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园林

2024-06-19

经济园林(精选十篇)

经济园林 篇1

1.1 城市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

(1) 绿化的环境功能, 是潜在的生产力, 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 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 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 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 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 繁荣了经济。有的城市计算建设投入与产出之比达到1∶5的高值。一次投资长期受益, 走上了环境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有远见的建设者、开发商, 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 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 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的环境而房价上升, 楼盘热销, 绿化与物业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

(2) 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 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房建绿”, 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 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 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 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 改善了居住条件, 造福人民;拉动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装潢市场、建材市场、劳动力市场、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 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 只要进行综合核算, 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由于经济效益的诱导效应, 提高了投资主体的“绿化觉悟”, 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1.2 权益的平衡问题值得探讨

城市绿化所形成的环境效益, 不受疆域的约束, 无论投资者还是非投资者, 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自然空间里均衡地得到享受, 由此形成了环境效益普遍性的特点。市民作为纳税者, 享受绿化的环境效益是合情合理的。但是, 当某些经济实体因城市的绿化环境使他在经济活动中受益时, 他不需要通过市场付出代价, 又形成了绿化经济效益外部性的特点。对那些没有依法负担应有的绿化建设任务或没有达到法定绿化数量的单位来说, 实际是他们占用了社会的环境资源。对这类单位应该以环境评价、计量为标准, 他们应该向社会做出补偿。把外部化的经济成本转向内部化, 才能从利益驱动的高度, 调动其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样, 某些依法进行了环境绿化建设达到或超过法定指标的单位, 他们投入了土地、资金, 对城市绿地系统做出了贡献, 他们是城市环境质量的生产者。政府对这类单位在税费负担方面给以优惠才比较合理。

但是, 目前对绿化的环境效益, 还处在有认识无评价或有评价无计量的状况。多数单位对绿化的效益还停留在从概念到概念的水平上。现在有一些先行单位, 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计量,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绿化管理法制化

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增加“依法治绿”迫切性, 需要以法制保障绿化事业的发展。目前应该清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城市绿化条例》的基础上, 对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修改与市场经济和“入世”不相适应的法规、条例。至少应该研究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面对绿化事业社会化的特点, 确立绿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各方的职责和权益;

(2) 面对绿地面积增加、质量提高的现实, 确立全社会发展绿化和维护绿化的法律保障;

(3) 对新兴的、发展中的绿化产业, 要依法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相应的中介机制、监管机制。

3 管理策略

3.1 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

“绿线”的划定是实现绿化规划的前瞻措施, 维护“绿线”比划定“绿线”更重要。当今实施的“拆房建绿工程”, 对当代人来说是个大成就, 但需要以数倍、数十倍的投入进行环境重塑。前车之鉴不容忽视, 以多少无奈吞下历史的苦果, 不要因现在的宽容给后人留下隐患。应该严守规划, 从法制出发, 像维护“红线”一样, 维护“绿线”的严肃性, 控制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 制订土地转让、土地借用、房屋拆建等的法制措施。

3.2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协调绿化发展

当今, 城市绿化是涵盖城乡的系统工程, 近郊、远郊都纳入了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开展多种经营, 是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发展绿地的基本措施。回顾人类的生产历史, 绿化、植树从来就是谋求生存、富民强国的手段。为农业生产者开辟生产致富的道路, 是发展绿化的必由之路。在法制建设和绿化管理中, 应该研究解决资金投入、合作经营以及土地使用、农业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3.3 养护管理法制化

城市里的一切绿地、树木, 不论所有权属于谁, 都是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 使其茁壮生长, 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 与发展具有同样意义。我国法律、法规已经规定, 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 也不准损坏树木、侵蚀绿地。绿化事业发展到目前的水平, 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把绿地、树木、养护、管理列为所有者的责任。国外在城市绿化管理中, 不乏这方面的先例。需要制定不同的养护质量标准, 把养护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市民中去, 建立赏罚法规。同时, 兴办绿化养护企业, 开发绿化养护市场, 实行集约化经营, 为社会绿化养护服务。

4 市场导向

仅以“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为例, 要达到其基本要求, 需要投入的土地即接近城市土地面积的1/3, 城市中任何行业都没有这样多的土地投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设中, 对绿化的投资, 都占有相当比例。城市绿化产业正蒸蒸日上地活跃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全社会对绿化建设的投资, 以及市民对绿化的消费, 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各种所有制的相关企业,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绿化市场。其中包括:规划设计、科学技术、绿化施工、绿化材料生产、机具肥料药剂生产、绿化养护及游览服务等。千万家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原来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为市场体制所代替。绿化业的经营领域已经向市内外、省内外、国外开拓。尤其是“入世”以后, 需要建立与国际贸易相一致的市场规则, 把经营活动纳入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的轨道之中。

经济园林 篇2

关键词:园林工程造价;特点;影响因素;加强管理;意见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是能够遮风挡雨,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还要关注住宅的美观性和环保性。园林工程也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而园林工程中的经济管理问题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当务之急。就目前园林造价的概况、特点以及结合上海长兴岛的郊野公园工程造价管理,对园林造价的意义进行探讨。

1园林造价概述

园林工程造价是指为建设一项园林工程,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价格。要对园林工程的造价进行管理就必须了解其组成内容。园林工程造价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这里主要讨论工程直接费用这部分。

1。1工程造价直接费用主要包含的内容

1。1。1人工费。园林工程造价中的人工费根据工人的熟练程度、工程规模和工程内容会有所不同,如果工人熟练程度高,完成质量好、完成时间快,则人工费会相对少;如果是小工程,整地、栽植、运渣土、树木支撑等一些小土建都要使用人力,人工费就高,场地大的可用上挖掘机、吊车等机械设备,以减少人工费。1。1。2材料费。园林工程中的材料费用包括各种不同品种、规格苗木本身的费用以及种植时必须的辅助材料费用。辅助材料费用包括苗木灌溉的水,树干防护的草绳、铅丝以及各类竹桩、木桩、水泥桩等材料费用。1。1。3机械费。园林工程中的机械费包括大规格的苗木,当人工不能扛抬时,必须使用机械搬运到设计方位,然后吊起、复位、扶正等发生机械耗损的费用。

1。2园林工程的特点

园林绿化经济发展途径分析 篇3

关键词:园林绿化;经济发展;途径

当前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迅速,园林绿化项目也在日益扩展,园林绿化行业已经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园林行业发展较晚,可以说是行业发展潜力无限,加上人们对绿色环保的概念越来越普及,政府对园林绿化行业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行业开始逐渐市场化,这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居民居住的舒适度,现结合当前我国园林绿化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园林绿化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园林绿化经济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重视城市环境的优化,从以前的“有居”到现在的“优居”。在城市“优居”发展进程中,带动了大量的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园林绿化行业。一方面,城市化加快带动了房地产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因此园林绿化行业发展也得到了空前的旺盛;一方面,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追求越来越高,房地产建设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改革,提升园林绿化覆盖率;另外,政府出台了众多与园林绿化行业相关的政策,对园林绿化行业也越来越重视。近几年来,我国在园林绿化行业投资份额越来越重,意味着该行业存在无限的商机,前景非常好。但是,大部分城市在园林绿化这块工作上基本由政府一手操办,由政府投资和垄断经营,造成企业失去自主权、工作效率偏低、进展缓慢、服务质量偏低等现象。即使国家在园林绿化行业加大了投入资金,也开展了很多绿化工程,然而仅一己之力不能满足园林绿化发展的资金需求,很容易出现资金缺口。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行业需要吸纳社会资源资金,弥补政府投入资金的短板,以丰富城市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渠道,因此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必须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二、未来园林绿化经济发展的趋势

我国未来园林绿化经济发展趋势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未来城市化园林绿化项目要积极开展,要求绿化率要不断提高,并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城市居民的环境要求;其二;未来园林绿化项目要求进一步丰富种植植物的种类,发展多样化的园林景观,同时注重合理搭配,从而减少病虫害;其三,未来园林绿化项目要求丰富绿化元素的搭配,并根据季节进行调整;其四,未来园林绿化项目将鼓励外资或民间投资,出台一系列政策优惠,建立适当的行业准入门槛,让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到园林绿化市场经济中,为城市园林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园林绿化经济发展的途径

