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与美术教学

2024-06-11

审美教育与美术教学(精选十篇)

审美教育与美术教学 篇1

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审美教育的价值导向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 注意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 努力寻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 将知识与方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 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使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成长为富有个性的、蕴藏着巨大能量和善于学习创新的人。审美教育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 重视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人的完善。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美的思想, 发展美的品格, 培养美的情操, 形成美的人格, 发展人的个性。语文教材含有丰厚的审美教育资源, 诗歌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诗歌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应充分发掘诗歌中丰富的人文性。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 诗人灿若星河, 作品浩如烟海, 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 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 沉郁顿挫的杜甫, 通俗平易的白居易, 清新峻拔的杜牧, 奇诡险怪的李贺, 绮丽精工的李商隐……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教师积极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 深入地理解, 仔细地揣摩, 自如地运用, 自然会受到诗歌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影响。这样,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健康的审美情趣,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热情、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等等。

二.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联系

古代诗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文体, 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些都对审美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朱光潜说:“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 较纯粹, 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 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也就是说古代诗歌在音律方面讲究平仄押韵, 注重节奏, 琅琅上口, 富于音乐性, 使学生在诵读、背诵中获得音乐的美感, 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语言上则更为简练, 结构更为严谨, 注重艺术意象的塑造, 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 把学生引进它所展示的优美境界中, 使学生在读诗中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在内容上提倡“诗言志”, 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 象外之形, 其文化内涵丰富, 饱含作者的感情, 便于学生融入诗境中, 聆听诗人的心声, 体会作品情感美和作者的人格美, 更能点燃人心, 打动读者。诗人郭小川就曾说“诗是表现感情的, 当然也表现思想, 但感情可以说是思想的翅膀, 没有感情, 尽管是思想, 也不是诗”。新课改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很多古代诗歌, 这些古代诗歌具有典范性, 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文质兼美, 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 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化身、美的体现。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者融于其中, 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生发审美愉悦, 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陶冶他们的情操, 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

审美活动在诗歌教学活动中也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第一, 在古代诗歌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 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诱发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热爱古代诗歌, 探索古代文化的强烈欲望和热情, 激发他们学习古代诗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科学性, 产生发现和识别真理的灵感。“以美启真”发生作用的机制, 是审美感和理智感的内在联系。总之, 古代诗歌教学和审美教育不是对立的, 而是统一的。

三.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

新课程改革以来, 高中语文教科书 (以2007年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为例) 进行了调整, 一共收录了30首古代诗歌, 这些诗歌作品的作者都是在古代文学方面具有深远影响的名家, 具有代表性。作品时间跨度也很大, 从最早的周代的《诗经》到唐代的诗歌;从内容上看, 有以《孔雀东南飞》为代表的叙事诗, 《短歌行》为代表的抒情诗, 以《山居秋暝》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 以《蜀相》为代表的咏史诗, 《旅夜书怀》为代表的行旅诗等等。大量优秀的不同题材的诗歌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 如何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 值得我们探究和实践。

教师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诵读和品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诵读非常重要, 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通过诵读, 可以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 形式的优美;可以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感受文字背后所蕴涵的内容, 从而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受到审美教育。诵读的形式多样,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诵读方法, 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诗歌的语言很精练含蓄, 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最深刻的内容, 可谓“言简意赅”。古人做诗很讲究词句的锤炼, 故有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贾岛的“两句三年成, 一吟双泪流”之说, 古代诗歌中的名句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时, 不仅要让学生咬文嚼字, 体味语言的魅力, 更要品味诗人的人格美, 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的人格。通过解读诗歌, 可以感受别样的人生体验, 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高中教材中选入李白、杜甫的诗歌, 这两位诗人不仅对古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人格更让我们钦佩。李白是一位性格豪放, 感情奔放, 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然而, 他才华横溢却被权臣诽谤, 不受重用, 他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这种倔强不屈的性格, 值得我们学习。杜甫写下了《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 还写了《春望》《登岳阳楼》《登高》等诗作, 家国之痛和个人的悲哀融为一体。这样的诗歌,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品味, 学习诗人的人格美。

