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农民工子女

2024-06-29

关爱农民工子女(精选十篇)

关爱农民工子女 篇1

一、生活上“爱”的关照

农民工的孩子来自四面八方, 他们的父母为生活而奔波, 这使他们从小就开始独立生活, 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许许多多困难, 他们的生活是如此艰辛, 更需要教师的爱, 对农民工孩子来说, 他们会把对父母的爱迁移到教师身上。为了博得教师的爱, 他们会努力地守纪律, 努力地完成教师提出的一切要求, 当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时, 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了自我的价值感, 激发奋发向上的力量和信心。学校寄午生当中, 多数是农民工的孩子, 我常放弃午休, 融入其中,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与每个孩子亲切交谈, 嘘寒问暖。我校四川籍学生刘高燕, 自小失去父亲, 一年级起就随母亲来我校学习, 由于没有了父爱, 这个孩子性格孤僻、任性, 对学习也是心不在焉, 针对这种情况, 我经常找她理解内心困惑, 从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充分发挥她的优势 (体育方面和班级管理能力方面) , 并进行了家庭调查, 有时还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面对面谈心, 到了三年级时, 这位同学不但改变了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而且在成绩和个性发展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可见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悉心的呵护是孩子成长的源泉。

二、学习上“爱”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是爱的延续, 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 是建立尊师爱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根本和源泉, “亲其师, 信其道”, 作为教师要尊重、理解、帮助、支持和赏识学生, 使学生感到被接纳与信任, 使其经历体谅和鼓励;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并升华到发挥, 让学生能在一个快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由于农民工孩子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 以及个人经历不尽相同, 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等必然各异, 他们的家庭教育、生活环境比城市孩子落后, 因此, 特困生更多。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眼光, 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 每个学生的现在都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其意义不可轻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 善待每一位学生, 尤其是给这些农民工孩子多一份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 感情上不厌倦, 态度上不粗暴, 要用一片真诚的爱心, 去叩启他们的心灵之门,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 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 应多给农民工孩子创造条件, 鼓励他们举手发言, 及时给予肯定、奖励, 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 课外积极辅导, 帮他们查缺补漏。来自贵州的孩子陈盛杰, 初入学校时, 由于学习基础较差, 成绩一直处于及格线以下, 因此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经常不做作业甚至有旷课现象, 得知情况后, 我主动上门进行家访, 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 与他进行沟通, 打消了孩子的顾虑, 并能在短短的时间里, 使这位孩子重新振作起来, 积极投入到集体中来, 体会集体的温暖, 同时我也与他建立了感情, 成了知心朋友。我相信爱是打开心灵之窗, 孩子需要爱, 只要我们付出真诚的关爱, 一定能融化一切的。

三、情感上“爱”的熏陶

我们要培养农民工子女的一份“爱”心, 这份“爱”心包括自信心、自尊心和同学相处的包容心。居里夫人曾说:“我们要有爱心, 更要有恒心。”一个人所具有的爱心是所有人发明创造的巨大动力, 有了爱心, 才会自心、勇敢、坚强, 敢于创新, 没有恒心, 就没有独创, 就难以成功。小学生在人格上有与成人同等的要求, 只是他们思想单纯、幼稚, 心理感情较脆弱, 容易受到挫折伤害。教师在教学、集体活动中或平时生活接触中, 要尊重学生 (尤其是农民工的孩子) 的人格, 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情感交流活动中, 树立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 促进求知欲, 重视自我价值, 心理学认为自信的成功基石, 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 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相反, 缺乏自信的学生会阻碍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有的放矢地培养这些孩子自尊、自信的心理。善于发现他们的心灵之光, 适当表扬, 增强自信心。小学生争强好胜, 爱表现自己, 并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 这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基础。因此,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讲就非常重要。平时教师要有意识采用鼓励性语言, 去唤起这些农民工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处于最佳状态, 不会因自己的家庭条件而产生自卑感。在去年迎元旦排练舞蹈节目中, 一个农民工孩子主动报名参加, 几个同学嘲笑说:“这样的土八路也能上台。”我见他脸红到耳根, 就立刻给他解围, 说:“谁说不能, 你能自告奋勇, 这是好样的, 老师相信你能行, 而且还是最棒的!”后来在训练过程中, 他特别用功, 也很吃苦, 带着那么重的狮子头坚持训练, 最后这个节目演得很成功, 这个军功章中有他的一份功劳, 同学们都刮目相看, 这次成功扬起了他自信的风帆, 随后, 他学习更用功了, 成绩进步了, 家长能不高兴吗?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 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 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事业, 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 在这神圣的岗位上, 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 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 无愧于这些为生活而奔波的家长们, 无愧于党的教育宗旨, 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那段青春年华。

关爱农民工子女 篇2

****乡大量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由此带来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管理等问题。我乡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有少部分随父母一起外出并接受教育和管理,而绝大部分托留在农民工户籍所在地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根据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精神,2010年要将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作为当前青年志愿者的重要工作来实施,并深入持久开展。针对我乡实际,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对象和服务内容

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

服务内容:开展学习辅导、经济帮扶、生活帮助、精神抚慰、爱心陪护、亲情沟通、课外活动、思想行为引导等志愿服务,使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

二、活动形式和具体内容

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关爱留在农村的850名农民工子女应是此项行动开展的重要方向。重点通过“五结合”方式,把“圈里乡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推向农村,推向基层,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行动。

1.与基层团组织新格局创新试点相结合。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县,根据各兼职团干工作、生活、特长等优势,作为团组织的中坚力量,积极动员兼职团干参与到志愿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中来。

一是成立兼职团干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队。各选取一个村作为试点,集中开展慰问农民工子女活动,与农民工子女谈心交流、互动游戏,向农民工子女家庭捐赠衣物、书籍、大米等生活和学习用品,为农民工子女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实际困难。形成兼职团干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队活动的长效机制,并将活动在不同的村延续开展。

二是发挥兼职团干联系青年、整合资源的优势,动员各方力量,尽已所能,为农民工子女童捐款捐物。

三是村兼职团干要组织本村农民工子女开展积极向上的各类活动。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以村单位,就近就便成立各村的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使农民工子女和村的青少年成为互助、团结的新集体新团队,帮助本村本寨孤老和农活繁忙的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农活等,开展志愿服务。让农民工子女在关爱他人、奉献他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体验爱心、关爱他人、健康成长。

2.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走访农民工子女所在家庭,对帮扶对象全面了解,结合实际开展帮扶工作,要形成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和志愿者爱心接力。

农民工子女的家中、农村已建设的文化活动室,因地制宜的对农民工子女开展“代理家长”、“亲情电话”、“亲情信箱”等关爱行动。活动形式要切合实际,形式可以是:

1、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融入到农民工子女日常生活中。

2、帮助搭建农民工子女与在外务工父母的联系平台,特别是法定节假日和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亲情传递”主题活动,通过电话、写信、网络视频、送礼物等方式,让父母了解、关心子女成长情况,让农民工子女懂得知恩回报,心理上有依靠,精神上有关爱。

3、以实际行动来倡议社会各界关注农民工子女,如动员学校、机关、人民团体、个人等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捐款捐物,对捐款捐物要登记造册,妥善管理,及时发放给农民工子女,如利用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物资建立爱心超市,按时、按需发放给农民工子女;利用书籍、图册等物资建立流动图书室,在周末、节假日开展针对农民工子女的读书活动,利用体育用品、体育器械等物资开展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丰富农民工子女的课余生活等。

3、与团队工作相结合。各地团队工作者应积极组织团队与农民工子女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为结对服务活动提供便利和支持,制造舆论宣传氛围,努力建成长效接力机制,确保工作务实推进。

一是要充分发挥团员和少先队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团队内部开展与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手牵手,一同向前走”等类似结对帮扶活动,呼吁团员、少先队员关心身边同学,做到“不歧视、多关心、肯学习、勤帮助”,并注重挖掘宣传,建立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结对帮扶活动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是要树立各级、各单位团队工作者的关爱意识、平等意识,在团队工作中公平,甚至倾向于将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吸收到团队中,在评选优秀团员、少先队员时,也要有侧重的体现农民工子女团员、少先队员所占的比例。

