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趋势

2024-06-03

死亡趋势(精选六篇)

死亡趋势 篇1

关键词:婴儿,死亡率,死因,死前保健

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卫生工作状况和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本县1985-2009年婴儿死亡情况, 死因构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以提供有效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我县婴儿死亡率, 现将25年婴儿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来自1985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 (1998年起浙江省妇幼统计年改为上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 全县妇幼人员上报的婴儿死亡报告卡, 死亡监测表以及漏报调查资料。

监测对象为所辖区户籍和居住本县1年以上的活产婴儿。

2 方法

通过县乡村三级保健网妇幼人员上报的死亡报告卡、疾控、计生、殡仪馆的调查资料、每年的漏报调查表汇总统计。死因诊断和分类, 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进行评价。

3 结果

3.1 25年婴儿死亡率

25年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25年共上报活产数113 541人, 新生儿死亡1 055例, 其中男575例, 女480例, 男女之比为1.2∶1;婴儿死亡1 449例, 男799例, 女650例, 男女之比为1.23∶1;25年新生儿平均死亡率为9.29‰、婴儿平均死亡率为12.76‰;1985-2009年的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了6.28和6.24个千分点,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3.2 婴儿死亡前5位顺位变化

见表2~3。

3.3 死前保健及死亡地点情况

见表4。

4 讨论

4.1 经过25年的儿童保健、死亡监测、母婴健康工程项目的落实, 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率自1985年的10.81‰降至2009年的4.53‰, 降了6.28个千分点 (P<0.01) ;婴儿死亡率自1984年的13.72‰降至2009年的7.84‰, 共降了6.24个千分点 (P<0.01) , 新生儿死亡率最高是1993年为15.63‰, 最低是2009年的4.53‰, 降了11.1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最高也是1993年为20.19‰, 最低是2009年的7.48‰, 降了12.71个千分点。因1993年是我们全县进行婴儿死亡漏报调查最彻底、最全面的一年, 将漏报数据更正后进行年报的死亡率较为准确, 从表1可见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2.81%, 符合年龄越小, 死亡率越高规律, 故降低婴儿死亡率必须从围产期抓起。加强妇产科, 儿科新生儿抢救中心的作用, 建立新生儿监护病房, 完善县、乡联合的孕产妇、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 率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从而降低婴儿死亡率。

4.2 从表2.3可见, 新生儿死因前5位排序变化不大, 25年的第一位除1996年是肺炎、1999年是出生窒息, 2003年是先天异常外, 其余22年全部是早产, 第二位除1988年、1995年肺炎, 1996、1999年早产, 2007、2008年先天性心脏病外其余19年全是出生窒息, 第3、4、5位大多是先天异常、意外窒息、肺炎;新生儿硬肿症曾在1987年、1989年、1996年在前4、5位出现, 可能与医院、家庭的保暖条件差所致;腹泻、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较少在前5位出现, 说明缙云县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措施还是有力的。

婴儿死亡的前5位大多年份是早产、肺炎、出生窒息、先天异常和意外窒息等5种死因, 但先天性心脏病曾在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跃居第一位, 可能与国家提倡自愿婚检, 婚检率明显下降有关;肺炎死亡在2000年前一般位居前3位, 而2001年开始一般排第4位或第5位, 比前16年死亡例数有明显减少, 可能与浙江省实行母婴健康工程项目, 抓产科、儿科抢救中心等措施有关。2009年的死因第2位是意外窒息, 与以往顺位发生了变化, 为保健措施的提供指明了方向。新生儿硬肿症、先天性心脏病、腹泻、新生儿颅内出血, 也曾在死因第4、5位偶尔出现, 但死亡例数不多, 我县的婴儿死亡死因排序较为固定, 与省市死因顺序也较相似;早产、肺炎、出生窒息发生的例数逐年减少 (P<0.05) 。根据主要死因分析, 今后的工作重点仍然是婚前体检, 孕产妇系统保健, 产前筛查, 提高产科、儿科技术力量, 新生儿疾病筛查, 婴儿死亡监测, 婴儿期保健, 普及妇幼知识宣传等工作, 进一步降低我县婴儿死亡率。

