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小议

2024-06-07

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小议(精选十篇)

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小议 篇1

一、高职院校学生评价的现状

现有的高职学生评价还有许多不足: (1) 重知识轻能力评价。在过去的学生评价中, 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情况等进行评价, 忽视了学生的能力的评价。 (2) 重结果轻过程评价。评价往往是静态的, 没有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 (3) 重教师轻学生评价。评价主体往往都是教师,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4) 评价方法单一, 过于强调量化评价, 对质性评价不够重视。

二、高职学生能力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由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和学术能力三部分组成。

1、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是个体在新的、变化了的工作环境或问题中合适地、有效地综合运用知识、技能、个性品质和理解力的整合。职业能力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1) 专业能力, 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与其相应的知识, 是符合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的一些特殊能力的有机结合。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2]

(2) 方法能力, 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是指人们独立学习, 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 它是基本发展能力, 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

(3) 社会能力, 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它既是基本的生存能力, 又是基本发展能力。社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

2、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学生今后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 它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 是适应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工作变化及岗位转换等必须具备的能力。[3]关键能力包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推理判断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1) 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是指不断的获得新知识和掌握各种新信息的能力。在当今的信息社会, 只有具备了获取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才能提高业务水平。

(2) 抽象概括能力:就是把比较复杂的事物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 对事物的共同特点加以归结。

(3) 人际沟通能力: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和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 人际沟通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4) 适应环境能力:是指对工作岗位、环境和任务等的适应程度。只有适应能力强, 才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5) 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在团队中与其他队员协调、合作各尽所能来互补互助以发挥最大效率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 需要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6) 解决问题的能力:指运用相关知识, 分析判断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 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术能力

学术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判断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是学好学科知识所需具备的能力, 是进行其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是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 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开发和职业生涯发展。

语言能力:指语言的思辨能力、说话的表达能力和在语言交流中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推理判断能力:是指对问题的理解、判断和评价的思维能力。只有具有推理判断能力, 才能少走弯路。

数学运算能力:指各种计算能力, 包括运算的速度、精度、方法等方面。

三、高职学生能力评价

1、多元化评价。

能力评价是多方位进行的, 既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又包括评价方法的多元性。评价主体由学生个人自评、学生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构成;评价方法多元化, 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过程性评价。

评价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评价过程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充分收集过程信息。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

3、发展性评价。

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 进行学生能力评价时必须坚持以发展的眼光, 不但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 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评价手段、方法和制度应随着学校内部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4、实用性评价。

能力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简洁易行, 考核标准可以分解为一定的量化指标, 能够用这些指标客观定性和定量评定学生的能力, 容易实施。

参考文献

[1]刘海民、李伟言:《析知识能力素质》, 《中国教育报》2002-3-13 (3) 。

[2]李东岩:《五年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评价》, 《中国培训》, 2007 (5) :19-21。

小议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 篇2

作者:缪小平

《纲要》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的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和合作的过程。”其中,幼儿的自我评价是教育评价中重要的一部分。

幼儿的自我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自我评价高的幼儿在以后的发展中会表现出更多的自信,遇事不怕困难,积极面对,成就动机也高。而自我评价低的幼儿在以后的发展中会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遇事不求上进,易退缩,缺乏自信。因此,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持和激励作用。

受自身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还比较低,幼儿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我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慎用横向比较,看到幼儿自己的成长。

家长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孩子,仔细听听谈论内容:“某某家的孩子真聪明,都会做10以外的加减了,我家的孩子就只知道玩。”、“某某画的小狗真像,看你画的什么!”„„家长们喜欢把孩子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而中国人特有的谦逊让家长口中的孩子缺点无限放大,优点无限变小。

在幼儿心中,家长和老师是权威的象征,他们的表扬和批评往往是他们评价自己的标准。家长们片面的横向评价就让幼儿形成了这样的自我评价:我不够好,我比不上别人„„形成自卑、阴暗的心理,要想让幼儿积极、肯定地认识自我,成人对幼儿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是关键。

我们要把握好幼儿发展评价的三原则,即: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更多地关注孩子本身取得的发展、进步,而不是总将他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努力,而不是只看到活动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孩子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是关注智力的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看到孩子自己的成长。

