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

2024-04-12

论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通用5篇)

篇1:论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

论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

萨满教对满族社会风俗习惯产生了甚是广泛的影响,综观满族的人生仪礼、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岁时节俗等风俗习惯,其中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从衣俗、食俗、居俗、行俗四个方面来阐述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有助于加深理解这一现象.

作 者:李岩 LI Yan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历史系,吉林,通化,134002刊 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HUA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8(7)分类号:B989.2关键词:萨满教 满族 生活习俗

篇2:论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

一、满族文化对青龙民间口头文学娱乐习俗的影响

口头文学的娱乐是指用口口相传的形式进行表达的各种娱乐活动, 在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广大农村, 讲故事, 说笑话, 诵歌谣和说歇后语等都是极为常见的口头文学娱乐习俗形式。讲故事在青龙民间俗称“说瞎话儿”, 它是民间一种普遍存在的娱乐活动,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大量的民间故事, 可以说在地域广阔的青龙境内, 各种题材的民间故事, 不胜枚举, 从神话到鬼怪故事, 从风物传说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故事, 应有尽有。其主要特色为:

1.时间、场所的无固定性。青龙满族的口头文学, 主要以讲述民间故事为主, 在时间与场所上没有讲究, 不论春夏秋冬, 炎热的中午或是清凉的夜晚, 或是村头树下, 或是田间地头, 或是庭院居室, 时常一群人围坐在一起, 把讲故事, 说笑话作为娱乐消遣的主要内容, 以帮助解除人们一天劳作的疲劳和苦闷。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 人们都喜欢围坐在炕头和火盆旁, 用讲故事的方式度过漫长的冬夜。

2.内容赋予哲理性。青龙满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娱乐所讲的故事都蕴含着哲理, 能给幼小的儿童以启蒙, 给悲痛的人们以欢乐, 使精神萎靡的人得以振奋, 让心灵受到创伤的人得以解脱。青龙满族人民常常从故事的内容上反映出精神的需求, 比如年龄较大的单身汉所讲的故事大都是美丽的仙女下凡或者各种精灵变作漂亮姑娘给小伙子做妻子的传说与故事, 借以表现他们渴望娶妻生子的愿望;上了年纪的人则爱讲懒汉无衣无食, 勤劳使人向上的故事, 以作为教育青年人拼搏向上的动力;正直而聪明的人则爱讲一些笑话, 以讥讽周围发生的不平事端。民间文学是一面镜子, 是一种精神面貌和心理上的需求, 面对听故事的人, 它所起的则是解除痛苦, 振奋精神的作用。

3.民间歌谣形式的多样化。青龙满族民间流传的歌谣是多种多样的, 歌谣有长有短, 长的内容丰富, 短的富于寓意, 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并能深刻表达群众的思想和感性愿望, 流行于青龙满族民间的歌谣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时代性较强, 适应时代的形势而产生的歌谣, 比如抗日时期产生的反映抗日活动和人民苦难生活的歌谣《参加游击队》、《斗地主》、《十二月忙》、《咱们山区有奔头》等;二是取材于历史典故或生活现象, 用于反映人们心理需求的文艺性较强的歌谣, 如《倒卷帘》、《绣蓝衫》和《巧使连环计》等;三是完全凭着人的机智,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如顺口溜、打油诗等等。

4.青龙满族民间歌谣的丰富性。流传于青龙满族民间的歌谣非常丰富, 深深地扎根在民间文学的土壤中, 真实反映了青龙满族人民欢乐忧愁和悲欢离合的爱情生活。青龙满族民间唱诵的民歌, 深刻感人, 属于满族民间文化中瑰宝。

5.歇后语、绕口令体现青龙满族群众的智慧性。说歇后语和绕口令也是青龙满族民间的一种口头娱乐形式, 这些歇后语蕴含各种寓意, 思想性强, 富有幽默生动的情趣。而绕口令则是将若干个双叠韵的词汇或者发音相同相近的词语有意集中在一起, 组合成简单而又有趣的蕴语, 要求朗诵者快速说出来的游戏。

