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建议

2024-07-01

设想建议(精选九篇)

设想建议 篇1

关键词:环保工作,煤矿,设想,建议

0 引言

目前中国煤矿事业发展十分迅速, 不仅提高了煤炭生产质量和产量, 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有的煤炭企业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目前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在新时期, 中国煤矿环保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原有技术, 总结经验, 开发新技术, 做好煤矿环保工作。本文主要探讨煤矿企业开展环保工作的建议和设想。

1 煤矿工作对环境的影响

近几年来, 全国各地雾霾现象十分严重, 不仅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同时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来极大危害。煤炭资源是中国的主要经济能源, 在开采和生产煤炭资源时, 会影响空气质量, 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环境问题。煤炭开采工作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a) 煤炭开采对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有较大影响;b) 煤炭开采直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环境产生巨大影响[1]。

2 煤矿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

2.1 煤矿环保宣传工作到位

目前国内大多数煤矿企业在进行环保工作时, 都建立了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部门, 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环保宣传工作, 并制定环境保护制度, 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提高煤炭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同时, 利用宣传板报、环境保护宣传语、广播环保稿件等形式, 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宣传, 使工作人员从思想到行动中都能有效落实环保工作。

2.2 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由于煤炭资源开采的特殊性, 开采过程会对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煤矿开采之后需要有计划地改造环境, 并有效开展煤矿山区绿化工作, 在开展环保工作的同时, 积极进行环境治理工作, 有效监督治理环境污染, 保证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等污染物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节省煤炭开采成本, 同时也能够减少煤炭资源浪费, 进而做好环保工作[2]。

3 煤矿环保工作面临的现状问题

在煤矿资源开采和生产过程中, 虽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但煤炭环保工作仍面临着严峻的问题:

a) 在中国特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及资源损失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在国家政策开放时期, 许多煤炭开采工作出现滥采乱挖现象, 不仅造成煤炭资源损失, 而且也破坏了煤矿生产区的地理环境, 造成不可弥补的问题;

b) 目前中国煤矿企业在环保工作中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明显不足, 虽然中国十分重视环保工作, 积极实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但是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中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 影响了环保工作的有序展开。目前, 国家对煤矿开采和生产规定了地表水、地下水、空气和噪声标准和要求, 具体见表1~表4。

4 做好煤矿环保工作的举措

针对目前煤矿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 在行动中认真贯彻环保观念, 有效治理煤矿生产造成的境污染。

4.1 加强建设煤矿环保机构和队伍

为有效开展煤矿环保工作, 首先应建立健全环保机构, 同时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素质, 使其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加强管理和监督工作, 有效落实各种煤矿环保工作。

4.2 企业领导要足够重视煤矿环保工作

在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 企业领导要十分重视环保工作, 并在企业项目中有效落实环保工作, 加强对环保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并能够及时解决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环保问题。

4.3 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工作

煤矿企业要落实环境保护工作, 要加强环境治理工作, 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环境保护管理人才, 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制度, 并充分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 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 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按照制度和规章开展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企业要加强对环保工作人员的培训, 加强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 提高业务素质, 形成严格的考核制度, 使之能够有效地进行煤矿环保工作[3]。

4.4 加强调整产业结构

在煤矿环保工作中, 相关企业要及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将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高能量消耗的产业调整为低能量消耗产业, 不断降低煤矿生产产生的污染物, 减少环境污染。只有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 才能确保煤矿开采和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逐渐减少, 使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4.5 采用科学技术等方式

目前,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并在许多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在煤矿环保工作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能够有效提高煤矿开采和生产水平, 并能加强煤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学习。目前许多煤矿企业使用的设备机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噪声污染, 工作人员只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噪声污染, 不断更新和改造煤矿生产设备, 使之达到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的要求, 为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4]。同时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煤矿生产设备、环境保护方式, 使环境保护科技成果在实际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运用, 促进中国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 中国煤矿事业正蓬勃发展, 环保工作的发展对煤矿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 企业领导要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 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环保意识, 通过科技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工作,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促使煤矿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松博, 杨文龙.新形势下的煤矿环保工作小议[J].经营管理者, 2012 (18) :176.

[2]孙铭晗.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煤矿环保工作[J].环境与生活, 2014 (4) :123.

[3]孟江.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煤矿环保工作[J].环境与生活, 2014 (5) :23.

学院招生宣传设想与建议 篇2

在2017年2月26日参加了学院例会后,听取了院长关于2016、2017招生情况、招生前景的分析,深感招生形势的严峻性,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加强忧患意识,参与到学院全员、全面、全天候的招生工作中来,加大学院的宣传力度,突出学院的办学特色,积极参与学院的招生工作。

关于学院的招生工作,个人有如下几点建议:

1.积极动员亲友,发现有高考考生的家庭,应积极主动地宣传会计学院的招生专业,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为考生分析考试分数以及报考方法,如果发现有报考本学院意向的考生,主动留下联系方式,积极跟进。

