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常规学习评价表

2024-06-01

学生常规学习评价表(精选6篇)

篇1:学生常规学习评价表

六年级六班 班级常规管理评价细则

加分:

1、小测成绩达到规定的分数段,个人加1分。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演讲比赛等活动者,个人加2分,小组成员捆绑加1分。

3、积极参加文学社,在校园广播、校刊、晚报等发表文章者,个人加2分,小组成员捆绑加1分。

4、为班级做贡献,如带鲜花、盆景、鱼缸等装饰教室者,个人加1分,小组成员捆绑加1分。

5、积极参加大扫除,劳动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服从卫生委员和组长管理者,个人加1分,小组成员捆绑加1分。

6、主动带工具到校扫雪,到校及时,干活认真者,个人加1分,小组成员捆绑加1分。

7、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好人好事,个人加2分,小组成员捆绑加1分。

扣分:

1、上课纪律不好(听讲不认真、转笔、搞小动作),自习课说话、嬉笑、打闹者,个人扣1分,小组成员捆绑扣1分。

2、做眼保健操、广播操(跑操)不请假无故不到者扣2分,不认真者扣1分,小组成员捆绑扣1分。

3、早中午值日迟到,个人扣1分。若准时到校,无故不做值日,个人扣2分。值日不干净者,个人扣1分。冬季扫雪迟到或不带扫雪工具者,个人扣2分。

4、黑板擦的不及时或不干净,个人扣1分。

5、课桌周围、桌子底下有纸屑、垃圾的,每人次扣1分。卫生委员不督促整改的,被卫生老师或卫生部检查到,卫生委员扣1分。

6、作业没完成、作业忘带、没签字、没带学校统一收的各项费用等,个人扣1分,小组成员捆绑扣1分。

7、补考不及时或补考不达标者,个人扣1分,小组成员捆绑扣1分。

8、周一不按学校要求穿校服(冷天除外),不佩戴学生证或学生证不合格等学校检查的各项常规,执勤班长检查不合格者扣1分,政教处检查不合格并下扣分单者,个人扣2分,小组成员捆绑扣1分。

9、校园内吃零食、乱扔垃圾、带零食进教室者个人扣1分,在教室吃零食者个人扣2分,小组成员捆绑扣1分。

10、给同学起外号、挑拨是非、影响班级和谐者个人扣1分,小组成员捆绑扣1分。

11、抄袭别人作业和考试作弊,每次扣双方当事人2分,小组成员捆绑扣1分。

12、重大事件(如偷窃、带手机、打架、骂脏话、同学间非正常交往、吸烟、顶撞老师、课堂自习课无故外出等),视情节情况,扣3—10分,小组成员捆绑扣2分。情节恶劣者,取消本学期个人晋级。

学生个人评价:

任何学生只要加减分累计分值为5分,便可以在姓名栏中拥有一个小苹果,在晋级栏中晋级。如1-2个苹果为士兵,3-4个苹果为班长,依次类推。学生在笑脸贴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根据苹果的个数进行晋级。同时,建立“每周一星”评比制度。每周五进行评比,每个分数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奖励一颗星星。

小组评价:

组内每有5颗小苹果,便可兑换一颗大苹果贴在组别一栏。每周五进行评比,苹果最多的小组为“明星小组”,获得一颗星星作为奖励。

篇2:学生常规学习评价表

一、课堂常规

1、学生课前2分钟进教室,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候老师上课,班长点名。

2、上课铃响过后,老师宣布“上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立正。老师

致“同学们好”,学生致“老师好”。

3、下课铃响过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立正。老师

致“同学们再见”,学生回致“老师再见”。

4、迟到学生必须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进教室。

5、上课时,学生必须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笔记,独立完成课堂练习,提问时先举手。

6、不随便齐放,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

7、不穿背心、衬短裤、拖鞋进教室。上课时不戴帽、不脱鞋、不戴口罩和手套,不带热水袋上课。(特殊情况须经老师同意)

