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应用

2024-06-23

节水应用(精选十篇)

节水应用 篇1

德州市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农业节水工程每年投入3亿多元,推动了灌区节水改造,完善了计量设施,逐步完成了现代水网建设,形成了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和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两种工程节水模式。为推进各节水工程能高效运行,有效、及时解决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德州市对节水工程管理措施进行了有效探索,创新了农民用水户管理模式,实现了协会的持续运行。

本文主要对德州市现行的两种主要农业用水管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简要介绍了“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和水管站式管理模式的主要组成;比较了两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结构特点、主要节水点及节水效果;同时对两种管理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山东省农业节水管理模式的探索提供支持。

1 两种管理节水模式简介

1.1“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简介

“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主要组成包括:县级成立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乡镇组建的用水户协会联合会;社区(或村民小组)以泵站管区为单位组建的农民用水户协会,三者分级合作,协调完成对农业水资源的运行管理工作。

其中,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主要职责为:加强泵站、引水渠、电力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搞好土壤墒情监测、灌区水源调度;审核联合会提报的用水及维修计划,审核联合会、协会提报的水量、水价核算方案等,以确保节水工程长期有效发挥效益。用水户协会联合会为项目区常设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搞好泵站以下管网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研究解决协会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组织协会开展有序灌溉;按灌区设计控制灌溉面积,根据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供水服务中心缴纳泵站运行管理费用等。农民用水户协会,由项目区所在乡镇按照协会章程组建,主要工作为:服从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和乡镇用水户协会联合会的管理,搞好用水户信息登记和轮灌顺序划分,及时组织有序灌溉,按时预收水费,并及时上交乡镇用水协会联合会;负责本灌区水管员的考核和灌溉成本财务核算,公示各项费用,做好用水户水费的补交和退还工作等。

“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中由县水务局、乡镇政府、灌溉供水服务中心、协会联合会和灌区用水户协会构成的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灌溉运行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实现了节水工程效益的最大化,确保了农田及时有序的灌溉,为灌溉设施的科学使用和保养奠定了基础。

1.2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简介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的管理组织主要包括:各乡镇成立的水管站、县水务局成立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及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三部分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农业水资源的运行管理工作。

其中水管站为县水务局的派出机构,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人员独立、办公独立、经费独立的运行模式。主要职责为对各乡镇泵站、引水渠、电力设施等主要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进行土壤墒情监测、灌区水源调度;同时根据各乡镇灌溉习惯等制定用水计划、核算所需水量及水利设施维修计划等。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由县水务局成立,主要针对各乡镇水管站提供的用水计划及所需水量对全县的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同时根据各乡镇实际用水情况制定水价核算方案,并向各水管站统筹调配所需费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抗旱服务队及农民用水户协会等,主要工作为:服从水管站和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的管理,搞好用水户信息登记和轮灌顺序划分,及时组织有序灌溉,按时预收水费,并及时上交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负责用水户水费的补交和退还工作等。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是由各乡镇成立的水管站、县水务局成立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及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三部分协调统筹组成的管理模式,在农业灌溉过程中能有效发挥节水作用,是对节水工程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有效探索,为农田水利设施的科学使用和保养提供了经验。

2 两种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德州市现行以平原县“中心+联合会+协会”管理模式和宁津县为代表的水管站管理模式,自项目实施以来,都取得了不错的节水效果。两种管理模式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分工明确,能有效解决灌溉过程中水资源分配等问题,面对多种突发情况时都可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两种管理模式在管理结构、具体政策、具体实施情况上的差异,又使的其节水效果各有不同。

2.1 结构模式比较

“中心+联合会+协会”管理模式和水管站管理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在管理结构上存在不同。首先,“中心+联合会+协会”管理模式,除供水服务中心外,都是由工程所在乡镇的灌溉用水户组成,管理成员收入主要来自收取的水费。由于灌溉与用水户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可以有效地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管理人员作为用水户,其多年的灌溉经验在水价制定、水资源分配等管理决策等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中,水管站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体制上采取灌区与乡镇相结合的模式,以参与用水农户为主体,依法在县民政局注册登记,实行民主自治,自负盈亏。由于水管站人员为事业编制人员,更专业,该管理模式在处理突发性问题时可有效而迅速的发挥作用。

2.2 节水点及节水效果比较

两种管理模式是在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和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两种节水工程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都取得了一定的节水效果。

据统计,“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与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配套应用,可变过去的多级提水、大水漫灌为现在的一级提水、管网输水到田间地头,有效解决了输水过程的渗漏、蒸发问题,有效提高工程措施的节水效果,使其水利用系数达到0.95以上。初步测算,实施后灌溉用水由1 500m3/(hm2·次)减为975m3/(hm2·次),节水35%,节省了劳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用水户实际承担农业灌溉成本大大降低,增收约3 600元/hm2。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下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完善了基础设施,同时规范了管理、健全了组织机构、加强了队伍建设,使其行业管理与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在配合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运行中,对渠系的维护及各建筑物养护等工作细致,有效减少了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据统计,水管站式管理模式与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配合使用,可变以前的多级提水、大水漫灌为渠系输水到田头,较好地解决了输水过程中渗漏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工程措施的节水效果,使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6提高到0.85。

3 两种管理措施的适用性分析

3.1“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适用性分析

德州市平原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使用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同时采用“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与之相配合,经多年使用推广发现:两种措施配套使用实现了一级提水、管网输水到田间地头,有效解决了输水过程的渗漏、蒸发问题,使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达0.95以上,比单纯的地下低压输水管道型节水工程约提高了0.15。此管理模式和地下低压输水管道型节水工程配套使用可有效的缩短灌溉周期,调查结果表明,单纯地下节水管道节水工程实施时灌溉周期为10天左右,“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实施后灌溉周期缩短为6天左右,可有效保障水资源的适时应用,确保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及需水要求。

以上分析表明,“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配合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可取得良好的节水效果,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可推广性。

3.2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适用性分析

德州市宁津县“小农水”建设项目使用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同时采用水管站式管理模式与之相配合。在实行推广的两年时间里发现:两种设施配套使用可变以前的多级提水、大水漫灌为渠系输水到田头,较好地解决了输水过程中渗漏等现象,有效提高了工程措施的节水效果,使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单纯使用地上输水渠系节水工程的0.6提高到配套使用后的0.85。灌溉周期由只使用地上输水渠系节水工程的10d,缩短为配套使用后的7d左右,使作物可得到适时灌溉,有效保证作物产量。