三是在平时的团队工作中,要积极为农民工子女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引导学生形成劳动者光荣、农民工伟大的心理认识,通过各种团队内活动、课堂内外活动,消除农民工子女的自卑心理,强化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一位农民工子女都能融入集体、健康开心成长。

三、服务模式

1、结对帮扶。采取“志愿服务团队+农民工子女群体”、“青年志愿者+ 农民工子女”、“高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结对方式,进行结对帮扶活动。

2、爱心接力。组织青年志愿者轮换在社区、农村志愿者微笑小屋、各类服务场所、农村农民工子女家中等固定场所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志愿服务。

3、临时监护。利用农民工子女周末和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后至回家前的“失管”时间,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业辅导、励志训练、开拓视野等,丰富他们业余文化生活。

4、物资捐助。加快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建设,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向农民工子女捐助学习用品、体育器械等,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活动推进步骤

2010年在全乡广泛启动实施,建立基本工作机制,主要推进步骤如下:

(一)工作部署和示范启动时间(2010年4月至5月)1、4月25日前,下发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通知,将工作安排至各团委和各团支部和相关部门。并督促各单位建立活动领导机构,指导各单位开展辖区内的农民工子女基本情况统计收集和制定活动方案。2、5月1日前,举行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示范活动启动仪式,2010年拟定中学团委作为关爱进城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试点地区,3、5月中旬前,各级团组织要完成服务对象的摸底统计工作,并按要求填写登记表。

(二)组织实施和全面推进时间(2010年5月至10月)1、5月,各地、各单位全面展开工作,完成宣传发动、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活动组织等具体工作,为青年志愿者和农民工子女建立长期帮扶联系打下基础。2、6月,利用六一儿童节的契机,全面推动活动开展,各地在团省委的统一部署下,各有特色的关爱活动全面铺开。3、7月-8月,要针对农民工子女暑期离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青年志愿者对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上给予辅导和关爱,解决农民工子女回家后疏于教育管理的这一问题。4、9月-10月,帮助农民工子女顺利返校,对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入学要提供相应的帮助。

(三)深入调研和总结经验阶段(11月-12月)

组织人员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大调研,认真总结经验,有序推进,巩固扩大活动成果,为2011年深入推进该项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五、活动要求

(一)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要成立专门的活动机构,有专人负责活动开展,要结合实际,认真谋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具体活动方案。同时,要做好长期规划,制定完善的志愿服务守则、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要在示范活动取得良好影响和前期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增强影响力和实效。

(二)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要按照团省委的安排部署,统一行动,迅速形成声势、形成规模。同时在活动开展中要佩带青年志愿者标识、徽章,提高此项志愿服务行动的影响力。

(三)乡团委将对各地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阶段督导,各地要按照规定,每周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月度小结。

共青团***乡委

关爱农民工子女 篇3

【关键词】学习动机;英语教学;新进农民工子女;公办初中

2010年,上海市教委宣布,从当年秋季开学起,本市所有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均可免费享受义务教育,其中初中阶段的教育全部并入公办中学,也就是以前民工子弟学校的初中阶段全部取消。由于民工子弟学校的学制为小学六年,而公办小学学制为五年,这样就导致了民工子弟学校毕业的学生升入公办初中后直接进入七年级就读。这部分学生的到来,给我们公办初中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新进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新进农民工子女的英语基础薄弱

以下是笔者所在的学校某年度的七年级原始成绩表,其中阴影标出的即新进农民工子女的入学英语成绩。

通过以上成绩看出:新进农民工子女的英语为12.47分,离年级均分有30分左右的差距,而与其他班级的均分差距高达50分。

除此之外,笔者还翻看了新进农民工子女的答卷,发现他们在知识方面的缺陷远比成绩反映出来的要差:90%的学生的分数都是靠猜得来的,试卷上根本看不出他们的英语基础;更有73%的同学A\B\C\D大小写分不清楚;35%的同学整张试卷上没有有效的标志。

(二)新进农民工子女学习英语的动机缺乏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動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基于新进农民工子女英语基础差的特点,笔者主要从目标引力、外界压力和心理动力三方面对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

1.目标引力方面:

在英语学习的目标引力方面,调查发现在学习英语方面选择“应付考试”的占到62.2%,为了以后“可以从事与英语有关的工作”的占到了42.2%;而在英语这门学科上“想成为班级第一名的”有40%,而选择“尽力取得最大的进步的”占到了50%。由此可见,新进农民工子女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学习目标都是外在的,基于实际的。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目标并不是很明确。

2.外界压力方面

在学习英语的外界压力方面,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在新进农民工子女当中,认为“学校、教师”给的压力最大的占的比例最大,为70%;而认为“家长”给的压力最大的仅占25%。因此,可以看出新进农民工子女都是迫于任课教师的压力才学习英语的,而家长在这一方面给学生的压力不是很大,这与一般学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而读书是有所不同的。见学生访谈:

笔者:你以前学过英语吗?

学生D:没有。

笔者:一点也没有吗?老师觉得你字写的还可以。

学生D:…也不是,三年级开始学的。

笔者:那也学了几年了啊,应该也有些基础了啊,怎么读不来呢?你在家会听录音吗?

学生D:家里没有录音机。我爸爸妈妈说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就行了,英语是副科,以后也用不到。

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以上的例子并不少见。由此可以看出,新进农民工子女在英语学习方面受的外界压力严重失衡。学校方面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打击,或者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但是家庭方面,又基本上没有压力,这就导致了新进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的不正常。在学校,由于教师抓的紧,学生感觉到严重的学习压力,他们在校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在紧张的状态中完成的;而另一方面,等回到家里时,又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后果是第二天教师检查作业时又会给他们更大的压力。这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仅不利于英语的学习,也非常不利于新进农民工子女的发展。

2.学习自信心方面

众所周知,无论是做任何事情,只有有了自信,才能从容的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去探究,体验学习的乐趣。

但在工作当中,笔者发现大量的新进农民工子女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尤其是英语。通过周记交流,笔者也整理了几位学生的代表性的想法:

案例一:(来自2011年9月 第四周周记)

学生A:英语老师对我们要求太高了,我们外地的不比本地的,我们基础差,学习不好是正常的。

学生C:希望英语老师多为我们外地人考虑,我们本来就成绩差,再努力也没有用。

通过上述几位同学的交流可以看出,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没有因为身处弱势而奋起直追,他们在自信心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现象。

二、采取策略,激发新进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动机

(一) 创造机会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的根源是来自对困难的战而胜之”。新进农民工子女因为缺乏英语基础,本身就存在自卑心理,如果教师经常给予农民工子女失败和不适应学习的证据,就会出现伴随学生的日益增强的自我怀疑。为了使学生能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认识自己,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并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成功。比如,在英语课堂上,提问问题时可以降低难度,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平时的作业、考试成绩应以进步为表扬的标准,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进步,也应给予肯定的表扬,让他们获得自信并及时通报家长,一方面可以引起家长对英语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在班里和家中都体验到学习取得进步的喜悦,从而稳定学习兴趣。下面是一则教育案例:

案例:

“在小学的时候,如果上课回答错了问题,老师总是打我们,用棒子打头,结果我们都不敢回答了,上课就他一个人讲。所以已经养成了习惯,一回答问题就紧张,我希望老师以后不要让我回答问题了,耽误时间,我也很紧张,还不如让好同学回答。”这是一段来自周记上的话,写这段话的是小马,体育特长生。从话语中看出,他对自己非常的不自信,也对上课回答问题充满了排斥感。于是,我针对这一问题与他一起进行了探讨,并且“约法三章”:一、以后上课回答问题不管对错,教师绝对不批评;二、上课尽可能举手,回答对了问题教师当堂给予表扬;三、每周回答对问题超过三次将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之后,我刻意在课堂上补充一些可有可无的,难度不高的问题,比如:’What’s your name?’、或者诸如Yes or No的问题等,而在他回答完后我都会给予他一个灿烂的微笑,还有如“Good!”“Excellent!”“You are very clever!”等简单易懂的表扬,每次表扬我也都用非常夸张的语气,让他感受到我发自内心的喜欢。而他像变了一个人,每次都能抓住机会举手,上课注意力集中了,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正确率也高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的自信心大增,课后提问问题的数量也多了。一个月后的测试中,他的成绩进步很明显,虽然还是不及格,但是也提高了二十多分,与那一个月的内容相关的题目,正确率特别高。看到成绩后,他在我面前拍着胸脯说:“老师,下次我一定考及格!”

