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

2024-06-21

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精选十篇)

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1

关键词:欣赏美,实质美,创造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以及美学知识的渗透, 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 依靠形象的力量, 感受什么是美, 从而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 启发学生的心智, 净化学生的灵魂。借助优秀作品,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深入体会等方式, 陶冶学生的情感, 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理解实质美, 并能借助想象创造美。

一、朗读感悟, 学会欣赏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尤其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课文, 那种喷薄欲出的浓烈情感需要通过朗读体会, 优美流畅的语言需要品读才能真正感受其中的情感流露。如, 在执教《灰椋鸟》一课第二自然段时, 我借助多媒体图片,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林场的美, 然后再让学生走进文本, 品读作者描写林场的句子, 边读边想林场的景色, 从学生陶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通过阅读深切地体会到林场的景色美。正是由于林场的美才吸引一大群灰椋鸟争先恐后地回家, 紧接着我又出示灰椋鸟的图片, 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美了!学生获得了极大的审美愉悦。

欣赏美好的事物可以增加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提高审美水平。如, 《桂林山水》一课中, 结尾部分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真是‘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我请一名学生朗读这句时, 同时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青山傍水、绿水映山、水漂竹筏的桂林山水图片, 学生读完后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仅仅抓住“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就带动了全篇课文的学习,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学生在反复品读中, 感受清新活泼的文字、品味作者的意趣, 从而得到美的体验。

二、涵泳体味, 理解实质美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必须透过感性形象去把握其内在本质, 即要着重于审美的理性分析和综合, 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美感比直觉阶段更深沉、更隽永。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 不但要学会感性认识, 还要学会课文理性要我们感受的实质。

如, 课文《孔子春游》这篇游记, 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边游玩, 展现了风光迷人的泗水河畔。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自然界的浓浓春意, 让人流连忘返。美景固然让人沉醉, 但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碧波说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充满智慧, 让人回味无穷。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深入思考,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深入研读孔子说的这句话:“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学生读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水是真君子。只是一个浅显的体会, 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一段话的精髓来理解这段话。进而联系上下文体会孔子以流水为喻, 教导弟子如何做人, 体会孔子的良苦用心、智慧过人。深刻领会文字内涵后, 学生也深受到感染, 对如何做人也有了实质性的认识。教学中, 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泗水绿波之迷人, 还深刻地懂得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也能悟出做人之道。这样, 通过审美教育, 学生对文本深邃的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 并引起共鸣, 感受到文章犹如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香茗, 清香四溢, 让人回味无穷。

三、激发想象, 表达创造美

创造美是指人们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基础上, 运用某种艺术形式或表现手法, 创造出美的事物。创造美是审美发展的最高层次。语文教学可合理运用空白, 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让学生去创造新的意境、新的形象, 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如, 教学《火烧云》一课时, 先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 了解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 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创新思维被极大地激发, 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 丰富了课文的内容, 他们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云图……儿童的灵感是十分可贵的, 我不失时机, 正当学生意犹未尽时, 我又继续鼓励他们:“天空中的马、狗、狮子都走了, 还会出现什么事物呢?依照作者的写作思路来说一说吧。”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 展开了极其丰富的奇思妙想, 有的说“一朵巨大的雪莲花开放在天空中, 它的色彩很特殊, 十分绚丽无比, 可突然有一朵花瓣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 那一朵花变模糊了”;有的说“天边开了一朵莲花, 里面蹦出一个哪吒, ……后来哪吒踏着风火轮飞走了”;还有的说是七个仙女在嬉戏, 在跳舞, 后来发现看的小朋友太多了, 就害羞了, 躲起来了……大家的发言各种各样, 是的, 这里可以想象的空间太广阔了, 他想说, 他能说, 他也会说, 课堂形成了一个高潮。正是由于引导得法, 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创造, 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才得到无拘无束的发展, 他们的创新火花才得以时时绽放。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2

正阳小学陈春玲

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极佳契机,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充分发掘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审美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内容无处不在,俯拾皆是,90%以上的课文文质兼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写景状物的文章蕴含着自然美的因素。一是未经人工改造修饰的自然美,如《桂林山水》的山川景物美,《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美,《燕子》的生命活力美,《火烧云》的形色变化美等:二是经过人们加工改造的自然美,如《长城》的气势恢宏之美,《海滨小城》的清幽素朴之美,《颐和园》、《赵州桥》的劳动创造之美,《趵突泉》的神秘迷人之美等。

2、社会美。主要包括社会生活、进步思想的美,人的性格、精神的美。如《山间又响马铃声》的农村生活之美,《古井》的纯朴高深之美,《捞铁牛》的科学智慧之美,《挑山工》、《落花生》的哲理之美,《穷人》的诚朴善良之美,《罗盛教》、《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献身精神之美,《詹天佑》的爱国思想之美等。还有一类课文,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小音乐家扬科》等,通过主人公及其美好愿望的毁灭,使读者产生同情、怜悯、悲愤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贯穿着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感情得以升华。再如《东郭先生和狼》一文,学生在逐步认清狼的凶残、狡诈(即“丑”)的本质过程中,在对狼的憎恨、蔑视中,在丑与美、善与恶的对比反差中,加深对真正美的理解。

3、艺术美。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是内容,形式俱佳的文学作品,为对学生进行文学艺术美的教育熏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原料”。如《翠鸟》的形象美《林海》的色彩美,《观潮》的声音美,《鸟的天堂》的动静美,《繁星》、《月光曲》的意境美,《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结构美。《白杨》、《种子的力》的寓意美。《养花》及古诗语言的音韵美、对称美。还有一些课文具有修辞美、情趣美、和谐美等。

