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2024-06-17

满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精选十篇)

满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1

一、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发展和研究现状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业渐渐被人们忽视甚至遗忘,民国时期满族刺绣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因为地域的关系,满族刺绣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满族刺绣仅在锦州、兴城、长白山几个地区发展的比较好。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日益重视,满族刺绣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刺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民族文化和习俗的“活化石”,关于它的保护和传承,成为许多专家组研究的课题。国内关于满族服饰的刺绣纹饰工艺和风俗的研究主要有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王辅世主编的《中国民族服饰》和扬锡春编著的《满族风俗考》。关于介绍满族刺绣的著作有金欧的《满族民间工艺》和徐万邦的《中国少数民族工艺》。国外对我国满族刺绣的著作主要有格拉迪斯· 简伯克· 孔( Gladys jan - bick kong) 的《中国丝绸概览及满族服饰研究》,将满汉服饰进行了比较研究。目前,国内对满族刺绣文化的研究只停留于对其服饰和技艺的考究,而对其传承、保护和产品的研究较少。而国外对这一民族手工艺术品还未进行深入研究,但满族文化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重点。

二、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的价值

( 一) 历史价值

满族的历史可以从商周时期的肃慎人开始追溯,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字和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而在清朝时期形成的满族刺绣是满族文化美丽而又富有内涵的载体。满族刺绣具有区域性、多样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它反映出古代满族民间的生活方式、人文地理和民俗习惯等最平常却又最真实的景象,刺绣上的内容表达了满族人的愿景和期望。研究满族历史和文化的专家学者可从满族刺绣的形式和内容上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民族,探寻满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痕迹。

( 二) 艺术价值

与“四大名绣”一样,满族刺绣也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在构图方式上,为了完成构图的需要,在有限的二维平面上实现广阔无限的三维空间,塑造复杂的形体,凭借设计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审美情趣以及对艺术的顿悟,用娴熟的表现技法将客观对象在构图平面展开。在图案内容上,更是体现出满族的民族特色,经常出现喜鹊、乌鸦、狗、鹿和马等满族的保护神。制作者在完成精美的手工艺品的同时,更是加入了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

( 三) 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满族刺绣可以在衣服、裤子、鞋、荷包等服装和配饰上使用,大面积使用可以使服装更具有民族特色; 在服饰上绣上花纹或图案,可使服饰颇为新颖,让消费者眼前一亮,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由此可见,满族刺绣不仅实用价值高,还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三、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改进传统工艺

一方面,将传统刺绣工艺与高科技相结合,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形成满族刺绣手工艺产品生产线,将生产线转换为具有观赏性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可以近距离地参观手工艺产品的制作和生产过程。另一方面,保留传统的手工业制作方法,秉持发展和保护纯手工技艺的原则,组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技艺传播小组,现场教授游客简单的刺绣手工技艺。在制作工艺上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刺绣的优点,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开发和设计独特的刺绣作品,形成独特的产品设计风格。

( 二) 建立满族手工刺绣基地

规划特定区域建设满族手工刺绣基地,由专业师傅手工刺绣,制作机器无法完成的刺绣作品。建立基地不仅仅是为制作和销售手工刺绣品提供场地,还可以让旅游者在这里亲眼见到满族刺绣手工制作的全过程,在惊叹其技艺高深之同时深深地爱上满族刺绣艺术。游客不仅可以欣赏美丽壮观的北方雪景,还能体验满族刺绣的制作全过程,完成属于自己的专属作品,并将其作为旅游纪念品购买留念,在了解满族刺绣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体验了独特的女工技巧,充分享受这一过程。手工业基地的建立不仅能带来旅游业收入的增加,而且能为满族刺绣技艺培养更多的继承人,在这里打破性别界限,不只是招收女绣工,更欢迎男绣工的加入,在培养继承人的同时还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 三) 提升满族刺绣产品的实用性

在诸如毛巾等生活用品中加入刺绣元素,让满族刺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将满族刺绣与服饰、鞋子等设计相结合,创立独特的民族品牌; 在普通的香包上添加刺绣图案,使其变成极具东北特色的配饰,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满族刺绣。在刺绣内容上可以添加东北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特色景观或者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通过刺绣展示东北地方风貌,体现不同地域的相互融合,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实用商品。

( 四) 打造满族刺绣旅游产品品牌

满族刺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主要在东北地区,因此应全力将满族刺绣开发成为东北特色旅游产品,让满绣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像“四大名绣”那样大放异彩,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根据客源市场的需求,充分考虑产业融合及产品新意,秉持主题鲜明、要素齐全、预算科学合理等设计原则,采用先进设计理念与技术方法,有效整合散乱分布的满族刺绣文化遗产。以“雪域满绣”为主题,打造参与型特色旅游产品。

( 五) 加大对满族刺绣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与本地和其他地区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合作,投放满族刺绣的广告宣传片; 利用网络营销方式,如建立满族刺绣网站,上传满族刺绣的简介以及经营产品的种类和价格,让消费者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其简单信息; 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微营销方式提高满族刺绣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旅游主管部门可请一些满族明星作为形象大使拍摄广告,为本民族的文化做宣传,增加人们对满族刺绣的关注度。政府部门可在每年定期举办满族刺绣作品展览,展览现场还可请一些技艺高超的刺绣大师现场制作,吸引更多的满族刺绣文化爱好者、旅游者来到东北,欣赏并学习满族刺绣。同时争取得到旅游主管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将满族刺绣产品全面推向市场,打造满绣风味十足的旅游观光地,让更多的人知道,东北不仅有冰雪,在白雪皑皑中还闪耀着一朵璀璨的“奇绣”。

摘要: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介绍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传承与进一步发展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的建议:改进传统工艺形式、建立满族手工刺绣基地、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及打造满族刺绣旅游产品品牌,以及加大对满族刺绣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关键词:满族刺绣,价值,传承

参考文献

[1]陈永岗.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区域性价值研究[D].西北大学,2010.

[2]刘荣超.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意蕴[D].山西大学,2012.

满族传统制鞋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篇2

关键词:旗鞋;满族;鞋类;传统手工艺;制鞋手工艺

一、满族鞋类的分类研究

满族因为是“游牧的马上民族”,女人一直保持“天足”的特点,即便在清朝建立后,满人入关也未受裹足陋习的影响,满人的女子旗鞋是一种高跟鞋,甚至可以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女鞋媲美。独特的高鞋跟有花盆底、马蹄底、船底、平底,元宝底等样式.这种绣花以木为底的高跟鞋印证了当时的文化时尚特征。男子穿鞋则依照“女履旗鞋男穿靴”的定律,靴子有夹有棉,可用缎、绒、布、革制做。按规定,官员穿方头靴,平民穿尖头靴;另有薄底快靴,俗称“爬山虎”,多为兵丁武士所穿。男子出远门者多穿革靴,其形状类似靰鞡,但其靴腰高,冬季内衬有毡袜,轻便保温,俗称为“蹚突马”。

二、满族传统鞋类的工艺

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旗鞋的木跟镶装在鞋底,在中间,三寸多高,整个木跟用白细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绫或涂白粉,俗称“粉底”。旗鞋的面料为绸缎,上绣五彩图案。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靰鞡鞋是用厚厚的牛皮缝制的一种鞋子,是用厚厚的牛皮缝制的,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即便是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在外面劳作一天也不会冻脚的。靰鞡是用方尺左右的整块皮板(牛皮、猪皮或鹿皮)“屈曲而成”。即将鞋帮抽褶周起,帮底相连,后跟缝起,前脸拿褶,按脚形缝在另一块钝三角形的小块皮脸上。鞋帮上缝坠六个皮条靰鞡耳子,以备穿绳系在脚和腿上。后跟另贴一小块皮子缝牢,叫“留跟”,是穿靰鞡时的提手。后底上有时还钉两个大盖铁钉,可以使靰鞡不颓跟、结实、把滑。(赤脚)穿时,将棰好的乌拉草絮在里面,脚面及腿部还要裹上布片或麻袋片,作为靰鞡靿子,然后用长麻绳穿过靰鞡耳子,固定在裹腿上,是谓“放下不动,绑起就跑。”

三、满族传统鞋类留存情况

清朝朝代是近300年-400年的发展历程,服饰保留情况相对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织物,保存的情况相对好些。传统鞋类的保留有部分民间收藏,但为数不多。制作工艺考究的皇家以及贵族的旗鞋还是保存尚好,被国家博物馆或吉林省博物馆馆藏保护。

四、满族传统鞋类手工艺现状

满族服饰中传统鞋类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寥寥无几。在访问辽宁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聚居人口最多的地区。我们发现,这种会制作满族旗鞋或靰鞡鞋的手工艺人非常少有,几乎为零。只有少数年长些的老年妇女会制作几款婴儿虎头鞋——靰鞡鞋中娃娃学步时期的软鞋。这种现状呈现出消失的不仅仅是满族传统鞋类手工艺,更是满族文化艺术形式的消退。文化传承意味着文化认同,满族的文化传播需要文化实践才能实现。

五、满族传统制鞋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1.既有的关于满族服饰鞋类的博物馆展览要经常性向公众开放,宣讲满族老手工艺人的技艺,并开办讲座。将老手艺人的传统制鞋工艺录制成课程视频或形成文字图片记载成册。

2.开办满族传统鞋类制作工艺学习班,研习传统手工艺并融入创新元素,加工小比例的旗鞋工艺品,包装精良。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

3.挖掘靰鞡鞋子中靰鞡草经济价值、将这种“宝”草保暖御寒的特征应用在现代的家纺用品、服装服饰用品中的填充物,与其他纤维合成生产出新型纤维织物,开发出新型织物。(据前辈介绍解释:“夫草与人参、貂皮并立为三,则草之珍异可知。”盖“北地最寒,冰雪深厚,凡穿靰鞡或穿塔塔马者(类似靰鞡的靴),必将靰鞡草锤熟垫于其内,冬夏温凉得当,即严寒而足不觉冻,此所以居三宝之一也”。)

4.满族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生活在一起,彼此文化交融使得满族人特有的民族文化元素在缺失,鼓励以家庭成员为团队,穿着或制作满族传统服饰的家庭辅以政府补贴,并由此为旅游文化中的满族家庭旅馆形式吸引游客贡献力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5、重要的节假日,庆典节目中引入满族服饰鞋类穿着体验拍照活动,出版或印制满族服饰鞋类的精美图片或明信片销售。

