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设备机械基础

2024-06-06

过程设备机械基础(精选十篇)

过程设备机械基础 篇1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获得基础力学和金属材料知识, 初步具备设计常、低压化工设备和对在用容器进行强度、稳定校核的能力, 并了解与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检验相关的标注、规范, 以便在今后工作中遵守实施[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一题贯穿法

一题贯穿法是指将教材中各相对独立的章节的内容用一个设计题目有机地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使学生掌握常、低压容器设计方法和步骤的教学方法。利用实际工程设计的例子, 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工程设计思想, 深入理解本课程包含的内容, 形成一个系统的学习思路。

在本课程开始时, 给学生布置一个比较简单的设计任务, 例如物料贮罐的设计, 要求学生随着课程的教学进度逐步地完成相关部分的设计, 最终课程结束时就可以较完整地完成一个设计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想法,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三、“一题贯穿法”的实施

(一) 布置设计任务

设备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和机械设计。工艺设计是根据化工生产任务提供的工艺条件, 包括压力、温度、产量、物料性能等, 通过化工工艺计算和生产经验确定设备的结构型式、设备总体尺寸及管口尺寸和方位;机械设计是在工艺设计的基础上, 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或校核计算, 对设备的内、外附件进行选型和结构设计计算, 最后绘制设备的装配图和零部件图[3]。

在布置设计任务时要明确本课程里所说的设备设计是指设备的机械设计, 其设计条件是由工艺设计提出的, 机械设计应能满足工艺的要求。

设计题目的选择应便于联系课程各章节的内容讲解, 并且简单, 使学生能比较容易进行设计。按这种考虑可以选择常见的卧式物料贮罐, 支座采用鞍式支座。

(二) 将设计题目贯穿于各个章节

本课程的第一篇力学基础部分。第一章为刚体的受力分析, 结合这一章的知识点对设计题目“卧式物料贮罐”的主要部分壳体进行受力分析。为便于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将壳体简化为力学模型, 应简化为什么样的力学模型?

这一篇后几章是杆件的几种基本变形, 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后, 就可以结合前面的受力分析, 解决壳体的变形属于哪种变形, 为使壳体受力均匀支座应设置在什么位置, 最危险的位置在哪里等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篇为压力容器。这一篇的第一章为化工设备的常用材料, 学完这一章要求学生根据设计题目的设计条件为贮罐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材料使应考虑哪些因素?这是需要同学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材料选择的好坏对设备成本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为设备选择材料时, 除了要考虑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等, 还要考虑设备的经济性。一般来说优先选择价格便宜的材料[4]。这里要说明的是, 材料的价格和设备的成本是不同的。比如低合金钢的强度和耐蚀性通常高于一般的碳钢, 但由于采用低合金刚可以降低容器的壁厚, 减少材料的总消耗重量从而可能降低整个设备的材料成本。此外, 选材还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因此, 需要同学们查询及了解国家的相关标准。

在压力容器强度计算一章, 同学们可以根据设备的工艺条件, 如温度、压力、介质的性质等, 通过强度计算确定贮罐壳体即筒体和封头的厚度。强度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工艺条件确定设计参数。例如焊接接头系数的确定, 按国家标准GB150焊接接头系数只取决于接头的结构和对全部焊接接头的金属进行无损探伤的比例。而接头的结构、探伤的比例又如何来确定, 根据什么来确定?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同学们查相关文献、标准, 在教材里是找不到答案的。

容器一般是由筒体、封头、法兰、支座、接管及人 (手) 孔等元件组成。筒体和封头是容器的主体, 其厚度根据强度计算确定, 其它零部件在进行设备设计是通常都是根据设计条件按标准选取。

在学习了法兰、人孔、支座等章节后, 就可以根据工艺条件按各自的标准, 为贮罐选择这些标准件。

容器的焊接结构及压力容器的监察管理与定期检验两章的学习后, 可以确定设备个连接部位的焊接结构, 可以从设备的制造、安装、检验等方面提出技术要求, 最后综合前面所做的设计工作, 绘制设备草图。

总之, 设计课题与课程的各个章节有紧密的联系, 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 还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了设计课题。在完成设计课题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这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 而且使他们有了一种成就感。

结语

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中采用一题贯穿法, 使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带着遇到的许多问题去查资料、文献, 进行分析综合并独立思考, 从中掌握了化工设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对与化工设备设计相关的规范、标准也有了一些了解, 这将会对他们进行后续的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学习“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采用的教学方法——“一题贯穿法”, 以及实施后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一题贯穿法,设备设计,教学

参考文献

[1]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魏峰, 史晓平, 贺亮, 陶金亮, 胡柏松.启发、诱导与实践: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J].ETT, 2010, 3:510-511.

[3]张林.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的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 2002, 72 (2) :54-55.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总结 篇2

课程总结

一、课程介绍

1、篇章概述 1)化工机械力学基础

化工机械力学基础的任务就是研究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

律,为设计构件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尺寸,以达到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要求,使设备满足适用、安全和经济的原则,而提供必要的基础理 论知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学习:

1、研究构件的受力的情况,进行受 力大小的计算;

2、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构件的受力变形与破坏规 律,进行构件强度、刚度或稳定性的计算。2)化工机械材料基础

化学工业是国名经济的基础产业,各种化学生产工艺的要求不尽相 同。如压力从常压到高压甚至到超高压,温度从低温到高温,以及腐 蚀性、易燃、易爆物料等,是设备所运行的极其复杂的操作条件。由 于不同的生产条件对设备材料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合理选择材料是 设计化工设备的主要环节。

材料的性能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力学性能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如强 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是化工设备设计中材料选 择及计算时决定许用应力的依据。

3、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

在化工厂中,可以看到许多设备,有的用来贮存物料,例如各种贮存罐、计量罐、高位槽;有的进行物理过程,例如换热器、蒸馏塔沉降器、过滤器;有的用来进行化学反应,例如聚合釜、反应器、合成炉。这些设备虽然尺寸大小不一,形态结构各异,内部构件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外壳,这个外壳就称为容器。容器的结构有筒体、封头、法兰、人孔、支座、接口管、液面计等。因此,了解各个结构的形式性能,选择合适的零件,使容器能够满足工艺要求至关重要。

4)机械传动与化工机器

化工生产中,所用的机器种类很多,但任何一部机器都是由原动机、工作机和传动部分组成的。将原动机的能量能够有效用于工作机,还需要一个中间环节,即组成传动机构的传动装置。因此,了解传动是机器能更好的运行时需要的。

2、课程学习目标

(1)掌握对化工设备中的受力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能为常用化工设备合理地选择材料。(3)掌握化工设备通用零部件的选用方法。(4)了解压力容器监察管理法规。

3、课程特点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将分散在不同课程中的机械知识综合成《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高度的综合性 本课程内容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化工设备材料、化工容器、化工设备和课程设计,内容十分丰富。

