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2024-06-18

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精选七篇)

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1

一、山西民歌起源

山西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发源较早的地区之一。春秋时期的晋国占有富饶的黄河中游的山西, 所以山西也有我们今天熟知的简称“晋”。中华文明是我们民族文明的骄傲, 其发源地多得数不胜数, 其中山西便是其一, 众所周知, 文明的发源并不只是那么一两个, 而是众多宝藏, 民歌也只是其中之一, 但就民歌而言蕴含的文化也是数不胜数的。山西的民歌生动的反映着当地的风土人情, 其表现种类众多、风格各异、其历史可追溯之久远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民歌的海洋”。山西民歌很早就有记载, 据考证在尧天舜日时代就有了, 《南风歌》中有这样的记载:“南风之熏兮, 可以解吾民之榅兮”“南风之时兮, 可以埠吾民之财兮”。山西的每个县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歌典型, 据有关部门统计, 山西的一二十多个县中两万余首的民歌已被发现和收集, 并且有部分山西民歌被收进《诗三百》的《魏风》《唐风》中。

《进兰房》《绣荷包》《茉莉花》《剪靛花》等这些民歌是在山西民歌发展比较繁荣的明国时代的重要作品, 其发展的速度、质量等方面对对山西民歌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山西民歌被推进更高层次的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就目前而言我们广为传唱的大都来自山西。

二、山西民歌现状

(一) 歌曲内容陈旧, 缺乏创新

现如今, 科技的飞速发展, 让中华文明的发展达到无人能比的境界, 文学、艺术、影视、歌曲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 娱乐方式的增多, 特别是流行歌曲也就是通俗歌曲的迅猛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西民歌的发展。可想而知, 民歌起源和存在的年代是属于那种比较封闭式的, 在一定的偏僻的区域内, 人们在闲暇时光时又在和外界没有多大联系的情况下, 女人们忧愁不知道做什么而只能哭, 男人们烦恼时只能唱唱歌, 民歌就在这种情况下能到迅速的发展。在科技文化的促进中。这样的格局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 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封闭的, 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所以曾经以显示人们生活的民歌在这时显得不和了, 和实际生活不符了。民歌在内容上主要是写五个内容:一是在说明劳动人民生活的不幸, 被压迫、被剥削的艰难生活和不同常人的命运;二是批判封建思想对于婚姻的影响;三是赞扬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和忠贞;四是在现实生活中, 不安于现状, 表达对未来充满向往和希望的追求;五是控诉地主的不良行为和坏人的恶行。我们知道, 现在的每个人尤其是我们的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我们的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 恋爱自由, 婚姻自由, 对于歌中所说所唱已经不存在了。传统山西民歌的陈词旧调很难引起人们的欣赏欲望与兴趣, 我们追求的是更高的审美情趣, 不喜欢陈旧的, 喜欢新颖的, 不喜欢粗俗的, 喜欢情趣的, 不喜欢冗长的, 喜欢精短的歌曲。

(二) 老一代山西民歌手相继逝去

老一代山西民歌手已经或正在相继去世,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可悲的事实。他们的逝去, 对整个山西文化界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文化, 对山西民歌的那种理解和认识也在逐渐消失, 后世后代并不缺乏爱音乐之人, 但我们会发现老一代和新一代对于音乐的认识存在着质的变化, 而山西民歌也会出现断层和失落。年轻一代的歌手会在时代的背景下追逐潮流, 他们会受到全新的教育, 会得到全新的生活经历, 他们所属的环境背景让他们的生活的追求存在质的飞跃。他们可能有着好的嗓音, 会得到更专业的训练, 他们会更加关注影视名曲或校园歌曲, 相反的我们会叫不出很多人的名字, 因为对山西民歌情有独钟的人越来越少了。

三、山西民歌的传承及其发展

(一) 建设更全面的山西民歌文化

山西民歌属于民族文化, 更大更好的去发展我们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我们该如何去宣传、去建设我们的文化, 是我们研究的新问题。山西民歌作为地方文化的集锦, 加强其建设是我们首先有解决的问题。多年了, 山西民歌的建设问题也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给予更多的推广和普及, 并在当地或学校设为重点传承对象, 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如此一来, 更多的山西文化精髓得到有效的研究和创新, 形式不断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促进山西民歌成为山西文化的代表。

未了让山西民歌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接受, 民歌创作人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把握民风, 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借鉴各种地方文化的精髓以及纵横的合作尽心尽力的进行实地考察, 不要随便的胡乱编写, 因为民歌创作人肩负着民歌传承发展的重任, 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自己的文化素养也要不断的提高, 真正的把山西民歌精髓表达出来。

(二) 将山西民歌引入课堂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学习是最系统, 最快的学习方法, 将山西民歌引入到高校的声乐教学中, 有利于让更多人学习山西民歌文化, 更有利于对山西文化精髓的了解, 让学生真正把握山西地方特色。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可将《走西口》等让他们随堂练习, 跟随老师更专业的去分析这些民歌独具的魅力, 也可分析创作技巧, 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不仅是声乐课上, 其他课上也可以引用一些当地的民歌, 更好的领略乡土音乐, 如钢琴课上练习《绣荷包》《牧歌》;如舞蹈课中将左权小花戏的小调加入到课堂中;如在即兴伴奏课中, 《走绛州》《想亲亲》等丰富他们的音乐常识。