六、结语

满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曾经在中国民族文化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满族服饰中的传统制鞋手艺的失传现象将是民族文化的遗失,也是传统文化的衰亡。而保护与继承旗鞋的文化的内涵,制鞋工艺并且融入现代艺术形式创新是对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方式。

【参考文献】

[1]包铭新.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M].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

[2]殷广胜.华裳天下丛书——少数民族服饰[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曾慧.满族服饰文化研究/满族的这些事儿丛书[M].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

浅谈潜山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 受现代文化的影响, 导致本土文化受到冷落, 潜山民歌也不例外, 在传承上动力不足急需传承与保护, 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 我对潜山民歌进行了田野调查。

潜山民歌流传于潜山县的村村寨寨, 演唱场合不固定, 只要高兴就可以随时演唱, 根据地理位置风格可分为南北两个流派:南部流派分布在王河镇、黄泥镇、黄铺镇;北部流派分布在官庄镇、黄柏镇、源潭镇, 两个流派的风格大同小异。

潜山民歌的形成,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由于潜山民歌一直是口头传唱, 且是方言乡音、民风民俗的产物, 要认定其产生的详细年代已难于考证, 这也是潜山民歌不能载入地方史志的原因。

依据潜山民歌的方言乡音特色, 其具有的语句流畅押韵、歌腔中乡音浓重, 歌词中语言随俗、含蓄幽默, 寓意深、含意浓、直接表达人民的爱憎等特点, 可以断定潜山民歌起源于潜山方言中的顺口溜。

受唐宋诗词和民间文化的影响, 比如长篇叙事歌《孔雀东南飞》的出现, 潜山民歌的句式才定格下来, 同时标志着潜山民歌在这一时期已日臻成熟, 才成为我们今天听到的潜山民歌。《孔雀为何东南飞》《焦小姑赞》歌词中“焦家庄上有个焦小姑, 谁坏谁好分得清, 爱嫂嫂, 处处为庇护好言相劝令人服。后来流落在小孤山啊, 乡亲们都夸她是个好小姑呀。”《十恨焦八叉》“一恨焦八叉哇, 做事实太差哦, 贤惠的媳妇赶出家哎到底图个啥?……八恨焦八叉哇, 残忍无比她哦, 逼着儿子去殉情呐, 东南枝上挂”生动地诠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雀东南飞传说》与潜山民歌深厚的文化之缘。

抗日战争爆发后, 潜山人民用鲜血抵御外辱, 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忠勇报国的英雄气概在潜山民歌中有着鲜明的反映, 《送郎参军》歌词中“哥哥你真英勇, 妹妹我把你送, 为抗日去当兵, 上得前线杀敌人……”《做鞋》歌词中“送把解放军, 解放为人民, 为我的郎去报仇, 也是为人民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主, 赋予了潜山民歌新的生命, 民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潜山人民演唱潜山民歌的氛围浓厚, 尤其是劳动结束的晚上, 村民都会自发组织民歌的演唱, 场面非常热闹, 人们用歌声唱出了对党、对新生活的无限热爱, 《土地改革就成功》歌词中的“新打龙船色色新, 毛主席领导我们就翻身, 我们就翻身啰哎, 土地改革从此就完成”, 百姓“拿起锄头就干活, 放下锄头就唱歌”。

文化大革命期间, 潜山民歌的生存发展空间屡遭破坏, 很多歌词手抄文本都被“破四旧”, 但这只是对它的外部冲击, 并未使它消亡, 好在当年被潜山人称为“歌篮子”的歌手尚健在, 他们对民歌有深厚的感情, 都是听着民歌长大, 唱着民歌一路走来的老一辈, 好歌留在他们心里。

潜山民歌内容包括: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在民间是用潜山方言传唱的, 它的原生形态是用口语创作的, 作品以通俗易懂口语化为主线, 用诗体语言, 以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

潜山人民爱唱、爱编民歌, 聪慧的歌唱者可以见什么唱什么, 走到哪儿唱到哪儿, 在河边洗衣洗菜、在屋檐底下纳鞋底, 干什么活唱什么歌, 大部分歌词是表达百姓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 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 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著与向往, 展现潜山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

《十劝郎》歌词中“一劝我的郎, 劝郞早日上前方, 夫妻年景虽然好, 可恨从前国民党, 国民党队伍黑心肠”。

《悲歌》歌词中“最可恨那四人帮, 徇私枉法, 为非作歹人民遭殃, 好人犯法受冤枉”。

《打字迷》歌词中“二人打架不出头, 丁字无勾反踢球, 一人单把绣球踢, 干字树上结石榴, 天下太平四个字, 朋友猜到要做知州”。

《十月怀胎》歌词中“正月怀胎正月正, 好比露水撒花芯, 露水洒在花心上, 不知孩儿假和真……六月怀胎三伏天, 烧茶煮饭难上前, 锅前锅后三十里, 平地走路上高山……”

《我有哪桩事情对不起你》歌词中“想当初你与奴有情又有意, 动不动发奴一个大脾气, 我有哪桩事情对呀个你不起哟, 我的有情哥吔”。

《十爱》歌词中“一爱妹的头喂, 妹头一点油喔, 好像狮子滚雪球喂, 爱妹好油头……三爱妹的脸, 妹把胭脂点啰, 弯弯眉毛两头尖喂, 爱妹好白脸”。

潜山民歌风趣幽默顺畅, 它的文体讲是歌, 实际上押韵甚至比诗词还严谨, 演唱者甚至不须识谱, 只要懂得潜山方言就自然成歌。

潜山民歌唱腔有固定基调, 但在各种唱法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发挥, 唱法既有共同点, 又具有个性风格, 同一首民歌, 不同的人演唱, 常常会产生大相径庭的艺术效果, 常言说“听歌听意”, 每每听到动情幽默的地方, 唱者和听者都会开怀大笑, 这就是歌词内容的艺术魅力, 体现了潜山民歌依题发挥、即兴创作的艺术手法。

在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中, 由于长期受黄梅戏、潜山弹腔等多源头民间文化的影响, 增强了歌词的文采和乡音腔调的特色美, 这种风格, 有一种复听不厌的艺术效果, 已成为潜山民歌的艺术特色与文采特色。

潜山民歌具有重要价值:潜山民歌传唱至今, 记录了潜山不同年代、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和百姓生活的缩影, 是一种区域文化, 是与当地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空间, 对探寻潜山历史变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潜山民歌表现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 其内容丰富, 旋律节奏自由舒展, 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对研究民间音乐的升华、语言的进化、民俗民风等方面的, 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安徽民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潜山民歌为繁荣乡村文化、创作潜山风格的地方特色音乐, 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通过传唱潜山民歌, 可以创造群众之间的交流平台, 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促进群众团结, 社会稳定。

受现代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冲击, 流行歌曲、电影、电视、歌厅遍及城乡,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使年青一代文化取向发生了转变, 致使潜山民歌难以在青年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欣赏、传承潜山民歌的热情正在消失, 往日打谷场上、老杨树下的歌声、乡野对歌、田头聚唱的情景已不多见了, 这一切是造成潜山民歌面临濒危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一些老“歌篮子”年事已高, 传承后继乏人, 处于失传的边缘, 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潜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对潜山民歌进行广泛深入地普查、收集、整理, 从老“歌篮子”口中抢救性记录将散落在民间的号子、小调、山歌整理出版了《潜山历史民歌》《潜山民歌一百首》《天柱山古民歌选编》, 在潜山民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潜山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制定了《潜山县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和管理暂行办法》, 成为保护潜山民歌的法律依据, 并认定了一批包括储向前、徐华东、方运结演唱者在内的民间艺人为代表性传承人, 确定其相关传承人权、责、利。

潜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连续多年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 组织专家、学者发表了大量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 涉及潜山民歌田野调查、文献考证、历史研究等相关领域, 在潜山民歌音乐的思想内涵、技术知识两个层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总结, 全面系统准确地保护潜山民歌的内容、艺术形式以及文化表现形式, 这也是为保护潜山民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一步将从保护人、保护作品、保护文化表现形式三方面。进行传承保护、培养有影响的代表性传承人, 对调查资料及相关实物作妥善的保存, 利用网站、电视等媒体对潜山民歌进行广泛宣传, 使潜山民歌更加深入人心, 更加鲜活。

满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4

关键词:陕北民歌;高校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216-02

陕北民歌作为黄土高原的民间音乐灵魂,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它经过黄土高原淳朴粗犷的风土人情及千百年的滋养灌溉,已成为了中国民族乐坛一只怒放的奇葩,在全国影响巨大。但是近年来,在音乐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陕北民歌却相对滞后,基本处于只传承而不创新的状态。作为陕北高原广大劳动人民情感智慧结晶的陕西民歌,其教育及传承现状理应引起本地高校的重视。运用高校教育资源收集整理陕西民歌作品,并且积极推进新作品的创作,是现阶段做好陕北民歌继承和发展创新的有效手段。

一、陕北民歌的艺术特色与历史沿袭

由于陕北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历史的沿革和文化的形成方面较为独特。在上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既生活在孔孟之道的影响之中,又受匈奴、鲜卑、蒙古等民族的长期统治,封建礼教对它的浸润相对薄弱,这就决定了陕北民歌具有有别于其他地方民歌的独特艺术风格。陕北民歌的旋律多以大线条为主,旋律高亢,多以长气口、音域高、清新质朴而见长。演唱过程中的真假声快速转换使得歌曲更加结实而明快,穿透力极强,即使相隔几道山梁也能听得见,深受各行各业人们的喜爱。为什么陕北民歌有如此强的感染力,那是因为它是人民大众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起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可以说,陕北民歌就是广大高原人民艺术化的生活和劳动语言,因此极富感染力。

陕北民歌的语言质朴自然,形象生动。特别是大量陕北方言土语入词和比兴手法的运用,并按照陕北方言中经常使用叠字表示亲昵语气的习惯,使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如,“对对鸭子凫水水,咱二人到老谁也不丢谁”、“白格生生脸脸”、“巧格溜溜手手”、“亲亲”、“一对对毛眼眼”等,不仅使人觉得亲切、情深意长,而且增加了歌词的节奏感、修辞美和音韵美,使民歌显得流畅、真切、自然,表达了劳动人民质朴的情感和生活的智慧。