8、自习课时,不随便离开自己的座位,讨论问题要轻声。

9、实验课、音乐课、美术课及其他不在原教室上课时(体育课除外),班长带

点名册到上课地点点名,并请老师签字后带回教室。全体学生按指定位置就座,不随意调换座位和移动课桌。

10、教室里不追打嬉闹,不放体育活动器具。

11、每节课后,值日生须及时擦净黑板、整理讲台。

二、学生用餐规范

1、按规定时间就餐。不提前,不超时。

2、按指定餐桌就餐,按指定位置放置餐具。

3、餐厅内不追打嬉闹。

4、按秩序排队,一人一卡不揷队,一个窗口一个队,每人买饭菜不超过两份(护

栏内不准捎带)。

5、不向餐厅内地面倒水、丢东西,如不小心将饭菜掉在地上须及时清理。剩菜

剩饭倒入泔水桶内。

6、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讲究卫生。

7、饮料、食品食用规定:教室内矿泉水(或学校统一供应的开水等)一律用自

备的专用水杯食用,不用饮料罐、可乐及其他一次性杯等。学生自购的饮料、食品、果瓜等均限在饭厅内食用,不在校内其他任何地方食用。包装袋等应放到餐厅内的清洁箱里。

8、服从值日干部、值日老师及餐厅工作人员的管理。

三、学生请假、出入校门制度及集会纪律

1、学生因病不能到校学习,须事先向班主任老师请假。病愈返校时,凭病历卡

向班主任老师销假。

2、学生因事不能到校学习须凭家长函条向班主任老师请假。返校时及时向班主

任老师销假。住校生须将请假条交生活老师。

3、学生在校时间内需外出,须经班主任老师同意凭假条和学生证登记后出校门。

4、学生进校,必须佩戴校徽,校徽丢失的学生,需凭班主任老师的证明或学生证进校,并及时到学生会补领。

5、学生集会时,须按时以班级为单位整齐列队进场并按指定位置就座。

6、集会期间不随意讲话,不哄闹。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并保持场内清洁、卫生。

四、教室、卫生区清扫及检查制度

1、教室、卫生区每天清扫三次,周一和周四大清扫一次。

2、班值日生负责做好本班教室、卫生区的清扫工作。

3、教室每日清扫(擦)范围:地面、黑板、讲台、教室前走廊、楼梯。整理室内卫生工具、什物及课桌椅。教室每周大清扫范围:除每日清扫范围外,还需清洁教室、卫生区、楼道楼梯的门或窗、壁柜、窗台瓷砖及墙面。

4、绿化带清扫范围:卫生区的绿化带及其附近路面。

5、每日清扫时间:三餐后小自习前的时间,大扫除时课外活动时间。

6、教室、卫生区的检查人员、时间、分工:校医:每天上午第二节课检查包干区的卫生。值周班学生:上午早自修前半小时,检查教室卫生并将结果反馈给医务室。每周末:校医汇总一周卫生检查评比结果。提出获得卫生流动红旗的班级。

7、学生宿舍清扫,按宿舍管理制度执行,由值班老师或学生会干部负责进行纪律卫生的检查评比。

8、宿舍的卫生间和走廊的每日清扫由各班轮流。

9、卫生纪律:校园内所有场所,均不准乱丢废纸、果壳(芯)、食品包装纸、烟蒂等任何废弃物品,不准随地吐痰、校内不吃口香糖。垃圾必须完全装入垃圾袋后放入垃圾箱内,不准残留或倾倒箱外。不准在墙壁、课桌椅、黑板上涂抹乱画。校内不得使用修正液。进入教学楼前应擦净脚底泥沙。

10、提倡“人见人捡”废弃物。

11、检查组学生负责检查校内一切违反卫生纪律的行为,并负责清理公共场所的丢弃物。

12、学校卫生工作由校爱卫会统一规则、组织、管理。

校爱卫会成员:主管副校长、教导处、总务处、团委、校医、学生会、卫生生活委员等组成。

六、学生宿舍管理规定

为营造文明、整洁宁静的生活休息环境,住校生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服从生活老师的管理与指导。

