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的

2024-06-16

中小河流的(精选十篇)

中小河流的 篇1

一、山区中小河流存在的典型问题

我国河流众多, 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中小河流就有5万多条。由于河流两岸水土资源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大多成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 许多工矿企业、城镇也都是傍水兴建。一旦江河洪水泛滥, 将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 有史以来, 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河流的治理, 采取各种措施保持河势稳定和河道行洪畅通, 确保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以来, 我国开展了以河道堤防治理为重点的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 以长江为代表的七大江河的防洪抗灾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 随着大江大河建设的日益完善, 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则日益突出, 约有2/3的中小河流达不到规定的防洪标准, 常遇洪灾以及诱发的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约占水灾伤亡总人数的2/3以上。同时, 许多中小河流存在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 这必然会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 山区中小河流防洪排涝基础设施薄弱

就拿河南省的北部城市安阳来说, 这个地方的中小河流呈现出源短流急, 洪水总是暴涨暴跌的特征。而西部山区的桃园河、露水河以及珠泉河等流域内大多是岩石裸露, 提防也达不到防洪的标准。甚至少数地段根本就没有提防, 更不要防洪排涝的功能了。再加上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程度较重, 侵占河道的现象比较多。长时间没有清理河道使得其行洪能力一年不如一年, 洪水来的时候常常会造成洪涝灾害, 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城市东部平原区的某些中小河流排涝标准不达标, 居住在河流沿岸的居民在河道内植树、耕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河道萎缩现象比较不堪, 沟河断面不仅窄小, 而且淤积相当严重, 每次遇到暴雨的时候, 总是会涝灾一遍。

(二) 山区河流规划和前期工作不及时

当前我国对一些大河大江的治理工作非常重视, 针对性的专项规划如生态水土保持、流域防洪及水资源的利用等已经出台, 有的规划则正在加紧建设。但是在中小河流治理的问题上, 则是存在着不少问题, 其中一个是:因为中小河流量大与面广等的自身原因导致相关部门对其管理的权限较为分散, 所以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就会缺乏全面而又系统的规划。按照我国河道管理的相关规定, 中小河流应由省市或者是县乡级河道管理处对其实施管理。大多数的山区中小河流都缺少前期系统规划, 譬如前期调查和勘测设计工作没有做到位, 十分薄弱, 基本情况、治理目标、治理任务模糊不清。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水利行业的发展对防洪保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前期工作已经难以满足河流治理、河流管理方面的实际需求, 更不用说对河流存在问题的治理和保护了。由于水资源滥用和过度开发, 再加上周边污染物大量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小河流污染加剧不少, 引起的类似河流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给河流的健康生命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同时也使得河流基本功能日益衰退。譬如河南安阳市近期水资源公报结果显示, 除了恒河小南海段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外, 其余的河流水质都是Ⅴ类。

(三) 山区河流治理不够重视

对山区河流治理不够重视集中表现在对其的投入严重不足, 使得问题日益突出, 影响河流健康生命。一直以来, 中小河流不管是投资机制还是投资渠道方面都存在治理资金严重缺乏的问题。尤其是“两工”政策的取消, 直接影响了农村水利投资机制、组织方式的运作形式, 农民在财力物力精力方面的投入积极性也不高, 更不用说清理河道淤积和堤防加固治理工作的开展了。

二、深入开展山区中小河流治理的建议

(一) 强化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管理

山区中小河流的治理要切实按照基本建设程序, 不断建立与健全中小河流建设管理制度, 贯彻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在治理项目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分析特点, 探索出创新、行之有效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尤其是在项目法人组建上, 不仅要保证项目实施组织能力, 还得促进建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在招标投标上, 可以采取捆绑方式招标, 譬如规模较小的中小河流治理, 这样也能将建设能力强的施工单位吸引过来。与此同时, 还得加强现场监管和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措施, 以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前期工作进度

一般来说, 大部分山区中小河流的治理前期工作要始终贯彻和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和突出重点的原则。首先, 强化前期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前期工作组织建设, 不断建立和健全专业、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 落实好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中小河道前期工作。其次, 明确责任。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前期的工作的任务进行细化, 落实责任到人, 责任倒位。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和协调工作。再次, 要做好指导工作。换句话说也就是前期工作各阶段的技术指导与技术培训要做好, 促进前期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最好, 质量上不可小看。编报治理项目不能过于随便, 加强研究和咨询, 从而提出系统的中小河流治理方案与对策, 确保前期工作成果的高质量。

(三) 要高度重视山区河流洪涝灾害防治工作

现阶段, 不少山区河流防洪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俨然成为了沿河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阻碍了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 水利局相关部门首先要在意识上增强和提高对河流洪涝灾害的治理紧急性的认识, 明确指导思想, 坚持防洪优先、兼顾抗旱的原则, 进一步加强防洪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其次, 还得进一步加强资金筹措力度, 对投资计划做强化管理。那么这就要求其能够抓住国家政策, 明确本地资金配套比例, 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方面的投入, 充分发挥各项专项资金的作用, 坚决抵制因资金缺少而出现的不良工程。与此同时, 水利局还得深化投资计划管理, 对各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加以分析和了解, 在督促项目单位采取实际行动的同时确保投资计划的预期完成。

总的来说,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措施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知道原则, 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突出的问题强化治理力度,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指导思想, 提高河流防洪减灾能力, 保障区域安全,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小河流治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难点, 近年来由于中小河流治理不得力而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 中小河流治理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大多数山区中小河流存在的典型问题, 从强化建设管理、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和高度重视这三方面针对性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中小河流方案 篇2

一、基本情况

××河属××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市××区××镇赵家山,自北向南流经××区、××区,于××注入渭河,流域面积427.1km2,干流全长55.0km,其中××区境内37.86km,河道平均比降7.4‰,××河为××河二级支流,河长11.4km,河道平均比降49‰,流域面积28.4km2,在××镇××村汇入××河后于××镇上游汇入××河。

长期以来,××区河流治理重点都是以渭河为主,而中小河流至今无统一的规划,无统一的管理机构,基础设施薄弱,河道萎缩严重,治理总体滞后,投资严重不足,流域内屡遭洪水袭击。本次项目治理的××河干流段现有堤防标准低,工程质量差,水毁严重,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频发的暴雨洪水给两岸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而××河××村为××市移民安置区,该段仅有少量堤防,×年×月×日遭遇较大洪水灾害,损毁严重,急需进行灾后恢复建设。

二、工作目标、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1、工作目标

金陵河重点段防洪工程治理范围为:金陵河干流县功段××km,二级支流××河××村段××km共计治理河段长××km。工程实施内容为:(1)金陵河县功镇城区段新建堤防工程长×m,新修护岸长×m ,修复加固水毁护岸×m,共长××m;(2)××河支流××河××村段新建防洪墙长×m,原防洪墙加高工程长×m,共长××m;(3)修复上堤路1条,长×m;(4)管理及监测设施。

工程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堤防级别为4级。工程实施后可保护耕地1.88万亩,保护人口1.21万人。通过××区中小河流治理,使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损失较大、严重影响县功镇基础设施、基本农田等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2、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今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关于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针对中小河流防洪突出问题,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中小河流防洪保安为重点,统筹考虑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保护,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与管理并重,提高重点河流重点河段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编制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作为中小河流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统筹兼顾。中小河流治理要在流域防洪规划指导下,与干流、区域防洪标准相协调,处理好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与山洪灾害防治相衔接。

