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教与学的新方式

2024-06-25

数学课教与学的新方式(精选十篇)

数学课教与学的新方式 篇1

一、“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过于单调枯燥,但通过“数学阅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就会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们更能接受、理解。阅读的方式让数学有了生命,也让数学知识“活”了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之间本来就有着许多共通性,数学阅读的方式也让数学更具人文性与思想性,在传授学生们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最后,“数学阅读”的方式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故事提问让学生产生兴趣,促进自主思考,掌握数学智慧,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提升数学能力和水平。

二、“阅读”教学具体方法的探讨

1. 数学知识的趣味化、故事化

让数学知识变得更有趣就要在文字上下功夫,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引入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在讲述两位数加法的知识时,传统的表达是这样的: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个位满十十位要加一位。这样的文字表达较生硬,难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化的表达: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动物们为两位选手的精彩表演鼓掌。老师说:“你喜欢哪只小动物的表达呢,请你也来说一说。”在这样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性被点燃,踊跃上台表达,使课堂有趣有效。

2. 用“数学故事”构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气氛

读即是指阅读,传统的观点认为,“阅读”是语文教学专属的方法,数学只能是“思考”和“解题”。但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数学的阅读。这种内容与数学相关的,能提起学生兴趣的故事,会极大的促进数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这种适宜于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故事,能使学生理解困难之时,把生涩的内容易于理解,在课后通过“数学故事”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巩固,使数学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数学故事”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具体,更加符合小学的认知习惯,使数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增强。实际上,写好“数学故事”对广大的数学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只要老师和学生都积极的创造有趣的“数学故事”,把自己投身于故事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就能更容易的理解各种数学知识,既对学生有利,也对老师的讲解有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数学故事”的演出,把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和有趣。

3. 师生共参与,组织数学阅读活动

“数学阅读”开展的方式十分广泛,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学生们也可以参与其中。老师可以多在班级开展类似“数学小故事大赛”的活动,要求学生们利用课堂学过的知识编辑小故事,优秀的作品还可以作为课后习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发挥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编辑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要先熟悉知识,有利于巩固已知数学知识。也可以收集学生对未学知识的趣味思考,这样在培养学生创作性思维的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预习效果。老师们无论在讲述数学知识还是数学习题时尽量多的利用“数学阅读”的方式,拒绝“简单粗暴”的讲述数学公式。除了编写数学阅读故事,还可以进行数学故事展演,将写好的故事演绎出来,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求知,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会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所在,数学课堂从此活跃起来。相信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会让数学课堂更加奇妙和精彩,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三、结束语

“数学阅读”的重要性有目共睹,让“阅读”成为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新方式是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途径,在现今的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数学阅读”,不断促进阅读实践,改进教学方式,编辑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数学资料,让“数学阅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俊勇,苏桂芹.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2,S2:315.

试论中职数学的教与学的论文 篇2

【摘要】中职数学教学由于学生不良的学业基础,教师对学生不良学业基础缺乏诊断性的细致了解而造成“教”与“学”双方的严重脱节,必然导致学生学习信心、兴趣的进一步丧失,教师教学成就感的失落。对于学生,将势必影响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进一步影响其赖以谋生的职业能力的养成;对于教师,由于缺乏来自工作本身的成就激励,将丧失自我进修提高的内在动力,不可避免地影-向教师教学业务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应用能力;知识转换;数学思维

数学作为文化基础课,是学好其他学科特别是理科专业课的基础,学习数学对于提高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创造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全面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数学情况并不够理想,多数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笔者在今年所教的一个班级中对数学课的学习情况做个简单调查:全班43人,不想学的有7人,占全班人数的16%,想学但因为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有26人,占全班人数的61%想学且能听懂老师教学内容的仅有10人,占全班人数的23%,据我对他们的了解,就这占全班人数的23%的10名学生在学习中亦是不求甚解,只求照搬公式做完习题即可、在如此现状下,教师如何“教”数学?学生如何“学”数学?应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教师应不断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方法,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精心引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多数学生都是游戏高手,且经常在玩游戏时能进行“自发性的研究学习”,有的学生玩一天游戏不觉得累,而上一节课却疲惫不堪,这正是兴趣所致。那么我们在讲授数学内容时,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并与实际相联系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学生通过自身参与的问题解决,对数学知识、概念易于理解,也能更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与专业紧密结合,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