2、宿舍楼及各寝室一律不私自拉电线、安装插座,不得使用蚊香、蜡烛。

3、严格遵守作息制度,按时回寝室,按时起床,整理内务,按时出操,就寝前

做好一切就寝准备,就寝铃响过后立即熄灯,熄灯后必须保持室内安静,不收听录音、广播等。午睡时间不得在宿舍内玩或谈笑。

4、按时要搞好室内卫生,做到清洁整齐,每晨应安排值日生,打扫一次,周末

大扫除一次,各种物件按规定摆放整齐,保持室内整洁,不随意乱涂乱画,乱钉乱挂。室内不贴挂庸俗的画照。宿舍楼走廊地面,每日起床后打扫一次。

5、室内设计应由本寝室同学共同负责保管,不擅自拆装和外搬,不踢门、撞门,不损坏公物。

6、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向窗外和走廊倒水,不在窗口刷

牙,不乱丢果皮纸屑,个人的衣服、被褥须勤换洗。

7、上课、自习时间一律不回宿舍,有特殊情况回寝室须经班主任老师签字同意,并将签条交值班老师。

8、不互窜寝室,不擅自调换床铺。

9、在校住宿期间回家,须有家长签名的请假条,经班主任同意报生活老师后方可离校。

10、严禁宿舍楼留宿外来人员(包括家长)。

11、一切外来人员均不准进宿舍楼内会客。

篇3:学生常规学习评价表

“1897~1898年, 美国学者莱斯 (T.M.Rice) 曾对3万多名小学生进行拼字测验, 以检验拼字教学时间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评价界一般以此作为评价研究的开端。”]在短短的百年时间内, 课程评价的理念几经变换, 评价思想不断更新。对此, 不同的学者根据各自的标准进行了不同的划分, 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例如以色列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利维 (A.Lewy) 对教育评价的历史进行了大跨度的审视, 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 (1) 古典的考试型时期。 (2) 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3) 后现代时期 (postm odern era) 。

纵观当前世界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体现时代精神的评价无论从价值取向和功能上, 还是从发展方向上, 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也正引领着教育评价朝着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的方向迈进。

二、科学有效评价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1. 建立日常评价体系, 让评价融入平常学习。

在实践与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认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形成合理、积极的期望,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这个目标既要富有挑战性, 也不能难度过大, 以免使得学生丧失信心。这种评价要贯穿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因此, 我们建立了一个关注日常学习的评价体系。见下表:

达标卡、日常作业、课堂观察、成长日记、各单元评价和反思、期中期末阶段反思、成长记录袋, 再结合学生、教师、家长各种随机的、日常评价最终以一种系统和全面的循环模式把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着评价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2. 关注评价的引导功能, 让评价发挥激励作用。

从“达标卡”来分析:

小学生学科学习中有些知识学习起来并不难, 但要真正掌握并形成一定的技能却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与练习。如:数学的口算、计算能力的形成, 语文学科的识 (默) 字、背诵, 外语学科的单词记读等, 学生因基础、能力、家庭环境等存在着较大差异, 因此掌握的过程相差也较大。是牺牲优秀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兴趣, 一味去做大量机械的训练, 还是放弃学困生进行所谓精英教育?这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常常是个两难的选择。我们采取了“达标卡”的评价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达标卡按学科的知识类别分为写字卡、识字卡、背诵卡、阅读卡 (家长评) 、口算卡、计算卡等, 这些内容因标准的唯一性决定了其评价的方法往往比较简单、易操作。如:能正确默写出每课生字词能拿到1张生字卡 (可一课一默, 也可2~3课一默) (背诵卡也一样) ;能在课后完成一定量 (因年级各异) 的阅读书目可拿到1张阅读卡等。达标考核的形式一般可以采取同伴互评, 也可以请高年级同学担当小老师 (如汉语拼音的背、默) ;有时是单向评, 有时是双向互评;可以是一次性达标合格, 也允许再次测试 (争取更好成绩) , 还可以申请延时再测;既有集体评, 又可以进行个别的辅导练习 (评价均要求反馈结果并帮助其纠正错误) , 被评者还可提前进行非正规考核、练习, 这种一对一、人盯人的评价方法在提高评价效率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学习与相互学习的机会, 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同时分层、分时地考核, 为各类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创造了机会。更重要的是, 通过达标卡的运用, 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激发了学生自我要求的情感。评价中, 教师还有意识地通过同伴互评帮助一部分学生形成了学习伙伴的关系, 较好地开发利用了“学生=小老师”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学科学习中的作用。