二、发现与众不同,我有我的闪亮。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幼儿也都是富有个性、各不相同的,每位幼儿身上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发现,继而去肯定他们。发现每位幼儿的闪光点也是《纲要》中评价观的体现,幼儿发展评价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位幼儿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感知自己存在的价值

案例一:今天我最棒

离园前的美工课上,因为雨天,有些家长提前来接孩子,我忙着照顾孩子们离园,在匆忙的收拾之后,还有一些放糨糊的碟子留在桌上,当我准备来收拾时,却发现碟子已经洗好了放在桌上。“碟子是谁洗的?”“是他!”孩子们一齐指向轩轩,轩轩则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件小事让我对平时沉默寡言、毫不起眼的轩轩有了新的认识。我把这件事记录在了“家长园地”的“今天我最棒”一栏中,与家长共同分享,并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轩轩。在我们的活动室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布置了一个崭新的栏目“闪亮舞台”,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我们就给他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并在上面记录下孩子的闪光点。每次入园离园或是家长开放日时,孩子们总是拉着家长去分享他们的喜悦。我们对孩子的悉心观察

与深入了解,使得家长们深受感动,也引发了家长参与到我们的“寻找闪光点”中来,从此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家长赞扬肯定孩子的话,不只是比较和抱怨了,而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大的福音。

三、让孩子体验成功,知道“我能行”。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是《纲要》中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需要成功体验,幼儿能积极、肯定地评价自己也需要成功的体验。一个赞许的目光,一次鼓励的掌声,对幼儿来说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每位幼儿都有“最近发展区”,对他们期望过高或期望过低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幼儿总是达不到目标或不需要努力就达到目标,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或自满的心理,不利于他们积极、正确地评价自己。课上,老师有意识地请幼儿回答力所能及范围内的问题,幼儿会因为回答上问题而高兴一整天;操作活动时,老师准备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分组操作,“跳一跳,摘苹果”让每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努力获得发展;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营造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只要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发现,更多地展现自己,无论成功与失败,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小议低年级儿童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3

关键词:数学;学习;过程;评价

一、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重视对儿童数学学习情感和态度的评价能积极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学生是否具有数学学习兴趣是情感与态度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当发现有学生在课余时间首选数学书翻阅,反复做书上的习题或与同桌互相出题练习时,我会及时地给予表扬,树立榜样,号召其他小朋友向他们学习;课堂上随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激励性语言评价,赏识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开展自评,每天送自己一句话;开展互评,每周送他人一句话;开展家长评,每月送孩子一句话。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是情感与态度评价的又一重要评价标准。上课前能积极主动地作好课前准备,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愿意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乐于思考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能在他人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课堂评价时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例如,奖励自己一面小红旗,奖励同桌一面大红旗,奖励他人一颗红五星,老师奖励小朋友一朵小红花……每周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价,看谁的小红花最多,给予物质奖励(作业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终结性评价按要求开展小组活动及评价,小组内生生互评,打出等级(积极、较积极、一般、不积极),作为教师定性评价的依据。课外评价由同学、家长或自己进行等级评价。

二、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应注重学生发展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小朋友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不是学完相应内容后就能马上达到,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努力,随着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目标。在教学完《20以内减法》时,我采用了这样激励性语言评价:“呀!今天你真棒!口算只错了一道题。有很大的进步,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全对!”既指出了学习困难学生的不足,又使其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帮助其树立成功的信心。评价知识和技能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口算评价可以先自评,再同桌互评,检查自评的准确性,做得好的奖励一朵小红花。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也养成了良好的检查习惯,计算全对的小朋友我颁发金星奖,期末统计金星评出“计算小博士”若干名,颁发奖状。从平时作业了解计算技能的情况,给予定性评价。在批改作业时我给予等级评价:优(能熟练而又准确地口算),良(能正确进行口算),合格(会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三、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评价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评价,我根据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了定性评价。课堂教学中我以定性评价为主,辅以等级评价的记录,为终结性定性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每周开展一次小组互评,比比看谁从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最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多又好,组长作好等级记录(好、较好、一般),全班交流,我给予小组定性评价,并评出本周“聪明屋(组)”。期末评价,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参与,教师设置情境,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家长记录并评价等级,我根据记录情况和等级情况进行定性评价,以此激励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参考文献:

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2.