中职学校多数学生有一个观点:到职业学校是来学专业的.。我校在第一学年除开设基础课以外,还开设了《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学生对此类课程非常重视,因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紧密相关,是全新的知识,而数学课他们早已熟悉了,从小学到初中,已学了九年,不就是老师讲定义、讲概念、推公式,再举几个例子,学生背概念、背定义、套公式做题目,怎么到中专还要学?学生不知道数学与专业课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中职的数学教师,不能是“纯数学”教师,而应是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多面手,或者由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师担任数学课的教学任务,这样,教师可以合理地把握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将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相互渗透,并可将教材内容根据专业需要进行适当培训。在教学中,既注重数学知识的讲授又注重知识的联系及专业知识中的特殊点,使得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自觉地向专业知识迁移,且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动机明确,从而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数学思维方式的熏陶

数学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数学思维。教师应将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方式渗透于教学中,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和技巧的同时,教给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客观现象,探索可能存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人数学知识好比授人以鱼,而传人数学思维方式犹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矣。在巾职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学生“会学”远比“学会”重要,这是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中专数学学习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学习时期,不少学生升入中专后,能否适应中专数学的学习,是摆在中专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

(1)首先不要怕数学。

很多同学在初中时就对数学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一看到数学,心里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抗拒情绪,影响自己正常的思维。特别是那些应用题,有些同学连题目都没有看到,一看题目那么长,就不敢下笔,直接认为自己不会做,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机会。

(2)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中专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3)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好中专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专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有以下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总之,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开动脑筋,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还要发挥横向联合的作用,明确数学教学要为其他学科服务,同时要从其他学科中吸取有益的知识以补充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不光是背公式,在其他领域也是有用武之地的。

【参考文献】

[1]陈昌平。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

[2]贺文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篇3

关键词:教学理念;兴趣;自主学习;因材施教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探索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还课堂于学生。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彻底摆脱“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把备课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上。这样才会极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而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条件。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抓住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数学知识还原为生活原形,让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亲身体验过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我先提出问题(1):如何来测量圆片的周长?有的学生说,可以将绳子绕着圆片围一圈,再量出绳子的长度,有的学生说:可以沿着尺子滚动的方法来测量。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接着再提出问题(2):你还能用这样的办法量出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吗?由于花坛较大,用滚动的方法行不通。于是这个问题就迫使学生去想其他办法来解决。学生通过讨论,认为花坛不能滚动,但可以用绳子绕花坛一周进行测量。我又提出问题(3):绳子不够长,怎么办?遇到了新的难题。这时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怕遗漏了知识点,讲得过细过多,而不敢“放手”。正是由于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使学生在学习上养成了依赖性,在学校依靠老师,回家依靠父母,而自己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如何能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呢?关键就在于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利用学具,放手让学生4人小组自己动手探索。由于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已渗透了“转化”思想,于是学生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转化方法,从不同角度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的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只用一个三角形,经过剪、拼、移把三角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不断尝试、交流和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学习过程,学生学到的不但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知识,而且在动手操作的情景中,孩子们经历了由“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同时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那会出现很多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拓展思维,鼓励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能够主动探求知识,并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思考,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比如“圆锥的体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圆柱的体积公式,然后拿出一个圆锥量筒、一个圆柱量筒。接着让学生观察、思考几个问题:这个圆锥与这个圆柱有什么共同之处?圆锥的体积与什么有关?你能验证吗?这时就会使学生不断思考,该如何去验证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时学生会想到用水去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多关注学困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班级的学生智力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每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分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从本身出发,有题可做,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需要我们用心打磨、雕琢,这样他们才会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

互动反馈优化教与学的方式 篇4

互动反馈技术的作用

具有1对1特性的互动反馈技术, 具有测查、统计和记录功能, 能实现即时的反馈与互动, 对于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信息, 尽快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起到了积极作用。

1. 教学调控变得科学、全面、及时

传统课堂教学中, 要想获得课堂教学反馈信息, 最常用的方式是察言观色、个体问答和课堂小测验。察言观色依靠经验推演, 缺乏科学性;个体问答获得的信息不全面;课堂测验只能课后批阅, 缺乏及时性。互动反馈技术的采用, 使教师在课堂上就能立即获得全班每个学生的准确反馈信息, 教师因此可以对教学进程进行科学、全面和及时的调控, 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2. 让教学能真正面向全体