教师还要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运用多媒体, 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教学具有高度的再现性, 它能使诗歌教学形声化。印象鲜明, 可以充分展示诗歌中涉及的多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 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了直观的感受, 有利于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处于一种爱学与乐学的学习状态中。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比起只靠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起课来, 显然要生动、形象得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 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消除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 使他们能在感情的参与下进行审美鉴赏活动。在诗歌教学中, 首先是朗读诗歌, 但教师干巴巴的范读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如果借助多媒体, 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播放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 苏轼的《水调歌头》, 岳飞的《满江红》的歌曲, 让学生理解词的歌唱性, 欣赏词所表现的美感。当学生朗读《琵琶行》时, 通过多媒体播一段琵琶曲《春江花月夜》, 再配以古代歌女弹奏琵琶, 或者江南月夜的图片, 一下子就会将学生引领到白居易所描绘的境界中。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会加深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理解。“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窃窃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样的描写, 对琵琶音乐不熟悉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若借助相关的琵琶曲, 并用“FLA SH”制作出相关的画面五彩缤纷的珠子纷纷落下”, 就会使教学更为形象直观, 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呈现出的目不暇接, 转化为耳不暇闻的音乐变化之美, 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欲望。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 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审美层次。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自己的文学和审美素养与诗歌教学同步发展的观念, 这是从事诗歌教学的前提条件。诗歌中蕴含的美是多方面的, 所以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中, 引导学生领悟、品味、消化诗中的深刻意蕴。充分挖掘利用诸多美的因素,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和判断能力, 这是审美教育的目标。古代诗歌其思想内涵有它独特的方面, 如诗人的怀才不遇, 他们虽然有疾恶如仇、正直贤达、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 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操, 但也有情绪低落、消极避世的一面。要让学生分清美与丑, 以便于批判地吸收。另外, 诗人与诗离我们甚远, 诗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 人生经历、思想意识也不同, 所以引导学生不必全盘接受, 要从诗中走出来, 借诗移情, 面对现实, 结合现实谈个人的感受。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2

池州市第十中学 姜冬炎

摘要: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但长期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一短论。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1、自然美。教材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人心,更给人以美感。郦道远的《三峡》是一遍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的语言,再现了巫峡的壮美。这些都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姿色,具有明显的美育内容,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篇知识的同时,领会祖国山水的壮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社会生活美。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因而教材中的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唐睢不辱使命》等课文反映对侵略者的反抗,《变色龙》等课文对趋炎附势、欺上压下的鞭挞,《巴黎圣母院》所反映敲钟人形“丑”而神“美”和《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菲利普夫妇的形“美”而神“丑”,等等。这些无不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感染,产生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得失的审美观念。

3、艺术美。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从语文教学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雷电颂》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作品构思的奇特,借助自然界雷电的磅礴气势,运用丰富的想象,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使情为景生,景为情活,达到情景和谐的地步;同时写景内外交织,并运用排比与反复,加强了语言的气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自然会达到我们教学目的。

语文教材中有着如此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多数的文学作品更是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学生对课文鉴赏美和感受美都是在对感知语言美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美育时就应抓住语言,找准“美点”,要着重分析作品怎样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明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物事件、展露社会生活本质的,使学生对思想内容美的理解寓于对语言美的深刻感受中。

部分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如《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师要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运用一幅幅淡雅的工笔画,如小山摇篮图、雪霁晴峦美景图、空灵水晶图等。通过对一幅幅画面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济南的暖冬慈善如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济南虽在北中国,冬天却非但没有一幅严酷的面孔,反而是那么笑容可掬,慈善可亲,学生自然心有所感,情为所动。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让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又如在教《石壕吏》时启发大家很好想象一下差役进村时的情景。一个学生说:“差役进村时一定是一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腔调,疯狗般地咬人”。另一学生说:“差役一进村,准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锣,声嘶力竭地叫嚷,张牙舞爪地搜索,老妇人面对着差役,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学生都讲得活灵活现。这样启发学生想象,比教师讲差役如何凶狠,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欣赏中共同参与形象、情境的创造,使美鲜明生动地再现于头脑之中,增强美感体验,提高审美水平。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这些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但由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尚没达到一定高度,因而他们对美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物的自身,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语言,饱含激情的语调和生动的表情扣击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它描绘了天门山壮阔雄奇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生读后也能知道诗很美,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印象,未能进入诗歌所展现的艺术境界之中。因此,教学时在学生充分朗读、初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后,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美景?“断”“开”两个词用得好,好在哪?(2)“青山”本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说成“出”,能否改成“立”?(以动写静,画面有动态美。)(3)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色彩的词?这些色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碧水、青山、白帆、红日。画面绚丽多彩。)(4)这首诗既有景,也有情,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有一股激情涌动,才深切地感受到美并用如画的文笔描绘出美,那种激情是什么?(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从而理解本诗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经过这样设疑、启发,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诗的美,享受诗的美,提高鉴赏水平。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最后通过多诵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及理解能力,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我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第二段时,并不是单纯地讲解,而是将难点点到为止,然后让学生反复地集体朗读,死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了他们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椹、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同学们沉浸在美感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乐园”,恰如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诵读能发挥其美育功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对美的体察,又是对美的再创造。

