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学教学

2024-05-28

中学科学教学(精选十篇)

中学科学教学 篇1

一、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表现, 是小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是学生智慧的重要来源.科学始于好奇, 发现始于观察.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可以这么说, 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起始于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要求人们尽可能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进行感知.我们学习要做到“五到”, 就是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 通过多种感知的渠道, 提高观察的效率.例如“一杯水的观察”教学, 学生用眼睛看, 发现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会流动的物体;用鼻子闻时, 了解到水是没有气味的;用舌头尝时, 知道水是没有味道的;再用手去摸时, 感受到水的温度;这样就比较全面的观察了水, 综合的了解了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而经常带领学生到自然界中去观山观水、观树木庄稼、观花鸟鱼虫, 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生活, 激发观察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 使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具备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社会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如以前在教“冬季星空”时, 在讲清观察星星可以知时间推移、知季节更替, 是一项有趣又有用的科学活动后带领学生在晴朗夜晚, 在分清星座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了大熊星座、小熊星座, 织女星座、牧夫星座、天狼星、北极星…….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兴趣高, 收获也很多.只有通过经常地这样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从漫无目的、杂乱无章、零散的观察逐渐养成了系统、全面、细致的科学观察习惯, 这不仅可以使观察更为有效, 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以使他们从小养成勤思考爱动脑的好习惯, 在将来的工作中, 能够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学生提问表明学生在对事物进行探索、思考, 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也是学生思维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大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尽量独立思考, 不盲从, 不迷信, 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独特的见解, 鼓励学生去发现.例如, “寻访小动物”一课,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大胆提问, 学生会提出:什么是寻访?对小动物的观察为什么叫寻访?为什么要访?到什么地方去访等一系列问题.在学习“蜗牛”一课后, 有学生会问:蜗牛的身体外面为什么长有坚硬的壳?蜗牛的头上为什么会长两对触角?蜗牛的眼睛为什么长在长触角上等.面对这些提问, 教师一方面要做好解答更要进行鼓励.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好问是智慧的摇篮, 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则是教师的天职.因此, 教师要善于引导,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的奥秘, 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 让他们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的发展.除了鼓励学生好问外, 还要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索活动, 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思维.如学过“我们给大自然记日记”后, 带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 观察当地四月份的物候现象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绘制出四月份的自然历, 并对四月份的气温、雨量、太阳高度进行统计, 绘制出曲线图, 得出本地区四月份气温、雨量、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形式, 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 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三、培养操作能力

作能力就是动手能力.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习惯, 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进知识的理解、巩固技能技巧的形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学“机械”时, 我辅导学生做了3个实验. (1) 把10千克的重物提高0.5米, 先用手提, 再用杠杆提, 比较两种方式用力的大小; (2) 先用自行车车把改变车的方向, 再直接用手转动轴把改变方向比一比谁省力; (3) 两个同学用同一种锤子分别把有尖钉和截掉尖端的“钉子”钉入木头看谁用力少.通过操作体验, 使大家认识到杠杆、轮轴、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 并且都学会了一些简单机械的操作方法.科学的本质就是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特别是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亲近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 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让学生动手操作, 亲身经历是科学课对我们的要求.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教学中, 我们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机会, 通过动手操作,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科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的机会, 在科学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科学创造能力.因此, 我平时就十分注重指导学生做实验、开展种植、养殖、制作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掌握了操作过程, 培养了操作能力.

四、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智力发展的最高形式, 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谐优异发展的综合表现, 它是革新、创造、发现和发明的第一要素.面临着世界性的国力竞赛、科技争雄的形势, 从小激发少年儿童的创造意识,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意识和创造力能力, 是我们科学教师刻不容缓的工作.我在教“制作叶的标本”时, 组织学生采集37种484张植物的叶, 指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动手制作标本.这些标本制作十分精致, 不仅符合要求, 而且各具特色, 有独创精神.“小画家”王小丽同学用叶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标本展览会上大获赞赏.从此, 美术小组便增加了叶画这个项目.她的叶画作品还在市的儿童画展上荣获一等奖.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 特别是发展中小学生的科学创造力, 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科技人才的需要,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是科学学科教育的基本任务, 也是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还要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 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开始的.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 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 探索, 去进行创造性劳动.科学课上教师就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幻想.青少年爱幻想, 我们要珍惜这一宝贵财富.因为幻想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 今天还在你幻想中的东西, 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你创造性的构思中.这就是我们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目的之一.

中学七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篇2

中学七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一、《科学》教材的特点

《科学》新教材,从整体上看,体现现代科学的特点,展现科学精神,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工作中具有科学信息的认识与理解、表达与交流、实践与决策、预测与判断、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在新教材中,将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具有较强启发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内容,使教材呈现开放性和动态性,充分体现现代科学的特点;注重科学史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介绍,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的同时学习有关科学知识;教材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注重学生个性化表现,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无限启发;新教材中还体现了人文精神,如生物的资源、环境保护等,虽然没有正面阐述,但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领悟。

《科学》教材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强化科学探究,提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实施生命科学与社会、技术相结合的教育,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点,因此,本课程教学具有适切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体会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他们探究大自然的能力,给学生“鱼”,不如教会学生“渔”。因此我加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探究,通过让学生积极投入、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解决自身实际问题及生活相关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主动独立的学习态度与人格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

一起探究实验课题,逐步培养学生对科学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使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善于实践,尊重事实,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学会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品质。