以上所提三种“美”,往往是有机统一于一篇课文之中的,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如《林海》一文,就兼有大兴安岭的景色美,热爱祖国的思想美以及形态美、色彩美和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等多种形态的美。《燕子》一文既具有生命活力美,又具有含蕴的内在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审美因素,是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内容的主要方面,是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学特质的主要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发掘,认真领悟。

二、充分发挥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用。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凭借丰富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美的情境之中,充分感受

美。

引导学生入境的具体方法一般有:(1)导语入境法。新课伊始,教师便按古代小说“闲话少讲,言归正传”的作法设计好导语,尽快地引导学生的思想情绪进入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中来。(2)范读感染法。通过教师的表情朗读,把逻辑重点、高低语调、快慢节奏等表情朗读因素正确地体现出来,感染学生进入情境。(3)想象入境法,激活学生大脑皮层中的各种表象,启发他们设身处地想象,从而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氛围。

如教学《梅雨潭》一文,教师可通过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入境:“浙江省温州地区瑞安具境内的梅雨潭,景色迷人,宛如若仙境,素有‘仙岩’之称。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方神奇明丽的山水。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此刻你来到了梅雨潭,会看到什么,会听到什么,会有什么感受呢?”先让学生结合彩图,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想象的内容和感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彩图,品词析句,观看亭子的“脸”,领略画面的“绿”聆听瀑布的“声”,瀑布的“色”,察看瀑布的“形”,探寻梅雨潭幽深美的意境。通过领会和想象梅雨亭的险峻,瀑布声响的雄浑,色彩的斑谰耀眼,形态的壮观及梅雨潭的幽深,从而把学生带进那幽美的意境,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梅雨潭的迷人之美,激发了情趣,陶冶了性情和思想。

2、引导学生发现美,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认识、分析、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审美,培养他们审美能力。其主要途径有三:

(1)通过析词品句,欣赏课文的语言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是隐性的,是蕴含在语言文字叙述之中的,是美的内容与美语言的辩证统一。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基础上,即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内涵(语言的情趣,语言的简洁,语言的形式特点)整齐美和节奏美,语言的和谐,回环及多样统一,从而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2)通过分析篇章,理解课文的思想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为数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艺术形象美,就要分析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身材等外在特征,使学生了解人物的外形美;要分析那些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行动、心理和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灵美。对于这一类课文,在课堂中通过篇章教学,充分发掘其德育因素,理解人物的思想美,让学生心灵中树立典型人物的完美形象。

(3)通过加强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美。

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学会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要把“目视”、“口读”与“心惟”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如教学《劳动最有滋味》一文时,可以扣住“硬正”一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一,“费用”对比:(1)课文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作者过年的费用来得“硬正”?(“母亲在一入冬就必须积极劳动。”“姐姐和我也不闲着。”)(2)课文中哪些人家的过年费用来得不“硬”不“正”?(开当铺的“刘家”,放债的“孙家”)。二,“饺子”对比:(1)“刘家”、“孙家”饺子油多满,为什么不好吃?(2)“我家”的饺子菜多肉少,母亲为什么说“最好吃”?学生在比较分析中逐步明白:刘、孙两家饺子是靠剥削而得来的,“我们家”的饺子是全家人辛勤劳动得来的,来得硬正,因此最好吃,而且吃饺子时“胃里和心里一齐舒服。”进而发现、体会到其中所包蕴的劳动创造的美。

此外,教师的品德、气质、行为、仪表、语言,教师的教学设计、板书、教学结构、教学气氛等审美素质的具备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让学生感受美的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诱发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审美教育最有效的因素是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的情感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它仿佛是导体,把作者感情传导给学生;它又仿佛是火石,用自己的情感去碰撞学生的思想而燃烧起来,老师强烈的爱国心,教师对领袖、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在教学有关课文中流露出来,深深地感染学生,使语文教学达到文道结合的完美境界。

三、遵循形象化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发挥想象、联想、记忆的功能,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鉴赏、创造美的能力。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精心选择审美媒介,利用图画、多媒体、实物、模型和各种声音,激起学生的形象思维;

2、展现大自然,接触现实生活中蕴含美的物质表象,带领学生从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感受美;

3、激活储存于学生大脑的各种表象,借助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联想、记忆,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鉴赏等审美能力;

4、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表现美、创造美。

我们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广阔的审美教育天地,借助感官获得的各种表象,根据语文学科特点,针对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美点,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趣,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

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活动中强调师生性感的共同参与,双向交流。教师首先披文动情入境,全身心置于课堂之中,忘掉课外的喜怒哀乐,以美的表情,美的语言,把课文中的感情表现出来,才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濡染;学生也才随之动情入境,深化其对美的体验和理解。师生情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相互感染,共同创造融洽和谐、富有美感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重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从而达到与作者在感情上的共鸣,让语文教学与美达到和谐统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的和谐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小学阅读教学的审美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审美;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09-01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材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合情合理的形式,多样的结构,对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美学的高度去领会、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受到高尚理想、情操、品德的陶冶。

一、从课文的意境中发掘师培养少年儿童审美认识的开始

意境,是形象思维派生的奇葩。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写意与环境,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进入文章的意境,是受教育者教育的重要前提。“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用气节高坚的梅花作为美的象征。物我交融,发人深思。诗人以梅花目拟,寓于“境”中那种人与梅的高风亮节,就是人类与物类美的情操。我们在教学中抓住由文章的“境”所蕴含的“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去深入体会诗情画意。例如,同学们去玉泉山野游,当步入群山时,他们诵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当个别同学学习缺乏毅力时,同学们诵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的诗句共勉。

