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改革构想管理

2024-05-12

化学课程改革构想管理(精选六篇)

化学课程改革构想管理 篇1

关键词:新课程,实习实训,管理,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管理需要的高技术应用人才的使命, 其培养过程最突出的特色是实践性和开放性,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习实训室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通道, 是学生学习操作技术、锻炼动手能力的场所。笔者通过多年从事高职院校实习实训管理工作, 以及对兄弟院校同类工作比较研究, 认为当前研究和解决高职院校实习实训管理改革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就目前高职院校实习实训管理存在的弊端进行初步的分析, 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改革的想法, 与同仁一起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管理的现状与弊端

目前, 许多高职院在实习实训场所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思路清晰、建设到位、利用充分并取得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按照工学结合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去建设和管理实习实训场所, 实习实训场所的建设和教学之间缺乏一一对应的关系, 对专业和专业群支撑能力较弱, 导致高职院校实习实训管理存在如下弊端,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实习实训室建设思路缺乏前瞻性

(1) 实习实训室配置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 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相对比较紧张, 有些院校哪个专业急缺实习实训室, 就建设哪个专业的实习实训室;有些院校为了达到人才评估要求的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值而建设。实习实训室的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前期的调研和论证过程, 脱离了课程对实习实训的要求, 不能完全符合实习实训的要求和课程的需求。

(2) 部门各自为阵, 重复建设

在实习实训室建设过程中, 往往系部只考虑本系部的实习实训需要, 以单个实习实训室为单元进行建设和管理, 实习实训室建设缺乏总体的、长远的规划, 导致实习实训设施建设小而全, 有些实习实训室设备的利用率、开出率不高, 造成资源浪费。

(3) 实习实训室利用率低, 缺乏应有活力

实习实训室的服务面向仅限于几门课程, 既束缚了实习实训室的自主发展, 又阻碍了实习实训室功能的发挥。实习实训室只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 只进行验证性实习上, 没有面向学生开放, 经常处于闲置状态, 缺乏创新意识。

2. 实习实训现行管理机制欠合理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现行管理体制多种多样, 有些院校设有独立部门进行管理, 有些下设于教务处、图书馆、设备处或其他部门, 由各系部对实习实训进行管理, 总的来说管理机制不合理,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实习实训室缺乏统一管理, 管理机制不灵活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管理体制沿用系、室管理的模式, 实习实训室很难做到任务、规模、功能、人员的通盘考虑, 容易造成实习实训资源闲置, 协作难度大。不利于实习实训技术人员、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实习实训室人、财、物的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

(2) 实习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师资不足, 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现有实习实训教师有的人员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学历相对较低;一些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但是缺乏现场的实际工作经验, 动手能力不强。很多高职院校缺乏针对实习实训教师的特点对其进行培养, 导致实习实训教师知识陈旧、专业技术落后、缺乏工作积极性。

3.实验实训室建设缺乏相应评价机制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指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要纳入学校及事业总体发展规划, 要考虑环境, 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经费投入等综合配套因素, 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竣工、验收、效益考核等‘项目管理’办法的程序, 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归口, 全面规划。”目前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室管理缺少一些环节, 多数是实习实训室建成可以进行实践教学就算完成任务, 很少进行诸如:实验实训配置的科学合理性、投资效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价, 直接影响了实习实训场所建设效果的提高。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管理改革构想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工学结合是基于生产的学习和基于学习的生产, 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更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学科性教育的本质属性, 体现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思想。工学结合课程基本内涵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热点。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室应该在工学结合课程的理念、思想与方法指导下进行建设和管理。

1.实习实训场所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 通盘考虑, 统一规划, 逐步实施

在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 高职院校不仅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主动引导市场需求、开发潜在的市场需求。学校应该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 (群) 分析入手, 分解和提炼出具体职业岗位 (群) 工作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专项能力以及能力要素, 根据这些能力要素来设计具体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工学结合的模式注重工作与学习的结合, 校内实习室的建设应注重动手能力培养, 减少验证性实习, 增加探究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贴近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 构建真实的生产环境或仿真的市场环境, 实现学习和工作的紧密结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保证学生生产实习, 顶岗实习的有效开展, 实现生产中学习。