案例中的小马,就是新进农民工子女的一个缩影,他们对于英语学习有着各种各样的顾虑,原因都来自于以前所受的不正规的教育所留下的心理阴影,因此英语教师只有对症下药,采取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激励手段,不断地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让他们爱上学习。在案例的最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小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二) 关心爱护学生,激励他们“想学英语”的愿望

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B.S.布卢姆实验证明:许多差生的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得到各自所需的及时的关心和帮助。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也是适用的,因此,我们英语教师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对新进农民工子女都要格外关心爱护,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困难,不失时机地激励他们产生“想学”的强烈愿望。

案例:

小洁,是这个班集体中最先引起我注意的。从摸底考试看,她成绩中等,没有什么突出的,但是也不差,可是她上课的表现却十分不佳: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几次叫起来都不知道该回答什么问题,每次下课,她总是像有什么话要跟我讲似的,可是,又总是不开口。有一次,我在学生做Group work的时候,特意走到他们小组,问起了她要扮演什么角色,还说我对她有信心,因为她一看就是聪明的孩子。那节课,她确实表现得很出色,尽管口音很重,但是丰富的肢体语言很好的弥补了她的缺点。课后,她跟在我后面,怯怯地说:老师,我的户口本能还给我了吗?我妈妈要做手术,需要户口本。原来如此,事后,我多次以询问她妈妈病情为借口跟她沟通,还特意买了礼品去看望她妈妈。而她,也真的像春天花儿一样,慢慢地绽开了,而且,越来越灿烂。到学年末的时候,她的成绩达到了七十几分。

成功教育的核心是相信每個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取得成功,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也应该坚信这一点。前面的小洁,曾经在得知她妈妈生病的时候想到了退学,而她爸爸也同意了,就是怕她妈妈知道了不高兴会拒绝做手术,想等到手术后再告诉她。“就是因为老师您的那句话,让我又想留下来。从那时候我开始注意起周围的同学,他们都很友好,老师您对我们也很关心,很负责任,谢谢您。”因此,我们在某个细节上对学生的关注,不仅仅可以促使她对英语产生兴趣,还有可能改变她的一生。

新进农民工子女缺少的不仅仅是知识,有的时候就是一句鼓励、一点关心、一点成就感。他们经历的太多都是负面的,外地人、笨、脏、乱、没规矩等等这些不良的标签已经在他们身上贴了多年,所以,当你把这些标签给拿掉并给与正面的评价,那么他们就像五指山下刚出来的孙悟空一样,全身充满了活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在知识外多关注他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放大,再放大,照耀他们走向更高的成功。这,也是成功教育的精髓所在。

(三)开展课外活动,发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进农民工子女学习基础差,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却有着不同的特长,如果能利用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良好表现,激发起他们的兴趣,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应为新进农民工子女创设各种舞台,为他们提供显示才能的机会。例如:可以开展一些书写比赛的活动;或者在学习字母和音标时举办一次识别大赛;另外还可以利用他们家庭的特点,让他们回家扮演英语知识宣传员的角色,每周汇报他们家庭成员的学习结果等等。

三、结语

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新进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动机,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而在每次的考试中,成绩也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他们变得自信了,虽然他们的发音还不是那么标准,但是他们的声音很响亮,读起来整齐、有力;虽然试卷上面的题目他们还不能与其他孩子一样解答的游刃有余,但是他们认认真真的圈圈点点,让监考的老师都能看不出他们是刚刚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只有短短一年的学生。

关爱农民工子女 篇4

2003年,政府文件规定公办中小学要无差别接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民工子女就近入学;2006年全国人大修订《教育法》,规定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实现“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早在2002年,苏州市就颁布了《苏州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管理办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到2011学年度,已有18万左右的外来农民工子女在苏州上学,其中在公办学校的就学人数达11万人,占整个外来农民工子女适龄接受9年义务制教育人数的60%以上,就是说,在苏常住农民子女都能与本地学生同等接受义务教育,无论外地还是本地学生都可以自由平等地分享本地的公共教育资源。但怎样就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接受平等免费的教育进行保障呢?

1 政府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支持

缺乏充足的经费资源保障,是影响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一个重要问题。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多数位于城乡交界处,大多数教育经费不太充足,还要承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给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了很大困难。在教育经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公办学校接收外来农民工子女越多,地方财政压力越大,这是对地方财政提出的严峻挑战。例如,元和镇一直是外来农民工最多的地方之一,据估算,已经在元和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如果全部免费进入公办学校,每年财政须增加教育经费582万。

2003年9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制定的《进一步做好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流入地政府负责提供经费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政策。明确要求从中央到各级政府都应该分担其经费,建立相应的各级政府共同分担、以省市政府为主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负担体制。跨省流动到非直辖市的教育经费,应该由中央、省、市和区县四级政府分担。在省内跨市和区县流动的教育经费,应该由省市和区县三级政府负担,以省级政府为主。

义务教育制度下的经费来源有国务院文件条例的保证,保证“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受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切实减轻农民工子女教育费用负担”条例就得到落实,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有力支持决定了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敞开教育的大门,保障其接受的教育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相城区元和镇,投资商比较多,外来民工大量涌入,其子女相应猛增。秋季入学时,区教育局规定:凡能够提供农业户口本、暂住证及一年以上务工合同、原学校学籍等证件的外来务工家长都可以为子女就近申请入学。由于国家政策调控和地方财政支持,相城区取消了借读费,农民工子女和当地子女一样,可以享受就进入学免费教育。很多农民工家长认为城市中的教学资源丰富,纷纷将留在家乡的孩子带到流入地读书。元和镇的蠡口实验小学2011年入学报名前两天就有180位农民工子女报名,并且陆续增多。

2 教育部门对师资力量的投入

公办学校吸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后,在教育教学中与本地学生是否一视同仁?这是肯定的。2006年出台的《苏州农民工子女入学指导意见》就指出:对于非起始年级的入学农民工子女,接纳学校须发扬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的精神,在完成正规教育之外,要安排师资加强对孩子辅导,帮助入学农民工子女克服借读带来的衔接困难,使他们尽快赶上本地学生,融入班集体。

2010秋季入学后,相城区教育局根据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情况,要求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能根据学校实际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并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贯彻与实施,要求校长能亲自订计划,重教师的业务培训。特别应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开展“阳光学生”、“阳光教师”等活动,使他们也能享受到苏州市优质的学习与心理教育。而且教师队伍全部都是师范毕业生,在教学教法等方面的有专业训练,也了解学生的特点。

硬件上,以元和大湾小学为例,学校每个年级配置了“新三机”(电视机、电脑、视频仪),建了校园网,翻建了操场,整修了校园。学校现有班级15个,学生580多人。其中农民工子女为554名,占学生人数的95.1%以上。学校现有舞蹈室、艺术室、自然室、劳技室、电脑室、阅览室、体育室、档案室等专用教室。公办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新一代苏州人”。

3 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完善

农民工子女的就读必然使公办学校的学生构成产生变化,不同的学生构成带来了性质有别的多样文化,这必然使学校面临不同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语言文化差异、生活环境差异、生活习惯行为差异、家庭教育差异、学生对学校班级的责任感的差异等。鉴于这样文化不同,学校在多方面进行了完善。根据心理学家蒋华的初始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互动”表:

蠡口实验小学在校园文化的观念上,树立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在管理上根据农民工子女流动性强的特点进行改革,在课程上开展民族教育、生活教育和爱家乡教育,在教学上针对学生差异大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学校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教育家李红婷认为农民工子女在文化适应上存在困难,学校应该实行“城乡文化整合教育”。在又添加100多名外来农民工子女后,蠡口实验小学开展文化统筹活动,比如分组一起完成制作一个课外作业,促进本地生与外地生的交流与融合,缩小双方在语言和行为上的差异;开设心理咨询室,委派专业老师,加强对文化适应不良学生的心理辅导,尽量减少农民工子女学生对自我的“乡土认同”。另一方面,激发农民工子女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王老师最近接的班级,2/3是农民工子女学生,“每一周,班级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特意安排本地生和外地生一起劳动,在劳动中,外地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这样就可以表扬他们,也有时机把本地生和外地生联系在一起,让他们能够在观念上彼此融合。”

4 家长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由于农民工家长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等因素,他们对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对孩子放任不管,有的抱着“棍棒之下出人才”的想法,对孩子简单粗暴,这种严而无格、宽而无度的家庭教育,容易造成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不畅,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更无从谈起。家庭教育功能欠缺,容易对其子女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关怀下,大部分农民工家长在思想观念上有所转变,家长们也把自己看成整个城市进程中的一分子,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用长远眼光来看,同时他们把自己吃苦耐劳、不畏艰苦的精神传达给了子女,这会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有社会政府的财政支持,教育部门的师资投入,家校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面对着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子女,面对着亟待解决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政府采取了英明果断的措施,其中规定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政策,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有力举措,标志着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政府行为,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重视和人文关怀,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相信,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蓝天下将普遍享受到真正的阳光般照射的免费义务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城市中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2006年以来,苏州市逐步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纳入公办教育的范畴,使得农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高度重视。这也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免费义务制教育,公办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建民,胡琪.中国流动人口[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张鹃.论进城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建议.中国科技信息,2005(18).