传统课堂中, 师生之间的交流只存在于教师和部分学生之间。有的学生由于缺乏参与感而注意力分散;有的学生由于胆怯而不敢发言。互动反馈系统打破了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传统模式, 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参与, 帮助他们平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成为学习的主人, 也帮助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特别是能对学困生进行系列的观察和分析, 从而当堂开展有效的指导。学生参与广度和深度的增加必然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3.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传统课堂中, 教师很难把握学生思维的有效激发点, 好学生由于反应快往往抢着说。长期下去, 那些思维慢和思维不主动的学生就放弃了思维的权利。同时, 教师往往急于获得正确答案来推动课堂进程, 所以只关注对的答案, 忽略不对的答案。互动反馈系统帮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思维过程中, 每个人都要经过思考才能做出选择, 同时教师需要关注错误的答案和不同的答案, 对这些思维过程的追问, 恰恰是激发全体学生参与思辨、分析、判断、选择、总结等思维活动的最有效的动力。学生思维的活跃必然会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互动反馈教学案例分析

与常规的教学相比, 互动反馈系统可以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即时获得两种信息:一是答题错误率, 二是答错题的学生名单及各选项的比例。那么, 我们在课堂中如何使用这两种信息, 让课堂的教与学方式更优化, 从而带来高效的课堂呢?

依据学生答题错误率的信息, 我们对学生课堂上的思维状态进行分析评价, 分出三个等级, 并梳理出相应的教与学方式。

接着, 我们根据答错题学生的名单及选项比例的信息, 对具体的教与学策略进行调整 (如小组合作教学从课前分组、现场研讨变为现场分组, 并把错题的学生分入不同的小组;补充教学则从再次讲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变为教案中分析不同错误选项的原因) , 使其更符合学生思维的需求, 提升教学的效益。

教师根据答案的不同异质分组, 如让答错的学生找答对的学生,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自主修正思维, 获取思维方法;让答对的学生寻找解题方式不同的学生, 交流不同的思维方法, 从而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教师深入小组, 参与学生讨论, 重点关注答题错误学生的表现, 给予辅助性的指导。小组讨论结束后, 让学生总结所获得的不同思维方法。互动反馈系统还能帮助教师准确地判断预设环节如何适时、适度地使用, 避免了教师仅仅根据一个或几个学生的回答就主观决定推进教学进程, 或者让补充教学失去针对性。

案例剖析

一位数学实验教师在讲解分数时选取了题库中的一道题。一条彩带剪成两段, 第一段长2/3米, 第二段是全长的2/3 , 那么 ( )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两段一样长D.不能确定。教师的教案中是这样写的:选择A、C的原因是没有分清分数表示率和量的区别, 采用画线段的体验法。选择D的原因是不知道运用单位一的概念, 采用同易混题比较分析法。选择正确的学生用简图和文字描述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方法自主重建, 并行间重点指导, 最后梳理总结。在教学反思中, 该教师写道:“开始备课时, 我害怕这样的安排课堂会很乱。但事实上, 学生很安静、很满足, 也很有收获。我想是因为我们给予了学生选择的权利, 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了个性化的满足。”

教师还在所教的不同班级使用了这份教案, 发现: 选择补充教学的班答题39人次, 回答错误18人次, 错误率46%;选择小组合作的班答题42人次, 回答错误13人次, 错误率30%。教师根据两个班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最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后反思时, 教师说:“以前两个班的教学我基本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有时明显地感觉到效果的不一样。这次系统的使用, 让我大胆地做了方法的调整, 让两个班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不难发现, 借助互动反馈系统提供的即时反馈信息, 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教学方法, 实施了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程式, 富有选择性和灵活性。

我们的思考

第一, 要使反馈数据对课堂教学的监控意义最大化, 教师编制的题目以及题目的选项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思维价值, 特别要在题目选项的科学性上加大研究。如果题目思维价值不高, 得到的数据对课堂教学的意义就不大。

第二, 系统呈现的数据让我们对选择错误的学生关注度得到加强, 如何平衡对选择正确学生的深入指导, 需要进一步探索。

数学课教与学的新方式 篇5

巧学巧练,综合提升――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文/崔金东

摘 要: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科学处理初中数学教学中教与学关系的重要方法,并通过巧学巧练,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与学;方法

尽管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行开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局面,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刻影响,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仍存在很大程度的应试思想。“满堂灌”“题海战术”依旧充斥着每门课程的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学习动力。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便成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所在。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科学把握教与学的相对定义,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水平。