千百年来,陕北民歌仅在陕西北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流行。1935年党中央在进驻延安后,延安由一个偏僻边远的高原小城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革命圣地,也使陕北民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在毛主席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下,一方面,陕北人民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悟,用朴素的语言,创作很多新的陕北民歌;另一方面,“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一大批音乐工作者,对陕北民歌进行了精心整理,加工创作出一批新的民歌。一首首充满活力、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主题鲜明突出、具有浓郁陕北乡土风味的陕北革命民歌相继产生,其中最有影响的如:《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边区好地方》、《军民大生产》、《高楼万丈平地起》、《拥军花鼓》、《绣金匾》、《南泥湾》、《翻身道情》等。这些形象生动、曲调深情流畅、情绪热烈激昂的民歌,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如火如荼的斗争生活和人民旺盛的革命斗志。其中很多歌曲在建国之后的几十年里仍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在中国革命艰难的岁月中,陕北民歌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其强烈的艺术感召力,有力地宣传革命道理,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激励将士和民众浴血战斗,奋勇前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特殊的年代背景给陕北民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烙印,也在中国的民族音乐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陕北民歌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现状

陕北民歌的传承主要依靠延安榆林两个城市,尤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为主。但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在具体传承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较为重视音乐专业技术的提高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当地民族音乐不够文化重视。例如学院的音乐专业课程包括基本乐理、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声乐、外国音乐史、钢琴、中学音乐教材教法、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和声学、歌曲作法、曲式分析。可见课程设置上基本未涉及到与当地民间音乐文化相关的内容。其次,陕北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不紧密,专业知识缺乏多样化,不能够融会贯通,最重要的是文化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师资力量有限,教学机制不灵活,民间艺人难以进入高校。总体来说,对于陕北民歌的传承意识或者研究成果大部分未被纳入高校音乐课程范围。

近年来,在地方高校组织的文艺演出和声乐比赛中所演唱的陕北民歌,除《上一道道坡坡下一道道梁》、《泪蛋蛋掉在沙蒿蒿林》等屈指可数的几首是近年来创作之外,大部分都是老歌,人们从陕北民歌中,很感受到陕北人现实生活的鲜活以及丰富的情感。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几届全国声乐大赛中,民歌组的参赛选手选唱陕北民歌的虽然也有不少,但却都是老歌,很少听到优秀的新作品。同时,当地高校还没有设立专门研究陕北民歌的学术部门,探索陕北民歌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方面的学术论文、著作凤毛麟角,甚至连以前曾编辑出版的一些陕北民歌汇编一类的书籍也无人再版发行,在书店难于找到。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陕北民歌目前难以传承的现状。

上述情况足可反映当地高校及当地学术界对陕北民歌的认识程度和所持态度,也反映了陕北民歌正处于“低谷状态”。应该说,这是陕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很大的缺憾,应当引起有关方面和广大音乐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三、高校教育对于陕北民歌发展与创新的作用

做好陕北民歌在当地高校中的普及工作,是陕北民歌发展创新的基础。应当组织和鼓励高校音乐教师和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陕北民歌演唱和比赛,使陕北民歌在校园逐步唱起来、热起来、火起来,以培养陕北民歌的骨干和新秀,推动普及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积极组织高校音乐教师和学生深入当地搜集、整理传统作品,是陕北民歌发展创新的重要环节。这方面的工作以前虽然进行过,也曾取得很多成果,但没有持久地进行下去。陕北民歌是产生并流传于在民间的艺术,在传统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新旧交替的今天,一些喜爱、真正懂得陕北民歌的民间艺人,大都已是高龄,随着他们的老去,一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将面临失传,文化的传承将出现断层。高校教师要有使命感与紧迫感,进行抢救性发掘,以防陕北民歌的流失。同时要组织高校师生进行新歌创作,以使陕北民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地高校将陕北民歌音乐引入课堂,不仅保护和传承了濒危口传音乐文化,还借此发展了声乐特色教育,可谓一举两得。同时,学生更深入了解民俗民间音乐文化,就更懂得其重要性,也就最有可能成为陕北民歌的新一代传承者,成为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音乐应用型人才,从而服务于当地的音乐文化事业,让陕北民歌再现辉煌并延续下去。

在“经济发展高于一切”的今天,传统文化的教育缺失已经是摆在全体国人面前的一个大问题。陕北民歌的教育发展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缩影。一首陕北民歌《东方红》道出了全国人民拥护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的心声;一曲《南泥湾》使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村庄成为全国广为人知的“陕北好江南”。这些事例都足以说明音乐文化的力量。培育和发展一门文化艺术,特别是民间艺术,从投入到产出所需的时间虽然长一些,但它的收获是丰厚的,作用是巨大的,影响力是惊人的、久远的。“陕北民歌”是块名扬四海的金字招牌,祖辈们留下的珍贵艺术财富岂可轻易丢掉?在众多文化艺术工作者、教育者和广大陕北人民的精心呵护下,经过扎实工作和辛勤努力,陕北民歌这棵艺术之树,一定会更加枝繁叶茂,结出丰硕的艺术成果。面对高校音乐教育西洋音乐一统天下、民歌等丰富的民间音乐传承举步维艰的局面,在高校进行民歌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教育与研究意义就更显重大。总之,在当地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陕北民歌的传承是地方高校的使命,也是建设文化强国对地方高校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 707—708.

〔3〕列夫·托尔斯泰.论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赵枫.艺术概论[M].北京:艺术出版社,2003.

〔6〕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刘育林.陕北民歌研究论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8〕贺艺.试论陕北民歌的传统与发展[J].音乐天地.1988,(4).

〔9〕马少亭,张发良,孔哲夫.文化工作二十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桑植民歌的现状与传承发展的探讨 篇5

一、桑植民歌的发展现状

桑植民歌旋律优美动听, 歌词贴切诙谐, 曲调丰富多变, 发展历史悠久, 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据专家统计, 桑植民歌共达1万余首, 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民歌专家在对这些歌曲进行整理后, 分为山歌、花灯典调、小调、劳动号子、风俗仪式等几大类, 共计近2000首, 编纂字数超过50万字, 桑植民歌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艺术瑰宝, 是全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桑植民歌的传承弘扬

桑植民歌之所以数千年来传承不断, 是因为其不断吸收新的曲调和音乐元素, 当今的桑植也同样需要现代音乐元素的注入来使其焕发青春, 所以对传统的桑植曲目进行时代特点的改编是传承弘扬桑植民歌的一项重要内容。桑植民歌据专家考究数量颇丰, 多达1万余首, 但真正编曲收录整理的只有两千首左右, 并且只有若干曲目被收编入中外优秀歌曲, 所以, 桑植民歌研究者对民间即兴创作的歌曲搜集要常态化, 深入群众, 不断发掘遗落民间的优秀曲目。其次, 要正确认识传统桑植民歌的特性, 根据时代特点对其进行改编, 使其与时俱进, 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习惯, 提高传统桑植民歌的普适性。传统的桑植民歌唱腔简单, 形式单一, 散发着原生态的生活劳作魅力, 但原生态曲目与现代的生活气息不相符, 改编后的桑植民歌就能从声部或曲式结构多方面展示桑植民歌的艺术魅力, 比如《咕噜噜, 刮啦啦》、《花大姐》、《槐树花儿香》等曲目。

三、桑植民歌传承发展中的问题

桑植县高度重视桑植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发展, 并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阻碍桑植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主要表现为新老艺人在思想上的代沟、桑植民歌缺乏市场竞争力、商业化对传统桑植民歌文化的侵蚀等。

(一) 新老艺人的代沟。桑植民歌自古以来就是通过新老艺人的口传心教得到传承和发展的, 现在的民间桑植民歌艺术家大多都是50随以上的老人, 他们对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充满了勇气和责任, 经历建国以来时代发展的层层考验, 在歌曲中饱含着深情和人生感悟, 但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和较高水平的文化教育。

(二) 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桑植民歌文化的保护和繁荣与桑植县的经济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加强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的保护已成为空口号, 政府重视的只是经济的增长, 并没有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投入充足的经费, 导致桑植民歌在民歌文化中缺乏宣传力度, 没有竞争力, 地方机构由于经费的不足对桑植民歌的研究工作也力不从心。桑植民歌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 没有形成商业标签和文化名牌,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会随着商业话的冲击而坠入谷底。

四、桑植民歌传承发展的对应策略

首先, 要不断丰富桑植民歌的文化内涵, 保证桑植民歌具有旺盛的发展生命力。要跟进时代的脚步, 将时代核心价值观注入桑植民歌, 使桑植民歌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繁荣强盛、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旋律歌曲;其次, 要加大桑植民歌的宣传力度, 利用网络、电视等宣传媒介增加桑植民歌的知名度, 打造桑植文化名牌, 使其具有品牌价值, 使湖南人都为拥有桑植民歌而感到地方文化归属感和荣誉感;最后, 要结合本地的地方特色促进桑植民歌的发展, 桑植县地处风景如画的张家界风景区, 桑植民歌要踏上旅游产业的快轨打造地方旅游文化, 为张家界的旅游资源注入新的内涵, 在促进商业化的同时也加强了地方文化的宣传和弘扬。

此外, 还要注重桑植民歌文化保护传承机制的创新, 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建设工作, 鼓励民间文化保护组织的建立, 不断拓展桑植民歌文化传承的平台, 把桑植民歌作为地方中学的音乐必修课程, 积极开展各种桑植民歌比赛等, 多平台繁荣民间桑植民歌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钟以轩, 陈金钟.桑植民歌[M].长沙市岳麓书社, 2000.

[2]胡绵蛟.桑植民歌精选[M].桑植县民族局编印, 2006.