从社会调查到实习实训场所建设的流程可用下图表示。我们可以看出, 实习实训场所建设应根据新课程的设计思想, 由课程决定实习实训场所的建设, 由此制订出与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场所建设方案, 通盘考虑, 统一规划, 逐步实施, 真正为实践教学服务。

2.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实习实训管理新体制

《提升内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指南》中提出:“需要改革现行的管理模式, 设立学校‘实践教学中心’, 对分散的实习、实训室与实习、实训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 使它们在‘中心’的统一管理下, 及时、高效地为实践教学服务。同时, 也为进一步建立高水平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创造条件。”

按照新课程要求,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相互协作的院、系二级管理新体制。根据院校的规模, 成立院级实训中心管理机构, 系部成立实习实训管理科。最好设立实习实训场所工作委员会, 负责实习实训场所建设规划, 评价监督、人员培训及咨询;实训中心主要负责学院实习实训场所的建设 (项目立项、审核工作、实施过程监督、建设评价) 、公共管理, 统筹协调实习实训场所的科学使用, 指导系部实训科室的管理工作等;系部实训科主要负责实习实训场所的日常管理、实习实训指导书的编排、实习实训场所的评价工作, 其行政关系隶属于系部, 工作关系对口到实训中心。既做到统筹管理, 又体现了专业特色, 形成集中和分散管理的有机结合, 上下统一, 管理步调一致。

在信息化背景下, 可开发实习实训管理系统, 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网络信息交流和管理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预习相关实习实训内容, 预约实习实训, 完成实习实训报告、毕业设计等。

3. 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的实习实训场所建设及其服务评价机制

建立新课程背景下实习实训场所建设及服务评价机制, 健全评价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实习实训场所评价机构负责评价体系的建立, 组织实施评价工作, 收集、分析、汇总评价信息, 并提出完善方案、整改意见和奖励措施, 提高实习实训场所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

实习实训场所评价指标体系, 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学生使用方便程度、学生实习实训效果, 实习实训场所设计思想及技术水平, 实习实训场所建设的效益, 实习实训场所管理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 实习实训场所的特色等。

学生是实习实训场所主要使用者和绝对受益者, 学生使用方便程度应该作为建设和服务评价体系的首要指标;实习实训场所功能设计与课程的吻合度决定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相互支撑性, 否则可能出现实践和理论两张皮;实习实训场所建设应综合考虑技术先进性及使用寿命周期, 要与学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考虑教师的教学实用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经费情况、管理的难易程度, 否则很可能建设成为面子工程;实习实训场所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是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4. 建立实习实训教师队伍及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制

建立实习实训教师队伍及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制, 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多学科、结构合理、管理水平高的稳定的实习实训队伍, 从根本上保证实习实训质量, 顺利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设置、新课程的需求, 调整实习实训教师队伍结构, 按照专业的不同, 综合考虑、科学安排,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实习实训教师队伍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进修。

定期培训: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培训, 提高实习实训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

不定期培训:为保证实习实训教师队伍及工程技术人员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 对他们进行不定期培训。

短期培训:按照专业计划、课程需求选派实习实训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到企业进行培训, 建立一套实习实训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制, 来规定人员选派、制订培训计划、培训效果监测、待遇问题等。

结束语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管理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来完成。加大新课程改革和实践力度, 统筹规划建设实习实训场所和实习实训场所管理改革, 提高实习实训教师技术水平和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水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提升内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 2008 (2) .

[3]赵水俭, 汪春华, 朱西桂.论高校实习室建设与管理[J].实习室研究与探索, 2003 (6) :06~108.

[4]李海东.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及考核评估实务全书[M].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 2003.

化学课程改革构想管理 篇2

(二)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应根据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设置的目的来选择课程内容,使这三类课的内容各有侧重。具体说来,其各类课程内容的构想如下:

1.必修课内容(化学Ⅰ)

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必修课内容(化学Ⅰ)侧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宜选择那些最基储最重要的化学知识,使学科体系和结构保持相对完整,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培养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侧重于定性介绍,并注意适当渗透现代化学观念,重点介绍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及其变化规律等;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则以元素周期律为框架,以金属和非金属两类分区,侧重于一些典型性、规律性、实用性、先进性知识的介绍,尤其要注意联系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如环境保护、能源、材料、卫生,健康等,并注意适当反映化学发展的趋势和科技新成就;对于化学实验,则应适当提高化学实验在课程内容中所占的比率,提高实验质量,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对于化学计算,则以有关摩尔的计算为重点,并适当降低综合计算题的难度。