《科学》新教材中,增加了科学发现和研究史、信息资料,还有更多是来自生活中的知识,我以任务驱动学生,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板块,供学生自主选择,然后进行自主探究。新课程教学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学生获取、整合、内化、表达、交流信息,得到的知识远远超过教师在40分钟中能传授的,知识内容得到拓展。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反映出他们迫切想学的心态,这主要是基于教材新颖的优势、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优势,更基于学生学习观念转变的优势。

三、尚需改进的问题

1.知识内容的拓展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有许多内容在课堂上不能让学生充分讨论,影响知识的拓展,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只能有待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但本学科处于一个较被忽视的地位,所以有些课题的探究学生不能深入进行,只能停留在一个较肤浅的水平。

2.在长期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没有充分的转换,学生的主动探究还不够,他们主动学习显得还不够。

例谈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篇3

[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思维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04

杜威说:“尽管一切思维的结果都归结为知识,但知识的价值最终还是服从它在思维中的应用。”什么是科学思维?简单地说,科学思维是大脑借助探究和论证的形式,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加工的思维活动。《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其实是希望通过学生的自主研究与探索,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并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实验探究与科学思维的培养是和谐的统一整体,科学思维引导着探究实验活动的行进与调整,而亲历完整的探究实验活动,才能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可以从实验探究的不同环节以及实验探究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此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渗透与提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架设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射器

观察和实验都是以人的感觉为基础的,但感觉器官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有一定范围的,如人的听觉范围从20~20000HZ、视觉范围从波长380~780nm等。小学科学实验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感觉特点,帮助学生从无法感知到能够感知,再到很好感知乃至充分感知。而观察仪器和测量工具的应用,就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和知觉特性的反映,放大镜、显微镜扩展了视阈,电流表将电流的存在及其强度转化为指针的偏转。尝试将实验中不能或很难看见的现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按照科学思维的过程进行研究,就是科学教师需要研究的地方。

第一节:五年级上册“导体和绝缘体”

磨课前

怎样才能让小灯泡发光呢?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闭合电路中,电流通过小灯泡时可以使它发光”的知识,想出“将物体接入简单电路中,通过小灯泡的亮与灭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方法。但因为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不同,实施过程中有很大的问题:有些物品明明是导体,但不能使灯泡发光,如铅笔芯、人体等。此时,如果坚持检测结果,无疑有悖真理,给学生留下错误印象,但如果强行纠正,学生就会对实验方法产生怀疑。无论哪一种情况,学生都会对前面的思维过程产生怀疑,科学思维的节奏就会被打乱。无奈,我只能拿出验电球来进行检测。看上去问题解决了,但其实更麻烦:学生并不清楚验电球的内部结构,对于复杂的电路板更是不明所以,教师很难解释清楚为什么用它而不是之前学生研究出的检测电路来进行实验。一节课在不明不白中结束。

磨课后

这节课上,我采用让学生自由选择组装检测器的教学模式,当然有的小组选择了小灯泡做指示器,也有的小组选择小马达和小喇叭。这说明学生的思维进程已经到了“如何利用不同材料设计理论上的检测器”,接下来就是实践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理论与现实其实有着一定的差距,他们的理论检测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常识不完全吻合)。

在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导体定义为“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绝缘体定义为“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找到“电流”二字。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电流是什么”的概念,这时大家无一例外地都想到了“直接”看到电流的通过是最好的判定标准。此刻的思维活动转化为“设计一种大家看得见电流通过的检测电路”。那么,最能将电流大小直接呈现在眼前的就是电流表这一工具了。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替代小灯泡制成检测电路,其实是将小灯泡这种间接呈现方式变成直接呈现方式,这也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此前,学生的思维都在上升与前进的过程中,成功的结果似乎触手可及。但是,教师通过经验与知识的积累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电流表接入电路都能有满意的效果。如果此时没有在材料上预设,学生的思维过程将戛然而止,他们将再次否定自己,而失败的原因他们现在并没有能力进行一一分析。此刻,教师呈现的经过选择的合适量程的简单电流表,无疑满足了学生最急需解决的思维道路上的那道坎简单连接之后,电流表指针转动了,电流的大小一目了然,学生的思维顺畅了,他们完成了探究过程的最重要步骤“改进方法——实验成功”。

科学思维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为学生的思维起跳搭设合适的架手。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都不能同成人相比,他们的实验结果越直观越好。只有想到学生所能想到的,并将他们没有想到的技术问题一并解决,才有可能让学生的“科学思维之旅”出发顺利,保证不会因为学生的思虑不周和他们还没有掌握一些知识而中途夭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引爆学生科学思维的点火器

小学生喜爱科学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实验,这使得实验有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但很多时候教材设计的实验考虑到了实验的科学性,却没有考虑到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符合他们的探究兴趣。这样的实验只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过程枯燥,科学思维的发展也得不到提升。因此,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设计,在启发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体验科学思维的过程,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在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的同时形成科学精神,让实验真正激发学生科学思维的火花。

第二节: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到水里去”

磨课前

在研究“溶解”这一问题时,根据教材的设置,我以食盐作为容易溶解的物质代表来解说。由于食盐溶解在水中后就无法再看见,教材又将高锰酸钾作为观察溶解现象的实验材料,但这个实验让我手忙脚乱、心惊胆战。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物质,高浓度下有刺激性与腐蚀性,通常用来消毒的高锰酸钾浓度仅为0.01%,而观察溶解实验的是高锰酸钾的固体结晶。虽然盛装在塑料袋中,但颗粒易黏附在袋子内壁,学生常常会动手去抠,即使我再三强调,也还是会有学生这样做。因为学生刚刚接触科学,对于实验的规范以及危害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当发现手指被高锰酸钾染黑时,一些学生会放进嘴里吮吸,这真的是太危险了!

