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2024-06-18

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选十篇)

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篇1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 在课的开始, 我用课件显示一幅图画:用绳子栓住一只羊, 绳子的另一端栓在木桩上, 羊绕着木桩运动形成一个圆。这个动画情境很快吸引了学生, 学生就会很想知道:羊吃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公式计算?它与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关系?有了公式怎样计算圆面积?让学生带着探究欲望, 围绕探究目标一步一步展开。再如,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先让学生报出一些数, 我马上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此时, 学生感到很奇怪, 老师为什么能迅速作出判断呢?然后我又把其中一些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 如345→543, 435→453, 534→354, 让学生检验变化后的各个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 学生会惊奇的发现:怎么和原数一样, 个个都是3的倍数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心中的疑问, 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进入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这样, 既有利于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 又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注重学习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 强调数学课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 我注重图形结合, 通过让学生画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准确地找出数量间的对应关系,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学会学习。如教学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花园里有黄花24朵, 黄花的朵数比红花多1/5, 红花有多少朵?

第一步, 分析题意。让学生收集数学信息, 弄清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 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黄花的朵数比红花多1/5 , 把红花朵数看作单位“1”,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红花的朵数, 再根据黄花的朵数比红花多这个信息, 画出一条线段表示黄花的朵数。

第三步, 理清数量关系。

红花的朵数+红花朵数×1/5 =黄花的朵数

红花的朵数× (1+1/5 ) =黄花的朵数

第四步, 可以列方程或用除法计算。

方程:x+1/5 x=24或x× (1+1/5 ) =24

除法:24÷ (1+1/5 )

这样教学, 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 也很容易找到数量间的对应关系。这类题的解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 弄清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谁比谁多几分之几, 计算出已知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在练习中还可以设计相对应的两道练习题:民族小学五年级有150人, 六年级人数比五年级多1/5, 五年级有多少人?光明小学六年级有180人, 比五年级的人数多1/5, 五年级有多少人?通过画图、分析、列式计算, 学生会逐步发现这两道练习题有着相同的等量关系, 即五年级人数+五年级人数×1/5=六年级的人数, 只不过是信息与问题正好相反, 从而明确:标准量已知时, 求标准量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标准量未知时, 设标准量为x, 求x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列方程。

三、整合与重构教材

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解读教材的基础上, 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与重构。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 我像上体育课那样要求学生先来报数, 从左边第一排的第一位同学开始从1报起, 依次往后报, 并让学生记住自己报的号数就是学号。然后让除2号外, 学号里有因数2的同学坐下, 以此认识奇数和偶数。然后依次让除3号、5号及7号外, 学号里有因数3、因数5、因数7的同学坐下, 让学生观察站着的这些同学的学号与坐下的同学的学号有什么不同? 接着引导学生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站着的这些同学的学号上:因数各有几个?有什么规律?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几类?每类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 让学生掌握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下课时, 我又让学生按要求起立, 按类别依次走出教室:学号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学号既是质数又不是偶数的;学号既是质数又不是奇数的;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偶数的。把教材内容创造性地重组, 能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合理设计练习

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重视优化课堂练习, 这不仅能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在设计练习题时, 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教学“年、月、日”一课后, 我设计填空题:2014年全年共有多少天?虽然只有短短的7个字, 但这道题的含金量高, 它隐含着一年有12个月, 其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的知识。另外, 还要判断2014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以便确定二月是28天还是29天。最后选择计算方法, 主要有3种做法:第一种是连加;第二种是乘加 (31×7+30×4+28) 或 (30×12+5) ;第三种是乘减 (31×12-7) 。我根据课前的预设, 让学生把“年、月、日“包含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 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认知结构得以优化, 数学能力得以提高和发展。又如, 在教学了“合理安排时间”后设计练习题:芳芳在一个早晨要完成这几件事情, 所需时间分别是:起床穿衣4分钟, 刷牙、洗脸、整理房间9分钟, 煮鸡蛋、热馒头10分钟, 吃早点6分钟, 你认为应该怎样合理安排, 让芳芳尽快吃上早点?最少需要几分钟?学生通过搜索信息, 并对信息加以分析, 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类练习的设计,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处处用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 又运用于生活, 感受到数学的作用,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篇2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阵地上,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花费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尽可能地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最优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教学价值需求.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课堂充满活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热衷的课题.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呢?

