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念珠菌病

2024-05-27

阴道念珠菌病(精选十篇)

阴道念珠菌病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11月-2007年11月我院共收治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213例, 年龄最小21岁, 最大67岁, 平均年龄43岁。病程最短3 d, 最长2年。完成治疗和随访者160例, 随机分为2组, A组80例单用达克宁栓, B组80例联合续贯应用达克宁栓和乳杆菌活菌胶囊。

2组患者在病程长短及年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无糖尿病及妊娠, 治疗期间未应用抗生素。A组治疗前有34例为复发病例, B组治疗前有40例为复发者。

1.2诊断标准

外阴瘙痒、烧灼感, 白带增多, 妇科检查发现阴道黏膜充血, 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 分泌物镜检发现念珠菌菌丝和芽孢或念珠菌培养 (+) 。

1.3方法

A组采用达克宁栓400 mg (西安杨森制药公司产品, 含硝酸咪康唑400 mg/枚) 1次/d, 阴道用, 连用6 d;连用3个月经周期。B组采用达克宁栓400 mg, 1次/d, 阴道用连用6 d, 接着用乳杆菌活菌胶囊250 mg (定君生胶囊, 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内含德氏乳杆菌活菌不少于2.5×106cfu, 0.25 g/枚) 1次/d, 阴道用, 连用5 d, 只用1个月经周期。月经期勿用, 治疗期间均禁止性生活。

1.4疗效判定

根据曹泽毅 (2003)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标准, 将疗效判定为以下4种: (1) 治愈:治疗1个月后复查, 外阴瘙痒、灼痛和尿道刺激症状消失;外阴阴道充血及白带异常消失;镜检未发现芽孢、菌丝和炎性细胞。 (2) 好转:症状、体征缓解, 镜检 (+) 。 (3) 无效:症状、体征和镜检均无改变。 (4) 复发:治愈后随访3个月均无异常, 3个月后再发病者。

1.5观察与随访

(1) 观察内容: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 做真菌学涂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下次月经干净3 d后复检。

1.6统计学方法

本文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2组有效率 (治愈+好转) 经统计学处理, χ2=4.44,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的复发率A组为14.7%, 明显高于B组的5.3%, χ2=4.00, P<0.05, 2组比较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生和复发与妊娠、糖尿病、长期服用抗生素和激素、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有关, 但阴道的微生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维持阴道生态平衡中, 雌激素、乳酸杆菌及阴道pH均有重要作用, 乳酸杆菌可分解阴道上皮中的糖原产生乳酸, 使阴道维持在酸性环境中 (pH 3.8~4.4) , 抑制其他病原体的生长, 称为阴道自净作用。乳酸杆菌生长受抑制, 而念珠菌大量繁殖是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1]。达克宁栓的主要成分是硝酸咪康唑, 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 以及影响其代谢过程而起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作用, 但是单独使用其治疗阴道念珠菌病, 虽然阻断了真菌感染, 但不能恢复阴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 是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复发的原因之一, 加之长期用药, 不但可造成耐药, 更易导致阴道局部的菌群失调、酸碱平衡紊乱, 增加治疗难度, 甚至在治疗期间增加反复感染可能。因此, 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得到初步治疗后, 及时补充阴道内乳酸杆菌, 使其恢复优势地位, 可在阴道上皮表面形成阴道膜菌群屏障, 阻碍病原体对上皮黏膜的黏附, 乳酸杆菌产生的H2O2及其他抗病微生物因子不利于其他病原体生长, 从而调节并恢复阴道的微生态平衡[2], 因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二者配合使用, 较单用达克宁组治疗周期短, 患者依从性好, 有效地减少了复发, 为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一个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康白.阴道正常菌群的定性和定量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1, 3 (2) :61~63

雏鸭副伤寒病合并念珠菌病的诊治 篇2

雏鸭副伤寒病合并念珠菌病的诊治

一 发病情况 2007年6月10日,黑龙江省铁力市境内某林业局一林场吴某,从辽宁购入雏鸭(商品金定蛋鸭)1200只.已接种鸭瘟弱毒疫苗,采取地面垫草平养.到6月18日.