以上分析表明,水管站式的管理模式配合地上输水渠系节水工程可取得良好的节水效果,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可推广性。

4 结语

(1)两种管理模式各自的结构特点不同:“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的管理组织主要包括:县级成立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乡镇组建的用水户协会联合会和社区(或村民小组)以泵站管区为单位组建的农民用水户协会,除供水服务中心外,都是由工程所在乡镇的灌溉用水户组成,管理成员收入主要来自收取的水费。管理人员作为用水户,其多年的灌溉经验在水价制定、水资源分配等管理决策等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水管站式管理模式的管理组织主要包括:各乡镇成立的水管站、县水务局成立的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及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用水农户为主体。水管站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水管站人员为事业编制人员,更专业,在处理突发性问题时可有效而迅速的发挥作用。

(2)两种管理模式的节水点及节水效果不同:“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与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配套应用,可变过去的多级提水、大水漫灌为现在的一级提水、管网输水到田间地头,有效解决了输水过程的渗漏、蒸发问题,有效提高工程措施的节水效果,使其水利用系数达到0.95以上。

(3)两种管理模式的适用性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在德州市平原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中,“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与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配套使用,有效解决了输水过程的渗漏、蒸发问题,水利用系数达0.95以上。

“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配合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水管站式的管理模式配合地上输水渠系节水工程可取得良好的节水效果,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可推广性。

摘要:管理措施可以促进节水工程的高效运行,提高农民的节水积极性,使节水工程能够真正的节水。在节水工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节水工程探索相对的管理模式: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对应的管理模式为“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主要管理模式为水管站式管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德州市两种管理措施在节水工程中的作用,总结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及节水效果:“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可以提高工程节水效率,使水利用系数达到0.95以上。针对德州市不同的节水工程分析其管理措施,可为未来农业节水机制的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节水工程,管理措施,节水效果,节水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思考[J].北京农业,2012,(21):218.

[2]李金山,仵峰,范永申.节水灌溉指标及发展模式研究[J].节水灌溉,2003,(5):14-15.

[3]韩振中,鲁少华.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思路与评价指标[J].灌溉排水学报,2012,(1):5-9.

[4]王学军,赵学梅,刘慧霞,等.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做法及效益[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7):85-86.

[5]胡家浩,汤尚颖.我国农村水利管理现状与健康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6):686-690.

[6]梁进涛.井灌区低压输水管道管理办法的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5).

[7]冯广志.农田水利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9,(10):1-4.

[8]范恒山.水利管理运营体制改革值得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J].中国水利,2002,(11).

[9]方国华,周健,赵立梅,等.江苏省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能力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6).

节水应用 篇2

协庄煤矿矿区节能节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协庄煤矿工业广场生产及生活用水来自小协镇李家庄水源并和协庄陶瓷厂水源井,由于受矿区地下水资源贫乏的影响,工广生产及生活用水一直处于紧张的局面,已严重困扰矿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通过对矿区开展节能节水技术研究,制定实施了职工宿舍区安装分户计量智能卡水表工程、宿舍区至工业广场调水工程、借用闲置水泵及闲置管路和停用协庄陶瓷厂水源井等措施,既有效的保证了协庄矿区的生产及生活用水,又保护了矿区的地下水资源,促进了矿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 者:范同军 作者单位: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山东,新泰,271221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9)分类号:关键词:矿区 节能节水 研究

高校供水节水技术措施应用与分析 篇3

关键词:水源现状 节水技术应用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030-01

技术背景:淡水是地球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虽然地球70%的面积被水包围,但实际能够用来饮用的淡水量却十分有限,只是全球水量的1%。近年来,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耗水量逐年递增,水电费也逐年攀升,经济负担逐渐加强。很多学校采取多重措施节水,如:限时限量供水;计量收费;推广和使用节水型器具等。这些都是在用水方面采用的一系列节水措施。如何在供水源头设施上,做好节水工作,笔者多年来做了大量的技术性探讨和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文中所言供水节水技术措施的研究与应用,供同行们应用参考。

1 校园用水日耗水量情况分析

高校校园的日耗水量情况较为特殊,主要是在用水量的分布不均:由于校园内学生住宿人数都较为集中,造成了住宿盥洗用水量大且时间集中。而其他建筑物如教室、实验室等的用水量则相对较少。在时间上表现为用水时间集中,高峰用水量的时间性强,一般在早上6∶00~8∶00,中午11∶00~2∶00,下午5∶00~7∶00,晚上9∶00~10∶004个时间段用水量最大,而其他时间则用水量一般很小。

2 校园供水设施存在的问题

2.1 供水泵站水泵容量的选取和压力设定问题

由于耗水量和时间的不均衡,给设计供水泵站在选择设备容量上带来了难题。为了避免高峰用水期间的供水压力和水量不足问题,很多高校都会按照最大的耗水量选择水泵的出水量和扬程,以满足高峰用水时段的水量(压力)需求。在满足高峰用水需求同时,增加了低谷用水时段的设备空载耗费。尽管采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技术,但这种设备占空损耗无法避免。据测算,这种空载耗损占装机设备容量的30%以上。一般供水水泵出口的设定压力为最高用水点距地面高度加15 m水柱(0.15 MPa)设定。以普通六层学生公寓楼为例,楼高为20m时,建筑物的供水管道入口压力设定0.3~0.35 MPa。

2.2 建筑物供水管道结构形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校园建筑物的供水管网,大多为分段式垂直主杠水平分支结构,水流向自下而上。7层以下的多层建筑物采用单立杠水平分支供水方式。高层建筑则采用每6~7层为一段,独立设置供分段供水管路。

上述管网系统结构形式,必然导致低层位用水点水压高于高层位。当开启水龙头时,低层位的水压高出水量大。部分学生洗漱过程中,水龙头多为“常流水”状态。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的无端浪费,另一方面低层泄流会造成高层位水龙头水压低或断水,当用水者开启水龙头发现无水时,多者没有随手关闭的习惯,造成再来水时的“常流水”的现象。很多学生在上课前或睡觉前打开阀门,用水桶或脸盆接水、储水,造成来水后大量溢流,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增大了供水成本。

