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2024-06-09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精选十篇)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篇1

关键词:大部门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针对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明确界定部门分工和权限,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2008年3月份国务院第六次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标志着大部制的改革在我国正式拉开序幕,这种改革也必将成为我国公共组织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内容。高校作为一种提供准公共产品的重要公共组织形式,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在一定意义上作为政府的“衍生品”或“附属物”的性质是不容置疑的,其管理体制的“行政化”特点在诸多方面并不逊色于行政机关,暴露出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类似的弊病。因此,探索如何运用“大部制”改革的相关理念和方法,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相当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1 大部制的内涵

大部制又称“大部门制”或“大部门体制”,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制改革开展的时间较早,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我国,自建国后在一定时期的某些部门也曾实行过大部制改革,但真正提上议事日程是从党的十七大开始。关于大部制,在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结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大部制必须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内涵。

(1)机构合并,人员精简是大部制的基本特征大部制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和人员分流,不能简单地以机构和人员数量的减少作为衡量大部制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机构和人员数量的增减应遵循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我国政府部门实行大部门体制,主要是要解决因为职责交叉导致了我国政府管理中调控与监管不力、战略管理力度弱、决策质量不高、管理成本偏高、协调困难、执行力不强、难以进行社会统筹等严重问题[1]。

(2)准确的职能定位是大部制的前提职能是一个组织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机构是职能的载体。职能的改变必然引起机构、人员数量和规模的变化。建立大部门制的关键就是在充分认清职能的基础上,把职能类似或相近的部门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综合性部门,从而理顺职责之间的关系。职责交叉和职责不清已成为影响我国政府机关办事效率低下,行政运行成本持续攀升,政府形象日益受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3)实现决策、执行、监督权力相对独立是大部制的核心权责不一是出现众多问题的重要因素,对于实行大部制的改革,就是要通过权力下放,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对分离又有效制约的“新三权分立”的权力运行体系,以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化”和“权为民所用”的实现。“实行大部制最重要的是强化决策职能,而相关的执行职能应当从决策部门分离出来,并且这个执行机制是相对独立,有自己独立规则的,不管决策只管执行。然后监督机制又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联系,又各自按照这样一个体制去运行,那这个大部门制才能达到目的。”[2]

(4)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绩效是大部制的根本目标从官僚制行政理论到当前的民主行政理论的任何一种公共行政理论的范式都特别强调管理体系的优化,以实现管理效率、管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管理绩效是国内外所有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根本要求。

大部制的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系统工程的一个重大突破口,大部制改革的理念和实践可以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2 大部制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运用的现实基础

从一般意义上来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高校的管理制度、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分配及内部因素相互影响构成的组织体系,其本质是高校内部各个阶层和不同利益属性群体之间的权力、利益分配以及权力之间的协调关系。由于主客观因素,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校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仍没有根本性地改变,在诸多方面还表现出强烈的“行政化”特性。

(1)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尚未形成由于深受传统政府管理体制的制约,致使高校内部出现党政不分、政群合一、高度集权以及责任不清的状况,导致行政决策出现偏离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轨道。在决策权力与决策责任上,相互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在责任重大的决策方面,往往会出现决策职能过于分散的现象,一个重大决策,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部门负责,主要责任主体不很明确,影响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发展。

(2)高校基本职能定位模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性质定位模糊。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对高等教育的基本特性,对教育是“产业”,还是“公益事业”,还是二者兼有还存在认识不清楚、不到位的现象。二是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甚明确。无论是师范类、财经类、医学类、农业类还是理工类院校,甚至军事类院校,几乎都提出了要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流的教学科研型的综合性大学发展目标,于是如何争取更多的“办学权”成为领导的主要职责。科研成为众多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学退居为“副业”,难以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3)组织庞大,管理效能低下当前我国高校机构庞杂,运行缓慢,包括党群机构、行政机构、教辅机构、附属单位以及教学单位在内,高校机构高达50个左右。同时,非教学人员的数量也急剧膨胀,接近甚至超过教学人员,大多高校的非教学人员的比例达到教职员工总数的45%~55%,机构和人员的庞杂给学校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大学规模的扩大,新兴学科、新办专业的大量涌现,使得学校一级的管理层次增加,大学科层化特征愈加明显,人浮于事,权力集中,从而导致管理效能的下降。

(4)组织构架基本是政府管理模式的翻版高校本是以学术为主的一个实体,教学和科研是其最基本的职能,但在我国,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大学形成了行政主导的传统和制度,高校与政府机关一样,习惯于以行政管理模式来建立组织架构,“官本位”现象严重,这种构架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学校办学主体本末倒置,机关行政人员成了学校权力的核心,行政管理取代学术管理,占据高校管理的主导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职称与行政级别联系日益紧密,高校内部的学术权力很大程度上为行政权力所取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术权力的发挥,导致一些本来应该由学术权力主导的学术事务也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和制约。