二、满族文化对青龙民间的秧歌娱乐习俗的影响

青龙满族民间扭秧歌的历史悠久, 它起源于清代中期, 常见的秧歌有“踩高跷”和“地蹦子”两大类。

1.踩高跷秧歌舞的特点。踩高跷的表演者双脚缚木制跷棍, 跷棍有长有短, 高的三尺左右, 短的大约一尺, 短高跷在青龙民间俗称“寸子”, 每个秧歌队有四五十人左右, 高跷秧歌以扭舞, 唱曲为主要形式;地蹦子秧歌内容丰富, 独有情趣, 有跑驴, 划旱船和舞狮子等多种形式。青龙满族秧歌娱乐习俗的表演与其他秧歌相比有独特的表演风格。男演员表现一种玉树临风、温文尔雅的气质, 女演员表现端庄大方、笑不漏齿、亭亭玉立、婀娜多姿。

2.秧歌舞的道具要求。秧歌的道具扇子, 运用自如, 变化多样, 似蝶飞舞。主要扇花有片扇、扛扇、钻天扇、奔月扇、转扇、逗扇、捧扇、遮阳扇、八字扇、簸箕扇等。《满族寸子秧歌》的表演者首先要有踩“寸子”的基本功, 并要有较高的艺术技巧, 如“:翻身”“、撂叉” (小叉、大叉、坐叉) 。表演的步伐随身而动, 双脚的寸子节奏分明, 胳膊前后甩摆, 扇花随身翻飞, 这种自然扭动充分展现出人体曲线美和形体动律美, 加上脚和腿的跺颤, 更突出了《满族寸子秧歌》的“浪”劲。

3.秧歌舞的活动形式。秧歌的活动形式一般分为“过街”“、打场” 两种。“过街”秧歌也称为“踩街”, 是秧歌队走街串巷的舞蹈形式。“场子”秧歌, 也叫“打场”, 秧歌队遇有店铺、门市、宅院前摆上桌子, 备有点心、烟、糖、水等迎接的场面, 秧歌队便打起圆场, 大扭一番。

4.秧歌表演者的服饰特色。青龙满族秧歌的服饰极具特色, 女演员头戴满族旗头, 下穿长裤, 身穿满族旗袍, 胸前佩戴满族汗巾。男演员头戴缨帽, 身着长衫外套马褂, 下身是能遮住脚的长裤。为了能突出满族八旗的特征, 男演员每人身上斜挂着一条象征“八旗”的旗带。

5.秧歌的音乐伴奏。青龙满族民间秧歌舞伴奏有唢呐、大鼓、大镲、大锣、小钹。它的伴奏音乐常用节奏较为舒缓、优美的唢呐曲。

6.秧歌舞的主要节目。跑驴:由一男一女两个人表演, 女的扮演骑驴的少妇, 男的扮演成赶驴者, 相互配合, 扭摆出各种动作。划旱船:划旱船的小船用木棍或者竹子扎制而成, 外面蒙彩色布, 旱船套系在男扮女装的舞者腰间, 犹如坐船状, 另一人手持木桨, 一人划桨, 一人游船, 好像在水中荡漾。舞狮子:是一种模仿狮子的形象动作的民间舞蹈形式, 主要表演狮子的俯、仰、驯、狎等情态。猴打棒:这个舞蹈起源清朝康熙年间, 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出自青龙满族民间的降妖驱邪意识, 表演方式为逢节日, 两个人扮演成孙悟空, 手持两根木棒到各家各户的各个角落敲击木棒。满族认为, 这样就能祛除妖邪及周围的野兽,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表演就演变成了具有固定表演套路和特定脸谱及着装的艺术形式。

