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2024-05-28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精选十篇)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篇1

1 太极拳的内涵与产生

太极一词出现很早,《易经》就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北宋理学开山周敦颐《太极图说》谓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2]”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太极”即是“理”,其中无所不有,包含着阴阳、刚柔、奇偶等道理。清代王夫之则认为太极就是“道”,是“天地人物之通理”。清代《医宗金鉴》谓:“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故“太极”是道、是理、是气、是生。关于太极拳的产生,众说纷纭,有南北朝说、唐代说、明代说等。但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明代张三丰根据内丹理论对古传内家拳法进行了改良和完善,形成了太极拳等内家拳法,并以太极拳为“入道之基”,所以,太极拳是中医阴阳辨证理论与武术、引导、经络等理论相结合的养生术,是基于太极之理,并在神仙家(古代医学四家之一)内丹修炼基础上创新的一种“以拳悟道”针对人体形、气、神锻炼的导引术与养生形式,乃是性命双修的运动之学。

2 太极拳养生的原理

中医养生要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3]”。但阴阳术数之理在道家阐述更为清楚。老子所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4]。都是在说明一个道理,即物极必反,阳极阴生,阴极阳生,静极复动,动极而静。“复命”为动,生于清静;婴儿为静,为生命之初,人必反之而后才能生机最旺,生命力最强。所以历代的神仙家都遵循与生道相反的原则,反其道而行之,返回到生命之初的状态。即人若能总是保持在成长期,就不会衰老和死亡,这样也就能达到神仙家长生不死的目的。实际上这已经指出了人类摆脱衰老病死的方法,所以,后世的神仙家据此提出了逆生的过程。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据神仙家陈抟所传的太极图而著的《太极图说》中,说明了其中的道理。其大意是说:天地间的万物生于阴阳二气的动静变化,阴阳二气的动静变化互根互用,形成五行之气,五行之气的不同导致万物生成并化生无穷。人的生成是因为阴阳二气交感达到了最为中正灵秀的状态,人与五行之气相感,又生出善恶与分别,所以万事化生无穷。圣人看到了这一过程,所以能够定守于中正仁义的最高境界。圣人因能清静而得中正仁义,才能做到合乎天地、日月、四时运行的规律和吉凶变化的道理而吉祥,小人反之而行则凶险。所以说,在天地间立身处世,必须按照阴阳(动静)、刚柔、仁义的道理去做。人的死生问题,要通过回归事物最初的本始状态,反过来察求最终的结果才能知晓,这就是太极之理,也是养生和人性命转化最关键的道理。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太极图看,太极养生原理有两个关键,一是二五(即阴阳五行)之精,妙合而凝,万物生形,形生而后神发知,这说明形是神的物质基础。五性感动善恶分而万事出,这说明神又是行为和形的主宰。精神与肉体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不可分割。阳变阴合而五气顺布,五行阴阳皆归太极,太极又本自无极,这说明形与神皆为阴阳五行之气所成。人之形为精,所以,精、气、神三者亦归太极,本自无极之“道”生。即老子所说的事物顺生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如果能将这一过程逆之,也就是说,精气神三者本自太极,若能还归太极,即可长生,还归原始无极状态,就可不死。所以神仙家所谓修炼内丹,就是反原为精、气、神三者合一并归于道的逆转换过程。二是考察上述顺生过程源于动静,动静互根,阴阳五行万物万事皆缘动而始,缘静而成,圣人之所以能做到中正仁义是因为能心地清静。所以神仙家利用这一顺过程的原因逆而用之,通过将纷纷扰扰的思虑归于清静而达到原始返终、周而复始的状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孰能浊以动之徐清,孰能安以久静之徐生”“归根曰静,静曰复命”[4],即生命重新开始,生机无限,既然生命又复,当然可以称得上长生不死了。所以黄帝内经视“虚静为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3]为养生大法不无道理。

3 太极拳养生实践的要点

太极拳讲究含蓄内敛、连绵不断、柔刚相济、行云流水,对于习练者的道德修养有很高要求,其中包括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关系等,这样才能使习练者的形、气、神趋于圆融合一的至高境界。但最主要的是,习练太极拳,必须明白动静阴阳之理。正如张三丰所说,“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气既交,而太极之象成。内敛其神,外聚其气。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气交媾,而太极之位定”[5]。《大小太极解》亦谓:“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拙)力,纯任自然。筋骨鲜折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5]可见太极拳的要领是道法自然,不假一丝人为与做作或有所拘束。故张三丰祖师谓“愿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寿,不徒做技艺之末也[5]”。意思就是让后世学人不要因为技艺(养生之术)而成了技艺的奴隶,而失去人之为人的真意。但是,纯任自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上守神”,如《太极拳解》曰:“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5]即“太极”永远处于阴阳、动静之间的相互变化中,太极拳就是要使这种状态保持平衡,所以必须“道法自然”,遵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的法则。所以练太极拳贵在“心静”,因为身动而气行,心静而神定,神定气必清,气清神遂明。故《周身大用论》说:“一要心性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5]可见,练太极拳贵在身动心静,动静往复,使阴阳二气相交,阴阳二气既交,则太极之象已成,拳到意到,意到气到,神气相合。《太极拳经》所谓,“人之作用,有动必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神气相交,亦宛然一太极也。”[6]著名中医兼太极拳名家胡海牙先生据其体会认为,练太极拳要持之以恒,古人所说的“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空腾然”,不仅是留心腰间,而且要充满全身,意在虚空。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即“松”“空”“通”的虚无境界。[6]所以,内敛心神,外聚其气,心念一动,即神气合一化为太极。动作不以力求,纯以意使,松柔舒缓,心神专注而神返于内,气随神入而达乎神明。“不求形骸似,只求神意足”,若真正领悟了太极拳“气宜鼓荡,神以内敛”的含义,就可以“只要练好一个动作,也能达到整套太极拳所产生的效果”。[7]他认为,“现在外边传播的太极拳架式太多,对工作忙碌、没有太多时间专门做太极拳运动的现代人来说,不是很适合”。[1]所以若想一招而求,就必须领悟太极拳的神髓。

4 太极拳的养生境界

太极拳作为古人重要的养生方法,有三重境界。王宗岳《太极拳经》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6]即太极之理,动为阳,静为阴。永远处于阴阳、动静之间的相互变化中,所以必须遵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的法则,使这种状态始终保持平衡。即最初境界先是有动必有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到后来则逐渐纯熟,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往复,循环无端,相连不断,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直至最后不能分辨,动即是静,静即是动,同于大化,合于虚空,自然感而遂通,诸患皆失,众病皆除。所以练家将太极拳养生分为三步,即:“著熟”“懂劲”“神明”。“著熟”是指练拳功夫纯熟,用功日久,就能领会到神气由无到有、由微到著、由散到聚,“就会觉得如在水中打拳,各种姿势、动作俱有阻力,两足有着地之感”[6],这就是第一阶段“著熟”的境界。第二阶段继续努力,会觉得如在水中游,有两足不着地的感觉,“自觉动作自如”,此后即可意到气到,“神气鼓荡”,周身内外气血通畅,内气发动,四肢百骸气布流动。此时虽然外无形迹,内却能感能知,到这一步方能渐渐领悟“懂劲”。“懂劲”,也就是知己知彼的功夫,“复归于婴儿”的良知良能状态。此时就与“神明”境界相去不远,如《太极懂劲解》曰:“自己懂劲,接及神明,为之文成。而后采战身中之阴七十有二,无时不然。阳得其阴,水火既济,乾坤交泰,性命葆真矣。于人懂劲,视听之际,遇而变化,自得曲诚之妙形,著明于不劳,运动知觉也。功至此,可为攸往咸宜,无须有心之运用耳”。[5]“接及神明”并非“神明”境界,“自己懂劲”再向“于人懂劲”发展才是“神明”。即“真常应物”,“常应常静”。在与人对待中得到检验,己以从人,随屈就伸,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得曲诚之妙形”“无须有心之运用耳”。此时方称得上“神明”。第三阶段继续苦练,就会觉得“两足犹如在水面上行走”[6],如有明师指教,便会进入“精神贯注,神气合一”的境界,至此若能再接再厉,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长期练习,自然会“获得太极拳之妙境———天人合一、炼神还虚之上乘功夫”。[6]老子所谓“修之身,其德乃真[4]”正是此意。所以太极拳也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三步,如太极拳之暗劲与明劲和化劲相对应。明劲为方,“方者,以正其中,即是此意”[6],属于刚劲,易骨,即练精化气;暗劲为圆,“圆者,心应其外,正是此意”[6],属于柔劲,易筋,即练气化神;化劲洗髓,即练神还虚。

5 太极拳养生的适宜性

太极拳是集道、易、武、医、艺于一体的中华绝学与养生之术,适合男女老幼各个年龄段和各类人群习炼,适宜性十分广泛,所以可以作为延年益寿和养生保健的首选方法。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理论、拳术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枪、棍、剑等器械套路和辅助训练方法。经过数百年的流传与衍变,太极拳已有多个流派,目前以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赵式等比较著名。民间流传的还有24式、48式,太极13式、小九天9式等太极拳,习练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方便选择习练。胡海牙先生认为,太极拳动作柔缓,宜于老年及身体软弱之人;少林拳动作刚劲,宜于青年及身体强壮之人。“因为我们练习武术之目的,注重在求得身体之健康,以适当的运动为医疗作帮助,使全身各部分得到平均的发育。设若运动方法与身体不配合,盲目去煅炼,非但无益,而且有害”。[8]他指出,习练武术可以使人寿命延长。世界上的体育健将,多不容易享高寿,而我国习练武术的人,差不多都是八九十岁,老当益壮,主要在于体育家仅知锻炼肉体,而武术家懂得气功(太极),而气功(太极)是身心两方面的事,凡做气功的人,都注重精气神人身三宝,节欲保精、息念养神,所以,就此可以得出结论,“精神修养可以支配肉体,肉体发育未必就能添补精神[8]”。他指出,练武人虽然身体比较强健,但是还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和睦的家庭,有社会公益道德,否则一样短寿。所以对于练功者而言,要随遇而安,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环境,善于在乱中求静。情感不可太重,人如果思想乐观,全身的细胞都会活泼,细胞死亡率就会减少,寿命自然延长;反之,则会损害寿命。保持情绪乐观,这是养生要诀。老子说“坚强者死之途,柔弱者生之徒”[4],所以养生宜柔不宜刚,拳要练柔和,身体才能真正受益。胡海牙先生谈及他以往的经历,太极拳需要有极高的悟性,他当初以为太极推手的功夫是骗人的,直到遇到杨氏太极拳的传人杨澄甫先生传以口诀“取长补短,不吞不吐”后才明白,太极推手就像石匠凿磨盘敲钎子,“钎子不是抵着一个点死敲,推手也不能只向一个地方死推,而要虚虚实实地来,千点万点地推”。[9]他回忆说,杨澄甫称“用意为不老春,学着去用力,身体就完了”。[9]胡海牙先生认为,养生与技击合为一体,“以我的经验而论,一种拳能够养生便一定技击厉害,而一种拳不能养生也一定技击不行”。[10]这是拳学的大原则。只要能够运动脊髓神经并五脏六腑就可视为运动良方,四肢运动只是其末,并不重要。武术旨在对敌,未必适于养生,古代导引术或现代体操,虽然都可以作为运动的方法,但却要选择得宜,“最忌者就是学做大力士及健美运动或为竞赛夺标之运动,此等争名夺利运动两败俱伤,何尝有人己两利之效乎?愚以为流行最广泛者以太极拳最为宜人”。[11]

6 结语

太极拳是身心并养的导引术和高级静功。太极源于道家传统养生术,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机体的健康而长生久视。习练太极拳能使人体内气机的升降出入及其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协调统一,从而维护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身心得到全面的修养和良好的调节作用,如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和保持免疫功能等等,所以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太极拳的医疗作用,正在于从精神和身体的两个方面共同锻炼,方显示出神奇的疗效”。[6]现代医学科研结果证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激活免疫细胞的活力,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和康复功能,发生生化变化,太极拳的运动能够调整人体气机的运行,人体气机的运行又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放松状态,这样就能减轻精神压力,有效消除烦躁、焦虑、沮丧等心理,长期坚持还能使人精神焕发,心情舒畅,机体的免疫力就会更高,所以太极拳是“一种具有心理营养剂作用的运动”。[1]此外,有静无动不是养生之道,动静结合,心身兼养才能更有利于静功的修养。太极拳动静相生,运动中本身包含着静的道理,动极而静,动中有静,形动意静,身动心静,既可体悟阴阳相济之理,又能生发技击之道,既可以舒展极尽人体之美,又符合自然运动之规律。深入习练就会神气相依而渐入虚无之境,实际与静功殊途同归,与其说一种动功,不如说是一种静功。而静功要求做到精神专一,神气内守,行住坐卧并不重要,而这正是太极拳习练的神髓。所以,“太极拳就可以作为一种高级的静功来练”。[12]俗话有云:“白天多动,夜里少梦”。中医也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太极拳无疑是当前最适宜的一种中医运动养生或气功锻炼方式。

参考文献

[1]蒲团子.胡海牙先生谈科学养生之道(下)[J].中华养生保健,2006(6):31-32.