作 者:许英民 Xu Yingmin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铁力市,172信箱,152500刊 名:中国禽业导刊英文刊名:GUIDE TO CHINESE POULTRY年,卷(期):200926(4)分类号:S8关键词:

阴道念珠菌病 篇3

方法:28例复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4例,使用硝酸益康唑栓联合制霉菌素治疗;B组14例,口服酮康唑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经过两个疗程治疗,A组在第一、第二个疗程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有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硝酸益康唑栓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优于酮康唑,临床症状改善良好。

关键词: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抗生素硝酸益康唑栓制霉菌素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42-02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简称RCVV,由于该病因复杂且顽固难愈,成为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的难点、热点。笔者结合临床实验对抗生素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进行探索尝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收集了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检出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28例。年龄在21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6岁。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一年内均发生过至少2次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其中有2例合并梅毒,3例同时患有淋病,6例与宫颈炎并发,这28例患者均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过。28例患者中患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有6例。笔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患者,两组在年龄、病程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对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诊断,除了依据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外,视病情必要的时侯还需要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镜下检查,如发现典型孢子、假菌丝现象,则为阳性。另外,还可以进行革兰染色检查。如果症状典型,但阴道分泌物中没有发现孢子、假菌丝,则需要使用培养法再确诊。阴道pH值正常情况下,为pH值小于4.5,如果存在混合感染,则pH值大于4.5。诊断过程中注意与滴虫性外阴阴道炎、下生殖道淋病奈瑟菌感染、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老年性外阴阴道炎、外阴皮炎以及外阴白色病变等相区别。

1.3治疗方法。

A组:使用硝酸益康唑栓150mg,联合制霉菌素100万U,每晚放入患者阴道治疗,每七天为一个疗程。

B组:口服酮康唑治疗,每次200mg;每日早晚各一次,每三天为一个疗程。同时,给患者性伴口服氟康唑胶囊150mg,一次服用;若性伴患有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则给予同时治疗。

1.4疗效标准。患者体征、临床症状消失,经过培养镜检全部为阴性,为治愈;患者体征、臨床症状出现明显好转,经过培养镜检有一项呈阳性,为有效;如果患者体征、临床症状没有发生改变,甚至有加重趋势,经过培养镜检仍然呈阳性,为无效。

2治疗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对比治疗,A组在第一个、第二个疗程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诊断前后外阴瘙痒、灼痛、红肿及分泌物等临床症状改善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寄生在人体内的念珠菌正常情况下,呈酵母细胞型,但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菌群失衡、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引发念珠菌大量繁殖,发展菌丝型,侵犯组织产生病变。临床治疗中,念珠菌病患者可能因其他性病而大量的使用广谱抗生素。研究证明,头孢菌素、红霉素及四环素类的抗生素大量应用会加重、诱发念珠菌病,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可抑制细胞的糖代谢率,破坏菌群平衡,导致酵母菌真菌过度生长。对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尽管能找出许多诱因,但去除其诱因也并不能完全保证其不发生;有学者认为,预防、维持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包括同时给予性伴治疗,阻断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生率。笔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系统性的抗真菌药代对念珠菌病治疗、预防复发有一定作用。其中硝酸益康唑栓联合制霉菌素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为选择性的结合脂溶性真菌细胞膜,在感染部位可以达到抑菌、杀菌目的,该药价廉、无肝肾毒性、对胎儿无害等优点。酮康唑对肝脏、肾脏有一定损伤,疗效不及硝酸益康唑栓联合制霉菌素。研究过程中我们同时给予性伴治疗,目的是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廖化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常见因素新进展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1,(08)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体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复发性阴道炎的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妇女。对照组中, 平均年龄 (44.6±5.4) 岁, 平均病程 (2.2±0.6) 个月;观察组中, 平均年龄 (43.8±5.9) 岁, 平均病程 (2.1±0.5) 个月。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克痒舒洗液治疗, 33 m L克痒舒洗液温水稀释2倍, 放入100 m L冲洗器内, 阴道冲洗, 冲洗后置入1粒制霉菌素片至阴道后穹隆, 每晚1次, 6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氟康唑胶囊, 睡前温水清洗外阴后, 置入1粒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至阴道后穹隆, 每晚1次, 6 d为1个疗程, 口服氟康唑胶囊, 每次150 mg, 每日1次, 3 d为1个疗程。以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共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3个疗程后, 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分为: (1) 治愈:外阴瘙痒、灼痛感完全消失, 局部检查正常, 3次镜检菌丝、假丝酵母菌培养均阴性。 (2) 显效:外阴瘙痒、灼痛感明显改善, 局部症状明显减轻, 镜检菌丝阴性、假丝酵母菌培养阴性。 (3) 有效:外阴瘙痒、灼痛感有所改善, 局部症状有所减轻, 镜检菌丝阴性, 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 (4) 无效:外阴瘙痒、灼痛感症状及体征没有变化, 甚至加重, 阴道分泌物检查仍为阳性。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 部分患者出现阴道灼热、恶心等不良反应, 无需停药及特殊处理, 自行恢复, 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 女性阴道对病原菌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 只有当阴道防御能力降低、病原体入侵时, 才会引发急性阴道炎。如果治疗不规范, 可能导致菌群失调, 继而演变为慢性阴道炎,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目前, 复发性阴道炎的治疗主要是以调节阴道酸碱平衡, 发挥抗菌功效为原则。克痒舒洗液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之功效, 而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作为新型抗感染药物, 是硝呋太尔与制菌霉素的复方制剂, 其有效成分为硝基呋喃类衍生物, 可与真菌膜的甾醇类受体结合, 在较低剂量即可发挥较好的抗菌作用, 并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3]。氟康唑胶囊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 高选择性干扰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 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时, 两者可以发挥协同作用, 促进阴道酸碱平衡的重建, 有利于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 改善阴道自净能力, 有效降低复发率及二重感染率。