(三) 加强对山西民歌的创新

创新是让各种文化走得更长远的一个基本保障, 对于山西民歌这块宝藏, 我们更应该发展其魅力, 其经过历史的洗涤而源远流长的魅力, 流行音乐是有现代的特点, 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口味, 但终究不是经典, 很容易被人遗忘在时间史里, 在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实现一个新新的创新, 那么我们山西民歌必定能够耳目一新, 被更多的人接受, 更具有时代性, 独具艺术感染力。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他们只能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 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进行创造, 谁对历史了解得更透、更多, 谁就更有可能有所成就”。山西民歌有着丰富的内涵, 有着经久不衰的典型, 当下是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 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 也在追求我们民族所留下的文化, 精神食品, 共同打造新的时代, 促进包括民歌在内的整个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山西民歌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其得到传承与发展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和不懈的努力, 我们有责任让其发扬光大, 我们56个民族的团结和努力, 运用我们的智慧, 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共同开拓我们的民族文化, 发扬我们文化的瑰宝, 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孙一鸣.山西民歌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 2012, 03:8-10.

[2]王小林.论山西民歌的创新与发展[J].长治学院学报, 2012, 01:22-24.

[3]汪俊芳.论山西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特征[J].艺术评论, 2014, 04:122-125.

赫哲族民歌创作的传承与发展 篇2

关键词:赫哲族;民歌;传承;多元化发展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的指导思想以来,这一凝聚着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伟大梦想在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都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有人说“中国梦”就是中华文化复兴梦,而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捍卫民族文化。作为文化中的一个独立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尤其是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在这场民族文化保卫战中则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效的途径和依靠强大的力量加以捍卫和传承。赫哲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奠定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我们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再从整个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去多维度地看待民族音乐的发展,努力挽救、切实传承赫哲族传统音乐,将会是造福万代的伟大工程。愿这朵五十六个民族中最小的奇葩开得更加绚丽多彩。本文拟从赫哲民歌的概念、现实境遇的角度入手,对新时期如何保卫与发展赫哲族传统音乐文化等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1 对赫哲民歌的概念回顾

赫哲族民歌产生于人民。赫哲族民歌是当地民众在劳动和生活中以自己的独特文化创作的,反映本区域、本民族、本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表达自己内心境界、欲望、情感的歌曲。它是人们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和即兴表达情感的作品,是民间文化艺术的一项内容,它是带有乡土特色的民间文化产物。赫哲族民歌是赫哲族传统音乐的主要部分,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赫哲族的民间说唱艺术“依玛堪”,二是赫哲族的民歌演唱“嫁令阔”。

1.1 “依玛堪”

“依玛堪”是赫哲族民间传统说唱艺术的统称,其形式概括来说有如下特点:

第一,曲调变化随意性比较大,曲体没有方正型结构,节拍没有规律,主要是讲述故事的形式,所以叙事性很强。

第二,“依玛堪”说唱没有任何乐器伴奏,采用徒歌形式演唱。

第三,“依玛堪”反映的内容很广泛,有反映渔猎生产劳动和人类与自然搏斗的;有描写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有歌颂民族英雄莫日根西征复仇事迹的;还有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等。

第四,“依玛堪”是典型的民间自娱自乐性质的演出形式,没有营业性的演出,也没有职业性的专业艺人,演出活动主要集中在过年过节和渔猎劳动的闲暇时期。

1.2 “嫁令阔”

“嫁令阔”是赫哲族民间歌曲的总称,其形式大致可分为有词类和无词类两种。有词类指用固定的曲调填词演唱,无词类指以实意的衬词,它的特性衬词是“赫呢哪”、“啊郎赫呢哪”等。衬词身虽没有什么意思,然而对于整个歌曲的风格、韵味却能产生非同小可的影响。总之“嫁令阔”是最生动、简便、最为赫哲人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式。

2 赫哲族民歌创作的现实境遇及传承

2.1 现实境遇

伴随着世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曾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的赫哲民族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赫哲族音乐文化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很多,现代文明进入工业化时代,必然要对传统文化产生冲击;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发展,更是造成条件的缺失;加之随着极少量的老艺人的故去,民间音乐的衰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另外从周围大环境来看,赫哲民歌创作在其发展过程中,为本民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但是,随着审美形式与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它也缺乏演唱技巧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题材的陈旧性缺乏创作的时代感,与现代文化生活脱节,早已不能适应当今人们对艺术作品多样化、时尚化的审美需求。因此,抢救、保护与传承类似“伊玛堪”这样的传统音乐的工作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

2.2 传承

第一,建立专门赫哲音乐文化协会或组织,鼓励扶植,保护接班传人。政府和国家要大力扶植,给予一定的物质资助,让民间艺术的传承主体——民间艺人,能够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传承民间艺术。