从“激励卡”来看:

正处于学龄期的儿童在不断被激励、被欣赏的同时也需要许多具体而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 而且这种指导与帮助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不断予以强化, “补短”和“扬长”对于可塑性极强的学龄期儿童来说同样重要, 因此我们通过“激励卡”中“鼓励+指导”的评价模式让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懂得什么样的行为是值得表扬鼓励的, 应予坚持!哪些行为是应该改变的, 可以如何改变, 这里的表扬不是空洞浮夸的, 指导也是真诚、具体、针对性强的, 教师在由衷赞赏的同时不断向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法, 这种评价 (包括亲情卡) 是随机的、平常而又诚恳的, 它架起了孩子、老师、家长心灵之间的桥梁, 它在激励孩子的同时又让学生在安全、被尊重的氛围中认识自己的不足, 学会接受别人的建议 (这一点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 它帮助、引导着孩子在我们真诚的关注、激励与指导下, 不断健康地成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关注评价的过程性, 发挥主体自我教育作用。

从“阶段免考申报”来分析:

目前, 考试成绩仍是衡量孩子学习优劣的标准, 但为了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我们对平时学业成绩突出的一至六年级同学试行免试。免试名额每班每门课为三人, 获得免考资格的同学学校张榜表扬并可参加此次考试的巡考。当然他们也可以将此次考试的试题作为练习来完成。同学们可根据平时学习情况填写免试申请表 (见下表) 进行申请。

这项举措实施后, 学生在其中的体验让我们感到很欣慰。申报过程中翻阅了一段时期作业, 回顾了所受到的日常评价, 有的孩子发现自己每次作业正确率较高, 但书写还须更端正;有的孩子则从与同伴的比较中找到了差距, 找到了竞争的目标;还有的孩子在肯定自己、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 提醒自己不可骄傲自满……不少同学十分珍惜这段经历, 将自己的所感所悟记录下来。在亲身体验中, 反思意识不断巩固, 自我调节的功效正在显现, 这正是我所追求的。

4. 整合多方评价力量, 形成评价合力。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理念。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 扮演一种被管理者的角色。他们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实践证明, 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 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从“亲情卡”来看:

让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 有利于家长了解评价改革, 促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还可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的学习发展的信息, 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良好的评价和沟通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三、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与困惑

1. 效率问题。在实施日常、阶段性自评和互评中, 师生需要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课题研究中, 一个班级往往只有一位教师参加试验, 如果是多门学科, 我们该如何提高效率, 以便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的收益?

2. 效益问题。日常的非量化的评价给传统的评价带来了活力, 但如果长期使用的是相同或类似的几种评价方式, 学生的感受力可能会下降, 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它的效益?

摘要:尝试研究如何在教学的常态下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日常性评价、自我评价、阶段性评价过程, 整合教师、学生、家长资源, 共同构建有益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和环境, 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情感的形成;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 从而为学生的主动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评价模式,科学路径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郝京华.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美]Ellen W eber.有效的学生评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4]高丽云.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M].新课程学习 (下) , 2012, (6) .

[5]叶澜, 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J].教育研究, 2003, (8) .

[6]林昌华.学校教育评价[M].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0.

[7]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从理论到实践[J].上海教育, 2001, (11) .