(2)内容的选取着眼于适合化工、轻工等绝大多数非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要求、针对性强,立足于加强基础和学以致用。

(3)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实践性强

二、学习内容总结

第一篇 化工机械力学基础、通过学习,我对力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力、约束和约束反力、刚体、平衡、力矩、力偶、力的平移、平面力系的简化和合力矩定理等基本概念;能熟练画出力物体的受力图;会列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并求解平衡系统的约束反力;掌握了直杆轴向拉伸及压缩的内力和应力的求解及直杆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的求解;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并掌握了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掌握了扭转的概念和实例及扭转时外力和内力的计算;掌握了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变形和刚度条件;掌握了弯曲的概念和实例、剪力和弯矩的求解及会作剪力图和弯矩图;掌握了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概念并会计算惯性矩;掌握了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掌握了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概念、梁的弯曲变形及高粱弯曲强度和刚度措施。

第二篇 化工机械材料基础 掌握了广义虎克定律、强度理论及材料的疲软性能;掌握了化工机械常用材料,如碳钢、铸铁、低合金钢、化工设备特种钢、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成分、牌号、性能及用途;掌握了化工材料的腐蚀与防护及化工材料的防腐设计。

第三篇 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 掌握了容器的结构与分类;掌握了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薄壁容器的几何特征 及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分析;掌握了容器的压力试验;掌握了内压容器封头的设计;掌握了外压容器球壳与凸形封头设计,了解加强圈的作用及结构;掌握了容器零部件,如法兰、容器支座、开孔补强、接管、视镜、人孔和手孔、视镜、设备吊耳;掌握了塔设备,如板式塔、填料塔的结构及用途;掌握了搅拌器类型、如何选用及附件

第四篇 机械传动与化工机器

了解了带传动的类型、结构、特点;了解了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了解了 蜗杆传动的组成、特点和类型等等

三、学习感悟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与农业、工业、国防以及人民的衣 食住行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工艺是通过设备实现的,所以化工设备在化学工业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选择合理的设备对工艺来说十分重要,因而我们要懂设备,懂设备选型、选材及设备的设计等。这对我们将来要从事的化工方面的工作极为重要。

通过课程总结,我才发现原来在潜移默化中,我学到了这么多的东西。为次,我非常感谢教我们的罗老师。在到山西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实习经历,让我深刻的感触到了,我们所学知识的用处很广,不同的生产需要不同的满足生产需要的设备,每个设备的外形、结构、附件都各不同,因此,需要我们了解并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来为我们的职业服务。在实习厂,我见到了各种法兰、封头、人孔、视镜、反应设备、塔设备、换热器等,我发觉自己很够认出它们,并知道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怎么选用等等。当亲眼见到这些实物时,我不禁想起了课堂上学的点点滴滴,因此,我发自内心的感谢罗老师的教导。

企业机械设备全过程控制措施探究 篇3

关键词 企业;机械设备;全过程控制;措施;探究

中图分类号 TH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175-01

由于当今工程项目基本实现机械化施工,因此,使工程机械设备得到广泛运用,工程机械的管理工作进展如何将对企业和工程项目构成直接影响,对于一些企业单位来说,机械设备是其中重要的资产之一,也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营的根本所在,机械设备对于企业的发展前程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设备结构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化,给机械设备的全过程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一些企业中,仍然存在着机械设备管理不利的问题,对于企业单位来说,要想保证自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本身的机械管理工作。

1 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理论依据

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来说,机械管理是其中的根本,机械管理是一项既漫长而又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又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机械管理工作涉及的方面有很多,主要涉及到经济管理、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这一工作环节通常都具备一定的技术性、综合性与随机性。机械管理理论主要精力了四个阶段,即:前苏联计划预修制、美国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后勤工程学,随之英国又开发了新型的设备综合工程学,最后日本开发全员生产维修制。

1)前苏联计划预修制。前苏联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已计划预修制为主体,主要以设备磨损规律为主要依据而制定的机械管理理论,在这种机械管理理论中,按照机械设备的磨损严重程度,通常将机械设备的零件磨损分为三个进阶过程,即:磨损、渐进磨损以及加剧磨损。在这种理论认为机械的磨损严重程度主要和磨损的实践之间成正比关系,该种模式组要依据固定机械设备磨损状况,采取相应地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措施。然而这并不是十分完美的,由于这种理念过于的重视机械的预防工作,致使机械在运转过程中没有注重机械的保护,从而造成了机械设备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保护。

2)美国后勤工程学理论。该种机械管理理论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中后期,主要是从美国的军事机械后勤保障发展而来的,所谓后勤工程学主要就是以设备周期经济化的实现为主要目的,并有效地将机械设备的管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实现了理论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充分的运行功能研究等方式制定系统性的机械设备优化管理措施,使机械设备得到有效的维护与管理,同时重视设备管理技术的培训。

3)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理论。该理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由著名的英国Dennis Backus先生提出的,在提出后,受到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并对他提出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后逐渐得到了应用和推广,最后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项目,其主要含义为:为了保证周期性经济得到有效地提高,对固定资产中相应的工程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更全面的研究,以设备的使用全国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科学项目,该科学项目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重视设备的经济性。

4)日本全员生产维修。该体制的出现是由日本机械管理部门经过对美国后勤工程学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后所得来的,同时还吸收了英国与前苏联相关的技术综合起来的新的机械管理体制,这种日志的主要追求思想在于机械综合使用效率的提高,并对机械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有所重视。这种机械设备管理体制自推出以来已经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这种体制已经在日本大范围的得到了应用,大约日本67%以上的企业单位已经能够将这种机械设备管理体制运用的炉火纯青,在这67%的企业中,机械设备的维修费用降低了40% ,基本实现了机械设备管理的经济化,另外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大约提高50%的使用率。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各国已经逐渐的引进了该体制,尤其在欧美国家和地区,对该体制的运用水平已经与日本不相上下。

2 企业机械设备全过程控制的主要概念

所谓企业机械设备的全过程控制主要是以后期工程学为基本理论依据,对设备从正式投入使用到老化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相应的管理,同时运用横向协调的方式对机械设备终生各环节之间的协调能力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机械设备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以最大程度上节约机械设备周期费用的开支,所谓机械设备的周期性费用主要是指机械设备的购置费用、维修养护费用以及后期处理产生的费用等。使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还能有效地实现机械设备管理的经济化。

3 企业机械设备全过程控制的具体实施办法

企业机械设备的全过程控制工作既是一中管理手段又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中必备的一种科学项目,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对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加以重视。设备前期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企业设备全程管理的主要根源,要想使机械设备得到更高的全过程控制,就必须对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度,该环节中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合理的管理计划、管理计划的论证和审核工作、采购招标工作以及机械设备的安装工作。

2)完善设备的管理程序。流程管理是当今企业机械设备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讲究设备管理流程的控制,制定合理的机械设备日常管理计划和机械突发故障的解除工作流程。

3)引进现代机械设备管理先进手段。主要引进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全过程控制,对企业中各机械设备的规模、出厂日期、运作性能等各方面进行存档。开发先进的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是实现当今机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设备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一个企业固定资产中重要的部分之一,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应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然而管理与维护是一项集漫长而又兼具的系统性工程,这就需要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同时还要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方法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与创新,同时还要求企业各级人员对机械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度,只有上下一心共同参与到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中,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刘熹,裴军慧,赵蕾.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分析研究[J].工业设计,2011,10.

