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

2024-07-03

农业科技园区(精选十篇)

农业科技园区 篇1

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大部分从农业科研院所转制而来,在面向市场的体制转轨阶段,农业科技企业仍存在缺乏激励机制、创新动力不足、社会资源整合程度偏低、产权制度不清、治理结构不健全等较多问题,没有发挥出对农业发展应有的支撑作用[1]。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创新的载体形式——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尽显活力,虽然农业科技园区在发展中也存在障碍性因素,但是凭借其制度创新优势来克服科技企业发展的诸多障碍性因素,体现在农业科技园区能依靠政府统一管理、规划设计指导、资金投入和税收减免及创新上予以的政策扶持,为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对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国内学者从诸多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杨金深从转制型科技企业的产权和治理结构、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构建和以人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等角度进行了分析[1];董德显描述了国外多姿多彩的农业科技园,以假日观光、科普教育、试验示范等为主题的农场、公园和科技园等[2];钟甫宁、孙江明建立了以建设基础、内部和外部效益三个角度评价的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运行进行了分析评价[3];盖会权等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运行环境和动力机制,提出政府应进行宏观指导、财税支持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及园区的企业化运行机制的政策措施[4];王博文等分析了杨凌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现状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杨凌农业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发展的战略[5];黄钢等从农业科技企业面临的形势出发,分析其本身存在的思想观念、投入、产权、成果转化和管理等问题,提出新形势下科技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提出产学研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思路[6]。但目前的研究仍缺乏从理论层面对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互动发展关系的深入探讨。因此,本文从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及其主要发展载体——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入手,从理论层面对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互动发展关系进行探讨,并对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及农业科技园区的互动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1 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及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

1.1 农业科技企业及其发展状况

所谓农业科技企业,是指以从事或推进农业新生物品种、新设备技术、新生产工艺、新产品开发为主,能够在科技研究、开发方面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研究开发成果,或吸纳外来研究成果进行后续创新,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产品规模生产的企业。总的来说,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形成的历史较短,现有农业科技企业数量较少、实力不强。目前,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科技企业逾千家,主要从事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精细农化、兽药、疫苗、生物技术农业工程等农业科技产业开发项目和业务。1995年以前,农业科技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为国家各级科研院所转制而来,从1995年开始,各农业科技企业加快了企业的改制进程,逐渐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农业科技企业。

1.2 农业科技园区及其发展状况

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多以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开展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工作,且发展态势良好。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装备、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集成创新和示范的模式场区或平台。国家级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能力较强;而省市、县级的发展水平,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能力水平,亟待整体提高,更好地成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良好支撑。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探索和模式尝试,从1994年起开始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地方各级政府、科研教学单位等社会各界对园区的建设工作都非常重视,并在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十五”期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和中国农业银行在全国建立了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试点,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进和孵化了大批科技型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截至2004年底,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入园企业总数已达2 245家;园区自主开发项目975项,引进新技术1 606项、新品种7 959个,推广新技术2 232项、新品种2 775个[7]。目前,一些发达省份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水平较高、投入大、科技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转化效果好,这些农业科技园区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培育龙头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和带动农民增收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1.3 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1)发展定位不准。各地的农业科技园区趋于雷同,普遍存在“重眼前轻长远、重高精尖轻实用高效”的思路,例如,不分东南西北一窝蜂搞高档次温室大棚,而不少成了形象工程;有些园区套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或开发区的做法,过分追求现代化的高起点、高投入,脱离了我国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政府主导型居多。相当一部分农业产业园区为政府主办,产权不清,市场意识薄弱,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经济效益差,投资回报率低,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3)缺乏统一领导和统一的指导标准,影响规模效益的发挥。大型农业企业和非农工商企业投资建设不多、机制不活,管理落后。多数名为科技园区,其实科技含量并不高。园区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农业产业化链条不长,带动周边农民致富的能力弱。

(4)重物质轻科技。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技术要素的投入比例不恰当,过分依赖物质资本投入,而对人力资本与技术要素的投入重视不够。

(5)园区科技水平低,没有形成科技企业的良性运行平台。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投入水平低,造成农业科技研发与转化能力低;创新动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仍缺乏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基础;农业高新技术的储备和开发人才不足;农业科研体制滞后,农业创新体系和农业科技市场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不能形成很好的相互支撑。

因此,必须从农业科技园区制度创新角度,搭建好农业科技企业创新的平台,形成园区与企业的互动,促进科技水平和创新绩效的提高。

2 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互动机制分析

2.1 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作为国民经济微观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充分运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国民经济发展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一个产业总体竞争力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高新技术和装备逐渐从工业部门扩展到传统的农业部门,从而带动农业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的提高。美国农业的现代装备水平、信息化水平、特别是农业投资的密集度还略高于一般轻工业,农业的资本与劳动比例非常高。因此,遵循一般发展规律并适应中国特色,为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竞争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竞争力,就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这涉及到“谁是农业科技的提供主体”问题。一般说来,农业科技进步具有显著的技术外溢性特征,这客观上决定了农业科研的投资主体部分的公共投资特性。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农业科研与转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础研究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而科研转化大多由农业科技企业承担,这一分工合作模式,既体现农业科研基础性工作的技术外溢效应,应当由国家作为投资主体而提供的公共物品的特性,又体现农业科技随着物化产品的生产而具有的专利特性,在得到较好知识产权保护下,能取得并独享较好经济效益。如何形成基础研究成果,取决于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水平、制度设计及激励机制的建立,而基础研究成果如何形成创新成果、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关键,而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成为联接二者的关键枢纽。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40%左右,证明这一联结和转化并不顺畅。

2.2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及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作用

对于农业科技园区主体功能及其多功能性的协调问题,其内涵功能的科技集成、导向、示范、辐射都是主体功能,外延功能的培训和农业科普也是主体功能,其他如旅游、休闲和文化教育等是辅助功能。这明确了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功能是其主体功能,吸收公共基础研发成果进而同农业科技企业合作。农业科技园区为农业科技企业搭建平台,吸引农业科技企业入驻并与之合作,共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实现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的合作共赢。

现阶段,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农业科技进步成果的方式,主要依赖于农资部门和农业科技企业。农民部分地从农业科技企业购买良种、农药、化肥,学习养殖、栽培技术等,同时获得较好的服务保障,比从农用生产资料零售商获得物化农业科技产品具有明显的技术服务优势。在长期的竞争中,农业科技企业占据主导优势。因此,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作为农业科技企业的展示平台和运作载体,农业科技企业依靠农业科技园区,其示范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科研院校是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源泉,农业科技园区是农民学习新技术、新模式的场所,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平台与技术集成的载体。作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良好载体,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集成、示范为主要功能,面向广大农民使其增收致富,促进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3 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建设

农业技术创新及其外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这导致农业科技企业之间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对于企业集群或产业集聚的出现,有着运输成本的节约、市场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效应、技术创新和知识外溢等多方面的解释,其中技术创新和知识外溢效应起着关键作用。产业间或产业内的技术创新外溢、知识信息的传播,直接导致企业创新的成功和创新成本的降低。但是,企业集群发展或产业集聚需要诱发因素,按照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通过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搭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创新平台,诱导农业科技企业集聚于科技园区内,共享技术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形成;通过科技园区提供的试验示范基地,农业科技企业利用农业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成果,使农业技术发明和新奇思想快速转化为农业创新活动,进而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企业借助农业科技园的创新平台,服务于农业的微观经济主体——农户、农业企业,形成信息、产品、资源共享的网络结构(图1)。

3 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建议

在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上,二者的功能定位要清晰,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企业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对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展示和运行载体作用。

3.1 切实进行农业科技企业制度变革

(1)农业科技企业产权制度变革。转制型农业科技企业要明晰产权,首先要做好国有资产的核定、剥离、重组和管理工作,通过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等程序,理顺产权关系,明确投资主体;进而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建立自主经营的企业管理体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产权制度的创新,广泛筹集资金,扩大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逐步解决研发和转化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2)农业科技企业组织制度变革。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国家各级政府机构不再直接干预农业科技企业发展,而是提供公共服务。农业科技企业自身要不断完善由综合服务体系、科学研究体系、成果转化体系和技术开发体系等组成的组织体系,优化由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监督层、咨询层组成的分权制衡体系。

(3)农业科技企业管理制度变革。农业科技企业应建立股份制,围绕公司制的要求,分别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等分层次的组织机构和权力制衡机构,并明确规定各自的职责和权力,不同权力机构之间权责分明,形成层次分明、相互制约的权力制衡机制。

3.2 农业科技园区要发展成为农业科技企业的真正载体

对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应从技术体系、发展范式、独立地位、轨迹和模式上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的合作,进行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拓展农业科技园区功能,确立以支撑区域现代农业为主导方向的功能定位,园区发展与区域农业发展结合,体现区域特色,突出优势和特色,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示范、推广作用。农业科技园区的效益职能和公益职能并举,效益型园区和公益技术服务型园区共存,按照综合效益原则,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和体系,理顺关系、创新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顺园区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及农民的关系,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园区运行模式和机制。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条件下,要与国际国内关联企业进行广泛的经济技术联系与合作,以技术战略联盟等形式,实现组织结构的虚拟化和规模化,以此降低农业科技园区的交易成本,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提高园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使园区真正成为企业的运行载体。

参考文献

[1]杨金深,于慧丰.转制型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1):28-31.

[2]董德显.多姿多彩的国外农业科技园[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17(5):43.

[3]钟甫宁,孙江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J].农业开发研究,2007,13(1):21-27.

[4]盖会全,李其才,李中新,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99-101.

[5]王博文,孙养学,李桦.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战略研究[J].乡镇经济,2006,13(2):45-57.

[6]黄钢.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发展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2004,23(6):31-35.