总之,必修课突出核心内容,强调基础,但又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意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但又要在学生的可接受性上下功夫。

在加强“双基”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优良品质;并注意介绍化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心与社会发展有关的化学问题等。

2.选修课内容

必选课(化学Ⅱ)内容的选择,更多地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化学视野,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Ⅱ(上)的内容与化学Ⅰ(下)的内容密切相关,但比化学Ⅰ(下)的内容适当拓宽加深。化学Ⅱ(下)的内容较以往有较大的突破,意在选择一些适宜的专题型研究课题,以课题形式综合组织各单元内容,将化学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等融合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还了解化学研究的方法。注重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在较高的起点上,对中学所学的知识起归纳、整理、提高的作用。课题举例如下:物质结构理论的衍变晶体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无机化学反应规律初探化学反应与能量联合制碱法及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一些有机物的合成思路和方法未知物的检验实验研究高中一、二、三年级都可开设任选课。总起来讲,任选课内容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学术性的,则可适当拓宽加深学生的知识,如实用化学、化学实验等;另一类可侧重于适当渗透职业教育因素,为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作准备,如化学分析、小化工生产等;第三类可与相关学科一起开设综合课,如环境保护、人防知识等。任选课为考查科目,也可采用学分制。

3.活动课内容

活动课内容可以结合本地区和各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灵活选择,其内容的范围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和家庭小实验;参观厂矿、科研单位以及科技展览;对当地化学工业、环境保护及污染、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和保管,以及卫生保健等

化学课程改革构想管理 篇3

建立校长选拔聘任制

在我国,多数校长都是上级指定委任的,校长的“上下”,教师毫不知情,即使任命前有“民主”咨询,也多流于形式,实际上早已“内定”,群众只是举举手而已(不举也没关系)。对于校长的来去,教师根本没有什么权利选举去留可言。一旦校长上任只要他没有多大过错,一干就可以干上多年,有的甚至长达二三十年直至退休。因而,部分校长完全不顾及学校发展,也不善待教师,只顾用“公费”拉拢上级保住“官位”,上级也乐于下级的“孝敬”,这就形成了教育腐败,其根源在于校长任命制。因此,笔者认为应建立校长选拔聘任制。国家和地方应建立独立的校长人事制度,其涉及校长的选拔、罢免程序、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用待遇和监督考核等方面,使校长选聘成为一种制度,减少主观因素,增加客观因素,避免校长的“聘任”一个人说了的现象,杜绝腐败。为了保证校长聘任制的有效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校长的选举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和民主竞争。我们可以像录用公务员一样,今年什么学校需要校长、副校长、主任等信息提前张榜公布实行公开招录,今年没录用的,同样也可等着候录。

其二,校长的选拔必须坚持“以德先行、任人唯贤、择优录用”原则。校长首先必须是品德高尚、精于管理的贤人,他并不一定要是优秀教师。只要他在任时能以身作则、克己守法、团结教师、领导学校健康发展,就是好校长。

其三,为了避免因竞争校长职位而出现拉帮结派、窝里斗的内耗现象,可尽量从外部学校中选拔校长,并且规定其在一所学校的最长任期,以避免有的校长在一所学校任职多年形成权力交际圈,潜移默化地腐蚀或被腐蚀。

其四,校长必须有一定任期并且要实行交换。“任期”可避免校长上任后的“蜕变”,也可加强校长的忧患意识,使其兑现发展学校的竞选承诺。一位称职的校长在一所学校干上几年,然后交换到另一所学校。卸任时他同样可以重新竞聘上岗,这样的候选校长必须用自己已有的“政绩”来参加竞聘,而不是靠华丽的口头承诺,使其在任时或再任时不得不踏踏实实地认真发展学校教育,否则他的教育政治生涯就此完结。毫无疑问,校长选拔聘任制肯定能起到鞭策激励校长奋勇向前、改革创新的作用。

