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制度主义

2024-05-28

社会学制度主义(精选十篇)

社会学制度主义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主义变革, 之所以伟大又深刻, 主要表现在:改造的基本完成,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为后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前提和条件

人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在历史长河中起重要作用, 但社会制度的变迁并不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决定。恩格斯说过:“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 但是第一, 我们是在多变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 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 但政治等的前提和条件, 甚至那些常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 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1]同样, 社会主义改造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在一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的。

1. 国内条件。

第一, 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我国历史探索的必然选择。首先, 中国绝不能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近代中国历史已经反复证明,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也没有能力担负起实现中国工业化的重任。在对近代历史道路的选择中, 中国人民历经多次探索, 不论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对君主立宪政体的探索, 还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追求, 或是后来中间人士对第三条道路的臆想, 最后都脱离了中国实际, 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以失败而告终, 从而宣布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破产。此外, 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谋求中国工业化, 很难摆脱对外国资本的依赖, 只会成为外国资本的附庸, 更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其次, 中国革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日起就早已明确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只能是社会主义, 而不是资本主义。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曾明确指出:“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我们主张经过民主共和国的一切必要的阶段, 到达于社会主义”。[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把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正式写进了党章。所以, 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下一步是搞社会主义, 这是早已确定了的。第二,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依靠力量。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我国已经相对强大并且迅速发展, 这已经成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和依靠力量。新中国成立后, 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 使旧中国的主要经济力量集中到国家手中, 这个变革已经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相对庞大的力量, 明显地表现出对于其他经济成分的优越性, 是一支欣欣向荣的新生力量。“到1952年, 我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的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有增长。在现代工业中, 国营工业的比重已达到60%左右。这表明, 我国现在不但有而且已有可能使国民经济走上国家计划的轨道。”[3]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为我国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这一经济前提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依靠力量, 也是决定性力量。第三, 新的社会矛盾是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促进力量。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 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 土改完成后, 个体经济成为农村主要的经济成分。当时, 个体农民生产力落后, 资金相当匮乏, 难以维持生产。另外, 土改完成后, 农民也开始对土改中取得的既得利益不满, 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农民解决新的问题, 带来实际上的利益, 就会动摇农民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念。那又该靠什么来满足农民新的利益需求呢?那就是消灭私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在城市,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阶级、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私营经济之间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已经有过几次大的较量。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对私营工商业的限制必然要受到资产阶级各种形式的抵抗。事实上, 新中国成立后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较量愈演愈烈, 以致扰乱了市场。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引起这些矛盾的加剧, 使党加紧了扩大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和限制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步伐。这就不可避免地把对国民经济实行改造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之后新民主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也随之提上日程。

2. 国际条件。

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角度去看, 人的认识或者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重要作用, 但人们不能随意选择一个国家前进的道路, 只能在历史已经准备了的现实条件范围内进行某种选择。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留给中国的只有两个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道路本身已由中国的历史所证明是行不通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对中国在军事上侵略威胁, 经济上封锁禁运, 并在国际事务中敌对中国;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给予了支持与帮助。从发展趋势看, 当时资本主义阵营很不景气, 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充满活力, 显示了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这样的世界格局成为促使我们党考虑尽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步骤的国际因素。苏联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成绩、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模式、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深深吸引了中国共产党;再加上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与援助, 使得中国也就只有凭借苏联的历史经验,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的社会制度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社会主义改造带来了中国历史的巨变,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981年《历史决议》指出:“总的说来, 是我们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 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5]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6]

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而后又通过社会主义改造, 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的同时, 政治领域随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我国的政治制度正式形成, 这是我国根本和基本的政治制度, 仍然被沿用至今, 并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得以在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的条件下展开。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创造的这个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更谈不上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了。

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在政治和经济上、中央和地方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制度, 其中最根本的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首先看基本政治制度, 历史新时期在一些具体的政治制度上有许多次改革, 包括多次进行机构改革, 也有对基本政治制度进行的不断充实和完善, 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证明这些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我们至今仍在坚持和发展。其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 我国的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经济成分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已经占到绝对优势, 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的同时, 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也已形成。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后, 促进了“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这对于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稳定, 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充分证明了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是基本符合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的。之后,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 基本经济制度也做出了适当调整, 但仍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 国有经济部门仍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 仍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正是这些制度, 为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有力的组织保障。

总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是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它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得更好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9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1)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27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 (2)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91.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8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794.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篇2

从意识能动性和规律客观性双方面进行探讨,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来说,是能跨越的;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来说则不能跨越。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破解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之谜的钥匙。所谓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种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出发,把握其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方法。也就是说,既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揭示由不同国家和民族组成的整个人类杜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立足“世界历史”的视野,考察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特殊的发展道路。各个国家和民族只有了解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并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以此为依据来估计该国家和民族更详细的特点,进而制定自己的策略和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马克思19世纪50年代对东方社会发展前途的考察以及晚年针对俄国社会提出的“跨越论”设想,都遵循了“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为了将问题搞清楚,我们就必须追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轨迹。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推进,情况并未完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看作是不变的教条,而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仅仅是行动的指南,它将因时间、地点诸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他们对待自己思想的态度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典范。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引论中就曾指出“,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一前提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回答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1881 年2 月16 日,俄国女公民维·伊·查苏利奇代表后来加入“劳动解放社”的同志,请求马克思谈谈他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前景,特别是对俄国农村公社命运的看法。马克思对此极为重视,在准备给查苏利奇回信的过程中曾拟了三个草稿。在第一稿中,马克思指出,对这样一个问题要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必须从纯理论回到俄国现实中来”。马克思审慎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必然有所不同,应该避免因为对他的理论产生误解而把它绝对化。他得出结论说,“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正常条件。”正是在其中,马克思反复强调“俄国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用到公社中来”。