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小议 篇4

一、中职类师范类学校学生的情况

中职类师范学校的学生通常是毕业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基础文化课程的掌握程度不是很理想, 加之近几年的招生竞争,学生的素质不是很高。在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尤其是对于理论性质较强的课程往往是未学先怕,学习热情不高。如果学科的专业性较强的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就不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

二、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科特点

C语言程序设计 , 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的基础课程 ,在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早期计算机学科 内的“过程 式”语言其 生命力很 强 ,与早期的Basic、Fox Base等语言相比 ,更接近计算机硬件部分。C语言现在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唯一的早期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可以看做是汇编语言与对象式程序设计语言的纽带, 既可以直接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程序式控制, 又可以作为学习对像式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 在语法方面的要求对像式程序设计语言的要求是一致的。

C语言在进行程序设计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 语言简洁灵活,使用方便,以简单英语词为关键字;数据类型及运算符号丰富,具有现代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结构;具有结构化的程序控制语句,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的控制语句结构十分完整;程序设计过程中语法要求不是十分严格,程序设计的自由度较大;具有汇编语言的大部分功能,目标代码质量高,可移植性很好。C语言适合计算机初学者作业程序设计语言的入门课程学习。

三、分层式学习质量评价方式

根据中职类师范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自身的学科特点,在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可以采用“分层式”的评价方式。

分层式的评价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教学对象上的分层,即学生自身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上的分层;其次是在学习内容上依据学习阶段的不同,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分层评价,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考查方式及评价方式。

教学对象上的分层评价:依据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分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层次,学业情况较好的为A组,学业情况居中的为B组,学业情况较差的为C组。纵向上进行评价,以学生的进步情况作为评价依据。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动机等内部驱动情况将学生分为1、2、3组,以学习动机的促进为依据进行评价, 由不喜欢学到感兴趣, 由感兴趣到喜欢,到主动学习探索,态度的转变作为评价依据。

学习阶段的分层评价: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学科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四个阶段:基础概念理论学习阶段、数据结构理解阶段(程序阅读)、程序结构控制阶段(编写程序)和解决实际问题阶段(程序设计)。

1.基础概念理论学习阶段 : 针对于基础理论部分的知识内容,如数据类型、运算符号、输入/输出控制等内容,属于程序设计的起始部分,要求学生记忆并正确使用这部分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这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可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 以分数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考核评价。

2.数据结构理解阶段 : 运用数据类型、运算符号、 结构控制语句等内容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 主要以语法习惯的养成为主,重点可以放在程序的阅读与理解上。配合结构控制语句可以进行相关数学问题处理程序的编写, 如100以内数的求和、素数判断等。这部分学习内容的考核以程序阅读理解、程序编写形式进行,配合上机调试操作,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以程序判断及编写后成功运行为依据, 以能力的具备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

3.程序结构控制阶段 : 针对与指针、数组、 结构体部分的内容,需要结合结构控制语句进行理解,侧重通过程序的编写加强对循环、选择结构运用,同时促进对指针、数组、结构体等数据结构部分内容的理解,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对像式程序设计语言打下基础。这部分内容的考核方式,以程序编写情况为依据,相对于上部分内容而言,程序结构更复杂,而且理解方面的要求更多, 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以程序运行结果的正确性为依据。

4.解决实际问题阶段 :这部分属于程序开发阶段 ,也是程序设计学习的最后阶段, 需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程序开发的编写,以实际问题的最后解决效果为依据进行考核,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以程序的实际编写情况为准,程序编写的进展情况作为学习质量考核与评价的标准, 也许程序编写最近的运行结果不是很理想, 但是程序编写过程中的进步才是更重要的。

职业类学校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过程,能力的要求会更高。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也需要侧重于能力部分, 尤其是计算机一类的实际操作性的课程学习中, 恰当的学习质量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摘要: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科本身的原因,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十分困难,适当的学习质量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以分层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适当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小议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大全) 篇5

[内容提要] 课程评价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明灯,是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依据。应当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技能和学习技能的评价,同时也要积极对教师辛勤汗水做合理评价,以健康教育教学管理,使教师教少困惑,学生学多选择,使教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石。

[关键词]学习小议课程评价重要

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就需依附课堂评价来实现。评价的实质是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健康推进,而一切教育思想和目标都通过评价的完善来实现,因而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课堂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它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价。

一、课改需要全面、合理、科学的课程评价

教育改革的历史也证明;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实施,如忽视对具体操作过程的研究,造成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亦是汗多教育方案中途夭折或原意图相差甚远的教训之所在。因此,研究小学教学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更显示出其现实的价值,它得遵从如下原则。

