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低年级语文课

2024-06-26

怎样上好低年级语文课(精选十篇)

怎样上好低年级语文课 篇1

一、用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组织活动

教师面对新生, 首先要让学生消除对新环境和新课程的恐惧, 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趣、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贝特勒克教师显然深谙此道。一本《姜饼男人》的“巨书”, 本来是会给孩子们带来学习上的巨大压力的, 但在教师惟妙惟肖、用游戏口吻的故事讲述中, 孩子们的压力化解了。为了寻找姜饼男人, 孩子们认识了学校里应该认识的人:厨师、门卫、护士, 辅导主任、校长, 还了解了应该知道的餐厅、浴室、储藏室、卫生室、辅导主任办公室、校长室等部门。可贵的是, 学校的所有人员从校长到员工都参与了孩子的游戏活动, 共同构建出这一堂令人难忘的课程, 点燃了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 让孩子对新校园充满了向往。

二、用童话共振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

贝特勒克用自己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 刚入小学的孩子, 对学习拼音、识字感到很陌生, 并且不感兴趣, 所以, 一年级语文课的首要任务不是让孩子先学习拼音和写字, 而是先让孩子学会阅读, 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教一年级的语文第一课《上学歌》时, 如果教师只是干巴巴朗读儿歌:“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孩子们也许也不会感到有什么新鲜, 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导入:“孩子们好, 今天上学来的时候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开心吗?为什么开心?上学的时候能不能迟到啊?……”当孩子们叽叽喳喳根据引导说出儿歌的内容时, 教师说:“教师可以把刚才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唱出来, 想听吗?”然后, 教师就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上学歌》。并要求鼓励孩子动起来,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编动作, 这样既满足了低年级孩子好动的年龄特点, 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创编动作来理解儿歌的含义。最后, 教师就把孩子们说的、唱的和跳的内容用儿歌的形式说出来, 再让孩子跟读一遍, 这节课就基本完成了。低年级的教师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还要像幼儿园的教师一样用他们喜欢听的甜甜的、柔柔的语气, 让孩子们觉得很亲切, 这样, 他们就会慢慢喜欢上小学教师。

三、发挥游戏的作用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

课堂形式单一会让刚入小学的孩子身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升入到小学, 所有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走出幼儿园的上课模式。游戏对他们来说仍然起着主导作用, 特别在语文课上, 教师语言的组织、肢体的发挥尤为重要, 如果满堂灌的话, 孩子就会失去上课的兴趣, 他们就会开始拍桌子、敲笔盒、和同伴喧哗、钻桌子、手舞足蹈等, 根本不在意教师在讲什么, 此时, 教师就要学会组织, 就要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来进行引导。教师还要学会鼓励和奖励孩子们的表现, 如“叮叮当, 你真棒;”“小红花愿意和表现棒的孩子做朋友”等。这样, 用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 孩子们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教师一定要想法设法地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 学习贝特勒克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的教学模式, 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自己设计的课堂上来, 同时, 求教师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总之, 要上好一年级的每一节语文课, 教师就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 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教学经验, 有很好地驾驭课堂的能力, 更要掌握孩子的年龄特征,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做他们知心朋友, 了解他们的喜好,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因材施教, 让孩子们尽快走出幼儿园的行为习惯而适应小学生活, 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无论是环境、教师、教法都是陌生的, 所以, 有的学生对小学还会产生恐惧感, 害怕学不会、不会写, 甚至害怕小学教师等, 特别是对刚刚接触的语文课, 他们更是不知所措, 教师既不能像对待高年级的学生一样, 更不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 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过度工作, 因此上好一年级的语文课, 这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怎样上好一年级语文课 篇2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比较差,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也比较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号一堂课的关键所在,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怎么样组织学生,使其在我们的领导下进行有序的学习呢?以下是我对一年级组织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我们备课时就应该注意这一点,每节课的导入都很重要,特别是新授课,导入如果能够吸引学生,效果会特别明显,只有孩子自己愿意主动的听我们老师讲,才能真正达到上课的目的。小孩子都希望老师能够表扬、鼓励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多关注班里的每一位小朋友。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下面做小动作等。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办法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将课堂教学设计地灵活多变,充满色彩。根据每节课的内容不同,还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小游戏、小谜语、小活动等。可以把这些环节充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不会觉得上课没有