诵读时不仅课文的内在美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课文的外形美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特别是古代诗文,工于词句,富于辞采和音乐美,如《爱莲说》《陋室铭》《醉翁亭记》等。诵读本身便是一种美的享受,诵读时能使文字外化为有声语言,从而使得句子的长短、骈散、排比、回环等句式变化的形式美得以显现,使语言的节奏感、叠词的使用、平仄、语气的舒缓、音调的高低等音乐美得以体现,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通感等把学生带进意境的美。

可见,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让美育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中结出丰硕的成果吧!

参考文献:

1、《学周刊》2013年07期---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2、《文学教育(中)》2012年04期---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

3、《审美教育》作者:陈慧玲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网球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3

网球运动被喻为冰上的芭蕾、艺术的体操,是一项极具有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的运动。网球运动从历史文化美、形体美、动作美、礼仪美等方面阐述网球运动的美学价值,给观众带来视觉感官和精神享受。随着网球赛事和网球人口的增多,网球运动日益普及,网球普及融合着一种网球教学过程,该过程渗透着审美教育。美学在教育中的运用,其本身就是审美教育,可见,网球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通过对网球教学与审美教育两者间关系的分析,把网球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媒介,充分发挥其审美教育的作用,达到培养与提高网球运动中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作力的目的,以期充实网球教学研究理论体系,丰富网球运动练习者的审美内容,达到网球运动最佳保健身心的作用。

2网球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审美教育是网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形式,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网球运动中美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网球运动中的审美能力,推进人全面发展。网球赛场上紧张的气氛、激烈的争夺,球员潇洒的动作、精湛的球技,令广大观众如痴如醉,从审美教育的视角进行网球教学,会使人更加感受网球运动独特的魅力。网球运动的美体现在网球运动的历史文化美、网球运动员的形体美、网球运动的击球动作美和网球比赛的礼仪美。

2.1网球运动的历史文化美

网球起源于法国,是宫廷贵族一种消遣、娱乐游戏,这从本源上提高了网球运动的地位,从而有着“贵族运动”的美誉;同时,历史悠久的网球赛事也体现出传统文化特色,例如:澳网的开放与创新;法网的浪漫与性感;温网的高贵与传统;美网的商业与豪华。

2.2网球运动员的形体美

“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形体美中,健是美的基础,美是健的升华。网球运动员的健体现在强劲的筋骨、发达的肌肉、健康的肤色,充分显现人的形体美,网球运动员具有匀称和谐,比例对称合度的体型,同时,个体的体形美也存在多样性:修长、高大、匀称,肌肉发达。诸如莎拉波娃的修长,费德勒的匀称,纳达尔的健壮,洛佩兹的英俊。

2.3网球运动的击球动作美

网球运动员被誉为网球场上的艺术家,其动作的优美不仅体现出一定的力度和速度,还讲究造型的优美、配合的协调,使网球动作简洁利落、高雅优美,把体型的匀称、体貌的靓丽通过动态形式充分显示出来。球员的优美动作是动态的图画和鲜活的雕塑;例如:发球,如弯弓射月;截击,如快刀斩麻;扣杀,如力劈华山;抽杀,如鞭打流星;接发,如猛虎欲扑;救球,如风驰云卷。

2.4网球比赛的礼仪美

网球运动是一项很注重文明礼仪的运动,网球礼仪是网球运动发展历史中,传承的精神财富,是美的弘扬,同时其体现出网球运动的高雅品质与绅士风度。例如温网比赛中,球员入场比赛时必须向皇室包厢行礼,以示对皇室的尊敬;网球比赛后,球员应主动与对手、裁判友好握手示意,这表现出球员胜不骄,败不馁的气度,同时也表现尊重对手、裁判的品德;观众在赛场也应遵守观赛礼仪,例如:观众在比赛进行中,一律不得拍照走动、鼓掌喝彩、喧哗打闹,只有在你球员交换场地或比赛暂停时方可走动,这些观赛礼仪充分体现出尊重球员的道德之美。