磨课后

下课后,我听到学生说:“食盐也容易溶解,那我们为什么不用食盐做实验,非要用那么危险的钾?”“食盐为什么不能染色后再做实验呢?这样我们不就能看清楚了吗?”……学生说得多好!他们开始质疑并改进。我立刻带领学生展开了“用染色食盐观察溶解现象”的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接下来,我们做了这个实验,可是结果是盐不能染色,颜料看上去包裹住了盐粒,可是放进水里后却自己先漂起来了,起不到任何作用。这是为什么呢?这样一个非常符合逻辑的预设为什么无法实现呢?问题出在哪里?我和学生一起陷入了思考。学生在课后不断实验,发现:使用的染色材料无论是水彩、水粉、油画或是丙烯颜料,好像自己本身就不能溶解于水,当然不能在水中指示食盐的溶解。而我也在资料的查找中发现,颜料其实成分复杂,有些还含有油脂和胶,我们用颜料来染色,无异于缘木求鱼。

学生的研究热情没有低落,反而高涨起来了,因为“给食盐染色”的问题已经让他们的探究之心加速。学生的思维进入寻找“既能给食盐染色,又能在水中和食盐一起溶解的物质”的环节。大多数人认为给盐染色是不能实现的,但学生却没有停下追寻的脚步。一个学生给我带来了好消息,他的家长是研究花色苷的,他认为这种物质可能帮到我们的实验。经过资料查找,我了解到花色苷广泛存在于葡萄、血橙、蓝莓、茄子皮、樱桃、草莓、桑葚、牵牛花等植物的组织中,最重要的是,它和食盐可以共存于水中。大家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欢呼起来,我们觉得离胜利又近了一步,接下来我和学生展开了给食盐染色的研究。有的学生用葡萄汁染色,有的学生用紫薯汁染色,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失败的原因是花色苷的浓度太低以及天然植物中其他杂质太多。

就在研究似乎进入死胡同的时候,一个学生通过资料查找想到了红酒。这种用葡萄酿造的紫红色液体的颜色就来自于花色苷,它的花色苷含量比天然时要更高,而且其中的酒精成分可以通过加热去除。在学生的合作以及家长的技术支持下,我们终于获得了紫红色的盐。学生清楚地看到紫红色的盐在水中慢慢地散开,和水混合,直至将整杯水染成红色的全过程,他们非常激动,作为教师的我更激动。如果没有意外听来的一句话,我可能还会一直重复着用高锰酸钾做这个实验,用强制性的手段将学生科学思维的火种硬生生地熄灭,让他们停留在“操作工”的层面上,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一个实验的研究,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科学思维的过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保障学生科学思维的推进器

目前的课堂上,学生的实验方法往往没有自由度,无论学生想了多少,通常都是由教师选定一两种。即使给学生一些权利,也仅仅是实验环节的一小部分,最终学生会跳进教师设的“陷阱”里面。一旦出现意外,教师会及时将“脱轨”的学生拉回来,因为这已经超出了这节课准备的范围。长此以往,我们发现,学生越来越没有研究的热情。诚然,小学科学课堂有着时间与材料的种种限制,但学生的科学思维无法真正完整地进行,这将使他们科学思维的能力逐步衰退。

其实,只要教师肯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教材钻研与学生情况摸索,依然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让学生遵循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探索性试验。探索性实验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设计或创新实验,根据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科学素质。

第三节:三年级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磨课前

我以“让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的问题导入,引出加适量的盐的方法;再通过捏橡皮泥变成小船,得出增加体积的方法;最后由游泳圈能帮助不会游泳的人浮在水面上想到借助漂浮物的方法。

整节课,器材都是由教师给出,学生并不清楚为什么研究对象在不停变换,而他们能探究的就是怎样加盐才更科学,小船怎样捏才更好。其实,这样的探究实验其实没有多少科学思维的价值,因为真正的科学研究没有人会帮你选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这些都需要经过科学思维及探究实验获得。

磨课后

为了让学生亲历完整的科学思维过程,在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我有了这样一次大胆的尝试:只选取唯一的一种研究对象——土豆,一节课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土豆从沉到浮,没有过多的讲解与实验条框的限制。学生一节课做的就是“想方法——验证它——改进它——成功”。当然,如果在第三步结束后发现不成功,就又要从第一步重新开始。

其实,在课前,我是有惶恐的:这样的课会上成什么样?学生会不会想到合适的方法?他们会不会在实验中弄伤自己?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多虑了,学生平时的科普读物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启示。死海的秘密,学生们都知道,加盐理所当然地成为第一个被找出来的方法,他们还现盐在达到一定量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一些学生从小船中得到启示,想到了将土豆中间掏空做土豆船的方法。虽然实验中用到了小刀,我也只是提醒了一声“小心”,学生在操作时小心翼翼、互相提醒,让同组的同学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完成这项工作。结果,学生做的土豆船甚至比我之前预备的还要精致,他们在经历一次实验失败后进行了缜密的思考,做出了优化的选择,这就是科学思维形成的过程。

