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工作设想

2024-06-10

政治工作设想(共9篇)

篇1:政治工作设想

长春市奋进劳教所 2012年政治工作设想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市局实施“五三一”工程的最后一年。劳教工作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赋予了政治工作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厅和市局党委对今年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上来,以服务展现政治工作魅力,以有为强化政治工作地位,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服务和保障作用。政治工作的整体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加强“四种建设”,达到“三个效果”。

围绕“一条主线”

围绕“一条主线”即围绕以警为本这条主线,我们认为,以警为本是政治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是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当今时代发展对劳教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我们在2011年从工作实际出发,把民警呼声和需要作为第一考虑、第一选择,以“四心”(让民警安心、舒心、放心、顺心)为工作目标,扎扎实实把以警为本落到了实处。2012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以警为本这条主线,尊重民警合法合理的利益需求,落实好从优待警各项措施,在政策许可、经济允许、有利于单位稳定的前提下,尽量解决民警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将民警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加强“四种建设”

一、加强党建工作

1、强化理论指导,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紧贴形势任务、立足本职,拓展学习途径,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形势多样的读书活动,深入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协调能力和自律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抓手,各党支部要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精心组织安排,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维护全所稳定、加快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重大思想,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队伍头脑,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

2、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工作活力。一是认真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照市局党委下发的关于印发《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这一主题,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目标,科学的制定方案,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务求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继续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阶段性工作。围绕“工作创先、业绩争优”这个主题,扎实做好整体提升、总结阶段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注意发现、培养先进,力争在全省、全市劳教系统中培树起自己先进典型,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 围。同时,大力加强表彰奖励工作,建立奖励制度,增强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导向作用,更好地发挥榜样的标杆作用和辐射效应。

二、加强队伍建设

1、抓教育培训,坚持素质强警。一是重点开展岗位练兵。以促进民警更新知识、提高履职能力为重点,以岗位大练兵、执法大培训为契机,积极组织参加省厅、市局举办的执法、执业培训。促进民警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工作全面发展。二是做好劳教人民警察警衔晋升(授予)工作。紧紧围绕抓好省厅《十二五培训教育规划》的落实,搞好警衔晋升培训,提高警衔管理工作质量,把教育培训作为提高民警队伍素质和执法能力的重要途径。三是积极开展业务竞赛活动。认真组织民警参加省局、市局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营造比、学、帮的争先氛围,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

2、抓管理,坚持机制管警。围绕队伍管理工作,继续细化《长春市奋进劳教所人民警察工作量化考核实施办法》,修改完善《长春市奋进劳教所队伍建设管理考核暂行规定》。进一步强化制度落实的执行力,把制度与各种奖惩、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实施全员定岗、定员、定责管理机制。形成全方位的工作责任体系,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和开展。

3、抓形象,坚持先进励警。一是做好“形象建设年”工作。按照市局党委下发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政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队伍形 象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以“筑魂”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形象建设年”活动、“三满意机关”建设和“一学两创”等重大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做好典型培树工作。我们一直把抓先进典型做为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平时坚持对各种先进典型进行发掘培养,及时总结、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向上级推荐,2012年,在力争巩固已有典型的基础上,培树1-2名在全局、全省劳教系统叫的响、立的住、过的硬的先进典型,让民警干工作有比头、有标杆、有榜样。

4、抓学习,坚持政治建警。一是把握学习十八大、宣传十八大、贯彻十八大这个重中之重,结合工作实际,及时组织广大民警学习领会。二是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为有利契机,通过个人自学、部门学习、集中学习的方式,教育引导广大民警牢记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意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文化修养。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提升广大民警执法理念,真正把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融入到广大民警的思想和行动中,坚定不移的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三、加强文化建设

1、开展所内文化建设。根据劳教所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以基层基础建设年为有利契机,积极打造院区文化、室内文化、窗口部门文化,通过“三大文化板块”的打造,提升所内整体文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努力做到让民警和人民群众满意。

2、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一是开展以实践“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核心价值观和树立提升队伍整体形象为主要内容的演讲比赛和征文评比活动,通过演讲比赛和征文评比活动,使民警思想认识得到交流,增强对主题实践活动的体会。成立评审小组,对优秀的文章给予适当的奖励。表现突出的,推荐给市委政法委参与评选。二是引导和组织成立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组织。如合唱队、篮球队协会、羽毛球队协会、乒乓球协会、踺球协会、徒步协会、象棋协会、读书协会等各种业余文体组织,定期组织比赛或开展活动,努力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使民警的身心在活动得到放松,达到缓解工作压力的目的。