3 改造思路

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多年的供水管理工作中,对供水设备和管网设施做了如下技术性改造,解决了上述问题,改造的具体思路是:对供水泵站的供水压力采用按时段高低双压力控制。即:在高峰用水期间,设定压力高水泵出水量大;低谷用水期间,设定压力低。这样,可以降低水泵空载损耗30%以上。户内供水管网安装可调式减压阀,对管道出水口压力进行限定和调节,保证高低用水点的水压稳定和水量的平衡,避免因供水压力不同导致的出水量不均和水压不足的断水问题。

4 具体改造方案

4.1 采用时控双压变量供水控制装置

传统“一拖一”型或“一备一用”型微机恒压供水控制装置,由于装机容量和压力一经设定,系统便以设定的压力值(据用水点的标高确定)和电机容量(一般按用户最大用水量装机)长期运行。为维持管网压力系统空耗容量为装机额定功率的30%~50%,特别日用水量分布不均匀的用户无法根除。高峰用水量(几十吨或上百吨)/小时,低谷用水量只有几吨或0/小时,这就要求及时调整供水流量和压力。为了实现上述要求,笔者在原有变频调速恒压控制技术基础上,引入定时双压控制技术,在原有变频装置上,增加了“PLC供水控制器”和时间控制器(市售高端产品已将两者合一)。通过设定时间和压力程序,实现了高峰用水时段,设备工作在高压大流量状态,低谷时段工作于低压小流量状态,也可根据用户设定微流量自动停机。从节能上看,上述功能即充分满足用户用水,又避免“保压”所带来的电能耗损。具体线路框图(见图1)。

参数设定可根据用水出现的高峰时段,可将压力设定为用水高峰压力设定为0.36~0.40 MPa;低谷用水期间压力设定为0.26~0.28 MPa。时间设定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设定。

4.2 供水管网支路改造方案

以单体6层学生公寓为例,具体做法是:在每个楼层分支管路截止阀后加装与管道等径的“可调式减压阀”,市售成品出口端并带有压力表,调整压力调节螺杆,视水量需要将出水压力设定为0.12~0.15 MPa,此装置可以根据开启的水龙头多少,自行调节出口水量大小,并保证水压恒定。避免单个水龙头溅水和多个水龙头断流问题。也消除了高低楼层的水压不均衡和高层出水量不足问题。具体改造后管线(见图2)。

5 改造后效果和效益分析

我院在供水泵站和室内供水管道上进行了上述技术措施改造,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实践考核分析表明,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定时控制双压”技术设备改造运行后,经过计量测试数据表明:原有泵房的平均日耗电量,由原来400 kW时降低到265 kW时,降低能耗30%以上,并减小机电设备的磨损程度,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长期运行,效益更加显著。

自动减压阀的加装和使用,使高低楼层的水压平衡稳定,避免了开闭龙头的间隙损耗,也消除了底层高峰用泄流引起的高层断水现象。给学生洗漱用水带来方便,受到师生的好评。

水泥企业节水技术的应用 篇4

水资源的日益短缺, 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资料显示,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2185m3,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而且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极不均衡, 全国669个设市的城市中, 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 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个, 主要是北方和沿海城市。如天津地区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仅160m3, 就算加上入境和引滦入津外调水量,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仅为370m3, 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000m3的缺水警戒线, 属重度缺水城市。与此同时, 我国万元GDP用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 约为世界先进水平的4~6倍,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50%~60%,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悬殊。因此, 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创建节水型企业, 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节水措施

天津振兴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 现有两条2000t/d水泥熟料预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一座2×4.5MW纯低温余热发电站。我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水方针政策, 近年来, 对照《天津市节水型企业 (单位) 考核评分标准》重新修订、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了用水二级、三级计量体系, 绘制了用水计量网络图, 制定了用水近期、远期规划;定期进行企业的水平衡测试, 挖掘节水潜力, 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充分利用厂刊板报宣传栏等开展内容丰富的节水宣传活动, 增强全体员工水资源忧患意识、节水意识, 创建企业节水文化体系。

2.1 实施水质分级管理, 消除水质过剩浪费

厂区生产生活给排水管网实施分质设置、分级管理、优水优用是水资源达到合理利用的前提条件。我公司按水质和用途把工业用水分为生活消防水、循环冷却水、中水、软水、除盐水等几大类, 根据工艺要求不同分质供水:员工食堂、浴室、卫生间等使用生活消防水;间接冷却设备使用循环冷却水;余热发电循环水池使用中水, 替代一部分新鲜补水;燃煤锅炉使用软水;水泥熟料煅烧余热锅炉使用除盐水。采用分质供水, 可满足各用户对水质的不同要求, 消除水质过剩而造成的浪费现象。

2.2 改造地下管网, 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我公司建于占地5.8公顷的北辰建材供应公司院内, 厂区大, 管线长, 新建的地下生活消防水管网与院内旧管网搭接, 旧管网渗漏跑水现象时有发生。公司大力改造, 将旧管网全部更换为新管网。生产线各工序地下循环冷却水支管为钢管, 使用8~10年就会开始腐蚀渗漏 (如第一条生产线) , 不但浪费水资源, 而且影响生产正常运转。公司借中、大修时机逐项对其改造或更换, 如原料磨、水泥磨由地下暗管改为地上明管敷设, 其余各处更换新管 (管径≥80mm的换为球墨铸铁管) 。上述改造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 提高了设备运转率, 节水效果非常明显。

2.3 开发节水工艺和无水工艺

我公司先后实施了10多项节水型工艺技术改造, 有些低耗水、不耗水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水泥行业具有示范效应。第一条水泥生产线窑尾废气处理电改袋收尘器后, 增湿塔冷却用水量减少70% (通过窑尾余热锅炉换热, 废气温度从320℃降到220℃左右后分别去原料磨及增湿塔, 原电收尘器要求增湿塔出口温度130~140℃, 现布袋收尘器出口温度可达180~190℃, 控制温度提高使喷水量大幅下降。预计采用优质布袋及增加风冷装置可进一步减少或完全取代喷水冷却) ;篦冷机冷却方式原为风冷加喷水冷却, 通过对篦板改造及加大冷却风机通风量, 完全取消了喷枪喷水冷却。第二条水泥生产线2004年建成, 废气处理直接采用布袋收尘器, 来自窑尾预热器的高温烟气一部分经增湿塔喷水降温至190℃左右进入收尘器, 另一部分去原料磨烘干原料后并入增湿塔排风管道进入收尘器, 通过对收尘器进口风道加装冷风阀改造, 实现风冷代替水冷, 无需增湿塔喷水降温即可达到收尘器工艺要求。2009年建成的余热发电系统中, 射水箱、除氧器和窑尾余热锅炉的强制循环泵采用直流冷却水, 浪费水量很大。改造方法是:将强制循环泵冷却用生活消防水管路作废拆除, 分别自原料磨及高温风机循环冷却水管路上“抽头”, 另行安装循环冷却给水、回水管路与强制循环泵进出口连接;射水箱与除氧器则通过建造地下钢筋砼储水池、安装水的回收管路及液位自动控制潜水泵等设施, 将冷却过设备的直流水回收到余热发电循环水池, 实现了水的重复利用。