三、满族文化对青龙民间戏曲曲艺娱乐习俗影响

戏曲和曲艺习俗是青龙满族民间的重要娱乐习俗之一。流行于青龙满族民间的主要戏曲曲艺表演形式, 有评剧, 皮影戏, 评书, 大鼓书和快板书等。评剧在青龙满族民间俗称“落子”, 集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和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因素, 体现综合性;剧本一般都采用韵文和散文的文学形式, 表演上按照角色行当而各有不同的程式, 动作和唱、念、做、打等不同的特色, 富于舞蹈性, 技术要求很高, 评剧的曲调流畅自然, 语言通俗易懂, 伴奏乐器以二胡为主, 深受人们欢迎。 在青龙满族民间把皮影俗称“驴皮影”, 于清朝末年开始出现在青龙, 到民国初期, 青龙满族人开始有人建立影戏班, 随后开始扩展, 并很快普及到全县。青龙的皮影戏班, 一般有“影将” (唱戏人和影人表演者) 8—9人, 演唱角色分为生, 大小髯, 丑等角儿, 演戏时, 操作影人的演员一般为二人, 一为上线儿, 一为下线儿, 伴奏二人, 分弦乐和打击乐。戏班的人要求一专多能, 相互配合, 团结合作。青龙满族民间唱皮影使用的影人, 以及用作表演的景物和鸟兽等, 都是将驴皮刮净, 经过刻影艺人雕刻染色上油加工制作而成。影人多为侧面五分相, 单眼, 有些少数丑角和妖怪的造型则大于五分相, 刻双眼珠。

影卷是演出的台本, 卷内书写着剧目的情节, 对口和唱词, 为了便于演出时使用方便, 影卷多为竖写手抄。皮影剧目繁多, 分为连台本和单本两种, 内容多是以古论今, 惩恶扬善为主题。演皮影的乐器很多, 多以弦乐和打击乐为主, 如二胡, 三弦, 鼓, 板, 锣、镲, 钹等。在青龙满族民间说评书是较为常见的娱乐习俗, 所谓评书, 通常由一个人表演, 表演者面对听众, 以醒木头为道具, 渲染气氛, 边说边辅以动作, 评书所反映的大都是古代英雄的故事, 或者是武侠豪客, 或者是清官断案的传说。在青龙满族民间, 说大鼓书也叫“唱大鼓词”, 属于曲艺类别之一。常见的说大鼓书表演, 一般为两个人, 唱大鼓时, 由一个人击鼓击板演唱, 另一个人用三弦伴奏, 民间说大鼓书大多数在晚上, 大鼓书多为短篇, 一次说完, 少数也有中长篇的, 如《打金枝》、《窦娥冤》等。说快板在青龙满族民间又称“顺口溜”, 表演者大多数是敲击竹板和节子, 按较快的节奏念唱词, 基本上用七字句, 押韵, 或逢喜庆之日, 走进主人家院内进行表演。

摘要:本文通过对满族文化对青龙娱乐习俗的深刻影响, 从内容到形式, 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个娱乐形式对青龙满族文化事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对研究独特的满族文化, 丰富满族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满族文化,青龙娱乐习俗,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1.

[2]赵展.满族民俗文化[M].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3.

[3]富育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篇3:试论满族萨满舞蹈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萨满教;满族萨满舞蹈;历史地位