作 者:王玉红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谭山镇中心小学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 “”(7) 分类号:G62 关键词: 

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篇3

关键词:新课改;体验;有效课堂;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319-01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引起了数学教学的变革。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法,带来的是新的课堂模式等。数学教学由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导的数学课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索、体验分享、引导发现的教学。数学课改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站在课堂教学的中心”,既突出学生的未来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更主要的是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转变角色,使课堂和谐有效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核心,而是扮演着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引领者,参与共同学习者等角色。适时相机点拨、引导那些有疑问的学生。新课改下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和谐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师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去体验数学学习,从学习者的立场随时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加以针对性引导,进而引发学生“学会向数学知识提问”,“学会向数学问题解决提问”。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中,在新课开始就抛出一个例题:32×13=?直接让学生着手独立思考、尝试。在学生独立冥思苦想,小组合作交流数次,未能解决,教师始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小组的32×10=320;32×3=96;320+96=416的成果就定论32×13=416。试想一下,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能以一个共同学习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当中去,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呢?

二、处理教材,使学生能再创造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在这种思想下,要求老师不仅仅是对教材合理加工整理了,明确表示在传统数学教学观念上要有创新。教师应该一改传统的数学课目标定位在以围绕例题而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不能采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数学课堂就是要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教学目标也定位在“全面性”这样层面。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并合理灵活运用,不能一味“忠实于教材”严格地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

其实,新课标下提出教师不但要深入研究、钻研教材,而且学会发掘教材所包蕴的创新理念,精心加工组织,设计教学中实施新理念的知识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个性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既提高其全面素质水平,又努力发展个性差异作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体验数学,使学生活跃思维

对于课堂教学中一种临场应变何驾驭课堂的能力的随机应变是传统教师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今的教师则强调更多在备课环节多下苦功。以备课中的多变应对课堂教学中的一变或者多变,从而体现教师的亮点与风采。

正是因为这样,从本质上看,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顺应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动力,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能有利于让学生动脑筋思索,动手操作,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与学都以“做”为主体。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强调让学生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挖掘学生创新思维。例如:复习平面图形圆的周长和面积时,设计一个开放型练习,给学生一根长62.8厘米棉线,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等不同平面图形。你认为它们哪个图形的周长谁长?哪个图形的面积谁最大?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大大改善了“纯数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现代课堂由教学问转变为教“思维方式”了。让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整理,自己概括,因此设计问题要顺应学生的思维程度,轻松学知识,活跃思维。

四、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学知识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强调构建知识必须使学生通过活动的形式形成认知体系,因为只有在合作,互相探讨的机会中,开展独立尝试与讨论的学习方式,才能使数学知识是学生接受――建构的特点。数学课的内容学习而言,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才能实现知识构成过程,才是有有意义的。我们只有不断寻找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把握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效果。例如:学习“圆面积公式推导”新课。新授之前,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准备一个圆,他们分工:画圆、分等分、沿等分线剪开(不剪断)、拼图。让他们感受分工合作既省时又省力。接着互相观察,叙述自己的发现,归纳结论,与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交流比较。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适当提问“长方形的宽和长与圆的哪些部分相等?”以学生为中心,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参与建构知识。

五、精心设问,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在“体验式”教学实践中,提问的有效性是否体现在问题抛出后有多少学生能进行正确的思考和给出正确的解答?如果想通过难题来激发他们思维的活跃性,教学场所就不能是课堂,是竞赛场;如果提问后只有个别学生能解答,那么只能说这种提问是选拔人才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情况,而提问正是起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知识的作用。

构建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篇4

1.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前提。因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艺术, 注重感情投入,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从而解决问题。

2. 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怕难点、重点讲少了学生听不懂, 习题讲少了影响考试成绩, 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交流的时间多了, 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 从而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 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转变观念, 更新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 限制“教”的时间, 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给学生创造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