2.4 加强冷凝水和中水的回收利用, 节能环保双受益

余热发电站属于热电联供项目, 余热锅炉生产的低压蒸汽除用于发电外, 还需兼顾厂区供热系统以及食堂和浴室用热 (取代原四台燃煤锅炉) 。换热站设置在锅炉房内。低压蒸汽一部分进入锅炉房分汽缸, 供食堂、浴室日常使用;另一部分进入换热器, 经汽—水换热后供厂区冬季采暖使用。换热器出来的冷凝水, 经冷凝水箱、液位自动控制离心泵及专用管路, 回收到余热锅炉水处理除氧器, 形成余热锅炉→低压蒸汽→换热器→冷凝水→除氧器→余热锅炉的闭路循环, 实现了冷凝水的重复利用。

在建设余热发电站的同时, 公司对原污水处理站进行了改建、扩建。设计采用三级生化一级排放带中水回用工艺, 处理能力为15m3/h (原为10m3/h) , 主要是对厂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进行综合处理, 处理后的中水全部回用到余热发电循环冷却水池。该项目实现了补充新水→工业用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替代新水的梯级利用, 提高了水的使用效率, 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且为同类型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2.5 应用水质稳定技术, 提高浓缩倍数

浓缩倍数是循环冷却水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 合理提高浓缩倍数是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的有效举措。循环水在使用过程中, 随着水汽不断蒸发, 水中盐类逐渐积累, 造成浓缩倍数升高, 不加处理将导致系统内部结垢腐蚀。欲使浓缩倍数维持在一定数值范围, 必须通过排出一定量高含盐水, 补充一定量新水来实现。补充新水量越多, 浓缩倍数越小。解决提高浓缩倍数减少补新水量这一矛盾的方法是采取水质稳定技术。我公司通过加入杀菌剂、阻缓剂、硫酸药剂, 采用细砂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旁滤等措施, 将浓缩倍率从3.0提高到4.0, 冷却水总消耗量节省11%。

2.6 采用新型节水技术和装备

2010年, 我公司对浴室设施进行彻底改造, 采用感应式淋浴器, 人到水流、人去水停, 有效消除了洗浴过程中阀门长流水现象, 节水40%左右。另外, 将洗浴出水由冷热双管手动阀门调节变为单管恒温自动出水。其核心设备是智能混水器, 它是一种实用新型技术装备, 由温度传感器、微电脑控制装置、驱动装置、电磁阀和混水器组成。浴室的成功改造, 方便了浴室管理人员的操作, 改善了员工的洗浴条件, 获得了全厂员工的一致称赞。

3 应用效果

多年来, 我公司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和新的节水管理手段, 开发节水工艺及中水回用, 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1年我公司产水泥221.31万吨, 比建厂之初1999年扩大近4.54倍, 而用水量同比从73.17下降到29.44万吨, 吨水泥耗新水指标从1.5m3持续降低到0.13m3, 万元产值取水量由52.73m3下降到8.6m3, 工业水的总重复利用率从77.02%提高到了97.4%,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年累计节水71.8万吨 (含余热发电) , 年节约水费373.36万元。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探究 篇5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绿色节能;节水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利用量越来越多,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又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将会造成水资源的耗竭,对人们的生命产生威胁。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我国积极提倡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不仅能够切实解决城市水资源困乏的问题,还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运用节能节水技术是大势所趋。本文主要深入探究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实际应用,并为类似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当前阶段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现状分析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五分之一,很多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困扰,使得当地愈加贫困,很不利于我国的整体发展。建筑行业用水量在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些建筑行业意识不到我国水资源使用现状,在建筑施工时肆无忌惮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建筑行业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行为进行规范,实施节水节能技术。建筑节能与节水具有为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广的特点,除了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外,还要注重日常管理。就当前来看,我国建筑行业水资源利用情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热水供应的耗能多,现阶段建筑给排水的热水系统大多数采用的是冷热水同步供应方法,这种方法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具体而言,采用冷热水同时供应时,一部分热水流入冷水管道,这时由于温度差会使热水温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热能的损耗。

其二,很多公司为了防止给排水设施材料与外界接触而生锈,一般都会在材料上涂层,但是一旦管道质量问题产生裂缝或者不合理使用造成磨损,极易造成设施的锈蚀。

其三,无故浪费有限水资源,当前阶段,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活动中存在的最为显著的一个问题即为:对有限水资源的隐性无故浪费。隐性浪费,主要就是指并没有造成实质性价值的浪费。

二、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与节能对策

(一)选用优质给排水设施

节水节能设备包括配水管材和节水卫生器具。在选择节水节能卫生器具时,要优先考虑具有节水节能功能的设备。水龙头的选用也可以对水资源利用量产生影响,在选购水龙头时可以挑几种进行比较,基于相同的水压,普通水龙头的节水效果明显不如节水水龙头,同样的情况下,如果水龙头的出水量比较大或者静压比较高,节水龙头的节水效果也是尤为明显的。在保证卫生器具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最好选用新型节能卫生器具。

(二)科学运用自然降水回收利用

自然降水的回收与再利用工作,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及附属单位组织的积极配合,使自然降水的回收利用可以真正起到节水的效果。自然降水的的回收利用,不仅能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还能有效开发其资源。在进行实际建设其自然水回收工程过程中,需要不断研发回收技术。自然降水的回收利用指的是将自然降水中的雨水全部进行收集,然后将收集的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虽然自然降水中的雨水不可以直接用于饮用,但是完全可以用于洗车、冲厕所等。居民还可以将其直接用于住宅区的绿化工作,极大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又有效的美观了外部的环境。