1 满族萨满舞蹈寓含的民俗意识

萨满教祭礼及萨满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的自然宗教形态,已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沉,但是它寓含着满族先民在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产生的积极的精神文化价值。在对满族萨满舞蹈及其寓含的民俗意识进行历史的巡礼中,笔者得出,萨满教英雄崇拜中寄寓着满族初民的生活理想、群体意识、英雄主义、人格规范等思想,通过萨满教与其他有关民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氏族人民心理素质的形成及其性格的铸造。应该说,英雄的民族创造了英雄的神灵,而英雄神灵所寓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在萨满教中主要是通过舞蹈来表现、传播与传承的。因此,萨满舞蹈对满族人民素质的铸造、培育的历史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萨满教的文化底蕴是英雄崇拜,作为一种原始时代的宗教形式,在近代开始式微,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文化基因起着一种潜在的历史作用。”[1]因此,在未来的人类文化发展道路中,人们不会再重建蒙昧时代的宗教形式,但人类仍然需要呼唤自己那崇高无私的“英雄神”。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文化发展并未停止,科学的探究还在继续,还有许多社会难题、未解之谜困扰着人类。因此,人类的文化发展仍然需要萨满教英雄崇拜中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去帮助人类排除困扰、探索真理、发展文化,使其成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同时,集体英雄主义包括群体意识、英雄气概、牺牲精神三个要素,是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必要因素,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萨满舞蹈中所寓含的精神文化价值是永恒的。

2 满族萨满舞蹈体现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满族自古以来就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满族萨满舞蹈作为满族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满族人精神历史的一部活生生的“无字史书”。满族萨满舞蹈形象再现了满族的风俗习惯、生产劳动方式等社会生活内容,反映了满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同时,更加体现了其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历史地位。

满族形成于明末清初,是以明代建州、海西女真为核心,又吸收“野人女真”、蒙古、汉族及其他一些民族人口融合形成的。精骑射、善狩猎、好养猪,是满族自其先世以来即闻名于中原历朝的民族特点。由于生活的地区山高林密,地处偏僻,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依赖周围的大自然。满族先民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射猎。这种生产方式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满族萨满舞蹈中的神兽灵禽的崇祭對象与先民长期射猎为主有很大的关系。满族人把鹰、蟒、虎、豹等凶禽猛兽奉为有“灵”。这是因为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人们对这些野兽和飞禽产生了恐惧和敬畏的心理,于是转而将其奉为神灵,当作氏族的图腾来崇拜,以求嘉惠和保佑。也是由于对动物的模仿,满族萨满舞蹈的动作节奏明快、鲜明生动,形成了满族舞蹈民族性的重要特点。射猎生活构成了满族历史文化的底蕴,铸造了其民族性格特性,同时也构造了满族萨满舞蹈的文化特征。

满族原是居住在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周围拥有广袤的森林与湖海,存活着大量的动物,因此在满族萨满舞蹈中有大量模仿动物的舞蹈。在这些舞蹈中,我们看不到北方所没有的动物种类,如象、袋鼠、鳄鱼之类。萨满舞蹈的萌生与发展的前提是它的自然环境,因此在满族萨满舞蹈中充分地体现了地域性的特征。同时,满族先民们的生活流动性比较强,居住空间一般也都比较狭小简陋。由于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满族萨满祭祀活动多是在室内或居住地附近的、相对狭小的空间里举行。为了适应这种生活特点,满族萨满舞蹈的动作也就具有幅度较小、下半身动作相对简单,而上半身动作表现形式相对复杂多样的基本特点。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满族萨满舞蹈不仅大量地表现射猎活动自身,同时也把对动物形象的模仿作为舞蹈的重要内容,由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语言、生活方式的制约,萨满舞蹈又较好地保留了带有民族性、地域性特点的古老形态,通过满族萨满舞蹈可以更好地了解满族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文化。