2.主动寻求高中任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人脉资源,尤其是周边县市区。对会计学院品学兼优的老生,可以由他们联系生源所在地的高中班主任,再由学校招生团队进行衔接。3.中高职的合作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生源,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点启发,是否可以与本科院校进行更多的洽谈和商讨,使优秀专业如会计专业的专升本升学率更高,这样的话,更有利于学院尤其是优秀专业的招生工作,带来更好、更多的生源,也使在校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设想和建议 篇3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农村初中校长对新课程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当前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看试卷分数,看升学率,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新课程的实施举步维艰。另外,部分农村初中校长不是“业务型”校长,而是“事务型”校长,擅长和热衷于事务管理,对新课程缺乏细致全面的了解,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不能充分发挥有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一般农村初中没有专门的生物教研组大多与化学合并在一起,即使教研组开展活动,研讨的内容往往是要统考的科目(初中生物为非统考科目),导致生物教学和教研不受重视;也有生物教师工作量的认定与其他学科不等量的现象,还有生物课由其他教师兼任的现象,由于这些教师缺乏系统生物专业知识的培训与学习,难免力不从心,上课时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

学生缺少探究习惯和研究素养,不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生物是“副科”,学好学坏一个样。迫于升学压力,家长与学生一道把生物课放在了次要地位,对生物课缺乏热情和信心。

生物教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忽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教育,有的甚至目标不明确,沿用陈腐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落后。

农村初中教学条件差教学资源开发不足,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很少涉及当地农村、农业、农民方面的问题,限制了教师对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师只教教材的现象普遍存在。

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变革的几点设想和建议

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为使新课程改革能在农村初中生根、发芽、开花,现就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变革提出如下几点设想和建议。

改变思想观念,加强校长、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做好培训工作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基础。校长、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专业知识的完善、现代教育信息的了解,协作互助的教学研究氛围形成,都有赖于培训工作的到位。培训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如:选送校长、教师到师范院校或教师进修学校学习,切实开展校本研训,或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讲座、座谈,组织研究课进行专题辅导等。只有有针对性的培训,才能让校长、教师接受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才能使他们受到先进教育理论的熏陶;才能使校长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从而真正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也才能解决教师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只有这样,观念才能更新,教学才能变革,新课改才有推广和顺利实施的基础。

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师生互动增多,学生活动增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增多;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于讲台;不能把学生当作“容器”似的任由教师往里“灌”经过加工和提炼的知识;不能在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应付考试,把活生生的生物课上成死气沉沉的“死物课、无物课”;这种教学方式促使教师的教学用语发生变化,如“你有什么看法”“你能回答他(她)的问题吗”“谁还有不同的见解”……

探究式教学的这些要求,只有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才能得以实现,也只有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学生的主体性才得以体现,学生的探究习惯才得以养成,学生的创造力才得以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得以陶冶。

因教材而异创设不拘一格的课堂导入情境,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探究的乐趣,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使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课堂因此而充满生命的气息,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师生共同的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农村初中条件简陋,课程资源极为有限,没有学生获取知识的图书馆(学校图书室的书很少而且非常陈旧),没有拓展学生视野的科技馆,没有或几乎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网络资源。教材内容又缺乏乡土特色,给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带来了难度。但农村与大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农村学生丰富的生产、生活方面的感性认识,却又是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力保障。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可以选取突出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案例,对教材予以增补或替换,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增强他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濒危物种的法制意识;可以结合动、植物的生活规律,联系当地种、养殖业的生产实际,渗透职业教育因素;可以开发合理的活动课程,如生态与环境、农业科技等主题,通过讲座、讨论、调查等形式,丰富学生的现代意识。从这个层面来说,农村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既现实又可行。学生看到的是活的生物或实物材料,学生探究的内部动机自然存在。

加强教师的自学自研与协作互助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交叉性、综合性、整合性。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师,专业知识的储备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只有通过培训与自学自研,突破地域、经济、硬件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广泛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变教学策略,才能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努力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交流与协作,使自己尽可能地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并能辅导兼职生物教师,那么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就会有希望。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力,在不同个体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存在,且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新课程强调:评价的主体应该多种多样,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都是评价主体,评价既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更有动态的。要求教师从多角度,以客观、公正、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去寻找和发现学生的亮点,予以充分肯定和欣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来说更有发挥、发展的空间,例如:实验操作、野外调查、生产见习、活动报告、人际交往、课堂测试等都是评价内容,以校外走访、同学描述、知识与能力检测等形式全方位记录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情况,改变那种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那么就一定能有效促进生物教学。

南宁建设发展快速公交的设想及建议 篇4

南宁市道路交通的总体特征呈现为:城市机动化趋势明显,但层次不高;城市道路供应水平低,道路设施使用效率及可达性低;城市内部交通以摩托车、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公共交通不发达,不占主导地位,公交客流流向集中,走廊特性显著;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供需水平不高。

目前,南宁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状况与其要承担的引导城市发展的功能极不相称,布局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商业中心区、主干道路的公交线路布设十分密集,而对深入居民小区的次干路、支路的公交布设考虑不足,造成公共交通资源的分配严重不均衡。这直接造成了线网密度低而线路重复系数高的局面,不利于提高公交的服务范围和可达性。

由于地面公交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目前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低,缺乏吸引力。如何快速改善公共交通的乘车环境、提高南宁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提升公共交通的整体形象、吸引城市交通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是南宁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快速公交系统(BRT)的提出和特点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编制完成,轨道1号线已进入实施阶段。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每年需要财政补贴较大,而且轨道交通在数年内难以见效,这就需要寻找另外一种公交方式来解决南宁市近期交通问题,要求这种公交方式投资运营成本必须比轨道交通明显降低、运营速度快、载客能力大,快速公交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选择。

