的财政票据达37种之多,因此在领购、使用和保管过程中难免出错,部分单位长期形成的“重领轻管”的意识,导致领购票据时没有计划性,经常多报多领,造成积压、过期,不仅增加监管难度,也造成了浪费。

(五)管理手段落后,“票”“收”脱节

由于财政票据种类、格式多样,票据使用量又大,而财政票据管理部门人手少,管理手段落后,票据核销工作显得尤为力不从心,很难做到对每份填开的票据仔细审核,导致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票据使用中存在的全部问题,使票据核销与收入征管出现脱节。票据管理工作仍然没有突破“简单供给型”的模式,使非税收入改革中“以票管收”这一着力点无法全面落实。

(六)交款人维权意识淡薄,不能及时举报违规违法行为

许多缴款人不了解票据管理政策,不清楚执收执罚单位开出的票据是否合法、规范。非税收入的收缴关系和纳税人缴纳税款不同,缴款人处于被动地位,担心办事不顺利,不敢理直气壮地索要票据或凭票举报;一些收费罚没项目标准在政策上和实际执行中有一定弹性,缴款人常常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只注重实际缴款数额和办事的效率,而对执收(罚)单位开具的票种是否合规和填开项目是否合法并不关心,对违规使用票据和收费行为不能及时举报,使得监管查处比较困难。

四、规范财政票据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法律体系

建议甘肃省财政厅在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时效性、稳定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出台《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完善财政票据管理制度,使票据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由省、市、县自上而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详细制定财政票据管理配套措施和办法,包括财政票据购领、供应、使用、核销、稽查、违规处罚等多项管理制度,实现财政票据全程一体化管理。

(二)准确界定票据适用范围,规范使用财政票据

在财政票据管理上,应根据单位性质、收罚资金性质及单位执法特点,准确地界定各类财政票据的适用范围,明确财政票据与税务发票的适用范围,杜绝使用非法票据,严禁混用票据、借用票据、违规用票和不法用票现象的发生。财政票据使用必须做到内容真实、项目明确、代码准确、填写完整、字迹清晰、印章齐全、大小写一致、一次复写,确保票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三)精简财政票据种类,统一票据式样

鉴于财政票据种类过多、格式多样,应积极探索“二增二减”的财政票据管理思路,即增加通用票据,减少专用票据;增加电脑票据,减少手工票据。同时,为避免财政票据“票出多门”,省厅应该规范财政票据管理职责和管理权限,理顺财政票据发放渠道。收取的非税收入直接上缴省财政的,用票单位应从上级主管部门购票;收入就地上缴的,用票单位应从地方财政部门购票,避免出现监管上的“真空地带”。

(四)创新管理模式,避免票据使用交叉重叠

随着非税收入规范管理的不断推进,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税后收益属于非税收入,要全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因此,为堵塞票据使用交叉重叠引起的征管漏洞,从有利于财税收入监管出发,建议甘肃省财政厅允许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票据实行单一化管理试点。即行政事业单位只能购领和使用财政票据,收取的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需缴纳的税金由非税收入管理机构代扣代缴。

(五)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的网络建设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理论问题探讨 篇9

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用地涉及农村土地的, 可以继续由国家征收。政府有责任编制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目录, 但具体确定某一项目的性质, 必须有集体组织和农民的参与, 并取得他们同意。征地补偿标准, 应按改变用途后的市场价格, 与农民协商确定。在征地实施之前, 必须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住房、就业、社保等长远生计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但要由农民自主选择。从各地实践看, 征地后返还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或留一块集体建设用地, 给农民按规划用途发展二三产业, 对于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 法律应该予以认可。至于农民在返还或留用的土地上, 是自主经营还是委托经营、联合经营、入股经营, 可从实际出发自主确定。