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 而是让学生“会学”。一个数学结论固然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结论的同时, 能力得到培养, 素质得到提高。因此, 教学中, 教师只能扮演“引路人”和“铺路人”的角色, 法则的算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等任务都只能由学生自己去解决。

创设真实的数学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创设教学情境:

1.从数学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上入手

这是一种传统的课堂情境创建模式。从旧知识着手引入新知识, 强调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优点是数学知识环环紧扣、逻辑严密、便于操作, 缺点是纯理论形式过于机械, 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 学困生因旧知识欠缺容易形成学习上的负积累。

2. 从寻找某一数学知识点的规律入手

如, 在教学“平方差公式”中, 学生通过计算 (x+2) (x-2) 、 (10+1) (10-1) 、 (1-3x) (1+3x) 、 (2a+3b) (2a-3b) 等一组多项式乘法, 观察计算过程, 分析结果, 找出规律, 从而总结出平方差法则。这也是常用的数学情境模式之一, 不足之处与1相同。

3.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

新课标强调, 教师要构建问题情境展示知识产生的过程, 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但在教学中, 部分教师完全抛弃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好方法, 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有些情境与所教知识关系不大, 从中提炼不出数学问题, 而有些情境信息多且繁杂,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冲淡了主题, 更有一些情境问题肤浅单一, 指向不明, 引不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形式

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篇5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使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从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的养成,学生也就觉得数学学习十分枯燥无味。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灵活运用 教育 机智创建新课堂,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说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认为只是“题”和“数字”,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只要多做题就行了。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解释、描述、理解、刻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自新课程进入实验阶段以来,新教材、新教学倍受教师和学生们的关注。笔者一直任教初中数学新课程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现就如何上好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微调教材,因材施教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一个 科学 实验,学生就能设计出十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对教师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而课改后的新教材是“螺旋式上升”的知识构架,十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但这种编排也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适应。例如,新教材二次函数一节中,用两个例题来导入新课。例题1:多边形的对角线数d与边数n有什么关系?那时笔者所执教的学生,由于归纳、猜想能力的不足,课上需要笔者来引导他们解决。例题2则属于增长类的应用题,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乏是一道好题。但很多学生也表现出较难理解。如此以来,挫败了学生的自信心,即便弄懂了这两道题,也没有兴趣去接受新知识了。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 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 发展 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调整:先带学生简单回顾一次函数的作图步骤,直接给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让学生合作讨论如何作图后,再一起动手在分发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卡片(网格形式)上描点、连线,进而让学生发现二次函数图像的形状,课本原有的例题稍后解决。从课堂气氛、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反应上看,这次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也让笔者切实体会到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二、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新课改提出的“合作交流”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往往只是同学们“合作”找出教师布置的一些简单问题,然后派一个代表进行回答。这显然是不好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多的应该是在学生个人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学习任务时通过合作学习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曾有一题:在长、宽、高分别为4、5、3的长方体中,一只小虫沿着长方体上表面点A爬行到下底面的B点的最短路程为多少?此题属开放类型。在课堂教学时我特意安排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兼顾学生们的学习程度,让他们变更座位、四人一组着手解决。自由发言 总结 时,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们提供了数十种的解决方案。此时,笔者感叹学生是多么得出色!听着学生的叙述,看着学生的变化,作为一名新课改一线的教师也越发感到了孩子们是幸运的,教师们也是幸运的。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学科知识,而且对提高每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及合作意识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分组要考虑学生的搭配是否合理,组内分工、学习目的是否明确。不能流于形式,让其价值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

