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

2024-06-20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精选十篇)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 篇1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各行各业都需要通过会计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分析、预测、决策等各项管理职能。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的学生, 通过学习会计系列课程, 应当能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具有基本的控制和决策能力。目前, 大多数企业已实现管理信息化、网络化, 会计电算化已在企业广泛应用, 以介绍手工操作为主的会计课程应加以改革。因此, 在新的环境下如何作好高职高专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 成为会计教师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考核方式、师资队伍的角度, 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改革提出了设计思路, 以促进我国高职高专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改建设。

二、培养目标定位

作为非会计专业, 会计课程的地位是其专业培养方向上的一个需要明确的环节。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通才”、“专才”两种。“通才”是指能够适应专业工作的需求、具备适应环境能力及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才”是指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且能实践操作的专门人才。结合高职教育的具体特点, 作为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学生能够结合专业理解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能够通过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中的财务信息进行运用;学生会运用会计电算化技能把握会计信息, 提高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实际能力。

三、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创业教育逐步进入高职高专教育体系, 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急需加强。笔者以为,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是为管理工作者提供辅助支撑的知识体系, 应有与其专业特色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体系, 以必需和够用为度, 把会计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等知识在结构上进行调整, 在内容上进行整合, 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适应非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会计课程内容体系, 因此, 针对非会计专业在会计课程开设上学时少、任务重的特点, 提出“一个平台, 二教合一, 三实协同”的一体化教学设想。即构建会计系列课程公共平台, 在课程内容上将会计、财务管理进行有机整合,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其中,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实训、实习”的协同配合。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满足非会计专业对财经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四、“三实协同”设计

所谓三实协同即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实践环节有机融合, 相互配合, 同步运行。必须明确, 非会计专业实验、实训的目的不在于验证账务处理原理, 而在于从账务处理过程中体会经济业务的财务特点与财务结果, 学会利用会计信息。经济活动具有动态性、复杂性, 通过一般的软件操作无法从根本上训练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职业判断能力,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三实协同带来了可能。利用网络平台, 开发一套网络虚拟学习软件, 学生通过这一个平台, 可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公司的设立、经营, 同时在模块中加入知识点的介绍与应用练习,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 从而从不同角度对会计信息进行相应的职业判断的训练, 使学生认识到会计信息分析对一个公司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对于非会计专业如果仍然坚持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导的考核模式, 会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应试内容, 必然引导学生走死记硬背的老路, 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 降低多样化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效果。因此, 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评价,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测评, 如:课堂表现、软件实操、案例分析、团队报告、虚拟平台演练等。在考评上, 要分别加以权数, 通过综合加权, 来给出学生的总成绩, 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其学习的能力, 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完成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讲授任务并非易事。首先, 在知识架构上要结构合理、逻辑严密、内容精辟, 浅显易懂。对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和硕士研究生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 一般很难把握好尺度;其次, 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系列不是站在核算的角度而是站在管理的角度,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同时要有一定的实战能力。

因此笔者以为, 加强非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伙伴的关系, 与企业积极沟通, 将教师派往企业进行实践培训, 使教师“多行业”发展, 就算会计教师执教前有着较多会计职业经历, 但是由于各专业间所涉及会计业务差异较大, 往往在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会碰到很多没有接触过的内容。所以, 会计教师应当针对所执教的非会计专业, 进行专项实践, 给学生传授最直接的会计知识;另一方面, 学校应从企事业单位聘用一些经验丰富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来校做兼职教师, 或定期举办讲座进行交流沟通, 以提高教学质量。总之,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不仅是从数量上提高, 更要有质的飞跃。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非会计专业的知识体系受到较大的影响。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考核方式、师资队伍等角度, 对高职高专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改革提出了设计思路, 以促进我国高职高专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改建设。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论文 篇2

一、新管理办法下高职高专会计教学面临的挑战

1.实行无纸化考试后,对会计证考试通过率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对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做出了统一的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由各省统考升级为国考后在考题考试形式以及考试要求上做出一系列改变。考试试题随机组卷,且考试范围进一步扩大,考试规则更加严格,增加了一次性通过的难度。实行无纸化考试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难度大大增加,“全国的一次性平均通过率为20%左右,有的省份甚至只有10%左右”。笔者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财会类学生7月至12月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情况为例,208月份我校财会类学生参加会计证考试通过率为24%,202月份通过率30%。年9月份,通过率为22%。我校于开始设置会计电算化专业,开始设置会计专业,从20至,在新管理办法颁布和实施前,我校会计证考试平均通过率为83%。而新的办法实施的一年多,平均通过率仅为25%,下降了58%。

2.新管理办法下,会计证考试通过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2.1考试内容的变化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在旧的管理办法下,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因此许多考生考试科目较少。实行无纸化考试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强制性地三科统考且要求一次性通过,对于考生尤其会计专业考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科目较以往增加,考试内容扩大。在无纸化考试中,取消了纸质方式下的机械呆板的问答题这种题型,考试的题型也更加灵活更加务实,对学生灵活使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2考试时间的变化增加了考试的难度。无纸化考试方式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都将实行三个科目连考,《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三科总时长为180分钟。以前的考试一天半进行(并且有的考生还有免考科目),每个科目间的间隔时间长,而现在考试连续三个小时的考试,不仅是对考生学习成绩的考验,也是对考生体力和应变能力的测试。

2.3考试介质的变化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考生们习惯于传统方式的纸质试卷,而无纸化考试采用计算机方式进行,学生们阅读试卷内容和对信息进行反应的速度远不如纸质试卷,这增加了考生们应考的难度。特别是对于计算分析题、案例分析题,这些题型往往题目内容长,信息量大,一般需要上下翻阅屏幕进行阅读,考生们常常因此识记题要不全,做题容易做错而失分。

二、新管理办法下,提高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措施

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会计教学是学生获取会计专业知识掌握会计专业技能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们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有效环节。因此要提高学生们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主要是在教学中多下苦功夫。笔者认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是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必要前提,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应当与日常的会计教学相结合,开展会计专业课程与会计证考试融会贯通的教学新模式,即“课证融通”的教学新模式。

