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观

2024-06-08

写作教学观(精选十篇)

写作教学观 篇1

一.深化写作理论知识, 指导写作实践。

写作理论知识究竟要不要讲, 写作课是以教师的讲为主, 还是以学生的写为主, 讲与写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这些问题已在写作界争论多年, 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其实, 写作课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 虽然它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切实提高, 但它又必须体现理论知识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先进性和相对独立性。那么从写作理论自身独立的学术价值这个角度来看, 写作课应把讲授传播研究写作理论体系作为其中一个任务。毕竟高校的写作课与社会的写作培训班是有区别的。何况, 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古今中外文人学士专家们研究、积累、总结出来的博大精深的写作理论知识、规律、方法和经验, 这些正确系统的理论知识必定能对学生的写作实践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没有理论指导, 情况完全不同。当然很多作家、文学家未必“科班出身”, 但他们无一不是在写作实践过程中自觉地去研习吸收先进的有效的写作理论。唯有如此, 他们的创作才会更加成熟, 更加有生命力。所以说, 学生的写作要更有特色或更具潜力, 还是要有扎实的理论根底, 写作教学还是要讲授写作理论。当然, 我们不能否认写作课的突出特点是写作实践, 但写作理论是基础, 理论知识的深化有助于实践的提高。

二.强调文章阅读, 从读中学写。

文章阅读在写作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写作要从读书中吸取营养, 一方面是写作内容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写作技巧的需要。阅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我们不妨看看巴金在《赞歌集·谈我的散文》中的一段话:“老师平日讲得少, 而且讲得简单, 他唯一的方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当时我背得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里面有一部分我背得出却讲不清楚, 有一部分我不但懂而且喜欢……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 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 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巴金这段话强调了阅读对写作的启悟, 强调了能从读中学到写的本领。可以说, 读写结合, 从读中学写, 是我国写作教学的一大传统。放眼国外的写作教学, 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视文章阅读能力为文章写作的初步。德国学者弗兰茨·海贝尔教授曾主编过一套《阅读·表达·理解》的教材, 不仅把阅读与写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而且还明确表明了阅读对写作的促进关系。所以, 我认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份量, 即把阅读、分析文章作为写作课的一部分内容。至于如何安排学生阅读, 就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而定。

我把文章阅读设计为两部分。一是课堂阅读。学生的阅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二是课后阅读。学生的阅读是自由的, 但要求适当做读书笔记或写读书心得。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阅读,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分析、鉴赏过程中, 极大地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同时自己去感悟写作中规律性的知识, 形成自己的写作技能技巧。对于写作, 阅读就是一种潜存的诱发和激励, 阅读就意味着学习一种新的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和方法。所以, 把阅读自始至终贯穿于写作教学过程中是毫无置疑的。

三.建立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 全面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写作教学如果只有理论教学, 没有实践操作, 就会抹杀写作学科的特殊功能和地位。写作教师要把写作学科的实践性落到实处,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写作训练体系。

为了改变写作训练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 我积极探索科学系统化的写作训练体系。在一学年写作课中, 总共设计14个写作训练系列。第一学期7个基础写作系列, 包括观察训练系列、思维训练系列、想象训练系列、立意训练系列、选材训练系列、结构训练系列、表达方式训练;第二学期7个文体写作系列, 包括新闻写作系列、应用文写作系列、诗歌写作系列、散文写作系列、小说写作系列、杂文写作系列、戏剧及影视文学写作系列。这14个系列的写作训练的训练目的、要求、内容、方法都是与写作理论相对应的, 这就使到写作教学做到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互相结合, 互相促进。

我们知道, 写作是对生活的能动反映, 写作往往会因外界刺激燃起灵感火花, 上述的系统训练可能未必能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机遇, 那么组织学生进行日常写作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我的方法是布置学生每学期25篇以上的课外自由作文。所谓“自由”, 就是体裁不限、内容不限、字数不限, 但每篇都能独立成文。我发觉学生在课外自由作文里真正达到了一种自由创作状态, 创作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除上述系统训练和日常训练之外, 我认为还应该加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内在联系, 将口头训练方式正式纳入写作课。因为口头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启发, 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口头训练的方式可灵活多样, 比如口头作文、演讲、评论、课堂讨论等等。

四.改进作文批改方式, 发挥评判交流功能。

面对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 我们写作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呢?传统的做法就是教师全批全改, 生怕有不尽职尽责之嫌;而且一般只对文章的写作形式、技巧评判, 对学生在文章中流露的意向、情感等因素则置若罔闻;批语也是八股文式的“主题鲜明,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或“观点不当, 层次混乱, 表达不清”等。据了解调查, 学生对这种批改早已麻木, 多数是看罢分数顺手一丢再不问津, 作文批改在他们眼中是很难起到具体的积极的指导作用的。作文批改要具有引发学生重视的力量, 那么形式必须多样化一些。

传统的教师全批全改有其优越之处, 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写作训练总体情况, 但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自我批改作文不失为好方法。学生在互改或自改作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作文目的、要求的理解, 通过观照他人的文章或对自己文章的再审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客观评价的能力, 同时亦会借鉴他人长处, 从而获得写作的本领。此外, 教师还可以运用个别习作研讨法, 即对个别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集体评改或引导学生研讨。总之,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 目的是激发学生兴奋点, 发挥学生主动性, 使他们在作文批改环节中有所收获, 有所提高。

作文批语的体式不应墨守成规, 而应有所革新, 教师应该做出一种内容实、形式美、创新性的示范, 使批语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为文师表”。首先要杜绝空话、套话、废话, 把批语落到实处细微处;其次不仅要对写作形式, 技巧做评判, 而且要对文章涉及的内容、情感等做出应答, 真诚的应答, 使批语不再是冷酷无情的, 而是一种探讨、理解、抚慰、交流和引导。面对这样的批语, 学生常常会再三阅读, 仔细琢磨, 喜不自禁。事实证明, 改进作文批改方式, 才能发挥其评判、交流功能, 使到作文批改不是作文的终点, 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五.积极打开写作课堂, 把学生引向社会。

写作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 生活是写作者获取材料、思想、情感、想象的源泉。没有生活积累, 即使把写作理论知识、技巧背得滚瓜烂熟, 也写不出好文章。相反, 生活积累越丰富, 创作的天地越广阔, 感情的焰火越炽烈, 思想的开掘越深刻, 想象的翅膀也更能够高翔, 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也就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可谓“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以, 写作教师应积极打开写作课堂, 倡导学生自觉走出自我狭小的天地, 投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利用一切机会体验社会生活, 参加社会实践, 不断扩展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我们相信有其人生才有其文章。与此同时, 写作教学还应恰当引入社会评价机制, 写作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向社会报刊投稿, 使文章走向社会, 接受社会评价。这些方式可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强化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动机, 为写作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打开写作课堂, 把学生引向社会, 是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试论朱自清的写作教学观 篇2

一、关于“写什么”的问题

(一)反对写作文言文,主张写作白话文。自19语文学科单独设科以来,文言与白话的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要不要进行文言文写作训练,更是语文教育界激烈论争的焦点。朱自清是“白话文运动”的积极实践者,他说:“现在是青年的时代,青年自然乐意用白话,而大部分的青年文言的训练太差,也是用白话便易。文言的死亡和白话的普遍应用,是事所必至,是计日可待的。”“作为一般人表情达意的工具,文言已逐步让位给语体,而且这个转变不久即可完成。”中学生应该学会文言文,但无须教学生学习文言的写作。要集中精力学习白话文写作,但不能太直率地将说话搬到纸上,不加调制。白话文写作全靠字句,“字句的组织必得在文义之外,传达出相当于说话时的声调姿势表情来,才合于写作的目的”。“窗外”、“书的自叙”等题目是他曾给学生的作文命题,并经常要学生自己命题,这使作惯了“小楼听雨”、“说句”这一类文言文的学生,得到了思想上和文笔上的解放。

(二)反对文学创作倾向,主张写作应用文。作文教学要讲求实用,不能滥用文学的调子。他指出:“中学生作文课,该以广义的应用文为主,因为作文课主要是技能的训练,艺术自当居次位。”“叙述、说明、议论三体都是应用文的底子,不会写作说明文和议论文,怎样能写作许多应用的文件呢?现在的学生只知注重创作,将创作当作白话文惟一的正当出路,就是一般写作的人,也很少着眼在白话应用文的发展上,这是错的。”许多人都希望成为作家,但出名者不多,其失败原因,便是到处滥用文学的感情和用语,文学成分太多了,反而失去文学真正的意义。究其原因,一是以文学创作为目标,“二十多年来成功的固然有,失败的却是大多数”,不仅写不好文学作品,而且因此“不能分辨文章的体裁,到处滥用文学的调子”。二是忽略了说明、议论两种文体的训练,导致这两类文体的写作存在严重的“思路不清”的毛病。“从做白话文这方面来说,一般的标准是大大进步了,对于写景、抒情的能力,尤其非常的可观。可是除此而外,对白话写议论文及应用文的能力,却非常的落后。”朱自清主张青年学生不要只注重纯文学的创作,应将写作的重点放在应用文尤其是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上。

朱自清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写作教学的内容,这在当时具有前瞻性。通过对创作与写作的区别,强调中学生最需要、最可能得到发展的不是创作能力,而是非文学的实用性文体的写作能力。朱自清作为文学大家,能用这样的眼光去规定写作教学的目的,是难能可贵的。