死亡趋势 篇2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趋势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致死的重要疾病。为了解近年北京怀柔医院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有效地开展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该医院2007—2013年所有在院死亡的恶性肿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2007—2013年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报告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和《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进行编码和分类,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各年度不同性别恶性肿瘤病死情况2007—2013年共报告死亡病例3 182人, 其中恶性肿瘤死亡828人,占总死亡的26.02%;恶性肿瘤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死亡顺位前10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白血病、脑瘤 , 合计死亡682人 , 占恶性肿 瘤死亡总 数的82.37%。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男性545人,占65.82%;女性283人,占34.18%;男女性别比为2.26∶1。2010年男女性别比最高, 为3.03;2008年男女性别比最低,为1.72。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与总死亡顺位相同,占男性恶性肿瘤总死亡的76.33%; 女性死因顺位略有不同,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和胆囊癌为女性高于男性;在恶性肿瘤中,食管癌性别比最高,达到了16.25;其次是,胃癌、肺癌、肝癌、直肠癌。 各年度不 同性别恶 性肿瘤死 亡情况见表1、表2。

2.2恶性肿瘤死亡的年龄分布2007—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年龄最大97岁,最小1岁。死亡构成随年龄增加而逐步上升,以70~79岁组最高,其次是60~69和50~59岁组,这3个年龄组的死亡数为591人,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71.38%。恶性肿瘤年龄组死亡分布情况见表3。

3讨论

近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恶性肿瘤防治工作任务严峻。

分析结果显示,每年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的1/4左右,恶性肿瘤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恶性肿瘤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总体死亡顺位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基本符合我国总体情况,不同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在不同性别中存在的差异显著,尤其是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直肠癌的男性死亡构成更显著高于女性,这与国内总体情况一致[1,2]。恶性肿瘤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及被动吸烟、喜食熏烤、油炸食品,烹饪油烟,室内燃煤等[3]。而男性高于女性的原因可能与吸烟、饮酒、熏烤饮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4],同时可能与男性承担的社会及家庭压力大、接触危险性工作较多以及生活无规律等因素有关,大部分男性对疾病的耐受较女性高,在疾病严重时才就医,导致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明显增加,老年人因体质弱、抵抗力差、病情较为严重等因素导致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因此,应开展老年人的卫生保健 及健康宣 教 ,提高自我 保护意识 , 定期参加健 康检查 ,应早发现 ,早诊断 ,以及早治 疗 ,以降减低恶 性肿瘤死 亡率。

大约30%的癌症死亡源自5种主要行为和饮食危险因素:高体质指数、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运动、吸烟及饮酒,而烟草是主要的致癌风险因素,其导致全球22%的癌症死亡,其中71%的肺癌死亡[5]。近几年我们生活的城市污染日益严重, 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存在着隐患,因此,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不仅是继续提高诊断水平,更应该加大对广大市民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对恶性肿瘤的重视程度,普及医学及肿瘤的防治知识,控制烟草危害、改善环境与室内空气环境[6],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注:a死亡人数与该年份死亡总数之比,b该性别死亡人数与该年度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之比。

注:a死亡人数与该性别死亡总数之比。

死亡趋势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来源于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2009—2013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死因分类编码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ICD-10) [3]标准进行, 由市 (县) 、区CDC专业人员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填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核实、编码后录入《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 Reg 2005, 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人口资料由无锡市公安局提供, 以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为标准进行标化。

1.2 潜在寿命损失年的计算方法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PYLL) 、潜在寿命损失率 (PYLL‰) 和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AYLL) 的计算方法参照周宝森等[4]介绍的期望寿命法, 年龄域的确定为我市1~70岁的居民。