3、开展交流个人感想体会活动。组织集中学习观看《人民的好儿女》电视系列片,以召开座谈会方式,同时,利用所内局域网和省内政法网等优势资源,结合学习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受到的教育、向优秀党员学习什么和怎样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开展交流个人感想体会活动。上诉只是近阶段的一个实例,随着工作的纵向深入,以上级的指示精神为依据,开展多次个人感想体会,努力营造一种讨论、学习文化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抓好反腐倡廉教育。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准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若干规定》学习活动,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廉洁从政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全体民警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廉政制度建设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为党风廉政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抓好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以争创“四个一流”为目标,通过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及时找准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加强软环境和政行风建设。

达到“三种效果”

达到“三种效果”,即通过一年的政治工作,努力让全所民警达到工作好、身体好、心情好的效果。这既是我们2012年政治工作的期望,也是政治工作做得成功与否的内在检验,包涵了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衡量政治工作的重要指标,我们一定要以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的决心和行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让广大民警满意,随时接受同志们的监督和检验。

篇2:政治工作设想

在2013年政治工作中,某某支队将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为统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强化政治岗位练兵活动为抓手,按照总队党委扩大会议的安排和部署,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部队履行职责使命的能力,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不断推进政治工作科学发展,确保部队“两个稳定”,为圆满完成各项消防工作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2013年官兵思想教育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为统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贯穿始终。一是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教育广大官兵政治上忠诚于党,工作中服务人民,作风上竭诚奉献,真正做到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二是以提高政治干部队伍综合能力素质为根本,以促进政治机关规范化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学法规、懂法规、守法规”主题政治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队伍政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以第二届“十佳青年消防卫士”评选活动为契机,结合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斗志,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导作用,掀起“争先创优”的高潮。四是认真贯彻《公安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深入开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历史使命、理想信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势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部队性质宗旨、优良传统、职能任务等各种内容、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抓好经常性思想工作

强化思想骨干队伍建设,针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一事一议一教育”。支队建立和官兵谈心服务的网络机制和长效机制,加强心理工作,倾听基层官兵的呼声,千方百计地解决好官兵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利用座谈、走访、网络传输等多种手段,把握官兵所想、所为,密切官兵关系,让战士有话敢说、有困难敢讲。在新兵入队、老兵退伍、立功受奖、晋职晋衔等思想易出现问题的时机,支队将适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官兵的思想工作,确保队伍稳定。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2013年着力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主要办法是加强岗位练兵和实践锻炼,在干中学、学中干,尽快缩短学历转化为能力,文凭转化为水平的过程,使新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支队将采取集中培训和换岗培训两种方法,运用教方法、压担子、总结经验的方式,每完成一项任务,组织一项活动,都进行及时梳理。组织各岗位干部做好传帮带工作,适时组织经验交流会,问题讨论会等,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认真贯彻《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党的组织工作若干规定》和总队思想政治工作暨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精神,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庆祝建党92周年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开展演讲、征文、党的知识竞赛、党建工作成果展等活动,营造抓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五、推进和谐警营及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一是着力打造“与地方政府的协作平台、与街道社区的互助互动平台、与企事业单位的共建平台”,不断深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二是在“三访三评”大走访基础上广泛开展向社会各界报告工作、征求意见建议活动,主动深入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进行现场服务,在消防法律、技术咨询、救援救助等方面不断推出密切警民关系的新措施,积极参加地方拥政爱民和精神文明创建评比活动。三是完善各级群众工作网络,巩固和扩大干部转业进公安工作长效机制,建立解决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学入托、随军未就业配偶基本生活补贴及养老(医疗)保险等工作的专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解决官兵的后顾之忧。

六、打造具有某某特色的警营文化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文化建警,落实《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进一步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一是以既有的警营文化设施、队伍为基础,打造支队文化社,建立书画、摄影、篆刻、演讲、写作、电脑等特色兴趣小组,努力实现“一队一特色、一人一爱好、队队有品