1.教师与学生改变传统观念是会计专业“课证融通”教学新模式的前提。新的管理办法执行一年余,对于我校这样的边疆地区考生而言实行无纸化考试目前处于磨合阶段。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观念陈旧均需改变。许多在大学任教的教师们,在教学上已习惯于各自为营,同一门课程的老师间有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交流甚少,课任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便利自行确定教材。往往存在同一门课程同样专业同一年级,老师不同教材不同的现象。有的老师根据自己教学需要或进度自行删减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不完整。在“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变以自我为主心为以学生为主心。教师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教学服务于学生学习会计专业技能的要求,教学服务于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要求。作为会计证考试主体的学生,要提高意识重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许多学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考试,因此备考的工作不够,考试难以通过。会计专业学生参加会计证考试的.意识要从新生入校开始抓,在新生入学时帮助学生做好会计专业学习的目标规划。

2.建立一支强有力、团结互助的会计教学团队是会计专业“课证融通”教学新模式的关键。组建强有力的会计教学团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制定强有力的教学管理办法。对于考试类的课程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完整教学。教师团队要改变大学教师间教学无交流少交流的现状,要经常性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探讨,经常性学习会计专业热点问题,深刻把握会计证考试的新变化和新政策。

浅谈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 篇3

关键词 高职高专 会计教学 改革 实践 诚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社会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要,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必然是重要的专业之一,会计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至关重要,因为会计人员的能力和整个会计工作质量,与会计教学有不可推卸的联系。因此,就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探讨。

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和实践不能相结合

会计理论教学是会计教学的基础,在高职高专院校也普遍受到重视。教材的不断更新,教师在课堂上的滔滔不绝,每周4个课时的理论知识讲述,同学们听得云里雾里,老师们更是身心疲惫,但再看看实训课的安排,少之甚少,仅仅是为了练习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同学们很难感受到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的乐趣,因为课时的紧迫不得不匆匆忙忙的完成教学安排,这样的实训课只起到“死做账,做死账”的作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学生的应用技能得不到保障。

(二)课程设置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一些学校的会计课程设置与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有的课程设置超前,有的课程设置滞后,比如有的学校按照培养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的方向设置课程;但有些学校按照培养国际会计师的方向设置课程,这样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适应。有的课程设置陈旧或者重复,造成课时的浪费。面对90后的一帮学生,不仅要考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还要考虑同学们的个性趋向,他们的思维敏捷,接收能力已经远远高出相当年的老师们,所以课堂的45分钟不是全部用来讲述课文的内容,他们需要的是在轻松活跃的课堂上学到知识,所以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下学生的需要。

(三)教学设施不能与时俱进

教师教学硬件和软件的陈旧,使得在教学中受到一定的阻力。有些学校教学计算机只能用于播放简单的PPT,投影不清晰,并且讲台桌遮挡大部分投影文字,电子教鞭等设施配备不齐全,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教学。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新世纪的学生,不是当年用粉笔就能完成课堂的年代。会计电算化已经不是新的名词,但是还没有完全的深入到真实的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学软件频频出现问题,教师技能缺乏,实验室的维护和管理存在大大的隐患,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对学生考核方法不合理

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比较严重。大部分考试以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等为主,业务题为辅的方式完成考核。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考核是会计教学中最大的缺憾。有的教师甚至说“这些考试不会考到,就不讲了”或者“这些不讲了,反正考试的时候我不会出到”。这些个话语是在课堂上最忌讳的,会让同学们觉得他们来学习不是为了学以致用,而是为了学而学。

二、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增加实践课程

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增加实训课程是必然的,学生实践的场所也是不可缺少的,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但是手工会计操作依然是会计专业应掌握的一项基础,也是了解会计实物操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会计模拟实验室不仅包括会计电算化,还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

还可以开展一些会计信息化的模拟实验室,开设ERP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之间融会贯通,并且能够掌握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又如何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流。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教学不同其他的学科,它需要的不仅仅是过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与时俱进的思维和观念,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不可缺少的。许多会计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那么学校应该找一些机会引导教师去社会会计岗位,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了解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并且还可以掌握现在企业、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有利于教师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路。另外,学校还可以自身资源,在校内成立代理记账公司,教师在教学中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能为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虽然中年教师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但青年教师的资本是年轻,接收新事物的能力要远远强于中年教师,因此,要彼此互补,实行传帮带的方式,挖掘出更多的教学方案。更多的鼓励青年教师,并建立适当的激励平台。

(三)诚信教学

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作的基本条件之一,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做诚信会计人”的同时,自身也要诚信教学。为人师表,以德范人。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学生对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着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因此,诚信从自身做起,从平凡的小事做起。

在课堂上,教师出错觉得是一件非常糗的事情,其实如果心里装着“诚信”二字就不觉得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我们在教学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什么自己做不到呢。老师有错能够及时的改正,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体现出老师是个明了之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社会实际,比如通过报纸、杂志、网站所报道的一些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弥补教学空洞的同时,也将诚信教学灌输于同学们。

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会计专业是以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面对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会计教学的改革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各个方面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对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黄波兰,中国外贸,2011

[2]《浅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李惠珍,职业时空,2010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 篇4

一、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 问题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考试科目之一,《基础会计》的学习对会计专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续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基础课,因此学《基础会计》就像打地基,关乎整个会计课程体系的学习。然而,现实教学中,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并没有很好掌握《基础会计》这门课,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与教学方式以“教”为主。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学生不同于本科生,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课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喜欢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然而不能否认的是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高职学生的性质决定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高职会计教学,不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爱打瞌睡,基础没打好,影响学习的信心,对会计专业望而却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高职学生个人主义太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合作意思薄弱,这对于课堂学习、课后活动乃至整个素质教育都产生不利影响。

(二)教学方式以“教”为主

高职教学更注重职业化教学,然而很多老师并非受过专门培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难免会有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存续,这种应试教育并不适合高职学生。