健全学校日常行政管理制度

实行校长负责制后,赋予校长更多的权力,使校长们对“行政工作”的热情远远大于对教育工作的投入,成就了校长在行政管理上“一人说了算”的局面。学校决策缺乏民主,权力就会失去监督,从而滋生出很多问题。甚至有的校长开始追求权力“寻租”,如学校的人事调动、物品购置、招生及收费等方面就成为权钱交易的领域。当然并不是说校长负责制不好,而是说校长权力缺乏制衡,导致腐败渗透到教育领地。故此我们必须健全学校日常行政管理制度:

第一,加强民主监督制度。

首先,实行党政分开,校长不能兼任书记。学校党组织要独立发挥指导、监督作用,保证学校行政工作的正确方向。其次,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教师代表的选举、产生应在党委指导下进行。教代会在党委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校长不得干涉,同时校长不得担任教代会的领导职务,保证教代会的公正、独立性。再次,学校重大的人事任免、财务规划必须交由党委和教代会讨论通过。党委和教代会共同享有批准、否认校长重大行政命令的权利,享有对学校大政方针提出建议的权利,以及享有考核校长、向上级提出嘉奖或罢免校长的权利。校长的聘选和罢免须由上级政府、学校党委和教代会共同商定,避免一家之言,杜绝校长候选人拉关系而当选的现象。俗语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选出的校长应当是比较客观、公正、善任的贤人。

第二,改革财金用人制度。

学校的会计、出纳、后勤主管在学校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督使学校教育行政廉洁,也可以加速教育行政的腐败。由于会计、出纳、后勤主管由校长任命,受命于校长,怎敢不听校长的话?他们完全可能屈从于校长的“淫威”而不得不同流合污,共同腐败。如果学校的会计、出纳、后勤主管实行独立任命,或由上级,或由教代会单独行使任免权,财务人员才能严格地遵守财务制度,可有效地截断校长腐败的源头。可以说扼制财务腐败,就等于阻止了教育腐败。学校党组织和教代会发挥监督作用,实施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并不意味校长无权决定问题或拥有指挥权,而是对校长负责制的保障。只有教师群体参与学校管理,才能保证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公开化。

完善教师聘任制,

优化教师配置机制

教师聘任制是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教师聘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公开聘任,张榜公布

首先由学校、教委和上级政府共同协商,张榜公布每年每个学校的已有配置情况、需要配置学科、数量,公开向全社会招聘优秀教师。然后,统一组织考试(笔试和面试),公布录取分数,由高到低地聘用和分配教师。这样可避免暗箱操作,也省去人事关系的繁杂。坚持聘任制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有利于学校选拔到真正需要的人才。

2.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学科和学段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城乡分布不合理。对此,政府应做好宏观调控,严格控制教师资格的认证工作,严格限制或不聘用饱和学科及学段的教师,把政策更多地倾向于师资力量薄弱的学科和偏远农村。做到教师结构配置的合理化、科学化。

3.加强教师交流制

中小学教师队伍存着教师流动的不平衡问题,表现为优秀教师由农村流向城市,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这将加剧教师结构失衡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并不是某个学校所能完成的,应由政府出面组织实施。首先,通过政策倾斜、政府适当补贴的方式,提高偏远地区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缩小地区差异。其次,以行政手段形式强制城市和强校的优秀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定期向偏远农村流动。同时,政府和学校辅以“支边”教师一定的物质补助,及同评优晋职挂钩。“强制”和“诱导”同时使用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当然,农村地区的教师也应选派到城市学校,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手段,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合理的“双向”流动,给教育薄弱地区注入一股永久流动的血液。

最后,放开偏远地区的教师聘任名额限制,只要是合格的教师都可以聘任,并约定一定的聘任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充实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制度

目前的教育评估片面地强调对教学的评价,总是围绕教学质量,特别是围绕学生考试分数来进行。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分数就代表老师的一切,造成中小学老师和学生都围绕着“分数”来教与学,有悖于教师“授道”的本质。而笔者认为真正的教学评估应参考教师教学专业素质、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教学态度、敬业精神、教育科研成果、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绝不能单纯以学生“分数”论英雄,更不能采用“末位淘汰法”等类似的考评制度。我们应当按照《教师法》的规定,采用一系列的综合性科学判断标准,加强教师评估制度建设。

