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课堂的有效性

2024-06-12

幽默课堂的有效性(精选四篇)

幽默课堂的有效性 篇1

关键词: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

幽默是一种智慧, 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 如果在教学上运用教学幽默,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课堂上教与学都不是轻松之事. 紧张的情绪需要松弛, 学生的压力需要减轻, 还需要消除教学的疲劳. 教与学的疲劳不只是纯生理的, 更多的还是心理和情绪上的压力使人不舒服, 幽默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能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 在幽默的教学情景下, 学生会消除厌倦学习的心理, 在合作的气氛下与教学主动配合.

在组织教学时, 教师如果能够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 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我们的课堂就成功了. 而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共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幽默引趣, 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和观赏性、娱乐性颇高的趣味实验, 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 还能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 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境. 例如, 一位教师讲授了: 作已知线段a, b, c的第四比例项的内容之后, 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已知线段a, b, c的数字都很大, 求作第四比例的作业题. 讲评课上, 一位学生提出, 他懂得如何作图, 但因已知线段的数字太大, 在那小小的作业本上画不下而不知所措. 面对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局面, 这位教师给了一个“顾左右而言他”的答复, 指着悬挂在墙上的中国地图说: “请看, 咱们的祖国幅员辽阔, 面积达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 但却能够把她描绘在这样大的一张纸上, 你想这是为什么?”, 那位学生恍然大悟, 会心地笑了, 激动地说: “啊, 老师, 我知道了”. 这样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利用流畅幽默而风趣的语言答疑, 总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要好得多吧.

二、幽默点拨, 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

教学幽默对学生心智的影响, 是被理论与实践证实了的.点拨是一种教学方法, 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其艺术的集中反映, 不仅仅在于点在关键处, 点在需要时, 而且在于点出妙笔生花, 点出知识真谛. 而以幽默的方式进行点拨, 显示出了点拨者的教学艺术和幽默的点拨价值, 增加了点拨的力度, 拓展了点拨的宽度, 提高了点拨的效果, 开启了学生的心智之门.

例如, 在课外兴趣活动中, 一教师让学生解答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 有头100个, 脚240只, 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学生看到题目, 议论纷纷, 有的用心算, 有的用笔算, 始终算不出结果, 学生思路纷乱, 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 每只鸡的两只脚和每只兔的4只脚在捣乱, 如果兔和鸡的脚只数一样, 那就好办了.于是, 教师说, 我们命令: “全体兔子立正 ( 像人一样两脚着地) 提起前面的两只脚.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 师说: “现在, 兔和鸡的脚只数相同了. 上面有100个头, 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答, 脚的只数是头的个数的2倍, 是100×2 = 200 ( 只) . 师问: “和原来脚的只数比, 少了多少只呢?”学生计算后马上得出是240 -200 =40 ( 只) .“这40只脚到哪里去了呢?”教师问. 学生回答: “被兔子提起来了. ”师又问: “现在笼里有多少只兔子? 多少只鸡?”学生欢叫道: “有20只兔子, 80只鸡. ”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题目, 在教师幽默的教学中, 变得那么浅显, 生动而有趣, 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 一切东西都看得明明白白, 幽默与风趣, 令学生发出了愉悦的微笑.

三、幽默纠错, 满足学生以认知的需要

教学批评,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 此时, 教师可借助于幽默, 不直接地否定学生的谬误, 而是沿着逻辑引申发挥, 在放大其谬误实质的同时, 使其自悟, 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某些学生在解分式方程时常常出现漏乘的现象, 我在讲评时, 对大家说: “你们经常说最不欣赏的是教师对学生不公平, 我也同你们一样, 喜欢公正处事的学生, 但我们有些学生有些偏心哦……"接着板书学生做的错题. 那些“偏心”学生抬头看到我善意的目光, 不好意思起来.

学生自然也就纠正了错误.

教学幽默是一种很美的教学艺术形式, 但它的美在于使用恰当. 这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质就是要注意频率. 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 笑声不绝, 这样不仅会使学生产生生理与心理疲劳, 而且会冲淡教学内容与目标, 喧宾夺主, 影响正常的教学. 此外, 教学幽默还要适时, 为教学所需. 何为所需? 一是学生心理所需, 即在学生心理疲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时, 及时给予教学幽默. 二是教学内容所需, 即在教学内容有幽默素材或可以用以进行教学法幽默创造时, 及时创造和使用教学幽默, 一旦做到了适时, 那么就整个教学来说, 幽默就会是适当.

总之, 好的教学幽默, 凝聚着教师创造性思维劳动的教学艺术, 一个浅浅的微笑, 一个简单的姿势动作, 都可以折射出幽默之光来. 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有力量, 有魅力, 从而得到无穷的乐趣. 因此, 每位教师都应该研究幽默艺术, 做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教师.