(一)相关政策的支持

园林绿化行业要想得到快速地发展,首先政府要提供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时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相关的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园林绿化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园林绿化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规范化,积极推进园林绿化行业市场化建设。当前我国在园林绿化行业市场化起步较晚,相关法制建设和市场规范尚需进一步完善。

(二)投资多元化

以往传统园林绿化行业都是由政府直接操控,因而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另外园林绿化行业竞争机制不完善,市场化发展缓慢,进而使园林绿化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推助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过程中,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由政府主导和决策,同时将园林绿化项目逐步交给市场,让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一同参与投资和经营,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深化扩展,创建多元化投资的市场格局。采用这一举措,促进各投资方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提高发展效率,解决城市园林绿化项目的资金短板,调动了相关行业发展的积极性,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园林绿化事业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完善园林设计施工质量监督体系

园林绿化项目质量安全十分重要,项目工程质量是企业生命,也是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牵涉到城市化的稳步建设,因此质量安全监督意义重大。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园林设计施工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城市园林绿化项目的质量安全,同时要加大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组织会议,做到查缺补漏并更新质量监督办法。

四、总结

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带动了园林绿化经济的发展。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依然明朗,尚且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也是一项朝阳产业,一旦进入市场,发展潜力十分强劲。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立和完善与园林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促进投资渠道的扩展,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加快市场化机制的建设,加强市场监督,制定完善的园林设计施工质量监督体系,由粗放型市场管理转为精细化市场管理,促进园林绿化行业快速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慧.浅谈包头市园林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卢文龙.现代园林工程管理调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创建园林城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篇4

一、创建园林城市的意义

园林城市是一个载体, 创建目的是提高城市品位, 提高文明水平。城市园林化, 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使城市更加充满活力, 而且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 创建园林城市是加强环境保护、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创建工作, 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 有利于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落到实处, 建立起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碧水蓝天绿地, 为城市的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其次, 创建园林城市是树立城市形象,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创建工作, 能够大大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够增强我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聚集有利于发展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 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城市投资兴业, 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基础。通过创建工作, 能够逐步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 让大地绿起来、美起来, 让人民群众拥有树荫环绕、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的绿色空间, 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面貌上, 发挥其它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 能够创造更优的人居环境, 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的要求。

二、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创建园林城市是全民参加、社会总动员的系统工程, 各部门必须相互配合, 形成共同推进城市绿化工作合力。城市绿化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许多方面, 关系到一些部门、单位和居民的利益。如建设、规划、城管、房管、林业、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城市化的本质是集聚人、财、物, 只有把周边的生产要素积聚到城市中来, 城市才能生存, 才能发展。历史证明, 不少曾经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 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逐渐衰落。搞好城市绿化, 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建立起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当前, 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是环境竞争, 哪个城市环境好, 哪个城市就能吸引人才、吸引资金。此外, 还将做好修订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整治城市环境、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加大保护力度等多项工作。

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优化生态发展环境

紧紧抓住城市绿化这个关键, 精心编制城市园林规划, 完善城市园林体系, 塑造园林城市特色, 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近年来, 山西省大同市着力生态文明建设, 力求通过“创园”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这一载体, 不断优化城市环境, 营造宜居空间, 提升城市品位, 完善社会功能。2004年启动了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2010年底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后, 又全面启动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自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工作开展以来, 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工作作为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切入点, 认真对照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创一流环境, 牢牢抓住城市园林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 迎难而上、强力推进, 不断把创建工作推向深入。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工程, 能栽树的地方栽上了树, 能种花的地方种上了花, 能植草的地方植上了草, 先后实施并完成了智家堡公园、东城墙带状公园、文瀛湖景观工程、御河两岸景观绿化工程、十里河综合公园、口泉植物园、太阳宫公共活动走廊及儿童公园、社区公园、甘河公园等大型公共绿地重点项目。伴随城市主次干道的建设改造, 先后对魏都大道、迎宾街、云中路等100多条新、改、扩建道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 道路绿化率达24%以上。加大城市平面绿化建设的同时, 在城市空隙地和边角地“见缝插绿”, 沿魏都大道、工农路、御河西路、云中路等道路两侧及节点的地方拆出大量空地, 建设街头小景点, 形成了道路绿化纵横交错、景点绿地星罗棋布的绿地新体系。目前建成区内共有16个公园、6个广场和170多处游园景点,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5%,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明显, 大同的主色调也从灰色变成了绿色。2012年5月, 大同市向住建部正式提交“创园”申请, 7月山西省住建厅通过了初审;2013年“创园”申报文本和技术报告递交到了住建部, 8月国家园林城市专家组实地考察了大同市创建工作, 12月下旬通过了住建部专家组的终审和部务会的审议;评审结果经过公示后, 2014年1月14日, 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大同市为国家园林城市。大同跻身“国家园林城市”, 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 树立了良好城市形象, 还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吸引更多投资商前来投资发展, 进而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建设。

四、城市园林绿化在产业园区建设中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搞好城市园林绿化, 可有效改善城市环境, 吸引众多的中外客商来大同投资经商、兴业。“先要绿水青山, 再要金山银山”, 这是山西省大同市近年来着力实施的“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和生动实践。近年来, 有着历史文化名城和煤炭能源基地之称的大同市着眼长远, 以生态立市, 连续投资16亿元发展城市绿化, 使大同市跨入省、国级园林城市行列, 实现由传统的老工业城市向生态工业强市转变, 努力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从而吸引众多的中外客商来大同投资办企。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经济强市的重要举措, 高起点、高标准、强力推进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光伏产业、循环经济、煤化工、冶金管材等占地160平方公里的八大工业园区建设, 承载发展的战略布局已初步形成, 为全市经济加速发展安装了强力“引擎”。2013年八大园区累计完成投资464.5亿元。装备制造园区计划总投资105.2亿元, 目前累计完成投资额52.8亿元;截至2013年底, 入园企业26家。中国重汽大齿公司整体搬迁改造项目、华润雪花公司20万千升/年啤酒项目等5家已正式投产;陕汽大同公司专用车建设项目、晋投玄武岩公司玄武岩连续纤维及后制品项目等6家进入试生产。医药园区计划入驻企业14家, 已开工企业10家, 累计完成投资60.1亿元。其中, 一园区开工建设的有国药威奇达、普德、振东泰盛、同达药业, 完成投资36.1亿元。目前, 国药威奇达药业已经全面投产, 普德药业部分生产线开始投产;二园区开工建设的有国药威奇达中抗制药、星宇星火、仟源药业、惠瑞药业, 国药威奇达中抗制药已经全面投产。塔山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8家, 累计完成投资263.5亿元, 已形成煤炭生产洗选加工及发运、电力、建材、综合利用、镁合金、煤化工六大工业体系。阳高龙泉工业园区入驻企业9户, 累计完成投资27.6亿元。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 20MW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左云煤制天然气园区40亿立方煤制天然气项目2013年完成投资1.0亿元。灵丘冶金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3.1亿元。左云低质煤高效循环综合利用园区已获得“路条”。

五、城市园林绿化在旅游业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在旅游业发展中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同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 数千年来多个民族在大同这块土地上来往融合, 世世代代留下的丰富遗产不仅具有时间早、规模大、品位高的特色, 也以其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成为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宝库。这是大同发展旅游事业的基本条件。对山川和名胜古迹等, 除要对历史文物进行整理、维修、筑路和建亭外, 还必须栽花种树、绿化装饰, 方可使旅游胜地锦上添花, 让旅客流连忘返。在风景区种植成林成片的植物, 可使旅游者置身绿树丛中, 而使风景区产生更大的旅游价值, 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方略和“三名一强”目标, 投巨资, 重点对古城进行整体性保护, 对一批重点文物建筑、古城墙等进行抢救性修复, 对云冈石窟、华严寺景区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整治, 使云冈、华严寺等老景区景点焕发青春, 大放异彩。大同变了, 能栽树的地方栽上了树, 能种花的地方种上了花, 能植草坪的地方植上了草坪。街心花园、园林化小区、园林化庭院遍布大街小巷, 整座城市被层层绿色包裹, 大同的主色调从“灰黑色”变成了绿色。在大同, 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艺术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体验旅游等逐步兴起, 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旅游城市品牌影响深远, 旅游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13年1—11月份大同市接待入境旅游者累计29.72万人次, 同比增长12.85%, 旅游 (中国旅游产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外汇收入累计11160.63万美元, 同比增长14.94%;接待国内旅游者累计2253.72万人次, 同比增长23.24%, 国内旅游收入累计186.13亿元, 同比增长23.75%;旅游总收入累计193.17亿元, 同比增长23.26%。