[2]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22.

[3]宋·高保衡,林亿校正.黄帝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4]老子.道德经.徐澍,刘浩注译[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5]太极拳与“仙学”关系之探析[EB/OL].http://hi.baidu.com/cyy8668/blog/item/3aec22fa74938e1da8d31191.html,2007-09-21.

[6]胡海牙.仙学指南[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

[7]冰缦.真功益寿大德延年[J].中老年保健,2007(5):58-59.

[8]胡海牙,蒲团子.五十年前武术大会的随笔[J].武当,2006,12:24-26.

[9]胡海牙,徐皓峰.习拳悟道(上)[J].武魂,2002,8(170):40-41.

[10]胡海牙,徐皓峰.习拳悟道(下)[J].武魂,2002,10(172):46-47.

[11]胡海牙.欲保长寿先补亏损[J].中国道教,1989(4):37-40.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篇2

主讲人

徐学珍

一.为什么叫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混元太极拳是北京市武协原副主席、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北京志强武馆馆长、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中国武术9段、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先生积几十年练拳经验,根据国内外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要求创编的。

取名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其义有二:一是它融合了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内功与陈式太极拳缠丝内功之精华;二是它直接表达了太极拳的内涵真意,这就是依据太极阴阳之理,以内外双修为核心,以心意行气及螺旋缠丝为法则,以丹田一粒混元气为根本,拳功一体,蓄养太和元气,经过太极十三势的修炼,达到“混元太极”的上乘功夫。

二.混元太极拳的渊源、创立和发展

1.混元太极的渊源

冯志强先生生于1928年;1936年拜乡舅王云开为师,学练少林拳和达摩易筋经;1944年拜河北沧州通臂拳名家韩晓峰为师,学练通臂拳;1948年冯先生又得遇名师,拜入身怀“道、武、医”三绝,号称“单掌震乾坤”的胡耀贞先生门下,研习心意六合拳和上乘内功;1950年经胡先师推荐,冯先生又拜入北京武术界另一位高人,人称“太极一人”的陈发科先生门下,研习陈式太极拳,并由此开始了心意、太极拳双学双修,并尽得两位高师真传。2.混元太极的创立 第一阶段删繁就简。

陈式新架一路83式,二路炮捶71式,八十年代初根据国内外广大拳友的要求,创编了混元24式,48式太极拳和混元46式炮捶、器械等。第二阶段升华创新。

冯先生潜心总结自己几十年修炼的心得体会,取陈式太极拳之精华(缠丝劲),融心意拳内功之心法,集健身、养生、技击于一体,创编了混元太极拳。混元太极拳以“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为根本原则,以混元内功为本,以拳械套路和单式操练为体,以推手和散手为用,在功法、拳法、练法、养生法上都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3.混元太极拳的传播与发展

80年代中后期,冯先生一直在为太极拳在更大范围的推广而默默耕耘,辛勤奉献,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1979年,冯先生应陈家沟村党支部的邀请,三赴陈家沟,传授陈发科先师亲授的陈式太极拳。

1984年,冯志强先生被公派出访日本讲学,在日本引发了学习研究太极拳热潮。

80年代后的二十余年中,冯先生多次受国家体委、中国武协和中联部的委派,出访亚、美、欧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传授太极拳理和技法,同时也向各国友人介绍以“天人和谐”为根本理念的中国文化。

三.混元太极拳的内容

1.混元太极拳拳理(1)无极 【1】无极的定义

无极之义原指宇宙之初,天地未分,万物未生之时的景象,形容为空空洞洞、混混沌沌、无色无象、无声无臭、无端无形、无一物而包万物之理。无极的本质特征是“静”,即内外俱静。其形无可名,古人将此名之无极,并以一个空圈象形之。

【2】无极之理应用于练功,先求静,静极而生动,动则产生阴阳,静为阴,动为阳。静是本体,动是作用,动从静中生,阳从阴中来。外静而内动,外动而内静,从而达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兼。不经过静极生动的无极修炼,就不能产生意气循环运行。

【3】站好无极桩

练功要求:心情舒畅,心神专一,中正不偏,呼吸自然,舌抵上颚,口唇

轻闭,收视返听,含光默默,心息相依,意守中丹田。立身要中正,身心要放松。口诀:两目平视注远方,凝神片刻返神光,意领气从祖窍降,一下涌泉(前脚掌中央穴位)四梢畅。

站无极桩功的要领:两腿微屈膝,左脚向外开半步(大约1尺远),两脚外侧距离同肩宽。立身中正,全身放松。虚领顶劲,舌抵上颚,下颌微收。含胸拔背,气沉中丹田,沉腰,圆裆开胯。先站立3~5分钟,做到三调:调身,立身中正,周身放松;调息,呼吸放松放慢,均匀细长;调意,意念入静,排除杂念,意守中丹田。两手先松沉垂于胯两侧,后渐渐搭拢在小腹前中丹田,肚脐下一寸二分处,男士左手在外,阳抱阴,女士右手在外,阴抱阳。二目轻闭,内视中丹田,耳听中丹田,心想中丹田,做到三性归一。不站时要收功三次。

【4】站桩的好处

欲求技击之妙用,须于站桩换劲为根括。所谓使其弱者转为强,拙者转为灵也。

综观练习无极站桩的益处如下:一能静养灵根,培植本元;二能养气养性,气满丹田实;三能内外劲严整,沉力重生,固若磐石;四能身心共静,周身虚灵,棚劲自然而生。

站无极桩、混元桩,可以做到三练,练劲(练形),练气,练意。【5】站好混元桩:其要领方法同无极桩,先意守中丹田练气,两手臂形同抱桩,掌心向里,与腰同高,两手指尖距离一尺左右,两手劳宫穴对着中丹田,三性归一,有气感后再意守下丹、后丹、上丹。时间:一次最好站30~45分钟,也可长可短,循序渐进,三个月站到30分钟也可。早晨站面向东,采阳气,下午晚上站面向西,采阴气。(2)太极

【1】什么是太极?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生静,静而生阴。。。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太极就是统一在同一事物中富有对立性的阴阳二“力”势均力敌时的一种最初始、最尽头、最原本的相对静止时的状态。

【2】太极之理适应万事万物之变化:《气功学》一书指出:“太极说,源于 3

《周易》。太极是指宇宙的本始,指原始混沌之气。“

【3】阴阳太极图

中国古人以阴阳、动静的运动变化规律理论为根据,在无极的空圈内画了一对动静旋转开合对称的黑白鱼,分别代表阴阳二气,黑者为阴仪,白者为阳仪。黑中含一白点代表阴中有阳,白中含一黑点代表阳中有阴。以此表明阴阳、动静、开合、旋转互为其根、互相调剂滋生万物的交合之理,这就是相传至今的阴阳太极图。其本质特征是阴阳互济,动静相兼。

【4】阴阳太极之理

宋代朱熹认为,太极即是理,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董仲舒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历史学家范文澜讲:“道是从一切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自然法则或规律。”道法自然。

总起来说,无极一动生太极,太极动静阴阳分,阴阳开合万物生,生生不息理循环。明白了上述的道理以后,就要在理的指导下,从无极开始生太极,由无极入门练太极。求无极的方法就是静站无极桩和混元桩。

(3)太极拳

【1】为什么叫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它吸收引用了阴阳、无极、太极的辩证哲理,故称“太极拳”。

太极拳是以中国古代太极哲理为指导,以中医学经络穴位、内气为依托,以人自身意念气机为导引,在继承传统武术着式的基础上,以松沉圆缓、缠丝环绕、刚柔相济、快慢相兼,集技击防身、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修身养性、性命双修、陶冶情操为一体的武术健身运动。

【2】太极拳有以下几个特征:

动静相兼;对立统一;相互转化;一切事物转换变化的过程,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太极拳是意气运动,通过练拳时的合气归丹田,开气贯四梢,便能产生静极生动,动极生静。

聚津生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化虚,虚致虚灵,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的练功效果。

【3】混元太极拳的拳理

混,取万物万象之意;元,为初始根本之意。

人身之阴阳,往往不得其平,则血气滞而疾病生。作为内功拳,混元太极拳以功为本,以拳为母,以养为主。作为其内功修炼之道,混元功一系列功法,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培补内气,增长内劲。2.混元太极拳功法

拿住丹田练内功,是炼成丹田一粒混元气的核心。

打拳贵在精气神,精神贯足,内气充足,内劲浑厚,精足气满、神聚,拳术的威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太极的功夫境界这就要靠内功基础。练内功必要明窍,不明窍则枉劳神,功效不大。混元太极内功给出了锻炼精气神的关节窍要及其所属穴位。混元内功内容:

【1】 站桩功:无极桩两种,手放体两侧一种;两手放中丹田一种。混元桩四种,意守中丹;意守下丹;意守后丹;意守上丹。以意守中丹田练气为主。

【2】 心意混元内功,简称采气功,以采气养气为主。

1.降气洗脏,2.三丹采气,3.三丹开合,4.转太极,5.日月旋转,6.收气归丹,7.磨盘功,8.单臂伸缩,9.单腿阴阳,10.双腿阴阳,11.乾坤伸缩,12.乾坤开合,13.保健按摩,14.转腹收功,15.混元归一。

【3】 混元缠丝功,以练缠丝劲为主。

1.降气洗脏,2.腕缠丝,3.双腕缠丝,4.肘缠丝,5.双肘缠丝,6.肩缠丝,7.双肩缠丝,8.臂缠丝,9.双臂缠丝,10.单臂螺旋缠丝,11.双臂螺旋缠丝,12.磨盘穿掌,13.磨盘切掌,14.独立穿掌,15.螺旋前伸,16.螺旋后伸,17.螺旋平伸,18.螺旋上伸,19.螺旋下伸,20.大旋腰,21.带脉转腰,22.旋臀,23.转头旋项,24.捉闭功,25.大力功,26.抓坠功,27.提抓功,28.转腹收功。