第二,以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的方式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现代化建构,挖掘民间音乐中的现代化表现形式,如舞台化、广场化、多媒体化等。用多元现代艺术手段切断时空的阻隔,扩大民间音乐的受众面。

第三,保护音乐义化赖以生存的空间,创造适合其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民间音乐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更是完整民风习俗的共同体,传统音乐与民俗更是密不可分。在保护民俗发展中保存传统音乐,不仅可以维护生态环境,也是保护、保存的一个重要方面。

3 赫哲族传统民歌创作的未来发展

20世纪60年代,赫哲族民歌曾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得到广泛传唱,其代表就是由老一辈著名歌唱家郭颂根据“嫁令阔”曲调创作的新民歌《鸟苏里船歌》。这种将传统民歌的曲调借鉴音乐创作手法进行美化处理,成为赫哲族传统民歌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并在歌唱家們的大力推广和不断创新的努力下风靡几十年。社会的进步将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赫哲族音乐文化送进了陈列馆,但这并不意味着赫哲族音乐在新形势、新环境中就无法继续生存。今天,随着赫哲族民歌向新民歌的发展,随着文化的多元融会贯通和组构,现在的舞台上和赫哲族民族乡风情园里,民歌的演唱打破了男歌女歌的阵营和界限。一首民歌,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可以唱,哪个民族的人都可以唱,由赫哲族的“专有”变成了社会主义大家族的共有。“萨满调”随着萨满的不复存在,由原来的“真心信仰”和特定人员在特定场合演唱的歌,变成了舞台上的艺术萨满歌舞表演形式。同时,民歌的演唱方式丰富多彩。当下,回归自然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赫哲族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纯朴特质,更是符合现代都市听众的口味,如何在现代音乐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发展空间呢?求异求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唱歌的目的发生了变化,不仅仅停留在原来交流、宣泄、叙说、沟通的初衷,歌声要向外界交流,要加进展示、表演和目的。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山林里或居住区域,而是向外界发展。如果赫哲族音乐的发展能够及时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突破自我封闭,借鉴、吸收现代音乐的多元化形式,以新的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那么它必将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3

一、开设山西民歌的必要性

1. 新课改理念的体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规定, 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除国家课程外, 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的比例, 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 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纲要》的颁布和推广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传承和弘扬创新地方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为高师音乐课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设民歌课不仅仅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 更是提高民族文化修养的必行之路。

中国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课程中将山西民歌这样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 学生就会受到山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更加喜爱民族音乐, 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民族情感的浇灌。作为小学音乐准师资培养的师范专科音乐教育, 是传承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渠道, 是小学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衔接的重要链条。那么在师范大专课堂开设山西民歌真正弘扬了民族音乐开发了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 使山西民歌得以更好地开发。

2. 民歌得到保护和传承

传承言外之意就是相传继承的意思。师范音乐专科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小学输送音乐教师, 他所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老师, 现在的受教育者就会成为未来知识的传授者, 这样形成的教育体系导致了师范专科所传授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延续性。师范学校培养的学生将来又会成为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者, 山西民歌推广和传承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定的规模, 这样充分发挥了师范院校对山西音乐文化的保护作用和传承作用, 更好地服务小学教育。

研究地方特色的音乐艺术, 一方面对我们的民间音乐是一个很好的传承, 同时高校音乐教育也从中摄取到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养分, 为音乐教育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1将山西民歌引进到大专师范的课堂当中, 对于山西特色文化的研究和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样不仅使山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 而且也能更好地推动师范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师范学校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特殊性, 发挥他在保护音乐文化遗产中继承和传播的特殊作用。当山西民歌进入师范专科音乐课堂, 就能够发挥山西民歌所特有的魅力, 让学生学会自己身边的民歌, 使他们产生民族自豪感, 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传承作用。

在大专师范学校开展山西民歌很容易形成较为完好的体系。所以在专科师范音乐学校进行山西民歌的传承和保护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二、开设民歌课体现教学特色

无论是地方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还是民间美术, 都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 正是这些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共同构建起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而这种地域性的艺术风格恰恰就是“人无我有”的特色, 是唯一不可代替的。2山西拥有丰厚的地方音乐资源, 这为形成特色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在课程中引入山西民歌, 就会给现有的音乐课程赋予浓郁的地方色彩, 使之成为一种特色教学。

山西专科音乐教育与山西民歌相结合形成办学特色, 将山西所特有的民歌资源运用到大专师范音乐教育之中, 形成山西大专师范所特有的办学特色也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样措施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出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主要作用, 更加呈现出师范学校在传承、弘扬和创新山西地方音乐文化的特殊作用。将山西民歌引进高师音乐教育中, 不仅使民歌自身得到保护和发展, 而且也能更好地推动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为建立特色音乐专业打好基础。