意思。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一些小口令叫他们马上集中精神,比如:一二三,快坐端;小眼睛,看黑板;这些小口令都是在幼儿园时候老师经常用到的。放在课堂上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是很合适的。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

三、老师讲课时,语言尽量儿童话。

一年级的学生和中高年级的孩子差别比较明显,首先,他们自制力差,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上课不由自主地就会“乱”。其次,他们理解力也相对差一点,不是我们只要说清楚就行的,我们还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文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多使用顺口溜。

一年级上学期主要学习拼音和简单的口语交际。拼音本来就不是很容易,加上一下子学习声母、韵母,他们难免会混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孩子们比较喜欢的顺口溜或者小儿歌来帮助他们记忆。一年级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课文也是比较押韵的,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五、注重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现在每次大型考试都会出一个看图写话,分值也比较大。但恰恰就是这最后一个题,孩子们做的最不好,我觉得原因就是平时没有能够训练、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的是只会说写不出来,有的是知道意思,但是说不出来。这样都不行。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语文的说和写都非常重要。在平时的

教学中应该多注意细节,锻炼孩子们自己说,自己写。

怎样上好语文课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91-01

教学必须是要抓住教材特点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而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影响等“背景资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章背景资料的了解是少不了的。在教学中,教师将相关背景资料的运用融入阅读教学中,根据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渗透,让学生在丰富的背景资源中,更深刻地感悟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感受文本的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 运用背景,创设情境

如在《钱学森》一文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此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把主人公和我们中华民族所倡导、尊崇的爱国情感贯穿教学始终。在结课阶段,我补充介绍说:同学们,钱学森被评为2007感动中国人物。(出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2007《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这段话是钱学森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把这段话送给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老师相信他的精神会在我们中间世代相传、永放光彩。这一环节中背景资料的介入,再加上歌曲《我的中国心》的渲染,成功地营造了情感氛圍,拉近了学生与钱学森这位伟人之间的距离。学生经历了一次感人肺腑的情感体验后,那个被激起提升的心灵深处也许会永远地烙上一个“中国印”。

2 运用背景,画龙点睛

《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写得朴素无华、感情真挚。其中“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一句是信中的点睛之笔。如何在教学中也做到画龙点睛呢?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巴金为文和为人的高度统一“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不失时宜地运用了背景资料:巴金从没有领取过国家的工资,他一直靠稿费生活。巴金关心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他为帮助灾区和希望工程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但总有一个条件:不要宣传、报道。 1998年,巴金获得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一笔巨款,立即以“一个老人”的名义捐献给了希望工程。近十多年以来,他几乎每年都要给“希望工程”捐款,捐款额累计达到了50多万元。101岁生日的文学老人巴金两次托人以“上海作家李尧棠”的名义为印度洋海啸灾区共捐款6万元。让学生自读自悟这些背景资料,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敬爱的巴金爷爷一生都在践行“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这句话。我想这个小环节中背景资料的运用也许就是这篇文章教学的点睛之笔吧。

3 运用背景,渗透写法

如《大自然的文字》一文,思路清晰,语言通俗,内容不难理解,原因就是本文作者伊林的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风格就是“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在学生理解了文中的几种“大自然的文字”的具体内容后,我设计了简介作者写作风格的教学环节:“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我们认识了四种大自然的文字,之前你们知道吗?那是谁把这四种大自然的文字告诉我们的?对了,是伊林。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这样评价他的语言风格:‘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人们也说他是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他会把简单的问题想得津津有味、讲得津津有味,任何复杂生硬的科学原理在他笔下都会变得津津有味。默读课文的第六节,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最有趣?想一想,这样写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这儿,我才引出背景资料——介绍作者,是为了引导学生真切感受文章第六节中集中体现的伊林的科普小品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的语言风格,让学生感悟到了作者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讲述科学知识这种写法的巧妙之处。