3、坚持注重实效。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治理方案,注重治理效果,治理一条、竣工一条、见效一条、销号一条,提高治理整体效益。

4、坚持明确责任。中小河流项目建设管理健全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招标投标程序,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招标行为,选择符合资质要求、信誉良好、有较好业绩和实力强的承包商承担建设任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严防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和安全管理监督体系,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

5、坚持建管并重。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建后管理,克服“重建轻管”和“重建轻养”,根据各级河道管理范围,做好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和管护资金的落实工作。加强河道监督管理和水行政执法,保障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安全。

三、工作方案内容

1、前期工作

××区高度重视中小河流前期工作。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部门牵头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和固定工作人员,抓紧做好地形、地质、社经等基础资料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配合做好相关协调工作,选择专业技术力量强、勘察设计水平高的××设计院对××重点段防洪工程进行勘测设计,并跟踪和督促设计单位勘察设计进程,并积极主动和省厅相关处室联系,加快推进各阶段工作。

2、建设管理工作

中小河按照××省水利厅×水规计发××号文要求,我局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验收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①项目法人组建 先成立××区××河重点段防洪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项目法人,确定项目法人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②招标投标 中小河流治理施工招标确定,为选择符合资质要求、信誉好、实力强的施工、监理队伍。对工程施工、监理进行招标,吸引有实力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积极参与。为保证招标质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陕西金合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招标,工程划分为一个监理标项、两个施工标项,通过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向社会招标,最终确定建设单位为××工程局、××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③建设监理 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的规定,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监理管理工作。为保证监理工作规范,监理单位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项目建设领导办公室严格要求监理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组建现场监理机构,履行监理职责,监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总监理工程师和各类监理人员要按合同约定到岗到位。对监理工作不规范,影响工程建设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④质量安全检查 项目建设办公室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邀请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等采取经常性检查、随机抽查、挂牌督办等形式,强

化中小河流治理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行工程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的强制性检测和第三方检测。监理单位应按要求配备现场检测设备,认真落实旁站、巡视、跟踪检测和平行检测措施。工程建设单位要建立安全生产组织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对质量存在问题的,要求限期整改;对于安全存在问题的,要求停工整改。

3、资金管理工作

按照《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地方财政部门要将专项资金纳入地方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各地区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中小河流治理中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防洪主体工程建设,不得用于移民征地、城市建设和景观建设、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购置以及楼堂馆所建设等支出。也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省级财政部门、水行政部门对本辖区中小河流治理预算执行和资金监管工作负总责。

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直接关系到防洪安全的堤防新建加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工程建设材料费、设备费和施工作业费等支出,不得用于移民征地、城市建设和景观、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购置,以及楼堂馆所建设等支出。

4、竣工验收组织工作

××河重点段防洪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组织做好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验收工作。针对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的特点,在符合国家有关验收规定的基

础上可适当整合简化程序,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制定专门的验收管理办法。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应在各地收到建设资金之日起一年内按批复的初步设计建设完成,并在完工后一年内完成竣工验收。

5、建后管护工作

工程完工后,切实做到有管理责任主体、有管护人员、有管理经费。成立以工程所在镇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后管护责任主体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明确管护责任、管护责任主体,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护队伍和经费,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划定河道管护范围,强化中小河流河道管理,严格依法加强水行政执法,杜绝挤占、乱采、乱挖、乱堆、乱建等现象,保障河道功能和防洪安全。

四、工作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省市水利部门要求,我区水利局成立了陈仓区金陵河重点段防洪工程建设办公室,由区水利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任副副主任,为成员。××重点段防洪工程项目办公室全面负责领导和协调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处理××河重点段防洪工程有关重大问题,部署加快××河治理的监督检查、专项稽察、环境保障等工作,加强建设质量、进度、安全管理,指导和督促施苦于工单位、监理单位、质监做好中小河流金陵河治理工作。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和问责制,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中小河流治理责任体系、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各级水行政

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国土、环保等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管理,落实每个部门、环节和岗位的责任,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所确定的治理任务。

(二)切实落实资金。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需投资多,除中央资金支持外,按照已明确的省、市、县配套资金比例和资金筹措责任,确保规划治理项目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同时多渠道筹集地方配套资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三)抓好前期工作。中小河流治理涉及防洪、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统筹规划、精心设计,特别是要加强方案比选,××局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一是加大对中小河流规划和前期工作经费的投入,保证前期工作的投资需求。二是统筹勘测设计力量,择优选择实力强、资质高的勘测设计单位承担初步设计编制工作。三是建立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审查、复核、审批等环节严格把关,坚持专家审查制度,确保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深度。市县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治理项目所涉及的征地、移民等问题,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保证治理项目顺利实施。

(四)加强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组建项目法人和建设管理机构, 项目法人由区水利局组建,以确保项目实施的组织

能力,提高建设管理水平。要严格招标投标程序,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招标行为。要严把监理单位资质关,按规定程序确定监理单位。要强化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加强项目管理监督工作,切实明确和落实各级政府部门的具体监督检查职责。要统筹安排好汛期、非汛期的工程建设工作,做好度汛预案。治理项目完成后,要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做好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加强项目档案的建立以及管理工作。

(五)强化监督检查。水利部门除配合省、市水利部门、财政部门对中小河流治理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和专项稽查外,我局项目办公室邀请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等采取经常性检查、随机抽查、挂牌督办等形式,强化中小河流治理的监督检查,强化对项目的审计工作,确保建设资金发挥效益,区项目办公室加强资金监管职责,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建设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六)建立月报制度。加强信息跟踪反馈,及时了解通报治理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七)注重建后管理。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建后管理,克服“重建轻管”和“重建轻养”,区水利局在抓建设的同时,根据各级河道管理范围,做好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和管护资金的落实工作,建立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长效运行机制,做到工程有人管、责任

有人负、经费能落实,建成一批、验收一批、管好一批,巩固治理成果,长期发挥工程效益。加强河道监督管理和水行政执法,严禁非法围垦或以其他形式侵占河道,杜绝乱采、乱挖、乱堆、乱建等现象,保障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安全。

对中小河流治理与建设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建设;策略

中小河流的治理与建设是解决河道淤积,提高防洪排涝能力的关键性举措,中小河流工程项目的建设将直接影响河流治理的质量,由此可见,当前探讨中小河流工程项目的治理建设已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生态环境理念的不断提出,我国中小河流的治理与建设,取得了一些优秀的成果,但是在治理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为之不断的探索。

一、中小河流治理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河道於塞严重

目前,我国能够看到一些中小河流大都集中在县城以及一些重要的集镇上,河流处于这些地方,由于经济基础的限制,这些地方河流的防洪设施相对比较少,标准也比较低,而且一些地方还处于不设防的状态,这些实际情况使得这些地方一旦遭遇洪水,便会形成较大的洪涝灾害。中小河流如若处于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方,那么,河流中堆积的泥沙是十分多的,再加之不合理的采砂以及居民垃圾的倾倒很容易致使河道於塞。现实的实际情况表明,淤泥的堆积,往往会使得河道萎缩,如若得不到及时的改观,那么河流的行洪能力会大大降低,对所在地区的防洪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会使得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遇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2、河堤年久失修,防洪排涝标准低