三、山西民歌进课堂的实施方案

学科定位的目的重在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确定学科发展方向, 满足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音乐学科性质、价值、定位依据、基础音乐教育理念作了全新的表述, 而且着重关注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和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因此将地方民族音乐素材元素编成教材, 让地方民族音乐走进课堂, 是当今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3利用山西地方特色音乐资源构建具有区域性、针对性的师范专科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 我们要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精神, 大胆设立学生喜爱的山西民歌课程, 运用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开展山西民歌进课堂的教育教学研究。

首先, 加强对山西民歌的收集、整理和学习。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性行动中, 国家、政府、民间艺人都在竭尽所能地保护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 山西民歌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 歌唱者越来越少、听众越来越少等种种问题导致山西民歌流传面越来越窄。师范专科的学生可深入到民间采风, 走访民间艺人拜他们为师亲身体验民间音乐文化的魅力, 努力当好保护者和传承者。

山西民歌自古以来都是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逐渐呈现衰退的状态。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要亲自走到田间地头发现、收集民间民歌, 亲身体验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我们要依靠自身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技巧, 利用现代化手段使得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聘请专家民间艺人到学校做讲座及演唱, 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样让学生直观地接触到了山西民歌, 而且更系统地学习到了民歌, 了解到他的演唱技巧。邀请民间艺人教授民歌, 用他们的传承方式传授山西民歌, 让学生和教师能近距离的了解地方历史文化, 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和鉴赏常识, 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 在课堂中引进民歌。

在现有开设的课程中将山西民歌渗透进去。在声乐课上, 将山西的民歌作为必唱曲目, 让学生真正把握山西地方特色。如演唱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人说山西好风光》《五哥放羊》等歌曲。钢琴课上, 尽可能地多接触当地民间音乐, 从而在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乡土音乐的魅力及神韵如练习《绣荷包》《牧歌》。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可以在这门课中加强具有山西民歌特色旋律的视唱练习, 并视听分析旋律的特色、创作技巧, 也可将《走西口》《剪窗花》《绣荷包》《洗衣裳》等等这些歌曲作为试听歌曲练习。舞蹈课中, 可以将左权小花戏的小调加入到课堂中。这种音乐风格活泼、节奏鲜明的舞蹈让学生在健与美中得到锻炼, 得到山西本土音乐文化的情感体验。在即兴伴奏课中, 使学生更加了解山西民歌的创作技法、织体构成来更加深刻地理解地方音乐的特征, 可以为《走绛州》《想亲亲》等等歌曲配一些伴奏丰富他们的音乐常识。

第三, 丰富民歌校园文化。

将特色的教学延伸到艺术活动课, 要在各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课中开展民歌活动。在合唱中我们可以选一些具有山西特色的歌曲作为合唱曲目, 祈太秧歌《看秧歌》、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亲疙瘩下河洗衣裳》、神池山曲《割莜麦》等等。在民歌器乐合奏、歌舞兴趣小组等等这些活动中学习山西民歌,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还可以开展山西民歌演唱会、民歌演奏会、民舞活动, 增加师生民族认同感、凝聚力的意识, 完全投身到保护传承山西民歌的活动中来。

山西民歌走进大专师范课堂, 为山西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找到实施的途径, 更为我们创造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提供了好的教学资源, 将通过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努力为发展保护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出我们应用的贡献。

摘要:山西民歌是山西地方所特有的民间音乐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山西民歌出现日益衰退的现象。山西民歌走进大专师范音乐课堂将在保护和传承地方民歌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保护,传承,山西民歌,师范,大专

参考文献

[1]民歌集成编辑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

[2]任素芬.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乡土音乐的传承[J].人文论坛, 168-169.

[3]尹萍.“艺术兴学”与地方音乐文化相结合的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24卷, 第四期, 125-129.

[4]熊晓辉.湘西民族音乐艺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地方音乐新课程的实践[J].民族教育研究, 2009年第2期, 第20卷, 总第91期124-128.

[5]夏美君.地方音乐如何对接高师音乐专业课程[J].中国音乐教育, 2010年10月, 38-40.

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4

关键字:侗族;民歌;传承与发展

一、侗族民歌的概况与现状

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具有古老音乐文化传统的民族,侗族民歌是侗族人们长期历史实践发展中的文化产物,它是通过人们口口相传的方式所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道侗族自治县属于侗族南部方言区,民歌可分为三类:小歌、侗族大歌、习俗歌与仪式歌。1958年以前,侗族是没有文字的,长久以来,人们通过唱歌来传承民族历史、宣扬道德规范、表达思想情感、举行风俗活动。因此,侗歌对于侗族人民而言如同民族文化传承的纽带,具有实用性、历史性、传承性。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在大山深处的侗寨同样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年轻力壮的侗族青年们不得不外出打工来补贴家用,慢慢的走出了大山里的侗寨,搬到县城生活。这样的社会冲击力下,侗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老一辈的人们仍然坚守在侗寨,但侗族文化的继承人们却渐渐地远离。前往通道侗族自治县调研时,因为寨子里大多为老人,只通侗语,很多情况下无法和他们很好的沟通交流,我认为这也是不利于侗族民歌信息记载及传承的一个原因。幸运的是,每逢过年过节等重大节日,侗寨里依然会举行独特的庆祝活动,使得我们仍能有幸欣赏侗歌这一文化瑰宝。