4 运用背景,延伸课外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扩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可以利用背景资料趁势激发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兴趣,把阅读延伸到课外。如教学《夹竹桃》一文后,我补充介绍:本文作者季羡林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他出身农民家庭,20岁时,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24岁时留学到德国。在国外季羡林先生坚持顽强地学习和生活,完成了博士学位。35岁的季羡林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从此他每天清晨四点就起床开始写作。2003年,92岁的季羡林因病住进医院,但是他还是没有停止过学习读书,他把病房变成了书房,又著成了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2006年,95岁高龄的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你们愿意读读这位作者的文章吗?就去找季羡林的文章读读吧!这样通过背景介绍,向学生推荐好书,引导学生把语言实践更多地延伸到了课外。

怎样上好语文课 篇4

一、让“表演”进入课堂

细心的老师就会发现, 我们每册的语文书都是按单元编排的, 每个单元的题材都不一样, 我就有选择地挑出一些课文, 让学生用表演来感受文章的精彩之处,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怕麻烦, 上课前要准备一些表演用的道具, 还要让接受能力好的学生提前熟悉课文内容, 当然不必像演员那样要求太高, 能把人物的语言说流畅, 表情流露出来即可。比如, 我在上二年级的《孟母断织劝学》这一堂课时, 我找来一块布, 一把剪刀, 让三个表演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表演, 一个扮演孟子的母亲, 一个扮演孟子, 一个读旁白, 就这样练了几遍, 第二天便搬上讲台, 三个同学的表演顿时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在表演中学生都体会到了孟子母亲的一片苦心, 也明白了课文所讲的道理, 在这时, 老师和学生共同对表演的三个学生进行点评, 在同学们的评价中好的发扬, 有缺点的地方加以改正, 争取让学生的表演更精彩。老师要给学生创造舞台, 让更多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体会其中的乐趣, 逐渐地爱上语文课。

二、让学生扮演多重角色

提到扮演角色, 学生们通过表演进行了锻炼都跃跃欲试, 要扮演什么呢?可以是导游, 也可以是解说员, 还可以是主持人等。一些写景的文章和写民族风情的文章就要用到上述角色, 比如学习《锡林郭勒大草原》这篇课文时, 我和几位学生在电脑上下载了几张有关的图片, 并让这几位同学先熟悉课文, 再像导游那样按顺序、有感情地述说课文内容。经过几遍的训练, 第二天上课时, 当美丽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 再配上动听的草原之歌, 接着“导游”出现, 开始向“游人”们介绍草原的美丽景色, 可想而知, 学生们被这一切吸引住了, 听得是那么认真, 那么忘我。就这样在优美的情境中学生学完了这篇课文, 接着我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自己当导游看着多媒体上的图片向同桌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 同学们的热情是那么高, 也不用愁背诵段背不会了, 这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这样长久坚持下来, 学生们不再厌恶语文课了, 而是对语文课充满了期待, 甚至有的学生自觉地编排课本剧,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怎样上好初中语文课 篇5

一、教师良好的素质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

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这一“硬”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艺术修养、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教师不是知识的“二道贩”,而是一个指点迷津的引路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那么,他的课就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

只有形成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只有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储备,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了知识,开启了智力,陶冶了性情。如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朗读完了自己说出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点。通过自己扮演的角色学生对人物的性格抓得既全又准。我又趁热打铁问“若瑟夫”(扮演者)你是怎样认识“爸爸妈妈”的言行的?这样做既突出了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又发挥了主导作用,突出了重点;既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巧妙的教学艺术是上好语文课的手段

课堂教学不能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而要多渠道的收集和积累“教育资源”,巧妙组织教学。课前深挖教材,研究学情、教法;课上根据具体情况,抓住教学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教《安塞腰鼓》一文时,我借助(视频)安塞腰鼓舞蹈片段,给学生设置情境,激发其想象力,帮助学生领会安塞腰鼓的艺术内涵。借助(音频)配乐朗诵用声音传达作品的情感,让学生真正感受腰鼓的铿锵激越、恢弘气势,引导学生进入作品并受到感染.,为深入理解课文扫除障碍。此外,课后要巧问、拓展,曲折生姿,提供话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巩固的欲望。如:学《背影》一课,就作《背影》片断练习,抓住特定环境具有特征的地方,作剪影式的描述。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是上好语文课的根本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可以给学生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生活是语文不竭的动力,只有融入生活,才会为语文提源头活水,才能让语文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创造经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实践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的教育理念。

怎样上好初中语文课 篇6

【关键词】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博学

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的学, 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初中语文课那?