式中ai为尚能生存年数=L- (X+0.5)

式中i为年龄组平均年龄;L为年龄域上限;ai为L减去死亡年龄组平均年龄;X为各年龄组的组中值;d为研究人群某年龄组死亡人数;N为1-L岁总人口数

1.3 死亡趋势预测方法

死亡率的拟合建模及趋势预测采用邓聚龙[5]介绍的灰色系统模型GM (1, 1) 。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009—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r=0.912, P<0.05) , 年均上升2.21%。5年间共报告恶性肿瘤死亡50 765人, 年均死亡率为217.31/10万 (标化死亡率114.12/10万) , 占全死因的32.56%, 居全死因的首位;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281.85/10万, 明显高于女性的153.41/10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 442.879, P<0.01) 。见表1。

2.2 年龄别死亡率

各年龄组恶性肿瘤的死亡中, 死亡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以5~14岁组死亡率为最低。35岁以下人群主要恶性肿瘤的死因为白血病, 35~59岁青壮年主要死因为肝癌、肺癌和胃癌, 60岁以上老年人主要死因为胃癌和肺癌。见表2。

2.3 死因顺位

在主要的恶性肿瘤分类中, 男女性居前3位的死因顺位相同, 分别为胃癌、肺癌和肝癌, 三者占总恶性肿瘤死亡的55.69%。除女性特有的恶性肿瘤外, 其余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见表3。

2.4 PYLL

见表4。5年来, 全市居民因恶性肿瘤死亡共减寿289 569人年, 减寿率为13.68‰, AYLL为11.73年;其中女性恶性肿瘤的AYLL为12.81年, 虽然略高于男性的11.19年, 但男性恶性肿瘤的PYLL为185 246.5人年, 明显高于女性的104 322.5人年, 达到1.78倍。

居PYLL前3位的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分别为肝癌、肺癌和胃癌, 三者占总恶性肿瘤潜在减寿年数的52.99%;AYLL前3位的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则分别为白血病、宫颈癌和乳腺癌。

注:a为非前10位的病种。

注:PYLL—潜在寿命损失年数;AYLL—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2.5 建模及预测

对2009—2013年无锡市恶性肿瘤死亡率进行灰色系统模型GM (1, 1) 曲线拟合, 得到预测模型为X赞 (t+1) =20 148.426 3e0.0107t-19 943.196 3, 相应参数取值α=-0.010 7, μ=213.392 2。经拟合度检验, C值为0.249 7<0.35, P值为1.000 0>0.95, 模型预测精度等级为好。利用此模型预测我市恶性肿瘤的死亡率, 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呈上升趋势, 2015年死亡率应为228.65/10万, 到2020年死亡率将达241.22/10万。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 虽然我市恶性肿瘤的年均死亡率低于其他城市报道的相关结果[6,7,8], 但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 与15年前的资料[9]相比, 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死亡率和占全死因的构成仍分别上升了28.56%和14.18%;通过灰色系统模型GM (1, 1) 拟合建模及趋势预测显示, 未来其死亡率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 提示恶性肿瘤仍是今后我市相当一段时期内影响全市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居前10位死因的恶性肿瘤顺位中, 以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等为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造成我市居民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 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51.0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这与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多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和更多的危险因素暴露机会有关[10]。提示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防制将是今后我市恶性肿瘤防制工作的重点, 应大力开展癌症的早诊早治和肿瘤的登记随访, 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提倡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11], 全面推进三级预防策略。此外, 随着大气雾霾的加剧和吸烟人数的增加, 肺癌的死亡率也呈快速上升趋势, 其死亡率已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近1/4, 顺位逐渐取代其他恶性肿瘤, 与文献[12-13]报道的结果一致, 应引起重点关注。