满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6

一、陇南文县白马藏族人的民歌的发展历程

对于陇南文县, 很多人都会陌生, 但其实哪里生活着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 他们暴力者自己的文化, 坚守着自己的习俗, 在自己的地域内, 坚持使用自己的语言, 从而使得这个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白马藏族得以长期保存。“白马”是古藏语, 意为“藏族人的兵”。分布在陇南的藏族, 不与汉族通婚, 也不与藏族通婚, 自己成为了独立的共同体。他们之间虽然偶尔会与藏族投走动和来往, 但是这种交流是如此至少以至于白马藏族与藏族的界限依旧十分明显。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文化信仰, 使得陇南文县白马藏族人的文化得到了比较纯正的流传。白马藏族的民歌是陇南文县白马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陇南文县白马藏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真实情感的流露。由于这一地带, 地处汉、藏两大文化圈, 这种文化交流的形式颇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同时加上地域和生态的关系, 使得这种文化的生存土壤非常脆弱。这使得当地的民歌略带苦味, 同时又最为接近自然本真。白马藏族的老乡们, 生活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地带, 这既是他们生活的土壤, 也是他们劳动和宗教信仰的根源, 受这一地域特色的影响, 这一地区的生产劳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都配以音乐的曲调, 从而使得白马藏族的民歌具有丰富性和宽广性。音乐体裁的广泛性, 音乐种类的繁多, 使得音乐的演唱颇具特色。为此, 有专门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将民歌分成了酒歌、舞歌、宗教歌等等。其中, 酒歌多为即兴演唱, 传达劝酒的感情, 内容多是赞扬和恭维, 表达歌者的自谦, 和民族团结的愿望。歌曲比较自由抒情, 节奏、节拍都比较有规律的, 曲调也相对雅致、优美, 题材丰富, 内容鲜明, 具有藏族人特有的特色风情。舞歌则不同于酒歌, 它的创造是配合舞蹈的动作和节奏形成的, 与表演者的舞蹈一起相得益彰。其主要特点就是节奏比较分明, 其整体结构也比较合理, 并能够配合舞蹈的基本动作, 实现歌曲与舞蹈的一体。这一点从白马藏族的经典舞歌“圆圆舞”可窥得一斑。至于说第三种, 劳动歌曲, 则主要是指白马藏族劳动时予以调解的歌曲。由于枯燥的劳动过程中, 加上音乐就能够缓解劳动人民在进行苦力劳动时的一个疲惫感。宗教歌曲则与宗教密切相关, 是原始信仰过程中的一种伴随而生的一种歌曲。山歌则不同于以上歌曲, 对于山歌又可以细分, 一种为叙事歌, 一种为描写爱情的情歌。这种歌曲的叙事主题存在着差异, 歌词也具有口语化倾向, 在民歌的基本要素外, 还吸收了其他歌曲的精华。通过山歌能够对白马藏族的历史进行了解, 同时也对能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进行剖析, 这样的表达形式是了解这一民族的重要渠道。因此, 山歌集中反映了陇南文县白马藏族人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点。

二、陇南文县白马藏族民歌困境

民歌是伴随着白马藏族发生、缘起的一部分, 也是保留民间文化, 弘扬传统民俗的重要举措。面对着日渐式微的民歌, 陇南文县白马藏族人的民歌发展也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境。

1. 民歌内容素材相对单一

从内容的角度看, 白马藏族的素材略显单一。由于长期居住在与外界隔绝的大山之中, 他们消息十分闭塞, 在见识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 对于外界的文化和思想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白马藏族民歌的研究, 可以发现民歌的歌唱与生活密切相关。广大白马藏族人群喜爱并传唱的大多数都是藏族传统音乐, 对于其改进融合的相对较少。由于缺乏新鲜素材, 民歌内容上略显单薄, 形式相对单一, 再加上音乐的制作和传播手段有限, 使得民歌的发展逐步与时代脱节, 跟不上现代社会的节奏, 使得流行民歌的领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这种内容、素材、手段、制作、传播手段的限制, 使得白马藏族民歌的发展, 进入了一个受限状态。

2. 研究关注严重不足

认知的问题, 直接影响民歌的长远发展。受时代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爱好, 民歌的吸引力日益下降, 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少。相关的研究刊物和资料都显得十分稀少, 即使有一些短小文章, 也更多的是一种简单的描述, 缺乏深入的分析。从研究人员的组成看, 对其研究主要是新闻工作者, 而不是一些具有历史底蕴的学者。越是缺乏研究, 越没有充足的理论进行指导, 虽然舞蹈和歌声都依然活跃在社会的角落中, 但是研究却已经日益凋落。已经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其作指导。如果白马藏族的民歌发展, 长期缺乏关注, 必然使得其发展理论性不足, 关注度不够, 吸引力薄弱, 从而影响其发展。

3. 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

一种音乐的发展, 需要有一种合理的传承方式。越是传承方式受限制的音乐活动, 就越会使得音乐的继续发展, 受到影响。由于现有的白马藏族民歌其传承方式比较单一, 除了口传面授外, 并无书本理论作支撑, 也没有实践指导操作作支撑。这使得这种音乐技巧的创新受到了限制。缺乏理论之间的融汇与贯通, 同时又不能够为广泛传播与发扬, 必然使得音乐作品理论的启迪性和交流性受到限制。专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缓慢, 缺乏实践——学习—总结—学习—实践的过程, 必然使得演唱者的进步缓慢, 音乐的表演质量难以提高, 其技巧和精神难以得到总结、整理和学习, 民歌艺术的发展还依赖于学习者自身的资质与潜力, 偶尔的创新, 如果没有合适的继承人, 其精华也得不到流传, 如果遇到后继无人的情况, 民歌就极有可能走向衰亡。

三、对白马藏族民歌的传承

民歌传承的顺利与否, 其与相关的研究者和传承后继者息息相关。如果传承者能够将民歌的精华掌握, 同时自身又有一定的天赋, 就能够带动民歌的发展。白马藏族民歌, 其歌词、感情、表达技巧都与当今社会现状存在着一些需要磨合之处, 对其研究和学习也越来越少, 很多精髓和精华之处都已经失传, 因此, 要加快对白马藏族民歌的传承, 做好相应的措施, 具体如下:

1. 加快白马藏语的保护

白马藏语与一般的藏族语言相比, 有着自身的特点。由于白马藏族民歌的表演, 多是用藏语对其进行传唱, 在曲调和填词上, 也往往参照白马语, 将其作为研究的核心。然而, 由于人口的减少, 对外沟通的加强, 白马方言明显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白马藏语的式微, 使得白马民歌的传唱失去了基础, 民歌的发展也脱离了社会语境。要改变这种情况, 就需要不断的弘扬白马藏语, 对这一语言予以保护, 教授更多的人学习白马藏语, 学习民歌的传唱, 从而使得明歌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加强, 也使对这一文化的搜集和管理实现不断层的目的。

2. 弘扬活态资源

所谓民歌活态资源就是指, 在民歌的学习过程中, 有着较多经验和技巧的老一辈的白马民族。他们通过对民歌的学习和掌握, 在白马民歌的方面, 逐渐自形成一派, 既有白马民歌的精华, 同时也融入了很多自我的创新元素。这些文化活态资源本应该得到社会的宣传和保护。但遗憾的是, 这样的活资源在文县铁楼的白马村寨已为数不多, 而且多数老艺人未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因此, 社会要加大对白马藏族文化活态资源的宣传, 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 关注他们, 感受他们文化的魅力, 树立文化和老艺人保护的观念, 发挥这些老艺人的价值。

3. 创新民歌作品的内容题材

白马藏族民歌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也离不开内容题材的深度挖掘。民歌是民族的精华, 也是具有长得感染力和号召力的有效利器。作曲家在创造的过程中, 不仅仅需要对自身创造的民歌有清晰的了解, 还要能够在乐器的伴奏之下, 使得民歌的高度更是一层楼。民歌不同于普通的作品、体裁, 它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来促进其现代化, 三铁件原则不仅仅是民歌的精髓, 也是其创造的一个重要力量基础。民歌的创新与再度创作, 离不开丰厚的民族文化, 也不能民族群众音乐。

白马藏族传统文化的原生状态日趋丧失, 白马人对民歌的传承日益减退, 这需要更多的人关注白马藏歌民歌的发展。本文以陇南文县白马藏族人的民歌的发展历程为开端, 重点介绍了白马藏族人的民歌传承困境及根源, 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对白马藏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的对策。白马藏族民歌的社会效应不再显著, 本民族对其的热衷程度也在下降, 因此, 要加快保护白马藏族语言;弘扬白马藏族文化活态资源;创新民歌作品的内容题材, 实现白马藏族民歌在现代文明中弘扬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摘要:白马藏族民歌是我国民间文化的表现, 代表了白马藏族人民的习俗和特点。本文以陇南文县白马藏族人的民歌的发展历程为开端, 重点介绍了白马藏族人的民歌传承困境及根源, 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对白马藏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的对策。白马藏族民歌的社会效应不再显著, 本民族对其的热衷程度也在下降, 因此, 要加快保护白马藏族语言;弘扬白马藏族文化活态资源;创新民歌作品的内容题材, 实现白马藏族民歌在现代文明中弘扬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白马藏族,民歌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斌, 四川白马藏族民歌的描述与解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1999 (4) .

[2]何晓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挑战——土家语濒危现象研究[M].民族出版社, 2006.

[3]刘红.思想行为音声:中国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视野[J].中国音乐学, 2008 (2) .

[4]邓佑玲.现代化进程中白马藏族的社会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11.