恩格斯写道:“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由此,赞成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能够跨越的人得到了第一个根据,并且我们也有了第一个限定“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内涵的根据。显然,马恩在这里明确包含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容。同时,这也只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问题在于俄国革命并没有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充,至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革命也没有。那么“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用到公社中来”,“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破坏性影响”就仍然是一个留待解决的问题。遗憾的是,这两个条件在现实中也至今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第一方面主要是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目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第二方面则是关于对颠覆社会主义的各种破坏影响的排除问题。或许可以说,苏联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而谁都清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也不能逃脱干系。毕竟制度的改变并不能取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严格说来,制度的改变并不是问题的最终解决。深入领会马恩的思想,我们便会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不容忽视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也是令马恩慎思再三的主要原因。生产的发展需要是不能用任何其它东西替代的,而且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性及在现实中如何发展生产力又必须根据现实的情况来作出判断。因此,马恩当时在给查苏利奇的正式复信中对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问题只能作简单的提示。

至此, 我们不妨看看列宁的意见。1915 年8月,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在此列宁发展了马恩的思想,根据现实中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平衡这一状况,得出社会主义可能不会在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但他仍然认为革命的胜利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取得的。

紧接着在1916年8 月写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他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这就不仅必然引起摩擦,而且必然引起其他各国资产阶级力图打垮社会主义国家中胜利的无产阶级的直接行动。”他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特殊历史情况作出的这一正确的结论最终为实践所证明。这个结论虽然没有清楚表明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是可以跨越的,但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可以跨越的这样一个判断也没有矛盾之处。可是,列宁在此并没有涉及到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只是告诉“我们要通过托拉斯等等前进,并且要超过它们走向社会主义”。看来,生产力发展阶段仍然是必须“通过”而不能跨越的。这样问题便基本上有了清晰的轮廓。如果仅仅就“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含义来说,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是能够跨越的。苏联和中国等一系列国家,这些国家已经多少有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而且无产阶级的队伍正日益壮大,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它们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根本勿需再论。但是涉及跨越问题的国家一般是经济不够发达、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我们还留下包含在原来问题中引起模糊和混乱的另外一方面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我认为宜将它作为另一个独立的问题,从原来的问题中剥离出来进行分析和回答,如此有助于问题的澄清。

二、历史的与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的解答

上面我们已经初步回答了所提问题的其中一个方面,即:从制度上而言,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能够跨越。但是,作为原来问题内在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作一番回答的尝试。我们该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如何“通过托拉斯等等前进”,并超过它们走向社会主义呢? 这个问题同样重要而又是无法回避的。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显然,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不能够跨越的,作为生产力水平层面上的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也是不能跨越的,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来实践的经验总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退回到资本主义社会才能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改革和开放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有的人可能觉得问题的提问方式本身落入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陷井,因此认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可以跨越又不能跨越这种回答既违反了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又不能像科学中“光既是粒子又是波”这样的论断能以辩证逻辑来加以解释。但是,在我们做了上述区分之后,下面再从历史的角度做一些思考,问题就能得到圆满的解决。现在,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主义如何发展之上。的确,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从而关系到问题另一方面的回答。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思维转到历史和实践的角度上来。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的规律,但是就特定的历史时期或特定的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来看又充满着偶然性因素,而且必然性最终要由偶然性来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就是对历史必然性的揭示。我们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历史进步的发展方向,同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也是偶然性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巩固社会主义的成果。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方面又要坚持改革开放,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我们的中心任务。有了这种历史眼光,我们就可以理解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的两个坚持的重要性。因为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光凭历史的必然性,不能保证社会主义今天在中国实现,同样不能保证明天的顺利发展。也就是说,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有可能像前苏联与东欧国家一样开历史的倒车,这不仅仅是偶然性作祟。坚持改革开放也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能否继续健康发展,关系着我们能否真正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积极成果,从而决定了问题的最终回答。从历史的角度来思维,我们应该感觉得到,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似乎不仅只关系到理论,而且必须同时依赖于另外一件法宝,那就是实践的思维方式。我们已经在很重要的一些方面有了明确的看法,譬如,放在人类历史这样大的背景中看,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不能跨越,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从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国家或民族看,则不仅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可以跨越的,而且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也有可能跨越,像美国、澳大利亚的一些土著居民就已经使这样的历史神话变成了现实。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它跨越了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阶段,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然而,我们不能不正视社会生产力发

展落后这一现实状况,必须立足本国实际,力争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有重大突破,最终才能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向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迈进。严格说来,我们回答问题的方式必须是也只能是实事求是的社会实践。过去,我们革命的热情压制了人的理性,高喊“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墨守成规,拒绝资本主义的一切东西,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贻误了不少时机,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极大的困难,这也是人们为什么要问“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能否跨越”的一个重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正确分析国情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克服了以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错误主张,并以极大的勇气说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也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是思维方式上的一次大变革,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实践巨大的现实力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能跨越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重要规律,它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依序性。同时指出这并不排除东方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可能发生革命,从而进入更先进社会的特殊性。亦即每个民族的社会形态的具体更替过程,在历史上不都是完全按照一般规律依次进行的,而更多地呈现出跳跃性。跳跃性即指社会更替过程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跨越了某一历史阶段或某一不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更高社会阶段的特性。但是,走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这种社会的跳跃性发展是有条件的。根据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总结各民族社会跳跃性发展的历史史实,可将其条件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落后的民族与先进的民族发生紧密的联系,并受其影响近代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历史,这种联系

和影响具有了普遍性。因此,正如思格斯所说,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便有了更广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也就是在世界历史这个系统中,任何民族的发展都有与其它民族相互作用的因索,一个孤立封闭的民族是不可能有跳跃性发展的。

第二,落后的民族所面临的内外部矛盾的激化是其民族实现跳跃性发展的内在的、客观的因素。矛盾激

化导致社会革命,而革命使跨越成为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必须经过社会革命。

第三,某一落后的民族所要跨越的历史阶段,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在其它先进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己趋

于腐朽没落,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预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甚至已产生新的社会形态,这样使落后民族的跳跃性发展具有了方向和日标。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必要条件。

第四,落后民族必须形成强大的民族精神和力量,这是其实现跳跃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形成这种精神