六、城市园林绿化在房地产业经济中起到推动作用

创建园林城市是提升城市品位的现实需要, 城市发展, 不仅要有高楼大厦和经济发展速度, 而且要有良好的城市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绿化是城市的“形”, 是城市品位和形象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创建园林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和魅力的重要途径, 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 塑造独具一格、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园林城市形象。生态工程建设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宜居”环境, 又提升了城市品位, 拉动了房地产经济。近年来, 大同市实施“经济转型, 绿色崛起”战略, 把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放在首位, 加快城市园林建设、提高城市品位, 通过创建园林城市大大改善了城市生态和景观环境, 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加快推进基地建设、创新经营模式、引进龙头企业, 努力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产业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苗木产业, 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又拉动了房地产经济。作为大同市新城与旧城的重要分水岭———御河生态林西岸, 现建成为南北近五公里的园区内, 树木繁茂、蔚然成林, 百花争艳、夜景迷人。不仅为市民和游人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消夏、健身、漫步、休闲场所, 已经成为大同市媲美世界文化遗产———云岗石窟的又一重要城市名片。建成的御河生态林西岸工程, 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 以前是御河滩涂和城市垃圾倾倒场。工程开建后, 该地段一夜之间从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 地价从原来的万元每亩一下子飙升为数百万元每亩, 房价也从原来的不足千元每平米, 急速攀升至4000~5000千元每平米。如今, 沿着御河西岸绵延数公里, 看到的是塔吊林立, 在建和已经建成的高层建筑比比皆是。

从大同御河西岸生态林工程的效应看, 生态工程建设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宜居”环境, 又为游人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还提升了城市品位, 拉动了房地产经济。我们欣喜地发现, 生态建设其实就是一种生产力。它在培育新型产业, 带动和承托主导产业方面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总之, 创建园林城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环境不仅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而且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城市就能吸引发展要素, 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增强城市聚集人才、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的凝聚能力, 拉动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旅游市场, 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 还会吸引更多的客商和人才来大同投资兴业。

参考文献

[1]张宁, 顾丽丽, 曹连芳.园林城市创建的综合效益分析.南京农业, 2011 (5)

[2]贾祥云.解读园林城市——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园林科技信息, 2004 (3)

[3]张通广, 过晓, 邵丽婧.浅谈园林城市.上海农业科技, 2011 (10)

园林景观中合理应用经济作物论文 篇5

园林景观中合理应用经济作物论文【1】

【摘要】随着人们追求绿色家园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的美化质量也越来越优,原生态的绿色环境成为生活目标。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除了我们常用的观赏植物,如何将经济作物合理应用于景观中,成为一个优质课题。

本文对经济作物的价值与优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的管理办法以供参考,最后对未来园林的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经济作物,园林景观,应用

一、前言

低碳环保、绿色家园再不是空喊的口号,现已成为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所追求的标杆。

当我们关注环境美化的同时,追求自然、原生态的呼声渐长,促使田园文化的发展,“农家乐”成为广受欢迎的度假去处,经济作物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的展现。

如何将“农家乐”带入城市景观,带到人们身边,经济作物如何应用在园林景观中,这一创想得到广泛的支持,并且逐渐发展成熟。

二、应用价值

经济作物是农业生产的别名,主要包括栽种生产出的粮食以及瓜果蔬菜等。

经济作物作为人们生存生长的粮食,有着非常重要价值。

而城市人群越来越脱离土地,对经济作物的知识了解甚少。

现将经济作物应用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之中又有了新的意义。

1、美学价值

过去人们种植经济作物只是为了获得食物,且大面积栽植,拥有自然的乡土气息。

结合园林景观的场地需求、地方特色及作物的生长习性,选用特定的品种,发挥出经济作物的自然美、表现出形式美、随季节的变化美以及乡土的意境美。

这让我想到了俞孔坚老师作品,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依为命,是对生命很好的诠释。

而稻田在校园里更能传达生命的情结。

在夏季,校园满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的情景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情结。

经济作物的应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视觉效果强烈的群体栽植办法,规律的种植顺序和分布形式,从结构上看起来整洁美观,从而达到艺术上的节奏和韵律。

比如,大面积种植油菜花田,虽然色彩略显单一,但把植物壮丽的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类是组团或点缀式栽植。

比如,柚子树等瓜果树种,作为观果品种丰富景观效果,增添趣味性。

经济作物从播种、生长到收获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时间的变化、季节的更替、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的规律,能够改变长期不变的园林植物所无法胜任的优势。

和普通的园林植物进行比较,经济作物的变化更加显著和丰富,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惊喜。

它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产物,自然生态之美展现无遗,作为中国文化瑰宝,园林景观应当合理利用。

使它以自身形态展示出意境美,把园林景观的档次再次进行提升。

2、人文价值

城市发展飞速,越来越多人远离庄稼地,对经济作物的生长知识了解甚少,五谷不分的现象不乏于年轻人。

面对这种境地,将经济作物应用于园林景观中,是将农耕文化的发扬与传承,起到较好的教育、科普作用,提高人们对经济作物的认知与了解,提高城市居民对乡土气息的感知度与认同感。

3、生态价值

经济作物在园林景观中应用,以其自然的形态美,丰富城市的绿化,有效的对城市的小气候进行调节。

如今城市建筑楼层越来越高,密度越来越大,热岛效应接踵而至,除公共绿地,人们开发屋顶、阳台等地,发展绿化,可以起到降温隔热的效果,降低使用空调造成的能源消耗。

经济作物同园林植物一样能够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生活的作用,更多时候要看到美学与人文价值的共同展现。

如:初见某小区内栽植的柚子树结出硕大果实,感叹丰收的喜悦之余,更多的是一种惊喜与满足。

对于这种愉悦心情,更愿意与大家分享,扩展经济作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三、经济作物作为绿化品种的优点与可行性

1、优点

一是经济作物满足绿化、美化、改善城市环境的要求。

二是可以使绿化形式多样性,运用较为灵活。

三是经济作物属于乡土植物更易维护、成活率高、造价低的特性。

四是丰富城市田园文化,展现地方特色,改善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

五是种植经济作物,适当增加经济收入,间接的减轻财政负担。

经济作为的人文价值是园林植物无法比拟的,它既具有生态环境功能,也具有景观文化功能,还具有休闲活动功能。

同时,对人们生活具有科普教育价值,更多的与自然接触,了解日常食物的生长属性。

2、可行性

经济作物在园林景观中能够合理应用,这是一个创新性的课题,已经超越美化环境单层意义。

近些年,在园林建设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园林部门与景观工作者都在寻找建设新途径。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维护,经济作物绿化已经在各大城市生根发芽,如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美景;武汉百步亭社区的柚子林;以及植物园里的梨园、柿子园等。

这些应用毋庸置疑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意味着经济作物应用在园林景观中不再是口号。

四、应用类别

1、居住区绿地

居住区景观绿地主要服务于小区居民,经济作物的应用也更加多样性。

高层社区可考虑果树的栽植。

屋顶和阳台也成为居民自由发挥的空间。

小高层住宅首层配有花园,多数居民愿意开垦小片菜地或花圃,作为修身养性的精神寄托,也能为家人提供健康蔬果。

2、公园类绿地

公园类景观属性不同,根据场地大小、主题不同、城市特色等绿地空间,结合搭配特色性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或试验田的形式,也能在观赏的同时发挥功能作用。

3、主题类绿地

主题类园林景观包括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园及专类园等以参观、游赏为目的,具有经济价值、人文教育价值的大型主题公园。

经济作物结合主题,多用作城市专类园,如梨园、樱园、桃园等,作为群体性景观展示,为人们提供舒适、惬意的户外风光。

4、交通类绿地

交通类绿地在城市中最为多见,为保证安全起见,经济作物多以点缀式栽植在道路两旁及隔离带。

5、其他绿化空间

如建筑屋顶、阳台等,经济作物以生产性景观形式出现。

五、维护及管理

绿化的维护和管理难是园林绿化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经济作物在园林绿化中初级尝试,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一大因素。

首先,它的维护比较专业,需要从技术和管理双方面保护好园地。

其次,依赖市民素质的提高,它是园林管理平稳有序进行的保障。

建议对绿化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特定片区植物的特殊性做分析,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及病虫害问题进行科普普及,提高维护及管理水平。

至于全面管理问题,由园林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经济作物的收获由各自管理部门所有。

力争在实际应用,针对不同绿地设计出不同的绿化方案,使经济作物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能与价值。

六、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的单一与雷同性问题,将由经济作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得到改变,并具有美学价值、人文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等,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追求。

对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能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春红,李广艳.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园林绿化[J].中国园艺文摘,2011(1):81-82.