1.填鸭式教学。由于《会计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同时负有应对从业资格证的任务,这就使得会计教师背离高职注重培养一线人才的初衷,又回到了应试教育模式,课堂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并不断进行题海战术,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不能够有效地提高考证通过率,更不能提高学生的会计岗位技能。

2.缺乏实践教学。由于资金不足、专业建设不够完善,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并不完善,并且缺乏企业一线兼职教师,使得实践教学举步维艰。近年来,校内手工实训室和电算化实训室有很大的发展,但是校外实训基地却很少利用起来,校内实训室上课并未真正脱离传统教学方式,即使有模拟仿真情景及仿真财务资料,把学生带到实训室上课,教师仍然使用课堂教学方法,简单机械地讲解凭证填制方法等,学生刚开始有些新鲜外,对后续的实训内容感到繁琐,对一系列会计账务处理方法感到乏味,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地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并不能够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只是将课堂教学从教室变到了实训室。

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解决途径———“课、岗、 证”融合

《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训练及会计核算方法三大部分内容,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基础会计》,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式的理论教学、任务驱动式的岗位技能训练以及讲练结合式的会计从业资格证培训这三种方式进行“课、岗、证”融合。“课、岗、证”融合教学改革思路突出了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资格鉴定的三个结合,以及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促进学生实现双证毕业为培养目标的两条主线。

(一)问题引导式的理论教学

问题引导式的理论教学是指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将严谨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化为生活中的生动案例、将枯燥难解的基本理论化为趣味性的问题,通过趣味问题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会计概念、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会计基本理论,对于文化课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初次接触会计,会感到晦涩难懂,但是又必须传授给学生,否则会影响后续学习,面对枯燥的内容,教师需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认真备课,花心思才能出成果,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式的方式来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就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运用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入,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理论, 使得理论知识变得生活化,运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比如,在教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时候,将会计比喻为加工产品,产品出厂前需要经过质量检测,那么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合格的,也就是产品质量标准是什么,就是所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然后让学生讨论,会计信息应具备哪些质量要求?

问题引导式教学,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生活化,使学生身临其境,带着问题去学习,假设学生自己就是经营了一家公司,可以引出很多问题出来。经过思考再学习,学生先学习,教师再引导,增强互动,变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对重难点进行提炼并归纳总结、指点迷津,这样既使教学效果提高,又使教师能够轻松教学。

(二)任务驱动式的岗位技能训练

任务驱动式的岗位技能训练是指将教学内容中具有实践性的内容化为实际工作任务,将学生变为职业人,在实践中学习,做中学,并学中做,实现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双重提升。

技能训练可以按照企业财务工作流程来进行教学设计, 模拟企业财务工作,以项目教学法将教材中的技能训练部分分为六个项目,依次是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表编制、会计凭证与账表的装订。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实行分组教学,加强学生的岗位技能及合作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深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学理论,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贯彻其中。

以会计凭证的填制为例对项目教学法进行具体运用,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3~4人,分别为制单人员、出纳人员、审核人员等,进行分工,并进行岗位轮换。首先,将仿真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填制会计凭证,这个时候学生就会面临一系列问题:(1)用通用凭证还是专用凭证, 如果用专用凭证,是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与转账凭证中的哪一种?(2)选用完凭证之后,怎么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3)记账凭证是根据什么来填制的?通过思考、讨论并操作,让每组代表来回答问题,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讲解,可以实现以下教学内容的掌握:(1)会计凭证的基本内容;(2)会计凭证与原始凭证之间的关系;(3)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4)会计凭证的分类。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只要通过引导即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且使得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项目教学与分组教学使得教学由讲授为主变为实践为主,使得以教师为主变为学生为主,提高岗位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复习,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

(三)讲练结合式的会计从业资格证培训

讲练结合式的会计从业资格培训是指教师要将考点讲清讲透,督促学生进行练习,并通过岗位实践来加深考点的理解,使知识内化。

高职教育要打破应试教育模式,才能使高职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提高考证通过率。

首先,选定教材,调整教学计划。选择与考试大纲相符的教材,我校使用的是华泽出版社的《会计基础》,浙江省很多高职院校也在使用这本教材,并使用配套的辅导练习,使得教学更有章可循。与此同时,需要调整教学计划以应对考试, 第一学期上《会计基础》,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掌握,将经济业务核算移到第二学期的《企业财务会计》上,考试大纲要求的经济业务核算提前学习,组织学生参加6月份的考试。其次,嵌入考点,整合教学内容。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大纲要求与课程教学大纲及实训指导书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将考点嵌入到教学大纲内,并借助实训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等方法来掌握各个考点。最后,总结归纳,讲练结合。每一章结束之后,组织章节考试,考试内容应以历年真题为主,围绕考点来出题,运用电算化实训室进行无纸化模拟考试,将章节考试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通过内容与形式上的加强训练,使得学生不再对会计从业证考试感到陌生, 并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课、岗、证”融合的三种实施路径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变“教”为“学”,改变教师填鸭式的教学为引导式的教学。“课、岗、证”融合重在实践,应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比重。

三、结语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 篇5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就会计专业而言,要求通过高职培养教育,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业务能力,有较高的会计核算和会计软件应用技能,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无论是学生素质,还是师资力量,以及教材与教法等方面,都与培养现代高职应用性人才有一定差距,务求通过改革,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优秀毕业生的目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同样如此。

一、成本会计课程特点

(一)专业性强,但需要若干课程知识作为坚实基础

成本会计教学应该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已学完的基础上进行,以这些课程的知识为基础。成本核算有一定的程序性,会计核算程序在基础会计学习后就应有足够的认识,如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是成本核算的关键,如果进入成本会计学习前已掌握了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概念,学起来就会思路清晰,易于掌握。

(二)计算方法多,但有着严密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成本会计中涉及许多计算或分配方法,如生产费用在当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分配方法有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比例法和按定额成本法等七种,多数方法都有一系列较复杂的计算公式;再如辅助费用的分配,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以及计划成本分配法等,各种分配方法也涉及到很多计算分配公式;产品成本计算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还有分类法与定额法两种辅助方法,各种基本方法又自成体系,并涉及大量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等会计资料,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不过,成本核算的系统性很强。如产品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程序包括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划分等。