【4】 太极尺,以练内气为主。【5】 太极棒,以练缠丝劲为主。

【6】 八门五步,太极十三式,以练太极拳基本动作为主。

3.拳法

拳法是混元太极拳体系的核心。混元太极拳讲求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内练三宝精气神,外练三法身、手、步,内练丹田混元气,外练肢体筋骨肉,使意、气、神、形浑然一体,拳功合一。混元太极拳拳法套路:混元24式、精选48式、混元46式炮捶、32肘等。

4.器械:器械是混元太极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混元48剑、混元38刀、太极长枪、春秋大刀、太极杆等。

5.推手:它既可以锻炼知己知彼听劲能力,又可通过互练来检验拳架中的劲力正确与否,同时也能提高练拳者的兴趣,提高对太极拳的理解能力。从养生而言,推手是检验拳之功力及放松与否的途径,不能放松就达不到练太极修炼身心的目的,也不能真正进入太极境界。从技击而言,是检验听劲反应能力,以小力胜大力,四两拨千斤的必经途径。

推手内容包括:

【1】 八种靠法;【2】单推手;【3】双推手,合步、顺步、双推手;【4】大捋大靠推手;【5】进三退三推手;【6】进五退五,进七退七推手;【7】乱踩花(散推)推手。

四.混元太极拳的练功思想、方法和要求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以混元太极理论为基础,继承并融合了心意六合拳内功与陈式太极拳缠丝内功的原本练法和拳功精华,结合了道、医两家练功的特点,融拳法、功法、用法于一炉,集养生、健身、技击于一体,具有完整的体系、系统的理论、鲜明的特点、独特的风格和显著的效能。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具有武术气功的性质,无论功法、拳架和推手技击,皆以锻炼先天混元气为核心,以丹窍作为练气、行气、运气的法门,即修炼内功是以意练气之法;行拳走架是以意行气之法;推手技击是以意运气之法。

1.从练功思想上,总结完善了太极拳传统练功思想,提出了“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的三项练功原则。

2.从修炼方法上,继承发展了太极拳传统的原本练法,提出了拳法、功法、用法三法合一的科学练法。

3.从练法要诀上深刻地概括了太极拳传统的练法要诀,提出了“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十六字要诀。

五.为什么要练习混元太极拳

(一)陈鑫讲:“由升堂以至入室,上可为国家御贼寇,下可为筋骨强精神。”杜严讲:“天地之道阴阳而已,人身亦然,顾人身之阴阳往往不得其平,则血气滞而疾病生,故练气之术尚焉。”

(二)修炼混元太极拳有以下好处: 1.可以修身养性,性命双修; 2.可以提高功夫,技击防身;

3.可以增强内气,平衡阴阳,扶正祛邪; 4.可以通经活络,舒筋壮骨; 5.可以调节神经,改善睡眠; 6.可以调节微循环,改善内分泌; 7.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8.可以调理肠胃功能,帮助消化; 9.可以陶冶情操,舒缓压力;

10.可以延年益寿,颐养天年,快乐人生。

(三)杨杨:美国医学博士

练习混元太极拳有以下疗效: 1.提高生活品质;

2.增强体质包括提高活动强度和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3.减轻和控制疼痛; 4.提高平衡机能和减少跌倒; 5.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6.提高灵活性,劲力和运动的敏感性。

(四)高在植:韩国

放松功对肥胖的效果:

1.调节自律神经系,较快入眠,进入熟眠状态; 2.自然调节摄食中枢,增强食欲;

3.体型调节:可恢复正常体型,对腰痛、肩臂痛、头痛、膝关节炎等有改善效果。

(五)王长江:山东威海市

混元太极拳是有气运动,盘拳动作轻慢、匀缓、轻柔,圆活、精神集中,排除杂念,心神安静,外动内养,动静双修,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循环系统、内分泌等均有良好的调节改善功能。

(六)顾留馨:上海科体学院教授

太极拳结合了导引、吐纳以后,就能在练拳时,不但进行肌肉和骨节的活动,并能使动作和呼吸协调,从而增强了内脏锻炼。

太极拳健身的优越性有; 神经系统的训练;

1.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循环系统;+ 2.加强肌肉收缩力,锻炼全身关节; 3.呼吸绵绵,意存丹田。

太极拳特别适宜于体弱有病者、脑力劳动者、中老年人和妇女的锻炼。太极拳运动对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神经痛、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炎、肺病、干血痨、风湿寒腿、关节炎、糖尿、遗精、内痔等,都能起到一定的医疗作用。但病情严重的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安排运动量,进行科学的锻炼。

六.怎样练好混元太极拳

(一)冯志强先生在《混元48式太极拳》一书指出:

1.练拳时尤要注意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逐步达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虚至虚灵的效果。2.用劲要刚柔相济,阴阳参半。3.不可用拙力。4.练拳亦不可努。

5.练拳不可挺胸、收腹、突臀。6.练拳不可存打人之念,以求速成。7.练好太极拳,还要懂一点经络学。

明白了上述道理,并付诸实践,才能在练拳时逐渐做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周身一家。以心行气,使气不离丹田(开时气行周身,合时气归丹田,出肾入肾,任督相交),浑灏(hao水势大)流行,一气呵成。

(二)吴彬先生(北京市武协主席)在首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的讲话:

太极拳对人类健康非常好,陈式混元太极拳非常高超。“徐才先生(中华武协主席)讲:“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混元太极拳好,中国武术是肢体活动与意念活动。专家指出,生命在于运动,怎么运动?静达到身体内部的运动,人的身体出毛病在内脏。混元太极拳是更高级的拳术。

(三)冯志强先生在首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上授课:《练拳秘诀》:(根据记录整理)

怎样练好太极拳,练好功夫,向大家汇报,一起研究。根据两位老师的亲传,结合自己几十年练拳经验,讲一讲混元太极拳练习秘诀。

混元太极拳修炼方法:为什么突出混元太极,混元是太极之本象,太极本象是混元,混,取万物万象之意;元,为初始根本之意。通过练习、修炼心意混元功、混元太极拳,练就丹田一粒混元气,达到四两拨千斤,小力胜大力的效果。天地是太极,人身亦是太极,调节阴阳,平衡阴阳。为什么突出心意,心意是最高级的思想。混元太极拳,它既是阴阳,也是易理,是最高的力学原理。混元太极也符合人身的生理现象,身上气血流通也是混元,(中医理论指出:人身的气血沿着经络一天转50周,白天25周,夜晚25周,把营养输送全身。)任督二脉通了,周身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就都通了,身体就不会得病。

练拳要做到松柔圆活、安舒,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要足,周身气血流通,身上要放松,气血才能流通。不能用力,看似把人打出去,实际是把人松出去的。处处要虚灵、灵敏,气达到全身,反映更好、更快。一动就变,虚灵,即虚即灵,合时五心要吸,开时五心要呼。劲力才整,劲发一点,点点透骨。能量转化只有放松,气血才能通畅。必须要松净松透,腹内松净气腾然,松至脚,内气内劲才能起于脚,达于腿,施转于腰,传于臂膊,形于手指。

身心要泰和,只有泰和才能养我浩然正气,只有泰和才能长寿。越练越豁达,什么事不生气,不急躁,练拳过程是修身养性的过程,增加吸气量,提高用氧量,9

气通血通,细胞不易死亡,延年益寿。要学会能容人、容事。

心意是做好任何事的前提,科技、发明、任何事情都由它创造。练拳练功以心意为指导,不能以力为指导。推手也是意到、气到、劲到,首先用心意去推,不丢不顶。头顶百会穴与会阴穴上下一线串,不然,身晃动,身歪斜,气行不正。要静中生动,做任何事都要静,睡眠、打坐、练拳、练内功、工作、学习,达到极好效果。要极静,对思考问题、练拳都有好处,达到混元一体。

做好单式基本功练习,达到出神入画,单式能多练,套路不能多练。单式子,可练几十遍,几百遍,上千遍,熟能生巧,拳打千遍自然熟,拳打万遍神灵现。混元气功非常简单,易学易练,气感强,功效快,要多练。要拳功结合练,今天没有时间,可以不练拳,功不能不练。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内气不充足,功效差。混元内功老、少、强、弱都要坚持练功,结合我自身的体会,提出练功很重要。推手也要注意练单式,练套路也要多练单式,也是练气的过程,百炼成钢。

生活要有规律,饮食基本吃素,肉吃多了对健康不好。注意修养,遇事不怒,坚持走路。要常坐,多坐。在空气好、环境优美、安静的地方练功。不要用力,要放松练。

下面谈谈混元太极拳练习秘诀:

1.慢练为养,快练为伤,快练气血跟不上,伤气伤身。

2.柔练为养,刚练为伤,每个式子不要用力,做到以意行气,以气领劲,意到、气到、劲到,用意不用力。3.舒练为养,缩练为伤,缩练气血不流通。

4.圆练为养,方练为伤。练拳心意要静,动作要中正安舒,放松放慢,心意要静,用心想着练拳,开时气贯四梢,合时气归丹田,虚领顶劲,柔和舒展。

5.中正练为养,歪斜练为伤,练拳上下一线串。立身中正,方能支撑四面八方。

6.心静为养,身乱为伤,待心静了,用心想好了再练。7.和练为养,怒练为伤。练拳要心平气和,心情愉快。

8.练意为养,练力为伤,意到、气到、劲自然到。练意不练气,练气不练力。做到形断气不断,气断意相连。贵在精、气、神,手眼身法步。

做到三不练:一.天气不好不练,如大雾、大风、大雨、电闪雷鸣等恶劣天气不在户外练;二.生气发怒时不练;容易逆气,胸口堵得慌;三.酒后、饭后、身体不适不练,饭后一小时再练。

(四)人体各部位姿势十二项要求:上海科体学院教授顾留馨

1.心静体松;2.中正安静;3.虚领顶劲;4.气沉丹田;5.含胸拔背;6.沉肩坠肘;7.坐腕松掌;8.松腰敛臀;9.尾闾中正;10.屈膝松胯(圆裆);11.步分虚实;12.上下一线。(严格要求,循序渐进,反复练习,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五)怎样练习太极拳

要在拳理指导下,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开合到位,规范准确,潜心钻研,练习太极拳。

(1)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

1.太极十三势:冯先生讲:“打太极拳不可不明十三势,不明此即不明拳。”太极十三势即八种劲法和五种步法。八种劲法:

【1】 棚:往上用劲即为棚。

【2】 捋:两手臂往回或往左右后方用劲为捋。【3】 挤:两手或臂向外推为挤。【4】 按:两手向下用劲即为按。【5】 采:以手回抓突然顿挫为采。

【6】 挒:抓截对方反关节用弹抖力施之为挒。【7】 肘:用肘向外靠击为肘。【8】 靠:用肩、胯击对方为靠。五种步法:

【1】 进:以气催身向前进步。【2】 退:以气催身向后退步。【3】 顾:左顾,以意行气向左闪转。【4】 盼:右盼,以意行气向右闪转。

【5】 定:中定,要求气沉丹田,动中能定,动中有静,中定在虚实之中。

八门五步,以意练气,以气运劲,以劲为用的方法。其中,心意是十三势的统帅,混元气是十三势的根本,刚柔内劲是十三势的核心。

2.太极缠丝劲:陈氏第十六代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中指出:“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1】 什么是螺旋形的缠丝劲?缠丝劲即符合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力学原理,又符合人的身体生理功能。陈照奎先生讲:“太极是棚劲,动作走螺旋;”王长海老师讲:“太及是圆劲,动作均缠丝。”陈照丕先生在理论十三篇中明确指出:“缠丝劲分顺缠、逆缠、上缠、下缠、左缠、右缠、大缠、小缠、正缠、倒缠以及百般缠法,都是结合中气运行的”。陈正雷老师在《陈氏太极》一书中指出:“通过旋踝转膝,旋胯转腰,旋腕转肩以及胸腹折叠运化之劲的引导,形成其根在足,行于腿,主宰於腰,贯穿於手指的空间曲线螺旋运动,进而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如棉花裹鐡,外柔内刚,这种内劲就叫缠丝劲’’。如天地日月的运行;枪、炮弹发射飞行的路线;洗衣机和搅拌机的旋转;螺杆螺帽等。【2】 缠丝劲的方法分:

1)手臂的顺缠、逆缠、大指领劲,往外开为逆缠,小指领劲,往里合为顺缠;两手臂往上开为双逆缠丝,往下合为双顺缠丝;加上五对方位缠丝,即左右缠丝、上下缠丝、里外缠丝、进退缠丝、大小缠丝。

2)腰部缠丝,平转顺逆缠丝;腰往两侧折迭顺逆缠丝;腰往前后折迭顺逆缠丝;

3)脚、腿的顺逆缠丝,脚、膝往里转为逆缠,往外转为顺缠。结合混元缠丝功练习。

3.阴阳、内气(中气):

【1】阴阳:天地日月是大阴阳,人体是小阴阳,人体小阴阳要合于天地的大阴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身、腰以上为阳,腰以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手臂外面为阳,里面为阴;腿前面外面为阳,里面后面为阴。腹内,气为阳,血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心脏为阳,肾脏为阴。

【2】内气(中气):元气,肾气为元气,秉承父母先天之气,元阴元阳;水谷气,饮食经过肠胃消化吸收变为精微之气;呼吸的氧气。经过人体的生理功能,三气相合即为内气(中气)。内气为生命之气,健康之气,长寿之气。内气足人体就强壮,内气弱人体就生病,练功主要是培补内气,通经活络,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元气的作用:濡养全身五脏六腑;推动五脏六腑气血的正常运行,抗御外邪。增强免疫功能;长寿抗衰老。混元太极拳主要以练元气为主。4.经络、穴(窍)位以及行气运气:

【1】经络:经络是人体内外脏腑之间气血运行的通道,它与人体生理功能

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经络系统系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许多孙络、浮络所组成,以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为主体。十二经脉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总称。它们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等。十二经脉的作用主要在于联络脏腑、肢体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奇经八脉系任、督、冲、带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等八脉的总称。任、督二脉主要联络、调节、督导、平衡周身阴阳二气的。

【2】穴(窍)位: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练习内功时意守的部位,也是内气出入的门户。

【3】练气、行气、运气:以练先天混元气为核心,以丹窍作为练气、行气、运气的法门,即修炼内功是以意练气之法;行拳走架是以意行气之法;推手技击是以意运气之法。练内功必要明窍,不明窍则枉劳神,功效不大。练拳时用心想着着式,开,内气沿着阳经贯到四梢;合,内气沿着阴经归到中丹田。陈鑫讲:“出肾入肾是真诀。” 5.内三合与外三合:

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劲)合;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外三合称为周身六合。而又要内合与外合:内合即心与目合、脾与肉合、肺与肤合、肾与骨合,肝与筋合;外合即头与手合、13

手与身合、身与步合。6.一身备五弓:

指的身躯犹如一张弓,两手臂为两张弓,两腿为两张弓。五弓合一,即为全身的整体劲,触之则旋转灵活,能蓄能发,滔滔不绝。7.拳打三节:

拳论讲:“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自家吃跌。”打太极拳要明三节,全身手臂为上节,身躯为中节,脚腿为下节。手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身躯,头为梢节,胸为中节,腹为根节。脚腿:脚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打拳时梢节领,中节随,根节催。(2)练习太极拳方法和要领: 1.立身中正,放松放慢;

2.意念入静,心平气和,和缓柔顺; 3.开合到位,规范准确,舒展大方; 4.螺旋缠绕,不丢不顶; 5.虚实分明,转关轻灵;

6.欲上先下,欲左先右,反之亦然; 7.对拉拔长,对称均衡; 8.快慢相间,刚柔相济。

9.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10.肘的高低,进退步,均为四十五度角。(3)打太极拳的要求:

1.对太极拳的拳理、拳功、拳法、用法要有一些初步了解,相信太极拳好,热爱太极拳,对太极拳诚心诚意,尊敬老师,团结拳友,用太极之理练拳、做事、待人。

2.要有明师传授指导,老师对拳理拳法用法基本上能讲清道明,少走弯路。3.要有吃苦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熟能生巧。同时,要结合自己实际练拳,循序渐进。

4.要耐得寂寞,要克服枯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持数年,必有好处。5.不保守,不保留,教学相长,交流切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七.练习太极拳注意事项:

1.要选择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安静、安全的地方练功练拳。

2.天气恶劣、骤变如:大雾、大风、大雪、大雨、电闪雷鸣天不练,可在室内练。

3.身体不适、疲劳、有病不练。4.饭后、酒后不练,饭后一小时再练。5.生气、发怒、心情不好时不练。

6.刚练完拳,不宜大量饮水,不宜马上冲冷水澡。7.练拳时要注意避风,避风如避箭。8.练拳时,宜穿宽松衣服和软底鞋。

八.问题解答:

1.什么是抓、贴、吸、闭?

抓指采气,贴是舌尖抵上颚,吸是吸气,闭是用意念封天门,闭地户。2.如何练好内劲?

多站桩,多练缠丝功,多练捉闭功、大力功、抓坠功、提抓功等。3.内气能不能沿着经络逆走? 可以,但气要呼出去。4.放松不是丢了,棚不是顶了?

练拳推手时要松而不丢,棚而不顶,无过而无不及,用劲放松适中,要恰到好处。

5.练转腹收功时,开始为什么男士逆时针,女士顺时针转? 根据天地运转的关系,天旋地转,天人合一。6.练拳时发劲有哪些利弊?

有利的方面:技击的需要,推手散手时,只有发劲才能起作用;发劲可以打通关节、窍位、推动气血循环、通经活络;发劲可锻炼合力,劲整有精神。不利的方面:发劲容易闪腰插气,伤气伤身。7.怎样健身强身?

【1】合理膳食,饮食多样、清淡,营养平衡,节食,不暴饮暴食。

【2】起居生活要有规律,不妄劳作,不超负荷运动和工作。【3】坚持锻炼,适量运动。【4】心理平衡,心情愉悦。【5】及时治疗,慎重用药。

郑州市武协陈式混元太极拳委员会

郑东新区辅导站

联系电话:***

地址:绿地老街生活会馆

太极拳与中医 篇3

这不是太极拳的错,因为,这套24式简化太极拳,其实只传递了太极拳丰富内涵的一点点痕迹,一丝丝风景,更博大精深的传统太极拳,并没有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24式简化太极拳的编创,据说参考了苏联舞蹈专家和体育专家的意见,因此,其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虽然,配合编创24式简化太极拳,专家们也做了一些医学机理方面的研究。

著名中医家周潜川先生就曾明确表示过:“就所编造练功的‘拳路子’而论,似乎过于繁复,而违悖了‘太极十三式’的简赅原则。尤其是有某些动作,在身法的方向转折,腿腰的消步进步,指掌的屈、伸、探、捞,胸腹的吞、吐、凹、吸,肩背的消、耸、摇、曳,头颈的顶劲撞劲,都因架子繁复,反而把全身的‘经络’、‘气脉’搞得纠结不清。例如:三阴的气脉每每过迟,三阳的气脉经常领先,太嫌过速,二者不能紧密地配合。据我不完全的统计,我所接触过的一部分练太极功的人,大约十分之三四犯了上述偏差,他们不是面如涂朱,便似酒醉,表面容光焕发,精神健壮,而细察内脏经络,每患消渴症(即糖尿病),虚阳上逆证(血压高的病因之一),左半边身体发麻症 (阴分受病的现象),后来大半因高血压而中风不起。”

非常可惜的是,周潜川先生精辟的见解,并没有引起世人的警觉。

◇ 许多中医专家亦是太极拳家

还好,我们的中医专家们,并没有迷失方向。就像他们曾拜师传承中医一样,回归传统太极拳,几乎成为他们或者他们后人(传人)的必然选择。

家住北京隆福寺街的王友虞,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身份。其一,李式太极拳的第四代传人,主要师承了第三代传人陈丹肪(亦为京城的名医);其二,7岁开始背诵医学典籍,随着年龄的增长,陆续跟爷爷、外公和师父学习中医、针灸,并拜“四大名医”为师深研中医。

李琏,中医主治医师,中医世家。其父李介鸣教授,为四大名医施今墨入室弟子。李琏本人自幼从其父学中医,后侍诊学习于祝谌予、董德懋等名家,并攻读于北京中医学院。在他16岁时(1968年),开始随著名太极拳家吴图南先生(吴图南先生曾向太医院正李子裕先生学过医道,太极拳很有成就,寿至105岁)学练传统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等。如今,他在太极拳上很有造诣,已出版《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诠》一书。

曾担任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的吕炳奎老中医,则指令其子嘉澄随吉良晨教授学练太极拳。如今在国外工作的嘉澄,仍每天坚持练拳,在身心健康方面颇有收益。

或许吕炳奎老局长的话可揭开中医师学练传统太极拳的秘密:“本《内经》‘正气存内’、‘精神内守’之旨,张仲景‘上工治未病’之教,孙思邈‘大医医未病之病’的精神,尊前贤之启迪,从‘精气神’当中不断激励自己,鼓励自己,认为‘世上有健康长寿之法,无长生不老之术’。要防患于未然,提高人的生命系数,缩短人的衰老时间,是医者之大愿也。”

这样的“大愿”,医者或许真的需要太极拳的帮助;反过来说,练太极拳者,也很需要医者的帮助。

◇ 太极拳和中医须臾不可离也

实质上,太极拳与中医,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阴一阳,不可须臾分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共生共荣。

以前,中医大家给患者诊治疾病,不仅仅是“望、闻、问、切”和开处方、配制药剂、推拿按摩,更把讲授人生的道理(即人们常说的传道,传授圣贤之道,也可称之心理疗法)和传授涵养身心的方法(导引之术、太极之功)当成重要的内容来做。这样的治疗方式,既符合中华传统文化整体为本的理念,也和太极拳“练整体,整体练”的要旨相匹配。

当时有的中医专家,全天坐诊,很少有疲惫的时候。他们边为病人诊治,边进行太极拳功夫的锤炼。比如,有的中医专家(太极拳专家),号脉、开处方时,往往用一个比乒乓球略小的圆形硬物抵住长强穴(尾闾下方),据说,此法可以用于各种虚证的治疗,培补真阳作用明显。有的到了中午,就关上门诊,用练太极拳基本功—混元庄(亦称之为浑圆桩)的方式来休息;这样,站庄一小时左右,到了下午再坐诊,精力依然像上午那样旺盛。

为提高自身的医学水平,实现自身的健康长寿之目标,中医大家们往往“功夫用在医学之外”。太极拳因为和中医有高起点的血缘关系,所以,用心体悟太极拳之真谛,也就成了医学大家们的自觉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太极拳大家往往也是中医高手。因为没有中医的滋养,对太极拳的理解也就会始终桎梏在武夫的层次,不会有大的突破。因此,证诸实际,太极拳家和中医家的内在修身之路,很多时候是相互融通的。拳医原本是一家啊!