[3]苏州园区教育局.苏州工业园区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指导意见.2006.11.

[4]刘健.无差别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底线.中国农村研究网,2005-06-07.

关爱农民工子女···支教 篇5

“关爱农民工子女——支教活动”

福建外经贸学院团委学生会

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 2008年3月10日

“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

之支教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手拉手,心连心,走近福美。

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瞬息万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而其中大部分子女也跟随在其身边。但他们却难以融入到城市的生活环境,这实际上是新生代农民工边缘性的体现,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他们在城市中难以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因此,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成了很大的问题,但家长总归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迫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去关注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又由于农村与城市差异悬殊,导致这些孩子们内心的自卑、迷惘与孤独等众多心理问题。而福美小学就是典型的农民工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同学们的娱乐活动呢较少。针对此情况,外经贸青年志愿者中心正进入活动月,为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让学生深入基层去充分了解和关注社会的那些孩子们。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1、丰富福美小学生的文化生活,让他们接受更多课外知识和娱乐活动,拓宽农村孩子的视野,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2、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给基层教育注入新的血液

3、让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农村,感受生活,培养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达到受锻炼,长才干,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4、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社会宣传作用,呼吁社会,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支教活动;

5、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教育部的支持农村教育工作。

四、活动组织机构: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

五、活动对象:福美小学的学生们

五、活动的时间、地点:2008年每周三下午,福美小学

六、(一)活动流程: A、前期准备:

1、向院递交策划书,取得院方同意并得到支持。

2、安排人员进行实地调查,联系学校老师,征得同意后,了解所教班级数量以及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着实安排志愿者人数。

3、宣传部负责制作活动海报,放置食堂门口,以便所有学生了解本次支教活动,起到宣传的效果。

4、派干事下班级,宿舍等进行积极宣传,并让志愿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并对他们进行面试,筛选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亲和力和有特长,才艺的志愿者,保证教学质量。

5、安排面试通过的人,对这些授课的志愿者及参与活动的所有人进行临时的教学培训。

6、选择合适的路线、公交车,以防交通拥挤并保证及时安全到达目的地、7、经费预算:每周一次,车费来回200元,授课需要的材料100元 B、授课内容:

文艺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手语、折纸,京剧等。体育类: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语言类:歌曲、演讲、诗歌朗诵,讲童话故事等。话题类:自信、成长、感恩等。

娱乐类:猜谜语、跳棋、吹乒乓球、找茬等。社会知识类:地震知识、防范火灾知识,自然科学等。C、课后对对帮:

支教志愿者根据与被教课班级老师交流,和自己授课观察,将特别的几个同学列为对对帮名单。并能在课后予以特别关注,引导同学对学习更积极,使其学习更加主动、热情。

(二)、活动开展:

1、召集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志愿者到院团委门口,1点集合,到达之后,由此次的活动带队负责人与校长及老师接洽,简单介绍活动流程。

2、为每位授课志愿者分好组,并分别派到 xx 班。

3、志愿者根据自己所准备的授课内容进行讲课。在课堂上细心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及时做反馈。

4、各个班级分配一个记录员,一个拍照员和和2个后勤工作者。

5、记录员做好登记并且及时的在课后做问卷调查,以备提高教学质量和调整教学方案。

七:活动注意事项:

1、上课时,志愿者要尽量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教学质量,时刻体现当代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风貌。

2、遇到不懂之处和突发事故的发生,及时与所在班级班主任进行交流与沟通。

3、活动时的材料:体育器材、笔墨纸砚、铅笔、颜料、画板、绘画纸、折纸等要在课前准备好。

4、注意支教路途的安全。

5、支教人员注意文明礼貌,兼顾支教形象

6、遇有特殊情况,如大雨、生病等不能及时到达的支教人员,可由学院实践部配备后备人员,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八、活动后期:

1、精选照片制作电子版和纸质版材料,精选照片贴制作海报宣传,并上传新浪微博对此次活动进行后期宣传,以便下一次发动更多志愿者加入。

2、召集此次活动的所有参与者,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授课心得与体会,干事们讲讲此次活动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3、由于此活动是一个长期性活动,负责人会分配长期任务,确定好志愿者人数以及他们的授课内容,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的坚持。

4,每次活动后都要对记录的内容和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并长期与福美小学的老师和校长联系,了解更多孩子们对课程的需要。

九、预期效果:

1、通过对小学生的授课,丰富农村小学生的文化生活,拓宽农村孩子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他们的潜能,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对生活,学习的渴望,对梦想的憧憬。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2、志愿者与小学生之间的相互接触,激起志愿者对教育事业的浓厚兴趣,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领悟关心,关爱,关怀,和个人对社会的真正价值所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社会的服务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3、志愿者的授课获得校长及老师的支持,得以能够长期坚持这种支教活动。

4、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给基层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社会宣传作用,呼吁社会,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支教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教育部的支持农村教育工作。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院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 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农民工子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52-01

我国社会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于是,在出现农民工这一过度性群体的同时,他们的子女也加入了“民工潮”这一行列,且“流动人口家庭化”也成为这时期的产物。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新时期社会建设“学有所教”的重点和难点,为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运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从社会进步的高度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从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下面从自己工作实践中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分析

1、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不均等

“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现实不够协调,造成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在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的就学问题上定位不明、责任不清”,即户籍制度是关键。由于这个原因,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公办学校时,都有一道很高的门槛——借读费。这就使得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

2、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问题

对于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农民工,其子女的教育经费往往失去了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支持而由他们自己独立支付,而这笔费用对于他们而言往往不堪承受,很多农民工子女都辍学在家。

3、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经济贫困

农民进城后,有的工作较稳定,还有的工作和收入不稳定,他们的收入普遍比较低。而且比较流行“流动人口家庭化”,有时就为生计奔波,怎么能支付孩子的学习费用呢?二是观念落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希望孩子通过读书的方式改变父辈贫困、落后的状况,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他们认为时下城里的工人纷纷下岗,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们的孩子即使读了书,今后未必能在城里找到好的工作,还不如早点为家里减轻负担。三是文化素质低下。大多数农民工的文化水平都较低,没有具备教育孩子应有的条件,这就会很容易导致子女由于学习受到极大困难而不得不中途退学的结局。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对策

1、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 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 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 户口, 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 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 籍制度,打破户籍制度壁垒,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降低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 机会。同时配套改革与户籍制度直接相关的制度,淡化包括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 、 社会保障等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 逐步剥离在“城市户口”这一身份标签上附着 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社会福利, 实现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主体平等。

2、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 筹措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由“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调整 到“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要 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的体制上来,全方位 地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解决的渠道应该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教育为 辅,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的分布,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建立健全捐赠机制,完善 捐赠立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让有爱心的先富者,将一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投 入教育,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农民工使企业获得利润,政府增加了税收,因此,还可以通 过适当的方式,让用工企业分担农民工子女的部分教育费用,并安排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 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

3、消除法律上的歧视。按照联合国《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的规定,教育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 、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出生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特 惠受教育者的行为。上面提到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从法理上讲,明显存在对 流动少年儿童的歧视性条款,造成了流动儿童在选择受教育权、缴费、享受教学资源等方面 与流入地儿童的不平等。现行的一些教育法律规范中也出现了诸如“农民工子弟学校”、“ 附属教学班(组)”、“借读费”、“临时学籍”等内容,实际上是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 隔离开来进行教育。这些做法在形式上违反了《世界人权公约》、《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等 许多国际人权法文件所确立的禁止歧视原则。所以应消除这些歧视性的条款和语言。同时政 府还应禁止城镇针对农民工制定各种不平等的政策或设定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尽可能为农民 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获得较好的工种和工资待遇。

关爱农民工子女 篇7

如何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 健康地成长呢?这样一则故事给了我启发:美国一对夫妇总埋怨自己的孩子笨, 学习成绩不佳, 便去请教一位心理学家, 结果, 专家开了一个处方:一张笑脸, 两句鼓励, 三份关爱———须在草地、河边、阳光下全家一起享用。在日常的教学中, 何不给我们的新市民子女开一张这样的处方呢?