1.客观而具有发展性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质量评价是对学生现有的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判断,但同时也要达到促进学习质量,推动教育的目的,便评价服从,服务于“以人为本,营造终身学习”的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需要。因而,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既是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真实、确切的判断,同 —1—

时又需要引导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着眼于未来,侧重于评价者的发展,不断的改进我们的教育方法,从而发挥评价的作用。

2.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

定量评价是指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性质进行分析,用描述性语言来表达:定性评价是指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从量的方面进行分析,用数据来体现,但事物的质和量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活到学习质量评价中,凡是适合用数据体现的,我们尽量用量化方法,以保持其精确度。如情感、态度等难以用数据来表达的,我们可以用等级或星级等描述语言来评价,就能准确,较客观的评价教学。

3.形成常规性评价原则。

形成性评价是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标准实施的过程中,对学习质量标准执行情况的效果。它侧重学习过程的指导,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揭示,能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4.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为使评价从外部转化到内部,从形式转向实质,从被动转向主动,教学的评价应以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来评价难以用量来评价的内容,从而公正、客观评价受教育者,便之更完善、更健康的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教育中,如有学生对说悄悄话时,那你的教育教学成功了。

二、我们老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树立什么样的评价观呢?方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评价学生背景。

主要是了解教育对家庭的现实状况和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对学习的需要进行评价。这一评价是在教学的准备阶段进行的,教师需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处于什么水平,了解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什么差异,是确定教学目标与方法的依据,教学的进度和难度都应当建立在对教育对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教育才会符合学生的实际。

2.评价教育资源。

输入评价是对学生在校条件、设备、可选的方法现与手段,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的评价,课程教育改革是需要有一定的教学资源的配合,它包含教学条件、设备、也包含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新的课改,要求教师不光用好课本资源,要求开发一切与教学相关的资源,从而更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也成为评价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3.评价教学过程。

过程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与事件的评价。重点是了解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不同的教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做出判断,不同性质的教学活动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故成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4.评价教学成果。

结果评价是对教学取得的成果做出判断,是对考查教学实际达到的效果。结果评价要针对课程目标,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资料,从而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等表现做出判断,在结果评价中获得的资料还应与前面几项评价的结果进行对照,以了解产生

这样结果的原因,从而进行公正的评价。

三、不结合学生实际,不针对现有条件的教学评价,是失准则的教育管理模式。

我认为一堂好的课堂评价应有如下几个特征:

1.明确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

2.教学设计中,尽量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3.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尽可能让学生体验的机会。

4.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老师教学中的方法要灵活,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

6.教学中应当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针对上述制约因素,在教学评价中应当考虑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兴趣、情感及自信心方面的表现,当然学生的课堂支流及思维水平,也是评价中不可忽视的,故课程改革中,课堂评价是很重要的,它取决于我们农村素质教育的成败。

参考资料:

1、《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周卫勇

2、《云南教育》

3、《教材与教法》

小议学生质疑能力培养 篇6

的确,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步骤。外国专家的发问给我们以警醒:课堂上应培养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切实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不能再简单地把教学视为“教师教,学生学”。我们应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去面对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作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所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课题质疑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学生拿到一篇课文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课题,教者引导学生紧扣课题质疑,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如《“黑板”跑了》这篇课文,首先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学生围绕课题能想到“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跑呢?”“黑板两个字为什么要加引号?”等等。教者顺势引导学生品习文章,让学生带着疑问学,更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插图质疑

苏教版课文配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适宜于儿童阅读,有利于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如《小鹰学飞》一课的插图画了小鹰先是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后来飞到了大山的上空,最后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因为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让学生逐一说图意,最后学生自然会提出疑问:“小鹰怎么越飞越高?”