[2]范昭.浅谈企业机械设备全过程管理[J].价值工程,2011,28.

[3]范文敏.谈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陕西建筑,2009,01.

[4]林守龙,袁蓬,车莹.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措施的探讨[J].华章,2009,16.

[5]张宝玉.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防范与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

过程设备机械基础 篇4

《机械设计基础》给学生的印象是理论性强, 抽象, 与实践有一定的脱节, 而培养目标在于实际工程问题。本人自2005年开始接受《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以来, 有过失败, 但也取得过成功。

一、重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前布置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从学习书本知识向模拟工程设计过渡的重要训练环节, 对训练学生初步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正确使用工具书, 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教学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一开始, 我是按部就班地从键、销、螺纹、带轮、链条、齿轮、轴承、轴、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顺序讲, 到十二月开始做课程设计, 但效果不佳。我在辅导学生设计时发现, 有不少学生对设计时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得不好。虽然在前面理论教学中已经学过, 但此时却不会应用, 有的甚至已经忘记了, 辅导时很费力气, 影响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学生理解能力差, 第二, 计算能力不强, 第三, 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 第四, 过度依赖老师的思想严重。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的差异较大, 尤其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二是钻研精神不够, 主动性差。

针对以上问题, 我首先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带领学生参观C6136主传动系统, 认真观察工作时的啮合状况, 以及它的连接方式。其次提前布置设计任务, 把课程设计融合到理论教学之中, 课程设计是紧接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的。把课程设计融合到课程的理论教学之中。在开学初把课程设计的任务书与课程的授课计划一起发给学生 (学生暂不分组) , 让学生从学习本课程开始, 就接触设计课题,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逐步熟悉设计课题。把设计课题分解成带传动、齿轮传动、轴传动和轴承等四个设计模块, 融入有关章节的理论教学中去, 把设计课题中的理论计算, 如带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计算、轴的设计等, 与教材中相应的练习题结合起来, 作为课外练习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并且画出相关的零件图, 标出公差、尺寸、粗糙度。由于这些课外作业与课程设计联系紧密, 学生大多十分重视, 积极性很高。到进行课程设计时, 设计课题中的理论计算部分已经经过了一次演练, 大多数学生对设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已经不再陌生。这时, 只需用分组后各自的原始设计数据代替前面练习时的数据, 将所作过的资料 (计算) 进行修改、连接整理, 便可以较顺利地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装配图的结构设计和绘图, 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顺利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二、设计任务分解到人,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投入到课程设计中去

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有所收获, 是我组织实施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投入到课程设计中去, 防止少数学生偷懒,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设计题目分成一级齿轮传动、二级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几个课题, 并给予不同的参数。二分组小、任务足, 每个设计小组一般为4到6人。小组之间的原始设计数据各不相同, 并且在小组内把设计任务分解到人, 小组成员之间既相互合作, 又都有自己的任务, 人人都必须自己动手、抓紧时间才能按时完成。三是在设计过程中, 强化平时考核, 每周检查各小组的设计进度, 记录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 作为评定学生设计成绩的一个方面。四是准确把握设计工作量, 在给每个学生分配设计任务时, 根据能力不同区别对待, 既做到任务充足, 又保证每个学生只要抓紧时间都能按时完成。四是指导注重培养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生, 指导的重点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查阅设计资料和工具书;对较差的学生则以答疑的形式进行个别辅导。

图纸必须上机绘制,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计算机绘图是工科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 早已纳入《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之中。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时,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因此, 在课程设计期间, 我将CAD机房向学生开放, 要求学生所有图纸必须用Auto CAD绘制。通过实践, 我觉得这样做有三点益处:一是满足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愿望,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在计算机上绘出的图纸干净整齐, 避免了过去用图版绘图存在线条粗细不匀、图面难以保持干净等问题, 学生把自己绘制的图纸打印出来, 容易产生成就感,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提高了绘图质量。三是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把所学的CAD绘图技能应用于设计的机会, 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技能大有益处。

三、充分重视检查环节, 促进学生反思和提高

学生在完成设计后, 把设计资料交给教师评阅, 往往只关心成绩, 而不关心自己的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应当如何改进。因而, 教师的评阅环节对学生的进步没有多大帮助。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设计的效果, 尽可能使学生多受益, 我在评阅设计资料时强化了纠错环节, 通常在每一个模块结束时安排2节课进行纠错。先让学生互查, 再由老师指出其中的问题, 与学生一起讨论, 解决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实践表明, 以上做法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教学的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的有两点:一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分配不同的设计任务, 使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去做, 避免了过去按“优带差”分组常常演变成“优代差”的弊端。学习较差的学生不得不自己去完成设计任务, 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得到了锻炼, 看到了自己的成绩, 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 对他们以后的进步大有益处。二是把课程设计贯穿到课程理论教学中, 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效率, 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在学习有关章节时有了明确的针对性, 看到了理论的应用性, 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真正实现了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的互相促进, 有利于该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项目任务为载体, 以能力为本位,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实施, 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满足, 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良好的职业素养得以养成。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 课程设计这类难度较大的教学活动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作者在指导《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课程设计的各环节进行了积极探索和优化, 力求提高设计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 2004 (6)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 2004 (6) .