老一代的中医家们,为了提高按摩和针灸水平,往往会锤炼太极功夫中的揉球法和震颤法。揉球法有两种,一种是手中本没有球,但要想象手中有一个气球,然后反复揉动之;一种是揉动纸糊的球,体会如果一用力球就会破而如果不用力球就会落地的感觉。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不仅太极拳“沾粘连随”的功夫会出来,而且按摩时,轻重缓急的指法也就有了功底。震颤法一般要求1秒钟内至少震颤8次,这样的频率,用在中医治疗上,可治疗内脏的疾病;用在太极拳实战上,可以让敌人五脏碎裂。

太极拳因推手(亦称揉手)而训练出来的听劲功夫,其本质和中医的“号脉”没什么不同。如果中医大夫的号脉水平高,进行太极拳的推手(揉手)训练,则必然会事半功倍,太极拳的听劲功夫能很快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

太极拳讲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种气化理论的来源,很可能源自中医的“气化论”。如果中医大夫们通过传统太极拳的锤炼,体验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真实不虚,对中医的理解,就有可能突破名相(名词术语)的障碍,抵达中医的核心地带。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的经典如是说。

“一曰心静,二曰身灵,三曰气敛,四曰劲整,五曰神聚。”太极拳的经典如是说。

从这个意义上说,习练太极拳就是在研习中医啊!而太极拳这个中医,并不需要去学很多中医的专业术语,就是每天盘拳走架,就能祛病强身—很多疾病在不知不觉中就痊愈了。太极拳是中医治未病的法宝。

谈谈太极拳内功与养生 篇4

一、太极内功

习练太极拳不仅要有外在的形体运动, 还应该有内在的意气运动。外在的形体运动源于内而形于外, 是一种表现形式;内在的意气运动隐于内而不显于外, 内涵深厚, 即我们所追求的太极内功。俗话说:“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作为内家拳典型代表的太极拳, 十分注重内功训练, 讲究功招合一。即所谓“功无招无以为用, 招无功招法皆空”。因此可以说, 习练太极拳的过程, 就是调整形与气的关系的过程。形是方法, 气是内容。习练太极拳不能只停留在外形姿势上的标准与否, 更要深入提高太极拳内功“气”的层次, 才能达到意、气、形合一, 才算真正掌握了太极拳运动的深层内涵。

习练者按照名师的指导修炼太极内功, 身体内部将会逐渐形成一种既绵软而又沉重的奇特“内劲”, 甚至在放松的运动状态下, 体内亦会产生膨胀感或热胀感, 这就是内劲在运行。与人推手时, 这种“内劲”就会让你步入“人不知我, 我独知人”, “神以知来, 智以藏往”的绝佳境界。陈式太极拳大师陈发科先生与对手较技时, 发力于无形, 能在三五秒内完胜对手。他之所以出手不凡, 就是因为他有深厚的内功功底做后盾。如果没有内功相助, 就是再好的外在形式, 也难以发挥它应有的威力。正如武术谚语所说, 打太极拳要的是“一功二胆三技巧”。否则的话, “拳无内功一场空”。

许多初始习练太极拳内功的人都会感到困惑, 总认为自己特别笨。其实这并不是笨, 而是因为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术语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 对于人们已建立的知识参照系来说, 是个全新的理念和体验, 也许在这方面本身就是一张白纸, 连个参照物都没有。但你必须明白, 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术语, 以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 确是培养和激发内功功力的重要途径, 必须以一贯之。如果只顾尽快学会动作, 然后再去追求动作的规范与否, 就会与太极拳内功神意作主宰的要求越来越远。纵使学练了几年, 甚至十几年, 也只不过是太极拳套路的外在形式, 仅仅是活动活动筋骨而已, 却始终无法品尝到太极拳内功的奇特韵味。

据笔者观察, 在习练太极拳的人群中, 大多数人仅仅满足于演练拳架套路, 以为一门心思的天天演练, 功夫就可以上身。岂不知, 太极拳还必须经历修拳阶段的身心锤炼。所谓身心锤炼, 是把拳架套路拆开揉碎, 把内功之术融入每个动作姿势的运行与转换之中。

流行的太极拳练法, 主要是把每个式子的应用作为特定阶段的内容, 诸如太极起式、云手和提手上式等等是对付什么招式的, 应该如何练。而习练太极拳内功的重点, 必须放在每个分解动作都依赖相应的内功心法的催发下自动运行, 必须把内功心法和拳架套路揉在一起习练。这就要求习练者, 必须纠正并逐渐杜绝只运动形体摆空架子的现象。只有意识到太极拳必须使“术”与“招”相融合, 才能达到知行合一, “招中有术, 术由招出”的意会境界, 便能体会与感悟太极拳阴阳相合的奥妙。

“术”与“招”相融合的关键是把每个拳架都拆开来默识揣摩, 进而从心所欲的祛僵硬而求柔韧, 祛招法而求内功劲法, 祛刻意烦琐而简洁明了。

何为太极拳“内劲”?那就是外柔内刚、柔中寓刚, 屈伸圆活、劲不外露, 神凝气沉、功蕴于内。发时深沉浑厚, 排山倒海;收时接劲化卸, 悄然无息。

二、太极拳与养生

太极拳从属于中华武术的范畴, 也可以说是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通过习练太极拳, 不仅可以增强御侮自卫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健康水平, 以充沛的体力、精力和潜能干好工作, 充分享受人生最大的乐趣。

为了证明太极拳的保健作用, 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 认定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 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 加强了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 能减少体内瘀血, 改善消化作用和新陈代谢过程。

太极拳的架势比较平稳舒展, 动作要求不僵不拘, 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 并且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运动。特别适宜于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和不同体质的人经常习练, 是一项易于普及的群众性健身运动, 是一项为全人类谋福祉的健身运动。

太极拳是在传统“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其特点是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 主张“以意导气, 以气运身”。要学好太极拳, 就要掌握好意识、呼吸与动作的密切结合, “练意、练气、练神”, 内外统一。“始而意动, 继而内动, 再之外动”, 形成刚柔相济, 快慢有节, 蓄发互变, 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

习练太极拳, 体内体外皆须“放松”, 使“气道通畅”, 总以放松、沉气为主, 配合呼吸, 遂行开合等等。因此, 在练拳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放松并调整呼吸, 每次练拳后才会心情舒畅, 精神饱满。身体微有汗出, 促进了肌体的新陈代谢, 从而起到祛病强身的健身功效。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 任何运动项目都应具有一定的强度, 且能较长时间的持续, 才能对人体的循环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而增进人体健康。

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来说, 有一种被中医称为“上盛下衰”的生理病理状况。何为“上盛下衰”?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 阴虚阳浮, 出现血压升高、心虚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食滞便秘等症状。乍一看, 患者也是红光满面, 并无病容。然而, 他的气血虚亏, 腿脚发软, 行动不便, 走路时间一长, 易导致足后跟痛、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痛、浑身乏力。中医认为, 人过四十, 肝肾易亏, 犹如根枯而叶黄。浇水灌肥应从根本着手, 滋肝补肾, 乃是养生保健之秘诀。除了服用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品和药品外, 重要的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 (即小腹部位) , 正是人体吸收能量和气血循环运行化为精血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部位。旷日持久地习练太极拳, 可增强小腹、腰和裆部及下肢的运动机能, 正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最基本的重要环节。腰脊和腿部功能增强了, 血脉自然流畅, 精神旺盛, 从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诸症。在习练太极拳的整个过程中, 不仅强调肢体放松, 还特别要求精神放松, 使大脑中枢神经的抑制与兴奋相结合, 有利于平衡心态。

冬天练习太极拳养生需知 篇5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力。

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最好不要听音乐哦。

一边听音乐一边打太极拳,能够增加动作的节奏性,增加了观赏美感。但事实上,它不仅不能增强锻炼身体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让这样的锻炼方式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仅仅是作为锻炼健身,而不是表演练习太极拳的话,不配音乐、自己一个人练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太极拳作为一项具有悠久传统的拳术,它的理念与气功有共通之处,讲究的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打拳心为主”。在练习时,应当做到意识高度集中、呼吸均匀顺畅,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到心静,如此才能达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真正全身心地去打太极拳,不仅对人的身体素质大有益处,更重要的是能让人心平气和,心静如水,它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好处并不亚于身体健康。如果以音乐配合来打拳,人们练习时,招式动作上会不由自主地迎合音乐的韵律,心态上也不可能做到无视一切,尤其是不能做到忽视自己需要配合的音乐。这必然会造成人的心态不能全神贯注于打拳这件事上,也违背了太极拳的“以气运身”的理念,从而影响练拳效果。

接下来,再来看看太极拳的姿势要求是怎样的吧。

冬天练习太极拳的姿势要求

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浅谈太极拳的文化与养生 篇6

关键词:太极文化 太极拳 阴阳

哲学里的太极:什么是太极?太极一词,始见于《易经》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的生,不是产生,而是演变的意思。亦即八卦由四象演变而来,四象由两仪演变而来,太极的变化流通,包含或阴或阳,呈现柔与刚两种不同的属性,八卦即四象,四象即二仪,两仪即太极。总之,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拳学里的太极:太极,太极拳的原理可以概括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庄思想的动态体现。宋周敦颐撰“太极图”推道体之本原曰:“无极而太极,吾心寂然无思,万善未发,是无极也。然此心未发,自有昭然不昧之本体,是太极也。”意思是太极为宇宙生化之源,万物启蒙之本。

一、太极拳理对养生的阐述

太极拳理包括的方面众多,众多拳家在自身的练习过程中把自己的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心得予以总结,使太极拳理内容丰富,内涵深远,也使学习者收益终身。

(一)“根”的健身作用

“千变万化有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陈鑫:《陈氏太极图说》);“步者,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其根在脚,发于腿”(武禹襄:《十三势说略》)这些文字记载说明了太极拳中“根”的重要性。

有研究证实,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的增强老年人的下肢平衡力,改善下肢的柔韧性即关节灵活性。发展肌肉力量。增加肌肉耐力,这对老年人预防下肢肌肉萎缩和各关节的活动障碍有积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太极拳锻炼有助于加强老年人的双腿稳定能力,降低因摔倒而导致受伤的可能性。参加太极拳锻炼的60 岁上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摔倒的可能性分别下降了30%和25%。说明注重下肢运动的太极拳,确实能够延缓老年人腿的衰老。

(二)心静体松的健身作用

太极拳家将“心静体松”视为太极拳练习的第一要求。留意各家拳谱关于“心”“体”的表述比比皆是:“神舒体静,刻刻存心”(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心贵静,神宜舒”(武禹襄:《太极拳解》); “心静身正,以意运功”(《太极拳全书·陈鑫太极拳论人类语录》);“心静神舒” (李福荫:《廉让堂本太极拳谱序》)等。以上文字记载,虽各不相同,却反映出共同的内容,那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应心神合一,心无杂念,使肢体放松,和谐的完成每一动作。

二、太极美学对太极养生的影响

目前,对传统太极拳健身的科研众多运用西方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采用实验对照的方法,而对太极拳健身文化的研究并不多,太极拳健身的科学解释应该是中西结合的理论结果,东方的传统文化不可缺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太极拳的产生,发展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儒家文化影响的太极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兼以各家并存。《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分为《易经》和《易转》。太极拳的“太极”二字见于《易经》,“意在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医学最基本的范畴是阴阳,如天地,刚柔,动静等。太极拳理正是阴阳对立。阴阳的协调统一以及阴阳的相互转化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也直接影响到太极拳理和拳法。

(二)“气”是太极拳美学的标准

“气”在武术领域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无法指出他具体的存在,但它在太极拳中的表现很重要。世界上生息的万物就是“ 气”演绎变化的结果,《十三势歌》曰:“气启蒙身躯不少滞”。太极拳讲求意气相连,形随以动,意到气到,气到劲到。陈氏太极拳名家陈鑫指出“太极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阴一阳之谓拳,其秒全在根。”要求刚柔相济,这种相济并非简相加或反复交替,而是将刚与柔巧妙揉何在一起,做到“剛终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运化无方”

