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节水

2024-07-01

推广节水(精选十篇)

推广节水 篇1

节水产品是指社会使用中与同类产品对比, 具有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防止水损失, 能替代传统水资源等特性的产品。提高水的使用效率, 就是通过效率保证我们少用水。防止水损失, 即减少我们不必要的消耗或者由于我们的产品达不到合理的状态造成损失, 像管材就是典型的例子。

节水产品分几大类, 第一种是直接节水产品, 用直接消耗水资源来实现某种功能的产品。它本身就耗水。第二种是间接节水产品, 通过使用它, 我们实现了水资源的消耗, 这种产品是比较有潜力的。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 它在节水方面实现突破。第三种是替代传统水资源的产品。

节水产品有以下六个原则:

(一)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产品。

节水的便器大家都知道原来是12升, 现在是6升, 逐步在发展, 现在有一些企业推出4.8升这种概念。这种减少有一个前提, 必须保证它的冲水效果是不变的, 但是水用的比较少;

(二) 可减少水资源损失的产品。

在使用过程中自身不消耗水资源, 但能保证其生命周期内水资源不漏失的产品。如阀门、管道、水嘴等。

(三) 替代用水产品。

现在我们西部大量缺水地区, 所以国家鼓励西部地区用风能节水, 这样可以减少水资源消耗。用风能的项目可以得到国家很多支持项目;

(四) 利用非传统水资源的产品。

非传统水资源资源化和直接使用非传统水资源完成常规相同功能的产品。如海水淡化、矿物水的再利用, 要用一些比较特殊的设备;

(五) 高效化学品。

在使用过程中自身不消耗水资源或少消耗水资源, 但能促使运用该产品的系统或设施降低水资源或污染的化学品。

(六) 监视和测量用水的产品。

用于计量、调控水量的产品。

以洗衣粉为例, 过去在洗衣粉行业为了促进消费, 作出了一个概念, 使大家觉得洗衣粉有泡, 泡比较浓比较好, 其实泡对洗衣机来说不会有任何作用。现在推出无泡的洗衣粉, 可以节约水资源。

我们必须有一个很好的计量设备才能管理好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资源节约认证处对节水产品在2004年曾做了一项节水初步分类的课题。当时的分类不是依据产品的特性, 而是为了满足政府的需用, 因为国家开始在做节能减排的工作, 把工业、农业和城镇区分开, 这样便于在今后的政策指导上有一个很明确的政策, 包括财政的支持, 也基本上是沿用了这个分类。

工业节水产品的类型包括: (1) 高效水力、蒸汽发电设备; (2) 热交换和冷却设备; (3) 高效洗涤设备; (4) 凝结水回收利用; (5) 阀门; (6) 管道; (7) 高效水处理设备。

清洗设备, 比如说洗衣机, 还有商用洗衣机, 都是耗费水, 洗衣机加洗衣粉, 洗衣粉里面加了各种的碱, 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这是三方面的节水产品, 水资源、海水、矿井水, 再生水利用, 尤其是再生水利用, 建设部抓的非常紧。

节水产品认证

节水器具和产品的标准现状, 全国总共有422个标准, 其中国标有201个, 城建标准有62个。现在节水的标准越来越多, 从国家层面上, 从地方层面上, 从行业层面上, 今后出的标准会越来越多, 同时在选择上会出现一些问题。

原来的产品标准比较粗放, 现在标准越来越细, 尤其是在检测方法上。比如说, 水源配件标准非常严, 北京市在前年做了一个标准叫《用水产品技术条件》。这是北京市的强制标准, 这个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针对的对象是制造商、销售商, 还有生产商都受到它的要求, 北京市通过执法来促进这个标准。前年北京市成立了一个叫《节水联系会议制度》, 通过节水标准联系各个工商一起做这个工作。

国家现在对本土化的规定日益重视, 今后的发展就不再是单方面从先进国家引进, 很可能我们要创新自己的一些特色。

节水产品认证是依据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确认并通过颁布节水产品认证书和节水标志, 证明某一产品为节水产品的活动, 由中国质量中心来执行。

从节水历程能看出来国家对节水的重视程度不断在加强。对节水产品的重视是在1987年, 当时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建设做的关于配件的问题, 到去年正好是20周年, 国家才开始关注节水器具, 1993年由国家建材局共同从众多企业中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来使用。在2002年国家考虑用新的管理制度, 批复了要实现节水认定的制度, 因为认定的制度是政府行为。在2002年10月17日国家批复了这个要求。10月18号经贸委下发了关于认证的要求, 经过两年的努力, 节水产品认证成果得到了更高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12月份把节水产品认证纳入了政府采购标准, 国家要真正落实节水产品的支持。2001年由全国水利部牵头, 提出了强化节水设施监管, 对产品实行认证。

经过我们这几年的努力, 有132家企业经过我们的认证达到了这些要求, 入选了国家的《目录》。

政府补贴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了, 企业用于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业设备的投资额, 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实行税收抵免。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购置并实际使用列入《目录》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 可以有一个抵免。还有一个增值税国家正在研究, 如何从增值税方面给予企业节水产品优惠。

政府采购强制政策, 2007年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将对这些产品, 由同等优先采购改为强制采购。我们今年新批的目录中会增加一些。政府采购自从2004年到现在, 国家在拓宽和加大, 这项制度也是今后我们和财政工作的重点, 如何在确认使用财政资金的机构真正使用上, 这些是从明年开始。

政府补贴, 政府补贴是非常好的现象, 中国现在有钱了, 政府愿意做节能减排的项目, 大家知道高效率的照明, 这个补贴北京可以感觉到。现在节能灯是一块多钱一支, 政府补贴50%。财政部现在逐步想把补贴的范围和机制建成。家电产生, 当时产品没有明确的需要, 同时这些产品跟政府的衔接度不够。现在大家知道空调这个行业, 我们空调行业出口的降低, 高效功能比一般贵的很多, 应该在明年空调像实行节能灯一样, 今后还会把政府补贴制度完进一步完善。