和力量的标志就是在民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杰出领袖,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他们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并能够团结带领各民族进行英勇斗争,改变自己民族的命运,实现对先进民族的追赶与超越。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实质上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多样性的问题。这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我们正确解读中国跨越资本主义的“ 卡夫丁峡谷”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20 世纪五十年代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后,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但还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建成社会主义。言外之意,我们还没有彻底完成跨越。今天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继续实践这一跨越。首先,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彻底完成跨越“卡夫丁峡谷”指明了具体目标。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期,我们没有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左”倾错误更是将这一问题弄得面目全非。经过曲折之后,我们终于弄清这一根本性的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就为跨越“卡夫丁峡谷”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其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是彻底实现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基本途径

和手段。马克思在谈到俄国农村公社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时多次强调,必须大力借助于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列宁也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确立自己的经济基础。同样,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否则这种跨越是不稳固的。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彻底实现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根本手段,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借助于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优秀成果,就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资本主义社会已有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来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这种借助因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成为可能和现实。所谓经济全球化是20 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主要是指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而深入的流动和配置,其结果是各国经济日益加深相互之间的依存,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使商品交换和资本输出规模空前扩大,而且直接生产过程也跨出了国界,使国际分工由以前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垂直分工改变为以水平型分工为主的生产部门与企业内部的世界分工。这就促使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追逐利润的活动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也为我们搞好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完成跨越性发展提供了良机。

因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体现的社会形态理论对于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所以,“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着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自然史的过程”。

马克思在1870年代再次研究了毛勒的日耳曼公社的多卷著作,在1879年10月—1881年2月,对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摩尔根《古代社会》这两部新著作了重新结构、提炼、升华的两部“摘要”后,在1881年2月16日—3月8日半个多月的期间给查苏利奇复信的四个草稿中,总结和重新表述了1850年以来的对印度、日耳曼、斯拉夫等公社各种形式和实质的三十年来不断深入研究的成果,揭示了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天然的共同体”的“原始共同体”即氏族公社的原始公社出发,其演化的各种类型取决于“自然形成的”历史起点最初“类型”的“原生结构”的“构造”,在发生学的意义上指出其类型学的“历史形态”更迭的机制是其结构的重组,形成原生、次生、再次生类型:

浅论当代古巴社会主义制度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 古巴教育 科学技术 人文

古巴是当今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古巴位于加勒比海,面积l1万平方公里,人口1120万。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统治,建立革命政府。1961年4月。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开始社会主义革命。1962年。美宣布对古巴实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1991年10月,古巴共产党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计划经济。古巴政体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三个重要部分组成。1997年,古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决定在坚持一党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同时,首次提出把经济工作放在优先地位。近年来,古巴政府在确保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同时,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陆续出台改革举措,现已走出苏东剧变后最困难的时期。2005年以来,古巴政府积极应对美国强化封锁以及飓风、旱灾等内外不利因素,大力实行“节能计划”,缓解能源短缺,努力恢复经济,增加社会投入,提高群众在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社会福利。2008年2月24日,在古第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劳尔·卡斯特罗正式当选国务委员会主席并就任部长会议主席为古巴的最高领导人。

古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和公共卫生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赞叹,其全民免费教育制度值得我们借鉴。

社会主义制度下古巴教育领域的特色:

1.古巴没有“希望小学”

2008年。根据联合国的一个调查。古巴小学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明显高于拉美其他各国的同龄人。经过50年的努力,古巴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古巴全国平均每19名小学生就拥有1名教师,每14名中学生拥有1名教师。视听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电脑等在各级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今,17岁至24岁的古巴青年中58%是大学生、约有52万人正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在教育全面普及的推动下,2010年将有11万名各类专业人员走出校园,他们是古巴政府数年前开始实施的“所有人的大学”计划中第一批走进大学的学生。

近年来,古巴对接受各级教育的学生和绝大部分人口的全面性、综合性文化的发展非常重视,大学生要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要有较强的文化能力,强调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强调高校的学生要参加社会生活。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要保证三个优先。一是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二是强调大学的科学研究;三是优先发展rr教学和研究。但提高质量是核心任务。古巴大学在履行三项主要任务,即教学、研究和大学推广时都在追求卓越,并不断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考虑到加强社会联系必需提高质量,所以古巴在物质和技术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一直在致力于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教育阶段提高所培养的专业人员的质量。

在古巴许多大学,专业实践或实习大多是正规的教学计划,并给予一定学分。古巴有的工科院校规定,大学生在大学4年学习期间要花15个月的时间在工厂、企业学习。在古巴的大学专业实习也受到高度重视。理工科学生在学完一至三年后参加“中间考试”,合格后必须参加一定的生产性实习,然后才能撰写毕业论文。以上这些专业实习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提高学术水平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必然行使着影响学生在人生、道德价值等方面的观念、态度、品行等功能。学生自我管理与参与学校管理是现代古巴的大学对于传统教育的重大改革之一,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观念和措施也成为现代古巴的大学内部管理的重要原则与制度。

古巴亦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成绩和毕业生分配等方面的平等。不会以牺牲平等为代价去追求卓越。古巴不大主张将大学划分为多层次。他们认为所有大学应该以同样步伐争取卓越,在这一过程中相互收益,而不是以牺牲某些学校的利益做代价。优秀的大学教授不仅要从事研究,带好研究生,同时也要教好本科课程。本科生有权利受到最好的指导。

2.古巴的教师知识技能培训

古巴把高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放在突出位置。在教师学术发展方面,古巴的战略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显著提高拥有博士学位的秽师数量。古巴教育在教师培训时遵循三条主要原则:

(1)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紧密结合本职工作,使教师了解掌握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信息,使其知识技能和业务素质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

(2)坚持在职、韭余、就近教育为主的原则。在确保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修培训,做到工作和学习两不误。古巴的教师在进修培训期间,尤其是脱产学习期间的工作,原则上由所在单位安排调整,学院不再增派工作人员。