(三)确定合理的用水量定额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各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统一的用水量定额极难确定。定额位过大将导致给排水配备设备型号的增加,供水将超过实际需求。居民用水在供水设备中长时间的停放会导致细菌的滋生。定额过大还会给当地居民一种水资源丰富的错觉,容易造成居民用水的浪费。极不利于给排水节水;相反,若是定额值过小。建筑供水设备将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在对地区用水量定额时,不能盲目的采取统一标准,要根据地区的实际用水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定额确定,这样就能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节水节能。

三、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的意义

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关注,降低能源浪费与节约水资源,能够有效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于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环境保护的内在需求;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能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尤为严重,通过将节能节水技术应用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水資源的浪费,符合广大群众的需求。

四、结语

综述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是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的关键措施,除了上文所描述的节能节水措施以外还可以利用给排水管道的合理布置、水资源处理的科学规划去实现节能节水的目的。另外作为节水节能的主体,人们必须树立良好的节水节能意识从日常生活中注重节约水资源,及时采取节水节能行动,做到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节水节能目标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许燕全.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6,03:81.

[2]刘新海.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04:79-80.

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应用 篇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各种自动化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 所以农业灌溉的自动化也越来越普遍。目前我国在农业的自动化灌溉方面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便是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所以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应用研究便具有现实意义。

1 关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的简介

1.1 关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原理

自动灌溉系统由中央控制计算机、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电磁阀及软件系统组成, 自动灌溉系统的整体操作的过程为, 首先需要人工的制定一套最适合的灌溉的数据。例如植物需要的最佳的含水量, 需要的雨水量, 以及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等。这些数据会作为一个标准值。然后通过传感器, 会感知在土地里的实际的各种数值。然后传感器将这些数据传给自动灌溉系统的中央处理系统。中央处理系统将实际测得的各种数据与本来设定的数据相比对, 然后就可以得出是否需要灌溉。当实际的数值低于标准的数值时, 便会灌溉。当时实际的数值高于标准的数值时, 相应的灌溉系统的开关变会关闭。这便是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原理。

1.2 关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特点

农业节水自动化灌溉系统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农业。他的使用者的知识水平可能并不是很高。所以这就要求农业节水自动化灌溉的整个系统组成不能过于复杂。一般而言, 农业工作者为了保持灌溉系统的清洁需要不断的清理, 但是清洗次数少反而是农业节水自动化灌溉系统的一个比较显著的优点, 并且在次数较少的清洗过程中便可以达到要求的洁净度。在灌溉的过程中, 灌溉水中可能掺上各样的化学药品, 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造成各种侵蚀, 这也要求我们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具有高度的抗腐蚀能力。自动灌溉系统在进行灌溉时可以将水肥按照最佳的比例混合, 然后在灌溉的过程中, 施肥均匀, 并且可以根据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对于肥的不同要求而进行调节。当然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不仅仅可以完全自动化, 也可以将其调节成半自动化, 也可以完全手工。目前我国的水的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在灌溉的时候灌溉的精度无法控制, 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在灌溉的时候可以将灌溉的精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杜绝水资源的浪费。

2 目前国内外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发展的现状

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初步发展是192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先发明的国家是法国, 法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便研发出一套比较完善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 并且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电子技术与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而发展, 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不断的得到完善, 并且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 控制模式也由早期的当地控制发展到可以实现遥测、遥控的集中控制模式。目前, 国外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发展的时间快要接近一个世纪。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外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已经发展的十分完善并且控制的精度也十分的准确。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发展时间比较短, 所以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整体系统的配合性还比较差, 并且自动化的程度也不尽人意, 虽然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是自动化的系统, 但是目前我国也没有完全的实现自动化, 大部分还停留在半自动化与人工的程度上。我国大部分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都处于研究使用阶段, 缺乏比较完善的我国自制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总而言之, 目前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大部分是采用外国的先进措施。但是因为国外的这些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是根据欧美国家的气候温度定制的。所以我国在应用的时候难免存在不合适的地方, 并且引进国外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 这也就需要我们努力自主研发属于自己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

3 对于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提出的改进方案

目前我国因为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发展的时间不长, 所以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下针对于我国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3.1 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设置硬件标准

要提高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便需要提高相应硬件设施的标准, 实现标准化与数字化。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设置硬件标准化与数字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器的标准化、数字化。控制器是节水灌溉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 完成控制器的标准化、数字化, 才能信息实时采集、分时存储、准确地对环境因子参数进调控;传感器的标准化、数字化。传感器在整个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便是测量土地的相应的数据, 并且将其传输给中央处理系统。传感器的标准化, 数字化表现在使测量的数据精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 必须从精度、可靠性方面综合考虑, 制定统一的标准, 选择合理的数字化的智能传感器;执行机构的标准化、数字化。执行机构主要是农田或设施内温度、湿度及土壤水分等因子进行调控的控制电路和设备, 如电磁阀的开关等。以前我国应用的一般是开关, 开关的应用会降低灌溉用水的精度, 因此, 开发标准化、数字化的执行装置也是提高控制质量的重要因素;控制装置的网络化。对各个控制装置开发标准的网络通信接口及相应的节点, 实现各节点相互通信, 实现信息的共享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实现各个控制装置的标准化也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

3.2 进一步提高对于植物生长需要信息的提取能力

要想做到科学的节水, 便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测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信息, 通过科学精确探测的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信息, 可以制定更为精确的节水方案。如基于视觉技术探测生物信息, 用红外技术探测作物叶面温度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将植物电信号作为生理反馈信息, 建立植物电位与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利用多光谱反射原理探测植物生长状况, 如植物的水需求状况;植物的营养需求状况;植物的病虫害状况;植物的生长状况等。

4 结束语

在本研究中, 笔者研究的重点是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原理以及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特点。使得读者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现状, 目前国外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 而相对的, 我们国家因为发展的时间不长, 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还存在比较多的不足, 这就导致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一般是采用国外的技术, 但是因为国外的各项指标与我国存在一定的差异, 需要我国自主研发属于自己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最后提出了几点改进的措施, 面对我国这样的现状, 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继续努力, 努力完善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

参考文献

[1]徐忠辉, 潘卫国, 石红梅.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应用[J].北京水务, 2010 (5) .

[2]樊宜, 孙灵志, 杨楠.江西省高效农业用水自控系统的设计[J].江西水利科技, 2008 (3) .