我市恶性肿瘤死亡的总PYLL虽然比15年前增加了3.89倍, 但其PYLL‰却略有下降, 提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提高, 我市居民由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逐渐减少, 从而导致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PYLL前3位的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分别为肝癌、肺癌和胃癌, 与文献[14]报道的结果一致, 且男性的PYLL和PYLL‰均明显高于女性, 提示除开展癌症的早诊早治外, 还应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从而减少寿命的损失。

死亡趋势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全死因资料来自于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2009年上报卫生部“沈阳市城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人口资料为沈阳市公安局人口统计年报。

1.2 方法

全死因资料按ICD-10进行分类,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2002采用中文版Access2000/xp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有关统计分析。标化率按照2000年全国普查人口年龄构成计算。

2 结果

2.1 总死亡情况

2002-2009年沈阳市城区8年共报告死亡199 569例,平均死亡率为724.53/10万。其中男性死亡112 745例,平均死亡率为823.11/10万;女性死亡86 824例,平均死亡率为627.01/10万。

2.2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为51 298例,粗死亡率为186.23/10万,占总死亡的25.70%,居沈阳市城市全死因第一位。其中男性30 266例,粗死亡率为220.96/10万;女性为21 032例,粗死亡率为151.89/10万。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45倍,有统计学意义(χ2=9.52 P<0.01)。(表1)

2.3 恶性肿瘤死亡性别分布

恶性肿瘤死亡中肺癌死亡率最高为67.83/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6.42%,是恶性肿瘤死因中第1位;其次为肝癌、胃癌、结肠直肠肛门癌、食道癌等,其中前三位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57.57%。男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直肠肛门癌、食道癌,前三位占恶性肿瘤死亡的62.68%;女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依次为肺癌、结肠直肠肛门癌、肝癌、乳腺癌、胃癌,前三位占恶性肿瘤死亡的53.72%。(表2)

2.4 恶性肿瘤死亡的时间分布

对沈阳市各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率进行比较发现:标化率进行比较发现:肺癌、肠癌、乳腺癌死亡率逐年上升;肝癌、食道癌、膀胱癌、鼻咽癌死亡率以2006年为界先下降后上升;升高,40岁前后迅速上升,70岁左右达到高峰,到85~岁组出现下降趋势;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膀胱癌、鼻咽癌死亡率随年龄组的增加而缓慢上升,在70~75岁组出现大幅度上升;女性恶性肿瘤乳腺癌、宫颈癌死亡率均是在55~65岁组出现下降趋势,而在其他年龄段均呈上升趋势。从年龄分布看:25~岁组以前白血病死亡率最高,其次为肺癌、胃癌、肝癌;30~40岁组肺癌、肝癌的死亡率上升速度超过白血病排到前2位;从40~45岁组开始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死亡率迅速上升成为恶性肿瘤中主要致死原因,55~70岁组食道癌上升到第5位而乳腺癌下降到第6位;70~85岁组胃肠癌上升到第2、3位,肝癌下降到第4位;85~岁组宫颈癌死亡率以2007年为界先上升后下降;胃癌、白血病死亡率一直较平稳无较大起伏。(表3)

2.5 恶性肿瘤死亡年龄别分布

肺癌死亡率随年龄组的增加而持续其他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同70~85岁组,只是膀胱癌死亡率迅速上升。(表4)

3 讨论

2002-2009年沈阳市城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6.23/10万,居沈阳市城区全死因第一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死于恶性肿瘤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直肠肛门癌、食道癌这与全国一致[2]。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标化死亡率逐年下降,这可能与沈阳市人口老龄化有关。

性别分布看:沈阳市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均高于全国男女平均水平[3]。除女性肿瘤外男性各类恶性肿瘤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肺癌仍然是男女恶性肿瘤主要致死原因,且持续上升,但肠癌、乳腺癌女性分别上升到第2位、第4位,其他恶性肿瘤死因顺位男女基本一致。