3审美教育对网球教学的作用

审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活动,只有当主体对审美对象产生一种审美的情感时,才能审查出对象的美,进而获得审美体验。首先,在网球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我动作或比赛之美的追求,将激发学生学习网球知识的兴趣,随着学习兴趣的增加,学生追求完美动作和主动学习的欲望都会提升,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在网球比赛中,学生通过对自己所展示的体育美的欣赏,会产生丰富的情感,同时通过欣赏同学、老师或职业球员在球场上完美表现,这将会使他们自我动作的认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其有助于提高网球教学质量。

4总结

网球教学的美育内容主要包括网球运动的历史文化美、网球运动员的形体美、网球击球动作美和网球比赛的礼仪美四个方面。

审美教育通过对美的感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激发学生在网球学习过程中创造美的热情和动机。审美教育和网球教学都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网球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使美育融于网球教学之中,将网球教学活动提高到美学高度,实美于学中,置学于美中,从而使网球教学在美学中升华,美学在网球运动中体现。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4

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 是人的精神家园, 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 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因此, 我们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 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 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 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 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 让学生领略到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 让学生感知美。例如, 《风景谈》一开头, 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 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 发着“微微的白光”, 突然, 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 逐渐变成“黑线”, 微风送来“叮当、叮当”的铃声, “昂首阔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 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 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 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 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 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 启发学生进行“勾连”“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 一种内容在出现时, 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 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 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 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 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 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 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 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 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 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 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 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做想象和联想操练的, 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 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 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 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 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 有的鞭笞奸佞;有的鞭挞落后, 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 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 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 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古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 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 体会作者感慨今昔, 由物及人, 由人及己, 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 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定稿) 篇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速率的加快,教职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从而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应擅长引导学生们去找寻、发觉课文中的美,游戏中的美及朗读中的美,从而净化学生们的内心,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为学生们以后成长夯实基础。因此,对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教职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本身就是一个美的海洋,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理解、鉴赏、创造美,是每一位老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看手去做。

1从作品形象中进行美学教育

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少作品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美的人物形象。如:回忆录《九个炊事员》,我们可以看到忠诚革命事业,关怀革命同志,乐于克己,勇于献身的炊事员的英雄群像。电视文学剧本《中国神火》,可以感受到钱习章这位科学家眷恋祖国的拳拳之心,报效祖国的殷殷之情。又如:话剧《陈毅市长》,我们从中知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那种重视科学文化和尊重知识分子的思想作风和坚定、豪爽、机敏、雄辩的性格特点。总这,这些形象,学生通过阅读,打动他们的思想,使之在效法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得到美育,使人乐善好为。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反面形象的作用,这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因为真、善、美总是同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中学语文中不少作品有不少反面形象。因此,语文课中人物形象的欣赏,使学生具有区别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点,培养了高尚的思想情操,达到了以美引善的目的。

2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扯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当然,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3构建审美教育的良好教学氛围

初中语文开展审美教育,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审美教育的情境,在这一情境当中,教师与学生形成和谐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通过交流能够从更深层面去品味作者创设的各个意象,让学生在品读意象的过程中,更好的去把握作品的美。

4在听、读方面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包括教师和学生)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4.1是要激发美的情趣。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4.2是要树立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

4.3是要增强美的感受。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升发美感。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析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6

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领略到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叮当、叮当”的铃声,“昂首阔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连”“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做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奸佞;有的鞭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当然,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 篇7

美, 能陶冶性情, 排除卑琐私欲, 经常性体验无私、高尚、博大, 逐渐积淀从而使人完成心里塑造, 达到树人的目的。另外, 美还能开发智力, 培养和提高道德境界, 坚强意志, 增进健美。因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始终关注审美教育, 要把作品深邃的神韵美, 丰富的情感美, 崇高的人格美, 明丽的文采美传授给学生, 启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点燃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灵之花, 提高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及文学作品美的感触及鉴赏力!

那么作为教书育人的语文教师应当怎样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呢?