一、一张笑脸, 拉近距离

一位来自安徽的学生, 在临回原籍读书的时候, 对我说:“老师, 我最喜欢看见你笑, 你笑起来特别好看。”当时, 我为之一震, 没想到我留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居然是笑脸。他告诉我:“我小学时候成绩不好, 老师总是板着脸批评我, 我看见他就害怕, 哪里还能学好啊?后来, 上初中了, 我一进教室就看到你对我笑, 我当时心里就很温暖, 觉得你肯定是个好老师。所以一上你的课, 我就很轻松, 而且你经常和我们一起哈哈大笑, 经常和我们开玩笑, 我们都很喜欢你……”听了这些话, 我既开心又惭愧, 没想到一个微笑能给他这样的触动。

有人说:“老师的微笑有多少, 孩子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特别对于经常被冷落的新市民子女, 我们更不要吝惜微笑。微笑会给他们一种安全感, 一种温馨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中, 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 更容易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如考试差的学生, 我们可以用微笑去鼓励下次考好;纪律差的学生, 我们用微笑机智地告诉他们怎样去遵守纪律……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冷漠是离心力, 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微笑是同心力, 它不断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

二、两句鼓励, 激发自信

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不管是谁, 都想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与肯定, 尤其是自己感到孤独、气馁时, 更想得到别人的鼓励。对于那些新市民子女, 很多教师想反正他们早晚要走, 何必多花精力在他们身上呢?新市民子女本来就自卑, 得到的鼓励少之又少, 所以他们对自己越来越失望。其实很多新市民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 比如勤劳节俭、独立能力强等。所以我们要及时地鼓励, 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 使他们在师生们的肯定和表扬中树立自信心。

焦某, 一个性格偏激的新市民子女, 成绩差, 行为习惯也差, 平时很少和同学交往, 头总是低着。他跟我说同学们瞧不起他, 但他体育成绩特棒。于是学校的运动会我鼓励他积极参加, 当他纵身一跃跨过横杆的时候, 我给他拍下了这精彩的一幕, 上传在学校网站上;当他跳高得第一的时候, 我带头给他鼓掌, 他别提有多得意了, 激动地对我说:“老师, 谢谢你。”并且我还推荐他进入学校体训队。当我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 全班同学都鼓起了掌, 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 他高高地抬起了头。以后只要有进步, 我就及时鼓励他。慢慢地, 他爱和同学交往了, 也爱上课了, 虽然成绩并不是很好, 但行为习惯好多了, 班级的劳动总是主动参加, 同学们开始认可他。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中最渴望的就是赞美和期待。”他还发现, 一个没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到激励后, 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 所以我们要学会赏识鼓励, 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机会, 捕捉每一个闪光点, 要坚信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盏可以点亮的灯, 经常鼓励他们, 给他们信心。

三、三份关爱, 温暖心灵

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关爱。”一个经常得到教师关爱的学生, 他从中感受到关心和肯定, 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并在这种满足中形成自己的自尊心和树立自信心, 进而激发积极向上的热情, 使其认为人生有意义。

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 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还需要同龄人的关心。为此, 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在班里开展“手拉手”活动。安排本地学生和新市民子女结成学习、生活上的对子, 学习困难时多加辅导, 生活上关心冷暖等, 使新市民子女感到班集体的温暖, 逐渐消除自卑心理, 克服孤僻性格, 振作精神, 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进步的自信, 从而融入集体, 学会友爱同学, 关爱他人。

张某, 来自河南的一个单亲家庭, 和同学们的关系总是处不好, 经常吵架打架。在多次交谈后, 他跟我说, 因为没人愿意跟他玩, 他就通过经常抢大家的东西或推搡人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让同学追着他到处跑, 他就感到很快乐。听着他的话, 我心酸了, 问题原来出在这里, 孤独导致了他的暴戾, 于是以后我只要有机会就多跟他说话, 然后慢慢地带着他和大家一起玩, 其他同学看到我这样关心他, 也开始慢慢地接受他。他逐渐改掉了一些坏习惯, 开始爱帮助人了。曾经被他打过的同学也都原谅了他。在他最后回原籍读书时, 全班同学一起和他留影, 给了他美好的回忆。

如果说教师、同学的关爱是小爱, 那么学校这个大家庭也应该给予他们一个爱的氛围。对新市民子女的教育, 学校一定要有比较系统和完善可行的方案。比如建立档案, 要求各任科老师通力合作, 对他们的学习态度、思想表现、智力情况等较为突出的不良性格及情绪特征随时与班主任或德育处交流, 以获得第一手资料。除了学习上的关心和帮助外, 还可以适时地开展活动, 树立新市民子女典型进行宣传等。通过这些来自不同层面的关爱, 让这种爱最终与家庭接轨, 让他们回归家庭, 感受家庭的温暖, 以此影响和推进新市民的家庭教育。

我认为, 给予这样三份关爱, 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学校的大爱, 一定可以温暖新市民子女的心灵, 使他们不再孤独, 不再徘徊在集体、城市的边缘。

关爱农民工子女 篇8

关键词:新市民子女,物理,教学

新市民远离家乡, 在城市里打拼, 很难照顾到自己的子女, 他们的子女常常留守在家里, 这些孩子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 对他们健康成长很不利, 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党与政府的关系下, 这些孩子可以就读于父母所在城市的学校, 这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福音, 全家人终于可以团聚在一起, 他们成为名符其实的新市民。然而, 新市民子女在城市读数, 为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 毕竟, 这些新市民子女的知识基础、交流能力以及学习、生活的习惯与老市民子女有很大的不同, 如何让每一个新市民子女正确享受到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 使他们更好的、健康的成长, 是每一个新市民子女老师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此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关爱他们的体会。

一、正视差异、因材施教

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 各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新市民子女的老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所在的城市, 造成了他们的学习基础、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与城市学生的差异, 欲使他们得到真正的关爱与发展, 老师必须正视这个差异, 在设计教学以及教学的过程中, 面对新市民子女的差异性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让他们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笔者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 主要采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使新市民子女与本校的学生一起得到发展。

因材施教起源于中国的古代教育, 是最优秀的传统教学的原则之一。假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 不仅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甚至还能耽误学生的发展。假如在教学中, 老师只顾自己学校的学生, 那么新市民子女变成了陪读生, 他们根本没有享受到城市的优质的教学资料, 没有真正的享受到老师的关爱;假如我们过多的照顾新市民子女, 忽视了本学校学生的发展, 那就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让新市民子女得到学校、老师关爱的同时, 又不影响本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分层教学自然成为最佳的教学措施。

二、分层教学, 让爱惠及每一个学生

1. 充分了解新市民子女

在具体的教学中, 要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新市民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比如, 采用个别谈话、集体问卷、课堂提问等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各方面的情况, 了解的越透彻, 采用的教学会越有针对性。了解的环节是不可以缺少的, 不少新市民学生有很多的闪光点, 而且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分层教学就会徒有虚名。

2. 培养新市民子女的学习信心

由于地区差异性, 新市民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及本校学生, 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也不是这些新市民子女的过错, 主要是当地的客观因素造成的。但, 他们既然成为了我们的学生, 我们应该像对待本校学生一样的关爱他们, 让他们克服个人困难, 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用最短的时间赶上来。

做任何事, 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否则就欲速则不达。帮助新市民子女搞好学习也是如此, 不能强行的将知识与技能塞给他们, 让他们被动的接受知识, 这样不仅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 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还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