三、转变思想,力在创新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必须要具有创新的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要做好他们的表率,把创新素质的养成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内容上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贯穿于素质教育实施和每一个学生个体成长的全过程。如在八年级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教学中,基于它的抽象性较难理解的情况,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推理过程,增强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们利用小棒摆出他们所认为的平行四边形后,笔者问:“能否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你的拼图是否正确?”(旨在培养他们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设计的一种思想方法)接着问:“能用说理的方法来证明你的拼图正确吗?”(意在激发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欲望)最后问:“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通过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实际验证——理论论证——概括总结这几个步骤培养他们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在公开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利用点的分布设计了两幅图画(树和鸟)供学生选择,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坐标的变化,增加了趣味性;另一方面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愿他们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愿他们向鸟儿一样在知识的天空自由飞翔。整节课中,学生感受了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了数学推理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逐步形成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适时评价,激发热情

课堂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师生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我们往往把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等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新课程理念还把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等,教师的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在笔者曾执教的八年级有一个学生,他的成绩虽不是很好但其脑子灵活、反应快。记得第一次提问他的时候,全班哄堂大笑,他的脸也涨得通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笔者先暗示全班安静,接着对他说:“看,同学们是认定你答不出来了。但我却说你能行。怎么样?露一手给他们瞧瞧!”他看着我,带着求助的目光点了点头。我先替他把题目读了一遍,在读题的过程中边对已知条件进行逐步分析,边设问让他回答。最终,他成功了。笔者先是表扬了他,后又带领大家为他鼓掌庆贺。从那以后,再提问他的时候,班上不再有笑声,而他也不负众望一次次的让笔者看到了希望。“教师的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的,而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选拔,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其 发展。直至现在,笔者也会在教学中使用“你讲得真好!”“没关系,慢慢来”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和谐氛围,教学双赢

数学课堂一般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利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即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和钦佩后,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满足。而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也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教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地、坚定地实施着快乐教学。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 艺术 ”。这句话说得真好!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课后我们在反思 总结 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书越来越难教”,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共同感慨。如何体现新理念,需要教师自

用心

爱心

专心 我否定,“扬弃”习惯的教法,这是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我们要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就一定能让课程改革结出丰硕的果实!

用心

构建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 篇6

一、导入简截了当,彰显简约之美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简洁、有趣、有效的导入不但能精辟地点出一节课的学习目的,更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角色的状态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度。故设计导入时,我们应力求主题鲜明,不要过多的花俏,尽快切入核心问题,避免无益信息的干扰,保证学生充分感知对象,防止学习疲劳,为问题探究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若教者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打破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瞬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看似简单、随意、随手拾起,朴素无华的情境会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在不知不觉中剥离出数学性的知识来,真正地在课堂教学中彰显简约之美。

二、媒体简洁明了,凸显简约之优

陶行知先生说:“凡做一切事情,要用最简单、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可如今许多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教学趣味性,课前耗费大量的精力制作声画唯美的课件,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们偏偏喜欢上课件中可爱的小动物,而不去关注数学的本质。凡事都有利弊,据调查发现:过多的使用媒体课件,不仅会引发学生的视觉疲劳,而且还会削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利用,不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其花大量的精力去制作精美的课件,还不如在教学思路上多做“减法”,多考虑怎样不使用媒体课件也能上好课,而不是依赖它,真正做到:学生的动手操作不被课件演示取代,教师的示范、板书货真价实。学生参与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知识的核心价值就会在简明的形式中得以凸显,数学课堂教学才会绽放出高效美。

三、练习简明扼要,感悟简约之妙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应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面对的是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一改传统的作业练习方式,切忌“机械重复”“题海战术”。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基本练习开始,逐步提高到操作练习、拓展练习、开放练习、实践练习,通过精简的分段练习,让人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简明扼要,体现“精”而“巧”。有效的课堂练习不仅是学生减负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快乐学习的重要前提。这样,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既使学生更加准确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并深切体验到数学的运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语言简切了当,绽放简约之花

精致与灵动的教学首先体现在教学语言上。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课堂语言表述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方式和效率。故教师课堂语言要准确、要精练,话不在多,而在精;话不在繁,而在简。所以,话要讲到点子上,讲在问题的节骨眼处,言简意赅,针针带血。这样才能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索,进而完成形象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的过渡。当然,教师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更是“粘”住学生的有力手段:形象的比喻,激励的话语,幽默的解释,紧迫的疑问,巧妙的点拨,能使抽象变具体,深奥变形象,乏味变有趣。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能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的思维激起阵阵涟漪,把教学推向高潮。