本文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P<0.05) , 并且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果表明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复发性阴道炎,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并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继芳, 贾铮.念珠菌性阴道炎及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 :152-153.

[2]周华.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20) :2739-2740.

禽念珠菌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篇5

一、病原、病因与流行

本病的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菌体小而椭圆,长2~4微米,能够生芽并伸长形成假菌丝,革兰氏染色阳性,但着色不甚均匀。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禽的嗉囊、食道、腺胃、胆囊、肠内及粪便中,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内源性的条件性真菌,是动物和禽类正常消化系统的常住微生物体系的组成部分,呈全球分布。该病原与机体长期共生。当条件骤变、菌群失调或宿主的抵抗力较弱时,就会发生本病。长期或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破坏机体的微生物生态环境,是导致念珠菌病发生的最常见原因,禽类特别易感染口腔和嗉囊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各类禽类均易感,以鸡、鸽最敏感,雏禽的易感性、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成年禽高。家禽4周龄内感染死亡率高达50%,3月龄以上感染多数可康复。2周龄后至2个月龄以内的幼鸽最易感,刚离开母鸽的童鸽感染后病情最严重,成鸽症状不明显,成为隐性带菌鸽。

二、症状与病变

家禽患病后生长不良,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采食量降低,饮水量显著增加。饲料消化不良,排略带绿色水样稀便,出现呼吸道症状,打呼噜或呼吸困难,喘气。70%以上产蛋鸡发生脱毛和浅表性皮炎。全身性感染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神经紊乱。

特征性病变是上消化道的口腔、咽喉、食道、嗉囊等处黏膜形成黄白色假膜或溃疡,其中嗉囊或食道膨大部最明显,黏膜增厚,有白色圆形隆起的溃疡灶,黏膜表面的假膜呈斑块状,易剥离。有的病例眼睑、口角有痂皮样病变。腺胃受侵害时,可见黏膜肿胀,表面附着有由脱落的上皮细胞、腺体分泌物和念珠菌混合成的白色黏液。肌胃受损害时,角质膜腐蚀、糜烂。肝变红,出现胰腺炎。肾变红肿胀,有尿酸盐。表皮发炎,法氏囊、胸腺、脾脏、骨髓等免疫器官萎缩。

某些病例尤其是鸽,常因肠道受损,肠黏膜出血和溃疡,肠管内有灰白色或红色的稀粥样内容物。

三、综合防治措施

1.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保持饮水清洁卫生,河水、塘水应进行过滤并加有效氯21%的漂白粉2~4克/吨消毒,方可饮用。禽舍保持干燥、通风,每周用50%百毒杀1∶2000消毒1次。饮水器、食槽等用具每周用1%~2%漂白粉澄清液浸泡30~60分钟,或用1%~4%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12小时,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垫料要经常翻晒,尤其是阴雨季节,避免使用发霉垫料。种蛋孵化前要用0.1%新洁尔灭在40~50℃温度下浸泡消毒3分钟。发现病禽要立即隔离。严禁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注意饲料的配制,特别要确保维生素的含量。在饲料中加入制霉菌素100~150毫克/千克,拌匀喂给,连用1~3周,可起到预防此病的作用。