2.1 BRT系统的概念

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运营系统,它利用现代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的运营管理,使传统的公交系统基本达到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其投资及运营成本又较轨道交通低,与常规公交接近。

2.2 BRT系统特征

BRT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方式,运量与服务水平介于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之间。BRT的主要特点是专用道路、封闭式站台、水平登降、大容量车辆并辅之以路口的信号优先、智能化运营管理等,这使BRT具有轨道交通的运营特点,能够大大提高客运能力和服务质量。

3 南宁市近期建设快速公交的方案设想

3.1 快速公共交通规划

3.1.1 规划原则

(1)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引导城市发展:线网结构要有利于引导城市空间增长,主要线路走向应与城市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相适应。

(2)与城市主要客流走廊相一致:充分结合现状和公共交通发展需求,选择有条件和可能设置快速公交的客流走廊,保证快速公交系统的运力和速度。

(3)与城市客流转换枢纽紧密衔接:快速公交线网规划要结合城市商业的中心、对外交通和客运交通枢纽的布局情况,紧密衔接客流转换点,保障换乘方便。

(4)与城市道路网络和道路建设计划相结合:为了降低快速公交专用车道对道路上其他车辆的影响,应尽量选择具有路宽等较好条件的道路布设线网。

3.1.2 快速公交规划功能定位

近期,快速公交线路将逐步布设成网络,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在即将建设轨道交通的客流走廊上布设快速公交线路,吸引客流,为轨道交通先期运营引导市场。

远期,轨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共同发展。届时,其定位以为轨道交通接驳和覆盖轨道交通未覆盖的中运量客流走廊为主。

正确协调快速公共汽车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关系,在尚未开通轨道交通的公交走廊可根据规划道路体系开通快速公共汽车线路。同时,在轨道交通不能覆盖的地区开通跨连整个片区的快速公共汽车线路。快速公共汽车系统采取合理的布置形式,主要以大站快车的形式运行。

其中,近期建设2条线路,主要考虑为轨道交通1、2号线培育客流;中远期将建设6条线路,是城市轨道交通“十”字形骨架成形后的快速公交线网方案,线路以轨道交通接驳和填补中客流通道为主。

3.2 快速公交近期建设方案

3.2.1 选线理由和基本思路

经过前期多方案研究和综合比选,规划提出选择快速公交1号线,即从安吉经友爱路、朝阳路、星光大道、五象大道到大沙田的南北向的线路,作为南宁市快速公交的近期建设项目。

(1)线路连接城市北部区域、市商业中心区和五象新区,符合城市向南发展的战略方向。

(2)线路为南宁市南北向的客流主动脉,将解决沿线约30万居住人口和20万就业人口的交通出行问题。

(3)线路主线与支线配合,服务范围可覆盖桃花源、富宁新兴苑和安吉新城等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较好地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问题。

(4)线路将安吉客运站、火车站和江南客运站相连,较好地解决内外客运枢纽的交通衔接问题。

(5)线路主线与轨道交通2号线基本重合,近期可以作为规划的轨道交通2号线的过渡,在2号线建成之前,为轨道交通培育客流,并与近期筹备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共同组成一个高品质、大容量的公共交通骨干网络。

3.2.2 站台布设

南宁快速公交1号线的车站布置在交叉口的出口。这种布置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交叉口进口处设置探测公交车的感应装置,因此可以实施公交车优先信号灯系统。公交车在完成上下客以后,可以直接离站不需要等候信号灯,但这种布置方法也可能由于停在车站上的等候造成其他公交车需要二次信号周期才能进入车站。由于部分路段交叉口的间距较大,为了方便乘客乘车,在部分路段中央布设了快速公交车站,路段中央的公交车站推荐采用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过街上下站(路段中央的公交车站共8对)。

(1)站台宽度:一般路段站台总宽度3.5m,局部道路条件有限路段,站台宽度采用3.25m;站台长度:一般路段站台长度65m,朝阳路由于有3条支线与主线并行,站台长度采用85m。

(2)一般路段65米站台每侧站台最多允许3辆公交车同时进站。

(3)站台封闭,以防止行人随便穿越机动车道。

(4)站台设有检售票轻体房屋、钢棚架、栏杆、屏蔽门、电子站牌、盲道等设施。

(5)主要采用路口出口道设站、行人平面过街的形式(站台设置在路口处,快速公交乘客通过人行斑马线进出站),部分在路段设站的采用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方式解决。

3.2.3 首末站场方案

(1)沿线现状公交站场概况。

大沙田公交站:1.6万m2,共有公交线路7条(11、23、29、31、55、68路和大沙田专线),停放车辆143台。

玉洞公交站:2万m2,共有公交线路2条,停放车辆60台。

安吉公交站:2.5万m2,共有公交线路12条,停放车辆240台。

(2)规划调整方案。

1号线主线全程17.4km,专用道路段为14.6km,准点行程45分钟,高峰小时发车间隔2分钟,需要配车50辆。结合沿线现状公交站点、站场的分布,调整方案如下:大沙田停车场内除大沙田专线并入主线外,停放在大沙田停车场内其他6路常规公交车辆近期将暂时迁往玉洞停车场,大沙田停车场调整为快速公交首末站。

3.2.4 智能化系统管理

快速公交系统通常采用与轨道交通类似的收费体系,将售票系统置于候车站台内,在BRT车辆进站前完成收费,从而实现快速简单的售票,提高上下车的速度,节省等候时间。车外收费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营能力与效率。