二、侗族民歌的传承

提到侗族民歌,最為人们熟知的就是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侗族最主要的歌种,为多声部民歌,侗语称“嘎老”,侗族大歌已然成为侗族文化的一张名片,是侗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西方评论家曾这样形容侗族大歌——“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南部方言区的侗族大歌根据音乐内容和表现形式可分为普通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儿童大歌。其中儿童大歌是由儿童演唱,内容是以儿童游戏和传授一定知识为主,侗语称“嘎腊温”,侗族儿童从小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侗族民歌的。

侗族民歌中还有一类民歌被称为小歌,多为男女相互追求时所演唱,按照演唱的程序可以分为:“敲门歌”、“探望歌”、“相爱歌”。侗族习俗众多,相对应的习俗歌仪式歌也有很多,如酒歌、拦路歌、开路歌、哭嫁歌等。然而当今人们观念的改变,这样的习俗与仪式慢慢地被外界生活习惯代替,使之渐渐被淡化,只有寨子里的老人喜欢时常围坐在板凳上,听着收音机里的侗歌侗戏。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寨子里几位老人在跳多耶舞,旁边有一些小孩也加入舞群中,侗寨里很少看到年轻人,多为老年人与小孩,他们聚在侗寨的芦笙楼里烤火聊天,然而这些老人和小孩都是侗寨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侗族民歌传承的担子自然而然落在了他们的身上。侗族民歌目前呈现出“老龄化”、“无人继承”的状态,会唱侗歌的老人家渐渐老去、两鬓斑白,而侗族青壮年则不断走出侗寨、外出打工,侗族民歌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后继无人局面。

三、侗族民歌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交通状况的改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一方面有利于大众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它同时也冲击着少数民族原本的审美,流行文化的迅速传播使年轻人逐渐淡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机械化的生产慢慢取代了人们的手工劳作,现代简约生活方式逐渐取代了风俗活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果不对侗族民歌进行保护,侗族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难以得到传承。

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质其实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只有让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很好的传承。就以侗族民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而言,首先侗族民歌无人继承的现状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现代化传播工具使大众认识、乃至熟知侗族传统文化;当前侗族民歌已呈现老龄化趋势,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政府组织开展普查、收集、整理、研究相关的文化,同时对侗族民歌文化加以保护;其次应对当地的儿童开展适当的教育,从小养成传承侗族文化的意识,让侗族民歌走入当地音乐课堂;最后应组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举办多声部侗族大歌文艺晚会以及各种各样的侗族民歌比赛,奖励有一定成就的侗歌歌手,激发他们传播侗族文化的积极性。

结语

浅谈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篇5

民歌, 即民间歌曲, 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 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是表达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民歌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远在原始社会, 就产生于人们的集体劳动中了。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北方1 5个地区的1 6 0多篇民歌歌词, 以后的《楚辞》、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唐代的曲子词、元代的小令、明清的小曲等, 都是中国民歌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标志, 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歌概貌。民歌的内容和形式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特别是近一百多年来, 在近现代的社会进程中, 我国民歌受到极为深刻的影响, 产生了大量的新民歌, 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

民歌的音乐形象鲜明生动, 音乐语言简明洗炼, 结构形式短小精练, 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由于受到生活与劳动方式、自然与社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民歌在题材内容、体裁形式、表现手段、风格色彩等诸多方面也形成它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因此, 民歌有多种分类方法。从题材内容来看, 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 可分为反映社会矛盾、生产劳动、爱情生活、日常生活、传说故事、嬉游逗趣、景物古迹等不同内容;从演唱音调高低来分, 有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等;按演唱者身份分类, 有渔歌、牛歌、妇女歌、儿歌等;从音乐织体来分类, 有单声部、二声部、多声部民歌等;从风格色彩来看, 我国各民族的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一些人口较多、分布地域较广的民族, 如汉、藏、蒙古、壮、维吾尔等族, 还可按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分类;汉族民歌又可划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等色彩区。在诸多分类法中, 按体裁分类的方法被中国音乐学者较多地采用。按传统的体裁形式分类, 民歌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也有分成号子、田秧歌、山歌、小调、舞歌等五大类的, 有的论著中的分类更细, 将号子、山歌、田秧歌、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均包含在内。

二、中国民歌历史上的发展

我国的民歌有悠久的历史。从文献记载上看,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的《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其中的《国风》, 记录了周初至春秋中期 (公元前1 1世纪一前6世纪) 近5 0 0年问1 5国的民歌, 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 以及长江流域的湖北北部和四川东部。这些民歌的内容, 涉及到劳动、生活、阶级压迫、爱国主义及乐观精神等方面。在古代文献中, 还有这一时期我国南方江苏、浙江地区民歌的零散记录。而楚国 (今湖南一带) 的民歌, 有一部分经楚国政治家、诗人屈原系统集中和加工整理, 存留于《楚辞》的“九歌”中。《楚辞》中的其他作品, 也多是屈原及其他文人依据楚国民间乐舞的形式而作。