浅谈满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篇7

一、满族的主要特色文化及对其的传承保护

1. 对特色历史遗迹的保护

建筑是现实的、活着的瑰宝。满族有很多具有特色的历史遗迹, 多以建筑居多, 充满了浓郁的满族特色, 比如有深远的出檐、凹曲的屋面、翘起的翼角等。这些精美的建筑装饰以它高超的艺术魅力和独有的文物价值留芳于世, 供后人学习、研究、欣赏。以著名的吉林特色民俗建筑乌拉街为例, 乌拉古镇千百年来一直是商贾云集的繁华古邑。目前, 古城内仍然保留着清代时期的一些建筑, 还遗存、出土了许多唐宋辽金明年间的重要文物。我们在对其进行保护时, 可以恢复乌拉街打牲衙署, 修葺并恢复前府、后府、东府、西府、侯府和魁府, 建立乌拉街贡品文化博物馆, 抢救并利用现存的清至民国民居, 成立乌拉街文化研究会, 建立乌拉街满族文化一条街等, 以此来将满族文化保护传承下去。

2. 对满族语言的保护传承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自16世纪末诞生开始, 满文作为一种官方文字, 在清代长期使用, 一度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文字, 留下了大量档案资料,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到20世纪80年代, 除了少数地区的老人尚能使用满语外, 满语基本已经消失了。满文满语是研究满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工具, 满语人才的缺乏, 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我们要积极采取对策, 着力加强对满文满语的抢救和传承。如依托各大院校, 加大满族文化教学研究力度, 设立满语专业, 增加满族史教学课程, 将满族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等纳入到教学之中, 这样可以很好地使满族文化研究者后继有人, 使满族语言文字得以传承。

3. 对满族食品和服饰的保护传承

满族的食品和服饰也极富特色。满足食品历来有“满点汉菜”之说, 最能代表满、汉族饮食文化交融的莫过于“满汉全席”。传统的满族的饮食一共是八大样, 首推黏食, 二是满洲的饽饽, 三是酸汤, 四是酸菜炖肉, 五是火锅, 六是果子, 七是苏子油, 八是吃肉大典。而满族的服饰大概来讲, 男子主要是袍褂两侧开叉, 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少妇穿宽大的直筒旗袍, 天足, 着花鞋, 有花盆底和船形底等样式。入关以后, 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 男子所服的坎肩等至今仍有沿用, 而女子旗袍历经演变, 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女装的代表。满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服饰和居住文化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以黏食为主的满族饮食和满汉全席为标志的饮食文化, 创造了中国饮食文化之大成, 今天吉林的吉菜仍依托的是满族的饮食文化, 为此我们要把满族饮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如可以举办满族美食节, 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来品尝研究;或者打造满族特色食品区, 将各种满族食品进行汇总, 开辟某一地区进行集中发展, 形成产业链。服饰方面, 以旗袍为标志的服饰文化, 已经影响到了世界任何有华人的地方, 对其的保护欲传承主要依靠影视文化作品的传达。

二、地方保护传承满族文化的具体措施

在保护传承满族文化方面,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大力挖掘和抢救满族历史和文化,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强力支点, 找准本地区的比较优势, 并适时地将文化力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以此来提升区域文化发展的总体竞争力。

首先, 成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和研发机构。除了要建立保护满族文化的文化馆、博物馆、科学艺术馆、科研机构等之外, 还可在个别大学里的历史系开设满史和满文化课程。有关单位要及时进行抢救性的专题调研和开展挖掘、保护性的研发, 必要的时候可通过文字编纂和结集传播方式, 让这一历史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其次, 让满族历史文化活灵活现地进入我们的视野。不止要让满族历史和满族文化现身于博物馆, 活跃于旅游线路的山水之间和城市、村落, 更重要的是, 要利用影视的手段, 将满族历史和满族文化以鲜活的形象和曲折的故事传播出去, 然后, 再辅之以其他活态的文化表现形式来加以强化, 如此, 定会使“死”文化, 真正地“活”起来。

再次, 建议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政府行政部门需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 建设以满族文化为核心的专项文化及旅游产业市场, 使其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成立满族基金会,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方式, 来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要深化对地区历史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定位认识, 努力建立满族文化旅游胜地。文化品牌的市场潜力很大, 拿极具操作性的旅游来说, 可以由政府引导, 着力打造满族文化历史旅游线路。另外, 我们可以通过将观赏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民族民俗文化与消费民族民俗文化产品融为一体, 带动满族工艺、戏曲、服饰、餐饮等的发展, 使民族文化在整体建构中放大其特色效应。

最后, 要建立有力的保障措施。在发掘、保护和抢救满族文化的工作中, 避免散点多、不成体系、各守一隅的情况出现, 我们必须在政府的指导下, 成立一个有统领作用的组织机构, 整合各方资源, 集中力量, 有计划、有步骤、有突破点地进行挖掘和抢救, 这样, 才能事与愿同, 才能更好、更快地把挖掘和抢救满族历史和文化的工作做得扎实而有效, 以不愧对历史和这方黑土地的期待。

三、总结

满族文化, 无论是过去, 还是在现在, 它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尤其是在中华正在和平崛起的背景下, 满族文化, 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软实力之一, 定会发挥出她独特的作用。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 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满族文化积淀丰厚,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重要的研究价值。我们要始终把保护传承和繁荣发展满族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真正做到保护有经费、传承有人才、活动有基地、工作有特色, 深入挖掘满族文化底蕴, 积极打造满族文化品牌, 切实把满族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摘要: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具有悠久的历史, 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在当前保护和挖掘满族文化过程中满族文化在逐渐流失, 在保护欲传承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此我们要加以重视,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与传承, 以防止珍贵的满族文化资源消失殆尽, 本文对此从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满族,文化,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李世举.辽宁满族文化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9 (02) .

论巴尔虎民歌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篇8

一、巴尔虎蒙古族历史文化概况

蒙古族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 古老的巴尔虎部落是蒙古族之一。公元206年, 巴尔虎已形成了富裕、强盛的部族, 其首领称之为“巴尔虎” (由古代一种毛长、动作快捷的野狗的名称而来, 意思是杰出、英勇) 。“巴尔虎”这个名称从此开始闻名, 后成了部族名称。8世纪初, 巴尔虎迁徙到贝加尔湖地区, 与其他部落融合形成了“巴尔虎联盟”。1207年, 巴尔虎归附蒙古帝国, 游牧于贝加尔湖至黑龙江沿岸的广阔草原上。巴尔虎英雄们为成吉思汗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音乐领域里广为流传的有《辽阔的草原》《褐色的雄鹰》《秀丽的海骝马》《乌赫尔图灰腾》等巴尔虎民歌, 以悠长的旋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广为流传的巴尔虎民歌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旗两地的演唱风格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是, 在呼伦贝尔巴尔虎民歌研究领域中, 这些细节问题却往往容易被忽略。本文以新巴尔虎民歌与陈巴尔虎民歌区域特点为切入点, 深入分析形成这两个区域音乐不同特点的原因, 旨在引起人们对陈巴尔虎民歌的更多关注, 使人们对呼伦贝尔巴尔虎民歌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认识。进而为人们充分认识呼伦贝尔民歌以及呼伦贝尔民间音乐提供更为翔实的依据。

二、巴尔虎民歌形态及区域特点

草原上的歌, 是一段发自生命底蕴的歌。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巴尔虎人们爱唱歌。巴尔虎人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 创造出了极富有特色的巴尔虎民歌。民歌是有曲调的诗。巴尔虎牧歌, 过去又称巴尔虎长调民歌 (urtiin duu或者bogini duu俗称长调) , 是蒙古族民歌中具有魅力的一支奇葩。常言道:“五里不通风, 十里不同俗”, 蒙古族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风格各异的民歌。巴尔虎牧歌的主要特征是节奏自由, 旋律悠长, 便于传唱。巴尔虎人喜爱唱歌, 他们不但在喜庆节日里唱, 朋友聚会时唱, 就是骑着骏马驰骋在草原上也唱。随着一些巴尔虎歌手的传唱, 巴尔虎民歌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喜爱。

在巴尔虎民歌里有着很多著名的歌曲像《辽阔的草原》《粉红色的马》《牧歌》等。特别是《牧歌》, 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 安波等人搜集整理了《东蒙民歌》, 集子中的民歌是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上搜集的。其中牧歌是流传到那里的巴尔虎民歌。我国著名作曲家瞿希贤先生将它编配成独唱歌曲, 后又编成无伴奏合唱, 倍受国内外听众的珍爱。

三、巴尔虎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过程中, 无论是民间音乐、文人音乐, 还是宗教音乐, 多数都以“口传心授、心领神会”这一特殊的传承方式使其传统代代相传。尽管历史上出现了不同的记谱法, 如:文字谱、工尺谱、减字谱、锣鼓谱等等。

1.《乌赫尔图灰腾》历史形成原因及影视资料

“乌赫尔图灰腾”是现在乌得巴拉老人家的冬营地, 有戈壁草原、有泉有水、有碱。“乌赫尔图”是湖, “灰腾”是泉, 而不是什么寄托信仰的地方。那是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故土。

噶尔毕秦老人在十岁的时候听过这首《乌赫尔图灰腾》, 它是很久以前的民歌, 据老人说它描写了草原上一户蒙古包失火的故事。被烧死的女主人叫道力格尔, 男的叫玛吉格。不幸的草原烈火夺去了两位年轻人的生命, 所以在草原上流传着《乌赫尔图灰腾》这首情境绵绵的悲歌。人们都说这首歌是额尔顿朝克图写的。额尔顿朝克图是一个强壮的搏克手, 是失火这家的马夫。那天他正好来看望他们, 却发现这朋友家的蒙古包在灰腾泉旁边。歌中的女主人是额尔顿朝克图的小女儿。她从小被寄养到玛吉格家里, 她有很多哥哥, 姐姐, 但已经去世了, 父母也早逝, 现在的噶尔毕秦老人是父亲唯一活着的骨肉。人们都说乌赫尔图灰腾是他父亲创作的歌曲, 听老人们说他的亲生父母是靠给人家放牧来维持穷苦的生活, 给别人家当马夫, 又养不起我们, 后来就得病去世了, 父亲的十八个儿女中现在只剩他一个了。他常常和孙女一起去那泉, 洗个脸叩个头时, 总是忍不住会流泪, 也许是因为那是亲生父母居住过的地方吧。

我来重新整理一下以上我所听到的故事, 在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达赖苏木乌德巴与噶尔毕秦冬营地上, 有戈壁, 草原, 有泉有水, 有碱的地方就听到这首歌了, 今年老人已经八旬高龄, 他听这首歌到现在已有七十多年了。这首歌的大意是:有一天草原上突然燃起了野火, 野火吞没了一户人家, 不幸的是在这场火灾里有两个人受难, 女的叫道力格尔, 男的叫玛吉格, 野火无情的夺去了年轻人的生命。后来有个叫额尔顿朝克图的人, 他远道而来探望亲朋好友, 不幸的是他看到此次灾难发生的场景悲痛欲绝, 就是这时他面对所看到的景象对乌赫尔图湖和灰腾泉哀吟倾诉。所以唱出了这首情意绵绵的乌赫尔图灰腾。

但是在巴尔虎草原上牧民们不愿意唱起这首歌, 在蒙古人习俗里都喜欢唱一些问安问好吉祥的歌曲, 并不愿意唱悲伤的歌曲, 所以只能把它埋藏的心里。

在20世纪40年代乌赫尔图灰腾首次登上艺术舞台并被制成录音带, 演唱者是阿迪雅巴斯尔, 乌赫尔图灰腾首版唱片的演唱者。

在20世纪50年代乌赫尔图被填上了新词以《牧歌》的名字驰誉乐坛, 从而从一个草原上普普通通的牧马人心中涌出的心声, 历经百年后使世界上许多人深受感动, 在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被称为东方经典音乐作品。

2.解析《乌赫尔图灰腾》 (《牧歌》)

这是一首比较古老的歌, 他有着自己存在的原因, 在我国查找到三个基本符合同一旋律的歌曲, 及两个同名记载的歌曲《乌赫尔图灰腾》, 但是歌词少有改动。第三个《牧歌》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 安波等人搜集整理的。在文字记载上说是从科尔泌草原上搜集的, 他的旋律几乎和乌赫尔图灰腾一样, 但是歌词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是, 《乌赫尔图灰腾》是巴尔虎民歌, 他是在历史背景的前提下才被产生出来, 即使是两个歌曲歌词稍有不同但大意是一致的。《牧歌》则是几个音乐家在经过野外考察搜集, 并加以修改填词, 因为当初的社会技术条件的限制, 也并没有留意蒙古民歌是被传唱的。所以要认识一首歌首先要知道他的出处和背景, 而不能盲目地确定歌的出处。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播方式非常独特, 并非农耕文化无法传扬。

3.巴尔虎民歌《乌赫尔图灰腾》, 嘎日瓦记

近前常见的乌赫尔图 (湖) 和灰腾 (泉) 他们俩在哪?我可爱的小妹不知道不幸的事情会发生。

干此干陶勒盖 (小山丘) 前, 火焰渐渐下沉, 被野火袭击的原因难道是风水的问题吗?