研究调查显示,目前,很多中小河流河堤均为土堤,存在年久失修的严重问题,即使有少部分河堤经过加固处理,但由于没有对进行河道统一规划,加固后的防洪标准仍然偏低。加之多年未实施清淤,致使河道行洪能力进一步降低,绝大多数中小河流防洪标准都是3~5年一遇,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直接影响沿岸及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河流建设项目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从整体上看,中小河流的治理以及建设所需的资金来自三方面,70%由中央与各省承担,30%的资金由地方各级进行筹集。目前的实际情况表明,河流在治理与建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项目建设资金不及时到位的现象,不仅是地方各级筹集的资金不能够足额及时到位,而且上级拨付的财政资金也存在不能及时到位的现状,资金的不及时到位,会使得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比较紧张,从而导致施工设备的短缺、无法及时支付工人工资人,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的下降,甚至还会因资金不足出现“半拉子”工程。这些问题的存在无形之中,会影响我国河流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

4、河流项目存在抢工赶进度的问题

河流建设项目在开展之前,往往会遇到项目批复不及时以及招投标拖延的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批复,致使河流治理与建设工程的开工晚,为了预期完成建筑工程,相关的施工者往往会压缩工期,出现抢工赶进度的现象,而忽视了工程质量的维护,同时对工程中的一些工序的重视度也表现的不够。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过度的赶工期,会使得河流项目的仓面存在清理不彻底,混凝土铺筑过程中少铺或是漏铺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会使得工程的质量受损,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河道於塞等问题的治理。

二、中小河流治理与建设的有效策略

1、建设生态河堤

研究调查显示,由于土地的原因,我国在一些中心河道采用浆砌条石垂直断面或者是水泥堤岸,这样的做法更多考虑了防洪的基本功能,缺乏生态理念。因此,河流治理与建设应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在河道的治理上,对生态河堤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长期的实践表明,生态河堤确实比人工混凝土和浆砌石河堤具有优势,首先,生态河堤适合生物的生存以及繁衍,而且它能够将河水、河道以及河内生物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在河道内构筑一个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河堤往往会在其坡脚护底处,设置一些生物生长带、流速变化带以及鱼类的巢穴等等,以便为水中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以及繁衍场所。同时生太河堤由于能够生长水生植物,有净化水质,减轻河道污染的作用。总而言之,生态河堤的建设,不仅有助于中小河流的治理,而且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美化环境、解决部分环境问题。

2、实现中小河流的生态建设

要想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河流的治理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依据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以及生态学等原理,实现河流的循环治理。在实现中小河流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保护河流的自然环境并不意味着完全摈弃混凝土以及石质材料的应用,更多情况下是指防洪排涝措施与生态建设措施的有机结合,自然河流的生态建设有助于实现河流的自然景观。在中小河流治理与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者应采用砌石以及抛石的措施来加固河流岸堤,与此同时,再在堤岸上构筑自然植被,在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实现自然和谐的景观河流。

3、保护河流水环境

当前,我国中小河流淤塞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河流周围以及河道内堆积着大量的生活垃圾以及河道内的淤泥,垃圾以及淤泥的堆积将会严重影响河道的生态环境。且生活垃圾在河流周围的堆放,会无形中抬高河床,致使水流不畅,河流内部将会滋生大量的蓝藻以及其他浮游生物,他们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河流的水质。因而,必须改善河流周围的环境以及河道内的环境,以确保河流水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保护河流水环境,就应该及时的处理河道的淤泥,将河道底部的淤泥彻底清除,严格禁止居民在河流周围堆放生活垃圾,或是将生活污水排入河道中。长期的发展实践表明,及时清理河道淤泥,禁止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的排放,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改善河流的水环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河流的治理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通过中小河流的治理,河流沿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河流沿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因而,做好河流的治理与建设工作,对维持河流地区的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1】陈规划,张强玲.《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适宜模式与推进机制探讨》.中国防洪抗旱,2012-06-01

【2】王明龙,赵建民,候英龙.《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融入生态理念的思考》.中国水利,2013-06-30

中小河流治理的实施效果评价 篇4

随着目前中小河流的治理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在建立健全防洪减灾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小河流治理处于初始阶段过程中, 水利部等相关部门按照实际的治理进展, 相继出台了部分相关管理规定及文件, 对治理工作的规范性给出参照, 但是, 在治理工作呈现出效果的同时伴随着一些需解决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2 中小河流的治理适宜模式

2.1 不断创新治理机制, 结合实际科学设防

在治理中小河流的进展中, 各地方应以建立人与生态和谐共存的环境为本, 根据各地环境特点定制适宜的应对方案, 采取合理的科学对策。对于价位复杂的治理项目, 需拟定多种方案, 通过对项目的实用性、技术可行性和投资收益等综合的对比, 进而挑选出最合理方案, 获得最大效益。另外, 可尝试采用一些例如生态混凝土挡墙、生态混凝土护坡之类的新型技术, 采用生态护坡的优点是为河流附近居民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 可使得城区建筑或景观形成较好的结合。位于丘陵山区地段大部分采用堤防加固和护岸护坡方法, 采用这种方案, 可以使河道的防洪标准和耐冲刷力都得到增强;而在平原地区, 由于地形平整, 为了提高河道防洪排涝能力, 多采用堤防整体维修加固, 清淤疏浚。现如今许多地方在中小河流治理中, 与中小河道整治, 农村小流域治理等联合开展, 统筹安排, 河流的供水、防洪、灌溉和生态等多种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治水、亲水、兴水有机融合。

2.2 中小河流治理前期工作经费筹集

由于县水利局多为中小河流之力中的业主, 而县资金财政较紧张,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前期进度和工作开展质量。这时县水利局通过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多方筹资、融资, 利用各种渠道来筹集前期治理工作经费, 并通过创造有吸引力的条件来吸引社会各类资金, 最后, 可利用财政贴息贷款的方法应对资金短缺问题。然而, 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合理利用所筹集的资金, 创立并完善资金的投入机制。资金问题得到解决, 相应的工作即可得到顺利开展, 确保了治理进度, 工程质量也相继得到保证。

2.3 维护河流生命健康, 科学确定治理模式

中小河流的治理涉及的范围广阔, 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在推进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 应在保证最基础的防洪前提下, 选定科学的治理方案, 在保持河流原有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做到治理工作与生态美化和谐共进。在开展河流治理工作时, 既要考虑清淤疏浚和堤防等工程实际项目。也要考虑采用新型的治理模式, 尽量不采取传统方案, 例如直接渠化和硬化, 首先选用先进复合材料和绿色环保材料。

3 中小河流治理高效推进的做法和成效

3.1 做好相关基础项目资料的整理工作

项目主管部门一般在采用集中招标投标方式选用设计单位。签订中标合同后, 要对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并且做好记录收集基础资料的工作。为以后设计交底工作提供便利的服务, 项目负责人会与当地城市建设相关部门、水利部门、还有一些技术人员一同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等进行仔细的勘察;至于勘察水文资料的工作, 要严格调查该区域历史发生洪水的情况;各部门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到各地方相应的部门去收集整理与专业相符材料, 不仅可以加深施工项目对当地的影响, 还能提高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和效率。要想提高办公效率和节省时间就要在工程所在地集中办公。在比较地勘资料后, 明确几个设计合理的方案, 由于任务繁重, 设计周期也相对较短, 主要设计人员在项目所在地要封闭的进行工作。结合前期工作来确定工程治理方案的规模和范围, 积极地与地方的建设部门展开沟通和讨论, 达成初步的治理建议。在建设征地阶段, 首要处理好移民的安置问题, 鉴于涉及资金配套问题, 做好工程方案占地指标调查并与当地水利局及相关部门做好确认工作。该方式虽然增加了部分工作成本, 但提高了工程设计质量, 加快了工程进度。要协助项目业主与部门的联动。要牵头组织县政府协助水利局、环保、国土、发改、林业及气象等部门召开堤型堤线成果汇报会, 按会议提出相关问题进行修改, 确定内容修改完整无误后, 取得相关政府部门关于其方案的书面同意书、超出规划批复投资资金的承诺函及工程移民征地资金配套的承诺函。做好对接与宣传工作, 切实解决项目移民安置、征用土地、维护生态和治理方案论证, 从而避免因配套投资不完善, 导致治理过程中断, 最终造成设计变更的情况发生。其中类似事件在一些中小河流的抽查中发现较多。