(5)依法治校还任重道远我国教育立法近几年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大量存在。而且许多具体制度的不健全、不规范,导致不少“有法难依”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党政高度一体化,特别是行政权力远远高于学术权力,往往导致相关组织、普通教师不能也不敢轻易对上级权力进行监督。无论是职务的调整、职称的评定、课题的申请、成果的申报还是作品出版专项资金的资助等都难免会打上“人治”的烙印。而一些本有“民主监督”功能的组织也往往成了“橡皮图章”,如有的高校的教代会,只不过是一个群众组织,并无实质上的权力;学校的校务会,只不过是一个咨询机构,也无实权[3]。

以上所提及的种种弊端,应该说是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普遍现象,有些是历史造成的,有些是在发展中难以避免的。但这种弊端带来的最直接和显现的后果就是,行政效率低下,运行成本过高,基本目标发生偏离,使大学教育脱离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结合当前我国行政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大部制”改革的相关精神指导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实行“大部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按照大部制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来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1)明确高校的历史使命和职能定位,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职能的转变和定位是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的关键,同样也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因素。高等学校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佛兰斯纳认为,大学之别于其他“知识性机构的特点之一,即在它还是一个着重于教学的地方,是一个造育人才的地方”[4]。教师是学校学术活动的直接承担者,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办学水平。有学者认为,以学术为本,弘扬学术价值,树立学术本位的校园核心价值应成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5]。作为大学管理者应大力弘扬大学精神,强化大学学术性属性,构建大学教师致力于获取斟酌的专家性权力的机制,抑制教师对职位权力的冲动,引导大学教师真正成为“以思想和传授其思想为职业的人”[6],使大学组织真正成为“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知识性社会[4]。

(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现高校机构精简,权责分明在机构设置或重组时,按照职能,即按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后勤服务、人事组织等系统而不是与主管部门对口的原则来建立管理机构和模式。要把原附属于机关、行政职能界线模糊的部门从校机关中剥离,做到管理与服务分开。内部的党群、行政、教学、学生、科研、总务后勤管理人员和机构实行管理机构分类管理,这既可以避免互相推诿,权责不清的现象发生,也可以简化多重领导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育人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建立现代大学管理服务体系。

(3)完善决策体制,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大部制的精神要求把重大决策权集中在组织的最高机构,同时拓宽社会各界参与政治的有效渠道。高校的决策权主要集中在“校”级领导机构,要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实行党政分开以完善决策中枢系统的建设。党委作为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担负起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和重大事件的决策职能,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而校长则具体负责党委会决议的贯彻落实,主抓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第二,建立和完善决策咨询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目前我国大多高校内部,严格意义上的决策咨询机构并没有建立,各种相关部门和机构成了咨询机构,这些机构无论在信息提供还是在决策选择上都难免会出现“部门利益倾向”而难以“顾全大局”。因此,建立相对固定的重大决策咨询机构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三,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充分尊重“民意”对决策选择的偏好。高校应在加大“电子校务”建设和“校务公开”的基础上,在与高校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中,让教职员工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共同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4)积极探索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是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难点,因为改革涉及到人的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分配。对于高校来说,人事制度的改革特别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编制管理,按“保证教学、激活科研、精减管理层次、优化结构、建立机制”的原则定编。特别是要严格控制行政领导职数,实行管理与教学的有机统一、二是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促进形成竞争上岗机制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实现由国家用工变为单位用工、由身份管理变为岗位管理、由行政指令性管理变为合同法制化管理。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目标聘任制,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对工人实行任务合同制。

(5)下放权力,重构行政组织体系,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权力下放,提高行政效能是大部门制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由于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集权管理,致使我国高等院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也形成了一个以“校”一级管理模式的完全行政等级制,缺乏监督,权力高度集中是这种体制的显著特征。根据高校的职能定位,要改变学校一级以及行政机关职能部门权力集中、过大,通过建立“校-院(所)-系(室)”分权的管理模式,使院级单位处于“主体性”结构的地位,强化学院的权力。学校一级主要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并提供服务,赋予学院一定的自主权,包括一定的专业设置权、招生考试权、教学权、国际交流与合作、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权、职称评聘权以及财产管理使用权等,使学院成为日常管理的主体,而系则成为组织教学、科研的业务单位。同时特别要发挥教代会、工会等能直接维护广大普通老师利益等群众性组织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成一个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从而大大提高组织管理绩效。

大部制不是万能的,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受到一定的挑战。高校在运用大部制改革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应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运行规律,批判性地借鉴和吸收。

参考文献

[1]李军鹏.大部门体制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趋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12-29(2).

[2]迟福林.大部门制:别无选择[J].小康,2008(1):55.