三、太极拳与大学生健康体育

当前一起独特的方式吸引了许多大学生的目光,各大高校均有习练太极拳的学生。它主要从三个重点来影响身体健康:心静体松,动作连贯圆活,意气形合一。心静体松前面已经讲过,而动作连贯圆活是指动作变换圆活不滞,太极拳始终走的是弧形曲线,圆形的动作路线贯穿始终。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练气的过程。即“意义顺气,意守丹田”这样既可以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逐渐把呼吸练的柔和,细长均匀,从而练成丹田呼吸。从现代医学观点看,丹田呼吸可以扩大胸腔和腹腔,促进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和吸收,起到健身作用。

大学生长期静坐练习,属于体育锻炼,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而太极拳以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运动特点不受场地,器材,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意于开展又能延续到社会,适应于成年人直到老年人的终身增强体质,所以太极拳黑适合在大学中开展和普及。

四、结语

太极拳精华也不可能被每一个人完全掌握,太极拳练习这虽然很多,但大多数都限于老年人。很多人对太极拳存在误解,认为他只是轻稳慢均的一种拳术表现形式,对其内涵不甚了解。发挥太极拳养生功效必须从实际出发。

(一)从小抓起,太极拳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他同样适应于青年人,而且青年人的参与更加有利于太极拳的发展与普及。

(二)全面宣传,使人们认识了解太极拳,使它在人们心目当中树立正确的形象。

(三)培养后备人才,形成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志强,孙剑云.太极拳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69-71

[2]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26

[3]邓牛顿.中华美学感悟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4]张疆.中医养生与现代疗养[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3,5(4):246

太极拳功法与养生保健研究初探 篇7

养生重在平素调养身心,防患于未然,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实施的保健形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的认同和普遍开展的基础,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是中华民族对于全人类的贡献。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2 太极拳功法的起源与养生

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发点。“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黄帝内经)。只有掌握和应用正确的养生方法,并且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有序,实现理想的健康状态,达到延长生命时限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它综合了各家拳法之长,结合导引吐纳,采用腹式呼吸,能在练拳时汗流浃背而不气喘,动作畅通气血。它也融合了以阴阳为基础的经络学说,成为内外双修,身心并练,将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结合为一的内功拳法。动作以松柔入手,练劲养气,可缓可快,柔中寓刚,刚中有柔。陈式太极拳以缠丝劲为灵,杨式太极拳则以抽丝劲为主,皆以内劲为统驭,形成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形意结合,阴阳互交。陈式太极拳由明末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庭所创。后来经过杨露蝉、全佑、吴鉴泉、孙禄堂、武禹襄等各路名师发展,自成流派,又派生出杨式、吴式、孙式、武式等等各式太极拳。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棉圈”、“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拳的来源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太极拳以“棚、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在运动中,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要平稳,深匀自然,动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疏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动作弧形,园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自古以来,各民族祖先都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延年益寿,除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外,增强体质、维系民族生存等也是其重要原因。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直接源于锻炼身体、养生保健为目的的项目有许多,它们成为各少数民族在闭塞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调节、丰富着人们的心理需求,让人们在欢娱的体育活动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增进了体质的健康,同时也常被作为向异性表达情意及寻找配偶的媒介,这些在各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的遗迹。太极拳是特定民族文化的反映,它同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各民族生存斗争的手段,也是身体和心理养生保健的特殊方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各少数民族人民对身心健康的养生保健需求密不可分

2.1 太极拳养生保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养生和保健知识的积累,自古以来,各民族祖先都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延年益寿,除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外,增强体质、维系民族生存等也是其重要原因。在大量的实践中,认识到运动是最好的养生保健方法,正是在这种生命在于运动思想的推动下,战国时期才有了专门研究养生保健的“导引之士”。他们通过研究和观察,模仿动物活动,创造了熊攀树,鸟伸翅的象形动作,作为操练身体之用,以求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到了汉代,《导引图》已有40多个动作,有图例并有文字说明,表明秦汉之际导引已有了很大的发展,日如嵇康的《养生论》成为唐宋以后研究养生学的基础。唐宋时期,由于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们对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唐代的按摩功曾风行一时。到了宋代,研究养生保健的人越来越多,并在总结历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编了八段锦。八段锦按活动方式区分,可分为文八段和武八段。明清时期,养生保健理论在前代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明显成绩:一是导引理论专著的出版问世,二是诸多的养生家搜集、整理、创编了大量有价值的有关导引和健身方面的文字资料,并配图说明。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遵生八笺》和《赤凤髓》两书。这一时期,《易筋经》创编成功,《易筋经》是在我国传统导引术的基础上,采用立式,吸收武术的动作,强调肢体运动而加以创编的。自明末清初开始,增加了力量的练习,从而成为保健运动的新起点。它标志着我国太极拳在养生保健的理论和实践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2 太极拳功法与养生保健的联系

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来说,“上盛下衰”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血压升高,心虚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食滞便秘等症状。患者看上去往往是红光满面,并无病容。然而,由于气血虚亏,腿脚发软,行动不便,走路时间一长,易导致足后跟痛,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疼,浑身乏力。中医认为,人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叶黄。烧水灌肥应从根本着手,滋肝补肾,乃是养生保健的秘诀。除了服用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品和药品外,重要的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即小腹部位),正是人体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化为精血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部位。所以增强小腹、腰、裆部位及下肢运动正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的最基本的环节。腰脊和腿部增强,自然血脉流畅,精神旺盛,长久不衰,从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诸症。太极拳不仅强调肢体放松,而且练拳全过程都要求精神放松,使大脑抑制与兴奋结合,而且它还有利于心态平衡。所以,针对当今生活方式,练习一种或几种太极拳和太极拳器械是一条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只要你每天坚持练拳,它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2.3 太极拳功法的养生保健作用

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具有身体不练则退的规律。另外,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俗话说“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太极拳具有健身疗病作用,但不具“立竿见影”之效。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是“练身、练气、练意”综合锻炼的结果,能掌握太极拳真谛,本身就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体现了练拳的不可间断性第三实践证明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的获取,贵在坚持习练。每位立志习练太极拳进行养生保健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

2.3.1 心脏血管系统

血液循环是由心脏收缩,将血液挤压至组织血管,再流回心脏。如果组织血管很通畅;心脏收缩的做功不必太大,就可以将血液挤压到各组织。反之,如果组织血管有堵塞或变窄,心脏收缩的做功就必须加大,以维持正常的血流。一般的拳术运动,多半是将肌肉紧绷,成等长收缩,组织血管被压扁,阻力增大,而且运动中,血流量增加,心脏收缩的做功更形增加。太极拳则不然,轻灵松软,肌肉成自然放松状态,血管通畅性更好,运动时,心脏反而做功减少。夏威夷大学的临床研究,显示太极拳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最好的治疗性运动。

2.3.2 呼吸系统

太极拳的呼吸强调是细、慢、深、长。这与临床上,我们教导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的呼吸训练方法不谋而合。缓慢而细长的呼吸,可以训练横膈肌,增加对于疲乏的耐受力。另外有两篇文章显示,长年打太极拳,会减少呼吸的生理死腔,增加呼吸效应。这个现象可能是因为打拳时,身体上下运动,肺部血流均匀,气体交换的效应性增加。然而,肺部并不只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也是很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因此血流分布均匀,生理死腔减少,不但有助于呼吸的有效性,对于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含有一定的助益。所以说,对于慢性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太极拳是一种很好的复健运动。

2.3.3 对骨骼肌肉系统

太极拳的动作,讲求的是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松胯,膝不过脚尖,重心落在涌泉,重点就是不使任一脊椎椎骨或四肢关节负荷重力,以免关节慢性受伤。而且,太极拳强调一动无有不动,全身性协调的运动,上下前后,左旋右转,每日持续性的舒展筋骨,缓和均匀的运动,对于骨骼肌肉的保健,有很大的功效。有两篇文章就强调太极拳对于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很好的复健功效。对于老年人,也有助于平衡感的训练,而加强在日常生活上,动作的协调灵活性。

2.3.4 对神经精神系统

学太极拳是内外双修,除了外在的动作是暖和而轻灵之外,内在的心理也要调适到遇事不争,一切随缘的境界,有文章指出,太极拳有如“动态的禅”,在遇到外界的干扰及压力之下,学太极拳者的适应性较一般人为高。

2.3.5 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

运动时内分泌激素的改变有利于物质和能量代谢。其机理如下:

生长激素:运动数分钟后生长激素分泌即开始增多,并随着运动强度增大可迅速升高﹙与运动时间相关较小﹚。其分泌的增多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其后可使肌肉肥大,有利于软骨形成,骨骼生长,细胞增殖,可促进合成代谢。

甲状腺素:运动中游离甲状腺素增高,可使细胞代谢率增高,提高基础代谢率,升高体温。

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即儿茶酚胺的分泌随运动而增多,其程度与用力强度有关,例如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可从轻运动的2倍增至剧烈运动的4倍。运动时间也是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有年龄﹙老年人在相同运动强度下儿茶酚胺分泌较多﹚性别﹙男性肾上腺素分泌多于女性﹚这些反映有利于使身体对运动反应更趋合理,如血液重新分配,心脏收缩力,底物的动用,肝糖异生作用和脂肪分解等,这些都有赖于儿茶酚胺的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运动中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使肾血管收缩,降低肾血流量,刺激肾脏分泌肾素,并刺激产生血管紧张素,从而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在运动中醛固酮缓慢增高,增高可达安静时的6倍。这一增高可因肾重新收水分而增加血容量,从而增加心脏排血量和维持较高血压。

胰岛素:在运动中随着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增加,胰岛素分泌逐渐降低﹙由于儿茶酚胺释放而产生抑制效应﹚,这直接促进了肝脏转运并使肝脏对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敏感。随着胰岛素在长时间运动中被抑制,还有利于从游离脂肪酸分解中获得能量。

性腺:无论男性或女性,在急性运动后均引起黄体激素的改变,可增高黄体酮和雌二醇的水平。其增高量与运动强度有关。运动在男性或女性中均可引起睾酮的增高,其原因可能是清除率减少。老年人由于性腺功能衰退,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增高。做轻柔缓和的运动可使性腺激素维持一定水平而降低促性腺激素。长期运动还可使血浆中内源性啡肽类物质升高。

2.3.6 对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毋庸讳言,运动对精神、心理有较大的影响。对患者来说,由于对疾病和残疾有不正确的理解和对治疗丧失信心,极易产生精神抑郁、悲观、失望等。这些“负性”情绪常可进一步削弱人体的功能。患者参加运动,积极主动的锻炼,可以扭转上述的消极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来自社会、工作、家庭、学习等方面带给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很多人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通过运动来“减压”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这是因为运动可发反射性引起皮质和丘脑包括下丘脑部位兴奋性提高,而下丘脑是调节内脏、内分泌活动的高级中枢,对躯干活动亦有调节作用。运动可提高机体的反应能力,因而,能较好地适应各种因素给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在应激反应中,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系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丘脑还有“愉快中枢”,运动表现为良好、愉快的情绪,并通过交感神经产生营养性影响,改变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当患者自己参加运动并从中获益时,常能对治疗恢复信心,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3 太极拳功法特点与养生保健价值

太极拳适合任何年龄、性别、体型的人练习。经常练习太极拳,对于身心健康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种简单而又高深的运动,练气、蓄劲、健身、养生、防身、修身,一辈子受益无穷。生、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衰老是一个多环节的生理过程的必然归宿。太极拳对于改善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对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和增进健康等各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尤其中老年时期,运动减少,造成肌肉质量减少和骨骼矿物质的丢失。