“好课本简约,妙手才可得”!简约的课堂并不是“简单化”的课堂,它是一个简于“形”,精于“心”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数量上剪裁的“瘦身”,在讲与不讲的准度上精心把握的凸现。数学教学只有从简单出发,用简单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为孩子构建简约的课堂,才能让数学课堂时刻绽放“简约之花”,让儿童的心在简约的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展。

构建数学有效质疑课堂的实践 篇7

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才敢于大胆地质疑。教师应放下架子,以“朋友”或“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营造出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疑问带到课堂上来。

1. 教师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在学生热烈讨论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课堂里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或回答问题,有些学生的手仍然举着,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有误,有些学生便急不可待,手越举越高,甚至站起来,“我来,我来”,“我,我……”此时,发言的学生往往会显得不安,甚至失去自信。因此,就要让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养成倾听别人说完话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学习。

2. 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质疑、解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此外,给爱提问、爱动脑的学生授予“质疑星”“解疑星”。当这些星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时,授予他们小组检查权、组织权。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质疑问难的热情。

二、掌握质疑方法是实现有效质疑的保证

有了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就会积极发问,但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的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的冥思苦想提不出答案。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出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来。

1. 因果质疑法。

对于数学中常见的计算公式、法则、性质要及时追根溯源,要让学生习惯问一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 比较质疑法。

小学数学中的知识连贯性很强,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后比较,进行质疑。另外,不少概念的建立,往往是在与其他概念进行比较中获得的,要让学生习惯于比较两种事物的异同点,从中产生疑问。

3. 类推质疑法。

小学数学中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小数、分数,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然数中的一些特殊、个别的规律或结论类推到小数或分数中:以小能不能见大?以此可不可以类推到彼?

4. 逆推质疑法。

逆推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逆推经验。如,甲比乙多,乙就比甲少。但是在数学学习中许多是不可逆的。例如,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正方形吗?40加上它的一半后,再减去一半还等于原来的数吗?

三、恰当有效释疑是有效质疑课堂的关键

学生发现、提出了问题,怎样解决?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

1. 简单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一些后进生可能会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把问题交给那些优生来回答。这样既保护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优生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机会,一举两得。

2. 较深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

面对学生提出的较深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可以把问题教给学生去讨论,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老师起组织作用,得出正确结论必然会产生学生印象更深的效果。

3. 疑难问题教师精讲点拨。

对于疑难问题学生摸不着头脑,教师要精讲点拨做好引导。可以把疑难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化繁为简,然后再带领学生共同解决。

四、养成质疑习惯是有效质疑课堂的目标

教师要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质疑习惯,这是我们有效质疑课堂的目标。

培养学生质疑习惯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果学生从一次次的质疑中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肯定,他们就能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会到成功的愉快,从而树立质疑的信心,产生乐于质疑的情绪体验。这样长期积累,学生就形成了质疑习惯。当然,教师既要重视优生的质疑,更要特别鼓励后进生的质疑,教师要防止在课堂上只把师生质疑谈话集中在少数优生身上而把大多数学生当作陪客的现象。

构建理想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篇8

一、找准起点, 用好教材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前必须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对接, 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然而, 在我们很多的数学课堂中, 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认识脱离了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 导致实际教学行为的偏差, 使得教学效果无效或者低效.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 实际上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起点的选择决定了其认知发展过程的长短, 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细心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 精心预测学生的“客观”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 及时抓住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变化状况,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 从而合理把握好每一“回合”的学习起点, 让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对接, 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对接, 构筑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 享受表达与聆听的愉悦, 让学生肯学、能学、乐学, 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迁移和知识的有效建构.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 教师应该把教材当做一个媒介, 在合理把握好教材的广度与深度的前提下, 不断摄取生活中的新鲜素材, 合理开发媒体、网络资源来充实课堂, 形成富有活力的学习材料, 让教材依我所需, 为我所用.“用教材教”取代传统的“教教材”, 这正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之一, 也是让学生“学”得精彩的必然选择.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的好, 使学生受益, 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为此, 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进行“二度”开发, 精心设计, 创新教法, 增强学生探索的广度与深度, 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发现、再创造, 如把封闭式命题转化为开放式、探究性的问题.例如, 如图1, 在四边形ABCD中, 已知AB∥CD, ∠B=60°, 求∠C的度数.能否求得∠A的度数?