篇4:学生常规学习评价表

[摘要]将运筹学中AHP法运用到对学生的常规表现评价中,详细介绍了AHP法的应用方法,试图从纪律表现、卫生表现和活动表现三大方面对学生形成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案,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方式为学校和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提供客观依据,也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帮助。

[关键词]学生常规表现AHP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74

一、引言

学生常规表现评价是以学生常规表现为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侧重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表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一种评价。用AHP法建立学生的评价机制以后,可以对学生的常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所得分数既可以是班主任日常管理的重要依据,又可以帮助学生从细节着手形成较好的常规习惯,还可以作为优秀学生评判的客观依据。

二、学生常规表现的AHP法模型的建立

1.AHP法简介

AHP法,也叫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用来确定某一目标的各影响因素权值的综合分析方法。该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迪(T.L.Sea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基本原理是先把要评价的一个大问题分化成若干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再分为次一级的更小的问题,从而建立一个各因素多层次结构,再用一定的准则对每一层的因素进行逐对比较,建立一个判断矩阵,并计算出该元素对上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每个小问题对要评价的大问题的重要性。

AHP法确定因子权重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目标和评价因子集U。

(2)构造判断矩阵。

(3)计算重要性排序,根据A-U矩阵,求出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所求特征向量即为各评价因素重要性排序,即权数分配。

(4)检验:用公式CR=CI/RI来检验,式中CR称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称为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指标,CI=(λmax-n)/(n-1),RI称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它的指标数值如下:

判断矩阵阶数1123456789

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

当CR<0.10,即可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数分配是合理的。

2.学生常规表现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不同的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要求细节不同,本文考虑的常规表现主要是学生平时容易出现问题、容易被检查到的环节。根据AHP法的要求,本文将学生常规表现(A)分成三个方面来评价:纪律表现(B1),卫生表现(B2),活动表现(B3)。其中纪律表现再分为四个方面:宿舍纪律(C1),自修纪律(C2),课堂纪律(C3),运动纪律(C4);卫生表现分为三个方面:宿舍卫生(D1),教室卫生(D2),个人卫生(D3);活动表现也分为三个方面:体育活动(E1),文娱活动(E2),班级社团活动(E3)。

四、应用举例

学生常规表现的评价分值可以用公式:Valve=ni=1(p(i)*ω(i))计算,其中p(i)为第i个子指标的评价值,ω(i)为第i个子指标在学生综合素质中的绝对权重。具体来说,可以设定学生常规表现评价满分为10分,依据平时的记录,假如某学生在一阶段中,纪律和卫生各表现均被扣1分,即得分各为9分,活动表现得分均为5分,则该生在这一阶段的常规表现总分为:

(9*0.206+9*0.164+9*0.098+9*0.133+9*0.054+9*0.025+9*0.082+5*0.073+5*0.058+5*0.107)=8.048

同理其他学生的常规表现评价分值也可以根据平时的表现记录计算。

五、小结

以上是针对学生的常规表现所做的分层评价方案,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以定量方式为主,定性方式为辅,计算出的分值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各方面的常规表现,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和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定帮助。但本文考虑的学生常规表现各类子指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给出的评价等级数较少,对难以考查的部分如一些美德、安全意识等未加考虑,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各方面日常记录要求较高,不同学校由于管理的重点不同,本文所提出的指标适用性有差异。

篇5:中小学生学习常规

为了规范中小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小学生学习常规》。

各校要根据本规定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实施办法,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研究教学策略,转换角色,积极为学生创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服务,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制定计划

1、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特点,合理周密的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计划中要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时间安排,便于督促自己实施。

2、计划要突出重点,均衡发展,防止偏废。应把自己学习的弱门学科和学科难点部分作为主攻对象,强化突出。

3、计划里一定要安排锻炼身体、参加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时间。

4、计划一定要争取家长的指导,同学的帮助,根据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计划。

二、课前预习

1、养成预习习惯,制定预习任务,明确预习重点,养成先预习后上课的习惯。

2、按照教学进度,提前一天或数天预习新课内容,语言学科应倾情朗读,遇到疑难问题,应先思考,并做出标记,带着问题去上课,以提高听课效率。

3、课前预习要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借助各种学习手段(包括工具书、参考资料、上网查找)查阅相关参考资料,进行观察、实验和调查。