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篇5

安装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了解设备基础的交付时间;调查设备及材料的供应情况;了解安装现场的条件及安装技术的复杂程度;了解人力、机具的部署情况等,具体而言,此阶段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设备及材料的订货情况,货到安装现场的时间安排。

(2)设备的检查和材料的检验:

①清点设备的零件、附件是否短缺,检查设备的外观及零附件是否有损坏和锈蚀的现象。做好开箱记录,检查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是否齐全;

②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若出现材料代用,必须取得设计或有关部门的认可后,方能投入使用。

(3)设备安装前,要按照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基础中心线标高、几何尺寸的验收。设备基础的尺寸极限偏差和水平度、铅垂度公差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此外,需对设备基础、预埋件、预留孔等进行交接验收,并复核坐标位置、标高、外形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

(4)验收预埋螺栓的高度、规格、螺纹、长度及表面的清洁度等,对预埋地脚螺栓还要检查根部中心位置、不垂直度和顶部标高。另外,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防护完好。

2 机械设备安装阶段

2.1 设备就位

在安装设备前,先安装好车间的桥式吊车,再利用桥式吊车来安装其他设备。在吊运设备时,绳索应栓在设备适应受力的位置上,在绳索与设备表面接触部位应垫上木垫板,以防损坏其油漆表面或已经加工过的表面。

2.2 设备找正

指设备的纵横中心线与基础上的中心线对正。在设备未安装之前,首先根据设计、安装和将来对设备进行检修的需要并结合本区设备布置图,绘制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布置图,在图中标明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的编号、设置位置。埋设永久性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以供设备安装调整使用,同时为了观测设备基础的沉降情况,还要在整个机组的基础和主要设备附近埋设基础沉降观测点。埋设时注意要在同一块基础的四周至少埋设四个基准点,以检查同一块基础的沉降情况。设备的定位基准一般在设计规范或说明书中都有规定。若无规定时,可采用几何作图法在设备的加工面上确定设备的中心点。

2.3 设备的定位及调整

2.3.1 设备的平面定位

为了保证设备在基础上准确就位,设备吊装就位后应根据已设置的中心标板,挂设基准线。基准线的挂设应根据设备安装精度要求和挂设跨距选用直径为 0.3mm。0.75mm的整根钢线,其拉紧力一般为钢线破断拉力的40%,80%,水平或倾斜挂设的跨距不宜超过40m。基准线应挂设在便于调整的线架上,用线锤对正中心点,当对正中心后用调整螺母锁定钢线,使其钢线在使用时不发生位移,但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复检。

2.3.2 设备的标高调整

设备的安装标高应选择设备的主要工作面作为测量基准,如轧机底座的上平面。由于永久性基准点一般离设备较远,因此应用精密水准仪,根据永久性基准点,投设在设备附近一个辅助基准点上,以便于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的标高调整。对于较重要设备,最终还要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复测。

2.3.3 设备的水平度调整

设备水平度调整方法分整体设备、分体设备。一般整体设备在设备的工作表面或组装结合部表面直接用水平仪测量,根据设备的安装精度可选用不同精度的水平仪,

分体设备安装时可分别对各分体部件进行找平。如卷取机底座,先将两底座分别找正、找平,然后将长平尺放在两底座上,把水平放在平尺上进行测量。

2.3.4 设备的清洗

清洗设备各零部件加工表面上的油脂、污垢及其他杂物,并使其表面具有防锈能力。设备表面如果有干油可用煤油清洗,若有防锈漆则可用香蕉水或丙酮清洗。设备清洗后,用棉纱擦净并涂以润滑油。设备无油漆的部分均应涂上有机油防锈。

2.3.5 设备的润滑

设备内外各部清洗干净后,才可进行加油润滑。润滑油必须经过化验,确定符合要求后才可以使用。加入设备前润滑油必须过滤,所加油应达到规定油标位置; 所有润滑部分及油孔应加满润滑油。使用润滑脂密封简单,不易脏污,减少损失,不必常加换润滑脂。特别是对高速电机、自动装置及不易加油的设备润滑实用意义很大。同时,润滑脂受温度影响不大,对荷载性质、运动速度的变化有较大适应范围,在垂直润滑面上不易流失。在润滑脂中加入适量石墨粉,能形成更坚韧的油膜,能在往复运动机构中起缓动作用,避免爬行,消除震动。润滑脂由于流动性差,导热系数小,因此不能作循环润滑剂使用。

3 机械设备试运转阶段

试运转的目的是进一步检查设备存在的缺陷,并进行使用前最后的修理和调整,使设备的运行特性符合生产的需要。试运转的步骤是:先空载、后负荷;先单机,后联动。必须在上一步骤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骤的运转。试运转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备正常运转时声音时均匀、平稳的,反之会发出各种杂音。

(2)需要测量的温度主要有摩擦部位的温度及油温、冷却水温,对空气压缩机还需测量其出口温度。

(3)在考核设备运转情况的同时,更要注意考核系统的整体效果。

4 设备安装验收阶段

验收是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执行标准,认真验收,为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打好基础。验收的主要依据包括:设计文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主要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设备资料(说明书、合格证等);隐蔽工程记录和各工序的检验记录等。需要注意的是,安装所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随着设备的运行,各活动件都会产生磨损,一般初期磨损较快,以后磨损会渐渐减缓,由于磨损,一些原来校好的精度也会变动,我们安装工作总的目标是使设备在很长的稳定使用期内保持理想的精度,这就要求安装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制造工艺知识,把制造厂形成的设备精度与安装允差结合起来考虑,使偏差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以最终确保设备使用性能。

5 结语

随着冶金工程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高科技、现代化的冶金设备不断涌现,对设备的安装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是依靠安装施工人员在每一道工序中认真负责的工作来保证的,这就对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一定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斌.浅谈引水工程管道安装技术[J].福建建材,2010,(1):47-48.

[2]朱明.干熄焦主体结构安装施工技术[J].安装,2010,(3):22-23.

[3]陈建方,周兴旺.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要点[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1):45-46.

浅谈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调试问题 篇6

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大致要经过几个程序,一般从生产完成要经历运输到施工工作地,需要一个装箱运输的问题,在这期间要保证装箱是的质量和安全,在到达工作地点后,还要进行开箱检验,检查机械设备的完整性和质量,在通过这一程序后就可以对机器进行安装和装配,在对不同设备的安装,要严格的按照生产的说明,注意各种事项,要进行不同安装法,大型设备采用零部件的组装小型设备采取整体安装即可,在组装完毕后,就要进行机器的试运行,在各个环节做好充分的检验,按照验收的规格做好调试,在做好这一切的前提下,才能让其进入生产环节,一切的做法都是为了以后投入生产做保证,只有完善了这些前期的工作才能在以后的生产中更好的发挥其性能,加快生产的进度,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对机械设备的调试不可能是完美的,不会每一次调试都是合格没有缺陷的,其实在机械设备的调试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的,这就需要我们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善,常遇见的问题会有轴承温度过高,轴承振动,喘振,和动叶卡涩。一般来讲轴承的温度过高原因大致有润滑不足,轴承的疲劳损坏,还有冷却不足,和轴承的异常变动,轴承的振动来讲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这种振动主要来自机器自身的振动,他的振动会引起其他零部件的损坏,严重的威胁机器的正常运行,造成生产的安全隐患,动叶卡涩是通过压差的不平衡出现的问题,造成空气的不流通,在空隙中有灰尘造成阻塞,使叶片的转动和调节不能实现,所以对机械设备的调试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早的发现和解决必然会影响设备的运转,严重的还会引起设备的瘫痪和人员的伤亡,造成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在生产过程中密切关注这些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做好调试的各项工作,加强维护的工作都是安全生产的必要保证。