年龄分布看:25~岁以下年龄组白血病死亡率占首位,其他各年龄段肺癌死亡率均高居榜首,提示肺癌的防治为重中之重。女性肿瘤中乳腺癌、宫颈癌在55~68岁组出现下降趋势,提示与机体生理状况改变有关,也可能与早发现、早治疗有关;从70~岁组以后胃肠癌、肝癌、食道癌、膀胱癌大幅度上升,提示致癌因素在人生过程中持续存在。

时间趋势看:沈阳市肝癌、胃癌、食道癌居高不下,而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死亡率呈显著上升,且有小年龄化趋势。

沈阳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动态变化,提示了相应的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与城市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有关。

参考文献

[1]李立明.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76-377.

[2]张思维.中国部分市县1998~2002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06,(7):441.

死亡趋势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收集户籍为和平区的居民, 2010-2014年因脑卒中死亡的病例。来源于医疗机构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户籍居民死因资料。

1.2脑卒中分型标准根据ICD-10脑卒中分型标准分为脑梗死、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未特指脑卒中。

1.3统计学分析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 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按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比计算标化率。

2结果

2.1总体死亡水平变化2010-2014年和平区死因监测人口为2 012 606人, 死亡15 992人, 其中脑卒中死亡2 835人, 死亡率140.86/10万, 男1 546人, 女1 289人, 在死因顺位中位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 居第3位, 构成比为17.73%。

2.2各年份脑卒中死亡率及标化率脑卒中死亡率, 2010 -2011年明显下降, 2012年有所回升, 2013-2014年缓慢下降;女性死亡率变化与全人群基本一致, 但男性死亡率在2013年又有所升高。男性脑卒中死亡率各年份均高于女性, 见表1。

2.3各年份不同性别、年龄居民的脑卒中标化死亡率不同性别的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男性在45 ~54岁组就开始上升, 而女性在65~74岁组才出现明显升高。女性在35岁之前未见脑卒中死亡病例, 而男性在15~ 24岁组已经出现死亡病例。见表2。

2.4 PYLL和PYLL率变化情况2010-2014年因脑卒中死亡导致的PYLL和PYLL率, 男性均高于女性。PYLL率是反映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能够反映因脑卒中死亡对全人群寿命带来的影响, 5年间PYLL率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 其中女性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详见表3。

3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 和平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率2010-2011年明显下降, 2012年有所回升, 2013-2014年缓慢下降, 但在全死因顺位中高居第3位。脑卒中死亡女性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 65岁之后死亡率迅速上升, 这与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一致[3,4]。而男性则在45岁以后就出现了死亡率的快速增长, 甚至在15~24岁组已经出现死亡病例, 死亡呈现年轻化。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脑卒中死亡引起的男性寿命损失也高于女性, 说明脑卒中对男性的危害更严重。

注:PYLL:潜在减寿年数

许多研究发现,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年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绪、家族遗传史等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可增加复发和死亡风险[5,6]。其中, 很多因素是可控的, 是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来得到改善的, 所以脑卒中的防治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

从辖区脑卒中死亡情况可以看出, 45岁以上人群死亡率升高, 这部分人群成为了防治的重点对象。目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对发现的高危人群和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管理, 并且进行针对防治知识开展健康宣传。对健康人群则开展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宣传, 改变居民不良的生活方式。研究显示, 对社区人群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后, 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上升, 疾病死亡率下降明显[7]。所以说, 通过社区干预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死亡效果显著, 今后, 应充分利用建立的居民电子档案, 在社区做好脑卒中的三级预防工作, 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

参考文献

[1]钱孝琳, 付朝伟, 王飞, 等.上海市徐汇区2002-2012年脑卒中死亡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 28 (8) :63-66.

[2]Christopher JL Murray.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causes of death, 1990-2013: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J〕.Lancet, 2015, 385 (9963) :117-171.

[3]吴萍, 唐岩.2006-2012年沈北新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趋势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 28 (9) :90-91.