三、抓重点词句质疑

在精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教学《梅兰芳学艺》这一课,教师出示:“梅兰芳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这一句,让学生反复诵读,再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梅兰芳为什么要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无疑是文章的中心,抓住学生的疑问进行教学,则一切水到渠成了。

四、在文中引发想象处质疑

语文教材中,作者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教者就可以抓住这些点引导学生质疑,此时的质疑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如《云房子》这课的结尾写道:“没有了,没有了。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学生读了这句知道云房子没有了,引导学生质疑:“小鸟们看着无云的天空在说什么呢?”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想象、练说,感受课文所描写的美景。

小议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评价,负面影响

近年来, 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中职学校招生就业形势两旺, 中职学校普遍实行“宽进严出”“免试入学”, 不同文化程度的应、历届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就读事实上已经没有门槛儿, 招收的学生文化理论基础参差不齐, 年龄、经历各异, 对社会道德、理想认识也不同。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直接为企业培育一线技术工人, 其教学必须围绕企业的需求并接受企业和市场的检验。企业用人, 哪怕是一线技术工人对不同层次都有不同需求, 然而目前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注重书面测验、考试等量化评价, 缺乏突出职教特色的针对性评价。考试分数是学生全部评价的结论, 在重学历的社会中, 学生或者是单纯追求分数, 或者是能过关就行———“60分万岁”。我们知道, 考分与能力是不能画等号的, 尤其对职业教育而言更是如此。

我国的教育系统一直是以测验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的主要形式是采取试卷考试的形式, 用成绩来衡量学生某一门课程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完成学业的情况, 这种评价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由于考核内容统一, 评判标准较为客观, 能较好地体现其公平性。因此, 这种评价制度被广为运用, 并沿用至今。但是教师都深刻地认识到,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教师却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标定在升学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成绩好”“就业”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 以分数论英雄, 教学中考什么就教什么, 考什么就学什么, 不考就不教, 不考就不学。许多学生不得不尽力压制自己的个性, 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奴隶”, 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以致学生知识结构畸形, 个性发展狭隘甚至萎缩。对中等职业类学校的学生仍采取这种试卷考试的评价形式, 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与再学习能力、知识转化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方面缺乏应有的功能, 造成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操作能力差和综合素质低的现象, 严重影响职业教育办学宗旨的实现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 职业教育仍采用应试教育这种传统的评价方法, 而这种方法将可能导致以下几个负面影响:

1.评价内容片面

过于侧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测试, 忽视职业教育中应该培养的实操能力和职业技能。

2.评价指标单一

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结果, 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忽视学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

3.评价方法单调

过于注重书面测验、考试等量化评价, 缺乏突出职教特色的针对性评价。就我们苏中、苏北地区的学校来看, 虽然都在力求改革, 要求必须拿到三证 (普通话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才允许毕业, 但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还是多以书面测验、考试等形式进行评价, 这表明中职学校的课程评价方法依旧比较传统、单调。

4.评价主体单一

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 忽视评价主体多元化, 尤其是忽视自我评价及社会行业评价的价值。

在这种以普教教育评价模式来评价职业教育的影响下, 教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学习的结果, 即考试成绩, 而不关心学习的过程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轻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基本处于被动接受学习, 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种重书本知识、重学习结果、轻动手能力的评价, 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

由此可看出, 现有的这种内容片面、方法单一的评价体系, 很难达到检验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检验学生的实际能力, 制约了它的功能, 难以满足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因此, 我们必须要更新评价观念。科学的评价方法必须为素质教育过程服务, 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服务。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状况, 基本技能水平, 而且要考察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再学习和自学能力、创造能力, 并且能显示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意志、习惯、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要达到上述要求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开放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要考察学生的常识性知识, 可采用闭卷的形式进行评价, 要考察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可采用实验操作、技能操作和小制作竞赛的形式评价, 要考察学生知识转化能力、应用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等可采用全开卷, 半开卷和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要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分析力、想象力、感悟力、创造思维等则可采用写心得体会, 问题设置和现场能力测试的形式评价等。例如, 机械制图课可以采用识图、零件测绘的方法。政治课可以采用时政分析、社会调查的形式。车工工艺课可采用操作考核、现场问题处理等方法。机械基础课可采用论文、小改革、小设计等形式。通过一些新的、与众不同的评价方法, 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 除了改革评价方法以外, 还要改革评价的内容。职业教育评价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了解、识记、理解”的三个认识层面上。

职校流传这样一首打油诗:“上课记笔记, 作业抄笔记, 复习背笔记, 考试默 (写) 笔记, 出了校门全忘记, 废品店里卖笔记 (本) 。”这首打油诗深刻揭露了当前职业教育评价制度的陈旧、滞后。在及格就能毕业的观念下, 必将导致学生学习上只限于接受、背诵而少于思考、质疑, 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因此, 职业教育必须改革评价的内容, 从仅要求掌握原理、公式、基本知识转化到重点考核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来, 这样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学是为了创造”的最佳目标。