最令人惊叹的当属研究借助漂浮物方法的学生,最初,根据生活经验,他们选择了泡沫板,可是土豆块不规整,泡沫板也是。学生很快发现随意放土豆,土豆会立刻从板上翻下去,有的小组想到了小心寻找合适位置的方法,通过几次尝试,他们成功了。但是,这个结果他们显然不满意,因为太不安全了,需要改进。他们想到了用胶带固定的方法,可是胶带沾水黏性大大降低了,普通方法不行。“可以缠绕嘛!”“嗯,成功了。”“可是看起来好像不够美观,怎么办?”“好像吸管也是个不错的材料,绑起来做‘竹排?”“还是容易散!”“哈哈,把吸管竖着插过土豆,吸管两端都封上不湿水的可塑橡皮,中间不就形成气柱了吗?”就这样,土豆船又牢又稳当,成功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内部动机是学习的真正动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矛盾的不断冲突激化和解决而发展的,学生认识到解决这个矛盾的必要性,从而激发认知需求,使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在整个探索性实验过程中,从提出问题开始到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学生都始终处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环境中,心理活动始终处于“发现问题——逻辑思维——动手设计——成功或失败——经验总结——期待新研究”这一良性循环过程中。样的探究实验,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作用。

中学科学教学 篇4

一、课前准备, 形成问题

科学课是一系列的“活动”贯穿而成的探究课, 进行科学研究少不了一系列的探究材料。有些有形的结构材料可以由教师提供给学生, 但是科学探究中更多的材料必须由学生分组自行筹备,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布置好下节课所需的材料。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机会。在布置学生准备材料时, 教师不妨再给学生一个小小的任务:把准备材料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 跟材料一并带到课堂。“问题卡”的任务促使学生不仅仅为准备材料而准备,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提问的意识, 让他们感悟到“其实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二、激发兴趣, 产生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指出, 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内部动因。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 就会对研究活动感兴趣, 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研究活动, 进行有效的研究。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 他才想做、想说、想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进行实验, 激发问题

爱因斯坦把科学定义为:“具有探究意义的经历。”可见, 实践操作在学生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 不断解决问题, 推动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在科学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学生既可增加感性认识又容易体验问题的情境, 更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教材中涉及的实验, 只要实验室条件允许, 教师应尽可能将其改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或安排指导个别学生来做操作演示, 或进行“默做” (实验前交代清观察现象、测量数据, 做时不讲解)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努力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 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四、敢于质疑, 提出问题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开端, 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教育心理学表明, 质疑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 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未知状态。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怀疑、批判、创新”是产生问题的源泉。

五、运用比较, 发现问题

比较法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 教师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点。在科学教学中, 适当运用比较法, 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 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内容的整体性, 从而更加系统地、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并产生新问题。

总之, 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过程, 把课堂还给学生。如果教师能启发式地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景, 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得到了培养。

摘要: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学生很少主动提出问题, 这样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杨振宁博士曾评价: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学生不喜欢提问题, 不愿意提问题。为了教学效果的更好实现,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生成的情景, 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科学,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科学做中学‘教学模式初探 篇5

自转岗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以来,我们对于教学模式并没有做过更为深入的思考。本学期学校举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讨论活动中,要求各学科都要创立自己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作为上学期刚刚专业化配备的一门学科,但同样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自己一直以为教学模式一旦确定,反而会妨碍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发挥,也就是说,以前自己对于创立教学模式的做法并不十分认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依此看来,笔者上面的观点只是强调了后一点“教无定法”,这当然是一个极为片面的认识。因此,受到启发,有必要对前一点“教学有法”做一番思考和探讨,以对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模式获得一个较为全面而科学的认识。笔者所理解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说教学活动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但对于具体某一节课而言又并没有确定的方法,即便是名师也是这样,教学模式的选用似乎完全是妙手偶得的结果。当然,妙手应当来自于教师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这需要另当别论。也就是说,这里的第一个“法”应当理解为基本的原则和理念,第二个“法”则可以看作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经过一年多以来的科学教学和经验总结我认为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实行“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将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较为有效的一种模式。

小学科学“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对以“做中学”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贯穿“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动手探究─ 合作交流─设法解决──延伸拓展─得出结论”这七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其中“做”既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是知、情、意的统一,还是“手脑并用”和“知行合一”的过程。这里的“做”是指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包括问题情景的创设、实验的设计、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搜集、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实践性学习的活动。而其中的学泛指广义的学习与发展,具体指探究奥秘、获取新知、亲历过程、体验情感、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提高。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概括而言,科学素养包括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学习兴趣与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等,这些素养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科学学习活动。具体说来,这些学习活动包括:实验操作类,作品制作类,观察活动类,资料收集类等。尽管从表面上看这些活动各不相同,或者是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这几种不同的科学学习活动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即致力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这样的观点,我们的科学教学活动就应该以解决问题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遵循“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动手探究─ 合作交流─设法解决─延伸拓展─得出结论”这一基本的活动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研究创新能力,也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是这样,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活动始自于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实验操作、作品制作与分析、观察活动、资料收集等尽管活动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从本质上说其目的都是为了问题的解决。当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情境中所蕴含的问题;也可以开门见山地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或推想,从而直接筛选出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可以伴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自然而然地提出将要解决的问题等。多种多样的途径与方式,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灵活地选用,并适时地引导学生将研究重心转移到主要问题上来。应该说,这些问题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尽管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与认知水平来说,解决起来非常困难,但其潜在的研究价值很大,可以作为同学们课后长期探究的对象。后来,在同学们阅读教材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对大气流层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大气污染是怎么回事?会造成哪些危害?如何有效防治?等等。提出一个问题,特别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也就确立了研究的目标,将激励着同学们对即将进行的探究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二、猜想假设 当学生有机会观察、提问后,学生就会以上一环节所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借助他们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过模拟想象再加工,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说明方式,形成他们的猜想假设。这样以来就会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在“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中,猜想假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