(3)古巴的专兼职教师的进修培训,坚持个人申请、系部推荐、部门批准、分类计划、统筹安排的原则。各系部应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和教学工作需要,制定出本校人员进修培训的年度计划。

远程教育在古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古巴的学校里,人们可以经常听到“综合”这个词。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初中,学习和劳动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从事的劳动更多。

对于古巴教育取得的成就,该国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外来的观察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例如,有人把古巴教育取得的成就归结为古巴人民热爱读书的文化气氛。在首都哈瓦那举行的每年一届的国际图书展期间,成千上万的成年人为了购书,会拖儿带女地在烈日下排上两个多小时的队。售出的图书有210万册之多,而古巴学校教学时间较长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古巴的中小学一般一年共有220个教学日,相比之下,美国学生比古巴学生每年要少上课40天。此外,古巴正在努力将小学的班额减少到了20人以下,这将大大促进阅读教学,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相对于其他拉美国家,古巴不存在极度贫困的现象,这意味着学校少了许多来自贫困的干扰,如饥饿、疾病以及学生不得不辍学干活等。与该地区其他国家不同,古巴的教师在大学里就为教授全国统一的课程作好了准备。虽然古巴的教育体制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但政府却给予了学校校长很重要的权力。在一些人看来,校长对教师的严格考核以及将教师工资与学生学习成绩挂钩等做法。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古巴的学前教育工作也对该国儿童今后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古巴,一项名为“教育你的孩子的活动使每一个婴幼儿家庭都从中受益”的活动已经开展了16年之久,这项活动是专门为农村地区的年轻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必要的帮助,教育和卫生工作者来到年轻母亲的身边,为她们讲解儿童护理方面的知识,并帮助他们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

古巴领导层认为,世界面临着贫穷、环境恶化、社会健康服务严重不足等问题,教育是缩小国家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和科技鸿淘的有效手段。大学肩负着保存、发展和传播文化的职责,同时也产生新知识,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延续文明,促进全球价值、伦理、文化问的对话、相互理解与和平,消除新世纪日益加剧的文盲、经济科学和技术鸿沟。因此,21世纪是一个世界化、信息化、知识多元化的知识信息社会。知识,从不同层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经济方面,出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特点,人力资源方面也要求知识型人才,随之社会也要求教育起到创造知识体制和培养知识型人才的作用。因此,在重视知识经营的以知识为基础社会的古巴,要求教育系统和教育功能符合以知识为基础社会体制的要求。在古巴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构建以知识为基础社会并创造和应用知识。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古巴,没有人在乞讨,也没有人在挥霍;没有绝对的贫困,也没有仇富的社会现象;没有贪得无厌的渴求和冲动,也没有太多的失衡和刺激;物质生活和生态系统基本保持平衡。古巴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与干部廉洁和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分不开的。

社会学制度主义 篇4

古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和公共卫生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赞叹, 其全民免费教育制度值得我们借鉴。

社会主义制度下古巴教育领域的特色:

1.古巴没有“希望小学”

2008年, 根据联合国的一个调查, 古巴小学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明显高于拉美其他各国的同龄人。经过50年的努力, 古巴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果。目前, 古巴全国平均每19名小学生就拥有1名教师, 每14名中学生拥有1名教师。视听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电脑等在各级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今, 17岁至24岁的古巴青年中58%是大学生、约有52万人正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在教育全面普及的推动下, 2010年将有11万名各类专业人员走出校园, 他们是古巴政府数年前开始实施的“所有人的大学”计划中第一批走进大学的学生。

近年来, 古巴对接受各级教育的学生和绝大部分人口的全面性、综合性文化的发展非常重视, 大学生要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 要有较强的文化能力, 强调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强调高校的学生要参加社会生活。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要保证三个优先, 一是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二是强调大学的科学研究;三是优先发展IT教学和研究。但提高质量是核心任务。古巴大学在履行三项主要任务, 即教学、研究和大学推广时都在追求卓越, 并不断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考虑到加强社会联系必需提高质量, 所以古巴在物质和技术资源短缺的情况下, 一直在致力于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教育阶段提高所培养的专业人员的质量。

在古巴许多大学, 专业实践或实习大多是正规的教学计划, 并给予一定学分。古巴有的工科院校规定, 大学生在大学4年学习期间要花15个月的时间在工厂、企业学习。在古巴的大学专业实习也受到高度重视。理工科学生在学完一至三年后参加“中间考试”, 合格后必须参加一定的生产性实习, 然后才能撰写毕业论文。以上这些专业实习活动, 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 提高学术水平为主要目的, 同时, 也必然行使着影响学生在人生、道德价值等方面的观念、态度、品行等功能。学生自我管理与参与学校管理是现代古巴的大学对于传统教育的重大改革之一,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观念和措施也成为现代古巴的大学内部管理的重要原则与制度。

古巴亦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成绩和毕业生分配等方面的平等, 不会以牺牲平等为代价去追求卓越。古巴不大主张将大学划分为多层次。他们认为所有大学应该以同样步伐争取卓越, 在这一过程中相互收益, 而不是以牺牲某些学校的利益做代价。优秀的大学教授不仅要从事研究, 带好研究生, 同时也要教好本科课程。本科生有权利受到最好的指导。

2.古巴的教师知识技能培训

古巴把高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放在突出位置。在教师学术发展方面, 古巴的战略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显著提高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古巴教育在教师培训时遵循三条主要原则:

(1) 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紧密结合本职工作, 使教师了解掌握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信息, 使其知识技能和业务素质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

(2) 坚持在职、业余、就近教育为主的原则。在确保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 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修培训, 做到工作和学习两不误。古巴的教师在进修培训期间, 尤其是脱产学习期间的工作, 原则上由所在单位安排调整, 学院不再增派工作人员。

(3) 古巴的专兼职教师的进修培训, 坚持个人申请、系部推荐、部门批准、分类计划、统筹安排的原则。各系部应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和教学工作需要, 制定出本校人员进修培训的年度计划。