单位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构想 篇4

1 单位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单位是我国传统体制中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 它是多种政治、经济、文化和权利的统一载体。专业人士认为, 中国单位现象主要指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社会行为, 通过组织多元化的特殊方式, 逐一整合到一个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即单位之中, 从而由这种单位组织代表他们的利益, 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给予他们社会行为的权利、身份和地位, 左右和控制他们的行为, 逐步实现人们社会行为以单位组织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现象。正因为单位在我国社会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它可以被概括成国家以泛政治化权利团体为资源配置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即单位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单位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使一个人一旦就业就很难变更工作单位。因为单位雇佣制是建立在低货币薪酬与高社会福利保障基础之上的。就业者只从工作中获取较少部分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收入, 较多的一部分劳动力价值则以社会福利保障的形式隐形地进入了单位这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中。如果一个人退出了就业单位, 他所享受的这种福利保障就失去了。所以, 一个人一旦就业之后就很难再次选择单位, 并不得不依附于单位。正是这种单位制将我国的传统就业制度推向了极至。

单位制的最大弊病是使单位人与生俱来的人力资源产权发生了蜕变, 即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自然人已不再完全拥有自己的人力资源产权。人力资源产权蜕变产生多方面的危害, 一是使人力资源载体的惰性化。即单位人成为了物化的资源, 其劳动的内在驱动机制被外在化了, 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建立在外力的推动基础之上。如传统体制下的各种政治运动、意识形态宣传和各式各样的组织活动就是人力资源能量的外在推动机制。二是使人力资源的增殖功能丧失。即人不能获得自身资源增殖的收益, 其自然失去了获取自身资源增殖的动力。三是使人力资源蜕变成人力负担。即将一生交给工作单位的单位人蜕变为依附于单位的寄生物, 单位不得不负担其生老病死。

目前, 单位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所导致的工作低效率现象十分突出。在党政机关, 公务员受终身雇佣条件的保护, 缺乏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压力。而且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 存在的惟一压力是撤职或升迁,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 政府机构的人员是一种金字塔形的结构,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升迁的机会事实上是有限的, 而且当职位升迁制度缺乏公平竞争机会时, 党政工作人员就会缺乏工作积极性, 服务质量下降, 造成党政机关工作效率低下。

2 建立有利于提升党政机关工作效能的公务员激励机制

2.1 了解公务员的需要

国家公务员在工作实践后无论是对事业、生活趋向的定位, 还是对自身素质提升的要求因人而异。因此, 只有了解他们的需要, 并正确引导, 合理支持, 才能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关于需要方面的激励理论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该理论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 按优先次序可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5个层次。据此, 马斯洛提出了4点基本假设。

(1) 已经满足的需求, 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 一旦满足了某种需求, 就会被新的需要取而代之。

(2)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 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

(3) 一般来说, 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4)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按照其基本精神, 公务员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当努力做好4项工作:一是把握公务员的需要类型, 对症下药;二是抓住公务员的主导需要, 提纲挈领, 有的放矢;三是对各种各样的需要进行分类, 采取不同对策, 逐个击破;四是正确引导公务员个体需要, 使其符合客观条件、整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2.2 遵循激励理论

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把握需求层次理论, 实施激励机制也应当遵循相关的激励理论。如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维克托·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这些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我们在实践中要因地制宜, 合理应用, 以增强激励的实效。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使用一个人应当考虑工作动机及保障、激励两个因素, 也就是内因与外因两个因素。保障因素主要涉及工作背景, 诸如薪水、工作条件及工作安全等;激励因素主要涉及工作内容或工作本身, 诸如工作成就、社会认可和责任等。至于保障因素, 则处于相对从属的地位, 即使没有满足, 也不会产生明显的不满意, 但如果满足了, 则会产生强烈的满意感。赫茨伯格提出了3条建议:第一, 就个体而言要不断丰富工作内容, 使工作更有兴趣, 更具挑战性, 从中获取成就感;第二, 就集体而言要增加个体的自主权, 即让职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决策;第三, 在管理上要改变人事管理的重心, 将传统的重合同、重制度的人事工作重心转移到重工作设计、重激励因素方面来。