为了使BRT行驶路线保持畅通、便捷,减少交叉口的存在而产生的延误,必须进行信号优先设计。信号优先系统,主要是指在交叉口处给予快速公交车辆优先通行权,这是BRT车辆高效、准时、快速与舒适运行的基本保证。综合运用现代通讯和信息手段,实现乘客信息服务、运营车辆自动定位、交通信号优先和车辆实时监控等ITS技术,对车辆进行跟踪管理,节省所用的车辆和燃料,改善调度计划,建立功能齐全的系统控制中心。

“南宁市快速公交1号线BRT智能公交系统”主要由网络通信系统、车辆实时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售检票系统、乘客信息服务系统、运营调度管理系统、信号优先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站台安全及其他服务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4 南宁市快速公交系统规划实施建议

(1)《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的修编工作正在进行中,而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和近年城市快速发展等因素,原有的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已难以适应公共交通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的指导下,尽快开展包括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快速公交线网规划等相关规划研究。

(2)快速公交线路建成后对普通公交进行整合,在南宁规划的BRT道路上,如朝阳路、星光大道、友爱路上,目前都有大量的公交线路,必须对现有路线进行调整,利用普通公交运营支线,实行一票制来保证BRT线路的客流。这部分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实施。建议成立领导部门,统一管理全市的公共客运体系。

(3)建立低票价的补贴机制。

为了有效利用快速公交系统,提高快速公交的服务范围和客流,以及落实实事惠民的执政理念,建议快速公交的票价采用低票价,即快速公交票价定位1.20元,主线全年运营补贴需求约1500万元左右(假定快速公交的车辆投资有政府承担,不考虑车辆折旧)。

(4)建设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在南宁还是首次,由于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行人在同一平面,加之市民对此种交通模式缺乏认知度,所以车辆的成功运营对交通管理的要求很高,包括路口不遵守信号管制和行人穿越车道等违规违章现象一定要坚决禁止;快速公交系统符合我国国情和南宁实际,符合公交优先政策。因此,建议政府要从政策上切实重视和支持公共交通发展,相关部门要自上而下从政策和宣传上给予支持,尤其是要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有效保障快速公交路权和充分发挥快速公交的优势,使其真正成为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摘要:快速公交具有轨道交通的运营特点,能够大大提高客运能力和服务质量。结合南宁市目前的城市交通现状及城市布局,提出利用BRT技术构建南宁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落实公交优先的规划构想,并对近期实施的线路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和规划实施的建议。

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议与设想 篇5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切实增强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但由于多种因素,目前农村公交的经济效益较差,公司和个人投资经

营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加以引导,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公交客运班车的开行。由政府牵头,相关的交通运管、公安交警、安监、城建、财政、税务、教育和各乡镇政府等单位共同参与,为推动公交一体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深入调研,合理布局,认真制定科学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

市、镇两级建设规划部门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新建点和公寓点,要注重夯实基础,规划好客运站场及沿途停靠站点,参考规划居住人数、公路建设规划和新农村规划中各点的规模,预测未来的人口、经济、用地,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认真听取当地干部群众的建议,制定符合客观实际,适度超前,而又具有明显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对改造点,要根据客流量的发展变化,合理安排公交线路和密度,翻建、新建客运站场及沿途停靠站点,以保证现有居民出行要求;对控制点,无需花大力气建设公交场站,但必须满足现有村民的出行需求。在这些大前提下,再详细地制定各个布置点的公交发展规划,使新农村公交在发展班线、运力和场站建设工作中能规范、有序地发展起来。在各镇规划的基础上,交通部门再综合作出全市新农村公交发展总体规划。

(三)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

首先,要建好乡村公路,增加通达深度是农村公交客运网络建设的依托。在规划建设村道时要提前考虑通车标准,根据《公路法》规定,农村公交的公路通达标准为四级或四级以上的公路。四级公路采用二车道路基时,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路基路面宽度不小于5米,有效长度不小于20米。其次,要安排好线路。对新建点和公寓点,交通部门要按照“路通车通”的原则,坚持公路修到哪个点,公交发展到哪个点。要根据新的标准逐步加密班次,调整车辆档次,适量增加站场设施。再次,要将城区公交与农村公交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虑。一体化的一个基本内容是线路的一体化,即妥善安排城区公交线路和城乡公交线路以及中转站的位置,使人们能够方便地在各线路之间换乘。对于在城区的辐射区,即城乡结合部分的线路,可以和城区统一考虑、统一规划。对于较长的线路,可以设换乘点,实现“零距离”换乘。

(四)争取财政支持,制定扶持政策,解决公交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交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因此,对于公交公司与公交承包经营者,政府和管理部门应采取鼓励扶持的政策:政府在协调解决土地使用问题的同时,能否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切实解决新农村公交站场设施的建设及更新农村公交客运车辆等问题,确保新农村公交客运网络建设和管理所需资金;交通管理部门在规费和养路费的减免上要继续给予支持;地方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的各项税收能否实行收支两条线,本级财政将所得部分全额返还给客运企业;客运企业采取划片经营和冷热线搭配的方法,实行公司化经营,在经营区域范围内,自行确定运力的宏观调控和运行的方式,给予承包经营者足够长的经营期限,以利于农村公交客运市场的培育和稳步发展。