(三)涉及图表多,但各类图表的共性广泛

如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中,都要编制较为复杂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但这些分配表的共同点都是将当期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个受益对象,目的是一致的;再如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要根据成本计算对象编制产品成本明细账,但这些明细账的共性是都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分别每个成本项目来反映。

(四)理论性强,但与会计实务的联系尤其密切

成本核算从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薪酬的归集分配到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再到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处理,直至选用恰当的方法来计算分配完工产成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上述过程理论体系强,但这些过程都离不开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和会计账簿的登记,工作非常细致,且与实务联系紧密。对此,学生学好、用好成本会计,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高职成本会计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畏惧意识较强

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具有专业性强、涉及图表多、计算方法多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少高职学生往往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知识不扎实,不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中的要素消耗项目,缺乏“系统”的观念,计算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中遇到相关的会计计算与处理就不知从何下手。如对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区分不清,对材料成本差异的形成和结转似懂非懂,对平行结转与逐步结转理解不透,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认识模棱两可等,因而十分害怕学习成本会计,畏惧意识较强。

(二)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实践能力欠缺

从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多数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讲授,轻动手实践。与财务会计相比,教师对成本会计往往重视不够,不能充分认识成本会计的重要性。此外,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管理需要相脱节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传统的成本计算原理和方法,如三种基本方法的讲解,忽视了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相互结合,忽视了应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管理需要。不少教师实践锻炼少,缺乏实际经验,对实践教学自身也缺乏足够的认知,很难把理论和实务有机地联系起来,实践教学能力有待充实与提高。

(三)教材注重理论讲解,缺乏实训案例

成本会计属于应用性课程,是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但从目前的教材情况来看,一方面现有的成本会计教材,基本上都是按成本核算程序分章来组编,包括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划分以及各种具体的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授课前任课教师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备课、认真组织课堂内容,理论讲解较为详实、具体,虽讲得有条有理,但学生仍然感到似懂非懂;具体操作、技能训练接触较少,成本会计实训类教材不多,即便有少数实训教材,教师教学中也不太注重使用。另一方面教材中讲述的成本核算方法都是传统成熟的方法,这些方法来源于成本核算实际工作的总结,但这些方法只能以一些典型的企业(或生产车间)为案例,不可能涵盖所有的企业单位,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尤其是在实习中觉得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并不能真正的掌握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更别说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四)教法过于陈旧老套,创新意识不强

现行的成本会计教学,不论是板书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一般都只是就书本知识进行讲解,沿用“理论——实践”教学模式,主观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成两部分。有的授课老师透过语言或文学创设问题情境,并穿插不少例题,但学生仍难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理论学习中学生往往感觉成本会计理论很抽象,且内容前后综合运用难度较大,对成本会计理论知识不能深刻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在学期末进行模拟实训以及就业实习时,感觉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得不到有力的保证。另外,不同行业、不同类企业的成本核算理论与方法也不相同,如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要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为不同的成本项目,按生产工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这对于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甚至不了解工业企业生产流程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只是知识背诵,不能深入理解,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三、加强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培养高职应用性人才目标

根据成本会计课程特点及目前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期求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职会计人才。

(一)消除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畏惧意识

学生往往以学习财务会计的思维习惯来学习成本会计,弄不清成本会计课程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缺乏对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把握,因而感觉学习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成本会计教学的关键。对此,我对成本会计教学的第一次课认真进行设计,以使得学生既觉得成本会计课程不难学,又能增添学习兴趣,从而消除对成本会计课程学习的畏惧感。在第一次课上,我并不讲解成本会计的具体概念与内容,而是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对成本的感性认知。比如同学们穿的衣服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生产出衣服要发生哪些消耗?多数同学能大体说出衣服的生产过程,对其生产发生的消耗也能说出几分。对此,我在同学们认知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归纳与总结,特别是对生产衣服要发生的耗费进行说明与分析,并进一步联系到成本会计关于成本计算的内容与方法上。在同学们对上述问题有一定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企业成本计算的必要性,并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分析说明,激发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积极性。

(二)提高教师教授成本会计的能力素质

要培养高素质、创新能力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就必须有一支既有丰富教学阅历,又有较高实务能力的教师队伍。成本会计教学,要求教师对该课程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对成本核算体系、核算程序及各个模块成本的核算(归集与分配),既提得起(上升到理论高度),又放得下(与成本核算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形成过硬的能力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清问题的实质,不能流于表面,否则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如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时,对在产品完工率的理解,比如在产品的完工率为60%,很多教师教学中往往就数字论数字,而作“100件在产品相当于60件产成品”的解释,而往往忽视对在产品完工率本质的解释,从本质上讲,在产品完工率为60%,是指100件在产品的成本耗费相当于60件产成品的成本耗费,由此进行分配,学生自然易于理解。此外,教师教学中应多给学生设计几个为什么,围绕一个知识点解答了多个为什么,学生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比如,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中的成本还原是既重要又不太好掌握的一个知识点,讲解这一内容时首先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还原为什么要从最后一个步骤开始,成本还原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按照上一步骤所产半成品的成本构成进行还原,成本构成是什么,如何把还原后产成品的各个成本项目进行汇总计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如果把这些内容都讲解清楚透彻,学生就不会觉着成本还原不好学了。当然影响成本会计教学质量的原因有许多,但教师本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担任会计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其更胜任成本会计教学工作。

(三)组编易学实用的成本会计规划教材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要与高职教材改革同步进行。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使用的成本会计教材的体例、结构、内容等基本相似,理论体系虽强,但内容不新颖,缺乏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体现,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背离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如从对巢湖职院经贸系08级、09级会计专业近600名学生成本会计学习情况的调查来看,普遍存在着把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视为纯粹计算的情形,不能很好地将有关分配结果与记账凭证相联系,也不能很好地将有关费用分配表、产品成本计算单结果与会计账簿相联系。因此,研究并改革成本会计教材的编写体例与内容刻不容缓。鉴于此,教师应根据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认真筹划成本会计教材体系、内容与要求,如将全书的内容分解为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损失性费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综合应用等若干个项目或模块,且每一个项目或模块要有相对独立的实训案例,让学生通过课后实际训练,具备成本会计各岗位所需的素质能力,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项目或模块的设计上,一定要将每个项目或模块涉及的会计凭证、账页完整地列出,以避免学生误认为成本会计只是单纯的计算,而与会计实务脱节。