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

作为一种抽象化思维的学科教学,初中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只有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根本出发点,针对其真正需求制订出不同的激励政策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首先,在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述前引用故事或其他生动形象的案例来引出此次课堂的主要学习内容。

比如,在讲述三角形基本性质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木棍,让学生选择长度合适的木棍作为三角形的三个边连接起来,学生自然会提出疑问“到底什么样的木棍才能满足三角形三个边的要求呢”。小故事的引用很快地将学生带入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氛围中,学生带着心里的疑问满心期待地等待教师的解答,因而也能全神贯注于教师知识的讲解,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整体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来逐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一来不仅大大缩短了抽象逻辑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如,房屋屋顶、衣架设计这些无不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在内容讲述前做到日常事物与知识内容的完美融合,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同时可以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此外,针对课堂内容及学生自身心理需求进行适当的游戏互动,寓枯燥的理论学习于快乐的游戏中,营造宽松气氛的同时也逐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全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二、进行学习思维的培养,不断创新学习方法

1.正确的逻辑思维训练才是数学学习的唯一捷径

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培养严谨、客观、抽象的学习思维,并将其具象化,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将学习思想的形成进行深入剖析,努力做到通过详细的思维讲解使学生在面对类似问题时能充分联想到教师的思维教学法,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思维迁移法。

2.设置比较灵活的题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在三角形相似一节中,教师可以针对多个定理的使用适当变换题型或者利用一题多解的方法,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能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并结合自身情况,灵活地选择解题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思维模式,通过题型的分析与解题方法的总结积累,寻找解题技巧,从中找出更方便快捷实用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空洞的理论解题过程转化为一定形象的图形来进行描述

如,在进行绝对值分析时可以直接转化为线段距离的`分析。针对这一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可以直接在坐标轴上将2与-3标出,连接线段距离进行深入的研究。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数字的抽象逻辑思维分析,而是转化解题思维,通过具象化的图形语言转化为我们常见的数学模型,进而从根本意义上解决数学学习中思维固化守旧的问题,以创新的角度进行了思维的进一步拓展。

三、进行教与学的反思,创建和谐的师生评价机制

一方面,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不仅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同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此外,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学生学习能力及课堂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适当地反思教学方法的实施,注重学习思维的渗透,而不是单纯地以知识学习为目的进行机械性的灌输。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时,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角度或三边关系,同时也要掌握这些定理的推导过程,并从中总结出其使用的延伸意义,不断巩固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自我行为的反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同时要做到从平时的自我学习积累中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并做到举一反三。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是师生双向教学互动的过程。因此要从根本上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不断创新学习方法,进行教与学的双向反思,创建和谐的师生评价机制,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月华。紧扣主体能动性,激发学习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学习情感[J]。考试周刊,(48):64.

[2]蔺起金。加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能:互动性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成才之路,2012(36):23.

数学课教与学的新方式 篇6

从教几十年来,大大小小也听了数不清的课,现如今相当一部分的观摩课,多重在教学结果的展示:学生“才华”的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展示……;而把一堂应当在于对教、学过程的研究,让听课者从教学运作的过程中获益,从教学成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的研究课上成了“展示表演课”。史老师执教的“认识平行”这节课主题鲜明、方法得当;是一堂引起思考、激起争鸣、促进教研深化的课,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当今我区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概而言之,就是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他主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史老师执教的“认识平行”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史老师摒弃了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整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的成果。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内容是自己提供的,学习的方法是自己摸索的,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激发。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形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并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但是也存在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刻板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出现了随意性和盲目性,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清晰的认识,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课堂上由于教师主导不得力,导致课堂教学失控的现象也比比皆是。由此看来,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史老师执教的《认识平行》这节课中史老师深知这一点,在处理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时史老师精心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1)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尤其是理解“同一平面内”这个概念,教师在学生讨论、展示的前提下出示了两个纸巾盒,教师通过演示很好地诠释了“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这一概念。(2)让学生画出两条平行线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在学生摸索画平行线的过程中展示了规范地画平行线的录像(学生自己的作品),这一创意非常好,学生很新奇,注意力也非常集中,基本掌握了画平行线的方法,达到了突破难点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学习探讨过程中产生疑难时,教师及时指导点拨,在要紧处扶学生一把,在学生能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有定律。”按规律备课、上课,选定良好科学的教学策略,上一堂引起思考、激起争鸣、促进教研深化的课,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而任何一个有价值的课,都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本次活动结束后一部分老师就对这节课的模式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我的学生能这样学习吗?这样的模式学习有效果吗?现行各校的班级人数能用这样模式学习吗?等等。笔者认为世界上永远不存在最好的、万能的教学模式;模式是否有效,取决于在特定情境下的学习者基于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对模式的认同和接纳,更取决于学习者由此所引发的教学观念和深层次思维方式的变革,这是一个自我反思、自主解构经验模式、尝试建构新模式的过程,是一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批判、改造、融合与超越的创造过程。不能抱有“拿来主义”思想,“生搬硬套”也只能是形式上的模仿,必须领会其思想精髓,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将其内化于自己的行为观念中。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模式的。