[4]刘瑛娜, 詹一, 章华米, 等.西湖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状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15, 27 (9) :907-909.

[5]马国胜, 张东, 彭彩丽.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11) :38-41.

[6]占亚平, 李剑敏.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 (22) :31-33.

死亡趋势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肺癌死亡资料

来自1990—2009年金山区各级医疗机构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推断书》和公安部门开具的《死亡确认书》中所有以肺癌为根本死因的死亡病例。

1.1.2 历年人口资料

由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提供。

1.2 方法

1.2.1 数据整理及分析

采用Microsoft Access对肺癌死亡病例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 10.0进行处理。

1.2.2 统计分析指标

包括肺癌别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PYLL)、潜在减寿率(PYLLR)、标化减寿率(SPYLLR)等指标。PYLL、PYLLR、SPYLLR的计算公式如下[3]:

undefinedN×1000%。

SPYLLR=∑(PYLLi×校正系数)/N×1000%。

校正系数=(Pir/Nr)÷(Pi/Ni)

式中:e—预期寿命,此次研究取80岁;ai—预期寿命与某年龄组组中值之差;di—某年龄组死亡人数;Pir/Nr—标注人口的年龄组人口构成;Pi/Ni—观察人群的各年龄组人口构成;N—某人群总人口数。

1.2.3 质量控制

与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合作,将因死亡而注销户籍的所有居民中的肺癌病例均被纳入数据库,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完整性;采取与中心肿瘤防治部门进行核对、抽取2%病例进行病史复核等方法,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1990—2009年,金山区居民因恶性肿瘤死亡共计17 236人(死亡率为170.63/10万),其中因肺癌死亡4 353人(死亡率为43.09/10万),肺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5.26%,位居肿瘤死亡的首位。20年间,金山区男性居民因恶性肿瘤死亡11 484人(死亡率为228.76/10万),其中因肺癌死亡3 442人(死亡率为68.56/10万),肺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9.97%,同样位居肿瘤死亡的首位;女性居民因恶性肿瘤死亡5 752人(死亡率为113.20/10万),其中因肺癌死亡911人(死亡率为17.93/10万),肺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15.84%,肺癌仅次于肝癌,位居女性肿瘤死亡的第2位。

2.2 不同性别人群肺癌死亡的变化趋势

1990—2009年,金山区居民肺癌的粗死亡率随时间的增长虽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总的上升趋势仍较为明显(20年间粗死亡率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50%)。与粗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肺癌的标化死亡率随时间的增长表现为平缓的窄幅波动,未显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年间标化死亡率的平均增长速度为0.33%);与合计情况相类似,男性和女性肺癌的粗死亡率也同样呈现上升趋势(20年间男性和女性粗死亡率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52%和4.31%),但标化死亡率的上升趋势均不明显,都表现为平缓的变化趋势(20年间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44%和0.24%)。见表1。

2.3 不同年龄组人群肺癌死亡的发展变化趋势

1990—2009年,不同年龄组人群肺癌死亡率及构成比随时间的增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25~44岁年龄组人群的肺癌死亡率随时间的增长呈现较大幅度的上下波动,但其构成比则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09年该年龄段肺癌死亡构成比是1990年的0.39倍);45~64岁年龄组人群的肺癌死亡率与构成比均随时间的增长呈下降趋势(2009年该年龄段肺癌死亡率及构成比分别是1990年的0.69和0.59倍);6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的肺癌死亡率与构成比则随时间的增长表现为较明显的上升趋势(2009年该年龄段肺癌死亡率及构成比分别是1990年的1.5和1.45倍)。见表2。