一、转变观念,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課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也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后不用抓基本的教学常规了,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新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我的体会是对传统的教育必须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既不能全部继承,只改课程不改观念;也不能全盘否定,样样翻新。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对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样不能去掉。

二、提高教师良好的素质,还要博学有爱心

语文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语言环境,也是能教好语文的有利条件,但是,这并不是说有了有利条件就能教好学生学好语文,老师要求很高,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老师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单纯的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要求语文老师博览群书,博学多识。还要求语文课学生愿意上,听得进去,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调动学生积极性,走进学生中间,做好师生互动,完成教与学二者之间的衔接。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借助语文这一教学载体,也可以借助作文这个平台,让学生说出心里话,展现自己的心里,走进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好的鼓励,不好的找原因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帮他们出主意,引导好他们,树立一个客观而又具体的目标,帮助他们去实现,学习上是老师,思想上是平等对话者,生活中是好朋友,这样学生思想动态老师了如指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从点滴做起,学好每一门功课,成就自己精彩人生,学习中寻找快乐,激起他们信心,才能焕发出学习兴趣,学好习,不仅仅是语文!这便是学生要学的问题。

三、认真预习,培养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课前,有的学生对老师这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老师上课讲解,老师讲什么就听是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呆板被动,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听课时有的放矢,对预习发现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细听详记、思考理解,当堂掌握,在学习中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同是预习,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看起书来,象是看小说似的,不大容易发现问题,更难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即使发现什么问题,也不停下来问个为什么,不去追根求源搞清楚;有的看书时动手又动脑,把新课中的旧概念、旧知识查个水落石出,对新课中的问题能理解的就当时弄通,弄不通的就记下来,等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分析讲解。课堂上,有的学生全神贯注,专心听讲;有的分心走神,瞌睡打盹。同是听课,有的象架录音机,全听全录;有的干脆不记,只顾听讲;也有的边听讲边划书边思考。同样是思考,有的思考当堂内容,有的思考与本课相关的知识体系,有的思考教师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相比较。下课后,有的学生抢做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有的先回忆复习课上讲的内容,然后看书整理笔记,把教材充分理解掌握了,才开始做作业。有的课上未听懂,下课也不问,随它去了,玩得天晕地暗。

怎样才能上好初中语文课 篇7

一、教师良好的素质是上好课的前提

语文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 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为人师表,要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容得下千姿百态的学子;有博大深蕴的爱生的情怀,解得开学生千差万别的心结。为人正直,师德高尚,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的思维差异,从不以“师道尊严”来压制学生,只是一位“学长”和“顾问”;不做知识的“贩卖者”,而是一个指点迷津的引路人。

2. 应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具备了比较强的文学艺术修养,那么教学就如室中养有兰花,散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两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一篇文质兼美的“下水文”,会博得学生的啧啧赞叹;一篇高等级的优秀论文发表,会赢得同行的羡慕眼光。

3. 应具有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指课堂教学使用的口头语言,而不是从教材、教参搬到课堂的照本宣科的书面语言。它是教者传达信息,听者达到学习目的的桥梁,不仅要规范化,而且要艺术化;不仅表意上要严谨清楚,而且声音要悦耳动听;不仅要准确流畅,而且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二、巧妙的教学艺术是上好课的手段