背景资料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机构总部在北京, 成立了11个中心, 其中CQC17家, 有员工845人, 雇员已经有15000多人, 是中国最大的一个机构。业务范围包括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和培训。产品目前分为四大类:安全认证、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人体工学认证。产品认证是CCC认证, 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来负责这项工作。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篇2

典 型 材 料 之二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乾安县农业局

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抗旱保丰收的思想,不断探索新的抗旱模式,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保证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上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节水灌溉发展情况

从2002年起,我们开始推广实施抗旱“一条龙”机械化坐水种和垄侧豁沟浇灌,有效解决了春旱期间玉米适时播种和抗旱保苗难题。但由于无法实施全程灌溉,在玉米生长关键期,抗旱浇灌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干旱仍然是影响和威胁我县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喷灌、管道沟灌、滴灌等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推广玉米大双覆等节水耕作模式,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打农田井5500眼,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8367公顷,其中膜下滴灌面积达到4000公顷,地埋管沟灌1767公顷,喷灌12600公顷,另外,发展小白龙灌溉近30000公顷,推广玉米大双覆15000公顷。节水灌溉农业的快速发展,有力-1-

地促进了全县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0年,我县再次遭受严重旱灾侵袭,全县上下充分发挥节水灌溉设施作用,全力以赴开展抗旱,把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全县粮食总产量达76万吨,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50元,并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二、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

为扎实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广泛宣传,提高项目区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节水灌溉是一项新型的农田灌溉技术,要推广必须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针对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农业、水利等部门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面对面地向农民宣传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算经济效益账,解决了群众不想干、不会干的问题。使广大农民群众都能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努力提高危机意识与节水意识,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主动关心和参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为推动全县节水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建设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我们始终坚持以农业科技为先导,以政策扶持为动力,根据耕地条件、经营模式、经营规模和农户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

不同的节水灌溉模式。在地理位置优越、群众积极性较高、同一品种农作物种植较为集中的地方重点建设滴灌示范区;在土地实施规模经营、单户经营规模较大的地方推广和应用喷灌技术;在水源条件较好、地势平坦、承包农户较多、经营分散的地方推广管道沟灌和地膜覆盖技术;在农田井旁实施小白龙管灌。在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中,严把设备关、施工关、技术指导关,确保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处,成功一处,发挥效益一处。2010年抗旱期间,全县各种灌溉设施全部启动,5500多眼农田抗旱井24小时不间断地浇灌,共浇灌耕地60500公顷,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节水灌溉设施的作用。

(三)加强领导,确保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一把手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每年都把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列入农业和农村重点工作,作为民心工程认真实施。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工作一线督促检查工程建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并亲临工地现场检查指导,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工程建设。各乡镇按照责任书的要求,积极做好资金筹措、政策落实和群众思想发动工作。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得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得以在全县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三、发展节水灌溉的几点体会

通过几年来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发展节水灌溉是干旱地区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效益的有力措施。由于我县自然降水较少,境内没有可以用于灌溉的地表水,地下水又十分有限,农业生产发展受制于水。发展节水灌溉实现了农业水利化,推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既节水、省工、省时,又增产、增效,变不利为有利,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上级扶持是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支撑。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难度非常大,目前县级财政又十分有限。近年来,在我们积极争取下,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得我县节水灌溉建设逐步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三)科学实施是发展节水灌溉的有效保障。节水灌溉是一种科技含量高、技术要求严格的先进灌溉方式,必须有一个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更需要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取得良好的效益。

推广节水环保洗车方式 篇3

建议背景

每到周末,爸爸都会在家里洗车。我问爸爸:“为什么不去洗车店?既快捷,又干净。”爸爸说:“太浪费水了。”洗车店洗车怎么浪费水呢?我开始留意起身边的洗车店来。经过走访调查,我了解到洗车行业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的确不容乐观。

走访洗车店

洗车店的水从哪里来?城区地段的洗车店多数使用自来水,城郊的洗车店大多使用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水位下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地面沉降、塌陷。洗车店的水往哪里去?我发现洗车污水都直接排放到路面上或进入下水道。当问到用过的水有无循环利用时,几乎所有洗车店的老板都告诉我,洗完后的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了,这必定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问卷调查

我国是一个极度缺乏水资源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立方米,仅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2010年,我国西南大旱,就是缺水的真实写照。

我和同学们从淮安市车管所获悉,截至2015年4月30日,该市仅家庭汽车就有314363辆。如果每周洗一次车,一次耗水30升,一周耗水量就是943.09万升,一年的耗水量就是4.92亿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为此,我设计了一份洗车情况调查问卷,请同学们的家长配合进行了调查。通过整理数据可以看出:51.72%的人主张限制用水洗车,58.62%的人对环保洗车概念还不了解。人们的节水环保意识普遍不强。针对调查情况,我为城市的节水洗车给出了以下几条合理建议——

我的建议

1.加强洗车市场监管,对无照无证、滥用水源、污染严重的洗车店予以整治或取缔。

2.洗车店应配备节水装置,不得开采使用地下水。

3.洗车污水必须经过专业处理后方可排放。

4.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鼓励发展无水洗车。

5.通过媒体渠道倡导、推广节能环保洗车的新概念、新方式。

推广节水 篇4

一、宁波市农业用水和农业节水现状

1. 全市农业用水状况。

农业用水主要包括农田作物 (种植业) 灌溉用水、林业 (茶、桑、果等) 用水、畜牧业 (猪牛羊及家禽等) 用水。农作物灌溉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 除了天然降水还不能够满足正常需要而进行补给的灌溉用水量。其大小不仅受气候的影响, 而且还受作物种类、土壤种类及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是用水大户。1980年全市农田灌溉用水量为12.02亿立方米, 占全市年用水总量13.96亿立方米的86%, 20世纪90年代之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种植结构的调整, 节水技术的推广, 农田灌溉用水量在社会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尽管农业用水量逐年减少, 占总用水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 但工业用水量、城乡生活用水量却快速增长, 而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限制了农业用水量的进一步增加, 这也决定了农业发展必须走节水、高效之路。