(三)反对为文造情,主张写至诚文。朱自清主张青年学生写作一定要写“至诚文”,说心里话。他说:“自然我们并不妄想人人能作美文,但希望说些切实的话。”但是“‘心口如一’向来是难得的,‘口是心非’恐怕大家有时都不免”。口上尚且如此,写作时更难以说真话了。学生写作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朱自清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利害的冲突”,二是“追时代潮流”。他对青年学生作文中的这种现象深感忧虑,觉得“只知讲究修饰,嘴边天花乱坠,腹中矛戟森然,那是所谓小人;太会修饰了,倒教人不信了。戏法总有让人揭穿的一日”。空话不能让人相信,因为它们“无论怎么好听,怎么有道理,不能兑现的支票总是废纸,不能实践的空言总是废话”。而且,“一个人也决不能够全靠撒谎而活下去,因为那么着他就掉在虚无里,就没了”。因此,他主张青年学生作文时一定要“知道的真,议论的切”,不能人云亦云,为文造情。

二、关于“怎么写”的问题

(一)要有“假想的读者”。所谓“假想的.读者”,就是学生写作时,想象自己作文是给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人看的。自己的作文不仅要符合教师的要求,也要符合各行各业、各种各样人的要求。朱自清认为学生写作的实际读者虽然常常是几个人,假想的读者却可以很多。他说这些假想读者的存在,可以促进不同时期以不同目标为写作目的的写作者的写作水平。

朱自清认为:“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为了应用于这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有假想的读者,总比马马虎虎不知到底写给谁要好得多。”只有写作时意识到“假想的读者”,才会仔细辨别文体,认真写下去。

(二)要以报刊文字为切近的目标。学生作文有了广泛的“假想的读者”,朱自清认为还要给他们的作文找一个可以观摩比照的“切近的目标”。这“切近的目标”就是报纸上和一般杂志上的文字。

朱自清认为以报刊为写作的切近目标有三个好处。“第一,切用,而且有发展。”报刊刊登的各方面的文章,虽然对象或宽或窄,口气和体裁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发表的。朱自清认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写一些新闻稿件登在报纸或杂志上,值得夸耀,自豪的程度并不在创作之下。这种目标因此也就可以代替创作而成为中学生写作的目标,它也可以极大提高中学生写作的兴趣。“第二。应用的文字差不多各体都有。”报纸上的文字不但有新闻和评论,还有特写、说明文、议论文,中学生阅读它们,可以见到各式体裁的文字。“第三,容易意识到各种文字的各种读者。”报刊上的文字都是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而写的。中学生常常比较着看,容易明白不同的读者与文字的关系。他们写作时也会渐渐注意根据不同读者使用不同的文字。

(三)重视“文脉”的训练。思路不清是中学生写作最明显的毛病,尤其是写说明文和议论文,学生抓不住题目,常写些支离破碎的废话,层次杂乱,意思不连贯,字句重复。要消除学生思路不清的毛病,朱自清强调:“要训练文脉,得用宣读文件的声调。我想若从小学时代起就训练这种正确的朗读,学生作文将容易进步……”

朱自清重视“文脉”训练的又一种方法是作文前“写出详细的纲目”,即从意义上,从意念的排列上下手,诉诸逻辑,这样做是为了作文时更通畅些。

(四)注重“文字的技术方面”的优劣。“文字的技术方面”主要是指标点符号的使用和词汇的运用。

朱自清指出:“白话文之所以为白话文,标点符号是主要的成分之一。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因此,在作文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方面可以部分替代说话时种种声调姿势,另一方面,可以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思路,而不致使文章思路不清,层次不明。而在词汇方面的通病是太

狭窄。在《文病类例》一文中,朱自清从四方面分析了学生在白话文运用中的用词错误。从词义着眼,存在的问题是“词义不明”;从创用新词着眼,存在的问题是“滥增新语,强变词例”。此外,朱自清还强调不仅不要写错别字,而且写字要做到“清楚整齐”。

朱自清凭借自己写作经验告诫青年学生:“不放松文字,注意到每一词句,我觉得无论大小,都该从这里入手。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因为忽略了技术训练,运用文字的能力就不会得到适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著《朱自清全集》十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2.陈孝全著《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3.郭良夫著《完美的人格――朱自清的治学和为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一版。

4.朱乔森编《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5.朱金顺编《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

6.吴周文编《朱自清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第一版。

7.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扬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朱自清》,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2年第一版。

8.张守常编《最完整的人生――朱先生哀念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9.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

lO.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第一版。

11.潘新和著《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12.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第一版。

13.郡烈山、何保胜编《杞人忧师》,中华工商联出版社第一版。

14.曹洪顺、刘书红《语文教学全才的朱自清先生如是说》,《中学语文教学》.1。

15.陈思和《语文教育是人的培养》,《语文教学通讯》2001.2B刊。

16.张颖《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人格教育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以“大语文观”引领写作教学 篇3

事实上,一周一小作、两周一大作,再辅以“作文宝典”之类的“压缩饼干”式的范文,老师学生付出的已经不少,但为何效果不明显呢?

笔者认为,我们在写作教学上常有一个错误倾向,即教师总是想要在有限的几节作文课中教会学生写作,而不是放手让学生到广阔的天地中去练习写作。“教写作”是学生被动地跟在老师后面学习,应付式的情况居多;“让学生写作”则多半是带有浓厚兴趣的自发性较强的写作活动。在写作教学中,一旦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就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即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写作成为表达生命的需要,那是一种境界,而达到这种境界是有难度的。

“大语文观”的提出是建立在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的写作教学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寻求破茧化蝶之道。

一、立足教材,拓宽阅读

如果单纯从语文教材的讲解示范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那肯定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适应写作教学的需求。但是,在实际中,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更多的是在一本薄薄的教材里寻章觅句、耗费时间。此外,初中学生的课余时间又被各科作业塞满,很少有时间来进行自由阅读,即使阅读,很多学生读的也只是同龄人的作文选之类,少有文学价值。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在学校课程安排中,“不惜血本”地安排专门让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把那些重复机械的训练时间节省下来,让学生的心灵在文学世界中遨游。唯如此,写作素材才会不断充实。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由地阅读和大量地阅读,不仅会提高写作教学的课堂效果,还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当然,要达到这种效果,还需要我们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作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了解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书海浩瀚,良莠不齐,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往往缺少鉴别力。对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特点,列出一批阅读名录,名录中不一定是大部头的文学作品,可以是散文集粹,可以是文学鉴评,还可是优秀的杂志甚至影视作品,但必须都是精品、上品。在阅读过程中,可精读、泛读,也可研读、娱读,最好是带着笔墨读书,不时进行摘录、批注等。

吕叔湘认为中学生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美国纽约州规定学生每年要读25本书,没有大量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便无从谈起。因此,我们的写作教学应立足于大教材,努力拓宽阅读的河床,引导学生走向深沉的文学之海。

二、投身课堂,疏浚学习外延

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要引导学生跳出课堂教学的“一亩三分地”,将学生的家庭生活、课余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在生活中思考写作,在写作中思考生活。许多作家的成长,就是这方面的先例。他们很多人并没有受过大学教育,或者说,他们在严格意义上的系统学习时间并没有现代学生充裕、持久,但由于他们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了观察和感悟,因而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写作之梦。

在现实中,许多学生因为缺少生活积累,因而写作题材总是在学校和家中徘徊,很少有人将观察的视野推向社会生活。而面向社会生活,是学习写作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很难迈出的一步。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诗人李白一生饱读经伦,年少时他便仗剑游历天下名山大川。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那一段游侠经历,乃至后来辗转流放的社会生活经历,诗仙的诞生也许还是一个历史的问号。“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生活的经历和风霜的洗礼,往往是写作最宝贵的源泉。而当今学生,几乎被“关”在校园中长大,难怪写作的境界拓展不开。因此,我们应当主张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图书馆,走向大千世界,走向广阔天地,去观世象纷纭,感社会沧桑。同时,学校应该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如文学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让它们真正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绚丽舞台。但事实上,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显得形有余“而实不足”,确实浪费了可以发挥作用的教育资源。

写作教学的真正课堂在课外,写作教学的土壤在生活。未来,我们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体味五彩生活,在变幻多姿的生活中愉悦地学习写作。“汝果欲学读,功夫在诗外”。“诗外”是真正的大课堂。

三、着眼教法,打破边框模式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也是各有特点的。不少著名的特级教师都总结出了所谓几步写作教学法,但那是适合他和他的学生的教法,其效果我们没有实地考察,照搬过来可能会行之不佳。“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写作教学的大教法应该是立足于教师学识与个性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学情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灵活的、变化的。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所谓某某“主义”,要少谈些主义,多面对问题;更要少埋怨问题,多开点“药方”。我们的写作教学思维既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又不能盲目追时髦,搞一些形式上的花头翻新。“于无法中取法”,这是写作教学大教法的精髓所在。

大教法离不开“大师”。语文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写作上的行家里手。我们不敢说作家一定能教好学生写作,但最起码敢说,教师懂写、能写、写得好,并可以把学生教好。时下,不少教师出于面子问题,不敢轻易写下水文,生怕不如学生。其实“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禀赋有不同。教师如果用这样一种大胸怀来和学生共研学问、教学相长的话,那么写作教学必然会迎来一个大境界。相反,如果教师心胸狭窄,竭力在学生面前维护自己学术的权威,那么学生也不会真正地迸发出有力且持久的写作热情,他们只会循规蹈矩、四平八稳地写一些平淡的俗文而已。