远程教育在古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古巴的学校里, 人们可以经常听到“综合”这个词。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初中, 学习和劳动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从事的劳动更多。

对于古巴教育取得的成就, 该国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外来的观察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例如, 有人把古巴教育取得的成就归结为古巴人民热爱读书的文化气氛。在首都哈瓦那举行的每年一届的国际图书展期间, 成千上万的成年人为了购书, 会拖儿带女地在烈日下排上两个多小时的队, 售出的图书有210万册之多, 而古巴学校教学时间较长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古巴的中小学一般一年共有220个教学日, 相比之下, 美国学生比古巴学生每年要少上课40天。此外, 古巴正在努力将小学的班额减少到了20人以下, 这将大大促进阅读教学, 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相对于其他拉美国家, 古巴不存在极度贫困的现象, 这意味着学校少了许多来自贫困的干扰, 如饥饿、疾病以及学生不得不辍学干活等。与该地区其他国家不同, 古巴的教师在大学里就为教授全国统一的课程作好了准备。虽然古巴的教育体制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但政府却给予了学校校长很重要的权力。在一些人看来, 校长对教师的严格考核以及将教师工资与学生学习成绩挂钩等做法, 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古巴的学前教育工作也对该国儿童今后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古巴, 一项名为“教育你的孩子的活动使每一个婴幼儿家庭都从中受益”的活动已经开展了16年之久, 这项活动是专门为农村地区的年轻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必要的帮助, 教育和卫生工作者来到年轻母亲的身边, 为她们) 讲解儿童护理方面的知识, 并帮助他们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

古巴领导层认为, 世界面临着贫穷、环境恶化、社会健康服务严重不足等问题, 教育是缩小国家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和科技鸿沟的有效手段。大学肩负着保存、发展和传播文化的职责, 同时也产生新知识, 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延续文明, 促进全球价值、伦理、文化间的对话、相互理解与和平, 消除新世纪日益加剧的文盲、经济科学和技术鸿沟。因此, 21世纪是一个世界化、信息化、知识多元化的知识信息社会。知识, 从不同层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经济方面, 出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特点, 人力资源方面也要求知识型人才, 随之社会也要求教育起到创造知识体制和培养知识型人才的作用。因此, 在重视知识经营的以知识为基础社会的古巴, 要求教育系统和教育功能符合以知识为基础社会体制的要求。在古巴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中, 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构建以知识为基础社会并创造和应用知识。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古巴, 没有人在乞讨, 也没有人在挥霍;没有绝对的贫困, 也没有仇富的社会现象;没有贪得无厌的渴求和冲动, 也没有太多的失衡和刺激;物质生活和生态系统基本保持平衡。古巴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与干部廉洁和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分不开的。

古巴的财政支出中, 最大项是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古巴, 全民免费教育和医疗卫生, 两项相加就占了国家财政支出的60%至70%, 如果按经济总量算, 两项支出占GDP的22%,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正是如此, 古巴也较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前实现了全民的免费教育和全民免费医疗福利。

摘要:社会主义的古巴没有人在乞讨, 没有人在挥霍, 没有绝对的贫困, 没有太多的失衡和刺激, 物质生活和生态系统基本保持平衡。古巴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与干部廉洁和社会公正是分不开的。古巴的财政支出中, 最大头是医疗卫生和教育, 全民免费的医疗卫生和教育, 两项相加就占了国家财政支出的60%至70%,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此, 它已经实现了全民免费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和零文盲, 医疗福利早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

关键词:社会主义,古巴教育,科学技术,人文

参考文献

[1]海林.古巴的教育体制.

[2]双石.古巴医疗队在成都.

[3]陈久长.看古巴如何破解看病难.

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篇5

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从初创到自成体系,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创建时期。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为创建人民检察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0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宪法第二章第六节对人民检察院的设置、职权、领导关系和活动原则等作了规定。同届会议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这两个法律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基本内容,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建立。其主要内容有:提高了检察机关在国家机关中的地位,形成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领导下的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三院”体制;确定了检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确定了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调整了检察机关的内部领导体制,明确了在检察委员会中实行合议制和检察长一长制相结合;调整了检察机关的职权。

波折时期。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在“左”的思想和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受到严重阻碍。当时在政法工作中,提倡“公、检、法”三机关联合办案,抛弃了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使检察机关名存实亡。

中断时期。从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止,是我国检察制度的中断时期,检察机关被撤销,人员被遣散,检察业务实际上被取消。恢复重建和发展时期。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又开始新生。人们从“文革”取消检察机关的沉痛教训中认识到恢复检察机关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性。1978年宪法第四十三条对检察机关的职权和领导关系作了原则规定。1979年9月第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从此,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进入重建和发展时期。具体内容有:进一步明确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任务是通过实施法律监督,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确定检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规定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下级人民检察院同时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此外,对检察机关的职权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取消了“一般监督”职能。

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制度优势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19-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经过90多年不断奋斗、创造、积累的结果,是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与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全党要坚定制度自信,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在当代中国,制度自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坚定制度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大意义

自信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定制度自信,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始终保持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形成了一个共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能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能够明显改善,综合国力能够显著提高,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正是由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才从根本制度上保证了我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确保我国未来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只有更加自觉地扩大制度共识、形成制度认同,才能夯实制度根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社会主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如此。这种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只有坚定制度自信,一方面才能坚持和发展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绝不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制度根基;另一方面又能着眼发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巨大优势,积极主动地对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客观要求。制度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至关重要。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制度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过程。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同样如此。尤其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行了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转变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体制[3],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来。正是由于全党和全国人民始终怀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才有了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可靠的制度基础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科学依据