三、动手探究

动手探究是“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这里最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看到的都记(画)下来。我们只是随机的指导,适时地参与,共同探究。

四、合作交流

交流就是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以口头、书面表达或派代表陈述等多种形式告诉别人。当学生在动手探究中有了发现之后,无论他们探究的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我们都尽可能地为学生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探究前汇报自己的动手探究过程,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可大胆地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五、设法解决

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看,实验操作、作品制作与分析、观察活动、资料收集等都可以归结为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解决途径了。在某一具体的研究活动开始之前,大致需要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必要的猜测,在此基础上初步设计解决方案,包括具体选用哪种活动来解决,以及选择一个最优化的方案予以实施等。仍以《地球的大气层》一课为例,在学生明确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急于马上让学生查找资料予以解决。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看看课本中提供的信息能否解决问题。许多情况下,课本中的信息能够满足同学们的要求。当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仍要注意引导学生作进一步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比如,通过阅读课本,学生初步了解大气层的组成以及臭氧层的有关知识,此外,还知道了大气层分层的相关知识等。当确定课本中提供的资料无法解决问题时,便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继续进行研究。这里所说的查阅资料不仅仅是指上网搜索,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报刊杂志或者是请教他人的方式;另外,对于资料的呈现形式除了打印文稿之外,还可以采用摘抄或者是将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等带到课堂展示交流等形式。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筛选信息的方法,使获得的信息真实可靠。与问题解决紧密相连的资料搜集活动,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六、延伸拓展

延伸与拓展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是没有办法解决所有能探究的问题的。因此,我们要把在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和产生的新的疑问与新的发展,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七、得出结论

要保证结论的科学,必须依赖于实验操作、作品制作与分析等活动的严密进行,依赖于客观而持久的观察活动,依赖于全面而真实的信息资料,更依赖于对相关事物与现象的一般化思考和对有关数据的合理分析与解释。另外,对于结论在人们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也应当予以充分考虑,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学习的价值,增强他们对于科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相关结论科学性的认识。

科学开展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课 篇6

一、奠定扎实的作文基础

(一)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

作文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必然要以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力基础。包括字词的知识,句的知识,段的知识,篇的知识。只有彻底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学生才能在写作中自如运用,由字词组织成句子,再形成一定结构的段落,乃至篇章,这些都是学生作文不可或缺的。

(二)开阔的知识视野

学生除了要掌握丰富的字、词、句、篇等语文基础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关于人生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他的直接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重视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倡阅读和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只有通过课外的许多独立的活动来获取,间接地去掌握课堂上不能直接获取的知识。

(三)生活经验的积累

经验,不仅是写作材料的直接来源,而且是联想,想象的物质基础。经验越丰富,写作材料的可选择性越强,联想、想象与认知活动就会越活跃。丰富的经验是写作成功的重要条件。写作不但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还需要有深刻的体验。对客观事物只有经验而缺乏体验,写出的文章就会人云亦云,缺少新意,体验越深刻,独到的感受越鲜明,写出的文章才会越有个性,越有特色,越有感染力。

(四)辛勤的练笔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字、词、句、篇的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就要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去,只有把对知识的积累付诸于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系统化认识。一面学习,一面有意识地积累,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对于眼前的学习,今后的治学,对于成就一生的事业至关重要。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重视积累,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积累的习惯。学生要侧重于手记笔录这种积累方式,勤作笔记,勤写习作,在练习写作中获得知识,不断加强知识的积累,同时也不能忽略背诵的积累,对于名作、名篇,精彩片断,应该做到熟读成诵,并不断复习巩固。

二、合理开展作文课教学

学生作文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一种能力,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外,还要循着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顺序,安排并实施作文教学。

(一)审题的指导

在话题作文中,审题时应明确两点;第一,题目的限制是什么。一般话题作文,都有一定的限制,如对言说范围的限制,字数的规定,体裁的限制等,都应加以明确。第二,题目从哪些方面引发起联想。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如果在审题阶段,不能激发学生自身的联想,就会面对题目无所适从,无话可说,也可能与题目的意图相悖,只有激活联想,再从诸多联想中筛选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去写。

对于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所给题目的结构,看它是一个独词,一个短语,还是一句话。通过分析各个词语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准确把握主旨,明确题目所“限”和所“给”。看看题目表意的重心在哪个词上,抓住表意重心后,还要进一步根据题目分析和联想,把写的范围、中心、体裁、写法、字数等一一确定下来。

对半命题作文,此类命题方式,往往是给出写作的大致范围,将所写内容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要求填充完整的部分,往往是一个词,而这个词是所写作文的主旨所在,先通过对所给范围的分析,在所限的范围之内,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确定其写作重心,而材料的选择也往往是围绕所填入的这个词来进行,因为这个词就是作文的中心、主题,所写内容也不能脱离这个词。

(二)写作过程的指导

在完成审题之后,就进入写作过程了——从立意选材到构思、写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并不单独安排审题阶段,而是把审题、丰富写作材料以及立意、选材、构思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来安排写作指导。而且鉴于学生写作的主要困难是无活可说,无话想说,教师的作前指导往往首先着眼于激活思维,激活情感,按照认识规律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想象。人们认识事物总是要经历从表象到实质,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教师可设计相应的导语、情境来诱发学生的联想,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素材。