写作教学的大教法,不仅需要大师的大眼光、大胸怀,同时还需要把“大”建立在“小”的基础上。要切实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具体问题做起,华而不实,反而会使事与愿违。

前总理温家宝说:“要把学生从高考的指挥棒下解放出来。”“大语文观”的一切理念无不与此相连。写作教学的大解放需要教育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语文观”引领下的写作教学终究会遨游江海、星汉灿烂。

写作教学观 篇4

在《评析》的“我的写作教学探索”中, 董承理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写作测试的本质和问题的根源:“这种测试和科举考试在性质上是一致的。这种测试方式, 是写作教学难以走出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 他在《将写作学习从“作文”中解放出来》 (见《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管理) 2007年第10期) 一文中曾做过比较具体的分析。

典型的科举写作最显著的特征, 是写作的内容以儒家的经典论述为话题, 考生必须站在经典作家的立场上用他们的思想方法看问题, 用他们的口气说话——“替圣人立言”;写作的形式有严格的规定——八股。这种写作, 没有任何具体的生活背景, 和任何现实需要无关, 没有具体的用途指向, 也和作者的真实想法无关, 作者并非真正的表达主体, 他们只是揣摩着阅卷者的心理编织着主流意识形态所推崇的话语篇章;为了获得话语和组织文章的能力, 作者必须认真阅读考官选定的考取者的应试文章 (旧称“闱墨”) 的汇编, 并在反复的揣摩和训练中积累经验。对这种写作的评价, 根据的不是内容的独创性, 不是和生活实际的契合程度, 也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性, 不是审美品位和审美认识的价值, 而是其思想和儒家经典的一致性以及是否贴合当时的意识形态;此外, 还看重学识是否渊博、语言是否华美、对仗是否工巧, 即是否“好看”。思想上的专制和形式主义的枷锁, 使得科举写作完全背离了写作的生活属性, 成为官方主导的文字游戏。更为严重的是, 在很长的时期中, 由于这种写作方式决定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因而扭曲了人们的文章观念, 不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导致思想能力严重萎缩, 而且使表达的双重人格成为中国人的常态, 反过来又巩固着思想上的专制。

“五四”运动有力地抨击了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 但并没有彻底地清算传统的文论和科举写作的恶劣影响, 因而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人们积久成习的文章观念和写作观念;科举制度虽然废除, 但是, 科举的写作方式依旧在教育领域延续着, 以致一直到今天, 中小学乃至大学的写作教学、学生的写作方式, 依然在骨子里传承着科举式的写作。

我们且看看写作教学中的现实。

现代中国教学中的写作, 从来都是教师出一个文章题目或给一个话题, 然后要求学生组织一篇切合题目的文字。写作要求中, 从来不包含现实需要、文章用途、使用环境、读者对象的特点、效果预期等康”) , 结构合理, 文字通顺 (有些则提倡“有文采”) 。十多岁孩子的文章要做到让人普遍认可的“观点正确”, 就只能到书籍和报刊上寻找主流话语加以剪辑拼凑, 或者按照教师的“导引”编撰故事;学生没有作为主体的表达欲望, 没有据以权衡内容恰当性的表达需要, 没有话语源头, 没有具体的表达思路, 也就无法自觉地思考“合理”的内容结构;由于缺少读者对象因素, 也就不能判断用语的恰当性。由于写作缺少生活属性, 根本无法启动写作的思考, 即使勉强行文,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没有据以判断恰当性的标准, 于是, 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学生, 就只能乞灵于考场上的满分作文——近似于旧时的“闱墨”, 到那里去寻找范本, 这样也就有了套路作文。

这种情况孳生了和科举写作几乎一模一样的各种问题:写作无话可说, 无病呻吟, 内容形式雷同, 胡编乱造, 不知所云, 堆砌辞藻, 假话大话空话连篇……举凡学生作文的通病, 究其源头, 一言以蔽之, 均来自不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 只图“好看”, 写作方式完全背离了生活这一属性。换言之, 写作教学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应试带来的, 而是由它从根本上承袭了科举的写作方式造成的。

董承理老师的写作教学探索, 可以说是同科举式写作彻底决裂的系统尝试。《评析》中共有5个写作教学案例, 其中4个从各个侧面比较系统地向我们展示了董承理老师的写作教学观点和体现这些观点的具体教学操作, 其中的思想倾向和教学观, 很值得我们品味、思索。

首先是关于写作教学最基本的问题:写作是什么?写作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实践是什么样的关系?课堂写作教学应该怎样操作?这些让很多语文教师听了挠头的基本认识问题, 在案例“让学生获得写作的自觉性——将生活意识引入学生写作的尝试”中, 董承理老师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回答。

【案例一】

教学伊始, 教师先以聊天的方式和学生谈起学生会文艺部长改选、班级里有没有人报名竞选的事, 然后聊到该班文娱委员为什么不报名、有什么顾虑、大家想不想劝说她、怎样劝说她等问题。教师随手将谈话要点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加以整理, 当众代表全班同学劝说, 再让学生讨论, 调整。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假设:如果文娱委员不在眼前, 怎样给她写信劝说。然后引申开来, 针对班级里同学不敢向集体推荐自己的现象、学校里和社会上的同类现象, 分别给班报、校报、《中国青年报》或《中国青年》杂志写稿, 号召青年们敢于向他人、向社会推荐自己, 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 讨论这类稿子的大致内容和写法。最后布置写作任务:根据自己的能力状况, 或给杂志写稿, 或给校报写稿, 或给班报写稿;如完成这些有困难, 就给文娱委员写信劝说她参加竞选。

通过这个案例, 董老师传递出这样的写作观点:写作, 是主体满足主观或客观需要的书面表达, 它是为了“用” (满足生活需要——包括表达审美认识) , 而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传递出这样的写作教学观:写作教学, 就是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特定的表达环境中特定的表达需要, 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构思、行文并自我判断、自我修改, 自觉地组织恰当地表达的基本能力。在案例中, 董老师用课堂活动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教学原则:并不是教学生怎样构建篇章组织语言, 而是唤起他们生活中的口头表达经验, 将其导入书面表达的轨道;在明确自己表达需要的前提下, 根据生活经验, 自主地决定说什么、怎么说;教学, 是要让学生懂得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而不是传授开头结尾和连缀“好词好句”的技巧。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为学生“想清楚, 说明白”搭桥,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表达主体。

其次是关于教学写作的类型:都有哪些写作?怎样进入不同类型的写作思维?怎样看待“文采”?这些很难缠的写作教学问题, 在案例“分别进入写作的两种思维状态——实用写作和审美写作的思维训练”中, 董老师同样用教学实例作出了明确、切实的回答。

【案例二】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讲台, 然后要求学生进入这样的表达情境:假如你觉得教室里的讲台很别致, 而你的父亲是个木匠, 你想让你父亲照着这个样子给做一个, 你该怎样向他描述这个讲台, 使他能够按照你的描述做出来?学生尝试着描述, 然后讨论, 修正。接着, 教师请学生观察讲台, 展开联想, 想到学习和生活, 想到与此相关的种种, 此时讲台已不仅是一张桌子, 而成了别的什么。学生激动起来了, 教师再让学生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 告诉最要好的同学。学生尝试着联想, 描述, 然后讨论, 修正。最后, 教师请学生观察和思考黑板, 先作实用表达, 告诉人们黑板对教与学的作用, 给人们实在的感受, 然后讨论, 修正;接着, 要求就修正后的实用表达内容带上审美想象的色彩, 转换成诗意的表达, 再加评价。课堂练习之后布置写作任务:或就中国地图上的黄河和长江, 写两篇短文, 一篇告诉人们两条母亲河的地理常识, 一篇表达审美感受;或写两篇记述学校升国旗仪式的短文, 一篇用于网友和他所在学校的同一活动比较异同, 一篇表达自己在升旗时的联想或感受。

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 目的在于通过活生生的表达实例, 让学生在表达实践中体验到:写作有两种价值取向, 一种是为实用, 一种是为表达审美感受;不同的表达取向, 需要进入不同的思维状态, 怎样进入实用表达思维, 怎样进入审美思维;语言的不同, 从根本上说是思维状态的不同;不能孤立地谈“文采”, 也没有随处都适用的“文采”——进入怎样的思维状态, 选用什么样的语言, 全都根据表达需要决定, 不能胶柱鼓瑟。

再次是关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学生判断和修改自己文章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怎样在教学中培养这种能力?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写作教学课题, 极富挑战性。在案例“写作的能力是判断和修改自己的能力——作文讲评摘要”中, 董老师以自己的教学, 比较系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案例三】

教师先呈现一篇学生作文 (含作者自己写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思路”) , 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和“写作思路”, 对这篇作文的成败作出基本评估:作文不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其思考和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章修改好?最后, 教师谈全班学生此次作文的概况, 并提出修改建议。

案例的“附录1”介绍了案例中学生作文的写作背景:在什么场合面对着什么问题参加讨论, 有什么写作要求。“附录2”是案例中课堂讨论后该学生自己所修改的作文。“附录3”是教师针对原文和改文, 对学生的自我修改所作的评价。