牌”的警营文化建设目标。二是打造二级指挥中心廉政教育基地,结合基层部队实际情况,为五个基层中队设立警营文长廊,活跃警营文化生活,陶冶官兵的情操。三是以组建一支军乐队为标准,为基层中队配齐西洋乐器等器材,力争年内组建一支小规模的军乐队。

七、拓宽两用人才培训渠道

在两用人才培训方面,支队将从部队建设和社会需求入手,积极协调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制定《2013年军地两用人才培训方案》,增加培训项目,确保到期士兵每人掌握一门儿专业技术,为士兵就业提供平台,解除士兵后顾之忧,促进队伍的高度稳定。

八、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工作。2013年要继续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军队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和法律法规等教育学习活动。深入落实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成果,组织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岗位、进家庭“四进”活动,筑牢官兵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树立宣传勤政廉政先进典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先进典型的总结、提炼、培育、推广和宣传工作。充分运用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和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多种形式,大造声势,大力宣传,发挥典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广大官兵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九、多措并举强化队伍监管

一是以纪检监督系统运行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每月对系统运行进行分析,通过将系统运行成果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相挂钩,全面提升支队执法规范化水平,推进了支队反腐倡廉建设。二是加大督察督导力度。充分发挥支队督察组自身职能作用,实施督察关口前置,加大事前、事中督察,做到督纠结合、督教结合、督帮结合,避免苗头性问题变成倾向性问题,个别问题变成普遍性问题,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确保部队高度安全稳定。三是严格落实支队八小时以外队伍管理“三项规定”,坚持八小时以外队伍管理不放松。

十、强化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把贯彻执行《政治工作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开展政治工作的根本依据和遵循,努力推进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坚持政治工作例会制度,支队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政治工作会议,听取汇报,通报情况,部署任务。广泛开展“机关政工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强政工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建设,不断提升政工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政治处

篇3:做好社保稽核工作的设想

近年来,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真贯彻《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特别是劳动保障部的《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公布实施后, 稽核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成绩比较明显, 对实现“两个确保”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稽核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稽核工作发展还不平衡, 虽然养老保险稽核已初步形成制度化, 但医疗、失业、工伤等险种的稽核在一些经办机构还是空白, 或者说是对稽核工作的重视不够等等。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 继续争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不断拓展管理职能, 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当前社会保险稽核明显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问题, 即:重缴费稽核轻支付稽核;重养老保险轻其他险种;重外部稽核轻内部审计监督。这些不平衡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稽核工作的健康发展, 所以必须在稳固稽核成果的基础上, 逐步加大待遇支付的稽核力度, 同时做好内部审计和内控制度的完善工作, 指导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经办部门加大工作力度, 做好稽核工作、探索新思路、形成新机制。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解决法规政策和制度建设滞后问题。《社会保险稽核办法》是2003年颁布实施的。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 已经出现了不少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需要尽快对原有的法规和办法进行修订完善。

———不断创新方法手段, 有效解决管理方法与手段单一和不完善的问题。应该说我们目前的稽核方面还比较单一、手段也比较陈旧, 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加以改进完善, 同时要研究各险种待遇支付的规律和特点, 进一步强化待遇支付的稽核。还要将检查和树立典型结合起来, 表彰一批诚信缴费的典型单位和个人, 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更好地实现壮大基金规模的目标, 同时也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

———加强能力建设, 逐步实现稽核机构队伍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对提高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归纳为最终实现经办机构管理服务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具体到稽核工作, 有效提高稽核能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稽核机构、规范业务程序、提高稽核人员的素质, 逐步实现稽核机构队伍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比如要组织稽核人员学习社会保险政策、财务知识、审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稽核纪律, 既要明白“干什么”, 又要明白“怎么干”, 真正培养一批思想硬、业务精、作风强的稽核队伍。