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正确区分美和丑,明确:1、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奋斗和劳动的境界,是人类力量的美;而不努力追求“欲穷千里目”的懦夫懒汉、鼠目寸光思想是人类的丑。2、高尚的友谊,以及诚实、勇敢、胸襟豁达是人类感情的美;而狭隘自私乃至着眼于渺小的个人恩恩怨怨、虚情假意其丑无比。3、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是人类气质的美;而懦弱、动尧沉沦、自暴自弃的颓废的精神境界,以及那些卑躬屈膝、丧失国格和人格的奴才相,更是丑陋的行为。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对文章意境开掘的深度,决定着所确立的学生审美认识的高度。

二、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

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我启发同学们从为了全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的周总理伟大形象,联系到孔繁森等为祖国进步而默默献身的平凡形象,都是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人民的脉搏息息相联。虽然不是在炮火硝烟之中,而是在平凡或不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将自己的生命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形象同样伟大。他们的骨灰即使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仍然在人们的心里挺立着一座座不朽丰碑。他们是伟大祖国的娇子,由于他们个体形象美,反衬出祖国母亲整体形象的美。对于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丰碑,更加辉煌壮丽,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这是实现审美素质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少年儿童对英雄主义的美、爱国主义的美,对信念、理想美的追求和向往,势必形成一股重要的潜在的社会改造力量。

三、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

在教学中,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发掘美是让学生一方面接受语言表意的美感作用,另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汉民族语言在表达上的丰富而又严密的性质,同时促进学生提高认识,不但要珍惜爱护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更要对本民族语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这些“句眼”来体现语言的美感效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桂林的山水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桂林的山水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对这样写景文章,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注意两点:1、语言的准确适用本身就是美。我们曾执导学生做这样的尝试,把描写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语言任意换成同意词试试表达效果有何变化。有的同学将其换成,“高耸入云”的山,“绿水青山”等等,都不如“静、清、绿”、“奇、秀、险”表达准确、鲜明、具体、美感效应强烈。这样经过仔细推敲的,句式中既准确又深刻的字眼,我们移为句眼。试想,语言同一个人一样,没有传神的眼睛会美吗?2、语言的朴实本身就是美。在尝试中有的同学把山描绘为“巍峨的大山”(只强调其宏伟),有的同学把水描绘为“清澈透底的漓水”(又显得单一),都不足以说明山“奇、秀、险”,水“静、清、绿”的朴实本质。我们要求学生既要从积极角度去使用语言,又必须注意到“句眼”的实在,而决不是词藻的堆砌,形容词的罗列。不注意这一点只会降低语言美的程度,降低表达效果。

四、从课文的内容结构中发掘美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对文章内容结构美的追求,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追求文章更加完美的形式。这是人更高一级的需要,我们通常是从逻辑思维的程序、层次内容结构的布局来挖掘作品完美的结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是从贫困这一原因开始,到悲惨地死去这个结果止。从结构角度反映了这一事件的因果关系,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贫困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在因果之间所幻现的五幅色彩绚丽的图画,是“小孩”面对魍魉世界无能为力地本能呼喊。我们引导学生使感情的发展沿着“小女孩”根本不高的要求所幻现的五幅画面缓缓平移,最后达到高潮。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语文为凭借。”因此,把握美的特征,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乃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要求。如何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为学生创设审美情境

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名篇,是艺术性、人文性、科学性的统一,是美的形象、美的景观、美的境界、美的情感、美的理念、美的风物的综合,它赏心悦目,多姿多彩。在学生初触作品时淡化认知的目标意识,着力于创设审美情境,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意识,并逐渐形成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直觉,促使审美心境、审美态度的生成。

(一)通过语言创设审美情境。

美的事物就该用美的语言来表达,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简略而明白,含蓄而深远。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化的语言调动修辞手段,使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学生如沐春风。而精心设计导语与结语不失为一条使教师的语言诗化的捷径。一节课的导语与结语皆可让学生陶醉在浓郁的教学情境之中享受审美乐趣。

(二)利用多种媒介创设审美情境。

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审美情境的创设。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文中之境,又将此情此景转化为我情我景,从而使教学中充满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体现着情知的交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播放配乐音频,通过一定的节奏、旋律、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再通过数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启迪导引,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得到道德的感化、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

二、帮助学生感知审美元素

语文教育是集知识、思想、情感和艺术于一体的一个总体性教育,既深刻、丰富地体现内容,又有形象、优美的表现方式。文章之美就是内容、形式诸美的和谐统一。

(一)人物美。

人物美主要是人物的情操与人格之美, 它体现着作家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阅读鉴赏者受到美的感染,产生一种向善、向美的内驱力,实现人格的逐渐完善。

(二)自然美。

描写自然环境的作品都给人以美感,作为审美对象的日月星辰、高山巨川、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融进了作者独特的感情,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美。这种美往往同作者健康的情趣、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为一体,从而焕发出令人陶醉的强烈的美感。

(三)结构美。

文章构思的精巧别致给读者以峰回路转、叠象横生的美的感受。好的文章结构精巧,与主题、情节的和谐表现为一种美。读作品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异峰突起、妙不可言的构思体会构思之美。

(四)语言美。

很多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尤其是诗歌和散文中的语言,处处闪烁着美的光华。他们或者精炼含蓄,或者优美生动。而初中生刚从小学生转变过来,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强,甚至更多地表现为语言拖沓和不准确。因此,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品中语言的不同风格,不仅可以提高其语言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其美的感受力。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如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浓缩的诗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具有极强的美感与表现力。

三、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学科,语文课首要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情感丰富的人,而情感本身就是美感的重要因素,因而情感体验中的审美教育实际上是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那么,怎样激活审美情感,引导学生欣赏美呢?