通过实践证明, 欲提高新市民学习的能力与成绩, 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是最为积极的情感。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分层教学, 让师爱在新市民子女的心中开花

1. 实施分层教学的备课

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新市民子女的学生, 先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要求, 不要过难。老师弄清楚学生要求的时候, 就可以设计教学过程, 要充分利用物理教学的特点来实现备课意图, 比如, 利用演示实验、小组实验以及多媒体等等, 努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 教学分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 也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 新市民子女能不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照顾与关爱, 主要看教师能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如果老师能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 有效的实施分层教学, 那么, 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也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使他们感觉到虽然身处在异地他乡, 还像故乡一样的亲切、温暖。

3. 激励性的教学评价

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赏, 新市民子女更是如此, 他们虽父母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 本来就有些自卑心理,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 听到的都是批评, 那么, 他们自然就会胆怯, 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一片阴云。假如, 老师能挖掘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及时的给予鼓励性的表扬, 就会极大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会倍受鼓舞, 会立志学好物理。

4. 分层练习

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 在传统的教学中, 老师喜欢采用题海战术, 严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新课程教学要实施减负增效, 在对待新市民子女的作业上, 老师要精心选择, 可以降低要求, 然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使他们逐步赶上本校学生。

总之, 随着经济的发展, 新市民子女的学习问题, 是各学校教学的新生问题, 作为老师要努力关心他们, 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关爱农民工子女 篇9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与文化区隔内涵

“区隔”意指区别、差别,译自英文distinction。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解释为事物或者人按照其质量、品质进行的区分和隔离。布迪厄在其著作《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一书中将“区隔”定义为“必然趣味和自由趣味的对立所导致的社会阶层的分化”[2]。正如布迪厄所言,人们对事物不同的看法、追求、评判标准,使其对美学的判断分化成了对立的方面,最终形成了社会意义上的区隔。[3]

社会阶层的分化使得处于社会结构金字塔不同位置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具有相同文化特质的人们又会形成共同的文化圈,从而将自己与自身文化圈以外的群体进行区隔。文化区隔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对媒介的选择和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实现的。[2]但本文中理解的农民工文化区隔更多地趋向于一种被区隔,是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很大程度上被边缘化而无力主动选择的结果。在有关农民工文化区隔的研究中,刘艳的研究指出农民工子女在学校的文化认同中存在困难;[4]李运庆指出农民工子女的身份区隔的结果容易造成身份认同现象的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其社会地位;[5]郭星华等认为,大量的农民工群体还是更依赖于传统的社会网络,并未在移居的城市建立起与城市居民间的社会网络;[6]郑功成等指出,农民工是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过渡现象,是传统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政治分割与市场经济发展、统一劳动力市场及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相冲突的产物。[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身份、空间、制度是导致农民工文化区隔产生的重要内容。而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处境,很大程度上沿袭到了其随迁子女身上,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遭遇着文化的“区隔”。结合已有研究对农民工和文化区隔的分析,结合具体的田野调查情况和已有资料,本文认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区隔主要表现为制度区隔、空间区隔、文化/心理区隔三种类型。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表现

农民工随迁子女面临的文化区隔既是对农民工文化区隔的承袭与体现,又有其作为农民工随迁子女群体而有的特性。本文以对石景山区G中学的田野调查(2013年9月-2015年6月)为例。就整个北京市石景山区而言,截至2014年秋季开学,石景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共33 158人,其中农民工随迁子女17 348人,占全区总人数的52.32%(笔者根据石景山区G中学S教师提供的石景山区2014年学生基本信息整理)。G中学是石景山区一所普通公办校,该校在2014年秋季开学后共有学生474人,其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有359人,占该校学生总人数的75.74%(笔者根据G中学2014年学生基本信息整理)。以这所普通公办校为调查点,结合学校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实践和家庭实践,我们有必要讨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遭受到的文化区隔的困境。

1.制度区隔———农民工随迁子女无法逾越的铜墙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农民工随迁子女制度区隔的本源在于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以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农村和城市之间人为地树立起一道藩篱,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自然转化途径被阻隔,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被强化,城乡隔离与分治。其中,公民的教育机会、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等都是在其户籍所在地实现的,这是为了保证全国人口分布安定性的政策。[8]农民工随迁子女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场域,教育文化体制的区隔是制度区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主要体现为政策的制度区隔。

(1)“五证”政策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京入学的门槛。“五证”主要是指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很多农民工在办理这些手续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且不一定能顺利地办好“五证”。这给学生家长带来麻烦倒是其次,更主要的是给孩子的上学问题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G中学学生玲玲正是因为“五证”问题,学籍无法转入北京,回老家上学更是不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回老家无人照料,另一方面则是回去后还得重读初三。

(2)中考制度是禁止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京升入普通高中的决绝力量。2012年12月30日,由北京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形成,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并正式发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9]中规定:从2013年起,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3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本市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的,可以参加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这个政策当中,规定了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考的条件。上述说明,农民工随迁子女仍无法在京升入普通高中。他们可以具备正式考生的资格,但一些家长无法提供在京3年连续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况且一些考生父母对中职毕业的前景并不看好。在2013年9月,G中学初二(一)班共36人,农民工随迁子女17人;2014年9月,该班只有29人,农民工随迁子女10人;到2015年2月,该班共28人,农民工随迁子女只有9人。从该班级学生人数的变化中,我们知道班上已有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回了老家。在严格的中考制度下,老师、学生、家长都是无奈的。制度区隔的力量是强大的,非简单的人力所能违抗或突破,制度区隔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无法逾越的一道铜墙。

2.空间区隔———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在城市的浮岛

空间是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民工随迁子女遭遇的空间区隔既有物理意义上的,也有精神意义上的,具体指他们的生活空间的区隔化和人际交往的区隔化。在充分进行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实践和家庭实践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具体通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玲玲所遭遇的空间区隔进行呈现和分析。玲玲是石景山区G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老家在河南信阳,2013年9月进入该校初二班级学习,学籍无法转到北京,她是班上唯一一位没有学籍的学生。家住石景山区的一个偏僻郊区,周边人烟稀少,全家在一个小院里租住了两间平房。小院中租住者都是外地打工者及其子女,从事个体经营或废品收购等工作。

(1)生活空间的区隔化。重建原有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是农民工谋取在都市立足的主要方式。他们也是聚居在郊区,聚居区内的“居民”多是同乡,从事相同或相近的职业,亲缘和地缘关系是其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10]在此基础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空间区隔还体现出自己的特点。玲玲的生活是两点一线式的,她只是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穿梭往返。周一到周五,她早起上学,傍晚放学则坐公交回家。周末也不外出,一方面因父母没时间陪同,另一方面也因自己对城市环境的陌生,父母不放心孩子外出,孩子自身也选择不外出。在学校,当所有老师都在为学生中考而备战,当所有学生都在为中考而努力拼搏的时候,没有学籍的玲玲只有“暗影自怜”。

(2)人际交往的区隔化。农民工群体并未在移居的城市建立起与城市居民间的社会网络,他们和城市居民交往过程中存在着社会交往的“内倾性”和“表层性”。内倾性指他们交往的对象指向为同乡和从其他地区来的农村人,表层性指与城市居民交往过程中更多的只涉及业缘关系,而没有情感上的交流。[11]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人际交往的区隔程度更甚,他们大多只是同自己的亲人有亲密接触,同学校师生的交流也是表层和空间性的。玲玲周末只是在家学习或者看电视,或者到住处旁边的小土堆上面和弟弟嬉闹小跑一番。她连紧挨着自家租住的邻居也不熟识,甚至没和邻居的同龄孩子说过话。她没有QQ等现代交流软件能与同学有联系或沟通,一离开学校,她的生活仿佛就和那里的人没有任何瓜葛。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中是漂浮的,他们没有在这儿扎根,在北京大环境中,在户籍制度大背景下,在社会转型期,他们被城乡双重牵制,限制着他们的生活。空间的区隔使得他们如同生活在城市中悬浮的孤岛上。

3.文化/心理区隔———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和心理独白

乡村、城市因地域、历史变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烙印深深地印刻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身上。教育是文化的特殊形态,农民工随迁子女作为文化中接受教育的特殊主体,因曾经所处的不同地域和文化差异,使他们在教育中更容易面临困境。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内心也有着自身深刻的体悟和感受,或许我们也该细心聆听他们内心深处的独白。