所以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的做出检查和应对措施,做好维护的工作,一下既是给出的应对策略,离心式风机轴承置于风机外,若是由于轴承疲劳磨损出现脱皮、麻坑、间隙增大引起的温度升高。一般可以通过听轴承声音和测量振动等方法来判断,如是润滑不良、冷却不够的原因则可通过目测、手模等直观方法判断。而轴流风机的轴承集中于轴承箱内,置于进气室的下方,当发生轴承温度高时,由于风机在运行,很难判断是轴承有问题还是润滑、冷却的问题。实际调试运行中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

加油是否恰当应当按照生产厂家说明书规定要求给轴承箱加油。轴承加油后有时也会出现温度高的情况,主要是加油过多。这时现象为温度持续不断上升,到达某点后(一般在比正常运行温度高l0-l5℃)就会维持不变,然后会逐渐下降。冷却风机小冷却风量不足。引风机处的烟温在120-140℃,轴承箱如果没有有效的冷却。轴承温度会升高。比较简单同时又节约用电的解决方法是在轮毂侧轴承设置压缩空气冷却。当温度低时可以不开启压缩空气冷却,温度高时开启压缩空气冷却。确认不存在上述问题后再检查轴承箱。风机本身引起振动风机振动,一般来说其振动源来自本身。如转动部件材料的不均匀性;制造加工误差产生的转子质量不平衡;安装、检修质量不良;负荷变化时风机运行调整不良;转子磨损或损坏,前、后导叶磨损、变形:进出口挡板开度调节不到位;轴承及轴承座故障等等。都可使风机在很小的干扰力作用下产生振动。对此,在风机运行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小或消除震动,如风机叶轮和后导叶进行了防磨处理,轴承使用进口优质产品,轴承箱与芯筒端板的连接高强螺栓采取了防松措施,对芯筒的支撑固定进行了改进,增加拉筋;严格检修工艺质量,增加风机运行振动监测装置等等。

1.喘振

在风机运转过程中,当流量不断减少到Qmin值时,进入叶栅的气流发生分离,在分离区沿着叶轮旋转方向并以比叶轮旋转角速度小的速度移动,这就是旋转脱离。当旋转脱离扩散到整个通道,会使风机出口压力突然大幅度下降,而管网中压力并不马上降低,于是管网中的气体压力就大于风机出口处的压力,管网中的气体倒流向风机,直到管网中的压力下降至低于风机出口压力才停止。接着,鼓风机又开始向管网供气,将倒流的气体压出去,这又使机内流量减少,压力再次突然下降,管网中的气体重新倒流至风机内,如此周而复始,在整个系统中产生周期性的低频高振幅的压力脉动及气流振荡现象,并发出很大的声响,机器产生剧烈振动,以至无法工作,这就是喘振。是否进入喘振工况,可根据风机运转的不同情况判断。听测风机出气管道的气流噪音。在接近喘振工况时,出气管道中气流发出的噪音时高时低,产生周期性变化。当进入喘振工况时,噪音立即剧增,甚至有爆音出现;观测风机出口压力和进口流量变化。正常工作时其出口压力和进口流量变化不大,当进入喘振区时,二者的变化都很大; 观测机体的振动情况。进入喘振区时,机体和轴承都会发生强烈的振动。防止喘振主要方法是采用出风管放气。在出风管上设旁通管,一旦风量降低至Qmin值,旁通管上的阀门自动打开放气,此时进口的流量增加,工作点可由喘振区移至稳定工作区,从而消除了进气流量小、冲角过大引起失速和发生喘振的可能性。在采用进口导叶片调节风量时,随着工况变化,导叶旋转改变通道面积适应新工况的要求,从而避免气流失速,可有效防止风机喘振。

2.动叶卡涩

石油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应用 篇7

1 仪器使用中涉及到的问题分析

1.1 仪器的管理不完善

我国许多生产石油的企业都是有多年经验的老牌企业, 其相对来讲有着较长时间的生产历史、丰富的生产经验。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具有优势的地方, 而同时这些企业也都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 这就是管理不够先进。这里的管理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 包括了在石油的生产企业中所有过程的管理。然而在这里, 我们主要谈论的是在仪器的使用上。这些厂家大多数都未能及时的引入先进的管理观念, 停留在以往的管理层面上。在仪器的使用中也是一样, 不能采用较为前沿的管理技术, 还是延续着之前定时、定期检查, 按照计划或者规定进行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如今, 机器需要检查的周期、时间和使用的方案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对应使用的仪器已经不断的更新, 所以老一套的方法已经不能够完全适用在现在的机器设备上。

1.2 仪器设备的使用不当

在大多数的石油企业中, 生产中使用的器械大多数都超过了其能够承受的工作强度。机器和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就是都有一定的工作量的限制。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 那么人就会生病, 机器也是一样的道理。由于长时间的超过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运转, 机器内部的原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老化, 这样会使机器提前到达使用的寿命。同时, 由于大多数企业对机器设备的了解度和关心度还不够, 所以相对投入的资源、人员、资金都会相对较少, 这就造成了人员不够用、未能按时的维护检测, 这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局面。百分之七八十的机器都会存在故障、都是问题机器, 甚至有时候会同时出现问题, 使得正常的生产工作不能按照计划中或者按时进行, 产品不能按期完成, 这不仅给企业带来的是经济的损失, 更是信用的损害。

1.3 仪器的配套实施较差

所谓仪器的配套设施指的是仪器一起工作的设备或者零件, 虽然他们不是设备自身的原件, 但是只有他们的顺利安装或者顺利工作才能是的仪器能够按效率工作, 否则其对应的速度可能变慢, 或者出现根本无法工作的现象。而在石油的生产中, 大多数的管理者只关注与设备和仪器的更新, 引入新的技术或者新仪器, 忽视了对应的配套设施的问题。这不仅不能够使得设备的使用效率发挥到最好, 或者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还有可能造成对设备本身的伤害, 甚至使得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 不能按需工作。在这里, 一起的配套设施指的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设备安装时的一些基本配件, 还包括使用中不可缺少的燃料、油等物质。同时, 这里还应指出的是, 合理的人员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先进仪器没有配套的认为操作或者人工维护, 那么这部仪器绝对不会百分之一百的发挥作用。

1.4 维修费用不合理

在石油生产中使用的设备无论多么先进, 无论多么高效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一些问题。而如何及时解决问题、排除故障就是设备应用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现如今的设备都有一个这样的趋势, 对应的设备机器越先进, 维修越困难。这里的困难不仅仅指的是技术的难题, 而且也包括资金的因素。先进的设备在维修时往往花费的资金量也是非常高的, 也就说一旦出现故障其维修的成本是非常的巨大的。然而, 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先进设备的购置费一般都比较高, 其对应的维修成本较大, 如果其在使用中不能带来效率的大幅提高对应的效益也就会大幅降低。然而, 新设备的使用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短时间内一般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所以高昂的维修费是不合理的, 要进行调整。