(一)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

教育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根据作品中系列的描写而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如读《海燕》时,我们若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浮现海燕搏击风浪的意象,就会体会到该文逼真的形象和精当的描写。没有想象,读者就无法理解作品,无法进入作家营造的艺术世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力,以进入作家创造的优美的艺术情境。

(二)感悟作品中的形象。

美总是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出现的,这是美的第一特性。美更多的是形式,是直观的表现,因此,马克思才说眼睛对美的追求最坚决。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者仅用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又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的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整个画面涂上了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之处。这样的笔法相比于任何一幅高山奇石图也不逊色。诗歌中类似的美的画面的赏析不仅令人怡情悦目,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开拓人的思维,进而净化人的心灵。教师在分析诗歌形象美的同时,也就给予了学生一种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是最高阶段,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一)创设美的意境。

艺术是相通的,语文教师经常可以借用其他艺术形式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音乐在此起了重要作用。因此,配乐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手法。比如学习《纸船》时在迁移拓展的环节中可这样设计:“冰心把诗歌折成了一只纸船,你们又可以把你们的爱折成什么呢?”只有学生的情感之弦被文本拨动了,才能跳出文本用真情去再创造。所以恰到好处的深情音乐往往能够触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二)合理运用“空白”。

“空白”是语文教学艺术性的表现之一。从心理学角度和美学角度来看,“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空白”,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作品解读流程中,要以自己的“灵眼”觑得作品中的似是而非的模糊处,语微旨隐的含蓄处,启发学生的想象。

初中生正是审美意识的形成期,由于个体知识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加上情感的丰富,其审美心理结构有了飞速的发展,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评价、审美欲望和审美理想在内的审美意识初步形成。因此,初中生的审美教育是重要的、关键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改变学生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赵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审美体验能力的培养[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2007.

教育札记:儿童诗歌阅读的审美逻辑 篇5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理性与逻辑会逐渐占据发育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诗性与审美在成人的精神版图中无足轻重。相反,在杰出的人类中,理性与诗性往往能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比如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往往有着极高的文学和艺术修养。

诗歌是人类语言艺术的结晶。诗歌阅读本质上就是一次审美的历程。让儿童进入诗歌,就是要让孩子享受诗歌带来的心灵自由的愉悦,这既是诗歌本身的审美性决定的,也是由儿童心灵发展的浪漫需要决定的。

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诗歌《春风吹》中的第一节诗“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时,顺势拿出一枝盛开的桃花问孩子:“小朋友,桃花为什么会开?”有的说,因为柳树绿了,桃花想和柳树说说悄悄话;有的说,桃花开了,那是因为它睁开了眼睛想看看春天有多么美丽;还有的说,桃花睡了一个冬天,伸了个懒腰,把花骨朵顶开了……小朋友的回答多种多样,充满了想象和诗意。

但令老师惊呆的是,小朋友回答的众多答案中,就是没有老师预设的、期待的那个“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可是老师在课前精心准备的,包括这整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因为教师想通过此环节的教学,让一年级小朋友明白季节转换规律的认知目标: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所以桃花开了。

面对着学生恣意表达,好在老师从容镇定,及时调整了教学目标,说:“桃花觉得小朋友们太可爱了,都说得那么好,很开心,就朝我们笑了。于是,它就开了!”小朋友们听了老师的发言,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幼小的儿童有着充沛的“”泛灵心理“,万物有灵是他们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和认知。这也决定了儿童认知的方式是一种诗意的审美。儿童的思维方式是直觉思维。老师只有对此有足够的认知,才不至于在童年面前失态。

维斯特根斯坦在论及”逻辑“时说:逻辑充满着世界;世界的界限就是逻辑的界限。儿童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以自己特有的逻辑方式展开了与这个世界的双向互动。这种逻辑是一种充盈着鲜明而强烈的感性色彩和审美意蕴的诗性逻辑。

在一堂语文活动课上,一位学生朗诵了一首台湾小姑娘张金妹写的小

诗《梦》:“梦像一条小鱼,来回地游着,想去捉它,它已经溜走了;梦像一

朵白云,来回飘着,想去摘它,它已经披风吹走了。”听完后,台下的小朋

友全都高兴地拍起手来。

老师利用这个契机,说:“这首诗的作者和同学们一样大,也才8岁呢!

你礁,她把梦写得多有趣呀!你们敢和她比一比吗?”学生的眼睛霎时亮起

了来,灵感的火花被激发出来了:

“梦像一个魔术师,你想要什么,他就给你什么。”

“梦像一片雪花,你想去捧捧它,亲亲它,它已经在你的手心里融化了。”

“梦像一部没完没了的电视剧,可是你想看的时候,它却演完了。”

“梦是影子的好职友,影子白天陪着我,梦晚上陪着我。”

“有没有跟他伤都不一样的?”老师按捺住心头的激动,还想让他们把

思路再拓宽些。

这时,一位习惯于逆向思维的男孩缓缓站了起来,他说:“我想说噩梦。

噩梦像一枚定对炸弹,你想把它丢远一点,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大家都笑

了起来。

另一个男孩说:“梦就像我,是一个不长记性的孩子。”

这就是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他们没有思维的围墙,有的只是天马行空的审美想象。从认知的过程看,儿童的认知更多的是处于“浪漫阶段”(怀特海语),让浪漫充分展开,让审美和感性充分展开,就是肥沃儿童认知和精神发育的土壤。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诗歌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如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既生长能力,又享受更深度的审美乐趣。

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村居》一诗。

师:读读诗,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我喜欢“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一句。

师;这句诗和前面学古的哪几首诗描写的同是春天的景物?

生:《咏柳》

师:是呀!,《咏柳》写了柳树的绿,这句诗写出了柳树的什么?

生;柳树醉了。

师:柳树为什么醉?

生:春天里的柳树抽出了新绿,美丽极了,她感到满足,所以醉了。

师;还有那些景物也醉了?