3.2 工程设计方案方面

对前期工作的重视是对按时按量达成治理目标的保障, 设计单位按相关规则并依照工程的实施境况, 在此基础上参照各省根据审查情况制定出一些审查要求和一些指导意见, 依此编制初步的设计报告。如今各地在中小河流规划治理范围和建设投资及工程规模的前期报送过程中缺乏工程设计依据, 往往是通过粗略的估算来得出所需数据, 且项目不同所具有的特点也不同。当项目的具体工作开展后, 设计单位可能会面临项目实际规模和项目起始阶段的估算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 应对其进行修改并加以合理论证和充分的说明。中小河流的治理要始终以防洪减灾为原则, 同时结合当地城市发展规划, 与自然的生物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通过科学创新的规划设计来发现河流治理新构想和新理念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并生成相应的治理措施。在修建堤防类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开展过程中, 参与设计的有关人员应扩展视野、学会运用新的科学理念, 积极参与设计创新和实践。开展治理工作的同时要体现生态, 但应有别于市政美化靓化的工程, 生态堤方案工程投资不能超过前期规划过多, 因此应做好投资估算。如超出过多, 则应在汇报堤型堤线的时候征集各部门的合理建议, 看能否有多余资金进行配套, 如不能, 需对生态堤型进行修改和优化, 以免最后由于只有设计方面的方案但因缺少资金导致整体治理进程的延后。优化生态堤的过程的设计工作开展要跟实际地质因地制宜, 优化断面;或与规划部门及保护区部门进行沟通, 优化生态堤治理范围与城镇发展规划相结合考虑, 仅对生态效益大的地段采用生态堤型, 既可降低投资到允许的范围, 又满足了人民的生态需求。

4 结束语

各有关部门 (财政部和水利部等) 需和各级政府, 发挥其组织领导能力, 增加检查力度, 强化监督, 采用创新的治理模式, 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迈出了重要的步伐。目前中小河流治理已经不再是起初的地方试点, 而是已经全面进入了项目实施阶段, 伴随中小河流全面大范围治理的推进, 过程中的各项治理工作也表现出了新阶段所具有的新特性, 相关部门要对此进行重视, 认真的处理对待新的问题, 不断探索中小河流新的治理模式, 完善相关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机制, 依据中小河流治理的要求来完成治理任务, 对小河流治理的科学发展进程给予支持。

摘要:目前中小河流治理已成为我国水利投资建设的重点之一, 但其量大面广监督管理难度大;同时,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实施主体建设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导致施工阶段出现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文章针对如何高效高质量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工作, 提出一些规范化的指导措施, 为中小河流治理适宜模式与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河流,指导措施,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武亮.生态理念在云南中小河流治理中的应用[Z].2012.

[2]李钧.贵州山区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总结与思考[Z].2014.

[3]向立云.中小河流治理应加强政策和制度建设[Z].2010.

中小河流的 篇5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 建设质量 管理 思考与探索

一、我省中小河流治理的紧迫性

贵州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多种灾害频发的省份,其中水灾主要是频繁发生在各中小河流的山洪。贵州境内长度在10千米以上、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河流就达984条。由于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结构复杂,形成河道坡降大,弯道多,加上山区暴雨集中,洪水暴涨暴落,冲刷力强,造成河流两岸的城镇、村庄和农田灾害频发,轻则河岸坍塌、淤塞河床,重则损毁耕地、摧毁城镇和村庄,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危害极大,发生在2011年6月6日的望谟特大洪灾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因此,我省的中小河流治理对于防洪减灾形势紧迫。

二、中小河流治理的简况

2009年,水利部针对全国中小河流治理相对滞后,存在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淤积萎缩严重、治理投入不足,导致洪涝灾害频发,对重要城镇和农田保护区防洪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问题,出台了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同年11月水利部启动2009年中小河流试点项目并落实了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实施作了工作部署。

自2009年大规模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以来,贵州在“十一五”期间已实施46个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发挥了显著的防洪效益。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贵州将再实施334条中小河流的治理,总投资达70多个亿。总体投资规模较大,治理项目数量多,建设类型多样化,建设管理难度大。

三、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水利工程大规模建设,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投资相对较小而分散,因此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重大项目轻小项目,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不重视或投入技术力量薄弱,加之项目法人普遍不熟悉建设程序和质量管理,从而形成总体建设队伍力量弱,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建设质量管理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一)项目规划薄弱

个别中小河流缺乏系统的规划,前期工作薄弱,基本情况不清,治理目标和任务不明。随着河流沿岸的城镇规模日益扩大、土地开发利用的项目和类型越来越多,对防洪安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出现已有的前期工作远不能满足河流治理的需要,难以有效指导近期河流的治理和防洪保护。

有的河流规划时未与城乡建设、农田改造项目等统筹结合,未充分考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相比之下,城市建设、土地开发、道路等规划晚,但实施时间短,速度快,出现城镇土地开发与河流治理工程争地的问题又抢占先机,建成在先。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河流规划虽早但实施晚,不得不为已建成的其他建设项目让步、改线,甚至修改方案出现重大设计变更。

(二)前期和设计深度不足,设计成果粗糙

前期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一些项目前期工作如初步设计方案质量较差,深度不够,设计成果粗糙,造成施工设计变更频繁。个别项目初步设计审定方案,没有严格依据原批准的规划等相关要求开展前期工作及审查,造成城镇土地开发与河流治理工程争地的问题,未达到中小河流防洪保安全为主要任务和重要城镇水源地保护要求。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个别设计单位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未认真履行职责,未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图设计工作,造成实施中为赶进度采用初步设计图进行施工,而实施中变更较大又无变更手续。个别项目是在跨河公路桥梁下新建堤防,缩窄公路桥孔过水断面,造成河道行洪不能满足要求。

(三)项目法人建设程序不规范,建设管理水平低

建设管理水平低主要是建设管理普遍薄弱、个别建设管理混乱,未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如项目法人组建机构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未经专业技术培训对建设管理程序不熟悉,不满足项目建设管理的需要。个别项目未办理开工报批手续情况下就擅自组织施工,个别项目无施工图的情况下按初设图进行施工,但防洪标准、堤线、堤距、堤型与审批的初步设计不符,也未严格执行审批概算等。

(四)监理职责履行不到位

个别项目的现场监理人员与投标及合同签订的人员及数量不符又无人员变更文件,个别项目未按规范要求组建工程监理部,个别项目无总监理工程师资格、监理员执业资格的监理人员在现场执行监理。

部分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不到位,或总监理工程师未履行职责,未制定监理机构的规章制度,未组织监理例会,未签发监理月报,未进行工程施工图的审核,监理单位未采用跟踪监测、平行检测方法对施工单位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核。个别项目的现场监理形同虚设,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未对施工质量进行复核随意签字认可等。