显然在此得到的是封闭性答案:∠C=120°,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 无法求出∠A的度数.若按一般的授课就至此为止, 但我们不妨来个“急转弯”, 巧设一问: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可求得∠A的度数?请与大家交流一下你的看法.这里以亲切的问语, 设置一个跳出封闭解答、走向开放的探究性问题, 此时学生思维活跃, 情绪高涨, 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所得所悟也必然更多.

二、巧设情境, 引发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教学情境, 正是充分地利用这一珍贵的教育资源.通过教师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凭借一个或一组数学问题的精彩引入, 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给思维以方向、以动力,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现的过程, 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 使其主动思考, 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中, 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直角坐标系时, 出示了一幅笛卡尔的肖像画和一幅蜘蛛织网图, 问学生他们两者之间会有何联系 (生活中的蜘蛛网学生都认识, 但学生并不一定知道笛卡尔正是受到蜘蛛织网的启示才发明了直角坐标系的) 引入新课, 由此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秒的兴趣.

三、主动参与, 注重体验

体验是知识的内化, 经验的升华, 是个性化的知识, 它是自得自悟的生命活动状态.学生要发展, 就必须有体验的过程, 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主动参与.主动参与是指学生在主体交互中情感、思维和行为自觉地融入教学活动, 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 实现认知与情感全面发展.在主动参与的状态下, 学生才能潜心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争辩、大胆陈述等, 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精彩, 自然和谐地发展.

1.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当知识与积极地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教材开展适当的活动课.活动是载体, 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必须贯穿始终.学生通过“做一做, 议一议, 读一读”等形式, 在做中学, 学中做, 顺利的掌握新知识, 同时学生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独立性和积极性的情感体验也在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如, 在教学“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时, 可把如何测量物体高度作为课题, 带领学生在室外上一节活动课, 要求学生“测量校园内一棵树的高度”.课上, 学生六人一组, 先在校园内找好准备测量高度的树, 经实地考察后记录实际情形, 然后根据记录及小组内已经准备的测量工具分别设计出不同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课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讨论的也很热烈, 想到了许多老师都没有想到的问题, 学生在有了充足的活动体验后, 课堂上介绍他们几个比较典型的设计方案, 给予肯定、鼓励,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陶醉于学习之中.

2. 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 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 是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 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 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 再发现的过程.

3.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生生互动学习活动,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 获取新的知识, 分享到合作成功的喜悦.以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为例, 在课堂上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在课前准备的长度不等的小棒中任意选择三根围一围, 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听到这个问题, 学生很不屑, 认为太简单了, 很快就有很多同学举起了手, “老师我完成了”.“是不是所有同学都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呢?”有部分同学不吱声, 此时老师故意一脸诧异地问:“怎么你们选择的三根小棒围不成一个三角形呢?”围成的同学也很疑惑.于是, 老师安排学生4人一组, 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在操作, 思考, 讨论中学生发现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 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 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同时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四、望闻问切, 有效调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 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告诉我们, 在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过程中, 教育本身赋予教师一种特殊身份, 虽然与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沟通交往关系, 但教师同时又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可以通过“望闻问切”, 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 有效调控教与学, 让课堂高潮迭起、“涟漪”无限.

“望”就是观察, 通过“望”学生的表情和动作, 揣摩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望”, 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 是否达到了行为、认知、情感参与的有机统一;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 课堂上是否有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氛围;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 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 这些问题与见解是否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 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 能否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 是否对今后的学习更加有信心, 更有兴趣.通过“望”, 进行师生感情交流, 互动、评价, 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的了解、反省, 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品质,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比如, 给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以赞许的眼光、给未回答正确的学生以鼓励的眼光、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关怀的眼光等, 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的信心.“闻”就是听, 听取学生的表述、回答、提问等来了解实际学情, 从而及时合理应对.“问”即询问、反问, 通过问答、交流等方式来弄清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与障碍, 及时为他们解疑释惑.“切”指切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把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且环环相扣, 运用智慧和策略, 协调课堂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堵”、“导”变通, 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 营建和维护学习对话场, 把教与学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程序之中, 将学生的智力活动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5.