———坚持依法稽核, 努力提高稽核质量。依法稽核, 提高稽核质量, 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的本质要求, 是打造稽核品牌、树立稽核形象的客观需要, 也是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行政能力的主要体现。稽核质量是稽核工作的生命线。讲求质量的目的在于“求真”, 提升质量的过程则需要“务实”。这也是提高稽核绩效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只有做出客观、公正、规范的稽核结论, 才能充分发挥稽核的监督职能, 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应收尽收, 维护基金的安全, 维护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推动稽核工作健康发展。目前, 社会保险稽核工作逐步入法制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 其工作范围正在向全方位拓展, 各级经办机构和广大稽核人员当前所面临一个重要课题, 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方面不断提升稽核水平, 为社保制度有序、高效、持续发展铺就坦途;另一方面要抓机遇、迎接挑战, 实现集合工作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 稽核工作的发展与稽核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要树立长期建设的思想, 干在今天, 想在明天, 研究将来。既要重视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又要特别注意抓长期管用的基础性工作。还要重视稽核理论的研究, 善于将实践经验总结出来, 经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性认识, 反过来再指导实践, 推动稽核工作向前发展。

二是要处理好重点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目前, 社会保险领域存在的瞒报、冒领、欺诈行为比较突出。哪方面问题突出, 需要我们集中优势兵力, 撕开口子, 重拳出击, 但是我们在抓好突击性工作的同时, 一定要兼顾经常性工作。

三是要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稽核工作是项新的业务工作, 涉及到征缴、经办、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 各个环节。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 从点上突破、取得经验、指导全盘, 这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篇4: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尝试

[关键词]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转变角色定位;转变素质要求

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使我深切领悟,要实现政治课教学改革,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政治课教师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根本转变。

一、转变教育观念的

政治课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和培育文化传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当作教育的主宰,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教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于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在教学过程中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注重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单向的“灌输”,大大降低了政治课的实效性,造成了许多学生的反感和厌学。我们知道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地内化。因此,要实现政治课的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关系,改变单向、硬性“灌输”的“填鸭式”教育教学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探究和发现知识,从而使学生享受真正的学习乐趣,并从中培养能力,把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一种素质。

二、转变教学模式

“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要优化教学过程,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着力建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发展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的教学模式体系。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把教材的讲授作为目的,而是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开展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活动,把抽象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并在其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力,从而将“死”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活”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这一个环节,而是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对学生要分层要求、分类提高,要着重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思维引导,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新的教学模式应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人境互动。

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下,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因学生具体情况、具体教学内容不同而不同,笔者尝试过情境教学法、亲身体验法、角色互换法、小组协作法以及各种模式的活动课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时,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我们不能让学生适应不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三、转变教师角色定位

与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相适应,教师的角色定位也需要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不能垄断学生学习的内容,从而不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权威,这要求在平等、尊重、理解、交流的基础上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民主平等、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氛围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因此,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在“探究”中发展创新,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的良性循环轨道。

当然,教师角色的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其角色地位的弱化,相反,在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应该得到加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不是说这种学习可以脱离教师的指导。有人把教育教学成果比做一碗盐水,那么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溶在其中的盐,虽然看不到盐的形态,但它却使淡水变成咸水。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教师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四、转变教师素质要求

“学高为师”,所有教师都知道“一碗水”和“一桶水”的关系,但是在信息来源多元化、教育教学越来越具开放性的条件下,政治课教师仅仅具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了。可以说教学改革对教师素质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仅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要求,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要求。要很好地实现政治课的教改目标,教师要有比较高的政治素质,能够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这门课程的特殊要求;要有比较高的专业素养,因为政治课的功能是在传播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要对现实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因为思想品德课的显著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和与时代的同步性;要有广泛搜集、精心筛选、准确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这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样的能力是以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为基础的;要具备比较高的科技素质,要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这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要有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和懂得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这是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提条件。

篇5:个人政治思路和设想

政治,是关系着一个民族和国家制度的法则,更是关系着民生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则。但是对于政治的解释和理解,都是在于不同的背景和阶层而言,有不同的含义和其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认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这些论述概括反映了政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内容和特征,是研究政治现象和为政治下定义的指导思想。

接触政治,学习政治,这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保持着清醒头脑和长远的思维方式的必然性。在学习和实践中,学会去体味和理解政治的内在体征和本质,是一个政党极其政治家们必然的选择,也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之趋。

一个以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得住脚,必然要具备着高度的经济发展、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安稳的民生生活,这是必需的。从历代的史书上,可以明确得得出了一种观念就是,亲民者,天下必然和谐;强国之道,天下必然不敢犯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其制度的确立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多矛盾,但是在解决矛盾和化解矛盾之时,能否从根本上解决了矛盾,这关系到了一个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当家做主,但是这不仅仅在口头上的宣言词,而是从切身实际中,是可以得出的答案的。