从案例可以清楚地看到, 董老师的写作教学, 是围绕着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展开的。教学关注的重心, 不是学生作文优劣等文面状况, 而是学生作文反映出来的写作过程中所存在的构思、行文的方法 (尤其是思想方法) 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原因的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根本上认识自己能力和方法上的不足与解决的途径, 使学生具备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条件。而要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必须使学生的写作处于自觉状态。这需要条件: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处于什么样的表达环境, 清楚地了解听众或读者的情况, 自己想达到什么表达目的, 并了解表达内容的情况———使自己处于生活中表达的环境中。董老师所设计的写作要求, 完全具备这些条件, 教学设计的全部活动, 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这些条件, 并随时唤醒这方面的意识, 使之主导对自己的写作作出判断。换言之, 只要真正使写作处于自觉自主状态, 就具备了自我修改的基本条件, 而将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意识导入写作, 就可以使之自觉自主。这就是董老师反复强调的建立写作的生活机制。

最后是阅读跟写作的关系和写作教学的教育功能问题。语文教育界对阅读和写作结合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很粗浅的层面, 课文对写作的意义其实不过是“闱墨”中的范文, 搬用其思想内容, 借鉴其文章形式;至于课文内容对学生思想的撞击, 写作对学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则是被语文教育研究遗忘的角落。案例“点通心中与哲人感应的灵犀——‘名文感悟’教学剪辑”, 以人们并不陌生的教学现象, 揭示阅读与写作结合可以有强大的教育功能。

【案例四】

教师从“从课文获得的感应”和“从课外阅读获得的感应”两个方面进行写作引导, 学生分别进行反馈。案例选辑了两组学生的阅读对话录。一组记录了课文的课堂教学如何和学生的感受联想擦出火花, 教师怎样给它增添燃料, 而引起学生的“燃烧”, 然后又怎样通过写作将它固定下来, 成为一种观点甚至思想的起点。另一组则记录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和读物擦出火花, 怎样从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 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成果的。

不看教学背景, 我们很难相信案例中的这些文字出自中学生的笔下, 很难相信写那些不死不活套路作文的学生竟然这样有思想。但正是这些文字, 可以使我们反省, 刻板僵化的阅读教学和不死不活的写作教学何以会残酷地扼杀学生的思考力, 磨掉他们的青春锐气, 导致他们“越读越傻”。

当然, 仅仅这4个案例还不能反映董承理老师写作教学的全貌。但这些案例, 却足以说明董老师追求着一种与科举式写作截然对立的写作教学方式。这种对立,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写作及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的, 另一个则是关于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方式的。在写作的价值取向上, 科举写作传承着“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曹丕:《典论·论文》) 这一文章观。文章和写文章之所以能成为“不朽之盛事”, 是因为它是“经国之大业”, 和巩固封建统治联系在一起, 说白了, 就是专制统治的工具, 在这当中, 是没有作者个人观点、个人意志什么事的。而按董承理老师的观点, 写作和写作教学是应该为学生个人生活 (包括精神生活) 和发展的。在他看来, 学生学习写作, 就是为了获得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书面表达、审美表达、整理和发展个人思想的基本能力, 前者是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 后二者是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他的写作教学案例, 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价值取向不同, 写作和写作教学方式也就不同。科举写作经营的是“经国之大业”, 就只能到儒家经典中去讨话语;因为须“替圣人立言”, 作者自然就不是表达的真正主体, 他必须站在圣人的立场上, 用圣人的口吻说话;圣人为万世师, 须对万世的芸芸众生说话, 自然也不会有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 更和具体的人事脱离, 不偏不倚, “放之四海而皆准”, 不食人间烟火。要具备这种修养, 就只能像韩愈说的那样, “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 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处若忘, 行若遗, 茫乎其若迷” (《答李翊书》) 。即使像柳宗元这样有个性的作家, 都“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惧其剽而不留也”, 何况他人。中国现代学生写作文虽不至此, 但“观点正确”的要求、教师批阅作文的“规矩”、试场作文评分的“潜规则”, 就逼得学生不能不到报章杂志中寻主题、找话语, 不敢有自己的表达人格, 而这在本质上和科举写作并无二致。

董承理老师的写作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满足生活 (包括精神生活) 需要和形成个人思想的写作能力, 其教学必然高度关注写作和生活的关系, 高度关注书面表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的规律。上文所举的每个案例中的写作, 都立足于满足生活需要, 立足于让学生直面生活和思想的现实,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 使写作处于自觉自主状态, 从不暗示更不规定学生“应该写什么”“怎么写”。在他看来, 教师的任务是“导”学生的书面表达进入自觉状态, 让他们懂得处理各种写作问题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而不是“教”学生怎么写作, 更不是规定怎么写作。在董老师看来, 学生面对着现实需要, 知道说什么、怎么说, 而且所写文章大致合用;学生懂得怎样整理并形成自己的思想, 写作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完成了。

观巡视利剑有感写作 篇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使之成为党之利剑、国之利器。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通过一个个深刻的案例,集中展示了巡视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些成果对广大干部来说,是一次又一次撞击心灵的警示;对广大群众来说,则是一次又一次的鼓舞。

从王珉到黄兴国,从王三运到苏树林,还有卢恩光、武长顺、虞海燕等等,“巡视利剑”斩落了一大批腐败分子。据统计,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巡视利剑”是悬在各级官员头上的一把利剑,它不仅可以“利剑出鞘”斩落违反党纪国法的腐败分子,更可以“利剑高悬”告诫各级官员,让那些面对党纪国法依然心怀侥幸、瞅准时机就准备铤而走险的人,心生忌惮,断了贪腐的念头。

“巡视利剑”在告诫各级官员的同时,极大地鼓舞和凝聚了党心、民心,让全党和全国人民看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信心。一段时间以来,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从严治党不力,表现为腐败蔓延、纪律松弛、作风和选人用人问题突出,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通过一个个深刻的案例,一次又一次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传递出强烈的信号:对于腐败问题,党中央的态度是零容忍,发现一起将坚决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

写作教学观 篇6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所谓“目的”是写作者的意图,所谓“对象”就是文章的“读者对象”——阅读你的文章的人。这也就是说,写作时心中要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作者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Implied Reader)。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实际上,它是“读者的需求或审美期待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是读者的存在与作用内化生成于作家心中的一种意识”。

一、 “读者意识”写作教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写作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读者对象意识教育的要求。或者说,教师意识和考试意识,就是写作的“目的”“对象”或“需要”。除了应付老师和考试拿分,学生不明白自己写作文到底是为了什么,缺乏写作的动力和写作的热情,养成不了认真为文的习惯。学生作文的读者只有语文教师或者阅卷教师,学生在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时,无须考虑针对的读者,无须考虑应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这样就抹杀了语言的交际作用,严重制约了学生真正意义上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此,提倡有目的的写作、强化“读者意识”的写作教学观,对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写作热情

按写作的逻辑顺序,写作前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写”的问题:为什么写?写给谁看?写了做什么用?如果赋予写作社会交际功能,学生心中有了读者、有了表达的欲望,那么他就会想获得外部的赞许或认可,就会积极地去思考“写什么”的问题,进而去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而一旦获得了读者的认可或尊重,学生的写作动机更得以强化。

(二) 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作文习惯的养成

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学生写作时必然会以假想读者为阅读对象,并以符合读者能接受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写作,进而对自己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提出相应的要求。因为面对不同的阅读群体会产生不同的写作目的,而目的不同写作的内容自然不同,甚至文体也不同。这样,学生就要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和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而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随着读者范围的扩大,学生就会对自己不断地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可以就同一材料、同一写作对象,让学生或从不同角度思考,或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或根据不同的场景写一组作文。这样的训练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自觉、自能、自动写作的习惯。

(三)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以假想的读者为对象,在假设的场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态度,需要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能力。所以,在假设的情景中进行写作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有利于沟通写作和生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四) 有助于培养学生相互展示、评改作文的意识和习惯,提高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

“读者意识”中的“读者”包括“为自己写作”的“自己”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的“他者”。学生本身都是具有听者或读者意识的,只要教师创设情境,唤醒听者和读者意识,那么就可以让学生在作文评改时相互充当“假想读者”,并“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产生的成就感,并以此为内驱力增强他们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而且能够引导作文修改的方向,促使学生努力使作品从整体构思到细节设计、从材料选择到语言表达都能为“理想的读者”所认可和接受,从而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 教学案例及解读

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

——“食在龙泉”写作教学案例

1. 导入。教师:“我们的家乡龙泉地处浙西南山区,山色苍翠,绿水如璧,民风淳厚,文化悠远。对城市人来说,正是他们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好去处。正值市政府提出‘打造浙江绿谷胜地,发展生态旅游’方针政策之时,每一个龙泉人,都有义务为龙泉旅游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家说对不对?”

学生齐声回答:“对!”

然后教师以征文的形式设置写作情境。

征文启事

为更好地向外界介绍龙泉、宣传龙泉,以推动龙泉旅游业的发展,龙泉在线网站欲制作“龙泉旅游——吃在龙泉”网页,以吸引更多外地游客,现向广大市民广泛征集关于龙泉美食的文学作品。

征文内容:介绍龙泉美食,展现龙泉美食文化。

征文要求:体裁不限,题目自拟;语言通俗、生动。

截稿日期:××年×月×日

龙泉在线网站

××年×月×日

教师:“我们这次写作要起到有效包装和推销商品的作用。这里的‘商品’就是龙泉的美食,所谓‘有效包装和推销’,就是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选择最恰当角度和方法,介绍龙泉的美食,展现龙泉的美食文化。这可是当今社会最热门最实用的一门学问哦!”