对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究 篇9

一、有效课堂教学应关注教材的灵活使用

在新教材中, 编者煞费苦心在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 并从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 再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那么, 如何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好这些情境, 值得教师探讨。

1.加工教材

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节课时, 我们发现教材提供的情景图尽管漂亮好看, 但是上面的彩旗、彩花和灯笼颜色排列单一, 有很大的局限性, 容易束缚学生思维。因此, 在教学中, 我改变灯笼、彩旗排列的规律, 避免了例题的单一性,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 不但增加了知识的开放性, 避免使学生觉得例题枯燥无味,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拓展教材

拓展教材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 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 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引申。如教学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09页“用数学”, 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图进行引导: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很快就会说出:“水里有8人, 岸上有6人, 一共有多少人? ”“能列出一个怎样的算式? ”“8+6=14。”这时, 问题已解决, 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本该结束教学, 我问:“求一共有多少人, 除了可以按水里和岸上来算, 还可以把这些人分成怎样的两部分来算? ”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有的说可以按男女生性别两部分算, 有的说可以按老师和学生两部分算, 还有的说可以按有游泳圈与没有游泳圈来算等。这样, 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 不是“照搬教材”, 而是“活用教材”。

二、有效课堂教学应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

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的纽带, 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而情境创设的目的不但要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还要能紧紧围绕“数学”的核心问题, 并能促使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追求简单和实用, 我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 我们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 是不是任意拿出三条边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说能, 个别同学说不一定。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小棒 (4厘米、6厘米、10厘米、15厘米各两根 ) , 任意拿出三根试试 , 并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记录。采取这样的开门见山的方式, 直接导入新课设计, 能吸引学生探寻规律。学生在学习小组中, 进行摆小棒的操作实验, 得到了实验的原始数据。可围成三角形的小棒是:6厘米、10厘米、15厘米;6厘米、10厘米、6厘米;10厘米、10厘米、15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是:4厘米、6厘米、10厘米;4厘米、6厘米、15厘米;6厘米、6厘米、15厘米……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后, 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这种设计能引导学生直奔学习主题, 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实验探索, 使学生得到充分体验, 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课堂教学应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

教师理应珍视课堂的生成资源, 因为它彰显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如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一课中, 我提问“同学们, 你们觉得0.005、0.05、0.5、5之间存在怎样的倍数关系呢? ”之后, 原以为学生会陷入沉思, 而后我搬出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给四个数分别加上单位“米”, 结合课件演示米与毫米的单位转化, 得到四个数之间依次存在10倍的关系) 展开教学。然而, 令我始料未及的是, 学生不但没有冷场, 思维反而异常活跃。如一位学生说:“四个数中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存在10倍的关系, 因为0.005表示5个0.001, 0.05可写成0.050, 表示50个0.001, 所以0.05是0.005的10倍, 其他的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推。”一位学生说:“因为0.005写成分数是5/1000, 0.05写成分数是5/100, 即50/1000, 所以0.05是0.005的10倍。”另一位学生说 :“0.05元是5分 , 0.5元是5角 , 5分, 5角, 5元逐次扩大10倍。”……学生沉浸在自己的发现之中, 颇为得意, 没有人提及我的预设验证方案。此时, 我把自己的预设收藏, 让生成延续, 让学生为自己的思考喝彩,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四、有效课堂教学应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 在课堂上, 不论学生的回答教师满意与否, 教师都应根据实际需要给学生以评价, 如:一句肯定的话, 一个会心的微笑, 一个鼓励的目光, 一个赞扬的手势, 等等, 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教学第105页的这个练习时 , 要求是列一个加法算式 , 在学生已经列出了7+4=11和4+7=11后, 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还有一种别的方法。”我说:“说说看!”他说:“山上有2朵小花, 山下有4朵小花, 合起来是2+4=6朵。”我先是肯定了他的做法, 然后拿出了一张“捷报”, 在上面写了这样一则评语:“赵晓龙, 到今天, 老师才知道你是一个勇敢而且观察力特别强的同学, 你能看到同学们所看不到的, 而且敢于说出自己所看到的, 老师为你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高兴。”我读给全班同学听后, 学生又仔细观察起来, 最后列出:1+5=6, 5+1=6 (按花的颜色分) , 5+ 6=11, 6+5=11 (按男女生性别分) 。可见, 这则评价不仅对赵晓龙本人是一种鼓励, 对其他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鼓舞, 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