参考文献

用幽默的方法提高课堂实效性 篇2

所以,教师必须采用种种灵活的形式,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从备课做PPT开始一直到一堂课结束,都应该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并且牢记于心。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提升教学质量的经验,而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好方法。在此,总结出几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的教学方法。

一、妙语成趣,加深记忆

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引用些诗词谚语、名言警句,让学生遨游在生物学知识的海洋里。教师妙语连珠,学生自然成趣。如引用叶绍翁的名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描述植物的向光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描述根的繁殖作用和旺盛的生命力;在讲减数分裂时把联会可以说是“有源(缘)千里来相会”,而有丝分裂则是有源(缘)无分,同源染色体分离则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让学生通过优美的诗词来愉快地掌握生物学知识。“树怕伤皮,人怕伤心”来描述茎输导有机物的作用;在讲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把细胞核中DNA上的基因比喻成“故宫中的皇帝”信使RNA比喻成“皇帝身边的太监”各种氨基酸比喻成“不同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砖块”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比喻成在“八达岭用砖块砌长城”;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来形象地引入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内容。通过引用这些生动形象的词句,令学生兴趣盎然,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可能很多年后再提起这些诗句,学生还能想起曾经学过的这些生物学知识。

二、幽默纠错,改正容易

对于一些大家都容易忽视和易犯的错误,就更应该让学生们以特别的方式记住这类问题。有的同学在写食物链时容易因为粗心而写反箭头。例如:“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会有学生写成“草←兔←鹰”。我会说:“有些同学笔下的草很厉害,可以吃掉兔子,而兔子又会吃鹰。我担心有一天,我们人要被草吃掉。”这可以使学生在今后做这类题的时候对箭头的方向格外注意。又如:有这样一道题:

人体有的细胞器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高尔基体;④中心体;⑤线粒体;⑥内质网;⑦液泡;⑧细胞膜;⑨叶绿体。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⑥⑧

C.③④⑤⑦⑧

D.③⑤⑥⑨

有很多的同学选择了D答案,因为没有注意到“人体”这个前提。这时就可以做一个张开双臂的动作说:“同学们,人吃饭好麻烦,我们以后不用再吃饭了,直接吸收烟囱中冒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吧。”学生们哈哈大笑,但我知道,他们会在笑声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牢牢地记在脑海中,下次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三、幽默教育、润物细无声

初中历史幽默教学的有效方法探析 篇3

【关键词】幽默教学 趣味 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幽默教学,将趣味性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营造更生动活泼、更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富有艺术魅力,充满欢声笑语,如此,可唤起学生积极学习情感,树立主动学习态度,获取知识,升华情感,

一、巧用谐音口诀,趣味记忆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一些历史知识借助谐音法灵活编写出易于记忆、富有趣味的词语或事物,让复杂知识变得更简练、更生动,让学生在幽默风趣的学习氛围中更牢固的记忆知识,感受历史学习的乐趣。如教学世界史时,学生要把握的历史事件与时间较多,这就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能持久记忆,甚至易混淆时间。而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运用谐音法来引导学生记忆这些事件与时间,则有事半功倍之效。

比如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可以将1775谐音为“一起骑虎”,合起来可以将其说成:敌人强大,骑虎难下;1789年,谐音“要吃罚酒”(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敬酒不吃吃罚酒),结果:法国大革命爆发;1799年,谐音“一气就走”,相应事件:雾月政变 ——拿破仑夺取了政权,旧的统治者一气之下就出走了;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其中,1865谐音“要把路铺”,即美国内战结束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另外,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将一些知识变为顺口溜或口诀,这样知识讲解会变得更生动有趣,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巧妙记忆知识,学会总结归纳,避免机械记忆,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历史朝代记忆口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这样,通过琅琅上口的口诀、顺口溜,可以将历史朝代知识总结归纳起来,让学生整体学习知识,渗透学习方法,而后可要求学生补充具体细目,完善知识结构。

二、巧用艺术作品,别样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幽默艺术作品也是强化幽默表达、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一般而言,常见的幽默艺术作品主要包括小品相声、漫画、歇后语、谜语趣联、幽默影视以及歌曲等,可以让历史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如运用漫画,幽默教学。漫画融合了幽默性与讽刺性,给人想象与思考。由初中历史教材看,本身就编排了不少漫画,给幽默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课本漫画,适当引入课后漫画,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例如:历史漫画《巴黎和会》,通过夸张幽默手法,借助图文并茂形式,出神入化地展现了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以及由此暗埋的复仇战争隐患,极具历史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这一漫画灵活创设教学情境,设悬置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激活学生历史思维。