(五)规范管理,强化服务,促使城乡公交健康发展。

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艺术设计,改革,建议和设想

艺术设计专业涉及商品的形态与功能、经济与艺术、信息时代的方法与手段以及有关视觉传播形式和规律的领域, 强调产品、人、环境三者的公共和谐关系, 是与众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主要培养能从事相关艺术设计、熟练掌握现代设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近年来, 艺术设计专业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但受办学基础等条件限制, 特色不鲜明。笔者有如下设想和建议。

一、新生进行半年的预科学习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进行专业方向选择

在高职艺术设计的专业方向设置中有环境艺术、平面广告等等, 在这其中环艺又可细分为园林景观、室内设计等等;平面广告可分为CI设计、网页设计等等。总体来说, 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具有盲目性, 对所选专业缺乏了解, 所以在新生入校时要让他们充分了解专业内涵, 半年的预科学习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进行专业方向选择, 学生在确定专业后也可以跨专业上课, 对每个学生而言, 本专业的课程是主修, 其它专业的课程就是副修。早在90年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就对新生进行半年的预科教育, 内容包括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等, 然后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专长送到相应的学校工厂中, 进行三年正式的“学徒制”教育。学校采用“工厂学徒制”的教学方式, 师生以师徒相称, 教师由两部分构成, 除“形式导师”担任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部分的教学以后, 还有担任技术、手工艺、材料部分的“工作导师”。这种双轨制教学体系成功地培养出了既具备现代艺术造型基础, 又掌握机械生产、加工技术的新一代设计师。

二、将课程进行整合或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去,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在专业基础理论课方面, 做到以“有用”为质, “够用”为度, “会用”为目的, 强调与岗位工作相结合。要求具有针对性, 讲清基本概念, 分析思路方法。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删除《透视》, 把其中的透视原理部分归入《设计表达》课程;删除《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课程, 将与专业有关的部分分散在各门专业课中, 使之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另要加快知识更新, 扩大知识面。尤其在设计领域, 教学必须关心设计领域的新变化, 了解新动向, 学习新概念, 为适应市场增加砝码。

三、将某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提前

高职设计专业的核心能力目标为较强的设计制作能力, 以熟练运用各种设计软件 (图像处理、图像制作、三维立体制作、动画制作、多媒体制作) 和通晓各类设计为特征。同学都对3DMAX课程很有兴趣、很重视, 同时它较其他的软件难度更加大, 应用也非常广泛, 这样的一个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前是在三年一期来开设的, 如果将3D课程提前到专业设计课程前学习完成, 这样在之后的课程设计中可以反复练习从而进一步在实战中得到提高, 实现融会贯通, 等到学生将毕业时设计制作能力就会上升一个档次。

四、毕业设计不是一个点, 而是一个过程

毕业设计是三年学习的一个总结, 要把毕业设计看成一个过程, 它不仅仅在第三年来完成, 应该逐年进行, 比如在第二学年的第一期结束时要求学生制作第一本个人作品集, 在第二学年的第二期结束时要求学生制作第二本个人作品集, 在第三学年的第一期结束时要求学生制作第三本个人作品集, 在第三学年的第二期结束时要求学生制作毕业设计作品集, 通过四次总结, 检验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习成果, 完成自我发现、自我培养、自我确定、自我提升的整个过程。

五、因材施教, 在基础课程教学中首先实行选修制和免修制

高职生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职业中专升上来的, 具有一定的素描、色彩基础, 而有一部分同学是普高上来的, 完全没有美术基础。对这些生源要区别对待。在新生入学后, 可对新生进行一次基础和能力测试, 对于有基础的新生可以准予免修, 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专业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而对那些基础相对弱的同学应为他们开辟一条“捷径”, 这样才有可能在短期内成材。

六、“好的高职教师手上要有油”, 即教师不仅要会教, 而且要会干

设计专业同样如此, 没有市场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没有设计实践经验的老师是上不好设计课的。要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机制和教师聘用制度, 即专职教师定期到社会参加不低于半年的实践, 外聘的工商企业的设计师定期到学校参加不低于半年的教学工作。专职教师要树立明确的市场观, 要到能折射出行业趋势的龙头企业去调研。

总之, 建立一个生动活泼、实用、科学的新体系, 应结合新形势、新要求, 进一步扎扎实实地工作, 仔细分析, 深入研究, 大胆探索, 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设想建议 篇7

1 我国建筑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步实行政企分开,引进市场机制,工程招投标开始进入中国建筑行业。20世纪80年代,我国招标投标经历了试行—推广—兴起的发展过程,招标投标主要侧重在宣传和实践,还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探索,招标方式基本以议标为主,在纳入招标管理项目当中约90%是采用议标方式发包的,工程交易活动比较分散,没有固定场所,这种招标方式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招标投标的宗旨,不能充分体现竞争机制。90年代初期到中后期,全国各地普遍加强对招标投标的管理和规范工作,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法规和规章,招标方式已经从以议标为主转变到以邀请招标为主,这一阶段是我国招标投标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阶段,招标投标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的招标投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为完善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随着交易中心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全国各地开始推行项目的公开招标。尤其是2000年《招标投标法》实施后,招投标活动步入法制化轨道,全社会依法招标意识显著增强,招标采购制度逐渐深入人心。配套法规逐步完备,招投标活动的主要方面和重点环节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标志着我国招标投标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