农业科技园区 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定位;建园模式;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园区可以有效地改造、提高和带动传统农业的传统技术和产业结构的现状。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所以本文针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定位、建园模式与运行机制开展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功能定位

现阶段,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主要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加工功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本质上经济实体,生产加工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其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孵化试验功能。这是农业科技园区最原始的功能,通过一系列要素的集成,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的针对性培育;三是集聚扩散功能。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区位条件优良、经济基础雄厚、政策环境较宽松的优势,可以更好地进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集聚、优化以及组合,成为产业聚焦点,通过扩散功能影响社会;四是教育示范以及休闲观光功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所应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的运行机制等都可成为参考,而且其自然属性、现代气息、名特优新果蔬花卉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1]。

2建园模式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开发区模式。在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密集的地区,通常情况下农业科技园区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并由管委会进行管理、建设与运行。这种模式有利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对提高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二是农业公司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由投资业主通过土地的租赁,进行一系列的独资开发,实施的是个体经营。这种营运模式,造就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三是多方联合模式。这种模式通常由政府、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等机构或个人合作。入股方式多种多样;四是科技承包模式。由政府或集体投资进行基础创建,再由其他部门以及个人进行租赁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就是科技承包模式。

3运行机制

3.1多元投资机制

多元投资机制是农业科技园区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该机制是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所建立的融资机制,这种机制一般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设立起多元投资的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要进行投资启动,根据实际进行启动和导向资金的投入;二是采取多种形式,要利用自身优势吸纳各界投资者,优化投资环境,设置优惠规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吸引社会投资,必要时应积极进行股票债券发行的引导;三是还要注意根据国家的金融政策,努力争取贷款与援助,并尝试建立起风险投资机制,提高投资管理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3.2土地流转机制

建立起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园区运行的必要条件。土地流转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区划性调整,即以田换田。这种形式是通过思想工作而进行调整的,通过区划法的有利调整再进行一定规模的开发实施;二是租赁制,也就是农民出租土地给经营者的形式,一般情况下,租地的价格与地块的价值呈正相关;三是返租倒包制。通过园区功能小区的分割,进行再转包;四是划拨制,即政府的再次划拨。通过土地的划拨进行综合开发;五是股份制,也就是农民以地入股,在一定比例下享受年终的分红;六是竞标买断,与划拨制相似,都是由政府进行调配,不同的是竞标买断主要是针对荒滩土地的开发。

3.3高效管理机制

农业科技园区的科学持续运行,离不开高效管理机制的保障。高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一是在模式选择阶段,要注意建园模式的差异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管理模式的针对性选择。例如,在农业公司和多方联合模式背景下成立的农业科技园区,根据园区的特点可知,总公司管理制更适宜园区的发展。由开发总公司或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等进行管理、开发以及规范运作;二是农业科技园区要配备起相应的层次决策、责任约束、人才管理、反馈调控等一系列机制;三是孕育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文化和管理风格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2]。

3.4超前经营机制

经营机制的超前性是农业科技园区的经营活动科技龙头作用的要求,而要设立超前经营机制,首先要选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能奉献、有超前意识、敏锐洞察力、果断判断力、灵活应变力的经营者。其次,农业高科技企业培育要注意多种途径的采用。根据科研开发和市场开发的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多途径的采用。例如,对于园区内基础应用型科研实力较强,难以一步进入市场的单位,可以通过联合、参股、兼并和收购等形式进行优势结合,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创新。最后,要切实做好生产经营的发展规划。确定研究内容与产业化方向,争取政府的支持。此外,系统人才利用机制的设立也十分重要。

4结语

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生产加工、孵化试验、集聚扩散、教育示范以及休闲观光等,建园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要实现农业科技园区的顺利运行还需要建立多种运行机制与之配合,才能全面提高园区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农业科技园区 篇3

关键词:园区;技术;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行农村经济体制条件下农业技术、技术推广与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园区技术推广的对象是农户,通过几年建设,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带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总的看,农业园区技术推广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基础条件好,投入力度大园区技术推广发展的较快,有的地区经济基础弱,投入不够,园区技术推广发展较慢,总体效益不高。园区技术推广支撑机制存在着问题,我们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

1 新技术选择标准过高,对经济效益关注不够

新技术选择时必须进行周密的经济分析,慎重选择。在全面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和市场环境条件下以及附近农户的实际情况,对新技术选择项目分轻重缓急,依次安排好先后次序,进行选择。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部门不仅是科技创新基地,技术创新源,更是示范、推广、培训的基地,不仅应有科技创新,更应追求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以科技引入,以效益服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部门要讲求科技含量,高标准规划,注意适度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有些园区部门一味追求高标准,采取高投入,直接从国外引进现代化智能控制温室,有的温室投资高达上百万元。一般现代化温室的成套引进费为每亩40万左右,是国产大棚的30多倍,其运行费用通常为每年每亩4万至5万元,其中燃料费约占60%。由于温室的运行费用太高,绝大部分引进的温室处于高额亏损中,这就造成了园区农业科技转化功能与现实脱节。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农业专家指出。引进现代农业设施不能囫囵吞枣,在不进行技术改进和运行机制创新的情况下,盲目照搬照抄,搞“洋跨越”将使高新农业变成“高成本和消耗农业”。可见,这种只重建设,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科研”式示范,对推动农民应用科技不仅不起作用,而且会起反作用。

2 新技术新技术选择重引进、轻开发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大多数农业科技园区已经建立了一支高素质、具有一定科研开发能力的专家大院。但从总体上讲,许多园区专家大院仍然存在科研水平低,引进多、开发少等问题。农业科技园区要想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引进技术的开发和消化吸收。一方面,利用提供科研经费、试验基地和优厚的待遇等,加强同科研院所的技术协作,迅速引进和开发适合园区建设需要、容易推广应用的农业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创造宽松的环境和优惠待遇,积极引导优秀的农学毕业生到园区创业,使园区始终保持技术上的优势,为园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一些园区在项目和技术引进中,过分的追求所谓的“短、平、快效应”,对一些见效慢、投入大、公益型、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不感兴趣。同时,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重视不够,只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园区的长远发展。因此,园区技术推广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放长眼光,重视园区将来的发展。在技术引进上,应当把是否具有长远发展优势作为衡量的标准,不能只顾眼前,造成资源的浪费。

3 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缺乏造成了园区科技贡献率较低

调查数据表明,36个试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人才支撑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的一些试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多数园区专家大院技术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匮乏,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市场分析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大中专学历的比例偏低,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偏少,而现有的科技人员知识结构也不合理,不能适應园区建设发展的需要。

4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有的地方在进行农业科技引进时,未做深入的调研和规划,是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成果并没有实现规划设计的初衷,引进大量的科技成果未能转化,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项目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二是项目的产业接口目的性不强,必须进行二次开发才能形成产业化;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配套组装性差;四是没有很好的把技术和市场、社会相结合。当然,机制和体制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盲目引进的多,消化创新的少,配套技术和管理跟不上,造成投入的成本较高,而产出的效益却低,未能起到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

5 专家大院的技术集聚和创新能力不够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作为园区技术创新的重要部门,应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农业生产,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作为其工作重点,因此,技术的先进、组装配套、自主创新构成了自我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园区专家大院的技术创新层面上,集聚创新能力发挥不够。很多园区内的技术大部分都是花高价从国外引进的,由于农业的区域性,造成很多引进技术并不完全适合国内生产实际,再加上忽视了对技术的改造和嫁接,造成了“盆景效益”,中看不中用。使园区技术集聚和转化平台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6 结语

农业科技园区 篇4

1 园区的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 襄城县各级紧紧围绕烟叶、蔬菜、畜牧养殖、水产等特色产业, 强化措施,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目前已在全县规划建立各类农业科技园区62个。其中:蔬菜示范园区4个, 如:神农、绿之洲、恒源等;优质烟示范园区5个, 如:中烟、上烟、北烟等生产基地;养殖园区46个, 如:华多、金兴、和合等;水面超过100亩的水产养殖园区7个, 如东湖、六王湖、康乐等水产品养殖园区。通过科技园区建设, 突显了襄城县特色产业潜力, 找到了市场出路,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确立了襄城县烟叶、蔬菜、畜牧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骨干产业, 为襄城县县域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 襄城县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蔬菜重点区域规划基地县”、“全国首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县推进单位”、“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1.2 基本作法

1.2.1 政策驱动为园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

襄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 始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主体、部门帮扶、园区带动”的机制, 强化保障措施, 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在工作机制上, 采取“一个科技园区、一名县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张进度表”的工作机制, 把工作责任落实到领导、到部门、到具体责任人。在园区运作方式上, 实行“运行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承包制, 联结农户合同制”的园区运行机制, 兼顾了企业、科研单位、农户各方面的利益, 较好地协调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在管理机制上, 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 搞好组建、管理和经营, 并建立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2.2 多元投资为园区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资金投入机制上, 襄城县委、县政府坚持“政府启动、多元投入、滚动发展”的思路和“政府投入建设施、业主融资搞发展、农民入股增效益”的原则, 不断改变投入方式, 拓宽融资渠道。县里出台《关于财政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管理的意见》, 坚持“规划跟着产业走, 项目跟着规划走, 资金跟着项目走”, 整合烟叶示范区、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 有力解决了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园区建设。近几年来, 县、乡、村投入园区改善基础设施资金累计达2.3亿元,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达3.4亿元。如华多牧业引资达近亿元, 神农公司引资达5 665万元。

1.2.3 科技转化为园区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

近几年来年, 每个科技园区都不断强化科技服务, 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 应用新技术, 努力提高科技的转化率。农业科技园区共引进试验示范瓜类、蔬菜、杂果新品种200余种, 推广各类名、特、优、新品种34个。养殖园区引入一批优质品种进行杂交改良, 扩大了良种覆盖率。新技术配套进一步得到完善, 科技园区采用漂浮育苗、二氧化碳施肥、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23项实用新技术。大部分养猪科技园区建立了实施零排放, 健全了疾病检测防治中心, 采用无公害全价饲料饲养方式实行封闭式治理, 杜绝了外界疾病的传染。农业科技示范园大量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 促进了产业转化升级, 扩大了产业发展规模, 壮大了产业基地。