[3]廖其发.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4]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宣勇.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1):25-28.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篇2

一、准确把握内改精神实质,科学制定方案;我们在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基础上,组织学习,结合我校实际科学制定我校《前鲁小学2008年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校委会讨论的基础上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保证了学校内改细则的科学性、实效性、严肃性。本次内改本着充分发挥调动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针对农村小学教职工年龄老年化结构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潜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用,才尽其能,让每一个教职工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二、认真做好内改精神宣传,搞好工作动员;在本年的内改中,我们将内改细则印发至每一个教职工人手一份,组织学习,召开内改宣传动员会,让教职工领会内改精神实质,积极参加内改工作。

三、严格按程序实施聘任,做好人文关怀;内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必须稳妥操作。在聘任前,我们对我校教职工年龄、学科结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学校设岗情况进行了精确核算,科学设置,在以编定岗、以岗定责的基

础上,在实施聘任过程中全面兼顾教职工个体综合情况,以达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将人力需求矛盾降低到最低限度。对因年龄大需转岗的做好细致思想工作,对中青年教师全面收集志愿信息,对不能满足的做好沟通交心工作,让教职工在和谐的环境中应聘,愉快地走上新学期的工作岗位。

四、全面落实责权一致,提高内改效益。内改工作的重头戏是岗位责任制和结构工作制,它是学校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按照责权利一致性的原则,教职工聘任上岗后,按照与聘任责任人签定相应管理责任目标合同履行职责,学校依据合同约定的内容和学校的管理制度对聘任的教职工实行奖惩。教师结构工资本着稳定基本工资,体现多劳多得,实行以岗定资,突出教学一线,奖励优质高效,合理拉开档次,实现以绩定奖的原则。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篇3

在当前高职院校规模快速发展和专业建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面临变革。因此,亟须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权力架构,积极探索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权力配置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为权力在管理的各阶层和学校各个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分配以及相互间的权力作用关系。这种分配模式和作用关系,即构成权力结构。高职院校的基本权力构成应包括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其他利益群体的权力(一般教师、辅助人员和学生的权力等)四个方面。

二、高职院校两级管理体制的权力架构

首先,要搞好组织机构建设。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在管理关系上体现管理重心下移,使系部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其次,正确处理院系间的关系。以“项目、服务”为目标,以“有利于组织内部、组织之间协调”为特征的矩阵结构,将越来越影响高职院校组织模式的选择。最后,应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实现学科专业群之间的交叉渗透,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益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深化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首先,必须巩固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院长的行政领导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其次,根据专业建设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科学设岗,实施岗位目标任务管理。强化岗位,淡化身份,绩效优先,兼顾公平,责酬一致,科学考核,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最后,加强预算管理,提高学校经费利用效率。

(石晓燕《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

一、目前院系二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规范二级管理的制度不完善,管理重心并没有真正下移,管理内容有形式主义倾向,且缺乏计划性和实效性。第二,系部缺乏办学与管理自主权。系部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职责不清,学院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第三,学术权利与民主管理缺位。学术权力很大程度上为行政权力所取代。权力过分向行政管理偏移,势必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教授、专家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被忽视。

二、创新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的对策

1.完善院系二级管理的制度体系。学院管理层应审时度势,科学划分院、系两级管理权限,实现职能转变、管理重心下移。

2.进行管理体制与分配制度改革。以目标为导向,按责任、权力和利益来科学设置系部与职能部门,建立以问责制为基本特点的岗位责任制,精简机关处室工作人员,实现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过渡,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

3.实现重心下移,扩大系部自主权。加大系部在组织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权、人事权和理财权,使系部的责权一致。

4.树立学术权利,强化民主监督。权力下放要遵循以学术权力为主、行政权力为辅的原则,实现“专家治学”和“教授治校”的目标。

5.建立科学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在权力下放的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学院保留一定的决策权和审定权。

(徐元俊《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简论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接轨市场”核心思想

一、职教的特殊性,要求职校管理必须确立“接轨市场”的核心思想

首先,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职业性,要求职业教育与市场接轨。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重在对准备就业的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陶冶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是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导向教育。其次,职校学校的办学模式与市场有极其密切的关联性。职业学校发展的规模、方向、成效与市场的关联度十分紧密。

二、应对的有效性,要求职校管理必须强化“接轨市场”的核心思想

①树立职校管理“接轨市场”的观念。职校通过市场了解对象,以管理思路的创新、管理行为的特色争取市场份额。通过教育服务环境的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优化,以及就业岗位竞争的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引导学生选择职校的教育服务。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立职校管理的目标定位。注重管理的市场效果和市场反映,强调有市场才有职教活动的存在和延续。③运用职校管理杠杆,熟悉和掌握开拓市场的有效手段。④实施品牌战略,提升职校的公众知名度。实施品牌专业战略是职校管理理念的升华,有利于抢占职教市场的制高点。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篇4

1 农村广播的作用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前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简称广电总局)曾提出“广播发展年”的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现在行政村撤并改制后,村庄更大,范围更广,人数更多,事情更杂,要求更高,村民大会开不了,上门工作极不方便,所以农村广播室成了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事务,民众了解村务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发展和巩固新农村的民主政治、应对新农村的突发灾难事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农村广播作为重要的思想舆论宣传阵地之一,承担着传播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农村广播不仅承担社会宣传的作用,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社会的主流媒体之一,肩负着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因此,农村广播的存在是必要的。

2 农村广播的现状

广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农村广播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2.1 设施设备不完备

受设备老化、人为损坏以及雷电等自然灾害破坏等因素影响,农村村村响广播损坏率较高;同时,由于权责属性不清、资金无保障、群众参与意愿不强烈,损坏后的村村响广播、播放设备被维修的少,放任不管的多。