2 发达国家招标投标制度的分析

2.1 完善的招标投标法律制度[2]

国外对制定和完善招标投标法律制度一般比较重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日益明显地出现统一化趋势,尤其是发达国家(地区)和世界银行,欧盟等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在传统上属于欧美不同体系,但越来越寻求国际或区域范围内招标投标制度的统一化。1966年成立的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长期以来指导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招标采购立法,促进国际贸易采购法委员会1994年通过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规范化》,就是指导发展中国家进行招标投标立法的一部重要文件。1999年1月1日起,欧盟单一货币欧元开始启动,这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欧盟各成员国业已形成的统一招标投标制度,必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招投标工作是众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招标的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法律制度越完善,规则越详细,招投标工作越规范。

2.2 采取审慎的投标态度

先进国家的投标人对所投标项目的前期研究比较认真,重视投标环境和项目调查,从环境分析、公关策略等逐项研究,而我国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人一般忽视这方面的工作,糊涂投入,盲目决策,结果给企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2.3 合理的招投标程序[3]

1)在美国,“设计+监理”型的咨询公司从头到尾都参与招标投标过程,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美国的承包商都有独立的估价职能,把其单价视为商业秘密。3)美国的工料测量师大量使用计算机确定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大大提高评估工程造价的效率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4)美国目前已建成了比较完善的专家库系统。不仅政府管理部门有自己的专家库,而且招标代理机构或咨询公司也有自己完整的专家库。5)无标底招标在美国是普遍采用的招标方式。6)在对标价进行评审时,对于超过或低于标底某个百分比的投标书不是一律淘汰。

2.4 更为严格规范的评标、定标程序

先进国家国际工程招标中的评标是秘密进行的,一般需要10 d~15 d。国际工程招标的评标,一般由业主负责组织工作,通用的评标方法主要有:1)组织成立一个由总经济师具体负责,由工程、技术、施工、计划、财务、会计、成本、经济、合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或评标小组,联合办公,集体讨论协商,对比评价投标书,或者采用评分法由评标组织的每一位成员分别打分,确定投标书的优劣。2)将投标文件分发给工程技术、施工管理、计划调度、财务会计、法律顾问、总经济师等各职能部门分工进行分析评价,最后统一汇总评价结果,形成评价报告。3)通过评价确定2个~3个得标候选人,然后再进行资格复审,只有经资格复审合格的得标候选人,才可作为中标人。

2.5 规范的招标投标管理行为

美国政府的招投标管理行为比较完善,其五大制度板块即公开招标制度、作业标准化制度、供应商评审制度、审计监察制度、交货追查制度,使政府官员没有机会对招投标过程进行行政干涉,而侧重于合同的建立和管理过程的完整性。

3 我国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市场的发展设想及规范化建议

3.1 建立和完善招标投标法规体系

根据美国的经验和实际运作需要,中国需要制定工程担保法和工程留置法,为建立工程风险转移体系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为解决建筑业中长期存在“三角债”引起的一系列建筑管理和社会问题提供依据。

3.2 培育建筑市场的主体[4]

建筑市场是由政府、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中介机构组成的,招标投标工作是以这几方面为主相互配合共同进行的,所以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搞好招标投标的首要条件。

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真正实行政企分开。

2)改变企业等级划分方式,用定量化定额系列替代现在的定性化等级系列划分方式,用企业能提供的工程担保保函金额数值大小来区分企业实力的大小,能够客观公正和动态反映企业的真实实力。

3)鼓励发展民间中介机构,建立工程建设注册和信用管理系统。

4)小额工程和特殊项目可探索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中标人。

3.3 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完全市场化

具体做法可在国家工程造价定额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企业内部定额体系。前者作为各级政府编制投资计划宏观控制预算使用,后者作为实际编制投标报价使用,使投标者拥有独立的估价信息。

3.4 建立科学、公正的评标办法

为了更进一步科学、公正地评标、定标,最优择选中标者,可借鉴模糊综合评标的办法,合理确定评标、定标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别,量化不同的评标指标,进行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同时,实行评标定标工作与质量管理业绩、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业绩、企业信誉挂钩,以促进企业管理素质的提高。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招标投标这种交易方式必将在各个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研究我国现行招标投标机制,对于净化社会环境,建立有序竞争、公平高效的市场经济秩序,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促进廉政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招投标制度,可以提高采购质量,保证采购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为采购方实现科学决策,优化资金使用,降低投资成本,减少投资风险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介绍了我国建筑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发达国家的招标投标制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市场的发展设想及规范化建议,从而完善我国的工程招标投标制度。

关键词:招标投标,市场,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张莹.招标投标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22-45.

[2]安书科,申玲.国际工程招标投标的特点及其对我国承包商的启示[J].基建优化,1999,20(6):37-39.

[3]中国工程咨询协会.FIDIC招标程序[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19-165.

[4]王红勃.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郑州:郑州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7:12-44.