1.2.4 龙头引领示范为农民致富拓宽了渠道

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公司入驻、业主投入, 引导园区或园区企业面向市场, 服务农民, 有效地带动了区域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已在全县规划建立各类农业科技园入驻企业76家, 有2家企业成长为省级龙头企业, 有12家企业成长为市级龙头企业, 还建立了2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组织和21家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组织。据统计, 2011年全县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 485元, 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60元。目前62个农业现代园区已引进龙头企业85家, 带动农户2.6万户, 增加农民收入2亿多元。

1.2.5 标准化生产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各个农业科技园区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推进、企业自律”的三位一体推进机制, 大力实施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 积极推行投入品、生产管理、产品检测、产品准出、质量追溯五项制度。生产基地的土壤、水、农药残留等全方位检测, 播种、施肥、灭虫、饲养、物流等环节, 按照无公害标准操作, 做到源头能控制, 过程可追溯。同时, 抓住“三品”认证载体, 不断加大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力度。通过“三品”认证, 塑造一批知名品牌, 促进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目前, 已获得无公害认证的68家, 申请无公害农业品牌68个。

2 存在的问题

第一, 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不高, 管理粗放, 费工、费时、费财。

第二, 园区科技支撑不足;技术人才匮乏, 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转化率不高, 科技含量低、档次不高, 对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第三, 园区建设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多, 资金不足, 粗放型种植, 不能实现全年度生产。

第四, 土地流转流转规模需要加大;群众由于恋地情结较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速度, 园区规模的扩张受到制约。

第五, 园区品牌建设力度需要加强;全县在全省还没有叫响的品牌, 个别园区对品牌建设重视不够, 认为有个无公害品牌就可以, 没有向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规划。

3 几点建议

3.1 科学规划布局

农业科技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导向, 也是产业发展基地, 干部工作、群众学习的示范平台。所以, 搞好规划布局, 需要因地制宜, 宜种则种, 宜菜则菜, 宜牧则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以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和专业组织为依托, 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以完善基础设施、聚集农业产业和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为主要内容, 以综合治理、板块开发、示范带动、全面发展为目的, 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社会化服务为抓手, 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每个乡都要镇围绕养殖业、烟叶、蔬菜等产业, 每年引进3~5家农业公司入驻。通过3~5年的努力, 把全县农业科技园区建成集种、养、加、销一体化, 集社会、生态、经济三效并举, 能指导和带动全县整体发展的创业园、示范园、观光园, 成为农民就业创业的新载体和农民教育培训的新基地。

3.2 实施项目带动

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的资金和扶持政策, 同时要管好和用活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资金。凡是国家、省、市的农业投资项目, 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基本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应集中捆绑, 优先优先安排在农业产业园实施。另一方面要制订一些优惠政策, 多渠道筹集各类社会资金。引进民资和外资投入园区建设, 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入股或进入农业示范园区承包开发。要千方百计引进业主, 广泛吸引外资企业、龙头企业进区开发建设, 把农业园区建成吸纳国内外资金的经济增长点。

3.3 强化技术保障

园区建设组装配套新技术和其他相关产业高新技术, 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 增强农产品科技含量, 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农业公司、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在园区建设和生产技术服务上, 要有稳定的科技依托单位, 做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 使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地在园区转化应用,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积极吸引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专业技术人员采用各种方式参与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转让、承包与服务, 创办“企业创业园”、“博士创业园”、“大学院校实习基地”。要充分利用专家效应, 努力做到利用专家包装项目, 专家包装园区, 专家包装企业, 专家武装农民头脑, 达到专家包装襄城特色产业经济的目的。使科技园区成为科技与产业孵化的平台、招商引资、创造财富的平台、农业科技与市场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3.4 出台优惠政策

一是土地流转方面。建立纠纷仲裁制度, 维护流转双方利益, 做好服务指导工作, 对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企业或大户, 提供优先使用权;对于集中连片流转土地500亩以上 (不包括村集体留地) , 流转期限在五年以上, 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土地流转完整、资料填报土地流动服务办备案、建档, 政府给予每亩按租金补助20%;流转1000亩以上的, 给予每亩按租金补助30%。二是融资方面。坚持“扶强、扶大”, 鼓励经济实力强、信用度高的企业发展农业科技园区, 在项目申报中, 优先申报, 优先扶持。三是创立以奖代补制度。对于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企业, 申报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培育产品品牌、提供食品安全服务等活动, 财政可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支持。

3.5 创新发展机制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9 篇5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013年初开工建设,由中国农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总规划面积4万亩,核心区面积1.5万亩,辐射区面积10万亩,计划总投资80亿元,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农民参与、科技支撑、招商引资、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政府县长担任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实行正科级全额财政事业单位编制的管委会负责制。

近年来,园区以中科院、中国农大为技术支撑,依托临漳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以沼气为纽带,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了以循环农业为主线的绿色有机果蔬种植和有机杂粮生产加工为主的主导产业。园区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户用沼气池原料生产沼气,实现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所产沼渣沼液加工成有机肥直接还田和用于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生产,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形成了“沼气池→沼渣沼液→企业→优质有机肥→种植基地→绿色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的生态循环链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2016年园区总产值31亿元,主导产业产值14.7亿元。

园区内现有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2万立方米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1个,农民合作社132家,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20000多亩和年产5万吨有机杂粮加工生产线,带动园区周边3乡8村1500多农户直接参与园区有机蔬菜生产;园区企业产品优势明显:河北润泽致民公司生产的“玉汝天成”牌有机杂粮红豆、黑豆、绿豆、黑花生、小米等每千克价格在50元左右,是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5倍,临漳春希种植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苹果每千克价格在10元左右,是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2.5倍,所产的有机西红柿、黄瓜、西葫芦、油麦、生菜等均是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3倍左右;河北美临多维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美临”牌食用油获9项国家专利、河北著名商标等。

目前,在园区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临漳县的特色有机种植、粮油深加工等行业快速发展壮大。临漳县沂松园林绿化种植有限公司、邯郸市万惠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邯郸市民乐面业有限公司、利欣面业、琪珑面业、久恒面粉、河北永恒油脂有限公司、河北三木农业、河北漳泽农业科技公司等10多家企业纷纷入驻园区;园区在建的年产2万吨饼干休闲食品项目、年产20万吨啤酒二期项目、年产24万吨九鼎饲料项目、盛德食品加工项目、红薯淀粉制品生产项目等1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65764万元。

奇趣农业科技 篇6

染出来的彩色鸡法国东部一家养鸡场的科研人员极富想像力,他们把一种植物性染料注入一些将要孵化的鸡蛋内,竞孵化出蓝、紫、青、粉、红等毛色的小鸡来,这些五颜六色的彩色小鸡一投放市场就大受欢迎。

养鸭灭蝇加拿大的科研人员发现,在猪、牛圈里养鸭,可有效控制传播多种疾病的家蝇,从而大大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和畜病的医疗费用。实验表明,饲养4~5只麝香鸭的猪圈与不放养鸭的猪圈相比,前者的家蝇数量可减少80%~98%,且母鸭的工作效率是公鸭的3倍。

让害虫倒胃口要想让害虫不吃植物,就得让它失去胃口,於是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就利用土壤中一种叫做Bt的细菌,合成一种能让昆虫的胃破裂的蛋白质,只要将这种对人体无害的细菌作为杀虫剂喷洒在作物上,就能使害虫大倒胃口。目前,研究者又開始了下一个目标的研究,就是让植物自己合成这种蛋白质。

优化农业科技供给扩大农业科技需求 篇7

一、农业科技供给存在的问题

1. 农业科研与农业需求相脱节

当前的农业科研模式是“立题一研究一成果一再立题”, 严重与需求脱节, 为科研而科研。一方面在课题的立项和审批上, 由于科研项目由政府集中决策加以确定, 这必然诱导申请者注重从政府偏好和专家意见考虑出发, 脱离市场需求实际申报课题, 农业科研立项上的制度性弊端, 必将造成科研成果很难满足农业科技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另一方面, 科研项目的鉴定与验收没有考虑技术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成果实用性与科研人员的业绩脱钩, 在一定程度造成科研人员的行为存在着“为研究而研究”的现象, 致使大部分科研成果偏离需求方向, 形成无效供给。

2.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制约农业需求。

我国农业科技的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农业投资强度不到0.5%, 远远低于世界农业平均投资强度1.5%, 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的2.0%~4.0%。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基础薄弱, 缺乏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 农业科研成果的数量呈下降的趋势, 对突发的重大病虫害、农业灾害等农业生产重大问题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防治手段。

3. 农业科技成果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自身素质较低.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些能增加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常规技术和实用技术而对技术系数难度较大、操作不便的高新技术不感兴趣。造成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转化与农村的技术需求现状不配套.使得大量先进技术难以被农户采纳。许多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只停留在实验室, 依靠理论进行科研, 而与市场和实际缺乏联系, 造成科研项目脱离实际需要, 使得一些科研成果成为“次品”。

4. 农民科技购买力不足,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农民收入较低使农业科技有效需求缺乏动力基础我国日前农民收入较低.实际收入增长缓慢或趋于停滞.甚至有些地区略有下降。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153元, 而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 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3∶1, 绝对差距达到12022元, 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同时, 由于国家对农业资金支持水平低 (据世贸组织资料.我国农业生产者补贴等值和国内综合支持量均为负数) .又加之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向农村的“输血”机制.这样就使得农户缺乏足够的资金采纳新技术.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而望“技”兴叹, 其结果是形成了农业生产对科技有效需求不足。

二、优化农业科技供给, 扩大农业科技需求的对策

1. 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改革农业宏观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委员会, 由国务院总理任主任。实行农业科技管理的大部制。确立科技政策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基础地位, 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 形成国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的政策体系。建立部门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加快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 推进依法行政, 提高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改进计划管理方式, 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在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