2. 教师:“……为了使调查工作更具科学性,使调查结果更直观明了,我们先设计一份调查表,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各组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学生设计调查表。

教师:“同学们在调查表中设立了‘制作方法’项目,我建议大家从调查的美食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两样,亲自下厨烹制,然后细细品尝。当然,这个工作最好得到家长的支持。大家先一块起草一份致家长的公开信。”

3. 教师:“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龙泉美食的特点进行了综合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龙泉美食的特色?”

学生讨论,并得出结果:材料来源;制作过程;营养价值。

(1) 制作材料极普通。有自家养、自家种的,有山上捕、河里捞的,更有田埂路边野生的。反正是房前屋后随处可见、伸手可得的。

(2) 制作过程极简易。煎、炒、蒸、煮,简简单单,谈不上烹调,却注重原汁原味,一把普普通通的紫苏和辣椒,却是山里人点石成金的法宝。

(3) 营养价值极丰富。首先,制作原料大多是野生的,“绿色”健康,没有污染;即使是自家养殖也多以粮食为饲料,所以味道甜美而营养丰富;其次,制作过程简易快速,不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再有,讲究荤素搭配,比如鱼头煮黄瓜、猪脚煲竹笋等,不仅口味清爽,而且营养成分搭配合理。

4. 教师:“那么从什么角度去介绍和推销龙泉的美食,才符合食客的心理、吸引游客呢?请再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形成本组的‘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必须说明从什么角度推销龙泉美食(产品定位)和从这个角度推销的理由(可行性分析)。”

班级交流各小组的可行性报告。大部分小组都将龙泉美食定位为“健康美食”或“绿色美食”。理由主要是:现代人,特别是现代城市人越来越讲究生活的品质,注重饮食的健康,特别喜欢富有营养的绿色食品,而龙泉的美食刚好具备这样的特点。其中一个小组在报告中提出“吃平常美食,品家的温馨”的推销口号。理由是龙泉美食大多都是“家常食品”,比不得城里的“山珍海味”,但是“山区人是非常热情的”,食物虽然平常,但“我们的热情却能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感觉到家的温馨”。

教师:“我们已确立了两个基本的宣传推销角度,至于如何表现龙泉美食的‘绿色’‘健康’,如何表达‘吃平常美食,品家的温馨’以吸引广大游客,那就要靠大家的妙笔生花了。我期待着你们精彩的作品。”

(本案例由赵伟荣老师提供)

为什么写作?写什么?怎样写?上面这个案例以突出目的性和对象性为特色,体现了“实用”“互动”“交际”的写作教学理念,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明确写作目的,建构动力系统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教师将学生的写作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要求以及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联系了起来。课堂的导语和紧接着的“龙泉在线征文”的情境设计,不仅向学生展示了写作课题的相关信息,而且让学生体味到他们所进行的研究与写作活动,是当今社会极为热门且对家乡的旅游发展极具意义的工作。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也一直在强调这种写作活动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整个教学试图运用“社会期待”与“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心理机制,建构一种生成性的动力系统,并以此为写作学习活动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肯定和赞扬作为外部动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创设写作情境,唤醒“读者意识”,进行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训练

教师通过写作情境的创设,确立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巧妙地设置了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训练活动。比如在第二个环节讨论活动方案时,设计表格和给家长写一封信;第三个环节从材料的来源、制作过程、营养价值三方面介绍龙泉美食的特点时,对说明性文字的运用;第四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可行性报告;最后要求用生花妙笔进行创作。这样的教学过程,强化了学生的“读者意识”,并训练了他们在一定目标要求下,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的技能。

(三)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给学生有力的引导和帮助

写作教学观 篇7

我从事语文教学20年, 在作文教学方面也作过多种尝试, 但困惑的多, 成功的少。直到对去年那一届学生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大胆尝试并辛勤付出, 终于让我豁然开朗:树立正确作文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语文教学课上开辟固定的阅读课、写作课和批改作文课, 让学生养成广泛积累、实践和欣赏的习惯, 从而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这是解决作文教学难题的好方法。

一、开辟阅读课, 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尤其是写作, 没有广泛的阅读和长久的积累要搞好写作是不可能的。为此, 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读书活动, 让班级始终保持浓厚的读书气氛。经与学生商议, 每周星期四的语文课为固定的阅读课。天大的事也不能耽误, 除非考试和放假。所以每到周四, 不用老师说, 学生就知道干什么了。

问题是哪些书最适合中职学生阅读呢?而且短期阅读还可以, 长期阅读, 学生哪里有那么多的书读呢?如果叫学生去买, 有的孩子家庭情况确实困难。即使是条件好的, 这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为了让学生既节约开支, 又能读到更多更好的书籍, 我就让各个学生列出自己的家庭藏书目录, 我从中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目, 如《名人传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爱的教育》、《优秀作文选》等优秀著作, 然后按著作名称、作者、藏书者、借阅者、借阅日期分行列表打印出来, 这便是《101班藏书目录》。人手一份, 可以随时查找借阅和记录借阅的人和日期, 以便索要和转借。

这些家庭藏书都是经过家长精心挑选的优秀著作, 不仅有很强的文学性, 还具有很深刻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时间, 班里掀起一股读书热潮, 人人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互相借阅, 课间或放学后互相交流阅读感受及对人物的看法, 有的还暗地里较着劲, 比赛着彼此的阅读速度和看书的多少。

为了巩固阅读成果, 我还进行了多媒体书评, 如用多媒体播放易中天的《品三国》视频讲话, 就组织专题讨论:刘邦胜项羽的原因是什么?《红楼梦》读完后, 就根据有关情节进行想象写作训练, 如:黛玉临死前的诉说……这些活动间接引发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促进了课外阅读的广泛和深入进行。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但学生的阅读兴趣却是无限的。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或人物的悲惨命运让他们把每天多余的时间和睡觉前的时间全利用上了。久而久之, 这种阅读行为就成了习惯。有时, 考试耽误了, 他们感觉特别不爽, 就强烈要求我用讲读课补上, 让他们享受集体阅读的快乐。常听有的学生说:“我又读完一本了。”“你看到哪里了?”“这一本很好看, 在××同学那里, 你去借来, 先睹为快嘛。”……家长也很高兴, 有时与家长聊天, 家长说:“我那儿子原来最不爱看书, 现在倒好, 睡觉前不看书就睡不着觉。”

这样的阅读习惯我一直保持到现在, 既加强了学生的积累, 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又丰富了他们原本单调、枯燥的生活, 收到了多重效果, 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开设写作课, 进行梯度写作训练, 培养学生按要求写作的习惯。

有了广泛的阅读, 写作热情像火山的喷发一样成为一种需要和必然。学生渐渐有些跃跃欲试了, 他们急切地想把自己刚学到的语言或技巧运用到写作中来, 以享受创造的快乐。经与同学们商议, 决定每周星期五的两节语文课为写作课, 单双周分开, 单周写作, 双周就评讲。作文评讲课又分为老师批改评讲和学生自批自评两种, 交替轮流, 具体情况后面介绍。

学生一般都怕写作文, 尤其是刚上中职的新生。因此, 进行作文写作训练的时候, 要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宏观把握, 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写作要求, 起点低, 不拔高, 切合学生实际, 要让学生觉得写作不难不可怕, 自然写作的兴趣就来了。有了兴趣, 才能持久, 不久就形成了习惯。

这样的要求, 学生不觉得高, 自然写起来轻松愉快, 一吐为快, 难怪有的学生写作文, 题目叫《享受写作》。光靠课堂训练还不够, 为了配合教学, 我还规定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和三篇读书笔记, 效果很好, 令人欣慰。

三、上好师生作文评讲课, 提高作文欣赏能力。

如果能让学生站在一个较新的角度 (如读者或评卷老师) 来看待自己的作文, 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与学生商议, 双周周五的作文评讲课由老师评讲与学生自评交替进行。老师评讲的目的旨在引导写作的方向和鉴赏的水平, 让学生明白怎样的作文才算是真正的好作文。而学生点评的目的旨在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 如字不工整, 错别字太多, 主题不深刻等, 加强自我反省, 以提高自我要求和作文欣赏的水平, 并在活动的开展中展现个人多方面的才能。

为了提高学生作文点评的效率, 让学生在两节课时间内完成批改和朗读完所有优秀作文的任务, 我与几个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一起议订了批改作文的标准, 分8个方面, 这就是:

批改标准:满分100分

1. 错字:

10分。 (错1个1分, 扣完10分为止。重复的错字3个1分)

2. 错句:

10分。 (错1个1分, 扣完10分为止。)

3. 错标点:

10分。 (错1个1分, 扣完10分为止。)

4. 语言:

25分。 (生动优美, 25分;流畅, 15-20分;通顺, 10-15分)

5. 主题:

25分。 (新颖深刻, 25分;集中突出15-20分;较突出10-15分)

6. 开头:

5分。 (有技巧, 5分;一般2-3分)

7. 结尾:

5分。 (有技巧, 5分;一般2-3分)

8. 写字:

10分。 (字本身的间架结构5分, 态度是否认真5分)