(1)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由于城乡差异或地域差异,学校办学性质及办学条件会有不同,具体体现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不同的学校,产生了相应的教育困境。

转过四次转学的玲玲刚来G中学时,连最简单的诗词背诵都难以过关,这给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扰,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焦虑。而事实证明,一年的努力下来,玲玲已经能很好地背诵古诗词了,她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多次的转学,其学习基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玲玲仍没有完全摆脱因这种文化差异或转学经历所带来的文化区隔及其教育困境。

(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独白。心理区隔是一种心理意识的边界划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区隔主要从他们接受城市的心理影响和认可、对学校和城市的归属感等角度来分析。要想了解农民工随迁子女所遭遇的心理区隔,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直接聆听他们的心理独白。

玲玲:“我不喜欢这个城市!”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许多外地人都会来这儿工作。但是我不是太喜欢这,因为这的人做起事比较严肃。在我家乡的时候做什么事都让人感觉挺轻松、自在。在北京车流量很大,空气不是很清新。通常都会有雾霾,很少见到晴天。而在我家乡空气特别清新,特别是早晨,让人一天的心情都非常好。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感觉自己还在呼吸着家乡的新鲜空气!特别想念家乡的树木、房屋,还有同村的小孩子一起疯耍的情景!

(摘自2014.11.19田野笔记)

我到底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我到底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这个城市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内心,经历着这种种心理的挣扎与叩问。

三、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主体力量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面临着多方面的文化区隔,制度、身份、空间等都是影响文化区隔的重要因素,制度区隔、空间区隔、文化/心理区隔既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又是其文化区隔的表现。学校是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的主要场域,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区隔现状在学校体现得较为集中。学校中的课程体系是以城市文化为中心,学校的教育也是为主流城市生活做准备的,在此情况下,学校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现状是否真的无动于衷?面对区隔,农民工随迁子女该何去何从?面对区隔,他们是否是完全无力的群体?打破文化区隔,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力量。结合笔者对G中学长期的田野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为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多方主体正在做出努力。

1.学校———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重要力量

学校作为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学习、活动的主要场域,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毫无疑问它应该成为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重要力量。在G中学,既有城市学生,又有农村学生,既有北京学生,又有外地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背景,带有各种显性、隐性文化差异的学生相聚在一起,其中各种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的力量既可能相互撞击形成文化区隔,又可能相互融合打破文化区隔。G中学主要从学校生活、学校学习、学校活动三个角度着手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

农民工群体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比较大,为了杜绝学生之间因为服装穿着而产生的不良攀比心理以及树立学校的整体形象,G中学学生全部穿校服,学校在这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这就消除了学生在衣服上的攀比心理。“北咸南甜,东酸西辣”是我国饮食多样性特点的体现,学校饮食主要以健康营养美味为主线。学校每月进行卫生习惯大检查,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卫生习惯进行教育和培养,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所有师生在学校都讲普通话,来自各个不同地方学生的普通话都讲得特别好,听不出有明显的地方口音。学校领导、师生间相互形成了一种亲密无间的良好关系,从各个方面对学生予以关心。

2.教师———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直接力量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教育关系中最为主体的关系。师生之间不仅有正式的教育关系,还有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在教师与农民工随迁子女之间,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至关重要,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教师是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直接力量。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校容易遇到学习困境,教师是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困境、解决他们学习障碍的直接力量。G中学教师经常利用午休、课间或其他零碎的时间无偿给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补习与讲解,他们做这些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他们是负责任的、用心的。

3.同辈群体———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特殊力量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是青少年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对青少年生活目标和价值观、交往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12]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健康成长中少不了同伴群体的伴随,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与成人的关系,他们可以有他们的小世界,同辈群体是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特殊力量。农民工随迁子女来到城市,渴望有朋友,渴望与同龄人形成良好的交往关系,这对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心理区隔的打破至关重要。

4.农民工随迁子女———打破文化区隔的内在力量

对于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区隔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户籍制度是其根源,并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打破区隔的最主要途径。也有的学者从政府、社会等角度做了自己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在上文中论述了学校、教师、同辈群体等不同主体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重要性之余,特别强调农民工随迁子女自身的力量。农民工随迁子女本身是主观能动的个体,他们也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努力,以或多或少打破自己所面临的文化区隔现状。

四、结语

农民工随迁子女也是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划分的产物,他们在城市生活中被区别对待,处在城市的边缘,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遭遇着文化的“区隔”:制度区隔使得他们在北京这个大城市中的入学和升学都面临着很多的限制;空间区隔使得他们的处境是一种空间的、城市生活的远离;文化/心理区隔使得他们面临着教育困境,经历着种种心理的挣扎与叩问。在这些文化区隔的现状下,学校、教师、学生都在他们各自的角色扮演中发挥着作用,可是,这种力量究竟有多大我们无从得知。他们能改变什么呢?或许我们可以知道,他们不能改变———制度,这是他们无法突破的一道铜墙。能改变的、能打破的,他们尽力改变,尽力打破,但这似乎总归是处在一种无奈的硬性制度下,一种无法掌控的空间情境中。但至少,这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现状呈现,他们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呼吁力量,是对所有儿童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共有的诉求!

摘要: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生活中处于边缘地位,遭遇着文化区隔问题。为调查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中的教育问题以及他们在城市的生活状态,本文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活动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研究显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主要面临着制度区隔、空间区隔、文化/心理区隔等三种文化区隔问题。打破文化区隔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力量,学校、教师、同辈群体、农民工随迁子女自身都应不懈努力,共同为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做贡献。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制度区隔,空间区隔,文化/心理区隔

参考文献

[1]搜狐教育.教育部:今年京沪粤等30省份解决异地高考问题[EB/OL].[2015-09-23].http://learning.sohu.com/20140221/n395418250.shtml,(2014-02-21).

[2]陈煜婷.阶层化与文化区隔[J].美与时代(下),2014(4):32-34.

[3]布迪厄,朱国华.纯粹美学的社会条件:《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J].民族艺术,2002(3):16-22.

[4]刘艳.学校场域中农民工子女的文化认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4):19-21.

[5]李运庆.区隔与认同:农民工子弟的人际交往现状研究:以南京市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为例[J].青年研究,2006(5):20-27.

[6]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3):91-98.

[7]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2-13.

[8]樊秀丽,王红丽,王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平等机会再思考:基于对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活动的田野调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6):125-130.

[9]中央政府门户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EB/OL].[2015-09-23].http://www.gov.cn/zwgk/2013-01/05/content_2305015.htm,(2013-01-05).

[10]魏万青.区隔、区隔与融入:民工对都市生活的适应性研究[J].前沿,2009(1):131-135.

[11]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再探析 篇10

尽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在上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受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内部某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以及各地政府和公立学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一、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 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依然面临多重阻碍

据2006年“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对9个城市的调查, 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中还存在着困难, 这导致了其失学、不能适龄入学以及童工问题的存在, 部分农民工子女依然不能获得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据课题组调查, 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学习仍然面临着多重阻碍。其中, 有63.2%的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很容易, 认为费了一番周折的占29.3%, 认为入学很难的占7.1%, 因入学难而失学的占到了0.3%。尤其是自从“两为主”政策颁布以来, 公办学校既成为接收农民工子女入校的主体, 但同时也是农民工子女最难以进入的学校类型。在认为“费了一番周折才入学”的家长中, 进公办学校的占69.7%, 进获准打工学校的占17.5%, 进未获准打工学校的占12.8%。[2]而自城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以来, 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 能够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不足2/3, 有的只有一半左右;能够真正享受“同城待遇”、不缴赞助费的学生比例则更小。[3]尽管各地政府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做了大量工作, 比如深入挖掘公立学校的潜力、努力提高公立学校的接纳能力等, 但教育资源的增长与外来生源的增速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由于原先公立学校的建设规模是按照本地适龄儿童的数量确定的, 因此, 随着农民工子女日益增多, 公立学校有限的接纳能力就会达到饱和状态。另外, 城市公立学校高额的学习开支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工家庭来说往往难以承受。城里的生活成本本来就高, 再加上学校中的其他开支, 如校服费、校车费、活动费, 一个儿童在城里上学所需的高额的生活学习开支让许多农民工家庭望而却步。上述两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农民工子女的顺利入学。