2. 全市节水灌溉设施现状。

目前, 全市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已由解放初期的3亿立方米, 增加到23.7亿立方米 (含河道) ,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269.4万亩, 占农田总面积的93%;旱涝保收农田达到177.8万亩, 占农田总面积的61.1%。各县 (市) 区在低产田改造、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 建设了一大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 重点开发并推广应用了管道灌溉、渠道防渗、灌溉用节水阀门、泵站节能改造、排水降渍、喷灌、滴灌等节水增效工程技术。到2010年底, 全市节水灌溉总面积已达249万亩, 其中渠道防渗面积187.6万亩, 低压管灌面积5.7万亩, 喷微灌面积23.4万亩。

3. 全市农业节水技术主要应用模式。

(1) 节水灌溉工程性技术。渠道防渗。其糙率小、流速快, 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 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输水管道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管等, 虽一次性投入较高, 但综合经济性能仍优于明渠。喷灌。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 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 以均匀地喷洒方式对作物进行灌溉, 水的利用率可达80%以上。至2010年底宁波全市喷微灌累计受益面积已达到23.4万亩。微灌。微灌是比喷灌更省水的灌水技术, 到2006年末, 全市喷微灌设施累计受益面积已达10万亩。 (2) 节水灌溉非工程性技术。水稻薄露灌溉技术。简单说就是“薄灌水, 常露田”。这种方法, 使水稻田有一半时间湿润而无水层, 使水稻根系既有水分, 又有氧气, 促进水稻生长, 并在增产前提下实现节水、节能。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1998年开始, 全市进行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试验示范。根据水源和地形条件不同, 形成水种湿管、直播湿管和旱种旱管三种方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进入21世纪, 各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结合宁波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高效农业, 推广高效新型种植模式, 把大面积高耗水农作物退出种植结构。而以蔬菜、瓜果、豆类等耗水较少、高效经济作物取代。早、晚稻由1990年的448.1万亩稳定调减到目前的180万亩左右。而耗水量较少的经济作物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 节水增收明显。

二、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基础研究滞后。

高效农业节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宁波市过去对单项节水工程技术研究、应用较多, 对农业工程节水与非工程技术 (农艺生物节水技术、节水管理技术等) 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研究欠缺, 难以形成高度集成的综合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特别是至今缺少适合宁波市特点的规范标准、衡量和度量节水效益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虽然结合本地特点提出了几种农业节水的模式, 并在前几年进行了试验, 但面对农业结构多样性的特点, 尚难提出全面规范的技术标准, 导致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节水灌溉设备的生产和产品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 节水灌溉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不高, 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监督和质量检测工作亟待加强。

2. 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投资力度不足。

目前, 节水推广的资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补助外, 农户自己要负担三分之一, 负担较重。近几年宁波市虽然非常重视高效农业节水工程建设, 资金投入逐年加大, 但地方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 由于投入不足, 一些灌溉工程设施老化失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

3. 小规模种植管理模式制约喷微灌发展, 先进灌溉设施建设速度偏慢。

宁波市以往建设的农业节水工程主要以渠道防渗为主, 与效益农业、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先进农业节水灌溉设施较为缺乏, 现有喷、滴灌等高效、先进节水设施灌溉面积仅占节水灌溉面积的8%。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土地规模经营的比例还不高, 全市尚有近40%的农田由大量农户分散经营, 面积小而不成片, 节水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小, 相互制约, 喷微灌推广使用面临较大困难。

4. 推进高效农业节水政策不完善。

各地对农业节水的配套扶持政策研究不够, 如节水灌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不配套;农业节水灌溉用水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如何用经济政策鼓励和调动农民的节水积极性, 政府对发展节水农业和推广节水灌溉应采取哪些保护扶持政策, 以及对粗放用水应实施怎样的约束机制等方面都缺乏有效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发展。

三、加快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建议

1. 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支撑体系。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 把推广农业节水工作纳入到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 要坚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以农业生产节水、增产、增收为总目标, 建设持续、高产、高效相结合的现代节水型农业, 建立健全节水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 包括技术推广应用体系, 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及高效用水管理体系。各地要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导、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建设一批区域性农田水利示范镇 (乡) 和一批生态观光农业、高效特色农业, 以推进高效农业节水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2. 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 积极推行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1) 针对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等问题, 要加大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力度, 以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田间配套、更新改造为重点, 完善农田灌排体系, 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2) 加快高效节水设施灌溉工程建设, 以高新节水技术推广为重点, 因地制宜开展喷、微灌等工程建设, 把高新节水技术推广应用作为引领节水农业发展, 提升传统农业档次, 适应节水农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来抓, 因地制宜发展露地固定喷灌、露地 (设施) 滴灌、露地 (设施) 微喷灌、设施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新节水技术工程建设。 (3) 大力推广农艺、生物节水技术, 以高效、高产、节水为目标, 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为重点, 积极调整节水高效型作物种植结构, 优化种植模式、种植技术及配套技术, 探索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的联合调控技术, 加快节水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 加快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节水型农业结构, 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新方法、新技术。

3. 研究制定扶持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

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或实行低息、无息、贴息贷款金融政策和经济补贴, 按照“谁投资, 谁所有, 谁管理, 谁受益”的原则, 引导农民群众投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 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资金, 逐步形成国家支持、地方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高效农田节水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完善配套政策, 将推广高效农业节水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建设计划, 保障地方配套资金落实, 使节水灌溉走上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轨道。

4. 开展高效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 提高农业节水科技含量。

科技创新是高效农业节水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节水科技创新, 要认真总结宁波市和国内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 分析存在的问题, 研究加快节水灌溉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要进一步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积极进行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引进、试验与推广, 为农业节水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等支持, 科技部门要加强高新节水技术的研发, 研究、生产符合宁波市农业节水实际需要的技术、产品, 提升农业节水水平。

5. 建立完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随着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任务也越来越重, 对其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要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 使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加强技术培训, 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程, 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护工作。新建的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 都要明晰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 按照职能清晰、权责明确原则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 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运行机制改革, 因地制宜建立专管与用水户组织相结合的水管理队伍, 建立行之有效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管理运行机制, 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宇.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业产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8.9