[2]徐玉州.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280.

[3]宋建华.浅谈地被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上海农业科技,2010(6):102.

[4]胡田贵.南方果树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243-244.

[5]方旭.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全程管理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11,30(1):93.

园林景观工程中合理应用木结构【2】

【摘 要】园林景观工程工艺在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提高,特别是在今园林景观工艺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对木结构的.应用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施工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木结构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木结构的选择和处理方法以及对木结构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经济园林 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树木;养护管理

0.前言

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十分重要。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其中养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养护,根据树木不同的生长需要和特定要求,及时采取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灌水、中耕除草等园艺技术措施;二是管理,如树木的清扫保洁等管理工作等。但目前,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普遍存在着管理不力、养护管理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并影响到园林绿化效果的发挥。为此,笔者就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经济养护管理展开研究,以期指导实践。

1.园林绿化树木的施肥

1.1根据不同的土壤特点施肥

土壤根据颗粒大小分沙土、壤土、黏土;根据pH值分酸性土、碱性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有机质土壤、矿质土壤。所以,不能植物需肥就随便施肥,这会浪费肥料,增加肥料投入。如沙性土属于“热土”,宜用猪粪、牛粪等冷性肥料,施时易深不易浅,施化肥要多次少量;粘性土属于“冷土”,宜用马粪、羊粪等热性肥料,施时宜浅不宜深,施化肥要多量少次;酸性土应施硝态氮肥料。

1.2根据植物的不同物候期及生长情况进行施肥

植物不同的物候期需肥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施肥时还要看树木的具体生长情况而定,应遵循“已定型树少施、未定型树多施”的原则。一般是根系生长旺盛期,需要磷肥,根系才能生长强大;抽枝长叶期需要氮肥,树叶才能生长正常;花芽分化期及开花结果期需要大量磷钾肥。但有时植物虽然在这个物候期需要这种肥料,但由于土壤不缺这种肥而缺另外一种元素,那就要施另外一种元素,才能满足植物需求。所以,要适期适树施肥,方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在施肥时还要注意一定不能将肥料集中施在离树干30cm以内的范围,否则易烧根死树。

1.3根据不同肥料特性进行施肥

有些肥料挥发性大,有些肥料移动性小,有些肥料呈酸性,有些肥料呈碱性,有些肥料需要混合施用,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如磷矿粉适宜在酸性土壤上使用;氮肥应当集中使用;磷钾肥用在不缺氮肥的土壤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碱性肥料不能施在杜鹃、茶花等南方花卉上;微量元素要叶面喷施较好。

2.园林绿化树木的病虫害防治

2.1根据病虫为害性大小决定缓急

有些病虫为害性大且迅速,如尺蛾、蛴螬、叶蜂、枯叶病、枯萎病等,对于这种病虫害,在防治上一定要以“预防为主,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有些病虫为害性小,如褐斑病、炭疽病、梨网蝽等,对于这种病虫害,在防治上可根据为害情况来决定,只要还没有影响到植物生长发育,没影响到美观,就可以暂时不用化学防治,少1次喷药,少1次投入。不要什么病虫害都以预防为主,提早防治,那将增加养护成本。

2.2根据不同的受害部位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为害性小的叶部病虫害一般是先摘除病叶和人工捉虫法,严重时再用化学防治方法。根部病虫害一般要先挖起树木,把被为害的根系剪除掉,并带些健部一起剪,再换土用药防治。茎部维管束病虫害如果发生在主干下部或主干下部被虫害蛀了1圈,那么这株树几乎可判死刑,要立即清除烧毁;如是维管束病害还要对土壤进行彻底消毒,以防危害扩大;如果发生在枝条上要立即剪掉受害的枝条,并带些健部一起剪除。

2.3根据不同的病虫种类选择不同的药物

害虫有刺吸式和咀嚼式之分,病害有真菌、细菌、病毒之分。不同的病虫种类选择的药物是不同的。刺吸式害虫要选用内吸性杀虫剂;咀嚼式害虫要选用胃毒性杀虫剂,否则效果不佳。而且对于会传播病害的害虫,在防治时还要与杀菌剂混合喷洒,减少人力投入。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害要用专治的杀菌剂,不能只用广谱性杀菌剂,否则效果不好,浪费药物。

3.园林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

3.1根据树种习性决定浇水次数

不同的树种对水分要求不同,有的喜湿性强,有的耐旱性强。对于不耐旱的湿性树种,灌水次数均比一般树种多,雨季时一般也不需要排水;耐干旱的树种,要做到浇则浇透,灌水间隔时间长点,在雨季根据情况要及时排水;又耐干旱又耐水湿的树木水分管理更容易,但也不能等树木严重失水时再浇灌。

3.2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水分管理

1年中一般在雨季注意排水,在干旱季节注意浇灌,土壤含水量低于15%(即叶片有轻微失水状态及土壤表面发白时)就要赶快浇水,即使天气预报说要下雨也要先浇救命水,特别是栽植年限在2年以内的树木。浇水要浇透,对于已达花龄的乔木一般应渗透到80~100cm为宜。

3.3根据不同的物候期进行水分管理

一般来说,不同的物候期需水是不同的。花前、花谢后、花芽分化期需要较多的水分,土壤中不能缺水,要及时浇水。休眠期发生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降水量较少,严寒干旱,秋末冬初必须要灌防冻水;在南方一般不需浇水,但遇上干旱年份也要浇水,不要因冬季不浇水的误区而使树木干死。

4.园林绿化树木的整形修剪

4.1根据园林绿化对该树木的观赏要求进行整形修剪

不同的树木在园林绿化中有不同的绿化目的,对于计划培养成高大沧桑的树木,顶梢不能打掉,只要把生长较密枝条、蘖枝及病虫枝剪除就可以;对于要培养造型的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修剪量比较大,要随时把破坏造型的枝芽进行抹除、摘心、除枝等工作;对于正在成长的树木,只要枝条不影响美观和破坏造型,就让其生长;对于已成长好的绿篱及拼图色块,需控制高度,只要枝条抽到8~10cm左右就随时修剪,而且在每年的春季树木发芽前还进行1次重剪。

4.2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性进行修剪

不同的树木生长习性差异很大,在整形修剪时必须充分考虑树木的顶芽优势的强弱、花芽分化时间、萌芽力和成枝力的大小、伤口愈合力等。对于顶芽优势强的树木,就应保留中央领导干的整形方式,使之成为圆柱形、圆锥形等;对于顶端优势不强、萌芽力强、成枝力很强、易于形成丛状树冠的树木,可将其修剪整形成圆球形、半球形等;对于喜光树种,可采用自然开心形的整形修剪方式;对于枝条较柔软易造型的树种,如垂丝海棠,可整形花环形。不同的树木和枝条生长强弱不同,修剪时应遵循“强主枝强剪,弱主枝轻剪;强侧枝轻剪,弱侧枝强剪;树木生长势旺轻剪,树木生长势弱重剪”的原则。

4.3根据树木生长地的环境特点进行修剪

由于树木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具有相同的园林绿化目的要求,在进行具体的整形修剪时也会有所不同。如同是乔木,在土地肥沃处以自然式为佳;在土壤贫瘠或地下水位较高处,则应适当降低分支点,提前打头,平衡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关系;在多风处也以降低主干为度,并应使树冠适当稀疏;在冬季长期积雪的地区,对枝干较易折断的树木应进行重剪,尽量缩小冠幅,以防大枝压断伤树。