当前,随着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对参加体育运动的自我要求日趋增强。太极拳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多彩的魅力和独特的养生保健功将逐步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就是更好的发展群众体育,强调的是全国各族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应以开拓太极拳娱乐、养生保健为主,以“健其体,冶其志为”为核心,在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与推广。神静可以培育真气;调息可以行气,通调经脉;动行可以强筋骨,利关节。《吕氏春秋·尽数》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说明动可促进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动则不衰”是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继承和发展太极拳,无疑是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推进,也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最好方式。

4 结论与建议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我们知道,突然、强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太极拳却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继承和发展太极拳,无疑是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推进,也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最好方式。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来说,“上盛下衰”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中年老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而出现的血压升高、心虚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食滞便秘等候群。患者看上去往往是红光满面,并无病容。然而,由于下元虚亏,连脚发软,行动不便,走路时间一长足后跟痛,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疼,浑身乏力。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页黄。浇水灌肥应从根部着手,滋肝补肾,乃是养生保健的秘诀。除了服用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品和药品外,重要的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即小腹部位),正是人体吸收的各种营养转化为精血(及内分泌)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部位。所以增强小腹、腰、裆部位及下肢运动正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的最基本的环节。腰脊和腿部增强,自然血脉流畅,精神旺盛,长久不衰,从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诸症。太极拳不仅强调肢体放松,而且练拳全过程都要求精神放松,使大脑抑制与兴奋相结合,而且它还有利于心态平衡。所以,针对当今生活方式,练习一种或几种太极拳和太极拳器械是一条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

摘要:太极拳是祖国武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其功法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以提高人体调系统“元神”和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入手,达到改善身体基本状况的目的。其养生保健功效对于防止和延缓人的骨质疏松,改善微循环、延缓肌肉活动能力的衰退是非常有效、经济实惠且易于接受的健身方法。

关键词:太极拳,中老年,养生,保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静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白晋湘,加华.民族传统体育保健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孟景春.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李宗述.体育康复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

[5]体育院校统编教材.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体育院校统编教材.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太极拳与中医学相互交融诠释 篇8

1 太极拳与中医学理论的相互联系

1.1 太极拳与古中医学圆运动理论相吻合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由中医大家彭子益著, 是真正传统中医的体现, 涵盖整个中医学理论, 详尽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八纲辨证、子午流注、六淫、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及辨证等内容。如描述五脏在圆里面的布局[1]:肝属木, 对应东方;心属火, 主南方, 在圆的最高位;肺属金, 主西方;肾属水, 主北方, 在圆的最低位, 东、南方主升, 西北方主降;脾为中土在中央如轴, 其他四脏名为四维如轮。轴的运转带动轮的运行, 而轮的不停运转使轴更灵活。升降, 正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人体之所以生病是由于轴的不旋转和轮的不升降。同样, 太极拳运动路径处处不离圆的运动。太极拳在于画圆、画弧, 非圆即弧, 在运用和演练中正确走立圆为主, 立圆才能顺应宇宙、天地的规律。立圆的运行规律, 也与古中医学的圆运动相对应。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云手就是画立圆的体现, 该动作看似简单, 画好却非常难。推手或技击实战比的是圆和松, 是顺应天道的体现。

1.2 阴阳学说

阴阳源自于我国古代圣贤创立的哲学, 古人通过仰观俯察取类比象, 将自然界各种对立相联系的现象, 如日夜、天地、水火昼夜、男女、上下等事物归纳为阴阳。阴阳哲学是研究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变化之道[2], 并根据自然本源和变化之道推演到生命体及人类社会的变化之道。太极图是一个圆, 里面包含着两条鱼, 也叫太极双鱼图, 黑色鱼代表阴, 里面的白点代表阳, 表示阴中有阳;白色的鱼代表阳, 里面的黑点代表阴, 即阳中有阴。《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本。”表明阴阳为天地的规律, 阴阳无处无时不在。在人体中, 气为阳, 血为阴, 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阳中求阴, 阴中求阳, 充分体现阴阳相互斗争、相互利用、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哲学思想。阴阳思想也贯穿着整个太极拳的演练及运用全过程。如演练过程中, 腰部的旋转, 两手的开合、虚实的转换,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为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 缠丝劲的练习及对身体各部分的要求、推手的运用等充分体现了阴阳思想。阴阳不仅贯穿着中医和太极拳的全过程, 同时与生活息息相关, 是宇宙、天地运行的规律。

1.3 对五脏防治疾病的影响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全身上下内外, 使全身的气血循环不息, 从而形成正常的生理活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云:“心者君主之官, 神明之出焉。”表明人的精神活动、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心密切相关, 可以说一切的变化均由心来主宰。心主血脉, 全身血液的运行均在心的作用下完成。行拳走架时要做到心静, 才能使气血经络通畅无阻, 从而做到形神合一。太极拳讲求静、松, 以意运形、以意运气、形神合一。身体要中正安舒, 虚灵顶劲, 才能使精神集中;一招一式, 举手投足, 受意识的指导, 才能周身灵活。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修心养性, 使内心更加平静、从容淡定、波澜不惊, 从而使身体各部分机能更好地协调、平衡。肺主气、主皮毛, 司呼吸, 肺朝百脉, 主通调水道;练习太极拳过程要做到含胸拔背, 呼吸才能顺畅[3], 使肺功能加强, 呼吸加深加长、变慢,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云手, 双手不停地画圆, 手太阴肺循行拇指挠则。将拇指打开就是练习走肺经, 可加大呼吸, 锻炼肺功能, 更好地发挥宣发、肃降及治节、主持一身之气的作用, 从而有效防治肺部疾病。肝于五行中属木, 为阴中之少阳, 与自然界春天、东方及风气、青色、酸味通应。肝主升发疏泄, 具有疏通脏腑气机、疏泄气血、调畅情志的生理功能。《灵枢·本神》云:“肝藏血, 血舍魂。”肝主藏血, 依靠肝的藏血作用使魂随血归于藏肝, 则睡眠安稳。练习太极拳有助于性格沉稳, 睡眠和饮食得到大大改善。练习太极拳使肝气得到疏泄升发、调达, 使肝血可更好地收藏。脾为中土如轴, 轴转轮灵, 脾主运化, 主升清, 为后天之本。人体营养的水谷精微和水谷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水液湿浊全靠脾的运化作用, 太极拳的运动路线恰好促进脾如轴更好地运转, 从而大大提高脾的生理功能。

肾为生命的根本, 为人的先天之本, 通冬气, 固守之性藏敛人身精气, 为身体阴阳水火的本原, 五脏虽然均有阴阳, 但均以肾之阴阳为生命的根本。《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人的生长发育、盛壮衰老过程由肾所主。肾主纳气, 呼吸运动虽由肺所主持, 但由五脏共同协作而进行, 肾则起着纳气的重要作用。肾有两枚, 位于腹中, 附于腰脊两则, 故腰为肾之腑。太极拳有“腰脊为第一主宰”的说法, 陈式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为腰劲向下塌, 即腰部椎弓要按生理特性, 略向内收下沉, 向下塌驻劲, 腰是上下转动的枢纽。在行拳走架中腰起着“车轴”的作用, 每一招每一式均离不开转腰, 不停地转腰, 其实就是在补充肾中之精气。灵活把握腰的旋转运动, 才能把太极拳的气势打出来, 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因此, 腰的灵活旋转运动是太极拳的灵魂[4]。

1.4 太极拳之根本为练阳气

精、气、神三者关系非常密切, 气能化生精, 而精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够转化为气, 精生神, 神能摄精。“气”的内容相当广泛, 既有天地自然之气, 又有维持生命活动的人生之气。阳气来自先天父母之气和后天之气, 即从食物中吸收水谷精微转化之气。阳气为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阳气根于下焦的肾, 其化生元阴元阳之气通过三焦而布达全身, 内而五脏六腑, 外而肌肤孔窍, 无处不至, 用于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黄帝内经》云:“阳气者, 若天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夫运当与以日光明。”人以阳气为本, 有阳气则生, 无阳气则死, 阳气盛则健, 阳气衰则病, 因此固护阳气是一切养生防治疾病的基础。大多数久病、重病的患者, 久之不愈, 其根本问题为阳气亏损, 导致六淫及体内之邪气入侵停留体内, 缠绵难去。

1.5 太极拳离不开中医学经络

经络对应大自然的江河, 五脏六腑对应大海、湖泊。脏腑之间的大海和湖泊, 通过经络来沟通联络, 输送运转有用物质和排放垃圾。“久病必瘀。太极拳处处讲求松, 是通过松来疏通经络之江河使其更好地与五脏六腑的大海、湖泊沟通, 使它们之间变得通畅无阻。”因此, 只有学会松才能通, 只有通才能更好地起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作用[5]。

2 中医学与太极拳回归于道

道, 为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 表示“终极真理”。道法自然, 中医和太极拳均是顺应天道、遵从自然规律的体现。无论中医、太极、武术, 最终回归于自然、回归于道。比如真正医术高明的医生在看病时, 处方自然而来, 药到病除, 即为真情流露。真正武艺高强者切磋武艺时, 不去想出招, 每一招每一式均能取胜, 即常说的无招胜有招, 这是回归自然、回归道的体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 太极拳和中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同出一源[6], 也可以说太极拳是中医学的延伸和补充。运用中医理论可促进拳艺的提高, 练习太极拳能大大提高中医医生的医术水平[7]。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但整体素质提高不明显, 归根到底是由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丢失, 故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刻不容缓[8]。

参考文献

[1]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0:7-14.

[2]邓铁涛, 吴弥漫.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2.

[3]陈正雷.传统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3:14.

[4]洪均生, 李恩久.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全书[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1:7.

[5]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7-12.

[6]梁谊深, 谢胜, 周晓玲.浅谈太极拳在中医“治未病”中的作用[J].河南中医, 2013 (8) :1360-1361.

[7]姜华, 张艳.太极拳防治高血压的机理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 :241-242.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篇9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武术文化之一, 它以太极阴阳理念为基础, 把身体动作与意识、呼吸等相结合用意念指挥身体的活动。用呼吸协调动作, 融汇武术、气功、导引于一体, 是“内外合一”的内功拳。太极拳重意念, 使神气内敛, 练太极拳要精神专注, 排除杂念, 将神收敛于内, 而不被杂事分神。

太极拳运动形体, 以行气血。太极拳以意领气, 以气运身, 内气发于丹田, 通过旋腰转脊的动作带动全身。气机周流全身之后, 气复归于丹田, 故周身肌肉、筋骨, 关节、四肢百骸均得到锻炼。具有活动筋骨, 疏通脉络, 行气活血的功效。

太极拳就是通过练拳养气, 行气通经, 平衡阴阳, 协调五脏, 来提高自身机体的阴阳自和能力, 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力的自我修炼技术。它是一种注重意气运动、身心兼修的拳术运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 符合太极阴阳原理, 符合中医养生原理。

太极拳要求心静、身正、体松、气匀。练拳要洗心涤虑, 平心凝神, 肢体放松, 两脚站稳, 两膝微屈, 腰直身正, 虚领顶颈, 沉肩垂肘, 虚腋舒指。练拳时姿势要端正自然, 要学会放松, 练拳时保持松柔, 要用意识指挥动作。太极拳的呼吸是经过锻炼后, 自然形成的逆腹式呼吸。练拳时要用意运气, 使气贯注于形, 内通五脏六腑, 外通四肢百骸。

2、坚持太极拳运动后的身体反应

在练拳过程中, 头随身转, 目光放长放远, 配合动作的开合, 眼睛随之进行开合的训练, 也就是眼的呼吸运动, 从而使眼肌得到锻炼, 久而久之视力得到改善, 目光炯炯有神。由于练拳时思想集中, 耳部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息和调整, 所以在经过长时间习练太极拳后, 听力也随之增加, 从而达到耳聪目明。