2.4 不同年份肺癌所致寿命损失

1990—2009年,金山区居民因肺癌所致的PYLL和PYLLR均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2009年的PYLL和PYLLR分别是1990年的1.57和1.43倍),但SPYLLR却随时间的增长表现为下降的趋势(2009年的SYLLR仅是1990年的0.79倍);与合计情况相类似,男性和女性肺癌所致PYLL和PYLLR同样随时间呈现上升的趋势(男性2009年的PYLL和PYLLR分别是1990年的1.4和1.32倍,女性则为2.01和1.84倍),而两者的SPYLLR也都表现为下降趋势(男性和女性2009年的SYLLR分别是1990年的0.70和1.08倍)。见表3。

注:PYLL—潜在减寿年;PYLLR—潜在减寿率;SPYYLR—标化减寿率。

3 讨论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金山区居民肺癌死亡率随时间的推移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全国的报道结果是相类似的。但与此同时,排除了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的肺癌标化死亡率随时间的推移并未表现出上升趋势,只呈现出平缓的变化趋势,这表明人口老龄化是造成肺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不同性别人群的肺癌死亡趋势方面,金山区男性的肺癌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要高于同时期的女性,考虑到金山男性居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要低于女性(1990年老年人口系数男性为5.67%,同期女性为7.99%;2009年男性为13.19%,女性为15.95%),这表明男性居民较女性有更多的导致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危险因素存在。

在各年龄组人群的肺癌死亡趋势方面,65岁及以上老年人肺癌死亡率及构成比均随时间的推移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其他年龄组人群的肺癌死亡率和构成比则均未表现出上升趋势,部分年龄段,如25~44岁组人群肺癌死亡的构成比与45~64岁年龄段人群肺癌死亡率及构成比均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结果应与近年来金山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有关,同时这一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年龄因素是造成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在肺癌所致寿命损失的变化趋势方面,肺癌所致PYLL及PYLLR随时间的推移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SPYLLR则出现下降趋势,这可能与SPYLLR排除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并且由于越来越多的肺癌死亡病例集中在老年组,而老年组肺癌死亡对减寿率的影响较其他年龄组要小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近年来金山区肺癌所致死亡率及其疾病负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金山区近年来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等因素有关。在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的背景下,建议对肺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开展持续的监测,掌握其发展变化趋势,并对老年人群及男性居民等肺癌死亡的高发人群给予特别的关注,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尽可能地减缓肺癌发病和死亡率的快速上升趋势。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居民肺癌所致死亡率及其疾病负担的发展变化趋势,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肺癌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M icrosoft Access对1990—2009年所有肺癌死亡病例进行数据录入;对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分析处理,计算肺癌别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PYLL)、潜在减寿率(PYLLR)、标化减寿率(SPYLLR)等指标。结果 20年间,肺癌死亡率为43.09/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5.26%,位居肿瘤死亡的首位。1990—2009年,金山区居民肺癌的粗死亡率随时间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标化死亡率随时间仅表现为平缓的变化趋势。男性肺癌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20年间,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癌死亡率与构成比随时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其他年龄段人群肺癌死亡率与构成比则未表现出上升的趋势。1990—2009年,金山区居民因肺癌所致的PYLL和PYLLR均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但SPYLLR却随时间的增长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结论 近年来,金山区居民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是造成肺癌死亡率及其所致寿命损失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在加强肺癌死亡监测的同时,对肺癌死亡高发的老年人和男性居民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减缓肺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

关键词:肺癌,死亡率,寿命损失,趋势

参考文献

[1]郁新森,王寒松,林文尧.1990—2004年海门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与减寿分析[J].中国肿瘤,2006,15(4):220-223.

[2]黄建萍,嵇鸿,蓝绍颖.2004—2006年南通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3):314-31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死亡趋势】相关文章:

《死亡诗社》04-21

死亡保险05-01

死亡调查05-27

死亡动物05-30

院前死亡06-03

死亡病例报告05-25

死亡时刻范文05-17

死亡生命范文05-17

开死亡证明04-28

死亡的句子04-30

上一篇:政府预算体系下一篇:非线性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