推广节水 篇5

(2015—2017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升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和科学合理利用,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为平台,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将稳定粮食生产、强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等与发展节水农业结合,重点推广膜下滴灌和垄膜沟灌两大技术;注重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相结合,农机农艺相配套,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努力把我省灌区建成全国节水型农业和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区,实现节水增粮、节水增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与国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相衔接,在摸清水资源供求现状、发展趋势、生态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科学编制农田高效节水规划,适当集中连片,规模推进,明确分发展目标,将农田高效节水任务落实到乡村和地块,扩大灌区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规模、提高发展水平。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技术推广层面上,按照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水利配套工程和节水灌溉设施基础条件等,确定不同作物推广农田高效节水技术的适宜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把节水性、效益性和生态性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在任务安排及技术补贴环节上,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用户收入水平,有所不同、有所差别。

3.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稳步推进高效作物和容易见效、投资少的垄膜沟灌技术推广应用;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和群众接受能力,逐步扩大投资较大的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提升。

4.提升技术,点面结合。制定适合不同区域和作物的滴灌施肥制度及垄膜沟灌技术参数与主推模式,规范垄膜沟灌技术,并与现有管灌技术紧密结合,有重点的示范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作物需水、需肥规律进行试验研究,提升滴灌技术,做到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提高项目总体效益。

5.完善机制,政策引导。市州及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推动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引导广大农民积极主动节约用水,对节约下来的灌溉用水鼓励流转。对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的县市区将予以奖惩。

(三)规划目标。

以膜下滴灌、垄膜沟灌两大技术为主,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使农田高效节水技术示范推广面积每年稳定在1000万亩,实现“年节水10亿方、增收10亿元”的目标。其中,2015年河西区域推广垄膜沟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分别为554万亩、1

45万亩;中部区域分别为238万亩、45万亩;东南区域分别为8万亩、1万亩(分面积详见附表)。通过开展农田高效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达到应用膜下滴灌技术,亩节水150—200立方米,亩节肥20—30%左右,亩增收100—200元;应用垄膜沟灌技术,亩节水80—100立方米,亩增收60—100元,使项目区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10%左右。

二、实施区域和主要任务

(一)实施区域。

在我省灌区有灌溉条件的40个县市区和嘉峪关市、兰州五区、兰州新区及省农垦公司农场共44个项目单位实施。将全省灌区分为三个区域:河西区域,包括嘉峪关市、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5市18个项目县区和省农垦公司农场;中部区域,包括白银市、兰州市、定西市、临夏州4市的17个项目县区;东南区域,包括天水、平凉、庆阳、陇南4市的8个项目县区。

(二)实施重点。

在抓好水资源综合利用田间配水渠道配套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与提升,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耦合,达到节水、节肥、省工、增效的目的。规范垄膜沟灌技术的推广,注重农艺与农机有机结合,注重大田种植与设施农业相互兼顾,注重经济作物与粮食生产协调配比。

1.膜下滴灌技术主要在高效经济作物及设施农业方面推广应用。在项目区现有膜下滴灌推广应用面积160万亩的基础上,3年新增140万亩,其中2015年40万亩,2016年50万亩,2017年50万亩,累计达到300万亩。

2.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中央财政统借统还以色列政府贷款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涉及的敦煌、金塔、玉门、凉州、古浪、民勤、高台、临泽、山丹9个县市区和设施农业为重点,兼顾其他灌溉农业区。3年累计实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100万亩(含每年1万亩的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其中2015年20万亩、2016年30万亩、2017年50万亩。

3.垄膜沟灌技术重点在蔬菜和粮食作物上推广应用。玉米重点采用半膜平铺起垄沟灌和全膜沟播沟灌技术;马铃薯、蔬菜重点采用半膜垄作沟灌技术;小麦、大麦、油菜等密植作物重点采用全膜微垄节水技术。其中,2015年示范推广面积800万亩,2016年750万亩,2017年700万亩。

(三)主要任务。

1.稳定粮食种植,强化优势产业。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要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与发展高效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坚持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强化节水农业在我省杂交玉米制种、马铃薯、葡萄、啤酒大麦等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旅游和工业城市鼓励发展特色经济作物,通过旅游业带动节水农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挖掘农艺节水潜力,改革种植制度,建立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高效节水耕作制度和农业种植结构,扩大低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逐步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积极推进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发展,扩大蔬菜、瓜类、葡萄等种植规模,加快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发展步伐,大力示范推广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等无公害生产技术,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和反季节、超时令的农产品,扩大高效集约型农业生产规模。特别是沙漠绿洲边缘区和交界地带,不断扩大经济价值高、耐旱性能强的枸杞、大枣和牧草种植面积,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用水效益。

2.鼓励土地流转,规范核心示范。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实施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对于流转土地100亩以上的优先给予地膜、水溶肥等补贴。将核心示范点与测土配方施肥、粮棉高产创建、优良品种选育、病虫综合防控、深松耕少免耕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区域优势和种植作物,每县每年要建立多个节水核心示范区,通过以点带面,推动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

3.加强技术培训,创新技术模式。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负责全省农田高效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灌区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成立技术指导小组,通过现场指导、印发挂图和画册等多种形式加强技术培训、宣传,每年培训农田高效节水示范户10000户,使项目区每个农户至少有1人接受过1次技术培训;每年培训乡镇技术人员1000人次,农民技术员10000人次,农民5万人次,连续培训3年。推广、科研和教学等单位要加强合作,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开展高效农田节水的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精准施肥技术、配套品种、种植模式、农机具配套等方面的试验研究。重点推进水溶性肥料的技术研发与推广,探索区域统一供肥模式,及时研究解决河水灌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广示范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扩大密植作物全膜微垄节水技术;东南部山区,完善小水截流利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小水池、集雨窖等雨水集流工程实施垄膜沟灌技术,并采用移动滴灌、注水补灌等技术措施在作物生育的关键时期进行补充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总结创新高效节水生产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指导农民科学灌水、规范种植,完善灌区农业节水技术路线,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探索灌区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新模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高效节水农业用水指标考核体系,把高效节水农业发展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工作制度,细化奖惩办法,落实节水责任,形成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技术干部包质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省农牧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等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协作,切实加强对全省灌区农田高效节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在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设省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办公室,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各县市区及乡镇政府要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省农牧厅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分解到市州、县市区的工作任务及时进行抽查和验收,全面掌握工作动态。