汉代 (公元前2 0 6~公元2 2 0年) , 史料上所记载的这个时期的“相和歌”, 是一个综合性的名称, 其中既包括北方各地流传的原始民歌, 也包括根据民歌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 还包括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大型舞曲《大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 2 0—5 8 9年) , 随着的民歌被记录进正统史料, 受到重视和喜爱, 并传到北方。这时特别受到关注的是湖北一带的西曲和江苏一带的吴歌。二者皆为民间徒歌 (即无伴奏) 形式, 内容多表现男女之间的感情。所不同的是, 西曲多反映水边船上的离情, 吴歌多表现家庭儿女的意趣。这时, 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我国南、北方民歌所表现出的风格各异的地方特点:南方民歌柔婉清秀, 多表现儿女情长的内容;北方民歌则勇武刚健, 慷慨激昂。这种南北方民歌的地域特点, 一直保持和传承到今天。

唐代 (6 1 8—9 0 7年) , 随着民歌的广泛流传和应用, 人们开始从中选择出特别受到喜爱的曲调, 进行更多的加工和改编, 填入多种唱词, 并在演唱上精心处理, 这就是唐代的“曲子”。唐代曲子虽然仍出于民歌, 但已脱离了民歌最初的形式。

宋代 (960一1279年) , 民间曲子更加深入人心, 成为多种民间音乐形式, 如说唱、戏曲等的构成基础。文人们竟相模仿民间曲子的形式写作歌词, 成为词牌。今天, 因历史朝代更替和我国民间音乐特性的发展, 许多当时流行的“曲子”的音乐没有能够保留下来, 但从宋代词牌的丰富和兴盛发展, 也可大致领略当时“曲子”的兴盛程度。

从明代中期开始, 我国城市日渐繁荣,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带来了许多农村中产生的新民歌。城市艺人对其进行加工, 将其作为自己卖唱谋生的手段, 促成了这些民歌的广泛传播。这时, 开始有著录民歌小曲的刊本出现。至清代, 见于部分著录的小曲已有208首, 如[倒扳桨]、[叠断桥]、[一剪梅]、[刮地风]、[剪靛花]、[绣荷包]、[满江红]、[太平年]等等。许多曲调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它们的产生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三、民歌的传承功用

我国民歌与人民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 覆盖生活的不同层面, 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 流传着歌唱长篇叙事歌》、苗族的《古歌》、瑶族的《盘王歌》、哈尼族的《开天辟地歌》、景颇族的《木瑙斋瓦》、独龙族的《创世纪》、傈僳族的《木刮基》等等。这些歌曲记述了有关宇宙与人类起源的古代神话和传说, 先人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 以及历史、生产、生活和礼仪知识。这些歌曲曲调起伏较小, 吟诵性强, 篇幅长大, 有的歌词长达数万行, 一般需要数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唱完。这些歌曲多在节日、祭祀或婚丧礼仪中由巫师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 气氛肃穆。人生有四个最重要的阶段, 即诞生、成年、婚姻和死亡。在我国许多民族中, 民歌贯穿于这四大礼仪。例如傣族接生婆所唱的《接子歌》, 广西壮族男子1 8岁成年时所唱的《1 8岁之歌》, 蒙古族、普米族的婚礼歌曲,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土族、傣族、侗族、彝族、哈尼族、土家族、汉族的伴嫁歌 (或称“哭嫁歌”) , 壮族、苗族、普米族的丧葬歌曲等。在一些民族中, 民歌常用于祭祖活动, 以及由巫师、神婆主持的祭神驱邪、除病免灾的仪式。例如傣族的“祭神调”、“师娘调”、“卜卦调”, 侗族的“踩堂歌” (侗语叫“多耶”或“耶”) 等等。

四、民歌的发展前景

我国民歌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 不断地经受时代、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淘汰、筛选、加工、重塑, 随着时间的流逝, 积累了一批十分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质量、艺术格调和艺术境界方面, 可与世界上任何一部音乐名作相媲美。只是因为口头创作的方式, 决定了民歌在对主题进行发挥的技巧方面, 在音乐形式的延伸和发展的手法上, 无法做更深入、广泛的探讨和实践。这是与专业音乐不同的创作方式所必然导致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说, 专业音乐虽然有发展主题、扩大曲式篇幅的更为复杂的手法的积累, 但在与人民群众情感交融的程度上, 往往还有隔阂, 扩展音乐形式的手法的运用, 有时也显冗长、松散。更重要的是, 专业音乐无法像民间音乐那样, 成为漫长岁月中的原因, 使专业音乐永远也无法取代民间音乐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从这个角度讲, 民族民间音乐已经为自己赢得了不朽的成绩。以往已经定型并获得艺术成就的作品, 因其不朽性将在音乐领域占有恒久的地位。而新生的民歌作品, 则不一定采取以往传统的形式。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民歌的流变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因自身不能适应社会和人民新的需要而自行衰败;一种是虽作为独立品种不复存在, 但其艺术成就却在新的音乐形式中得以延续;还有一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根深叶茂, 衍化、滋生出多种流派、支系和新的形式。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尽的, 民间音乐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尽管历经战乱、封建统治者的压制扼杀、文人的蔑视和改造, 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民歌音乐生机勃勃的景象。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多数人们文化水平和艺术鉴赏力的提高, 在文学的观点上是可以作为民歌研究的一方面。自从中国一些前进的音乐家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新音乐运动”之后, 不少大众化, 民族化的新兴歌曲, 由民歌的影响而产生出来, 今天我们提出从音乐观点上来看民歌, 既可补充过去民歌研究的不足, 而且更可以促进我们中国新兴音乐的方向朝更实际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和平关韶华《音乐理论与教学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2]崔春荣“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时代性”《广播歌选》2009年