党的领导方针和政策,始终坚持着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当然其中在我们一些人当中,难免受不了糖衣炮弹的软化,在思想和意志上,失去了本来作为一个人民公仆应该具有的本色。总之利益和欲望之中,我们有些执政者,借着人民给以的权利来谋取利益,这些事例多得不胜其数了。

但是在大体上,还是很好的。在看问题的同时,应该看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再看长远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遇到问题和处理问题上,不是无策一对。站在时局的角度上,统筹发展之路,既要解决眼前的难题,又要着远以未来,这就需要一个统筹兼顾、抓主要的,也要注重次要的,两手都要狠,两手都要硬的治理方针。

在注重民生的生存、发展的同时,要加大民生的福利、收入、生活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确实把人民关心的作为我们执政的第一要务来抓好、办好。同时加大农村经济、文化的建设,缩减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和确保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在医疗改革、农村福利待遇等一系列关系农民的民生工程,要办好抓得牢,确实把惠民政策落实到广大农村,确实让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彻底的提高。

篇6:政治工作设想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资格化设想

面对新形势下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改革浪潮,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认可度,建议推行“国家统一思想政治辅导员任职资格考试”;实行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优化辅导员队伍素质,从而为我国做好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作 者:刘鹏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刊 名:商情英文刊名:SHANGQING年,卷(期):“”(23)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 职业资格化 任职资格考试

篇7:宣传委员工作设想

行政管理11级1班陈琬莹

一、工作职责

(一)概述

对于一个班集体,班团委是班级和学院的联结桥,班级精神的核心缔造者以及班级活动的策划组织者,而宣传委员应是联结桥上的一面鲜明旗帜、一个时刻更新的公告栏、一张记录我班生活学习点滴的海报。作为宣传委员,在起到宣传作用的同时,还要对班级大小活动及事务积极去协调,帮助班长或团支书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动员活动,做好班级与辅导员、学院之间的桥梁角色。因此,宣传委员的工作对整个班级发展至关重要,加之我已是第二年担任团委宣传委员,我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来履行职责,为每位同学尽心服务,为班级壮大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工作内容

1. 负责班级活动、学院学校活动上传下达的宣传工作,协助传达学院的各项通知,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2. 广泛收集与同学们学习、生活等切实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微博、飞信和QQ群等方式及时传达给大家,让每个人能及时准确掌握信息状况。

3. 及时向同学们宣传有关学院政策,让大家能及时把握学院、学校动态。

4. 积极宣传学院期刊《北极星》及相关社团刊物的征稿撰稿,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

5. 开辟多种透明渠道,比如微博、班级热线、飞信等,广泛听取同学们对班级及班委等的意见与建议,做好意见簿,积极参与班级建设,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

6. 班团委开会,宣传委员将会议内容以及团支部书记杜微微老师、辅导员简智聪师兄的建

议及时传达于大家。

7. 协同各班团委成员建立健全班级纪律、制度及班级建设措施。

8. 配合其他班委或学校社团做好宣传工作。

二、工作计划概要

1、积极宣传学院榕树留影文化节的相关活动,学院团委学生会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做好动员激励工作。

2、在做好以上职责的同时,这学期将要迎来建校60周年以及校运会等重大活动,要做好宣传,撰写、收集校运会实时稿件,号召大家踊跃参加,并协助班团委各成员做好活动期间同学们安全等工作。

3、配合班团委做好班会和班级集体活动的宣传、动员工作。

4、继续做好班级微博主页君!墨客书斋、新闻盘点、环球影幕、音乐电台、疯狂英语、心灵木屋、吃喝玩乐、体坛赛事、我班风华各主播将继续为大家服务。

篇8: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设想

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几年, 尽管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一再强调要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在必须的收集归档、安全保管、提供利用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 致使档案工作管理十分混乱。

2. 流动人员档案无法实现跟踪管理。

受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影响, 人才流动日益频繁, 不仅个人可以自由择业, 用人单位也可以自主选人。有的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放弃工作一走了之;有的是下岗外出打工, 一走不归;有的是毕业就在外打工, 只将人事档案挂留在档案管理部门, 人不见踪影。对这些人, 组织人事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就更没有应对的好办法, 使得档案材料难以收集, 无法跟踪管理。