(四)创新科学先进的成本会计教学方法

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打造合格毕业生的法宝。专业教师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提炼出更好的适用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并逐步推广。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下列方法尤其重要。

1、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企业单位实地观摩

实地观摩不仅仅是观摩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还要观摩企业的生产情况。让学生亲自到工厂看一看,到车间走一走,使他们能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知道产品是经过哪些环节生产出来的,成本费用是从哪些环节发生的,并充分理解针对不同的生产特点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的必要性,真正理解并掌握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2、认真揣摩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围绕职业工作内容选择教学项目,通过项目组织并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其核心在于:以项目为教学载体,以项目的完成过程作为教学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选取合适的项目,明确具体任务,确定能力目标;二是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形式组织教学,如团队合作还是个人独立完成;三是考核评价要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并不把知识传授作为唯一的任务,而主要是准备教学情境,构筑学习氛围,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教师扮演的是导航员和协调员的角色。如何确定成本会计教学项目与每个项目的教学单元,不再赘述。

3、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围绕某会计处理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它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时应注意案例选取应具有典型性,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上可以分组讨论,教师积极引导,多鼓励,力争形成热烈探讨案例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所学得到升华。

4、充分发挥成本会计模拟实训的作用

由于会计校外岗位实习的诸多不便性,学校应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模拟实践操作场所,可建立成本会计手工实训室和成本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成本会计手工实训室可以按照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岗位的要求进行配置和运作,主要用于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等岗位技能实训;成本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用于成本会计电算化岗位技能的实训,通过成本会计电算化实训,学生能够掌握成本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的应用。通过校内实训,学生对成本会计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有了进一步综合认识,毕业后就能很快胜任成本会计工作。

当然,提高高职学生成本会计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以教师为主体的各方面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以期求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风长.成本会计[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08).

[2]郭秀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会计之友,(01).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 篇6

目前,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此方面的会计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从现有的相关资料来看,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研究成果较少,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研究成果更少。因此,开展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教学的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管理人员;基础会计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会计知识在管理类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起支撑作用,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重心应是管理,要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因此,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应是: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了解会计的职能、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会计领域特有的理论和方法,理解财务资料的含义及其形成过程、懂得如何获取和使用会计信息,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二、校内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对于会计专业还是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实验通过模拟真实的、不同会计主体的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够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全面。只有通过会计实验,才能真正懂得何谓会计,才能认识到会计对经济业务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体会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为未来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会计实验教学必不可少。要搞好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建有必要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实验室内要求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挂图等资料要齐全。校外实习基地可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企业内真实的会计工作组织形式、会计工作流程、会计的岗位牵制制度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各个专业的对口实习基地,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到旅游实习基地的企业财会部门参观学习,物流专业到物流实习基地的企业财会部门参观学习,这样做既能节约经费开支,又能使会计实验落到实处。

三、实验教材的建设

教材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参考,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教材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尚无专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验教材,所以迫切需要大力加强教材建设。在实验教材内容的设置上,笔者根据多年的财务会计工作及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验教学经验,认为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会计基本技能;二是专题实验;三是综合模拟实验。

(一)会计基本技能。包括点钞与验钞、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会计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会计技能训练,而高职高专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开设一门基础会计课程,增加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是为后面的填制凭证与登记账簿准备的,是会计手工记账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能够解决学生今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开票等需要书写的问题,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安排在填制凭证之前。点钞与验钞是针对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常常与钱币打交道而设置的,点钞与验钞可以安排在学期初进行,虽然此项实验对会计理论的学习没有什么影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二)专题实验。围绕基础会计教材的内容而设置,主要有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简单的成本计算、账簿的登记、存货的计价方法、银行存款调节表的编制、编制会计报表、简单的会计报表分析,增加会计报表分析的重点在于培养非会计学生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体现会计教学的目的。专题实验内容用于在相应的理论课讲解之后作为随堂训练使用,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与消化吸收。

(三)综合模拟实验。模拟企业一个月的会计业务,会计业务的选取既要典型又要全面,业务量以50笔左右为宜。综合模拟实验安排在基础会计理论课程结束后,使学生完成从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分析这样一个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在模拟材料的选择上要结合管理类不同的专业,使用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实务内容进行实验,体现专业特色。如旅游管理专业选择旅游企业的会计实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选择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实务进行实验,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以缩短学生的学校学习与就业后实际业务的认识距离,快速适应从学校到管理工作岗位的角色转变,对其未来将要从事的专业管理工作起到促进和提高作用,从而达到会计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

四、实验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在实验内容的侧重、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实验考核等方面应紧紧围绕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设计,要与会计专业相区别。

(一)实验内容的侧重。会计专业侧重于“生产”会计信息,侧重于使经济业务的核算得到正确的核算结果,非会计专业侧重于“消费”会计信息,懂得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体会经济业务的核算特点与财务结果。在专题实验中,会计专业侧重于会计业务操作的训练,非会计专业侧重于验证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如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对产品成本的影响,进而对产品的定价、销售决策的影响等;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等等。在综合模拟实验中,会计专业要求既要分工协作、又要岗位轮换完成对综合模拟资料的操作,非会计专业只需要通过小组分工协作来完成模拟资料的操作即可,不需要进行岗位轮换。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中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组织管理方法等等。

(二)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组织不拘泥于学生的操作,而是将业务操作、小组讨论、专题分析、总结报告等形式结合运用,灵活多样。例如:实验结束后的实验总结,采用先小组讨论、后班级内汇报的形式,既要讨论分析本人在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也要讨论分析本组核算出的数据的准确程度,核算速度的快慢及其原因,通过实验对会计的认识,感悟等,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浅谈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篇7