农业节水技术应用问题探析 篇7

1 农业节水的必要性

我国的农业生产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 一直是缺水与浪费并存, 由于生产技术普遍的较为落后, 我国农业用水量一直居高不下。据资料显示,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7%。由于农业灌溉用水量巨大, 使得农业缺水干涸的土地增多。农业灌溉设施的不全, 导致农业引水灌溉时出现大量的漫灌和渗漏的现象, 这种普遍的浪费水资源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业和城市迅速崛起, 导致农业用水的比例减少。在今后, 工业和城市将继续蓬勃发展, 这必然要加剧农业与工业和城市的用水争夺。这种矛盾的局面更加促使着农业通过自身的节水技术普及和发展, 得以在水资源紧缺中健康发展。

缓解水资源危机是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发展农业节水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大事。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预测2030年将达到16亿人口, 然而我国耕地资源及水资源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所以只有通过提高粮食产量来解决问题, 因此必须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是与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 为此必须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

2 农业节水的原理

灌溉水由水源地到农田并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需要经过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灌溉水从水源地流经灌溉渠道到达农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渗漏和水面蒸发;第二个过程是已经到达田间的水转化成土壤水并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水面蒸发和深层渗漏;第三个过程是土壤水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而转化成生物量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取水分, 从而满足其代谢和蒸腾过程的需要, 农作物的需水量包含土壤蒸发和量和作物中的蒸腾量。据相关研究表明, 这两个量的比为2:1到3:1。蒸腾量是生物学过程, 即作物利用其根系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然后通过在地面上的株体表面, 参与营养物质的制造、运输和积累, 这与农作物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棵间土壤蒸发则是物理过程, 其与土壤的湿度、气候以及地面覆盖等有关, 与农作物的产量没有直接的关系。

农业的产出主要在生物性消耗水分的过程中形成, 农业节水其实就是利用手段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非植物理性过程中的水资源的损失, 在达到产量要求的前提下, 满足或减少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需求。将灌溉的水尽可能地被农作物充分利用, 通过灌溉来调节土壤的热、气、肥、水的四个要素, 提高土壤肥力, 创造最适合农作物根系的土壤环境。

3 农业节水的技术的概念

农业节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以各种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为手段来达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及水分的生产效率的目标, 实现农业生产的最佳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农业节水技术包括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管理节水和化学用水等配套综合的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农业节水”和“节水农业”有很大的区别。“农业节水”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节水灌溉, 其具有更深更广的范围, 主要研究应用什么样的技术或手段来高效的利用水资源, 建设高效节水农业,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节水农业”是农业的一种发展类型, 主要研究怎样按照水的要求来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农业。两种提法具有实质性的区别, 其研究内容不同, 不能相互代替。

4 农业节水的措施

4.1 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

渠道防渗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数, 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大渠道的过水能力、减小渠道过水断面, 有利于帮助农业生产抢季节和节省土地。渠道防渗是目前节水灌溉技术的重点推广技术。其中渠道防渗技术主要是采用浆砌、衬砌、石衬砌、预制混凝土和土工布复合防渗等方式。

4.2 管道输水技术的应用

利用混凝土或塑料管道来进行输水, 能够使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减少, 此外还可以解决渠道占地的问题, 使输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4.3 喷灌技术的应用

喷灌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 还能够将田埂或农毛渠取消掉从而节省土地。喷灌技术不需要对耕地进行平整、打埂及修建农毛渠, 既省工省时又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目前较为常见的喷灌形式主要有固定式喷灌、轻小型喷灌和移动管道式喷灌等。

4.4 畦灌、沟灌技术的应用

耕地经过平整以后, 将田块划分若干小块, 各小块之间用畦埂分开, 然后进行灌溉;沟灌是耕地经过平整之后, 按照一定的距离将其离开成一排排输水沟, 通过水沟达到灌溉的目的。小畦不同于大畦和长畦, 小畦灌溉是将需要灌溉的田地分单元划小, 其流程短的特点使深层渗漏减少, 节约了灌溉水资源, 提高了利用率。小畦的缺点是, 整畦划畦时费工费时;间歇灌溉, 是在一定的时间或变化的周期循环内进行灌水, 能够减少灌溉时的深层渗漏;膜上灌溉有打埂膜上灌、开沟扶埂膜上灌等多种形式, 与地膜栽培相结合, 能够保肥、节水、抑制杂草生长等优点, 从而促进作物高产和优质。

4.5 滴灌技术的应用

滴灌就是将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滴头使其滴入作物根部的土壤的浇灌方法, 采用滴灌技术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深层渗漏, 滴灌技术适用于大部分的土壤和地形条件, 比喷灌更为节水和节电。摸下滴结合了滴灌技术和覆膜技术的优点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节水技术, 能够增加地温, 防止水分蒸发和有效节水。地下滴灌是在灌溉的过程中, 水从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来缓慢地向附近土壤里渗透, 进而扩散到作物的根层, 这种灌溉方式几乎避免了水分的蒸发, 而且不易破坏土壤的结构, 其节水效果非常显著。

4.6 集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集雨节水灌溉就是将雨水汇集到一起并加以蓄存, 适合小面积的节水灌溉。修建集雨场, 把雨水集中到小水池或小水窑等小型水利工程里, 然后利用滴灌或膜下滴灌的方式将集雨进行有效的利用。

4.7 水稻节水技术的应用

水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根据水稻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灌溉, 改变传统的漫灌的方式, 推广水稻控制灌溉、薄露灌溉、非充分灌溉等技术。

5 结语

农业节水技术的方法有很多, 不同的节水技术都有其优缺点, 各地区应该结合本地的具体实际情况, 应用适合本地区的节水方法。以提高工业产量为主要目标, 以节水技术为主要手段, 大力推进农业发展, 提高农业节水技术, 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应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 能够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 又能够合理利用水资源, 使农业与节水工作共同进步、相互发展。目前, 我国在农业节水技术应用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我国的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仍然需要重视起来。

关键词:农业,节水,农业节水技术

参考文献

[1]李仁.农业生产现状与发展节水农业必要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6 (27) :7.

[2]黄焕云, 吴郎平, 骆涛林.农业节水技术[J].现代营销, 2011, 12 (6) :197.

[3]崔桂官, 朱芝键.农业节水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5 (34) :37-38.

[4]林雨和.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5 (12) :230-231.