3 满族萨满教舞蹈神体现的文化意蕴

在满族萨满祭祀的祭坛上活跃着古老的文化英雄神——“玛克辛瞒尼”,即舞蹈神。在满族各氏族中都有祭祀这位舞蹈神的祭礼,可以得知舞蹈神曾广泛的流布。我们知道汉族的舞蹈神是太阳神,太阳是照耀万物生长的,而满族把太阳神当作舞蹈神,可见原始民族对舞蹈的重视程度。这里出现在满族萨满教祭祀圣坛上的“舞蹈神”其职能是把神的舞蹈传授到人间。通过舞蹈神的遗存,我们发现舞蹈不仅仅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奥秘。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舞蹈更突出的职能是蕴含着大量民风民俗为内涵的文化传承。我们知道印度的舞蹈神——湿婆,它是世界人类最古老的原始舞蹈神。而我们北方民族——满族也有这样一个萨满祭祀舞蹈之神,可见他们都进入神格的境界。这对于研究满族舞蹈、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舞蹈神”的研究,笔者认为,我们研究民族舞蹈时艺术形式以及文字描绘与记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忽略了其舞蹈具有价值的历史性研究,那么具有顽强文化生命的民俗舞蹈不仅不会蓬勃发展,反而会使这种延续了人类生命韵律与魅力的舞蹈走向衰落。我们在观察一些民族舞蹈的艺术形式时,相当一部分舞蹈的舞姿、动律并不复杂,有不少舞蹈动作模拟自然中的飞禽走兽或者再现某些劳动场景,都来自于人民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先民更多的是师法自然、依赖自然。满族及其先民的信仰习俗和久存后世的文化传统,其核心内容无一能离开萨满教。而萨满舞蹈作为萨满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萨满祭礼的同时,通过其独特的象征方式创造了一个历史与现实、人与神、世俗与神话世界融为一体的文化景观,而且使其有一般舞蹈所难以达到的文化魅力,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

通过研究满族萨满舞蹈的历史地位,笔者总结出,作为一种原始宗教舞蹈,它得以保存至今其重要的价值不仅是传承了史前时代的部分舞蹈,填补了舞蹈民俗史的许多空白,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以一种鲜活的文化形态,形象地记录了满族先民们心灵与情感的发展轨迹,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世界的认识过程,表达了他们与自然斗争的意志与力量,也揭示了他们的迷惘与失误,同时更体现了满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对满族舞蹈的文化艺术发展产生着潜在而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宏刚,荆文礼,于国华.萨满教舞蹈及其象征[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395.

[2] 曹丽娟.满族萨满舞蹈的古崇拜意识论[J].满族研究,1992(03).

[3] 纪兰慰,丘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篇4:论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

一、萨满舞蹈的起源

在长期信仰萨满神教民族, 萨满舞蹈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舞蹈形式, 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从历史起源来看, 黑龙江省幅员辽阔、土地肥沃、农牧副渔资源多, 给少数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自然资源。萨满神教是以神话为背景的宗教信仰, 他们认为天地星辰、山川河流、动物植物都是由各种神灵来掌控。人一旦得了疾病, 就认为是鬼怪作祟, 则需要萨满来驱鬼辟邪。人们相信特定的歌舞可以与神灵沟通, 于是就出现了祭祀用的萨满舞蹈。

二、牡丹江地区满族的萨满舞蹈与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的萨满舞蹈的共性

萨满神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宗教文化, 同在冰天雪地的中国北方, 牡丹江地区满族的萨满舞蹈与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的萨满舞蹈都是萨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存在很多共性的特点。

1. 从舞蹈人数来看

从舞蹈人数来看, 牡丹江地区满族的萨满舞蹈与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的萨满舞蹈都分为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单人舞的表演形式趋于严肃正式, 多人舞常用来祈福、欢庆、娱乐。

2. 从舞蹈道具来看

从舞蹈道具来看, 牡丹江地区满族的萨满舞蹈与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的萨满舞蹈都使用面具和神器、服饰等道具, 构型明显的神化象征意义。

3. 从舞蹈动作的寓意来看

从舞蹈道具来看, 牡丹江地区满族的萨满舞蹈与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的萨满舞蹈动作体现了对神灵和自然的崇拜。舞蹈动作模仿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寓意神灵, 以舞蹈动作与神灵沟通并传达神灵的指令。

三、从地域文化影响看牡丹江地区满族的萨满舞蹈与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的萨满舞蹈的差异

牡丹江地区满族的萨满舞蹈与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的萨满舞都起源于远古萨满教, 是居住在中国北部的阿尔泰语系民族普遍信奉的宗教, 同属于冰天雪地的北方地域产物, 但是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 存在一些差异。