科技经费管理的协调机制, 加强科技经费的合理配置, 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益, 逐步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 健全相应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机制。针对当前我国科技宏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重点是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 努力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 加强部门与地方之间的统筹协调, 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一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决策议事程序, 形成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强化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 加强对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

2. 优化农业科技结构,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适用性

农业科技结构的调整, 应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改革科技项目立项制度和经费投入方式, 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对农业科技的要求, 通过农业科技项目的立项, 引导科研机构在研究方向和专业结构上调整。科研模式要由传统的“立题一研究一成果-再立题”转向“市场一立题一研究一成果一市场”的新模式, 建立起科研、开发、经营为一体、协调发展和充满活力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农业科研机构在国家、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中, 要坚持项目公开招标、项目追踪监督、项目成果鉴定和费用开支公开, 形成政府和公众共同的监督机制, 科研机构还应积极承担企业等委托的横向研究课题, 完善农业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激励机制政府应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 鼓励农业科研院所步入市场, 使科技人员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与市场的需求相一致, 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科技人员与科研成果的结构与规模,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3. 建立现代农业院所制度, 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现代农业院所制度, 培养高水平农业科技研究队伍。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一、按照国家赋予的职责定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要切实改变目前部分科研机构职责定位不清、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 优化资源配置, 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二、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科技投入机制。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主体, 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支出,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 国家财政给予相对稳定支持。根据科研机构的不同情况, 提高人均事业经费标准, 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和队伍建设。三、建立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 在科研成果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对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促进科研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4.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提高其购买欲

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只有被广大农民消化、吸收并应用, 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重视农村教育,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一是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 特别要在目前农村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前提下, 制定《均衡教育法》, 规定, 在财政收入增加的部分中, 用于增加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比重不低于4%。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 尝试推行十五年义务教育, 大幅度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 办好农业专业技术学校, 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实行“农业执业证书”, 规定, 取得执业证书是获得承包地的重要条件。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文化教育, 建立健全多形式的农业科技继续教育体系, 以适应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 尤其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

5.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科技购买力

为了增强农业科技需求主体从利益上, 对科技的有效需求,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宏观政策来诱导农民采用新技术。

(1) 加强财政支持和补贴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包括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增加财政性收入。提高农产品价格是有局限性的。一是谷贵伤农。二是在开放的条件下, 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水平的限制。我国的许多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已高于国际水平。因此, 需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力度, 尤其是刺激农业科技需求增加的补贴, 包括种子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补贴,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针对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特点, 积极开发和引入多样化、有特色的金融服务。一是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二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 积极探索发展大型农业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 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三是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四是积极推广应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金融服务手段, 为客户提供实时、方便和快捷的结算服务。

(2) 稳定、规范农产品的保护价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产品价格对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要尊重价值规律, 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又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力度,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提高有关农产品的需求弹性, 以增加农户采用新技术的生产者剩余。通过对农产品实行标准化, 强化采用农业科技生产的农产品与一般农产品的差别, 提高其需求弹性, 做到优质优价。在当前, 农产品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引导生产稳定发展, 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复杂变化, 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安全。

(3) 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农户经营规模决定农民的科技购买欲强烈与否。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农业经营规模过于狭小会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现代农业生产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生产, 在总的耕作面积基本不变的条件下, 更倾向于通过生产要素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来提高农业产出率, 而农业生产固定资本的投入会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而相对减少, 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使农户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加入“WTO”以来, 农民要想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需要技术和信息等多方面服务, 客观要求农村生产关系要进一步发挥“统筹”的作用, 创新土地制度, 以便发展高效规模农业, 增加收入。我国正处在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型的过程中, 已经步入规模效益时代。土地规模经营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1)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在政策允许的框架下, 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 要求要在确保农户土地流转收益持续高于其自主经营土地收入情况下, 依法推进土地流转, 切实做到“三个不得”, 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摘要:农业科技需求不足是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扩大农业科技需求, 就要优化农业利技的有效供给,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调整农业科技结构;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 提高农民科技购买欲;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科技购买力。

关键词:农业科技体制,农业科技需求,农业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傅皓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J]特区经济2010, (01)

[2]陈会英, 郑强国.中国农户科技水平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1 (2)

[3]周志太.谷贵伤农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 2008 (6)

[4]杜威漩.农业技术供给制度非均衡及创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01)

农业科技园区 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创新,理论经验

一、引言

国家农业科技园作为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的农业组织综合体, 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地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自“十五”科技计划提出以来, 我国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或示范区已发展至37个, 地市农业科技园区达到500多个, 县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3, 000多个, 为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活力。然而, 随着现代农业与新型城镇化的系统推进, 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经营不断加快, 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与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适应《十二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的要求, 发展近十年的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管理已进入到一个系统总结和整理的阶段。为此, 如何客观科学地总结、提炼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的既有经验, 同时面对和适应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新形势, 探索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创新便成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与主要难题。

回顾现有文献, 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研究已十分广泛, 但有关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大体而言, 目前围绕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三方面:一是围绕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成、推广的核心功能机制问题。包括对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扩散机制的理论论证 (李同升、王五科, 2008) , 农业技术对接模式的讨论 (张志英, 2010) , 以及农业技术产业发展与风险投资的逻辑关系 (张晓玲, 2004) 等;二是农业科技园区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包括农业科技园区对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带动、收入带动和示范带动原理, 以及产业带动机制 (蒋和平、崔凯, 2010;詹玲, 2009) , 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价 (候湖平、张富刚等, 2007) , 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功能模块的空间布局 (李秀彬, 2010) 等;三是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问题。该方面的研究来源于两篇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一是施湖珊 (2012) 对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战略的研究, 她通过转化农业的案例, 总结和提炼了包括园区定位、品牌效应和企业文化等农业科技园区经营成功的关键要素;二是李文博、郑文哲 (2006) 在构建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利用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方法, 对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进行仿真模拟, 取得了较好效果。显然, 纵览上述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的现实需求与理论研究状况, 关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的规范与经验仍然较为欠缺。据此,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的理论框架, 并对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的管理状况进行深入剖析, 以提炼可资推广的经验和政策启示。

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创新的理论构思

作为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的农业组织, 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十分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其管理也较相对单纯的企业或政府、事业部门更为复杂, 因而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与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 以适应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展的战略需求。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创新大致涵盖了如下内容:

(一) 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

农业科技园区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它必须以农业技术为核心开展运营, 其发展的战略与路径选择也必须以此为依托。农业科技园区从理论上看, 其性质介于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 其内部组织既包括事业性单位、也包括企业单位, 特殊情形下也可能包括个人群体, 其资金组成结构既包括国有资本, 也包括私人资本等。因此, 对于这样的组织综合体, 其战略定位可以概括为:以科技集成、推广、示范为核心任务, 促进园区成员效益最大化与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大化, 实现园区综合体长期可持续发展。实践中, 该战略的实施需要在不同路径中进行最优化选择, 可供选择的路径可设计为三类:一是以农业技术集成、推广、示范能力发展的路径;二是以园区参与者效益提升能力发展的路径;三是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影响度与管理成熟度发展的路径。由于不同农业科技园区所处区位, 以及面对的发展基础与外部环境存在差异, 其路径选择的最优化决策也必然有所不同。

(二) 管理定位与布局优化。

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定位, 其本质在于规划、吸收、选择、整合不同经济主体参与到农业科技的集成、推广和示范过程中来, 针对园区内不同的参与对象, 提供共同与集群发展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显然, 管理定位一是需要明确参与对象, 并界定这些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 从而规划各类主体的数量与资质;二是需要明确园区将为参与者提供何种公共设施和服务, 并同时兼顾这些供给品的效率与公平;三是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对参与者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设计, 这些设计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各参与者的现实需求, 同时也要考虑到参与者的功能相关性, 以及园区提供整体产品与服务的运营成本。因此, 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定位与空间布局可以理解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三) 招商策略与结构优化。

理论上, 农业科技园区的入驻者必须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农业科技的集成、推广与示范过程中, 因此, 园区管理者应当制定灵活、有效的策略吸引有意愿、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入驻。这些策略往往与园区的经营战略与理念直接相关, 包括园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提供的公共服务, 政府的政策优惠, 以及企业间的合作与集群效益等等。在吸引企业事业单位入驻的前提下, 园区运营管理者也需要对申请单位进行资质评估, 以及结构平衡。在资质评估方面, 需要考虑入驻单位直接或间接提供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的意愿与能力;在结构平衡方面, 需要考虑不同类别单位在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各环节的数量搭配比例, 以及单位性质、类别与农业科技功能的适配性问题。实践中, 招商策略的实施过程与结构优化过程具有高度相关性, 农业科技园区管理者应当力图在招商过程中尽可能实现结构优化。

(四) 政府支持与运营优化。

由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明确的公益性质, 它对带动地区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政府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支持主要应当体现于财政支持与政策支持两方面。财政支持主要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供适当且必要的财政投资支持, 以形成园区公共产品, 同时对科技园区的运营以及入驻园区的公益单位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 以提高科技园区与入驻单位参与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的积极性;政府政策支持除体现在各种财政补贴规制外, 也包括种资质审批的便利。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营优化主要体现在完善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发展成本、整合发展优势、塑造品牌等等。本质上看,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健康运营, 但考虑园区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它兼顾了地区公益与地区产业整合, 以及带动社会经济的功能, 其发展动力与可持续性可能受到市场冲击而有所折损, 因而强化政府的支持十分必要。

三、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创新实践

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13年9月申报成立, 2014年3月, 园区管委会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内设综合事务管理局、规划建设与农业发展局、科技环保与产业发展局、投资促进与国际合作局、财政局。按照国家“121工程”的要求, 当前正在抓紧筹建园区投融资管理公司, 并申办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事项。