参考文献:

[1]崇凤丽.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06).

[2]金光华.如何做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5).

数学课教与学的新方式 篇7

●预习与复习兼顾, 奠定互动课堂基础

信息技术课有必要预习吗?可能有一些学生会认为预习没有必要, 上课时听一听、练一练就可以了, 何必浪费时间。这是错误的认识, 其实通过预习, 我们可以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信息技术课以实际操作为主, 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预习可以了解一些基本方法, 再通过课堂活动, 举一反三掌握更多方法, 学习效果更好。所以每堂课后, 我都要求学生当晚复习, 巩固学习成果, 并提前告知预习内容, 要求学生在下节课的前一天做好预习。在开始的时候, 我设置了“导学提纲”, 以问题系列的形式, 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给学生以指导, 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 提纲逐步精简, 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 走上自主学习之路。其实, 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节, 内容不多, 预、复习费时少, 但效果却事半功倍。在我施教的班级中横向比较, 预、复习落实较好的班级在知识的连贯性和掌握程度上, 比其他班级明显要高出一截。通过预、复习, 为课堂双边互动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组合作助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个人做事, 通常有两种动力:内驱力和外驱力, 学生的兴趣是内驱力, 外驱力就是一些外部因素。信息技术课不是统考科目, 外驱力不足, 学生可能会不重视该学科, 但学习兴趣是有的。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 教师要想办法保持甚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不是让糟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兴趣一点点流失。如何让学生内驱力支撑起整个学习过程呢?我主要借助了建立学生学习小组这种方式, 在学习小组中, 小组长负责制定小组的规则和纪律, 根据组内学生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 并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而组员在小组学习中认真聆听其他人的意见,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断与他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小组交流和合作探究,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习兴趣愈加浓厚。小组长在这里变身成“小老师”, 而真正的教师则退居“二线”, 只做一个引领者、帮助者、激励者, 还课堂给学生。我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用学过的Excel知识帮助管理家庭支出等。久而久之, 学生会觉得信息技术课虽然不是统考科目, 但是学起来很有兴趣, 而且很实用, 从而越激发起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热情, 学习也会加倍认真了。

●授课形式多样化, 力促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在信息技术课上, 教师多采用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等方式, 围绕一个或多个任务进行探究学习。但是授课方式长期缺少变化, 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 而注意授课形式的变化, 会让学生不时感到有新鲜感, 因此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 结合学生特点,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 Excel函数的内容可利用期中考试成绩单来创设情境, 启发学生不断探究、发现, 逐步得出问题答案, 从而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信息搜索章节,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提前布置一个生活化的主题, 学生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搜索资料, 再制作成文稿, 最后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成果;网络安全章节, 可用讨论的方式, 安排各小组分成正反两方, 以“中学生上网利与弊”为题进行辩论赛, 通过思维碰撞, 学生能更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正所谓教无定法, 教师若能吃透教学内容, 采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 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 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课堂评价多元化, 激励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评价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既可以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 又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小组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作出的简单评价, 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为了减少各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 我在评价之前与学生充分交流, 设计统一的评价标准, 保证评价的客观和公正。除了评价小组学习过程和成果外, 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比较重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 为每位小组成员在小组内回答问题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合作习惯, 小组的合作成效及合作成果等打分。通过评价, 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教师也通过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改善了教学。