工业节水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篇8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水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少,全世界都面临着水资源危机。我国的每年缺水量大约在3.0×1010m3~4.0×1010m3,其中工业方面缺水约为6.0×109m3。近些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用水的供需问题进一步升级,因此工业节水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厂的重要项目。目前,我国在工业节水领域已经初见成效。本文从工业循环冷却水、工业蒸汽锅炉水、工业废水等系统的节水技术、水处理剂等方面入手,研究讨论我国在工业节水领域的发展状况。

1 我国工业节水技术的开发历程

20世纪末期,我国在工业节水领域还没有较大的突破,主要是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来实现的。随后我国开始了水处理剂的研究工作,并实现了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突破性进展。21世纪初期,我国将研发的重点从水处理药剂转移到了药剂的产业化发展,以期能够更快形成产业链进入国内市场。后来就开始了对工业节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践,希望能够最终为工业领域提供高效的节水技术。

2 我国工业节水技术创新分析

在我国政府的引导下,集结了将近多所高校和30家企业研究部门,对工业节水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初步解决了工业节水的重要问题。

2.1 高浓缩倍率循环冷却水节水成套技术

高浓缩倍率运行水处理化学品及在线自动监控技术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水资源的的循环利用效率,并降低了污水的排放量,为节约水资源作出重要贡献。该项技术已经在乙烯厂进行试用,11 000 t/h的循环冷却水技术节水装置能够对水中的物质含量实现自动远程监控。在经过严格的检测后,所得到的数据均低于国家的最严格的标准指标,整套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应用到多家企业的工业节水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收益。

2.2 工业蒸汽锅炉水节水成套技术

工业蒸汽锅炉节水成套技术主要是由蒸汽技术、汽水平衡技术、清洗技术及防腐防垢技术共同组成的,它有着替换离子交换树脂的能力,能够对离子交换树脂产生的废水进行溶盐、清洗、净化。这种技术摒弃了原有的锅炉工作与停用分离处理的方式,能最大程度地回收凝结的水蒸气,实现了锅炉正常工作和停用期间不排放污水的理想效果。此外,这种技术也能够避免锅炉工作和停用过程中产生污垢或者腐蚀管道,这项技术能够对锅炉工作和节水流程进行监控。工业蒸汽锅炉节水成套技术在我国各个热力中心得到推广和使用,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解决结垢和腐蚀问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污水的排放。

3 工业废水回用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目前,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主要有膜法钢铁冷轧乳化液废水回用技术、膜法含镍电镀废水回用技术、电厂灰水回用技术、黏胶纤维车间空气冷却废水回用技术、制革废水回用技术、抗生素类制药废水回用技术、三次采油废水回用技术、膜法稀土废水回用中试技术、工业废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技术等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电厂灰水回用技术与抗生素类制药废水回收技术。这一技术由南京工业大学研制,南京工业大学通过对碳酸钙的结晶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研究出了管前沉淀工艺技术,研制出了能够在碱性条件下,使污垢分散的高效阻垢剂,并且对循环水质、对烟气的吸收效果、对絮凝剂的用量等其他工艺进行了调整。目前,已经有2家企业建成了这种电厂灰水回用装置,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表明,无法回用的废水仅仅只有10%,每吨水处理的成本非常低廉。抗生素类制药废水回收技术是由北京化工大学创立,制备出对抗生素废水光催化活性很高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开发了以廉价的不锈钢基体制备可达到钛基效果的不溶性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开发了介孔二氧化硅膜催化处理废水技术。这一技术在多家制药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除了对工业废水进行回收利用以外,我国还对工业废水水处理剂进行了研究,目前水处理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4 结语

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的提高、新型可用水源的寻找,都是一个难点问题,对于工业节水领域,首先需要由政府引导国内企业对工业用水技术进行改革,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如提高浓缩倍率循环冷却水节水成套技术等,在大幅度提升工业用水的使用效率的同时,开展对海水淡化技术以及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工程化和集成技术,并结合多个领域的应用实践后,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解决工业用水矛盾提供技术支撑。

摘要:工业用水占据了用水量的很大比例,随着工业用水数量逐年攀升,由此产生的工业废水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国家针对工业节水技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主要针对我国工业节水创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业节水技术,创新,应用

参考文献

[1]林佩凤,王丽琼,张江山.水资源价值损失模糊估算模型的改进与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1).

[2]薛东辉,薛育芬.对工业节水的认识与思考——以厦门市为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1).

科技在高校节水中的应用 篇9

在水资源日显珍贵、用水成本日趋增加的今天, 节约用水必然成为高校降低办学成本的重要途径。2007年3月, 学校组成校区综合节水系统优化项目组, 就节约用水开展专项工作。经过多方努力, 实现了节水项目预定目标。

一、科技在供水设备、管道、卫生设施改造中的应用

对校内给水管网进行定期巡查, 掌握管网跑、冒、滴、漏等情况和具体位置, 并结合用水点的分布情况、未来学校的建设规划、学校资金情况, 分步骤、分区城地确定对管网的改造、调整方案。在学校宿舍楼、教学楼、办公楼的卫生间内, 改造安装了远红外感应式自动控制小便器, 可以做到人到开启, 无人关闭, 性能稳定, 经济耐用, 安全节水。将卫生间内的大便器改造为蹲式脚踏阀便坑, 既节省空间, 也卫生方便。在洗漱间采用热释红外线技术装备远红外线水源监控器。当有人进入洗漱间, 洗漱间的总水源自动开启, 向每个水龙头送水, 当洗漱间无人时, 洗漱间的总进水自动关闭, 各龙头无水, 这就杜绝了洗漱间无人时水长流的现象, 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同时对于未能及时维修的水龙头, 也不存在跑冒滴漏等问题。同时我们还对学校内所有的旋转式铸铁龙头改造为陶瓷芯式的水龙头, 保证了水嘴的强度和密闭性, 避免了滴、漏现象的发生, 减少了水的浪费。

二、建立计算机辅助水资源管理模式

随着现代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的普及, 尽可能进行多次用水考核, 做好用水档案基础资料建设, 以掌握单位用水的动态变化过程, 建立节水技术跟踪、分类、评价信息系统。太原理工大学正在酝酿进行给水管网数字化系统建设, 届时可以实时动态监控用水情况。当发生漏水、跑水及施工需要时, 可即时做出最优停水和施工方案, 减少人工、时间、水量和材料的浪费。