(一) 理念、目标与定位。

为促进科技发展带动高效型现代农业产业的形成, 宜宾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理念为:建设“绿色生态、节能环保、低碳高效”的生态园区的同时, 要建设“清明、清正、清廉”的廉政园区。相应地, 园区发展目标涵盖经济效益、科技效益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经济效益目标方面, 至2016年核心区生产总值达到70亿, 2020年核心区生产总值达到320亿, 到2016年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2, 500元, 到2020年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 000元;科技效益目标方面, 至2017年, 新增或引入国家、省、市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0个, 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30项, 孵化企业40家, 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 至2020年, 新增或引入国家、省、市级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40个, 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40项, 孵化企业80家, 培训职业农民15, 000人次;社会效益目标方面, 解决当地就业10, 000人以上, 辐射带动农民50万人以上;通过3~5年建设, 最终建成创新型、智慧型、绿色生态“宜宾、宜人、宜智、宜业、宜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上述目标引领下, 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定位为:发挥国家战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 结合长江区域经济带的发展优势, 占据国家南向经济的重要节点优势, 利用乌蒙山扶贫示范新区的政策优势, 将宜宾农业科技园区打造成为农业创新成果的转化高地、农业发展转型的示范基地、农村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基地、科技与农业结合发展的转型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城乡统筹产业模式的创新基地。

(二) 模式、结构与投融资机制。

根据宜宾市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园区管委会选择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为:突出地方特色, 以科技创新促进宜宾市农业、林业的转型升级, 形成“茶、竹、粮”三条相对完整的核心种植业加工生产链条, 兼顾其它绿色产品加工生产, 构建“产、学、研”集群式产业链条体系, 以科技应用技术的研发、企业应用转化和向一次产业初端产品的普及覆盖, 带动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的高效联动发展, 带动新农村建设和新农业业态的发展, 培养一批新职业农民, 建设国际化的创新型、智慧型、绿色生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新业态示范园区、科技创新孵化园区、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针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 管委会确立了“三足鼎力”、“四维互动”的主体结构打造引领川滇黔、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其中, “三足鼎力”是指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国际集群同时并存;“四维互动”是指科研院所、企业、国际合作以及市区通过内部关系协同, 形成联动机制, 使得园区在四大驱动力催动之下健康、快速地步入发展轨道。在投融资机制方面, 园区管委会大胆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开发建设新机制, 成立政府控股的混合投资开发公司作为平台, 通过PPP/BT等项目融资以及股权投资等以股份分红、项目投资参股回报等, 做大做强资本积累, 发挥投资建设、土地经营、技术咨询、资产管理和资源整合的优势, 创新拓展市场化运作解决政策资金的新途径, 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该机制的结构关系与运行过程见图1。

(三) 招商、服务与成效。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通过“一个网站、一部宣传片、一本宣传资料”推介园区, 突出“科技”、“生态”、“环境”、“产业”、“综合”的特色, “抓龙头, 重感受, 以人为本, 科技创新”。同时, 管委会注重发挥政府委托管理的职能作用, 从规划开始, 注重搭建平台, 注重引导科技成果的产生和对产业的扶持。对标杆式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引导其发挥龙头的引领示范作用, 对园区入驻人才注重人文关怀, 在环境设施打造上营造以人为本、舒适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在技术引进上突出产业衔接和集群效应, 并根据自身特点打造完整的发展布局。

为确保园区内入园企业的健康发展, 园区管委会对重点项目分别建立了“实施协调领导小组”, 保障项目落地和原料供给。同时, 管委会还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体系, 拟建信息化的“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立以茶叶交易为先期重点的产品实时交易中心—交易大厅, 当前项目处于规划编制阶段;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 园区将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建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国际贸易交易中心;进行企业服务中心以及网络网点建设。

通过招商努力与服务创新, 科技园区初步对接了中科院植物所、生态所及中国农科院, 拟订合作条件达成协议后, 将共同组建“宜宾市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和合作打造中国西部茶叶科研和外贸出口示范基地。同时, 结合四川省情, 与四川农科院、江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 打造特色农产品科研平台以及专业专科的科学研究平台。在与企业的合作中, 园区与四喜农业的桑葚干红加工项目投资1.6亿元, 占地190亩, 年产值14亿元, 项目实施可进一步完善和延伸桑葚产业链, 助农增收, 亩产上万元;与高原农业达成的魔芋精深加工项目投资2亿元, 占地500亩, 年产值20亿元, 魔芋精粉、魔芋胶、魔芋饮料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可进一步拓展魔芋精深加工产业链;与四季大通集团达成微冻保鲜液生产项目, 总投资3, 000万元, 占地10亩, 利用国内领先的微冻保鲜专利技术建设西部基地, 促进园区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升级;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化工产业集群签署《中德农业科技生态园共建项目正式协议》, 共建生态低碳国际农业科技示范园;与马来西亚隆基马中集团公司签署了投资120亿元的“东盟国际产业园”项目投资事宜, 并以此为切入点打通宜宾与东盟十国的合作通道。

四、宜宾经验总结与政策启示

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创新是一项全新而系统的工程, 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实践带来的创新经验包括三方面:第一, 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 应从规划入手, 做好战略布局, 在战略的统领下, 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管理两大方面着力改革创新。第二, 农业科技园区一定要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基础性研究成果通过产业转化, 向农业初级产品生产辐射, 在此过程中, 应当充分发挥企业的关键作用。第三, 农业科技园区一定要加强服务力度与水平, 为入驻单位创造优质的工作、融资与发展环境, 优化内部单位的功能结构, 力图实现入驻单位效益与园区效益的同步最大化。

基于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的实践探索, 可以提供的政策启示如下:第一, 进一步加大国家与地方税收对农业科技园的减免力度, 着力强化对园区投融资体系的金融支持, 支持园区对入驻园区企业进行融资担保, 提供必要的融资政府贴息和政府再担保。第二, 大力鼓励园区对家用土地的集中化、规模化、循环化经营, 放宽园区内入驻单位对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相关的土地使用的审批限制。第三, 强化对园区人才的政策支持, 在户籍安排、政府人才引进补贴、政府保障房等方面对园区引进人才予以优先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秀彬.对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空间布局过于分散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 12 (1) :56~59

[2] .候湖平, 张富刚, 杜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态势分析[J].资源调查与评价, 2007, 1:29~33

[3] .张志英.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对接机制完善——以四川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技术对接机制为例[J].农村经济, 2010, 2:98~101

[4] .蒋和平, 崔凯.农业科技园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理分析[J].科技与经济, 2010, 5:61~65

[5] .施湖珊.农业科技园发展战略及其成功因素研究——以传化农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9:101~104

[6] .李同升, 王武科.农业科技园技术扩散的机制与模式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 2008, 17 (1) :53~59

[7] .李文博, 郑文哲.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24 (1) :72~75

[8] .詹玲.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园的产业带动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 2009, 4:46~49

[9] .张晓玲.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4

农业科技园区 篇9

农业科研有力促进了台湾农业转型

上世纪50年代, 台湾大力实施以良种为中心的技术革新, 大量引进、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 同时重视发展农用工业技术, 增加对肥料、农药、农膜等重要生产资料的投入, 从而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农业的成功不仅保证了台湾粮食实现自给, 增加了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 还创造了大量农业资金与劳动力剩余, 形成了对工业品的原料供给与市场需求, 为台湾早期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60年代中期后, 随着岛内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传统农业竞争优势的下降及需求结构的变化, 台湾农业管理部门加速推动农业转型与结构升级, 积极发展资金、技术相对密集的园艺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科技的重点随之调整。一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改良, 以水稻生产为例, 1963年台湾实施了“水稻生产改良技术综合示范及推广计划”, 在先进耕作技术配合下, 水稻实现高产稳产, 一般每公顷产量3.85吨以上, 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8%;二是引进开发高价值的新品种, 重点是芦笋、水果、蔬菜等园艺产品, 如1953年自海外引进的芦笋、蘑菇等, 经改良开发成为60年代和70年代台湾农业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三是引进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促进挤压技术、食品放射照射处理技术、真空包装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广泛应用于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 推动农产品由初级产品为主转为以精深加工品为主;四是加快发展养殖业科技, 促进农业由植物性产品为主转变为动物性产品为主, 三元猪优良品种、白色羽毛鸭、罗非鱼等的杂交选育, 推动了台湾畜牧业及水产业的迅速发展。科技进步使台湾的农业产业结构得以持续调整和升级。

高新技术引领台湾现代农业产业升级

上世纪80年代是全球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时期, 被誉为第三次浪潮, 台湾农业管理部门十分重视高新技术对农业科技的导向作用, 1982年确定发展8大科技作为科技升级带动产业升级的重点, 在农业高新技术方面重点加强生物技术、食品科技、微电脑和自动化技术研发。1984年制定并实施“农业升级”计划, 重点发展精致农业, 利用自动化技术发展技术密集的设施农业, 利用高新技术改良农畜、水产品种等。1986年, 台湾颁布《加强农业建设纲要》, 强调开发动物生物制剂, 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特种及多用农业机械、渔业声纳技术、遥感技术等, 推进农业技术升级, 希望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农产品价值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发展精致农业, 因此高度重视农业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研究与应用,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农产品开发上的巨大潜力, 提出要创造新一轮的“农业黄金时代”。

1992年, 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简称“农委会”) 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长程计划及六年中程计划》和《农业综合调整方案》等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 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 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5个领域为研究发展重点, 加以推动实施。其中, 仅台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10年计划就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1995年, 台当局公布的《农业政策白皮书》提出未来台湾农业长期发展的4大方向, 首要方向就是“发展科技导向的农业”。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台湾“农委会”重点实施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业新兴重要策略性产业部分奖励办法》、《“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业实验研究教育及推广人员奖励办法》等, 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确保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