(三)作文的评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就学生作文而言,“改”文章的主体是谁呢?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学生评文、改文的能力并非说有就有,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教师要对评改提出要求,因为许多学生往往意识不到改什么,看不出习作的毛病在什么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提供范文,组织学生围绕评改要求讨论范文,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在文章中是怎么反映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规律。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评改文章,应选择那种文字上的毛病不十分突出,在体现要求上较差,在本次习作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供集体评改。

评改的步骤首先要着眼于全局,全局的问题评改之后,再着眼于局部,评改完之后,还应从头到尾读一遍,从全局出发,看看评改得是否恰当。

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刍议 篇7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讲过: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即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时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的特点是:灵活、独特、新颖, 而且人人都具有创新思维.就初中学生而言, 创新思维包涵有:观察主动、敏锐;思维多向、求异;想象丰富、新颖;表述流畅、生动等.我们追求的学生创新思维, 具有不拘一格、富于个性化倾向的特征, 也就是每个学生都能有符合自己个性的创新思维.

二、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教师节同北京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时讲到:“从国内外的比较看, 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 但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地思考, 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育方法, 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确如此, 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学生, 几乎都有一种近于畸形的获取标准答案的思维惯性, 缺少自主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因此, 对青少年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无论从教学改革本身, 还是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的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三、激发想象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多提供一些讨论、对话、即兴表演、实验实践等活动, 激发想象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

1.加强逆向思维训练, 促进思维的流畅性

与常规思维不同, 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 有时从正面去思考一个问题, 可能很难得到答案, 而从相反的方向或对立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可能豁然开朗.在科学发现上运用逆向思维的成功例子很多, 如说话声音高低能引起金属片相应的振动, 相反, 金属片的振动也可以引起声音高低的变化, 爱迪生就是在对电话的改进中, 通过逆向思维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对逆向思维多做介绍, 并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逆向思维训练题, 加强训练, 促进思维的流畅性.例如, 关于给网球充气, 按常规思维给球充气用打气针头, 然而网球与足球篮球不一样, 网球没有打气孔, 那如何给瘪了的网球充气呢?这个问题从常规思维去思考可能很难得到答案,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空间, 说出不同答案, 然后跟学生一起分析和解决充气问题.首先分析网球为什么会漏气?气从哪里漏到哪里?我们知道, 网球内部气体压强高, 外部大气压强低, 气体就会从压强高的地方向压强低的地方扩散, 也就是从网球内部往外部漏气, 最后网球内外压强—致了, 就没有足够的弹性了.怎么让球内压强增加呢?运用逆向思维, 考虑让气体从球外往球内扩散.怎么做呢?那就是把软了的网球放进一个密闭的钢筒中, 往钢筒内充气, 使钢筒内气体的压强远大于网球内部的压强, 这时高压钢筒内的气体就会往网球内“漏气”, 经过一定的时间, 网球便会硬起来.让气体从外向里“漏”的逆向思维, 让没有打气孔的网球同样可以实现充气.很显然, 通过逆向思维, 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2.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方式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探究的思维活动.对青少年而言, 从问题的要求出发, 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 是训练发散思维的重要方法.变换方式求出答案能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 可以一问多答、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变换方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声速”之后, 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成0.1米/秒,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两种以上的合理场景.这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方式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思考的发散思维训练题.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时思维活跃, 积极性很高.下面是学生描述的场景:

(1) 马路上的汽车鸣笛没有效果, 声音还没有听到, 汽车已经开过来了.

(2) 比赛时发令枪没有用了, 离得近的选手已经跑出去了, 离得远的选手还没有听到声音.

(3)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能靠手势了, 因为说话就太慢了.

(4) 老师在讲台上讲课, 第一排的同学与最后一排的同学听到同一句话要相差近100秒, 如果看演示实验, 看到的与听到的会不一样.

(5) 看电视要戴耳机, 否则会图像声音不同步.

类似的还有:没有摩擦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如果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 将会发生哪些奇怪现象?等等, 这些都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很好素材.

3.加强求异思维训练, 实现思维的独特性

求异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思维定向, 另辟蹊径, 大胆假设, 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或标新立异的思维活动, 它是创造发明的动力.因此, 教师不应满足于唯命是从、人云亦云的思维态度, 而应有意识地安排创新环节, 鼓励创新.例如, 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 知道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但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我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下面是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 (1) 让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在密闭的软塑料瓶内发生反应, 观察软塑料瓶是否会变瘪; (2) 在装满二氧化碳的玻璃瓶内注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后马上用橡皮筋在瓶口套上一个小气球, 看小气球是否会被吸进去; (3) 用魔术“瓶吞鸡蛋”也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4) 在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带橡胶塞) 内放一个用玻璃管与外界相通的小气球, 用针筒往瓶内注入适量的氢氧化钠, 看瓶内的气球是否会鼓起来; (5) 把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带橡胶塞) 用弯玻璃管跟一个盛满红墨水的烧杯连通起来, 用针筒往瓶内注入适量的氢氧化钠, 看杯内的红墨水是否会通过玻璃管流向集气瓶.设计实验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创造的自信心.