数学课教与学的新方式 篇8

从教几十年来, 大大小小也听了数不清的课, 现如今相当一部分的观摩课, 多重在教学结果的展示:学生“ 才华”的展示, 素质教育“ 成果”的展示……;而把一堂应当在于对教、学过程的研究, 让听课者从教学运作的过程中获益, 从教学成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的研究课上成了“ 展示表演课”。 史老师执教的“ 认识平行”这节课主题鲜明、方法得当;是一堂引起思考、激起争鸣、促进教研深化的课, 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当今我区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概而言之, 就是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他主的教学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史老师执教的“ 认识平行”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史老师摒弃了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 整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的成果。 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内容是自己提供的, 学习的方法是自己摸索的, 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激发。 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形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并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但是也存在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刻板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 自主学习”出现了随意性和盲目性, 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 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清晰的认识, 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课堂上由于教师主导不得力, 导致课堂教学失控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由此看来, 在倡导“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 自主探究”的同时,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史老师执教的《 认识平行》 这节课中史老师深知这一点, 在处理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时史老师精心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 1)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尤其是理解“ 同一平面内”这个概念, 教师在学生讨论、展示的前提下出示了两个纸巾盒, 教师通过演示很好地诠释了“ 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这一概念。 ( 2) 让学生画出两条平行线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教师在学生摸索画平行线的过程中展示了规范地画平行线的录像 ( 学生自己的作品) , 这一创意非常好, 学生很新奇, 注意力也非常集中, 基本掌握了画平行线的方法, 达到了突破难点的效果。 由此可见, 在学生的学习探讨过程中产生疑难时, 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在要紧处扶学生一把, 在学生能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就能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俗话说:“ 教无定法, 教有定律。 ”按规律备课、上课, 选定良好科学的教学策略, 上一堂引起思考、激起争鸣、促进教研深化的课, 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 而任何一个有价值的课, 都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本次活动结束后一部分老师就对这节课的模式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我的学生能这样学习吗? 这样的模式学习有效果吗? 现行各校的班级人数能用这样模式学习吗? 等等。 笔者认为世界上永远不存在最好的、万能的教学模式;模式是否有效, 取决于在特定情境下的学习者基于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对模式的认同和接纳, 更取决于学习者由此所引发的教学观念和深层次思维方式的变革, 这是一个自我反思、自主解构经验模式、尝试建构新模式的过程, 是一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批判、改造、融合与超越的创造过程。 不能抱有“ 拿来主义”思想, “ 生搬硬套”也只能是形式上的模仿, 必须领会其思想精髓,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 将其内化于自己的行为观念中。 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模式的。

参考文献

[1]崇凤丽.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2 (06) .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品社教学实效 篇9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新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求使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 学生思考的过程, 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 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 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我们就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1、开放式的教学

课程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动态体系, 开放式的教学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和完成教案, 而是用教材教和创造性教学, 教学内容是开放的, 教学的全过程是动态发展的, 是适时变化的。

在教六年级《站起来的中国人》中的《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一课时, 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刚刚熄灭, 全国人民仍沉浸在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中。我及时调整课程进度与内容, 将授课内容改成《从“东亚病夫”到北京奥运》, 在课上, 我让学生汇报他们课下搜集的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的佳绩;让他们结合自己观看奥运比赛的亲身经历, 讲述交流听到国歌奏响, 看到国旗升起时的心情及感受;并引导他们将当前世界各国对北京奥运会的评价和七十多年前被称为“东亚病夫”进行对比, 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祖国的繁荣富强, 激发出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其次,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学习时空是开放的, 课程的学习场所不应当只足限于教室, 应当让学生走出教室, 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 从教室扩展到家庭、学校、社区、田间、工厂及其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

2、活动化的教学

活动化教学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 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 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

在教《站起来的中国人》时, 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讲老照片的故事”, “奥运知识竞赛”, “盘点北京奥运”等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实践、感悟。首先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悲愤的氛围中, 进行想象:如果你是刘长春或是看台上遭人讥笑的中国观众, 你的心情怎样?思考:外国列强为什么敢肆无忌惮地嘲笑中国人?接着观看“零的突破”、“申奥成功”、“北京奥运开幕式”、“中国健儿勇夺金牌的英姿”的视屏资料, 将学生带到喜悦、振奋、自豪的情境中, 充分体验祖国强盛, 体育腾飞, 人民自豪的情感, 交流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感受。并运用几组对比让学生从活动中提升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人民才能真正站起来。

3、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是在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 围绕着教材提供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和对话的过程。

在教六年级最后一课《临别赠言》时, 我和学生共同回忆了四年来我们一起参加的大型活动, 所取得的一个个优异的成绩, 师生轮流讲述了在集体中发生过的感人的事例, 我还把四年来学生带给我的最难忘的一次惊喜, 一次感动, 最幸福的一刻, 最内疚的一次向他们娓娓道来。在分别之际, 我和孩子间的真诚交流, 坦诚的对话, 不仅更让我们彼此倍加珍惜这段师生情, 书写出一段段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临别赠言, 更使我感受到教育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 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情感升华。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新方式