2 石油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使用对策分析

2.1 建立合理的使用规范

要想建立合理的设备使用规范, 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学习, 不断的更新知识, 将企业所掌握的知识与先进的知识相靠拢。也就是说, 要用较为科学或者前沿的管理去指导使用。定期的对设备使用的规范进行合理的变化, 每次有新设备的购入都要进行维护的周期和使用时间的合理调整。即使没有新的设备购入, 也要对旧设备的维护方案进修合理的修改, 以保证能够适应现在设备的工作效率和时间。不能像之前那样, 一年或者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进行更新或者调整, 这样就会降低机器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时间。在此基础上, 还要进行对设备、仪器使用情况的记录和监督。每一台仪器什么时间购买、每天使用了多长时间、哪位人员负责维护、修理, 每次的维修是什么时间、什么原因等情况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同时对机器的工作时间进行严格的检测, 不能长时间工作。

2.2 按需更新设备配套设施

为了能够使得仪器的工作效率能够发挥到最好, 要根据不同仪器的需要去配置对应的设施。要抛弃之前的设施配件方法, 即无论什么型号、什么要求的仪器都统一的进行配置。这种方法配置虽然能够节省时间, 但是其不能良好的满足每一个机器的需求。也就说,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会影响到机器的使用和工作。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首先要清楚的了解目前拥有的机器每一个型号的数量、使用情况和到期的时间。其次将机器按照不同的种类去归类, 然后根据不同类型机器的配套设施去配置。要指出的是, 有一些机器使用的配套设施较为特殊, 可能需要花费的资金较高, 此时就需要我们去做一个判断。也就是说, 按照机器的到期时间去合理配置, 如果还能够使用很长的一段时间, 那么就按照要求去配置。如果机器很快就要报废, 不能使用就可以降低配置的标准, 从而减少成本。

2.3 培训专业人才

石油生产中机器的使用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工作, 也就说要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 有一定的专业限制。同时, 只具有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工作的经验和操作的动手能力。也就是说, 只接受过理论知识或者专业培训的人是不能够完全的胜任这项工作的。这就要求每个学校要给学生建立一个实习的平台, 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来进行实际的训练, 从而积累应有的经验和动手能力, 这样才能达到实际的工作要求。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石油生产过程中的机械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 并且发现了实际的使用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并论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注意事项和具体的操作方案。

关键词:石油生产,机械设备,使用情况,对策

参考文献

[1]江维泉.石油机械设备故障预防措施的误区分析[J].科技视界, 2012 (33) :83

[2]郑学庆.石油机械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J].卷宗, 2012 (06) :144

过程设备机械基础 篇8

一、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安装过程的质量, 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尤其是安装单位要对机械设备的型号、尺寸等数据进行确认, 保证机械设备符合图纸设计要求;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掌握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技术条件等, 具体在准备阶段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一是要对机械设备的到场时间进行准确的掌握, 以便安排相关人员与安装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二是对机械设备的各种原料以及相关配件进行清点, 重点要对机械设备的零件进行检查, 检测机械设备的相关零件是否齐全、零件是否短缺等, 当然还要看机械设备的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机械设备质量检测报告等;三是根据机械设备安装图纸的要求对相关辅助安装工程 (标高、中心线) 进行验收, 保证机械设备的垂直标高、几何尺寸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当然还要对预埋件、预留孔等进行验收;四是要对要对预埋螺母的高度、规格等进行检验。在进行验收时要重点检测螺母的中心位置和顶部高度进行检查, 并且保证预埋螺母的完整性。

二、设备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机械设备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此阶段一定要严格按照安装要求做好质量控制:

1) 机械设备就位阶段。设备就位阶段也就是将机械设备放在预定安装的位置, 由于机械设备的体积庞大, 依靠人工的力量很难固定机械设备, 因此在此阶段主要是依靠吊车将机械设备吊至到相应的位置, 用吊车进行起吊的过程一定要做好机械设备的保护工作, 具体而言就是:一是在起吊前, 要将起到设备的绳索系在设备的适合受力的部位, 并且在绳索与机械设备接触部位垫付木板, 防止划伤设备表面;二是在起吊的时候, 一定要有专人负责指挥, 尽可能实现一次性放置成功, 避免起吊过程中出现设备碰撞到周围物体, 造成机械设备构件的损坏。

2) 机械设备找正阶段。机械设备找正就是对放置在预定位置的机械设备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校正, 设备的找正应该综合考虑设备的而设计、安装以及以后设备维修时的便利等因素, 一般而言对于设备的找正规范一般在设计规范中都具有明确的说明, 如果没有说明的则是利用几何作图来确定设备的中心点。

3) 设备校准阶段。设备校准主要分为设备标高校准和设备水平校准。设备标高校准就是将设备的工作面作为测量基准, 并且试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校准;设备水平校准就是将机械设备的整体与分体设备进行调整。

4) 调整定位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校准后的机械设备进行就地定位的过程, 主要是用螺丝母对校正好的设备进行固定, 确保机械设备的稳定, 不会因为其它因素而发生位置的移动。

三、试运转阶段质量控制

试运转主要是对安装的机械设备的以此运行检验, 通过试运行可以发现机械设备安装的不足, 进而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的采取措施解决, 避免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问题, 试运转过程要按照环环相扣的步骤操作, 只有这个环节通过检验后才能进行下一环节的操作。试运转环节的质量要做好以下工作:

1) 部分机械设备运作的效果要与整体机械设备运作效果一致, 并且要保证机械设备运作的时候没有杂音。

2) 要重点检测摩擦部位以及空气压缩器出口的温度, 如果出现温度过高就说明安装存在问题。

四、设备安装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验收阶段是机械设备安装过程的关键环节, 著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机械设备的安装进行验收, 才能在根本上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对于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则要求安装单位进行限期整改, 机械设备安装验收应该按照下列材料进行:机械设备安装图纸以及相关文件、国家校准的规范制度、机械设备质量检测报告以及安装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检验记录等。但是机械设备作为一种精密仪器, 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 必然会发生一些细微的磨损, 因此为了保证安装的质量, 安装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必须尽量将设备精度和安装误差进行结合, 努力改变不利误差的方向, 使误差转变成为有力因素, 保障工程质量。

五、加强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具体控制措施

具体提高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控制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安装人员专业技术、安装设备材料质量以及监督管理工作。

1) 增强安装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首先安装单位在开始安装前, 要对安装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 让他们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并且在安装过程中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其次加强安装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管理干部与技术人员都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施工组织、技术指导以及质量检查的能力;最后。施工单位每年可以安排一定的施工一线人员参与培训与学习, 条件允许可以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 并派相关人员去参观、学习。

2) 严保设备质量与安装材料。在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要想保证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 安装材料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和产品质量的标准。要对安装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 确保选购的安装材料能保证施工项目的所有严格要求。在选取安装材料的过程中, 要注意查看材料符合要求的质保书, 对将要购买的材料进行严格必要的检测。选购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丰富自己的内涵, 拥有一双选取安装材料的慧眼, 一定要注意选购有产品合格证和社会信誉度高的产品, 对不合格的产品要严禁使用。

3) 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监管作用, 是确保设备安装质量的前提。在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责任, 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 加强工程的质量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确保工程达到应有的质量和水平。

摘要:机械设备安装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 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要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与影响, 如何降低与控制这些不利因素对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影响, 是实现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前提, 本文主要通过深入分析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阐述如何提高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装,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广庆.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的研究[J].硅谷, 2013.