(二)加大补贴投入。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的同时,整合现有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流域综合治理及各级政府和企业项目资金,加大对膜下滴灌技术及垄膜沟灌技术所需的地膜和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所需的水溶肥料等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形成国家支持、地方补助、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效节水农业投入机制。将节水配套机具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优先享受补贴政策。开展整建制推进工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节水工作成效显著、示范推广面积大的县市区和大户进行奖励,进一步调动各地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创新节水机制。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稳步推进水权制度改革,灌溉用水实行按量收费、定额配水、节约有奖、超用加价的办法,进一步完善水价形成机制。通过采取“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运转、城乡一体”的措施,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在明确初始水权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水权交易市场,建立农民用水协会和水权交易与流转市场,鼓励农民参与水权的分配、水价的管理和水量的监督。对于节约下来的水资源可转让用于城市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建设,让农民得到节水的实惠。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采取技术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确保用户收入稳定增加。

(四)强化项目管理。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的示范推广由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承担、县级农技中心配合。各项目区要实行公示制度,对享受扶持政策的用户实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物资扶持分户登记造册和以户为单位的登记卡,由用户在登记卡上签字确认,确保扶持政策入村到户。对膜下滴灌技术中用过的废旧滴灌带,鼓励生产企业及时回收,并根据回收的数量补充新滴灌带,具体费用由地方财政、农户、加工企业三方协商解决。对垄膜沟灌技术推广产生的废旧地膜,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回收利用,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引导用户在使用0

01mm以上地膜的同时,加强地膜日常管理保护,实现一年覆膜两年使用;对破损严重的地膜,保留至第二年播种前,揭旧膜覆新膜,以利保墒。示范推广机械拾膜技术,降低废旧地膜的捡拾难度,努力形成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积极探索应用降解膜,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减少地膜使用试验研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推广节水 篇6

关键词 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经济的粗放式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世界范围内均出现了水资源紧缺的现象。在现代社会,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存亡。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农业已经使用较为发达的技术,但是在节约水资源方面做出的努力却比较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水资源不足是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1]。所以,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加强农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还应加强对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农业灌溉中的水资源压力,从而完善我国农业的生产结构,提升农业产量,节约水资源。

1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现状

我国在农业节水技术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就目前的农业节水技术来看,主要包括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微观技术及喷灌技术等。在我国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之下,以上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却并不广泛。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不断引进国外的农业节水技术,并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提升了农业灌溉效率,并减少水资源的使用。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农业的发展进程[2]。

2 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与推广影响因素

影响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因素较多,从性质上划分,可分为自然因素、灌溉因素及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各地区的水资源紧缺,而水资源优势农业生产中的必备要素,在缺少水资源的情况之下,水价也会进行一定的调整,水价上调,会增加农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迫使农民采取农业节水技术。灌溉因素:我国大部分农田都未建立长效节水机制,且对农业节水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也缺乏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规划,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很难加入农业节水技术。另外,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地区虽然已经实现现代化,但是灌溉方式仍然沿用过去的方法,传统的灌溉方法较为落后,没有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因此,灌溉因素阻碍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3]。社会因素:由于国家没有全面实行农业节水制度,所以,在农业生产灌溉中,并没有以节水为主要理念,对于农业灌溉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影响了节水技术的应用。另外,我国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不理解节约用水的概念,长期的传统灌溉方式占据着农民的思想,所以无法立即改变灌溉现状。

3 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与推广的策略

应用与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不但能够提升我国农业的發展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我国发展是百利无一害的,因此,应加强对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实现我国农业水平的全面发展。

3.1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

加强对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对水资源的管理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对我国的江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植被等等自然因素进行全面的管理。

3.1.1 合理配置水资源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使用权归政府所有,由政府对水资源进行统一配置。政府应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工作,根据区域内的水资源使用量和当地的发展情况,对水资源的使用费用进行谨慎核定,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3.1.2 加大滥用水资源的惩罚力度

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严格配置,对于违反水资源使用规则的现象,应进行严厉地打击,对于争抢水资源使用权的现象也应进行一定的惩罚,应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滥用水资源者进行行政处分,以“在未来的调度时段中加倍扣除水费”“减少取水工程项目”为惩罚措施,减少滥用水资源的情况[4]。

3.1.3 提升水资源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力度,并对水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形成动态的水资源管理与监测网络,加强对水资源监控体系的软件建设及硬件建设,实现水资源管理信息的实时呈现,形成水资源监测网络,实现水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3.2 加强农户节水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应用与推广农业节水技术,还应加强农户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户的文化素质较低,对于农业节水技术缺乏认识,所以,在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的过程之中不配合。针对这种现状,应对农户进行节水意识的宣教,加强农户对节水理念的认知,从根本上提升农户的节水意识,从而达到节水技术推广的目的。另外,政府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提倡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对农业生产实行量化处理,提升农业灌溉的效率,帮助农户提升农业产量,顺利将农业节水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

3.3 选择有效激励措施

政府应对农户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由于农业节水技术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应用性较差,营地农户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提升农户应用农业节水技术的积极性。对农户实行水价优惠政策,对采取农业节水技术进行灌溉生产的农户进行奖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价,保障农户的生产收益。建立农业节水技术的补贴机制,应用农业节水技术的农户,政府应采取一定的补贴措施,减少农户在使用农业节水技术中产生的成本,实现农业节水技术的全面推广。另外,可鼓励农户购买节水设备,并对农户进行补贴,降低农业节水设备的价格,普及农业节水设备,实现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4 结语

农业节水技术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于我国综合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加强对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晓东,刘卫东,陆大道,等.节水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区域节水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2).