首先, 挖掘课本的美学内蕴, 引导学生在感悟作品美的内涵基础上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如《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美文。讲这篇散文, 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绿叶田田, 荷花朵朵, 清香缕缕, 月色溶溶, 像朦胧的睡梦, 像缥缈的歌声, 那里有画, 有诗, 有色, 有情, 有美。在教学过程中我启发学生去发现荷花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去领悟月光下的荷塘图和荷塘上的月光图两幅画的美, 鉴赏整篇文章蕴含其中的动静美、虚实美、浓淡美, 疏密美, 神韵美和诗意美。我们语文教学正是通过潜移默化, 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 提高文学鉴赏力。

其次, 教学过程重在点拨学生自己动手发现, 自己去感悟、去体会, 避免教师越俎代庖。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作用重在启发引导, 否则审美教育只能成为空谈。

最后, 介绍诱导学生多读多看多学多用一些美学方面的书籍, 加强美学修养。我把现代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艺文杂谈》,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著作《生活与美学》等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试着去阅读, 去感受。当然, 其中还有一些知识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透彻, 但随着他们生活中阅历的积累, 感悟鉴赏能力的提高, 他们会慢慢克服盲目主观, 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8

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引入意境, 感受美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 审美感知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第一要素。通过审美感知, 可有效引起学生心态的系列变化, 触动学生理智、认知的改善。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各种手段,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进一步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图景的美, 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 学到知识, 受到教育和美的感染。

把学生引入意境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各种直观手段, 使学生感知形象, 进入意境

例如, 利用板书板画、投影、挂图、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我在教学《窗前的树》《像山那样思考》等课文采用了板书和版画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离太阳最近的树》《好雪片片》等课文时, 采用多媒体和阅读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充分发挥了美育的形象性特征, 使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形象化。

2.通过课本剧使学生钻进教材、体验形象, 去发现美、认识美

如, 在教学《荷花淀》《项链》《士兵突击》这类情节起伏有波澜的课文时, 组织学生演剧, 让他们当演员, 贴近形象, 这样寓教于乐, 使学生直接地感知美、体会美, 激发他们的情绪, 从而产生丰富的美感。审美活动, 实质上就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活动, 如何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 中介是教师的“情感”。所以, 教师只有将作品中的感情化为执教者的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 撞击出美的火花。

二、剖析结构, 理解美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向, 是作者审美情感逐次展开的过程记录, 它体现着作者的思维图式和认知图式。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的结构, 可以进一步理解文章中的美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 以鲜活的人物个性、丰富的设喻说理方式、精巧别致的结构,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脍炙人口。分析考察《邹忌讽齐王纳谏》结构, 令人击节叹赏的是“三叠法”的巧妙运用。从整体文章结构来看, 其行文结构分三个层次:邹忌比美悟出受蔽原因→以身设喻, 讽谏齐王除蔽→广开言路, 齐国强盛。具体到各部分, 文章则是通过一系列的三层排比形式, 将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令、三赏、三变自然结构起来, 使文章变得简明浅显, 轻灵自然。剖析本文的整齐的结构美, 就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印象深刻。

古代文论家总爱把结构比作造房子与缝衣服, 其关键就在于严谨, 越严谨的作品, 给人的美感就越强烈。《药》以明暗两条线索, 将吃人血馒头与革命者被杀这两件事紧密结合起来。两条线索穿插得天衣无缝, 浑然一体, 是结构严谨美的范例。《荷塘月色》之所以有恒久的艺术魅力也在于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即采用了行踪线索和感情线索的双线形式, 使素淡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哀愁丝丝入扣, 相反相成, 反映了作者艺术构思和结构经营的巧妙。

通过严谨美的教育, 让学生养成做事严谨、有始有终、周密细致、干净利落的好习惯, 改掉松散、拖泥带水、疏忽大意的弊病。

三、深入品味, 鉴赏美

鉴赏美是指在审美感知基础上, 对审美对象的意味、内容及象征意义的整体把握和全面占有, 是探求审美对象内部联系的理性认识活动。

如, 教学《项链》一文时, 可让学生自读课文, 然后提出三个问题:1小说为什么以“项链”为题?2项链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关系?3你对主人公马蒂尔德有何看法?接着, 让学生自由畅谈。学生一般对前两个问题能谈出自己的见解, 有些还是十分精辟的。但对第3个问题却流入表浅, 认为马蒂尔德爱慕虚荣, 自讨苦吃, 活该!没有领悟到小说独特凄婉的悲剧美。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 从前两个问题深入到第3个问题。《项链》以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为贯通全文的线索, 与主人公的遭遇交织相连, 课文开头的铺垫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作者颇具匠心地将主人公马蒂尔德置身于尖锐对立的矛盾中。这与其说是主人公个人的悲剧, 倒不如说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悲剧, 更是对浮华的社会风气的辛辣嘲讽。文贵曲折, 课文前“扬”后“抑”, 一正一反, 恰到好处, 使绝然的反差产生了调侃的情趣和幽默的讽刺效果, 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性。主人公肉体美和灵魂美都被毁灭了, 这不就是美的毁灭的悲剧吗!美的攀跃与美的毁灭和项链的得失密不可分。项链最终以“假”现原形, 成为资产阶级虚伪风俗的象征。