再如引入小品相声等,开展别样教学。如教学《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时,可以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改编成小品穿插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以历史剧探究课形式组织本次教学活动,把知识巧妙融入到生动的情景表演中,整堂课生动活泼,打破了“填鸭式”灌输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升华情感,润物细无声。首先,由学生表演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发出感慨:“我终于到印度了。”让学生思考哥伦布是否真到了印度,从而得出哥伦布航海路线。另外,还利用相关图片资料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举措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出对哥伦布的客观评价。而后还引导学生回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将古今史有机的融合。这样,通过把小品等灵活的引入历史课堂,对历史情景进行了再现,教学形式新颖独特,将讲台与舞台融为一体,更具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得历史教学更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学生也更有学习的激情,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也更深刻、牢固,并且水到渠成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三、引用史料,幽默表达

正所谓:“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引进史料知识,这样,既突显了历史课程特色,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升华情感,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同样,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可灵活运用一些幽默的历史典故史料,强化教学表达,给历史教学增添风趣、幽默,从而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体验历史学习的趣味,更持久地保持学习注意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维应用直观性音视频与图文资料,配上丰富幽默的史料,加之生动趣味的语言,可让历史内容增添几许亲近感,减少几分艰涩感,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使其有重回历史、如临其境之感,被历史真相深深吸引,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不由自主地想听,乐学。

当然,历史幽默教学方法是多样的,还有如联系现实法、有意曲解法、借题发挥法等。同时,在运用这些幽默教学法时,教师需要结合自身能力水平,考虑学生实际以及教学条件,紧扣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合理而灵活地运用,适时适度运用,避免东拉西扯,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

【参考文献】

[1] 邹永发. 情境式教学在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甘立文. 关于中学历史课教学方法的新思考[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语文课堂,亮出你的幽默 篇4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主要依靠语言。为加强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追求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而于艺术性,“幽默风趣”则是教学中的一把“亮剑”。

教师幽默的语言,是一把锋利的剑,它能在施教对象的心灵上,刻出深深的印痕,使之终生难忘。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讲圆周率“3·14159”,为了强化孩子的记忆,便在黑板上赫然写上七个大字:“山颠一寺一壶酒。”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语言,巧妙的同数字概念结合而生出的幽默情趣,颇为适合孩子的胃口,深深地拽住了童稚的心。

教师幽默的语言,又是一种特效的兴奋剂,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传授给学生的是严谨的知识,是一片略带苦涩的药片.而幽默则是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帮助学生记忆、有利学生消化的糖衣药片.

现在我也站在了教师这个岗位,纵观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发现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不愿做语文作业。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学语文没有成就感,不像做理科作业,想出一个问题后,心里特别高兴。”针对这种现象,我进行了反思,得出的结论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过于呆板、生搬硬套,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就要善于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力求言行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快的气氛。

如何灵活运用幽默这把“亮剑”呢?

一、偷梁换柱,激发兴趣

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

记得我是这样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在头一天让学生预习,第二天上课时,这样导入新课:一个读过一点书的菜农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白菜丢了很多,却又忍不住放声大笑,为什么呢?原来他收到了小偷留下的一首打油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整一整麻袋,带走许多大白菜。嘿,这诗是否熟悉呢?对,小偷正是套做了我们将要学的诗歌《再别康桥》的诗句。听完这个小故事,学生不禁哄堂大笑起来。正是这“动人”的小故事,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给吸引了,这节课便在愉悦的气氛里开始了。

二、适时仿照,善意批评

个别学生上课开小差、作业就抄,甚至考试不及格也无所谓,毫不理解父母的愿望。面对这种情况,在讲杜牧的《泊秦淮》,说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时,我问有哪位同学能仿照这句诗,说说班上个别同学不理解父母的现象,学生纷纷发言,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句“儿女不知父母愿,隔座犹唱《深深爱》”。这样既激活了学生发散思维,又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

三、结合实情,适时打趣

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平时跟人交流大多是用土话,因此要把每个字的读音读准,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有些字组词时,读音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记牢。在教学过程中多次强调读书时绝不能掺入乡音,否则会闹笑话,但苍白的说教对他们没起到什么作用。为了能深刻体会读音不准带来的严重性,我在网上搜了一首打油诗《我蠢》写在黑板上:俺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要问我是谁,一头大蠢驴。这首打油诗是学生把乡音掺进了诗歌的朗读,而真正的版本是陆游的诗歌《卧春》:暗梅幽闻花,卧枝伤恨底。遥闻卧似水,易透达春绿。

通过这一比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懂得了字音正确朗读的重要性。

上一篇:IT项目风险及其管理下一篇:雷达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