2.2 工作队伍不健全

随着事业体制改革,无管理终端平台、缺乏相关工作经费,无专职广播员,参与到广播业务活动极少。

2.3 日常活动不丰富

利民惠民政策解读、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等内容开展较少,不便于乡镇政府开展工作和服务群众。

2.4 管理机制不顺畅

财产所有权不明朗,导致村村响广播管理主体不明确,其日常管理维护、设施设备维修、内容播放等活动无明确责任人,致使管理机制不顺畅。

3 农村广播体制改革对策

农村广播管理应按照“人财物整体移交、工作职能不变”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对各地农村有线广播网络发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广播产权、管理、发展等方面的局面。

3.1 统一行政管理

现有人员原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能不变,交由文广旅局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统一管理。

3.2 统一人员管理

文广新局统一管理在职在编人员,实行统一安排调配,统一培训上岗。

3.3 统一财务管理

统一开支并规定审批报销,统一采购供应设备器材,广播收费标准统一,收费票据统一。

3.4 统一资产管理

实行分区域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开发建设、统一管理经营。

4 农村应急广播的建设

应急广播有不受停电影响、信息传播量大、抗干扰的能力强、直播速度快的特点,能在最快的时间把灾害消息或者即将造成损失的预估消息传递到民众手中,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同时,播送撤离或避险的方法,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2013年,在四川雅安地震重灾区芦山建立的临时救灾广播电台呼号为:“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简称芦山应急电台)。播出频率为:调频92.7兆赫、短波9.8兆赫和12兆赫。首次用“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在突发灾难事件中对灾区民众定向播出的灾害信息。

5 结语

农村广播改革就是为了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富有经济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将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分开,播出与制作分离,对经营性业务部门实行公司化改造。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以优势品牌为龙头,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新闻媒体,巩固和发展党的舆论阵地,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领导机构范文 篇5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王道金(校长)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责任人。主管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工作。

副组长陈乐军(副校长)

具体分管学校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制定并落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组员

朱磊鑫(教导主任)李香(少先队辅导员)

田玉俊(总务主任)

具体负责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实施。

工作小组

组长陈乐军(副校长)

具体分管学校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制定并落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组员

朱磊鑫(教导主任)李香(少先队辅导员)田玉俊(总务主任)杨凤华(教师代表)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缘何迟缓 篇6

这种改革幅度还是很大的,也必然产生许多争议,其中争议最大或最敏感的可能就是,如果由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行使出资人职能,那么国资委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国资国企改革是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如果能让资产规模超过100万亿元的国有企业群体,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焕发活力,那么必然有助于中国完成十三五战略目标,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就现阶段看,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但在方案落地方面除了上海等少数地方有明显推进外,中央企业改革和多数地方国资国企改革仍然推进缓慢。究其原因,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缓慢是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的国资管理体制是2003年时确立的:在国务院下设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中央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由地方国资委行使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这样就形成了“国资委—国有企业”的双层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这一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样,原来的双层管理体制就要变成“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出资企业”的三层管理体制。这种改变将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现有的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化,使其变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二是组建或改组成立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行使出资人职责;三是国资委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应该说,这种改革幅度还是很大的,也必然产生许多争议,其中争议最大或最敏感的可能就是,如果由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行使出资人职能,那么国资委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说到这里,就需要谈一谈国资委在现有中央国有资产监管中的角色。在约5万家中央国有企业中,国务院国资委负责监管的大概4万家,其他80个中央部门负责监管的有约1万家,多头监管、交叉监管、遗漏监管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财政部对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央汇金公司等以及100多家中央文化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能。因此,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都拥有较强的发言权。事实上,早在很多年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建立全口径、全覆盖的国资监管框架就有争论,结论是要设立一个大国资部门,对全国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统一规划布局、预算编制、管理考核。在理论上,最顺畅的国资管理体制是,在全国人大下设全国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把全国的超过15万家的非金融和金融国有企业一并纳入监督范围,监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履职情况,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向社会定期发布经营国资报告。这种安排是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精神和要求的。但问题是,这种安排是不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实现?从现实情况考虑,这种安排需要多种条件且整合难度极大,短期内不具有可行性。鉴于此,我们考虑设置一个3-5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时期,国务院国资委可以继续保留“国务院特设机构”身份,当然也可以改为与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电监会并列的正部级事业单位,对国务院和全国人大负责;新成立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经过国家授权,实际履行对中央企业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职责。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篇7

1 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与会计信息管理

1.1 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目前,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会计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收集者相互独立; (2) 会计信息传递无统一渠道; (3) 会计信息获得使用滞后; (4) 会计信息分析薄弱, 主体不明确等。其中尤为普遍的就是尽管《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力, 但真正敢于监督的人并不多。许多事项还得按上司的意志去处理, 甚至明知是违法的事也得去做, 导致会计被动违法。针对目前存在的会计职能独立性和会计地位从属性的固有矛盾, 试行了三种改革思路: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推行委派财务监督制度;中型企业、母子公司内部推行委派会计主管制度;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及必须建账的个体工商户推行代理记账制度。会计人员应当了解自身工作的含义, 既要将管理者与执行者的工作任务明确, 注重集体利益的维护, 又要以国家这一大环境为出发点, 提升监督意识, 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国家的状态相联系, 明白企业的良性发展给国家带来的效益, 而如果二者之间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应当以大局为重, 推动国家利益的实现。