2. 治疗

①真菌霉素1克/千克饲料(按全天采食量计算当日用药量,晚上一次性投服),一般用藥1次,严重的用药2~3次,连用3天。

②病禽口腔黏膜的假膜或坏死干酪样物刮除后,溃疡部用碘甘油或5%甲紫涂擦,向嗉囊内灌入适量的2%硼酸溶液。

③制霉菌素50万~100万单位/千克饲料,连喂1~3周,可减少疫病发生和抑制病情发展。

④克霉唑300~500毫克/千克饲料,连用2~3周。

⑤在饮水中加入0.01%龙胆紫,对本病防治也有一定效果。

⑥硫酸铜溶液(1∶3000)饮水,对本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但会引起家禽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极易引起中毒,应引起注意;15日龄前的小鸡和珍禽不能使用本药。硫酸铜对多种药物有配伍禁忌,停药后易复发本病,使用时一定要谨慎。

⑦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⑧乳鸽可喂给制霉素甘油盐水,以制霉菌素100万单位加入100毫升20%甘油生理盐水混匀,每日2次,每次3~5毫升,连用5~7天。

阴道念珠菌病 篇6

关键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致病机制,中药治疗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 是妇科常见的阴道黏膜真菌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及阴道分泌物增多, 常伴有阴道灼痛、尿频、尿痛、性交痛等不适症状, 令患者痛苦异常。在美国所有外阴阴道炎症中VVC发生率最高, 一年就有近1200万妇女罹患此病[1]。国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妇科门诊患者以阴道炎症最多, 占31.3%, 其中又以VVC居首, 占11.6%[2]。近年来, VVC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仍呈不断上升趋势。

1 VVC病原菌

VVC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念珠菌是人体正常存在的真菌, 在维持阴道菌群的生态平衡及阴道自净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但作为条件致病菌, 当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大, 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或黏膜受损伤时可自消化道、泌尿道、阴道等处黏膜侵入机体, 导致疾病的发生。造成VVC的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约占分离菌株的70%~80%。

2 VVC致病机制

VVC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主要包括宿主和致病菌两方面因素。当机体由于免疫缺陷、雌激素改变、滥用抗生素等原因, 引起阴道微环境改变, 局部免疫功能减退时, 念珠菌孢子可大量繁殖, 由酵母相转变为菌丝相黏附于阴道黏膜细胞上使之穿孔, 并通过分泌蛋白酶等导致患者炎症损伤。可见, 念珠菌的致病性是VVC发生、发展最重要原因之一, 治疗的首要原则应是抑制或杀灭病原菌。

念珠菌的致病途径具有多样性, 主要包括通过黏附实现对宿主的识别;通过酵母相和菌丝相的转换并形成芽管增加该菌的适应性和致病力;通过形成生物膜发挥抗吞噬和高度耐药的作用, 通过分泌多种酶类而增强毒力;念珠菌代谢产物还能诱发宿体炎性反应, 导致阴道局部损伤。这些因素并非单独发挥作用, 或简单的层进关系, 而是相互关联、彼此促进, 构成错综复杂的念珠菌致病毒力网。

2.1 黏附与芽管形成

黏附是念珠菌定居和入侵的先决条件, 没有黏附能力的念珠菌是不致病的。白念珠菌的黏附主要通过细胞壁上的甘露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特异性结合。随着白念珠菌基因组测序的基本完成, 对白念珠菌识别宿主蛋白的基因鉴定已成为研究热点, 如凝集素样序列基因 (ALS) 、凝集素样黏附素基因1 (ALA1) 、整合素基因 (INT1) 、1型菌丝壁蛋白基因 (HWP1) 。

芽管形成是念珠菌由酵母相转变为菌丝相, 从定植菌向致病菌转变的标志。芽管可以穿透上皮细胞, 促进念珠菌对宿体的黏附性, 并能抑制机体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及干扰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从而逃避免疫攻击。芽管致病性与相关致病基因 (如CaCLa4、Ca NOT5、HWP1) 及致病蛋白密切相关。