生;风筝也醉了,因为它飞得高,看到春天的景物也最多。

生:蜻蜓也醉了。蜻蜓看到花呀,草呀,连忙飞过去,跳起舞来,跳着跳着就醉了。

生:诗人也醉了,因为诗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他忍不住写下了这首诗,他被春天的景物陶醉了,也被自己的诗打动了。

一“醉”有多美! 这种美的发现源于儿童自然的本能,它与自然有关,与心灵的自由有关。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联系,是儿童在诗歌意象被叠加之后的灵感式顿悟。

在康德的那里,诗是想象的游戏;在华兹华斯那里,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而然的流露。 在席勒那里诗歌是审美游戏。

儿童文化本质上是缪斯性文化。让孩子多一些和诗歌的亲近, 就是让学生回到人类言语和精神的故乡,打开个体的言语生命潜能和审美天性,点亮儿童生命深处诗意的萤火。

我非常相信,经历过充分的诗歌滋养的孩子,未来会更加纯粹、更加悲悯、对这个世界会抱有更多的善意!

作者:莫国夫

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篇6

1.形象性原则。

美在形象之中,美是以其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的。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自然美在于多姿多彩的形式,社会美在于各式各样的人和事,艺术美在于其塑造的鲜明的形象。因此,人们欣赏美的事物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从直观的形象开始的。只有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才能深入的领会它的内在的本质,从而得到情感的愉悦。教师在实施美育的时候,应充分运用形象性的原则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

2.情感性原则。

情感是语文教育的生命之源,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无源之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透过文字来把握文中的情感,因为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对语言的精心锤炼,对布局谋篇的精心剪裁而表达出来的。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理解了文章的语言、思路、结构等。可见情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对语文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愉悦性原则。

所谓愉悦,是指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美的对象所引起的人的审美愉悦,是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文章有诸多美的因素,如和谐的节奏、鲜明的色彩、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等。对它们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得到愉悦的享受。这种审美的愉悦来源于对作品的审美理解,也就是对美如何成其为美的思考。

二、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的方法

1.教师:美的发现者,引导者,传播者。

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是美的美的发现者,引导者,传播者。教师应该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审美教育对学生的人格的塑造作用。

(1)善于发现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先于学生接受系统的文学理论知识、美学知识等的学习,所以应该具有比学生更敏锐的发现美的眼光。教师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美,只有善于发现,我们才能对美进行引导和传播。要善于发现美,教师就必须具有极强的审美感知力,所谓审美感知力,就是指对美的感知的心理能力。语文教师要多看、多听、多实践多研究,有了审美经验,才有审美标准,才能更好的发现、认识作品中的美。审美欣赏力主要是指对美的事物的领悟能力。语文教师要提高审美欣赏力,必须注意理论修养,加强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审美欣赏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教材存在着大量的美学因素,教师应以美学的眼光,去发现它、欣赏它,直到感觉自己身心都融入其中,然后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分享这种美。

(2)善于引导传播美。在审美教学中,教师需要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因为美具有个体自由性,审美感受是个体的行为,别人的感受也许会影响到自己,但不能替代。个体只有亲身参与,有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体验到美。所以教师在实施审美教育时不能把所谓的美硬塞给学生,而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做引导,曲径通幽,让学生在寻美的道路上自己去发现一个个柳暗花明的佳境。

2.学生:美的感受者,探究者,创造者。

审美感受、审美观念是伴着劳动实践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的。因为人的社会实践千差万别,这就导致了人的审美感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有种族的、群体的差异、也有个体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心理结构。这种审美差异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尊重学生审美感受的差异。

(1)让学生自己感受美。审美教育就是从感受美开始。好的文章从看得见的文字到看不见的内涵,都有大量美的因素。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自己去领悟和体会。让他们能有所感受。

施行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丰富审美修养,增强审美能力,通过对文章审美因素的挖掘、鉴赏,建构主体的审美兴趣,提高主体的审美能力。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说一堂美的课、一次美的熏陶就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要讲方法,用爱心和情感去感化;用方法去引导。不断地潜移默化,让他们把外在的美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2)让学生去探究美。“美”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所以什么才是美的以及美怎样体现这就是值得让学生去探究的问题,具体到审美教育当中,我们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

①设置审美的议题。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的审美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去做相应的鉴赏评析。例如《荷塘月色》,可以重点鉴赏它的画面美体现在什么地方,可以从景物的形态方面,也可以从静态和动态方面去入手。可以比较词语的变换,如《荷塘月色》中“泻”字换成其它的字好不好。比较同类型的文体,如同样写秋,在郁达夫与其他作家有什么区别。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如《荷塘月色》与《春》等,在比较中发现区别,在比较中求同存异,从而深化美感认识。

②以质疑讨论的形式,发掘文章的美点。例如2004年武汉一家晚报披露中学生对《背影》感到不满,理由是“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父亲的形象不够潇洒”。可以围绕这一个问题大家集体讨论。又如《读伊索寓言》中一些精辟的见解,你是否能认同?要让学生多质疑,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挑战权威,才能得到深刻的理性认识。

(3)鼓励学生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固然是要让学生感知美,理解美,但更重要的是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美的创造。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审美创造,注意让学生用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只有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对美的认识表达出来,才说明学生的心灵、人格正在渐渐发生变化,才说明审美教育初见成效。

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篇7

一、从课文的意境中发掘美

对课文意境的挖掘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认识的开始。意境, 是形象思维派生的奇葩。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写意与环境, 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 进入文章的意境, 是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为什么“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能在学生的心中扎下根?那是因为作者所勾画的登高极目所见的壮阔景象, 使人产生了胸臆顿开的意境。那是由于他们受到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 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去攀登更高的境界的这一道理的启示。