(五)施工质量不规范

有的项目未按图进行施工,还存在个别项目擅自更改设计图纸,如某河道治理工程设计的压顶混凝土改为压顶砂浆,某河道治理工程的护坡混凝土网格改为浆砌石网格。个别项目的堤身浆砌块石变成了浆砌毛石等。

施工中未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试验。未对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产品进行取样检测,或检测的数量达不到规范要求。个别项目未按设计要求施工,如堤防工程的堤身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砌筑质量较差。个别项目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不规范,项目未完成就进行施工质量评定,在不具备验收条件下进行了完工验收等。

四、应对措施探索

(一)科学合理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规划应针对河道比降陡、洪水来势迅猛,冲刷能力强、泥沙含量大,易对下游治理工程造成淤积和水毁,充分考虑与上游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综合治理应以河流治理为目标,以生态治理为主线,科学进行综合治理,在保证河道功能的基础上,坚持河道治理与环境治理的协调统一,使二者融为一体。

(二)提高项目前期及设计质量

项目法人要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河道保护对象结合治理任务,确定堤防等级和设计洪水标准,同时充分考虑当地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交通条件,因地制宜地选取合理堤身结构和型式,达到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的要求。项目法人还需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组织设计单位做好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作和项目设计的报审工作,加快前期工作的同时,确保前期设计工作质量。

(三)加强建设质量管理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按照规范设置项目法人机构,通过招标投标确立施工和监理单位。对重要隐蔽工程部位和关键工程部位必须进行监理旁站监督,重点部位进行监理平行抽检。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对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产品进行取样并送有资质单位进行检验,且检验结果必须合格。质量监督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到工地现场进行检查和抽查。工程项目验收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评价;同时项目法人把好质量评定和验收关,对达不到合格的工程不评定,达不到验收条件的工程坚决不验收。

五、结语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措施的分析与探讨 篇6

目前, 我国的河流总数约为5万余条, 多数为中小河流, 其中, 平原地区的河流占1/4, 山区的河流约占3/4。可见, 中小河流是我国水利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由于中小河流地域特点形式多样, 所以, 其治理是一项较复杂的工程。当前, 我国的中小河流所造成的水灾占全国水灾的80%, 中小河流引发的山洪灾害千万的死亡人数占全水灾死亡人数的2/3。如:以蓟县为例。蓟县属于天津市管辖, 地处京、津、唐、承四市的中心地带, 蓟县境内的地表河流分别有州河、句河、蓟运河、漳河以及兰泉河等一、二级河道。蓟县山区平均径流深241 mm, 汇水面积为2461 km2, 径流量将近6亿立方米, 其中, 蓟县境内的产水量近1.3亿立方米;蓟县境内的丘陵区径流深为230 mm, 再如:句河流域的丘陵区面积近1762 km2, 州河流域丘陵区面积近2000 km2。全县的丘陵区径流量4.6亿立方米, 本县产水量为0.55亿立方米。从上述数字可看出, 中小河流的地形主要以山区和丘陵为主[1]。

近年来, 国家提出了力争在近10年内完成对重点中小河流流域的主要河段的综合治理, 河流流域面积为200~3000 km2。治理过程中, 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 以耕地较多、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的河流流域为重点。目前, 我国的中小河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缺乏有效治理

当前, 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河流都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治理, 防洪标准过低, 抵御灾害能力严重不足, 多数河流的防洪标准仅为5年一遇, 有相当一部分中小河流完全不设防, 遇到洪水抵御能力非常脆弱,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形成了严重威胁。如蓟县下辖的26个乡镇多数河流都没设防, 已经设防的乡镇河流防洪也多数在5年一遇的标准上。

1.2 河流泥沙淤积现象严重

导致我国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差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多数中小河流泥沙淤积现象非常严重, 由于多数中小河流流域的绿化水平较低, 水土流失严重, 据相关数据统计, 我国中小河流的年土壤侵蚀量达到了4000~6000 t/km2, 中小河流河道有着“洪峰量大、汇流时间短”的特点[2], 如果降雨量集中在汛期, 所形成的降水径流进入河道后, 就会造成河流河床内的泥沙淤积不断增高, 成为水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1.3 环境污染恶化

中小河流附近的工厂、居民较多, 河流的河道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垃圾的主要排放场所, 这不仅对河道的造成了环境污染还形成了大量的垃圾淤积。所以, 由于中小河流沿岸的垃圾污染以及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很多地区的中小河流都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现象, 长期下去, 就会导致河流基本功能的退化, 影响中小河流流域的生态平衡。

1.4 资金投入不够

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 我国的中小河流治理没有健全的投资机制, 缺乏有效的渠道, 资金存在很大的缺口。近年来, 由于农田水利的人员组织和投入机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人民群众对于河流的投资积极性普遍不高, 当地政府根本就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河流治理工作, 使我国的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2 中小河流的治理措施

我国的中小河流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苦的系统工程, 它关系河流以及沿岸的生态、水资源利用、防洪安全、人员财产保护等多方面, 所以, 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工作要必须有序、有理、有节的推进, 合理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充分发挥中小河流理的综合效益。

2.1 做好河道清淤和环保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先开展好地质勘查工作, 做好每条河流防洪标准的预算工作对于影响河流防洪的建筑、树木以及其它设施, 必须责令责任单位和个人限期进清除或整改, 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 依法追究当事人或单位的责任。对造成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 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治理需强令其停产, 以减少对河流及地下水的污染。同时, 做好工业“三废” (废渣、废料、废水) 的二次利用[3]。

2.2 建立健全机制, 加大投资力度

应加大投资力度, 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 结合本地实际引导群众、企业、个体经济积极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 使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 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政策扶持、技术服务和质量督查等工作。同时按照地区规划, 遵循“集中资金支持、区域整体推进, 干一批、完一批、发挥效益一批”的原则, 开展规划内治理项目建设, 切实提高防洪标准。

2.3 加强建设管理, 提高防洪标准

要在水利工程综合治理过程中, 应加强建设管理,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各项缺席, 如招标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等, 严把质量关。要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 科学设防、因势利导, 因地制宜采取加高加固和新建堤防、河道疏浚、河势控制、护岸护坡等措施推进工程建设。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兼顾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需要, 最终实现防洪、除涝、抗旱、生态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多种效益。

2.4 加强宣传, 提高治理和保护意识

当地政府应把有关河流治理的水利知识宣传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做到位,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宣传平台将水利普法宣传、水利知识教育进行大力宣传, 做好深入人心, 确实提高群众中小河流现状的认识, 激发起人们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引导全社会来共同爱护和保护水利工程。

3 结语

总之, 我国的中小河流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苦的系统工程, 它关系河流以及沿岸的生态、水资源利用、防洪安全、人员财产保护等多方面, 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对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不仅可以抵御自然灾害, 还可保护生态生态环境, 可见, 它是一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

摘要:我国水利工作中的最重要一项就是对中小河流的治理, 本文以蓟县的中小河流为例对我国的中小河流现状以及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清淤环保、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对中小河流治理和防护意识等措施, 以有效解决当前中小河流的现状。

关键词:中小河流,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全力做好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水利部在京召开推进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浙江水利科技, 201l.

[2]丁阳国, 董洪波, 高志贤.加强中小河流管理为林区建设服务[J].水利天地, 2010.