激发公务员的动机并非易事, 在当前其他行业不很稳定的时候, 薪金、福利、退休制度等因素虽然会产生公务员职业众星逐月的热闹现象, 但不能保证个体进入公务员队伍后能够尽职尽责。为了不断优化公务员队伍, 从事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同志需要把握和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要重视保障因素, 努力满足公务员的正当需求, 防止公务员产生不良情绪;二要通过不断充实公务员的工作内容、扩大其工作范围, 激发其工作热情, 创造条件委以重任, 使之经受新的挑战, 享受取得成就的喜悦。

2.3 遵循公平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 员工的工作动机, 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 而且受其相对报酬的影响。每个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所得与他人付出劳动所得相比较, 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自己过去的劳动和报酬进行个人历史的比较。当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大于或等于他人的收支比例时, 或现在的收支比大于或等于过去的收支比时, 便会心情舒畅, 努力工作。反之, 就会产生不公平感, 就会有怨气。助长满意, 消除怨气, 也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实施公务员的激励机制需要体现公平理论的精神, 提高公务员的行为与效益的对应性和可比性, 使他们感觉投入有产出, 感觉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和社会的认可。

2.4 遵循期望理论

维克托·弗鲁姆是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 他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阐述了期望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一个激励公式:激励力=效价×期望值。效价指某项工作或一个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这个公式的含义是:当一个人对某个目标的效价很高, 且他判断出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也很大时, 那么, 这个目标对他的激励作用就较大。这一理论给公务员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激励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当注重实施多数公务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尽可能扩大组织期望行为与非期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

2.5 健全配套制度

我们应用激励理论采取激励手段, 能够对实施激励的目标有更加清晰的预期。当然, 要兑现激励结果必须有严密的综合配套制度来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系统性。对公务员采取的某种激励只是一种规则, 这种规划只有符合公务员制度体系, 并受综合管理制度所制约, 才能发挥其作用, 兑现其激励结果。如果激励目的与公务员制度体系的宗旨相背离, 那么这种激励的负面作用会大于正面的影响, 是不可取的, 也会遭遇阻力。如考核激励中, 连续3年考核优秀可晋升级别工资, 这是公务员管理制度所允许的, 激励结果肯定会得到管理部门的认可, 激励结果便能够顺利兑现。而“末位淘汰”, 通过排名次决定公务员的去留, 与公务员管理宗旨不相符, 擅自对末位者解聘除名, 也不符合法定程序, 其结果的兑现得不到综合管理部门的认可。不能正常兑现激励结果的手段和方法会失信于广大公务员, 达不到激励的效果。

3 造就行政文化

激励是一种手段, 实施好激励, 兑现好激励结果, 需要以良好的行政文化为基础。良好的行政文化凝聚了公务员行政智慧和行政实践经验。行政文化诸要素对于激励机制的制定、激励手段的确定、激励机制的实施和激励结果的兑现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以良好的行政文化为基础,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促进行政文化的建设。鼓励公务员树立社会公共利益之上的意识, 成为协调政府与民众关系的主体;促进公务员对政府工作的主动参与, 有效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履行好行政职能和行政职权。政府的信用也是行政文化中的重要组织部分, 兑现激励结果直接体现政府的信用。政府的信用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 在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关系中, 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客观上需要以政府信用为保障。

参考文献

[1]谢茂拾.我国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剖析与改革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2]王磊.论政府“企业化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谢明.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分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

化学课程改革构想管理 篇5

一、课程建设改革

(一) 课程建设改革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酒店管理课程建设重理论轻实践, 涉及面广而泛, 给学生灌输的是大杂烩式的酒店管理学科知识。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中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须、够用为度, 基础课程要为专业课程服务。在这个指导思想下, 对一些基础理论性课程进行精简, 而对一些能力培养与拓展性课程进行深化与增加。比如专业基础课中的英语教学, 学生在掌握基本单词与语法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对酒店中具体部门、具体岗位英语对话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专业课教学加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

(二) 教材建设改革, 进行专业教材的整合

搞好教材建设, 完成一整套特色明显的酒店管理系列教材, 是实现教学建设改革的重要保证。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依据现有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课程标准,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和总结, 以“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宗旨, 培训自己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进行教材开发。鉴于市场上目前缺乏真正适用性的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教材, 该院教师亲自参与课程开发过程, 赴各大酒店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同时邀请各大星级酒店的酒店管理专家共同参与《星级酒店实习指导书》、《中、西餐饮技能实训指导书》、《前厅、客房技能实训指导书》、《茶艺与茶文化》、《鸡尾酒调酒技巧》等一系列真正适用型的实践教材的编写工作。