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正确地区分美和丑, 明确: (1) 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 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奋斗和劳动的境界, 是人类力量的美;而不努力追求“欲穷千里目”的懦夫懒汉的鼠目寸光思想, 是人类的丑。 (2) 高尚的友谊, 以及诚实、勇敢、胸襟豁达是人类情感的美;而狭隘自私乃至着眼于渺小的个人恩恩怨怨、虚情假意, 其丑无比。 (3) 坚强的意志, 高尚的气节, 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是人类气质的美;而懦弱、动摇、沉沦、自暴自弃的颓萎的精神境界, 以及那些卑躬屈膝、丧失国格和人格的奴才相, 更是丑陋的行为。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对文章意境开掘的深度, 决定着所确立的学生审美认识的高度。

二、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使人赏心悦目、充实饱满的人物形象, 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 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对“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的边疆勇士, 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 不辱使命又顾全大局的蔺相如……都铭刻心中。我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 启发同学们从为全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的周总理伟大形象, 联系到孔繁森等为祖国进步而默默献身的平凡形象, 都是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人民的脉搏息息相连。对于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 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的阅读兴趣和个性, 保持了学生的阅读激

情, 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自觉地坚持阅读,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读好书、认真读、读中学”的良好课外阅读习惯。

四、建立成长袋, 开心阅读

学生阅读的内容需要老师帮助选择, 阅读的习惯需要老师培养, 阅读的方法需要老师指点, 阅读的收获需要老师去认可和赞扬。成长记录袋是国外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一种学生评价方式。它是学生作品的有意收集, 以反映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它是在对传统评价进行评判和否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的成长。丰碑, 更加辉煌壮丽, 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 这是实现审美素质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少年儿童对英雄主义的美、爱国主义的美, 对信念、理想的美的追求和向往, 势必形成一股重要的、潜在的社会改造力量。

三、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大部分文章在语言的使用上同样遵循这一法则, 都具有严谨、含蓄、生动、精辟、明快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 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发掘美是让学生一方面接受语言表意的美感作用, 另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汉民族语言在表达上的丰富而又严密的性质, 同时促进学生提高认识, 不但要珍惜爱护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 更要对本民族语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 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注意两点: (1) 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 (2) 语言的朴实本身就是美。

四、从课文的内容结构中发掘美

我们在欣赏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时, 常常为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所折服。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对文章内容结构美的追求, 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 追求文章更加完美的形式。我们通常是从逻辑思维的程序、层次内容结构的布局来挖掘作品完美的结构。

请看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文章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捏着火柴梗死去这样一个内容顺序, 反映小女孩贫困的生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悲惨的结局。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 是从贫困这一原因开始, 到悲惨地死去这个结果止。从结构角度反映了这一事件的因果关系, 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贫困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在因果之间所幻现的五幅色彩绚丽的图画, 是小女孩面对魍魉世界无能为力的本能呼喊。我们引导学生使感情的发展沿着小女孩根本不高的要求所幻现的五幅画面缓缓平移, 最后达到高潮。这就是内容结构显现出的力量美, 完美结构带给我们的一定是完美的充分表达。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作文时, 着重考虑内容结构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时, 更要安排好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和联系, 使文章丰富的内容和完美形式达到统一。

综上所述, 只有利用好语文课的教学内容, 有意识地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判断, 使其对真正认识人类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 才能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东岗辽核希望小学)

我们班每个学生都建立了阅读成长袋。袋中的内容是阅读记录卡。学生每阅读完一份读物, 就填写一张记录卡, 卡上要记录基本信息 (文章名称、作者等) , 还要把自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 通过阅读掌握的词语和优美句段, 也要在记录卡上有所体现。记录卡收进阅读成长记录袋, 在班内定期开展评比, 看谁的记录卡多。这既满足了学生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心理, 越读越开心, 又为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写好作文打下基础。

语文教学的呼唤, 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亲近阅读, 为他们创造一切条件, 帮助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1]薛瑞萍.我们班的阅读日志———做一个

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勇, 陈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仁伟.如何奖罚孩子最有效[M].西宁:

阅读和每一个人的生命连在一起。阅读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一个文化的根, 一个快乐的童年。加强阅读, 不仅是时代对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8.

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8

一、创设良好氛围, 在环境中感受美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学科, 更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受到审美教育。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在教学中, 我总是努力创造一个美的环境与氛围, 让学生在体验美的同时, 情感可以激动起来。在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我先打开多媒体, 让王菲那把飘逸、空灵、虚幻的声音伴随着迷幻的音乐缓缓流出, 画面上出现苏轼在“皎皎空中孤月轮”中惆怅、低头吟唱的情景……歌词当然就是课文的内容。之前, 有不少学生曾听过这首歌。我放的时候, 有的学生禁不住轻轻地吟唱起来。放完后, 我问:“王菲的歌好听吗?”“好听。”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歌词的意境美吗?谁能把感受到的说出来?”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 争着发言。对他们的回答, 我一一给予肯定, 又简介了诗歌的背景, 然后再一次播放歌曲, 让学生体会苏轼在当时的感情与宽阔的胸怀, 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点评。学生在讲述时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有学生在讲到“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时, 讲到自己父母在外面做生意, 长期难以感受到关怀的事实, 讲到动情处, 甚至流下眼泪来……通过创造环境, 强化了他们的感受和体验。这样, 一堂课下来, 很多学生都可以当堂背诵。在教师所营造的特殊氛围里, 学生们体验到作者沉郁而又宽广的美, 情感世界受到强烈的震撼, 从而达到了美育与教育的统一。

二、反复朗读, 在读中发现美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 朗读要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 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除了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外, 还可以获得到美的感受,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三分诗, 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 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 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文章的多种风格, 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 或激昂或悲伤。它不是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而是要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音量、情感, 可以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 学生会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朗读, 又分教师范读和学生自己朗读。像一些难度较大的、较难把握的课文, 宜先听录音范读, 如《黄河颂》。因为作品距离学生的时代较远, 学生并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 让他们一下子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及其背后的含义是较难的。这时, 听录音的范读就更重要了。再者是教师的范读。试想当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 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 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 能不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吗?