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探讨 篇7

1河流生态治理的含义

河流生态治理是在维持河流一定的自然结构和生态环境的需求下,采用科学、生态的治理措施,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生态系统,满足人类社会和相应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20世纪80年代,北美和西欧国家最早提出了生态健康河流的概念,其河流治理方案注重河道的生态结构,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典型成功案例为1987年欧洲各国启动的莱茵河行动。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多自然型河流河川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1—2002年,日本60% 以上的河流治理工程为多自然型河流治理工程[2,3]。

目前我国的河流状况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无疑也是在走一条先破坏后恢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河流治理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开展生态治理,达到人水和谐、人水共同发展的目的。

2河流生态治理设计理念

河流生态治理宜建立在对河流生态环境历史资料和现状监测数据全面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水利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工程学和景观工程学等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开展设计工作。

首先,以全流域综合利益为目标,重长期生态经济效益。河流治理大多涉及不同的行政区域,治理工程要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经济与生态、城市与农村、发展与保护、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转变重目标效益和行政区域利益的观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全流域综合利益为目标,重长期生态经济效益的观念。

其次,河流治理应从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 工程水利强调“兴利除害”,多以快排、速排为目的,治理后河道河槽渠化,河岸硬化,边界整齐,走线笔直,虽满足防洪安全,但忽视了人水和谐的需要。

生态水利岸线基本保留原有自然形态,形成蜿蜒曲折、深浅不一、高低错落、急缓相间的河流形态。岸坡采用生态护岸,将水、岸滩连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河流治理应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力求将生态理念与传统地域文化完美结合,保护生态河流,做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持续改善支持、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河流生态治理工程实践

3.1合理确定河流防洪标准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所遇到的情况较为复杂,有些河流难以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需根据每条河的现实情况确定其防洪标准。例如: 北京市某河地处浅山区与平原交接段,山区河道主要保护对象为各乡镇,人口不足5万,以农村人口为主,且涉及的企业均为小型企业,防洪标准确定为10年一遇; 平原段河道主要保护对象为某城镇组团,人口达21. 5万,沿线为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防洪标准确定为20年一遇。

湖北省某河道规划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河流经过某中等城市城区,且有大型企业防护需求,防洪标准定为50年一遇比较合理。但河流出城后进入山区后, 两岸为天然林地,河滩地上有少量耕地,如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堤防需加高4 ~5m。基于这种现状,工程防护设计按防冲不防淹设计,主要以防止岸坡崩塌、减少两岸淘刷冲蚀为主,允许洪水短时间浸泡农田、林地。

3.2河流生态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河流生态破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河流生态恢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设计人员要与业主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使其充分理解河流生态治理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工程建设只是一个开端,后续要经过长时间的管理和养护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另外,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受工程投资及占地条件限制,仅允许在河道范围内进行生态治理,这不能满足河流生态恢复及沿河居民对河流周边生态绿化景观的需要,因此,河流生态设计要统筹考虑,为今后流域生态恢复及景观环境建设打好基础。

3.3生态设计理念及工法的使用

河道岸线布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基本保留河流自然形态,顺应河岸的基本走势,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尽量避免人为改变河势。在河流治理工程设计中,为便于说明或定位设计河岸线,可布置五条导线,即: 河流中心控制导线、两侧坡脚控制导线和两侧上口控制导线。其中,中心控制导线便于总体设计说明,两侧坡脚控制导线和两侧上口控制导线有利于施工中进行放线定位。

河流设计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自然缓坡,以利河流的自然修复,同时也可拉近人水之间的距离。若河流两岸土地紧张,采用较缓的岸坡难度较大,就需要设计师提供多个经过经济技术比较的治理方案,供决策者选择。

在河流设计中尽量减少硬质材料护砌,避免自然河流渠道化。可结合河流及周边场地条件,选用生态材料护坡。生态护坡具有岸坡稳定、透水透气、固土护坡等特点,有利于河流的自我修复功能。常用的生态材料有格宾石笼、生态袋、三维植被网、活木扦插、联锁砌块等,既可强化河道的安全功能,也可为景观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4结语

目前,中小河流治理收到工程投资、占地拆迁等条件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生态治理效果,需要结合现实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和措施,逐步推进。决策部门也应逐步转变观念,适当调整有关规定, 如打破河道蓝线与绿化边界的隔离关系等,使中小河流治理不局限于工程水利的束缚,推动生态河流建设。

参考文献

[1]水利部,财政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R].2011.

[2]河道整治中心(日本).多自然型河流建设的施工方法及要点[M].周怀东,杜霞,李怡庭,张祥伟,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中小河流治理的质量安全及验收管理 篇8

1 中小河流治理原则

一是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设计要在河流整体治理规划和相关规划指导下, 处理好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 处理好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注意与除涝、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治等相衔接。二是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中小河流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留足洪水出路, 严禁缩窄河道, 合理确定治导线和堤距。三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河流特点和防洪保护需要, 通过方案比选合理确定治理方案和措施, 注重治理效果, 处理好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系。四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要结合当地条件, 优化设计方案, 充分利用当地材料, 合理规划料场, 尽量少占耕地, 从严控制管理用地;设计方案要尽可能减少对河流生态及当地环境的影响, 护坡、护岸尽量采用植物措施和天然材料、生态复合材料, 注意与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的协调。

2 中小河流治理范围

中小河流和江河主要支流治理要以人口集中、洪水威胁大、洪涝灾害易发、有重要保护对象的区域为重点;山洪灾害防治以暴雨强度大、直接威胁城镇、集中居民点或重要设施安全的防治区为重点;易灾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水力侵蚀严重县、人口密集的中小河流、山洪泥石流灾害易发区以及山洪泥石流灾害对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威胁大的地区为重点。各市 (州、地) 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本行政区域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管理职责, 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河流治理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负责。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各市 (州、地) 水利 (水务) 局质量监督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 省水利厅质量监督中心站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市 (州、地) 质量监督站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

3 质量管理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必须严格把好成果质量关。保证基础资料的真实性, 重视规划重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合理性的审查、复核与分析工作。项目法人 (建设单位) 应根据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工程规模和工程特点,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查体系。在工程开工前, 应按《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向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签订《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监理单位必须持有水利部颁发的监理单位资格等级证书, 依照核定的监理范围承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监理任务。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监理资质、质量检查体系及质量监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定监理工作制度, 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等文件, 全方位地建立健全质量检查体系。设计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勘测设计任务, 并主动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等级及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承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施工任务, 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不得将其承接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主体工程进行转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 落实质量责任制。各市 (州、地) 水利 (水务) 局质量监督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监督工作。各市 (州、地)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工作机制, 完善监督手段, 增强质量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工程质量运行上, 治理河道已有管理机构的, 工程建成后原则上应由原河道管理机构管理, 不需要再设置新的管理机构;确需新设管理机构的, 应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 落实人员编制, 明确管理范围、任务和职责, 落实管理运行费用来源;对堤防加固工程、护岸工程和河道疏浚工程原则上不新征管理用地, 对新建堤防根据堤防级别和相关规范设置护堤地;应从严控制管理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和规模。