引导学生去鉴赏美, 既可以动之以情, 又可褒之以真善美, 贬之以假丑恶, 将学生从狭窄的英式课堂带到无限丰富、绚丽的天地中去,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体会到一种美的享受。

四、因势利导, 创造美

在将学生引进美的境界的同时, 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学生随着情感的不断升华, 必会产生一种表达美和创造美的强烈愿望, 这时教师要以情激情, 因势利导, 捕捉学生创造的思想火花, 完成美的创造。

1.通过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假如在欣赏文学作品时缺乏联想活动, 僵化在字面上, 又怎能感受其中丰富的美?例如, 山东兖州语文教师张超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 在讲上阕“湘江秋景图”时, 让学生展开想象, 设身处地体会作者饱览大好秋色情景, 把作者独立江州、上下远近观赏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 (生上台演示) 让学生揣摩作者的手是倒背好还是卡腰好, “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课堂上兴趣盎然, 充满活力。再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 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 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 看谁的脑海绽开的想象花朵最美丽。指导分为四步: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火红的枫林, 蓝天碧水……第三步“使画面生动起来”:秋风送爽, 吹动满山的枫叶, 像燃烧的烈火, 江面上大小船只争相竞发, 雄鹰在蓝天飞翔, 游鱼在清澈的水中自由嬉戏;第四步“让画面更加细致、逼真”, 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 譬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荧屏”上看到这一幅幅湘江秋景, 真切地感受到这段文字所描写的绚丽画面。联想使美感丰富活跃, 扣人心弦。

2.通过写作, 拓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 我们在讲析《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结尾部分时, 权位在廉颇之上的蔺相如面对“宣恶言”的廉颇却一在躲避, 甚至连他的门客都觉得羞辱难当, 请求离开他。矛盾冲突达到了高潮。教师立即启发学生:蔺相如真的怕廉颇吗?学生结合课文很容易地回答了问题, 于是教师深入地提问:蔺相如一再退让, 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学生有的答宽容忍让;有的答团结他人;有的答以国事为重……教师肯定了他们的答案后问道:宽容在生活中是否很重要?还能不能举出宽容的例子呢?他们开动脑筋, 议论纷纷, 认为宽容很重要, 大到事业安危, 小到人际和谐, 都与宽容密切相连。有的举出了《悲惨世界》里主教宽容了冉阿让, 改善了他人生;有的则从反面举出马加爵的悲剧……认识到宽容反映了一个人品质的可贵、心胸的宽广、人格的崇高……在这种集思广益的讨论中, 学生对黑板上的以“宽容”为话题进行作文, 就跃跃欲试了, 他们写出了《学会宽容》《宽容是美丽的》《有一种高贵叫宽容》等作文, 读着学生的习作, 我们体会到创造美的魅力, 这种思考写作的过程, 正是美的创造过程。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9

一、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 审美也必然从感知开始。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和审美观点的, 语文教材中的文字, 都表达了作者一定的审美观点,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语言, 让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 激发学生心理上与作者喜怒哀乐的共鸣, 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进行分析, 让学生学习感知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例如《荷塘月色》中, 描绘了月色下静谧的荷塘和荷塘上朦胧的月色, 通过“静静”“薄薄”“甜甜”“淡淡”等特色叠词, 让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朦胧和轻柔, 通过“峭楞楞”“阴阴的”等词语, 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苦闷的心情, 使学生深入其境, 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理解作者作为白色恐怖下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情, 从而理解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

作为我们教育主体的中学生, 受到知识和生活阅历的局限, 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全面, 对美的鉴赏能力也不高, 因此, 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 还要教会他们想象的方法, 在想象中体会文学作品所表达的美的意境。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想象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 一种内容在出现时, 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想象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 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 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 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主要人、景、物, 抓住作者的主要情感, 引导学生体会、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 铺成想象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 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 效果会怎样。”这是提示想象的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发挥和锻炼。