三、分析好词佳句, 在分析中发现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布局精巧外, 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令人值得学习、仿效的好词佳句。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 才使文章更加熠熠生辉, 使后人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感染, 得到美的享受。

近年来, 很多语文教育家都在强调语文的整体性阅读, 它主要是从纵向和横向去考虑的, 纵向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将小学、初中、高中各册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及各阶段必须培养的能力作纵向联系, 使文中成为一个相对有机的整体;横向是指从语文内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性角度考虑。但是在强调整体性原则的时候, 笔者认为更不能轻视对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的理解训练, 因为整体性的把握正是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上。尤其是我们初中的语文教学, 学生刚从小学那种懵懂的学习中升上另一个阶段。骤然面对那些长的文章, 很容易产生不求甚解的结果。如初一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小学阶段, 他们有可能一节课时间还未很好地阅读课文, 如果只强调整体性教学, 学生可能只是如水过鸭背, 只掌握一些皮毛。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学校高中部的教师第一年教初中, 无论他在高中是多么优秀的语文教师, 都难免要碰壁的。学生对文本的掌握和考试成绩都不甚理想, 从中考的角度看词、句、语、修辞这些还是有一定的比例。没有这些作为语文阅读教育的坚强后盾, 也就谈不上提高整体的阅读水平。分析好问佳句, 要从以下的方面着手。

1. 理解重点词句, 把握文章结构

在阅读中, 理解重点语句是阅读的主要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分析词语的使用好处, 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把握句子包含的感情等都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

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 春草图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内容。在春草图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这句, “钻”字表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抓住了这个“钻”字就抓住了春草的特点, 整副春草图就很好理解了。同样, 在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藤野先生》中, 首句便是“东京无非是这样”,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 表现了作者失望的感情, “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把握住这句话, 鲁迅先生的离开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分离才顺理成章;把握住了这句话, 同时也就初步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情感。

2.筛选整合信息, 概括内容要点

能够筛选整合信息, 具备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虽然近来中考强调淡化文体, 但无可否认记叙文阅读能力仍是阅读训练的基本要求。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 记叙文仍是学生写作的首选, 中考也仍是以记叙文的写作为主。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能概括文章要点、概括全文中心、概括作者写作意图、概括人物形象等能力。在阅读中要教会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筛选, 如通过文章开头和结尾的重点句去把握中心, 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去概括人物形象。如八年级语文下册的《送东阳马生序》中, 生僻字多, 学生难理解的句子多, 但似乎句句又都与中心有关, 这是要教会学生选择, 筛选全文最后一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这便是全文的文眼。在《列夫·托尔斯泰》这篇学生看来冗长、枯燥的课文中, 紧扣住作者对托尔斯泰眼睛生动、形象描写的句子, 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便可由平面变立体、抽象变形象了, 全文的主旨自然可归纳出来。

3.揣摩写作特点, 品味文章语言

揣摩写作特点, 一般是从文章的记叙顺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入手;而品味文章语言则主要从修辞、语言风格等入手。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 围绕着阿长, 作者起码写了六七件事, 但买《山海经》一事花费笔墨最多, 而其他事情有时甚至只是几笔掠过。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作者着力表现的是阿长对“我”的真诚关心以及乐于助人的品格。而对文章的语言品味是学生在阅读中较难掌握的内容:语言的通顺, 语体的选择, 句式的运用, 比喻、拟人等的分析。如《故乡》中“杨二嫂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通俗而又恰如其分的比喻, 相信学生学过后基本不会忘记。纪伯伦的《雨之歌》就把语言的美体现得完美无瑕, 通篇的拟人、赏心悦目的比喻, 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雅词、雅句的运用令学生仿佛置身在文学的天国。“我用纤细的手指敲击着人家的窗户”“我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花草树木……”无一不把雨的多情、敏感表现出来, 读后掩卷仍回味无穷。

4.深入体验感悟, 延伸拓展探究

这是阅读中最难的部分, 尤其是对缺乏人生经验和生活体验的初中生来说。感悟是阅读中较高的境界, 学生不易达到, 但一旦达到, 学生的阅读能力会上一个层次。在阅读中要鼓励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大胆想象, 细心品味、体会, 合情推理,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比较和整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般情况, 从初一开始培养, 初二下学期乃至初三才会初见成效。

在教学中, 一开始我会以点拨为主, 一段时间后, 我会要求学生自己在一段话中找并作出分析, 只要他们言之成理, 我都会给予肯定与赞扬。正是通过了对这些好词佳句的分析, 学生才会更好感受美, 提高审美的能力。

当然, 无论任何的阅读方法, 我们能感悟到的始终都是作者的那种人文关怀、人生的定位和作品的美感。这些美文会一次次打动我们学生的心灵, 启迪我们学生的心智, 教会我们如何面对人生、面对生活。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会读、读好, 才能够会写、写好, 两者是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的。阅读与写作是人生的最重要技能之一, 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的素质体现之一。阅读可以促进写作, 写作也反过来促进学生更多的阅读。“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正是写作最重要的源头。