作为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重点的学校, 应根据职业类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社会对中职类学生的要求, 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工人作准备,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除了采取较科学的教学方法外, 还应采取适时有效的评价方法来配合教学。它不但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 还可以检验知识与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从而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作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玉田, 等.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1]张玉田, 等.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小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篇8

一、信心是前提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能学的自信心。如果学生感觉自己不行, 那么, 他们就不会有去自主学习的想法, 也不会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因为, 自己都感觉到没有什么把握, 一旦学习上遇到困难, 当然会畏难而退了。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培养他们能够学进去、能够学好的信心。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他们的自信心本来就不是很足, 有些甚至比较消沉, 教师应该不断地鼓励他们, 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平时要经常与学习困难的学生多交流, 了解他们的优点, 挖掘他们的潜力, 纠正他们学习方法上的错误, 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逐步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是人成功的第一要素, 面对物理的学习, 需要树立信心, 感觉自己能行, 而不是不行或者试试看。学生有了学习的信心, 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基础。因此,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 挖掘学生的潜力, 帮助学生树立我能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兴趣是动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 他们就会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来做。成功的教学不是教师强制地将知识与技能硬塞到学生的头脑里, 而是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 有兴趣去学习。初中学生的学习受情绪影响很大, 有兴趣就会自觉地学习;没有兴趣, 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学不进去。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 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要为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从新课开始, 就被一种快乐的、轻松的气氛所感染, 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促使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罢不能。

三、指导是策略

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生活经验还很缺乏, 他们面对物理这门新学科的学习有很多的困难。因此, 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指导他们如何阅读、如何实验, 如何总结, 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少初中生不会阅读教材, 有的学生通篇阅读后, 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内容;有的学生只读文字, 至于图片等内容不去看, 更不会去思考;有的干脆读结论, 不去思考这些物理结论的来历。阅读是最基本的自主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起始阶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 先引导学生如何读懂教材上的图片、对话等, 然后过渡到给学生阅读的提纲, 让学生对照提纲进行阅读,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可以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 并适当给些物理资料, 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四、参与是根本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 而是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探索知识。学生能不能自主学习, 需要让学生亲身去经历、去体验。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究, 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掌握得更牢靠。比如, 串、并联电流的特点;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内容, 都应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交流电、电磁波、原子能等知识, 可以让学生自主上网收集资料。事实上, 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 参与探知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

总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能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也有利于教师改变“独霸”课堂的局面,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能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从信心是前提, 兴趣是动力, 指导是策略, 参与是根本等方面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物理,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小议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篇9

一、凭借题目,激发想象

题目也是想象的载体,只要引导得当,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如教《美丽的呼伦湖》,板书时提出: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闭着眼睛想一下,呼伦湖美在哪儿呢?学生在观察挂图的基础上,想了一会儿,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说:牧民湖畔放牧;有的学生说:渔民湖中撒网。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想象的殿堂。

二、凭借词句,引导想象

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这句话时,可以让学生抓住“懒洋洋”、“威武”这两个重点词展开想象:你现在就是海参、大龙虾,再认真读读句子,闭眼想象一下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威武是什么样子呢?并请同学上台表演。在想象中加深理解、领悟重点词的含义。在表演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

三、凭借文本,补充想象

如教学《雨点》一课时,我抓住四个关键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雨点的动态变化。我安排了一个迁移练习,启发想象,拓展延伸。问学生:这首诗歌写雨点落在水里怎么样,那么,雨点还会落在哪儿呢?学生的想象真可谓是丰富多彩:有的说雨点落在草丛里,在草丛里捉迷藏;有的说雨点落在自己的脸上,在自己的脸颊上亲吻……在想象中,生活场景很快在学生头脑中再现。课堂教学不仅“活”了起来,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学生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凭借结尾,延伸想象

许多文本在结尾总能给人留下言尽意未断、可以想象的空间。教者可以让学生凭借对文本的理解及自己的意愿加以想象。

如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最后一段是: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青蛙又会怎么说?怎么做?有的说,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说:“那好吧!”,说完就跳出井口,一看:“哇!天好大啊!还有这绿油油的茶园,高大的房子,美丽的小溪。真是太好啦!”其他学生说什么的都有,他们的想象确实很丰富。