1.2 会计信息管理的要求

会计信息管理就是指通过会计凭证, 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信息系统、全面、准确、及时地汇集起来, 再通过账务, 进行加工处理, 揭示出反映经济活动真实情况的各种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引进学习国际会计惯例的同时, 认真分析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 总结本国会计实践工作, 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质量作了系统性规定。根据准则规定, 对会计信息作出以下要求: (1) 会计记录的真实性。会计人员在完成每一项经济业务时, 都必须反复核对业务的原始单证, 对于那些原始凭证信息有违事实, 违反法律的不予受理;而凭证不准确、不完善的应退回, 更正作进一步补充。 (2) 计算的准确性。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 必须凭借客观事实, 摆脱主观意志的影响, 并且不为个人意志为转移。做到账证、账账、账表相符。 (3) 有源可查, 每处理一笔业务我们要确保留有可靠的信息以便在审核过程中有证可寻, 并且尽量做到同一事项不同会计的指标应口径一致。

2 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提高会计信息管理质量的措施

2.1 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管理法律环境

相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完善《会计法》实施细则, 填补相关会计管理法规的空白, 力求管理方法得当、管理人员权责分明, 及制定明确的惩处细则, 让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有法可依。同时要维护《会计法》的权威, 进一步加强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的责任意识, 确保每一笔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保证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得到准确翔实的信息。

2.2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 要求企业将履行自身的义务职责与享受法律权益并行, 所以, 企业必须保证自身的行为能够得到法律的认可。而现代企业管理应当对政治和企业之间的概念有所清醒认识, 并促进管理的科学性, 在会计信息管理方面, 应当将内部控制体系踏实做好, 将部门与部门之间, 人员与人员之间的责任和工作都分配好。实现企业内部核算的状态, 并且提升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 保证信息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落实, 发展的过程中将内部牵制, 相互制约, 审查, 落到实处, 并对财会人员, 设计人员, 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 敦促自律。

2.3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也可以被视为经济监督当中较为有效而便捷的一个方法, 因为会计人员的岗位依赖于上层人员的关照。而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要求其具有独立意识, 所以, 在政府, 企业, 社会三者之间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办法, 相互监督, 保证会计工作的准确有效, 这是经济发展能够稳定前进的重要方面。针对企业方面, 从外部和内部都要采取措施, 推进审计监督工作的科学实行。并且应当充分建立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监督效果, 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控, 提升注册会计师的思想独立性, 健全职业道德, 实现职业服务质量的检查制度, 并保证违法违纪行为能够得到准确的惩罚, 这都有助于提升会计质量效果, 提升质量监管的效果。

2.4 建立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

在电脑网络、电子货币、核算及审核软件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信息时代, 企业应该广泛推行会计电算化, 把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应用在在会计信息系统中, 实现传输数据的安全、快捷的作用, 充分发挥信息使用的效益, 和在经济领域中会计信息的指导作用。但我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 会计档案资料的载体发生了变化, 相较于原始的纸质档案资料外, 还增加了磁介质电子档案资料, 因此, 企业的归档管理制度要时刻进行修整和完善, 预防存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 磁介质档案资料无法及时归档, 或者归档的内容不完整, 或是会计数据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 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损坏和泄密。还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 每次备份不少于两套, 分两地存放, 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2.5 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深入, 要求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职能也越来越广, 包括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营运资本的管理、风险控制与核算、战略投资、财务报表的分析与预测等, 这些方面都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在掌握相应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 还要有高等数学、计算机、外语、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并熟悉本国的法律、法规、历史, 了解其它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等。

总之,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应加强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供给和运用, 在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基础上, 更好地把握会计信息的内部管理特性, 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价值, 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决策支持。

摘要:会计是一个人造的经济信息系统, 是一种向企业内外提供经济信息以供决策的服务活动, 其功能在于提供有关经济主体数量化的信息, 旨在助于进行经济决策。然而,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在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 对会计信息现状进行分析, 探究相关治理对策, 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做好各项经济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管理体制,会计信息,电算化

参考文献

[1]刘黎.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 2005, (1) :21-22.

[2]黎大均.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利技, 2005, (2) :35.

[3]杨晓敏.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J].长江大学学报, 2006, (4) :22.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篇8

关键词:铁路,体制改革,直管站段,主辅分离

长期以来, 我国铁路一直实行的是“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的四级管理模式。铁路局和铁路分局作为两级法人, 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 管理重叠、职能交叉、相互掣肘、效率不高, 对铁路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特别是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深入实施, 铁路局和分局两级法人的弊端越来越突出。2005年3月18日, 经铁道部党组研究, 报请国务院同意, 全国铁路设施了管理体制改革, 撤销所有铁路分局, 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新的管理体制。这是我国铁路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变革, 对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铁路新管理体制, 尽快缓解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通过审视国外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 进一步解读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能够加深我们对铁路改革的理解。