1. 舞蹈服饰

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萨满舞蹈服饰并不统一、因为职别不同差异较大, 同职别也有区别。传统的达斡尔族萨满舞蹈服饰是胸前配有铜镜代表太阳和母亲, 身后有护背镜代表月亮和父亲, 同时还有贝壳和铜铃等配饰代表着天干地支。达斡尔族萨满帽帽顶是神鸟和代表级别的鹿角, 神鸟可以传递神灵的旨意。神鸟象征萨满在宇宙间自由飞翔, 帽檐的五彩飘带象征着神鸟飞翔的翅膀, 鹿叉角是级别和道行的标志, 最高级别为六叉角。

满族萨满服饰较统一。特别是清代建立以后, 封建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 萨满在朝廷设置了专职官职, 因此满族萨满服饰被规范化, 出现了大体一致的现象。萨满神帽上的装饰有鸟类、兽类、鱼类, 穿彩色神衣, 用手鼓、腰铃、神刀, 以及其他乐器。

2. 舞蹈动作

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萨满舞蹈载歌载舞, 每次祭祀都是先歌颂祖先、祝福吉祥, 因此萨满舞蹈以及歌谣是现今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民歌及民族舞蹈的起源。从舞蹈动作来看, 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萨满舞蹈有蒙古萨满舞蹈的韵味, 这与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的历史渊源有关, 达斡尔族的祖先和蒙古族的祖先同源, 并且齐齐哈尔地区距离蒙古地域相近, 因此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萨满舞蹈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满族具有7000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融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

四、萨满舞蹈的现实意义与发展

萨满舞蹈作为萨满文化和民族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宗教功能和唯心主义封建迷信思想在当代社会早已丧失, 但是其作为一种民族的特俗文化形式传承至今已经在当代社会进行了改革、创新而获得发展。这种北方少数民族的特俗舞蹈形式已经融入了现代的元素, 成为了一种新形式的艺术文化, 更具表演性和娱乐性、健身性。在当今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 提倡对大自然的崇拜和热爱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这也是萨满舞蹈的神韵所在。

摘要:萨满, 在信仰萨满教的民族内被看成是神灵使者。在北方萨满教信仰的民族, 使用萨满鼓载歌载舞, 形成了北方民族特有的萨满舞蹈文化。因为地域文化不同, 因此牡丹江地区满族的萨满舞蹈与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的萨满舞蹈具有异同之处,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萨满舞蹈作为萨满文化和民族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宗教功能和唯心主义封建迷信思想在当代社会早已丧失, 但是其作为一种民族的特俗文化形式传承至今已经在当代社会进行了改革、创新而获得发展。这种北方少数民族的特俗舞蹈形式已经融入了现代的元素, 成为了一种新形式的艺术文化, 更具表演性和娱乐性、健身性。

关键词:地域文化,萨满,舞蹈

参考文献

[1]刘莉.关于满族舞蹈传承与创新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年03期.

[2]朱立春.北方民族萨满文化的演变[J].东北史地, 2004年11期.

[3]郝猛.有序社会的形成——对图腾崇拜现象的解读[J].科技信息, 2010年08期.

篇5:浅谈满族萨满音乐历史与发展

一、萨满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满族的祖先被认为是肃慎人, 他们是三千多年前的我国东北地区古老的居民之一, 是东迁的通古斯群体的后裔。他们的宗教信仰为萨满教。萨满是“巫”的意思, 是多神论。因此,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只有满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一直将萨满教作为宗教信仰。萨满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为内容的祭祀活动仪式, 在仪式上需要为神明献歌跳舞, 于是这种祭祀仪式上的音乐最终发展为萨满音乐。满族萨满音乐的历史相当古远, 由于它是祭祀用的乐曲, 所以它在处于封闭状态的萨满活动中代代相传, 变化缓慢, 使其保存了满族及其先世在各个时代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经过历年的发展, 萨满音乐逐渐形成了以满族民族特色为依托的音乐形式, 代表了满族音乐的精髓, 得以被满族等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继承和发展下来, 便是我们今天见到的萨满音乐。