2.“两为主”政策执行过程呈现缩水状态

(1) 从流入地政府层面来看, 流入地政府往往出现认识缺位、投入不足的情形。在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的长期影响下, 流入地政府普遍轻视农民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 对其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文件已经明令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由流入地政府负责, 但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流入地政府不能真正从思想上将其纳入本地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入地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消极态度主要原因有三:首先, “两为主”政策的实质是由中央政府出面将流出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转嫁到流入地政府身上。于是, 一方面, 流入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和经费投入大幅增加, 但却因为是经济发达地区, 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补偿;另一方面, 流出地政府由于属于农村地区或中西部地区, 不仅可以得到中央政府的经费补偿, 而且还豁免了对流出儿童的义务教育责任。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 影响了流入地政府的积极性。其次, 他们认为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教育服务的水平, 会吸引更大规模的流动人口, 徒增城市的财政压力。再次, 他们认为大量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会对本地居民原先享有的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构成直接威胁。某位一直在公开场合呼吁教育公平的教育官员也认为, 高考是万万不能放开的, “那样, 外地人就会蜂拥而至, 北京的教育优势将不复存在, 教育资源也会严重不足。”所以, 近几年, 随着北京户籍学生人数的减少, 北京市教育系统宁可合并、减少中学数量, 从而保证北京市高考的高入学率, 也不愿意招收外地学生。[4]以上因素致使流入地政府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上往往人为设置许多限制性条件, 提高入学门槛, 以此来变相控制农民工子女进入本地就学带来的多重压力。

(2) 从公立学校的层面看, 农民工子女入学时常常遭遇隐性排斥。主要表现在:首先, 公立学校教师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常常抱有排斥和抵制态度。由于农民工子女来自农村, 父母文化水平有限, 家庭教育环境相对不足, 因而多数少年儿童学习基础较差,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相对于城市孩子的教育来说, 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教育成效往往不尽如人意, 这将会削弱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 进而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评比评优和福利待遇。其次, 农民工子女流动性较大, 导致其辍学率较高, 而政府每年在对学校评估中, 辍学率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为降低辍学率, 许多学校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抱有消极态度。再次, 即使是在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立学校里, 从表面上看, 农民工子女和本地学生能在同一个屋檐下读书, 但是深入学校内部却发现, 学校将城市学生和农民工子女人为隔离进行施教, 校园被分成“东部”“西部”, 不同生源的学生不仅作息时间、校服、奖励待遇等不同, 甚至连互相交往也要受处分, 活脱脱演绎出一幕幕具有讽刺意味的“隔离但平等”的教育现实。[5]

3. 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这类学校多是违法举办, 条件简陋, 办学地点偏僻、交通不便, 校舍大多为改建或搭建, 采光不足, 教室拥挤, 学校缺乏必要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 安全隐患较大。其次, 教师的来源复杂, 多数不具备教师资格和教学经验, 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并且由于此类学校属于民办性质, 教师待遇低, 工资不稳定, 因此教师流动性较大。这些都是民工子弟学校有效提升教育质量的实际制约因素。造成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安全及卫生条件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 由于要与公办学校竞争生源, 因此民办子弟学校的收费标准不能过高;另一方面, 由于民办子弟学校无法获得政府的经费投入和资助, 因此向学生收费成为了这类学校的唯一收入来源。民办子弟学校在既不能提高收费标准又不能获得经费投入的情况下, 要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并获取一定的利润, 势必要尽可能地降低办学成本甚至是削减一些必要的支出来维持其生存和盈利状况。

4. 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流入地政府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问题。有研究表明, 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呈现“不流动”现象, 具有了“落户”特征。这意味着全国目前至少有数百万随迁子女需要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未来这一数据将更加庞大。调查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家长希望孩子初中毕业后继续在流入地读高中。[6]但是, 由于户籍障碍、高考政策的限制, 以及各地在教材、课程等方面的不一致, 使得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成为难以解决的顽疾。使这个问题变得更为棘手的是由于目前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 国家缺乏针对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缺乏公平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机会。

二、进一步科学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和策略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域出现的复杂而艰巨的问题,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积极而为, 秉持“公正平等、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价值理念, 积极创造条件尽力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平的和有质量的教育环境, 使得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1. 加快经济发展, 着力提供物质保证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7]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之所以遭遇高门槛, 流入地政府之所以出现投入不足, 归根结底还是缘于作为公共产品的教育资源还未能充分到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这表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唯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加快各个地区经济发展, 才能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充分的物质前提和条件,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忽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正确思想, 妄谈其他次要问题无疑是舍本逐末, 南辕北辙。

2. 取消户籍制度藩篱, 培植社会公平理念

我国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主要是依据1958年出台的《户口登记管理条例》, 此条例有四大原则:以家庭为单位、以常居地为依据、城乡二元化、迁徙审批。这种二元化的管理制度, 导致了城镇人口优先享有公共资源, 造成社会福利不平等。户籍管理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演化为等级制度、身份制度。随着经济发展, 人口流动趋势加剧, 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合法化危机”, 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另外,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本身固然重要,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改变整个社会长期形成的等级观念、身份意识, 充分认识到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进而培植普遍的社会公平价值理念。在此, 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尔斯提出的观点或许能够给予我们启发。他说:“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 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可逾越。正义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绝不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8]农民工及其子女虽然是社会弱势群体, 但不能因此忽视甚至剥夺他们的正当权利。恰恰相反, “由于出身和天赋的不平等是不应得的, 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 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们。”

3. 明确投资主体责任, 建立长效投资体制

当代经济发展已经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明显。舒尔茨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文中谈到:“人力资本投资在西方社会中按着一种比传统的投资大得多的速度增长, 而且这种增长恰好是该经济体系中最为突出的特点。”[9]所以“教育在全世界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 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10]所以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 着力保障教育财政支出到位。要明晰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投资责任, 制定清晰明确的投资比例并建立投资长效体制, 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资力度, 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 制定和完善奖惩制度, 发挥法规强制效力

针对公立学校及其教师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工作中表现出的消极排斥态度和不作为现象, 政府部门应及时制定旨在鼓励公立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教育评估制度, 制定出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成绩显著的学校、教师的奖励制度, 对有条件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而拒不接收的学校进行一定程度的惩戒。同时, 要建立层级监督机制, 将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上的成效作为考察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此充分发挥奖惩机制所具有的舆论引导和强制效力, 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有效实现。

5. 科学制定办学标准, 提升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质量

提高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就学的能力对于缓解城市公立学校的压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鼓励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流入地政府要加大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投资力度, 对这类学校给予关心和帮助, 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同时, 教育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实事求是地针对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制定审批办法和学校办学标准, 通过此标准来强化监管力度, 规范办学行为, 提升其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6. 积极探索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新机制

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 强化政府责任;待时机成熟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在高考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突破的情况下, 鼓励部分省市进行农民工子女教育改革和发展试验, 探索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城市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创新模式。城市职业高中应无限制地接纳外地农民工子女就学, 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 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这方面上海的经验值得借鉴。上海市已经将学前教育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对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学位”的办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入园机会, 并且开始在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开放招收农民工子女。

总之, 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得好坏, 不仅涉及教育权利保障与教育机会公平分配, 更影响到社会有序流动与政治稳定。探索建立合理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制度和实际举措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是一项涉及方面多、影响范围广、解决难度大的工作, 只有通过全社会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统一协调和齐心协力才能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文静.世界银行称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已建立教育更公平[EB/OL]. (2010-07-11) [2010-07-22].http://news.sina.com.cn/c/2010-07-11/072720653867.shtml.

[2]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报告[EB/OL]. (2008-10-10) [2010-09-02].http://www.cnier.ac.cn/snxx/nongmin/.

[3]杨东平.实施城市免费义务教育面临的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0) .

[4]北京放开义务教育阶段外地生学籍引家长抱怨[EB/OL]. (2010-06-10) [2010-07-22].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0-06/850833_2.html.

[5]张杰.当教育公平遭遇“隔离墙”[N].福建日报, 2010-06-28.

[6]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新趋势及对策[J].求是, 2010, (7) .

[7]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 (第三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62.

[8]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9]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117.

上一篇:人物传记电影下一篇:在职研究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