太极拳的螺旋运动, 使身体各部位肌肉群和肌肉纤维都得到活动, 使肌肉能拉长到一般运动所达不到的长度。使肌肉匀称丰满, 柔韧性增强且富有弹性, 并增强了收缩的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进行了牵拉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加强, 骨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 使骨质变得坚固, 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形。使关节周围的肌肉, 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受到良好的锻炼, 从而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

练太极拳到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腹鸣、指尖酸麻、发胀、针刺等感觉。这些都是体内其气运行, 经络畅通的反应, 是好现象, 随着功夫长进这些现象也会逐渐消失的。太极拳的“十要”理论, 是锻炼身体任脉、督脉、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通过腰的旋转, 脊椎的拉直松垂, 使腰的周围 (带脉) 膨胀, 肾部充实。小腹部 (冲脉) 气血旺盛, 起到肾壮则精气足、神清目明的效果。

3、太极拳对现代社会作用

现代社会由于工业文明造成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 人们的工作性质决定其要进行长时间的一种身体活动, 这种长时间的身体练习造成了身体动作单一运动, 这种长时间的身体运动造成了身体某一环节的过度劳累, 最终影响了身体健康。另外, 随着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 人类社会对外界的物质享受增多, 在食物食品方面, 人产大量的摄入高脂、高糖、高蛋白的营养物质, 而现代传媒所提供的娱乐方式与节目又使人们快乐的沉陷于其中, 这样一方面是身体内过度的物质摄入, 另一方面是较少的身体活动的消耗, 就使得机体内产生了过多的脂肪与糖原累积, 它造成了许多现代文明病的产生。而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体育活动方式又使我们的身体锻炼与消耗也在快速的运动中完成, 它造成了身体承受能力的问题, 许多大众由于不运动太过猛烈而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新的身体问题。太极拳运动以缓慢柔和的运动方式进行肢体的运动, 这种缓慢柔和的方式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 通过一点一滴的动使身体活动达到大的肌肉、骨骼、五脏六腑、小的毛细血管、小肌肉群等全身都共同参与的状态, 并且通过长时间的进行达到全身的深层运动。它正是一种现代工业社会的背返, 现代工业社会强调快, 通过这种快速度的完成任务, 以获得更多的物质追求和享受, 而太极拳是强调人要在这种快速的、不去反思个人的忙活到底在干什么中, 给人们静下来的机会去思考人的终极关怀问题, 表面上来看这种慢的运动方式让快速追赶任务的工业社会着急, 而认真的思考正是这种慢的运动方式和思维方法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单一模式的补充, 使人类社会向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4、太极拳运动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太极拳的思维方式与健身方式拥有着很大的价值, 它能够使我们摆脱工业社会的压力。所以, 在今后的练拳过程中尽量做到慢练均匀, 逐步一点点的放松。这样有利于肌纤维中肌细胞与肌肉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内脏之间相互挤压, 按摩, 使心率与平时保持一致, 血液流速保持平稳不变, 使肌纤维更加有力, 骨密度增加, 把自己的身体练到最佳状态。练习太极拳, 要始终保持神静, 使头脑静下来, 用意识指导动作。神静才能以意导气, 气血才能周流。身体宜放松, 不得紧张, 因此上身要沉肩坠肘, 下身要松胯松腰。肩松下垂即是沉肩;肘松而下坠即是坠肘;腰胯要松, 不宜僵直呆板。体松则经脉畅达, 气血周流。

参考文献

太极拳养生原理初探 篇10

太极拳是武术拳种之一,是我国武术中一大拳派。“太极”一词最初见于《周易》一书,至宋朝,周敦颐以其所画太极图解释自然界发展规律及其变化。太极拳的每一动作都是圆形的,恰似太极图的一环套一环。在这些环形动作中,含蓄着很多变化,如虚实、动静、刚柔、进退等。太极拳动作自起式到收式,一势连一势,并无隔断之处,如同一个完整的圆,找不到头尾。前人即将这种圆运动方式的拳术,称为“太极拳”。太极拳综合融汇了我国诸多拳种之长,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吐纳术,吸取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与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成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其起源,传说不一:有说为唐代许宣平、李道子所传;也有说为元末明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但多数拳家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于陈氏太极拳,而持陈王廷创拳说。太极拳繁衍至今已形成了风格特点不同的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等多种太极拳的流派。各派太极拳虽然在动作、套路、风格等方面都各成一体,但它们之间仍然保持着一些基本相同的技术方法和运动特点。经常练习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均有良好的作用。太极拳具有健身作用和治疗疾病的功效,成为国际医疗体育项目。太极拳运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其影响遍及五大洲。

2 太极拳的养生思想与功能

练太极拳为何有益于健康呢?现代社会生活中,欲望的追求、激烈的竞争,常常迫使人们去承受快节奏、高效益的工作。于是在繁忙、紧张之后,十分需要一种宁静的怡情方式来加以平衡,西方学者称其为一种“高情感”活动,以对人的心态进行调整。

动物通常可以活到发育成熟期的7倍,人类却只有三四倍,其原因在于呼吸方式的改变。婴儿出生前为胎息,呱呱坠地转为腹式呼吸,学步起便转入胸式呼吸,从而大大地限制了人的肺活量,影响了人机体的强健度。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使之深、长、匀、细,日渐扩大肺活量,奠定健康的根基。练太极拳要使周身放松,全身运动,以意导动,气达四梢,内气运行无处不到。不仅使大动脉畅通,还避免微循环毛细血管的过早老化,有利于血循环疾病的防治。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空调、电扇使人免受寒暑之苦,却使皮肤保暖、散热功能下降,汗腺壅塞,皮肤的通透性弱化,有害物质得不到及时排泄,新陈代谢失调。练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在开合收放中使肌肤膨缩、毛孔张闭,一套拳下来汗腺通畅,保证了新陈代谢的平衡。人体的老化,最先发于神经系统的衰竭,人体十万余条神经,关系着各个器官的功能。如面部松弛起皱、脱发,均源于细胞再生神经功能下降;耳聋眼花,源于视听神经功能下降;腿脚不灵便,源于运动中枢神经老化等等。练太极拳以意识引导动作,上下相随,协调完整,活跃了神经中枢的指挥系统,增强了神经的灵敏性,延缓了其功能的退化。

“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然而超负荷的剧烈运动必使机体受到损伤和劳损。“生命在于静化”,常以龟龄鹤寿比拟,然而过于求静则精神萎缩,病气易侵。太极拳运动绵绵不断,动中求静,“外示安逸,内益鼓盈”,动静结合,运动适度,不用强拙之力,无伤大劳,对机体各器官形成良性刺激,有利于护养机体。无论是自然界的动物,还是人类自身,凡生命旺盛者,其肢干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花茎干瘪也便意味着凋谢,初生婴儿,周身柔韧似无骨,最富有生命力。老人的手脚不灵便,也在于骨质疏松,关节韧带僵硬。常练太极拳,旋膀转腕,撑裆开胯,伸筋拔骨,缠绕折叠,不仅增强了筋肉骨骼的柔韧性,内劲、内气的运用也使内脏的弹性增强,从而延缓了机体的衰老。不少研究还表明,经常练习太极拳对老年人降低血脂有良好影响,能增强血管壁弹性和血管运动神经的稳定能力,使血循环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营养,预防和延缓心脏疾病。据国外的一篇论文研究报道,认为保持屈蹲状态的太极拳练习可以有效地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减少老年人摔跤。甚至还有报道,宇宙飞行员适当练习太极拳可以更好地适应失重感觉,保持在特殊环境下的操作能力,使大脑活动进入一种高度宁静的“觉醒”状态。一套拳练下来,清新怡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从养生学的角度看,气被视为生命之源。太极拳集技击、养生、哲理于一身,在松静自然的动作中,气沉丹田,深、长、匀、细的呼吸,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达到培本养元之根本。太极拳讲究和顺,“舍己从人”,不争强斗狠,把人生修为融贯于悠悠运动之中,陶冶人的情操和胸怀,把心理、生理、人生哲学连在一起,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合成一团,从而实现身与心的全面健康。如果说,西方文明倡导的“知识之树”,为人类创造了财富,那么东方文明崇尚的“生命之树”,将为人类带来健

康。太极拳便是这“生命之树”中的重要枝干。

3 太极拳与中医的关系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与太极拳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体的文化留存。加之,太极拳与医学本身就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实验证明,练习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康与预防疾病的手段,功能也非常明显。因此,太极拳在养生方面与中医有着许多的共通之处,这种共通使两种文化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风景。具体探讨太极拳与中医的紧密联系,对探究太极拳的健身价值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3.1 太极拳与气血的关系

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说,气被视为生命之本源,是构成、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之则生,散之则死。”《灵枢·天年》云:“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以母为基,以父为?”气血二者的关系是,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有阴阳相随、互为资生、互为依存的关系。太极拳的练习非常注重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起吸落呼,通过调吸吐纳和肢体运动相结合,加速气血在体内的运行速度,使营养物质通过气血传送到身体的各个所需部位,起到通络活血,淤滞散去,百病皆除的良好效果。

3.2 太极拳与经络、五行的关系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经络,“外络于肢节”,“内属于脏腑”,是人身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阻隔、则气滞血淤”。人体经络的循行,十四正经(十二正经加上任督二脉)和七经八脉都呈现着圆的循环,即使是卫气的独行循行,也仍是呈圆道规律。白昼于平旦从目起始,序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少样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成为一个大圆道。夜行于阴,即肾、心、肺、肝、脾、肾的圆周。六腑为阳周,五脏为阴周,两个圆周通过跷脉自肾至目相连,昼夜交替,保卫着人体外表和内脏诸多生理功能的正常化。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其动作与经络和五行也是相对应的,如:扌朋-五行中属水-肾经,捋-五行属火-心经,挤-五行属木-肝经,按-五行属金-肺经,扌列-五行属土-脾经,采-五行属金-大肠经,靠-五行属木-胆经,肘-五行属土-胃经。所以,太极拳上肢动作通过两臂和两腕的旋转、缠绕、折叠可对上肢的三阴、三阳经有一定的刺激,对强心益肺有良好作用。而下肢动作腿的旋拧、(上步)绷、(落步)勾则可对脾经、胃经和肾经有良好的作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之海”,“肝肾为精血之源”,心肺为人体生命活动中心,因此,练习太极拳可有效地保证脏腑功能的正常。综上所述,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科学的实践经验从多方面证明,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而且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身体也大大延长了人类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时间。

4 结语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太极拳有着相当重要的养生、健身价值,发掘其内涵的养生价值,对太极拳在新时期的发展有相当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使太极拳的养生、健身理论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其经典的理论向现代语言和现代科技过渡,从而将古老的东方文明与现代科技观相结合,应用现代化的理论方法来弘扬祖国文化。继承与创新结合,必将加速探索太极拳优化生命质量的奥秘的过程。在可预测的将来,系统的太极拳锻炼,必将成为促进人们聪明智慧、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延缓衰老、益寿延年、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为缓解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提高中华民族健康水平,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全面提高21世纪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精神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瑞虹,李巧玲.42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田麦久,李志勇.东方健身术论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3]张广德.养生学理论[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

[4]徐红.中医养生康复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1995.

[5]张广德.养生太极掌二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6]郭志禹.太极拳养身文化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7]邵建功.现代运动人体科学对太极拳科学化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8]王桂荣.从中医理论谈太极拳健身[J].中华武术,2004(11).

[9]马英.太极拳与中医经络学说[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1).

上一篇:允许自己失败下一篇:经济林资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