有人说,上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似打了一场胜仗。既是打仗,就不能不讲究用兵之道。只有运筹帷幄,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达事半功倍之效。我在平常教学中常常用三十六计。“围魏救赵”本指突袭敌人的后方据点,迫使敌人撤回兵力。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某些疑问暂时不回答,而采取反守为攻的方法,提出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来让学生回答,让他们在回答问题中悟出自己所提出问题的答案。“欲擒故纵”本意是要捉拿某人却先故意放松一下,使对方形成错觉,以便更好地捉拿。此计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指遇到某一棘手问题,正面讲述有疑难时,就放开一步,而从反面去说,让学生从否定的意义上对这一问题有所领悟。另外还有“调虎离山”,即为了改变学生只在课堂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促使他们拓宽思路,开阔眼界,适当地创造机会,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到社会中去调色。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自立精神,教师可以带头设计一些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等,等到有些头绪时,教师突然借故离开,让学生自己组织好这项活动,这种方法称之为“上树抽梯”。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有效的教学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营造出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可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授课过于严肃油滑、轻浮松散等都不适宜。好的气氛应有张有弛、有放有收,让学生在轻松中紧张思考学习,在活泼中自觉发展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春风化雨中得到情感的愉悦和知识的满足。

然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并非一件易事,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具有使课堂气氛继续保持和谐的艺术。例如:有一天上课时,一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并且围着窗户玻璃飞来飞去,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随着蝴蝶转来转去。于是我停下课来说:“我现在提一个问题大家回答,你们说为什么这只蝴蝶在教室里飞来飞去不愿离去?”学生们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好。我接着说:“这就是蝶恋花,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嘛!”学生们会心地笑了。在笑声中,一个学生打开窗户放走了蝴蝶,大家的注意力又重新集中了。轻轻松松,一语飞渡。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善于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心灵参与程度,让学生真正地“自由表达”,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在作文指导中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我先出示了作文题目《我是%%%%%》,然后做了自我介绍:“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爱好广泛……那么你呢?”学生想到了习作“介绍自己”,他们的回答自然也是水到渠成。这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都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我也有一变,你们信吗?”同学们大都微笑着摇头,目光中充满了好奇,有的同学故意“挑衅”:“那快变吧!”“我是一棵梧桐树,我生活在一条小溪边……”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我的“自我介绍”打破了思维常规,把学生带入一个想象的世界,令他们眼前一亮,犹如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立刻溅起美丽的水花。学生用目光告诉我他们喜欢这富于创造性的表达。于是,同学们踊跃发言,同样富有创造性地介绍了“自己”。我见时机已经成熟,就补充说:“你们只是一棵普通的树还不够好,你们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最好有自己的特点和思想,你们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在你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特别的事吗?”这么一说,学生的思想闸门立刻打开了,他们的发言也丰富起来,他们有的描述了“自己”一年四季的变化:“……秋天,我的叶子逐渐变黄了,不久,‘小淘气们’纷纷和我告别,他们追逐着,嬉戏着,你撞一下我,我撞一下你,直到投入大地的怀抱他们才安定下来……”有的倾诉了“自己”被砍伐的遭遇;有的想象了“自己”童话般的经历。普普通通的树被学生们赋予了新的生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个性,寄托了他们的希望。一节作文课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学生们意犹未尽,课后,学生们围住我,继续和我交流。

怎样上好作文课 篇8

一.淡化作文概念, 让作文无处不在

不知从何时起, “作文”这一个概念似乎被“妖魔化”了, 不少学生提到上作文课, 都精神萎靡。要想改变这种现状, 我认为首先应该要淡化作文概念, 让“作文”这个词汇从学生脑海中消失。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可有机地利用和创造机会, 让学生本能地进入作文这个角色, 从而使作文无处不在。

1、在阅读欣赏中激发创作热情。我在上《麋鹿》一课时, 先让学生观看录像, 听枪声, 感受麋鹿惨遭屠杀的情景, 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朗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体会, 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 情绪异常高涨。在这种氛围中, 我及时引导, 学生活跃起来了, 纷纷畅所欲言, 用自己简单质朴的语言写了一封封感人的倡议书信。实践证明, 只有在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的前提下, 他们才能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2、在细致观察中培养创作意识。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 让学生观察兄妹俩认真听贝多芬弹琴的插图, 从他们的神态, 他们的内心活动, 启发学生朗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一段话,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从盲姑娘的神态中联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唤醒了, 精彩的回答就会此起彼伏。在本课的教学中, 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更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二.注重真切体验, 让学生走进作文