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9

一、激情诵读, 入境感悟, 体味文本的情感美

朗读是学生感知语言和领会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的基本途径。通过朗读, 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地感知语言材料, 促进知识的内化, 而且能从反复吟诵中, 透过文本去探知蕴涵在其中的作者的情感。因此, 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在读中循路入境, 进入文本创设的情境之中, 细细体会语言的韵味, 真切地感受文本的情感, 从而深刻体味文章的内涵, 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品词析句, 体味鉴赏, 生成文本语言之美

语言文字是有温度的, 是有情感的。作者总是把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倾注于文本之中, 落在一词一句当中。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仔细品味, 从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感悟到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角形象再现。从而, 唤起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如, 《小儿垂钓》一课教学时, 我抓住“侧坐”、“遥招手”等重点词句, 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 去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然后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置身其中去品味诗中有画的视觉美、情景交融的意蕴美。使小童“垂钓”时的认真、小心翼翼这一极富意趣的情景, 在头脑中鲜活和丰富起来, 从而领悟出小童钓鱼时的天真专注及钓鱼经验的丰富。这样, 在细细推敲、品味中感受到了文本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韵味之美, 感悟到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培养了学生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三、启迪想象, 由文入境, 体验文本的意境美

联想与想象是进行审美活动的翅膀, 语文审美体验的实现在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审美的联想力与想象力。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 再拓展想象去体会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优美意境和无限韵味, 体验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的愉悦, 与文本的心灵碰撞,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 《黄鹤楼送别》一课教学时, 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再现一幅自古友人伤别离的画面, 在舒缓、轻悠古筝乐曲的旋律中,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依依惜别、略带忧伤的惆怅意境。然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想象“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情景, 去领会离别之时万分不舍的情感, 体会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深韵意境, 体悟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学生在想象中, 穿越时空来到黄鹤楼上, 文字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 学生们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和诗人的心灵直接交流。

四、鉴赏比较, 进入角色, 体会文本的形象美

文本的审美世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构成的, 在艺术创作中, 作者常常把不同的人物或同一人物的不同方面相比较, 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文本中人物的美与丑进行比较思考, 在不断地对比、揣摩、理解、体验中感受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之美。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 提高了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的能力。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 作者笔下的忍让谦和、武艺高强、深藏不露的林冲与心胸狭窄、傲慢狂妄、盛气凌人的洪教头, 这两个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 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品味、在对比阅读中体会文中灵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所展示的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样, 随着对比的深入, 学生逐渐走进了林冲丰富的内心世界, 也使林冲这一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谦虚忍让、足智多谋的好汉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把枯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 多层次、多角度发掘文本的“情感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形象之美”, 使学生在美读、美思、美悟中, 与文本、作者之间实现情感的交流与升华, 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受到陶冶,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胡琴.让学生感受语文的意境美.教育艺术.2009.11

小学语文阅读的审美教育研究 篇10

关键词:语文,阅读,审美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又对教师的审美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审美能力是素质要求的内容之一,在教学改革方面尤为重要,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苏教版教材下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发展,通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审美感受,引导学生发现美,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发现文章的美。

一、正确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语言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有着优美语言的文章,这些文章中既有描述高耸入云的山峰,也有描述一望无际的田野,还有素雅高洁的花朵,文章中对景象的描述都很具体而且语言运用十分优美,值得学生进行反复阅读,品味其中的美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读到字句优美的部分,应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描述的美景中,体会其中的奥妙。反复的阅读下,学生会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记忆,在之后的学习中就能够不断发现其中蕴含的美。语文学习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教会我们运用语言的技巧与人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言美,从而引发学生模仿写作的兴趣,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比如在课文《小露珠》中有这样一段对露珠的描绘:“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稻草秤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这篇文章中有好几段这样的描述,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动物开口说话,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出了露珠的形态,这种优美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反复阅读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对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锻炼。对文章有优美语句的反复阅读还能让学生全面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并且对文章描述的美景产生丰富的想象。

二、合理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在美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象,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审美教育,这些美丽的景象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没有经过语文教学,我们也无法描述这美丽的景象,将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结合之后,我们就能更加准确的体会文章中描述的形象美。使用问题教学法,在学生进行预习文章之前,留下问题,让学生在经过阅读之后发现其中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文中描绘的花草和山水是怎样一番情景。经过这种问题教学法学生就能准确表述文章中描绘的具体景象和美感。合理的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发现文章的内在美,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任何一篇文章,在选入课本之前都经过作者和编排人员认真的推敲,文章的结构和语言都很完整。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更好的渗透审美教育,就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读全文,发现文章篇幅结构具备的独特美感,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结构的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将文章中一些结构美感强烈的部分,讲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独特美感。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学生有高超的文学功底,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中描述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习文章中的精神美。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表现了作者或者主人公的美好品质,这种精神美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情绪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文章表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从文字描写中发现闪光点,发现其中蕴含的精神美,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向这些美好品质看齐,给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有一个正确的审美。

三、通过阅读激发学生想象力

感受美,体会美绝非仅仅依靠别人的说教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主体的悉心体会。实践证明,任何对美的感受,没有一定的想象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感受美。从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文章来看,很多文章的内容容易理解,不需要教师的过多讲解学生就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也有一部分文章的结尾是开放性的,一些文章会故意留下悬念,这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完善结尾。小学语文教师在遇到这些文章时,应该善于抓住这些瞬间,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理解,并且解释自己这样理解的原因。一般学生能讲出自己的理解,就能看出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这篇文章,或者说已经将这篇文章的内容加以吸收,学生不仅学到了文章的内容,还激发了自身的想象力。要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要求,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文章时,要适当给学生一些空间,让学生自己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从而创造出自己理解的意境和形象,达到审美教育的要求。学生想象力被激发之后,能够根据文章描写的不同内容有自己的直观感受,从而深层的理解文章,建立自己的审美感受,这才是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

上一篇:琵琶教学实践下一篇:地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