[2]屈佳.技浅析机械设备妥装项目的质量控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

过程设备机械基础 篇9

1 焊接中存在的缺陷

在焊接厚钢板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避不可免的问题和缺陷, 主要发生在裂缝附近和焊缝周围, 不能完全满足焊接厚钢板实际需求, 从而影响机械设备加工焊接的整体质量, 甚至严重影响设备运行或者报废设备。加工设备焊缝以及附近出现裂纹, 多是因为焊接设备时没有进行足够的保温或者预热。同时, 由于操作等相关因素, 也会出现夹渣和表面气孔。这是因为焊接设备的时候, 加工设备表面会出现很多孔缝, 且存在夹渣。因此, 在加工机械设备的过程中, 需要保证焊缝表面没有焊瘤和裂缝等缺陷, 1、2级别焊缝表面不可以存在渣、气孔、电弧擦伤、弧坑裂纹等问题和缺陷[1]。

2 机械设备加工过程中的厚板焊接工艺

分析机械设备加工过程中厚板焊接工艺时, 主要的应用钢板是厚度为200mm的Q235A普通碳素钢板。

第一, 开破口。焊接厚钢板时, 应适当形成双面V型破口。第二, 进行焊前清理。在正式焊接设备前, 需要及时清理破口和破口两侧30~50mm范围内存在的水分、油脂、杂质、铁锈、氧化皮等。第三, 烘干焊条。依据焊接机械设备的国际相关标准, 在使用碱性焊条进行焊接前, 需要对焊条进行300~350℃烘干, 也可以依据加工制造标准保温2小时焊条。在焊接机械设备时, 需要在100℃范围保温桶中合理存放焊条[2]。第四, 控制层间和预热温度。因为具备200mm厚度的钢板, 在正式焊接前需要对钢板进行预热。这是十分重要的焊接加工工序, 预热时需符合钢板厚度以及其中的C含量。气保焊焊接和焊接碱性焊条时, 需要具备180~200℃的预热温度, 同时还需合理应用电加热, 保持均匀的预热温度。焊接设备时, 需要存在200~400℃的层间温度。如果中断焊接, 则需要重新进行预热。第五, 控制热输入的焊接参数, 如表1所示。

第六, 焊接操作。使用多层多道焊的焊接方式。薄焊层窄焊道, 不可以随意摆动立焊部位。此外, 立焊过程中, 摆动的时候也不可以超过20mm。第七, 为了确保焊接机械设备的整体质量, 在完成焊接整体厚度的1/2和1/4时, 需要适当进行中间UT探伤, 以及时发展和解决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返修, 从而保证焊接设备的整体质量。一般情况下, 在进行两次返修后, 如果还是会出现焊接缺陷, 此时需要暂停焊接和返修, 待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 再进行返修和焊接。返修焊接设备时, 相较正常温度来说, 预热温度需要适当高出30~50℃[3]。焊缝返修工艺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是清除焊接缺陷时, 合理应用碳弧气爆, 之后把其打磨形成U破口, 直到表面, 光亮不存在渗碳层和氧化皮为止;二是基本形式为碳气刨破口, 半径不小于6的圆滑破口底部, 平整的破口斜面, 20°左右的斜面夹角;三是检测打磨部位时应用PT方式, 以保证能及时清理干净缺陷。

第八, 焊后消氢处理。完成焊接后, 应及时进行后预热处理, 250~300℃的后预热处理温度, 需要进行3~4小时保温。完成后热处理后, 在设备上合理覆盖石棉以及其他保温材料进行冷却处理, 以确保能够符合室温标准。第九, 焊接完成48小时后, 应该依据《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国家标准或者相关检测规范, 对焊接设备最终进行UT探伤。完成UT探伤后, 需要后热处理设备[4]。

3 焊接残余应力

焊接残余应力实际上就是热应力, 重叠加入可变应力。在进行焊接的时候, 焊接区域熔化速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区域, 材料受热膨胀。受附近冷区域的影响, 出现热应力。升高受热区域温度后会降低屈服极限, 部分超过局部屈服极限而形成热压缩, 冷却后会缩短区域, 所以上述区域会出现一定残余应力。残余应力就是没有受到荷载时构件的应力, 属于自相平衡内应力系统, 即残余应力在所有荷载面上都存在拉力和压力、内力以及内力矩平衡[5]。

4 计算残余应力

完成焊接后, 测量焊接残余盈利的时候使用切条法。机械设备研磨或者加工焊缝表面的时候, 需要保证平整。在焊道上合理贴上电阻应变片, 依据线切割方式合理测量焊缝表面垂直焊缝方向和焊缝方向中存在的应变释放量。在试件中心大约50mm范围内限定测量实际范围, 能够合理得到垂直焊缝放线和焊缝方向上存在的释放应变。依据下述式 (1) 、 (2) 分别计算焊缝横向残余应力和纵向残余应力:

其中, v是材料泊松比, E是弹性模量, 取198.5GPa弹性模量值, 泊松比是0.3。

4.1 计算温度场

厚板焊接的时候, 在输入热不是很大的基础上, 残余应力低。所以, 应该合理使用等密度体积热源的方式来模拟焊接热输入。在分析已经获得焊缝截面的前提下, 对热源截面形状进行定义, 具备一致的单元长度和等体积密度热源长度是5.25mm。在计算温度的时候, 依据式 (3) 计算热源单位体积、单位时间、热流密度。

其中, U是电弧电压, η是电弧效率, VH是热源体积, I是焊接电流。

在计算温度场的时候, 合理应用非线性传热方程, 有效分析内部焊接工件电弧热的传导过程。此外, 还应该分析内部环境、工件辐射以及对流[6]。

4.2 计算焊接残余应力

在计算残余应力的时候, 应该具备符合虎克定律的弹性应力应变关系。利用线膨胀系数来有效分析和计算热应变, 密赛斯准则分析塑性形变, 在计算残余盈利的时候合理研究高温力学性能。由于存在相对比较明显的奥氏体不锈钢加工硬化, 所以计算过程中应依据各向同性硬化准则来有效分析加工材料硬化的实际作用和效果。此外, 还应该充分分析退火效应, 假设具备800℃退火温度。相较热处理来说, 退火是不同的概念。退火效应就是说在硬化加工设备材料后, 当材料符合退火温度时, 会失去材料硬化加工历史。冷却降低到退火温度后, 材料能够继续进行硬化加工。在有限元模型中分析的时候, 如果存在高于退火温度的温度, 则具备为0的索性应变, 且加工材料温度处于退火温度以上的硬化加工系数也是0[7]。