五、凭借插图,展开想象

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依据。如《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中花生特殊的结果方式让小松鼠犯难了,而插图帮助小松鼠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教学中,我有意把小松鼠假设成蚯蚓,让学生说说小松鼠来到地下会看到什么,它会怎样想?有的小朋友说:“小松鼠来到地下,看到了一串串花生,它终于明白了,原来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而不是挂在枝头。”……这样的想象训练满足了学生爱想象的心理,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学习自主性小议 篇10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创设情境,形象地再现教材本身描述过的情境,创造出一种感情浓郁的氛围,使学生有如临其境之感,从而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学激情荡漾、情境交融,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冲动,使学生为之动容、动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诱发创新欲望,发挥个性潜能。这样,课堂教学就达到了赞可夫认为的理想境界,即“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创设情境,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如学习朱自清《春》,我先朗读历代赏春诗:“浸陵血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咏春光·杜甫)“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歌春风·南朝何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咏春雨·杜甫)“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赞春花·宋人宋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唱春鸟·白居易)这样,学生在我充满深情的朗读中,感情早已共鸣,自然展开形象思维,眼前仿佛浮现盎然的春意,使教室春意融融,学生沐浴在春光中,早已迫不及待地到课文中去遨游,去想象,从而陶冶了情操。

二、参与实践,促进自主学习

过去普遍认为只要讲透,学生自然就会了。实际证明,这是极大的误解。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会。教师滔滔不绝,机械重复的训练充斥课堂,学生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教学要研究师生互动,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思维的时空还给学生。

教师要变“教”为“学”,把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活”起来。如我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先让学生欣赏文章的动画插图,配上朗读,让学生在生动、滑稽的动画中体会各种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等,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要求他们模仿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按不同人物性格特征,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能。我选文中四个片段,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推荐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其他人根据评分标准为表演的同学点评、记分。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昂。有一位学生平时学习较不认真,精神委靡不振,我让他饰演角色中的骗子,他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动作更是生动夸张,让全班同学在一片笑声中分享了安徒生童话的妙趣横生。师生一起客观、公平地评判他们的表演结果,特别是饰演“骗子”的那位同学,看到老师同学投来赞许的眼光,他愉快、自信地跑回座位,从此,精神状态好多了。

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表现机会,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主动学习。

三、展开讨论,进行合作探究

学生的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可安排5—8分钟时间,让学生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不提重复性、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至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题或对话形式,而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好巡视指导工作,以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四、鼓励探索,自主质疑

探索是人心灵的需要,而传统注入式教学忽视了这一需要,向学生传授、灌输现成的知识,注重掌握知识的结论,在机械背诵、模仿和大量的习题操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消蚀殆尽。由此,可以说没有了探索质疑,科学也就失去发展的动力,根本谈不上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这早已被史实所证明。爱因斯坦如果没有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矛盾的探索质疑,就不会有狭义相对论的诞生。因此,探索质疑,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探索质疑,通过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自主探究,不仅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懂得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索质疑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引起疑问,获得新的发现。而且学生在质疑探索中的创新发现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感受了发现与成功,并获得了具有个性活动特征的创新体验。如学习王维的《鸟鸣涧》,我鼓励学生敢于向经典、权威挑战,最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四句诗中“山”“春”二字重复了,诗的意境不含蓄、欠优美。这一质疑,学生的思维活跃,涌动着强烈的创造欲和激情,并着手修改。尽管答案不一,但我都一一给以肯定,让他们一一谈出修改的理由。这样,学生不仅锤炼了应用语言的能力,加深了对诗意境的理解,而且充分体会了发现探索的喜悦。

五、利用闪光点,增强自信心

老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可利用的闪光点,更要有冷静、理智的思想,“创造”闪光点。

首先,了解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的特点是为学生利用闪光点的前提和基础。老师要细心观察、充满感情地了解和研究学生,对他们各自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长处、短处及各自的潜在能力心中有一本帐,注意根据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不同点,循循诱导,为他们创造“闪光”的机会。

其次,为学生的“亮点”闪光创设一定的机会是“制造”闪光点的关键。学生的特点是多种多样的,同时语文教学也会牵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

参考文献

[1]刘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125-126.

[2]周文瑾.运用心理诱导,发挥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12:60-61.

上一篇:电动四驱混合动力系统下一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