4 安全生产管理

项目法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确保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 依法承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明确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勘察 (测) 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保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 依法承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勘察 (测) 主体责任。设计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保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 依法承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设计主体责任。建设监理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保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 依法承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监理主体责任。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 应当按照安全施工的要求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 配备齐全有效的保险、限位等安全设施和装置, 提供有关安全操作的说明, 保证其提供的机械设备和配件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施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保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 依法承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施工主体责任。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安全监督实行属地为主和行业监管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县域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行业专业监管和施工现场的具体监督检查工作, 每月安全检查次数不少于1次。各市 (州、地) 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权限,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省水利厅负责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施工安全, 应实行项目法人 (建设单位) 统一领导, 监理单位现场监督, 施工单位为主体的各负其责的管理体系。施工安全管理应有项目法人 (建设单位) 组织建立由参建各方参加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机构,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明确各单位安全生产的职责和任务,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共同做好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3,4]。各施工单位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单位的第一负责人为安全生产责任第一人,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5 工程验收管理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验收, 按验收主持单位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2类。法人验收主要包括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 政府验收主要是竣工验收。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具备验收条件时, 应当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 不得交付使用或者进行后续工程施工。验收主持单位应当成立验收委员会 (组) 进行验收, 验收结论应当经2/3以上验收委员会 (组) 成员同意。验收委员会 (组) 成员应当在验收鉴定书上签字。若验收委员会 (组) 成员对验收结论持有异议的, 应当将保留意见在验收鉴定书上明确记载并签字。验收委员会 (组) 对工程验收不予通过的, 应当明确不予通过的理由并提出整改意见。有关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处理有关问题, 完成整改, 并按照程序重新申请验收。

参考文献

[1]喻尚友.防汛抗旱中关于中小河流治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0) :102.

[2]门福利.中小河流治理与管护[J].中华建设科技, 2011 (4) :115, 114.

[3]赵延生, 陈玉鑫.关于城市中小河流治理的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 (4) :132.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篇9

一、中小河流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年来, 虽然国家及政府在中小河流治理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总结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基础设施建设太薄弱, 部分河道的萎缩依然不断加剧

从实践来看, 中小河流通常具有源短、流急以及洪水暴涨、暴落等特点, 有为数不少的中小河流尤其是河流沿岸集镇、生产基地等位置的防洪设施建设的太少, 而且标准也比较低, 甚至很多位置不设防。在这样的情况下, 一旦遇到洪水灾害, 很可能或导致洪涝灾害的出现。部分中小河流区域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加之各种不合理的拦河设障、采砂、向河道中肆意的倾倒各种垃圾等现象, 严重侵占了中小河流河道;由于长期没有实施清淤作业, 因此导致这些河道出现了严重的萎缩现象, 而且行洪能力也大大降低。

(二) 水库常年失修, 严重限制了防洪排涝能力的发挥

据调查显示, 当前国内多数水库都是建造与上世纪70年代左右,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运行, 但一直处于失修状态, 尤其是主要建筑结构毁坏程度非常的严重等, 抗御洪能力难以满足现实之需。不仅如此, 而且现用的多数水库、大坝, 均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急需对其进行除险、加固。此外, 现役的许多中小河流地处偏远的山区, 交通非常的不便, 加之地质条件限制, 因此治理工作难以充分开展。

(三) 群众环保意识差, 管理机制相对比较落后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由于当前部分地区的民众受教育程度依然不高, 因此其环保意识相对较差一些, 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污水或工业废水等, 未经处理就直接放入河流之中, 加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农药、化肥对中小河流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治理难度比较大。近年来, 随着政策机制的取消,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机制与组织管理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因此对中小河流治理, 尤其是河道清淤、堤防加固等工程施工量, 也在日趋减少, 甚至有些地方的水利设施管理模式仍然沿袭着上世纪80年代的水准。基于以上群众环保意识差、管理机制落后等问题的存在, 导致中小河流治理难见成效。

(四) 干支流防洪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国内中小河流数量众多, 而且控制面积相对较大, 受局部气候、地质条件之影响, 突发性暴雨和洪水灾害现象产生的利率非常的高, 因此干支流遭遇洪水影响的概率也比较大。当前流域防洪体系建设过程中, 存在着严重的重干流、轻支流, 重骨干、轻配套等错误倾向, 因此若骨干防洪体系难以发挥作用, 长期受支流冲刷, 会严重影响防洪泄洪之能力。

二、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 要想真正有效的解决实践中的这些问题, 充分发挥国内众多中小河流的作用,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央文件精神, 进行综合治理、统一规划

首先, 应当根据《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及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纪要之精神, 加大对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监督和管理力度, 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务管理水平, 从而切实保障当前国内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的专项资金能够安全使用, 提高其实用性, 进而促进我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在中小河流治理之前, 应当先对其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全面的规划;根据具体的防洪保护对象特点及其重要程度, 分别制定不同的规范和标准, 同时这也是检测轻重缓急治理原则的重要表现。在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 尤其是编制规划过实践中应当针对当前中小河流治理现状, 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然后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标准, 进而综合治理。在此过程中, 还要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众多方面, 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任务、施工方案以及具体的施工措施。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过程中, 应当注意各地区和各部门之间联系, 注意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近期和远期之间的关系。同时, 还要注意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之间的关系, 干支流治理的先后顺序, 以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之间的关系。

(二) 加强中小河流管理,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 应当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河流特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并落实责任, 尤其要注意做好前期工作, 落实管理资金, 优化管理程序, 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保障管理措施。以上注意事项的前提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 因此应当重视对中小河流所处地区的各种地质、水文以及风土人情等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整理, 这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河流治理中的现实问题。根据中小河流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实际状况, 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治理策略。同时还要从河流所处位置的防洪实际出发, 确定重点河段和关键环节与位置, 因地制宜, 优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 注重实效。

(三) 理顺投资渠道, 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投资管理机制

对于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而言, 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方可成功,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稳定的投资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 引导和带领群众积极地参与到河道治理工作中去, 从而加快河流治理步伐。同时, 还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坚持“谁受益、谁治理、谁投资”的原则, 加强对中小河流或某河段的科学治理;笔者建议对有开发价值的河段实行租赁管理机制, 或通过拍卖的形式来动治理与开发。

(四) 加大宣传力度, 坚持防洪优先、兼顾抗旱之原则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 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组织群众对相关河段进行科学的治理。同时, 在中小河流治理与水利建设布局方面, 应当加快对现有水利工程问题的治理, 并在此基础上续建相关配套的水利工程, 以保证现役水利工程的自身功能能够达到预先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加强防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在抓紧防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还要不断加快中小河流两岸农田保护区域的河堤护岸工程项目建设。

三、结语

辽宁省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研究 篇10

关键词:防洪减灾;应急预案;应急处置;中小河流

中图分类号:TV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5-0063-03

1 辽宁省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设现状

在防汛预案体系建设方面,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结合辽宁省实际,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主要包括:2010年编制《辽宁省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设研究工作大纲》;2011年修订《辽宁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辽宁省抗旱预案》《辽宁省2011年防御洪水方案》;2012年修订《辽宁省防御台风应急预案》。

为指导各市、县构建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预案编制水平,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编制相关细则和简则,如2011年编制《辽宁省市县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细则》《辽宁省市县级年度防御洪水方案编制简则》《XXX市抗旱预案》《XXX县抗旱预案》;2012年编制《辽宁省市县级防御台风应急预案编制细则》《辽宁省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简则》。2010—2012年,陆续完成全省49个县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与预案、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 编制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2012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编写《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计划编制227处重点防洪保护区、78处国家蓄滞洪区、26处主要洪泛区、45座重点和重要防洪城市及198条中小河流的重点河段的洪水风险图。其中,辽宁省《辽宁省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中将开展11处重点保护区、2座城市和6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明确要求:“编制完善水库和中小河流(段)防洪预案”,加快开展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减灾工作的进程。