因此, 抑制与黏附及芽管形成有关的基因表达, 能有效地降低念珠菌的致病性。其中HWP1是白念珠菌芽管和菌丝的专一基因, 负责编码菌丝细胞壁的甘露糖蛋白, 介导该菌芽管和菌丝的形成以及对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嵌入过程, 在VV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孟伟伟等[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研究雌激素对白念珠菌HWP1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表明雌激素能够促进HWP1基因表达, 增强该菌的致病性, 进而提高VVC的发病率。然而抗菌药物能否通过抑制HWP1基因表达而发挥杀菌作用, 这为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2.2 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膜是细菌 (或真菌) 附着于组织表面、由自身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包裹的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菌细胞群体。生物膜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致病菌黏附、定植、微菌落形成及融合、生物膜成熟、致病菌从生物膜内游离出来再次黏附聚集, 如此往复循环。生物膜一旦形成, 膜内菌能够抵抗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 降低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耐药性较游离菌可增加上千倍;此外生物膜在体内播散是构成难治性真菌感染灶的感染源, 故抗生物膜已成为治疗VVC的研究热点。

HWP1蛋白作为白念珠菌菌丝相细胞壁的特定蛋白, 通过影响菌丝的黏附, 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 抑制HWP1的基因表达不仅能抑制念珠菌的黏附及芽管形成, 亦能阻碍生物膜的形成。

此外, 多糖是构成生物膜胞外基质 (EPS) 的主要成分之一, 其有助于致病菌对组织表面的黏附;稳定生物膜复杂的网络结构和厚度;帮助致病菌逃避宿体免疫细胞的吞噬并抵制抗生素的杀灭作用。因此, 促进胞外多糖的崩解, 能够诱发生物膜的消除及膜内菌的离散, 对于降低念珠菌的致病性具有重要意义。药物治疗能否通过控制EPS发挥作用, 这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

2.3 分泌侵袭性酶

念珠菌在侵入机体的过程中能产生多种酶类, 尤其要强调的是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SAP) , 具有为自身细胞提供营养、附着和入侵宿主、损害宿主免疫应激反应等生物学功能, 在念珠菌致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至今发现SAP至少有10个成员, 编码基因分别为SAP1~SAP10, 在宿主被感染的不同部位、不同阶段被差异性表达。廉翠红等[4]对VVC、RVVC患者及携带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白念珠菌SAP mRNA的表达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不论在VVC、RVVC还是携带者中SAP2、SAP4~6和SAP8、SAP9是主要表达的基因, 并发现SAP2和SAP4~6在所有个体中均表达。SAP1、SAP3在VVC和RVVC患者标本中表达而不在携带者中表达。另有研究表明, SAP2能够降解阴道的宿主蛋白, 为白念珠菌提供营养;并促进白念珠菌黏附于上皮细胞, 侵入宿主造成组织损伤及协助其逃脱宿主的防御机制[5]。因此, SAP2最有希望成为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

3 VVC治疗

目前, 西医对VVC的治疗多采用全身抗炎加局部抗菌法, 即抗生素与抗真菌药联合治疗。此法虽能暂时杀灭念珠菌, 但常引起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诱发二重感染、长期大量用药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妊娠期妇女可致畸胎等不良反应, 且复发率高、患者依从性差。

近年来, 中医药在治疗VVC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从丰富的中药资源中发掘出许多具有抗真菌功效的药物, 如黄芩、苦参、土茯苓。现代研究表明, 黄芩苷对白念珠菌的DNA、RNA、蛋白质合成均有明显地抑制作用;苦参能够显著抑制白念珠菌活性, 苦参水提物、苦参碱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土茯苓水煎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尤其对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最强。中药治疗VVC具有疗效显著, 毒副作用小, 无明显耐药性, 临床应用广泛等优点, 显示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中药治疗VVC作用机理研究多集中于对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通过构建体外模型, 采用XTT减低法, 观察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抗白念珠菌生物膜的作用。汪长中[6]等观察了黄连解毒汤及组方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 结果提示黄连解毒汤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方中黄柏、黄芩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与复方相近, 黄连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许颖[7]等对五倍子水煎液与氢氧化钙、洗必泰等消毒剂抗生物膜的作用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五倍子水提物对早期白念珠菌生物膜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但对成熟生物膜无效。Cao Y等[8]研究发现黄芩素浓度在4~32mg/L时, 能够抑制70%的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活性。汪长中[9]等发现中药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大黄酚、苦参碱等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均有较强地抑制作用。

然而中药治疗VVC的作用机制研究角度过于单一、研究方法相对滞后, 研究结果也各有差别, 难以从根本上阐明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者应在深入研究VVC发病机制的基础上, 针对病机研发出更多安全性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Walker PP, Reynolds MT, Ashbee HR, et al.Vaginal yeasts in the eraof“over the counter”antifungals[J].Sex Transm Infect, 2000, 76 (6) :437-438.