一、国外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随着在公路、航空业迅猛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铁路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问题, 而且越来越突出。许多国家铁路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财务状况日趋恶化, 经营出现严重亏损, 成为国家政府的沉重负担。分析其主要原因, 既有技术不适应的问题, 也有铁路管理体制不适应的问题。日本国铁从1964年首次出现亏损到1987年解体, 累计亏损高达37.1万亿日元, 相当于政府一年的税收。德国铁路在1993年前, 累计欠下国家债务550亿马克, 而美国铁路到1970年有约1/4的铁路企业破产。

在这种大背景下, 许多国家围绕重新界定政府与铁路的关系、改革产权制度、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实施企业重组等推进铁路管理体制改革, 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模式。从改革铁路内部组织结构的角度看, 世界各国铁路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 北美模式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主要特点是货运以干线为主, 组建货网一体的区域性铁路货运公司;客运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一个公司, 租用货运公司的线路。

(二) 欧洲模式

以打通欧洲各国铁路界限、建立统一的运输网络为目标, 将铁路客货运营与线路基础设施相分离。

(三) 日本模式

以建立区域性运输公司为主, 组建6个区域性客运公司、1个全国性货运公司。

(四) 大一统模式

以俄罗斯和印度为代表, 将路网和客货运营合为一体, 全国组建一家铁路公司, 对全国铁路运输生产实行统一管理。

表1列出了美国、英国和日本铁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改革前后的对比情况, 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三种模式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效果。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的体制改革, 共同特点在于:

第一, 实行市场化经营。各国铁路改革普遍以市场为导向, 对运输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 调整组织机构, 改革运价制度和财务制度, 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

第二, 重新界定政府与铁路的关系。各国在推进铁路改革中, 注重调整政府与铁路的关系, 明确政府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偿还历史债务、补贴公益性服务等方面的职责, 减少并逐步取消对非公益性运营亏损的政府补贴。

第三, 推进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各国在推进铁路改革中, 通过对铁路企业实施改组上市、兼并重组、股权转让、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 引入社会资本, 拓宽铁路融资渠道, 改变过去主要由国家投资铁路建设和经营的局面。

第四, 实施基础性改革, 为铁路体制性变革创造条件。各国普遍采取渐进式推进改革的方式, 欧洲各国铁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结合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 调整生产力布局, 实施减员措施, 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日本铁路在民营化改革前, 先后5次实施内部改革, 通过整合编组站、实行货运集中化, 提高了运输效率。这些基础性改革, 为铁路体制性变革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 这些改革为世界铁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也为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经验。我国铁路一直以来所进行的各项改革, 也都是基于这些经验, 并结合我们的国情以及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

二、我国铁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 实行铁路局 (公司) 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

我国铁路设施的管理体制改革, 撤销了所有41个铁路分局, 并根据铁路网布局和客流货流集散的实际情况, 从优化运力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出发, 新成立了太原、西安、武汉3个铁路局。加上原有的15个铁路局 (公司) , 全国铁路共设立18个铁路局 (公司) , 所有铁路局 (公司) 实行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具体改革方案是, 撤销太原、大同铁路分局, 组建太原铁路局;撤销西安、安康铁路分局, 组建西安铁路局;撤销武汉、襄樊铁路分局, 组建武汉铁路局;撤销哈尔滨铁路局所属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海拉尔铁路分局;撤销沈阳铁路局所属的长春、沈阳、锦州、通辽、吉林、通化铁路分局和大连铁道公司;撤销北京铁路局所属的北京、天津、石家庄铁路分局;撤销郑州铁路局所属的郑州、洛阳铁路分局;撤销济南铁路局所属的济南、青岛、徐州铁路分局;撤销上海铁路局所属的上海、蚌埠、南京、杭州铁路分局;撤销广铁集团公司所属的羊城、长沙、怀化铁路总公司;撤销成都铁路局所属的成都、重庆、贵阳铁路分局;撤销兰州铁路局所属的兰州、武威、银川铁路分局;撤销乌鲁木齐铁路局所属的乌鲁木齐、哈密铁路分局和南疆铁路临管处、北疆铁路公司。

(二)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从1998年开始, 工程、建筑、工业、物资、通号五大总公司与铁道部签订了资产经营责任书, 实施结构性分离;运输系统首先在四个不设分局的铁路局 (呼和浩特、昆明、柳州和南昌铁路局) 试行资产经营责任制,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到1999年, 全路14个铁路局全面实行了资产经营责任制。2000年, 铁道部对辅业进行大规模剥离, 原由铁道部直接管理的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工程总公司、建筑总公司、通信信号总公司、中土公司等五个非运输企业和十所高等院校与铁道部脱钩。到2005年, 基本完成了教育、医疗机构移交工作, 共有826所铁路中小学校、208所铁路医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包括2003年移交国资委的铁通公司、物资总公司和42家设计施工企业, 有35万人从铁路主业中分离出去。

三、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

(一) 提高了运输效率

铁路局和铁路分局作为两级法人, 都履行配置运力资源的职能, 造成运输组织指挥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对职能重复, 限制了运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全国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情况下, 解决铁路运输能力紧张、对国民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问题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一方面要加快铁路建设, 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 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撤销铁路分局之后, 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 减少了运力配置的中间层次, 为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优化运输组织, 提高管理效能, 提高运输效率。