5.结语

现代园林经济的建设与管理探析 篇7

1“园林”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它的具体定义是什么呢。园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园林指的是一块由居民居住的区域,在区域里种植着各种植被,它们可以用来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广义的园林指的是包括居住区、学校、广场、街道等一些公共场所的绿地。从园林的发展来看,它起源于林业中的苗圃业及花卉,通过专门的养护工作,来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园林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

2 园林与经济

2.1 园林与经济的关系

园林,是在经济发展下应运而生的。在早期的人类社会里,人们只一味地追求简单的衣、食,根本无心发展园林业;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自身的简单需求后,更追求生活环境的质量。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想到了利用园林建设来改善环境的污染,园林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快速地发展起来。虽然环境污染问题单靠园林建设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成效的,至少人们的居住环境是一天天地变好了。

2.2 园林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上面阐述了园林与经济的关系,我们下面来看看园林发展与经济发展有何关系。

(1)园林经济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作园林经济。园林经济,是一种新兴事物,它是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产物,包含着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生态经济;另一个方面是指环境经济。这两个方面的经济,是时下政府最为倡导的一种经济战略,因为它的发展方向是比较长远的,借此,还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我们不难看出,园林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能够使我们的经济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2)园林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园林的发展虽然会受到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影响它发展的根本却是经济发展。在之前的叙述中,我们发现,在原始社会,人们只在追求温饱,根本无心发展园林建设,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园林建设才会有它发展的土壤。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对生活的要求也逐日提升,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建设发展得越好,园林建设的规模也越大,像走在时代前列的广东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城市绿化水平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3 园林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

3.1 管理理念落后,忽视园林经济文化

衡量经济发展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指标就是速度,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是相当迅速的。然而,在我们的园林经济管理中,管理水平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管理者存在着落后的管理理念,往往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对长远的发展并没有很好地规划,园林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园林经济的文化也受到了忽视。

3.2 管理组织不完善,权利与责任混淆

园林经济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管理的过程中,涉及许多环节,像施工、设计、后期等,这么多环节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可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园林经济管理还是持续着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有些领导们不是管理得过于宽泛,就是管理得过于少,没有把管理的作用真正发挥到实处,权利与责任相互混淆的现象时有存在。

4 对策

要做好园林经济建设与管理工作,首先主管部门就应该转变观念,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让园林经济建设快速、有效地发展起来。

4.1 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园林经济健康发展

要有效地提升园林经济的管理效率,主要抓两大方面:第一方面就是抓经济。经济发展的好坏,决定着园林建设发展的好坏,因此,我们注意经济的发展,就会使园林的建设由点向面持续性发展;第二方面就是抓园林建设的所有权属性。园林可以是公共设施,也可以成为变成法人产品,通过公平竞争,发掘其中的潜力,激发出更大的活力。

4.2 有效提升管理质量,园林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园林业不是一个单纯的行业,它与其他的许多行业都有密切的关系。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老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园林行业也是如此。对于园林行业的管理,不能采用单一的经营模式,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创新发展,多种经营,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加快园林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5 结论

改革开放的步伐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踏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也使我们的园林建设发展跨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由此而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了。园林作为这个外部环境的载体,自然而然地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特别是环境污染的影响,我们的生存空间正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园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更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虽然在园林经济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相比以往有了很显著的提升,但是还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我们也制订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促进园林经济健康发展;有效提升管理质量,保证园林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相信在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园林经济建设管理会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会有更多的发展,也会产生更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了。园林,作为这个外部环境的载体,自然而然地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目前,园林建设已经成为了我们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但是如何让园林建设既快速又可持续性地发展下去,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就目前来看,从经济方面作为出发点,来推动园林建设,使两者相互作用,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园林部分的配合管理,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才能给园林建设有序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现代园林,园林经济,园林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秋波.现代园林建设与管理措施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

[2]黄凯.园林经济管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4.

[3]卢素英,刘靖.现代城市应与自然共存——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山东林业科技,2012(3).

[4]李赔赔,严乐.创新园林管理工作的路径探讨[J].建筑遗产,2013(8).

经济园林 篇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园林经济是覆盖全社会的产业, 为其他产业和人民生活服务, 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又具有复杂的综合的行业内部结构, 特殊的服务功能, 并产生特殊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在理论界尚未对园林经济作最后的界定, 但从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已清楚地看到, 园林经济无疑是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 而且是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产业;同时, 园林经济又必须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三个效益同时并举, 它才能生存和发展。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园林绿化经济的特征

园林经济是结构和功能都十分复杂的复合体, 不仅包括复杂的经济内容, 也包括复杂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容。园林经济从投入到产出, 供人消费, 涉及动物、植物、气象、水土、环保、货币、市场、审美等多种要素, 这就要求把所有园林经济的活动当作一个复合体, 优化配置各种要素, 采取一系列复合的对策和措施, 在谋取经济效益时, 要特别强调三个效益的结合, 达到合理高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园林经济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是“人—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和效应, 园林经济的主体是园林绿化事业, 这一事业的建设内容是一种艺术创造, 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又具有不同历史阶段的文艺内涵, 一旦脱离了园林文化, 园林经济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园林经济系统不能完全听任市场的自发支配, 必须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 要有一定的计划性, 或者说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 才能使园林经济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园林绿化经济的发展形势

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热潮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 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迁建设绿地, 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 资金投入较大。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 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 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 改善了居住条件, 造福人民;同时, 拉动了房地产、金融、装潢、建材、劳动力与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 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 只要进行综合核算, 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从而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城市园林绿化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依法建立园林经济体系

由于园林经济的三重性, 要保证其健康发展必须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并实施园林经济体系。如文物法、规划法、绿化条例、风景管理条例、第三产业政策等, 以及地方园林保护条例、绿化条例、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 以确保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二) 园林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城市园林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旅游资源, 对社会资本充满了吸引力。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上政府可建立园林建设保证金制度, 进一步开放银行信贷政策, 提供更加优惠的金融措施, 加速城市园林的开发建设。政府财政可与银行联手建立城市园林建设的绿色通道和园林建设单位的信用档案, 加强对园林专项资金投放使用的监管和宏观调控。政府的财政性投入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而游乐项目及部分景区建设可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或利用外资进行投资建设。如山西太原市历史最悠久的迎泽公园, 则是采用政府投资兴建和个人投资经营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已在全国一些城市得到运用。引进外资同时引进先进的园林管理经验与管理手段。大量多元资本的注入, 可化解政府投资园林景区的资金压力, 为城市园林的规模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三) 园林建设的特色化

城市园林建设要走特色化道路, 有特色才会有生命力;有特色, 才能确保城市园林的长效发展。上海历来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 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精华, 在公园景区、绿地建设方面 (如华山绿地、古城公园等) , 广泛地吸取国外先进设计理念, 做到中西文化融合, 形式多样化, 有灵魂有特色, 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创新。因此, 每个城市要结合自身的城市实际和园林定位, 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设计与建设理念, 创造城市园林的新特色、新意境, 彰显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创出富含个性的城市园林的“品牌效应”、“精品效益”。政府部门可依据对园林精品产出率的考评来指导和规范城市园林的发展。

(四) 参与市场竞争, 实行强强联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城市园林必须积极投入竞争之列, 各园林单位要做大做强, 应对城市园林的新发展与新挑战。要内练内功, 强化管理;外拓市场、多做精品, 在城市园林景区 (点) 的规划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养护管理方面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规范操作行为, 不断提高施工养护管理水平, 努力追求园林建设资质与所建园林景区级、类的提升。现多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队伍良莠不齐, 形不成规模, 合力不强, 为社会提供的园林产品质量档次低劣, 对这类园林建设单位政府应纳入资产重组行列, 进行市场的优胜劣汰。具备条件的城市可成立跨行业、跨地区的风景园林建设集团, 组织集科技人才、机械力量、施工力量为一体的高精尖联合体, 以应对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的激烈竞争。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才能促进城市园林经济的良性循环, 才能使城市园林事业真正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经济须同步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 从城市园林绿化与园林绿化经济发展的形式来看, 两者既是相互对立的, 又是相互统一的。一方面, 城市园林绿化发展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发展做基础, 并且要以相当的资金为代价才能取得可观的绿化美化效果。如初期的树木花草的栽植需要一次性建设资金, 日后的养护管理需要正常的维护资金, 还有园林绿化适地适树的规划设计及引种需求需要科研资金等等。另一方面, 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潜在效益又说明了它对经济发展有着相当的推动作用。两者之间,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 已逐步构成了相当的统一性。可以说, 一个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 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 又是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长远积极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结束语

要保障绿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 运用相应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发展计划引导市场的运行, 不断促进全社会绿色经济的发展。从国家到省到地方上, 有的已制订了强制性规范, 有的正在积极实施改革中。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最终我们能够达到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与城市经济的协同发展, 为广大城市居民创造最佳的人居生态环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化的形成, 园林绿化事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革。其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 壮大做强城市园林事业, 已成为城市园林建设工作者探讨和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的发展形势展开探讨, 提出如何创新城市园林经济发展机制。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经济发展,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胡连海.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趋势[J].当代生态农业.2007, (01) .