[3]居其宏《争鸣与求索》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桑植民歌的现状与传承发展的探讨 篇6

一、桑植民歌的发展现状

桑植民歌旋律优美动听, 歌词贴切诙谐, 曲调丰富多变, 发展历史悠久, 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据专家统计, 桑植民歌共达1万余首, 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民歌专家在对这些歌曲进行整理后, 分为山歌、花灯典调、小调、劳动号子、风俗仪式等几大类, 共计近2000首, 编纂字数超过50万字, 桑植民歌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艺术瑰宝, 是全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桑植民歌的传承弘扬

桑植民歌之所以数千年来传承不断, 是因为其不断吸收新的曲调和音乐元素, 当今的桑植也同样需要现代音乐元素的注入来使其焕发青春, 所以对传统的桑植曲目进行时代特点的改编是传承弘扬桑植民歌的一项重要内容。桑植民歌据专家考究数量颇丰, 多达1万余首, 但真正编曲收录整理的只有两千首左右, 并且只有若干曲目被收编入中外优秀歌曲, 所以, 桑植民歌研究者对民间即兴创作的歌曲搜集要常态化, 深入群众, 不断发掘遗落民间的优秀曲目。其次, 要正确认识传统桑植民歌的特性, 根据时代特点对其进行改编, 使其与时俱进, 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习惯, 提高传统桑植民歌的普适性。传统的桑植民歌唱腔简单, 形式单一, 散发着原生态的生活劳作魅力, 但原生态曲目与现代的生活气息不相符, 改编后的桑植民歌就能从声部或曲式结构多方面展示桑植民歌的艺术魅力, 比如《咕噜噜, 刮啦啦》、《花大姐》、《槐树花儿香》等曲目。

三、桑植民歌传承发展中的问题

桑植县高度重视桑植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发展, 并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阻碍桑植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主要表现为新老艺人在思想上的代沟、桑植民歌缺乏市场竞争力、商业化对传统桑植民歌文化的侵蚀等。

(一) 新老艺人的代沟。桑植民歌自古以来就是通过新老艺人的口传心教得到传承和发展的, 现在的民间桑植民歌艺术家大多都是50随以上的老人, 他们对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充满了勇气和责任, 经历建国以来时代发展的层层考验, 在歌曲中饱含着深情和人生感悟, 但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和较高水平的文化教育。

(二) 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桑植民歌文化的保护和繁荣与桑植县的经济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加强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的保护已成为空口号, 政府重视的只是经济的增长, 并没有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投入充足的经费, 导致桑植民歌在民歌文化中缺乏宣传力度, 没有竞争力, 地方机构由于经费的不足对桑植民歌的研究工作也力不从心。桑植民歌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 没有形成商业标签和文化名牌,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会随着商业话的冲击而坠入谷底。

四、桑植民歌传承发展的对应策略

首先, 要不断丰富桑植民歌的文化内涵, 保证桑植民歌具有旺盛的发展生命力。要跟进时代的脚步, 将时代核心价值观注入桑植民歌, 使桑植民歌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繁荣强盛、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旋律歌曲;其次, 要加大桑植民歌的宣传力度, 利用网络、电视等宣传媒介增加桑植民歌的知名度, 打造桑植文化名牌, 使其具有品牌价值, 使湖南人都为拥有桑植民歌而感到地方文化归属感和荣誉感;最后, 要结合本地的地方特色促进桑植民歌的发展, 桑植县地处风景如画的张家界风景区, 桑植民歌要踏上旅游产业的快轨打造地方旅游文化, 为张家界的旅游资源注入新的内涵, 在促进商业化的同时也加强了地方文化的宣传和弘扬。

此外, 还要注重桑植民歌文化保护传承机制的创新, 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建设工作, 鼓励民间文化保护组织的建立, 不断拓展桑植民歌文化传承的平台, 把桑植民歌作为地方中学的音乐必修课程, 积极开展各种桑植民歌比赛等, 多平台繁荣民间桑植民歌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钟以轩, 陈金钟.桑植民歌[M].长沙市岳麓书社, 2000.

[2]胡绵蛟.桑植民歌精选[M].桑植县民族局编印, 2006.