三、课堂学习

1、注意课间休息,保持旺盛精力,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上课铃响后立即集中注意力,要注意老师的讲解、演示、板书和表情动作。真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做到眼耳手心齐到,积极参与听、说、读、写、讲、练活动,不开小差。

3、做好听课笔记。内容要点,典型例题,重点提示及疑难问题,都要做简明记录。学会归纳总结。

4、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开拓新的思路。

5、乐于探究,愉快学习,主动的进行阅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

6、合作交流,在学习活动中要乐于与同学合作学习,善于交流,倾听同学的见解、意见和建议,不嫉妒,不歧视,平等待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四、独立作业

1、作业要独立认真地完成,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形成不怕困难,顽强学习的意志和毅力。

2、对于难题,经过努力仍然不能解决时,可以通过询问老师和同学,开展讨论,以打开自己的思路。

3、老师批阅的作业,要认真仔细领会老师的批改意见,及时订正作业中的差错,对一些典型错误要注意收集,并建立“错误册”,经常复习,找出原因,总结经验,避免重犯。

五、课后复习

1、功课要当天复习,注意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以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巩固提高。

2、复习后仍有不懂的问题,应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及时查漏补缺。

六、系统小结

1、小结一般分单元小结和阶段小结进行,小结时,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找出教材中的内在联系,从而整体理解教材,使知识条理化或系统化。

2、小结时可以用表格、提纲、提要等形式加以提炼,用准确的语言把所学的知识归纳表达出来。

3、小结中,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体会,写一些小论文或做一些科技设计的实验。

4、通过小结,“薄化”教材,迎接考试时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才能反映出自 己的最好水平。

七、实践操作

1、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示范动作,注意听老师提示的实验要点,动作要领。

2、要按规定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操作规程,积极动手操作。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获取数据和结论,认真写好实验报告。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注意实验安全。

3、社会实践、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实践课要明确目的,确定主题,遵守规则规程,勇于探索,合作探究,大胆动手实践,完成好总结或报告。

八、规范考试

1、精心进行考前准备,不仅包括学力(知识、技能、方法等),心理(认识、情感、意识等)的准备,还包括要了解考试时间、方式、科目、考刚、考纪等,做到心中有数。

2、以正确的心态和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考试,恪守诚信。

3、要遵守考试规则,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严禁作弊。

4、仔细审题,从容作答,卷面整洁,字迹清楚规范,注意认真检查。

5、重视考后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考卷进行自我质量分析,找出知识技能方面的缺陷,写出考后反思,坚定信心,改进学习方法,积累考试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九、学习卫生

1、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体育锻炼、休息和睡眠,按时作息。

2、科学用脑、护脑,使学习高效化,劳逸结合,动静交替,连续看书学习时间以40—60分钟为宜。

3、科学用眼、读写姿势正确、坚持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

4、有效使用网络信息学会正确利用网络交流,学会利用网络进行科学研究,学会利用网络发展自己。不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传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和不相识的网友约会,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十、课外学习

1、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主动开展小科研、小实验、小制作等。

2、广泛阅读课外读物,通过各种媒体收集内容健康、知识性强、文笔优美的读物,自觉参加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社会活动,主动承担义务劳动、公益服 务等社会工作,广泛获取有益知识,培养自学能力,扩大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素质结构。

3、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科技活动,提高文化素质,陶冶情操,提高认识社会、分析社会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技巧。

4、在课外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健康的兴趣爱好。注意课外观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十一、学习方式

1、自主式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的确定,寻求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和情感体验,有效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式学习。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的个人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要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解决组内冲突,对各已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完成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学习的有效途径。

3、探究式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独立、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情感体验。

十二、实施措施

篇6:小学生学习常规要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循合理的行为规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和标志,为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学习行为习惯,形成扎实严格、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特制定小学生学习常规:

一、课前预习

1.按照教学进度,提前一天或数天预习新课内容,语言学科应倾情朗读,遇到疑难问题,应先思考,并做出标记,带着问题去上课,以提高听课效率。

2.课前预习要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借助各种学习手段(包括工具书、参考资料、上网查找)查阅相关参考资料,进行观察、实验和调查。(利用低中高年级预习表格)

3.预习时要专心致志,突出重点,对新知识的各个要点做到心中有数。预习中对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要做好记录,以备老师授课时重点突破。

二、上课

1.文具准备:铅笔(2H型中华铅笔)、橡皮(绘图橡皮)、钢笔(蓝黑色钢笔水)、各科课堂练习本、一本一垫纸)。

2.上课前的准备:上课前将练习本打开放在课桌的右边,课本合上放在课桌左边。笔、橡皮、直尺等学习工具放在课本和练习本的中间,笔袋放在书和本的上方中间位置。

各年级数学练习本的使用要求:

一年级日格本、二年级横格算术本、三至六年级大数学本。

整体要求:靠左认真书写,上下对齐,书本保持整洁。与本节课无关的一切物品一律不能放在桌面上。

三至六年级:打开后的练习本分左右两页,其中右面一页用来做习题,靠左认真书写,上下对齐;左边一页用来验算,做到“横成行,竖成列”。

各年级语文练习本的使用要求:

一年级上学期拼音本、四线方格本,二年级四线方格本、三至六年级笔记本。

3.上课铃响,必须迅速、安静地进入教室就座,可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静候老师上课。实行教师候课制度,教师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检查课前准备,组织教学。上课铃响,师生应互致问候。

4.上课迟到的同学,应恭敬地在教室门外站好,轻声喊“报告”,等教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

5.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双手儿放在胸前。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主动学习知识,不做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6.课堂发言或提出问题时,应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起立回答问题。

7.坐姿:要挺胸抬头,端正坐好。

8.读书:坐着读书时,两手分别握住书本的左右下角,放在课桌上,书面与桌面成45度角,双臂自然伸开。站着读书时应立正站好,双手拿书。老师指名学生读书时,其他同学把书平放在桌上,仔细聆听。

9.读书或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宏亮,要用普通话。

10.写字时,将纸本放正,身体坐直,头摆正,右手握笔,左手扶书或纸,眼距书本一尺,手指尖与笔尖距离一寸。

三、课间

课间,一方面要调整休息,另一方面要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1.下课后,要起立向老师致谢,让老师先走。要安静进出教室,做到不拥挤、不喧闹,如果有问题可随老师到办公室或走廊提问。

2.课间不能远距离外出,如果下楼要按时赶回,及时上厕所,以免影响下节课听课。

3.不要做剧烈活动,可轻微活动,或在室内窗前远望,或闭目养神。根据自己的精力,课间可利用几分钟时间和同学商讨上节课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浏览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4.值日生要及时擦黑板,清理讲桌。

四、复习与作业

1.正确处理作业与课后复习的关系。一般说,应通过复习进一步弄清所学知识后,再动手做作业。

2.作业本要保持整洁、美观,不得乱涂、乱画、乱撕。

3.作业书写要认真规范,靠边留出一厘米,做到题号、款项分明。作业本上打上三条线,上下留天地,左右留空白,做到布局合理、行款整齐。

4.认真抄题、审题。抄完题后要与原题对照,检查是否有错误,解题之前要先明题意,了解题目的要求和范围,弄清条件与问题的关系,然后再选择解题的途径、方法。

5.作业要细致,力求正确,做完之后要认真检查,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6.对老师批改的作业(包括测验试卷),应认真检查,错误的地方及时改正,遇有不懂的地方,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改正的错题要写在本次作业的后面,并写明“改错”两字。

7.作业必须字迹端正、清楚,一律用正楷字体书写,不准用草体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8.所有作业用规定的笔墨书写,杜绝签字笔(中性笔),作图时用铅笔。9.每次作业之间留一定的空(空两行)。

上一篇:追忆我的四班作文750字下一篇:香港朗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