(三) 教师到企业挂职实习, 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为酒店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酒店管理课程培养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就业。因此对师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除了掌握一整套理论体系外, 要不断学习学科专业发展中的新知识, 跟上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更重要的是能够在酒店一线部门进行现场的服务, 能够对服务程序的具体要求及客人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规定青年教师在两个学年之内至少要有一个学期在酒店企业一线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实践证明, 这对年轻教师个人的成长和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模式的有效运作形成了“教师—企业—学校”的良性循环, 对酒店管理的专业教学质量也是一个极大提升, 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与市场的零距离接触。

(四) 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应用

在课程建设中, 需要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习效果的检测起主导作用。烟台南山学院院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讲授形式, 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不是让学生被动接收, 而是让学生主动思考。在授课技巧上, 采用破冰式、体验式、小组活动式、情景法、练习、复习、多媒体、排序法、讲解、生活例子、老师示范引导、比赛、角色扮演、配对等14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该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用任务驱动、开展社会调研、总结汇报、组织技能大赛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 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融合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适应酒店业需要的人才, 使所培养的每个人都能就业于酒店尤其是星级酒店的各个岗位, 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是为了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因此,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课程改革之间就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而课程就是二者最佳的切合点。为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得到很好的衔接, 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以专业选修课的方式专门开设了《中国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茶艺师》、《调酒师》、《营养配餐师》、《酒店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课程。有机的实现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融合。这也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了职业保障。

二、实践教学改革

(一)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在加大实训周课时的基础上, 将本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都增加课内实践学时

在以前的教学中, 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对3门专业核心课程 (前厅、客房、餐饮) 的实践教学采用的主要是为期一周的校内实训周。从2008年下学期开始, 该专业率先对其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 不仅将原来三大核心课程 (前厅、客房、餐饮) 的校内实训周增加到两周, 还在原来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内实践学时, 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课内实践训练达到了同步进行, 加强了对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 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增开相关实训课程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要充分体现实用性、技能性。传统教学重视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 对其他技能训练重视不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需求更趋向于多样化与个性化, 酒店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也更加丰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传统的三大核心技能外, 酒水经营与服务能力、英语会话与接待能力、营养配餐服务能力、茶艺服务能力等技能也必须掌握, 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鉴于此, 该专业增开了《酒店接待礼仪》、《宴会礼仪》、《调酒技能实训》、《营养配餐实训》、《茶艺》、《酒店情景英语训练》等一系列实践训练课程。

(三) 开设配套的教学顶岗实习, 强化校内实训效果

为了让学生加强对校内实训的理解, 强化校内实训效果, 与行业进行更多的接触, 该专业将专业课程进行分岗位、分模块, 在每一岗位、每一模块的理论学习结束之后安排与之相匹配和对应的教学顶岗实习, 教师在一线岗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种实景教学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亲身体验行业的真实环境,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强化校内实训效果, 加强对行业的认识, 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 学生参加教学顶岗实习, 实习单位会给他们发放相应的工资还可为家庭适当减轻负担。

三、学习效果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一) 改革考评体系, 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考评

实行“过程考核”, 采取知识考核、能力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最终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学生的最终的综合成绩由几个方面确定:综合成绩 (100%) =平时成绩 (30%) +理论考试 (30%) +实际操作考试 (40%) 或综合成绩 (100%) =到课情况 (20%) +作业情况 (20%) +终结考试成绩 (60%) 。

(二) 学分互认和完全学分制

实行校园内外学分的全面互认, 学生的学业学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所参加的考试成绩合格所取得学分、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取得成绩者所赋予的学分, 这些学分是可以被全面互认, 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

实行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实践 (实习) 学分、创新学分相结合的完全学分制。在完全学分之下, 学生的个人发展与能力训练被加倍重视, 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发明创造与设计、科技成果与竞赛奖励以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等最终均以学分形式加以体现。

(三) 改善考试内容

有针对性的考核, 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的融入企业, 更好的服务企业。考试内容强调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和试验实践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

(四) 改善考试方法

根据课程确定不同的考试方法:过程考核, 纸质考试、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随堂考试、技能比赛式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