标准制定好后, 我将学生的作文本按组交错发给每个人, 全班40人分成8个小组, 临时任命正副小组长 (轮流) 负责在同学们批改完后组织组员从8篇作文中选一篇好作文, 准备在第二节课宣读。这正副小组长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发现并挑选人才, 即将本组最优秀的书法家, (字写得最好的) 选出来在黑板上填表, 即写出好作文的题目及作者、朗读的人等内容;还要挑选出本组读书读得好的学生来朗读优秀作文。职责明确以后, 批改开始。

第一节课完成三个任务:1.每个学生用10-15分钟时间批改完手中的一篇作文, 写好评语 (评语先说优点, 后说缺点) , 并写好批改人姓名。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挑选本组的一篇好作文。3.以自荐为前提, 确定书写和朗读的人选。朗读需两人, 读优秀作文的为读者 (一) , 读评语的为读者 (二) , 选出的“书法家”负责填表。下面就一次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评讲为例:

这一堂课紧张而有序, 调动了多个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气氛很活跃。

第二节课师生共同欣赏优秀作文。由选出的同学朗读优秀作文和评语。其他组的同学听完后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或评说优点, 或指出缺点,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百无禁忌。老师可插入点评或总评, 有时可保持沉默。

两节课下来, 师生常感觉意犹未尽, 收获多多, 翘首盼望着下一次点评课的到来。因为:

第一、这种课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种形式多方面、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全班学生都动手了, 都参加了, 人人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第二、让学生增强了自信。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让那些会读的、会写的、会说的, 各自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几次下来, 差不多每个学生都读过、写过、说过, 个个精神抖擞, 自信满满。

第三、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上, 师生共同洋溢在收获的喜悦中, 整堂课轻松活泼, 掌声不断, 谈笑风生。因为同学们选的好作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文, 听的同学看到同班同学同题写作的好作文, 受到的启发与那些大作家作品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它是那样的贴近、真实、亲切, 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点评时, 有的同学的点评本身就很精彩, 也有的很夸张可笑, 但谁也没有鄙视他, 而是让他的尴尬淹没在善意的笑声中……

第四、提高了效率。解放了老师, 节约了时间。同时学生批改得细致认真, 可谓一举两得。

这样的阅读、写作、作文点评的整套方案三年坚持下来, 并养成习惯后, 学生阅读了大量的优秀著作, 为学习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写作已变成一种快乐, 一种需要, 仿佛秋风拂过的原野, 硕果累累。据统计:三年以来, 在同学的不懈努力下, 有的同学的读书笔记达到了30多万字, 最少的也有10多万字。日记写得最多的达6万多字;作文写了40多篇。大量的积累和写作训练, 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广播站投稿量我班最多, 受到学校领导好评。

参考文献

[1]孙占林.中学语文教学的若干问题[M].2008 (01) .

写作教学观 篇8

关键词:英语写作,体验识解观,写作流利度

一、引言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 听与读是语言的输入部分, 其在外语学习中起先行作用, 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外语的输出部分包括说、写与译, 其为学生所学知识的外显化。这两部分是相互关联的, 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为语言输出打下坚实基础;语言输出是对语言输入的检测, 是对输入知识的应用。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与来自英语社区的人之间进行无障碍的交际, 由此可见, 语言输出及表达在交际中至关重要。因此, 英语教学对语言输出的强调不言而喻。然而, 尽管我国对英语教学的强调 (英语教学早至初中甚至小学阶段) , 在英语教学上, 学生们仍有很多问题。听与读在中国的应试环境下成绩显著, 但说与写却落后颇多。尤其是在写作上, 尽管学生背了众多词汇, 做了许多阅读, 但教学效果仍是颇受怀疑。在写作中, 学生体现出了众多问题, 引人注意的有:低效的话题分析、单一的语言表达 (词汇选择及句型变换) 以及令人不甚满意的语篇连贯等问题。究其原因, 结果写作法实为其罪魁祸首。结果写作法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注重形式而忽视意义, 这导致教师对学生写作形式表达的强调。到20世纪70年代, 针对结果写作法出现了过程写作法, 这一写作方法强调写作的过程, 重视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 更关注学生认知的发展。然而, 朱岩岩 (2011) 对中国1980到2010年英语写作研究的综述表明写作语言因素仍是关注最多的方面, 占据总研究的30.74%, 紧随其后的是对教师教学因素的研究, 占总数的25.12%, 而对学生策略因素的研究仅占13.37%。这说明近年英语研究还是更多地停留于关注写作语言因素及教师教学因素。我们知道理论研究始终在理论实践之前, 因此写作教学无疑也对写作语言因素及教师教学因素投去更多目光。而过程写作法强调写作过程、学生中心及认知发展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基于上述问题, 本文试图在认知语言学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的指导下, 基于体验识解观, 探讨一条从认知层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途径, 以便解决低效的话题分析、单一的语言表达 (词汇选择及句型变换) 以及令人不甚满意的语篇连贯等问题, 提高学生的写作流利度。

二、识解理论

“识解”最初被叫做“意象”。“意象”是源于认知心理学的术语, 其意指人们在于客观世界互动之时形成的可以长时间存储与大脑中的抽象表征。“意象”被引入认知语言学之中, 被认为是获得语言意义的必要组成部分, 即概念内容与心理意象。虽然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与认知心理学里的“意象”具有渊源, 但也不尽相同。为了将此两术语区别开来, Langacker (2002) 将“意象”改为“识解”, 并将其定义为“我们拥有用众多不同方式来识解同一情景的能力”。

Langacker (1987, 1991, 1999) 将其分为五个方面进行探讨:辖域、背景、突显、视角以及详略度; Talmy (2000) 从四个方面来叙述了识解:构形系统、视角系统、注意力系统以及力动态系统;Croft & Cruse (2004) 认为Langacker与Talmy对识解的认识不全面, 因为Fillmore的框架以及Lakoff & Johnson的隐喻没有包含其中。故提出其识解观:注意/ 突显 (选择、辖域、程度调节、动态注意) 、判断/ 对比 (范畴化、隐喻、图形、背景) 、视角/ 场景化 (观点、指示语、主观性、客观性) 、组合/ 完型 (包括大部分的其它意向图示) 以及结构图示化 (力动态、相关性) 。

三、体验识解观及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体验识解观。识解, 作为人们的一种认知方式, 是语言表达式意义的重要来源。Langacker (1987) 将语言的意义看作是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其贡献是巨大的。概念化是一动态过程, 表明意义是人构建的。但王寅 (2009) 认为Langacker过于强调人本性与主观性, 客观层面考虑不够, 应该将体验二字加于概念化之前, 及体验性概念化。同时, 认为识解是观念化的最主要部分, 因此其提出体验识解观 (Embodied Construal Theory) , 旨在分析对《枫桥夜泊》40个译本不同的原因。体验识解观分为两个部分:体验与识解, 这里的识解采用的是Langacker对识解五方面的描述。此术语充分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 并明确表现出语言意义来自人与现实的互动体验及其认知加工这一核心观点。

2.体验识解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英语写作是人与现实互动体验及其认知加工后意义表达的产物, 而体验识解观正是人们得以认识世界以及获取意义的方式, 故将体验识解观用以促进英语写作教学, 实为从认知层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我国众多教师所忽略的, 因而这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从现实、认知与语言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可得到两点启示英语写作教学中: (1) 要将体验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 以便学生更好地认知; (2) 将识解的五方面内容用于英语写作中, 是英语写作真正实现对认知方式的外在化。体验识解观在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如下所述。

(1) 体验互动:话题熟悉与分析。英语写作实际就是语言表达, 就是认知方式的凝化。而认知内容从何而来?无疑来自人与现实的互动体验。在课堂上,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方式与活动让学生互动体验。体验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有直观的视频、音频及图片呈现, 可以有相关话题的文字阅读, 也可以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以此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并拓宽知识面、增长百科知识, 以达到帮助学生有效分析话题、获得全面与准确信息的目的。

(2) 辖域激活:信息获取与罗列。辖域激活实则为话题相关的百科知识激活。激活百科知识或背景知识, 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与话题相关的信息。信息分为关键信息与次要信息、原型信息 (众人普遍接受的信息) 与非原型信息 (非众人普遍接受的信息) 等等, 用头脑风暴写下与主题相关的观点, 基于自己的视角与立场, 选择相应的中心论点。选取论点时可以是众人接受的观点, 也可以是非主流的看法, 基于自己需要, 任其选择。罗列中心论点之后, 写下其各方面的主要特征, 不是所有的特征都符合自己立场, 这就需要用突显原则将符合自己或能最好体现自己立场的特征保留, 将不符合自己的观点省去, 将其隐显。

(3) 语言表达:认知内容的凝化。英语写作, 其实就是用英语书写人们识解的客观现实。换句话说, 英语写作就是将认知方式凝化。在英语具体表达时, 怎样将认知内容表达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词汇及句型结构选择与表达的单一。学生词汇上的问题首先体现在词汇贫乏、单一, 缺少变化, 并且概括词 (generalwords) 使用更多, 缺少一些精确的具体词。例如, 在表示打击碰撞之时, 学生多会选择hit。虽然hit有打、打击、碰撞之义, 但它不能够表示所有方式的打。突显打的不同方式, 含打之义的动词也会有不同选择。当突显用皮鞭打时, whip是合适的选择;当突显用物体敲击、攻击及撞之时, 最好选用strike;而表两物相撞或碰撞的动词非collide不能传达其妙;smack突显打的方式为用手掌掴;beat表示连续击打。由此可见, 突显打的不同方式, 动词的选择绝非仅为hit一个。