关键词: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教学技巧

《基础会计》作为高校会计、审计、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想上好每一堂课, 既想讲得精彩, 又希望学生学得轻松, 在这几年的基础会计的教学中, 笔者总结了一些方法和经验, 试图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基础会计》自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讲述的内容较多且分散,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抓住重点。再加上此课程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 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把握, 而且学院实践教学设施建设不完善, 致使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课程时感觉到很抽象, 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乃至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说, 自身还存在一定的特点:一是学生文化基础总体较差。高职高专学生入学分数较低, 相对普通高校学生来说, 文化基础差距较大。二是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自学意识相对较差。三是承受挫折能力较弱, 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畏难情绪, 等等, 这些特点都给《基础会计》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 选择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

目前市场上《基础会计》教材版本众多。每一版本的教材都各有优势, 也各有不足之处, 有的版本适合高职高专财会专业, 有的适合普通高等地方院校财会本科专业, 有的适合名牌高等院校本科财会专业, 也有的适合非财会财经专业。不同层次的教材适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 在订购教材时就不可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层次教材, 否则会使得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时, 感到内容多, 学习有困难, 同样任课教师也会感到授课任务重。而应该订购那些内容准确、结构合理、实用性强、最好有配套习题的适合高职高专层次学生的教材。

(二) 讲究教学技巧, 提高教学有效性

1.讲清、讲透彻基本原理

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 理解能力不强, 专业用语不易听懂, 所以老师在上课时, 要有一定的教学基本功, 讲清、讲透基本原理。这要求老师首先要讲清概念。《基础会计》的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程序、会计方法都涉及许多概念, 如果对概念不清晰, 学生就不能正确划分会计要素, 不能正确使用会计科目, 做账不知从哪里入手, 不知如何正确做账, 所以对每一个专业术语都要讲清, 学生才能理解明确。其次是讲透账务处理。基础会计中一般会以制造业为例介绍基本业务的核算, 为此老师要结合某一企业实际业务讲透每一笔业务的分录。有些老师在讲授《基础会计》业务分录时, 往往只告诉学生“借记什么账户, 贷记什么账户”, 至于为什么记这些账户, 不计其他账户, 为什么记“借”方或“贷”方, 则没有进行重点的分析解释, 这种方法等于只告诉了学生一个“结果”,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结果”没有透彻的分析, 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实务分析是非常不利的。最后是尽量将难以理解的专业性内容通俗化。《基础会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专业性比较强, 为此老师应该尽量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将其通俗化, 便于学生理解。如讲授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时, 可以用教学楼或者讲桌为例子, 告诉他们若以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价, 分别应为多少, 有何不同, 这样学生学起来简单易懂, 便于记忆。

2.针对重要的环节, 讲究教学技巧

在授课的过程中, 教师若照本宣科就不会有很好的课堂效果, 特别是课程中的重要章节, 需要教师运用一些技巧去吸引学生, 让学生爱学、易学,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授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时, 由于有六大类账户结构, 学生若分别记忆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增加、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减少, 余额在哪一方向, 较易记混, 可以建议学生只记忆资产类、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其余只需要反向记忆即可;或者依据扩展公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来判断, 公式左边的要素增加额就在左方, 减少额在右方, 公式右边的要素增加额就在右方, 减少额在左方。同样的, 记忆有余额的账户方向时, 可以依据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判断, 公式左边的要素余额就在左方, 公式右边的要素余额就在右方。这样, 学生记忆起来简单易懂, 还不易出错, 并且能与前面的内容联系记忆。

3.结合实际, 进行案例教学

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的会计业务作为案例, 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 老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 要结合学生的特点, 尽量选取那些简单易懂、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案例进行分析, 这样学生学起来有兴趣, 并且能够学的懂, 愿意学, 从而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又可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重视课后习题, 加大学生练习力度

虽然高等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般课堂上只进行教学工作, 课堂练习作业等都由学生在课下自觉完成, 但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不愿主动学习, 因此由教师主动督促学生作业练习就非常具有必要性。尤其是针对课程的重要章节, 如复式记账、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老师要想方设法地提供更多的习题资源让学生去做, 去练习, 并且进行检查与讲解分析, 这样, 学生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要点, 从而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

(四) 加强学生实践教学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 而且国家对高职教育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有明确的要求, 要求实践课程不少于总学时的50%。但是, 目前学院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一是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实验室, 二是没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因此, 笔者建议:

1.建立校内会计实验室,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学完某个重要知识点后, 以全真的原始凭证替代相关经济业务, 指导学生熟悉原始凭证, 然后编制记账凭证。学完《基础会计》, 应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对基础知识进行操作, 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以及一些简单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 初步了解和掌握各种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学会各种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登记方法以及记账规则、结账方法和错账更正方法的具体运用, 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同时, 针对前后有联系的相关业务账务处理, 提醒学生要将前后业务对比, 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 而且更易掌握相关的账务处理, 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

在指导老师的配备上, 注意要聘请有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会计工作者作为学院的专职或兼职实践指导老师, 也可以培养校内教师, 经常派会计专业教师去企业实践, 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让学生进行实习

从目前相关院校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的现状看, 再先进的实验室也难以完全模拟会计实际工作的真实场景。因此, 学院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让学生进行教学顶岗实习, 运用所学的知识, 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 培养他们的基本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以便将来较快适应会计工作岗位。

《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需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国辉, 迟旭升.基础会计[M].大连:大连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蒋泽生.基础会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任海芝.《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之构想[J].审计与理财, 2009, (5) :15-18.