设想建议 篇8

一、外国语学校SBCD现状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形势, 落实国家对SBCD的推广要求, 我国各地短时间内相继建立了以外语为主要专业的外国语学校。此类学校如今已经具有其本身的特色, 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体现针对外语教育的特殊种类学校”, 在建立学校的初始, 不论小学还是中学, 首先要保证该学校的基础教育本色;其次要针对具有外语特色的专业教育进行落实, 二者缺一不可。外语教育是所有外国语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各地的相关外国语学院在为全国提供许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精英。为了更好地与世界各个国家建立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相互交流, 国家各个外语专业院校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如今的国家教育情况下, 怎样让全国各地的外国语学校彻底具备普通学校的基础教育本色, 又要坚决发展为具有新形式的、有针对外语专业特色的特殊学院, 成为全国教育界人士应该思考的根本问题, 是要通过实践来落实的一套全新的办学理念 (冯淑霞2012) 。

英语被论定为国际通用语言, 且全国各地大部分外国语学校的主修课程为英语, 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我国外国语学校的重要教学任务和教育发展趋势。英语作为我国大部分外国语学校开设的主要专业, 其教学成果的提升是外国语学校的重中之重。尽管自1959年开始我国各地便相继创立外国语专业院校,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各个院校各有千秋, 能够通用推行和参考的理念仍然不足。各个外语学校的英语课程研发和选择都是学校自行实施而且属于试运行阶段。长期以来, 由于实施单一性的课程系统, 学校大多数推行的是统编教材, 故此造成了素质教育难以彻底落实。外国语学校因其办学理念为基本教育和专业教育并肩实行, 造成了其外语特色不突出或者没有特点的局面。为了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我国很多外国语学校不约而同地进行校本课程研发, 遵从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育环境, 建立了具有辅助类的课程, 如自行活动课、选修课等, 或采用自行编制的教材、自行研发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夏谷鸣2014) 。

二、外国语学校英语SBCD的不足之处

(一) 教师无法因材施教

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英语的理解能力的不同使得教师无法全部依据教学原有规划进行教学, 部分学生因其兴趣爱好和能力不足导致成绩不理想。

(二) 无法正确选择英语课本

学生在享有多种英语教材的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无法将这些教材合理地结为一体, 增加了学生负担。

(三) 学生习惯被动学习

许多学校的学生总是习惯被动式学习, 这种应试教育的结果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乐趣。语言是人类初始就接触的一项基本技能, 是一种长时间累积的习惯, 应该通过兴趣去培养, 不能只通过考试强制学生学习。

(四) 学校缺乏英语交流环境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环境是造就人才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所以英语为特色的学校, 没有大范围的英语交流环境, 所有的语言能力都体现在课堂上, 不利于一种语言的养成和应用, 影响学生英语交流水平。

(五) 多种教材存在内容重复现象

义务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与国外的教材一起教学, 普遍存在内容重复、头尾不相接的问题。比如《新概念英语》是作为提高英语水平的一本教材, 如果在课外学习过《新概念英语》教材, 从英语难度等级和综合水平来讲, 学生应付学校的考试是绰绰有余的, 那么在校的英语学习无疑就是浪费时间。

(六) 考评形式较为死板

考评形式比较死板, 总是笔试、听力 (个别学校有语言表达能力考核) , 这些都是应试教育的规范, 不能灵活、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七) 教育理念没能创新

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不能用于创新, 习惯用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没有脱离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

三、对外国语学校英语SBCD的建议和设想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笔者就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以下六点建议和设想:

(一) 明确英语教学多元化

结合当今流行的素质教育, 让不同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进行学习。要尊重所有学生, 对于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 教师不能只用一把尺来衡量。教师应该注重持续培养, 不要急于在规定时间内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英语精英。

(二) 实施课程改革

要改进教学课程的形式, 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 给予学生英语表达的空间。例如, 可以通过小班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每个学生练习口语的次数和机会;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 开设一些专业性的英语, 如工业英语、计算机英语等, 使学生在某方面感兴趣的同时间接地了解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郎虹2010) 。

(三) 校本教材的选择、编排和补充

针对教材的研究与编写, 各个外国语学校会依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整体英语能力来选择和补充。笔者认为应有以下改进:学校应尽力编写《英语词汇类别汇总》等类似的教材书籍, 主要突出在英语词汇方面的教学, 词汇量的扩大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综合水平。

(四) 改进英语考核与衡量体系

以往英语以笔试、听力测试为主, 教师应逐渐改变为对英语综合能力的考评, 考核题目要不拘于课本, 要贴近生活、环境。

(五)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在进行SBCD的同时, 教师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促使学生主动地了解英语、学习英语。此外, 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提高 (章淑芳2013) 。

(六) 改善英语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英语各项能力的比赛, 如词汇竞赛、语法竞赛、朗诵竞赛、阅读竞赛等,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进行教育交流, 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结束语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点实验过程, 需要广大教育界人士通过共同努力、大胆创新、积极进取来不断将其完善、升华。

参考文献

陈兰.2015.1+2+X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J].广西教育B (中教版) , (8) :31-32.

冯淑霞.2012.高等学校网络化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学理论, (23) :233-234.

郎虹.2010.谈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课堂观察”的集中音标教学[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4) :131-134.

夏谷鸣.2014.基于国民关键能力下英文教育思考与实践---杭州外国语学校英文校本课程建构[J].英语学习 (教师版) , (2) :20-22.