园林事业单位发展旅游经济的启示 篇9

关键词:园林事业单位,旅游经济,启示

1 引言

园林单位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 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理念和统一的模式, 每次改革都是从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性改革, 而不是量体裁衣的改革。园林单位因职工多、管理范围大、事务杂乱、效率低、创收少, 一直被视为财政的包袱, 政府也希望通过改革让园林事业的公益性、社会性、经济性得到全面体现, 达到减负并提升园林积极性的目的。

因此, 如何发挥园林事业单位的作用, 如何为园林事业单位找一条特色之路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园林单位是公益性事业单位, 实行财政差额拨款, 主要职能是负责园林建设、园林经济发展、社会公益服务等。其主要分为三类:公益性综合创收部门, 主管城市休闲、主题、文物性等有创收任务的公园, 兼顾部分园林工程;纯职能性服务部门, 负责道路绿化、各区园林规划、社区公园等;行政性科研部门, 负责城市整体绿化规划、建设, 理论研究等。本文主要是以长沙市的公益性综合创收园林事业单位作为研究分析对象。

2 长沙市园林系统的现状及历史发展

长沙市园林系统的整体构架是:市园林管理局为主管局, 下属11个单位, 其中休闲娱乐型公园2家;科普性、科研性公园3家;休闲主题公园5家;文物性旅游景区1家。

该园林系统曾尝试过多种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前, 园林单位是全额财政拨款, 各项工作平稳但无活力;90年代后, 因园林职工人数迅猛增长, 运营成本大幅度提升, 政府财政不足以支撑全部的公益事业, 因此号召园林事业单位自收自支、创新增收、增强活力、强化经济建设。整个园林系统掀起了经济创收的高潮, 但忽略了公益事业;2000年后, 政府开始强调民生民权, 重视公益事业发展, 因此, 又再次将园林经济创收纳入到市财政范筹, 统一管理。虽然园林事业单位在这几十里有很大改变, 但与其它行业的发展程度对比, 整体上仍是相对落后、缺少活力和创新, 政府对整个园林系统的现状也不是很满意, 改革的想法没有中断过, 让园林人感觉到了生存的危机。

3 园林单位在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园林单位多年来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合适的发展模式, 虽然尝试过如会展活动、休闲娱乐、旅游、绿化工程等模式, 但因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现代营销管理缺乏等原因, 导致很多项目无法持续发展。

3.1 园林事业单位行政地位不高, 行业垄断性不强

园林单位先天就被政府和民众定性为从事种种花、栽栽树、挖挖土的初级园艺工作, 是一个没有权力、没有高效创收能力的部门, 在一些事业发展中很难全面获得市行政、财政的支持。同时在行业垄断方面也无法与强势行业相提并论, 如市政公司、邮政、电信、水、电、天然气等。

3.2 园林单位自身定位不准、资金不足、限制较多

园林单位在体制内生存了几十年, 面对市场经济有很大的不适应:首先表现为单位决策人市场决策的计划理念, 其次是应对市场变化的行政性性手段, 再就是各种事业无法持续发展的问题。园林发展中曾出现的一些状况:跟风成立园林公司。为体现市场性, 各单位都纷纷成立园林公司从事绿化工程业务;开始还可以, 但因市场管理越来越规范, 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融资规模愈来愈大, 这些公司都无法参与竞争, 退出了市场。全面引进商业性经营项目。各单位为了创收, 引进了很多商业程度很高的项目, 严重影响了公园的秩序和卫生, 与公益事业产生了矛盾, 导致市民的投诉, 最终很多项目无法持续进行。举办展会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完美结合。各单位都想做长期性、品牌性、公益性的特色会展活动, 如灯会、画展、花展等, 但其运行成本高、利润少, 又得不到财政的长期支持, 导致这类活动往往无疾而终。超范围经营的不适合。有些公园为适应市场的需求, 也会尝试一些新项目, 如高档会所、高级酒店等, 但都因整体格局与公园的氛围不符而被叫停。可见园林单位虽然想做事, 但如果没做对事, 仍然很难有长远发展。

3.3 缺乏对市场环境的了解, 认识新事物的滞后, 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节奏

虽然园林人都有走向市场的想法, 但走入市场后又出现了不适应的状况。主观的想法, 乐观的态度。如:某公园领导看到各处的夜宵很旺, 就设法将该项目引入公园, 希望带动其它经营项目;但营业了三天, 所有摊点都自动退出, 因为根本没有生意。可见, 公园内外虽然只有一墙之隔, 但夜宵旺区绝不是哪个领导说搞就能形成的。跟风现象严重。虽然展会活动是受市民欢迎的, 但公园要掌握时机和了解市场需求, 不能一办就都办, 而且内容差不多, 那样只去降低市民的游园兴趣。有市场经济的想法, 却是行政方式的做法。在市场里发生的问题, 不遵循市场规律去解决, 只会向上级去求助, 往往会让很多好的想法和计划中途夭折了, 造成资源的浪费。

3.4 人才的缺乏和浪费

优秀企业的竞争力之一就是拥有人才, 而园林单位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一个养老的、混日子、埋没人才的地方。园林单位也经常招聘一些专业人才, 但却没有整体和长远的培养计划, 使用方面也有误区, 如将招聘的人员安排在非专业岗位, 或放在杂工位置, 或干脆闲置, 再加上工资待遇上与正式员工的严重不平等, 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如园林系统曾一次性招聘30名专业人才, 分配到各个单位, 但到现在就只剩几个了。

园林人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自我省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要学会重视市场经济中的各个要素, 去了解它、适应它。只有真正通过了市场的检验, 才能证明园林事业单位是否有实力;只有做出了品牌, 才能吸引游客, 吸引更多的人才;只有增加了创收, 上级政府才会重视你, 支持你。

4 长沙天心阁景区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案例

虽然说各园林单位经历了很多失败, 但也有成功的案例, 并让人看到了园林发展的希望。A景区原来是长沙市最老的市民公园, 但其走旅游之路、发展旅游经济后, 整个公园面貌焕然一新、旅游活力呈现, 市场氛围更为浓郁。A景区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默默无闻的市民公园变成了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历史文化名楼等品牌的著名旅游景点。 (2) 由年均接待量只有几千人增加到最高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 (3) 由国内品牌成功提升为东南亚、韩国、港澳台等国家地区的国际品牌。 (4) 由初级化的园林绿化栽种转变为结合旅游发展和景区特色的精致景观打造。 (5) 服务水平从原来普通的售票入园、简单接待模式变为旅游宣传、团队合作、售票讲解、接待服务一条龙的全方位营销服务模式。 (5) 市场营销理念由原来的“等、靠、要”僵化模式到国际化旅游营销思维的逐步形成。 (6) 由一个普通的正科级单位变成市政府、省市旅游局、市外办、区政府、文化局、文物局等部门都格外关注的重点单位, 并得到了各种支持。