[4]赵红霞.《基础会计》教学的创新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2) :25-26.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革 篇8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改革,专业技能

《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公共基础理论课, 在教学中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应该建立以能力为本位, 以素质为宗旨, 以学生为主体, 以技能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观”, 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以及能够根据经济环境的具体情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在实际的会计教学中, 一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或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使得学生一面临实际工作就一筹莫展, 这与会计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一、《基础会计》教学现状

(一) 教学方法单一

《基础会计》这门课实践性很强, 而教师讲课时往往采用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只是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进行概括介绍和简单练习。因此, 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与会计实践直观地联系起来, 其后果是学生感性认识差, 对知识不理解。由此形成该学科“难学”的错误心理, 从而怕学, 越学越丧失信心, 最后因为成绩差而不得不放弃。

(二) 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 多数院校重视会计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安排在“财务会计”之中或之后, 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时间上的严重脱节, 致使学生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不知如何下手, 很难适应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要求。

(三) 实践过程缺乏仿真性和全面性

《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所引用的资料大多是教材打印的黑白样式, 尤其是原始凭证, 学生很难得到填制真实凭证的机会, 因此学生对部分凭证的填制较为生疏。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影响着经济业务的处理, 由于缺乏一种仿真的模拟环境, 一旦离开教师的讲解, 面对大量的凭证、账簿、报表和形形色色的经济业务, 学生将无从下手。

(四) 指导教师缺乏会计实践锻炼和实践经验

学校里的会计教师多半来自学校, 缺乏会计实践, 所讲的课程内容只能是从书本到书本, 从理论到理论, 可以说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制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环节。

(五) 缺乏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教学教材

教材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中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材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 是组织教学最主要的依据, 教材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 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 高职《基础会计》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会计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割裂;基础会计教材重理论轻实务, 语言过于专业化;会计实训教材常常自成体系, 与理论教材衔接不够, 教材中运用的模拟资料与会计工作实践脱节。

二、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

面对着一大批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习惯不良好、基础不扎实的学生, 如何上好专业课的确是一大难题。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模式, 其结果只能造成师生互怨。是让教育来适应学生, 还是让学生来适合教育呢?教师应树立明确的服务意识, 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创造适合学生的基础会计教学教育模式。

(一) 统筹规划基础教材内容, 使教材体系更趋合理

在设计会计基础教材内容上, 应体现其“基础性”, 即基础理论与基础方法;在内容布局上, 应循序渐进、前后呼应、自然衔接、融为一体, 同时应该充分体现我国颁布的最新的会计规范。教材里需要有一根主线“贯穿始终”, 这一主线, 可以是会计核算基本程序, 即取得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财务报告。将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镶嵌、渗透”于这一会计核算程序的各个环节, 不仅使初学者了解掌握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而且能将这些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具体会计核算中。

(二) 理论联系实际, 强化实践性教学

在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中, 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 开展实验、实训、实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同步的单项实训和全部课程结束时的综合实训。平时的单项实训要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 边讲边练, 讲练结合, 及时让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处理具体的问题。在学完该课程全部内容后, 学生对会计学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应集中安排对一些会计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操作。

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会计实践教学的手段应更新, 实践教学手段不应仅停留在手工阶段, 应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和电算模拟实验结合起来, 采用手工、电算化、网络等相结合的手段, 实现实训的多样性与全面性。

(三) 对手工记账实行全面仿真教学模拟训练

进行手工记账的全面模拟, 把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模拟实习资料中, 学生运用会计凭证、账簿、表格和运算工具, 通过写、算、做等基本功的独立操作, 以获取知识和能力。除了进行上述实践教学之外, 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各个岗位的业务内容, 还可以采取“分组轮岗制”。即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个组充当一个财务科室每一岗位、企业主要与财务上工作有联系每一岗位、银行与企业工作办理转账业务每一岗位角色的轮换, 每位同学履行不同的岗位, 并确定其基本职责, 等掌握了某种岗位技能后, 再轮换到其他岗位上去实践以便全面掌握各项业务。

(四) 配备有经验的会计模拟实训指导教师

从本科到研究生, 从校门进校门, 没有到具体的会计实践部门去进行亲身的会计业务锻炼, 而是照本宣科, 一则学生听懂、掌握的概率降低, 再者讲课的生动效果不容易被激发出来。所以学校要定期派遣会计教师到企业一线进修培训, 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际技能。

另外, 学校除了选择校内会计实训指导教师, 还可以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高级会计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 增加学生实验的现场真实感, 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五) 充分利用本校的传统优势, 打造特色教学平台

每一个学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风俗、历史传统等社会环境不同, 它所形成的教学理念、教学传统和教育特长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特色。这些教学特色或特长, 是学校的亮点也是学校核心的竞争力, 充分利用这些传统优势于教学, 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本校艺术教育历史悠久, 艺术教育水平比较高, 学校的立校宗旨之一是艺术兴校, 本校充分利用这一传统优势, 打造了特色教学平台, 把艺术教育的特长渗透于非艺术教育中, 开设一些综合了艺术教育与各专业特点的特色课程。又如职业着装与色彩搭配、三笔与财会书法等。

(六)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基础会计》课程应逐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课程的内容力求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进行表述, 使高深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要善于将案例教学、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演示教学相结合;要善于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口头语言精彩表达、个人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进行最佳结合, 做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才会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 由于基础会计课程在整个会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重大, 能否讲好基础会计, 关系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系能否为后续专业会计知识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因此基础会计教师肩负着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庄玮.高职《基础会计》课改的实践与心得[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 (9) .

[2]、缪启军.会计基础与实务[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

[3]、王如彩.高职高专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 2007 (2) .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 篇9

教材缺少应有的针对性, 高职高专会计教材大多是依据大学同专业的教材而来的, 知识体系基本上一致。但是很明显高职教学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 对操作性的要求更高, 这使得高职高专会计的课程教学受到一定的影响, 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后并不能很快的适应岗位的要求。其次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 传统的大学本科教学主要是以教为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少, 也没有能够科学的应用案例教学, 没有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最后理论和实践的比例不够协调。传统的会计基础教学, 将重点往往放在了理论知识方面, 实践教学比较少, 这种教学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更多的用人单位希望自己的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最好是能够独当一面, 但是因为会计部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门, 即便学生到单位去实习也很难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整个单位的会计系统。而事实上很多学生的实习过程并不够扎实, 很多只是找一个单位盖章而已, 这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缺少了应有的实践操作的机会, 学生的学习没有办法和实际要求接轨, 影响了学生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