4.加强集中思维训练, 强化思维的综合性

集中思维是指对于由发散思维提出的各种方法和各种可能性逐一进行讨论, 做出比较、评价和选择, 从而选中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某一方案的思维过程.例如在进行浮沉条件的教学时, 先把两个鸡蛋分别放入盛清水的玻璃水槽和盛浓盐水的玻璃水槽中, 学生观察到其中一个鸡蛋沉在下面, 另一个鸡蛋浮在上面的不同现象.学生推测其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两个鸡蛋不一样, 其中一个是做了手脚的空壳鸡蛋;二是两种液体不一样.教师提问如何排除第一种可能性?有的学生说“称一下.”课堂上没有称, 不是最好的办法.有的学生说:“用手感觉一下.”不直观, 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两个鸡蛋对换一下, 是最直观的排除法.对换结果证明两个鸡蛋都是好鸡蛋, 那肯定是两种液体不一样了.这时往盐水槽中加一些清水, 鸡蛋会下沉;然后再加一些精细盐并轻轻搅拌, 鸡蛋又会上浮;如果浓度合适的话, 鸡蛋就会停留在盐水中间.根据这些实验现象和前面学过的浮力知识,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篇8

一、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 为了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将科学探究作为物理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体现物理学的本质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相统一的要求。通过以物理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 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 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和问题意识, 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使其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 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价值观。同时促使老师更新观念, 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 探究学习在新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进一步发挥物理实验的“认知”功能, 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实验具有使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规律本质, 形成物理本质概念, 并为揭示物理变化规律提供客观事实的功能, 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知识, 形成物理实验技能。尤其是“探究性实验”, 教师要根据课程的需要, 安排好这种实验, 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一定要不断地挖掘“探究实验的认知功能”。这种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 通过自身的思考及实验的现象分析, 通过科学抽象, 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实验。在现行物理教材中, 探究性实验又分为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对社会生活中物理知识应用的探究。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家庭物理小实验, 让学生根据“探究性实验”的认知规律, 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把握好科学探究的难度

比如讲解摩擦力时, 教师介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应从基本的事实出发, 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接受摩擦力的存在。由于摩擦力的内容是本节的难点, 所以在讲解时不要求“一步到位”, 关于摩擦力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学生讨论来理解。1.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和生产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2.让学生思考讨论, 如 (1) 摩擦力一定都是阻力; (2) 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3) 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主要强调:摩擦力是接触力, 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 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即在运动中也可以充当动力, 如传送带的例子。这时教师可提问: (1)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2) 关于弹力的方向问题的提问:课本放在桌子上, 书给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架力属于什么性质的力?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什么?方向如何?再与学生讨论, 然后总结。在教学物理概念、规律、结论的时候, 教师应将现象交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地小结、分析、讨论, 然后“升华”成一种结论, 对结论进行多个侧面及应用上的分析, 总结出概念或规律的所有内含和外延, 体会物理思维方法的严谨性,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集中性、逻辑性。

因此, 科学探究教学中, 教师在按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进行时, 在提出问题后, 一定要有必要的分析论证, 不能生硬地确定探究课题, 使学生感到莫名其妙。对学生诸多的猜想与假设, 同样应该指导学生进行验证, 有效地、合理地进行筛选, 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 才可以让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学生在完成计划和设计之后, 并不是马上开始实验, 而是要求各小组对探究过程进行讨论与交流, 取长补短, 最后找到最佳的探究方案。

四、训练直觉思维, 发展学生的想象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想象探究能力, 必须首先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没有知识, 想象探究思维犹如无源之水, 难以进行。所以,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 考虑种种科学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讲授或指导学生去学习。在讲解《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后, 应增加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和“位移中点”的速度推导, 并要求学生自己推导相同时间间隔内连续两段位移之差等于at2即s11-s1=at2, 这样,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五、探究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在新课程中如何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会”为“会学”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探究性活动中, 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内容应是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重要的价值, 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要有驱动力。

2. 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问题的选择主要以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为目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 就是在于使学生在还没有抓住物理概念本质时, 能主动查阅资料, 自己设计方案, 增强迁移效果, 优化物理的知识结构。

3. 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注意学科的渗透和融合, 探究的问题可能涉及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 物理教师应鼓励和提倡学生应用他们在其它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来进行猜想和假设、分析和论证、讨论和交流。

中学科学互动式教学之我见 篇9

一、互动式教学的前提:学生为主体的预习

课改以后的初中科学课本图文并茂, 生动有趣, 与实际联系紧密, 强调了科学源于生活。所以在课前的预习, 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是进行互动式教学的前提。

1. 要求学生上新课之前先看课本预习, 学生通过自学进行知识结构上的“热身”。

对于学生看书就能理解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酌情不讲或者少讲, 课堂上教师就有充分的时间,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有针对性地授课。

2. 学生课前预习要力求仔细, 教师对课前预习要做有针对性的辅导, 每节课设置好下节课的预习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这样, 才能达到预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吸放热公式:Q=C m△t时, 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归纳吸热和放热两种情况下△t计算方法的不同。因为 (1) 在在这个公式中的各个量必须采用合适的单位, 才能使等式成立。 (2) 在初中范围内, 公式Q=C m△t对应着吸热和放热两种变化, 吸热时△t=t2-t1, 放热时△t=t1-t2, t1是始温度t2是末温度。这里学生往往会记混, 一旦记错了, 温度差就出现了负值, 求出的热量就是错的。这时以学生为主体的准备活动与教师预习辅导的互动就尤为重要。

3. 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当然不只局限于课本, 还要

指导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籍, 多参加科普活动,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用已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或者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的互动就是很好的途径。