摘要: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是广大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 也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 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谈谈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课堂,教材,教学情境,课,堂生成资源

参考文献

[1]罗增儒, 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探索 篇10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师课前备课充分.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内容, 把教材吃透, 考虑学生的起点、兴趣、爱好、差异等, 将学生在教材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易错点整理出来, 并设计好解决思路与方法.

学生准备要充分.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按照教师的预习提纲进行提前学习, 使学生了解此次新授课的基本内容,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现象”一课时, 我课前就布置了活动型作业, 即搜集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的例子, 这样, 我课前就可以知道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障碍和困难, 以及在活动中学生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 备课时就能有针对性.学生自己在头脑中建立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上课时教师只要适当点拨, 学生就可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从而, 学生学得深刻, 学得有效, 这显然比教师总结出来要深刻得多, 有效得多.

二、创设问题情境, 把握好课堂导入这一重要环节, 重视

新授课相关知识的复习,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指导入新课这一环节, 即导入阶段.在课堂中, 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 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好多老师上新课时忙于讲授新知识, 而忽略了对前节课的复习工作.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平时在和同学谈心时, 曾听同学说过, 刚学新知识的时候有些地方听不懂, 有些地方不会, 等老师第二天上新课前复习的时候, 突然全明白了.学生的学习有个思考过程, 有的学生思维快, 可能很容易理解, 但对一些基础差点的同学, 在短短的一节课内完全掌握有点不现实, 他们需要时间去思考, 去回顾, 加以消化理解.所以我认为, 老师上新课前对上节课做以简单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哪怕上新课前做几道简单的复习题, 都有利于一些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课前的复习, 要有针对性, 有重点的复习.

三、采用多种方式,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1. 加强课堂教学针对性, 把握好课堂教学支撑点

这里说的支撑点, 也可以说是课堂“支点”.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 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一语道破“支点”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个选择“支点”的问题, 即是整节课的支撑点问题.支撑点的选择因教学内容、教学板块的不同而异, 教学中选择好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支点, 就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好课堂教学支撑点, 就要加强课堂教学针对性, 灵活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2.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因材施教, 贵在得法.灵活、发展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有利于立足整体, 优化课堂教学.在数学课中, 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 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心理反应各异, 学生综合心理品质参差不齐, 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应有的提高, 分层教学势在必行.分层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 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研究各自特征, 制定各自专项策略.教师组织教学时要有层次性, 知识点的讲解要将“由浅入深”和“深入浅出”相结合, 在对概念引申和思维发散时, 要善于分层设问、诱导启发、学法指导、举例说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理解接受知识的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充分考虑各组同学的实际, 同样的问题对不同的组提出不同的要求, 甚至不同的组布置不尽相同的教学任务.

分层教学使整个课堂的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处于活跃状态, 中差生起点低, 新的知识容易掌握,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优等生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这样的教学使得各层次学生互相激励, 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 共同提高, 真正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加强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联系, 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 让学生从所熟悉的情景中,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身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可以选取商品打折、银行计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题, 这些情景新颖的应用题, 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补充“百分比应用”授课中, 以贴近人们生活的“商品销售折扣”为情景设计一系列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可使学生感到亲切, 容易展开学习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一篇:存货纳税下一篇:自然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