2000年, 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21世纪农业新方案”, 作为今后数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 厚植农业竞争利基”策略, 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 即21世纪前10年台湾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 提高自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 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 提升产业竞争力;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 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 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 带动产业发展;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 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 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 保护台湾岛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 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仅2001年台湾农业管理部门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就达到新台币450.01亿元, 2002—2004年约有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在2001年台湾“农委会”制定的《农业科技发展中程纲要》中, 包括11个研究领域, 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仅2000—2004年度, 就投入241.56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2008年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 更加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 尤其重视加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在政策上支持利用生物技术, 多种基因选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芦笋超雄株育种技术名列世界前茅, 竹子花药培养育种为世界首例, 香蕉组织培养的健康种苗已大量进入商业性生产, 居国际领先地位。此外, 还将遥测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 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等并广泛应用于生产, 从而使台湾农业技术水平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强化对农业科研的管理

为了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的政策制定、计划执行、项目管制与运作, 台湾设立了相应的科研管理机构。

如1986年,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 台湾“农委会”成立“农业研究发展小组”, 1993年经过改组, 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为: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 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核;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后来, 又改组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 主要负责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则由“国科会”生物处主管。

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国科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 在“农委会”内部又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 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的咨询, 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 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 其他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该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5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 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 “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 “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 “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 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 “农委会”于2001年3月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 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 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掌握的技术, 以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 由“农委会”主任委员聘请学识优异、经验丰富, 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根据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 “农委会”还设立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咨询委员会, 由7个领域的36位生物技术的知名专家组成。

健全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

台湾的农业试验研究机构是配合农业转型进程不断发展的。上世纪50至60年代, 重点建立种植业研究机构;70年代后,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适应园艺作物、畜牧业的发展等需要, 先后成立了香蕉研究所、养猪科学研究所、台糖公司畜产研究所、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等, 形成了既有省级农、林、水产、畜牧等各业综合性研究机构, 又有糖、茶、烟、香蕉、养猪、葡萄、玉米等专业研究机构, 以及区域性的农业改良场等较为齐全的农业科研体系。

台湾科技人员创新研制的育苗机械

其中, 台湾中央研究院所属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细胞与个体生物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分子生物研究所、农业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基因体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等机构主要从事涉农方面的学术与基础研究工作。以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为例, 它创建于1962年, 其基础性研究包括植物分类学、生理学、病理学、生化学、遗传学、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 其中突出的研究成果有高等植物染色体复制、稳定及分离, 植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等。整合型研究包括植物分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种子成熟蛋白的基因调控及生物功能、竹基因工程的基础研究与应用、中药生物技术研究、水稻基因组序列分析等方面,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当推水稻基因序列分析。目前, 该所正在进行水稻第5条染色体的序列分析工作, 预计在近年内可完成其全部序列测定工作。这项研究完成后, 将为生物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开辟广阔的前景。

岛内各公私立大专院校下属农学院、农艺学科系均设立有农林研究所, 招收研究生, 并进行相关学术研究, 以培养农艺专家、农业科技人才为主。例如成立于1928年的台湾大学农学院, 设置了农艺、农工、农化、植保、昆虫、森林、畜产、兽医、农经、园艺、农业推广、农业机械、食品等13个系, 另有植物病虫学、畜产所、兽医、渔业科技、渔业生物试验、农业工程学等10余个专门的研究所。全院教师356人, 其中教授259人, 副教授97人。该院标志性成果有生育酚浓缩制剂, 山羊和水稻有用基因转殖, 应用卫星资讯开发精准农作物生产系统, 以及检测十字花科植物种媒黑斑病病原的半选择性培养基制剂等。

另一所成立于1919年的中兴大学, 设有农艺学、园艺学、畜产学、林学、植物病理学、水土保持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土壤环境科学、昆虫学、生物产业机电工程学、农业经营学、兽医学等10余个系, 及农业推广教育、生物科技学、农村规划、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公共卫生学等研究所以及兽医教学医院、动物疾病诊断中心、生物科技发展中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台湾“行政院农委会”下属的农业科研机构数量最多, 在种植业方面, 包括:农业试验所 (下辖嘉义分所、风山分所、关西工作站) 、各农业改良场:台东农业改良场、台南农业改良场、花莲农业改良场、高雄农业改良场、桃园农业改良场、苗粟农业、蜂蚕业改良场、茶叶改良场、种苗改良繁殖场等;在畜牧业方面, 包括:畜产试验所 (下辖恒春分所、新竹分所、宜兰分所) 、家畜卫生试验所及各畜产繁殖场, 包括台东畜产繁殖场、花莲畜产繁殖场、高雄畜产繁殖场、彰化畜产繁殖场、澎湖推广中心等;水产业方面, 包括:水产试验所 (下辖高雄分所、台南分所、鹿港分所、台北分所、东港分所、台东分所) 、新港工作站;此外, 还设有省农业药物毒物试验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农业机械化研究发展中心、台湾香蕉研究所、台湾渔业及海洋技术顾问社、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等一些专门科研机构。

这些农业科研机构各自分工清晰, 任务明确, 分别有自己侧重的科研目标。以畜牧业科研机构为例, 省畜产试验所是综合研究中心, 养猪科学研究所专门研究大宗畜产猪, 疾病防治有省家畜卫生试验所, 宜兰畜产分所研究鸭, 新竹畜产分所研究乳牛, 恒春畜产分所研究肉、役牛, 另有苗栗、彰化、高雄、台东、花莲等5个畜禽繁殖场加以配合, 便于基础研究、品种和技术的改良科研以及成果推广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

在台湾, 还有不少冠名“财团法人”的农业相关研究所, 它们一般由台当局农业管理部门或专门的企事业机构出资成立的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 从事应用研究, 以加速提升农业技术为宗旨;同时, 它又是一个民间组织, 讲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以包容性、前瞻性、尖端性为重点, 其成果转让为非独占性, 适时以多种方式推广至产业界, 并提供技术服务, 辅导培训农业技术人员。这类机构在种植业方面, 包括:农业种子资料中心、台湾烟叶研究所、亚太粮食肥料技术中心、台湾糖业研究所、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等;在畜牧业方面, 包括:台糖公司畜产所、财团法人养猪所、实验动物繁殖与开发中心、联合国粮农组织养猪所等;此外还有亚洲土地改革与农村发展中心、生物技术开发中心、亚洲农业服务中心、农业工程中心、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中华谷类食品工业技术研究所等。

以台湾食品工业研究所为例, 该所是1965年由台湾罐头食品工业同业公会、前“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及前“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共同筹划捐资设立, 初期目的是协助台湾罐头食品业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之后逐步扩展研发领域, 包括食品与生技产业的关键技术, 成为目前台湾食品产业规模最大的研发与专业培训机构。1982年, 该所又成立菌种保存及研究中心, 2002年更名为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 是目前亚洲最完整的生物资源中心。2005年本所成立南台湾服务中心, 进驻位于台南市的南台湾创新园区, 并于2011年负责营运“经济部”嘉义产业创新研发中心, 成为服务台湾南部地区各类食品企业的专门机构, 集农产品贮存、食品加工、食品工程、食品包装、食品调料、油脂加工、菌种保存、生物技术、食品分析、食品资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服务于一体, 为台湾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台湾联发生技公司研制成功的黑僵菌、枯草杆菌等生物性农药

与大陆相比, 台湾农业科技体系除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综合性机构与专业机构相结合外, 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包括研究、教学与推广紧密结合, 人员交流顺畅;科研、中试、推广等系列科技工作分工合理, 相互衔接, 使科技成果能较快形成生产力;科技机构以自然地理区域而非行政区域设置, 能根据生产发展需要与农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科研人员编制精干, 素质较高;国际学术交往频繁。

促进农业科技研发产学结合

受美国和日本的影响, 台当局十分重视产学 (即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 联合的科研体制改革, 通过制订和实施产学计划、投入资金、制定作业流程等加以推动, 把加强产学研攻关体系作为重点, 强化高校在科研中的作用, 把大学作为基础科研的主要基地, 科研机构从事应用型研发, 企业承担商品化研发和实用型生产。其主要特点是:拥有以产业为依托的大学及研究所等的学术研究机构, 建立了具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加大对知识人才的吸引力。产学的有机结合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育了技术人才, 在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已被证明是推进科学研究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 台湾也十分重视产学结合。为鼓励科技人员的科技协作, 共同协助产业界研发前瞻性技术, 以维持台湾农业竞争优势, 1998年8月, “农委会”发布了《农业技术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 经过2001年4月及2002年12月两次修正, 并补充颁布了《产学计划管理条例》, 就产学合作计划实施目的、产学合作计划范围、参与业者、业者研发技术已有初步成果条件、计划项目申报评审流程、项目计划执行期限、业者研发技术 (含专利) 使用权、经费使用规定、计划执行期末报告书、所获得之智慧财产权及相关研发成果、归属、管理及运用等作了明确规定。

该合作计划具体为“农委会”或所属试验研究机关以外的行政机关与产业界共同出资, 委托或补助学术单位或研究机构承担实施, 或“农委会”所属试验研究机关与产业界共同出资, 并由“农委会”所属试验研究机关承担实施。其中, 产学合作计划业者是指依法设立的公司、财团法人、非营利社团法人、农民团体与产业团体, 合作范围涵盖农、林、渔、牧、食品加工、环境控制机械及生物科技等, 同时明确“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 研究设备费, 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他研究有关费用, 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转移费用。如为推动研发成果落实产业应用, 每年执行产学合作计划项数均超过100多项, 每年投入经费约2亿元新台币。

台当局积极鼓励民间业者参与农业技术研发, 提供优惠措施, 如依参与业者的条件办理优先技术转移及技术授权。即参与的业者配合出资比例若达计划总经费10%以上者, 可于计划执行期间及结束后1年内获得优先非专属授权, 出资比例达计划总经费30%以上者, 可获得5年以内的专属授权。

由于该计划将主管部门的研究能量向产业延伸, 结合学单位资源与农企业力量, 携手共同解决产业界技术开发的瓶颈, 对于缩短企业产品开发时间, 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农企业科技水准, 促进产业升级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实施后不仅计划项目数量逐渐提高, 厂商参与意愿增强, 投入经费也持续扩大, 间接促进了农业相关产业发展。