3. 部分归档材料填写随意性太强。

形成材料的部门存在着把关不严的问题。如必须由组织上形成的奖励材料等却交由本人随意填写;由本人填写的如履历表等材料, 在填写姓名、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时随意性太强, 致使同一个人的档案中出现好几个名字, 同一事件出现不同的时间。

4. 归档材料保管不当, 损坏严重。

通过档案管理部门的不懈努力, 多数人能够重视档案材料归档问题, 但个别人对材料的保管还是不够重视, 致使档案材料损坏严重, 即使是短时间形成的材料也弄得残缺不全。

5. 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档案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尚不健全, 缺乏规范性、计划性和针对性。应定期对新进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对基层档案人员应加大培训力度, 尤其要加强计算机培训, 提高档案员运用计算机技术管理档案的能力和水平。

6. 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 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已得到普遍应用, 信息化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有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 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有的单位只是把个人信息、档案目录输入计算机, 资料检索等仍习惯用手工操作, 无纸化阅档基本没有实施, 重管理、轻服务, 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这样既不利于档案的深层次管理, 又影响工作效率。

二、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设想

1. 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人事档案工作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事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增强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首先, 要树立创新观念。传统的内向封闭的管理体制对于保证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了:一是容易形成“人才壁垒”, 限制人才合理流动;二是容易导致“暗箱操作”, 损害相对人权益;三是容易以保密为由剥夺相对人合理的档案信息知情权, 制约档案功能的发挥。因此,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树立改革创新观念, 以改革的精神、发展的眼光审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通过完善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服务方式和丰富服务内容, 来适应我国培养大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样才能克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落后、保守甚至“左”的思想的影响, 积极探索建立既符合单位或组织保密、安全要求又便于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人才和满足相对人档案信息需求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探索和实践电子化、网络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为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铺平道路。

其次,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 就是要从认识人的本性、关心人的需要、尊重人的价值等角度出发, 满足人在社会中自我发展的需要。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就是要以满足档案相对人的需要和促进他们的发展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努力克服“政治本位”, 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开发人;就是要着眼于人才建设需要, 增强服务意识, 积极主动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高标准、高质量地为培养、选拔大批优秀人才提供信息支持。具体讲, 就是要本着为干部队伍建设和档案相对人高度负责的态度, 把对人的关心、培养体现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建立、整理和正确使用档案;客观、公正地进行人事考核鉴定, 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防止损害相对人利益的事件发生;坚决维护档案相对人的民主权利, 对其合理的档案信息需求应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予满足。唯其如此, 才能纠正“见物不见人”的倾向, 把对人事档案实体——物的管理与对人的服务统一起来, 为培养、开发和选拔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 运用计算机技术, 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对员工人事档案的科学管理, 建立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和计算机人事信息使用点, 使多媒体档案材料的采集、维护、检索和利用更加方便。稳步推进图像、声音、录像片与考核文字材料相结合的多媒体档案材料的采集和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就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 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人事档案寿命的目的。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办公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了现实参照。因此, 在人事档案管理领域, 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加强人事信息系统建设, 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 是推动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科学决策、人才预测、宏观调控、微观管理等工作, 将更多地依赖于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的建设。把所有能进入信息系统的内容全部输入计算机, 运用电子办公软件系统, 可以快速、便捷地查询各类人员的档案信息, 制作各类人员登记表、统计表等。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库, 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快速统计、分析, 为领导决策提供方便、系统的服务, 使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开发利用。人事档案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与之并行的是建立人事信息管理网络。现阶段, 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通过计算机网络, 可以把不属于保密范围的人事档案信息与社会共享, 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档案信息服务。

3. 变更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封闭的、比较死板的管理模式, 但我们知道利用是人事档案的主要和最终目的, 储存是为利用服务的。建立和整理人事档案, 内容不仅要重点突出、准确无误, 更要全面完整, 实行跟踪记载, 保持内容常新, 使档案能全面反映职工的情况, 成为人才信息库。人事档案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应该从档案实体的管理转向对档案内容的开发利用, 发掘出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一份完整的人事档案, 可以提供一个人成长的全面系统的信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人事档案材料进行科学研究、分析, 可以从中发现人才成长的某些特点和规律, 对于发现人才、识别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人事档案管理者应主动向有关部门推荐优秀人才, 把资料库变成人才信息库, 把沉寂的“死”档案变成有价值的“活”档案。