2. 高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改革的方向研究

2.1 教学内容方面应该进行的改革

首先要设计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设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新时期的经济情况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要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 培养规格、教学条件, 制定出符合高职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计划, 并从整体上进行专业课程的优化。

其次要认识到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仍然是教材, 在教材的选择上, 要正确的处理好教材的先进性和继承性的关系, 处理好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 正确的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之外的先进的比较新的会计知识。

2.2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第一, 可以应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情景模拟式的教学方式是现代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能够很好的虚拟教学的情景, 同时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况, 对于提升教学质量,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拍摄一些凭证记账薄等资料和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场景, 然后展示给学生, 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的感受到会计的工作内容和相关的工作流程。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就自己听到的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样的一些互动环节, 了解学生对于学习会计知识的看法。通过这些沟通, 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到未来的会计工作者应该具备什么样会计知识,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 要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供方针的原始凭证并配备好各种记账凭证账薄给学生。通过在实际教学中模拟出一个企业的实际运作情景, 让学生更好的处理实际的业务。在具体的操作中, 可以采取一人多岗轮流的运作, 使得每个学生能够学习完成几个岗位的任务。让学生熟悉各种会计岗位的具体职责, 业务的处理过程, 让学生能够在工作中切实的感受到岗位之间的牵制过程和会计凭证在各个岗位之间的快递流程。这样不但可以深化书本的理论知识, 同时还能够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在实训内容上也可以结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变化情况, 实训的内用要涵盖会计基础的理论知识, 同时还应当具备比较强的操作性, 让学生能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亲手操作, 通过开展实践操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各种理论知识。

2.3 开展教学评价手段的改革

以往对于学生成绩的考察主要依据的是考勤、作业和考试。笔者认为在目前的高职会计的《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中评价手段可以更加的多元化。首先是以实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考察, 观察学生操作的水平和学习的效果。其次要以讨论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应变能力进行考察。再次要丰富试题的类型, 增加一些辨析性的题目, 以考察学生的知识面, 重在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最后要以学习中的行为表现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态度是学生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对于学生工作态度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评定应该在学习学习成绩的评定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小结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这要求高职高专《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要能够跟的上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就《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思路开展了分析, 以期能够更好的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百灵, 刘小玲, 张金霞.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J].山东文学, 2009 (S4) .

[2]葛俊芬.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青春岁月, 2010 (24) .

[3]杨峰.浅析高职《基础会计》中的“教、学、做三合一”模式教学内容设计[J].青春岁月, 2011 (10) .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策略

1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课程性质

它是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和经济类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 其教学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系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明确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能运用各种会计的基本方法, 对会计的对象进行核算、监督和分析, 为学习各专业课程奠定所必须的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及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奠定基础。

2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基本目标

2. 1 知识教学目标。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2. 2 能力培养目标。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 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更正处理技术。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3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很多基础会计老师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 把学生当作灌装知识的容器, 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 “讲授—接受”模式。教学实践过程主要经验是不断重复和操练, 缺少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是:“被动接受”、“单干”学习, 缺少 “主动、探究和合作”。这样的学习不利于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缺乏对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的关注,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学习的能力,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样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4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4. 1 创设激发想象的教学情境。想象力是创造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更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智能素质。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 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头脑中的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 (1) 会计的专业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意义性和交流性。需要教师对会计概念或术语联系实际进行描述, 把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形象, 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例如在解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时, 可以列举有两个人在购买住房时, 一个是负债购房, 另一个是等攒够了钱才购房, 不同的付款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产生了会计等式的两种具体情况。 (2) 借助模拟角色表演可以从当事人的角度体会情境。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模拟实际会计工作, 在课堂上虚拟的场景中扮演会计, 与其他同学扮演的其他会计或财务主管、经办人、客户、银行业务员、税收征管员或部门主管等办理业务, 进行会计核算的一系列操作。学生在模拟角色实践中, 从角色的准备、角色的体验、角色的转换中学习, 不仅锻炼了专门的会计技能, 还能通过这种训练成为一个自觉的、成熟的学习者。

4. 2 项目导向法。会计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每一工作阶段又有着特定的工作步骤及工作内容, 在实践教学环节, 我们以会计的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 采用项目导向来组织教学, 在提出工作任务后, 让学生依次完成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帐凭证、登帐、结帐和对帐、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一个完整会计工作流程, 从而为学生建立起全盘账务处理的观念, 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也是根据工作过程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导, 并根据实际工作过程产生的知识需求引入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教学做相结合, 有效解决了理论教学的抽象、枯燥,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3 仿真教学法。利用相关实训室来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 进行实践教学的会计多媒体模拟实训室按照企业会计部门形式布置, 配备有电脑、打印机、点钞机、凭证装订机、验钞机等设备, 设有10 个工作组, 每个工作组有6 个工作卡位, 一进实训室, 就如置身于一个实际会计部门办公室。课程实践所用的各类账证资料等耗材, 全部按实际工作中的形式配备, 各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直接购市场购入, 对无法购买到的发票、销售结算单等各类空白原始单证则参照实物的大小、版式印制模拟替代品, 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真实或仿真的实训耗材, 保证了学生在学校实践的即为其在实际工作中所面对的。通过以上方法为学生模拟出了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及氛围, 使学生在学校就能置身于企业的实际情景中, 极大地拉近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

4. 4 参与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 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 提高学习主体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 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或相关问题展开随时随地的参与, 使每个同学进行参与的要求和愿望得以实现。比如, 在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中, 要求学生进行现场收集、取证等工作。同学们积极到商场、资料室、网上查找收集资料, 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探索的艰难和创造的幸福。通过学生参与, 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特别是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 5 现场体验式教学法。课程实践部分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 通过到实训基地参观, 让学生掌握现场工作流程。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到我校校外实训进行现场教学, 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会计工作过程, 增加体验学习效果。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增强感性认识, 尤其掌握企业对相关技术技能的要求, 了解企业的文化特色, 进而对走上工作岗位起到铺垫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现状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02) .

上一篇:小说《傲慢与偏见》下一篇:转变英语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