这种产学合作创新机制, 一是加强跨部门合作, 积极促成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岛内企业研发中心、与学界之间的研发创新合作;二是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和机制创新, 建立起使公立科研单位的成果可通往企业的桥梁, 消除了公有科研单位科研成果不能被企业分享的障碍。并推动大学行政法人化, 公教分离, 评估大学与研究机构合作前瞻研究的产业科技绩效, 要求兼及技术授权和利用研发成果, 催生新科技衍生企业;三是大学与产业界的产学合作方式日益多样化, 包括业界担任学校董事会成员, 参与学校的研究与教学, 担任研发有限责任合伙模式下的各种策略伙伴等。但受限于产业发展轨迹和组织制度因素, 台湾产学之间在研发创新的互动关系上, 仍然有待提升。目前大学与产业的产学关系较偏向“研究与训练的开发”部分, 而少涉及“智财开发”端, 未来产学合作将往“智财开发”方向发展。

台湾农业科技研发主要成就

品种的引进与改良是台湾农业科研的重点之一。台湾长期坚持大量引进种质资源, 1967、1970、1986年曾3次组织引种团, 前往中南美洲、地中海、东南亚等地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引进工作, 1986年一次就引回各类农作物品种860余种。上世纪70至80年代仅引进的葡萄种质就达200多个。在广泛引进的基础上,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对种质资源进行试种驯化和改良, 培育出适合本土生产的新品种, 迅速推广。

台湾并不满足于仅对引进品种和技术进行改良, 而是不断开拓农业新科技, 在育种、水产人工养殖、食品加工、果树产期调节技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先进科技成果, 逐步扭转了依靠外来技术和品种的被动局面。“农委会”所属农业试验所及其分所均有相当规模的种质库。建于1973年的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 有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在此工作, 库藏植物种子达4.1万种、蔬菜种原多达5.6万个, 被称为全球最大的植物种子银行, 中心致力于提高蔬菜的产量与质量, 训练研究和推广人才, 为台湾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台湾杂交选育的水稻品种多达200种以上。其改良目标早期以产量为主, 其后重视抗病抗虫及米质优良品种的选育。目前, 稻米研究与生产以优质米为主要方向, 如育成的台农8号及9号, 香米品种台农71号等。如今在台湾各地, 已没有一处水稻秧田, 水稻育秧已全部实现工厂化。

甘薯原是以食用、饲料用及淀粉用为选育目标, 近年来以蔬菜、加工食品为主要生产目标。甘薯育种的成绩卓越, 除育成饲料用品种外, 尚有淀粉用、蔬菜用等不同用途的新品种, 同时育成适应不同季节生产的品种。

蔗糖早期的品种改良以引种成功的NCO 310最为著名, 具有早熟、高糖及宿根力强的特性, 栽培此一品种的面积, 曾高占甘蔗总面积的94%。其后育成的高糖、早熟、抗病虫品种均以F系列命名, 共计44个品种。

茶为台湾另一最具重要性的特用作物, 包括青心乌龙、青心大有、大叶乌龙、硬枝红心等4大名种。台湾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菇类的引种、选种、育种与建立栽培技术等试验, 目前菇类生产技术在世界上仍然居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 台湾以水果为主的地区品种更新很快, 新品种层出不穷。如甘蔗品种选育, 1959年台湾育成F146, 此后每隔2至3年就推出1个新品种, F系列品种推广面积占台湾甘蔗种植总面积的98%以上。芒果、木瓜、柑橘、百香果、番石榴、印度枣、梨、水蜜桃、莲雾与菠萝等也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莲雾, 将以往的夏季产期调整为全年均可收获, 尤其以冬果的质量最佳, 价格也最高。

台湾多年来花卉研究工作卓然有成, 蝴蝶兰、文心兰、唐菖蒲与菊花等配合健康无病毒种苗及保鲜技术的开发, 得以大量外销;近年来加强育种工作, 并利用生物技术设法开创新的花色。

在农作物生产技术改进方面, 如甘蔗条植法、菠萝密植法、葡萄1年2熟培植法、平地梨嫁接温带梨、莲雾产期调节以及各种果树矮化等都取得成功。大型养猪场及养鸡场的自动化管理技术已经达到普及, 牛瘟已被完全扑灭, 猪瘟、鸡瘟等主要家禽疾病快速诊断技术较为成熟, 已研制出猪瘟、新城鸡瘟及马立克等疫苗、猪瘟组织培养疫苗及猪霉浆性肺炎疫苗和牛流行热及牛鼻气管炎疫苗。可以利用胚胎移植技术, 大量繁殖优良动物品种。

再如水产养殖, 由于攻克了鱼、虾人工养殖等一系列技术难关, 基本实现机械化及自动化, 箱网养鱼、牡蛎深海养殖、淡水鱼混养、吴郭鱼单性养殖等获得成功, 开发的九孔立体式养殖技术蜚声国际。利用鱼贝类的基因工程, 开发质优、抗病、抗寒、无骨少刺的改良品种, 并使鱼贝生长速度显著增加, 提高养殖渔业效率。鱼病诊断技术及疫苗等研究亦进展快速。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 目前台湾水产养殖面积仅扩大1倍, 养殖产量却增加了近20倍, 产值更增加了近百倍。

在高新技术方面, 台湾积极发展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等。“农委会”采用航空遥测技术, 迅速有效收集第一手资料, 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而准确的信息。用在农业生产上的自动化技术还有农作物受灾预测及遥测、地理资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等。

在生物技术方面, 上世纪80年代, 台湾科技人员即利用组织培养大量繁殖、生产健康香蕉苗及高质量兰花苗, 如今已建立百余种作物的繁殖技术, 实际大规模应用的如草莓、康乃馨、金线莲、马铃薯、兰花、百香果等, 已形成作物组培苗的新兴产业。对水稻、芦笋、木瓜、玉米等作物的单倍体植株, 缩短品种改良所需的年限。台湾许多药用植物的研究也颇见成效, 特别是二次代谢产物的生产, 经由产学合作, 以红豆杉醇的研发最具成果。遗传工程研究发展也极为快速, 例如以基因工程为基础培育出抗虫白菜和甘蔗、抗轮点毒素病木瓜植株, 抗虫花椰菜植株, 抗毒素病植株甜瓜与苦瓜, 以及抗病害水稻、马铃薯等, 成功育成水稻抗稻热病及玉米抗露菌病新品种, 繁殖成功无病毒马铃薯及草莓,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杀灭虫害, 成功开发检疫杀虫处理技术。畜牧方面, 开发出多种生物技术防治疫苗。

台湾科技人员正在研发含有中草药的保健食品

未来台湾农业科技发展目标

未来台湾农业生产领域科技发展目标是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 提高台湾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研发重点是: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 创造台湾农业新的绿色革命。开发具有重要经济性状的新品种、生物性农业生产资材、诊断试剂、疫苗及高价值的二次代谢物, 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相辅相成。同时加强生物安全性评估, 避免产生人类无法预期的生物产品, 对于现有生态环境及生物群造成冲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 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推动农、渔、牧生产及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与电子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此外, 扩大充实农业信息网际网络, 提供各界完整、快速、正确的信息, 作为生产指导、运销规划参考。

在农村生活领域, 其研发目标是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 提升民众生活品质。其研发重点是:发展高品质多样化的农产品, 满足消费需求。运用品种改良、营养诊断、产期调节、生物防治、设施栽培及收后处理科技, 减少化学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及兽药使用, 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开发有本土特色的稻米、杂粮、农特产品、水产品及禽畜产品, 强化本地产品与进口品的差异性;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 带动产业发展。共同开发冷冻、冷藏技术, 保留农产品原有特色、延长保存期限、扩大流通范围、提高附加价值。开发调理及半调理食品, 发展方便性、便捷性的加工食品, 带动消费潮流。针对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疾病, 开发特殊的保健膳食。

在生态环境领域, 研发目标是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 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其研发重点是: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体系, 保护岛内农业生产环境。在生产过程中, 应用高科技使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减到最低, 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适, 确保农业持续经营;加强开发综合性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建立快速、精确的诊断与鉴定技术;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 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继续加强种原搜集、保存与应用, 发展珍稀及具有潜力物种的保护、繁殖科技。维护生物多样性;强化农业减少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功能;加强研发水土保持、坡地防灾及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技术;整合应用航测与遥测技术, 更新土地信息系统, 提供农业生产及管理所需信息。

台湾现代化养猪场

台湾农业科技管理与研发体系

农业科技园区 篇10

1 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

科学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最直接表现为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影响农产品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因素众多, 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毫无疑问应归功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机械化能够带来明显的增产效果, 如自1910年到1970年的60年间, 伴随着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美国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 农业生产指数增长率为240%, 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更大。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生产的限制。如机械化的高效率能够保证农业生产在天气、季节、气温等自然条件限制下及时完成, 不耽搁农时。又如使用机械进行大规模除虫、除草、灌溉等, 就能够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机械化还可以节约农业生产中的人力和牲畜力, 节省农场主的开支。从1940年至1970年的30年时间里, 农业机械化共为美国节省农业劳动139.5亿人时, 同时节省的还有不计其数的成本开支。因此, 农业机械化帮助农场主获得更多的农业利润, 农场主就会拿出更多的资金购买更多的、更新的机器设备, 机械化程度会更高, 进入了农业机械化的良性循环阶段。

但是反观中国, 目前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仍然是相当落后的。2010年12月中国农业部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 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至60%以上。除了资金不足、认识不够、财政补贴较少外, 中国在普及农业机械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问题在于长期的小农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导致的小块土地问题。在农业耕种过程中使用机械作业, 能够大规模深翻土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规整种植, 并以较少的农业劳动者进行大范围的耕种、收获, 不但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 而且节约了大量劳动力成本, 但是前提条件在于必须是进行大规模的土地耕种才能发挥效益。又如使用机械进行农产品的分类、烘干、整理、包装等二次加工过程, 可以利用生产流水线等方式减少损耗并得到加工质量较好的成品, 前提也是大规模加工才能降低成本。美国通过垄断资本介入农业建立起大农场经济;中国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推进大农场形成, 这一进程目前仍在逐步进行中。