纵观满族萨满音乐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 受到社会、经济、文化、语言等多方面的影响, 萨满音乐文化融入了一些其他元素, 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比, 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但是, 满族萨满音乐有着明显的特殊性。这是由于满族民族内部发展极端不平衡,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萨满音乐文化发展缓慢, 甚至停滞或断裂, 不够具有完整且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民族音乐中地位较低。虽然如此, 满族萨满音乐却有着较大的艺术价值, 并曾对中原北方和东北地区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也成为了满族及其先世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为全世界的音乐人和艺术家研究萨满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成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萨满音乐的乐器与乐曲

常见的萨满音乐的乐器有三种, 一是萨满膜鸣乐器, 如依姆钦, 即现代的抓鼓, 同肯, 即抬鼓;二是萨满体鸣乐器, 如西沙, 汉译“腰铃”, 轰勿, 汉译“铃杆”, 托力, 即“铜镜”等;三是萨满弦鸣乐器, 如三弦、琵琶等。萨满音乐中丰富多彩的乐器作为表达萨满音乐的媒介, 在萨满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其他无可比拟的。

萨满乐曲是在满族萨满的祭祀活动中演唱的歌曲, 又称“神歌”, 可视为宗教歌曲。满族自其先世便信仰萨满教, 认为萨满具有“特殊品质”, 是人与神的沟通者, 因此神歌在整个萨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贯穿始终, 是满族萨满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满族萨满神歌在萨满活动中采用以鼓伴歌, 且歌且舞的表演方式, 表演形式丰富多彩。从民俗学的角度看, 满族萨满信仰活动属于一种民俗活动, 所以其祭祀时使用的歌曲也应划在民间风俗歌曲的范围内。

满族萨满神歌大多数是四音曲调, 不太常见五声音阶的曲调。尚未见到七声音阶的萨满神歌, 仅在辽宁搜集到两首由六音构成的神歌, 并且这两首六音神歌是由五声音阶派生出来的, 这也是萨满音乐的一大特色。

三、萨满音乐的特点

1. 融艺术与宗教合一。

满族萨满音乐作为一种音乐艺术, 具有丰富的艺术底蕴, 蕴含了大量古代的音乐信息, 并且与各个时代的宗教紧密结合。萨满音乐本身就是萨满教祭祀用的礼乐, 代表了萨满教的文化特征。一般而言, 满族人民把神歌作为人与神沟通的媒介, 萨满教的世界观深刻影响着满族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成为他们根深蒂固的信仰。萨满音乐对于满族人民而言更注重它的象征意义, 关注由它所带来的神的信息。在萨满的观念中, 萨满音乐的乐器———神鼓不是一般的乐器, 而是具有宗教含义的法器, 神鼓可以带人上天入地, 通过鼓乐可以做到人和神的沟通, 神鼓在满族人民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也导致了萨满音乐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还与宗教紧密相连, 承载着历年的萨满文化, 表达了萨满人民长期希望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 萨满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 也是一种文化, 将艺术与自然宗教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 表现形式以鼓乐为核心。

萨满音乐有三种乐器, 萨满膜鸣乐器如抓鼓、太鼓等, 萨满体鸣乐器如腰铃、铜镜等以及萨满弦鸣乐器, 如三弦、琵琶等。在这些乐器中, 最常用的便是神鼓和腰铃, 部分应用到三弦和琵琶等, 还有的也会使用到拍板、神刀、神镜以及晃铃等击节性乐器。萨满音乐一般用于萨满教祭祀活动中, 其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 但是一般以鼓乐为核心。前面已经提到, 神鼓在萨满人民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也是萨满音乐的灵魂, 它的应用十分广泛。腰铃在萨满音乐中也经常使用, 与神鼓相比, 使用频率稍低, 一般腰铃是伴随腰鼓使用的。神鼓打击方式多种多样, 形成的鼓点是萨满音乐的主导声音, 是萨满音乐的灵魂。鼓点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为不同内容和风格的舞蹈伴奏。鼓点的运用形式以人体的律动周期规律和满族语言的音节规律为基础, 蕴含了满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趋向, 这也丰富了萨满音乐, 使其更加绚丽多彩。