三、建造中水回用系统

单纯依靠师生的自觉性去进行废水回用, 其节水效果有限, 实现大学生活废水资源化应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是在校园大力推广建筑中水回用系统。学生公寓的特点为洗漱间与卫生间仅一墙之隔, 而卫生间的蹲位为槽式, 每次冲水所需的水量大且水流急, 约占公寓日用水的50%以上。若能把洗漱间学生洗脸、刷牙、洗衣等用后的水收集过滤后转接到卫生间自动冲水箱重复利用, 将会大大节约自来水。同时由于大学生活区宿舍楼相对集中, 易于收集盥洗废水进行集中处理, 处理后的水可直接就近用于宿舍楼冲厕以及校园绿化, 故在大学校园设置建筑中水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中水回用系统的流程图示如右图所示:

根据国家相关的中水回用规范和标准, 我校在新建学生宿舍楼时, 设计并安装了中水回用系统, 将学生的洗浴和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 处理后的中水用来冲洗厕所和浇灌绿地, 学校虽然增加了建设投资, 但减少了学校的总用水量, 从长远着想, 既降低了学校的运行经费, 也造福于子孙后代。

节水应用 篇10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蔬菜栽培者对蔬菜栽培过程中的灌溉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灌溉技术也逐步向集约型浇灌方向发展,这种做法一方面实现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水资源,可谓是一举多得。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浇灌方式诞生了,它就是渗灌节水技术。这种节水技术与其他节水技术相比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因此,应当予以关注,进而一步提高我国蔬菜的栽培水平。

关键词 蔬菜栽培;渗灌节水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134

灌溉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而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则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应当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对蔬菜的灌溉。渗灌节水技术在蔬菜灌溉中的应用,能够将水资源渗透到作物的根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1 渗灌节水技术的概念

渗灌节水又被称为地下灌溉,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溉方式,其管道主要埋设在根系活动层,能够实现对植物的直接灌溉,在灌溉过程中,水会从管道缓缓地流入,并逐步渗透到土壤深处,不断滋养植物根部,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供应。传统的灌溉技术就是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粗放型洒水技术,这种灌溉方式浪费了水资源,且达不到预期的灌溉效果[2]。不仅如此,由于覆盖范围有限,经常会出现部分地区实现了超额灌溉,而另一部分地区没有实现灌溉,这种差别既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不利于增加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水资源浪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现阶段水资源短缺现象非常严重,长此以往,势必不利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还有可能加剧全球变暖的严重性。由此可见,将渗灌节水技术应用到蔬菜栽培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渗灌节水技术的必要性

2.1 提高节水效果

渗灌节水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方式,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与传统的灌溉形式相比,该种灌溉技术能够达到更好的增产增收的目的。渗灌节水技术主要是通过埋在地下的管道实现对蔬菜的灌溉,该种做法由于在地下进行,因此水资源的蒸发量较少,能够实现均匀灌溉,确保供水量的稳定性。不仅如此,通过這种方法,还可以有效降低深层渗漏,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极大地节省的人力、物力及水资源。此外,利用该种灌溉技术,我们还可以保证土壤表面的干燥性,土壤表面对水资源的蒸发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保证农作物充分吸收水资源[3]。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少雨现象经常发生。这种现象对农作物的生产非常不利,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蔬菜产量,我们必须实现渗灌节水技术加强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有效应用。

2.2 减少病虫害

对于广大农民用户来说,绿色蔬菜的种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致富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用户对蔬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蔬菜应运而生,并成为了菜市场的新宠。很多蔬菜购买者都希望能够购买到绿色蔬菜,所谓绿色蔬菜,主要是指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很少用农药的,病虫害发生率较低的蔬菜。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蔬菜栽培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在于蔬菜的生长环境温度较高,气体不流通,而这一环境是病虫害滋生的最为有效的环境。渗灌节水技术在蔬菜栽培领域的应用,则可以有效改变上述环境,为蔬菜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从而实现蔬菜产量的增长。

2.3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大量的数据表明,渗灌节水技术在蔬菜栽培技术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对蔬菜进行灌溉时,往往会遇到一个大难题,那就是灌溉过程中的水蒸发问题。烈日炎炎下,往往刚进行灌溉的植物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会干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灌溉不充分,而是由于灌溉过程中存在的天气炎热导致的灌溉过程的水蒸发严重问题[4]。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解决灌溉过程中的蒸发问题,渗灌节水技术在灌溉中的应用则可以通过地下管道的方式减少水资源的蒸发量,从而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外,由于这种方式的深层渗漏较少,所以能够促使植物充分吸收水资源。通常情况下,蔬菜等植物都具有较深的根系,渗灌节水技术则可以深入到植物的根部,实现灌溉。

3 渗灌节水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渗灌节水技术在数年的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渗灌节水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常见的灌溉节水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渗灌节水技术在蔬菜栽培过程中的应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管道容易堵塞

由于该技术的管道是放置在地表以下,因此,很容易发生管道堵塞现象。而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就会影响灌水效果,导致灌水出现不均匀,管道寿命偏低的问题。这是相关研究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在管道周边设置相应的防沙网来解决这一问题,将一些颗粒状的土壤和尘土阻隔在管道之外,避免其进入管道。

3.2 对渗灌节水技术的认识不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正是这种原因,我国广大农户对传统灌溉模式情有独钟,因此,新型的灌溉模式往往很难得到农户的认可。因此,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渗灌节水技术宣传力度,实现节水设备的应用和推广,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5]。

3.3 缺乏健全的渗灌节水系统

在农业中,渗灌是一种新型的浇灌技术,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正因如此,灌溉系统还不是很健全,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该技术的推广是非常不利的。面对这种现象,相关研究者应当不断加强渗灌节水技术的建立,为该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

4 结语

渗灌节水技术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其凭借着自身独有的优势,逐步应用到我国的蔬菜栽培当中,增加了我国农户的收入,节约了水资源,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该技术应用到蔬菜灌溉当中,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该项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到节约资源。

参考文献

[1]张倩,吴殿龙,张丽君.渗灌节水技术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园艺,2009(1):144-146.

[2]刘新强.渗灌节水技术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19):34-35.

[3]赛那外尔·阿布地外力.刍议蔬菜栽培中渗灌节水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9):145.

[4]陈军.渗灌技术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1(19):29.

[5]陈军.渗灌技术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1(22):29.

上一篇:地铁调度中心下一篇:推动武术开展