新课程强调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而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 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1、让学生自主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中重视用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 认识社会, 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特别是在涉及个人体验与判断的问题上, 更要把思考的权力和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

在讲三年级《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时, 我把文本教材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 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使教学目标在学生自主观察、体验、探究、讨论中得以实现。上课伊始的“猜猜看”的游戏, 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初步感知从人的外貌看出每人具备不同的特点;小组交流和全班展示“非常档案”, 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了解到同学之间各有差异;参与“头脑风暴”活动———在圆上作画, 更让孩子们在自主动手参与中, 通过独立思考感悟到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最后学生独立为自己命名, 使他们进一步发现自己和同学身上的闪光点, 学会欣赏自己, 欣赏别人。

2、让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 可以让学生小组围绕一个主题, 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 或研究性的活动。

在教五年级《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一课时, 在观看西藏风情片后, 为了及时反馈学生对藏族民族风情的了解, 我设计了“走进西藏知识问答”这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通过每组派代表参加必答题比赛, 学生不仅对藏族的习俗有了全面地了解, 而且及时将各组分数呈现在黑板上, 调动了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我还设计了抢答题比赛, 增加分值, 引发学生合作探究民族节日与历史传说有关, 地理环境与民俗习惯的关系。不仅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热情, 而且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起到了激励的效果。在教会学生如何去了解一个民族的风情文化后, 我又让课下搜集同一少数民族资料的学生重新组成新的合作学习小组,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 重点了解蒙、朝鲜、维吾尔、苗、傣、高山族的习俗。为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我引导学生按专题, 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同时, 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 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 激发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3、让学生探究性学习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教学不能淹没儿童的天性。在讲《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呈现方式上, 我采用了听歌看图片、引用资料、观察图表、新闻报道、情景感受、事例对比等方式, 让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和图表的分析、比较和探究, 获得对问题的综合认知和感受。在探究活动中, 我突出今昔比较, 让学生对比体会不同年代的运动员的感受, 思考新中国的运动员为什么能不断地取得好成绩?对比新旧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成绩, 探究为什么在多个申奥国家的竞争中, 世界选择了北京?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纵向比较探究, 认识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此增强民族自尊心,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从课堂上学生的肺腑之言油然而生的情形, 从学生慷慨激昂齐说毛泽东的话, 可以看到这样的体验已使学生刻骨铭心, 学生的爱国热情自然萌发, 精神受到洗礼升华。

数学课教与学的新方式 篇10

“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是由多门学科围绕同一主题以不同课程类型开设的师生共同参与探究的阶段性校本课程。该课程是在完成国家、地区基础性学科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创设、生成的适合学校师生实际、富有校本办学育人特色的探究性实践活动课。

“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奠定“宽视野、广博识、多元化”的学生培养目标,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团队合作研讨能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有利于教师体现学术魅力,促进专业发展;建设学校课程为学校变革之载体,不断地通过提升课程理念、实践课程创新来转变教与学,建设学校特色的发展路径。

一、注重主题整合性

“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注重主题整合性。我们在主题选择、内容把握上不追求知识难度,而是立足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选择贴近学生认知兴趣的社会热点、身边新闻、学生活动等。至今,我们已完成了“探月”“奥运”“历史·现实·梦想”“环境·气候”“城市·生活”“改革开放30年”“海洋·人类”“海洋·世界”“阅读”等主题。

我校的“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在集中的时间内整合了各类课程。在每学期,我们集中安排一个月来进行一个主题的教学,在此期间,我校开设的研究拓展课、午会专题课、校班会主题课、社团活动课等全部围绕同一主题开展师生教育实践活动。

[事件分享]“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2011学年“海洋·人类”。

新闻: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将携新作《海洋》于8月12日来到中国。纪录片《海洋》耗时五年,耗资五千万欧元,使用了最先进的拍摄手法向观众展示最真实最美丽的海洋。导演雅克·贝汉,纪录片大师,“用摄影机书写自然史诗”的电影人《海洋》这样一部科学纪录片里,把原属自然科学范畴的海洋话题拍摄成了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的不朽杰作。