2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对于经营性项目用地, 国家原则上不再征收, 允许通过市场的方式直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在这个大前提下, 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建设用地, 区别对待, 分步推进。一是, 对于农村公益性建设用地, 包括村庄建设规划划定的公益性建设用地, 原则上不允许入市交易。二是, 对于合法认定 (一开始可不强调合法, 而是承认现状) 的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 纳入统一登记后, 可以出让、出租、入股、联营等多种方式进入市场流转, 流转后应办理变更登记。可以考虑先放开部分城乡土地市场, 逐步过渡。即先允许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经营性项目, 采用批租、年租、入股等方式, 直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而不必把土地征为国有。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征地范围, 既使一部分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农民能够凭借土地财产成为市场主体, 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也对政府经营土地构成一定的限制。在过渡期内, 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增建设用地, 可以征为国有, 但要赋予被征地农民谈判地位, 参照市场价格确定补偿标准, 解决好住房、社保、留地就业等安置问题, 使农民能够较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时, 也应该允许地方政府进行在市区保留集体建设用地的探索和试验。经过逐步过渡, 最终条件成熟以后, 还是要彻底破除城乡藩篱, 建立城乡完全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的同时, 如果农民出于自愿, 也可以把土地转为国有, 但土地使用权仍归原集体组织, 由他们按规划用途从事非农经营活动。还可以考虑借鉴台湾地区重划的经验, 部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 部分仍保留集体性质并允许进入市场, 具体比例, 应与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充分协商确定。总之, 要给农民多一些选项, 由农民自己权衡利弊, 做出选择。三是, 对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 按一户一宅确权登记后, 允许上市交易, 购买方身份不限。一户多宅的, 超出部分不予登记, 不受法律保护, 同时恢复过去曾经实行过的超占罚款制度。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在坚持一户一宅前提下, 把宅基地的福利分配制度改为有偿取得制度。初始宅基地使用权的卖出方, 不能再申请新的宅基地。购买方必须办理变更登记, 并每年履行纳税义务, 否则不受法律保护。宅基地制度改革应先在城乡结合部开展, 而在纯农业地区由于非当务之急, 可以缓行或根据需要实行。

3 对相关财税体制进行适当改革

国家征收土地按市场价补偿, 农民获得的是财产性收入, 按理说, 应当缴纳所得税。但可以考虑对补偿费超过一定额度的部分, 由政府发行中、长期土地债券。既可减轻当期财政压力, 又有利于抑制“一夜暴富”者的不当消费行为。对接受土地债券者, 可以免征所得税, 对不接受者, 则不予减免。在精简、归并相关税收基础上, 对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建设用地 (含建筑附着物) 的保有, 开征不动产税 (或财产税或地产税) 。政府定期组织评估, 权利人每年缴纳。税收收入纳入地方财政, 按规定用途使用。对城乡公益性用地、农村农民自住且符合规定面积的宅基地、城市居民符合规定面积的第一套住宅, 应当免征。对农村宅基地超出规定面积的部分, 实行累进税率, 超的越多, 税率越高, 用经济手段控制超占问题。对土地交易环节, 开征契税、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进一步规范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支出。主要改革方向是建立规范化的政府土地基金, 一般情况下的年度支出, 只能动用利息, 不能动用本金。这样才能彻底切断城市建设对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 从根本上改变外延扩张的增长方式。进一步改革分税制, 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 合理调整中央、省、市、县的财政收入分配比例。我国法律有国有土地出让后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的规定, 但并无未经出让的土地也可以抵押的规定。按照物权法定的原则和行政许可法的精神, 政府以土地抵押或质押向银行融资, 属违法行为。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 立即叫停各级政府的土地融资行为, 并对已经形成的土地金融债务进行清理, 尽量减轻政府经营土地制度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 应允许地方政府按规范的程序, 面向社会发行政府债。

4 进一步完善经营土地制度

彻底改革现行征地制度, 会冲击和弱化政府经营土地的职能。但要彻底解决政府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的问题, 还应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把土地经营职能从土地管理部门分解出去。参照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 可以考虑成立类似国资委那样的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 作为政府机构, 专门负责组织领导经营国有土地方面的工作。同时, 成立国有土地公司等经济组织, 把需要经营的国有土地交给他们参与市场运作, 负保值增值的责任, 并向国家财政上缴土地收益。这些经济组织作为市场主体, 按照统一的市场规则自主经营, 并接受政府的调控和监管。作为国有公司, 还要接受新成立的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和指导, 必要时也要服从国家的要求, 承担一定的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责任。当然, 如何分解土地管理与土地经营职能, 还可以有多种方案和设想, 以供决策参考比较。把经营土地的职能分解出去以后, 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都专注于管理, 不会再发生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能错位问题。政府也不再是“运动员”, 避免了与民争利, 可以大大提高政府管理的公信力。其核心管理职能:一是, 严格实施土地利用规划, 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二是, 平等保护各类土地产权, 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三是, 运用土地政策, 参与宏观调控。为了保证土地管理各项职能和工作的落实, 还必须加大耕地保护、地价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的督察和监察工作力度。至于非经营性的国有土地, 例如划拨供地、低价供地等, 作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手段, 仍由政府管理部门负责运作, 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程序, 接受社会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曹宗平.关于我国征地制度问题的研究[J].经济经纬, 2008 (04) .