[2]刘朝晖, 廖秦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高发区与低发区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 (8) :630-631.

[3]孟伟伟.雌激素对白假丝酵母菌HWP1基因表达的影响[D].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4]廉翠红.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3.

[5]汪春华, 陈艺林.白假丝酵母菌分泌型天冬氨酰蛋白酶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 (6) :546-548.

[6]汪长中, 程惠娟, 徐颖, 等.黄连解毒汤及其单味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影响的比较[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 42 (2) :63-65.

[7]许颖, 李福明.中药五倍子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影响的体外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 31 (4) :1-2.

[8]Cao YY, Dai BD, Wang Y, et al.In vitro activity of baicalein againstcandida albicans biofilms[J].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8, 32 (1) :731.

阴道念珠菌病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门诊部诊治的260例VVC患者, 随机分为3组。VVC诊断标准为患者出现VVC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理盐水湿片法检测念珠菌阳性。其中有糖尿病史2例, 曾用抗生素36例, 有过敏史3例, 既往曾感染VVC 50例。

1.2 VVC分类

对外阴瘙痒与灼痛症状, 外阴和阴道充血, 白带增多体征等项目进行评分, 每项分别评分为1、2和3分。各项临床特征总评分<7分者为轻度, ≥7分者为重度。轻度VVC为单纯型, 重度VVC或非白念珠菌所致VVC为复杂型。每年发作≥4次, 为复发性VVC。根据Sobel分类:单纯型VVC为散发性发病, 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 病情为轻度, 并且患者为正常宿主。复杂型VVC包括复发性VVC和重度VVC或非念珠菌所致VVC或患者为异常宿主 (未控制的糖尿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者) 。复杂型VVC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单纯型的VVC严重。复杂型VVC中白念珠菌所致的VVC与非白念珠菌所致VVC的临床特征不同。白念珠菌临床症状更明显。

1.3 方法

1.3.1 询问病史:

按统一标准问卷, 填写相关内容, 方便联系。包括患者年龄、避孕方法、月经周期、使用卫生巾情况。

1.3.2 显微镜观察:

采用无菌棉拭子, 从阴道壁取标本, 采用生理盐水湿片法直接进行显微镜观察, 镜下见有卵圆形芽生孢子或假菌丝者为念珠菌阳性。

1.3.3 治疗方法:

硝酸咪康唑每天400mg, 阴道用药3d为3日组, 硝酸咪康唑每天400mg, 用药6d为6日组, 每天200mg, 7d为7日组。

1.3.4 疗效评价:

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35天进行阴道念珠菌检测, 阴性者为治愈, 阳性者为失败。

2结果

治疗后14、35d时, 3组单纯型和复杂型VVC治愈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5d, 6日组复杂型VVC的治愈率高于3日组和7日组复杂型VVC。并且重复口服氟康唑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氟康唑者。治疗后14d时, 3日组和6日组复杂型VVC的治愈率分别为86.79%和92.59%。本结果提示对复杂型VVC患者选用硝酸咪康唑400mg/d, 阴道用药6d治疗效果最好。在12例治疗失败的患者中, 致病菌为非念珠菌者共9例, 非念珠菌感染或伴细菌感染可能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3讨论

1998年Sobel等首次将VVC分为单纯型VVC和复杂型VVC。本资料显示, 复杂型VVC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单纯型VVC者严重。复杂型VVC中, 白念珠菌所致的VVC与非白念珠菌所致的VVC的临床特征不同, 白念珠菌所致VVC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更明显。单纯型VVC对常用单剂量或短疗程抗真菌的治疗方案有效。目前对复杂型VVC的治疗方案各有不同, 疗效不确定。笔者认为, 治疗复杂型VVC的疗程至少7d, 配合重复口服氟康唑的疗效优于单次口服氟康唑者。同时进行阴道冲洗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352-1358.