3. 表演形式综合歌舞乐于一体。

对于满族人民而言, 萨满祭祀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祭祀活动时所用的诵唱曲也称神歌, 它的唱词较为朴素, 没有严格的韵脚, 曲调较为口语化, 旋律性不强。在祭祀时, 他们一边诵唱着神歌, 一边跳着舞蹈, 头上戴着神帽, 身上穿着彩裙, 手里拿着神鼓, 腰上系着腰铃, 手舞足蹈就像神明的象征一样。因此, 满族萨满音乐的表演形式集歌舞乐表演于一体, 带有综合性艺术的特点, 贯穿于整个仪式活动中, 构成了有声有色的综合艺术表演形式, 使萨满音乐具有自己的特色。

四、新时代对萨满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满族的萨满音乐是我国少数特有的民族文化, 也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应当得到社会各界的保护, 并使其在新世纪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满族的萨满音乐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现代音乐中可用来做促进音乐发展的重要素材, 传扬特色民族文化, 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 也给予其一定的发展空间, 应受到足够的保护和传承。

在汉族占大部分的新中国, 萨满音乐在传播和发展中容易与汉族音乐文化相融合, 逐渐失去自身的特色。在萨满音乐的保护过程中, 缺乏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公众保护意识较为薄弱, 我们在对萨满音乐进行保护时应注意些问题, 解决好萨满文化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因此, 我们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萨满音乐的保护政策, 大力培养萨满音乐的传承人, 宣传萨满音乐的优势和特色, 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的保护萨满音乐文化的相关规章制度, 为它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通过以上多种途径, 我们要科学规范地发展满族的萨满音乐, 有效避免文化开发和发展中的种种弊端, 真正将萨满音乐文化融入现代。

在对萨满音乐文化的发展方面, 我们既要保持少数民族音乐的精髓, 使萨满音乐继续保持和集中满族的民族特色, 而又能够不拘泥于传统, 勇于创新和改革, 使萨满音乐更符合新世纪现代人的审美观, 被更多的人所欣赏。这就需要我们音乐工作者共同努力, 采用多种方法发扬民族文化。如在少数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的元素, 使得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 被广大人民所了解和接受。因此, 我们应将萨满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起来, 各取其长, 在现代音乐创作时吸取萨满音乐的特点, 发挥新的灵感和源泉, 创作出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 为民族音乐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我们每一个音乐人的力量。

萨满音乐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萨满音乐文化是满族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 它代表了满族音乐文化的精髓, 具有鲜明的满族文化特色, 应该得到社会的全面保护和发展。因此, 我们在进行现代音乐创作时, 可以传统的满族音乐为素材, 将萨满音乐融合到现代音乐中, 各取其长, 使得萨满音乐以新的面貌为公众所知, 为公众所爱, 逐渐树立公众对萨满音乐的保护意识, 使萨满音乐逐渐被接受和发展。

摘要:在现代日益浮躁的社会里, 如何保护像萨满音乐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萨满音乐的产生背景及历史, 概述了其音乐特点, 并就如何保护萨满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一些想法。

关键词:萨满音乐,特点,保护,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腾.中国萨满音乐文化系列研究 (之八) 萨满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J].乐府新声, 2008 (4) .

[2]刘桂腾.鄂伦春族萨满音乐[J].乐府新声, 2007 (4) .

上一篇:输赢之间作文400字下一篇:中蜂养殖项目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