(二) 有利于发挥新技术装备的作用

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 尤其是连续五次大面积提速, 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进步, 线桥隧涵质量明显提高, 通信信号设备几经更新换代, 机车全部实现了内燃和电力化, 客车和货车车辆技术也有了较大提升。在2004年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后, 主要干线客运机车交路已经由过去的不足500公里延长到900多公里, 直达特快列车的机车交路达到1500公里左右, 直通货车的机车交路已经由过去的不足280公里延长到500多公里。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实施后, 这几个数字还将有大幅度增加。随着客运专线等高等级铁路的建设和客车动车组、大功率货运机车及调度集中等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 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修程修制都将发生重要变化。运输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形势, 客观上要求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通过撤销铁路分局, 可以打破管理层次多、铁路分局管理跨度小对新技术装备作用的限制, 适应不断扩大运输能力的需要。

(三) 有利于减少运营管理成本

撤销铁路分局, 可以精简机构, 减少铁路管理人员。更为重要的是, 可以减少管理层次, 解决由于两级法人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 而造成的管理效率不高和增加管理成本的问题。同时, 在铁路分局机关有一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熟悉运输业务、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人才, 由于铁路局与铁路分局管理重叠, 这批人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撤销铁路分局之后, 这批人才有的安排在了路局机关, 有的充实到了基层站段和车间, 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聪明才智。

(四) 有利于推进铁路管理体制创新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事企分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撤销铁路分局, 解决两级法人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的问题, 有利于推进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提高路网综合运输能力是当务之急, 铁路改革必须坚持运输集中统一指挥和路网的完整性等重要原则。撤销铁路分局, 实行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的体制, 既有利于运输的集中统一指挥和路网的完整性, 又为未来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提供了广阔空间。

(五)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

铁路局作为运输企业, 是铁路运输管理的主体。由于铁路分局这一管理层次的存在, 制约了铁路局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 不利于铁路局及时了解运输工作的实际情况, 不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运输生产中的问题。撤销铁路分局后, 铁路局的管理主体责任更加明晰, 企业管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罗金保.铁路运输企业直通式管理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 (7) .

[2]、发挥新体制新布局优势促进运力资源优化配置[J].中国铁路, 2007 (4) .

[3]、谭克虎.从促进合资铁路发展看我国铁路管制的改革[J].经济问题, 2007 (6) .

[4]、徐禹.现有体制下铁路融资难点分析及建议[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3) .

[5]、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发展回顾与展望[J].铁道经济研究, 2007 (3) .

[6]、世界铁路发展的一般规律[J].铁道经济研究, 2006 (1) .

[7]、刘志军.认清面临的形势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我国铁路又好又快发展[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 (2) .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篇9

(一)组织协调单位

为了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应成立专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以及有关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负责规划组织实施中的相关政策制定,督促检查项目的质量和建设进度,有力地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工程建设主体

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选拔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建设和技术指导;管材、管件统一进行招标,土建部分也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的专业施工队伍和监理单位承担工程的施工和监理任务。按工程施工规范、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标准,监理单位全面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严格进行合同管理,协调好各方关系,保证工程顺利实施。项目竣工后,严格按照水利工程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水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水利水电建设法规、规范,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及质量终身负责制,搞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三)建设资金管理

本项目资金由中央财政补助、省财政补助和县级财政投入组成。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应对项目资金设立专门帐户,固定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按项目资金管理计划使用。按项目预算和合格工程量划拨资金,专款专用,严禁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和挪用该项目建设资金。

为了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管好用好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开工,按期完成,及时发挥效益。按照《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专管机构,单独立帐、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从资金筹措、使用、监督等方面制定各项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

二、建后管护

(一)及时移交,明确产权

项目建设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对新建成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明确产权属灌区水管单位,受益区农民用水户协会为管护主体,及时与农民用水户协会办理工程管护移交手续,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农民用水户协会指定专人负责运行维护管理,并落实运行维护费用。

(二)明确责任,专人负责

根据批准的水管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建成规范的运行管护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专人负责,在受益农户中确定专人常年负责调配和维修,使项目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规范运行,形成良性的运行管护机制。

(三)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由于农民用水者协会成立时间短,技术力量薄弱,工程管理经验不足,要适时根据用水者协会的特点,在做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利用冬季空闲期,加强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为农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四)建立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及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

项目区要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效节水灌溉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以改革促改造,以改革促发展,实现项目区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使项目区走上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项目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灌区管理单位的性质和特点,积极推进人事、产权、管理、经营机制等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一)产权制度改革

为使灌区更好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灌区自身良性运行,必须明确灌区资产的产权。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进行确权划界,明晰产权。灌区的资产大多数由政府投资、农民投劳兴建的农业基础设施,带有很强的公益性,其产权归国家所有,由灌区管理单位行使经营管理自主权,不以盈利为目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二)管理体制改革

用水者协会全权负责支渠以下工程的维护、配水、水费收缴,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条件的可有计划地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制改造等形式,调动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