可怜的羊粪 (柴火堆) 被野火吞噬了, 我亲爱的小妹她不知道噩运会来临。

谁都没有想到人在干此干陶勒盖 (小山丘) 上发生这次灾难, 没有想到手上的戒指会被留下。

高高的山头上没有人能想到小草会燃起火, 也没有想到会把亲手给老人做的耳环留下。

羊群回到羊圈, 羊儿动荡不安。香甜可口的饮食, 已难以让我咽下。

房前营地里妞儿动荡不安, 东飘西飞的心情难以安定。

房后营地里马儿东跑西窜。盛在碗里的美食引不起我的食欲。

拖车营地驼儿动荡不安。东飘西飞的心情难以安定。

非常非常伤心的对着乌赫尔图, 灰腾哭诉道:常见的乌赫尔图灰腾啊, 我的小兄妹在哪儿呢?为什么你没有告诉他们会发生这场灾难呢?说明了在此地点上发生了很难让人直接表达的感情, 所以要用乌赫尔图代表一个男人的名字, 灰腾代表一个女人的名字, 经常能见到的你们两个到底在哪呢?

作者在无法找到任何一个倾诉的对象后只能对这片土地的代表乌赫尔图, 灰腾来倾诉。

作者想到为什么会发生这场草原野火的灾难呢?难道是风水有问题吗?他已经沉入到猜想的阶段, 因为不敢相信这种事情会那么突然和严重, 所以只能说是上天的安排不公平, 提到风水问题的情况就是表明了这个意思。

经过了对景物的宣泄之后, 来找发生这次火灾的重要线索是, 柴火堆被野火吞噬了, 所以他就说我唯一的小妹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野火带走了生命。这是他找到了这次灾难的真正原因。

接下来是他在火灾现场发现的证物, 证明了这次火灾夺走了两个人的生命。歌词中这样提到:谁都没有想到会在干此干陶勒盖 (小山丘) 上发上生这次灾难, 没有想到手上的戒指会被留下。这么一来说明有个带着戒指的人 (玛吉格) 被夺去了生命。

也是在火灾现场发现的证物:高高的山头上没有人能想到小草会燃起烈火, 也没有想到会把亲手给老人做的耳环留下。给老人做耳环, 用普通人的想法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女人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做耳环的主要应该是道力格尔。

从对心情悲伤的描写, 这场灾难连牲畜都动荡不安, 东跑西窜的, 证明了火灾确实是非常严重的。当然作者的心情也是非常的沉重, 连盛到碗里的饭都让他难以咽下, 所以这首歌是对特别悲伤的事情和悲伤心情的描写。

《乌赫尔图灰腾》乌·那仁巴图, 达·仁泌搜集, 整理, 编辑。

近前常见的乌赫尔图 (湖) 和灰腾 (泉) 他们俩在哪?我可爱的小妹不幸的事情会发生。

干此干陶勒盖 (小山丘) 上烟雾沉淀下来, 小妹妹的心情也跟着沉淀下来。

后面的营地里马儿东跑西窜, 盛在碗里的佳肴已无食欲了。

背面的营地里羊群惊慌乱窜, 亲爱的小妹妹心情沉重无法入睡。

骆驼营地里的骆驼也惊慌乱窜, 灰尘飞舞着, 心情也无法平静下来。

这首乌赫尔图灰腾选自《内蒙古民歌五百首》下册巴尔虎布里亚特民歌中, 歌词大意是:小妹并没有被无情的野火带走生命, 而是感到惊慌无法入睡,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在这首乌赫尔图灰腾里, 只是描写了一场火灾。而歌词大意是在说在乌赫尔图灰腾这个地方有这么个事发生过。这是我整理时的理解。

但现在社会各界人们都拿这本内蒙古民歌五百首当资料, 而理解这首歌是一首思乡歌曲。有许多人认为是巴尔虎迁徙到呼伦贝尔草原后想念故乡的思乡曲。

4.《牧歌》

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这首后来成为许多著名音乐会保留曲目的乐曲, 是以内蒙东部昭乌达盟同名民歌《牧歌》为基础, 用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三段体结构写成的。第一段, 平稳而流丽的引子奏出悠长优美的主题, 并在高八度重复一次, 形象地描绘出蓝天、白云、羊群、笛声, 绿茵茵的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第二段根据上面的主题予以发展, 调性转到下属功能的C大调上, 稍快的小快板与前后缓慢抒情的旋律形成对比, 呈现出古代民谣中所描绘的“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图景。第三段重现第一段的旋律, 并加上尾声:寂静的草原, 清脆的笛声, 牧人们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

5.影视资料及歌词的对比

乌赫尔图, 灰腾属新巴尔虎民歌, 他所给大家呈现的是作者得知自己的朋友在野火中遇难时所表达的痛苦的思念之情, 让人们感到这是一个很难以令人接受的事实, 在作者的歌词当中可以体会到当时的场景是多么的惨不忍睹。并非像大多数巴尔虎民歌那样多为赞扬问安的歌曲。因为影视资料也说的很清楚, 确实有么个地点发生过这个事情, 无论是地点和事情经过都吻合, 所以乌赫尔图是巴尔虎民歌。

牧歌, 因为是当时社会的有限条件下, 几位学者在做野外记录时搜集后并加以改写填词的歌曲, 所以只能是在这首歌的旋律上做分析, 搜集的年代也和该记录片里所说的时间一致, 但是地区有些不同, 资料记载的歌曲是由安波等人在“召乌达”今赤峰市附近所搜集的歌曲, 而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 肯定是从呼伦贝尔地区所传过去的歌曲, 因为以上提到过,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区别, 大家可以理解蒙古民歌是随时都在传唱和流传的, 所以该牧歌是以巴尔虎民歌乌赫尔图所改编完成的杰作。

当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所以牧歌被堪称东方经典音乐作品之一。以当时的社会条件的局限性, 音乐家也没有能够去探索该歌曲的源头,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任何一个漏洞都可以让后人去弥补。要充分的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因为我认为牧歌是改编自乌赫尔图灰腾这首歌, 所以作为巴尔虎人的子孙我要站出来告诉大家这首歌是改编的巴尔虎民歌, 而不是赤峰市民歌。

巴尔虎民歌比赛前年首次在蒙古国东方省呼伦贝尔苏木举行, 它影响着巴尔虎民歌的未来前景。

综上所述, 主要从巴尔虎蒙古族历史文化概况, 巴尔虎民歌音乐形态及区域特点, 以及巴尔虎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等三个部分陈述了笔者选题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和写作宗旨, 对巴尔虎民歌的研究状况作了综合论述, 详细列出了笔者查阅到的巴尔虎民歌相关文字资料和在田野工作中搜集的第一手资料及其来源, 并简要叙述了笔者在研究巴尔虎民歌区域特点时所运用的民族音乐学方法。

摘要:巴尔虎是蒙古族古老的游牧部族之一。巴尔虎人创造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韵味的巴尔虎民间文化艺术, 巴尔虎民歌即是其中最富特色的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 草原文化呈现衰退趋势, 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危机。通过对其历史与现代传承方式的分析, 探讨巴尔虎民歌保护与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草原音乐文化,巴尔虎民歌,传承方式,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蒙赫达赉.巴尔虎蒙古史/季[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2]松迪.古代巴尔虎部族 (蒙古文) [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5.

[3]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节目中心.遥远的牧歌《乌赫尔图灰腾》音乐部落[Z].

西部民歌“花儿”的创新与传承 篇9

一、“花儿”潜在着失传的危机

数年前,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以来,中国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花儿”这一古老的民歌也随之被人们重新认识。甘肃、青海、新疆和宁夏的各级政府以及文教部门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保护和抢救“花儿”。或召开“花儿”民俗文化研讨会,或编辑出版“花儿”资料集成和理论研究专著。青海和甘肃还利用民间“花儿会”的有利时机,举办“花儿”大奖赛及城乡物资交流会等,从而使“花儿会”这一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与旅游观光、商品贸易等有机结合,成为振兴本地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宁夏和新疆由于没有传统的“花儿会”习俗,则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举办“花儿”演唱会,以及西部“花儿”(民歌)大奖赛等活动。一些名歌手还把“花儿”唱出了国门,博得了好评。尤其是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花儿”也名列其中。甘肃莲花山“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青海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和宁夏回族“山花儿”等一起入选。标志着“花儿”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了空前的认可,同时也为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遇。

然而,就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笔者也发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实问题。与其他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之下,“张口即来,闭口即无”的口传民歌“花儿”,事实上也潜在着失传的危机。笔者在西部各地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目前,“花儿”歌手年龄普遍老化,后继乏人、青黄不接。尽管甘肃、青海等地的传统“花儿会”至今还很兴盛,每年参加者成千上万。然而,透过热闹的表象,仔细分析歌手的个体状况就会发现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以笔者在甘肃岷县了解到的情况为例,参加2006年“花儿”大奖赛的农民歌手绝大多数是中老年,青少年非常之少。歌手们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很多人写不出歌词,也不认识歌词。他们唱“花儿”主要靠模仿,即使唱错了歌词也只能“将错就错”,对一些含混不清的歌词更是无法解释。这就使“花儿”民歌的创作以及正确传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事实上,近些年,笔者在各地“花儿会”上听到的传统“花儿”越来越少,新编的优秀“花儿”也不多见,相互模仿、重复雷同的“花儿”却有很多。在“花儿”流行地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情况。宁夏农村中的中老年“花儿”歌手也大多不识字,宁夏几位名“花儿”歌手年龄都在50岁以上。