[2]孙伟.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3]楼豫红.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4]谢西玲.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广东徐闻县N镇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5]刘黎黎.黄土高原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研究——以陕西省靖边县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大力推广节水精播技术 篇7

机械化节水精播技术, 是一种待播地不需要人工洇地造墒, 直接利用节水精播机具, 一次性完成开沟、集中深施化肥、条灌或穴播浇水、条播或穴播种、覆盖镇压、喷洒除草剂、铺膜等作业的农机农艺综合技术体系。也是河北省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作业, 可播种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 一次完成开沟、深施化肥、穴灌注水、播种、覆土镇压、覆膜等项作业, 作业前不需要人工洇地, 具有节约水资源、确保适时播种, 实现苗全、苗齐、苗壮、促进增产节支等特点,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承德县有耕地3.17万hm2, 其中旱地1.17万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36.9%。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 年播种面积2.49万hm2, 旱地平均产250kg/667m2, 每1mm降水粮食生产能力0.32kg, 比山区常规标准0.5kg低0.18kg。

承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气候影响, 年均降水量为450~850mm, 年均气温6~9.1℃, 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农业生产大量超采地下水, 水位迅速下降。再加上全县降水量主要分布在7、8、9三个月份, 尤其是春天播种季节, 雨水更为稀少, 春旱、伏旱时常发生, 造成旱地等雨, 等水播种, 播种上的地块由于浇地水量少, 不均匀, 播种质量低, 出苗率低, 苗情差, 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育, 致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面对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化, 应用节水精播技术可有效解决我县玉米等作物因干旱无法播种的难题, 是一项抗旱保苗、节本增效的新技术。即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边远旱地对于水源条件差, 靠天等雨的地块, 因为引水或运水抗旱, 投入的人力及物力太大, 效率极低, 经济上不划算, 农民很难接受。节水播种由于单位面积使用的水量很少, 可适时播种, 不受处部条件影响, 为提高粮食产量打下了基础, 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有利于生态平衡, 提高化肥利用率, 有利于减少对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还减少了作业环节, 有利于节约能源, 降低大气环境污染并有利于改进传统耕作方式, 促进农民科学种田意识、节约能源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2 节水精播技术的节本增效原理

1) 节水精播采用一次完成播水、播种、施肥、喷药、铺膜, 复合式作业, 减少了多次农机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作业效率。

2) 播水装置采用穴播水, 可保证玉米出苗, 避免了大水漫灌式浇地的水资源浪费, 节水也符合节水型农业发展的思路。

3) 对于水源条件差的地块, 可适时播种, 不受外部条件的影响, 为玉米的增产打下基础。

4) 对于绝对的旱地, 靠天等雨播种的地块, 节水播种可增加玉米种植面积, 增加农民的收入。

3 节水精播农机技术的路线及技术要求

3.1 技术路线

机耕——节水精量播种——田间管理——收获

3.2 技术要求

3.2.1 机耕:

采用大拖带旋耕机机耕。旱地宜反复作业二次, 耕深14cm以上, 保证地表平整, 无坷垃。

3.2.2 施水量:

施水量根据土地墒情而定, 墒情满足农艺种地要求的, 可以不施水播种, 需要施水每到穴调为150g左右, 约50~80m3/h。在播种时要不断监视施水和播种情况, 确保水流连续均匀, 避免出现断流、断种现象, 影响种籽的亩发芽率。

3.2.3 节水精量播种:

选择适宜我县玉米种植品种。如:三北6、农大364等。播种量和施肥量均可调整, 播种量一般调至每穴2~3粒为宜, 施肥量调至5~10kg/667m2为宜。行距、株距、播深按农艺要求调整。

3.2.4 节水精播机技术保养:

机具作业前各运动部件应加注润滑油, 链条部分应每班次加注润滑油两次, 作业前对各坚固件进行检查, 有无松动、损坏等, 如有应及时锁紧或修复。

3.2.5 田间管理:

依品种不同定苗, 株数在4 000株/667m2, 结合各地块的实际情况, 根据作物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等不同时期对各个时期的病虫害按发生情况及时测报、防治, 对有杂草的地方进行机械中耕除草, 并合理施肥。

参考文献

[1]李杏桔.大力推广节水精播技术[J].河北农机, 2008, (4) :25-26.

[2]张红丽.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4.

试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篇8

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使用,但在我国却仅有约1.5%采用该技术。因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现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探讨。

1 节水灌溉技术的四大特点

1.1 适用范围广

节水灌溉技术适用于各类水果、蔬菜、花卉、园林绿化、苗木、旱地作物等多种农作物,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1.2 使用方便

安装节水灌溉机械不受地形地物限制,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灵活安装使用。

1.3 技术规程多样性

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制定不同的技术规程。

例如蔬菜喷灌技术,根据蔬菜的生长特点,一般的技术规程为:以农田排灌渠作为水源,采用进口或国产80B4摇摆喷头,工作压力0.3 Mpa,流量950 L/h,喷洒半径12m,支管行距11.2 m,喷头布置间距10 m,正方形布置,设计最大工作风速≤5 m/s。喷灌强度5.47 mm/h,以适合蔬菜生长所需水分;按高峰日蔬菜最大腾量4 mm/d计算,每次喷灌需要时长25~30 min。平均每天喷灌2次,共需50~60 min。此技术规程可根据田块大小作适当调整。

1.4 计划指标可控性

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及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特性,可及时调整节水灌溉技术计划指标。

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5个难点

2.1 各级农业(农机)推广部门认识不足

农业(农机)管理和推广部门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意义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对新技术、新机具的宣传、示范、推广和培训力度不够,尤其在培训方面较为欠缺。

2.2 农民认识不足

大部分农民仍停留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对节水灌溉技术缺乏认识和了解,需要一个观念更新过程和认识接受过程。

2.3 投入成本高

农民种植农作物的规模普遍较小,经济效益不大,如果使用节水灌溉技术,需要购买设备设施的成本一次性投入较大,返本周期长,经济承受能力还有限。如按照现在安装节水灌溉设备设施和人工的市场价格计算,约在800~1 000元/667 m2。这对于经济效益不高的农作物生产是一个很大的投入。