从A景区在市场的经历和成功的经验中可以得到启示, 园林单位并不是没有实力做强做大做好自己的事业。

5 从园林单位做好旅游经济中获得的启示

5.1 充分将单位的现有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

A景区有重要的文物景点 (古阁楼和古城墙) , 精致的园林景观, 优质的服务接待, 专业的营销队伍, 便利的交通位置等;员工工资福利因有财政支持, 更有保障、压力小;各种旅游营销的运作更为规范, 不会出现宰客、欺骗的现象;可持续性发展潜力更大, 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不足等情况。

其实园林单位有着做旅游的先天优势, 很多单位的优势甚至比A景区更为有利, 因此, 不要总认为自己在市场中没有竞争力。园林单位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有稳定的资金, 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等, 但如何能将这些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力呢?首先, 就是要有一个长远正确的战略目标, 让所有的工作以此为中心展开;再次, 就是要形成令人充满希望的价值观理念, 能让员工产生共鸣, 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最后, 就是要让所有人要有信心、耐心、决心。

5.2 市场定位正确, 市场认识深入, 市场进入慎重

A景区在正式做旅游之前, 用了三年的时间反反复复进行尝试、摸索, 寻找进入旅游业的切入点;又用了一年的时间研究整个旅游大环境, 找准机会打响品牌;在开始做旅游后的又用了三年时间与各地的旅行社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建立合作关系, 培养业务市场;在之后的十年里更是将与旅行社的交流互助放在工作的首位, 最终取得了旅游方面的成功。

要想做好园林事业, 首先重新认识一点:园林单位是一个以公益为主, 经济创收为辅, 但经济创收又直接影响园林单位地位的特殊性事业单位。

在对市场定位和市场进入方面, 园林单位要特别注意: (1) 不要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的成功人士并不比园林决策者们聪明、能干多少, 因此, 园林决策者首先们要有走向市场的决心和信心。 (2) 要“怕”市场经济。进入市场很简单, 但要先认识市场、分析市场、了解市场, 先感受市场的“可怕”之处, 不能盲目乐观、毫无目的、毫无计划的往里闯, 轻则受打击匆忙撤退, 重则头破血流、血本无归。 (3) 不能怕市场经济。进入市场后就不能畏手畏脚、小挫即退, 要敢于面对竞争和挑战, 要脱离行政性的思维, 要冷静思考、实事分析, 根据变化制定措施, 主动解决困难和问题, 并做到两个字:“坚持”。 (4) 不能不怕市场经济。在市场竞争中, 要有敢做敢为的冒险精神, 但却不能头脑发热、无所顾忌做主观决策;一旦失误, 是不会有补救的机会或要以十倍的代价来挽回。

5.3 确立统一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目标

A景区15年的旅游发展之所以成功, 最关键的就是:虽然更换了四任领导, 但景区走旅游之路的战略总目标没有变, 也就保证了很多工作的发展性、完善性、持续性, 保证了景区十几年里有一个稳定的内部行政环境, 因此, 统一、稳定的理念、方向、目标是A景区旅游事业发展的最根本的保障。

现在全球经济竞争里最具有竞争力的就是那些家族企业, 他们之所以能百年存在, 关键在于:理念统一, 持续发展。而国企、事业单位之所以无持续竞争力, 也与它们的发展理念有关: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新领导、一种新思路、一套新班子、一部新策略, “四新”也许能给单位带来新气象, 但更多的是重复性、浪费性工作, 最严重就是会影响中层、普通员工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因此, 要统一理念、方向、目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实事就是。继任领导对前任领导的事业要认真研究分析后才能进行判断, 要学会肯定性的继承; (2) 大局观念要强。一个单位的事业绝不是一两任领导就能完成, 可能需要多任或延续性的发展。那么新领导如果缺乏整体事业发展的大局观, 只顾眼前的利益, 不愿做垫基石, 独断独行, 轻者延缓了事业的进程, 重则阻断了事业的发展。 (3) 避免个人感情融入决策之中。继任领导不要因个人的喜好来判断前任领导工作业绩的好坏, 从而影响大局发展。 (4) 合理使用人才, 尊重老员工。“铁打的营盘, 流水的官”, 真正能够保证单位持续发展是人不是领导, 而是这个单位的老员工和中层干部。

5.4 强化品牌意识的形成, 制定合理的营销目标

最开始A景区没有品牌、没有团队、没有创收, 是一个“三无”公园。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 景区在宣传、旅行社对接、抢占市场份额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并结合市场制定了合理的营销目标及激励措施, 让营销人员全心、放心的投入旅游市场开发, 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发展阶段, 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的树立、知名度的提升、市场宣传的扩大, 对旅行社和营销人员采取了更有吸引力的奖励、激励措施, 并让全园工作配合支持旅游事业, 确保了初级投入的各项工作逐步步入了正轨;在稳定阶段, 景区坚持以优质的服务来提升品牌, 以稳定的门票政策、旅行社奖励政策来稳定市场业务, 以旅游人才的全力培养、投入来扩张客源市场, 最终保证了天心阁景区旅游事业十多年的持续稳定发展。

天心阁景区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品牌的重要性和营销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很多园林单位都缺乏对品牌的认识, 不知道品牌的重要性和价值性, 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没有更高的要求。世界500强企业都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产品不能在行业里排在前三名, 就很容易被边缘化、替代化。虽然各个园林单位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还有特色,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 各单位原来独有的优势也正在被各种新生事物所替代, 可以说正在被边缘化。因此, 园林人必须要有危机意识, 不能再躲在体制内毫无动静, 否则迟早会被体制彻底“改革”。在品牌建立方面, 园林单位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去打造最有价值的品牌, 并逐步的将品牌在行政、公益、市场等各个领域里树立起来, 成为各阶层人士心目中不可取代的品牌产品。

合理的营销目标必须科学的制定, 必须脱离行政性的干预。传统的行政性目标往往是简单的数据加增长比例, 没有任何市场资料的收集、分析和预测, 只根据上级行政文件进行主观确定。这种目标要么让下属单位觉得遥不可及, 只能做假充数;要么主动降低当年创收, 争取第二年更低的行政性目标。制定合理的营销目标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必须收集多年的实际资料和竞争对手的相关数据, 进行全面分析研究。 (2) 必须遵循市场开始、发展、成熟、衰退、再发展的规律,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不同阶段的营销目标。 (3) 必须认真客观的研究市场环境, 不能用行政思维去判断和否定市场中的现实状况。 (4) 必须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而进行调整, 不能僵硬的将年初目标毫无变化的执行到年尾, 错过了改变时机。

5.5 灵活争取各方资金, 确保各项旅游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为差额拨款的A景区在发展之初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不足。虽然景区资金有一定的财政支持, 但其主要是保工资福利和日常经费, 对景区很多大型的营销经营活动都没有专项经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A景区通过各种方式争取资金: (1) 为举办全国性的名楼年会, A景区以宣传长沙古文化为活动主线, 积极与国家旅游局、省市政府、区政府的旅游文化部门进行了联系、交流, 借助各方力量, 不但争取了一百多万的专项资金, 还将名楼年会的意义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 A景区与韩国独立运动纪念馆合作, 在长沙打造了一处涉韩纪念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活动旧址楠木厅6号。因每年接待8万多名韩国游客, 设施损耗较大, 维修费用高, 但维修资金有限;为加强安全防范, A景区积极与韩方交流, 争取了60多万名的维修基金。 (3) 每年A景区还以文物保护、文化宣扬、文化景观打造等名义向文物局、旅游局、外事办申请了十几万元的专项资金。以上这些资金是景区旅游成功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园林单位在事业发展中都会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 如果不想办法, 是不会有人主动来帮忙的, 因此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争取资金: (1) 将本单位的特色与省、市、区政府的整体文化理念相融合, 以宣扬大文化来带动本单位特色文化的展示。 (2) 要充分了解省、市在文化、旅游方面的整体规划, 巧妙的将本单位活动与这些规划相结合, 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在政府部门获得政绩的同时取得活动的成功。 (3) 学会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公益效益有效结合的切入点, 在为民众提供更好服务的基础上同时取得单位所需的资金费用。

5.6 制定正确的人才引进规划和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

A景区旅游发展之所以能顺利, 还在于人才的成功引入。为接待旅游团队, 成立了讲解员队伍, 分别招聘了中文讲解员12名、中韩双语讲解员8名;为建立旅游数据库, 专门引入了电脑专业人才;为成立营销部, 将专业人才送往张家界旅游市场进行培训, 让其了解市场、熟悉环境、实践锻炼;为扩大市场, 景区不仅将单位内的年青人放在营销部, 还主动招聘专业的营销人员充实营销力量, 且给予较好的待遇。