[2]徐鹏程, 陈建青.我国征地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 篇10

高校建设发展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展开,这里所提及的“一切”自然也包括教学管理。高校教学管理是高校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支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我们根据电路设计人才培养的经验,配合学校和学院,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不断健全完善教学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评估指标,强化教育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1)

2 建设措施

2.1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传承与创新并举

新形势下,伴随着教育改革、发展,教学管理也要与时俱进,既要创新也要传承,找出关键点、平衡点。“教学”和“管理”的基本是“人”,要改革必须以人为本。要实现教学的高效化管理,就要切实增强人员的创新和改革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管理改革活动中来,把创新思维贯穿于整个过程。首先,加强信息技术运用。本专业将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实现网上教学系统、教师在线课程管理和教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其次,改进教学管理方法,高度重视教学管理设备的更新。要实现高效的教学管理不仅需要一套精确、精准、精细化的管理方法,也需要一套强有力的工具——硬件设备及环境,以保证高效的教学管理质量。本专业将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方法,加大硬件设施投入。

2.2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强化专业培训

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改革要发展,就要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平稳过渡,而一支组织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合格,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是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健康的根本保证。核心课程建设要求对单门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梯队的形式进行,梯队建设代替个人建设,为每门课程搭建一支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科结构上合理搭配的师资梯队。(2)政策性强、业务性强和服务性强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本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熟悉本专业的建设目标、建设措施、课程设置等相关内容,做到成竹在胸。依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实施拔尖优秀人才和开发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计划,构建一套比较成熟的以工程师素质培养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3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也以老师个人表现为基础,强调个体,势必削弱团体,在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教学团队的整体力量显示不出来,团体建设得不到重视。(3)而事实上,团队是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增强的是本专业或是高校的团队协作能力、整体优势及组织效率。

就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而言,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组织的实施等等需要的是团队的合作,而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本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以老带青,老、中、青结合,中青年教师起骨干作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一方面,青年教师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以促其成长;另一方面,老教师也需要青年教师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的共享。要秉承“以老带新”的传统,为青年教师配备老教授或资深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业务指导,负责教学质量监控、传授授课经验。(4)

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中,要将教师队伍培养成学术水平高、实践技能强、教学能力优的高素质队伍,建立一整套科学严格的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青年教师的机制,使教师的学历学位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更趋于科学合理,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高素质教学梯队。

2.4 课外教学环节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特征,尤其对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传统的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能力锻炼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弥补原有理论教学的不足。突出实践性/实验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动手能力。(5)

2.5 加强学风建设

高校的学风建设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长,关系着老师的生存、发展,更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壮大,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本专业学风欠缺的主要是专业兴趣不浓,一方面是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很少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主要是听从家长愿望或是按专业热门情况选择,学习时浅尝辄止,不能精钻细研;(6)另一方面,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由于各种职称考核、业绩考核等等都与本人发表论文挂钩,主要精力大部分都投入到发表论文上,在授课过程中只教授基础理论,不能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自身在疲于发表论文的时候反而对专业本身产生厌烦情绪。

在教学管理改革中加强学风建设是势在必行的。首先要激发“教”与“学”的热情。通过兴趣小组、学科竞赛等活动,浓厚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实践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其次塑造身边典型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身边能力强、风气正的人为楷模,加大他们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宣传,营造在专业教学和突破上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再次,做好职业规划,使之成为学风建设的有效载体。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才能时刻保持对现状的清醒认识,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培养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进取意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7)总之,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长久性工作,是一项培养和塑造优秀人才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在加强中改进,在继承中创新,不断探索学风建设新模式,开创教学管理新局面。

摘要: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需要科学、高效以及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保障,建设一套科学、高效及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评估指标,强化教育质量为目的,提出几项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玉锦.当代高校战略联盟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12).

[2]夏东民.联盟化: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化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

[3]李敏.关于学生社团对大学生个体影响的分析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

[4]李振东.关于新阶段我国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5]胡建华.大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6]黄金声,杨晓宁.大学学风的丰富内涵与学风建设的途径[J].文化学刊,2008(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管理制度改革】相关文章:

管理改革人事档案管理论文04-16

管理改革05-01

管理改革方案04-12

国库管理改革05-10

班级管理改革05-12

高校管理改革05-22

薪酬管理改革05-26

管理综合改革06-21

林业制度改革管理论文04-17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04-17

上一篇:北京市体育院校下一篇:电费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