学生在词汇上体现的问题还有动词使用过多, 不能将其灵活地转化为与其具有同样意义的名词或介词结构等静态表达。王寅 (2007) 在其《认知语言学》一书中叙述了ICM与辖域、认知域、图示、框架、脚本等术语的关系, 它们之间可以用约等于连接, 所以辖域可以用框架来表示。框架在词性转换上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用一雇佣框架能够很好的说明:在雇佣框架中, 必定有参与者 (雇佣者与受雇者) , 也存在雇佣这一动作以及这整个事件。参与者及这一事件是Taylor (2002) 所说的事体 (thing) , 雇佣动作为其所言的关系。因此, 对不同方面的突显可以获得不同词性的词汇。如若突显参与者, employer与employee将会出现在句中的主语位置;如突显雇佣这一整个事件, employment会被选用;而若要突显雇佣这一动作, employ能被选择出现在表达中。可见, 在辖域中突显不同实体 (关系或事体) , 不同词性将被选择, 这有助于解决学生词汇选取单一, 动词使用过多这一问题。

在句子层面, 也可以用识解观解决学生表达单一这一问题。每个句子其实就是一个事件域, Ungerer & Schimid (2011) 在运动事件域中列出了六个构成要素, 即图形、背景、路线、运动、方式与原因。在这一运动事件域中有三个要素必不可少, 即图形、背景和路线。其它三个成分基于表达的详略度选择呈现与否。因此, 表达运动事件的句子就可能包含这六个要素。在这一事件域中, 突显不同要素会产生不同句子结构。倒装句是将突显成分提于句首而产生的句子非常规表达。例如, My father stands in the room (我父亲站在此房间中) 因突显成分的转换将导致句子结构的变化。要是对背景in the room突显, 这句话就会转换为In the room standsmy father. 倒装句的出现显然就是对不同要素的突显所致。句子不同要素的突显会丰富句子的表达形式, 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表达过于单一这一问题。

除此之外, 由于整篇文章辖域的设定, 为意义的表达设定了范围, 致使意义表达在同一辖域中得以进行。加上识解观的应用, 让意义表达符合人们的认知方式, 这就为语篇的连贯表达作了保证。

四、结语

英语写作教学至关重要, 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中, 英语写作仍然问题颇多, 比如低效的话题分析、单一的语言表达及令人不甚满意的语篇连贯等。本文尝试基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核心原则, 将体验识解观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 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希望能在语言层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还能在认知层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流利度。

参考文献

[1]Holme Randal.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

[2]Langacker W.R.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3]Ungerer F., Schimid J.H.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

[4]朱岩岩.对我国英语写作研究发展的调查和思考——基于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统计分析 (1980-2012) [J].外语界, 2011 (6) .

[5]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田家英“文必切于时用”的写作观 篇9

田家英“文必切于时用”的写作思想由来已久。早在延安时期, 他在《解放日报》发表的《从侯方域说起》一文, 被毛泽东称赞为“立论正确, 旗帜鲜明, 切中时弊”。毛泽东认为,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 中国很需要有这样的文章, 给“大后方”那些因看不清国家前途而消极悲观、空虚颓废的人抽一鞭子, 促使他们猛省, 不要倒退。田家英说:“大后方确有那么一批空言国是, 实则营私的投机分子, 他们不正是今天的侯方域么?”在这里, 田家英“文必切于时用”的写作观初见端倪。

田家英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之后, 在极其丰富的秘书实践活动中, “文必切于时用”的写作思想继续发展, 逐步完善, 以致提炼成精辟的格言, 成为他秘书写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最典型的例证, 就是田家英1956年为毛泽东起草的中共“八大”开幕词。“八大”开幕词起初是由陈伯达起草的, 毛泽东不满意, 说“写得太长, 扯得太远”。实质上就是不着边际, 空洞无物, 无的放矢, 缺乏现实针对性。于是毛泽东又找田家英重新起草。毛泽东对田家英起草的稿子比较满意。尤其开幕词中那句“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既是田家英的得意之笔, 也是毛泽东非常欣赏的格言。田家英起草的稿子之所以让毛泽东满意, 是因为言简意赅, 有的放矢, 密切联系党内实际, 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仅就这篇开幕词告诫全党戒骄戒躁、不断革命的内容而言, 这个现实针对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从大的时代背景看, 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指出:“因为胜利, 党内的骄傲情绪, 以功臣自居的情绪, 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 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 可能生长, 因为胜利, 人民感谢我们, 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 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 工作更伟大, 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时的田家英做毛泽东的秘书已达半年之久, 对毛泽东的这种远见卓识和谆谆教导自然会有深刻的印象。再向前回溯, 1944年11月21日, 毛泽东给郭沫若的复信中指出:“你的《甲申三百年祭》, 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 大胜更骄傲, 一次又一次吃亏, 如何避免此种毛病, 实在值得注意。”这就是说, 在新中国诞生之前较长的时期内, 毛泽东的思想及其指导下的中共政治路线始终是一致的。这样, 在建国六年之后召开的中共“八大”上, 田家英在毛泽东的开幕词中写进“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之内容, 则充分反映了毛泽东的思想和中共政策的连续性, 因而受到毛泽东的称赞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从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情况看, 正如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预言的那样, 确实出现了令执政党干部骄傲自满、进而产生腐败的社会土壤和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 从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当年写给毛泽东的报告看, 有许多普通民众, 包括广大知识分子, 出于对中共和毛泽东个人的热爱, 纷纷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写致敬信、发祝贺电, 一些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还给中央馈送锦旗和礼品等等。这种状况, 很容易使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发生异化。事实上, 在“糖衣炮弹”的腐蚀之下, 不少地方的确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腐败案, 以致中央不得不在1953年1月发出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违法乱纪的指示, 开展“新三反”运动。这个时期田家英正好具体负责中办秘书室的信访工作, 十分熟悉和体察这种社情民意, 非常了解党政干部队伍的这种真实状况, 所以, 他在“八大”开幕词中写进反对骄奢、提倡勤勉的内容, 实为有感而发、针砭时弊之举。

(三) 从当时毛泽东本人的心态看, 强调谦虚谨慎、力戒骄傲自满, 也十分必要。我国农业合作化的过快发展和过于表面化的胜利, 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提前完成, 助长了毛泽东对个人意志的过分自信, 认为自己的主张总是正确的, 这是后来出现“左”倾思想和产生个人崇拜的先兆与基础。田家英这时受毛泽东的委托, 到山西、四川、湖北、河北等地“观高潮”, 即调查研究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真实情况, 发现了合作社规模过大造成的许多严重问题, 因此他不仅没有迎合毛泽东当时急于“并社升级”的想法, 而且还向毛泽东提出了相反的建议。这也是田家英在“八大”开幕词中之所以能够写入“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内容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于此后全党在指导思想上改变“八大”路线, 发生“大跃进”、“浮夸风”等更左的东西, 那就不是一篇“开幕词”及其“文必切于时用”的秘书写作思想所能遏制的了。《“

20世纪60年代之初, 左倾思潮泛滥, “五风”的恶果已经明显暴露, 严峻的经济形势迫使人们在反思“大跃进”、“总路线”利弊的同时, 不得不研究和探索人民公社的成败得失。但经过1959年庐山会议的“反右倾”, 没人敢提人民公社“是否该办”的问题了, 只能在“如何办好”这个前提下想方设法。在这种情况下, 田家英在协助毛泽东整顿和完善人民公社制度的过程中, 其“文必切于时用”的写作思想依然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说1961年1至2月通过浙江的调查研究, 田家英向毛泽东建议搞一个人民公社条例, 以解决生产资料归生产队所有, 克服“一平二调”问题, 毛泽东同意后并参与起草这个条例, 这对他来说还有些“被动”的话, 那么, 同年10至11月在山西调查研究后, 田家英未回北京就在太原晋祠起草《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指示》 (草案) , 该草案经毛泽东审阅后, 提交“七千人大会”讨论, 于1962年2月13日以中共中央文件形式发出, 从而解决了队与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两个“平均主义”, 他则显得十分“主动”和得心应手了。1962年3至6月在湖南、安徽的调查研究结束, 田家英返京后便主动召开座谈会, 积极酝酿起草《恢复农村经济的十大政策》 (草案) , 目的仍然是针对客观存在的严重问题, 提出应急对策, 以便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虽然此举不合毛泽东的心意, 并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但实践已经证明, 田家英“文必切于时用”的写作思想和他的许多正确策见一样, 光辉永存。

田家英“文必切于时用”的写作思想, 正是他的科学世界观和共产党人优良作风的生动反映。文如其人,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田家英一再强调革命者要有“切实朴素”的科学态度。他在《改造自己》一文中说:“小资产阶级意识在工作上的表现, 就是好表面, 不踏实, 自高自大与畏难怕苦。要把人民的事业做好, 必须抛弃这些东西, 而代之以切实朴素、艰苦奋斗、眼睛向下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里说‘实事求是’、‘眼睛向下’, 就是说不是教条主义的。”他在《关于革命热情与实际精神—札记六则》中, 又说:“为人民服务, 没有热情是做不到的;但为人民服务, 只凭热情又是做不成的。一切在为人民服务中著有成绩的人, 他们之所以能干一番事业, 不但因为他们对人民对同志有着极大的热情, 而且还因为他们具备着为人民的事业埋头苦干、切实朴素的工作精神, 只有把‘革命热情与实际精神结合起来’, 那才是真正地在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着的, 那才算在为人民事业的奋斗中是忠诚的。”