假设具备相同的母材和焊缝金属力学性能。计算焊接残余应力的时候, 为了避免出现相对较高的焊接残余应力, 需要详细分析焊缝金属性能给焊接残余应力带来的影响。在实际进行实施时, 因为没有外加约束条件, 因此模拟过程中的数值约束仅仅是避免出现刚体位移的条件。焊接残余应力虽然能够在构件表面上自相平衡, 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备刚度, 从而影响构件设备整体承载力、条形切割方式 (即在实验中切割试件, 便于释放残余应力, 仅仅测量比较大残余应力的构件) [8]。

5 结束语

加工机械设备过程中, 焊接厚钢板属于复杂的施工过程。焊接加工的时候, 需要充分分析多方面因素, 保证焊接整体质量, 从实际加工生产中合理分析和总结焊接厚钢板的经验, 分析焊接工艺和残余应力的影响, 为以后发展大型设备提供依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立朋.机械设备加工过程中厚板焊接工艺[J].建材世界, 2012, (4) :137-138.

[2]徐维峰.特厚板轧机油膜轴承锥套断裂原因分析与研究[C].“豫兴热风炉杯”2011曹妃甸绿色钢铁高峰论坛暨冶金设备管理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2011:171-174.

[3]C.Fischer, D.Auzinger, J.Maierl.奥钢联中厚板公司厚板轧机质量和产量的提高[J].钢铁, 2011, (12) :81-83.

[4]吕静, 张兴起.中厚板步进式冷床的位置控制[C].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暨全国第十六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1:379-381.

[5]王艳飞, 耿鲁阳, 巩建鸣.热处理对超厚板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的数值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 :66-70.

[6]鹿安理, 史清宇, 赵海燕.厚板焊接过程温度场、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J].中国机械工程, 2011, (2) :183-186.

[7]闵庆凯, 王宾.焊接机器人智能控制厚板焊接一次成形[J].焊接技术, 2010, (12) :34-36.

过程设备机械基础 篇10

1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握好教学质量,而把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体系的问题;此外,好的教学方法在一定基础上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1 教学内容问题。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内容较多,而教学学时有限如何在规定的48学时内将课程的精华让学生掌握,特别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以做到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新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深入对教学内容加以研究,挖掘教学内容深层次的内涵,将书本上的内容提炼出来讲给学生,绝对不能书上怎么写就怎么讲,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力学基础时,可以脱离书本上一些简单的受力分析,结合化工生产中的卧式储罐、直立的塔器、搅拌反应釜中的搅拌浆等实例,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提出力学模型,建立相应的平衡方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建立一些工程概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相应地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对于一些基础内容的工程应用和相关内容的发展历史要适当地让学生了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比如,在讲解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时,根据薄膜应力理论可以推导出壳体上各点的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计算公式,并画出各点的应力分布曲线。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内压薄壁圆筒筒壁的环向应力是径向应力的两倍。在讲解本节内容时,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根据此结论进行工程实际分析,比如在筒壁上开一个椭圆形的孔椭圆形孔的短轴应该放在什么方向?对于内压薄壁圆筒来说,一般都是钢板卷焊而成,筒壁上会存在很多纵向焊缝和环向焊缝,它们的强度是否相同?哪个更高?经过这样的讲解和课堂讨论,学生就不会认为这些基础理论的学习是枯燥的,而是跟工程实际有很大的联系,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学效果自然就可以得到保证。

1.2 教学方法问题

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很多,针对本课程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辅以大量的工程案例启发、引导学生思维;采用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活跃课堂学术氛围。

在互动式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互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适应不同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所以,应从多侧面、多层次设计课堂提问。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跳出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介绍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情况时,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一根木材圆柱体,在两端施加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外力偶矩,当外力偶矩足够大时,圆柱体会破坏,破坏会沿着纵向截面还是横向截面?能否用力学的观点解释这种现象?人体四肢的骨骼,稻麦茎的截面,为什么是空心圆截面?同学们就会展开激烈的讨论,经过讲解基本上能够达成共识,这是有结论的讨论,实际上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应该设置一些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即有些讨论是没有结论的,没有结论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即一堂课的最后有“句号”同时还有“问号”。

2 加强工程实践环节

众所周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是以工程力学和工程实践为基础的,因而作为教师就必须考虑如何将课本知识同工程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考虑如何将工程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既能反映真实状态又便于理论计算的模型。对于非机械类的学生而言,由于机械基础知识相对较弱,不能对化工设备具体结构进行很好的理解,因此,在模型简化上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可以在课堂教学进行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实践环节比如认识实习。这样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感性的认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教学计划的修订和实习教师的配备等。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我们可以在教学手段上下工夫,通过将可交互式的CAI多媒体教学软件及自作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图片、三维动画、视频片等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增强工程背景知识,拉近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距离。

加强工程实践环节的另一途径是改进课程设计,由于课程设计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过去的课程设计往往是在教师讲解设计程序和注意事项后学生自己按照设计范例说明进行设计。这种教学模式的思维创新空间较为狭窄,没有给学生留有创造性思维的余地,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自然很难得到保证。为了拓宽思路,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设计中只提供给学生设计思想及所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至于如何实现学生可以在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增强教师工程素质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是融工程力学、化工机械常用材料、化工设备设计基础、机械传动基础等多门学科知识点于一体的课程,内容宽泛,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工程素质,才能把课程讲好,讲透。作为一名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至少应该包括以下3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水平、实践能力和系统思维品质。

我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设在机械基础系,平时以教学工作为主,直接参与科学研究较少,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常讲常新,为了克服这样的弊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从3个方面加以改进。第一,任课教师应尽可能地参与一定的科学研究,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最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在增强科研能力的同时也是对教学素材的积累。第二,创造一些机会到大型化工企业去调研,与企业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在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要增强教师系统思维的品质,这样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站在全局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深入研究,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整体工程素质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听课的热情得到了明显加强;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显著改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教学效果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李勤,李福宝.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3:86~88

[3]范钦珊,陈建平,唐静静,等.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从教学基本功抓起[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4~16

[4]范钦珊,鞠平,伍贻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03,11:4~7

[5]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6~54

[6]黄忠敬.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33~35

[7]李慧芳.浅谈工科院校非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6,3:32~34

[8]赵斌,张及瑞.化工设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20(2):45~47

上一篇:税收下一篇:小型音乐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