我们围绕“海洋·人类”主题制订校本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引领师生从科学、人文、技术、艺术等视角综合、全面地了解海洋;学会理解海洋、尊重海洋、热爱海洋、善待海洋、关注海洋并逐渐探究海洋。通过学习过程,让学生为实现自身或团队目标而建立起交流沟通、组织实践、策划活动的行动学习方式。通过围绕“海洋·人类”主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和思辨能力,增强自我约束、自律自觉。

我们围绕“海洋·人类”主题设计校本课程内容。观看纪录片《海洋》,教师先于学生观看,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艺术、劳技、体育各学科教研组教师围绕主题开展集体备课,完成三项任务。任务一为命题——在学生观看影片前布置思考题;任务二为上课——上一堂教育讲座课;任务三为活动——组织一次学生实践体验活动。学生聆听海洋研究学者的主题报告,带着教师布置的问题,观看纪录片《海洋》;自主查阅以“海洋”为主题的相关资料,了解海洋的相关知识;在研究拓展课、午会专题课上聆听教师的多学科主题讲座;在校班会主题课、社团活动开展“保护海洋——我们的家园”专题辩论和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我们以年级为单位举行师生共同参与的“海洋”知识网络竞赛,并在学校网站、校内移动终端、宣传栏目等平台上展示交流学生完成的校本课程作业。

二、注重师生在教与学中感受和领悟

“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实施注重师生教与学的实践与体验,关注不同学科视角的思考联系;重视教学方法转变,以教与学过程和方法的切入,深入浅出、身临其境地让师生感受并领悟教学的本原意义;突出科学、人文和艺术“三性”,启发和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人文精神。

1. 实践与体验

该课程要求师生在教学中良性互动,在课程的教授与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健康人格和个性特长的培养;促使教师的知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发挥特色教师的特长技能和专业优势。通过互动教学、实践体验和反思评价,促使师生在“学中做”,又在“做中学”,进一步引导“思中改”,不断挑战师生的“最近发展区”。

2. 过程与方法

该课程本身的建设流程按照由校长领导下的外聘专家咨询决策、校内师生人人参与共享和师生评估后再建的程序进行。在教导处、政教处的带领下,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的各环节中进行双向互动,不断良性循环,使得课程建设形成一个讲科学、有依据、重改进、求完善的稳步发展过程。

3. 情感价值与知识技能

品德教育与学科教学应无痕融合。由于“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的教育素材来源于社会热点、身边新闻、学生活动,使学生在同一主题中了解不同学科的丰富多彩的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班级团体凝聚力大大增强。该课程培养了学生关注和探究自然科学奥秘、人文社会现象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参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形成了关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学校评价。

[事件分享]

社会热点: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随着震天的轰鸣,长征三号甲火箭载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直冲云霄,向着38万千米之外的月球,向着盼望已久的身处广寒宫的那位仙子呼啸而去。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开始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变轨、制动后,成为一颗绕月球做圆轨道运动的卫星。这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文化领域都意义重大、深远。

围绕“探月”主题,我们在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中组织不同学科的教师面对同一事件,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多角度的学科知识分析拓展。

多门学科的教研组共同开设了多学科、同主题、“大拼盘”式的专题讲座。连续一周半的时间,围绕“探月卫星”这一事件,各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整合学科基础知识与专题内容。物理组通过仿真实验室演示了探月卫星运行和变轨的原理;化学组通过分析月球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说明人类探月活动的实质内涵;历史和地理组通过回顾人类航天历史的进程,介绍了中国航天工程三个里程碑的发展史;政治组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角度分析了中国“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数学组从数字“一二三四五”来介绍探月工程,用Flash软件解析卫星变轨的数学原理。

学生举行探月知识“大比武”的竞赛,场内分年级进行必答题、抢答题的知识竞赛,场外各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组织“援助”。开赛了,题目出来了,按钮铃声响了……场内紧张,场外沸腾。必答题、抢答题涉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历史、政治等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应用。学生社团围绕“探月”主题开展论坛交流、辩论交锋,他们收集资料、放开思维、交流碰撞、畅所欲言,“学知识、谈学科、话兴趣、立志向”一时成了学校热门话题。师生共同开展“动动脑、动动手”系列活动,如物理实验模仿超重失重、化学实验能源测试、多媒体演示制作探月过程和路径,教师引领,学生尝试,体验感悟,师生思想碰撞出火花,学生的认识实践越来越丰富,“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获得了丰硕成果。

上一篇:路径关系下一篇:业绩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