无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 想做好事业都必须要有相应的人才, 而园林单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 但要想真正获得人才还必须完善一些工作: (1) 确保合同制员工和正式员工待遇基本一致。工资的差距是让合同员工感觉不公平、影响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2) 合理的安排职位, 一视同仁的安排工作。合理使用人才、正确的安排工作、因能设岗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保障;工作安排上的一视同仁, 无正式、合同之分, 是团结氛围更浓、战斗力更强的保障。 (3) 管理考核上的公平公正。管理上不能有亲疏之别, 奖惩上更要统一到位, 不区别对待, 才能让合同制员工更有自尊和自信。 (4) 公平的晋升机会。在不影响行政性晋升规定的同时, 灵活设定一些市场业务性的管理岗位, 让更多有才能有理想的合同制员工有机会在管理岗位进行锻炼, 让他们对单位的事业更有期待和希望。

6 结语

A景区在旅游经济方面的成功虽然有它的偶然性, 但也存在一种必然性, 那就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其总结出的经验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只是在日常工作中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公正。园林事业单位无论是选择旅游经济为主、园林公司为主、娱乐休闲为主、主题文化展示为主的哪种发展模式, 要想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就只能静下心、耐着性子在自己确定的发展方向上进行摸索、尝试, 认真走好每一步, 坚持走稳每一阶段。只有园林人真正做出了成绩、做出了特色品牌、争创了经济效益, 才能强化自己的社会地位, 得到政府的重视、行业的尊重、民众的欢迎;只有将选择的发展模式成功运营, 成为行业内的标杆, 才不会总是被动的接受外界的改革;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创新、完善, 才能逐步形成园林特有的经营管理理念, 才能更好的整合园林系统的特色资源、人力、财力, 成就大园林、集团园林的组织规模, 全面融入市场经济的发展, 应对各种挑战, 最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更申.深圳市园林经济管理探索[J].特区经济, 1986 (2) .

[2]刘锐.浅谈园林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4 (10) .

[3]徐德权.园林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4]江金波.旅游景观与旅游发展[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试论园林设计中低碳经济理念的落实 篇10

城市绿地系统能够更好地保护好城市的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释氧、减小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控制城市热量排放、防治水土流失、引导新能源使用、营造绿色交通环境等功能。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城市绿地系统来进行城市低碳教育。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城市园林绿地在城市低碳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是城市向低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

2 低碳经济理念与园林设计的原则

2.1 按照场地的条件进行设计

尊重场地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设计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充分尊重场地, 才能够将园林的内涵进行完美的呈现和诠释。园林场地属性跟该场地的地理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只有尊重场地的地域环境我们才能设计出一个得到广泛认可和具有一定归宿感的园林环境。在进行园林设计时我们要尽量保留原有场地上的设施和建筑物, 在建材选择上要因地制宜,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生长的树种和植被, 不断提升园林的乡域文化和传统风俗习惯。

2.2 尊重自然的规律

所谓的自然做功就是要求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施工过程中, 要充分地尊重自然规律, 保证园林建设工程的长久性和自然适应性。在园林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 我们时刻关注园林建设的自然规律性, 顺应自然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修复过程。自然做功的过程主要包括:在进行园林存、放水设施建设时, 要对园林的水闸孔进行合理的放置, 保证水流的顺畅性同时又能够保证水流在流动时不会对园林水利工程造成负面的影响, 导致工程隐患。在设计过程中要模仿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进行周边植被种植;在进行河流形态设计时, 不能盲目地对河流方向进行改变, 尽量保留原有河道的形态;在进行河流取水时尽量利用河流的潮汐现象完成取水工程;充分利用水流自身的特点完成水体文化的设置;保留河岸植被和树木, 运用原有的植被、树木资源完成水土净化等。

2.3 做好景观异质的落实

所谓景观异质就是指景观要素和组分在景观中的空间变化状态和不均匀分布, 在进行景园林景观设置时要充分强调景观的变异程度和其类型的不同。景观异质属于景观生态学的范畴。在本次研究中, 景观异质主要是强调, 各个园林之间的差异性, 让不同园林能够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功能, 形成多样化的园林风格, 让人们在园林中能够感受到园林独有的文化气息, 享受园林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景观异质用因素, 只要园林之间存在差异, 我们就要在设计过程中将景观异质完全地表达出来。景观异质是园林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是园林发展的源动力, 也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2.4 自然魅力在城市园林的体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人们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园林在城市化进程中就是要为城市营造一个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平台, 保护自然环境, 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3 关于低碳园林设计方法的研究

3.1 做好自然雨水的利用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自然届的水循环规律。由于城市的市政管网设施使得大量的雨水通过管网流失, 而大量的园林用水都来自地下。因此,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雨水的储蓄和利用, 实现“就地滞洪蓄水”循环利用, 建设区域雨水利用设施, 解决城市雨水供求矛盾和园林灌溉用水需求。

3.2 强化绿色园林的构筑

在进行园林构筑物设置时我们可以运用巧妙的构思达到增汇的效果。进行园林建筑物建设时我们通过地下、地上或者底层架空的设计原理, 增加建筑物墙面和屋顶的立体化绿色面积, 采用多种风格形式的建筑理念, 给人们带来多种形式的视觉享受, 构建园林独特的风格。同时运用这些方法, 还可以使建筑物在冬夏季节达到降低能耗、节能减排的目的。

3.3 建设园林污水净化循环系统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借助自然的力量来解决城市污水净化循环问题。在对人工湿地系统设计时我们可以将污水处理地合理地放置到湿地系统当中去, 让城市污水排放到园林湿地系统中, 运用湿地系统的自净功能, 结合实地中的各种植物过滤城市污水中的有害、有毒物质, 达到净化城市污水的目的, 这样既节约了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又能够体现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

3.4 加大园林建造材料的选用

我们在进行园林建筑材料选择时, 我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 尽量选择那些成本低、使用周期长、维护方便以及可循环使用的园林材料进行建设。材料的选择还要注重因地制宜, 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损耗。在保证园林建设质量的同时的尽量选用木材、植物性等低碳原料, 降低钢材、玻璃等“高碳”建材, 达到低碳建设的目的。

3.5 提升植物增汇的使用效果

通过植物增加碳汇的方式主要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1) 通过增加园林的绿地容积来增加碳汇。增加绿地容积率的具体方法是通过增加园林的绿地面积、设立屋顶式花园、建设立体绿化的方法进行的。例如在墙面种植植被、种植园林走廊藤架植物、悬挂种植等。2) 根据植物固碳能力大小的不同, 经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扩大绿化带, 种植多种观赏性植物, 增强植物的固碳本领, 营造低碳环保的美好家园。有关资料显示:一定数量的植物在不同时期固碳释氧的能力也不一样, 比如:常绿灌木固碳释氧的能力高于落叶乔木;落叶乔木固碳释氧的能力比常绿乔木高;落叶灌的能力相对于前两者要弱点。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而生活质量的高低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许多湿地公园应时而生, 我们往往只注重其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疏忽其真正的价值;一些材料的滥用致使植物的生存年限远低于预期使用年限, 显然与现在所提倡的低碳环保观念不符, 设计师也要将好低碳环保理念贯穿于设计, 并将其落实到实处。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对城市绿化进行合理规划。可以有效的减少“热岛效应”的发生, 还要积极倡导城市居民选择低消耗、污染小、排放少的出行方式, 尽量减少城市资源能源的消耗, 努力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摘要:园林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环境绿化、休闲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大对园林设计理念的研究是保证园林设计效果的途径。基于此本研究就园林设计中低碳经济理念的落实, 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园林设计,低碳,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孟素维, 李慧峰.低碳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李新国, 许传收.生态建设及节约型园林的技术措施[J].吉林蔬菜, 2010.

[3]刘爽, 孙余丹, 冼志锋, 林燕燕.浅谈节约型园林绿地的建设[J].北方园艺, 2008.

上一篇:外加剂防水混凝土下一篇:学生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