田家英情有独钟的这种“切实朴素”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其内涵是什么呢?他的回答是:

什么是朴素?朴素就是“有什么讲什么”, “有一分是一分”, 就是“老老实实”, 就是“真实”。朴素的反面是吹牛夸大、粉饰掩盖、装腔作势、华而不实、形式主义与风头主义。一个真正的革命者要敢于面对现实, 要有说“老实话”的勇气, 他不需要任何的假话来欺骗别人, 安慰自己;只有“老老实实”, 才能把我们的思想与工作建立在确实的、坚固的、科学的基础之上。

什么是切实?切实就是工作切合实际, 就是根据对于情况的“老老实实”的认识, 来决定具体的工作, 来检查已经开始的工作。切实的反面是“凭热情”办事, “想当然”办事, 包罗万象的计划, 铺张表面的工作。一个真正的革命者要言行一致, 说得出做得到, 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根据客观的实际情况来办事, 而且不怕做“小事情”, 大处着眼却是小处着手。当然, 这决不是说无远见、无计划地应付工作问题, 而是说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正确地处理问题。

田家英这些关于科学态度、求实作风的精辟论述, 应用于他的秘书写作实践中, 不就是地道的“文必切于时用”吗?

田家英是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的, 并且身体力行, 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他曾撰文《从实际出发》指出, 一切思想与工作方法上的错误, 追根究底, 又都是在于脱离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所有这些, 都不断重复地证明着“从实际出发”这条真理的正确, 凡是我们把工作做好了的, 做对了的, 都是因为掌握了这个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凡是错误了的, 则都是因为没有遵循“从实际出发”的教训。如何从实际出发, 体察具体的实际情况呢?田家英认为最根本的方法, 就是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他本人就是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他做毛泽东秘书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到东北解放区调查研究城市工作;20世纪50年代前期受毛泽东委托, 到各地调查研究农业合作化情况;后期则先后到河南的新乡、修武和四川的繁县, 调查研究人民公社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初期, 又先后进行了浙江、山西、湖南和安徽的多次调查研究。田家英的这些调查研究, 不仅对协助毛泽东调整农村政策、完善人民公社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且形成了他特有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这是他在秘书岗位上能够不断提出卓越策见的客观基础, 也是他形成“文必切于时用”写作观的思想根源。

写作教学观 篇10

语文新教材几乎涉及了人文情怀的方方面面。这里有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的表白, 有马丁、路德金对梦想的憧憬, 有巴金对包弟的忏悔与自责等等, 他们或是歌唱生命, 或是悲天悯人, 或是敬重善良, 或是诅咒黑暗, 都流淌着对社会对人生的真情关注, 闪耀着美好人性的光芒。教材很大程度上真正做到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最为有效的范本。

“公民意识”与“人文情怀”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差别。相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个性的解放, 人格的独立。但较之人文情怀, 公民意识则有要求广泛的视野。现有的五册人教版必修教材当中, 外国名篇所占比例较小, 古今中外虽有所涉及, 但比之《外国小说欣赏》, 文本对写作的借鉴作用和意义可能不如后者有效。试想《清兵卫与葫芦》与《炼金术士》哪一篇离学生的生活更接近呢?学生可以从清兵卫对葫芦中看到自己对某种兴趣的痴迷。因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思考, 从而有效地落实写作。所以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兄弟, 永远也分不开, 如何以阅读教学促使学生落实人文精神和公民意识写作观, 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研习经典, 突破成见, 树立批判意识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 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 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 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 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 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 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本文故事虽小, 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 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 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 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 真诚地解剖自己, 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 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 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过错。

2.文本对比, 自主抉择, 形成主见

必修五中的《逍遥游》和必修二中《赤壁赋》是两篇对生死有着绝然不同态度的文章, 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 对生死取舍的不同态度, 各有理由, 但是生命的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选取一个离他们生活比较贴近的话题, 各自谈自己取舍的理由即可。直面人生这一单元, 有“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 贴近学生的话题可以是生活中两难处境下的选择, 以此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

3.运用整体观念, 突破必修和选修限制, 深入内心真实

《外国小说欣赏》是高二下学期选修课本, 分为八个单元, 从别从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这八个小说的元素来构成一个整体。外国小说和国内作品的差异较为明显的是在心理的描写和运用上, 国内作品倾向于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曲折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外国小说则更多地直接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因而学习外国小说, 对学生对作品的内心真实的把握和处理大有帮助。以《墙上的斑点》为例, 伍尔夫的这篇小说, 以女性的独特视角, 对现存的男性主导的世界的反判性思维, 深入个人内心真实。文章以“墙上的斑点是什么”、“生命是什么”、“真实是什么”、“战争是什么”、“知识及理想的生存状态是什么”进行思考, “进行反复的猜想, 围绕钉子—花瓣—钉头—木纹—蜗牛, 在肯定与否定中不断流动, 最终回到斑点, 直到最后也没有回答墙上的斑点是什么, 只是在最后用男性的口吻来回答这个问题:哦, 墙上的斑点, 那是一只蜗牛!在作者看来, 生命是一次又一次的偶然。真实只在存在于人的内心, 人们有保护自己真实的喜好, 因而人们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战争不过过是男性为了证明自己重要而编造的无聊游戏。男性所构造的知识是就如同巫婆们在山洞里摆弄的那些迷信, 根本不可靠。理想的生存状态就是没有知识、没有科学家、没有尊卑序列、没有男权压迫、没有各种规俗的自然世界, 生命在自然地轮回。

读懂这篇文章, 需要抛弃头脑中原有的一些现成的观点, 这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文章的女权主义者的视角, 让很多学生觉得相当困扰。但是读懂以后, 对写作较多帮助。其后《清兵卫与葫芦》中的小说情节曲折性的构思, 读完小说之后, 直接引入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如某某同学喜欢玩手机, 他太爱他的新手机了, 上晚自习时忍不住摸了一下, 结果被窗外巡视的老师发现, 这时……要求学生现场至少构想出两次波折, 他们都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山羊兹拉特》中的情感与卡夫卡《变形记》的比较阅读, 最终使学生理解人的异化这一哲学概念。《骑桶者》中的虚幻中真实的成分, 主要在于骑桶飞行在于表现“我”对一铲劣质煤的这一最低生存需求的急迫, 而煤老板和老板娘慢悠悠的对话和我的骑桶飞行的急迫形成了对照, 表现人之人之间的隔膜和冷漠, 骑桶不是关键, 关键是急切的那种心情。这种内心的真实可以用魔幻的形式表现。

学完《外国小说欣赏》, 学生基本能从生活中的两难处境中来选定题目, 如《伞》这样的话题作文, 某学生选定雨天 (场景描写) 伞下发生的一次美丽的邂逅, “我”帮同校的女生撑着伞送她回学校, 结果怕被别人知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心理描写) , 可没想到还是别人知道, 结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罚写检讨 (放在文章最前面, 场景描写) , 一遍又一遍, 老师一直不满意。实在忍无可忍时, 对老师说出了压抑在心底里的真实想法, 告诉老师自己本没有做错, 没想到的是老师竟然哈哈大笑, 说这就是他最想要的检讨。另一学生以伞为对象进行细致的描绘, 描绘伞的独一无二 (借鉴《沙之书》中的虚构) , 我对伞的特别情感 (借鉴《清兵卫与葫芦》中清兵卫对葫芦的特别爱好) , 拿伞准备向别人炫耀时的急迫心情 (借鉴《骑桶者》中的虚构) , 伞破时我的沮丧和懊悔 (借鉴《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 。平时不经意的题目, 经过学习《外国小说欣赏》的系统学习之后, 他们基本上能写出新意来。某学生在《假如倒立看世界》这样的话题作文中, 以《陪上帝散步》为题, 虚构了三个场景, 借鉴《半张纸》巧妙地把独立的三个场景串连起来, 为表达主旨服务。他在第一个场景中随上帝去了汶川震后现场, 表达出汶川地震虽然带来了沉重灾难, 但压不垮人们的希望, 倒塌的房屋旁边有一群孩子在那里玩石子 (汶川地震时的一张新闻图片) 。第二个场景是随后上帝带他去的伊拉克, 那里战争的创伤还没有愈合, 但是他看到废墟堆中人们呵护着的鲜花。最后, 他想说什么, 上帝什么也没有说, 就把他带到了北极, 他看到了冰川在缩小, 企鹅无处躲藏, 感受到了心痛, 但同时又看到人们在为改变环境而捐款。而另外一个学生写自己眼睛失明, 听到和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用耳朵和心听感受到的世界比平常只有眼睛看到的世界要美丽得多, 他写自己因为失明而找到自我, 找回了母爱。这些作文基本属实, 比如写《陪上帝散步》的那名同学, 他读书看报时, 自己内心的震撼清晰地记得, 写作时加工一下就运用上。难道这不是教材所要求的吗?但是, 这样的作文, 在高二上学期学完必修五之后, 没有出现, 这应该不能归结为巧合, 而只能说明人文情怀和公民意识的需要进一步地延伸至《外国小说欣赏》里。

上一篇:基础设施平台下一篇:中学生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