目前,西部各地的“花儿”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唱“花儿”的人一般没文化,有文化的人一般不唱“花儿”;唱“花儿”的人一般不年轻,年轻的人一般不唱“花儿”;唱“花儿”的人一般不会说普通话,说普通话的人一般不唱“花儿”;唱“花儿”的地区一般不发达,发达地区的人们一般不唱“花儿”。现阶段,即使出生在“花儿”的家乡,不知道“花儿”为何物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以宁夏2007年举办的“首届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花儿民歌培训班”的问卷调查情况为例,参加本次培训的音乐教师共60余名,都是音乐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或大专毕业生。参加“花儿”培训班之前,“不太清楚花儿民歌”的人数占到70%以上。作为音乐教师,不会唱家乡的“花儿”民歌的人数就更多,约占90%以上。这两项比例说明了宁夏“花儿”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局面。

那么,为什么“花儿”会局限于农村中低文化层次的群体之中呢?笔者认为西部“花儿”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花儿”不仅有娱乐功能,还有实用价值。它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劳动人民生活、生产的百科全书和教科书。通过“花儿”,人们不仅宣泄了喜怒哀乐的情感和情绪,交流了思想及生活经验,也从中学到了历史、农耕、气象、放牧、渔猎等方面的知识及为人处事之道。在农村教育未普及、娱乐活动贫乏的年代,“花儿”曾担负着教育及娱乐的重要功能,是山村群众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及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花儿”的教育功能日渐减弱,娱乐功能也逐渐被电视、电影、广播、流行音乐等现代的娱乐方式所取代。正规的学校教育带给青少年更丰富、更新鲜的知识感受,现代媒体、多元化的音乐也对青少年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古老的“花儿”原有的功能或部分功能及其吸引力势必会逐渐减弱。

另外,随着农村劳务输出人口的增加,普通话也逐步在年轻人中普及,用当地的方言土语所演唱的土生土长的“花儿”将失去成长、发育的语言环境,这对“花儿”的传承不能不说是个影响。笔者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花儿”田野调查中发现,现在农村中唱“花儿”的极少有青少年学生及外出务工者,大多是留守在农村中的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人。而这些中老年人学唱“花儿”的年龄恰恰是在孩童时代,是在跟大人从事田间农活时耳濡目染、靠自然传承而学会“花儿”的。可是,现在的孩子主要时间都在学校,很少和会唱“花儿”的大人一起从事田间劳动,从而也就失去了学唱“花儿”的环境。他们无论从时间上、兴趣上都不可能再顾及“花儿”了。受过学校教育、会说普通话的青少年们更加迷恋的是现代流行音乐,对古老的土生土长的“花儿”民歌往往不屑一顾。再加上在学校的音乐课上也听不到、学不到“花儿”民歌,他们自然就渐渐远离了“花儿”。

现状表明,如果顺其自然,仅靠自然传承,若干年后“花儿”的失传是不可避免的。“花儿”这一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口传民歌,在不知不觉之中,将会随着“花儿”歌手们的年迈、离世,二三十年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人走歌也走”的可悲局面。笔者所调研过的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中的“花儿”目前已基本失传的实例,就是活生生的教训。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花儿”已经面临传承断层、后继乏人的危机。的确,现代文明对于任何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都是一种冲击和挑战。在现代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作为农业社会、农耕文化产物的“花儿”势必受到严重冲击。目前,不仅是“花儿”,我国许多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及传统工艺都面临着同样的命运,这种危机使得根植于民间的一棵棵艺术之花正走向一个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终点。目前,国家文化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工程已经启动。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使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这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二、“花儿”的创新与传承的思考

(一)让“花儿”进校园、进教材

“花儿”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要改善“花儿”后继乏人的状况,必须从培养青少年的基础工程入手。不仅要注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应该将传承付诸于实际行动。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挖掘,提倡在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课程中增加乡土教材。“花儿”是西部地区特有的民族民间音乐,在上述西部各地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应该增加适量的“花儿”教学及“花儿”名曲欣赏。也可以请本地有影响的“花儿”歌手走进学校课堂言传身教。让中小学生懂得“花儿”的唱法和艺术魅力,了解“花儿”的历史,让他们认识到“花儿”是伴随着我国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伴随着民族的兴衰荣辱,伴随着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而传承下来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宁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宁夏教育部门通过层层举办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花儿”培训班,聘请本地原生态“花儿”名歌手为“校园花儿辅导员”,培养了一大批热爱“花儿”的音乐教员,推动了宁夏中小学的“校园花儿”活动。目前,宁夏银川市、灵武市、同心县、西吉县、彭阳县和海原县等地的一些学校,将“花儿”引入音乐课堂、有效地推动了“花儿”的传承。

“花儿”还应该进教材。只有在学校的音乐教材里增加“花儿”内容,再加上音乐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才能确保“花儿”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和普及。这就需要加强编写“花儿”乡土音乐教材的工作,以保证“花儿”音乐教学的实施。“花儿”虽然优美,但就内容以及音域上来说,有许多不太适合未成年人演唱的方面。因此,需要文化、教育有关部门组织开发与研究。编写出在内容上既不失“花儿”的语言风格,又体现各地方特色的新“花儿”(如歌唱家乡的作品);在音乐上既保留“花儿”的音乐风格,又适合中小学生演唱、优美动听、易学上口的好“花儿”。另外,在宁夏南部山区以及西部其他一些“花儿”流行地域的农村学校,笔者主张学生向当地“花儿”歌手学习原生态的“花儿”。因为他们有会讲方言的语言优势,容易学习。尽管有些古老的“花儿”歌词,一时不易理解,但如同少儿背诵古诗词一样,长大后自然会明白,而且终生难忘。这将有利于原汁原味“花儿”民歌的传承。

当然,对于已经熟悉了现代音乐的师生来说,在校园里唱土生土长的“花儿”民歌难免在初期会有一些抵触情绪。但只要经过正面引导,师生们的这种认识是可以迅速改变的。比如,宁夏首届音乐教师“花儿”培训班上,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教师说,以前听“花儿”时感觉很土,经过学习才感觉它的丰富多彩,自己遗憾虽生在“花儿”的故乡,却不会唱“花儿”,也缺乏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另一位音乐教师也很感慨:虽然生活在“花儿”的故乡,但从没喜欢过“花儿”,经过这次培训才有所了解并喜欢上了“花儿”。培训后,很多教师都表示愿意给学生教唱“花儿”,并尝试改编“花儿”。

(二)让“花儿”成为文化产业

西部一些地方政府应该把“花儿”的开发利用当作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文化产业予以重视,通过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加以保护和引导,这是现阶段抢救和保护“花儿”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凡是地方政府重视“花儿”开发利用的,“花儿”的保护情况就相对良好。比如甘肃岷县通过举办“花儿”大奖赛、奖励“花儿”歌手等举措,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唱“花儿”的积极性,也增进了全县人民对家乡民歌“花儿”的认可程度和热爱之情。这样就既满足了城乡人民群众进行民俗活动的愿望,又达到了以文化产业带动旅游等产业的目的,客观上保护了“花儿”的发展。西部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花儿”民俗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划拨一定的财政经费,举办各种活动和培训班,培养歌手、提高“花儿”歌手的文化层次、组织“花儿”竞赛、鼓励“花儿”歌手参加省级乃至全国的民歌比赛等,努力营造适宜“花儿”成长、壮大的环境。这不仅是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让“花儿”得以创新

实践证明,只有优美、新鲜、富于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作品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永久地流传下来。在年轻人看来,古老的“花儿”民歌比起时尚的流行音乐,歌词陈旧,缺乏新意,曲调单一,缺乏现代气息,情感上很难主动接受,这种心理成为制约“花儿”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需要音乐专业人才对古老的“花儿”进行创新、重新改编,不断提升其艺术感染力,使其时尚动听、雅俗共赏,与人们日益提高的音乐艺术鉴赏力相适应,从而使更多的人们尤其是少年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喜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花儿”只在西部农村流行的不利局面。

事实上,我国许多脍炙人口、能够长久流行的民歌大都经过音乐家的精心提炼和加工。比如当今流行的一些深得人们喜爱的蒙古族和藏族歌曲,就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大胆吸收现代音乐元素,创作或改编而成的。还有家喻户晓的“刘三姐”、“阿诗玛”等民族音乐也都是在原有的民歌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西部原生态“花儿”民歌,犹如埋藏于民间沃土中的一块未经打磨和雕琢的玉石,表面还非常粗糙,需要艺术家去粗取精、精雕细刻,才能使它闪闪发光,展现出应有的魅力。与时俱进是民族音乐得以发展和保存的必然趋势。甘肃、新疆等地的一些高校以及文化部门的音乐工作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积极尝试。比如,针对河州型“花儿”歌词一般只有四句、乐曲只有两句,过于短小和单调的缺点,或进行歌词重新组合,或进行曲调的加工延伸,使得“花儿”的曲调变长了,内容变得丰富了,表现力也增加了,更易于舞台演唱。有的还将现代音乐中的美声及民族等唱法有机地融入到“花儿”的演唱之中,大大增强了“花儿”的音乐美感和艺术感染力,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有的音乐家还把改良后的中国“花儿”民歌唱到了新加坡等地的音乐会,颇受好评。