要使学生知道, 他们身边的科学现象举不胜举,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科学世界。我们可以尝试性地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设想, 也可以将一些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悬置”起来等到以后再解决, 这种尝试或者悬置将是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的巨大动力。

二、互动式教学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

通过互动的实验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是师生课堂互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科学知识要结合实例才能更好地深化学生的理解。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做”, 亲自动手印象会很深刻。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试验要做到操作规范, 科学读数, 准确记数。例如在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过程中, 许多学生会疏忽接线柱的连接情况, 造成指针反偏和读数错误。教师要通过演示、练习、检查结果等多种方式的互动,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课的培养目标不仅包括对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具体能力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完浮力一章后, 我设计了一个求金属块的密度的开放性实验。同学们各显神通, 有的采用常规做法, 用天平测其质量m, 量筒测出体积V, 代入公式ρ=m/v, 即可求出金属块的密度。有的同学能够在我的启发式互动后想出其他设计方案。如: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G, 再用公式G=m g, 求出质量m然后再求出密度;有的同学能够采用浮力称重法, 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上, 放入水中完全浸没, 这时读出测力计示数F示并求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又因为物体是完全浸没于水中的, 所以V排=V物, 再用公式F浮=ρ水gV排, 最后利用公式ρ=m/v, 就求出了金属块的密度ρ。学生经过这样动手、动脑、亲自操作, 产生了多种求大于水的固体物质密度的方法, 虽然有些方法复杂, 但是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互动式教学成果的巩固:精选练习题

解题过程是学生发展智力, 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题要精选精练, 选题和解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题要有代表性:

习题所包含的内容和解法都要具有代表性, 尽量能融会贯通所学科学概念、原理和定律, 巩固所学科学知识, 并能从中总结出解题规律和技巧。

2. 选题要有目的性:

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点, 要及时纠正和辅导, 而且要出一些针对性强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在训练中弄清问题, 强化知识, 并要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质量。

3. 解题要有扩展性:

教师讲解习题时也要注意和学生进行互动式的讨论,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先进行一题多解, 再避繁就简, 选出最佳解题方法。还要多进行一题多变, 使知识网络化, 深化学生对网节知识点的理解。

四、中学科学互动式教学的动力机制:兴趣和好奇心

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兴趣和好奇是思维的巨大动力, 因为好奇, 学生才会全神贯注地钻研科学。例如:我校附近有座风力发电站, 大片银白色的风轮在新疆独特的戈壁滩上与阳光相辉映, 美丽壮观。在学习机械能时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风力发电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许多同学能结合实际科学过程搞清风力发电是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当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了好奇与兴趣后, 就会积极思考。所以互动式教学要保持动力之源, 就要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花, 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自觉思考和自觉钻研的主动性。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科学方法初探 篇10

一、以课堂为渠道师生互相交流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渠道的交流过程。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应是教师帮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观念,主动地进行建构的过程。应该是双向的,即学生与学生间的,教师与学生间都有交流,应该是多元的,不仅包括语言、行为的交流,还包括心理的交互。

二、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才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特长。所以我特别重视课内的教学,强调打好扎实基础的重要性,消除学生好高骛远的心理。在课内教学也不能照本宣科,简单的内容少讲、略讲,适当增加课本上没有而与课本内容联系紧密的相关内容。是他们在自学过程中没看过的新鲜内容。每当讲到这些内容时,学生是最专心听、最努力学的。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要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

针对教学中碰到的实际情况,例如(a)为什么你在行驶的火车上发现近处树木后退,而远处树木前进?(b)为什么海水看上去是蓝色的,而舀起来都是无色的;(c)为什么火车的玻璃窗安装两层玻璃?(d)乒乓球的正反两面胶片各有什么作用?试从力和运动的关系加以分析;(e)为什么不弯腿就跳不高;(f)“神舟”五号与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这一系列现实性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物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又如让高大壮实的男同学(体育委员,脚穿滑冰鞋)与一文静瘦弱的女同学现场进行拔河比赛,问同学们女同学能赢吗?为什么?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让学生分析自己回答的理由,就已进入了讲授分析法的范畴,将学生的思路纳入到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思维轨道上来。

师生交流的一个前提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要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这样,才能够提供给学生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的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尽可能建立数学观念,自主探索,自主发现。

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的调整教学,不能拘泥于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教条的实行。当然,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随机应变。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学生向教师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能准确的把握时机,及时引导,审时度势。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

2.以教师为主体的引导

由于学生不是成熟的主体,对自己亲自建立起来的概念,难免有不当之处,对抽象程度较高的物理材料难以理解和把握。同时学生的差异也确实是存在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转化差生,可以暂时减低某些较高要求,先要求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学习任务,使他们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坚强的自信心,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从而使他们不断进步。同时鼓励优等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首先要防止优等生产生自满的情绪,通过对他们提出较高的学习要求,使其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是不成熟的主体,往往出现错误观点,教师要能引起学生对于自己思想中错误概念的自觉认识,并及时纠正,也就是说在课堂中,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加强教师的主导性。

三、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学生向教师学习,也应是教师向学生学习。教师的教学应随着学生的学而变化,学生的学应随着教师的教不断地深入于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引导。一方面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如下:主动性——在学习活动中自觉积极、主动探索、主动参与、成就动机;自主性——表现为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自觉自理,学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独立性——有自己独特的内在世界和独立的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具有创造意识、具有动手实践能力和探求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活动成果的内在需求和意向,具有无限发展的创造潜力。

上一篇:大学生创新思维下一篇:社会学制度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