阴道念珠菌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就诊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150例, 年龄18~6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5例。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 (37.7±7.4) 岁;对照组平均年龄 (38.3±6.7) 岁。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 (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5107) 500mg阴道用药, 3d后重复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方式的基础上加用氟康氯化钠注射液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4251) , 初始剂量200ml/d, 第2天起100ml/d静脉滴注。

1.3 疗效判定

痊愈:治疗后, 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真菌检验为阴性[2]。显效:治疗后, 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真菌检验为阴性。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 真菌检验为阳性[3]。无效:治疗后, 临床症状和体征未缓解或加重, 真菌检验为阳性。总有效率 (%) =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1个月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90.67% (68/75) 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67% (59/7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2个月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 (70/75) 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33% (61/7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与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基本相似[4], 其主要发病机制为两方面:免疫机制[5]及微生物因素[6]。高飞等[7]收集3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和肛管的菌株, 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和肛管念珠菌的异同, 结果表明, 3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中, 有17例患者阴道和肛管的菌株为白色念珠菌, 且基因型彼此相同, 并认为这可能是导致该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氟康唑注射液属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 可抑制真菌的繁殖和生长[8~9]。郎涤非等[10]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结论认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片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效果满意。本研究中, 对照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 观察组则给予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治疗。结果表明, 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且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提示氟康唑用于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可靠,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摘要:目的 探讨氟康唑用于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就诊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15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 观察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治疗。结果 治疗1个月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 (90.67%) 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78.6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2个月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 (93.33%) 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81.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结论 氟康唑用于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可靠,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氟康唑,克霉唑

参考文献

[1] 赵斌.克霉唑栓局部应用联合氟康唑口服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60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 2011, 51 (6) :50-51.

[2] 武璁, 樊尚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6) :1990-1992.

[3] 江志华.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 2012, 2 (7) :170-171.

[4] 王文丽.硝酸咪康唑栓剂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9) :155-156.

[5] 叶银利.硝酸咪康唑栓剂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 2011, 18 (11) :6-7.

[6] 黄彩丹.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治疗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 :92-93.

[7] 高飞, 曹萍, 吴颖, 等.3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致病菌株分析[J].重庆医学, 2013, 42 (13) :1466-1467.

[8] 周建华.氟康唑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 (2) :265-266.

[9] 陈亚平.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60例[J].中国药业, 2012, 21 (13) :92-93.

阴道念珠菌病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8例患者。排除标准: (1) 重度VVC患者和复发性VVC患者; (2) 合并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及有性病史者; (3) 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29例。分别给予患者硝酸舍他康唑栓300mg单剂量疗法和克霉唑栓500mg单剂量疗法。

1.2 随访时间与项目

随访1:受试者入组时;随访2:受试者首次用药后第 (7±1) 天;随访3:如果第一次用药后白带常规检查念珠菌仍为阳性的患者, 则第二次给药并于二次给药后第 (7±1) 天再次随访;随访4:受试者停药后28~35d。用药前和用药结束后 (7±1) d进行一次革兰染色评分, 用药前和用药结束后 (7±1) d、用药后28~35d各检查1次白带常规。用药前和用药结束后 (7±1) d各检查1次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ALT、AST) 、肾功能 (BUN、Cr) , 常规心电图。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首次用药后 (7±1) d, 第二次给药者, 在第二次用药后 (7±1) d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两组患者平均总得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痊愈+显效27例, 进步加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显效26例, 进步+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首次用药后 (7±1) d, 治疗组转阴率79%, 对照组转阴率88%,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首次用药后 (7±1) d, 第二次给药者, 在第二次用药后 (7±1) d两组总体疗效, 治疗组痊愈+显效27例, 进步加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显效26例, 进步+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停药后28~35d, 试验组复发率3%, 对照组复发率12%,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5 安全性观察 两组均无一例不良反应。

3 讨论

对于单纯性VVC, 目前有多种咪唑类抗念珠菌制剂和剂型。Watson[1]对单纯型VVC应用口服和阴道抗真菌药物的疗效进行分析, 认为两种方法效果相似。

克霉唑主要抑制真菌的重要成分麦角甾醇的生成, 其乳酸配方增加生物利用度及组织渗透力, 明显增强克霉唑的杀灭念珠菌作用并能减少复发。程能能等以克霉唑栓500mg单剂量疗法治疗VVC114例, 设对照组硝酸咪康唑栓87 例, 研究结果两组疗效相近, 但克霉唑栓的治愈率略优[2]。

舍他康唑为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通过抑制真菌细胞麦角固醇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评价VVC治愈的标准, 须停药后连续随访3个月经周期方称确定[2]。

研究结果表明硝酸舍他康唑栓治疗单纯性VVC短期疗效与克霉唑相近, 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但硝酸舍他康唑栓远期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Watson MC.Oral and intravaginal agents are equally effective for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M/CD].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1, CD002845.