设想建议 篇9

1、是完善我市金融信贷体系的必然要求。

目前,常德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六家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以及省属农村信用社。近年来,这些国有银行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建立了商业化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作为市场机制趋利避害的本性,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大总行,小分支行”的改革思路对现有业务流程和机构进行调整梳理,上收审批权限,集中金融资源重点投放大城市、大企业和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这一股份制改革是以提高银行服务大型客户、大型项目的运作效率为出发点的,与之相随的是中小企业和中小项目的融资变得更加趋紧、环节增加、成本上升、效率下降,致使我市各类经济主体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金融运行呈现存款增幅上升、贷款投放增长缓慢的现象。据银行统计资料显示:到2008年末,我市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为614.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为322.2亿元,充分说明我市大量存款余额未在本地发挥效能,信贷投放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国有商业银行对地方企业支持有限。而地方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在地方,其“立足地方、坚持中小”的市场定位将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对我市单一的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是极好的补充和完善。

2、是破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必然要求。

我市作为中部地区不太发达的地级市,中小企业无疑是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然而,受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虽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了信贷规模控制,但对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加之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务、担保抵押、信用评级等达不到国有商业银行要求而“求贷无门”,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充分运用其经营机制灵活、组织链条短等优势,实现本地商业银行与本地工商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对接与互动,量身定做多样化、个性化、本土化的金融服务,机制灵活,操作简便,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组建地方商业银行也必然会促进我市金融体系竞争机制的形成,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整体改革,提升全市金融服务水平。

3、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随着经济的增长,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必然发生演进,高度发达、层次丰富的经济体系需要多样性、多元化的金融体系相配套。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最终还是需要中小金融机构来解决。地方性商业银行这一金融组织的建立实际上已经成为显示地方中小企业活跃程度、地方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走出去考察之后我们发现,国内省会城市、发达的地级市甚至许多发展程度等同或落后于我市的城市都建立了本地的商业银行。如辽宁中部城市群七个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商业银行,其中沈阳、营口的城市商业银行还通过增资扩股后更名为盛京银行、营口银行。比照外地的发展经验,思考自身的发展瓶颈和发展方向,我们有理由、有责任组建自己的商业银行。这也是更好地展示常德自身实力和形象、实现湘西北经济中心这一目标对金融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我市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时机成熟

1、经济有基础。

近年来,我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人均GDP达到2千美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接近800户,有创元铝业、云锦纺织、常纺机、洞庭水殖等一大批业绩良好的企业;我市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经济总量、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多年来位处全省地市前三强,有强大的实力作支撑;经济的繁荣促进金融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超过600亿元,贷款余额300多亿元,有充裕的资金可利用;从本地的经济基础看,比照我省的长沙、株洲、邵阳、衡阳等地已于几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城市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组建,有充分的理由去申办自己的商业银行。

2、社会有呼声。

早在2003年,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就联合七家企业意向投资,向市政府提出了组建常德市商业银行的可行性报告。2008年初的全国“两会”上,驻常全国人大代表罗祖亮先生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和希望,向大会提交了组建常德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专题建议案。中国银监会随后明确复函表示鼓励支持。在日前的调查中,我们走访的中小企业家们和社会各界对成立本地商业银行都是翘首期盼的。他们纷纷反映,资金困难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多年来很难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因此,他们强烈呼吁尽快成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地方商业银行,解决他们发展资金问题,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国家有政策。

“十五”初期,国家就明确了地方金融的改革取向,即在帮助中小金融机构化解历史问题的基础上,将其管理权限交给地方,通俗的讲就是鼓励农村、城市信用社转变成农村、城市商业银行。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更是明确提出“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规范发展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这些政策告诉我们一个很明确的信息:中央也察觉到了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金融体系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吸储抽血多、放贷供血少、金融产品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现实,把建立地方性中小银行作为今后金融体系建设、支持地方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我省加快了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职责的商业银行的组建步伐,各市州已将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纳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因此,目前我市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有天时、地利、人和,是难得的契机。

三、加快组建我市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具体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

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是一项事关常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核心工作,事关重大,务必要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应立即把此项工作提上议事日程,高度统一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制定时间表,全力申办组建我市地方性银行;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成立由四大家领导和市金融证券办、市人民银行、市银监局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申办筹建班子,专门承担申办筹建地方商业银行的具体工作;要抽调、聘请金融专家性人才充实到申办筹建工作队伍中,为组建工作和今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搭建良好平台,走专业筹建发展之路。

2、合理选择路径。

地方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依照组建条件,地方商业银行的组建必须有地方信用社作为母体。我市已经没有城市信用社,不具备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母体条件。从目前的金融基础来看,采取以城区的武陵农村信用联社为母体,同时通过引进本地实力较强的公司参股注资,组建常德农村商业银行,等条件成熟后转成常德银行,是比较可行的现实的路径。

3、做好组建准备。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金融生态建设力度。加快诚信体系建设,维护金融债权,打击逃废债行为,逐步建立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组建和发展地方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激发农村信用社的内在经营活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和新增贷款管理,提高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夯实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母体基础。三是要提前与创元铝业、洞庭水殖、恒安集团等本地有较强实力的公司接洽商讨,做好其为本地商业银行参股注资的准备工作。

摘要: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能缓解本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丰富地方金融体系, 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融资

参考文献

[1]2008-08-05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邹靓《央行调增地方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10%救急中小企业》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设想建议】相关文章:

今后工作设想及建议04-17

制度设想05-08

目标设想05-13

应用设想06-02

重构设想06-05

总体设想07-01

教学总体设想04-24

入学教育设想04-27

建设方案设想05-08

2022工作设想05-21

上一篇:非竞争性互补资源下一篇:推广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