在我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绝不是盲目的、冲动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深深植根于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政党要坚持不断革命,直到实现人类社会制度的最后形式——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贯立场和基本原则,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倡导多党合作、民族自治、群众自治,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实现人类社会制度的最后形式做了先期探索和制度准备。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运用和发展,是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顺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体现人民共同愿望的制度体系,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符合人类文明多样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各国由于各自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和发展模式不同,在社会制度安排上必然有很大不同。对于世界上的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我们都应该给予充分尊重,使之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承认人类文明多样性、尊重各民族自己的选择的必然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规律。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本途径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必须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加自觉地推进制度创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1.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实质。这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有机统一体,具体地说包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实质,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不照搬西方制度模式。

2.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这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体现在历史发展规律的深邃视野中,体现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层动因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变革完善的深刻逻辑中。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协调国家机关高效运转、保持党和国家活力的政治优势;具有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力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思想优势;具有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优势;具有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优势;具有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的体制优势。最近几年,我们党和国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成功办妥了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好事、喜事,从容应对了汶川地震、世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急事、难事,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巨大优势。

3.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这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是封闭的、僵化的。坚定制度自信,并不意味着“孤芳自赏”。相反,制度自信更体现在对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上,体现在对人类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和追求上。当然,制度创新和发展绝不是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而是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特色。要更加自觉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积极稳妥而又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社会学制度主义 篇7

关键词:医疗救助,贫困人口,和谐社会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是在政府的主导下,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一项面向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行为。它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 其目的是将一部分生活处于低收入甚至贫困状态的社会弱势群体网罗在医疗保障体系之中, 通过实施社会医疗救助制度, 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支持, 增强他们的自我保障和生存的能力。作为贫困群众的最后保障底线, 医疗救助对于保障贫困人群的生命安全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一、医疗救助问题的提出及中国贫困人口医疗问题现状

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因贫致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病交加, 在中国贫困地区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中国学者研究发现, 贫困地区中, 因病年支出医疗费用占家庭总支出10%~12%, 而且有16%的家庭借钱看病, 9%的家庭看病后欠医院款, 6%的家庭因看病变卖财产。针对严重影响人口健康的贫困问题, 实行医疗救助制度, 对保护、改善贫困人口, 尤其是特困人口的健康状况, 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经济的良性发展, 无疑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医疗救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中国医疗救助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 尚无立法和具体实施的行政法规, 也缺乏统一政策要求的医疗救助计划。绝大多数城市的有关政府部门和所涉及的机构正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积极探索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措施, 除农村贫困地区的“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已在局部县域的部分乡镇开始运作外, 其他少数农村地区的县、乡镇也正在进行对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有益探索。现行救助模式的共同特点:

一是现行救助模式都侧重于低保户、特困户中的大病患者, 缓解看病贵而引致因病更贫现象的发生。二是贫困医疗救助与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结合。三是简化医疗救助审批程序, 促进了“医前”与“医中”救助的开展, 如重庆市新的模式实行方便快捷的“医前”和“医中”救助办法, 救助对象凭医疗救助通知书, 便可到定点医院服务机构进行治疗, 享受定额的医疗救助, 随后再定期完善审批手续。有效解决了医疗救助中由于程序烦琐, 使得医疗救助对象不能够及时得到救助的问题。

虽然中国目前的医疗救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线的作用, 但据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显示, 应就诊而未就诊的居民中38%是困难群众, 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居民中70%是困难群众。

二、中国医疗救助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 体制性障碍, 制度设计不合理、职责不明、体制不顺

由于中国医疗救治起步较晚, 医疗救助制度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很模糊, 在设计时大多参考了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些做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起付线和封顶线的设计使贫困救助对象得益甚微, 大部分贫困救助对象不能得益。

现行的制度大多采用“起付线”的救助门槛, 这将大部分贫困救助对象挡于医疗救助的大门之外。即使贫困救助对象迈过了起付线的门槛, 后面还有一个封顶线的限制, 所以救助标准就被压缩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

2. 特殊病种的限定使救助范围大大缩小。

大病救助往往还划出一个“病种”范围, 将可以得到救助的疾病限制在几种到十几种, 更重要的是, 绝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都没有列入可救助的病种, 这个庞大的困难群体仍然被拒绝在医疗救助的门外。

3. 职能主体不明确。

医疗救助的实施涉及诸多政府职能部门, 还有医疗服务机构和农村自治组织, 协调难度大, 运行成本高。

(二) 医疗救助资金需要与供给的矛盾非常突出

医疗救助的规模、水平和有效性, 取决于医疗救助资金能否得到保障。当前要满足医疗救助资金的需求, 无论中央还是发达地区的财政, 都是难以做到的。2006年, 医疗救助的资金总量约为14亿, 城市5亿, 农村9亿, 人均医疗救助支出, 农村仅70元, 城市为348元。对于农村贫困者医疗救助资金与实际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

(三) 制度和法规之间的对撞, 增大了医疗救助的压力

中国不少有关医疗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是在计划经济或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 不能与已经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适应。医疗待遇不能落实, 由政策法规而造成大批重点优抚对象只能求助于医疗救助。

(四) 资助农村救助对象“参合”没有达到保障的目的

新农合的现行模式对欠发达地区同样是有问题的。因为每人每年缴费10元, 一个四口之家就是40元, 如果还要考虑老人, 还会超过这个数。这样的筹资水平对贫困救助对象肯定是有困难的。他们的收入本来就是由政府财政加以保证的, 但低保金中并没有包括看病吃药的钱。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 用医疗救助资金帮农村贫困人口“参合”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因为这样做, 虽然使贫困人口名义上“参合”, 但因为他们还是拿不出钱去看病, 同时也没法支付医疗费用中高达50%或以上的“自付部分”, 所以他们的实际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结果是:他们的“缴费”是给看得起病的人“作了贡献”。同时, 因为民政部门掌握的有限的医疗救助资金, 相当一部分作为“参合”的缴费支付给“新农合”了, 这就限制了医疗救助本身的支付水平。

三、健全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办法的路径设计

(一) 尽快出台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 使医疗救助有法可依

当前, 亟须由国家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救助的基本政策, 并允许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医疗救助的不同模式, 以保证弱势群体享有最低层次和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在此之前, 可由国务院先行制定医疗救助的行政法规, 以便解决医疗救助的实际问题, 总结经验, 待条件成熟时, 正式由人民代表大会立法。