三、审美情感的培养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 其中蕴含的美更是多种多样, 伟大、平凡、善良、纯真, 这些美都是通过语文教材而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了解作者的情感。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认为“直觉、距离、移情是构成美感经验的要素”, 这正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应从体会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着手。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文学作品时, 品味文章中的语言, 体会作品中的情感, 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如:诵读李煜的《虞美人》, 要体会作者王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愁苦, 从今昔场景对比中感受作者的落寞心情, 从而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绵绵不断的愁思, 从有感情的诵读中加深对审美情感的理解, 由此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当然, 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 而是互相联系。美的情感性特点, 决定在培养审美能力的时候, 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的积累去进行想象, 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理解美所呈现的意义及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 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 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 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 在这种状态中, 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 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总之,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道德教化下产生了文明, 人类的审美情感帮助我们选择真善美, 摒弃假恶丑。语文教学肩负着净化心灵, 弘扬文化的重任。因此, 教师应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挖掘, 充分利用各种美学资源, 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审美教育,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有新人。

摘要: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除此之外, 它还是兼具思想性的工具课, 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中大部分作品都和美相关, 可以说, 语文是一个富有情感的学科, 是人的精神家园, 是美的集中表现。在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 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因此, 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自觉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课堂教学,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剑平.在说明文教学中渗透美育[N].现代教育报, 2007

浅析武术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10

关键词:武术,武术教学,审美教育

1、体育与美育的教育职能

1.1美育的意义

“美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人类的美育实践活动、人类的美育思想史伴随着美的产生而产生的。美育又称审美教育, 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操。探索不同层次的审美情趣, 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从而传授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和自身。美育对于全面发展的人, 提高民族素质, 建设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2美育的必要性

体育和美育在人类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各有着自己的重要地位, 它们相对独立的存在并行使着自己的教育职能。正如我们谈到的体育是通过人体运动形式来改造自然和本身, 美育则是通过培养人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来驾驭世界和自己, 但是当我们进行体育运动时, 发展运动体能, 提高运动能力和掌握运动技能时, 就会发现美每时每刻都会有实现、具体地存在着, 美育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它潜在的巨大作用。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 人体运动与美是一对孪生兄弟, 体育与美育是相互依靠、密不可分的, 由此可见, 体育和美育是相对统一的辩证关系。正值体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特别是专业教育与运动训练中, 审美教育已经引起体育决策系统、管理部门和教育者的认识, 但还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地实施, 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采取科学的态度,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2、审美教育的任务

2.1树立正确的体育审美观念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服务于社会是教育的总任务。

武术给人类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美的源泉。例:武术的阳刚之美、阴柔美、节奏美、技击美、神形美、意境美等等。武术教学参与者 (教育者—主导与受教育者—主体) 虽然都有爱美的渴望和追求美的理想, 但一个人的审美观、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从事体育实践中学习得来的。因此, 武术教学审美教育在这些方面肩负着特殊的, 是别的任何教育也不能替代的。

体育审美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体育现象的一种评价。武术教学和训练中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高尚的、自觉和先进的审美观, 屏弃错误、低俗、不自觉和落后的审美观, 这是保证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前提条件。

真、善、美是基础, 善是美的前提。真是指要符合客观规律, 美的东西都应该是真的美虽然指的是追求有用或有益的功利和价值, 美的东西应该对人有用友有益。正确的体育审美观点总是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毛泽东说过:“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强调了美与丑的对立性、斗争性, 同时也肯定了二者的统一性。树立正确的体育审美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先导,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 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表明, 一个缺乏实践、缺乏体育热情和责任感的自由散漫的人, 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高尚的体育审美观。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必须屏弃那些把体育审美观看作单纯享乐而过分追求感官刺激的享乐主义审美观;把体育审美观完全看成个人的事情, 一味我行我素的主观主义审美观。

2.2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鉴字的本意是青铜镜, 可用来反射事物的现象。体育美的鉴赏能力就是指人们对体育美的感受、理解、评判和辨识过程。提高鉴赏的能力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中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 也是树立正确审美观的目的之一。

如何提高鉴赏能力呢?首先就是加强审美实践。毛泽东说过:“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要想知道梨子味道, 就得亲口尝一尝”。要求多参加实践活动, 审美鉴赏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对一场武术比赛录像, 一个技术动作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审美的感觉、理解、评判和辨识。其意思就是要多听、多看、多实践、多鉴别和鉴赏。只有把审美鉴赏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提高体育美的鉴赏能力。