(三)经营机制改革

在明确灌区的经营自主权后,要使灌区尽快由工程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取消用水户通过政府向供水单位要水的传统做法,进一步完善落实水票制,实行合同供水,供需双方直接见面,从根本上革除行政指令性供水、供用脱节、供不应时的弊端。供水合同由灌区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者或农民用水户协会签定,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供水时间、数量、灌溉亩次、应缴水费等。配合合同供水,在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条件下,逐步扩大向城市和工业供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投入机制改革

在资金投入上,实行国家补助,集体、群众集资或投劳等筹资形式,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和民办水利及社会办水利的格局。灌区支渠以上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设和更新改造所需资金,由国家、地方和灌区共同筹集;支渠以下的灌溉工程,以地方财政、农村集体和农民筹资为主;鼓励发展民营工程和股份制工程;同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或个人,在灌区内投资兴建和开发经营性水利设施。

(五)灌溉水价改革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篇10

随着国家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 科研档案的管理方式将要发生怎样变化?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现有科研档案管理中的一些运作制度已不能适应服务于科研机构走科技产业化道路的需要, 转化成果的科技材料收集难、质量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不少单位在机构调整中削弱了科研档案工作, 没有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单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有的单位在利益的追求上存在短期行为, 在档案的管理上亦步亦趋, 甚至看见哪项成果赚钱就重视哪项成果档案的管理, 这些均不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机构改革背景下科研档案的管理策略, 使科研档案工作适应市场机制的运作。

1. 建立与机构改革相适应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 科研机构形成的是独立于经济体系之外的科技体系, 科研单位从国家获得所需的一切运转费用, 其职责是单纯从事研究与开发项目, 课题由国家计划安排, 科研机构和人员不必计较研究成果的投入与产出以及市场前景等。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实施, 研究、开发活动已变成市场行为, 他们所承担的课题来源严格按技术合同执行, 国家下达项目也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和签订承包合同的办法;他们基本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承包国家计划项目、接受委托研究、转让技术成果、合作开发、咨询服务等方式, 在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获得;研究所的管理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本单位的科研工作, 而逐步扩大到与企业、与外单位合作工作的管理。为此, 科技管理方式、手段将随着研究机构的转轨、转制而改变, 档案工作职责和管理方式也将发生变化。要改革原有的科研档案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市场———科研档案———市场”的开拓式运行模式, 使“行政行为管理”与“市场行为管理”相结合, 促使共建、共管机构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型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将市场机制注入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营造科研档案管理与技术转化互为一体的好环境, 尽快在管理、组织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 使科研档案真正成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真正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服务。

2. 采用联合建档的收集方法。

在科研机构改革中, 新的研究模式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 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在我国5 000多个独立核算的科研单位 (不包括高校和企业内部的研究机构) 中, 有4 000多个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将要转变成科技型企业, 改编成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力军进入市场。特别是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以来,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开始向全方位、多模式、深层次、规范化方向发展。每年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有10多万家,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8 000多个, 合作开发或转让成果17万项, 先后共建研究开发机构或经济实体5 800多个。类似的合作、共建模式使科研单位形成了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 对科研档案的收集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从收集本单位为主转向“以项目为单元”的收集方式 (不论单位多少, 只追求某个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 。一般情况下, 研究阶段的科研档案在研究所, 按科研程序和归档制度能做好收集工作。而开发 (包括共同开发) 阶段的科研材料除研究所自行开发的项目外, 有的属于合作双方共有 (研究所配技术股, 合作对方提供资金予以开发研究的项目, 新的成果权双方共享) , 有的属于合作方 (合作对方出资买断成果权) 。对这类科技材料的收集, 若只采用现行的收集方法, 是很难收齐的, 可采用联合建档的收集方法。

3. 加强横向联合,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 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 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 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 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 实行一体化管理,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而建立联合目录, 实行资源共享, 正是建立社会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之一。建立联合目录是用统一的著录格式和编排, 联合报道两个或两个以上档案馆、图书馆 (室) 馆藏的档案目录。通过建立联合目录, 形成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 使各文献部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实现文献资源互补, 提高馆 (室) 藏资源利用率,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因而也可有效地缓解存储空间拥挤、人员及资金紧张等矛盾, 并有利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 (室) 藏朝着有侧重、有特色、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4. 注重反馈, 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

反馈方法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结果, 进行分析研究, 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例如, 档案产品经过用户使用之后, 能否适应需要、哪些需要改进等。这是检验档案部门为适应市场需求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否成功的关键, 也是对档案产品质量做出的评价。通过对档案产品质量的反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可以此为基础进行自我评判、自我调节, 检查档案工作改进的目标是否已达到、已经做了些什么、还应做些什么等。

5. 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从目前情况看, 大部分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差、知识“渊”而不“博”, 缺乏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意识与能力, 直接影响了科研档案管理手段的创新和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市场适应性, 出现低水平和机械地仿制他人做法的现象。再者, 由于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专业面、知识面显得太窄, 尤其是接受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与训练少, 也就很难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很难适应和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档案管理创新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 就是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的开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在管理机制上, 要能“按照既有自我激励又有自我约束的机制来运行”, 使档案管理人员总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奋发向上的信息。

上一篇:整体研究下一篇:光伏阵列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