(二) 制定医疗救助的相关配套政策, 完善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

1. 正在推进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中国医疗制度的一项重大

改革, 要通过多种办法, 将弱势群体纳入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范围, 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

2. 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列支的专项救济费或专项医疗保

障金, 要适当向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倾斜。

3. 要制定过渡性政策, 避免政策空档。

为解决困难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门诊、住院费封顶问题, 解决破产企业退休困难职工医疗难问题, 可实行大政策不变, 小政策调整, 多政策互补。为了解决贫困农民和农村重病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 对于尚未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 拟以建立救济费补助和优抚对象比例报销为主, 大额医疗费用救助为辅的医疗保障制度。

(三) 扩大医疗救助资金渠道, 并逐步加大财政投入

改变医疗救助资金以政府提供为主的现状, 扩大筹资渠道, 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逐步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 并将此项款项列为单独基金, 专款专用。二是从社会福利彩票募集的资金中划出一部分用于医疗救助。三是开征社会保障税, 这是政府通过税收来实现公平, 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四是社会捐资。

(四) 建立与弱势群体相对应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

政府通过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 增加对卫生的转移支付, 向弱势群体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 可以有效地预防、治疗和控制各种疾病, 起到低成本、高效率的作用。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它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行为的矫正及环境卫生等。其中, 社区卫生服务诊疗费用低廉, 并可通过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进行早期干预, 在降低发病率和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面具有优越性。政府应给予社区卫生服务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加快这一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另外, 可以建立“平民医院”, 以低于服务成本的价格为弱势群体提供低费用的医疗服务, 对其成本亏损通过医疗救助资金给予补偿。

(五) 建立负责医疗救助政策实施和管理的专门机构

目前中国医疗救助是多方筹资。主要由财政拨款, 民政部门具体管理。由于医疗救助款没有单独列项, 没有专项资金, 而是包含在社会救济资金和扶贫资金中, 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资金难以保证。

鉴于此, 应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专门机构, 负责医疗救助政策的实施和管理, 在财政预算中将医疗救助资金单项列出, 并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级管理体制。中央财政应是医疗救助款项的主要支付者, 并在统一计划下负有对地方政府此项专款的使用监督权。地方政府除对中央负责外, 还需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开展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医疗救助之路, 对实现社会公平原则, 弱化社会冲突, 减少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红雅.两份建议, 一腔深情——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N].大众科技报, 2006-03-28.

[2]王海燕, 刘蔚玮, 唐钧.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现状和前瞻[G]//陈佳贵, 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 (2007) No.3——转型中的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时正新.中国的医疗救助及其发展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 (11) .

[4]吴建, 宋瑶, 张鹤.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研究进展[J].河南医学研究, 2004, (13) .

[5]梁鸿, 赵德权, 曲大为.中国贫困医疗救助模式的制度缺陷及其改进思路[J].中国卫生资源, 2008, (1) .

[6]刘白亭.浅论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J].中国卫生资源, 2004, (2) .

[7]田丽春, 张开宁, 唐松源.贫困人群医疗救助的若干关键问题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2, (1) .

[8]吴群鸿, 张振忠.刘运国.关于中国建立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的必要性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1, (6) .

[9]孙广德, 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社会学制度主义 篇8

一、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逐渐以集体保障向社会化保障过度。虽然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架构渐趋明朗, 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 其弊端和问题逐渐体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滞后

当前,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仍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保险法历时三年才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审议, 但是在四审中大量的授权性条款让这部基本法的意义有所折扣。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立法先行, 法律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 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一项制度的创新与确立起着巨大作用。但我国直到目前为止仅出现这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 立法行动总是落在经济发展的后面, 处于被动状态。同时, 作为社会保障法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法》刚刚出台, 在一些重要制度上授权过多, 导致具体操作性不强, 与现有的零散颁布的各种政策、条例, 相互之间缺少必要衔接, 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中央集中立法工作的滞后, 导致地方农村社会保障缺乏法律依据。这么多年来, 现实中各地方只能依靠一些规范性极低的规章制度、政策文件等来推行农村社会保障, 导致有些地方无法可依。同时, 由于地方立法主体多样, 有些地方社会保障规章制度相互冲突矛盾, 有法难依。

(二) 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化差距较大

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 使得农村居民大多缺乏社会保障, 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难以惠及普通农民,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社会保障差距而有所扩大。据统计,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中, 有90%左右用于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 用于农村的不足10%, 城乡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相差30多倍, 这极大地造成了二元化差异。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使农民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 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 各项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共济性差, 难以构成整体优势, 农民仅享有土地保障, 家庭保障等, 而城市社会保障已逐步向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过渡。这种情况下, 城乡间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城乡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极不公允。

(三) 社会保障辐射面窄且基金缺乏

社会保障辐射面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应该覆盖到全体公民, 对任何一个公民都具有制度意义。在我国, 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 且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在农村, 农村人口是社会保障的实际主体。但现阶段, 我国由于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 使占总人口70%的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 仅靠家庭自我保障为主。虽然近几年我国在农村推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和医疗保险试点有了较大发展, 但由于农民收入较差, 保障能力有限, 覆盖面仍然很窄, 且保障水平远不及城市人口, 这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二、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和途径

(一)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对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是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政策和国家制度的具体体现, 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必须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化进程, 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原则。目前法律制度的工作的滞后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如保障对象不明确、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管理缺乏规范性等等。社会保险法刚刚于2010年10月28日审议通过, 这部综合性社会保险基本法的制定, 使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明确了价值取向。社会保险法的出台, 对于健全和完善中国社会领域的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配套政策条例上仍有缺失存在不足, 尤其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

社会保险制度应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社会保险法的基础上, 尽快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体系。在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时, 还应遵循政府统一管理与农民自我管理相结合、普遍性保障和重点保障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既要考虑到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长远需要, 更要考虑到城乡差别的现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内容的特殊性等现实要求, 各地也可根据当地农村实际情况, 在与全国性法律, 法规不抵触的前提下, 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此外, 农村社会保障立法还应与其他法律部门立法相连接, 以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