2.3培养体育美的创造能力

在武术教学训练中每个参与者都会根据自己所拥有的才智、技巧、经验和愿望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美。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个人活动, 审美愉悦作为个人内在的感情体验, 具有不因任何人迫使而改变的特性。因此, 受教育者只有在自由的, 不受强制的情境中才能体验出真正的审美价值,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而是根据自己的理智、想象、经验、激情等表现出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育者不仅要提供自由的创造激情, 培养创造精神, 鼓励他们进行各种各样的创新尝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提高鉴赏和创造能力, 而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又促进审美观的完善。

3、武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3.1“技能”与“心灵”的关系

武术运动技能的形成是通过人体运动的基本方式, 教师采用各种运动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 这种教育的落脚点在“技能”培养上, 审美教育史通过情感的方式, 教师采用各种美学和心理学手段完善学生的审美思想、鉴赏和创造能力的过程, 它的最终归宿在“心灵”塑造上, 也许正是由于“技能”培养与“心灵”塑造的方式、手段和目标的不同, 造成了施教过程中重视“技能”而遗忘了“心灵”的原因。在施教中如果把“技能”和“心灵”这一矛盾对立起来、静止地去看待, 那么它们就失去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只有用“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对立统一观点去认识矛盾的内在联系, 才能正确把握技能培养和心灵塑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同一关系。

3.2心情愉悦与学习愿望的关系

由于武术教学训练注重技能的培养, 审美教育重视心灵塑造。教师是通过动作示范, 受教育者通过示范来确定自己学习目标。通过示范的具体形象为审美对象, 受教育者从心灵的感受中获得愉悦, 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愿望。二者在外延上有重合性。比如它们都注重具体、直观的感性特征, 而这种特征需要教师一身二任, 也就是说老师的示范要“规范”“优美”还要是人“愉悦”。审美主体自由感受使之获得愉悦享受, 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了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和意志力, 这种蕴藏于审美主体内部的目的对技能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4.武术教学训练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4.1心情愉悦是学会审美的前提

愉悦指喜悦、快乐。是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客体所产生的情感过程。学习技能的心理活动是以认识为主线, 同时伴以感情, 并受意志的控制。如学一种技术, 例起势并步亮掌, 这个动作双脚并拢全身挺直, 左拳抱与腰间, 右拳同时从腰间摆向右侧头上方, 手指向左, 眼左平视。以形喻势如站为松, 苍劲挺拔之势。学生是从认识技术结构、原理和目的为核心, 根据内心的需要引起积极地情感体验, 受教育者的喜悦、快乐的心境是以感情为源泉, 伴随着潜在的认识, 并处于自由视察和欣赏的状态。如让受教育者观看武术比赛的录像, 可能会产生“健与力”、“默契”、“出神入化”等不同感受, 他们在倾心赏美中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乐意受教, 当受教育者达到快乐的心境时, 往往可以以由不厌而烦, 达到专心致志, 由留恋而忘返, 由兴趣而不知疲倦, 由兴奋而忘我。心情愉悦也是教学双方不断追求创新, 屏弃旧观念的喜新厌旧的过程。

4.2欣赏品味是审美教育的过程

欣赏品味指品赏、研讨、反复体会。是主体在对审美客体产生兴趣的基础上, 通过体验、审美认识由外在形象进入内在形象, 品味其内在美。如在上面提到观看录像、教育者优美的示范, 受教育者由视觉形象而产生的联想可以对其中的动作进行模仿, 进而实行亲身操作。同时也可以用正确的示范和错误的示范对此对学生进行改进动作。通过这些具体感人形象的反复体会, 悟出其深层的意蕴, 从而达到情感上的享受和满足。

4.3反复实践是审美的积蓄创造美

实践指反复练习、训练、实践。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进行由表及里的情感体验之后所进行的审美实践和创造。审美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的发展过程。教学训练实践审美教育,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靠反复练习, 从不熟悉到熟练.最后达到自动化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审美的创造能力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一方面技术的不断精练为审美主体提供了不断完善的审美客体, 使同学对美的体验由浅入深, 从而激发审美创造能力。另一方面, 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又可促使技术动作更加完美。

以上三个主要途径是武术教学训练审美教育的不同层面, 尽管它们各自相对独立地行使着特有的职能。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它们又是相互依存、不开分割的对立统一体。我们只有把握其内在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才能使教学训练审美教育的实施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发展前进。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刘纲纪.美学与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3]曾庆刚.体育美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上一篇:积放控制技术下一篇:建筑节能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