裕固族民歌生存现状与教学传承手段 篇7

【关键词】裕固族民歌 现状 教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037-02

裕固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现有人数较少的民族,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畜牧业为主。被誉为民族音乐奇葩的裕固族民歌以纯粹、地道的裕固族语言歌咏本民族历史、传说故事、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展现出一种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母语文化的动人魅力。其音乐旋律,更是集古化石般的传统调式与极富生机的个性演唱于一身,在当今依然绽放着它那古老而又迷人的芳容。裕固族继承着先辈们善歌的习俗,裕固人不但喜欢唱本民族的民歌,还爱唱临近其他民族的民歌。裕固族民歌可以涵盖两大类,第一是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方式继承下来的本民族的传统民歌;第二是原形来自于其他民族,但裕固族已用自己的语言和审美观念加以改造,得到本民族的认可的民歌。

裕固族民歌大多以牧歌、情歌为主,这与裕固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和民族风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裕固族音乐作品内容主要以草原为主,描写牧民生活。裕固族曾经传唱着大量好听的民歌,如《裕固族姑娘就是我》、《阿斯哈斯》、《萨娜玛珂》、《黄黛琛》、《路上的歌》、《说着唱着才知道了》、《尧达曲格尔》、《我只得到处含泪流浪》等等。这些歌曲反映了裕固族的迁徙史、婚礼祝酒歌、裕固族的女英雄,以及背井离乡的裕固族人的乡愁。裕固族音乐风格独特、体裁丰富、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裕固族歌曲曲风悠扬、开阔、热情、奔放,音域宽广,曲调高亢、朴素、动人,节奏欢快、较为自由但大体规整,这是裕固族音乐艺术品的共同特征。

裕固族民歌的歌词也非常唯美、非常朴实。如在《牧歌》中写到:“那些歌声告诉我,生命的意义,全在一场玉雪飘过后的草原上。”歌词表达了裕固族人民对草原的热爱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牧歌》只应在蓝天白云、骏马羊群、牧人牧鞭、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才有;又如在《飞翔的祁连雪》中唱到:“一片片神奇洁白的花朵,洋溢着生命无尽的活力。”裕固人在这雪山草原之间艰苦创业生生不息,只有在心情格外舒畅时才会唱起这金色的歌谣。

一、裕固族民歌生存现状

近些年,裕固族民歌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基于此,笔者深入裕固族聚居地,对裕固族民歌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经过调查发现,裕固族民歌的生存现状有其良好的方面,但也存在着各种弊端。如:支撑裕固族民歌的裕固语正在快速流失;社会与经济发展给裕固族民歌的原生环境带来了较大冲击;草原生态逐渐恶化;作为民歌承载体的裕固族民间歌手逐渐减少,后继无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文化的注入,传统的原生态音乐艺术品逐渐消逝,大部分宝贵的民族艺术财富随之流失。以前在肃南草原随处可听的优美山歌、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歌逐渐消失,那种几乎人人都是歌手,一年四季都能听到歌声的景象慢慢的蜕化,大多数裕固人已经不会演唱本民族的民歌,只有从专业的艺术表演人员和一些民间的老艺人那里才能有幸听到裕固族民歌。这种优秀的音乐文化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慢慢消失,懂得裕固族民间音乐的人越来越少。

这样一个善歌的民族,如果丢失了自己的音乐,就如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失去了胳膊。裕固族音乐作为裕固族人民的宝文化,应该在保护的同时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裕固族民间音乐不会面临消逝的危险。据调查,在肃南牧区,大多数学生一直生活在寄宿制学校,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家人和老艺人接触和交流,这使学生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作品了解就越来越少,好多学生不了解本民族民间经典的音乐艺术作品,使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理解和创新能力逐渐衰退。这些因素使裕固族民歌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其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与此同时,传统音乐的消失与现代的教育音乐课教学也有很大的关系。民族地区音乐课大多数也是以音乐课本作品为主,而课本中的音乐作品根本没有裕固族艺术歌曲,这样下一代人能学到本民族艺术作品的机会就越来越少。笔者认为当前应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传承体系,将各项传承措施落实到位,使裕固族民歌发扬光大。

二、教学传承手段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所在地的高校开设的音乐课,在弘扬国家民族音乐的同时应对当地民族音乐艺术加以补救,使更多的裕固族民间音乐得以保存和继承。所在地區的高校音乐课可以多开设以裕固族民族音乐艺术为内容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例如:裕固族民歌演唱与赏析、裕固族经典艺术作品赏析等,通过学唱和赏析,让学生从民歌中了解裕固族的历史、民俗、传说故事,以及裕固族民间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在对裕固族民歌素材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大胆的去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更深入的理解裕固族艺术作品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裕固族经典艺术作品。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裕固族的历史背景和现状,然后再进行赏析。如:学习《西至哈志》这首作品,首先要了解裕固族的历史进程,只有了解了裕固族的历史,你才可以真正理解这首作品的内在含义和表现形式。教师可以运用先讲故事后学唱的教学方式,或者边唱边讲的教学方式,通过学唱和赏析,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对裕固族历史,乃至对裕固族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并且更加深刻的感悟裕固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和意义。

上一篇:心理契约违背文献综述下一篇: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