2.4 社会认同度不高

在经济作物中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所呈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其服务功能未能被挖掘出来,影响了农民使用的积极性。

2.5 缺乏支持

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节水灌溉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仍缺乏有关政策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6条措施

3.1 各级政府引导扶持

政府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有关部门积极推广带动,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设施农业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11年开始,其各类设备首次列入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纲要。这些都为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设施农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了保障。

3.2 提高认识求真务实

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发展高效、生态、环保农业的有效手段,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是各级农业(农机)管理和推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农业(农机)管理和推广部门要提高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克服畏难情绪,真抓实干,积极寻求新突破,为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作出贡献。

3.3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加大宣传力度,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农民认识,大力宣传节水灌溉技术的好处,尤其在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影响力,用事实和有力的数据大力宣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扩大社会影响。

3.4 加强培训做好技术储备

加强技术培训,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做好理论准备。开展技术培训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各级农业(农机)工作者、农机技术人员、经济作物种植业大户和农民。通过加强培训,全面提高有关人员的技术素质,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5 建立基地发挥示范作用

建立示范基地,多点示范,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示范基地,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直观认识和接受程度,扩大影响,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3.6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稳步推进

节水剂洗井技术的推广应用 篇9

抽油井结蜡是影响油田开采的重要因素, 通常采用机械清蜡及热水洗井, 机械清蜡易造成蜡块或刮蜡片落井卡泵, 造成人为检泵, 热水洗井易使水漏入地层, 排水周期一般在3~5天, 多的长达十多天, 严重影响产量。根据这些情况, 我们成功的在W72-259#试验应用了油气井洗井清防蜡节水洗井技术, 现场按一般洗井工艺, 直接把该原液、或加入该剂的洗井液泵入油套环形空间即可。一方面增加携水量起到强排作用, 另一方面增大炮眼动量漏失阻力 (相当于暂堵作用) , 以减少洗井液的漏失量;另外, 水溶性蜡晶改进剂分子亲油基向里吸附在钢铁表面, 亲水基向外形成一层水润滑膜起到防止蜡沉积作用, 减少原油损失, 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技术指标

三、主要技术特点

1. 属水溶性热洗清防蜡节水剂, 与水可任意比例混合, 与洗井液在井下能较好的混溶, 这就克服了油溶性清防蜡剂油溶性清蜡成分与水不混溶而被较快地抽出地面, 清防蜡效果差的缺点。

2. 选用天然茶皂素作为炮眼动量漏失阻力剂, 具有耐高温抗高矿化度等特点, 克服了表面活性剂发泡剂不耐高温及不抗高矿化度的缺点;同时具有起泡及携液能力强, 泡沫质量稳定, 悬浮及强返排性能好, 解决了油气井地层能量低、对洗井液压缩的敏感性以及洗井液难返排的问题, 降低了水敏的影响对油气低产层造成的伤害。

3. 水溶性蜡晶改进剂, 一方面, 吸附在钢铁的表面上, 形成致密的约21nm厚的防蜡分子沉积吸附膜, 使原油中的蜡较难在油管内壁及抽油杆表面沉积, 有效地阻止蜡卡抽油杆或蜡堵事故的发生, 另一方面, 吸附在原油中的蜡晶晶核上, 阻止蜡晶形成网状结构, 有效的防止蜡晶长大, 从而起到较好的防蜡效果

4. 水溶性石蜡溶蚀剂、渗透剂、清洗剂, 溶蚀石蜡剥离洗油作用强, 对于油管内壁、抽油杆上的沉积石蜡、胶质、沥青质等油垢有较好的溶解剥离清除去污作用, 且清蜡快, 溶蜡速率是其他水溶性清蜡剂的10~20倍, 清蜡效果比单纯的热水洗净清蜡好, 且效率提高61.2%。

5. 洗井后排水周期短约1~3天, 节约洗井用水量1/2~2/3。

6. 不污染储层, 对地层伤害率仅为5.7%, 可以抗高矿化度、抗高温。

四、现场应用情况

自2011年2月在我区W72-259#开始试用, 现场通过加药车先把前置液泵入油套环形空间, 稳定4小时后, 按一般洗井工艺, 再次加药液后直接洗井, 在井底与产出液混合, 逐渐清除油管、抽干上的蜡质、胶质、沥青质等。

1. 使用前的洗井情况。

W72-259井在未使用节水剂的情况下1月2日洗井, 洗井方式为超导、水量8m3, 1月28日才恢复到洗井前的水平, 恢复天数26d, 影响产量25 t。

2. 使用后的效果分析。

2月12日使用节水1 500Kg洗井, 洗井水量8m3, 2月15日恢复到洗井前的水平, 恢复天数3d, 影响产量3 t。效果分析对比:与未使用节水剂洗井相比, 洗井水量相同, 恢复期缩短23d, 少影响产量22 t, 洗井周期延长2~3倍, 由原来30~40天延长至目前90天, 效果非常明显。之后又在W88-21-33-8、W72-267推广应用, 效果非常明显。

五、经济效益分析

1. 投入:

3 700元/井次, 2011年共使用5井次, 投入水基清蜡剂费用:5×3 700=1.85×104万元;每口井周期为90天, 全年洗井4次, 共计投入4×1.85×104=7.4×104万元。

2. 产出:

(1) 减少特车费用:在使用水基清蜡剂之前, 平均洗井周期为30~40天, 全年应洗井42次, 而使用水基清蜡剂后, 洗井周期为90天, 全年洗井20次, 减少特车使用22次。共计节约费用:22×4×0.035×104元=3.08×104元 (每井次按4小时计算, 特车费用0.035×104元/h) 。 (2) 减少原油损失:5口井经统计一个洗井周期内降低45吨, 全年共4个洗井周期, 合计减少原油损失4×45=180吨, 每吨3 000元, 单井年创效180×0.3×104元=54×104元。

3. 年综合经济效益:

3.08×104+54×104-7.4×104=49.68×104元。

4. 投入产出比:

甘肃灌区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 篇10

1 技术内容

1.1 垄作沟灌技术

垄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是有别于传统栽培技术的一项全新栽培技术,它革新了传统的耕作及灌溉方式,将传统的大田平作栽培模式改为起垄栽培模式,扩大了土壤表面积,提高了苗期地温。该技术是在田间起垄开沟,根据缓坡地和平地的不同,垄宽30~50 cm,垄上种3~4 行小麦,沟深15~20 cm,水从沟里通过侧渗进入到作物根区。灌溉方式由大水漫灌改为小沟内侧渗灌,减少了田间相对灌溉面积,降低了蒸发和渗漏,加大了灌溉水的田间流速,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为作物前期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在确保作物产量水平的同时,可节约灌溉用水750~2 700 m3/ hm2。适宜在河西绿洲灌区、沿黄灌区及其它相似生态类型地区推广应用。小麦垄作沟灌布置如图1所示。

1.2 垄膜沟灌节水技术

该技术通过起垄,垄面覆膜或全覆膜,在垄面、垄侧或垄沟里种植作物,实行沟内灌溉的一种农艺集成节水技术,该技术可分为两种技术模式,即全膜沟播沟灌和半膜垄作沟灌。

1.2.1 全膜沟播沟灌节水技术

如图2 所示,将土地平面修成垄形,对田块进行全地覆盖,防止水分无效蒸发,作物种在沟内,灌溉采用沟灌技术,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通过种植孔渗透湿润土壤,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适用于甘肃省灌区宽行距的作物种植。

1.2.2 半膜垄作沟灌节水技术

如图3 所示,将土地平面修成垄形,用地膜覆盖垄面和垄侧,在垄上或垄侧种植作物,作物生长期按照需水规律,将水浇灌在垄沟内,通过侧渗进入到作物根区,不会破坏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和导致田面板结。一般在3 月上中旬耕作层解冻后就可以起垄,垄和垄沟宽窄要均匀,垄脊高低一致。主要适合在玉米、马铃薯及瓜菜等作物种植上应用。

1.3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

如图4 所示,该技术是滴灌技术和覆膜种植的有机结合,利用管道系统将管内的有压水流通过水能滴头滴水,水滴缓慢、均匀且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的滴灌方式。较好地保持土壤良好结构,防止水分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损失。加之覆盖地膜,大大减少了无效蒸发,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该技术具有施肥、施药与灌溉一体化的技术特点,主要在加工型番茄、专用型马铃薯、酿造型葡萄、制种玉米、蔬菜及瓜类等作物上应用。

2 技术路线

围绕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要用好地表水,少用地下水,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减少每次灌水数量,适当增加灌水次数,降低农田灌水定额,形成覆盖抑蒸、灌水与作物需水规律相吻合的灌区农田节水技术路线,提高单方水的经济产出,实现由单一节水技术向综合集成节水技术转变,由单纯工程节水向农艺、农机与工程节水相结合转变。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和新设备,进一步提高灌区农业科技含量。

3 主要措施及存在问题

3.1 主要措施

3.1.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在甘肃省主要灌区开展农田节水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灌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田节水工作,把农田节水作为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对全省灌区农田节水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节水工作的需要,政府组织各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农田节水领导小组,统一对农田节水工作进行指挥、调配和支持。财政、发改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要增加农田节水基础设施投入。农业科研部门加强高新节水技术的研发;农机部门加强农田节水机具的研发配套,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甘肃省农田节水投资将根据各地任务实际完成情况,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实行以奖代补的形式下达。各级都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采取以奖代补和实行奖惩等措施,量化任务、细化目标,层层考核,层层抓落实。充分发挥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用水指标考核体系。把节约农业用水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研究加快推广节水技术的措施和方法。

3.1.2 遵循科学引导,规范种植模式

处理好农机与农艺的关系,努力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加快推进灌区高效节水机械化技术最重要的基础和条件。必须实现机械化播种与机械化收获相配套,相衔接。这就需要各级农业、农机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和种植模式,大面积实施与现代农业机械化相融合的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

3.1.3 加快农机科研开发,保障适用机具供应

新机具的研发是加快河西及沿黄灌区高效节水技术推广步伐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和有关生产企业重视引进创新、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研究开发、生产出了适合河西及沿黄灌区不同区域节水技术模式的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基本满足广大农民的使用需要。

3.1.4 强化推广力度,建立不同层次的示范基地

推广灌区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和机具,农民有个接受的过程。亲眼目睹机械化作业的优越性,才能调动农民普及应用的积极性。灌区各县区建立了一大批灌区节水机械化示范基地,配套机具、规范种植和适时作业,组织周围农民实地观摩,并组织有关厂家供货到现场,方便农民选择和购买,提供作业示范、技术咨询、操作培训和供应机具一条农服务。通过科技下乡、项目带动、技术演示及机具展示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努力普及灌区农田高效节水机械化技术。

3.1.5 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发展步伐

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区域实际,进一步制定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和技术促进措施,确保组织、人员、任务和时间4落实。大力支持农机推广部门和农机企业实施灌区农田高效节水机械化推进工程,大力支持广大农民和农机操作手购买灌区高效节水配套机械和实施节水机械化作业,为加快推进灌区农田高效节水机械化生产提供坚强保证。

3.2 存在问题

3.2.1 技术应用不规范

垄沟宽窄不一,对种植密度和节水效果有一定影响。玉米垄膜沟灌技术推广中,有的地方将1 m的带幅用1.2m宽的地膜覆盖,地膜接缝处重合部分较大,造成浪费;有的地方采购的地膜拉力强度不够,机械覆膜时不能充分紧拉,造成地膜亩用量和成本增加。

3.2.2 机械化程度低

现有农机具与生产实际不很配套。在开沟、起垄、播种及覆膜一体化方面技术不够成熟,给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与垄膜(垄作)沟灌技术相适应的作业机具。

3.2.3 农民节水意识不强

上一篇:设想建议下一篇:网页设计师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