《辽宁省市县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细则》和《辽宁省市县级年度防御洪水方案编制简则》中的防御对象主要针对大中型河流,再加上各市县编制预案时缺乏沟通协调,使得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的中小河流上下游、左右岸防洪预案衔接不畅。随着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以及乡镇水利服务站的机构、人员和经费逐步落实,水利站长、水利员、水管员、库管员全部上岗履职尽责,有关预案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特别是防汛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必要也具备条件开展中小河流防洪应急处置措施和预案编制工作。

为提高辽宁省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在深入调查分析辽宁省中小河流防洪减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小河流洪灾特点及防洪标准,编制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通过划分预警级别、确定防御洪水方案,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与辽宁省的相关预案衔接,科学完善的保障中小河流防汛抢险工作有效运行。

3 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及适用范围

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作为辽宁省市县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市县级年度防御洪水方案的补充,其编制和实施有利于启动和响应市县级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河道防汛应急管理体系。在中小河流防洪应急处置中,提高保障防洪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加强中小河流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规范和指导河道管理部门工作,开展辽宁省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编制,提高防汛应急预案编制水平,增强应对水灾害的能力,推动中小河流防汛管理工作,保障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根据辽宁省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一般适用于全省流域面积50~5 000 km2范围内中小河流洪水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4 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4.1 组织体系及职责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规定,有防汛抗洪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防汛抗旱日常工作及水旱灾害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辽宁省设有省、市、县三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水利部门。

辽宁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分为省、市、县三级。各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由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组织编制,用于指导所辖区域内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下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应与上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相协调。

《辽宁省市、县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细则》规定:“有关单位可根据需要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本单位的防汛抗旱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水利部门所属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及建设单位,汛期成立相应的专业防汛抗灾组织,负责本单位的防汛抗灾工作,并接受本区域防汛抗旱指挥部指导;跨行政区域的,可组织联合防汛指挥部;有防洪任务的行业、部门、企业应根据需要成立防汛指挥部,并接受本区域防汛抗旱指挥部指导”。

在中小河流管理部门成立XXX河防汛抗灾组织办公室。若中小河流跨行政区域的,成立XXX河联合防汛抗灾组织办公室,负责中小河流的预案编制工作及日常管理,并向辖区县以上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中小河流洪水信息、工程信息、防御洪水方案等。具体人员组成及职责分工如下:主任负责组织预案编制工作及应急处置,可由地方水利站长兼任;副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及制定防御洪水方案,可由水利员兼任;水管员负责洪水信息、工程信息收集及报告;库管员负责防汛物资的保管与运抵。

4.2 预防预警机制的建立

4.2.1 预防预警信息的报送 预防预警信息的内容包括气象水文海洋信息、工程信息、洪涝灾情信息。由水管员报送各类信息。

nlc202309040928

4.2.2 建立预警支持系统

1) 收集和识别洪水风险图。中小河流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由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水利部安排分期分批开展。中小河流管理部门人员需要识别风险图相关信息,使其在应急响应中发挥作用。

《辽宁省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中列出海城河、兴城河、大清河、运粮河、北沙河和大洋河等6条中小河流,其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已列入2015年计划。《全国洪水风险图编制总体方案》是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辽宁省已经填报中小河流相关信息。这些中小河流风险图的编制工作在后续工作中陆续安排。

洪水风险图能体现不同频率洪水的淹没情况,避险转移图为预案编制提供基础支撑。不具备风险图的地区可先根据工程现状或历史上重灾区情况,初步制定重点区域的逃避险图,在今后的预案修订中,逐步完善。

2) 编制防御洪水方案。简述中小河流概况以及重点河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防洪任务及标准内洪水和超标准洪水的防御措施;编制避洪转移路线图,做好逃避险的安排。

4.2.3 制定预警级别 洪水预警级别按洪水发展趋势、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划分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4个级别。Ⅰ级到Ⅳ级洪水预警颜色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1) 当预测、预报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为Ⅰ级预警:①中型河流干流可能发生特大洪水; ②中型河流重要河段或地级以上城市主要防洪堤发生重大险情极可能溃堤;③中型河流干流涵闸、泵站发生重大险情极可能冲毁。

2) 当预测、预报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为Ⅱ级预警:①中型河流干流可能发生大洪水;②小型河流干流可能发生特大洪水;③中型河流干流一般河段或小型河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重大险情极可能溃堤;④小型河流干流涵闸、泵站发生重大险情极可能冲毁。

3) 当预测、预报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为Ⅲ级预警:①中型河流干流可能发生中洪水;②小型河流干流可能发生大洪水;③小型河流一般河段堤防发生重大险情极可能溃堤。

4) 当预测、预报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为Ⅳ级预警:①中型河流干流可能发生小洪水;②小型河流干流可能发生中洪水。

4.3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1) XXX河防汛抗灾组织办公室(或XXX河联合防汛抗灾组织办公室)及时向上下游河道管理部门及辖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上报该中小河流达到的预警级别,由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实行联合调度。

2) 进入汛期,XXX河防汛抗灾组织办公室(或XXX河联合防汛抗灾组织办公室)应实行应急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

3) 洪涝灾害发生后,XXX河防汛抗灾组织办公室(或XXX河联合防汛抗灾组织办公室)人员第一时间上报辖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情况。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可越级上报,并同时报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本辖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抗洪救灾方面的工作。

4.4 应急处置程序

水管员发现险情后,迅速报告XXX河防汛抗灾组织办公室(或XXX河联合防汛抗灾组织办公室)主任,由主任组织必要的抢护,同时立即将险情地点、出险情况报告辖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辖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接到险情后,立即进行核实,依据中小河流防御洪水方案研究制订抢护措施,并根据辖区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开展抗洪抢险工作。较大、重大险情,辖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在险情发生后0.5 h内报告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4.5 善后工作

4.5.1 救灾工作 发生中小河流洪涝灾害的辖区政府(管委会)应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等善后工作。

4.5.2 防汛物料的补充 由库管员清点防汛物料,结合中小河流防汛抢险情况,制定防汛物资补充的具体要求。针对当年防汛抢险物料的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筹措和常规防汛的要求,及时补充到位。

4.5.3 水毁工程修复 结合中小河流规划设计情况,制定水毁工程的修复要求。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气象、广播电视、水文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5 结论与展望

编制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划分预警级别、确定防御洪水方案、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可保障中小河流防汛抢险工作有效运行。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编制,作为辽宁省市县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市县级年度防御洪水方案的补充,其编制和实施有利于启动和响应辽宁省市县级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河道防汛应急管理体系。

中小河流防洪应急预案的研究,对规范和指导辽宁省中小河流防洪预案编制、提高防汛应急预案编制水平、增强应对水灾害的能力、推动中小河流防汛管理工作、保障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暴雨、强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的突发性洪水具有水量大、破坏力强、预警时间短等特点,因此中小河流突发洪水风险预警预案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综合考虑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防洪效益、社会经济发展和谐性等指标,构建中小河流防洪系统指标体系,为中小河流防洪工程建设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将是后期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徐志明,张海艳,谷红梅.郑州市常庄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B02):167-168.

[2] 陈骥,田忠,孙昱,等.对我国水电工程防洪应急预案编制的几点认识[J].四川水力发电,2013(B12):55-57.

[3] 张林志.试论安康黄石滩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方法[J].陕西水利,2014(4):154-156.

上一篇:村级组织负责人下一篇:基因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