创新和改良关系到“花儿”生命力的延续,“花儿”的传承,期待着关心民族音乐的音乐家和文化人的参与。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就有艺校教师、文化馆音乐专业人员及理论研究者们钻研并演唱“花儿”的实例。位于宁夏的北方民族大学以及宁夏大学音乐系的一些大学生,近年来也踊跃参加甘肃省等地举办的“西部十省区‘花儿(民歌)”大赛,并获得大奖。就是说,音乐家与文化人的参与将为“花儿”注入新的活力,使“花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焕发青春。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特别是高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西洋音乐为主流的态势,本土的一些民歌反而得不到重视。正如一位大学声乐教师所言:在音乐专业毕业考试时,学生如果选唱意大利等外国歌曲,即使是唱得差一些,老师也会给较高的分数,认为难度大。而那些选唱民歌的学生发挥得再好,分数却比不过唱西洋歌曲的学生。这种倾向导致学生崇尚西洋歌曲、轻视民歌、不愿意学习民歌。要抢救和传承西部民歌“花儿”,需要更进一步树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理念,营造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氛围,使更多的音乐家和文化人重新认识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价值以及保护民族音乐的重大意义,积极尝试在保留其音乐精华元素的基础上,对“花儿”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良,赋予“花儿”以新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四)让中国“花儿”走向世界

据笔者初步考察,“花儿”不仅是一种地方性的民歌,而且也属于古丝绸之路的文化范畴——“花儿”不仅广泛流传于中国西部,而且也沿着丝绸之路流传于境外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等地的东干族之中。在古“丝绸之路”上,世世代代传唱“花儿”的民族有10个之多,他们共同使用汉语创作和演唱“花儿”,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花儿”流传年代之久、流传地域之广、民间“花儿会”声势之大,世界罕见,引起了海外各国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英文和日文撰写的“花儿”外文专著。勿庸置疑,“花儿”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西部“花儿”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将有利于推动“花儿”这一灿烂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使世界文化艺术宝库更加丰富多彩。

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 篇10

一、悠久的羌族民歌, 灿烂的羌族文化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 一方山水孕育一种文化。千百年来, 羌族人民在岷江上游这一特殊的地区生产生活, 世代繁衍, 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羌族民歌, 创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姿的羌族文化, 发展了社会经济, 推动了社会进步。羌族民歌的形成, 与羌族人民农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 人们自古就喜欢用唱歌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相互之间进行交往。在羌族村寨, 男女老幼大都会唱民歌, 劳动生产、节日聚会和婚丧嫁娶都要唱歌, 青年男女更是多以唱歌来进行社交活动。在羌民歌中, 酒歌、情歌、山歌、劳动歌为数最多。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与悠久的历史, 使羌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古朴、深厚、独特的民歌。羌族民歌使得羌族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通过口耳相传的口头传承形式代代相传。羌族民歌曲目丰富, 种类繁多, 风格古朴, 保存了较多的传统风貌, 题材广泛、语言生动、形式多样, 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而经久不衰而保存至今。羌族民歌反映了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历史、道德情操,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羌族民歌作为羌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种独特形式, 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艺术土壤之中,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羌民族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 所以历史悠久、口传心授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羌族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色

羌族民歌的表达方式多样, 大多不受场地的限制,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野外, 在山上还是在田间, 在田边地角还是在宽敞的坝子, 你都能听到羌民在唱歌。

1. 羌族民歌的分类。

羌族民歌从形式上可分合唱、独唱、对唱三种。从内容上可分为情歌、酒歌、山歌、劳动歌、风俗歌、时政歌、巫师歌、耍山调等八类。 (1) 情歌, 在羌语中称为“柔西”, 它是羌族民歌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民歌, 主要是羌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时所唱的歌曲。羌族青年男女常常对答互唱, 以表达男女间高尚纯洁的爱慕之情。情歌有试探歌、求爱歌、热恋歌、思念歌、盟誓歌等种类, 例如《郎上山来姐下河》等。 (2) 酒歌, 在有的地方叫“唱酒戏”“唱酒曲子”, 是羌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歌唱形式。羌族生活中的喜、庆、婚、丧、节日等都离不开咂酒。“有酒歌儿多, 无酒不起歌”。演唱时, 主人和客人轮流对饮对歌。其旋律优美, 节奏缓慢, 歌词较长, 或表达祝贺、吉祥之意, 或叙述家史、追忆祖先的业绩。最著名的酒歌有《西呀拉沙》等。 (3) 山歌, 在羌语中称“拉那”或“拉索”, 是羌族人民多在劳动场合或山间田野中唱的歌曲。它有抒情山歌和劳动山歌两种, 数量极多, 节拍比较自由, 演唱形式有对唱、独唱。羌族山歌, 语言简练, 具有鼓舞劳动情绪, 使人充满劳动的喜悦之情。抒情山歌婉转优美, 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例如《龙窝山上云重云》等。 (4) 劳动歌, 是羌族历史上最早的民歌, 有犁地歌、收割歌、打场歌、撕玉米皮歌等。劳动歌中数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其中有的节拍规整, 接近歌舞曲, 有的节拍自由, 近似山歌。有独唱、齐唱和对唱等形式。有的节奏舒缓, 曲调悠扬, 节奏明快, 气氛热烈。对于羌族民族来说, 歌声是劳动的伴侣, 劳动离不开歌声。 (5) 风俗歌, 主要是指葬礼安魂、祭祀和婚礼祝愿时唱的反映民俗、礼仪方面的民歌。祭祀歌由巫师说唱, 曲调单纯沉闷, 婚礼祝愿歌又称喜庆歌, 内容大多是吉利、祝愿的词语, 单调古朴淳厚。 (6) 时政歌, 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一种表现, 揭露旧社会的黑暗腐朽, 诉说羌族人民的悲惨生活。它的歌词鲜明深刻, 一针见血。如《卡普歌》。 (7) 巫师歌, 是巫师在请神送鬼时唱的歌, 如《永别歌》。 (8) 耍山调、是一种体裁自由的抒情歌曲。按羌族风俗, 每年农历正月初五, 青年男女上山游玩, 俗称耍寨子。耍山调是在这种场合所唱的歌曲。现存的羌族民歌以1~5类歌曲为多, 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 它正好说明了人类社会生活与民歌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民歌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求, 具有独自的审美情趣, 浓郁的民族特色。

2. 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1) 调式独特。羌族民歌原始古朴, 音域不宽, 属我国民族调式。采用调式以羽或徽调式为主。 (2) 音阶主要有3种, 它们是四声音列、五声音阶、五声性六声音阶, 多用五声、六声音阶。 (3) 旋律中广泛使用中立音和“音腔”, 以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4) 演唱形式上, 可分为“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重唱”“男声重唱”“男女对唱”几种, 其中又以“合唱”“重唱”等形式最多。 (5) 歌词多为4或7个音节一句, 有四言、七言诗体两种, 其中四言诗体较常用。 (6) 羌族民歌在旋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独自的特色。它源于生活, 人们不断地从纯洁而真实的民歌中得到欣赏、启示, 这是作曲家笔下的作品不能和民歌相比拟之处。羌族民歌正是以它独具特色的特点和风格, 为羌族民间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

三、羌族民歌保护的意义

人类历史上各种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传承下来。物质文化例如建筑、器物、服饰等等是以物质形式作为载体传承下来, 非物质文化则主要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的语言作为载体传承下来。对于羌族这样一个没有文字历史的民族来说, 口口相传的羌族民歌就是羌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 羌族人民就有歌唱的习俗, “以歌代文”, 用歌声来记载、传播民族文化。在辛勤的劳动中, 歌唱大自然, 歌唱生活, 歌唱美好未来。羌族民歌的产生、传承、发展、演变都与羌族人民的生活轨迹紧密相关, 羌族民歌的唱词、唱腔及其表现形式都是羌族人民生活的直接表现, 这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艺术源于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族民歌几乎涵盖了羌族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历史等诸多方面, 在其历史和文化传承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 羌族民歌是羌族传统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和基础, 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羌族民歌表现了羌族人民的道德情操、风俗习惯及审美情趣等, 承载了羌族民间的传统文化, 是羌族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在有语言无文字的羌族社会, 口传心授的羌族民歌成为我们今天了解、研究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生、传承、发展历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四、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

羌族民歌和羌族传统文化一样, 在今天的经济大潮中受到了冲击, 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民歌的影响非常大。羌族传统文化, 尤其是羌族民歌面临着很大的危险。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的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都遭到了严重破坏。非物质文化方面:地震中, 一些知名的羌族民间传统文化传人不幸遇难, 羌族乐器、端公的法器、羌族服饰等被埋或遭严重毁损。如:曾为北川羌族民歌的收集、整理、传承作出巨大贡献的市级非遗项目羌族民歌的传承人计学文以及2006年代表羌族参加全国鼓舞鼓乐大赛, 表演羌族特色铃鼓舞的羌人都在地震中遇难。这些羌族民间传统文化传人的去世, 无疑给羌族文化尤其是羌族民歌的传承带来困难。物质文化方面: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遭损毁, 重要的文化场所垮塌, 羌族文化、民俗等文物被埋于废墟下。汶川特大地震, 羌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打击, 其文化载体处于消失的边缘。一旦羌语民歌消失将导致羌族一些重要文化现象的消失。失去了羌族民歌就意味着失去了羌族文化。

五、羌族民歌的保护对策

对濒临灭绝的羌族民歌实施抢救性保护, 这是传承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需要, 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根据对羌寨民歌现状调查, 笔者认为应当结合羌族民歌的特点与羌族生产生活实际, 采取如下方法对羌族民歌进行充分的保护与传承。

1. 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 多渠道地开展对羌族民歌的保护。

缺少资金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阻碍之一, 单靠国家资助是不够的, 羌族地方政府应通过打造羌族民歌、羌笛、羊皮鼓舞等羌族文化品牌, 自筹资金实施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2. 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出台加强对民歌的保

护政策, 尤其对民间文化传人要予以重点扶持, 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 发放基本生活费, 发挥其羌族文化传承人的作用。这样, 有利于带动一批羌族年轻人学习羌族文化, 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 全力推进“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在羌族村寨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

不断增进羌民族全民参与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4. 建立阿坝州州、县两极羌族民歌艺术馆, 举办民

歌培训班, 专门培养资质条件较好的民歌爱好者接受音乐培训。克服羌族民歌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

羌族民歌作为羌族民间传统文化载体之一, 对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具有重要价值。应对羌族民歌进行全面保护, 以推动羌族音乐艺术的保存和传承, 促进羌民族文化的重建和发展。

摘要: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 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但无本民族文字, 历史悠久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羌族民歌与生活息息相关, 是生活的直接表现, 饱含传统文化的精髓, 涵盖了羌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关键词:羌族民歌,羌族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宋显彪.21世纪前十年羌族音乐研究综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

上一篇:快速接头下一篇:童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