2 推广农业水利工程

对于农业耕种来说, 农业水利工程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从“新政”时代开始, 美国逐步重视水利工程的相关建设。美国大陆水分充足、雨量充沛, 初期开发的土地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灌溉。但随着农业扩张和水土流失, 建设人工灌溉系统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事情。伴随着大农场经济的发展, 原有的水利并不发达的地区也逐步开始垦荒, 并建设了专门的水利灌溉系统, 甚至在沙漠和荒原地区都利用新技术进行灌溉。人工灌溉系统不仅能够解决农业干旱地区的需水问题, 而且能够科学地均匀供给农作物水分, 其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农业灌溉地与非灌溉地产量相差一倍左右。

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完善, 当前中国各地基本上都修缮了专门用于农业灌溉的水利系统。但是, 由于建国后早期开发中滥砍滥伐森林、过度开垦草场、过量种植庄稼和无节制放牧等原因, 农场和耕地的水分和肥力迅速散失, 许多地方水土流失的现象相当严重。“目前, 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抗灾能力不强, 耕地、水资源约束日益严重”。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开展水土保持的方法, 包括排水工程、灌溉工程、覆盖物种植、梯田建设、培育森林、休耕保土等措施, 既能起到灌溉作用, 又能保护土地土壤, 还能有效预防诸如泥石流、沙尘暴、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在有效利用灌溉地的同时, 向旱地、低地、丘陵山地扩展, 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继续增长的物质基础。

3 改进饲养方法和饲料

农业产业中除了种植业之外, 畜牧业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国丰茂的草场、发达的水系、适宜的气候都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自然资源。“二战”后伴随着畜牧业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的集中, 专门从事畜牧业养殖的大型畜牧农场和家禽农场在美国大量出现, 其畜牧业饲养方法和饲料都有了明显改进。如借助机器运作, 提高畜牧业的机械化程度, 配备自动化养殖设备和饮水设备, 设立自动化调节养舍温度和湿度的机器, 可以将牛、鸡、猪等物种犹如生产流水线一般进行养殖, 又可以集中进行检疫、注射疫苗, 既能提高产品数量又能节约劳动力成本。又如在饲料中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 集中喂养精饲料, 对牛奶、鸡蛋等二级产品集中保鲜和孵化等。这些做法都促进了畜牧业产量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降低, 对畜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有着大片天然的草场, 伴随着技术的增长和政府的支持在当代也出现了如蒙牛集团、伊利集团等大型正规畜牧业企业。但是, 在利润的刺激下, 集约化经营畜牧业有可能会导致畜牧业向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只注重利润而不注重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个别从事畜牧业经营的农场已转变为工业化的“畜牧工厂”, 并利用注射激素的方式进行催肥、打增长素缩短生长时间、尽量限制家畜活动以节约空间增加数量等方式, 生产出对家畜、人类、环境都不利的畜牧业产品, 如前几年的“三鹿奶粉”、“双汇瘦弱精”等事件引起了社会普遍的食品恐慌, 严重影响到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国家政府通过法律完善畜牧业经营模式, 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4 改良农作物品种

1990年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6次部长会议提出, 应当开展第二次“绿色革命”, 即“将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作为‘绿色革命’的技术前提, 由原来的以推广高产品种为主, 逐步转为进行综合农业技术改革, 其根本特征是将生物技术等高科技应用于农业”, 具体内容是充分利用生物新技术成果进行基因革命, 开展水稻、小麦以外作物的增产研究和挖掘旱地、低地、丘陵地的农业潜力;鼓励农业工厂化和农产品的精加工和综合利用;此外还提倡“蓝色革命”, 进行集约化养殖和捕捞, 尽量发挥水资源的作用。自1930年杂交玉米品种出现在美国后, 改良农作物品种的研究和应用开始受到重视。改良品种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因此, 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农业部、农学院、农业试验站、种子公司和各级农场都在进行改良农作物品种的试验, 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级农场宁愿花费大价钱购买优化后的农作物种苗而不愿使用农场自留的种苗, 也从侧面证明了改良农作物品种的重要性。

在中国当代的科学家中, 袁隆平享有极高的声誉, 这是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里, 粮食问题太重要, 直接关系到亿万民众的生存问题。杂交水稻研制的成功极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养活了太多的人口。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化改良农作物品种对于农业发展和国家人口增长、人民生存的重大意义。但是中国人口压力太大, 对“绿色革命”的依赖度太高, 不能只依靠袁隆平个人或只依靠国家政府的投入开展研究, 应当借鉴美国农业各部门、企业、农场共同研究的做法, 中国官方研究机构、相关高校、农业企业、广大农村共同努力, 在巩固水稻、小麦、玉米育种等传统绿色农作物研究的基础上向经济作物等农业其他领域进行扩展研究;扩大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开展“基因革命”,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固氮、抗寒、抗高温、抗盐碱、抗病害的优良作物品种, 通力协作推广“绿色革命”的影响。

5 合理使用化肥

伴随着农业科学知识的推广, 人们逐渐认识到肥料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美国自19世纪下半期开始使用牲畜肥、鱼肥、鸟粪等商品肥料。矿物质磷肥自1867年开始生产, 化学氮肥的制造始于1893年。自“二战”结束后至今, 美国一直是全世界化肥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通过技术改革, 美国也在不断改进化肥成分, 逐步提高肥料中的营养成分, 推广浓缩肥料, 并将肥料改进为液体或雾状形式, 这样更便于进行机械化施肥, 如将施肥与灌溉相结合, 采用水泵和管道施肥;将施肥与除虫相结合, 采用飞机施肥等。

中国自小农经济时期起就普遍使用各种有机肥料, 如人畜的粪尿、腐败的绿肥等等, 但伴随着人口增长等因素, 有机肥料无法满足肥料的需求和产量的大规模增长等问题。使用化学肥料可以有效提高农场单位面积产量, 直接增加农场经济利润, 目前是全世界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重视和采用的方法。但是中国在普遍使用化肥的同时应当意识到化肥带来的副作用, 如伤害人体、土壤凝结、化学污染等。因此, 可以借鉴美国在农业生产中至今仍然重视天然有机肥料的做法, 美国农业部要求农民重视人畜粪尿和腐败绿肥的作用, 通过政府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农民轮流使用化肥和绿肥, 并利用工业技术和生物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 减少化肥的使用,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一方面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 另一方面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和土层, 实现农业长期增产。

6 防治农业病虫害

对于农作物来说, 病虫害将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美国政府和农场主都相当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每年都会花费大笔资金来防治病虫害。美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农业机构如农业部、农业试验站、农机所等, 也在不断进行防治病虫害的研究, 通过实验来观察各种杀虫剂的效果, 研究害虫的活动规律以便于在最有力的时机消灭害虫, 从全局范围内控制已发生病虫害的地区不向周边地区蔓延, 并向各级农场免费介绍防治病虫害的相关科学技术知识。杀虫剂、除草剂和牲畜用的防病疫苗的使用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如连续喷射杀虫剂的棉田比没有喷射药剂的棉田产量高出五倍有余。美国每一年在防治病虫害和制造、使用药剂方面都要投入大量资金、技术和人力物力, 也保证了农作物生产不受病虫害的影响。

中国一方面需要学习美国防治病虫害的经验, 避免建国初期经常性出现的蝗灾、蚂蝗、田鼠等病虫害再度爆发;但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农药公害”的问题。持续性大量使用杀虫剂等化学生产的农药, 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许多农药使用后在农作物上的残余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人畜吃下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影响身体健康, 残余农药还会污染土壤、河流、湖泊、海洋、空气等, 破坏生态环境, 通过食物链引发更多的人和动物受害。美国生态保护发起人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 引发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对于滥用杀虫剂的反思, 书中对于各种农药可能会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由此而引发的灾难提出了预言, 掀起了美国对于“农药公害”问题的高度关注。由于农药过度使用导致中毒和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例在20世纪70年代起被大规模揭露, 主要发生在印度、菲律宾、孟加拉和东非的部分地区, 杀虫剂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首先遭受毒素侵害的人类牺牲品是农村劳动力。为了减少化学农药产生的副作用, 美国开始采用其它一些措施, 如禁止使用滴滴涕等残毒太大的化学农药, 利用病菌、昆虫等“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利用放射线或化合物使害虫不孕不育, 利用激素防治来诱杀害虫等。但是, 由于研究经费不足、“生物农药”和其它措施也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等原因, 化学农药还在大量使用。因此, 如何在安全使用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是目前为止全世界都在思考的困局。

7 结语

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今天, 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已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农业发展与食品需求的唯一可行之路了。尤其是“进入21世纪, 全球农业发展面临气候变暖、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严峻威胁, 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力, 从而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2012年2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点锁定在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已成为近年农业发展领域的关键词。”面对美国等科技强国先进的农业科技化水平, 中国要想在现有条件下改良, 除继续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外, 还必须逐步加大对外界科技文明的学习, 通过比较认识到自身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的不足之处, 调整本国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不完善状态, 建立起既适合本国发展基础、又适应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农业科技体系, 促使先进的农业科技化、现代化社会早日出现, 推动中国整体农业经济走上长期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1996:1.

[2]黄清明, 谢灵恩, 黄慧敏.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24) :156.

[3]刘小伟.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农业机械, 2011 (1) :89.

[4]张宪法, 等.“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之浅见[J].农业科技管理, 2013, 32 (1) :10.

[5]高潮、甘华鸣.当代科技[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9:676-677.

[6]彭树智.世界史·当代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03.

[7]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美国农业经济概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34.

[8]特伦斯·K·霍普金斯.转型时代世界体系的发展轨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52.

[9]周长.世界各国农业科技发展简述[J].世界农业, 2013 (1) :78.

上一篇: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下一篇:物流专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