(二)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坚持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要着眼于我国人口13亿之多、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 推动社会保障体系良性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 两者不存在可换算的基础, 根本无法衔接,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 两种不相衔接的保障体系成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阻碍。因此, 我们需要设计若干科学有效的方案, 逐步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如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 早日实现社会保障全国一卡通;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各种社会保险关系的转接办法, 实现社会保障随劳动者流动。

(三) 采取多种形式灵活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

要给占我国总人口70%的广大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所以资金问题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最为棘手的问题, 也是核心问题。

由于社会保障是国家对公民应尽的责任, 因此,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要求国家资金投入。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国家财力有限, 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 显然极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拓宽渠道, 多形式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借鉴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的经验,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 制定相关政策,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加强农村集体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

2. 可以开征社会保障税, 刚性征缴, 不仅可以提高

社会保障辐射面, 大幅度增加社保基金来源, 而且有利有统筹和管理法制化, 体现社会保障的统一性、强制性、普遍性和“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原则。

3. 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 如商业性养老保险。

因为商业保险公司具有丰富的经验, 同时商业保险适应性强, 能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总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维系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内容,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社会保障是基本的民生问题,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滞后、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化差距较大等问题, 提出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高艳红.浅谈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5, (11) :65.

[2]农明科.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 :77.

[3]陈建梅.试论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8) :91.

[4]胡政武.探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04, (5) :83.

[5]李葳.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及对策[J].学习与探索, 2005, (3) :185.

[6]郝书辰.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5) :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系统性 篇9

一、根本制度

在我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政体, 也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性, 主要体现在, 这一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决定着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其他各种具体制度。特别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 它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 并且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司法机关的审判权、检察权等, 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授予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政权机关也是类似的关系。因此, “不仅国家的行政制度、审判制度和检察制度, 而且国家的机构制度、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 也都源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受其统领和制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中具有根本性地位。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二、基本制度

(一) 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 实质上就是所有制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应该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 确立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们党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在此基础上,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 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原来的单一公有制的结构转变成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重申并完善了这一制度。

(二) 基本政治制度

现阶段,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 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不谋求国家的政治权力, 是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 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同其他党派的关系是,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各民主党派是同共产党合作的亲密友党。关于民族问题,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状况复杂的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 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 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新中国成立前后, 我国共建立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全国先后建立了3 0个自治州、124个自治县 (旗) 。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 还建立了1700多个民族乡 (镇)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发展, 全国各地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 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范畴, 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重点推进。”这是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举措。目前, 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

三、具体制度

邓小平同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是多方面的。其中, 最重要的是, 在理论上, 小平同志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两个层次。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是正确的、优越的, 是我们的历史选择, 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 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具体制度是对基本制度的进一步深化和展开, 是基本制度的具体形式、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客观地讲,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 有不少方面是需要改革的。对这些具体制度的改革, 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 更好更快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胡锦涛在继承了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两个层次划分的基础上, 又有所发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 胡锦涛总书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解构为三个层次。一是根本制度, 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二是基本制度, 包括三个方面, 基本政治制度, 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 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三是具体制度, 如建立在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基本制度是对根本制度的进一步丰富和展开, 具体制度是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表现方式和实现方式。在这三个层次解构的基础上, 胡锦涛抽象归纳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全新的命题, 由此,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大厦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它必将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路指南。

参考文献

论社会主义制度与当代经济的关系 篇10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指导思想, 大力对经济发展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以此来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迅速发展。建立完善的经济体制, 注重对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 创造多的机会活动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逐步构建政治、经济, 以及文化全面共同发展的和谐稳定社会。紧接着在党的十七大中进一步提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大力开展我国经济、政治及文化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中各环节、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进而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在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贯彻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以此达成共识:一是科学发展观是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党中央领导指导思想的延续和发展。二是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三是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各级各方面工作迅速良好发展的重要方法论。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与实践, 我们充分认识到要贯彻以服务我国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为原则及出发点, 努力采取各种措施, 地方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互补, 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 使得自身获得又快又好的发展。

社会主义实行资料公有制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要跟上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 更是为了要实现按劳分配这一目标, 只有实现按劳分配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社会的生产需求, 以及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良性循环, 进而实现社会经济教私有制经济更高效迅速的发展。因此, 公有制是促进社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我国必须要坚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以人为本”充分贯彻落实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就企业经济效益利润来说, 企业如果是私人所有, 那么企业的利润可以通过压低员工的工资来进行实现, 或者企业通过改进管理优化管理模式, 然而这样只是单一的加大了企业所有者的成本, 并没有使员工的收入有所提高, 这样就导致了公平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 如果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 企业提高的收益归国家所有, 该收益可以用于企业公共设施的建设或者是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等。当然, 如果对利润进行分配也是关系到了一个公平的问题。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如果工作被迫进行超长时间、超长强度的工作, 势必会对工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这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公平, 在其内涵义上是多样性的。比如说, 生产环节的工作性质不同, 分配关系是不是公平的标准也就随之变化, 因此对利润进行分配是不是公平的内涵也就会有所不同。我国在分配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存在着一许问题, 比如以按劳分配的标准来决定工人的工资是否公平, 按资分配标准来决定企业所有者之间的收入是不是公平合理, 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比例是不是公平的问题。因此, 在公有制经济中要重视对按劳分配机制的完善, 在加强促进共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按劳分配。

目前, 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因此深化改革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是刻不容缓的。在实践过程中, 市场经济逐步暴露出一些其固有的缺陷, 面对市场经济的这些缺陷我们一定要加以高度的关注, 我国市场经济能否取得成功其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有效的克服解决市场经济的缺陷。因此, 我们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大力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并尽快制定出一些列的有效措施来加以应对, 进而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优良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中保.前沿, 2003.

上一篇:中学科学教学下一篇:旅游心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