阴道念珠菌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 (单、双日) 分为两组各40例。患者年龄39~84岁, 平均年龄为 (49.4±1.3) 岁。患者入院前均出现7次反复以上的外阴瘙痒、灼痛等症状, 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能够看见白色念珠菌孢子和假菌丝。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 必要时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 如患者的血压、体温等。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患者睡前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外阴, 将1片克霉唑阴道泡腾片放入阴道内, 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400mg/d。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 中药方剂组成:苦参30g、蛇床子30g、百部30g、黄柏15g、土茯苓15g、金银花15g、川椒15g、荆芥12g、白鲜皮20g等。药物先用冷水浸泡30min, 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20min。患者每日服用1剂,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加减药物[2]。

1.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外阴阴道无充血、红肿等症状, 阴道分泌物经检验为阴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入院前相比有所好转, 但患者需卧床休息;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方法治疗, 实验组在西医治疗础上联合中医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复发率等指标。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n (%) ]

由表1可知, 实验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治疗后基本痊愈;23例患者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治疗后容易复发, 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 (P<0.05) 。

患者治疗后, 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至1年的不同时间随访, 随访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在治愈后有5例患者复发, 复发率 (12.5%) 低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患者有38例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满意率达95.0%, 高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2。

3 结论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VC) 在医学界又叫做念珠菌性阴道炎, 为妇科常见疾病。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妇科门诊中阴道炎症患者最多 (31.3%) , 在阴道炎患者中VVC占首位 (11.6%) , 且部分患者由于长期不治易演变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对于这类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抗真菌药物为主, 但是这些药物不能清除阴道黏膜深层的真菌, 且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 甚至给患者肝肾等器官带来极大的损害[3]。

从中医角度来看,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属“阴痒”“带下”范畴。《女科经论》引缪仲淳语:“白带多是脾虚, 肝气郁则脾气伤, 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 是脾精不守, 不能输为荣血, 而下白滑之物, 皆由肝木郁于地中使然, 法当开提肝气, 补助脾元, 盖以白带多属虚, 故健脾补气要法也。”中医药方中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苦参、蛇床子、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除湿解痒的功效;金银花、白鲜皮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诸药共用, 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杀虫止痒之功效。实验中,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5.0%) 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和不孕不育, 属“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癥瘕”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肾虚为本病的病机, 肾藏精, 为元阴元阳之所, 主生殖, “为月经之本”、“经水出诸肾”。肾精不足, 元阴亏虚, 冲任气血乏源, 无以下注胞宫, 故表现为经水后期或闭经;肾阳虚弱, 气化不利, 又可水湿内停, 或脾阳失于温煦, 痰湿内生, 或胞宫胞脉气血无以温运而致瘀阻经脉, 气血不能下注胞宫, 故表现为一系列虚实夹杂的综合症状。因此, 患者在治疗后可以采用玉屏风散合四妙丸加以巩固:玉屏风具有散健脾益气、祛邪外出之功效;四妙丸中黄柏清热燥湿, 专治下焦湿热;苍术行健脾燥湿之功效;牛膝补肝肾、祛湿热。由于这种疾病不易治愈, 反复发作, 病久必瘀, 故以赤芍清热活血, 柴胡引诸药入肝经。全方配伍, 收扶正固本、清热利湿之效[4]。实验中, 实验组患者患者在治愈后有5例患者复发, 复发率 (12.5%) 低于对照组 (P<0.05) , 实验组患者满意率达95.0%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效果显著, 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低, 且不会对肝脏等其他器官造成损伤,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将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纯西医方法治疗, 实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复发5例,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效果显著,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崔颖, 王少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阴道局部免疫环境改变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12) :923-925.

[2]胡晨, 吴小丽.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因研究[J].医学综述, 2008, 14 (7) :1043.

[3]何启会.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 2007, 29 (11) :36-37.

上一篇:BiPAP下一篇:原则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