1、在生活中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 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例如:有的同学刚搬新家, 我要求他们写一写自已所喜爱的卧室;有的同学要过生日, 我要求他们写一写想象中的乐趣;有的同学目睹了人间的真情, 我要求他们写一写自己的见闻……由于学生有亲身的感受, 并能够按老师的要求用心去体验, 习作时自然就会有内容可写。

2、在观察中体验。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观察则是习作的基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总是千变万化的, 只有用心去体验, 进行认真观察, 才能把握住事物的特点, 写出真实具体、生动形象的文章。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善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和练笔有机统一起来, 才能使习作训练落在实处。如一个秋天的傍晚, 我要求全班学生一起观察晚霞, 那晚霞随着太阳渐渐下沉, 晚霞的色彩和形状不断发生着变化。第二天交上来的习作令我惊叹不已。

3、在活动中体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优化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针对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 习作指导也应融化在学生所喜爱的活动之中, 积极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 调动他们乐于练笔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体验的过程中, 首先应重视拓宽活动的内容, 注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从校内向校外拓展, 将语文与其它学科融合, 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其次应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体验, 既要丰富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又要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学生只有在活动中体验, 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激发创作动力, 让学生主动作文

学生渴望自己的作文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 特别是老师的鼓励和帮助, 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 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从而让学生爱上作文, 主动创作。

1、培养学生信心

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高有低, 对同一事物, 他们的认识程度也不相同, 因此, 表达的方式和技巧也有差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学生框死, 要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作文思路和表达方式, 一旦发现学生习作有新意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那些作文能力较低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启发引导, 尤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这样才能开发思维能力, 激发创作热情。

2、提供展示园地

怎样上好作文课 篇9

一、作文指导课切忌选题太大, 浮光掠影

写文章, 不能事无巨细, 面面俱到, 和盘托出。否则, 就会老虎吃天, 无从下口, 势必泛泛而谈, 空洞无物。“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那么作文指导课的切口就要小, 要一课一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训练,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所谓“切口”要小, 就在于指导学生写作要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遵循“宁凿一口井, 不挖一条沟”的原则, 选题不宜过大、过泛, 以解决一个问题为准则, 使学生能受到某个方面的启迪。

二、作文指导课切忌花样太多, 落英缤纷

时下, 一些以创新和改革为形式和借口的教育教学模式风起云涌, 其中当然不乏以锐意改革之举和科学的方式方法取得成功的案例, 但也有太多的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点:花样百出的课堂极有可能华而不实, 脚踏实地地打好基础未必一无是处。

平时作文教学要注意基本功的训练, 认真指导学生“立意、谋篇”, 交给学生“要领、技法”, 并反复训练,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的倾向。落实作文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但都要从训练的实际出发讲究实效, 决不可摆花架子。

三、作文指导课切忌距离太远, 脱离实际

作文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 就必须让学生到大环境中认识生活, 体验生活, 学习语言。坚持从生活中找“米”与生活是作文的惟一源泉的写作观。

话说回来, 一堂作文指导课也就只能教给学生一些方法而已, 作文的任何一种技巧都不是老师一节课所能解决的。要教好学生作文,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关键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只有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结合现实生活, 借助范文等, 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怎样上好作文课 篇10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 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 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 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 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 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 也是练笔的最好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 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 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 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 搞完一次大扫除, 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 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 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 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 (不管是生离的, 还是死别的) 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 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 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 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 我总跟在跟身旁, 她出去我跟着, 她睡觉我伴着, 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 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 我早早地起床了, 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 我连头也没梳, 散着发就在后面追, 我边追边喊, 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 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 怎么也睡不着, 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 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 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 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 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 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 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 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 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 认真作好记录, 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 能让一些后进生得到鼓励, 看到希望。

上一篇: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下一篇:小班幼儿园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