4. 加强流动人员档案的管理力度, 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

加强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 应该明确人事档案管理是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应按照人事管理权限, 统一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及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等负责。具体地说, 只有县以上 (含县) 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才能从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 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的档案。对于不具备管理流动人员档案资格的机构, 各级组织的人事部门要及时进行清理, 督促他们按照规定尽快移交手头所管的人事档案, 要坚决克服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中的混乱现象。

由于流动人员是辞职、辞退、脱离原单位和没有工作单位的人员, 其档案与一般人事档案相比, 具有一定特点, 因而在管理模式与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由于流动人员的流动性较强, 因此实行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尽管在现阶段主要适用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 但今后在更大范围内、更多类别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也是适用的。我们期待着这种管理模式的拓展, 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淑霞.析人事档案的“弃档”现象[J].浙江档案, 2005 (5) .

[2]刘秀琦.人事档案的集约化管理[J].档案天地, 2005 (2) .

篇9:政治工作设想

关键词:教学困惑;理论思考;多课型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19-01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困境

1、教材的困惑——“无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求新、求变是其内在的要求。为此,而现行高中所有课程教材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变换次数是最多的。尽管如此,教材中的“基本事实”到达学生和教师手中时都已由“当前态”转变成了“过去时”。教材总是走不出“味同嚼蜡” 的尴尬。

2、教师的困惑——“难教”。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选择“重复昨天的故事”, 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调整和更新,使课堂教学内容教条化。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最容易教的课是政治,最难教的课也是政治。

3、学生的困惑——“厌学”。主要以成绩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升学的压力,加之无趣味无激情的教条化宣讲,无可奈何的“被动听讲、被动训练、被动记忆”。 所讲非所想,所教非所需,学生的情感、意志、自主性思维和道德人格的内化被忽视,导致学生的 “厌学”情绪与日俱增。

4、教学的困惑——“低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是采用班级课堂授课,从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师生关系不和谐,以“知识为本”,“一言堂”,“注入式”,缺乏民主;教学内容没有新意,不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所讲非所想,所教非所需”的尴尬局面。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收效甚微。

二、对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走出困境的理论思考

1、发展变化是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时代在变,学生的状况也在随之变化。教学中的困境,说到底就是能否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关系的问题。教师只有解放思想,做到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教学困境。

2、传承与创新并举的现代教育理念引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育创新,需要体制创新,更需要教师的教学创新。教师的困惑,需要教师不断反思经验与现实实践的焊接。

3、创新教育观念是从“单课型”教学到“多课型”教学。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进行教育的创新,教育的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原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大胆革新教学方法,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

4、教育平等观念是“教师主导”加“学生主体”。坚持教育平等,就是坚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充分发挥师生积极性,形成教与学的合力,即教学相长。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完全操纵教学过程的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三、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多课型”教学的设想与探索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近年来笔者进行多课型教学尝试,如“讲授型”、“演讲型”、“研究型”、“辩论型”、“参观型”、“讨论型”、“实践型”、“媒体讲座型”、“游戏升级型”等,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快乐,总体感受收获不小。现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归结如下,以求教于同仁:

首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做好课型选择,课型选择要把追求最佳教学效果放在首位。

“多课型”教学要求针对不同课程、不同教材、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章节内容,要采用不同的课型。课型的选择一定要与教学目的相配,要依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课型。课型的选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精心策划教学设计。搞好“多课型”需要教师进行精心准备、周密策划,要用“心”去做。只有重视教学设计,才能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抓住教学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才能做到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第三,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多课型”教学更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参与,强调师生应彼此尊重、平等相待,要求教师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揪辫子。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和诱导学生积极参加“多课型”教学活动。

第四,要立足学生实际讲究课堂驾驭艺术。如在“参与型”教学课堂讨论时,当学生不主动发言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寻找突破口,选准合适的学生带头发言,以便打破僵局。当课堂讨论激烈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适时点拨,将课堂引向深入,以节约时间,提升质量。教师要善于适时归纳总结,力求做到语言简练、道理明白、中心突出。这样,学生才能印象深刻,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总之,教然后知困,知困而后思变。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走出教学困境,愿“善教乐学,教学相长”的和谐教育能成为我们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旋律。

上一篇:人事档案管理职责下一篇: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