在学校大力推行各类竞赛活动, 倡导“校园竞赛”文化, 特别将竞赛引入学业评价、课程考试无疑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大程度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潜能, 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都将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人才能力本位的体现, 也是学校教育与企业文化、市场经济相对接的举措。

在专业课的的实操部分采用技能竞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考核过程采取竞赛的模式, 场面隆重, 严肃认真, 过程公开透明, 给每位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 同时也施加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整个过程也得到了公平、公正的考核成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四、以“学生和酒店”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传统教学的以学校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和“酒店”为中心。

(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的就业需求、职业技能需求、个性需求、职业发展需求为中心打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在重视学生就业适岗能力培养的同时, 关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设计好生涯规划, 提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教育平台, 锻炼学生的创新、就业能力。

(二) 按照“工学结合”要求, 设计以“客户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初中化学学习的全程性构想 篇6

一、明确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的强化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生的化学启蒙老师, 笔者总会充分备好第一节课, 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新闻、图片、视频介绍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 它的成就不仅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更是现代文明突飞猛进的最强推动力之一。笔者还会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让他们体会化学是一门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学科, 如:利用化学合成药物, 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生产化肥, 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 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等。总之, 通过笔者对化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介绍, 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及对化学学科足够的重视, 有了学习原动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确立

在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要学化学之后,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如果能激发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就一定能事半功倍。在激发兴趣方面, 笔者认为实验教学是一块重要阵地, 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 激发了学习兴趣, 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观察、表达能力, 因此, 要利用这块阵地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大做文章。另外, 幽默有趣的课堂教学风格不仅能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深思和联想, 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 还会引起学生的愉快感和兴奋感, 使枯燥无味的化学原理、概念和计算变得生动有趣, 提高学生听讲效率,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学生还会将对风趣幽默的化学老师喜爱, 转移到对化学课的喜爱, 因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培养预习习惯———自学能力的提升

我校现在实行的教学模式中有一个课前预习环节, 在长期教学中, 我们发现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学生学好化学重要环节之一。所谓课前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 为学习新课做准备的学习过程。工作中有些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及课后练习, 这样会导致教学的重心后滞, 没有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此, 有效课堂的构建必须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长期的、有效的预习不仅能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因此, 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将第二天的新课认真预习, “读、划、练、查”是进行预习的基本步骤:手脑并用, 先通读课文内容一遍, 以领会教材的大意, 再划出重点, 思考理解, 完成适量练习题, 最后通过教师的批阅检查预习的效果。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成绩, 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四、做好课堂笔记———课堂效率的优化

现时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大多分散难记, 常被誉为“理科中的文科”, 很多时候记不住其中的细节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 做好课堂笔记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因此, 开学后我首先会让学生准备好一个16开的笔记本, 每页笔记的划一竖线, 左侧的2/3页纸用于做课堂笔记, 右侧留出1/3的空白, 用于课后补加内容或心得体会。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 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然后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笔记内容不是将教师讲的每句话都记录下来, 而是用提纲的方式对老师所讲的重要规律、结论、概念、典型例题、公式及老师补充的教材上没有的内容等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记笔记很重要, 但是也要特别提醒学生, 在课堂上一定要以听为主, 以记为辅, 特别是在老师讲解重点和难点的时候, 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来思考, 努力听完整, 听系统, 然后有计划地记好。笔记记好后一定要经常翻阅、温习, 这样对课堂内容理解会加深且不易忘记。

五、独立完成作业———课后知识的巩固

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是学生在课后巩固新知识, 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反之, 它将成为部分学生化学成绩不好的重要根源之一。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就是部分学生平时作业看起来做得很好, 但是他们的作业是和同学们边讨论边做的, 这样的作业没有取到很好地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的效果, 等到考试需要自己独立作答时, 就可能会错误百出了;另一种就是众所周知的抄袭作业:有百度后找到答案抄的, 有抄同学的, 毫无疑问抄袭作业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 教师平时一定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完成作业态度与意识, 让学生明白只有独立自主完成作业, 才能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加强和家长的合作、布置作业后适时的检查、反馈也很有必要, 这样既可以防止学生不做作业、抄袭或者潦草应付现象的发生, 还能真实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 便于解决知识链接中的薄弱环节, 查漏补缺。

上一篇:妙用类比推理下一篇: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